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演绎企业改变城市,为什么选择了郑州富士康

郑州富士康的调查分析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郑州富士康的调查分析报告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郑州向航空大都市“起飞” 加速融入全球市场
来源:映象网
  映象网讯(记者 李婷)一个机场,一座城市。
  美国作家林赛在《航空城我们未来的居住方式》中所描绘的“航空大都市”的故事,在郑州开始精彩演绎。
  3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较之于世界,郑州航空港区只是方寸之地,但它却凭借先人一步的远瞩规划,借力急速发展的中原经济区,成就了自身的急剧成长。
  走进郑州航空港区,每天都能遇到来自各地的民众在此参观、游览,当然,每日也可目睹创业者上演的一个个投资传奇。郑州航空港区已经成为在此投资创业、繁衍生息的人们共同的“见证者”。
  六年蝶变:富士康带动“雁阵效应”
  六年的时间,郑州航空港区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道路。
  2007年10月份,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在新郑机场西侧成立,作为郑州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郑州航空港区进行托管。而郑州航空港区,正是郑州航空港综合经济试验区的前身。
  当初,省、市仅仅组建了一个管委会班子,交给他们一张高标准的规划蓝图,由“港”变“城”的转变,困难可以想象。
  深处内陆的河南,经济外向程度不高,一直是制约河南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短板。如何解决?河南寻找着答案。
  时任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的岳文海表示,河南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中,出口已经成为最薄弱的环节,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综合保税区,已经成为河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迫切需求。
  事实上,郑州航空港区真正获得快速发展是在2010年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批之后。
  当年10月24日,中部地区唯一的,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九大功能的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成为综合保税区首家入驻企业。从签约到投产,富士康创造了“郑州速度”。
  如今这里每天生产出约22万部“苹果”手机,成为我省出口额最大的单项商品,同时也一改我省出口商品以资源型、初级加工品为主的状况,“河南制造”从此以高端、时尚亮相世界市场。
  富士康落户郑州对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它不仅快速提升了河南进出口总额,其“雁阵效应”,也为河南高新技术产业和河南航空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机会。
  航空经济引发河南融入世界市场
  这个春天,财富“故事会”正在郑州航空港区高调上演。
  随着配套、交通、产业布局的日渐成熟,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港区”吸引了各路客商争相在郑州航空港区布点财富棋局。
  3月24日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3“中原之夜”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一夜,300多位世界500强企业和知名跨国公司总裁、CEO及高管,他们无一例外成为开放河南的“粉丝”。其中,他们最关注的“明星”就是郑州航空港区。
  “航空港实验区获批在业界备受瞩目,河南的发展规划对联邦快递很有吸引力,公司对河南的发展非常乐观。”联邦快递公司董事会主席弗雷德里克?史密斯表示。
  对于“年轻”的郑州航空港区,为什么能吸引诸多投资者,郑州台科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志伟道出了个中缘由。
  他说,“交通改变了经济的格局,加速了商务活动频度,降低的企业生产成本。航空港区现在要抓住的就是国内产业转移这一机遇,争取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团队的落户,真正与经济发达区域形成了产业分工。”
  如今,郑州航空港区早已形成了各种交通网络有机衔接的立体化交通体系。未来,在郑州航空港区,将云集航空、城际轨道、高速公路、公交、社会车流等多种交通方式,打造一个综合交通体系。
  而今,郑州机场周边已聚集了一批先进制造业,高时效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企业。郑州航空港区被贴上了“大枢纽”、“大产业”、“大都市”的标签,它不仅仅限于航空运输业,而是形成了一个新的航空经济。
  “我们将来要参与国际分工,把航空运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深度分工调整重组整合。”曾深度参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大卫指出,以机场枢纽为核心区域,以航空物流为纽带,吸引航空消耗型产业、关联型产业、服务支撑类产业,向一个区域进行整合集中。
  在产业转移的背景之下,原本处于经济版图中发展“洼地”的河南,通过发展航空经济,直接面对国际市场,纳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融入世界市场,逐步变成发展“高地”。
  规划明确提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战略定位为国际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重要门户、现代航空都市、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张大卫勾画出一番景象:若干年后,郑州航空港区将在形成一个大枢纽、大产业和大都市。
  从港变城:3年实现全域城市化
  “创业在港区、成功在港区、生活在港区、休闲在港区”这句郑州航空港区对外宣传的口号,随着港区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已从纸上蓝图落地开花。
  今年41岁马保平,是店张村的一名村民,她所居住的村落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区域内。原先她与村里多数村民一样,以种地谋生。2010年,随着富士康项目入驻郑州航空港区,马保平和村民的生活发生了改变。
  “富士康项目带来了十几万人,除了进入工厂打工的,还有好多是来找活的,有些一时找不到工作的,都会在港区这里住上一段时间,我们村离富士康厂区最近,所以好多人在我们这儿租房住,现在收入是原先的好几倍,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马保平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由“港”到“城”的转变,让生活在这片热土的人们快速迈进了城市生活。
  如今,位于郑州航空港区北侧的寺东孙村有200多户农民,现在都已经住进了政府统一规划的套房,社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建有配套的学校、医院、超市和娱乐设施,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提高。
  根据规划,郑州航空港区将按“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有序推进”的工作思路,利用3年左右时间,投资222亿元,建成18个居民安置区,总建筑面积554万平方米,完成全区42个村7.6万农民的合村并城工作,实现现有托管区域全域城市化。  这一规划布局,无疑使郑州航空港区融入了城市的功能。  “作为城市实验地的港区,选址远在城郊,与城市母体存在界限分隔,而今,它们不仅在形态上与所在城市连成一片,在功能上也已融入城市发展的主流和主体。”在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所长冯德显看来,郑州航空港区要想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领航者,还需综合考虑,兼顾社会、经济、环境及持续发展的需要。
责编:王嘉懿
眼看气温开始攀升,不性感怎么点燃夏日热情。要性...
七月向来是各路大片“占山为王”的时候,而这个七月则...美媒探访郑州富士康:iPhone之城是咋塑造起来的_网易科技
美媒探访郑州富士康:iPhone之城是咋塑造起来的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富士康郑州工厂工人网易科技讯7月4日消息,华尔街日报撰文讲述iPhone如何塑造了中国的一座城市。过往主要发展农业的郑州如今有25万人在当地的富士康工厂工作,装配苹果的智能手机。该iPhone之城也帮助中国成为全球电子供应链的中心。以下是文章主要内容:农民张海林(Zhang Hailin音译)清楚记得2010年的一天:他看到直升飞机在郑州的玉米和小麦田地上空飞行,在某些地点上盘旋抛下气球状的标示物。“3天后,100辆推土机出现。”张海林说。iPhone之城iPhone要来了,没过多久,位于郑州边缘的一个新工业城镇要变成“iPhone之城”。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四四方方的米色工厂建筑拔地而起,输电线路部署到位,载满工人的公交车开始奔向富士康科技集团。该公司是苹果智能手机的主要代工厂商。一年后,富士康的亿万富翁董事长郭台铭表示,该大型iPhone工厂有10万名工人。现在,富士康方面称该工厂的员工数量已经达到25万左右,相当于威斯康辛州首府麦迪逊的总人口。分析师们估计,富士康每年生产1.5亿台iPhone,以及2000万台iPad和其它的电子设备。富士康称,它在中国和其它地区共有100万名员工。随着苹果积极地将产品的装配生产工作外包给位于各个中国城市的工厂,iPhone诞生十年以来的巨大成功让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电子供应链的中心。中国政府鼓励高科技制造业的爆发,因为领导们寻求让国内工厂从塑料玩具和服装生产上升到价值链更高的位置。这一转变改变了数百万中国人的生活,带来了大量受欢迎的工作岗位,同时也招致了部分工人对各种问题的不满,比如重复性劳动、严苛的工作规定、工厂宿舍过于拥挤等等。iPhone在全球范围的成功让苹果和它的供应商受到了外界更多的监督。该加州库比蒂诺公司表示,它要求富士康和其它的供应商用“行业最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它说,它已经给1200万名工人提供了劳工权利方面的教育,确保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超过48个小时,同时提供职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方面的课程。苹果发言人在声明中称,“我们要求我们的供应商达到跟我们一样的管理标准:他们必须要给予每一个人尊严和尊重。”该公司还表示,其供应商的工资和工作环境在过去5年里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2010年,在富士康位于深圳的iPhone主要生产工厂接连发生多起工人跳楼事件之后,该公司选择在郑州设厂。富士康在回应华尔街日报提出的问题时指出,选择郑州是出于多个因素的考虑,其中包括该城市离工人的家乡比较近,有相配的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富士康在声明中表示,“郑州实行利商政策,同时持续不断地投资建设配套基础设施来支持制造业,因此它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业务经营地点。”公司城镇跟一个世纪前的美国公司城镇一样——伊利诺伊州普尔曼、宾夕法尼亚州的赫尔希镇和亨利·福特(Henry Ford)的底特律——iPhone之城主要围绕一款产品运转,它主要依靠那一款产品来创造财富。在iPhone之城,购物中心、餐馆和卡拉OK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好地迎合了富士康工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当中有的商铺是前富士康员工开设的。政府数据显示,郑州所在的河南省的电子产品出口量猛然上涨。该贫穷的省份有9400万人口。政府官员对iPhone表示欢迎:中国的政府高层批准了一个国家级的特别贸易区,河南省也大力投入资源建设iPhone支撑。在去年秋季iPhone 7生产繁忙期间,在富士康人手不足之时,国有的煤炭公司伸出援手,向富士康出借了一些工人。根据政府在网上发布的公告,过去几年里,河南省向地方政府发放招工配额,声明他们需要给富士康带来多少工人。为了给今年秋季上市的下一代iPhone的产能大幅扩大工作做准备,招聘人员最近走访多个村落,到处发出招聘公告,招聘更多的工人。“政府在帮助我们达到我们的招工要求上提供了帮助,但招聘和培训新员工相关的成本全都由富士康自己来承担。”该公司说道。富士康工人在淡季每月的工资约为1900元人民币(约合278美元),而旺季产能扩大的时候,算上加班费,他们每月的工资超过4000元人民币。他们的收入水平不算高,但比起以前在村里做农民的时候,很多人的生活都变得更优裕了。对于那些工人来说,iPhone太过昂贵了,因此很多人都是购买比较便宜的国产品牌智能手机。当前的隐忧现年28岁的袁艳玲(Yuan Yanling音译)说,她曾在iPhone装配线上三进三出,每次出现待遇更好或者更有趣的工作,她就会辞职。去年11月,她开始在富士康工厂附近的商场卖化妆品。“我们的顾客几乎全都是富士康员工。”袁艳玲说。她现在跟在富士康工作的丈夫和两个孩子一起住在一间租来的单房公寓里。袁艳玲在公寓大楼的一些邻居则过得没那么如意,有的在土地开发期间迁走的邻居抱怨土地补偿费少。郑州当地政府称,他们的土地补偿费是根据国家标准得出来的。2013年,农民肖马来抗议其位于富士康项目建设核心区的二层小楼被强拆,得罪了郑州市航空港区滨河办事处拆迁办的人。据称,后来拆迁办雇一位工业园员工和其他村民用钢管猛击肖马来的头部,致其死亡。有6名涉案人员因此被拘捕。苹果发言人称,“我们此前并不知道肖马来惨死,也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其他的当地农民则称,土地补偿费比他们耕种小麦玉米一辈子能够赚的钱还要多。2010年看见直升飞机抛下标示物的张海林用部分补偿费购买了两套房子。他说,他去扫街都比干农活赚得多。他的妻子和儿子都在富士康工作。
不过,郑州正弥漫着不安的情绪,人们十分担忧富士康或者苹果还需要iPhone之城多长时间。去年iPhone销量呈现下降,为2007年推出以来的首次。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iPhone生产低迷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询问郭台铭iPhone生产今年会上升还是下降。富士康方面表示,它已经购买了它在郑州所使用的80%的建筑,其余的则是租赁使用,未来它将继续在当地进行投资。河南省经济学教授史浦(Shi Pu音译)指出,不管怎么样,中国政府官员都认为iPhone工厂值得投资建设。“富士康帮助培训了数十万河南人,他们能够用那些技能去做其它的工作。”(乐邦)
本文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责任编辑:姚立伟_NT6056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郑州富士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