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加息的影响释放7万亿有何影响

网传央行释放7万亿 人民币贬值2%?假的!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下载客户端:
核心提示:央行释放的7万亿、拗口的名词“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和你我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事实说】第②期上周末,央行低调放出了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瞬间引爆互联网,掀起一阵“恐通胀”的波澜。一时间“央行释放7万亿,人民币贬值”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喧嚣不断。如果央行向市场投放7万亿,那么人民币将继续贬值、而楼市涨价也将成为定局。这让本来付得起首付的突然要贷款了;本来准备买房的又踌躇不前;本打算去菜场买个仔排的也就换成了五花肉;手中的人民币越来越不值钱……在工资不涨其他都涨的情况下这样的情状想想着实让人心塞。但是小编告诉你别急,“央行释放7万亿”是空穴来风。这两天我们生活中接触的最多的就是“央行7万亿”和“中国式QE”。那么这7万亿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中国式QE”到底又是什么,央行新举措的本意究竟又是什么?小编综合整理多方意见观点,向您捧出一篇可能是近期来最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金融政策解读。央行释放“7万亿”的消息来自央行发布的一则300余字消息。小编解释版:这里面有个拗口的名词“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需提供抵押品,如商行资金不足,只能向央行申请贷款,即“再贷款”。举例来说,假设银行有100万,贷款给A企业,这样银行形成了一笔债权。然后,银行可以把这笔债权抵押给央行,再拿到一笔新款子,然后把钱再贷给B企业。网络盛传的“央行7万亿”是这么算出来的央行发布的消息,可以理解为取消了《商业银行法》规定的中国银行业的存贷比是75%。什么是存贷比?存贷比,是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率,比如银行吸收了100元的存款,按原规定只能放出75元的贷款,另外25元必须留存下来。取消存贷比以后,理论上,那25%也可以放贷。但是,日正式实施的大型金融机构(银行)准备金率为17.5%,所以25%-17.5%=7.5%,而国内大型金融机构(银行)有效存款总额到目前接近100万亿,用这近100万亿与7.5%相乘,这就得出了“央行释放7万亿”的消息。但是,这7万亿就真的这么容易一下子在市面上流通开么?小编告诉你,让这7万亿全部在市面上流通,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所有商业银行都愿意用抵押品向央行申请贷款;第二,央行内部评级所有商业银行抵押品合格通过。在目前经济状况下,可供银行信贷投放的优质项目极端不足,商业银行惜贷严重。目前的情况是商业银行根本不愿贷款,而不是没钱可贷。这种情况下,银行把存量信贷资产质押给央行、释放额度再进行信贷投放的动力有多大? 数据显示2014年,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山东和广东试点,至2014年底,山东发放了9单、广东只发放3单。央行在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方面,一样有额度控制,在已经试点的山东、广东的额度都不高。而且,并非所有的企业贷款都可作为质押品,例如房地产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银行贷款,是不能拿去央行抵押的。所以,现在网络上流传的“央行释放7万亿,通胀马上要来了”是充满逻辑漏洞的。央行的决定,只是“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而已。由7万亿而引发的“中国式QE”到底是什么?首先我们要明确,既然这个7万亿是站不住脚的,那么这个“中国式QE”也是不成立的。QE是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宽松政策)的缩写,是一种货币政策,主要指各国央行通过公开市场购买政府债券、银行金融资产等做法。量化宽松直接导致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增加,可视为变相“印钞”。很多人将其与美国的QE政策相提并论,其实QE政策的运用有两个时机背景,一是金融危机的出现,二是传统工具用尽。目前,中国经济虽有下行压力,但官方已经表示完全可控,传统货币工具也未用尽,所以将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与QE划等号是不恰当的。央行提出的“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官方消息:央行此举的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和灵活性,有助于解决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合格抵押品相对不足的问题,引导其扩大“三农”、小微企业信贷投放,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小编解释: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主要有三个作用。其一,作为新的基础货币补充渠道。截至目前,今年仍有2万亿元的基础货币缺口。央行连续两次降准的前提下,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仍是央行流动性管理工具箱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第二,加强向调控进行到底。商业银行惜贷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对亟需输血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往往“敬而远之”。此时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总量上是为对冲地产和传统经济下行压力,结构上是可以促进经济转型,为金融机构向小微三农贷款提供激励。第三,有利于平稳资金利率。信贷质押再贷款给了银行选择权,当流动性紧张时银行可以将信贷资产质押在央行换取流动性,起到平稳资金面的政策意图。“扩大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对楼市影响不大其一:楼市并不差钱。房地产融资渠道已经大为放宽。过去一年来,许多房地产公司发行了巨额的公司债,且利率次第下行。其二:贷币目前暂时不是决定楼市运行的主要因素。三四线城市,主要矛盾供应过剩,库存过大。一线城市房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供应不足。其三:目前,宏观经济仍未稳定,企业盈利没有改善,投资性需求持续观望。它带来的是投资者信心不足的问题。外界风云嘈杂 请看事实说话通胀有巨大负面效应,让人们深感恐惧,因而大家对“7万亿”特别敏感情有可原,但,有疑问可以找专家解读,可以在网上搜索相关知识,可遗憾的是,这些并不麻烦的事,很多人却不肯做,而是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匆忙地加入到情绪化的“质疑+惊呼”的合唱中,而参与其中的人越多,谬误就越像真的,进而裹挟更多不肯独立思考的人,从而产生群体误读。我们是现代人,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请妥善使用手边的工具提高知识传播效率,而不是一味加入情绪宣泄的队伍中去。
来源:新蓝网综合编辑:朱惠子& 央行释放7万亿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央行释放7万亿会有哪些影响
央行释放7万亿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 央行释放7万亿会有哪些影响
央行释放7万亿对老百姓有什么影响?央行释放7万亿会有哪些影响?央行又放大招啦,就是存贷比的废除,过去中国一直非常严格监管75%的存贷比指标,经过简单测算,废除存贷比大概能释放约7万亿的信贷空间。这信贷比取消,释放的7万亿元人民币,一夜之间,人民币贬值近2%,如果你有1000万,一夜之间损失了一辆宝马1系,如果你和我一样,只有100块,可能早餐没有了。人民币贬值是切肤之痛,血淋淋的教训告诉我们,未来的钱是国家说了算,买东西一定要选择分期付款,比如说买房子做固定资产,才会越来越赚得多。所以为了保障我们的钱不“被偷”只有选择——投资——买房。黄金10月,央行告诉你为什么要买房2014年11月以来,央行先后5次下调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开发商、购房人的贷款成本已经大大下降,这对于楼市是实实在在的大利好。在随后
7、8、9月的趋势政策利好面前,机会就像是小偷,来无影去无踪,走的时候方知损失惨重。然而10月份央行以抛出倚天屠龙刀,今日不买还待何时!
食叁味火锅加盟怎么样?大概需要投入多少资金?现在很多加盟商都没什么经验,他们加盟...
对于投资创业来说,只有不断创新才会不断赚钱,就拿餐饮行业市场来说,食叁味火锅就是...
禾言己生煎包加盟,学技术送设备,总部从选址、设计等全程扶持,让没有经验的创业者,...
禾言己生煎包,食客青睐的小吃品牌,加盟技术简单,易学会,总部全程扶持,让加盟商可...当前位置:&&&&&&&&&正文
央行释放7万亿有何影响?股市、楼市、保险获益
来源:大家保保险网&|& 17:03&编辑:李慧萍
央行上周突发大招,扩围资产质押再贷款,即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人民银行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 9省(市)推广试点。此消息一出,许多业内人士语言,央行将释放7万亿信贷资金。一旦央行释放7万亿,人民币将贬值近2%。这对于当前我国民众来说,是一个雪上加霜的消息。人民币贬值意味着钱更不值钱,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应当通过理财等手段来抵御贬值。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央行释放7万亿,对目前的理财产品也会产生不少影响,消费者务必要选择合适的理财手段。
央行释放7万亿将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央行释放7万亿的消息落实,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会导致人民币贬值,而且是编制近2%。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原来10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变成了98元。
假设小王的月薪是5000元,央行释放7万亿后,虽然小王拿到手的工资不变,但是这个工资的购买力已经大大下降,变成了4900元,等于直接蒸发了100元。而如果小王已经有10万元存款,那么就意味着这笔存款的购买力也失去了2000元,足足少了一次省内游。
人民币贬值,群众的钱购买力下降,加上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老百姓的钱已经越来越不值钱。如何才能实现财产的保值和增值?只有理财。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选择合适的理财手段非常重要。但是央行释放7万亿,同样也影响着目前的投资理财回报率。央行释放7万亿,哪些理财产品会获益呢?
央行释放7万亿,哪些理财产品获益?
1. 股市、楼市获益
央行释放7万亿,意味着市场上的钱更多,这些钱就更爱网股市和楼市里流。但是从近几日股市的动向来看,今年股市跌停日远多于涨停日,对于老百姓来说,一味拿着钱向股市冲是不理智的。建议可以观察今后央行对于释放信贷资金的具体政策再决定。
2. 利好保险、分红增加
央行释放7万亿,人民币贬值,但是大部分保险公司都持有一定数量的以美元或港币计量的净外币资产,人民币贬值,对应美元和港币的甚至带来汇兑收益,也就意味着保险公司的利润会获益。
对于普通的投保人而言,保险公司的利润上升,也就意味着分红上涨。以分红险为例,人民币贬值后,保险公司盈利上涨,那么作为分红险的客户,分红也会上涨。
央行释放7万亿,银行收益率下降
央行放水,市场上的钱增多,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会下降,也就意味着P2P、银行理财、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收益都将下降。
此外,央行放水,银行的利息也会减少。因此大家保保险网建议消费者不要再把钱存在银行里,而应该拿出去投资和消费。
而对于想买理财产品的消费者而言,建议优先购买收益率高、期限1年以上的理财产品。尽量避免购买期限短的理财产品。
免责声明:本篇资讯属于广告宣传,广告内容来自企业投稿发布,与深圳之窗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的相关阅读:
深窗公众平台央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网传“中国版QE到来,手中的钱要贬值”,专家表示:
“放水”七万亿说法不靠谱
周末,央行在官网上宣布将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9省市推广试点。一石激起千层浪,央行
的消息发布后,就有声音称央行此举相当于释放7万亿元的流动性,等于一次变相的量化宽松(QE)。更有文章称一旦这7万亿元释放出来,就相当于人民币贬值2%,我们手上的钱就更不值钱了。
昨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则表示,网传的7万亿元有点言过其实了,但是央行的宽松意图仍然明显,不排除年内继续降准的可能性。
羊城晚报记者 戴曼曼
推广试点并非“强刺激”
上周六(10日),人民银行在其官网挂出通知称在前期山东、广东开展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形成可复制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在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湖北、四川、陕西、北京、重庆等9省(市)推广试点。
一则300余字的消息,却引发了轩然大波,原因就在于有媒体解读称此次央行的这一举措不仅能够替代降准,释放多达7万亿元的流动性,更是称其为“中国版”的QE。
然而,昨日,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都表示,有关于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能够释放高达7万亿元的资金其实言过其实了。有业内人士表示,7万亿元的说法并非第一次出现,而是早在取消存贷比的消息传出后,就有人通过基础乘数的计算表明将释放7万亿元,而此次只是借着新消息再次“炒”了一把,也有业内人士向羊城晚报记者直言“看不懂这7万亿元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存贷比取消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大被部分机构解读为7万亿大放水和中国版的量化宽松,这一判断缺乏逻辑上的严谨性与事实也有不相符之处”,民生固收团队的李奇霖指出,“信贷质押再贷款释放的规模由银行需求量决定,主动权在银行,而非央行,而QE是央行预先确定的规模,具有强制性。”他认为,QE资金成本几乎为0,而信贷质押再贷款是有资金成本的,其资金成本会视当时的市场利率和银行抵押物的情况决定。当前国内并没实施QE的必要,也不能理解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就相当于一次“强刺激”。
试点具体数据暂未披露
到底什么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所谓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指的是银行可以用现有的信贷资产(即已经放出去的贷款),到央行去质押,获得新的资金。
而对于什么样的信贷资产才能成为抵押品,根据央行官方的口径则表述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地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部分贷款企业进行央行内部评级,将评级结果符合标准的信贷资产纳入人民银行发放再贷款可接受的合格抵押品范围。
昨日,也有广东省内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虽然信贷资产再质押试点已经在广东进行试点,但是一些具体的细节和数据均没有明确向外界披露过。而根据国金证券马鲲鹏的一篇调研报告里的显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在山东和广东试点,至2014年底,山东发放9单、广东发放3单。
羊城晚报记者试图联系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并未获得数据和试点情况的回复。昨日,记者试图联系广东省内的多家银行,均未获得有关于信贷资产再贷款的具体利率情况。
同样,记者多渠道查询山东的试点情况,也没有相关的数据显示。一位地方人行的相关人士则表示,所有的数据披露必须经过总行的同意,“而央行目前看来较为谨慎,但也不排除统一就此事作出回应。”
年内央行仍有降准可能
不过虽然业内人士均认为,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算不上强刺激,但是仍然看得出央行宽松意图未改。
“虽然信贷资产再抵押贷款算不上强刺激,但是央行维系资金面宽松的意图却没有改变”,昨日,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央行此次扩大试点范围在于扩充货币投放渠道,以对冲外汇占款下滑,“与此前的PSL(抵押补充贷款)、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和SLF(常设借贷便利)等形成组合工具,以平稳市场资金利率”。
但是对于央行此举究竟将有多大的效果,多位业内人士直言并不确定,因此年内降准并非完全没有可能。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表示,年内是否降准,具体还要看央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的实施情况,“从逻辑上看,信贷通过抵押盘活,对银行盘活流动性有好处,但短期内会不会有这样的效果还需要观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央行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扩围体现了当下的政策导向,即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比如小微企业发债困难,可接受贷款作为抵押以获得资金。”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就会更加容易?昨日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就表明,当前真正影响银行信贷投放的因素是银行分风险偏好,“即便是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也要求的是优质贷款资源,因此也不能笼统的就说中小微企业借钱更容易,但是确实在政策引导上,有利于为金融机构向小微三农贷款提供正向激励。”
楼市大利好暴涨不可能
羊城晚报讯记者赵燕华报道:对于央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业内普遍认为将对楼市构成利好,因为这相当于降准。不过由此幻想楼市会暴涨,那可能“你想太多了”!
专家解读,商业银行可以把央行认为合格的信贷资产,向央行质押换取低价的再贷款,然后贷款给企业,赚取差价。这相当于增加了基础货币供应,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虽然给开发商的贷款,未必能获得再贷款,但银行整体上资金会变得充裕,这样有利于市场利率走低。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带来万亿级的信贷增量,对楼市无疑是有益的,但影响有限。原因有四:首先,目前楼市并不差钱。房地产融资渠道已经大为放宽。其二,贷币目前暂时不是决定楼市运行的主要因素。其三,目前,宏观经济仍未稳定,企业盈利没有改善,投资性需求持续观望。其四,房价已在高位,很难全面大涨。
补血实体经济
A股反弹百点
羊城晚报讯记者莫谨榕报道:周末,市场翘首以盼的降准降息等预期并未成真,但央行又从货币政策工具箱中拿出新的调节利器——扩大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范围,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类似的宽松效果。对流动性极为敏感的A股在昨日行情火爆,全日高开高走,一举收复3200点整数关口,收盘大涨逾3%,行业、个股呈现普涨态势。
央行进一步加大货币政策宽松的力度,新政一方面为实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促进各类经济活动,既对实体经济“输血”,同时也让股市的流动性获得进一步的改善,形成利好。恒泰证券分析师认为,利用这种新渠道,商业银行可以将优质的存量信贷资产质押给央行,获得央行的再贷款,从而达到盘活存量信贷资产的效果,中小机构抵押品不足的问题将得到一定程度解决,对相关上市公司形成较大利好。
货币新政的实施有望为煤炭、有色、房地产、钢铁等行业注资新的活力。从盘面表现上看,昨日有色金属、煤炭等泛资源类板块受到利好提振上涨明显,有色板块涨逾4.46%领先大盘,钢铁板块也大涨近4%,而银行板块昨日涨幅偏弱,仅为1.75%。
多数市场分析认为,尽管该政策不是直接刺激股市,但政策出台对市场流动性的乐观预期形成了支撑。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人士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该政策对流动性有一定的利好作用,虽然政策目的不是为了直接刺激股市,更多是扶持实体经济,但对股市来说仍偏利好,表明宽松政策是未来的大方向。
文章来源: 财经综合报道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逆回购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