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中国勇士出征泰山玉皇顶为何不能登之顶争雄,谁才是最后的王者

绑定第三方账号分享(送经验)
手机看无广告
看看移动客户端下载
扫一扫,快速下载APP
正在加载中...
24小时热门娱乐
24小时热门搞笑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33|回复: 12
驳:全攻全防全内谁才是最后王者
主题帖子积分
Lv.9, 积分 70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2 积分
Lv.9, 积分 70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2 积分
二区现在最高级别的都已经91级了,
作者所说的“最后王者”,都只是说了单项属性,
一般到75级,有两项属性加满,到90多级的话
有两项属性加满,第三项属性加到50多了,
因此你说的太片面了。
我玩的是吴兴,我的加法是这样的,
1、前期加政务,主要为了冲文官和资源;
2、45级之后,政务满了,再加防御;
3、文官升的差不多了,太尉,还有2级到丞相,把政务洗成统帅,升武官。
4、目前68级,统帅73+16,政务8+21,攻击3+6,防御100+37,
最后我想说的是:
1、不要忽视等级,不要忽视文官,不要忽视武官
2、最后的王者是什么:等级150级,四项属性全100,文官武官全是最高级。
[B]我的大小老婆[/B]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主题帖子积分
Lv.1,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Lv.1, 积分 42, 距离下一级还需 8 积分
有150级的吗?最高等级不是100吗?
主题帖子积分
Lv.1,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Lv.1, 积分 19, 距离下一级还需 31 积分
大佬做梦中,别理他
主题帖子积分
Lv.6, 积分 34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1 积分
Lv.6, 积分 34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561 积分
把政务洗成统帅,升武官
就冲这句&&54大老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gif');}"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主题帖子积分
Lv.2,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 积分
Lv.2, 积分 1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472 积分
果然很黄很暴力
主题帖子积分
Lv.13, 积分 634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6 积分
Lv.13, 积分 6349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6 积分
跟风,很黄很暴力
主题帖子积分
Lv.9, 积分 70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2 积分
Lv.9, 积分 706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32 积分
在 守护者之泪 的大作中提到:
把政务洗成统帅,升武官
就冲这句&&54大老[smile ...
现在天天造密探,再派到死城,自己去杀,呵呵
农民当到最后,只能杀密探玩
该贴在 日 13:27:27 被
[B]我的大小老婆[/B]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 else {window.open('http://image.17173.com/bbs/upload//.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主题帖子积分
Lv.2,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3 积分
Lv.2, 积分 67, 距离下一级还需 533 积分
不建议这样加点,45满政务后应该加统帅,加统帅既提高你的攻击,又提高你的防御,还能升武官快点,同时你的资源也不差,然后统帅满了,你可以根据情况选择攻击或防御加点,这样后期很BT,资源跟得上,攻击防御都不差,才是王道。
主题帖子积分
Lv.1,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Lv.1,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 积分
玩游戏,我还是坚持一种属性加点!
主题帖子积分
随风动,随樱飘
Lv.12, 积分 380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2 积分
Lv.12, 积分 380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42 积分
吴国1开始就玩政没成羊?
- -~真有钱 后面洗政&&100礼金卷啊。。。
主题帖子积分
Lv.1,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Lv.1, 积分 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初期不怕别人来攻吗?
主题帖子积分
Lv.1,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Lv.1,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谁能玩到几个月以后万人大战?!貌似还是加攻实惠~
主题帖子积分
Lv.1,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Lv.1,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顺便问一下。怎么洗点呢?以下的出资人掩盖面广触及组织出资者如银行的理财资金、券商的资管资金、险资、基金等等,也触及个人出资者纷歧一列举。协会的以收据为主,买卖所以证券为主。最重要的是这些事务里边都有银行的影子,许多保管什么的就把银行暂时疏忽了,究竟我国的金融业都是环绕银行转的。
读懂了这个食物链,我国的金融业你基本就摸准了头绪。
1、传统银行
出资人(吃债券收益)→承销商(吃承销费用)→评级公司(吃评级费)→律师事务所(吃律师费)→会计师事务所(吃审计费用)→中债登(吃挂号保管兑付费用)→买卖商协会(吃会费、注册费)→发行人(付债券利息和上述费用)
出资人(吃出资收益)→办理人(吃办理费)→项目方(付利息费用)
11、P2P/P2C/P2B
储户(吃存款利息)→银行(吃存贷差)→告贷企业(付告贷利息)
出资人(付上市融资资金)→咨询(吃财顾费用)→承销商(吃承销费用)→会计师事务所(吃会计师费用)→律师事务所(吃律师费用)→评价组织(吃评价费用)→保荐人(吃保荐费用)→买卖所(初费、年费、挂号费)→上市公司(吃上市融资资金,付上述费用)→前期出资人(吃股票差价)
理财出资人(吃理财收益)→银行(吃保管费、办理费等)→券商资管(通道费)→信任方案(通道费)→融资方(付上述一切费用)
4、银证信全通道
也有部分并购、收买、股权出资行为不是为了单纯的收益,而是为了收买方本公司的事务拓宽,比方阿里上市前的一系列行为,其间触及的并购告贷,并购债券部分也是要被银行和其他组织吃掉部分利息。
10、商业保理
其他的VC与PE也归于的领域,并且大部分国内的组织都是以股权出资为主,赚取的是股票增值后的差价。
9、融资租借
委托人(吃信任收益)→受托人(吃手续费)→项目方(付利息费用)
直租:设备商(吃设备款)→出租人(付设备款、吃租金利息、办理费)→承租人(付租金利息、办理费、设备款)
保理商(付保理融资本金,吃保理融资利息、应收账款办理费)→供货方(收应收账款,付保理利息、办理费)→收货方(付应付账款)
出险受益人(吃稳妥金)→稳妥公司(吃保费、收益和呈现险金差额)→险资出资标的(付出收益)→投保人(付出稳妥费)<>
金融离不开经纪,分项目经纪与资金经纪也分个人经纪与组织经纪,还有收据经纪,经纪一般要收中介费的,知道一个小企业融资经纪收融资本金的5%!故经纪又吃掉部分。
出资人(吃出资收益、付渠道费用)→渠道(吃出资人费用、吃告贷人费用)→告贷人(付出资收益、费用)
回租:融资组织(吃告贷利息)→出租人(吃租金和告贷本息差、办理费)→承租人(付租金、办理费)
3、财物办理
2、资金信任
出资人(吃收益)→办理人(吃办理费)→出资标的(付出收益和办理费)<>
5、债券(协会、买卖所、私募债等)
金融业的食物链,应该是从巨大而广泛的底层到顶级的顶层每个个别的效果、影响与资金越来越大,具有流动资金的一般群众——银行、券商、基金、经纪商——金融商场(股票、期货、期指、基金、信任、财物办理公司等)——银监会、证监会、央行。▼
让出资成为爱好 让爱好成为出资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1334 更新:
人气:656 更新:
人气:536 更新:
人气:481 更新:
投行之家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中國邊疆研究與歷史書寫』研討會日程安排
过真伤己、过直伤人
中国人走得太远太快,灵魂跟不上了(深度好文)
他说第二,有人敢说第一吗?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泰山石刻的内容
    信息来源:
郭沫若指出:“泰山应该说是中国文化史的一个局部缩影。”而泰山石刻可以说是这部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佛道传教授经,文人墨客登攀览胜,无不在泰山各处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经幢、墓志等众多石刻。其主要内容包括封禅祭祀、御制诗文、修建记事、经刻、造像记、名人遗事、墓志铭、诗文、题景咏物、楹联等。
一& 封襻祭祀
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帝王在泰山留下了大量的封禅祭祀碑。这些碑文均出自帝王之手或由重臣撰书,现已成为泰山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同时它也是泰山有别于其他名山,成为五岳之尊的有力佐证。保存至今的有秦《泰山刻石》,唐《纪泰山铭》,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铭》、《青帝广生帝君赞碑》、《封祀坛颂碑))、《祥符碑》,明《去东岳封号碑》、《洪武祭祀碑》等。
秦《泰山刻石》 也称《李斯篆碑》,此碑立于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据《史记》载,秦《泰山刻石》全文共36句,3句为韵,12韵,144个字。该刻石宣扬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功绩,表达了治理国家的决心。秦二世胡亥于公元前209年东巡时,在秦始皇刻石之阴刻其诏书云:“皇帝曰:‘金石刻尽始皇帝所为也。今袭号而金石刻辞不称始皇帝,其于久远也。如后嗣为之者,不称成功盛德。’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请具刻诏书刻石,因明白矣。臣昧死请。’制曰:‘可’。”刻石共79字,表彰始皇帝的成功盛德。今存残字10个,为“斯臣去疾昧死臣请矣臣”。该刻石已被列入国家一级文物,立于岱庙东御座院内。
唐《纪泰山铭》 亦称唐摩崖刻石,该碑属于封禅祭祀碑中最有影响的碑铭。开元十四年(726)九月刻于岱顶大观峰石壁上,为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三年(725)封禅泰山后,第二年亲自撰书的御碑。《纪泰山铭》共计1008字,首先叙述了封禅的起因和规模,接着描述了封禅礼仪的过程,并且赞颂和夸耀了先圣的功绩。然后,一改过去皇帝专为自己“秘请”天神赐福的旧制,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盛世时的雄心壮志和施政精神。此摩崖碑为汉以来碑碣之最,是研究唐代政治、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重要资料。
宋《登泰山谢天书述二圣功德之铭》 刻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宋真宗赵恒亲自篆额并撰书,是与大臣王钦若等登封泰山后的御制碑。碑原刻两处,文字与书体相同,一在岱顶德星岩,俗称《宋摩崖碑》,共计1143字。其碑铭文主要颂扬宋太祖赵匡胤和太宗赵匡义的功德伟业。由于宋真宗的书法远不及唐玄宗故碑文多被后人题刻凿毁。另一处在泰安城南门外,由五石合成,碑文北向朝岱宗,俗称《阴字碑》。该碑在1951年被毁,现仅存拓片。
宋《倩帝广生帝君赞碑》 立于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十月。该碑原在泰山西南麓小金山前的青帝观殿西(今烈士灵园前院),至乾隆十二年(1747)被俗吏所毁,碑遂佚,形制无考。民国初年,葛延瑛觅得此碑残石九块,将其拼凑,空处以砖石充之,修复于岱庙东御考。民国初年,葛延瑛觅得此碑残石九块,将其拼凑,空处以砖石充之,修复于岱庙东御座内,今与秦《泰山刻石》东西并列。残碑其额剩5字,赞铬、祝文尚存56字。碑文是宋真宗封泰山神为“东岳仁圣天齐王”的同时,又将所谓天神青帝加封懿号为“广生帝君”,并撰书立碑,碑篆额“青帝广生帝君赞之碑”。真宗赞颂青帝:“节彼岱宗,奠兹东土,生育之地,灵仙之府。”碑阴刻同年真宗遣尚书兵部郎祭青帝的祝文。该碑是研究青帝主泰山的惟一碑刻。
宋《封祀坛颂碑》 立于大中祥符二年(1009)七月。碑阳刻文43行,满行100字,共3777字。宰相王旦撰文,裴瑀行书并篆额。现立于岱庙宋天贶殿东南碑台上。铭文虽有残缺,但尚可认读。该碑是宋真宗封泰山时的奠仪纪实,如碑载:“臣闻天地之文,著明含章.焜焕于庶物;礼乐之用,象功崇德,昭格于至神。王者宣淳耀之烈,建中和之极。于是锡天瑞,出坤珍,觉悟于蒸民。鲜不登泰山蹑梁父,聿崇于明德。”又载“祀前一日,未质明,备法驾,至于山趾,更衣于帷殿。上乃乘轻舆,陟绝,跻日观,出天门。筑圜台于山上,度地宜而循古制也……”其碑文详实,描述栩栩如生,与《宋史》记载完全吻合,可补正史之缺。因此,该碑对研究宋史及宋代封禅大典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宋《大宋东岳天齐仁圣帝碑》 又名《祥符碑》,立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六月。碑阳刻文34行,满行80字,共2319字。翰林学士晁迥撰文,尹熙古行书并篆额。该碑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将泰山神由“王”晋封为“帝”之后所立。碑文叙述了自唐玄宗至宋真宗不断为泰山神追加封号的经过,以及真宗封泰山、谢天书后的重大变化。该碑形制雄伟,气势非凡,现立于岱庙正阳门内西碑台上,与岱庙炳灵门外的《宣和重修泰岳庙碑》东西相对,被称为岱庙两大丰碑。
明《去东岳封号碑》 立于明洪武三年(1370)六月,明太祖朱元璋制。碑载:“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今。”朱元璋认为,“因神有历代之封号,予起寒微,祥之再三,畏不敢效。盖神与穹同始,灵镇一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灵,人莫能测;其职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敢预焉。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泰山之神’名其名,以时祭神,惟神鉴之。”由此看出朱元璋对泰山神封号思想的认识和改革。该碑现立于岱庙天贶殿院西碑台上,碑文保存尚好。
明《洪武祭祀碑》 立于洪武十年(1377)八月。碑阳刻文9行,满行37字,凡169字,正书。该碑为明太祖朱元璋亲撰碑文,遣臣李文忠、吴承舆、邓子方为代表祭祀泰山神而立的碑。碑文通俗无华,概括凝练,是明太祖朱元璋祭祀泰山神的历史见证。现立于岱庙天贶殿西南侧,碑文保存尚好。明代告祭碑原立岱庙者比较多,“文化大革命”期间多被砸毁,连同前一碑此两碑是幸存者。
还有诸如,三阳观明朝3通皇醮碑、1通摩崖皇醮碑,五峰山6通皇醮碑,华阳宫3通建醮碑,广生帝君建醮碑,灵应宫致祭碑,岱庙山东巡抚朱衡致祭碑,光绪十六年德克吉讷致祭碑,都察院左副御史赓音布嘉庆五年致祭碑,礼部左侍郎全福乾隆二十二年致祭碑等,均属此类。
二& 御制诗文
比较有代表性的御制诗文,当属清康熙帝与乾隆帝的。
康熙《登岳诗》 康熙皇帝东巡曾三次到泰山,两次登临岱顶。第一次来泰山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九月。康熙祭泰山神仪式比较简单,只行二跪六叩礼,在山上烧了一堆柴火,仿照传说中帝舜的“柴”、“望”(两种简单的祭祀方式)之礼。康熙在御帐崖观飞瀑直泻,在岱顶抚摸无字碑挥毫赋诗:“岩岩岱岳高无极,攀陟遥登最上头。路转天门青霭合,峰回日观白云浮……欲与臣邻崇实政,金泥玉检不须留。”康熙帝对百官说:“朕向来崇尚时政,古人重金泥玉检,徒劳民力,实无意义,故此行只为巡查社会利病,省观民隐,体念黎民疾苦,问俗观风,以资勤求治理,决不效前人铭功纪德,告成于天也。”听了皇帝的训喻,群臣山呼万岁,盛赞皇帝是至仁至圣的天子,德可比尧舜。康熙帝随乘兴御题“普照乾坤”四字,并谕旨在“孔子小天下处”建亭悬额;复书“云峰”二字,令于极顶处勒崖。如今这潇洒雄劲的御书大字仍完好地保存在大观峰上。
乾隆《咏朝阳洞》 乾隆皇帝到泰安的次数,在中国封建帝王中,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从乾隆十三年(1748)陪母亲第一次登泰山,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最后一次巡幸山东并登泰山为止,前后共11次,其中6次登上山顶,共留下颂岱诗84题,132首。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摩崖与碑刻就有80余处。在康熙帝题“云峰”刻石下面是乾隆皇帝的“夜宿岱顶作”摩崖石刻。其《咏朝阳洞》摩勒在朝阳洞东北高耸的绝壁上,高20米,宽约9米,共60字,字大近1米见方曰:“迥峦抱深凹,曦光每独受。所以朝阳名,名山率常有。是处辟云关,坦区得数亩。结构寄幽偏,潇洒开窗牖。历险欣就夷,稍憩复进走。即景悟为学,无穷戒株守。”一方面描写朝阳洞高旷幽静,坦区建屋,是赏景的好地方;同时又指出不能株守一地,仍须努力上达,更好的风光还在前头呢!
《曷岱庙诗碑》 立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作诗并书。碑阴刻《谒岱庙六韵》,行书;碑阳刻《谒岱庙作》;碑侧刻《谒岱庙瞻礼作》。碑文内容主要是谒岱庙、拜泰山神,表明乾隆皇帝并不举封禅,而是虔诚地为民祈福,称“来因瞻岱宗,岱庙谒诚恭。封禅事无我,阜安祈为农。代天敷物育,福国赐时雍。九叩申虔谢,八旬实罕逢。”从乾隆的诗中不仅能窥见帝王踪迹,而且还能反映出帝王封禅的演变。封禅大典虽然早已被废除,但延续下来的祭祀活动仍然非常盛行。不仅帝王出巡,乃至天子、太后六十及八十寿辰,都要亲自谒泰山神,并登岱朝拜碧霞元君。所以岱庙乾隆祭祀碑是研究泰山祭告活动和清代帝王生活的重要史料。该碑现立于岱庙天贶殿前东西御碑亭内。
《对松山诗》 &刻在对松亭对面溪东高崖上。也是乾隆帝写的颂岱诗。高3.8米,宽1.45米。诗曰:“岱岳最佳处,对松真绝奇。古心谁得貌,变态不容思。万嶂惟全碧,四时无改枝。依稀俭羡辈,倚树斫灵芝。”乾隆采用诗人浪漫主义的手法,描述对松山的古松,虬枝万千,峰峦迭翠,穆穆清风,四时如春。在这幽静绝奇的地方,依稀看见山上的仙人正采砍那使人长生不老的“灵芝草”。
另外,趵突泉、灵岩寺、大明湖也有乾隆所题诗碑。
三& 修建纪事
这类碑刻为碑碣,是考证和研究泰山古代建筑和寺庙建置沿革的实物资料。比较著名的有《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大宋天贶殿碑》、《宣和碑》、《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天门铭》摩崖石刻及明《重建七佛神通寺碑》,清《重修岱庙碑》、《重修碧霞元君庙记碑》、《普照寺重修碑》等。
《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 刻于唐开元二十四年(736)。碑为圆首方座,高2.56米,宽1.28米。碑文隶书阴刻35行,满行54字,计1786字。碑额篆书阴刻“大唐齐州神宝寺之碣”3行9字,篆法方古。此碑原在灵岩寺方山之北神宝寺遗址,其寺因东靠神谷,北依宝山而名。碑文词语严谨,隶书典雅超脱。与汉《衡方碑》、《鲁峻碑》极相似。其碑内容先以周围恶劣环境为衬托,然后叙述佛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继而描绘大唐重修神宝寺后的辉煌气派,如“寺内有石浮屠两所,各十一级,舍利塔一所。众宝庄严,胡门洞启,石户交晖,返宇锵锵……”根据此碑的考证可以知道创建神宝寺的艰辛及沿革,同时又可以看出佛教在泰山的发展变化。该碑原立于长清县小寺村神宝寺故址,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1983年10月移至岱庙碑廊。
《大宋天贶殿碑》& 立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十一月。碑高3.5米,宽1.5米,方座圆首。碑阳刻文33行,满行81字,计2184字。北宋文学家、史学家翰林学士杨亿撰文,尹熙古行书并篆额。额篆书阴刻“大宋天贶殿碑”2行6字。该碑对天贶殿的始建经过记载颇详。碑文称,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六日,天书再降于泰山,皇帝亲迎天书于含芳园,“且复讨论前载,追求遗范。辉光下烛,秦既作畴;珍瑞云获,汉亦起宫。其后因轨迹而增崇,建名称而不朽者非可以悉数也。乃诏鲁邦,申饬攸司,爰就灵区,茂建清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降天书的经过,并记述岱庙沿革和修建大殿时的情景。根据该碑的记载,天贶殿的创建时间应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六月至十月,为天贶殿的始建年代提供了可靠依据。该碑现立于岱庙天贶殿东南位置。
《宣和重修泰岳庙记》& 又称《宣和碑》,立于宋宣和六年(1124)三月。碑高9.25米,宽2.1米,龟趺螭首。龟座高1.85米,宽3米,长5米,重4万余斤,为岱庙诸碑之冠。碑阳刻文26行,满行74字。额阴刻“宣和重修泰岳庙记”2行8字。翰林学士宇文粹中撰文,张漴书并篆额。据考宣和六年北宋王朝危在旦夕,为保江山,宋徽宗不惜耗费巨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借神的力量庇佑自己。碑文主要叙述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登基至宣和四年(1122)二十一年问陆续重修岱庙的情况:“凡为殿、寝、堂、阁、门、亭、库、馆、楼、观、廊、庑,合八百一十有三楹,财不取于赋,调役不假于追呼。”又谓“皇帝陛下临御以来,夙宵之念,无一不在于民者。发号出令,以诫以告;颁恩施惠,以生以育;设官择人,以长以治;制法垂宪,以道以翼,以训以齐。政成化孚,中外宁谧。于是国有暇日,以修典礼;民有余力,以事神祗。”从这里可以看出,岱庙至北宋末年已发展到相当宏大的规模。此碑现立于岱庙炳灵门外北侧。
《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 &立于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碑高6.37米,宽1.85米,龟趺圆首。碑阳刻文27行,满行61字,计1050字,皆正书。额篆书阴刻“大金重修东岳庙之碑”3行9字。礼部侍郎杨伯仁撰文,礼部员外郎黄久约撰书,大学士党怀英篆额。《金史·列传》记载:“伯仁文词典丽,久约善书,怀英工篆籀。”三美荟萃一碑,书法结构展拓,笔格秀整,实为金代金石之冠。该碑文内容记金世宗重修岱庙之事:“大定十八年,岁在戊戌春,岳庙灾,虽门墙俨若,而堂室荡然。”第二年开始兴建,三年告成:“凡殿、寝、门、闼、亭、观、廊、庑、斋、库,虽仍旧制,加壮丽焉。诏谓‘格神之道,所贵致洁’。其当阳之像毋用漆塑,以涿郡白玉石为之。”碑文不仅叙述了修建的原因,而且还记载了大殿中的泰山神像更换成玉雕像之事,是研究岱庙的兴废及历史沿革的宝贵资料。该碑现立于岱庙天贶殿院东碑台上。
《大定重修宣圣庙记碑》 立于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四月二十六日。碑高2.37米,宽0.82米。李守纯撰文,进士刘礼正书并撰额,薛实、李颃之等立石。碑阳刻文30行,满行69字。计1283字。额篆书阴刻“大定重修宣圣庙记”4行8字。该碑文词严谨,碑中所记有关泰安的历史沿革内容颇有参考价值。碑文称:“泰安之为州也,有岳祠以壮观其中……宋开宝五年徙乾封县于此,大中祥符元年改日奉符,废齐阜昌之初改为军日泰安,本朝开国六十有八年升之为州。”另外,碑文还极力推崇孔子的哲学思想以及子思、孟子“学者当以道为事”和“以神为道之极”的观点和思想,批评荀子“以圣为道之极”的观点。这对研究金代思想史也有一定参考价值。该碑原立泰安城内文庙泮桥西侧,1973年移置岱庙院内至今。
《天门铭》& 刻于元中统五年(1264)正月。高1.90米,宽1.40米。铭文现位于岱顶南天门外西侧的自然石上。元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杜仁杰撰文,东平路总管严忠范正书。通石刻文16行,满行21字,计289字。该碑铭文记载元中统以前,南天门并无室宇,是当时东岳提点监修官、岱庙住持道士张志纯“为之经构,累岁乃成,可谓破天荒者也。”自此,十八盘的尽头有了南天门城楼,“天门云梯”则成为东岳泰山的一大奇观。
康熙《重修岱庙碑》 &立于清康熙十七年(1678)。碑高5.93米,宽1.53米,螭首龟趺。碑阳刻文13行,满行64字,凡479字。此碑是岱庙最详细的记事碑,山东布政使施天裔撰书,碑中记载了在“康熙盛世”中大规模的修建活动。始自康熙七年(1668),告成于康熙十六年(1677)。更为珍贵的是碑阴还附有“重修岱庙履历纪事”。其碑文把这次浩繁工程的历经时间,所费财力,所购材料,所栽树株,所建殿庑、斋堂、垣堞、楼观一一刻记,是一份珍贵的重修岱庙的档案资料。
其他诸如济南《创建华阳宫记碑》,陶山《重修东幽寺碑》,灵岩寺《重修佛殿碑记》,五峰山《重修碑记》,肥城袁家寨《重修家庙碑记》,东平《重修戴村坝碑记》,东平《重修龙山大云禅寺碑记》,新泰莲花山《重修云谷寺行宫诸殿碑记》,东平《新建登贤乡玄帝宫记》,宁阳《造罡城石堰记碑》等,均属此类。
四& 刻经、经幢、造像记
这类石刻是研究泰山宗教、历史、石刻资料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比较著名的刻经有泰山《经石峪摩崖刻经》,灵岩寺《圆通经碑》、《五岳真形图碑》、《常清静经碑》等;经幢有《幽西寺陀罗尼经幢》、《总持经幢》等;造像记有《王盖周造像记》、《张子初等造像记》、《岱岳观造像记碑》等。
《经石峪摩崖刻经》 刻于斗母宫东北深谷山涧中巨大的石坪上,因名“经石峪”。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石之一。据考证,刻于北齐。经文刻于面积约2064平方米的石坪上,自东而西刻《佛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44行,每行字数多者125字,少者10字不等,共刻2799字,字径50公分。按佛家之言,金刚是金中之刚,般若是智能,波罗蜜是彼岸和无极之意。经文内容主要是教育佛徒,用智能断除烦恼,便能到达彼岸的极乐世界。该摩崖刻石由于风雨剥蚀,山洪冲击,加之游人践踏椎拓无度,还有采石人为破坏等因素,现仅存经文41行,1069字。
东平《洪顶山刻经》、《司里山刻经》亦如经石峪刻经然。
《楞严经偈语碑》& 立于宋元符二年(1099),北宋著名书法家蔡卞行书。计碣石4块,1400余字,今镶嵌于灵岩寺御书阁前壁。《楞严经偈语碑》是唐代般刺密帝所译《楞严经》中的一部分。按佛家之言:“性体周遍为圆,妙用无碍为通,经中有二十五大士,各依佛之问,皆陈述圆通之法门。”
《五岳真形图碑》 &高1.26米,宽0.74米,圆首。为道教的符箓与经文。碑阳刻《张宣慰登泰山记》,碑阴刻《五岳真形之图》。碑上刻有五岳真形图概说:“盖闻,乾坤之内,五岳者谓之神。五岳之中,岱岳为其祖,莫不应其造化。生于混沌之初,立自阴阳,镇乎乾坤之位。且五岳者,古经云:‘分掌世界人间等事。’”碑的右上部刻有东岳泰山真形图,图下刻“东岳泰山图说”10行80字。右下部刻南岳衡山真形图,图下刻“南岳衡山图说”8行56字。左上部刻北岳恒山真形图,图下刻“北岳恒山图说”9行62字。左下刻西岳华山真形图,图下刻“西岳华山图说”9行58字。中部刻中岳嵩山真形图,图下刻“中岳嵩山图说”11行66字。文字皆正书。最下部刻《抱朴子》中的一段记载,意为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佩之,则鬼魅虫虎一切妖毒,皆莫能近。此碑此图刻于何年,无有记载。一般认为应刻于明万历年间。此碑现立于岱庙东碑廊。
《常清静经碑》& 立于明万历乙未年(1595)。碑的上半部刻“太上老君常清静经”,计8行,凡刻420字,正书。碑的下半部刻“太上老君说经图”,生动形象,线条流畅。说经图两侧有对联:“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该碑是大明皇三太子舍施给三阳观的修醮礼神碑,现立于泰山三阳观三官殿前。
《幽栖寺陀罗尼经瞳》& 刻于唐广明二年(881)。沙门无垢撰,紫盖虔禅正书。此幢原刻文约五千余字。首刻赞语,主要记载幽栖寺的兴废和施主施资兴修殿堂、经幢的功德。文中提到的“会昌圣敕,像返真空,僧还故里,殿塔成而却摧,泉林翠柏悉皆枯涸”,至乾符五年正月下旬,“遇黄巢草军经过……人马往来约百千万”等情节,均与历史相符。碑文次刻施主63人姓名。后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和《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此经幢原立于肥城幽栖寺,1979年移置岱庙保存,1983年1O月移至岱庙碑廊陈列至今。
蒿里山《总持经幢》& 立于后晋天福九年(944)。经幢文字已剥蚀过半,认读极难。文后列“东京同力会人胡宁疑……”、“天平郡节度押衙、前齐州都商税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殿中侍御史、云骑尉韩知训……”、“前岱岳镇使、新补充副镇、权知镇李……”、“岱岳镇都御侯……”等人名,旧志书均未有详细记载,这对研究当时的职官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该幢原立于泰安城西南蒿里山,1959年移置岱庙汉柏院。
《王盖周等造像记》 刻于东魏武定五年(547)七月四日,为像主王盖周等134人所敬造石像的底座。该造像记原文称:“东魏武定五年岁次丁卯七月丙申朔四日己亥,邑仪一百三十四人等,敬造石像一躯,上为国祚永隆,后愿七世父母居家眷属一切昆裔,咸同斯福。”该造像记于1966年在长清黑峪村发现,运至岱庙保存。1978年移岱庙后寝宫陈列,1983年10月又移岱庙碑廊陈列至今。
《张子初等造像记》 刻于隋开皇十一年(591)三月,为像主张子初等所造观音菩萨像之底座。造像记原文称:“大隋开皇十一年岁次丁亥三月癸未朔十九日辛丑,观音菩萨主张子初共义人等,同修大观音菩萨一躯。以此善因,上愿皇帝陛下祚延无穷,化等金轮皇帝;又愿父母师僧法界含识邑义人等,生生世世常口净土,善愿从心。”此石1957年在长春观旧址(即原泰安市政府院内)出土,是泰山现存惟一的隋代刻石。1966年移岱庙炳灵门内陈列。1983年移岱庙碑廊陈列至今。
陶山《赵怀相造像记》,东平《理明窝造像记》,平阴翠屏山《神宝寺造像记》,济南《玉函山造像记》、《黄石崖造像记》,陶山《三尖洞造像记》,东流泉山《隋唐造像记》,陶山《在理教造像记》等,亦属此类。
五& 名人事迹
名人石刻主要是研究历史、人物、政事和书法艺术的实物资料。比较著名的有《衡方碑》、《张迁碑》、《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辛亥滦州起义烈士祠记碑》、《郭松龄将军被难记碑》等。
《衡方碑》& 立于东汉建宁元年(168)九月,为衡方的门生朱登等人为其所立的颂德碑。其碑内容皆为颂德之词,介绍其生平、功绩,如“峨峨我君,懿烈孔纯。高朗神武,历世忠孝,凭隆鸿轨,不忝前人。宽猛不主,德义是经”等。该碑原立汶上县郭家楼村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决,碑陷卧,村里人郭承锡复建。1953年移岱庙炳灵门内陈列,1983年9月移岱庙碑廊。
《张迁碑》& 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谷城旧吏韦萌等为张迁立的去思碑。额篆书阴刻“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碑文主要表颂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和张骞等,并着重宣扬张迁镇压黄巾起义的功劳,因其“功”而被升迁为荡阴令。该碑因遇水灾而泯失,长期埋于地下,至明初被发现,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建国后移于东平县府院内所建碑亭,1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1983年9月移岱庙东碑廊。
《晋任城太守夫人孙氏之碑》& 立于西晋武帝泰始八年(272),碑首额下有穿。碑文主要叙述晋吏部尚书孙邕之女、任城(今济宁)太守之妻孙夫人慈孝贤良的封建美德,是关于孙夫人的颂德碑。碑文皆隶书,文词古雅,笔势谨严,字画方劲厚重。如今碑体虽剥蚀过半,但还可观其动人的风采。该碑原立新泰县新甫山下张孙庄,乾隆五十八年,钱塘江凤彝始得发现,当时碑文已多磨灭,虽经江氏细心摹拟,仍不能补全原文。至清末,又补四十余字,使文意稍微贯通。1965年迁移岱庙炳灵门内。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
《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碑》 刻于元延祐四年(1317)。元文学家、翰林集贤大学士姚燧撰书并篆额。额阴刻“大元太师泰安武穆王神道之碑铭”。碑两面刻字,碑文详细记载了元大臣武穆公(封号)忙兀博罗欢一家三代的功绩,其主要情节和《元史》记载大致相同。碑文载,忙兀博罗欢大德庚子(1300)五月二十二日死于临安寓舍,年六十有三。同年七月八日葬于檀州西北太行山。其墓在泰山西南麓,其碑在墓南一里处。白葬后至立碑相距13年。故疑为葬后复迁于泰安所立墓碑。该碑原在泰城西校场街,1979年4月移立于岱庙炳灵门前。
《息庵让公禅师道行碑》& 立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息庵禅师除任少林寺第15代住持外,还曾任泰山灵岩寺第39代住持。他圆寂后,其弟子由少林寺分灵骨建塔于灵岩寺。碑文中称颂息庵禅师:“幼而至于壮,壮而至于老,皆道丰时盛而遂得其志,以至嫡嗣古岩大和尚,而天下禅老谁能出其左右乎!”由此可见,邵元对息庵非常敬佩,友谊极为深厚。邵元和息庵之间的友谊是中日佛教界及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象征。郭沫若曾为此碑题诗曰:“息庵碑是邵元文,求法来唐不让仁。愿作典型千万代,相识相学倍相亲。”该碑现立在灵岩寺墓塔林中间。
《重开山记碑》& 刻于明正德十六年(1521)九月。全称《泰安州普照禅寺重开山第一代云公满空禅师塔碑铭记》。碑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高丽僧满空和尚航海来中国,而后在泰山重修竹林寺、普照寺等情况。碑文载:永乐间,高丽僧云公满空禅师等数僧,航海而来,达于京师。钦奉圣旨,敕赐袈裟及送光禄寺筵宴,遣官送赴南京天界寺住坐。禅师因登泰山访古刹,始建竹林寺一所,殿宇圣像俱以完成。复睹普照禅刹颓零既久,乏人兴作。禅师遂驻锡禁足二十余载,以无为之化,俾四方宰官、长者捐资舍贿,鼎建佛殿、山门、僧堂。伽蓝焕然一新。宇内庄严。这些记载对研究中朝两国人民亲密往来及文化交流有重要参考价值。天顺七年(1463)闰七月二日满空和尚圆寂,他的创业精神及高尚的道德品质,不仅使他的弟子僧徒倍加崇敬,而且宰臣名宦无不以师礼待之。该碑现立于普照寺院内。
《郭松龄将军被难记碑》 立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十一月。该碑是冯玉祥将军第二次退居泰山时,为郭松龄将军撰写的被难记。碑文对直奉战争和郭松龄将军生平及被难经过记述甚详,可与《张学良在纽约忆谈东北军二三事》一文相印证,对研究近代历史及直奉战争有一定参考价值。该碑现立于泰山烈士祠西享堂内。
五峰山《崔真人画像赞碑》,泰山书院《五贤事绩碑》,三阳观《赞炼师满贵祥碑》,《奉直大夫知泰安县事章老爷奉德政碑》,《泰安州儒学王玜德政碑》,《乾隆十二年胡恩福德政碑》等此类碑刻也不少见。
六& 墓志铭及墓碑
墓志铭主要是放在墓中刻有官宦僧道等生平事迹的石刻,也指墓志上的文字。著名的有《羊祉墓志铭》、《羊祉夫人崔氏墓志铭》等。
《羊祉墓志铭》& 刻于北魏熙平元年(516),为镇军将军、兖州刺史羊祉的墓志铭。碑文所载羊祉生平事迹,与《北史·羊祉传》基本相吻合,铭文所称羊祉曾授振武将军、辅国大将军、征西大将军兼给事黄门侍郎等官阶和死后赠振军将军等,《北史·羊祉传》里未曾记载。可见墓志铭文能补史之阙。该刻石于1965年在山东新泰县宫里村北羊祜城遗址出土,遂被收藏于岱庙,当时铭文尚完好。只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间,将墓志铺作路面,使铭文残失大半,文意大都无法贯通,致使碑文造成残缺。
《羊祉夫人崔氏墓志铭》 刻于北魏孝昌元年(525),为镇军将军、兖州刺史羊祉夫人崔氏的墓志铭。铭文称崔氏于正光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去世,死于雒阳征文里宅,春秋六十六。其年夏六月改为孝昌元年,八月三十日葬于泰山郡梁父县徂徕山阳。由此可知,夫人崔氏是在羊祉死后八年亡故,并与羊祉合葬。该刻石于1965年在山东新泰县宫里村北羊祜城遗址和羊祉墓志同时出土,一并收藏于岱庙。“文化大革命”,期间,也被铺作路面,使铭丈残失。
孙伯刘庄唐《谢浑墓志铭》,平阴洪范池明《于慎行夫妇墓志铭》,长清元《杜仁杰之父墓志铭》,明《萧大亨墓神道碑》,宋《梁子美墓神道碑》,清《唐仲冕母墓神道碑》均属此类。
七& 颂岱诗文
泰山各景点都有歌颂泰山和风景名胜的题刻,以诗为最多,其次是颂文题句。著名的诗刻有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北宋文学家苏轼的《黄茅岗》,其弟苏辙的《题灵岩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的《登岱六首》,诗人崔应麒的《题晒经石水帘》。近现代有任克溥的《岱宗颂》,郭沫若的《登岱六首》等。颂文有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的《泰山赞碑》,陈昌言《汉柏图赞碑》,袁家普题《高瞻远瞩》等。这些名人佳作,与山川竞美争辉。
《望岳》诗碑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泰安知县何人麟草书:“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五言古诗是《杜甫诗集》中最早的作品,着意描写泰山的雄伟和灵奇秀美。书写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杜甫《望岳》诗碑现存岱庙东碑廊内。
《黄茅岗》诗 为宋代苏轼所作:“醉中走上黄茅岗,满岗乱石如群羊。岗头醉倒石作床,仰观白云天茫茫。歌声落谷秋风长,路人举手东南望,拍手大笑使君狂。”草书如水流瀑泻,豪放潇洒与其词相融,浑然一体,颇富新意,为泰山草书中之珍品。其弟苏辙的《题灵岩寺》诗与苏轼的《黄茅岗》诗同刻在灵岩寺。
《泰山绝顶对酒》诗 于慎行于万历二十年(1592)四月和次年六月两次登岱,留诗六首。诗碑均在凌汉峰前三阳观旧址,其中《泰山绝顶对酒》构思新颖,楷书规整庄雅:“茫茫今古事,欲问岱君灵。汉柏虚称观,秦松枉勒名。此生游已倦,何地酒能醒。杖底千峰色,依然未了青”其诗用对比衬托的手法称颂泰山的无限风光,并借酒反映作者悲观厌世的情绪和对现实的态度。
《题晒经石水帘》诗 刻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崔应麒题。作者登泰山游经石峪诗:“晒经石上水帘泉,谁挽银河落半天。残月控钩朝挂玉,长风吹浪夜疑烟。梵晋溅沫高还下,曲涧流云断复连。选胜具觞恣幽赏,题诗愧乏笔如椽。”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刻在经石峪西侧的巨石上。经石之北,有大石横亘,下有崖隙,旧时溪水自短崖下泻,点缀如珠,故称水帘。该诗一气呵成,其水帘、幽谷、铭刻相映争辉,如行云流水,似龙飞凤舞,为泰山增辉加色。
《岱宗颂》 刻在对松亭南路西石壁上:“岩岩气象岱宗开,五岳首推信壮哉。势接沧溟藏雨露,形连霄汉起风雷。千丛脉秀龙鳞树,万丈骨高虎卧台。策杖重游堪纵目,盘桓懒去问蓬莱。”作者任克溥欣赏泰山的岩岩气象和对松山的云壑松涛等风景,迷恋泰山的一草一木,竟连蓬莱仙岛也不愿意去了。
《泰山赞碑》& 立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泰安知府朱孝纯撰书。碑阴刻泰山全图。碑文完好无缺,比较概括而完整地歌颂了泰山的雄伟壮丽和古老文明。序曰:“盖夫泰山者,上应角亢之精,下据青兖之封。综万物而交代,冠五岳以独宗……”另有赞语44句。碑文书体为隶书,端雅秀丽,隶中有篆,变化多端,实为岱庙碑刻隶书之杰。该碑现立于岱庙配天门西侧。
《高瞻远瞩》& 刻于日,袁家普题。在云步桥南路东巨石上,作者以勇登泰山极顶的英雄气概,号召中国民众雪我国耻,与山同固,奋斗到底。铭文曰:“愿同胞努力前进,上达极峰,独立南天门,高瞻远瞩,捧日擎天。可以张志气,拓胸襟,油然生爱群救世之心。感斯山之永固兮,国家柱石日严日峻,巍然吾民族之威棱。”
《登泰山作》& 郭沫若于1961年5月登泰山,当登上岱顶感慨地写到:“麓下培楼视,登临始觉奇。危岩森壁垒,盘道上天梯。云雾移时合,雷霆指路迷。我来登极顶,果见众山低。”该诗从宏观上概述了泰山的雄伟壮丽,描述了作者对泰山的赞美和一路上山的体会。现诗碑嵌于玉皇顶大殿东侧。
道光己亥年徐宗干《趵突泉诗》,张养浩《诗趵突泉》,万历辛巳朱维京《东流泉诗》,康熙辛亥杨世元题《洪范池诗》,明嘉靖己巳首月郑芸《华阳登眺诗》等均属此类。
八& 颂岱题词、题景咏物
颂岱题词、题景咏物石刻自山麓至岱顶,自岱阳至岱阴,道旁崖壁,谷壑峰峦,处处皆是。
1.颂岱题词
自山麓至岱顶,知名的有:
“孔子登临处”,戴玺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行书“登高必自”。
万仙楼之北,济南名士刘廷桂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隶书“洞天福地”及正书之谜“二”。
经石峪,陈纪勋于咸丰七年(1857)正书“梵呗清音”。
快活三里之北,月牙亭故址周围有“云路先声”“从善如登”、“若登天然”。
酌泉亭内,段友兰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真书“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
云步桥,周庆熊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题“涤虑”。
百丈崖上,方攸绩于明万历五年(1577)真书“月色泉声。”文煜于清咸丰十年(1860)楷书“河山元脉”,杨道专于1928年隶书“云桥飞瀑”。
云步桥南谷西崖,增瑞于光绪四年(1878)行书“水流云在”,袁克文及丁其璋于1914年分别隶书“寒去”、“气象岩岩”。
五松亭及朝阳洞一带。山东按察使吴丈华于明隆庆五年(1571)书“发育万物,峻极于天”,山东巡抚法敏于乾隆四年(1739)楷书“维天东柱”,宋思仁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行书“空翠凝云”,孔庆镕于嘉庆十九年(1814)正书“群峰拱岱,”升福于咸丰六年(1856)行书“栏环翠秀”,裕德于光绪十五年(1889)正书“抚松盘桓”。
对松山一带及其以上,伊介夫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楷书大字“至此又奇,风涛云壑”,楚图南于1984年隶书“千山闻鸟语,万壑走松风,”萧华行书“雄山胜景”,何海霞行书“岱岳雄资”。
升仙坊,姜学海题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十八盘两侧,有“天门长啸”、“天门云梯”、“天地交泰”、“共登青云梯”、“天门石辟”、“云路千盘”等。
岱顶大观峰西侧,韩世能于明万历十年(1582)楷书“天地同攸”,巡抚都察院李树德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楷书“置身霄汉”,徐世光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行书“岩岩”等。
岱顶,山东巡抚王国昌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正书“雄峙天东”,宝清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隶书“拔地通天”泰安知县玉构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正书“五岳独尊”,辛耀文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正书“昂头天外”等。
岱顶当代名人的题刻,陈毅行书“泰岳高耸万山从”,徐向前正书“登高壮观天地间”,邓颖超行书“登泰山看祖国山河之壮丽”,彭真行书“山高望远”,方毅行书“雄峙东海”,藏克家行书“与天地永大”,刘海粟草书“云海”等。
2.题景咏物
岱麓至后石坞知名的有:
岱阳王母池,西王母之醴泉“王母泉”,小虬被吕祖点化成龙后的龙窝“虬仙洞”,冯玉祥所开凿的“朝阳泉”。
五贤祠,巨石如卧象的“卧象石”,北宋泰山书院传授儒家经典的一。“讲经台”,象征孙复先生如盘石不屈的。“景贤石”,象征学者石介师事于先生而常恭伺侍立左右的“侍立石”。
普照寺周围,“云门”、“品大夫一”、“大众泉’、“石堂”等。
红门北,形似泰山主峰的巨石“小泰山”,暗流叮咚的“听泉”,巨石似罗汉的“罗汉崖”,三柏并立喻为桃园三结义的“三义柏”,河道中巨石上的“中流砥柱”。
斗母宫北,传为唐僧晒经的“曝经石”,危崖飞瀑的“水帘洞”。
登仙桥前后,怪石突兀刺空的“万笏朝天”。
登仙桥北东侧,吴维岳书“歇马崖”。
云步桥之北崖上,“红桥飞瀑”、“霖雨苍生”、“河山元脉”、“太古清音”。
云步桥之上,秦始皇所封“秦松”。
朝阳洞北,明代涂泽民题“独立大夫”,方元焕题“处士松”。
对松山谷口,“松门”、“松云绝壁”、“举足腾云”。
十八盘始,清道光魏祥狂草“龙门”,两侧“天门长啸”、“层崖空谷”、“天门云梯”、“如登天际”。
紧十八盘东有“飞龙岩”,西有“翔凤岭”。
岱顶,“天街”、“西阙”、“凤凰山”、“云海”、“象鼻峰”、“白云洞”、“鲁班洞”、“仙人桥”、“瞻鲁台”、“拱北石”、“丈人峰”。
岱阴后石坞,“北天门”、“松籁云壑”、“玉女修真处”、“后石坞”、“天空山”、“丛翠”“石坞云间”、“双凤岭”。
岱西,“天外村”、“黑龙潭”、“白龙池”、“东西科学山”、“玉皇洞”、“仙人掌”、“科学山”、“岳峙渊淳”。
历城西龙洞,“锦屏春晓”、“佐岳兴云”、“天台别景”;开元寺“山高水长”。
平阴翠屏山,“叠翠”。
东平清泉寺,“层峦叠翠”等。
泰山楹联石刻主要分布在泰山景区内的石坊、石亭、庙宇及门洞等。这些楹联的内容主要是揭示景点的特点,描述景区的风景,歌颂人物的功德,劝学劝善等。现存知名的坊联有岱庙坊、玉皇阁、天阶坊、红门宫等。亭联有普照寺筛月亭、五贤祠洗心亭、黑龙潭西溪石亭、经石峪高山流水亭、云步桥酌泉亭等。
岱庙坊 正面清康熙年间山东布政使施天裔书联:“峻极于天,赞化体元生万物;帝出乎震,赫声濯灵镇东方。”背面山东巡抚赵祥星题书:“为众岳之统宗,万国具瞻,巍巍乎德何可尚;掭群灵之总摄,九州待命,荡荡乎功孰于京。”前联语表述:高峻的泰山与天齐,它辅佐天地化生万物;主宰宇宙的泰山之神,显赫之威灵镇慑东方。后联语表述:泰山为五岳之宗,全国各地的人都来瞻仰它的雄姿。泰山之神把持操纵着群神仙灵,天下都听从其命令,保佑群生之功劳广大远博,谁能与之相比呢?
玉皇阁 坊联为清乾隆年间泰安知县冯光宿书:“庙貌巍峨威镇千山灵佑,神光普照恩敷万国咸宁。”
天阶坊 坊联为明嘉靖年间巡抚、山东监察御史高应芳题书:“人间灵应无双境,天下巍岩第一山。”
红门宫 坊联是清康熙年间题书:“万壑泉声沉宝磬,千峰云影护禅关。”红门宫东临中溪清泉,西依丹壁悬崖,处在千峰云影之中,泉声与宝磐声断续悠扬,回荡于山谷中。
普照寺筛月亭 四周皆有联:亭南侧清道光年间泰安知县徐宗干题“引泉种竹开三径,援释归儒近五贤”;北侧沈毓寅题“收拾岚光归四照,招邀明月得三分”;东侧王清黎题“高筑两椽先得月,不安四壁怕遮山”;西侧东野崇阶题“曲径云深益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
五贤祠洗心亭 南侧清赵起鲁题“碧间潺湲溯游道脉,苍岩嶻卓立儒修”;北侧蒋大庆题“艮止坎流会心不远,言坊行表即目可寻”;东为周桐题“秋月清光凝碧涧,春风余韵满烟萝”;西为贾培荣题“真山水不须图画,大圣贤皆自奋兴”;亭内为金棨题“云过峰头流墨气,水来祠畔度书声”。
黑龙潭西溪石亭北侧清光绪年间玉构题联“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经石峪高山流水亭 北侧明万历年间山东巡抚钱岱题联“天门倒泻一帘雨,梵石灵呵千载文”。
云步桥酌泉亭 西侧双联,外联清宣统年间刘振声题“风尘奔走,历尽艰辛思跪乳;因果研究,积成功德敢朝山”;内联刘光照题“跋险惊心到此浮云成幻梦,登高极目从兹俗虑自销沉”。亭内三面亦有联,东为刘光启题“曲径通幽处,连山到海隅”;西为段友兰书“断崖瀑落晴天雨,一线路入青冥端”;北为自称种庶老圃题“且依石槛观飞瀑,再渡云桥访爵松”。
遍布泰山上下的各种楹联,一处接一处,一联接一联,引导着人们渐人佳境,使人仰观俯察,进一步认识泰山的真面目。
泰山周围还有:
萧大亨佳城坊 坊联为“束发登朝勋业永垂于边地,鞠躬尽节忠勤益厉于宦城”。
仲子读书处 柱联“从政当年蒲邑千秋传治绩,读书此地谷城百代振儒风”。
长清马山方碑 对联“侯爵号丰施腾云致雨共瞻是邑灵山,突降名格马援地冲天谁造古鲁巨镇”。
东平蚕尾山 对联“半壁黄崖昭万古,一汪清水仰千秋”。
肥城玉都观两幢大殿石柱题刻18副对联,等。
除以上介绍的九类泰山石刻之外,还有些石刻记述了与泰山有关或无关的事件性的内容。这些石刻同样为泰山增色添彩。如:
《禁止舍身碑》& 刻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为泰安州事张奇逢撰文,王诗丹书。碑高2.1米,宽0.8米。碑文云:康熙五十六年(1717)十月,“目击山东曹县李进贤十月初十日投崖身死,河南商丘县韩大小十月十五日投崖身死,江南徐州张文举十月二十日投崖身死。未经一月。轻生者三,而成仙者何在?报亲者又何在耶?”接着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告诫善男信女:“与其毁身以辱亲,何如保身以养亲?与其身死而求仙,何如身存而积善?”为坚决制止香客舍身的愚昧行为,便在舍身崖西侧筑墙以阻那些轻生者,并派更夫轮流守护,不让越墙投崖。这是清初地方官员破除迷信,宣传无神论的重要记载,这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极其难能可贵的。该碑1983年3月驻泰部队在遥参亭院内挖树穴时发现,经整理后立于遥参亭内山门东侧。
《泰山种柏道里记碑》立于清嘉庆二年(1797)。碑高2.25米,宽0.82米。泰安知府金棨撰文并书,正书。碑阳刻文“泰山种柏树记”,16行,满行38字,凡479字。碑阴刻文3列,上列刻“泰山种柏树道里”,中列刻“泰山捐种柏树衔名”,下列刻“嘉庆三年续种柏树衔名”。碑文详细记载了从岱宗坊至升仙坊沿路种柏树株数,如“万仙楼至茶棚种柏一千六百株”、“经石峪种柏五百株”等,是研究泰山种树、绿化方面的重要资料。该碑原立于红门宫下约20米处,后毁坏断裂。解放后经修复立原处,易碑阴为南向。铭文保存尚好。
《冯玉祥誓师碑》& 刻于民国十八年(1929)四月。刻文8行,每行六至十几字不等,凡131字。正书。此碑为冯玉祥1927年誓师出潼关时亲自撰书,并拓发西北各县,一律刻石诸通衢。时泰安县县长姚冠廷立石。此碑原立于泰安县署院,后佚。日,由肥城县汶阳建筑公司工人在通天街南首路西施工时出土,现存岱庙院内。
还有几类石刻,使石刻的内容绚丽多彩,简述如下:
1.界石 如:经石峪北“泮黄岭为泰安县有学产。东至葛条沟,南至经石峪,北至大岭顶,西至盘道”;小罗汉崖“清祜堂尹民西北界”;红石岭以数十个“宏”字作界;鹿鸣村“四至石”;徂徕山二圣宫摩崖“田园记”;《重修谷山寺田园记碑》;“普照寺置买凤凰庄香火地亩并宅基四至”;灵岩寺金明昌五年(1194)《上奏断定田园记碑界至图本》等。
2.契约& 如:民国二十二年九月五日冯玉祥与普照寺住持僧义澄所立烈士祠用地字据;范镇地契碑;万吉山,康熙二年二月三日摩崖契约等。
3.禁石 如:新泰雁翎关,光绪二十三年知县所立《禁止砍伐林木碑》;高而《明真观碑记》禁止劣首陈教升赴庙滋扰文;岱庙雨花道院《禁止租卖庙田记碑》;东龙洞康熙五十八年七月《封山碑记》;普照寺康熙九年《交代本愿记碑》禁止教徒冒认山主疏首文等。
4.符石& 如:红门小泰山处;天街路北处;泰山书院院外;谷山寺山门里右边;对松山“永居九幽”图等。
5.图像石& 如:岱庙汉柏院“汉柏图”;宁阳凤凰山“凤凰图”;孙伯琵琶山“丁香图”;三阳观“老子讲经图”;五峰山“崔真人画像赞图”;灵岩寺“达摩面壁图”;南天门“关帝君画像赞图”;岱庙《泰山赞》碑阴“泰山全图”;陶山竹林寺“宋宣和弥勒像”;岱庙“五岳真形图”:拱北石“二龙戏珠”岩画等。
6.谱碑 如:大汶口上泉村《郑氏谱碑》;孙伯镇《杨氏谱碑》;孙伯镇石坞《张氏谱碑》;新泰徐家庄《徐氏谱碑》;藏峰寺《宗派之图》;云台山吕氏谱碑;灵岩寺《释迦宗派之图》等。
Taian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号  鲁公网安备 29号
“中国泰安”政府门户网站 泰安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泰山极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