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财缘官网投资最低多少就可以了?麻烦告知下!

硕博论文网欢迎您
您当前的位置: >
> 行政管理论文2018年优秀范文10篇
本文是行政管理论文,本文以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的现状,探讨问题所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结合问题与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
本文是行政,笔者认为行政管理主要涵盖了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多个方面,是对行政管理工作的记录与总结。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行政管理范文,供大家参考。
行政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一: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提升研究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高速发展与转型的时期,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自然灾害、能源枯竭、生产安全事故等公共危机问题愈发突出。而公共危机的发生直接影响国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纵观近年来各国的危机事件,从 2008 年的汶川大地震,2009 年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的动乱,2010 年俄罗斯发生的连环爆炸,2011 年台湾 300 多家品牌塑化剂超标,2014年席卷非洲的埃博拉病毒,马航失联事件以及刚刚发生的日本地震等众多风波将政府推向风口浪尖。同时,媒体快速的介入到公共危机事件中来,对公共危机事件进行报道,这也是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应变能力的较大考验。
而对于大庆市政府来说,作为一个石油资源型城市,在面对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自然资源浪费、石油泄漏、燃气、化学物质爆炸等公共安全类事故时有发生,这不但给广大公众的生命财产带来较大的威胁,还对自然环境及经济的稳定造成巨大损失,进而时刻考验着大庆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所以,提高大庆市政府的处理公共危机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尤为重要,有助于提升大庆市政府的权威和公信力。
为了提升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本文以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的现状,探讨问题所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并结合问题与产生的原因提出进一步改善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措施,由此,可以补充我国学者对公共危机管理的研究,同时为政府的行政能力提供参考,进而逐步实现社会和谐及公众幸福。
1.1.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我国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暂不成熟,特别是对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的相关资料不是很完善,同时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和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以及人们对危机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将直接影响我国地方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的建设与实施。
将大庆市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力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公共危机治理水平提升到政府行政能力提升层面,为东北地区政府的功能及行政能力提升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和视角。同时,鉴于中国对危机一直抱有的是危机发生后治理,而不是危机发生前预防的传统思维,我们尝试创立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体系,提出公共危机管理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的核心发展理念,丰富我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理论。
........................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公共危机一直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在社会的各个阶段,公共危机总是周期性的出现。在 18 世纪初期,西方学者最先将危机理论运用于国家政治安全的领域和自然灾害领域,因此,公共危机一直是西方国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不同的西方学者对危机有不同方面的理解。1972 年,赫尔曼给危机下了个最初的定义。他认为,危机是一种决策主体目标受到威胁的形势。1980 年,福斯特也对危机作出了定义,并且提出了危机的特征。他认为,危机有 4 个特征,即需要快速作出决策、缺少具有危机处理经验的员工、缺少相关的物资、时间有限。1989 年,荷兰莱顿大学的罗森塔尔教授在赫尔曼的基础上,对危机进行了详细的定义,在《应对危机:应对灾害、暴乱与恐怖主义》的一书中将危机定义为,&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关键决策的事件&,并且在当今社会也广泛运用。1993 年,巴顿在罗森塔尔教授给危机下的定义的基础上,首次将危机的定义扩充到组织和员工的名誉方面。1997 年,里宾杰教授将危机定义为,对企业未来存在可能获利、成长、生存、发展起到威胁的事件。2004 年,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认为,社会一直存在着不负责任的态度,这是我们人类面临威胁的根源。他建议,可以形成一种全球道德共同承担风险的政治性试验,并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推广。
在 20 世纪 90 初期,西方的企业蓬勃发展,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危机问题,因此,学者将目光放在了企业危机管理方面。1985 年,美国学者史泰芬&安德尔在其出版的《企业危机管理》一书中,对危机管理的环境及对危机在预警方面做出了系统的解读,在当时以及至今社会都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指导意义。美国学者菲克认为,危机管理是一门艺术,对于有计划的消除和规避风险,使企业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日本学者龟井利明对日本企业高速成长中出现的危机十分忧虑,成为首位日本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者。
同时,在这个公共管理理论快速增长的阶段,各种公共危机管理研究机构及公共危机评估指标应运而生。例如,在瑞典就成立了危机管理研究培训中心等类似机构,来协助政府或企业处理危机事件。而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与国家应急管理协会也共同研发出一套用于美国各地使用的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同时对美国所有地区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其评估结果在美国及世界各国均非常具有影响力。同时西方各国还将危机事件总结成公共危机事件例案库,从理论角度和实践角度丰富了公共危机管理这门学科。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地方政府
由于各国的管理体制不同,因此各国对地方政府概念的界定各不相同。《美利坚百科全书》认为:&地方政府,在单一制国家里是中央政府的分支机构,在联邦制国家里则是联邦成员政府的分支机构&。《拉图斯百科全书》认为:&领土行政单位,既适用于单一制国家的地方行政单位,也适用于联邦制国家内拥有的主权的州。&我国《辞海》中认为:&地方政府是中央政府的对称。设置在地方各级行政区域内负责行政工作的国家机关&。《中外政治制度大典》认为:&地方政府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除了中央政府以外的国家机关,狭义的地方政府是指直接治理一个地域及其居民的一级政府,即地方政府&。在西方学者的眼中,他们认为地方政府是单一制国家除中央政府以外的其他各级政府,但是不包括联邦制国家的成员政府。我国学者认为,地方政府泛指基层政府,具有地域性和权利限制性,其存在和权利范围由中央政府决定。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就是其权利和管辖范围被限定在一个国家的部分地域,并且从属于国家政府及省政府的一种政治机构。
2.1.2 公共危机
各国对公共危机的定义各不相同,不同研究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公共危机进行了阐述,尽管内容侧重有所不同,但都对危机的本质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诠释。赫尔曼认为:&危机就是一种情境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是受到威胁,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应时间有限的,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桑德里尔斯等学者认为:&作为一个国家所面对的危机就是指中央决策者面对这样一种场景: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而且可以采取处理行动的时间十分有限,同时环境的变化有高度的不可确定性。&按照国外学者的看法,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生产生活过程中,潜在的负面影响突然显现,且直接威胁社会秩序及社会安全。而我国国内的学者,为了与企业及其他单个组织相区分,将&公共危机&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进行定义。朱德武认为:&公共危机通常是决策者的核心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威胁或挑战、有关信息很不充分,事态发展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和需要迅捷决策等不利情境的汇聚。&周长青等认为:&公共危机是指对社会公众具有巨大现实或潜在危险的事件。&综合看来,我国的学者主要认为公共危机是一种具有紧急性、突发性、不确定性并危害社会基本价值及行为准则的事件。根据公共危机的性质不同,我们可以将公共危机分为四类:自然灾害类、事故危害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群体性事件类。随着近几年经济的飞速发展,矿产石油类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运输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的频发,让我国对事故类危机事件愈发重视,本文将以事故类危机为论述对象,进行分析。
........................
2.2 本论文相关的理论依据
2.2.1 社会冲突理论
传统的冲突理论认为,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并注意到社会不协调且存在冲突的一面。同时,认为许多社会问题并不是均衡模式所能解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社会体系也处于不断变化、不均衡地运动状态下。社会中的各个因子间的相互作用也都包含着冲突的因素,这些变化地社会因子就是社会发展变化地来源。20 世纪中期,社会冲突理论的提出丰富了传统冲突理论,社会冲突理论认为,引起社会冲突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各阶层、各个利益集团在社会团体中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满足,进而产生的一种必然产物。然而,社会冲突并非仅仅导致社会的不协调现象,还具有社会整合功能。一定程度上的不同利益间的冲突可以促使政府在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内自觉进行调整,从而有效控制社会冲突。
科塞提出的安全阀理论就是对其提出的社会冲突理论的拓展,安全阀理论认为,冲突自身就是一种释放敌意并维持群体关系的机制,社会可以通过建立适度宽容、开放和灵活的社会机制来缓解社会冲突的压力,释放社会成员的紧张情绪。
2.2.2 危机决策理论
决策管理学派的美国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就是一种决策,在管理过程中,决策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危机管理来说,危机决策也一直贯穿于危机管理活动中。同时,西蒙将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程序化决策具有一定的常规性,是一种可以反复运用的决策。而非程序化决策认为这种情况是之前并没有预料过的,是一种不好把握的决策。而危机决策就是这种非程序化的决策。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没有先例可以遵循。
当公共危机发生时,仅仅依靠政府一个部门的力量来处理危机是不够的,要充分发挥政府内各个职能部门的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公共危机管理效能,从而在公共危机决策系统中可以各司其职,高效的处理公共危机。
2.2.3 危机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的创始人詹姆斯在其出版的《21 世纪的治理》中提出,政府的治理和政府的统治是不同的,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他认为,治理是一项活动的管理机制,虽然没有得到上层领导的授权,却可以有效发挥作用。詹姆斯倡导多元化的治理理念。治理是为了实现共同的管理活动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也不一定非得依靠国家和政府的力量来实施。然而,今天的&治理&并不是说不要政府的力量,而是把政府的力量作为核心力量,社会各个团体组织积极协调配合的管理理念。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中,结果的好坏并不仅仅取决于政府自身的努力程度,还取决于社会各个群体的理解、参与、支持。
........................
3 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现状分析..............11
3.1 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现状...............11
3.1.1 大庆市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12
4 国内外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经验和启示..............19
4.1 国外地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现状分析........... 19
4.1.1 美国地方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 19
5 提升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原则及措施.................27
5.1 提升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原则.............. 27
5.1.1 以人为本原则...................27
5 提升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原则及措施
5.1 提升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原则
经济的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也有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堆积往往就会导致公共危机的产生,因此,不论是中央层级的政府还是地方层级的政府除了具备一定的公共危机意识,还需要具备以下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原则,以保证在处理公共危机时做到准确、高效。并且,通过公共危机管理原则及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实践活动二者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达到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及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的目的。因此,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原则在公共危机管理中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
5.1.1 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是在党的十七大会议中正式提出的,这就是要求政府在处理任何事务中都要做到将公民的利益放在首要地位上,同时保障公民的生命及财产不受侵害。也就是说,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是党组织根本宗旨的体现,同时也是实现政府为民执政的根本要求。因此,提升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最初目标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将以人为本的原则贯穿其中,必须把维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放在最首要的位置上。尤其是当公共危机发生时,最先受到伤害的就是公民的健康及财产安全,随后会出现社会乱序,进而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需要政府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的作出权衡,在此时,政府的管理原则就体现在危机的关键时刻选择什么进行维护。如果此时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执政原则,在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措施都会造成公众情绪的不满,进而不能更好的处理公共危机。例如,2015 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事件发生后,天津市委领导及党中央领导迅速赶赴第一救援现场指挥工作,事故发生后,对受灾群众进行集体安置等。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事件中不断强调无论如何也要全力抢救伤员,及政府在新闻媒体中首次公布此次事件中死亡的人员名单,体现了政府人文关怀的同时,也体现了政府对以人为本原则的贯彻落实。同时,鼓舞了救援组织的士气,也让受难群众重燃希望。
........................
大庆市是东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较为充足的地区,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石油泄漏、天然气爆炸等事故类现象频发,也给大庆市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大庆市政府在处理危机事件中使用的措施是否等当关系到社会大众的人身安全、矿产资源的保护,同时对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巩固存在重要影响。大庆市政府作为社会各界社会团体的核心力量,为科学高效地应对危机的发生,大庆市政府提高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大庆市在经济上取得了较理想的成功,一味地发展经济致使大庆市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屡屡发生。从中,可以看出我国东北地区地方政府应对各种公共危机的管理能力有了很大提升,我国也在修订添加有关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以及危机管理体系制度。但是,还是有一些不足暴露出来,比如大庆市政府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大庆市政府缺乏危机意识、大庆市政府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不强、大庆市政府危机预警系统不完善、大庆市政府体制机制不健全、大庆市政府危机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等。 本文中通过介绍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存在的现象,分析影响大庆市政府危机管理能力的原因,并运用列举及比较分析法介绍了美、日两国在公共危机管理时所运用到的办法及形成体系,再根据我国大庆市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存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出适合我国大庆市政府所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庆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的一些参考意见。主要包括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提高政府及公众的危机意识、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创新体制机制及提高危机信息的披露能力与畅通危机信息传递渠道。
行政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二: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的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研究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70 年代石油危机以后在信息化和金融危机冲击下,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财政危机,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降低,政府存在行政效率低,资源配置不合理等诸多问题,为扭转局面,西方国家开展了政府再造运动,调整政府角色,改变着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人民、政府与企业等诸多关系,实现了管理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这场政府再造运动,提倡将竞争机制与效率的概念应用到政府行政管理活动中,推崇应用企业中的绩效测评方式、战略管理方法进行政府管理改革,提高政府公共绩效水平。
绩效管理的管理理念引入中国已有很长时间。国内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并未生搬硬套国外先进绩效管理理论研究,而是量体裁衣,结合中国行政体制与国情进行实践创新与改革。现有部分地方政府实施绩效考评工作,如甘肃省政府、厦门市思明区、青岛市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随着社会环境与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牡丹江市政府在绩效管理方面也做过改进,但也未走出原有模式套路,考评方式形式化,注重短期目标忽视长期目标,没有把评估充分发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缺乏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体系。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牡丹江市政府实际出发,在研究牡丹江市政府现有行政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借鉴总结以往国内外经验,通过分析牡丹江市政府管理体系现状,基于平衡计分卡视角构建了适用于其绩效管理的绩效评估体系,并且提出完善绩效管理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以牡丹江市政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改善并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借用绩效管理基本理论及平衡计分卡理论,为牡丹江市政府提供目标性理论框架及实践操作工具,以期推进绩效管理水平。平衡计分卡是有效的绩效考评工具,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公民、财物四个维度构建公共部门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对现有机构的资源整合确立具体评估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体系设定与公共部门管理目标相契合,有助于实现公共利益,能够兼顾政府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成本及效益,效率与满意度等多角度平衡。通过这样的战略目标管理方式对牡丹江市政府绩效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有效证明了平衡计分卡是卓有成效的绩效评价手段,同时对层次分析法赋予权重的方式进行了改进,降低了原有个人主观性所带来的误差,为牡丹江市政府及我国地市级城市的绩效评价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探索。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在政府绩效管理方面的研究由来已久。英国政府对绩效评估的实践由来已久。1979年以撒切尔夫人为领导核心的保守党获得执政资格,对英国政府进行了大幅度创新改革,新公共管理序幕正式拉开,有着丰富企业运营经验的雷纳爵士被任命为顾问,撒切尔夫人指示雷纳对部门工作效能进行考量,主要从目标、结果、成本控制、工作效率几个维度出发提升绩效水平,若机构的职能不能与组织发展相协调就要改良或取缔,自 1979 年至 1986 年期间英国政府共计实施 300 左右项计划累计节省 10 亿英镑,政府人员编制缩减,政府部门也由原有提供服务模式向购买服务模式转变,之后几年,英国政府颁布《地方政府法》。该地方法提出最佳绩效评价制度。评估过程中重点考察某一项职能存在的必要性,是否达到既定目标要求。另外与平行机构进行对比,评为最佳绩效的政府。并且每个机构要在每个年度要呈报绩效价值测评报告,接受地方审计署审计查验。
美国政府也对绩效评价进行了实践探索。在美国绩效活动中的处于管理地位的是国会议员、行政首脑。现行政府绩效体系主要是 Campbell 研究所的评价指标体系、预算办公室所应用的评价体系、德克萨斯州的评价体系。Campbell 研究所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主要有五个方面:财政管理评价指标、人事管理指标、信息技术管理指标、领导能力、环境基础设施指标,美国绩效评价委员会建立了以投入产出指标、成本效益指标、行政服务能力指标为基础框架的体系,而在实践评估过程中,美国各州、市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一般使用的二级、三级指标达到 160 种到 1000 种不等,美国管理预算办公室在 2002 年提出的通用化测评指标包含一下方面:其一,低收入保障房绩效对比性指标,其二,就业率薪酬增长指标。其三,灾害治理指标。德克萨斯州是开展绩效活动最早的地方,评价体系也是美国各州的标杆。形成了以社会使命为战略发展方向、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平衡计分卡体系,涵盖内部效益与外部效益、公众满意度、组织成员发展、内部过程优化四个维度。评价体系指标量化以及多维度测评是美国州政府评价体系的重点之一,是不可缺少的要素。自发起绩效评估后各州政府的财政赤字和公信力得到扭转,制度化的考评以及量化的评估模式也使得各级政府形成了独具特色、适宜发展的评估模式。
英美等一些西方国家绩效评估体系相对完善,到目前为止理论研究成果较多。在国际上政府绩效管理也是研究热点,绩效评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代表性著作有尼古拉斯亨利的《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他在书中谈到政府对公共事务或项目评估分五个阶段,分别是效率、 管理、预算、 民营化、 政府再造。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新公共管理理论
在 20 世纪 80 年代西方国家为应对财政危机及绩效赤字,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革,政府由传统的、官僚的、转化成具备弹性、适应变化的公共管理模式。在不同形式下这种模式有不同称谓,例如新右派、企业型政府、管理主义都统称为新公共管理。涵盖企业管理信息技术应用、顾客服务导向化、行政环境内竞争机制的引介。总体来说,新公共管理以自立人为假设,是基于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础发展而来,它强调市场机能与市场环境导向性的公共行政,是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努力方向。但其是否意味着公共部门治理的新典范时代到来,目前无法下结论。如同学者凯特(Kett)所描述的那样历史许会记在公共管理是信息时代的革命,但三点必须小心处理,第一重塑理念,进行思考。第二管理过程是否与核心程序(人事、预算)相连接。第三,是否与治理结构(宪政体制、民主体制)相呼应。
2.1.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
Murphy(1990)认为绩效是个体在组织中工作目标与组织目标相关联的一种行为考评。Compbell(1900)指出:&绩效被视为一种行为,是显而易见的行为表现。&绩效管理通常被看成是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个循环分为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辅导、绩效测评、绩效改进。具体如图 2-1 所示。
依据绩效来评估公共部门管理效果。其内容广泛复杂,包含政府成本,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公共部门治理水平等方面内容公共部门绩效若详细划分有四个方面:第一经济绩效,主要可以依据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就业率衡量。第二,社会绩效,如治安情况绿化率,公共产品服务设施等指标衡量。第三政治绩效,政治绩效表现为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第四文化绩效,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
...........................
2.2衡量绩效的标准
绩效研究学者 Flynn 认为衡量绩效应涵盖四个维度,也即 4E 指标,首先是效果(effectiveness),很多难以量化的公共服务就是依据效果作为考评服务的重要指标,效果一般情况下是指实现公共目标的程度,例如公共设施改变程度、满意程度等等。效果着眼于目标与成果。一般而言以产出与结果进行衡量。然后是效率(efficiency),效率包括生产效率、配置效率。生产效率指生产和服务的平均成本,而配置效率指政府提供产品服务能否满足相关利益者的不同偏好。与经济学家提出的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即资源配置能否达到多数人最大的利益。然后是公平(equity)。传统行政偏重效果与效率,容易忽视公平。自 新公 共 管理 理 念开 展 以来 , 公平 成 为了 重点 考 评指 标 。行 政 学家 弗 里德 里 克森(Friderickson)认为社会公平包括:单纯的个人公平(equity)与分部化公平(segmentedequity),集团性公平(block equality)与机会公平(prospect equality),以及世代间的公平(intergenerational equality),最后一个是经济(economic)。在进行绩效衡量时,最初会想到的就是在规定时间内,按照程序,组织花费的金钱数额,也就是经济指标要求以尽量低的投入提供相应的公共产品。4E 指标是一般性的行列绩效的标准。
在实践过程中,绩效指标设计收到多种因素制约,学者卡特(Neil Cater)认为好的绩效衡量指标要符合以下标准:(1)界定清晰并且要具有一致性。(2)由组织所有者应用,杜绝依赖外部因素。(3)与组织目标需求达成共识。(4)被评估单位与成员不可干预绩效指标运作。(5)必须有综合性与界限范围。(6)建立的指标所使用信息一定要广泛且正确。(7)符合组织文化。
本章节阐述了绩效评价的概念、特征及方法,首先明晰了绩效、政府绩效、政府绩效评价相关概念与内涵,介绍了绩效是如何从企业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然后阐述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理论、平衡计分卡理论、公共服务型政府理论。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接下来是陈述了衡量绩效的标准,绩效的衡量是绩效评价的核心环节,同时最困难的过程就是确定指标体系,明确衡量绩效的标准是指标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对概念的明确以及对评估理论的掌握是本文的研究基础。
.......................
3 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现状分析....................14
3.1 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取得的成效.................14
3.1.1 绩效评价方式得到改进.................14
4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模型研.......18
4.1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18
4.2 对平衡计分卡原有框架的调整思路...................18
5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22
5.1 构建平衡计分卡评价体系的要点................22
6 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体系有效运用的对策措施
6.1 建立多重绩效评价形式
目前牡丹江市政府是从各部门的抽调人员组成工作考核组后将测评结果向黑龙江省绩效办公室提交考评结果,评价机制较为单一。制定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首先是要认清工作职能与职责,制定出年终测评方案实施规范细则,对绩效考评组进行培训,成立监督检查组。绩效考评组要明晰工作职责,坚持公正民主,实事求是的原则,并且对考核部门按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查访考核,对部门所呈报材料如实汇总整理,确保考核公平公正,其次要优化工作成员结构,参与人员的多样性能够确保公正客观。可成立专家委员会,增加群众志愿者社会评议员。一方面保障理论技术上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在了解民情基础上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体制是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
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引入能够促进评估体制的客观公正,强化政府公信力,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强化公民参与度。甘肃省最早引入第三方评估,委托兰州大学对绩效进行评价。应用第三方评估要确保评估信息的准确性,应做到以下几点:(1)多元化收集整合信息:采集相关绩效信息后整合日后查询提供便捷。(2)明晰第三方评估职责:第三方评估独立于政体之外,具有独立性。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第三方评估职责,确保其实施过程的自由度。黑龙江政府在 2011 年采取第三方评价机制,针对社会满意度进行了评估。但最初形成第三方评价机制模式是在 2012 年,省政府成立了考评考察工作组,第三方成员组有部门团体、群众代表组成。牡丹江政府可参照以上方式,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多维度对绩效考评。
.......................
政府绩效管理是新公共管理的前沿课题,是依照系统的、科学的理论方法最大程度评估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实施效果,以此为基础提升改进绩效管理实施方式。本文在中外政府绩效评价实践基础上,以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为背景,分析牡丹江市政府现行绩效评价管理体系现状以及存在问题、问题成因,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适用于牡丹江市政府绩效管理的评价体系,并且提出保障此评价体系顺利运行的措施及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与创新点总结如下:
(1)确立全面且科学的指标。研究过程中参考中外政府先进绩效管理理念与方法,分析平衡计分卡应用政府部门的可行性,结合牡丹江市政府社会经济形态,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四个维度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财务、公众构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涉猎广泛,从经济到民生到可持续发展都有涵盖,特别加入了现行牡丹江市文化旅游、12345 民生热线的考评指标。
(2)多种绩效评价方法融汇运用。本研究融汇运用多种绩效评价方法构建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涉及到指标分级则参考关键绩效指标法,在指标确立的过程中参考平衡计分卡体系中的四个维度进行确立。对于指标权重,采用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多种绩效评价方法的融汇应用可以取长补短,去粗取精,这样能够综合各个角度构建出合适的评价体系。
本文针对牡丹江市政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与实践性。但是综合分析后发现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地方政府发展,在实践过程中政府运行机制需要不断完善,目标管理能力亟待改进,管理监督举措不够完备,没有出台相关配套法规体系,阻碍了整体深化,提高行政效能。优化绩效管理体系需要从政府职能结构、组织效率、权责一致,制度约束方面着手,市级政府机构相比较而言较为精简,依绩效评价体系辅助管理可以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牡丹江市政府绩效评价体系,对目前我国市级政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从近些年牡丹江市发展重点&抓经济、惠民生、促发展&来看,强化公共事业管理,强化民生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是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绩效评价向专业化绩效管理也是政府绩效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三: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对策研究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贫困问题是阻滞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如何消除贫困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面临的任务和责任。在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在农村,农村贫困问题制约着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如何有效的实现农村扶贫开发任务,是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我国在 2001 年和 2011 年分别对扶贫开发制定了《扶贫开发规划十年纲要》,201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等政策相继出台,使得 2015年贫困人口从 7017 万人减少到 5575,减少了 1442 万人,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但是,目前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仍存在着诸多困境,正处于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新的扶贫标准,整体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现行的农村扶贫开发模式,在执行过程中还有一定的偏差,工作机制还有待健全等诸多因素,使得我国扶贫规模和难度较大,扶贫开发出现更多的新的问题。
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黑龙江省有着特殊的区位特征、经济发展特征、社会文化特征等,其内部存在着垦区、矿区、农区、林区等类型的区域,不同的区域产生的贫困原因也不同,能够采取的扶贫方式也不同。虽然,在国家扶贫政策和方针的指导下,黑龙江省也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政府关于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等一系列扶贫工作措施,但是,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仍然使得扶贫工作困难重重。
因此,在政策背景、现实背景下,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任务仍比较严峻,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积极破解面临的困境。有必要对黑龙江省整体的农村扶贫开发形势和现状进行深入的客观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挖掘原因,探索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应对之策。
1.1.2 研究的目的
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现状的深入分析,找出当前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内外农村扶贫开发的成功经验,提出加快黑龙江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为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任务有效实现提供参考建议。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关于农村扶贫开发的研究现状
贫困问题研究源起于英国早期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空想社会主义对贫困问题研究进行了丰富,它是基于政治制度视角探究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马克思又基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视角,将资本主义社会贫困问题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基础上做出了延伸。后来,马尔萨斯通过&人口法则&阐释了贫困源于人口的增长速度超过土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尽管关于贫困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歇,但是一直没有得出贫困的明确定义,真正意义上贫困的定义是郎特里和布思提出的,而这一定义的提出已经到了 19 世纪末。他们的对于贫困的定义对后续贫困问题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意义,内容是:&如果一个家庭的总收入不足以维持家庭人口最基本的生存活动要求,那么,这个家庭就基本上陷入了贫困之中&。一些国际机构对贫困问题也很重视,比如世界银行在 1981 年《世界发展报告》和 1990 年《世界发展报告》中都对贫困给出了比较明确的界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也在《1997 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人文贫困&的概念。另外,还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贫困进行了定义:1998 年,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一书中对贫困进行了描述:&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美国的劳埃德&雷诺兹在《微观经济学》一书中说:&所谓贫困问题,是说在美国有许多家庭,没有足够的收入可以使之有起码的生活水平&。
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之一就是贫困问题,对于贫困的产生,贫困的解决等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研究主要内容。资本视角是诸多发展经济学家进行贫困研究的切入视角,他们比较一致的观点就是认为贫困出现的根源在于资本的投入不够。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贫困恶性循环陷阱&理论,它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格纳&纳克斯提出。还有对其进一步深入的是&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提出的。随后,&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被英国的经济学家莱宾斯坦用来解释贫困产生的原因。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对于减少或消除贫困有着十分重要的贡献,它也强调资本的作用,认为资本不足是发展中国家出现贫困的最重要的原因,认为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研究观点都集中在资本视角上。之后,贫困的研究,开始向其他视角展开,突出的是认为人力资本是考量贫困的更为重要的因素。许多学者开始把人力资本当作解释贫困产生的因素进行分析。代表学者是西奥多&舒尔茨,《贫困经济学》作为他的重要代表作品,于 1965 年发表,他把资本划分为&常规资本&和&人力资本&,认为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有着紧密的关联,指出人力资本是决定是否能脱离贫困的重要因素。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贫困的基本概念
目前,关于贫困的含义还未达成统一的定义,对贫困的界定标准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一是贫困内涵是多元化的。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有些学者重视物质贫困,有些学者强调精神贫困,有些学者关注的是城市贫困,还有学者探究农村贫困。研究的方向和视角不同,所界定的贫困含义也就会不同。二是贫困范围难以有效衡量。由于贫困的内涵式多元的,所以贫困范围的界定也就会难以统一衡量。比如有人物质上不贫困,但精神上却贫困,有人在这个地区是不贫困的,在其他地区又是贫困的,有人在农村是不贫困的,在城市却是贫困的。因此,无法明确的界定贫困的范围。三是贫困是动态的。贫困不是永久不变的,在环境改变,能力提升之后,就可以脱离贫困。而如果自然、经济因素改变,又会返回贫困。
国际上对贫困的定义主要有:在 1981 年,《世界发展报告》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发展报告》中明确支出贫困是指&不具备达到最低生活水平的能力&,贫困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对生活水平加以衡量;&也包括医疗保障在内的诸多社会、生活福利&。2000 年《世界发展报告》再次对贫困给出了评价,包括了自我调控风险的评价标准,以及表达诉求方面的评价标准,不仅仅物质、健康、教育。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对&21 世纪贫困&给出专门的界定,认为&贫困远不止通常说的收入不足,实质是人类发展必须的机会和选择权的被排斥,恰恰这些要素才能把人们引向长期、健康和创造性的生活。&1989 年,欧共体对贫困进行了定义:&贫困应该被理解为个人、家庭和群体的资源&包括物质的、文化的和社会的&如此有限,以至于他们被排除在他们所处的国家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的生活方式之外。&
20 世纪 90 年代初,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给出了定义:&贫困一般是指物质生活困难,即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生活水平达不到一种社会可接受的最低标准。他们缺乏某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生活处于困难境地。&综合国内外和官方专家对贫困的定义,可以发现,由于研究方向不同,研究角度不同,得出了不同的贫困定义,本文沿用国家统计局对贫困的定义。
........................
2.2 农村扶贫开发相关理论基础
2.2.1 涓滴理论
涓滴理论学者们有不同的理解,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强调利益均沾。指的是在经济运行中,政府的财政补贴应当首先支付给规模较大的企业和机构,之后再进入规模较小的企业和机构,以及消费者,继而促进经济发展。某种意义上,是强调不单独对贫困和弱势群体给予特殊的优惠,而是借助优先富裕的地区和群体带动其他贫困地区和群体富裕的过程。该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可以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改善现有经济环境,政府通过必要的转移支付等方式,将经济增长的收益以补贴等形式转移给其他人民,继而实现有效的就业增长和收入增加。
涓滴理论认为经济不平等是应该存在的,不平等的收入分配可以增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流向,增加投资效益。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决策被涓滴理论影响,政府不再将对穷人的救助当做消除贫困的有效方法,而是采取促进投资的方式实现反贫困。
减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重要的国家战略。试图通过发展较好的地区利用涓滴效应,将发展优势扩散到其他落后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怎样借助这样的涓滴和扩散效应实现协调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扶贫开发内在的具有某种这样的特征,可以通过扩散和涓滴效应研究促进农村扶贫开发的模式。
2.2.2 目标瞄准型减贫理论
目标瞄准型减贫理论,从以往的减贫理论忽略贫困人群的力量出发,强调贫困人群也是经济增长,脱离贫困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结合贫困人群的需求,设计政策框架,分配服务和资源,鼓励他们参与脱贫过程的设计、评估。通过制度使得贫困人群提升自身能力,有效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收入。
......................
3 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发展概况....................10
3.1 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发展历程...............10
3.2 黑龙江省农村贫困人口和扶贫开发现状..............11
4 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7
4.1 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17
5 国内外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及启示...................22
5.1 国外农村扶贫开发的经验.................22
6 促进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
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的攻坚目标是到 2020 年,稳定实现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全省现行标准下 211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8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为实现这一攻坚目标,提出促进黑龙江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
6.1 健全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6.1.1 强化动态贫困识别机制
依据精准扶贫标准,实时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进行筛查,保证贫困人口有进有出,做到动态监测和及时调整,做到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尤其是处于贫困线边缘的人口,做到有效精准识别,防止遗漏。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跟踪,采取动态的管理,控制好新进、延续和退出的重要环节。严格展开系统核查,依据逐级抽查、互不交叉和&双随机&抽取的管理原则,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省级抽查、市抽查、县抽查的分级全面核查,及时纠正识别偏差。
6.1.2 完善扶贫措施执行机制
在完成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动态核查基础上,应当设立具体的精准扶贫台账,实现&卡-册-簿-档&一体化的制度,即贫困户有卡、贫困村有册、贫困乡有簿、贫困县有档。保证扶贫工作能够做到了解贫困产生原因、掌握贫困人口收入来源、正确解读扶贫政策、明确扶贫的总体目标,承担扶贫工作责任。依据&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对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实现精准把握,实施&一村一策&和&一户一法&的精准措施。运用特色产业引领、社会医疗和福利救助、教育提升脱贫能力、整存搬迁等方式对现有贫困人口进行脱贫,同时运用社保政策兜底方式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脱贫。
........................
农村扶贫开发是消除贫困,实现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进入了攻坚阶段,面临着各种困难。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扶贫开发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在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结论:
第一,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面临诸多的问题。主要是贫困人口数量较大及驾驭资本能力较弱、脱贫稳定性差、返贫多因性、贫困人口参与意愿和主体作用没有得到较好的调动和发挥、扶贫开发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等。
第二,借鉴了国内外农村扶贫的经验。英国多元福利救助模式、巴西社会发展战略模式、孟加拉乡村银行扶贫模式、广东省&双到&扶贫模式、河北旅游扶贫模式和重庆农村科技扶贫模式都对黑龙江省农村扶贫开发有较好的启示作用。主要是加强与社会组织合作、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完善扶贫监督机制等。
第三,提出了黑龙江农村扶贫开发的对策。主要是完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健全农村扶贫开发的问责和监督机制、优化政策和制度保障促进脱贫等方面。
农村扶贫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长期努力,在后续的研究中继续深入挖掘可行的思路和对策。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四: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以J省R市为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截至到 2014 年 12 月,中国行政区划统计中共计有 1442 个县,其中 368 个县级市,县级以下公务员近 430 万,占全国公务员行政编制总数比例的 60%,科级职务以下的人员占公务员总人数的 92%以上2。由于县级公务员将近占了全国公务员总数的 2/3,基数庞大,而相对应的职位又较少,因此县级公务员的职位晋升空间较小。另外,县级公务员的工作区域相对于全国地区而言,主要在基层,而基层公务员的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工作条件艰苦等已经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不得以发现并解决,长此以往,不仅使得县级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出现消极怠工现象,而且最终将影响政府行政工作高效率的实现。尽管国家近年来不断出台的多项利于公务员的政策,但是上级主管部门往往在政策出台前进行决策的调研对象不够全面,通常仅调查到县级的主管单位就了事,而且调研的方式也不够全面,听听主管部门领导的工作汇报,而鲜少去听听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建议和意见。县级公务员作为国家或省级颁布政策的收受主体,能够发声的渠道少之又少。
J 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对于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而言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截止到 2014 年 12 月,J 省共计有 78 个县,其中包括 10 个县级市,县级以下公务员近 12 万,了解该省的县级公务员满意度状况有助于发现当前阶段中部地区的公务员存在的重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提高中部地区公务员的满意度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二、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它丰富了国内对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研究。虽然学术界对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已经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但是其一,国内选取的调查对象的县级地区十分有限,有些是东部发达地区的县市,并不能代表国内整体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其二,国内学者对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在样本的选择上仅限于公务员的某一特征群体,如青年公务员等;再加上各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不同,比如公务员工资组成部分中的 45%就是地区附加津贴,地区差异较大,各地公务员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以及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研究结果也有失代表性。本文选取中部欠发达地区的一个县级市作为研究对象,希望可以为国内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作一个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充实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方面的研究。
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内涵。国内对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励理论中的内容型激励理论和过程型激励理论,而较少用到人性假设理论。本文基于麦格雷戈的 X&Y 理论进行研究,认为县级公务员是带有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公共组织的,包括积极的态度和消极的态度,因此可以根据不同的人性假设来理解公务员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态度,继而针对不同的公务员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使公务员在自己的工作中作出有效的工作成绩,最终提高政府部门的绩效。因此,本文选取 X&Y 理论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 X&Y 理论的内涵。
......................
第二节 & 文献综述
满意度最早被使用在私营部门中,私营部门以盈利最大化为目标,而较高的员工满意度对提升私营部门的盈利水平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欧文&休斯曾写到&所有的政府活动都需要组织与人员&&公务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经济行为界限明显的偏离公共部门而向私营部门转移。经济资源和政府职能的转移势必会影响并依赖于公共部门中的工作人员。在公务员的拖沓及效率低下引起公众质疑的背景下研究公务员工作的满意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随着政府规模和职能的扩大,除了最高层的公务员从事政策建议的工作职责外,其余大部分公务员都提供着服务的职能。因此,Caiden(1982)认为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获得的雇佣条件是相同的,对于公营部门来说可以采用相同的雇佣标准。雇佣标准的趋同意味着用于测量私营部门工作满意度的工具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公共部门当中来。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工作满意度被译成英文为 Job satisfaction &,狭义的工作满意度(narrow job satisfaction)是指员工是否对工作充满热情,是否热爱工作,而广义上的工作满意度(generalized job satisfaction)则是对工作的方方面面的满意程度,比如工作环境、人际关系、晋升渠道以及对工作的认知等。工作满意度的定义最早由美国的 Hoppock(1935)在《Job &Satisfaction》一文中提出,他认为工作满意度是工作者对工作情境的一种态度和情绪上的主观反应,主要来源于生理和物质属性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倦怠感、工作条件、工作内容、领导方式等。美国心理学家 Frederick &Herzberg(1959)在《工作的激励因素》一书中提出了hygiene-motivational factors,即著名的激励&保健理论,因其中包含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这两个因素,故而又被称为双因素理论。它认为员工在工作中的内在驱动力皆是由这两个因素引起的,只有在二者因素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员工才会朝着目标不断迈进。激励因素在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会大大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而保健因素得不到满足会导致员工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是却不会起到增强积极性的作用。瑞典学者 Hulin(1969)认为工作满意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分别是工作本身、工作报酬、职位晋升以及人际关系、工作所处的环境等。对不同因素的满意程度则代表着员工在其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的情绪感受或心理满足感。
早期的工作满意度研究主要集中在私营部门,其真正被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研究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随着传统的人事管理被新兴的人力资源管理所取代,这种变化趋势也逐渐被扩展到公共领域。因此,国外学者在借鉴企业员工工作满意度研究的基础上,将工作满意度的研究扩及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国外学者对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研究大体主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一是人性假设的角度;二是基于工作生活质量的角度。
.......................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理论依据
第一节 & 研究基础
一、工作满意度
我国学者对工作满意度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本文参考目前为止最著名的研究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工作描述指数法(JDI),取其中工作本身、工作回报、单位管理、职务晋升、人际关系这五个维度来给出工作满意度的涵义。
(一)工作本身
工作本身指的是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它包括了工作任务、工作环境、胜任感、工作效率、性格与岗位匹配感、工作具备的挑战性、发挥自身专长、个人价值的实现、工作资源、社会地位、工作压力承受度、职业稳定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影响人工作动机的主要动机来自于内部,因此工作本身作为内部激励因素便成为了最主要的维度。
(二)工作回报
工作回报在双因素理论中被赫茨伯格划分为保健因素,认为它的满足不能够带来工作满意度的提高,但是不满足却会导致工作满意度的降低。工作回报是指工作能够给人带来物质上的回报,包括工资水平与生活需求的平衡、工作量与工资回报匹配度、福利、本职业的薪酬满意度。拥有一个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是决定公务员工作高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三)单位管理
单位管理是指管理和制度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单位整体的工作节奏和工作效率,所占用个人的休息时间,在制度具体实施上的公平性,培训机会,绩效考核制度、人事管理以及总体上的管理制度。好的组织管理制度是合理的,好的组织结构是权责明晰的,有助于使公务员产生满足感,提高其满意度。
(四)职务晋升
公务员中的职务是指工作中具有的头衔称谓,代表着职责的大小和工作能力的强弱,例如县委书记、县长等;而职级是一种资历的体现,指的是与职务层次所对应的级别,比如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县科级正职等。我国针对县级以下机关由于受机构规格的限制而过分看重职务的现象改变了以往职务晋升的唯一途径,作出了在县级以下机关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制度,目前我国公务员的晋升通道主要有职务和职级两种。职务晋升维度主要包括职务级别是否达到理想状态,对现有的晋升通道是否满意以及单位所提供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五)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维度包括单位整体的人际关系、工作受领导和同事的认可度、沟通是否畅通以及与领导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能够使公务员处在更加愉悦的环境中工作,身心愉悦,就会导致满意度的增加。
(六)工作满意度的含义
本文综合以上描述工作满意度的五个维度,将工作满意度定义为用数字来衡量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方方面面的一种心理状态,其中包括对工作本身、工作回报、单位管理、职务晋升和人际关系的衡量,将这五个维度的指标通过评价得出的分值运用加权运算得出员工对工作满意度的现状并找出短板,从而达到提升满意度,改进管理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 理论依据
一、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又称为&理性&&经济人&、&实利人&或&唯利人&,这一人性假设最初起源于 18 世纪 70 年代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中,它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根源于经济诱因,工作是为了取得最大的经济报酬。著名的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人事管理理论中的 X 理论都是以这一理论假设作为基本假定和前提。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它将政府中的公务员看作政治市场上的经济人,认为政府公务员是一种作为政策执行者的经济人而存在的,公务员都是理性的自利主义者,他们会在外部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便不难解释&寻租&等腐败现象的滋生,最终导致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
公务员作为理性经济人,当薪酬、福利等来自工作上的回报满足不了自身的需求时,必然会使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满意度的降低使工作失去了积极性,工作效率随之下降。
二、公共人事管理理论
公共人事管理理论以人性假设的视角分析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所面临的问题,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创立,并于 60 年代发展并趋于成熟。创始人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基于 1943 年提出的马斯洛需要层次说概括出著名的&Y 理论&。
麦格雷戈的公共人事管理理论以人性需求为其假设前提。认为人是具有不同层次的需求,当初级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了较高满足后,而更高层次的需求如感情和归属需求、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传统的人事管理理论&&X 理论便不能够发挥它原本的激励作用。因此他对人的需求特性和行为动机有了一个更为恰当的全新认识,在此基础上一种新的人事管理理论&&Y 理论应运而生。Y 理论这一假设前提打破了以往传统人事管理所认为的&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将组织中的人以成本转换到以资源来对待,强调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工作为中心。当人们处在较低需求阶段时,工资条件和回报、津贴加上监督、控制的手段往往能产生很强的动力,一旦低层次需求满足后,人们的需求便趋向于社交的、人格的和自我完善的需要。因此,公共人事管理新理论&&Y 理论认为人们天生对于组织上的需要采取积极的、配合的态度。
在麦格雷戈看来,人们这种主动的、积极的天性为了能够满足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会促使人们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而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也达到了个人的目标。根据 Y 理论的指导思想,麦格雷戈认为人事管理是一个帮助并引导人们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需要为人们创造机会,挖掘其潜力,为其工作排除障碍并且鼓励其发展。而这一过程明显区别于 X 理论指导下的人事管理过程&&是一个为适应组织的需要,不断指挥人们工作,推动、控制并改正人们行为的过程。
........................
第三章 &R 市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 19
第一节 & R 市基本概况 .......... 19
第二节 & 问卷设计................. 19
第四章 &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 ..................... 24
第一节 & 个体特征的描述性分析...................... 24
第二节 & 调查问卷效度与信度检验...................... 25
第五章 &提高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 43
第一节 & 强化物质激励作用...................... 43
第五章 &提高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对策与建议
本文以 J 省 R 市公务员为研究样本,运用李克特评分加总式量表对问卷中的问题进行计分,将得到的数据通过 SPSS 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分析得出要提高县级公务员的总体满意度,需要对工作本身、工作回报、单位管理、晋升以及人际关系这五个维度给予重点关注。根据这五个维度得出满意度分值的高低并结合实地调研中所出现的问题,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分别是强化物质激励作用、加强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健全公务员遴选机制以及促使权责的一致性。
第一节 & 强化物质激励作用&
对于物质上的激励,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工资水平显然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地区的津贴又占工资构成部分的 45%,因此缩小东中西部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应是重点。根据经济人假设理论,政府公务员也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许多县级公务员不愿意呆在县域里,与工资回报少,补贴低,这些与其相对较差的工作条件、繁重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压力大、晋升空间小等不构成公平的匹配,因此为了建设县域留住人才,提高县级公务员的满意度,就必须在物质上给予最大程度的回报,只有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最终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如果公务员被得不到满足的生活物质方面的需求&套牢&, &不仅无法维系公务员对工作的热情,而且长期用这种被动、消极的心态驱动工作,无疑是对其廉洁奉公意识的一种挑战。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物质激励,公务员无力关注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无从考虑为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在培训方面进行投入,长此以往,公务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得不到提升,必然会影响政府行政效率的低下,乃至整个县域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
一、构建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
加薪、和津贴福利的发放,往往是按照年龄和一定的职务级别实行分配,因此对于工作年限不长刚入职的青年公务员来说收益较小,加薪的幅度小,而年龄较大、职务级别高的公务员往往收益较大。下一轮薪酬改革应当根据公务员职级与职务的不同合理规划薪酬体系,提升正科级及以下职务级别公务员薪酬的增长幅度,将其逐渐与处级以上职务级别的公务员薪酬的增长幅度拉到同一层次。除了根据工作年限发放工作补贴以外,同时还根据从事具体某岗位上的工作条件是否艰苦,工作任务是否繁重等现实因素结合实际将各工作岗位划分不同等级,给予公平合理的分配,这样不仅能够消除由于岗位造成的工作量不同带来报酬分配的不公感,而且在不同工作岗位上实行工作补贴会显著提高县级公务员的积极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提升提高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目的在于使得公务人员有良好的绩效表现以及较高的服务品质。而要提高公务员的满意度,政府组织在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达到一切影响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工作生活质量标准。由于地区差异及实际情况不同,各地区及各部门之间的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程度也不同,对县级地区公务员的工作满意度的研究相对较少。本论文旨在通过对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进行分析,构建出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回归模型,通过分析相关因素与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深入挖掘出影响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并通过满意度总加分量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出公务员工作满意度测评得分最低的因素,从而找出现阶段县级公务员主要存在不满的方面,从而持续推进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提升,最终实现县级政府行政的高效率。
论文通过发放并收集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问卷,运用 SPSS 统计分析得出影响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工作本身、工作回报、单位管理、职务晋升以及人际关系。除了工作时长外,其他七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各个维度上均对工作满意度有显著差异,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总体满意度也存在显著影响。各个维度与总体满意度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均对总体满意度呈显著影响,并得出在影响县级公务员工作满意度的五个维度中,对总体满意度作用大小依次排列为:工作本身&人际关系&职务晋升&单位管理&工作回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出县级公务员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且在各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值比较中工作回报维度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人际关系维度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的结论。
根据这一结论,本文认为在人际关系方面满意度较高,因此组织应当继续协调好组织内外部的各种关系,保持良好的沟通环境,固化其作用。而对于满意度较低的工作回报上应当给予改良,建议组织准确识别每位公务员的个人目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构建公平合理的报酬制度,并将个人目标与有效的绩效挂钩,且针对不同的个体特征采取不同的方式指导并帮助其扫除通向高绩效工作道路上遇到的障碍。最后本文结合实地调研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强化物质激励作用、加强公务员职业生涯管理、健全公务员遴选机制以及促使权责一致性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五:整合视角下我国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研究&&基于南通市S街道的实证调研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为了减缓大学生就业压力,解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的困境,自1995 年起我国不少省市地区就已率先开始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历经十年的探索和尝试,2005 年 6 月 29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明确提出从 2006 年起国家每年将有计划地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通过法定程序安排担任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相应职务,力争在三年到五年内实施一村至少有一名高校大学毕业生的目标。截止目前,大学生村官政策正式实施已超过 10 年。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时任党中央 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同志给大学生村官们的回信中,他指出之所以这一项政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有科学思想、知识和眼光的新农村建设骨干力量;第二,保证党和人民的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需要培养大批经受过基层特别是农村艰苦环境锻炼,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干部人才;第三,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大批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高校毕业生发挥表率作用。故从政府来看,推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目的在于:推进社会新农村建设、培养党政后备干部人才和促进就业。对大学生本身而言,是实现理想、锻炼能力、提升水平和就业的需要。而对村(居)而言,该政策则是为了改善干部年龄、知识结构和培养村(居)合格的接班人。
然而从各地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看,结果却是喜忧参半: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最初的政策目标,但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大学生普遍缺少基层工作的经验、择业动机不一,在融入农村环境上较为迟缓,也影响了大学生村官在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另外,大学生村官政策本身也在执行过程中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如自身合法性不足、政策融合度较低、相关大学生村官保障机制也有所欠缺,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村官流失严重等问题。关于这些问题,虽然我国学者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已有研究的切入视角单一,看问题不够全面容易导致结论的信效度低;二是研究方法虽多以实证为主,但调查对象多只限于大学生村官本身,少部分还以村干部、村民为调查对象,而与该政策执行切实相关的政府执行机构、高校就业促进部门等则鲜有研究者作为调查对象;三是已有研究普遍不善于将政策执行研究理论与我国实际结合,缺乏理论支撑,文章结构较为松散、逻辑性不严密。
总之,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偏差现象及已有研究的不足促成了本文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的研究。从理论意义上讲,本文将有助于现行大学生村官政策和长效机制的完善与改进,进而创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从实践意义上讲,本文将对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工作,指导政府和高校加强对基层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提升社会公众对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大学生村官群体的认知和理解,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公共政策执行综述
1.2.1.1 公共政策执行的定义
西方学者率先展开了政策执行的研究。政策执行研究奠基人普雷斯曼和威尔达夫斯基从衔接政策制定和政策意图的角度,认为执行可被看作是目标的确立和适应于取得这些目标的行动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过程。范美特和范霍恩(1975)从执行主体的角度,将公共政策执行界定为:为了实现先前的政策决定中所确定的目标,接受有关政策指导的公共部门或私人部门的个体(或团体)所采取的行动。查尔斯&琼斯(1977)则侧重执行的过程和步骤,认为公共政策是将一项政策付诸实施的各项活动,在诸多活动中,尤以解释、组织和实施最为重要。所谓解释就是将政策的内容转化为民众所能接受和理解的指令;组织就是指建立政策执行机构,拟定执行的办法,从而实现政策目标;实施就是由执行机关提供例行的服务与设备,支付经费,从而完成议定的政策目标。而我国学者多从过程的视角对政策执行作出阐释,较有代表的观点如下:台湾学者林永波和张世贤(1982)将政策执行看作一种动态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负责执行的机关和人员组合各种必要的要素,采取各项行动,扮演管理的角色,进行适当的裁量,建立合理可行的规则,培塑目标共识与激励士气,应用协商化解冲突,冀以成就某特殊的政策目标。陈振明(2003)认为政策执行是执行者通过建立组织机构,运用各种政策资源,采取解释、宣传、实验、协调与监控等各种行动,将政策观念形态的内容转化为实际效果,从而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活动过程。
综合上述观点,本文认为政策执行总是指向政策目标的,且伴随一系列促使目标达成的行动,故将政策执行界定为:为了达成一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行动。
1.2.1.2 &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综述
从上世纪 70 年代至今,西方学界对公共政策执行研究多围绕影响公共政策执行因素展开讨论,从而形成公共政策执行的三种研究模式。
(1)自上而下研究模式(20 世纪 70 年代初至 70 年代末)。由于政策执行还处于研究伊始阶段,故该阶段的研究重点还停留在具体的案例分析上,着重细节性的描述某项特定政策是怎样在一个或几个地区得到执行的过程。由此而延伸出的一种经典的政策执行研究方法便是自上而下研究模式,代表人物有普瑞斯曼和威尔达夫斯基(1973)、甘恩(1978)、萨巴蒂尔和马兹曼尼安(1979)等采取该模式的研究大都基于一种假设,即&政策执行始于中央政府的决策&。研究者们认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分开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各司其职。此外,政策执行被看作是政策制定的后续过程,两者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一项政策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政策设计的目标是否清晰、合法性是否充足、执行计划是否确实、能否妥善控制执行者的诱因和纪律等。由于该模式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故也被称为&理性模式&,但是该模式过分强调中央政府的政策及目标,忽视了基层执行组织与人员在政策执行过程中的能动策略。正是这样的理论缺陷使得该模式遭受到很多学者的批评,人们开始把研究的目光从中央政策制定转向基层执行,也就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模式。
......................
第 2 章 &相关理论概述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本文试图从政策、结构和行为三个视角较为完整地剖析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问题。本章内容分别对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主要内容、我国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情况和公共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作出阐释,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理论假设,为后一章节的实证调研奠定基础。
2.1 &政策视角&&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村官政策制定是否科学、合理,是该政策有效执行的重要前提。这一 小节主要根据官方文件资料阐释大学生村官及大学生村官政策的主要内容,具体如下:
2.1.1 &大学生村官
大学生村官是对&到村任职的高校毕业生&的一种通俗叫法。大学生村官并 不是实质上的&官&,他们的职务是村党支部(党总支、党委)书记助理和村(居)委会主任助理。根据官方文件,一般来说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职责是协助做好服务贯彻党的方针路线、服务基层建设、各类民政事务和行政事务等。由此可见,大学生村官一般是在农村从事辅助性和服务型的工作。本文所讨论的&大学生村官&,根据绩效表现,可分为进入&两委&①的大学生村官和普通岗位的大学生村官;根据在职与否,可分为在职大学生村官和离职大学生村官。
2.1.2 大学生村官政策
2.1.2.1 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演变历程
1995 年至 2001 年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萌芽期。1995 年,江苏率先开始聘任 大学生村官。随后,海南、浙江、广州、辽宁等省市开始试验性地推出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一时期该政策的特点表现为,规模小、形式多样、安排不完善、影响力小,但是逐步为知识分子回流基层社会开辟了正式渠道。2002 年至 2005 年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探索期。随着社会各界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渐突出,大学生村官政策在全国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得以扩大推广。这一时期该政策的特点表现为规模较大,运行机制较完善,影响力较大,在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整体素质、稳定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5 年至 2008 年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验期。大学生村官计划由此进入大范围试验阶段。直到 2008 年初全国共有28 个省市区实行了大学生村官计划。这一时期大学生村官队伍迅速壮大,各项运行机制趋于完善。2008 年至今是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成熟普及期。2008 年初中组部等部门决定,用 5 年时间选聘 10 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关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的意见(试行)》这一官方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该政策在全国的各个省市开始大规模地展开和普及。
.....................
2.2 &结构视角&&我国基层治理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的社会环境在基层。根据政策执行理论,环境是影响公 共政策执行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的基层治理背景详细分析。
2.2.1 &熟人社会
&熟人社会&最早是由我国学者费孝通提出。他认为,由于生长在乡土社 会的人们的活动范围在地域上有所限制、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所以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在一个熟悉的社会中,人们会得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自由。规矩不是法律,规矩是&习&出来的礼俗。
在一个熟人社会里,&人情&或&面子&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机制,&摆事实&、&讲道理&、&劝说&、&谴责&、&诱导&等方式成为日常重要的权力技术。在这样的社会里,讲人情、给面子也就成为了一项长期的互惠合约,根据不同的场合、情况介入礼物、问候、访问和帮助的互换,这构成熟人社会里独有的伦理体系,当社会中的人与人相处时,这一套伦理体系将指导和规划他们彼此的行为。
基层社会除了仍是一个熟人社会,其与城市还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在语言沟通上,基层社会中并没有使用普通话沟通的习惯,大多情况下人与人使用方言沟通。如若陌生人进入到基层社会,仅凭是否会熟练操持一口&土话&,就能迅速拉近或拉大陌生人与当地人的距离;在作息习惯上,基层社会里的人习惯&早起早睡&;在娱乐方式上,基层社会相对单一、时间也相对固定,如下午打牌、闲聊,晚上看电视,周末出门消费等;此外,基层社会的工农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状况也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社会,交通不便也是问题。
基层社会中,多数是留守的妇女、儿童和老人,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且因 为外界对基层社会的冲击和影响较大,故一定程度上导致基层社会中的人更加注重私人利益和短期利益。这里的私人利益相对于公共利益,短期利益相对于长期利益,&自私&、&浮躁&、&急功近利&是当前基层社会中人的最为直白的注解。
.......................
第 3 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的实证调研 ...................... 35
3.1 &实证调研的开展 ...................... 35
3.1.1 &实证调研单位情况介绍 ................... 35
第 4 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反思 ........... 53
4.1 &调研结论: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的构建 ................. 53
4.1.1 大学生村官 ................. 55
第 5 章 &总结与展望 .................. 64
第 4 章 &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的构建与反思
4.1 &调研结论: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的构建
通过对 S 街道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实际落实情况和 S 街道大学生村官生存现状的调研,本文形成了展现影响进入村(居)&两委&的优秀与一般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在职与已离职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的对比情况(见表 4-1)。
.......................
第 5 章 &总结与展望
大学生村官政策自执行以来,为我国基层建设、党政后备干部队伍输送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先进知识与理念的青年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与此同时,国家主导的大学生村官政策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政策目标、是否真正为基层建设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一直是公众热议的焦点。
本文立足这一焦点,从政策、结构与行为三个视角探究大学生村官政策的执行问题,在对大学生村官政策主要内容、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基本情况和公共政策执行相关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的理论假设,并通过对南通市 S 街道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情况的实证调研,尤其是通过对S 街道进入村(居)&两委&的大学生村官、一般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和已离岗的大学生村官的对比,基本印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且进而建立了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支撑体系。
本文认为,影响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的关键因素有三个:一是大学生村官自身,包括大学生村官自身的职业认知与定位、工作胜任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二是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居)环境,包括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居)环境的认同、支持和接纳程度和发展机遇;三是大学生村官政策,包括大学生村官的选聘机制、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等。其中,村(居)环境和大学生村官政策会进一步影响到大学生村官的心理调适能力,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和流动机制会间接影响到村(居)干部对大学生村官及其工作的认同与支持程度。但通过&优秀&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本文认为,大学生村官自身,其中包括对大学生村官岗位有明确的认知和清晰的发展定位,具备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工作胜任力,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及善于变通、迎合环境的变化,并善于抓住村(居)之于其自身的发展机遇,才是大学生村官政策有效执行的最关键因素。
此外,通过实证调研中的观察、访谈等,本文认为 S 街道政府执行大学生村官政策、实现大学生村官政策目标的整体效果较好,但也存在&形式主义&&&忽视对大学生村官群体培养效果的评估、缺乏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关怀以及激励机制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转变传统看待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中关于&利益、身份、跳板和互惠&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大学生村官政策执行有效性的建设性思考:大学生村官政策应尽可能满足大学生村官政策相关者的诉求和利益、大学生村官应积极融入村(居)环境、合理规划发展以获取实质上的&身份&、实现&跳板&的价值以及村(居)组织应在认同的基础上努力接纳和关怀大学生村官群体等。
参考文献(略)
行政管理论文2018优秀范文六:政府绩效对政府信任的影响&&基于苏州市乡镇政府的实证研究
第一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一、文献综述
(一)政府信任研究综述
1、政府信任的概念内涵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各类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比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政府内部腐败事件频发,政府工作人员庸政、懒政等,导致政府信任受到了广泛关注,总体而言我国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关系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公民对于中央政府的信任关系,另一个是公民对于地方政府的信任关系。有研究表明,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呈现出非常明显的&政府层级越低,信任度越低&的趋势。公众(农民)对主要政治机构有高信任(Shi,2001①;Li,2004②;Wang,2005③),一些学者从文化价值、后物质主义、威权主义角度提出解释(Shi,2001;Wang,2005;马得勇,2007④) 。程倩(2009)认为政府信任指国家权力实施过程中所设计的对象,包括个人、群体和组织的社会公众,对行政体系总体的,即对行政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运动状况的合理期待,以及行政体系对这种合理期待回应基础上的一种互动关系⑤。Stephan 将政府信任分为三个维度,即能力维度是指公众认为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来实现其目标的程度;仁慈维度是指公众认为政府表现对公民的真正关心的程度;诚实维度是指公众认为政府很好地履行了其职责,公务员廉洁自律的程度⑥,符合本文表达的概念。
2、政府信任的前因变量
关于政府信任的前因变量,主要有以下几个分析角度:一是政府作为方面。如陈明哲的研究表明,影响地方政府信任度的因素依次是:地方政府官员的形象、制度公开化程度不高、行政行为不当、行政能力欠缺⑦。调查发现,公民之所以不信任地方政府,一方面是由于公共政策偏差,导致民生问题出现,尤其是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问题。正如Nye将其总结为政府无效率、浪费公款并花费在错误的政策上。另一方面是执政方式不当,如司法不公、信息不透明、暴力执法、暴力拆迁等。Volcker认为公民对政府效能的整体评价较低,是政府信任缺失的重要原因,尤其表现在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公众在这方面的感知更加突出(Volcker,1999)。Core同样指出政府的浪费与行政效率低下是导致公民不信任政府的主要原因。胡荣指出信访制度失灵是农民政治信任流失的主要根源之一。因此,公民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主要是因为政府政策执行不到位和政府官员的不当言行以及贪污腐化造成的。
........................
二、理论基础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于 20 世纪 60 年代在美国兴起,随后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传播。它强调人类行为中的心理因素,被称为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理论。这一理论主张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到某种能够带来奖励和报酬的交换活动的支配,因此,人类一切社会活动都可以归结为一种交换,人们在社会交换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创立,主要代表人物有布劳、埃默森等。
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霍曼斯认为人类社会的一切社会活动,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其本质都是一种交换活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种交换关系,社会即为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此外,个体除了争取与他人的交换平衡,也追求交换收益,即获得的回报的价值与付出的成本的差异达到最大化。他指出人们在进行交换活动时不仅限于物质需求,也包含认同、关注、信任等精神需求。
布劳的理论虽然是以霍曼斯关于交换的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但他认为并不是所有的人类行为都受到社会交换的影响,社会交换只是人类行为的一部分。他提出必须符合两个要素才能使行为变为交换行为:一是该行为的最终目标只有通过与他人互动才能达到;二是该行为必须采取有助于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布劳将社会交换界定为&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再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停止的行动&。他认为社会交换是发生在个体之间、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之所以相互交往,是因为在他们的相互交往中,他们都通过交换得到了某些需要的东西②。
布劳的交换原理包含理性原理、互惠原理、公平原理、边际效用原理与不均衡原理。影响社会交换的最基本的社会原理是互惠原理和公平原理。互惠原理是指一旦发生社会交换, 受惠一方就必须承担和履行回报义务。一旦破坏和违反了互惠规范,交换过程也就自行中止,甚至会导致冲突③。互惠原理认为人们之间交换报酬越多,越可能产生互惠的义务并以此来支配以后人们的交换。公平原理是指人们建立的交换关系越多就越有可能收到&公平交换&的制约,在交换中越是不能实现公平规范,被剥夺者就约会倾向于惩罚违背规范的人。理性原理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个体是&理性经济人&,人们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最大的效用、利润或社会效益,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行动发生的可能性=价值&概率。边际效用原理是指一个人越是经常地得到某种报酬,那么随着报酬的增加此人所获得此报酬的满足感和价值感就会减少。不均衡原理指的是在社会单位中,某些交换关系越是稳定和均衡,其他交换关系就越可能变得不均衡和不稳定。
.......................
第二章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政府绩效的不同维度对政府信任有何影响,是本文重点探讨的问题。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的客观绩效已无助于政治信任的维持,而公共产品方面的治理绩效(如降低失业率、基尼系数和提高人均福利支出等)更有助于塑造政治信任(孟天广等,2012),而在政府部门中,由于深受唯GDP政绩观的影响,经济绩效对政府信任的解释力是否更强?这也值得进一步探究。同时,根据Berman等研究指出,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可以有效降低公众对政府的批评、增强对政府的信任。因此,推断尽管存在政府绩效对政府信任可能具有直接影响效应,但是简单把两者联系起来不够严密,是否在两者中间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这也是解决的问题之一。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公民参与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公民在评议政府行为、参与民主决策时对政府评价比较高这一现象。如果除了政府内部评价外,公民无法参与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那么他们往往就不愿意以主人翁的态度去提出绩效改进意见,如果在政府绩效评价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公民参与,那么公民往往对政府的绩效感知满意度较低。据此推断,公民参与会调节政府绩效中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共事业以及内部流程与政府信任的关系。
(一)政府绩效与政府信任
政府部门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有效的绩效评价工具,是由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公共事业与内部流程构成的一个整体,由此,从政府绩效的四个层面出发,逐一剖析不同维度的政府绩效对政府信任的影响。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晴雨表,是指公众对政府当前社会治安、医疗保障体系、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满意度。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发生,诸如苏州通安、云南孟连、各地扶贫事件、PM项目一闹就停等,这些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使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变得日益脆弱,导致地方政府信任受到质疑,说明公众对于政府产生了严重的不信任感。因此,深入、客观、科学、综合地审视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公众对政府尤其对地方政府的不信任问题,对于保持社会政治稳定及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发生了巨大转变,公民在教育、医疗、环保、社会保障等方面都有自身的利益诉求。然而,转型期我国也面临区域经济、城乡经济发展不均衡、社会矛盾凸显,这对农村地区造成的影响尤其重大。乡镇政府作为处理农村事务的一线基层政府,直接面向农村的各类矛盾与冲突,一旦处理不当,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更会加剧此类现象,势必使农民难以信任政府,也会导致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现阶段,社会贫富差距过大、收入分配不公是关系社会稳定的一个主要事实。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是0.16,而近些年却达到甚至超出了0.4,超过了国际警戒线,高于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的水平②,这意味着我国的贫富分化已相当严重。由此,导致公民产生明显的不公平感和不满情绪。贫富差距只是表象,深层次的原因不容忽视。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成果日益惠及大众,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比如城市低收入居民、农村贫困人群和农民工等,他们的生活水平相较过去有了质的飞跃,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另一方面,发展的不均衡带来了权利不公和机会不公,这背离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社会公平的表述。养老金&双轨制&等政策倾斜,产生了巨大的利益分配鸿沟,在横向比较中,弱势的一方自然会产生心理落差,觉得其他群体获利更多。相对剥夺理论有助于解释此现象,由此产生的不公平感,往往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为政府信任危机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空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予财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