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次创业成功,58同城姚劲波老婆有哪些创业秘诀

相关的新闻
网友点击排行创业3次成功3次,58同城姚劲波:识别一个人是否优秀,要注意这3点
提到姚劲波,很多人印象中可能只有58同城。
事实上,姚劲波早在2000年就活跃在中国互联网界,他创立了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姚劲波同时还是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务网站易域网以及学大教育的创始人,其中易域网被万网收购。他先后创业3次,其中2个项目登上纳斯达克,1个项目被收购,是一名成功的连续创业者。
经过12年努力,如今的58已经成为一个生态集团。
58赶集合并后不久,杨浩涌选择了离开,姚劲波成为最大的赢家。合并后的员工数量一度高达25000人,领导这个庞大的队伍,需要不凡的领导和管理能力。姚劲波也意识到“人”的重要性。
他公开表示过,58同城创立时,因为他一直是单打独斗,直接导致其发展缓慢。姚劲波后来反思认为,创业开始最重要的便是“找人”。他说:如果让我回到当初的时候,最重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花30-50%的时间在找人上面。
在公司由小到大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都会面临人才、管理的难题,今天分享的就是姚劲波在寻找人才、管理队伍上的经验。
一、创业中每天一定要用20%的时间,见最优秀的人。
我是一个人创办58的,目前58管理层八九个人,全部是最近三五年重新组建的。如果再让我选择的话,我一定不会一个人创业,要几个人一起做事情,这个非常重要,58最初之所以发展比较慢,就跟我们的团队不太健全有关系。
如果让我回到当初的时候,最重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花30-50%的时间在找人上面。九年前(2005年)我几乎没有在找人上花任何时间,当时我自己认为自己是全能的,编程可以做,Logo可以做,上传服务器也会做一点点,做产品没有问题。
后来发现你跟别人打仗的时候老输,这里输一点那里输一点,人的信心从100分可以突然掉到0分,打了几个败仗,特别沮丧,于是忽然有一天醒悟了,重新开始在各板块全部组建一流的人:销售、人力资源、财务、产品、市场、服务器运维、美工、无线,全部招一流的人。
创业者要让人推着你往前走。有的人跟不上,他会拖慢这个业务,所以说找到最好的人是关键。所以不管怎么样,你一定要找这个领域最好,能够承担得起的人。我一定要知道,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最好的人在哪里,然后我就去拉这个人过来。
创业中每天要花20%的时间见视野内各种最优秀的人,挖最合适的人。如果拥有合适的优秀的人才,基本上就会变成公司的优势。比如销售,同样的流量,中等人可能能做到80万销售额,好的人可能做100万销售额。你的公司的成本可能是80万,只能做80万销售额就没有利润。
但是你的对手,可能找到了一个优质销售,同样80万的成本做100万销售额,就有20万利润。这两个企业融资的时候,如果你的估值1000万,对手可能就是5000万,因为你没有利润,他有利润。
投行的人做模型出来,他就是比你高五倍的估值,于是你只能拿到200万投资,他拿到了1000万,于是你就必败无疑。任何业务都是这个道理,流量上面也是这样,用户产品合作上面统统是这样,有时候你败得稀里糊涂,就是因为你找错了一个人。
二、给大公司给不了的待遇,让人才留下来
对于优秀的人,如果够不着,可以通过会议、约谈培训指导、甚至投资人牵线的方式来。但是如果你想要的这个人,因为种种原因不愿意加入你的队伍怎么办?
那就一年之内找他谈五十次,每两周跟他见一次面,谈理想,总有一个时刻,他在原来的公司做得不开心的时候,觉得没劲,如果你的理想能和他匹配上,你给他高的工资,福利等,你可以给他别人给不了的,他可能就来了。
即使再挖不动,也可以保持朋友关系,经常请他来讲个课,多多交流,也许他会给你推荐不错的人选。同时还能作为你决策分析的外脑,帮助你思考和解决问题。
还有一点,大公司一级一级设定好,每个人管很窄的一块,你挖的人在你这里可能是副总裁,但是在百度腾讯可能就是很小部门的,可能连马化腾都见不到,但是在这里能天天见到你,你可以给他3-5%的股权,他永远也算不出来他在百度和腾讯有多少股权。
所以学会分享股权和分享未来很重要,永远要让你的人拉着你的业务走,而不是让你的业务推着你的人走,始终让你的人比业务高一级别就对了。
另外就是速度,有的创业者允许公司以10-20%的速度增长,在互联网行业这是不可思议的,如果58有一天速度发展低于50%,我肯定觉得太糟糕了,我始终要把企业带到快车道去。
发展速度也是一样,你速度不达到一定的临界值,你是留不住好人的,因为你没有办法给他创造更好的回报,创造更好的空间。比如他今天带五个人,他明天带十个人,他现在月薪一万,他希望明年三万,如果没有这样的加速度和增长速度,你没法给员工创造很好的环境,真正留下的人就是比较平庸的人。
所以始终把你的企业带到快车道去,在互联网行业不仅仅是安全的需要,更多的是生存的需要,因为互联网很难。
三、识别一个人是否优秀,要注意这3点
识别一个人是不是优秀的,不管是中级人才、高级人才还是低级人才,很简单,就是多看。
人的优秀是一种习惯,优秀的人会一直优秀。如果一个人大学也好,找工作也挺好,在企业里也是优秀员工,那么他做事情也比较容易做成,创业也能做成功。有些人天生对自己要求就比较高,他做什么事情成功的可能性都比较大。你就要去找这样的人。
另外,你要警惕换一个公司变一个职位的人。比如在A公司是员工,在B公司就是主管,到了C公司是经理,到D公司是总监,这样的人并不一定是优秀的人,可能只是每次跳槽的时候比较会谈判一点。
我跟别人分享这个规律的时候,很多人都很赞同,一般来说,只有在一个公司里被提拔的人才是有真材实料的人。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有人跟你提出离职,那就不要留了,因为留没有用。
原因有两个,第一,以中国人的性格,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离职”这句话很难说出口。所以既然已经说出口了,那就意味着问题已经难以解决、难以挽回了;第二,这个时候即使你争取把他留下来了,能用的办法无非就是更高的职位和报酬,这很容易因为个案造成不公平。
一个人向你提出离职,再留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我自己就吃了很多亏,到最后发现,挽留其实都是没用的。他向你提离职的时候,可能新公司已经签好了,花了再多精力可能都不成功,即使偶尔有留下来的,过不了半年可能又会走,此时你的努力劝说还会让你有挫败感。
对于一个老板来说,能吸引什么人为你工作,跟你的理想有关。
如果你的理想是做最好的公司,可能就会吸引到最好的人;如果你的理想是做中国最好的公司,可能就会吸引中国最好的人;如果是想做全世界最好的公司,可能吸引到的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只有理想足够大,别人才愿意跟着你。他们的股份可能很少,位置可能也不大,但是他需要一个大的舞台展示自己。
四、不盲目跟风、不玩新词儿、踏实去做一个领域的专家
①创业要趁早,追逐正在奔涌来的模式就已经晚了
创业要趁早,不能踩点创业,什么模式奔涌来了,你就去做什么。看到一个靠谱的方向,早一点动手比晚一点好很多。互联网金融应该是三年前做,O2O应该两年前做,早做就好组织资源,比如人才、资本、运营经验等的积累。
②选一个细分领域,做绝对的专家。
连姚记一个做扑克的都上市了,还有什么方向比这个方向更小的?58一开始就是做租房,要跟关于租房的所有人打交道,把这件事做好,大家都知道在58上能租到房子。如果足够细分,你在这个行业就是绝对的专家,用户就会喜欢。你一定要能解决一个问题,让用户知道解决这个问题就找你。
③ 别动不动就谈概念,用户只在乎好不好用。
创业不能总想靠概念,什么新词都往上沾,VC可以,但创业者还是要切实定义能解决什么问题,O2O这种时髦的词 ,58是用时间干出来的。对于产品本身,不谈模式,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去看,是不是有其他人做的比我好。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大家只关心你的某项服务好不好用,好用我就继续用。
④ 相对竞争对手要有一点优势,并且一直保持相对领先。
你做到95分,另外一个人是96分,这样跑下去你必输无疑。这个差距会慢慢放大,做的好一点的公司,最后可能比做的差一点的公司大很多。从用户体验层面也是如此,好那么一点点,代表的设计思想、方法和执行力都要更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必将带来更大的领先优势。
⑤做好五年到十年奋斗的准备。
从创业到比较大的规模,到能上市平均是7年,58同城用了8年时间。建议创业者考虑和把握业务参考冰球。冰球在冰上滚动,你肯定朝着冰球滑的方向去,所以我们只要能够判断清楚,5年以后,10年以后你从事的产业是什么样子。
五、创业者一定要享受创业,要真心觉得这事很有意思,这样你就能把敌人给拖死。
创业者一定要把理想用好,一个普通的创始人和一个伟大的创始人的差距,就是理想。马云到处谈理想,谈电子商务,谈就业问题,谈未来是什么?就是谈远大的理想,他把理想用到极致了。
如果你把你的理想一遍一遍的跟媒体讲、跟员工讲、跟客户讲,客户就有可能愿意为未来的东西买单,58早期的的一批客户就是这么来的。
他们会觉得原来怎么没有人这么做过?原来怎么没有人提供这样的服务?你做的就是他觉得应该有的服务,你的理想就是他的理想,所以他们不仅会为现在买单,还会为未来买单,他愿意支持这种服务。
所以你做的事情,你的理想要成为你客户的理想。要懂得分享,要让每个人知道你的理想,让你的员工、客户、用户、投资者、所有利益相关方知道。要用你的理想感染人。当你的理想成为了他的理想,你想干的事情就是他想干的事情,基本就差不多了。
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愿意为你的理想买单,愿意支持你的理想。这个理想,有的时候你自己一开始都不信,但是讲多了都信了,不断的讲,不断的讲。反正我讲的都信了,很多都实现了。所以,可能你现在的公司还很小,但是你不妨把理想想的伟大一点,站的高一点。一般来说,具有理想主义情节的人,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理想也是创业者坚持下去的动力,也是用来团结员工的利器。你去别的公司挖人,也许对方看重的不是高薪,而是你的理想吸引了他。另外,理想也能帮你提高坚韧程度,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更好的能克服困难。
对于创业者来说,一定要享受创业,你得真心觉得这个事情很有意思,这样你会把敌人给拖死的,他可能不享受,所以他可能会先放弃。
你坚信这个方向代表未来,你除了挣钱以外,是有使命感的,通过你的创业能让这个社会更美好,你从不觉得每天上班是一个负担,醒来了就想工作,就想跟团队在一起,脱离了团队会觉得心里空荡荡的,觉得缺点儿什么了一样,愿意回到工作状态,这种创业者是比较容易成功的。(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冷箫推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互联网+智库
? ? ? ? ? ?
当前位置: &
& 学大猎聘58同城 姚劲波靠什么连续创业成功
学大猎聘58同城 姚劲波靠什么连续创业成功
http://www.100ec.cn&&日08:52&&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讯)最近的一个周末,与一相交多年的好友一起吃饭。席间颇有感触地回忆说: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创立了一家网站,叫(NSDQ:XUE),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创立了一家网站,叫猎聘网(去年刚刚获得7000万美元融资),中间还创立了一家网站,叫58同城。  一个公司上,姚劲波颇动感情地说:随着孩子的长大,自己在成熟,公司也在发展。谈及家庭,姚劲波特别感谢妻子的支持,比如拿家里的钱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他说:老婆听我的!  姚劲波的创业生活不是始于58同城,而是始于大学毕业。1999年,姚劲波从海洋大学毕业,2000年,他创办了最大的域名交易及增值服务网站易域网,这家公司于2000年9月被万网。  时至今天,姚劲波手里还有很多好域名,58同城就是姚劲波攒下的域名之一。在中国域名领域,南有蔡文胜,北有姚劲波。  在中国,连续创业者很多,连续创业却连续成功的人更少,从当年的青涩少年,到今天的互联网大佬,姚劲波是幸运的。  但姚劲波的连续成功,绝不止是幸运。58同城联合创始人陈小华说起姚劲波时,曾这样评价:老姚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一点无人能及。  比如58与赶集的合并:直至正式消息宣布前一周,互联网业内还以为姚劲波与杨浩涌&在一起&是谣言。盖因过去这些年,两家公司之间打得太凶,烧钱太猛。以至于姚劲波说:把那些看热闹的行业对手都打死了。两家公司都已经形成习惯,飙着对手干;两家公司的员工之间都有了情绪,以至于两家公司的员工提起对方,都有一种天然的敌视。  姚劲波说:互联网行业是大者恒大,一个行业最终只剩下一两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竞争比传统行业更激烈。58与赶集,近乎天敌,为时接近十年。  十年恩仇,一夕握手,中国互联行业此前没有人完成过这样的握手。其间多少艰难?姚劲波与杨浩涌做到了。  姚劲波爱说一句话:往回看,都是历史;往前看,可能无限。因为有了这样的时空观,姚劲波把很多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姚劲波说:58同城与赶集打仗,有时候已经超出商业逻辑了,比如赶集请范冰冰代言,我们马上请杨幂代言,不是因为代言就能提高知名度,而是不能让赶集在声势上压过去了;这点打法,就像赌气;不计商业利益,完全因为两家公司过往的历史。姚劲波跟杨浩涌商量:如果我们继续纠结于过去,未来就跟我们没关系了。  未来是什么?是时代的新机会:分类信息网站正在从信息、交易、到服务,最后生态系统进行跃升,这是一个无限大的想象空间。继续打,两家公司所有资源都集中于分类信息。不打了,才会抓住行业跃升的新机会。  姚劲波说:我们两家公司合并后,有很多业务重合,部分会合并,会有一些人员剩余出来,按理说,应该减员;但事实上却是,两家公司的员工会从合并之初的1万人涨至1.5万人,因为太多的新业务需要发展。这些新业务,有些是原有业务的升级,比如车、房、等,也有的是全新的业务,比如到家服务。  未来无限可能,两家公司是面向未来的起点。  互联网江湖有恩怨,姚劲波却只有朋友。对小米手机推荐应用审核十分严格:要么是小米自己的业务,要么是小米投资的业务。58同城客户却被小米手机预装推荐,即不属于小米公司,也没有小米的投资,这一点唯有姚劲波的58同城做到了。  腾讯是58同城的大股东,与姚劲波私交甚笃。这却不完全不影响姚劲波与李彦宏、马云之间的友谊,无论百度,还是阿里巴巴,58同城都是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姚劲波说过一句话:浩涌跟我打了十年,我们都还是哥们,跟其他人之间就更不会过不去的东西了。  从去年开始,杨浩涌爱好上了跑步。他们有时约周末一起开会,杨浩涌就跟姚劲波说:要不我跑完就在奥森(杨浩涌跑步的地方)附近找个地方谈?以前很少跑步的姚劲波说:那我也来跑。没想到不习惯早起,睡过了。杨浩涌给他打电话:起来没?我们要开跑了。姚劲波说:等我!十分钟后,姚劲波就开车奔到了奥森南门。  最近公司团建,姚劲波完成了28公里的徒步。他说:感谢浩涌,我现在也挺喜欢跑步了。他又强调说:我已经算是一个跑步爱好者了,找机会跑个马拉松。(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侯继勇)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近日,最富知名度的权威电商智库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年度系列报告》计划,并将稀缺行业报告资源限额开放(专题:)。据悉,首批公开发布行业报告包括5大领域、39份重磅报告:(1)跨境电商类,包括进出口跨境电商、跨境电商政策研究、城市跨境电商、出口跨境电商卖家等细分报告;(2)零售电商类,囊括网络零售、新零售、农村电商、社交电商、二手车电商、生鲜电商、母婴电商、精选电商、网红电商、移动电商、智能硬件等热门领域;(3)服务电商类,涉及共享经济、在线外卖、在线差旅(OTA)、在线教育等细分行业;(4)企业电商类,包括B2B电商、大宗电商、企业在线采购、钢铁B2B、快消品B2B、B2B在线供应链金融等热门领域;(5)电商行业类,包括:电商投融资数据、电商上市公司评级、电商物流、电商金融、电商产业园、电商人才招聘;(6)电商权益类,有电商投诉、跨境网购消费者权益研究、互联网+法律等专项研究报告。报告将通过中心门户网站、自媒体平台、近百万用户数据库、逾3000+名注册记者库等全媒体渠道公开发布。
【】【】【】【】【】
「关键字」
& &(1)凡本中心注明“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或带有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水印LOGO的所有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及其他任何形式的作品 ,其版权均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中心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与本中心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违者本中心将依法追究责任。
& &(2)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中心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中心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中心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中心不承担责任。
& &(4)凡本中心注明“来源:xxx(非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网站与机构,其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中心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5)关于本中心发布的用户投诉稿件,信息均由用户通过本中心投诉通道提供,本中心不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内容真实性有误,请与本中心联系,本中心将在核实后进行处理。& &(6)对不遵守本声明或其他违法、恶意使用本中心内容者,本中心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7)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中心联系的请发送相关内容至邮箱:)& &此版权声明解释权归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有。
  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2017年底发布后仅仅一个多月,苏宁已然开启了战略性拓展步伐。1月29日晚间,苏宁云商(002024.SZ)发布公告称,公司计划出资人民币95亿元人民币或者等值港币,购买万达商业股东持有的约3.91%股...
生态型企业:
行业热点:
曝光专区: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58同城姚劲波:创业三年 58还没准备好盈利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643920331230.3万96832883.6万2685174074278292971699616836727311692141028451.1万|||||||||||||||||
58同城总裁姚劲波:创业要以10年为单位来坚持
  导师名片
  姚劲波现任五八公司总裁兼CEO。1999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获得计算机应用及化学双学位。姚劲波对企业域名策略、网络营销及网络服务渠道建设等领域都有涉猎。2005年,姚劲波创立了分类信息网站58同城分类。日,入围“2014年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活动年度人物奖。
  姚劲波创业语录
  □互联网创业机会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搬家、租车、教育、家教、找教练,有太多太多机会,每一个细分的市场,你乘以中国14亿人口,乘以中国的380个城市,乘以中国GDP这个增长速度,未来5年10年又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创业者跟投资者不和,创业失败率很高,而和投资者保持好的关系却有很多益处。
  □所有的创业都是从理想开始的,需要发现这个社会不美好、不完善的地方,成为你自己的痛点,想办法去解决。所以当你找到这个点的时候,也许一个好的创业就可以开始了。
  5月8日,58同城宣布完成对招聘网站中华英才网的并购。58同城CEO姚劲波表示:“我们决定接盘中华英才,既源于58的大战略,也源于我个人的偏好,15年前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在中华英才找的。”就在20多天前,姚劲波坚持了多年的想法再一次变成现实。58同城和赶集网终于合并。事后,姚劲波说:“6年前我就预测到今天这个结果了,我追了杨浩涌一年。”
  姚劲波曾经在多个场合强调,创业要坚持信念和梦想。“当你做出一个创业决定的时候,往往想好了,可能你需要以10年为单位来坚持的。”作为“创客中国?新青年行动”的导师团成员,近日,姚劲波和创业者们分享了他的创业感悟,他告诉青年创业者,“创业不可能短时间成功,需要坚持。”
  谈坚持
  选择细分领域开始创业 至少坚持5到10年
  1999年,刚大学毕业的姚劲波创立了以域名注册交易为主的“易域网”。2000年9月,易域网成功被万网收购。“很多人跟我说,你赶上太好的事情,你毕业就是互联网的高峰。所以我做第一家公司就卖掉了,后来被阿里巴巴收购了。做第二家公司学大教育,也是10年在纽交所上市了。”
  有人认为现在的创业机会比以前少了。但是姚劲波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认为“其实时机好不好不是说你要回头看,在互联网做个平台,做个什么企业,那个机会可能没有了。但是现在互联网渗透越来越深,互联网创业机会不是更少了,而是更多了。搬家、租车、教育、家教、找教练,有太多太多机会,每一个细分的市场,你乘以中国14亿人口,乘以中国的380个城市,乘以中国GDP这个增长速度,未来5年10年又是一个巨大的产业。”
  那么如何确定创业方向?在姚劲波看来,一个正确的创业方向是从当下来看所从事的领域,如果在未来5年还符合中国人的习惯,那就可以肯定并坚持。“创业选择一个细分的点开始,像刀刃一样尖锐,做到极致,比谁都好,58 一开始就是做租房。创业不但要踩准点而且要趁早。创业不可能短时间成功,一个公司从开始到上市,普遍规律是5到10年,时间很长,要享受这个过程。”
  谈团队
  花20%的精力优化团队 和投资人像兄弟
  姚劲波说,58同城创立之初,几乎是他一个人搞定所有的事情,“但是当公司发展到100多人时,就失控了。”姚劲波开始注重团队的建设。“我会花20%的精力在团队优化上,有些很牛的人,也许你挖不到他,但是可以长期保持联系,他会给你提建议,或者推荐他身边合适的人。”
  什么时候给员工股份也挺讲究。姚劲波表示,58上市后,公司10%的股份都在团队里,相当于3亿美元。“当我公司的高层里有人要辞职的时候,我基本不会留,只会客气地让对方考虑一下。因为中国人有一个心理,如果你不是把他的心伤透了,他不会提出离开,等你这个时候提出加薪加期权已经来不及了,不如把功课做到前面。”
  “跟投资者的关系,应该像兄弟,一荣俱荣。”姚劲波给创业者支招,和投资人的关系处理,他的方法是保持高密度互动。“他给你投了钱以后,只有从媒体渠道了解你,如果你3个月不跟他互动,就容易产生误解,进而可能关系恶化。”
  所以姚劲波会跟投资人保持私信、微信互动,没事就会翻开电话簿给他们打电话,把每一次进步都告诉他们。“他知道你在干什么,这样才不会产生误会,这样他们才会继续支持你,甚至下一轮融资,他们会领投。一般情况下,创业者跟投资者不和,创业失败率很高,而和投资者保持好的关系却有很多益处。”
  谈理想
  理想是创业的武器 感谢那些批评自己的人
  回忆起58 开始创业的经历,姚劲波说:“当时我是一个外地人,来到北京,第一次租房子的时候,我把1000多块钱交给一个中介,这个中介收了我的钱以后,带我看了一套房子,没租到,我找中介退款,他当着我的面把条子撕掉了。我当时想为什么没有一个平台把各种本地化的信息聚集到互联网上,让自己生活通过分享变得更美好。这是当时决定做58的一个很重要初衷。”
  姚劲波一直认为,所有的创业都是从理想开始的,需要发现这个社会不美好、不完善的地方,成为你自己的痛点,想办法去解决。所以当你找到这个点的时候,也许一个好的创业就可以开始了。“往往如果你有一个理想,这个理想能够成为很多人的理想的时候,能说服很多人加入你,也是创业过程中对抗困难,坚持很长时间的武器。”
  58同城从初创发展到上市,一路争议不断。姚劲波却能坦然面对,“创业者做的事情往往是有争议的,如果没有争议的话,别人早就做了,等不到现在。58做到现在,也感谢一路下来批评我们和表扬我们的所有人,让58走到今天。”(实习记者 崔江 见习记者 艾晓禹)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姚劲波 创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