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层面讲,拍摄《阿凡达拍摄花絮》和《星际穿越》哪一个更

  向非:《星际穿越》,不是科幻是奇幻  当众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一定会遭到诺兰粉的迎头痛击,看了很多关于《星际穿越》的帖子,包括微信朋友圈里进行观影前科普的贴士,但我其实看出来了很多文章其实是拿钱发贴,配合电影的上映做的广告宣传而已,我其实也算是通过这种软广告才知道有这么部电影。且不说发帖人自己的科学功底怎么样,很多八竿子打不着的内容也往电影上扯,拿钱发帖进行洗脑宣传这事本身就值得怀疑。好在也只是个电影而已,不过是大家想多赚点钱,这并没有什么错,而且科幻片是我喜欢的片子,所以很愿意去贡献自己的一份票房,自己还自信满满的想去给不懂的人当一把科普解说员,但实际上看完电影我有点语塞了,觉得无话可说,同去的女伴哭得稀里哗啦,没有提任何相对论或者宇宙航行和多维空间的问题。  我是绕开附近的电影院直接去稍远的IMAX电影院看的,话说王健林果然不厚道,万达的卡过期了不得不重新办理,这一来电影票钱和办卡的钱相加也不少了,不过想起去年花了比这还多的钱同样是在某地万达影院看的《大闹天宫》,还是忍住了没有抱怨,毕竟是美国科幻大片,据说编剧就是与霍金走的很近的科学家,所以就觉得这个钱还是值了。  走进IMAX厅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人满为患、摩肩接踵的情景,大部分的座位其实都是空的,我的座位竟然是行和列都在中间的黄金位置,印象中这个IMAX厅一直都是很拥挤的,上次看《地心引力》都是在比较偏的位置了,也许是大家都憎恨王健林的贪得无厌,都首富了票价还这么贵。后来仔细想想也许是跟这是星期二的下午场有关系。但看完电影后,我觉得这不仅仅是王健林的原因,这其实就是导演诺兰的原因。也有点恨那些拿钱发帖的评论家。不仅有被评论家们忽悠的感觉,其实也有点被诺兰忽悠的感觉。  上一次进电影院看诺兰的电影,记得是看《蝙蝠侠黑暗骑士的崛起》,那个发生在著名虚拟城市歌谭镇的故事,现在我记起那次应该也是被拿钱发帖的忽悠进来的,还在电影院里半途中小睡一会儿,其实睡的也并不舒服,电影很长,音响很吵。那个电影里印象最深的就是蝙蝠侠戴着佐罗一样的面具,骑着一个硕大无棚的摩托车,本来一直想那个摩托车应该和007的宝马车一样有很多神奇武器和奇特功能,可结束时候觉得骑个流行的独轮平衡车也比那个东西有效率。作为大学时候的工科生,觉得除了大而无当外真没看出那个摩托车有什么必要做得那么大,也不理解蝙蝠侠的实验室为啥要把每一块天花板都做成发光的灯,而且是需要启辉器的那种,我想不是蝙蝠侠需要那么多日光灯,其实是诺兰需要-开灯时候一排排顺序打开,再配以空气开关那种巨大的声响,这么拉风的开灯方式其实需要很多电工同时操作,除了拉风,实在看不出有任何工程和技术上的便捷和好处,作为这行的专业人士,我知道现在都是连第三世界的中国现在都是满街的LED照明设备了,那东西其实不需要启辉时间,更可以无级调光那样子很柔和的开启。而美帝的未来城市哥谭镇这么落伍真的令人无语。但其实我最无语的其实是哥谭镇的脑残警察竟然会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地铁隧道,被坏蛋关在里面40天,然后再完整无损的走出来,而且还有人吃胖了。后来有帖子说那个电影实际上是一个寓言。那好吧,我就不计较了。可没多久以前听说美帝娱乐界还拍了连续剧,就叫《哥谭镇》,还一直没有看。希望电视剧哥谭镇的警察能变得聪明点了,是应该多向神盾局的人学习了。  回到这《星际穿越》的观影现场,老实讲自从我知道这个电影是诺兰拍的,心里就一直想着哥谭镇的警察,另一个场景是《盗梦空间》里的梦境,海边倒塌的楼房,画面挺震撼的。我就一直觉得这次还是要看一个奇幻故事。  IMAX果然是不一般的,开头的片头就能吓人一跳,“看电影,或者进入电影”是IMAX的招牌广告,那倒数的数字配全屏的虚拟画面果然是酷毙了,我以为穿越虫洞也不过如此吧!感到惊喜的是,电影开画还有另外一个IMAX的标识,这代表这部电影是采用IMAX标准制作的。观察到无规律的出现了不少全幅的IMAX制式画面,意味这这些画面是直接使用4K摄影机拍摄的,而不像有些电影是全程用一般的画面转换而来,看IMAX也有段时间了,只有《变形金刚4》使用了部分全幅画面,只有其他的就只有呵呵了,被坑了那么久,其实制作4K画面很贵,知道这些制作人也不容易,这其实是新技术的一个美好开端。  但跟阿方索卡隆的《地心引力》不同,电影开头既不是炫目蓝色地球画面也不是星空,更不是《星球大战》里那硕大无比的飞船掠过,却是种地的农民和玉米地、拖拉机,和在中国北方司空见惯的沙尘暴,对,还有焚烧秸秆的现象。大家在谈论这种玉米的事,抱怨风沙太大,玉米没有收成。过了半小时,我看见有人坐不住了,上厕所的人不断。可我知道会有情节的反转和震撼的画面,因为别人确定无疑的告诉我这是硬科幻片,虽然一开始就出现了墨菲定律的讨论,可墨菲定律并不是相对论,并没有那么难理解,它更多是讲的社会学现象,本人的理解是买房和装修一定会比预算的钱多,就像看一场《大闹天宫》也比预计的钱要多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符合这个定律,最典型的体现就是前几天的双十一节,男女光棍们都花了比预计的要多好几倍的钱,让智商超群的外星人马云赚得盆满钵满,变成了比王健林都有钱的人。  电影里,当然到主人公和女儿开车去找到信号的坐标,尤其到教授推开通往发射车间的大门的时候,终于有点像科幻电影了,因为我们看到了巨大的三级火箭。在搞清楚要去星际冒险的来龙去脉后,主人公和女儿依依不舍的分别,终于到了火箭发射的时刻,当火箭在巨大的轰鸣中点火发射后,这时候才能体验到IMAX巨幕的震撼,火箭这个庞然大物和巨大音响确实比蝙蝠侠的巨大摩托车要拉风得多,相信不光观众过瘾,好这口的导演诺兰应该更是过足了瘾。  按电影的顺序在来说他们的那个空间站飞船。跟《2001太空漫游》、《普罗米修斯》和《星际迷航》相比,诺兰没有花任何镜头介绍飞船的内部结构。这个即将展开数亿光年远航的飞船看起来其实像一个用破铁皮随意拼接的摩天轮,我心里想靠这个东西航行数亿光年那么远确实有点让人放心不下。片中还要让它旋转起来,以产生人工重力,可它至少应该对称以取得平衡。想起来其实卡梅隆的《阿凡达》用来到达潘多拉星的,其实也是也是旋转的,前后两部分按相反的方向旋转,看过些资料这个其实很符合宇航局对远航飞船的基本设计。好吧,其实诺兰是要拿时空、虫洞和黑洞这类大事件说事儿,再说电影情节里说了,那时NASA已经穷得不行,再纠结于飞船不那么好就太矫情了。估计诺兰也是一样,在大主题之下,这些小问题也就不多交代了,也是可以理解的。《2001太空漫游》其实幻想主题就是飞船本身,时过境迁,飞船再漂亮,估计也找不到感觉了。《盗梦空间》对那个随身听一样的盗梦仪器其实也没做什么原理性的交待。也许这一切对诺兰来讲都远比不上奇幻和反转的效果来得更能打动人心。  进入虫洞的时候只有一句台词打动了我,人人以为虫洞是个洞,其实是个球。老实讲,原来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是因为霍金们在《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就是把虫洞画成了一个两边呈喇叭状的洞,而且也一直叫虫洞。不过我想起了初中时候的科普读物还把相对论时间变短空间变小的飞船画成了一个铁饼样的东西,说实话这误导了我很多年。其实是到最近几年才理解其实空间变小是相当于篮球变成了弹珠的概念,当然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接近光速在飞行,这个无限连续的接近过程足以把我们变成比原子还小可以穿越任何地方的幽灵。这个电影开头也提到了“幽灵”。一个多维空间的物体能够被我们看见时,大概也就是空中突然出现一个飞碟样的东西吧,就像我们的手指在爬行的虫子眼前划过,它其实只看到了一团黑影。我们看到这这类现象也确实是不少。就在前几天,莫斯科还被一道突然出现的巨大闪光照亮了夜空。其实早在90年代,《黑衣人》中就出现了宇宙位于弹珠之中的情节,确实是大部分地球人所搞不懂的,因为我们是低维度空间里面的简单动物嘛。  穿越虫洞是我最期待的情节。跟所有的科幻电影一样,穿越是肯定出现巨大的震动和声响,这些是有所美国电影里制造视觉高潮的常用的桥段之一。以往普通动作片都是靠直升飞机来制造这样的效应。其实像《命运规划局》打开门就是另外一个空间倒应该是更像是虫洞的效应,我也认为穿越虫洞不过是无声无息的一瞬间而已。但对一个其实是讲奇幻的美国片显然无声无息是不现实的。在《盗梦空间》里,主人公有时从梦境返回有时都不得不用把他扔到水里这样的极端手段,而不是在床上悄悄的醒来。其实我也明白,这些不过是电影制造高潮的手法而已。  穿过了虫洞到就到了几亿光年外的一个星系,这是很多人不理解的,这也不是相对论,提出这个概念的人是爱因斯坦后面的人,普通人确实很难理解。可据我所知,普通人更不理解的是“光年”,他们甚至无法理解这是个距离的单位,但也能顺带知道以光的速度到达需要多少时间。人类其实现在也没有发现有任何虫洞存在的迹象,他们仅仅存在于霍金们的脑袋里面而已,与盗梦的幻想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而以光速运动可以改变时间却是得到有效验证的物理学现象。随着情节的进展,我看到其实这部电影的情节更多说的是霍金们的引力所引起空间和时间塌陷的话题,制造这些奇幻景象的其实是引力。而这一切来自于那颗星球在黑洞附近。  黑洞也是霍金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其实黑洞也不是个洞,它是个球形的空间。霍金曾一度认为光线在巨大的引力下也逃不出,所以什么也看不见,可是他最近改变了说法,他认为黑洞根本就不存在,只有“灰洞”,所谓黑洞的表面仍然是炽热发光的。因为他忽略了光子其实没有质量的,不会受引力的影响,所以不会被吸引住。但光线通过被引力弯曲的空间时,是可以改变方向的。在被弯曲的空间里,时间的尺度也是可以被改变的,这是这部电影的理论基础。  好了,经过这么多理论推演,改变时间的部分终于来了。在从一个有巨大潮汐的星球尽快返回后,留守在空间站的宇航员已经过去了23年,大家看到这个孤独的黑人兄弟都长出了白头发。其实倒是没人关注这位老兄的白头发,倒是男主角看见这23年家里人的视频留言,让很多女性的泪腺受不了了。一晃儿自己舍不得的孩子都跟自己一样大了,按说是件高兴的事情,可最后男主非要闹着要回去。可见这视频留言功能是多么害人。那么大老远的,任务还没完成,这突然要打道回府究竟是闹哪样啊?况且电影里并没有讲这几个星球都是在虫洞的出入口附近,从地球到土星的虫洞口附近,还要飞2年多,根据物理学常识,从土星传话回来也得一个小时左右才能到地球,在考虑黑洞那么大的引力,可以吸引住几光年距离外的星体,实际上在这几颗星球上往返,乐观的估计也得几十年了,因为以人类的航天器速度,旅行者二号去年飞行了38年后才飞出了太阳系,这还是把冥王星废除了行星的名号才做到的。另外也十分为他们那艘摩天轮一样的飞船的燃料着急,摆脱能掀起象山一样高的巨浪那样的引力,想摆脱它大概要消耗不少燃料吧?能把时间的尺度压缩成那样的一个星球还有水,除了奇幻,真的谈不上任何科学道理啊!  好吧。经过无数次激烈的讨论和争吵打斗,接下去主人公进入黑洞的情节也算是高潮中的另一次高潮了。以前描述黑洞的科普读物都把黑洞描写的万分恐怖,插图通常会画成一个人掉进黑洞会给扯成面条一样的形状。其实这又是一个误人子弟的说法,正确的理解是任何物质都会给分解成中子和电子级别的微型粒子,用“粉身碎骨”和“化成一缕青烟”都不足以形容其破碎的程度,整个地球给压缩成乒乓球的大小,人被破碎了以后再压缩,估计还没有一个针尖大小,这才是四大皆空的状态。  不过这个奇幻电影里男主角理所当然的活了下来,而且进入了五维空间,可以看到和接触过去和未来,他在五维空间里声嘶力竭的呼唤这小时候的女儿,他其实应该也可以看到女儿以后变成的老太。更可以看到人类最后得救的结果,其实他本来没有必要那么激动的。没爹的孩子一样可以长大,而且还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实在电影的最后就是她拯救了人类。爹通过19到20世纪使用的莫尔斯电码,用引力波的方式将克服引力的理论答案告诉了女儿,其实我想他有跟简单易行的办法,五维空间里的爹其实完全可以将信息直接传递到女儿的脑子里,哪有这么麻烦啊,莫尔斯码,我去!是我们30年前打电报才用的,一毛钱一个字啊!那个信息量只有几个字节,如今的手机一秒钟至少也可以传几十万字啊!不过可能跟电影前面交代的背景有关系:那时地球快完了,美国人已经不相信科学了,他们甚至否定祖先的一切,他们甚至认为书上记录的阿波罗登月的事儿都是一个想象出来的谎言。这怎么说的有点像如今的中国人啊?  好了,最后电影完美的结束了,男主角马修麦康纳通过虫洞又回到了女儿身边,可惜那时候女儿已经120岁,已经不需要他照顾,勉强等到年轻的爹的回来,她已经完成了拯救人类的伟大壮举,见了伟大的爹一面之后与自己的子孙告别其实显得更重要。人生就是这样来去匆匆,这是旁边的女伴又开始飙泪了。我去,这样的大团圆大好事也值得一哭么?  末尾的镜头是还是年轻的大美女安妮海瑟薇孤独在在另外一个星球上埋葬了自己的前男友,她大约不准备回地球去了,其实很多出嫁的女孩子都不怎么喜欢回娘家,这让我感觉这样的有去无回的星际探险其实还是女人比较靠谱,这样可以了无牵挂。女性总是善于追求更高形式更加幸福的生命存在,科幻片《普罗米修斯》也是这么说的。  据说即将实现的火星探险计划其实就是弄几对互相有感情的健康成年男女,其实去火星飞行一年刚好可以边飞行边生儿子,反正宇宙飞行是件很无聊的事情,太空幼儿园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开始研究了,毕竟孩子的教育还是第一位了,要不就是占领了一个星球也没用,虽说进化就是将父辈的精华的知识和经验沉淀到基因里,可一个没有大量同类种群的世界,人类很可能朝着不同的方向进化,要带一只非要吃竹子的熊猫过去那可真让人操碎了心啊!男主角马修要是穿过错乱的虫洞再到那个美女所在的星球,如果看到一群在树上的猴子样动物倒还比较放心,要是看到一群以啃苔藓为生的青蛙状两栖人类后代,大概又要后悔带他们过来了。  后来我想为啥不让那主角带着女儿一起去太空旅行啊?这应该是一劳永逸的解决了思念和分离的问题,都说了几亿光年,回来不容易,又不是去超市买菜。飞船那么大,建个幼儿园应该也不是太难。作为在沙尘暴中生活过的我,其实觉得因为沙尘暴就要逃离地球,这得有多愚蠢啊!这也和哥谭镇的警察智商有一拼。这其实完全是流行的高大上情节在作怪,那么聪明的人类,改造地球毕竟比大老远过去改造外星球容易的多嘛!能够利用核能的人类可以进入地下,也可以盖有大屋顶的房子。对于对地球充满厌恶之情的追求高大上的高等人类,其实这个电影里大反派马特达蒙主演的另一部科幻电影《极乐空间》早就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多的选项。  其实我是希望摄影师能把最后的镜头拍得好一点,可看半天镜头的焦点也没聚到大美女的脸上,其实前面就出现了很多质量不高的模糊画面,毕竟是IMAX银幕,分辨率不高、噪声点严重的画面一看便知,就像喝水被呛了的感觉。原来好莱坞也有混饭吃的摄影师,也许是扛着4K摄影机还没习惯吧!很多4K画面竟然仅仅是飞船的一角,而且出现了这个角度出现了很多次,令人无语。后来也看到了很多批评混音不好的议论。好莱坞现在产品质量也堪忧啊!既然都是奇幻,音画一流的《霍比特人》也许值得诺兰好好学习一下了。  总结:按照墨菲定律,只要有煽情,女观众可能流眼泪就一定会流眼泪,而且用掉的纸巾一定比预想的多;还有只要有煽情,不管是科幻片还是奇幻片,不懂相对论和黑洞理论的女观众也一定会走进电影院,而且票房一定会比预想得要多。不管诺兰把电影拍成什么样,都会有拿钱发帖的和脑残粉拼了命替他喝彩,这才是这部传奇电影的最大的好处吧!
楼主发言:15次 发图:0张 | 更多
  昨天上班时间偷偷出去看了  影厅一共6个人
跟包场差不多了  感情戏有点多了
  还不如小说三体看起来过瘾
  @只爱陌生猪
11:15:48  昨天上班时间偷偷出去看了  影厅一共6个人
跟包场差不多了  感情戏有点多了  还不如小说三体看起来过瘾  -----------------------------  是啊,感觉没有说得那样盛况空前。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友情提示:万达影城IMAX电影千万千万别坐前五排。花了200多块钱,却跑到后面几排的过道台阶上,坐在地上看。
  友情提示:万达影城IMAX电影千万千万别坐前五排。花了200多块钱,却跑到后面几排的过道台阶上,坐在地上看。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可能电影我没认真看,楼主能否提示一下,那三个星球是围着黑洞转的行星还是围着黑洞转的恒星系中的行星。。还是三个相隔遥远的恒星系,只是通过虫洞可以瞬间往返而己??
  @wyfabc
13:46:04  可能电影我没认真看,楼主能否提示一下,那三个星球是围着黑洞转的行星还是围着黑洞转的恒星系中的行星。。还是三个相隔遥远的恒星系,只是通过虫洞可以瞬间往返而己??  -----------------------------  这个我觉得电影也没有认真交代,估计也没法认真交代,反正都是在虫洞的那一端,看样子应该是同一个行星系的,虫洞那玩意应该不是想通到哪儿就能通哪儿。但在黑洞附近,但到底有多近?这也是个问题,其实应该是上加速往黑洞里面掉都够掉几年的。
  @爱北漂的北漂
14:37:30  关于维度空间还是有空间想象理解不够啊  -----------------------------  我们一般看到的空间是3维,代表一个空间的物质存在,加上时间的一维,变成4维,就构成一个事件,一系列的事件就构成宇宙。“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但这个小宇宙时间是单向的。片子里的5维空间就是再高一个维度,将这些平行小宇宙排列,就可以看到过去和将来和事件的各种可能性了。
  每个人又每个人看电影的胃口,  不适合楼主的也没什么。  但是星际给的感觉好是很不错的。  其实不是玄幻,我近期看过BBC一些关于宇宙的纪录片。里面大概讲了就是跟星际穿越里面一样的。  其实诺兰的电影一般看一遍是不可能理解他的全部的。整个星际穿越的剧情其实是很连贯的。也很严谨。 只是在电影院大脑去想那些关于物理知识去了。并没有关注太多的剧情。  诺兰本身就不适合拍科幻片。但是这个硬科幻他还是做的不错。因为我们本身认为的科幻不是这样的。
  @wangxiaoyi56
18:24:20  每个人又每个人看电影的胃口,  不适合楼主的也没什么。  但是星际给的感觉好是很不错的。  其实不是玄幻,我近期看过BBC一些关于宇宙的纪录片。里面大概讲了就是跟星际穿越里面一样的。  其实诺兰的电影一般看一遍是不可能理解他的全部的。整个星际穿越的剧情其实是很连贯的。也很严谨。 只是在电影院大脑去想那些关于物理知识去了。并没有关注太多的剧情。  诺兰本身就不适合拍科幻片。但是这个硬科幻他还......  -----------------------------  没觉得诺兰的电影有看不懂的地方,只是故意在剧情上上比较拧巴,逻辑上搞得比较晦涩而已。
  那个, 楼主的科学常识有待加强  
  @wangxiaoyi56
18:24:20  每个人又每个人看电影的胃口,  不适合楼主的也没什么。  但是星际给的感觉好是很不错的。  其实不是玄幻,我近期看过BBC一些关于宇宙的纪录片。里面大概讲了就是跟星际穿越里面一样的。  其实诺兰的电影一般看一遍是不可能理解他的全部的。整个星际穿越的剧情其实是很连贯的。也很严谨。 只是在电影院大脑去想那些关于物理知识去了。并没有关注太多的剧情。  诺兰本身就不适合拍科幻片。但是这个硬科幻他还......  -----------------------------  我喜欢科幻,但老实讲就是不喜欢诺兰的过度煽情,虽说要吸引女性观众,但过份的情绪化其实有损于科学和科幻的理性和逻辑性的本质,我文中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向非-21 11:04:00  向非:《星际穿越》,不是科幻是奇幻   当众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一定会遭到诺兰粉的迎头痛击,看了很多关于《星际穿越》的帖子,包括微信朋友圈里进行观影前科普的贴士,但我其实看出来了很多文章其实是拿钱发贴,配合电影的上映做的  -----------------------------  你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太能吹了,这么一部形式大于内容,情节漏洞一箩筐的电影居然捧成神片,我还想问呢,一开头轰轰烈烈抓了架印度无人机,到底有神马用啊,还有乱跑的拖拉机说明了什么问题,后来有解释吗,为嘛我没看到  
  刚开始时间重要的不行,一个小时七年都斤斤计较,怎么后来时间又貌似不重要了,在一个脏冰球上浪费了N久,以至于让坏人有时间坑男主。虽然这个星球离黑洞远,可貌似没几年就能飞过去,应该是很近吧,那时间也必定畸变啊,就算一个小时没七年,一年也有了,他们怎么不知道着急呢。  
  还有在黑洞附近转来转去,除非一直朝着黑洞飞,那个省燃料,可他们居然飞来飞去,自由自在,到底是有多强大的动力系统,带了多少油啊,还有那个星球,到了才知道温度低,这也不可能啊,通过光谱分析,很容易就知道温度了好吗。  
  @woxianfeng123
22:28:04  还有在黑洞附近转来转去,除非一直朝着黑洞飞,那个省燃料,可他们居然飞来飞去,自由自在,到底是有多强大的动力系统,带了多少油啊,还有那个星球,到了才知道温度低,这也不可能啊,通过光谱分析,很容易就知道温度了好吗。  -----------------------------  是啊,好像穿过了虫洞就再也没有讲过科学和逻辑了。在一个引力可以扭曲时间的星球上飞来飞去好像很轻松的样子,前面从地球上送那么一点大的飞行舱上去地球轨道,都还要用巨大的三级液体火箭,在同一部电影上相同技术条件下出现不同的逻辑关系就令人困惑,其实就是像《星际迷航》那样直接说有一个强大无比的“曲速推进”也没人说啥,虽然那个曲速核看起来更像一个烧锅炉蒸汽机,整个电影一直都有那个东西,至少科学逻辑上说得过去。
  s水水水水谁谁谁水水水水谁谁谁水水水水
  穿越虫洞是我最期待的情节。跟所有的科幻电影一样,穿越是肯定出现巨大的震动和声响,这些是有所美国电影里制造视觉高潮的常用的桥段之一。以往普通动作片都是靠直升飞机来制造这样的效应。其实像《命运规划局》打开门就是另外一个空间倒应该是更像是虫洞的效应,我也认为穿越虫洞不过是无声无息的一瞬间而已。但对一个其实是讲奇幻的美国片显然无声无息是不现实的。在《盗梦空间》里,主人公有时从梦境返回有时都不得不用把他扔到水里这样的极端手段,而不是在床上悄悄的醒来。其实我也明白,这些不过是电影制造高潮的手法而已。  ————————————————————————————————————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了震撼。
  好了,最后电影完美的结束了,男主角马修麦康纳通过虫洞又回到了女儿身边,可惜那时候女儿已经120岁,已经不需要他照顾,勉强等到年轻的爹的回来,她已经完成了拯救人类的伟大壮举,见了伟大的爹一面之后与自己的子孙告别其实显得更重要。人生就是这样来去匆匆,这是旁边的女伴又开始飙泪了。我去,这样的大团圆大好事也值得一哭么?  ———————————————————————————————————————  LZ要认真看电影啊,女儿90岁吧,因为马修是124岁。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2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其实看了通篇,LZ说的东西后,大多数是吹毛求疵,反而要给自己带上一个明白人的帽子。脑残粉不要,但是脑残反也是要不得的,我倒是觉得呢,这篇帖子可能也是公关公司的公关策略而已,为了给穿越制造话题。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1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wzdlut-01 15:46:12  好了,最后电影完美的结束了,男主角马修麦康纳通过虫洞又回到了女儿身边,可惜那时候女儿已经120岁,已经不需要他照顾,勉强等到年轻的爹的回来,她已经完成了拯救人类的伟大壮举,见了伟大的爹一面之后与自己的子孙告别其实显得更重要。人生就是这样来去匆匆,这是旁边的女伴又开始飙泪了。我去,这样的大团圆大好事也值得一哭么?  ———————————————————————————————————————  ......  -----------------------------  也可能年龄多少我记错了,但马修比他女儿年轻这是事实。早期学现代物理学讲相对论时候连老师都是这样来举例子的,就是说的父亲会比孩子还年轻。所谓马修多少岁本身没有多少意义,那是按地球上算他走了多少年来计算的,他在不同的尺度的空间里真实过的就只有40年而已,他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就是40年,他自身的时间一点没多也一点没少。
  @wzdlut-01 15:55:49  其实看了通篇,LZ说的东西后,大多数是吹毛求疵,反而要给自己带上一个明白人的帽子。脑残粉不要,但是脑残反也是要不得的,我倒是觉得呢,这篇帖子可能也是公关公司的公关策略而已,为了给穿越制造话题。  -----------------------------  这个我不解释。我是看了那么多水军的评论心里不舒服才写的这个帖子,大约花了3个多小时。原来就是我自己QQ空间里的日志,本人喜欢看完电影写个观后感再娱乐一次,也不喜欢针对一个电影来写,而是喜欢针对一类电影,有的公开发,有的不公开发,所以写的比较随意也比较啰嗦。其实本人最擅长的不是写科幻影评,是写专利文件。
  @wzdlut0016
15:46:12  好了,最后电影完美的结束了,男主角马修麦康纳通过虫洞又回到了女儿身边,可惜那时候女儿已经120岁,已经不需要他照顾,勉强等到年轻的爹的回来,她已经完成了拯救人类的伟大壮举,见了伟大的爹一面之后与自己的子孙告别其实显得更重要。人生就是这样来去匆匆,这是旁边的女伴又开始飙泪了。我去,这样的大团圆大好事也值得一哭么?  ———————————————————————————————————————  ......  -----------------------------  @向非-01 21:02:19  也可能年龄多少我记错了,但马修比他女儿年轻这是事实。早期学现代物理学讲相对论时候连老师都是这样来举例子的,就是说的父亲会比孩子还年轻。所谓马修多少岁本身没有多少意义,那是按地球上算他走了多少年来计算的,他在不同的尺度的空间里真实过的就只有40年而已,他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就是40年,他自身的时间一点没多也一点没少。  -----------------------------  年龄记错了,是不是也代表当时就没有仔细看剧情呢?
  @wzdlut0016
15:55:49  其实看了通篇,LZ说的东西后,大多数是吹毛求疵,反而要给自己带上一个明白人的帽子。脑残粉不要,但是脑残反也是要不得的,我倒是觉得呢,这篇帖子可能也是公关公司的公关策略而已,为了给穿越制造话题。  -----------------------------  @向非-01 21:10:31  这个我不解释。我是看了那么多水军的评论心里不舒服才写的这个帖子,大约花了3个多小时。原来就是我自己QQ空间里的日志,本人喜欢看完电影写个观后感再娱乐一次,也不喜欢针对一个电影来写,而是喜欢针对一类电影,有的公开发,有的不公开发,所以写的比较随意也比较啰嗦。其实本人最擅长的不是写科幻影评,是写专利文件。  -----------------------------  擅长什么我倒是不觉得如何,只不过有时候反对也要反对的有些道理,此影片已经有物理学家把关了,科学性其实还可以的.
  @wzdlut0016
15:46:12  好了,最后电影完美的结束了,男主角马修麦康纳通过虫洞又回到了女儿身边,可惜那时候女儿已经120岁,已经不需要他照顾,勉强等到年轻的爹的回来,她已经完成了拯救人类的伟大壮举,见了伟大的爹一面之后与自己的子孙告别其实显得更重要。人生就是这样来去匆匆,这是旁边的女伴又开始飙泪了。我去,这样的大团圆大好事也值得一哭么?  ———————————————————————————————————————  ......  -----------------------------  @向非2011
21:02:19  也可能年龄多少我记错了,但马修比他女儿年轻这是事实。早期学现代物理学讲相对论时候连老师都是这样来举例子的,就是说的父亲会比孩子还年轻。所谓马修多少岁本身没有多少意义,那是按地球上算他走了多少年来计算的,他在不同的尺度的空间里真实过的就只有40年而已,他的人生经历和经验就是40年,他自身的时间一点没多也一点没少。  -----------------------------  @wzdlut-01 21:32:20  年龄记错了,是不是也代表当时就没有仔细看剧情呢?  -----------------------------  呵呵,可能是没怎么仔细看。我看电影是不怎么注意剧情,就只注意逻辑和顺序,很多细节记不住,一般也记不住剧情里人物的姓名,但一般演员因为经常看是记得的,一般喜欢的电影都会过后再买张碟,必要时候反复看。昨晚就反复看了一遍汤姆克鲁斯的《明日边缘》,觉得这个电影的剧本和导演里曼都相当的有逻辑性,虽然也是科幻,但能挑出来的漏洞极少,我其实都看了好多遍了,昨天还花一个多小时看完了所有的制作特辑纪录片。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016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向非-01 20:54:00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了震撼。  先把不符合你想法的虫洞的逻辑给你补上,我倒是觉得导演设计的虫洞非常符合逻辑性。而你说得不符合逻辑,其实只不过是不符合你的想法而已,而你所列举的例子,我也不讨论其严密性了,星际迷航里的瞬间移动,其实要比星际穿越里的所有的情节都要奇幻。而黑洞等理论,其实也恰恰就是一个理论,至今到底黑洞是什么,全都存在理论和间接证据,而理论上黑洞又分为两种,恒星黑洞和超重黑洞,超重黑洞实际的视界边界会非常大,进入视界也不会马上被撕裂。其实从你写的很多细节来看,你本身就是为了挑刺儿去看得电影,主观上已经认定他有问题,所以自己会过滤掉一些本身严密的东西,抱着这种思想不会得到客观的结论的。此电影是经过物理科学家把关的电影,其理论科学性还是很高的,别盲目的否定一件事情,否定不一定能抬高自己。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016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向非2011
20:54:00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  @wzdlut-01 21:55:29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  -----------------------------  呵呵,那些物理学家把关的说法我听说过了,那些报道的后面都是说物理学家基普索恩说凡是有争议的地方,最后都是尊重了编剧的意见。除了我们无聊,谁跟一个电影较真儿啊!连我也认为科幻片的意义在于科普,要不是这个电影,好多人都还不知道爱因斯坦和霍金是谁,更不知道宇宙有多大。BBC制作过很多这一类天文学的科交电影,现在已经有条件把书上枯燥和难以想象的东西做成虚拟的动态图象,这拉近了科学家和普通人的距离,BBC拍的那个《旅行到宇宙边缘》的科教片制作的相当好,也是我的收藏之一。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016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向非2011
20:54:00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  @wzdlut-01 21:55:29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  -----------------------------  虫洞到现在还只是假说而已,有没有、什么形态谁也说不清,理论上应该就是一个变形扭曲空间。霍金的书上也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好理解画成那个形状而已。说在洞里还有长度,这个我觉得比较搞笑。你要是真理解的相对论,就是说你达到十分接近光速的时候,空间长度和时间都变小了,不管你的飞船变小了,可能比原子还小,原来在地球上看100亿光年的光年的距离,在你看来都变成了1厘米,也许是1毫米,你要去的地方就在你眼前,不管多远,就是你看来一瞬间就已经到了,所以你的用的时间是接近0,而地球上的人看来你消失了,100亿年后你出现在那里。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016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向非2011
20:54:00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  @wzdlut0016
21:55:29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  -----------------------------  @向非-01 22:30:46  虫洞到现在还只是假说而已,有没有、什么形态谁也说不清,理论上应该就是一个变形扭曲空间。霍金的书上也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好理解画成那个形状而已。说在洞里还有长度,这个我觉得比较搞笑。你要是真理解的相对论,就是说你达到十分接近光速的时候,空间长度和时间都变小了,不管你的飞船变小了,可能比原子还小,原来在地球上看100亿光年的光年的距离,在你看来都变成了1厘米,也许是1毫米,你要去的地方就在你眼前,不管多......  -----------------------------  相对论我不了解,不过应该是和物体本身的长度没啥关系,而至于虫洞确实没理论存在,所以我觉得若兰设计的没有问题,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设计成时空隧道形式有问题吗?拿这个不符合你想法的东西来说他不对好像没有任何理由。而至于你后面十亿光年的距离变成了一厘米,你觉得你说的有逻辑性吗?没有物体能超过光速,所以也不存在100亿光年的距离就看成是一厘米。我给你说个假设,假设飞船100米长,头部刚刚碰到虫洞,飞船艘的一下子没了,然后到另外一个地方了,那飞船的尾部,并没有接触到虫洞,为什么要一下子艘没了呢?如果尾部没有进入到虫洞都能以下子飞过去,那其它再飞船尾部和头部之间其他的物体要不要也一下飞过去呢?一层的虫洞我觉得才不符合逻辑。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016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向非2011
20:54:00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  @wzdlut0016
21:55:29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  -----------------------------  @向非2011
22:30:46  虫洞到现在还只是假说而已,有没有、什么形态谁也说不清,理论上应该就是一个变形扭曲空间。霍金的书上也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好理解画成那个形状而已。说在洞里还有长度,这个我觉得比较搞笑。你要是真理解的相对论,就是说你达到十分接近光速的时候,空间长度和时间都变小了,不管你的飞船变小了,可能比原子还小,原来在地球上看100亿光年的光年的距离,在你看来都变成了1厘米,也许是1毫米,你要去的地方就在你眼前,不管多......  -----------------------------  @wzdlut-01 23:01:05  相对论我不了解,不过应该是和物体本身的长度没啥关系,而至于虫洞确实没理论存在,所以我觉得若兰设计的没有问题,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设计成时空隧道形式有问题吗?拿这个不符合你想法的东西来说他不对好像没有任何理由。而至于你后面十亿光年的距离变成了一厘米,你觉得你说的有逻辑性吗?没有物体能超过光速,所以也不存在100亿光年的距离就看成是一厘米。我给你说个假设,假设飞船100米长,头部刚刚碰到虫洞,飞船艘的一下......  -----------------------------  不了解相对论,就更没法理解“虫洞”。相对论的基础不是说超过光速,是光速在各个空间都是恒定的,达到光速也不可能,有质量的物体只能无限接近,更不会超过光速。“虫洞”是相对论之后很久才有的假说,至今也没有任何实证。但物体接近光速,就相当于进入一个时间空间尺度都为0的“虫洞”。  相对论是科学和技术实际验证过的,核能利用就是建立在相对论的质能方程式的基础上的实用技术,实际上就是一小部分质量消失了,但转变成了巨大能量。而大量的能量同样也可以转化为质量,应该“黑洞”就是这一个逆向过程。有质量的物体达到光速需要无限大的能量,所以是不可能的。所以科学上粒子加速器都非常庞大,耗能巨大,实际上就只能让少数带电粒子接近光速。但运动速度提高,物体尺寸就会变小,其时间尺度就会变慢,这些都不是猜想,是经过科学仪器验证过的,当然以人类现在能达到的速度,离光速还差的太远,所以时间尺度变化很小,只有精度非常高的原子钟才能测量出来。  你所理解的飞船还有头有尾的穿越虫洞还拉长成多少这基本上是基于牛顿物理学的想象,在牛顿物理学上谈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就会出现非常多想不通的地方,因为牛顿物理学是建立在时间守恒,空间守恒,能量守恒的基础上的。呵呵
  @lsjxiaolang
15:00:01  说实话,我是诺兰铁粉,从记忆碎片开始追了十来年了,星级穿越制作上是够大了,可能是版本问题,我觉得音效混合的很好,配乐也很赞。但是影片严谨性和观赏性要比之前的盗梦低一个档次,只能说及格但远远称不上神作。豆瓣跟风太多了,和皇帝的新衣一样,不说好看好像显得自己档次多低,但其实就是一般成功的商业片,说不上有多NB。  个人认为诺兰最成功的还是黑暗骑士,商业片的大成之作。  -----------------------------  @向非2011
11:21:11  所以我说科幻还是拍成了奇幻,绕来绕去是有的,逻辑严密可就不是诺兰的风格。我就从来没有认为诺兰拍过真正的科幻片。  -----------------------------  @wzdlut0016
15:51:05  其实本来科幻就是科幻,本来就都是想象的空间,黑洞里面到底什么样,谁知道呢?虫洞谁知道呢?既然大家都不知道,我想用点儿想象没问题的,如果都符合科学逻辑了,还是科幻吗?那叫科普了。  -----------------------------  @向非2011
20:54:00  科幻是有现实科学基础的幻想,早年的飞机潜艇载人航天,现在的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平衡电动车机器人无人机这些都曾经出现在过去的科幻小说里,都是符合科学逻辑的,现在都已经是现实,是真科幻,所以说诺兰的都属于奇幻,只讲反转剧情和煽情,不怎么讲逻辑。《阿凡达》和《星际迷航》也都有煽情的剧情,但在科学逻辑方面要好得多。  -----------------------------  @wzdlut0016
21:55:29  虫洞,这块我解释一下吧,其实虫洞如果是一瞬间的话,会出现一个悖论,也就是在穿越的瞬间,飞船不是没有长度的,如果有长度,包括人类,相当于自己的脑袋和双腿存在于两个几亿光年间的时空,如果从这个意义来说,如果虫洞是薄薄一层的话,能穿越就是一个悖论和相当于我们自己的肉体和飞船被虫洞拉伸到了几亿光年的长度了,这是非常违背客观规律的,所以把虫洞设计为一个有一定空间容纳度的隧道是有其严谨性考虑的,并非为......  -----------------------------  @向非2011
22:30:46  虫洞到现在还只是假说而已,有没有、什么形态谁也说不清,理论上应该就是一个变形扭曲空间。霍金的书上也仅仅是为了让别人好理解画成那个形状而已。说在洞里还有长度,这个我觉得比较搞笑。你要是真理解的相对论,就是说你达到十分接近光速的时候,空间长度和时间都变小了,不管你的飞船变小了,可能比原子还小,原来在地球上看100亿光年的光年的距离,在你看来都变成了1厘米,也许是1毫米,你要去的地方就在你眼前,不管多......  -----------------------------  @wzdlut0016
23:01:05  相对论我不了解,不过应该是和物体本身的长度没啥关系,而至于虫洞确实没理论存在,所以我觉得若兰设计的没有问题,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设计成时空隧道形式有问题吗?拿这个不符合你想法的东西来说他不对好像没有任何理由。而至于你后面十亿光年的距离变成了一厘米,你觉得你说的有逻辑性吗?没有物体能超过光速,所以也不存在100亿光年的距离就看成是一厘米。我给你说个假设,假设飞船100米长,头部刚刚碰到虫洞,飞船艘的一下......  -----------------------------  @向非-02 12:04:55  不了解相对论,就更没法理解“虫洞”。相对论的基础不是说超过光速,是光速在各个空间都是恒定的,达到光速也不可能,有质量的物体只能无限接近,更不会超过光速。“虫洞”是相对论之后很久才有的假说,至今也没有任何实证。但物体接近光速,就相当于进入一个时间空间尺度都为0的“虫洞”。  相对论是科学和技术实际验证过的,核能利用就是建立在相对论的质能方程式的基础上的实用技术,实际上就是一小部分质量消失了,......  -----------------------------  我说过相对论的基础是超过光速?其实你最大的毛病就是看东西不仔细,我从来没说的这是相对论的基础,而我说的是根据相对论,所有物体不会超过光速。和你后来解释的完全一致,所以你没必要说以上的观点。  至于你说的尺寸变小,那是建立在飞船速度是接近光速的时候,然后再进入虫洞,才不会出现悖论 。其实这点很简单,飞船速度不会接近光速,所以用牛顿定律思考是符合一般规律的,就会出现悖论,我也不多说,我想我是不会改变你的观点,你当然也改变不了我的观点。
  技术贴,看完电影觉得这是一部被严重拔高,逻辑相当不严谨的拖时间片  
  技术贴,看完电影觉得这是一部被严重拔高,逻辑相当不严谨的拖时间片  
  @向非2011
11:04:00  向非:《星际穿越》,不是科幻是奇幻  当众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一定会遭到诺兰粉的迎头痛击,看了很多关于《星际穿越》的帖子,包括微信朋友圈里进行观影前科普的贴士,但我其实看出来了很多文章其实是拿钱发贴,配合电影的上映做的  -----------------------------  @woxianfeng123
22:18:16  你说到我的心坎上了,太能吹了,这么一部形式大于内容,情节漏洞一箩筐的电影居然捧成神片,我还想问呢,一开头轰轰烈烈抓了架印度无人机,到底有神马用啊,还有乱跑的拖拉机说明了什么问题,后来有解释吗,为嘛我没看到  -----------------------------  是要说明 他家附近出现的重力异常。这个片子很严谨,几乎没有废秒。
  星际穿越算是近年来少有的科幻佳作了,故事基础都是有前沿科学依据并相互关联的。但可能大部分人都没彻底看懂。比如说美妙的重力问题。
  不懂,不过假设就是一种可能性,只是把所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叠加在一起了而已,与其要求合情合理,不如想万一呢~  
  我最近刚看 看了三遍 还看了很多分析 我就想问一句 是不是看不懂算正常的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凡达拍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