问大家个问题,有推荐系统冷启动问题的能夜里观察蚂蚁的摄像头么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当前位置: >
  一直以来,全蝎商品都来自于野生资源,并且全蝎应用非常的广泛,市场上也比较紧缺全蝎,所以也有很多人投身于蝎子养殖行业,不过在养殖蝎子的时候需要掌握一些蝎子养殖的技巧,下面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全蝎饲养的技术方法以及要点。
  【饲养技术】
  全蝎人工养殖有隔离饲养、温室饲养及家繁山养3种方法。
  (一)选场建场
  1、隔离饲养场宜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地。在选好的场地上挖深50厘米的坑,填上石块和泥土(比例3:1)做成蝎窝,窝顶适当盖一层泥土,并修建一些与下面相通的蜂窝式孔洞,以便蝎子进出。然后喷水,使上下层泥土粘合,并形成土壤毛细管。窝修好后用砖彻围墙,墙高20厘米左右,墙上沿嵌镶玻璃,防止蝎逃窜。
  2、建常年可保持35-38℃的温室,内建养蝎池。
  3、家繁山养场宜选择山地起伏连绵、岩石成层、缝隙交错较多处。在放养场内选择背风向阳无污染处建饲养池,池长6米,宽3米,深30厘米,放碎石片、瓦块及泥土并使之有缝隙,地表用薄石块垒三条长5米,高0.5米的石堰,池内设黑光灯。四周用20厘米高的玻璃封闭。用于孕蝎产仔。
  (二)饲养方法
  1、种蝎选择 种蝎应就近捕捉,选择体大,前腹部肥大饱满的母蝎。蝎交配一次可连续繁殖几年,所以,不必投放公蝎。采种最适季节为5月至6月下旬。因此时蝎出蛰后经一段觅食,体力已恢复,临产期短。
  2、饲养方式 隔离饲养:自然界蝎为散居型,在较大的范围内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人工饲养条件下,蝎的密度大,常相互干扰,甚至残食,隔离饲养法,将蝎子的较大群体分散到务个小隔离区,有利于蝎的生长发育。每0.2米2的隔离小区,投放30只孕蝎或300只左右仔蝎较为合适。单个蝎隔离成活率高,但成本高,不适于大量生产。
  温室 饲养:自然界蝎以温度较高的7、8、9月为主要生长期。冬季只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投放足够的食物,蝎仍能正常生长发育。饲养温室的热源可用工厂余热,也可单独加温,或辅以太阳能。温度保持35-38℃,相对湿度70-80%,仔蝎300天左右可长成成蝎,进行繁殖,也可加工入药。
  家繁山养:药用蝎的捕收在春季孕仔时进行,这对蝎的繁衍极为不利。为解决这个问题,在收购季节,选体格健壮的孕蝎饲养一段时间,产仔后加工入药,仔蝎放到野外适宜区自然生长。此法能充分利用野生资源,具有设备简单,人工养殖时间短,费用低等特点。方法是:5月上旬,在收购的活蝎中,选体大、健壮、无伤残的孕蝎,每池投放0.8-1万只,并投放适量的食料,使其产仔,仔蝎蜕皮脱离母体后分离出来,放入野外放养区。放养时按10米左右的距离,平行撒入选好的放养区内,每亩投放400-800只。投放的仔蝎与自然繁殖的仔蝎一样,也需3年长大。山东青州的小规模试验表明,放养区内蝎的密度可增加48%,收购量最多可提高50%,母蝎回收率达80%。
  (三)饲养管理
  1、饲养与喂食 人工饲养条件下,选用的食物,必须是蝎喜吃,又能保证生长发育营养;来源稳定可靠,成本低;易于蝎捕食,不污染环境。许多仓库害虫及鼠妇虫、土鳖虫等,营养价值与蝎的野生食物相似,可做为人工养蝎的主要饲料。目前,黄粉虫、洋虫、土鳖虫等均已饲养成功,从而为人工养蝎提供了较丰富的饲料来源。
  在自然条件下,蝎的食物来源是多种多样的。人工饲养的饲料种类也应多样。据试验观察,单用鼠妇虫饲养仔蝎几乎不生长,体重基本不增加,多数不能蜕皮;用洋虫与鼠妇虫交替饲养,可明显增进发育,大部分可以蜕皮;用多种虫混合饲养,蝎生长发育良好。一般仔蝎第1次皮后,每次吃8-10毫克的小虫,相隔大约10天再进食1次,共约3次。成年母蝎1次可吃掉100毫克的小虫子,一般20天1次。产后母蝎,每天1次可吃100毫克,连续进食2天。此时腹已饱满,10天后,又吃约100毫克,至冬眠共约600毫克。人工饲养时要适时适量投放饲料,以不残留或少残留为度,避免环境污染和浪费。
  2、龄期管理 2龄蝎脱离母体后,第5天至第2次蜕皮前后,为食欲旺盛期。要保证有足够的食物,做到喂饱、吃肥,以便蜕皮和顺利越冬。第2、3年的6月、8月蜕皮前后,均要喂足饲料,加强管理。当进入成年蝎,开始繁殖时,应及时加盖塑料薄膜,搭设塑料棚,也可采用其它方法,保持蝎窝的适宜温度,同时供给充足的食物,延长蝎有效生长期。
  【病害防治】
  1、病害 吃带病菌的食物,易感染细菌性病害,死后尸体变质发臭。环境过于潮湿,易感染真菌病,死后尸体僵化,并长出菌丝体。蝎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则造成组织积水,前腹部膨大,停止发育,严重时死亡。蝎长期处于干燥的环境,土壤水分低于3%,肛门堵塞,停止进食,继而死亡。人工养蝎因管理不当,还会出现热死、冻死、饿死及机械损伤等情况。养蝎应以预防为主,一旦患病治疗较难。
  2、天敌 主要是蚂蚁、食虫鸟、两栖类、爬行类、啮齿类等动物。可以通过封闭和隔离来防御。
  【采收加工】
  1、捕收 在4-5月野生蝎出蜇刚爬到地表时捕捉。此时,气温上升到20℃以上,地表湿润而温暖,蝎活动力弱,分布相对集中,腹中污物少,加工质量好,是捕捉的最好时期。一般选晴天,用竹夹或竹筷捕取,放入瓶、桶等容器内。捕捉的动作要轻,尽量不损伤蝎体,也不要放在塑料袋内,以免造成死伤。
  2、加工 取活蝎、食盐、温水(20-25℃),按10:1.5:40配比,首先将食盐用水溶化,放入活蝎,浸泡6-12小时,使其吐尽污物,捞入竹筛。浸过蝎的食盐水,弃除泥沙,置锅内煮沸去泡沫,再放入浸过的全蝎,用竹篦压紧,盐水没过全蝎,用武火(大火)煮,随时补充水,约3小时左右,改用文火(小火),不再添水,经常翻动,避免底部烧焦,同时逐渐减少小火力,待全蝎脊背抽沟,全身僵挺,色泽光亮,锅内水基本耗光时取出,置通风干燥处晾干即可。商品通称&盐水蝎&。
  加工清水蝎的方法基本同盐水蝎,但用盐量小,易发霉变质,产区现在基本不用。
  加工后的全蝎放入大缸内盖严,防止吸潮,准备装箱。
  【注意事项】
  1、蝎子怕强光喜阴暗,蝎场应建在背风向阳、采光面大、排水良好、清洁安静的地方,同时避开有可能施用剧毒农药的地方;
  2、切忌在家禽、鸟类、壁虎、晰蝎、青蛙、老鼠等天敌出没的地方养蝎;
  3、不同窝蝎子不能在一起养殖,以免会有互相残杀的现象。
  以上就是蝎子养殖的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内容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相关问题,请大家访问:。
下一篇:没有了 上一篇:
同类文章排行
最新资讯文章
您的浏览历史
Copyright (C)
亳州市霞康特种养殖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亳州市古井镇古井大道与105国道交叉口向西两公里
电话: 邮箱:
ICP备案号:
、请选择亳州霞康和公司,为您提供优质的土元、技术教学。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钻石推广会员:第3年
临沂市兰山区大跃石材销售处
当前位置:
聊城高唐县鹅卵石 优质厂家推荐
聊城高唐县鹅卵石 优质厂家推荐
会员级别:
请优先选择
最小起订量:
产品编号:
更新时间:
发布者IP:
112.233.128.52
审核证件:营业执照
企业认证:
临沂市兰山区大跃石材销售处
联系人:张庆亮
电话:010-
地址: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
用户评价(0)
聊城高唐县鹅卵石+优质厂家推荐&
我们的优势产品在于河卵石,有3-5CM , 5-8CM ,10-25CM , 50CM左右 ,100CM左右, 主要用于人工河系、变压器垫底、绿化带景观摆设等等对质量上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对价格要求比较低的场合
鹅卵石,是开采黄砂的附产品,因为状似鹅卵而得名。鹅卵石作为一种纯天然的石材,取自经历过千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后由古老河床隆起产生的砂石山中,经历着山洪冲击、流水搬运过程中不断的挤压、摩擦。在数万年沧桑演变过程中,它们饱经浪打水冲的运动,被砾石碰撞磨擦失去了不规则的棱角,又和泥沙一道被深埋在地下沉默了千百万年。
鹅卵石产品有:天然颜色的机制鹅卵石、河卵石、雨花石、干粘石、喷刷石、造景石、木化石、文化石、天然色理石米等建筑装饰材料及室内装饰用的高级染色沙,无毒、无味、不脱色。品质坚硬,色泽鲜明古朴,具有抗压、耐磨耐腐蚀的天然石特性,是一种理想的绿色建筑材料聊城高唐县鹅卵石+优质厂家推荐&2017年10月,大资管新规开始征求意见,在此过程中,来自大银行和券商资管高层似乎都有不同声音,其中博弈引发了市场诸多猜测。就在2月6号,突然有消息称,新规有望在两会前正式发布,但新老划断的过渡期有望延长半年至2019年底。
  东方证券潘捷团队在一篇名为《一文理解金融监管:从混沌到清晰》的研报中,将金融监管分为分业监管到协同监管两大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发生在2017年上半年,三会各自加强对业内突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风险防控。在这个过程中,对市场影响最大的是银监会的“三三四”检查,制约银行间同业业务的同时,近两年大幅扩张的“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这一套利链条也受到较大冲击。
  第二阶段,在一个更高层次的监管框架下,进入“协同监管”阶段。例如,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制约银行与公募基金的套利;银监会出台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制约银行表内与非银的合作;银监会出台《委托贷款管理规范通知》和《关于规范银信类业务的通知》,制约通道业务。随后,央行出台《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简称:大资管新规)规范大资管业务,今年年初,央行又联合几大监管机构出台《关于规范债券市场参与者债券交易业务的通知》规范债券交易业务。“坚持宏观审慎管理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结合的监管理念,实现对各类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全面、统一覆盖”,在介绍规范资管业务所遵循的原则时,央行曾作出上述表示。
  一位保险资管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基本上看,近期政策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个是去通道化、第二个是去嵌套,第三是要求期限匹配,最后是遏制地方政府债务。而包括大资管新规在内的此轮金融监管的核心目的,是引导资金进入需要支持的产业和企业,配合实体经济供给侧改革和制造业升级。一方面限制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防止监管套利(去通道、限制委外业务);另一方面,防止资金流向违反宏观调控政策的领域,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可能的事实是,2018年,在中国金融监管的新脉络下,金融监管迈入了深水区。无论是银监会4号文,还是4月1日实施在即的险资管理办法,都是以往的监管思路标准化、政策化,监管的重点也在具体政策的落实上。“从促进实体经济而言,对金融进行去杠杆等系列严监管是有好处的,可以降低融资成本。但另一个方面,整体的金融被高度管制,路径都关掉以后没有打开其他的路径,有可能会导致实体经济还是得不到及时的输血”,王立川表示,“正因为此,严监管的同时,金融对外开放再度被提及,而经过规范的金融行业将呈现更为健康的竞争态势。”
  不过,业内资深人士也指出,严监管以来,一些新的风险值得关注:如,因银行“抽贷”引发可能的流动性枯竭;包括由于银企相互不信任导致回款周期加长,应收款抵押踏空等。
  可以预见,“穿透式监管、打破刚兑、消除多层嵌套和期限错配等措施,其威力还将在2018年逐一显现。它们可能会对市场的资产配置产生一定影响,直接或间接抬升融资成本,或加剧对再融资较为依赖企业的偿付压力。”上述市场人士称,“需谨防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过程中间引发新的或叠加风险。政策出台不妨注意节奏性,避免政策共振。”
  央地财政事权与支出厘定 省以下仍待明确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关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的改革又进了一步。日,国务院印发《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了公共服务中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的范围,分为八大类18项,同时也分清了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杨志勇认为,该《通知》是促进公共服务有效保障体制的文件,促进了中央地方财政关系改革难题的破解,改革对象整体是以人和家庭为中心的公共服务类型,涉及到分税制下共同财政事权的划分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情况,进行了档次和比例区分。“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哪些需要财政保障的事权。比如在教育领域,国家奖学金是教育部支出,但如果某省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大学,那这个省就决定不了奖学金的支出,而只能是决定财政事权之类的责任”,杨志勇告诉记者。
  一位地方的财政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此次《通知》出台之前征求过多轮意见,中央和地方的责任划分的非常好。但是对于省与以下的事权与支出责任没有划分清楚。该人士表示,他现在非常期待省以下如何划分。
  八大类18项目
  此次《通知》是2016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细化,进一步强调了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事权与支出责任的划分。
  首先纳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财政事权范围,目前暂定为八大类18项:一是义务教育,包括公用经费保障、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学生营养膳食补助4项;二是学生资助,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普通高中教育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教育免学杂费补助4项;三是基本就业服务,包括基本公共就业服务1项;四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1项;五是基本医疗保障,包括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医疗救助2项;六是基本卫生计生,包括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扶助保障2项;七是基本生活救助,包括困难群众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残疾人服务3项;八是基本住房保障,包括城乡保障性安居工程1项。
  《通知》规定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普通高中教育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教育免学杂费补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扶助保障7个事项,实行中央分档分担办法:第一档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区、市),中央分担80%;第二档包括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10个省,中央分担60%;第三档包括辽宁、福建、山东3个省,中央分担50%;第四档包括天津、江苏、浙江、广东4个省(市)和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5个计划单列市,中央分担30%;第五档包括北京、上海2个直辖市,中央分担10%。
  杨志勇认为,此次分档、分比例更加细致,相比东、中、西这样划分更加细致和科学,体现公共服务的财力保障更容易到位。
  《通知》还规定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等6个按比例分担、按项目分担或按标准定额补助的事项,暂按现行政策执行,具体如下: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支出责任,第一档为8∶2,第二档为6∶4,其他为5∶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支出责任,各地区均为5∶5,对人口较少民族寄宿生增加安排生活补助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助,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部分,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担支出责任,中央对第一档和第二档承担全部支出责任,其他为5∶5。免费提供教科书,免费提供国家规定课程教科书和免费为小学一年级新生提供正版学生字典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免费提供地方课程教科书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承担。贫困地区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国家试点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承担;地方试点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给予生均定额奖补。受灾人员救助,对遭受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省份,中央财政按规定的补助标准给予适当补助,灾害救助所需其余资金由地方财政承担。
  此次改革方案还调整了相关的转移支付制度。财政部解释称,在一般性转移支付下设立共同财政事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原则上将改革前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事项,统一纳入共同财政事权分类分档转移支付,完整反映和切实履行中央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共同财政事权的支出责任。
  改革推进
  前述地方财政人士认为,划清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可以解决财政支出固化的问题,比如教育、计划生育等。现在要求教师的工资要比公务员工资高10%,要求对计划生育的投入增长率要高于地方政府gdp的增长率。上级明确要求,不管地方政府收入情况如何,这些事一定要保障。但是上级推动事权,不给地方资金,或者只给地方很少一部分钱,所以地方要自己支出。在该人士看来,这其实“等于拿走了地方的机动财力”。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之后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时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提出,要研究中央和地方事权及支出责任的改革,并强调说,“这是个大事”。在楼继伟看来,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以及支出责任划分的改革,是有前提条件的,财政部可以做一些顶层设计,但由于涉及国家治理,不是财政部一家能够解决的。
  2016年国务院公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的总体要求、划分原则、主要内容、配套措施等。
  财政部认为,在具体推动分领域改革,尤其是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还必须制定一些需要共同遵守的、更加具体的规则,如共同财政事权范围、保障标准、支出责任分担方式等。
  2月8日印发的《通知》明确了此轮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改革的时间表:方案自日起实施,力争到2020年,逐步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
  2018年底或迎员工持股试点扩容 央企科技型企业唱主角
  王雅洁北京报道
  首批员工持股央企试点改革成效已“初步显现”。
  刚成立两年的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欧冶云商)便是上述10家企业之一。2月7日下午,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中国宝武)副总经理胡望明在“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共同发展”媒体通气会上表示,目前已经有126名核心员工入股欧冶云商,员工持股方案成功落地。
  与欧冶云商同步推动改革以及员工持股试点的企业,还有国机集团旗下的中国电器院、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等。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曾在1月底表示,首批10家入围试点的企业,是由国资委按照很严格的条件筛选出来的,其中有6家属于科技型企业。
  总体上看,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的企业“开局良好”,林庆苗透露,下一步,将在既有实践的基础上,探索更为完善的股权动态调整机制。到2018年底,将会视情况扩大试点。
  宁夏神耀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中国茶叶有限公司、中外运化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中节能大地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中材江西电瓷电气有限公司、建研软件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设计咨询),这10家是入围国资委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的央企子企业。
  国药集团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石晟怡对经济观察报说:“国资委对于首批员工持股的试点推进态度非常谨慎,在选择上更倾向于整体规模不大、科技型的企业先行先试。”
  从具体企业的角度看,成立刚刚两年的欧冶云商,正在通过此轮试点契机,尝试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的可行路径。
  在胡望明看来,近几年,“互联网+钢铁”得到了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的进入,钢铁行业已成为b2b电商渗透最深的领域,目前全国各类钢铁电商平台已经有300多家,竞争激烈。以找钢网、钢银电商、欧浦智网、五阿哥等为代表的社会资本主导的钢铁电商相对占据主流,他们决策灵活,具有完善的激励机制,创新意识强,在近几年取得了较快发展。欧冶云商作为纯国资背景的钢铁电商,不可避免遇到了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流程长、治理结构不健全、员工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推进改革已经成为破解公司发展迫在眉睫的事情。
  基于此,欧冶云商将首轮股权开放放在云商层面展开,并以品牌钢厂、大型贸易服务商等生态圈的战略投资者作为主要引资对象,希望通过资本层面的合作,为欧冶云商带来资源和能力,形成优势互补效应。
  2016年7月,欧冶云商迎来第一次股权开放方案的获批,经过中国宝武的同意,其股权开放工作全面展开,并开始受到不同资本成分投资者的关注。2017年3月,欧冶云商股权开放项目在上海联交所正式挂牌,最终本钢集团、首钢基金、普洛斯、建信信托、沙钢集团和三井物产6家战略投资者以及员工持股平台入股欧冶云商,欧冶云商增资近10亿元,中国宝武系国有股东股比降至72%。
  至此,欧冶云商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外资和员工持股多种资本共存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胡望明评价道,上述股权改革使得欧冶云商初步打破了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局面,平台的第三方属性显著增强。同时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同步配套核心员工持股,在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上实现了突破。
  2016年11月,欧冶云商迎来一次改革的转折点,正式获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复的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资格。2017年3月,依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增量引入、利益绑定、以岗定股、动态调整的原则,欧冶云商制定员工持股方案并报国务院国资委备案,最终共有126名核心员工入股欧冶云商,员工持股平台按外部股东在产权交易所的举牌入股价格认购5%的股份。“欧冶云商通过实施核心员工持股,使得企业发展和员工利益相绑定,实现员工与企业发展风险共担、利益共享。持股后欧冶云商员工成本效益意识增强,公司经营业绩取得了更快的发展”,胡望明说。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欧冶云商实现gmv交易量6835万吨,行业领先。并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实现系统合作库1880多家,形成覆盖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
  在改革成效良好的基础上,2018年底,中央企业相关子企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员工持股试点扩容。
  经济观察报从国资委获悉,截止到2017年11月底,已经有22个省制定了员工持股的操作办法和操作细节,监管层从地方上敲定选取了超过150家企业打算开展员工持股试点。
  那么,究竟何时才是下一轮央企员工持股试点扩容的最佳时机?
  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林庆苗认为,改革员工持股不太像投资一个项目、并购之类,而是要通过改革体制机制来激发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积极性,恐怕要经过一个比较长的周期才能检验出首批员工持股试点的效应。
  他在1月31日“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媒体通气会上给出四条评价试点效果的标准:是否真正促进了企业加快改革;是否明显吸引了专业性人才;是否激发出员工以及管理层的积极性;是否促进了试点企业的业务开拓。“我有次去参加一所大学的校园招聘,有学生一听说来校招的中央企业正在做员工持股试点,就一下子围过来,说‘哇这个企业好’”,林庆苗举例说:“还有一家试点企业为了挽留人才,10年前盖了几幢楼,靠房子留住员工。如今10年过去,房子的吸引力已然没有原先那么大,正当企业犯愁时,迎来了员工持股试点的机遇,员工流失率迅速下降。”
  还有一家入围上述10家员工持股试点的央企子企业表示,相关员工的创业意识和积极性被激发,在董事会上讨论年度业绩经营指标时,主动要求利润目标增加3000万。
  不过,由于推进时间还比较短,对于首轮员工持股试点的最终成果,国资委还有待进一步梳理。林庆苗评价道,对比来看,地方国企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探索比中央企业要稍慢些,值得肯定的是,广东、上海、江西等省份工作推得相对靠前。
  下一步,国资委将在2018年底,视情况看选择扩大试点。2018年,国资委将继续深化首批10家央企员工持股试点,持续激发企业活力,鼓励试点企业探索深化改革,及时总结效用和经验,形成可复制和可推广的经验,为新一轮员工持股试点打基础。
  至于未来员工持股试点的思路,林庆苗透露,目前的思路是不搞全员持股,不搞平均持股,不搞存量转让,而是新设或增资扩股,并且将尽快建立完善的股权动态调整机制,严防国资流失。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中铁设计咨询获悉,身为10家试点企业之一,该企业目前就股权动态调整机制、各方股东出资入股方式及金额、持股人员名单及确定标准、员工持股比例、入股价格及确定依据、持股方式、动态调整机制、持股平台管理、股权分红确定原则和程序等事项展开研究。
  林庆苗要求,纳入员工持股试点的央企,在探索建立股权动态调整机制时,必须坚持岗变股变、以岗定股。定完股之后,采用两年一调整,或者三年一调整的办法,在企业内部有限流转,不可流转到外部去,这样也保证将来招纳新的人才进来后,能够得到股权。
  相关新闻:
  迅雷蜂鸟金融:p2p未发生欠薪 迅雷混淆不同经营主体
  新浪财经讯 2月10日消息,迅雷公司今晚发公告称通过深圳摸金狗信息服务公司ceo胡捷得知,该公司旗下子公司运营的p2p业务当前资金断点已经迫在眉睫,导致员工工资无法正常发放。
  迅雷管理层决定将拨付专项股东借款,但是在深圳市摸金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中仅是小股东且没有董事会席位,无法参与该公司及其子公司包括深圳市迅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所有的经营管理,希望被拖欠工资的员工和利益受损的投资人采用正当法律手段解决问题,迅雷愿意给予支持和配合。
  此前迅雷曾与深圳市摸金狗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原深圳市迅雷大数据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发生过纠纷,引发了多日的舆论攻坚战,之后迅雷宣布自日起,撤销对时为迅雷大数据公司及其子公司旗下迅雷金融等业务的品牌和商标授权,并要求其全面停止对迅雷商标的任何使用。
  以下为声明全文:
中国经济周刊微信号:chinaeconomicweekly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经济网 www.ceweekly.cn]article_adlist-->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每到过年,一个段子就开始刷屏:
  北上广深cbd里,无论你现在被人称张总、王总,还是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挤上飞机和高铁,陆陆续续回到三四线城市的家乡,名字又变成了桂芳、翠花、秀兰、狗蛋……
  段子反映了中国人口,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青年人才的流动,而他们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称呼“小镇青年”。
  2018年,“小镇青年”成为一种新势力,不但正在崛起而且成为无数品牌商家争夺的“宠儿”。
上世纪90年代的录像厅
  得“小镇青年”者得票房
  2018年,不少影评人和院线经理们都大跌眼镜,他们没想到今年中国电影市场的第一部“现象级”电影会是《前任3:再见前任》。
  这部豆瓣评分仅为5.7的电影,却收获了将近20亿元的票房,究竟是谁创造了《前任3》的票房奇迹?
  数据显示,《前任3》的观影人群中,来自三四线城市的观众占比达47.4%,是同档期影片中最高的,一线城市观众占比仅12.2%,远低于国内影片的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年轻观众占比高,淘票票数据显示,《前任3》24岁以下观众占比达68.9%。
  同样,2016年,电影《美人鱼》获得了“小镇青年”的热烈追捧,票房一骑绝尘,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30亿元的国产影片;2017年,《战狼2》的票房突破56亿元,杀进全球电影票房top 100的行列,而其80%的票房来自二线以下城市……
  如今,在不少电影明星的合同中都会注明,进行新片宣传时,必须要去这些成为票房主力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影迷和支持者们在那里。
城市中露天的服装市场
一度流行的大哥大与bb机
  “小镇青年”比一线城市白领更有消费力
  不仅体现在电影票房上,很多人发现三四线城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和北上广深一样,那里不仅有了imax影院,也开始有了星巴克。
  根据天风证券研究,比起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和白领阶层,“小镇青年”们很可能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财产和更高的消费力。
  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不仅没有偿还住房贷款的压力,可能还开着10万左右的车,距离大都市可能只有两三个小时车程。而且他们与一线城市的朋友相比,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刷淘宝、微博、朋友圈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海淘、出境游也成为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剂。
  于是,几乎所有商家都惊喜地发现,在一二线城市开店数量逐步饱和以及城镇化带来的市场红利下,三四线城市正成为蓝海,巨头们为了争夺这个市场更是展开拼杀。
  京东、阿里、苏宁很早都开始了三四线城市的“圈地运动”,他们希望把各自的电商服务辐射到中国更远、更闭塞的地方。
  而不少国际奢侈品巨头们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要继续在三四线城市开店。根据天猫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最爱买包包的前五大省份分别是北京、海南、吉林、上海和重庆,而线上增速最快的top 10城市均为三至六线城市。早在2015年,三至六线城市奢侈品单笔消费金额连续三年均高于一二线城市。相较于一线城市偏爱包袋等传统奢侈大件,三至六线城市消费者消费品类更丰富,更偏爱腕表和美妆这样单品昂贵的商品。
  “小镇青年”重塑消费市场规则
  显然,“小镇青年”是一个消费动力十足的群体,但作为新一轮消费升级的主力群体,他们拥有着自身独特的消费能力、消费倾向和消费观念。
  例如,在三四线城市,销售最好的手机既不是苹果也不是华为,更不是小米,而是oppo和vivo。根据questmobile安卓终端报告,oppo的三四线城市及以下用户占比最高,达53.7%。
  许多咨询公司经过调查发现,三四线城市与一二线城市有着一套完全不同的行事逻辑与规则,例如“小镇青年”对于手机应用,更在意其工具性,只要能看新闻、听音乐就够了,一般不会另行下载类似应用,他们中很少有人使用网易云音乐、今日头条等个性化深度服务类应用,这与一二线城市青年以服务型应用为首选的情况形成对比。
  根据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三线以下(含三线)城市的汽车消费中端市场成长最快,价格区间在8~18万元的汽车消费增长最为明显。
  “企业必须关注中小城市,而不是将脚步停留在大城市。”波士顿咨询公司在最近与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中这样写道。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上层中产和富裕家庭将达一亿户,其中小城市家庭将占到全国此类家庭的50%以上,增速亦将超过一线城市。若想覆盖中国80%的上层中产和富裕消费者,企业须在至少430个中国城市设立实体店。
  但是店该怎么开?
  这成为各个领域巨头们的共同课题,面对一个不同于中心城市的市场,将采取哪些战略革新线下渠道和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生活?在零售电商、汽车、3c快消品的“小镇青年”争夺战中,又能否挖掘出可共享、推广的模式呢?
  无论答案如何,“小镇青年”正成为中国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这个群体消费能力的崛起,将重塑消费市场,决定企业的未来。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 | 北京报道
  责编:陈惟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7、8期)
  紧急!人民币突降664点,创汇改后单日最大跌幅!这五类人要“小心”了...
  2月7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刷新了两年半以来的收盘新高,一度引发市场对人民币继续上扬的预期。不过短短一天后,2月8日,局势却上演了大逆转: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于6.3260,比上一交易日又大跌664点,创出2015年8月汇改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如此过山车式的行情,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人民币汇率创汇改后最大单日跌幅
  分析人士认为,此前人民币创下对美元新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指数弱势带来的被动性升值。8号海关总署公布一月份我国进出口贸易数据后,人民币汇率开始下行。一月我国贸易顺差为1358亿元人民币,同比收窄59.7%,意味着人民币净需求出现减少;同时最近两天美元指数反弹,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
  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王有鑫表示,更多的是外部避险情绪的驱动,最近两天美国股市出现大跌,相应的全球资金流出了一些风险性较大的领域,包括股市和汇市,所以相应地带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调整。
  日人民币汇改政策实施以来,到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从6.1162贬至6.9526,贬值幅度高达12%;但从随后的日至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又从6.9307升至6.3194,升值幅度9.7%,逼近811汇改前水平。
  专家认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趋市场化,汇率波动更多是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从基本面、跨境资本流动、以及美元指数现状来看,人民币并不具有大幅度贬值的基础。
  可不要以为不出国门,人民币贬值就跟我们没有关系了!
  人民币贬值!这五类人钱包很受伤
  人民币贬值你受到影响了吗?
100年前,地球上这块'宝地'被中国抢占先机,如今起了大作用!欧美羡慕不已...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吕亭洁
觉得不错,欢迎点赞↓↓↓
]article_adlist-->
  2月7日,快播ceo王欣出狱,在与58同城ceo姚劲波、yy董事长李学凌、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等昔日好友相谈甚欢后,王欣透露接下来要从区块链再出发,这个决定让许多人意外,王欣要追热点,以至于宅男们纷纷感叹想要还上快播会员的机会都没有了。
  王欣为什么要从区块链再出发?
  王欣要投身区块链的决定不难理解,视频对于他来说已不堪回首,而且在移动时代快播模式本身也难以立足。区块链则是当前各行各业关注的热门技术,王欣技术出身,快播在p2p上有很深厚的沉淀,这是区块链的基础技术之一。而区块链在经过2017年的洗刷沉淀后,2018年才迎来落地时刻,王欣此时入局依然还有机会。
  几乎可以确定,王欣不会去做数字货币或者ico。在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给ico判了死刑后,人们就一直在寻找区块链应用的新场景。快播前元老、系统架构总设计师兼cto王羲桀创办的云帆科技当年从快播接收的流量矿石项目,已在去年8月进军区块链,旨在打造全球首个区块链与共享cdn结合的落地项目,思路跟迅雷玩客云如出一辙。不只是迅雷玩客云和流量矿石,360路由器、极路由等智能路由器玩家都加入了区块链+共享计算的市场中。因此,王欣或许会加入到这个公司,或者投身到这个领域,利用此前做p2p点播的积累,来做区块链+共享计算。
  不过,区块链+共享计算也遇到一些麻烦,此前迅雷因为区块链概念股价一度暴涨,因为在玩客云中引入玩客币而引发公司内乱,最终迅雷玩客币不得不更名为“链克”并禁止转账,避免变相ico的嫌疑。可以说,当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区块链技术价值的杀手级应用还没出现,区块链技术还在概念性证明阶段,距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聊城高唐县鹅卵石+优质厂家推荐&聊城高唐县鹅卵石+优质厂家推荐&首先,每个人是同等且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在亚当·斯密那里是没有的,亚当·斯密只认为人干事是有目的的,他没有假定人有很高的计算能力。到马歇尔开始,认为人会深思熟虑。最后发展到现在的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普通人的计算能力相当于计算机。
  其次,经济活动没有外部性——意思是你做任何事,后果全部由你承担,不影响他人。
  第三,技术、资源、偏好是已知的。这个社会有什么可用的技术大家都知道,企业在可用的、可知的技术中作选择。
  第四,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不存在规模报酬递增现象。这和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是冲突的,因为分工专业化会带来技术进步,带来规模报酬递增。
  第五,信息是完全的、对称的;信息是所有人共享的。
  第六,竞争是充分的、完全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无数个小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每个人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卖多少、买多少,而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最后,所有的变化都是外生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根据最优化方法,证明了市场在帕累托意义上有效。也就是说,在这个状态下,除非有人受损,不可能有任何人再得到好处。在这个过程中,亚当·斯密最关心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问题被抛弃了,只剩下均衡以及实现均衡的条件。
  因为市场的有效性是在这些假设上证明的,而在现实中,几乎所有这些假设条件都不满足,所以,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市场会失灵,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恢复市场的有效性。这样,本来要证明“看不见的手”有效性的理论,变成了反市场的理论。
  具体来讲,经济学家主张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有几个理由:
  第一,外部性。有效市场理论假设不存在外部性。如果有外部性(公共产品是也可以归结为外部性的一种),市场就失灵了。第二,垄断。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帕累托有效的,如果完全竞争达不到——而且现实中确实不可能达到,市场就会失灵,需要反垄断政策来矫正。第三,信息不对称。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实际上信息是不对称的,所以市场会失灵,需要政府干预。
  但以上每一个理由都不成立!
  3外部性:政府要给靓女补贴?
  外部性的概念最初是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来的,他想协调一个问题,即技术进步和“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分裂。在亚当·斯密的著作里,一方面是分工、专业化导致技术进步,因此有规模经济;另一方面是市场的自我调节。马歇尔认为,市场竞争和技术进步可以同时存在,但需要用外部性概念来协调。
  马歇尔的接班人叫庇古,在这个概念基础上提出政府干预的理论。他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指出,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某厂商给其他厂商或整个社会造成不需付出代价的损失,就是外部不经济。这时,厂商的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依靠市场不能解决这种扭曲,必须通过政府干预解决。类似地,如果厂家不能获得自己产品的所有边际价值,就存在正的外部经济,市场竞争也不能达到社会最优。这样,一个产业如果存在负的外部经济,政府应该征税;如果存在正的外部经济,政府应该补贴。通过税收或补贴,政府可以矫正市场失灵,帮助实现帕累托效率。
  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正部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根据外部性理论,如果没有政府补助,听任人们在市场上自由竞争,技术进步就会太慢。
  但这一推论与现实不符。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是技术进步。十九世纪前,人类技术进步的速度不超过0.05%,意味着每1500年人均收入才能翻一番。但是过去200年,技术进步率达到1.5%,是过去的30倍,意味着每50年人均收入就可以翻一番。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技术进步才如此快速。
  因此,没有理由说,由于技术进步有外部性,所以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技术进步就不会出现。外部性理论把市场经济最重要的贡献说成是市场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真是荒唐之至。
  有外部性是不是一定需要政府干预?不一定。打个比方,女孩子打扮得漂亮一点,有正外部性,因为旁人也可以从她的漂亮的打扮中得到愉悦。按新古典理论,经济学家会告诉你,由于有外部性,这个人选择的化妆水平一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所以政府应该该补贴她。这很荒唐。现实中可以看到,没有政府补贴化妆品,女孩子们都打扮得很漂亮,甚至有些过度。不能因为理论上认定个人边际收益不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就导出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的结论。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科斯和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都认为,外部性问题,包括环境污染问题,本质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楚。政府要做的是界定产权。比如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我们只能用市场的办法才能解决它。经验也表明,世界上搞计划经济的国家环境破坏都比较严重,搞市场经济的国家污染相对比较少一些。气候交易未来可能是很重要的市场。
  所以说,外部性不一定构成政府干预经济的理由。
  4反垄断法反对的,恰恰是竞争本身
  垄断这个概念在英文里出现,最初特指政府赋予某些个人或企业的特权,例如国王特许东印度公司经营东印度的贸易航线,其他企业不准与其竞争,这就叫垄断。所以说,一开始垄断的名声就不太好。
  后来,经济学家把垄断沿用到市场结构分析中。比如,因为有规模经济,先进入的企业可以占很大的市场,就会形成完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而如果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很小,对价格没有影响力,就叫完全竞争。按主流经济学理论,市场有效性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基础上的。现实中,完全竞争难以达到,所以需要政府反垄断。美国很早就有反托拉斯法,中国2007年也通过了自己的反垄断法。
  关于反垄断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这么说的:一个垄断者,价格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倾斜的。那意味着你有市场影响力,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价格制定者。根据企业最优决策法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现在,由于你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边际收益小于价格,导致价格高于边际成本,由此产生了效率损失,所以要反垄断措施纠正。例如美国政府曾起诉微软垄断,要拆分它;对一些大企业如美铝、ibm等等,美国政府都做过反垄断制裁。
  对照现实,这是很奇怪的逻辑。因为真正的市场,面临的是有没有这种产品的区别,而不是假定已经有这种产品的情况下,怎么定价的问题。比方说,微软作为软件企业,它的产品价格不可能等于边际成本。在微软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你要他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这是很荒唐的一件事。
  在新古典理论里,价格是外部给企业的一个参数,必须接受它,这样才叫完全竞争。但在现实中,价格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好比企业做广告,就是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或传递有关产品的信息,使需求曲线更倾斜一点;还有价格歧视,同一产品对不同的人要价不同,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按照反垄断的逻辑,这也是不允许的。但这些都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可以说,反垄断法反对的,恰恰是市场竞争本身。
  对反垄断法的实际效果,经济学家armentanono在1972年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没有案例能够支持它。简单地说,企业合并之后,价格普遍降低了;反过来,政府强令拆分的,价格普遍提高了。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企业合并后,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这个节约的成本一部分可以让利给消费者。所以反垄断法对消费者不一定有好处。
  新古典理论的“完全竞争”,其实是没有竞争。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说得很清楚,如果每个企业都是“完全竞争者”,没有利润,没有资金从事研发,是不可能有技术进步的。企业之所以搞研发,就是希望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产品或专利,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企业开发新产品,申请专利,采取特殊的定价策略,广告策略,并购投资等等,都是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垄断要反,但应该反的是政府用强力施加的垄断,即政府只允许一部分人经营、不允许其他人进入的政策,而不是市场上自发形成的高占有率。历史上看,没有一个企业能够持续统治市场。不管是微软,还是英特尔,如果不能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或者定价太高,早晚会垮台。ibm原来很牛气,后来被戴尔、惠普打倒了。微软占软件平台70%、80%的份额,但是它不敢松懈,就像比尔·盖茨讲的,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这就是竞争的压力。竞争程度不能按市场上有多少个企业衡量,而要看有没有自由准入。
  如果有企业采取侵犯别人权利的办法去竞争,政府一定要管。但这是产权的保护问题,与反垄断无关,采取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可能是很小的企业。在这个前提之下,不要限制企业的规模,也不要认为企业数量越多,竞争越激烈。衡量垄断的唯一标准是有没有政府的政策保护,与企业大小无关。
  回头看反垄断法的后果是什么?很可能变成落后企业反对先进企业的工具。有些企业竞争不过别人了,就起诉别人。像现在,任何两个企业并购都要由商务部批准——例如生产电饭煲企业并购还要商务部批准,是很荒唐的。
  5信息不对称问题:市场是一双隐形的眼睛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信息是对称的、完全的。一个推论就是,如果存在信息不对称,就需要政府去监管企业。“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市场失灵甚至消失”,这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克罗夫的“旧车市场”理论,食品安全检查,药监局,馒头办公室等等,都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
  听起来蛮有道理。牛奶有三聚氰胺,消费者怎么知道呢?如果政府不管,我们不都喝了有毒的奶吗?
  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低估了市场的力量。新古典经济学只知道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没有看到市场还是一双隐性的眼睛——声誉机制。长期看,市场竞争生存下来的企业,都是声誉良好的企业,欺骗无知的人并不是最好的竞争策略。企业有积极性提供信息,消费者也有积极性获取信息。从这个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有很多矛盾,比如依据反垄断理论,企业做广告会增强市场支配力量,属于垄断行为,但另一方面,它向消费者介绍产品,树立品牌,恰恰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手段。
  在很多情况下,是政府干预导致了市场信誉机制的失灵。简单地说,如果什么都要政府审批,企业不会在乎自己的声誉好坏。在市场竞争中,企业要讨好消费者,但是,如果能不能进入这个行业、能不能卖这个产品由政府说了算的话,企业就会去讨好政府官员。讨好政府官员比讨好消费者更容易,因为消费者很多,政府官员是少数人。
  打个比方,卖房子时,如果要讨好消费者,200套房子要讨好200个家庭,平均每个家庭三到四个人,你要讨好七八百人。但如果是政府官员审批的话,一个处长,你只要保证送上三套房子就行了。由此不难理解:政府部门获得审批的权力,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往往是腐败机会的滋生。事实上,许多政府审批名为规范市场,实为官员寻租。
  6市场与企业的关系:不要反感大企业
  现实中,没有完全竞争,信息也不对称,市场如何运作?超市里卖的矿泉水,消费者不认识它的企业老板,更不认识它的员工,为什么敢喝?如果把它的商标去掉,你还敢喝吗?相信大部分人不敢。原因在于,企业是一个声誉机制,承载着一系列连带责任。有了连带责任,才能建立信任。简单来说,某组织有一个名字,这个组织的人之间就存在连带责任。没有名字,就没有连带责任。
  如果按主流经济学的定义,完全竞争的市场由无数个原子式的小企业组成。但在这样的市场上,信任是建立不起来的。每个人一个名字大家记不住,所有人都叫一个名字也不行。所以,在多数行业中,最后往往形成几个大品牌,这样消费者可以记住它们,相信它们。因此,我们不要反感大企业。没有它们,市场经济不可能有效运行。
  在企业内部,承担连带责任更精细。简单地说,什么叫老板?就是对所有的员工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假如你是一个餐馆老板,你的员工菜没洗干净,客人吃了拉肚子,谁负责?是你。你不能说我不在场,我不负责。作为老板,你不仅要对所有员工的过错承担责任,还要对上游供应链上的厂家承担连带责任。譬如一个牛奶企业,奶源不是你生产,饲料不是你生产,但是牛奶中检测出三聚氰氨,不论是谁加进去的,你都要承担责任。有能力承担这种连带责任的,就是品牌企业。一个企业有多大的能力承担责任,就有多大的利润空间。如果你没有能力为他人承担责任,就做个体户,只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当然也不可能赚大钱。
  从这个角度理解,一个行业只有几家大企业不是坏事。亚当·斯密反感大企业,他曾提到,大企业老板们凑在一块肯定是想坑害消费者。实际上,没有大企业,就不可能有大范围的市场。科斯把企业理解为市场的替代物,认为市场交易成本太高,需要企业替代市场,这个观点可能有问题。企业不是市场的替代物,而是市场本身的运行方式。正是企业的存在,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如果没有企业,信任关系建立不起来,我们就不会买牛奶喝。自己养奶牛太贵,就不喝牛奶,喝稀饭——这就是自给自足,不存在市场了。
  因为信息不对称,要求政府干预,或者针对大企业制订反垄断法,都是不合理的。市场中,由于存在声誉机制,使我们可以跟陌生人合作,交易各种各样的产品。企业的品牌和市场的信任在此过程中建立起来。因为这个原因,人为地限制企业规模是不对的,那其实是在破坏市场秩序,破坏市场的有效性。
  7埋葬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理论是主流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也是政府干预经济的重要依据。人们接受它,首先是因为无知——就是说,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很肤浅。第二是利益问题,有了这个理论,一些人可以拿国家的钱去投资,政府可以名正言顺地制造通货膨胀。
  现在流行的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三架马车”理论,颠覆了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它认为gdp等于消费加投资加净出口。消费包括个人消费和政府消费;投资可以是私人企业投资,也可以是国有企业投资;净出口就是出口减去进口。根据这个概念,要想增加gdp,或者靠增加消费,或者靠增加投资,或者靠增加净出口。出口不行了,就增加投资;投资不行了,就促进消费。宏观经济政策就是这么描述的。
  “三架马车”作为一个恒等式,没错。但用它来解释经济增长,就犯了大错。
  人们之所以创造gdp,是为了消费。但按照凯恩斯主义理论,我们不是为了消费去创造gdp,而是为了增加gdp才刺激消费。我们制定8%、9%的增长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拼命刺激消费。消费本来是目的,现在变成了手段。例如2009年金融危机时,汽车销售不好,就补贴汽车;家电销售不好,就补贴家电……为了追求gdp而消费,目标和手段完全颠倒了。
  再看投资。为什么要投资?因为投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未来的消费。今天投资1块钱,明天可以回报比1块更多。如果不这样,投资就是浪费,不值得进行。但看一看我们现在,投资是为什么?为了增加总需求(或者说为了增加就业),投资与效率毫无关系。如果不考虑创造价值,只是为了增加gdp,创造就业机会,办法有很多。让1000万人当小偷,然后再让1000万人当警察抓小偷。这2000万人都有工作了,但有什么意义呢?
  接着看净出口。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200多年前就指出,贸易是互惠的,所以自由贸易创造财富。这才是我们需要贸易的原因。但现在的宏观经济学家不这样认为,他们回到了重商主义时代,认为只有出口大于进口才能增加财富。比如,一个国家出口100万,进口90万,出口大于进口,贸易对gdp贡献是正的。如果一个国家出口1000万,进口1100万,出口小于进口,贸易对gdp的贡献就是负的。这不是很荒唐吗?现在,每到金融危机之后,所有国家就想办法限制进口增加出口,搞贸易保护主义,结果是两败俱伤。
  还有储蓄问题。我们常说,经济要发展,要增加投资。投资哪儿来?靠储蓄。但是凯恩斯主义理论说,储蓄是坏事,花钱是好事,还把它表述为“合成谬误”现象。个体的善不等于总体的善这个现象是存在的,但用到储蓄上就不合适。凯恩斯理论其实是一个经济波动理论,我们却把它变成了经济发展理论。
  8新古典理论的矛盾与缺陷
  批判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人很多,包括凯恩斯本人,但它的生命力很强,为什么?因为它形式上太完美,让人着迷,所有毛病和缺陷都被认为是可以原谅的。
  过去100多年,主流经济学的各种创新都没能摆脱新古典理论的范式。经济学家做了大量努力,包括提出经济增长理论,无论是内生还是外生的,想把增长问题放进去,但就是放不进去。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技术进步,这显而易见,但技术进步哪来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不知道,所以生产率的提高被称为“剩余”。新近出现的内生增长理论要好一些,涉及人力资源投入和知识储量的自我积累,但还不够,因为不是所有投入都有成果。日本的研发费用占gdp的3%,在发达国家里最高,但过去二十年经济停滞不前。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解释生产率是怎么提高的。
  好的经济学应该是个统一体。过去的新古典经济学不研究发展,所以出现了发展经济学;又因为过去的经济学主要研究均衡,没办法解释经济周期,所以又出现了宏观经济学。就这样,经济学出现了四分五裂的景象。
  有人想为新古典理论辩护,不断修补它,例如芝加哥学派。但由于他们的观点建立在新古典理论的范式上,难免爱屋及乌。比如弗里德曼认为,理论是否正确和假设没有关系,不需要限制假设,甚至越不现实的假设,越是好理论。这有点强词夺理了。应该说,如果理论的假设和现实偏差太大,即使预测对,也不一定是好理论,可能是因为“瞎猫碰上死耗子”。
  芝加哥学派是在新古典主义的框架下为市场辩护,所以经常出现矛盾,比如他们对反垄断法的看法就前后不一致。1960年代前,芝加哥学派坚决支持《反垄断法》,认为只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才是有效的。1980年代后,他们态度开始改变。这是因为上篇提到的armentanono的论文中提出的问题没法解决。最后他们提出政府失灵理论,对抗市场失灵理论。结果变成了一个经验问题:政府会失灵,市场也会失灵,就看谁的失灵更多。这就是逻辑不一致,对市场支持不彻底,所以不能决定谁输谁赢。
  经济学有这么多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受数学应用的束缚。数学本来是经济学研究的工具,促进了经济学的发展,但现在,经济学几乎变成了数学的奴隶。所有经济问题都以数学上可处理来设定,如果数学上不能处理,就避而不谈。亚当·斯密的分工交易、规模经济等重要理论,经济学家们放弃了,只剩下均衡,就是因为数学上没办法处理分工和技术进步。企业家这么重要,应该说是市场经济中最主要的推动力,但在主流经济学中看不到企业家的身影,也是因为没办法用数学来模型化企业家的决策。
  保罗·克鲁格曼说“经济学是沿着数学阻力最小的方向前进”,这是一针见血。现在很多人写经济论文,你问他为什么那么假设,他说不这样假设数学上没法处理。这就是本末倒置,削足适履。用数学是为了研究经济学,而不是让经济学去迎合数学。经济学要真正进步,一定要放下数学这个包袱。
  9经济学的曙光
  经济学是不是一塌糊涂,没希望了?曙光还是有的。要理解市场,不得不说奥地利学派。我认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是目前为止对市场经济理解最透彻、最正确的经济学说。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市场是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均衡;市场是企业家不断创造和利用新信息,发现和获得盈利的协调过程;证明市场的有效性根本不需要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
  1929年大危机,只有两个人预测到,就是米塞斯和哈耶克,他们是奥地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要理解经济周期,不读哈耶克的《价格与生产》是不行的。他也因为经济周期理论获得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008年至2009年的金融危机,预测到的也主要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如国际清算银行研究部主任william white等人。
  奥地利学派不需要假定信息完全、对称。相反,它认为正因为信息不对称,我们才需要市场经济。信息在企业家脑子里,在每个人脑子里,它是主观的,任何中央计划机关都不可能收集到。好比苹果公司决定生产i-pad,如果你不让他去做,这个信息就是没有的。这个信息只有在市场过程当中才显现,计划经济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在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中,“别针工厂”与“看不见的手”之间没有矛盾,技术进步与竞争之间没矛盾。竞争是技术进步的推动力量;反过来,技术进步也是企业竞争的手段。技术进步在市场经济下是内生的,亚当·斯密200多年前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但理论家直到最近才重新提出了一个内生增长理论,重新发现了新大陆。企业为什么要创造新产品——例如,原来有很多种矿泉水,为什么还要出一个新品牌;原来已经有笔记本电脑,为什么要生产ipad?因为这是企业的竞争手段。有人说分工专业化、规模经济与“看不见的手”不相容,那是在古典经济学里按数学证明的均衡理论中才存在的矛盾,在奥地利学派里没有。
  外部性、不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都不会成为破坏市场的力量。它们是市场运行的方式,也是市场存在的理由。说它们是市场的运行方式,是因为如果没有市场,这些外部性和非对称信息本身就不存在(如没有分工,就没有产品信息的不对称);说它们是市场存在的理由,是因为许多市场机制(如品牌)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展出来的。政府的干预——不让企业家发挥作用,不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自主性,才是破坏市场的主要力量。任何阻碍企业家自发创新的政策,本质上都是计划经济。
  市场真正的破坏力量在哪里?在政府对市场没有约束的干预。像柳传志、张瑞敏这样的企业家,成天在市场摸爬滚打,未来投资什么、生产什么,还需要一天生意都没做过的发改委官员来指导,这不是很可笑吗?政府制定的所谓“产业政策”,基本没有成功的。如彩电行业,1990年代国家支持的“定点企业”都垮了,现在风光的品牌企业没有一个是产业政策扶持起来的。联想是政府扶持的吗?腾讯公司是吗?都不是。让产业政策指导企业家投资就像让瞎子引路,一个人也许视力不好,看东西不是很清楚,但如果你让一个瞎子领一个视力不好的人往前走,结果只会更糟糕。
  10研究范式的转变
  搞学术研究的人喜欢读最新的文献,隐含的假设是:科学总是往前走的,今天的理论比昨天的理论更正确。其实这不对,科学也可能倒退。举个例子,日心说不是哥白尼最早提出的。公元前200多年,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提出日心说,认为地球围绕太阳作圆周运动,但他的理论不被人接受。托勒密的地心说长期统治人类的思想,直到哥白尼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才被接受。
  经济学也是这样。凯恩斯理论出现在亚当·斯密理论160多年后,难道就比亚当·斯密理论正确吗?不一定。
  1930年代,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争论中,大部分新古典经济学家站在支持计划经济的一边,只有奥地利学派坚决反对计划经济。最后,到1990年苏东计划经济彻底崩溃,才证明了他们的正确。不过,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我并不是说新古典经济学没有它的价值。像“地心说”,之前被认为是对的,它确实可以解释很多人们日常观察到的现象,对于指导农民种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用于指导航海、指导宇宙空间旅行,就会发生误导。同样,新古典经济学的价格理论对我们理解供求如何影响价格、价格如何影响资源配置,以及对我们预测政府管制价格的后果(如短缺、排队、走后门、腐败),是有价值的,但它没有办法指导我们如何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做出取舍。
  科学发展最大的阻碍可能是科学家本身。受过严格现代经济学训练的人,接受新的学术范式很难,所以理论体系变革不容易。不过,既然新古典理论的体系、模板有这么多问题,我们应该想一想,未来经济学研究应该向何处去。
  经济学的走向非常重要,因为人的思想决定人的命运。有一种思想,就会有相应的行为。希特勒相信日尔曼民族的优越性,所以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人相信计划经济比市场经济更好,所以有了苏联、朝鲜等国的计划经济体制。
  我们必须认识到,人与人的冲突并非全是利益冲突,还有理念冲突。许多看似利益冲突的东西实际上是理念冲突。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全是利益冲突,雇主和雇员、农民和工人、干部和普通老百姓,都只能通过斗争解决问题,这社会就真的没希望了。阶级斗争学说就是这样,它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你死我活的利益冲突,结果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米塞斯说,“社会问题是社会学术状态的结果”,有什么样的社会学说,就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仅仅从利益的角度理解社会是有偏颇的,很多问题是由于我们的无知引起的。如果我们相信,减少无知可以减少冲突,人类的明天就永远有希望。
  在经济学过去200多年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学家做的贡献并不多。如果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未来发生大的转型,中国经济学家也许有机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股票影响逐渐消退,债市重回核心看点——华创债券利率周报
  来源:屈庆债券论坛
  1.利率债上周走势回顾:美股暴跌引发避险情绪,收益率下行
  本周国内债市受到美国股债波动影响较大。周二,隔夜美国股市出现暴跌,避险情绪导致美债大幅上涨,带动国内债市大涨。不过美股下跌带来的利好未能持续,周四,国内债市迎来下跌,利率阶段性底部在反复交易中得到确认。周五隔夜,美股再次大幅下跌,但其对美债以及国内债市影响已经减弱,美债收益率没有明显下行,国内债市窄幅震荡。
  2.利率债市场展望:
  (1)资金面:资金最宽松阶段已经过去,节后资金面临两大时点考验
  第一,资金最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近期流动性较为充裕,主要原因在于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和cra等制度安排,但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也表明春节前央行能投放的流动性已经全部用完,资金最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下周随着春节取现需求的逐渐增加,资金面仍将趋紧。
  春节后资金将面临两大时点考验。节后时点一:2月下旬,资金面大概率将随着cra的到期而趋紧。随着cra释放流动性将全部收回,流动性宽松也会随着cra到期而消去。另外,春节回来后,各家机构面临跨月,资金价格面临较大上行压力。节后时点二:3月中下旬,资金面临量缩加升,流动性压力加大。我们认为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只是在关键时间点有维稳的需求,一旦度过关键时间点,二是,美国加息压力。三是,mpa及季末考核。(具体分析见正文)。
  第二,城农商行对存单依赖度仍高。我们一直强调,同业存单是观测银行同业杠杆去化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城、农商银行存单发行规模、余额占比大,说明城、农商行对同业负债特别是同业存单仍然有较大的依赖度,从2月存单发行情况来看,此情况依然较为明显。
  (2)基本面:通胀预期升温,节后食品、石油价格波动是今年关注要点
  受高基数影响,1月cpi同比增速小幅回落至1.5%,基本符合市场预期。我们认为1月是2018年全年通胀低点,2月cpi将跳升至2.6%,一季度cpi中枢在2.3,二季度cpi或继续走高至2.7%,全年cpi中枢在2.6%。对于节后cpi判断,我们认为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2018年2月以后食品正翘尾因素明显,价格上涨对cpi影响将被放大。第二,原油价格对cpi影响相对滞后,后期原油价格上涨仍有动力。油价对通胀的影响有滞后,前期油价的快速增长将会逐渐体现在cpi上。综合来看,食品项回升对cpi拉动将更为明显,叠加油价对通胀影响不断显现,国内通胀水平以及预期均在回升。另外,近期海外通胀水平和通胀预期也在不断升温,全球通胀水平在上行通道之中,对国内债市构成不小压力。
  (3)监管方面:杠杆继续去化,农商行同业理财、表外业务迎来强监管
  我们认为监管仍是未来一段时间影响债市的核心因素。一方面,本周开始,各大工作会议陆续召开,包括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工作会议、证监会系统2018年工作会议等,从内容上看,监管方向趋严,内容更为细化。另一方面,市场最为关注的资管新规将要落地,落地时间或在“两会”前,那么最有可能在2月底或3月初。内容上,从各大媒体报道来看,资管新规核心内容不会放松,意味着各机构业务调整的方向以及幅度不会改变。我们一直强调,业务调整的过程才会真正影响到债券市场,因此,随着资管新规以及更多监管细则的落地,届时收益率将受到较大冲击。
  (四)海外市场方面,股票下跌美联储不为所动,股债跷跷板效应或转化成股债双杀,后续国内债市将跟随海外市场继续下跌。本周伊始,美股继上周五大跌之后于本周一再次大跌,并创2011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随后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带动国内收益率也有所下行。经过调整,周四美股再次大跌,但是周四美债收益率已经不再跟随美股下跌,国内债市收益率早盘也大幅上行。
  为什么美国股债跷跷板效应明显减弱?我们认为这是基本面和货币政策均没有发生变化下的必然结果。从基本面来看,美国经济持续向好,并没有出现发生危机的迹象,经济悲观预期转向乐观正,美股下跌系正常调整。从货币政策来看,一方面,美联储加息会导致美股波动幅度加大;另一方面,美股大跌美联储不为所动,货币政策不会受到影响,导致美债下跌的因素并没有发生转化。
  美股影响已经过去,全球货币政策紧缩趋势进一步明显,后续国内债市将跟随海外市场继续下跌。美联储方面,1月议息会议耶伦发表鹰派声明,对美国经济以及通胀预期均较12月份更加乐观,目前美联储3月份加息几乎已成定局,同时,2018年内加息四次的概率也在不断上升。欧央行方面,市场预期其9月份结束qe的可能性大增。英央行方面,周四英央行议息会议发表鹰派言论,5月份或将迎来10年来的再次加息。同时,英央行上调了未来银行利率,加息路径较11月份更加激进。因此,2018年全球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收紧,对于国内来说,不仅央行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越来越小,同时不排除跟随全球货币政策收紧趋势提高存贷款利率的可能,债市机会并未到来。
  利率债投资策略:节后资金趋紧,通胀预期上升,叠加监管细则落地或加快,业务调整债市影响更大,届时债市将迎来新一轮调整。另外,春节期间,海外市场波动较大,累积风险容易在节后集中释放。建议投资者仍保持谨慎态度。
  一、利率债上周走势回顾:美股暴跌引发避险情绪,收益率小幅下行
  本周国内债市受到美国股债波动影响较大。周二,隔夜美国股市出现暴跌,避险情绪导致美债大幅上涨,带动国内债市大涨。不过美股下跌带来的利好未能持续,周四,国内债市迎来下跌,利率阶段性底部在反复交易中得到确认。周五隔夜,美股再次大幅下跌,但其对美债以及国内债市影响已经减弱,美债收益率没有明显下行,国内债市窄幅震荡。资金方面,央行全周暂停公开市场操作,周三进行国库现金定存1200亿,合计净回笼1000亿,资金整体偏宽松。收益率方面,国债走势较为平稳,曲线逐渐陡峭化。国开债受换新券影响,估值下行幅度较大,导致利差有所压缩。
  二、利率债市场展望:股票影响逐渐消退,债市重回核心看点
  (一)资金面:资金最宽松阶段已经过去,节后资金面临两大时点考验
  第一,资金最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周五央行称,近期,除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约4500亿元外,全国性商业银行从1月中旬开始陆续使用期限为30天的临时准备金动用安排(cra)。目前cra使用已达高峰,累计释放临时流动性近2万亿元。近期流动性较为充裕,主要原因在于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和cra等制度安排,投放了约2.45万亿元流动性,但换一个角度来理解,也表明春节前央行能投放的流动性已经全部用完,资金最宽松的阶段已经过去。
  下周随着春节取现需求的逐渐增加,资金面仍将趋紧。由于此前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回收超过1.4万亿,从历史规律来看春节取现至少将带来1-1.5万亿现金走款,随着现金走款影响显现,资金将会有所收紧。
  我们认为春节后资金将面临两大时点考验。节后时点一:2月下旬,资金面大概率将随着cra的到期而趋紧。从时间点来看,据央行9号公告,cra已达高峰,由此可以看出,3月9日之前,cra释放流动性将全部收回,流动性宽松也会随着cra到期而消去。另外,春节回来后,各家机构面临跨月,资金价格面临较大上行压力。
  节后时点二:3月中下旬,资金面临量缩加升,流动性压力加大。我们认为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未变,只是在关键时间点有维稳的需求,一旦度过关键时间点,市场面临的流动性压力将加大,而这一时间点将出现在3月中下旬。原因主要考虑到三方面:一是关键时间点基本结束。2018年开年后,资金处在偏宽松的环境,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处在偏低的水平,背后原因主要是央行维持春节前与春节期间流动性充裕的环境,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3月上旬,全国两会召开,央行有维稳需求,预计会保证资金总量较为稳定,收缩速度不会太快。因此,3月中下旬则成为流动性加快收紧的窗口期。二是,美国加息压力。美联储 3 月份加息已经基本确定,叠加缩表计划上了一级台阶,美联储紧缩步伐或加快,意味着央行在美联储加息前后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非常大,时间点上也最易出现在3月中下旬。三是,mpa及季末考核。季末商业银行面临的两大考核不仅会放大资金面波动,还会再次引发流动性分层问题。去年12月,流动性分层现象十分显著,银行机构面临考核压力,不愿向非银机构融出,导致r007与dr007利差不断走阔。3月末,相似时间点以及流动性环境下,极易再次出现类似现象,机构流动性压力不容小觑王欣要投身区块链的决定不难理解,视频对于他来说已不堪回首,而且在移动时代快播模式本身也难以立足。区块链则是当前各行各业关注的热门技术,王欣技术出身,快播在p2p上有很深厚的沉淀,这是区块链的基础技术之一。而区块链在经过2017年的洗刷沉淀后,2018年才迎来落地时刻,王欣此时入局依然还有机会。
  几乎可以确定,王欣不会去做数字货币或者ico。在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联合发文给ico判了死刑后,人们就一直在寻找区块链应用的新场景。快播前元老、系统架构总设计师兼cto王羲桀创办的云帆科技当年从快播接收的流量矿石项目,已在去年8月进军区块链,旨在打造全球首个区块链与共享cdn结合的落地项目,思路跟迅雷玩客云如出一辙。不只是迅雷玩客云和流量矿石,360路由器、极路由等智能路由器玩家都加入了区块链+共享计算的市场中。因此,王欣或许会加入到这个公司,或者投身到这个领域,利用此前做p2p点播的积累,来做区块链+共享计算。
  不过,区块链+共享计算也遇到一些麻烦,此前迅雷因为区块链概念股价一度暴涨,因为在玩客云中引入玩客币而引发公司内乱,最终迅雷玩客币不得不更名为“链克”并禁止转账,避免变相ico的嫌疑。可以说,当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区块链技术价值的杀手级应用还没出现,区块链技术还在概念性证明阶段,距离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去伪存真是区块链普及的关键
  区块链第一代应用是比特币以及各路数字货币。最近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比特币已从最高点的2万美元暴跌至最低点的6000美元,跌幅高达70%,各大数字货币全面暴跌,无一幸免,炒币者一夜回到解放前,可以说数字货币已经暴露出赌博游戏的本质,而基于数字货币的融资业务ico也只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正是因为此,许多人对区块链技术产生了一个误会,认为区块链没有价值,一些大公司也对区块链避之不及,讳莫如深,害怕被人指责圈钱炒作。
  不过,也有一些企业态度迥异。一些上市公司抓住区块链这个热点,想方设法与业务结合,就连做相机胶卷的柯达,做冰箱的家电企业,都宣称要玩儿区块链。
  将区块链与ico或者比特币等同,认为区块链没有价值是对技术的妖魔化;将区块链当成灵丹妙药想方设法往业务上套,讲故事炒作股价,则形成了区块链泡沫,两种心态都不值得提倡。
  区块链技术本身没有什么问题,任何技术都是双刃剑,关键是看它落到谁的手里,被怎么应用,ai、互联网都可以被坏人干坏事,区块链也不例外。相对于互联网技术而言,区块链有三重价值:第一,改变了互联网的网状连接结构为链状;第二,改变了数据存储的“云+端”的方式,分布式存储进而去中心化;第三,改变了数据传输的传统协议,采取p2p加密、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机制,因此连接能力、共享能力和安全能力更加强大,而每一个行业都需要这些能力。
  相对于传统数字技术,区块链尤为突出的能力是解决信任问题。与物理世界由原子构成不同,数字世界是比特构成,而比特很容易被删除、修改和复制,且不留任何痕迹,正是因为此,数字世界不论是交易还是信息还是服务,最难解决的就是信任,人类在这个问题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依然时不时出现纰漏——如共享单车。区块链让数字世界跟物理世界一样不可更改、删除和复制,或者有记录、守规则、有合约地进行,最终可以让数字记录完全可信,智能合约可以让全人类高效协同,进而用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重构信任关系。
  因此,整个行业都需要沉下心来,探索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形成标杆应用。互联网技术最初能做什么,行业不清楚,后来出现了门户网站这个杀手级应用;人工智能出现很多年,不过直到有了siri语音助手行业才关注到其价值,在alphago战胜李世石后人们才意识到其能力。对于区块链技术来说,去泡沫化、去妖魔化是接下来的关键。去伪存真,理性看待区块链、踏实寻找应用场景,做出类似于iphone这样的杀手级应用,对行业形成样本,才能让区块链技术发挥出价值。
  互联网巨头低调布局区块链技术
  一个好的信号是,一直在新技术落地中扮演关键角色的互联网巨头对于区块链技术显得十分理性,部分巨头踏踏实实在做技术布局和寻求有效场景,正在区块链技术普及中发挥关键作用。
  日前知识产权产业媒体iprdaily发布的“2017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显示,中美巨头都在加码区块链技术布局,中国入榜企业和机构占比49%,超过美国,可见中国互联网巨头对于区块链技术一直很重视。其中阿里巴巴以49件排名第一,这些专利全部出自于蚂蚁金服技术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主要负责研发底层前沿技术,有区块链、iot等团队,其中区块链团队的技术方向主要是研发生产级基础设施底层技术,如共识机制、平台架构、隐私保护和智能合约等。蚂蚁在两年前就在落地区块链技术在公益、食品安全等场景,现在联盟链场景下蚂蚁区块链每秒交易笔数已实测达2.5万笔。
  不只是蚂蚁金服,bat都在布局。如阿里旗下的阿里云在今年也上线了基于p2p技术的cdn(内容分发网络)业务。一直强调技术驱动的百度在区块链上有所行动,主要是百度金融在尝试,日前推出了一个区块链宠物项目莱茨狗,主要目的是推广百度钱包,去年7月推出了区块链开放平台“baas”,发行“中国首单应用区块链技术的交易所abs”,区块链是百度金融关键技术布局之一。腾讯则推出了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致力于构建区块链开放服务平台,用以解决商业企业间的信任问题。”此外,有腾讯背景的微众银行在2016年推出了基于腾讯云的联盟链云服务(baas),2016年9月与上海华瑞银行宣布共同开发的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上线试运行,重点在金融+区块链上探索。
  放眼国外也能发现,区块链就像ai技术一样,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facebook ceo扎克伯格年初提出要用区块链技术来防止facebook变得过度中心化,谷歌则展开了大量的投资。
  不过,bat、蚂蚁金服对于区块链的技术的探索都十分低调,且非常忌讳被外界与ico、数字货币等同,针对相关的错误报道,阿里云、腾讯等都曾做过声明。
  比如阿里云就曾辟谣称:
  阿里云绝不会发行任何比特币之类的虚拟货币,也不会提供任何所谓的“挖矿平台”。对于虚假报道,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腾讯在一次声明中说:
  腾讯区块链从未以任何形式参与代币发行或交易相关活动,也未与任何机构展开此方面的合作。
  bat、蚂蚁金服如此谨慎不难理解,在当前的环境下,区块链技术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借助于巨头的背书来做坏事。在实际行动上,蚂蚁金服等最具代表性的区块链技术玩家,也从未向数字货币、ico迈出半步,这体现出科技巨头的担当和不炒作不跟风的技术价值观。
  区块链普及的关键是杀手级应用
  一些巨头在两三年前就推出了区块链开放平台,不过,这几年区块链还是显得“虚火旺盛”,没有让人真正感受到其技术魅力的杀手级应用。事实上,每一个新技术都会经历这样的发展历程,最初一出现各界会高估其短期影响,却会低估其长期影响,如云计算,刚出来得到很多关注,不过行业和用户感受不到云计算的价值,在一些人怀疑云计算是不是虚幻的泡沫时,终于有巨头如amazon站出来,推动企业上云,今天云计算已是互联网基础设施。
  区块链目前就处于一个人人都谈区块链,却无法感知其实际技术魅力的阶段,正是因为此,做出区块链的杀手级应用就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进行各种场景的探索。
  目前的探索比较有意思,一大波玩家在做共享计算,区块链应用到带宽共享做cdn;bat都在做区块链+云计算的开放平台,主要面向金融行业做尝试。但区块链技术距离普及还有不小的距离,除了标杆应用尚未出现外,还有一些技术瓶颈,特别是性能和规模间的矛盾、零知识证明、跨平台多链互联等等,而这些都还需要巨头去突破。
  ico已死、区块链永生,科技巨头的担子还是很重。(文章首发钛媒体)
  【钛媒体作者介绍: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罗超频道(luochaotmt)】
  中房报记者 许倩 北京报道
  管住流动性,防着大风险,被称“央妈”的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度工作会议在2月5日至6日召开了,从央行对外公布的官方新闻稿来看,里面透露了一些新动作。根据央行新精神,2018年,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被摆在首要位置,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紧随其后。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稳定,促进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央行指出,“加强金融风险研判及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
  2016年起央行调整了货币政策基调,开始执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自此,广义货币m2增速逐步放缓。2017年12月末m2同比增长8.2%,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水平。
  很多人认为,2018年金融去杠杆与强监管政策下,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其实是偏紧的。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涂永红表示,m2增速比前几年有所放缓在预料之中。这一方面会促使企业节约资金、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去杠杆,降低负债率;另一方面,可遏制个人住房贷款过快增长势头,防范炒房风潮和房地产泡沫,为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防控房地产金融风险
  央行称,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方面,则要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等的宏观审慎管理。
  央行副行长易纲今年1月在《中国金融》杂志发文谈及2018年货币政策调控面临的挑战与政策思路时称,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探索将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
  关于加强对房地产金融的宏观审慎管理,央行曾在《2017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作出过解释:“房地产等资产市场天然容易加杠杆,具有‘买涨不买跌’的特征,容易出现顺周期波动和超调,这就使利率等价格调节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宏观审慎政策对杠杆水平进行逆周期的调节。”
  以前,央行主要通过利率、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对冲经济周期的波动,但对于金融周期(主要是资产价格、信贷增速)基本上是没有管控的,所以出现了2015年股灾和2016年前后房价“一年翻倍”。
  从2017年开始,央行越来越重视金融周期,试图通过建立“宏观审慎评估系统(mpa)”,来防范金融风险。在调控“金融周期”的时候,广义信贷增速和房地产价格变动,正在成为央行关注的核心指标。央行还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这决定了未来房价大起大落的几率在降低。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曾表示,未来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融规模的合理增长,保持流动性的合理稳定,加强监管协调,把握好政策力度、节奏,稳定市场预期,平稳有序地推进结构调整,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与往年相比,2018年的工作安排中,央行和银监会均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抑制杠杆率”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并特别提出了房地产方面的金融风险防控。
  1月25日至26日银监会在部署2018年主要工作任务中,更是进一步从个人住房贷款和房企融资两个角度,提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一方面,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另一方面,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
  这种种暗示着,2018年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回归真正中性,且去杠杆、挤泡沫、防风险、严监管将成为政策实施的重要领域。
  重造新住房金融体系
  2018年央行还将重点推动的工作是——完善住房金融体系,建立健全住房租赁金融支持体系。继续实施“分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自20世纪90年代推进住房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住房供给和消费环节对金融支持的依赖度都大大增加,逐步形成了“以商业性为主,合作性为辅,政策性为补充”的住房金融体系,对我国发展房地产市场和满足居民住房需求提供了重要支持,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和问题仍待破解。
  如,商业性住房金融以银行信贷为主,但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且存在产品单一、风险分担和转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住房公积金政策存在不合理之处;政策性金融对住房开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尚未形成有效支持住房消费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主任贺同宝表示,围绕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商业银行需改变过去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房贷双轮驱动的传统盈利模式,开拓房地产金融服务的创新点、增长点,重构住房金融服务体系。
  贾康、孟艳等人执笔的《深化供给侧改革完善住房金融政策体系》报告中提到,在住房价格快速上涨的同时,以住房公积金为代表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报告建议,由政策性住房金融逐步接手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将互助储蓄性住房金融作为着力发展的领域,在借鉴中德住房储蓄银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在多个大城市设立储蓄性住房金融机构。
  我国住房租赁金融市场已经在去年加速变革。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从2017年11月初建设银行进军住房租赁市场起,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多省市签署了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意向性授信总额超过万亿元。
  多家银行表示,一方面支持新增优质租赁住房供给项目,另一方面要配合企业收购、改建大中型城市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国有厂房、商业办公用房等存量物业,对租赁住房的企业提供用于收购、改造、装修等的授信业务支持;同时围绕住房租赁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服务。
  融资市场上,也在开足马力。日,“中联前海开源—碧桂园租赁住房一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即碧桂园租赁住房reits获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审议通过,由碧桂园联合中联基金共同实施,产品规模100亿元,采取储架、分期发行机制,优先级评级aaasf。碧桂园百亿级租赁住房reits获批正是政府监管部门对龙头民企碧桂园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投身租赁住房市场建设的积极回应和支持。这将激发房地产企业对租赁住房市场进行更积极的投入。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逾四成政务软件使用难 指尖上便民工程如何变成了“形象工程”?
  央视新闻客户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不少地方也跟上了“流行”趋势,纷纷推出手机政务软件,提出的口号也很响亮“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与时俱进,满足公众的需要,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原本是件树立政府形象的好事,但现实中,一些政务软件却问题百出,备受诟病,指尖上的便民工程,变成了形象工程。怎么回事,来看记者的调查。
  记者在手机应用商店里,输入“政务服务”进行搜索,立刻出现了上百个政府部门的手机软件。从省级政府到各区县政府,很多都有自己的手机软件。这些软件普遍评分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港科大推荐信问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