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游戏以一破千破灭君主在哪里带兵5000大将带兵3000武力值智力值最多加到90是哪一款

三国所有类型的游戏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var sogou_ad_id=731547;
var sogou_ad_height=160;
var sogou_ad_width=690;三国简介/三国时期
 请见条目: 三国时期三国首都君主-开国君主-亡国君主共5帝共4帝共2帝成立时间220年229年221年灭亡时间265年280年263年&参考:&曹魏随着汉丞相对北方的统一和屯田制、租调制的施行,魏武帝·曹操(字孟德)北方社会趋于稳定,生产逐渐恢复。政府修整道路,兴建水利,便利了交通和槽运。恢复的冶铁业中,水排得到推广,丝织业也兴盛起来。商品交换渐有起色,魏明帝时重新颁用钱币。洛阳、邺城都日趋繁华。曹操进驻后颁行租调制。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称魏王,都邺。220年正月,曹死;十月,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国号魏,都洛阳,建元黄初。魏得北方。魏置司、豫、兖、青、 徐、凉、雍、冀、幽、并、荆、扬等州。其中凉州领戊己校尉护西域;幽州地境达于辽东;南部诸州大致依秦岭、淮河分别与汉、吴相接,魏有户六十六万余,人口四百四十余万;魏建立后不久,大权旁落。齐王芳在位时发生了辅政的宗室曹爽和太尉司马懿的权力之争。曹爽重用名士三狗及李胜、毕轨、等人,改易朝典,排斥懿。司马氏是东汉以来的世家大族,懿本人又富于谋略,屡有军功。238年,他率军平定公孙渊,使辽东归入魏版图。249年,又乘曹爽奉齐王芳出城谒高平陵的机会发动政变,逼迫爽屈服,并处死爽及其党羽,独揽朝政,史称高平陵事变。后来,懿及子司马师、陆续压平了起自淮南的王凌(251年)、毋丘俭(255年)、诸葛诞(257年)的军事叛乱和其他朝臣的反抗,巩固了司马氏的统治。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一批玄学名士对司马氏持消极反抗态度,其中的嵇康被司马氏以非毁名教和欲助毋丘俭为乱之罪名杀害。他们之中的大部分在魏和西晋初都陆续归服于司马氏。当反抗力量都被消灭以后,司马氏趁时立功,于263年出兵灭汉。两年后,司马炎以接受禅让为名,代魏为晋。历五帝,共四十六年。蜀汉188年,汉宗室刘焉出任益州牧。焉死,汉昭烈帝·(字玄德)子璋继任。三国时期焉、璋相继压平了当地豪强的反抗。207年,刘备邀为辅佐,提出“隆中对”战略思想。211年璋邀请刘备入蜀,使击保据汉中的张鲁。214年,备占据益州;219年进驻汉中,自称汉中王。是年,留守荆州的关羽被军袭杀。221年,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又称蜀汉,建元章武。汉置益州,自秦岭至于南中。有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吏四万,兵十万余;备为争夺已失的,于次年出峡,夷陵之战,败退入蜀,病死白帝。刘禅继立。备死,亮辅刘禅,处境困难。西南夷接连叛乱。益州郡豪强雍闿执太守,求附于吴。牂柯太守朱褒、越嶲太守高定都响应雍闿,南中地区动乱扩大。225年,亮南征,亮军西平越嶲,马忠军东平牂柯,然后与中路李恢所部共指益州郡。此时孟获已代雍闿据郡。亮败获,并按马谡“攻心为上”对孟获七擒七纵,终使获归心,南中平定。亮把夷人渠帅移置成都为官,把南中青羌编为军队,并允许大姓招引夷人作部曲;以南中的牛马特产充实汉国军资。西南夷人地区的闭塞状态,从此有所改变。南中战争结束,汉吴结盟也取得圆满成果。亮227年率军进驻汉中,同魏展开争夺关陇的激战。亮在益州疲惫情况下急于求战,一方面力图以北伐来巩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正统地位;一方面则以攻为守,借以图存。228年,诸葛亮北伐开始。以后三年,亮又屡次北伐,都由于军粮不济,没有成果。234年再次北伐,进军渭水南面的五丈原,病死军中,汉军撤回,北伐停顿。亮死后,蒋碗、费祎、董允等人相继为相,因循守成而已。258年以后,宦官擅权,腐败。姜维北伐,劳而无功。263年,开始,年冬灭汉。历二帝,共四十三年。东吴黄巾起义时,随朱儁到中原镇压黄巾,后转战于凉州和荆州江南诸郡东吴大帝·孙权(字仲谋)。之乱时,坚参加讨伐董卓的关东联军,隶属于袁术,在淮南活动,坚死,子策统领部众,约于194年开始向江东发展。得到周瑜等人的助力,驱逐刘繇,逼降王朗。196年献帝迁许以后,策拒术而联曹操,受封为吴侯。199年,策击破庐江太守刘勋,吞并其部,并取得豫章郡地。200年策死,策弟孙权统众雄霸江东。208年权由吴徙治京城。筹划之战,势力达于荆州;210年招附士夑兄弟,取得东南半壁。211年权徙治秣陵,次年,改秣陵为建业。219年权破关羽,占有荆州全境。夷陵之战胜利,限制了汉出峡发展的可能。229年,孙权称大吴皇帝,迁都建业,建立孙吴。有扬、荆、交三州。有户五十二万余,口二百三十万,吏三万余,兵二十三万。权尚存的困难,一是对付山越的不宁,一是在巢湖地区抗拒曹魏的压力。东南州郡山区的山越人,阻险割据,甚至北联曹魏,反对孙权势力向南方内地扩张。权与山越进行过多次战争,屡获胜利,234年诸葛格率军进攻丹阳山越,经三年围困,山越十万人出山投降,其中四万丁壮补兵,余下的成为编户。孙吴统治的几十年中,山越人大体与汉人趋于融合。权主要活动在淮南。赤壁之战后,曹操军屡攻合肥地区,双方互有胜负。江北居民多渡江,濒江数郡成为空虚地带。 诸葛亮死,魏汉停止,魏加强淮南对吴的进攻。吴军除沿江设督驻军、遍置烽燧以外,还在南口筑濡须坞,严密防守。魏水师有限,进攻难于奏效,魏吴相持有年。权统治时,江东经济有显著发展。北人南来,山越出居平地,增多。两岸地区都设有屯田区,其中毗田区。会稽郡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历代陆续修成的浙东运河和江南运河在孙吴时发挥了通航效益。江南云阳至京口一段流经山间,不便通航,未得到修整。云阳以西开辟破冈渎,使秦淮河和江南运河联通,为三吴至建业的便捷水道。丝织业开始在江南兴起,但织造技术还不高,蜀锦成为重要的输入物资。铜铁冶铸继承东汉规模而有发展规律,青瓷业也在东汉釉陶制造基础上走向成熟。由于河海交通的需要,造船业很兴旺,海船经常北航辽东,南通南海诸国。230年万人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联系的最早记录,吴使臣泛海至林邑、扶南诸国。大秦商人和林邑使臣也曾到达建业。江南文化的提高,出现了一批知名的经学家和文史之士。佛教开始在江南传播,居士支谦从洛阳南来,世居的康僧会稍晚从交趾北上。他们在建康译经传法,影响颇大。道教在南方民间继续流传。孙吴诸将以私兵随孙氏征战,孙吴屡以国家佃客赐给功臣,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武将的制度。同时,江南也出现了像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占有大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权死后吴日趋衰弱,而魏在司马氏消灭淮南地区三次军事叛乱后日趋强大。司马氏以先灭汉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汉、代魏后又忙于新朝定制,吴政权暂得延续。269年,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279冬,开始,280三月攻下建业,孙皓降,吴亡。历四帝,共五十二年。
概述/三国时期
公元189年,爆发了震惊朝野的董卓之乱,王朝名存实亡。在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中,一代枭雄曹操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北方,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东吴重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两家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公元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军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大败,烧死溺死者甚重,不得不放弃荆州,退守北方。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后占据荆州的刘备又夺取了益州,而孙权则从刘备手中夺取了荆州,自此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三国时期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其子废,在洛阳登基称帝,国号“魏”,东汉王朝灭亡,历史正式进入了三国时期。次年,刘备于益州登基称帝,国号“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 公元249年,魏国重臣司马懿发动,魏国大权尽落于司马氏之手。公元263年,掌握了魏国军政大权的司马昭下令伐蜀,蜀汉后主刘禅率众在成都出降,蜀汉灭亡。公元266年,司马昭病死,其子废黜了曹魏的傀儡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公元280年,晋武帝大举南下伐吴,吴主孙皓出降,吴国灭亡。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后世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在唐宋诗词中出现大量三国内容。元明清时期,三国事迹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戏剧和民间艺术文学常见话题。晋代陈寿所作史书《》,后经裴松之注引,颇有参考价值。明代以三国历史为蓝本,编撰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丰富多彩的内涵也流传到世界各地。直到今天,三国的著名人物、事件仍是耳熟能详,成为电视、电影、游戏题材之一。
历史/三国时期
黄巾之乱主词条:&第一次宦官时代、184年,太平道首领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迅速发展到数百万追随者,引起全国性的战乱 。派皇甫嵩、卢植及朱隽等率中央军压制 &,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地主招募军队协助。最后的主力虽然很快被击溃,不过余部仍然散布各地。随着各地山贼陆续出现,汉朝的中央军精疲力竭 。188年汉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将负责监察各郡的赋予兼有地方军政权力,以加强对各郡的控管,并且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由刘姓宗室或担任。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为,虽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发生内乱后,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受朝廷节制。例如益州牧刘焉割据巴蜀,借由五斗米道首领张鲁占领汉中,切断与朝廷的关系。东汉为解决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断衰弱下,反而开启群雄割据的局面。&188年汉灵帝驾崩,戚宦之争又起。宦官蹇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大将军何进,改立太子刘辩弟陈留王刘协 。汉少帝刘辩顺利继立后 ,何进又与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 。何进还令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带兵增援。宦官们先发制人,在董卓军到达洛阳前杀死何进。而袁绍则以为何进报仇为名率军入宫,杀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 。虽然困扰东汉上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争就此终结,却也方便了率军入都城的董卓顺势夺取朝政大权。董卓乱政
主词条:&、董卓霸京师、董卓讨伐战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他促使杀死掌管都城禁卫的丁原夺得军队,袁绍及曹操等原先掌握过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首都洛阳。最后董卓废黜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190年,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群雄并起,共推袁绍为盟主,史称“” 。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于是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旧都。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 、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军也随之解散 。此后,群雄纷纷,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192年董卓最后被司徒和部下等合谋刺杀,其族人亦被屠灭殆尽。不久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长安,杀死王允,吕布兵败逃亡,李傕等人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其间凉州马腾与韩遂等也率军逼近长安。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于长平观击败马腾等人。195年,由于李傕与郭汜等人内部不和,发生内斗,分别挟持献帝与大臣,长安陷入一片战乱 。7月,汉献帝离开长安,开始东归洛阳 。李傕与郭汜等人又联合起来,追击献帝。而后汉献帝派人与李傕、郭汜讲和才停止追击。196年献帝辗转流亡,回到已成废墟的旧都洛阳,随后被曹操迎奉到许都, 以汉献帝胁迫其他诸侯,史称“” 。隔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李傕,李傕被诛杀,至此关中初定。群雄割据
主词条:&孙策平江东之战、、曹操统一北方之战讨伐董卓之战结束后,各地方军阀对东汉中央政权已不加理会,转而发展各自的势力。原部下张济因军中缺粮,途径荆州南阳掠夺,在攻打穰城时战死。其军队由侄子张绣继承后 ,反被荆州牧刘表安置在宛城,联手抵御。孙坚在攻打刘表据有的襄阳时战死 ,其子孙策投奔袁术后向他借兵,带领孙坚旧部于196年到199年间在江东四处征战。最后孙策独领江东,与刘表对峙,并等待时机北上中原。197年袁术于寿春称帝,国号“成” ,最后被曹操及刘备攻灭。194年益州牧刘焉病死,其子刘璋接任 ,与汉中的张鲁决裂,两方对峙。马腾、韩遂等人则于、一带各自发展势力。公孙瓒击败刘虞后雄踞幽州,最后被袁绍灭亡。东迁的吕布先是夺取曹操的兖州,被击败后先附刘备,接着夺其领地徐州,最后被曹操于下邳抓获处死。刘备继任病故的陶谦成为徐州牧,但先后因吕布及曹操而失去徐州,不得不依附河北袁绍,后又逃到汝南试图建立势力 。此时期各势力中成绩最突出的是袁绍与曹操,袁绍先用计占据韩馥的,继而打败田楷、臧洪、等人,掌握青、冀、幽、并四州,雄霸河北,气势强劲。曹操四处征战,收编黄巾军余部男女老少约十万人,择其精锐组成了著名的“青州军” ,几经转折,控制了兖州。曹操奉立东逃的献帝于许昌后,借由朝廷名义来讨伐各地群雄 ;先后破、灭吕布、降张绣、逐。势力发展成兖、豫、徐三州、部分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区。由于袁曹双方的势力持续壮大,最后发生了决战。公元200年曹操通过官渡之战大败袁绍,又通过几年时间,消灭了袁绍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的势力 。通过北征乌丸以及平定辽东公孙康,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三足鼎立
主词条:&、益州之战、汉中之战、关羽北伐、、魏灭蜀之战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乘刘表病死之机率大军南下,其子刘琮向曹操投降,刘备离开新野,南下江陵,途中被曹军追上击败,逃至夏口。此时鲁肃到备处探听情况,刘备也派出使江东,双方结盟,共抗曹军。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曹军退回北方后,平定马超、韩遂西北联军,统一北方。促使形成局面。孙权、刘备双方也开始各自争夺荆州。刘备成功逼降荆南四郡;而孙权部将也向荆州南郡发兵成功将西北一带收为领地。211年,刘备率部进入益州,逐步占据了原来刘璋的地盘。219年,刘备从曹军手中夺得汉中,也向曹军发起进攻,但是孙权遣吕蒙袭杀关羽 ,占领荆州大部,隔三峡与汉军相持。222年,张飞被杀,刘备出兵与吴军相持于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将陆逊击败,退回益州,刘备不久便驾崩于 。之后不久,&在诸葛亮、孙权的努力下蜀汉、东吴恢复结盟关系,共抗曹魏 ,至此,局面正式形成。南北之间虽然还常有战事发生,有时规模还比较大,但是总的说来,力量大体平衡,鼎足之势维持了四十余年之久。263年,魏国丞相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平蜀汉,与蜀汉大将军姜维发生拉锯战 ,钟会被挡于剑阁前 ,邓艾避开姜维大军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进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投降,蜀汉被魏所灭。三分归晋
主词条:&司马氏专权、晋灭吴之战265年司马昭去世,其子夺取曹魏政权,定都洛阳,建立晋朝,史称西晋。司马炎称帝后开始筹备伐吴,派王濬于大造船舰,以羊祜镇守襄阳与镇守江陵的吴将陆抗对峙。在264年孙皓即位后,交州(约今广西省及越南北部)向曹魏投降。两年后吴军意图夺回但被晋将毛炅击败。269年孙皓以虞汜、陶璜及李勖等人分陆海两路会师合浦,至271年方夺回交州。279年,修允部属郭马于广州(约今广东省及广西省)叛变,孙皓先后派滕循、陶浚、陶璜等多方围剿方平定。同年晋军率大军南征,吴国岌岌可危 。
东吴重臣陆凯及陆抗相继去世后,晋将羊祜提议伐吴,但遭贾充反对而作罢。279年西北之乱始平,王濬、杜预上书司马炎,认为是时候伐吴,贾充、荀勖等认为西北未定而反对。最后司马炎决定于该年十一月大举进攻吴国,史称晋灭吴之战。他以贾充为大都督,上游王濬唐彬军、中游杜预胡奋王戎军、下游王浑司马伷军多路并进。280年一月孙皓急任丞相张悌率沈莹、孙震渡江抵御王浑军,但皆战败而亡。而王濬军沿长江配合其他晋军攻下西陵、江陵、武昌及寻阳等地,杜预也夺下荆州南部。三月十五孙皓见晋军已包围建业,认为大势已去而投降。孙吴灭亡,西晋统一天下,至此三国时期结束。
三国文化/三国时期
学术汉晋之际的学术思想发生剧烈的变动,主要受传统的变化与政治斗争有关,前者成份居大。由尚交游、重品藻,反动而变为循名责实,归于申韩。因尚名务虚伪反动而为自然、率直,归于老庄。 由于东汉晚期政治败坏,局势混乱。曹操与诸葛亮采用名家或的思想来恢复社会秩序。曹操提倡信赏必罚,主张法治。提出“用人唯才”的观念打破以门第或名教的标准。诸葛亮也提倡法治观念,入蜀后修明法制,执法公平。提出“治国之要,务在举贤”的主张以任才适用。他也重视军法,如街亭之战违反军令而被斩,他也自贬三等。汉末魏初的名法思想为此后魏晋玄学思潮提供了基础,使名士基于政治黑暗将焦点由名法的具体问题转向玄学的抽象思辨。 三国时期经学方面,汉末郑玄之经学已甚受推崇。然而在魏晋之世,王肃继承父学而注经,其对经学的见解与郑玄不同,遂有郑、王两派互相驳难。曹魏末年,司马氏篡魏为晋。当时黑暗,知识份子之思想趋向反动、消沉而无出路。倾向曹氏者多是失势士子,采取清谈方式批评政治,主张自然。倾向司马氏者,则主张维持名教,使作风渐起分化。因王肃为晋武帝外孙,遂被立为官学,一时黜王,使王学成为宗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南朝大墓砖画。由上至下,左至右分别为春秋隐士荣启期及竹林七贤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魏晋时期最突出的思想为。其基本教义为《》、《》和《周易》,合称三玄。玄学家好谈玄理,不谈俗事,称为清谈,流行于魏晋时期。在240年-248年的酝酿期,以何晏和王弼为代表。玄学家认为一件事情需要理解其背后原理的“本”方能了解平常所见的表象“末”,进而提倡“以本统末”的理论。又视“本”为“道”,类比为没有形体的“无”(原理、趋势),视“末”为实际现象的“有”,并认为“万物皆产生于无”。之后到司马炎篡魏建晋为止。以阮籍、等竹林七贤为代表,他们把焦点由思想理论转移到人生问题上。当时政治黑暗,司马氏压抑士大夫,并以崇尚名教自饰。阮籍及嵇康等人遂主张儒教的礼法压抑人性且虚伪,强调人性的解放与自然真诚。他们带头实现这个,形成一股解放个性的风气。到了西晋之后,清谈之风蔓延到政治舞台上,握有大权的达官显要也大谈玄理,呈现一批在世又欲出世的权贵。斐頠对“自然”提出修正,主张“崇有论”,以矫“虚诞之弊”。郭象进一步证明“名教”即是“自然”,玄学发展至此已臻终结。文学三国文学中以曹魏文学最盛,分为前期的及后期正始文学,其中建安文学反对靡弱诗风,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这是因为自曹操等人热爱文学,各地文士纷纷吸附。建安文学代表人物为“”及“建安七子”。其他的文学家还有邯郸淳、蔡琰、繁钦、路粹、丁仪、、等。曹操具有沉雄豪迈的气概,古朴苍凉的风格,著有《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让县自明本志令》等文。曹丕及才华洋溢,曹丕著有文学评论《典论》,导致文学开始自觉发展。曹植具浪漫气质,著有《洛神赋》等文。建安七子与蔡琰、杨修等人关心现实,面向人生。他们的反映了汉末以来的社会变故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例如蔡琰的《胡笳十八拍》。 正始文学时期,由于当时政治形势受司马氏操控,文人备受压抑,难以直接面对现实。当代的作家有竹林七贤及何晏、夏侯玄、王弼等“正始名士”。正始作家大都通老庄,好玄学,对于社会现实,不如建安那样执着,持比较冲淡的态度。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尚继承“建安风骨”,敢于面对司马氏政权,其都有鲜明的特色。《》提到“正始明道,诗杂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浅。惟嵇志清峻,阮旨遥深,故能标焉。”说明了阮籍和嵇康皆为正始文学的代表。 三国时期孙吴作家有张纮、、华核、韦昭等。张纮为孙权长史,与建安七子中的孔融、陈琳等友善。薛综为江东名儒,居孙权太子师傅之位。华核则是孙吴末年作家。蜀汉作家有诸葛亮、郤正、秦宓、陈寿等。诸葛亮作为一代政治家,他的作品有〈出师表〉等。其文彩虽不如他人艳丽,然而内容浅易,情意真切,感人肺腑,表露出他北伐的决心。秦宓所写的五言诗《远游》,是蜀汉流传下来唯一可靠的诗篇。蜀中亦多有学者为书作注的人,如:许慈、孟光、尹默、李撰等,蜀汉后期有谯周、郤正都醉心于文学,谯周更写下了《》讨论过度征战的缺点,及郤正以依照先代的儒士,借文表达意见的《释讥》。 东汉末年亦有研究纤图、术数的学者,如:任安、周舒,之后出现了周群、杜琼等人。 三国时期有名的史学家有王沈、鱼豢 、韦昭及陈寿。王沈的《魏书》被史学家刘知几评为“其书多为时讳,殊非实录”,这跟他亲附司马氏势力,打压魏帝曹髦有关,故该书的参考也相对较低。韦昭善写史,著有《吴鼓吹曲十二曲》,内容为整部孙吴发展史,与缪袭的《魏鼓吹曲十二曲》南北相对。他又著有《吴书》55卷等。陈寿编写的《三国志》为“前四史”之一。他参考《吴书》及鱼豢撰写的《魏略》等资料,采并述的方式,创新纪传体史书的写作模式。虽仍有不足之处,但实是研究三国历史不可或缺的史籍之一。宗教本时期为佛教与道教的发展时期。由于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纷纷寻求慰藉心灵,使得能够逐渐发展。南中诸夷族的原始宗教,具有很浓厚的巫风。其性质是神话崇拜,具有多神、崇拜自然的特点。在西南地区有长远的历史,形成早期的原始宗教。 东汉民间流行黄老之学,张角建立的太平道和张道陵建立的五斗米道,都是的雏型,到西晋时则称为天师道。张角的太平道,在道术方面较重“守一”。以《太平经》为主要经典,又称《》。内容庞杂,“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其社会思想既有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部分,也有呼吁公平、同情贫苦的部分。张角拥有广大教众后,于东汉末期率其弟张梁、张宝与部属张曼成发起“黄巾之乱”,最后被东汉朝廷击败而渐渐式微。张道陵于汉顺帝时入四川鹤鸣山,造作符书,创建五斗米道。该教可能是黄老之学与当地宗教的融合,符文大多源至巴蜀巫术。五斗米道与太理教义基本相同,事奉黄老之学。张鲁使教内“祭酒”诵习《老子五千文》,《》成为主要经典之一。《老子想尔注》反映早期道教对《老子五千文》的解释。经其子张衡(道教)、其孙张鲁的传播,流行于四川与汉中一带。张鲁投降曹操后,五斗米道由巴、汉流传到江南一带。 佛教早在东汉初期即传入中国,但当时儒学兴盛,发展不大,至三国后方有发展。当时受贵霜帝国影响而传播四周。西域受其影响,于阗、龟兹等地佛教兴盛。之后又有天竺昙柯迦罗、安息昙谛和康居康僧铠等僧侣到洛阳翻译经典,将大乘佛教传至中国。昙柯迦罗推广戒律,这是中国僧侣有戒律受戒之始,后世以其为律宗的始祖。昙谛所译的《昙无德(法藏)羯磨》受朱士行等人戒守,一般以此为僧侣出家之始。由于当时经文翻译未善,朱士行为求原经研读,于260年自雍州出发至于阗,成为首位西行求法的中国僧侣。他写得《大品般若》的梵本,后由弟子于282年送回洛阳,最后由竺叔兰译成。发展方面,在东汉末期笮融曾于江东大兴佛寺。三国时期的佛教重镇,北方以洛阳为主,南方则为建业。曹魏魏明帝大兴佛寺,曹植也喜读佛经,并创作梵呗。孙吴方面,当支谦、康僧会先后入吴,受孙权推崇并支持发展。称帝时,本要毁坏佛寺,因康僧会说法感化,终而放弃。在蜀汉,佛教不是很兴盛,规模不大。艺术三国在艺术方面,孙吴有很多擅长各种艺术的名士,时人称为吴国八绝。有吴范、、赵达、严武、皇象、曹不兴、宋寿和郑妪等人。例如严武擅下围棋,同辈中无人能胜,有“棋圣”之称。至于曹不兴则擅绘画、皇象则擅书法。 三国时期东汉末期动乱不堪,许多画作被破坏或遗失,造成损失。佛教的发展,开始出现以佛教为题材的绘画。三国时期的绘画,因政治动荡、社会混乱而没有取得更大的成就。三国之前,绘画主要属于“百工之苑”的技术性职业,尚未艺术化,在本时期开始出现现实题材的内容,亦是由礼教宣传过祖”,作品有《维摩诘图》、《》等等。他曾把五十尺绢连在一起,画一人像,心明手快,渡到宗教宣传的时期。画家也由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转移到长江流域。当时有名的画家有曹不兴、,其他擅长绘画的有桓范、杨修、魏帝曹髦、诸葛瞻等人。孙吴曹不兴,擅长写生与绘佛画,被誉为“佛画之运笔而成。其作品富有立体感,世人有“曹衣出水”之称,号“曹家样”。孙吴吴王赵夫人,吴赵远之妹,善于书法山水绘画,时人誉为“针绝”。她为孙权绘各国山川地形图,实开山水画之首。汉末杨修相传有《西京图》等画。曹魏桓范擅长丹青,魏帝绘画人物史实。蜀汉亦工书画。 书法艺术兴起于东汉末期。从三国到西晋,隶书仍是官方通行的书体,当时的碑刻大都用隶书写成。曹魏碑文书体方正、气度庄严,少有生趣。孙吴的著名碑刻有《天发神谶碑》、《》、《》等。其中《天发神谶碑》以圆驭方,势险局宽,气势雄伟奇恣。本时期主要的家有张芝、、韦诞、钟繇及皇象等人。张芝擅章草,并创新出今草。出名的作品有《》、《今欲归帖》等。张昶为张芝季弟,擅长章草与隶书。韦诞总结书法经验,著有《笔经》。其中“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是他的名言。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等作品为楷书经典之作。皇象擅小篆、隶书,尤精章草。流传作品有《急就章》、《文武将队帖》及《天发神谶碑》等。科技马钧擅长机械应用,提升生产量,制作出水转百戏和失传的指南车,荣获“天下之名巧”的美誉。他改良汉代的织绫机,使织出花纹具立体感,能与蜀锦相媲美。改良汉末毕岚的,发明出龙骨来灌溉较高位的农田。现在部份仍在使用。他还将发石车改造成轮转式发石车,提升抛击量与速度。 诸葛亮为了方便在山地栈道运输,发明“”。其构造历代文献有异,学者一般认定为独轮车及四轮车,目前未有确实答案。他发明可以连续发射十箭的连弩,又称“元戎”。另外,据说源自诸葛亮设计,用于传递信号的,被公认为热气球的始祖;据《事物纪原》载,诸葛亮也最早制造出长枪的原形,长枪最后渐渐取代了长矛。 刘徽为数学家,他自幼对数学有兴趣,学习中国古代的重典《九章算术》。年长后于曹魏景元四年(263年)著有《》,借由自己的注解,使其容易了解。之后刘徽又著作《注》的第十卷,即《重差》(后称《海岛算经》),这使中国测量学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医学方面,有名的有华佗、张仲景和皇甫谧。医术精湛,擅长外科手术。他与董奉、张仲景被史书称为“”。不过关于他医术传奇的部份,史学家陈寅恪认为应该源自印度的佛教传说。然而,他可能是最早使用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外科手术的医者。鉴于当代动乱频繁,疫病流行,致力研究疾病,参考各家书籍写出《伤寒杂病论》。该书集两汉医经、经方二派的大成,是中医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具备的经典,喻嘉言称此书:“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后世奉其为“医圣”。皇甫谧自幼家频,学习废寝忘食,淡于名利而不愿任官。他对针灸深入研究,将晋代之前各种经脉理论与针灸方法整理成《针灸甲乙经》,该书成为后世针灸学的范典。他还著有《寒食散论》,魏晋之后服食寒食散逐渐的流行起来。 关于其他技术,方面,有先后担任孙吴与西晋太史令的陈卓。他收集各派资讯,完善中国星官体制,并绘制星图,为后世所沿用。裴秀的“制图六体”在中国地图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蒲元擅长锻链铁器,他在斜谷(今陕西省眉县西南)为诸葛亮制刀。其刀能劈开装满铁珠的竹筒,誉为神刀。由于孙吴位于江南地区,水路发达,造船技术发达。其战船有的上下五层,有的还能容纳士兵三千人。蜀汉盛产井,利用当地的天然气来煮盐,提升了产能。
三国政治/三国时期
东汉末年,朝纲败坏。外戚与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桓帝时期,以李膺、陈蕃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为首的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的残酷迫害活动,史称“党锢之祸”。后灵帝即位,以其极度追求奢欲而著称,巨鹿人张角、张宝、张梁三兄弟揭竿而起,致使公元184年爆发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黄巾大起义,起义猛烈地冲击了东汉政府腐朽的统治。中平六年(公元189年)灵帝去世,少帝刘辩即位,其母何太后听政,其兄何进为大将军,掌握大权於一身。而皇帝尊信张让等十常侍,使得平乱功勋的将士一一被陷害,或遭刺杀,或遭流放,宦官与外争暗斗,十常侍张让等人与将军何进之争尤其激烈,终两败俱伤,皆死于非命,史称十常侍之乱。后朝廷引董卓入京,本为匡扶社稷,实则引狼入室也。其荒淫无度,专横跋扈,以杀人毁宫为乐。操曾言:“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三国志o魏书o武帝纪》陈寿)而卓甫一掌权,即废少帝刘辨,另立刘协为献帝。时民间有一童谣道:“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似乎暗喻朝廷应当迁都长安,方可抑止颓势,基业永固。董卓竟轻信之,随而洗劫洛阳,纵兵士烧杀抢掠,淫人妇女,直奔长安而去。董卓的暴虐使得中原哀声震天,人神共愤!十八路军阀共举义兵,推袁绍为首,联名伐卓。可惜“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蒿里行》曹操)除了孙坚和曹操在前线奋力作战外,其余你观我望,迟疑不前,皆各怀鬼胎,想借此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好为日后称霸中原奠定基础,“大失天下之所望”(曹操语),终于是“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蒿里行》曹操), 爆发内乱,从此,又一次长时期的军阀混战开始了,这使得腐朽的东汉更加摇摇欲坠、名存实亡。经过几十年的斗智斗勇,逐渐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代。 三国时期明朝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章《说秦汉》有开场词《临江仙》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此词甚为豪迈、悲壮,饱含着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充溢着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每读此词,都不禁使我对那金戈铁马、气吞万里的三国乱世产生无限神往。而所谓乱世出英雄,曹操!孙权!刘备!郭嘉!!法正!许褚!甘宁!关羽!这些名字读来无一不令人热血沸腾!正如毛宗岗《读三国志法》有云:“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未有盛于三国者也。” 在这样一个乱世,势力最庞大的曹操集团当然不得不说。首先,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家,开创了建安一代风气,钟嵘评价曰:“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诗品》钟嵘)敖陶孙《诗评》曰:“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刘熙载《艺概o诗概》言:“曹公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建安诸子未有其匹也。”曹丕的《典论o论文》有言:“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可见对于经国的重要。在那个时期,中国最主要的文学家,如建安七子都围绕在曹操左右,而几乎所有的文人也都聚集在北方,这为曹魏营造了一股宏大的文学之气,这种情景是吴、蜀两国根本无法比况的,虽然有句话说“江东出才子,蜀中多豪杰”,然而实际上在文学方面这两个国家比起北方差得太远了。而曹操更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陈寿的《三国志》里是这样评价曹操的:“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韩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矣。”这样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但却仅仅局限于曹操的才干上面,而无中国人向来看重的德行。《荀子o宥坐》云:“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而坚,三曰言伪而辨,四曰记丑而博,五曰。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饬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也,不可以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这里孔子对少正卯的评价正是我国古代对奸雄最早的五个定义。而《三国志o武帝纪》注引《孙盛杂记》道,盛情款待曹操的吕伯奢全家被操惨杀,事后操虽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但仍让人觉得有些大言不惭,其奸雄形象已初显端倪。其后诸如割发权代首,借之首以安兵心,梦中杀人诸事更是暴露无遗。而曹操举孝廉,发义兵,修耕植,畜军资,挟天子以令诸侯,奉天子以令不臣,破袁术、擒吕布、平张绣、并张鲁、灭刘表、克袁绍,终是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被其子曹丕追尊为太祖武。名士许子将论操曰:“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后汉书o许邵传》范晔)苏子谓其“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前赤壁赋》苏轼),《资治通鉴》则引操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说,说操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 ,正如曹操在《让县自明本志令》中所说的:“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据《三国志o魏书o武帝纪》:“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通过这段话可知,曹操的曾祖父曹参为西汉相国,封平阳侯,世袭爵土。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陈寿以魏为正统,言武帝之父“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很可能是一种隐讳的说法,所以曹嵩的出生应该是比较卑微的,那么对于曹操来说,他在那时候会被很多人瞧不起。但不管怎么样,曹嵩的养父毕竟是深受皇帝宠爱的曹腾,本来卑微的出生一下子提高许多(虽然并不是很有底气),曹嵩也自然而然的沾上了光并曾位列三公,位极人臣。曹操在任北部尉期间,设,上涂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欲整治风气、“齐之以武”。面对大宦官蹇硕的叔叔夜行,乱棒将之打死,震动朝野。而曹操有胆量这样做正是有曹腾给他撑腰,故而事后蹇硕也不敢动他。而在门阀观念颇为严重的东汉末年,出身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对各种人才的流向很具有影响力,譬如家族四世三公的袁绍就是典型中的典型,他依靠自己的官宦世家吸引了众多人才的依附,曾经成为了北方最庞大的割据势力。而对于曹操,这似卑实高的出生还是为他争取到了地区世族的支持和很大一批名士大族的拥护。象荀彧、贾诩、郭嘉、华歆、崔琰、杨修等等这些在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名士大族绝大部分都聚集在曹操集团当中,这是相当关键的。当然,曹操集团当中也有一部分寒门下士,譬如诸葛亮的好友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而最有名的就是荆州人士徐庶徐元直了。他“少好任侠击剑”,“尝为人报仇” (裴松之注引《魏略》)很明显的一个寒门下士,这并非士人圈子所能接受。《三国演义》对于他的描写颇为精彩,把他说的智谋高超,神乎其神,他曾为刘备帐下第一军师,曹操为了得到他,软禁了他的老母,使得孝顺的他与刘备依依惜别,不得已而投操,他又立誓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令众多读者扼腕叹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徐庶确实因为母亲的缘故离备投操而去,但他并没有不设一谋,只是在曹操那里做了一个小吏而已,难怪诸葛亮曾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注引《魏略》,二人即指徐庶和石韬)由此可见,在名士大族聚集的曹魏集团中寒门下士是卑微的,不受重视的,也从侧面反映了曹操集团人才的众多。那么曹操是通过什么办法聚揽了这样一大批人才在他身边呢?操曾三次颁布《求贤令》,其中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 发布的《求贤令》言:“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三国时期这也被后来众多的人奉为古代爱才的范例,常常使后世怀才不遇者自恨生不逢时,不得其主。在曹操集团中诸如荀彧、贾诩、郭嘉、、张郃、这一些人物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些人却都是在战场上从敌营中吸引过来的。正如曹操所言:“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三国志o魏书o武帝纪》陈寿)对于人才,曹操表现出的是一种“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短歌行》曹操)的渴求之情,是一种“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短歌行》曹操)的广博之心,只要有才即使不仁不孝也无所谓,只要能为他曹家事业作出贡献就会积极地吸纳,然而这是一种典型的趋利,是与中国传统的避害思想完全相悖的。对于荒淫、昏庸的桓、灵二帝,百姓当然不可能喜欢;对于“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的董卓,其专横和暴虐百姓当然更不可能支持;对于打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旗号的,百姓也许曾经抱过一些希望和幻想,但由于农民起义的局限性,黄巾军终于还是被残酷的镇压了;现在轮到了曹操,他的与中国传统的避害思想完全相悖的趋利思想又给他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更何况是在提倡以孝治天下的两汉时代,他的这种做法不仅不会得到广大的宠爱,甚至反而会招来厌恶。那么还有谁是百姓心中的明君呢?我们再看三国时第二大割据势力孙权集团。 据《三国志o吴书o孙权传》,孙权十五岁被举为孝廉,后随父兄征战,建立了江南东吴政权,称为吴大帝,治国有术,用人不疑,“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情”,其借父兄二世余荫,极善治国用人,故能“割据江东,国险民附”,曾用周瑜大败曹操于赤壁,用吕蒙擒杀名将关羽,用陆逊击溃刘备于彝陵,三国时数次重要的历史都由他编写。孙权虽然没有曹操那样宏大的文学集团,但是有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是与曹操相似的,那便是他官宦世家的出身,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得到了皖北和江东世族地主的支持。虽然孙权集团没有处在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方地区,但同样也吸引了一部分名士大族的加盟,诸如张昭、周瑜、鲁肃、顾雍、步骘、虞翻等等这些政治、军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两军交战之际,孙权居然敢乘舟至曹操水寨中观望军情,其胆识和魄力可见一斑,要知道西蜀之主刘备遇见曹操一般都是调头就跑的。难怪曹操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乃临江谓然而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三国志o吴主传》陈寿,裴松之注《吴历》)权亦在与操书信背后附言:“足下不死,孤心不安。”( 孙权书信退曹操 刘备得图灭刘璋) 操见信大笑。二人可谓惺惺相惜。然而孙权集团可谓三国中最精明的,也可以说是最不守信用的。西蜀虽弱,态度却向来鲜明,除了刘备抱关羽之仇曾死磕过孙权外,一直以来都是北向抗曹,地寡人稀,还屡伐中原;曹魏自不用说,谁打我,我就打谁,身为大国,故而长期处于同时对抗两国的局面,往往顾此失彼。而东吴呢,唯利是图,只看有没有好处,谁对他有利他就立刻倒向谁,态度一直模糊不清,脚踏两条船。另外孙权也有一些弱点,譬如他对于人才的渴求不如曹操那样强烈,曹操可谓“海纳百川”,而孙权曾经因为凤雏庞统貌丑心中不喜不愿吸纳,当然,张松献图相投时,曹操也曾因其形陋而数日不见,并因此失去了取得益州的最好时机,但也就此一次,而孙权对于外来的人才总抱着相对排斥的态度,这对东吴的发展有害无利。另外,孙权的进取心也不如曹操,总是以长江之险固而自守,偏安一隅。还有,通过翻阅史料可知,三国时发生在东吴的起义居然比魏、蜀两国的总和还多,南越一直不满孙权暴政,曾多次组织反抗,特别是山越族人多次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迫使孙权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保境安民上,而薄弱的经济基础,又使得吴国不得不实行三国中最重的苛捐徭役杂税,弄的民不聊生。这样的君主显然也得不到百姓的拥护。那么鼎足之下割据西蜀的一方势力又最为弱小的刘备集团,他们的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 三国时期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三国志o蜀书o先主传》陈寿)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三国志o吴书o周瑜传》陈寿)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三国志o魏书o刘晔传》陈寿)据《三国志o蜀书o先主传》,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三国志o先主传》陈寿)论其出身,虽然自称皇室宗亲,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而在史书上已无宗系可考,估计也是妄称,其实就是东汉末年一个生活清苦的普通老百姓而已。因为在门阀观念极为重要这一点上,刘备显然远远无法与曹操、孙权、等等这样一些官宦世家的出身相比况,而要取得成就,就要吸引人才,尤其是在政治中举足轻重的名士大族,所以他也就不得不以皇室宗亲的幌子,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了。可是,名士大族的眼睛是雪亮的,头脑是清醒的,他虽然也曾经就学于名士卢植,但自身却远非名士,且“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 (《三国志o先主传》陈寿),可见毫无与曹操相比拟的文化修养,志趣风格也与名士迥异,这岂是清高的名士们所能够接受的?而在那个时代,“不惟君择臣,臣亦择君”,可想而知象以刘备为中心的军阀对于中原地区的大族名士又怎么会有吸引力呢?真正吸引这些大族名士的是曹操、袁绍、孙权这样的人物。在长期的没有根据地的运动战过程中,相信刘备他们自身也是比较自卑的,譬如孔融曾修书附太史慈送与刘备,请发兵相救黄巾管亥围城之急,备敛容曰:“孔北海知世间有刘备耶?”(《三国志o吴书o太史慈传》陈寿)。孔融世之名士,竟求助于他,令刘备有点受宠若惊,遂立刻同云长、翼德点精兵三千,往北海郡进发。其不自信可见一斑。 那么,在缺少名士大族支持的情况下,刘备又是怎样拥有西蜀之地,并成为三分天下的一方呢?刘备集团自打组建以后长期没有自己的根据地,四处流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曾先后投靠过公孙瓒、、曹操、袁绍、等人,真可谓几经波折,年龄很大了却仍然没有自己的地盘。或曰备品行不佳,投靠过这么多人皆无善终,与吕布似同。实则非也。吕布反复无常乃为利也,无论杀丁原,诛董卓,和袁术,亲刘备尽皆如此,而刘备则乃迫于势耳,其在刘表处时曾因髀肉复生却寸功未建而流涕慨叹。直到赤壁之战前夕,刘备在荆州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辅助,在隆中定得三分之策。后再次被曹操打得大败,穷途末路之时,与孙权联手,在赤壁之战中打败盛极一时的曹操,并从孙权手中借得了荆州,又依靠刘璋的手下张松、法正等的叛变以为内应,轻松谋取益州,才建立了横跨荆益两州的政权,确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后进位汉中王,随后称帝,其时已是耳顺之年了。而刚做皇帝不久,就兵败彝陵,病逝于白帝城。由此可见刘备的隐讳之深和诈术之高。刘备表面上夹着尾巴做人,实际上却不停地瞅着时机。虽然曾以皇室宗亲为由于刘表之托固辞不受荆州,却终于又不顾皇室宗亲之系主动出袭刘璋得取益州。前者一是迫于宗系,二是正当秦王,群雄竞逐的年代,刘备那时势力微小而寡弱,最重要的还是争取民心争取人才的相附,不能因为一荆州而使其背上宗室相欺的不好名声,从而使其在诸争中日渐孱弱,三是荆州地处要害,历来都为兵家必争之地,刘备一定琢磨着即使我拿了荆州,以我现在的实力一定要不了多久又马上会丢掉荆州,到时候不是鱼与熊掌什么都没有得到么?所以分析过后坚决推辞刘表。再看后者,此时的刘备已经在诸葛孔明的指引下坚定了横跨荆益两州政权,确定三分天下之势的政策目标,其时已经于孙权处借得荆州(当然他是没有想过要还的),迅速拿下益州就可以实现他的既定方针,他的人生目标。对于刘备这样的谋略家来说,这样的肥肉怎么可能让它从嘴边溜走?故而对于益州,刘备只是做了几番虚情假意就迅速拿下,使得虽是皇室宗亲的刘璋后悔莫及、懊恼不已。 三国时期而他们这个集团又主要是依靠哪些人的支持和帮助呢?在我国封建时代,尤其是较为久远的东汉末年,蜀汉地区是相对落后的,没有产生出一个世族地主阶层,刘备集团主要是由下层豪侠武人组成的,文学氛围当然就更谈不上了。我们来看一看其集团主要人物的情况。武官方面,民间所谓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据说原名冯贤,曾因杀了倚势凌人的势豪,亡命于江湖,逃难路过关隘检查,遂指关为姓,而为关羽,不复更改;右将军张飞,据说是涿县一个卖酒屠猪的大户,好像又做过“兵子”;左将军马超乃西凉马腾之后,贵为名门,是刘备集团中少有的名士大族之一,却因触犯刘备,不得重用,忧郁成疾,早早死去;后将军黄忠原为韩玄手下,智勇双全,曾于定军山斩杀曹魏名将夏侯渊,也是一个难得的名士,可惜投备不久就身亡了;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赵云,虽然武艺高强,却不为袁绍、公孙瓒等器重,皆因门第之故,整个一下层武士。文臣方面,诸葛亮,自称“东方下士” (《三国志》卷四十《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其实也是一个高居隆中的山林隐士,虽自比管仲、乐毅,实际上在当时并不为人所看好,被许多人瞧不起,亦乃名士圈外之人;糜竺,祖辈经商,家业丰富,是为“豪人”,先世不显;法正,投靠刘备以后成为了刘备集团中真正的第一谋士,又是在刘备集团中很难见到的名士大族,对于这样的人才,刘备怎能不喜爱?可惜也是早早死去。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第一,刘备集团的人才构成还是以寒门下士为主的。第二,刘备当然也喜爱名士大族,因为这些人在政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刘备集团举足轻重的人物当中仅有的几位名士大族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后期投靠而来,也有着一个共同的命运——早亡,这对刘备集团的损失是很大的。那么刘备集团的旧部虽然几乎尽为寒门下士,但他们主要又是哪里人呢?先看其集团的核心刘备,乃河北涿县人;张飞,亦为河北涿县人;,解良人;赵云,河北真定人;孔明,山东沂南人……看来一群北方人初到益州(尤其是用那样并不怎么光明的手段)想要安稳民心,争取的支持可谓重中之重。刘备也意识到了这一点。然而善待刘璋旧部只是一种策略,等到政局基本平稳了,在此后的各种军事、政治活动中,占据绝对主要位置的还是那些最初即追随刘备的北方人才,事业上主要依靠初始起兵时追随自己的一班人员,后期对人才的挖掘也不够,以至于蜀汉到后期人才愈发匮乏,后继无人,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廖化可是很早就追随刘备加入其集团的的一名武将;自孔明逝后,寄其遗志九伐中原的姜维和夏侯霸又居然都曾是曹魏的将领!这真是蜀汉的耻辱和悲哀。 其实刘备是很会争取人心的,虽然可能有许多是他迫于政治需求而不得不做的。譬如赵云于万军当中杀操数十员上将,救得阿斗回,奉于刘备,备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身怀绝技而曾在公孙瓒、袁绍等处失意的赵云似乎突然之间找到了知音,遇见了明主,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脑涂地,不能报也!”也许就是那一摔,把阿斗摔得痴呆了,弄得刘备好不容易拼出来的基业又迅速地被阿斗葬送出去(一笑)。再如刘备彝陵惨败,无颜回都,退于白帝城,忧病将逝,遂托孤于诸葛亮,表现出了对诸葛亮极大的信任,一句“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将诸葛亮的心彻底地征服了,《三国志》评曰:“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也。”诸葛亮最后是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曰:“今与吾水火相敌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事乃可成。”事实也的确如此。刘璋暗弱,益州成为兵家垂涎之地,张松携西川地图而出,本将曹操作为心中的明君,奈何操态度傲慢,数日不见,张松又见刘备,备正好相反,彬彬有礼,对张松谦恭有加,松感而投之。回奏其主刘璋曰:“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三国志o先主传》陈寿)曹操就此失去了取得益州的最好机会,而刘备却得以轻松地拿下益州。 虽然会用人,但是刘备在文化修养和战争谋略上毕竟是不如曹操和孙权的,曹丕谓“刘玄德不晓兵法也”,而且做大事很重要的官宦世家的出身刘备也没有,他不但出身卑微,而刘备又为什么能取得相当的成就,并坐上汉昭烈皇帝的宝座呢?除了自身的努力和对有限人才的合理使用外,关键的原因还在于他既没有曹操那样显露的趋利思想,“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三国时期(《三国志o先主传》陈寿)也没有孙权那样的苛政重役。刘备是非常注重宽民,也非常善于养民的。对于这样的君主,虽然他是弱小的,但是广大百姓却对他寄予了最大的希望。然而希望并不代表现实,刘备集团最终还是三国当中最早覆灭的。以至于在民间,尤其是在朝纲不正之时,人们为了寄托心中的情感,各种各样有利于刘备的野史以及褒扬刘备的文学作品不断涌现,早在宋朝,百姓的态度就是“见刘备败则泣,见曹操败则喜”。而这些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就是《》了。由于受“尊刘抑曹”思想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刻画出一个完美的昭烈皇帝出来,真可谓是竭尽全力。像开篇即续出家谱,点出天命,指明刘皇叔必当会有天下。第一,提高身世,在史书已不可考的宗族世谱以《演义》当中编造的宗族世谱加以绝对的肯定,再让当朝皇帝认刘备为皇叔,再不断的从书中以其他许多不同人的称呼以抬高其身份,还常常令刘备自报皇室家门。第二,小说经常虚构一些刘备的德义之行,要么是对于黎明百姓,看见百姓受苦动辄就要自刎,要么就会常常出现一些天助天成之相,如其大呼:“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而跃马飞过檀溪。刘备本不善武功,戎马一生四处受挫,作者却喜欢虚构战役大表其功,或者是虽败犹荣,或者干脆就不写他的失败。所以弄得我初读《三国演义》之时,本来刘备上的惨败读来却感觉他似乎一直还占着优势打着胜仗。其他的诸如政治上的一些东西,作者要么仍然隐去事实,不写真相,要么就移花接木,前后颠倒,把刘备诡诈的一面完全给覆盖了,最典型的比如汉献帝还在朝之时,他的两个儿子(第一个是义子)就分别叫做刘封和了,连在一起就是封禅,可见其做皇帝的野心是多么的大,虽然成天嘴上是另外一个腔调说自己是臣子要为汉室尽力。刘备又是老来得子,所以曾经害怕后嗣无人而过继了一个义子刘封,等到有了阿斗,就马上借关羽被害之故坚决将其除掉,以免生祸端,真可谓心狠手辣。对于刘备大致如此。而刘备集团中的那些寒门下士,却大沾刘备之光,那真可谓猛将如云,智士如雨,君德臣贤,人才济济,被描绘得神乎其神,智勇双全,也真的是有点过了吧。曾有一言曰:“蜀小国耳,名将唯羽”( 《三国志o刘晔传》陈寿),而关羽一生所斩名将亦只有颜良,恐怕也是因为其美髯红脸的忠义使有此名,要知道,名将可不是猛将。象武艺超群的周仓也是虚构的,本来早夭的张苞也变成了一员百战百胜的上将,关兴弱冠即亡,根本没有参加伐吴战争,却也变得勇猛无比,还斩了杀父仇人潘璋,让潘璋早死了十多年。其余琐碎,在此就不列举了。此外,《三国演义》作者为了寄托对刘备的喜爱,刻画了他的许多仁义之举,更描绘了百姓对刘备的拥戴,诸如猎户献肉之事居然跃然纸上,令人瞠目结舌。其实这样的夸张反而是弄巧成拙,不及《三国志》中的刘备那般可爱、可信、可敬。鲁迅先生于《中国小说史略》中论曰:“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虽然《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仁义的描写过于夸张而显得不真实,但这却从侧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心目中明君的形象。“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这个唱词人们再熟悉不过了。在脸谱中,红色一般代表着忠勇、侠义,多为正面角色;黑色一般代表着直爽、刚毅、勇猛、智慧;黄色则代表着凶猛、;白色代表着阴险、奸诈的人物形象。通过时间的流逝,百姓心中的这份情感已经逐渐积累成为了一种文化,并且深入人心。
三国经济/三国时期
曹魏经济曹操迎献帝于许昌后,以「夫定国之术,在于强兵足食」为方针,在附近实行屯田。结果「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因此,操设置田官于各州郡内,招募流民屯田,把屯田制加以推广,以改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所做成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境况。正因屯田制之成功,地方变成「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正因采取屯田措施,使北方的社会转向稳定,终达至「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蜀汉经济益州自古以来已有天府之国的美名,能得天下亦靠此地物质丰厚为根本。 东汉末年,刘焉父子先后担任益州牧,用以宽制宽之政策以治蜀,逐引致豪强垄断土地及山泽资源,因而减低税收。 自刘备占领益州后,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击豪强,并曾采用闭关息民,务农殖谷。又在都江堰设堰官,管理农田水利工程,并推行屯田,以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此外。亮及法正对冶铁、煮盐、织绵等重要手工业,实行公营,并设立专职官员加强管理。以上一连串措施,使国家税收大大增加,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条件。 后来关羽失荆州,备讨伐吴败亡,使蜀面临崩溃边沿,故亮在经济方面扩大手工业官营范围,提高蜀绵生产量,以助加快恢复国力之步伐。东吴经济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地方连年征战,地方残破,北方人民携家渡江以避难。 北方难民不乏富商大贾,他们由北方走难到江南同时,带备了生产技术与文化,为当时贫困的江南带来新血。 原本农耕技术十分落后,尚未懂得牛耕。及后生产技术注入,农业生产技术逐渐提高,人口亦因此渐渐增加,一改以往地广人稀的境况。孙氏三代:孙坚、孙策、孙权之统治领地渐大,军队亦因此变得庞大,故此粮草军需耗费成为国家支出中的一大部分,为减轻负担,逐实行屯田制,并设置典农校尉和。屯田制有分兵屯及民屯。兵屯下之耕者为佃兵,民屯下之耕者为。吴位于长江流域以下,故亦注意兴修水利,以利用水力资源和作军事防备。
人口/三国时期
黄巾之乱后,中原地区发生天灾饥荒,例如:“建宁三年春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等纪录。董卓掌权后,放纵士兵淫略妇女,剽虏资物。在面对关东军联合讨伐下,竟然“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以至于民怨载道,人口数大减。曹操征徐州时,“凡坑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李傕等在关中,“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益州的刘焉、刘璋及荆州的刘表镇压叛乱,扬州因为孙策等人的战争,使得人口数都减少。
当时的人民朝三个方向流动:由关中西迁至凉州或是南迁至益州、沿汉水迁移至荆州,各约十万户。由中原地区往东北迁移至冀州或幽州,再迁至辽东。鲜卑和乌桓也因为这波流民而壮大。最后也是最大一股,是由中原地区迁移至徐州彭城,再南迁至江南地区。当时“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孙吴立国的基础即建立在此上。例如:鲁肃、诸葛瑾、吕蒙、张昭及徐盛等人就是此次南渡的中原士族之一。
自三国鼎立局势渐渐形成后,人民转而因统治者或战争而被迫迁移。曹操攻击张鲁时及攻下后,共迁部份的川东汉中居民入关中。曹丕建都洛阳后,迁冀州五万户士家以实河南。魏灭蜀后迁蜀人三万家至洛阳和关中。刘备领有益州,多次迁民于成都平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也迁陇西居民以实汉中。孙权在早期即击败江夏太守黄祖,虏掠男女数万口。他建国后为了提升人口数,平定山越并以其“羸者充户,强者补兵”,并且骚扰淮南来获得人口。
以下表格可知人口锐减趋势。由东汉晚期到西晋统一全国,虽然时间尽隔125年,但人口只有东汉人口峰值的35.3%。至此户口一蹶不起,至到隋文帝在位时方渐复苏。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人口高度的军事化,当时三国控制的人口还有兵户、吏户、屯田户等。例如曹操早在创建时期即推行屯田制。蜀汉人口虽只有九十万,但是却有十万多的军队,占总人口十分之一。而屯田户数量之大,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军事/三国时期
曹魏兵制三国官制、兵制和东汉官制、兵制比较相似。曹魏的中央军,分中军和外军。“‘中军’是对‘外军’而来的,中外军的区别形成于汉建安时代(196-220),到黄初年间(220-226)都督制成立,中外军的区分及中外军的名称也就正式成立。建安以前,曹操集团只是割据的群雄之一。曹操迎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尤其是在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取得冀、并、青诸州以后,他的统治区才渐具国家的规模。这时局面大了,再不能象过去一样,带领一支军队到处征战,因之便产生了留屯的办法。平定一个地方,留部分军队驻防,并由一人任统帅统摄辖区内诸军。这种留屯制,实即魏晋以下盛行的军事上分区的都督诸军制的滥觞。这种情形,发生于曹操打败袁绍占有冀、并诸州之后,到赤壁战后,三国鼎峙的局面形成,便渐渐固定为一种制度,而且发展为后来的都督制。国家的军队既在事实上分了内外,内外的名称自然也跟着形成,留屯在外的将军及都督所领的兵,就称为外军;中央直辖的军队,就称为中军。[77]&”[29]&[78]&
《历代兵制》叙述了魏中军的发展:“初,曹公自置武卫营于相府,以领军主之。及文帝增置中营,于是有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武卫营是曹魏集团最亲近的宿卫禁兵,其设置时间,《补三国兵志》说在建安十三年(208)。那时曹操刚做相国,便在相府自置武卫营。当时汉帝的禁兵为数已不多,且在曹操控制之下,武卫营一成立,有所疏漏。“武卫、中垒二营,以领军将军并五校统之”,也是不确的。事实上,曹魏先后置武卫、中垒、中坚、骁骑、游击等新五营,归中领军统帅;东汉以来北军的屯骑、步兵、射声、越骑、长水五营,曹魏时期依然存在,但兵员已少的可怜,五校地位已不如武卫将军等,已无可能去统帅武卫、中垒等新营。[29]&[78]&
留屯各地的外军,开始编制很不一致,统帅往往临时由中央委派和更换。到魏文帝时,情况发生了变化。《历代兵制》:“黄初三年,特置都督诸州军事,寻加四征四镇将军之号,又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位太尉上。”曹魏的都督诸州军事,是代表中央分驻各地的军事长官,所领是不同于州郡兵的中央军队。所谓四征四镇,是指征东将军、征南将军、征西将军、征北将军与镇东将军、镇南将军、镇西将军、镇北将军等称号,此外还有所谓四安四平将军的称号,这些都不是固定军职,而是临时赠封的称号。从这些称号也可以知道,那些都督诸州军事的将军,是代表中央去行征伐镇压之权。中外诸军即中军与外军,“置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则是以大将军统帅全国中央军,大将军成为曹魏最高军事统帅。曹魏政权是取代东汉王朝而建立的,开始仍以太尉为最高军政长官,置大将军后,太尉最重要的权力被分割,所以陈傅良说大将军“位太尉上”。[29]&[78]&
综上所述,曹魏中央军的系统是:[29]&[78]&
|——中军-领军、护军——诸营将校
中央军-大将军——|
|——外军-都督诸州军事
除中军与外军,曹魏还有作为地方兵的州郡兵。东汉光武帝罢兵募士,郡国兵力十分薄弱。到东汉末年,一些州郡守割据称雄,兵力转强,多数州郡的军队则逐一消灭或兼并。曹操统一北方,大大小小的割据武装或被消灭,或被收编,北方各州郡往往只有留屯的中央军,而没有地方武装了。当时丞相主簿司马朗建议令州郡都建立地方武装,以“外备四夷,内威不轨”。《历代兵制》:“自纳司马朗之言,复令州郡典兵,但地方州郡长官的权力却借此大大膨胀起来。所以《历代兵制》认为,曹魏政权的“兵权外聚于州牧,内归于大将军及太尉”。因此后来有人上疏魏明帝,要求解除缘边州郡刺史、太守的领兵权,另外派遣大将去镇守,以免刺史、太守领了兵则“专心军功,不勤民事”,而不能“独修务本之业”。[29]&[78]&
曹魏兵制,还有屯田兵值得一提,曹魏的屯田分民屯和兵屯两种,是汉代官田出租办法及边郡屯田的推广。民屯的管理方式是:由大司农掌管全国的民屯,典农中郎将负责一州郡的民屯,典农都尉负责一县级单位的民屯,屯司马负责一生产单位——一屯。每一屯有屯田客五十人。民屯的任务是种植稻、粟、桑、麻,百分之五十至六十的收获上缴政府。屯田客不服兵役,但实行军法部勒式管理,应该纳入兵制研究的范围。建安初年开始的屯田,本是为了束缚流民于土地和为政府提供大量租入以充军需;到魏末晋初,统治者为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经常分割屯田,瓜分屯田客,屯田制度遭到毁灭性破坏。兵屯的开始晚于民屯,一般是保持原有的军事编制,设立在与吴蜀两国对峙的边境,让士兵且佃且守。东吴也;有与曹魏大体相似的兵。名将: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兄弟(夏侯惇、夏侯渊)、许褚、张辽、张郃、徐晃、于禁、乐进,其中后五者并称曹魏五良将。[29]&[78]&
大致和魏相同,但又有其特点。蜀汉的中央军,《历代兵制》说:“蜀置五军。其左、右将军、督、护一人,其中师、监、护、典、参军各一人,其前师、将军、监、护、督军各一人,其后督、将军、兼一人。其将校略如汉。”五军即前、后、左、右、中军。中军与曹魏一样同时又是宿卫部队;前、后、左、右四军略等于曹魏的外军。蜀汉中央军置军师将军一至二人,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五军的组织系统不完全一样,中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都护、领军、典军各一人;前、后军有护军、监军、军师、领军、典军各一人;左、右军有护军、监军、都护各一人。史书记载,前、后、左、右军的统帅分别是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右将军,只有中军统帅是护军[17]&;而据王平、刘敏、姜维等传,前、后、左、右四军又常以护军或监军为各自的统帅。因此,前将军等官号,究竟是护军的另称还是进称,或者是不同时候的职官,还有待进一步考查。蜀汉的基层军队,有许多不同的称号。《历代兵制》:“兵有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之别,盖不全用蜀人也。”“刘璋时,三辅流人数万,收以为兵,号东州兵。”这里所举的尚不完全,据王欣夫《补三国兵志》统计,蜀汉有以下称号的基层军队:曲长则蜀汉往往有专门的前锋队。无前、无当,二者可能同为一支精勇的队伍。飞军,以羌族的一支——青羌为主,分为五部。虎步,精勇的步兵队伍。虎骑,精勇的骑兵队伍,此外还有散骑、武骑等骑兵队。白毦,由以白羽毛为饰的少数民族组成。賨叟,由賨人(湘、川一带的少数民族)组成。此外还有夷兵,由荆州一带少数民族组成。从这些称号可以看出,蜀汉政权不仅让蜀中汉人当兵,而且大量以外族为兵,组成飞军、青羌、白毦、賨叟、夷兵等外族军队。从东州兵的情况还可看出,蜀汉还把外来流民组建成军队。名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魏延,姜维,廖化,王平。[29]&[78]&
东吴兵制比较杂乱,大体也与魏无异。其军队特点,如《历代兵制》所说:“吴多舟师,营校略异于汉。”东吴立国江南,北有长江天险,东南有东海、南海,内地多湖泊水泽,多水域的自然条件,尤其是丰富的物产和发达的经济,决定其水军强于魏、蜀,以致数次以舟师挫败来进攻的曹魏大军。东吴的船只体积大、数量多,并且有艨艟、斗舰、楼船、飞云、盖海、赤龙、驰马、长安、大舶、大艑、青龙战舰、晨凫等众多名号。根据《吴书》的记载,当时能载马八十匹的还算小船。又根据《晋阳秋》,西晋灭吴时,接收其船只五千余艘,其中包括运输船和战船,运输船中,相当大一部分属于水军作运输军需用。这样,虽不能得知东吴水军船只的具体数字,但其规模之大则是可以想见的。当时东吴水军舟师不仅时刻巡守长江天险,而且游弋于辽阔海域。东吴水军统帅为水军都督。[29]&[78]&
东吴的中央军与曹魏、蜀汉相同,有前、后、左、右、中五军,军中将领亦有护军、领军、典军、军司马等。一旦进行战争置大都督总领五军,各军置部督等。名将、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程普、韩当、周泰、甘宁、太史慈。战役
战争名称     时间&/年    双方统帅              结果
黄巾起义     184-186    何进、张角        何进依靠众多地方军阀击败张角
讨伐董卓     189-191    董卓、袁绍       众军获胜之后追击董卓,最终王允用计杀死董卓
江夏之战      190     刘表、孙坚          刘表杀孙坚,孙策接任
兖州之战      192    曹操、青州黄巾军        曹操击败黄巾军,取得兖州
宛城之战     197-199    曹操、张绣       第一次战斗曹操损失爱子曹昂与爱将典韦,第二次战斗取胜
易京之战      199     袁绍、公孙瓒          袁绍消灭公孙瓒
官渡之战     200-201    袁绍、曹操         曹操以少胜多,统一河北
赤壁之战      208    曹操、孙权&刘备      曹操统一全国计划失败,三国雏形形成
合肥之战      209     曹操、孙权         城垒争夺战,双方各有胜负
潼关之战      211    曹操、韩遂&马超      曹操战胜马超、韩遂等西方群雄,压制关中
汉中之战      219    刘备、夏侯渊       刘备与曹操的汉中争夺战,最后刘备大胜,自立为汉中王
荆州之战      219    孙权&曹操、关羽      孙权与曹操联手击杀关羽,孙权取得大部分荆州。
夷陵之战     221-222    刘备、陆逊          陆逊用火计击败刘备,刘备不久病死
南中平定战     225    诸葛亮、孟获            蜀汉成功平定南中叛乱。
石亭之战      228      陆逊、曹休        孙权命陆逊居中,以朱桓、全琮为左右翼大败曹休。
诸葛亮北伐    227-234   诸葛亮、曹真&司马懿    互有胜负,诸葛亮病逝,司马氏势力开始抬头。
姜维北伐     249-263   姜维、钟会&邓艾&诸葛绪  蜀汉国力消耗,间接导致蜀汉亡国,司马氏势力开始抬头。
寿春三叛      251-257    王凌、毌丘俭、诸葛诞  司马氏完全控制魏国大权,为晋代魏铺路  
东兴之战      252年     诸葛恪、司马师            吴军大获全胜。
魏灭蜀之战     263年     邓艾&钟会、刘禅         蜀汉灭亡,司马昭封晋王。
西陵之战     272-274     陆抗、羊祜          陆抗以3万士兵击溃晋国8万士兵
晋灭吴之战     280     司马炎、孙皓           吴国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三国官职/三国时期
大司马:汉武帝(刘彻)废太尉设大司马,光武帝()又废大司马为太尉,故大司马即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东汉时与司徒、司空并称三公。 大司农:秦时称治粟内史,景帝改称太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为大司农。魏初设大农,文帝(曹丕)黄初二年(221年)改称大司农,蜀、吴亦各有大司农。两汉时大司农掌管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财政收支,而到了三国时期,由于权力的分散则只能负责这些物资的保管工作了。九卿之一。 大鸿胪:秦时称典客,汉初称大行令,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为大鸿胪,掌管接待宾客之事。九卿之一。 卫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刘启)初更名为中大夫令,不久即恢复原名,掌管宫门警卫。九卿之一。 太 尉:同大司马。曹丕即位后任贾诩为太尉。 太 傅:辅弼国君之官,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曹睿即位后人钟繇为太傅。 太 常:秦时称奉常,汉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为太常,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其属官有太史、太祝、太宰、太药、太医(为百官治病)、太卜六令及。九卿之一。 太 仆:秦和两汉均设太仆,王莽一度更名为太御,掌管舆马及牧畜之事。九卿之一。 太 守:秦时设郡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为一郡之最高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史。 少 府:秦和两汉均设少府,王莽称共工,与大司农一同掌管财货。不过大司农掌管国家财货,而少府则管供养皇帝。其属官有掌管御用纸、墨、笔等物的、掌管刀剑弩机等物的尚方令、掌管衣物的、为宫廷治病的太医令。九卿之一。 中常侍:秦时始置,东汉时由宦官担任,掌管文书和传达诏令,权力极大。 中书监令:曹操为魏王时,设置秘书令以处理尚书章奏。曹丕于黄初初年改秘书令为中书令并特置中书监,使之排在中书令之前。 中领军:曹操为丞相后置领军,不久改为中领军,掌管禁卫军。 中护军:曹操为丞相后置护军,不久改为中护军,掌管禁卫军,地位略低于中领军。 长 史:秦时始置,西汉时丞相下有两长史,其职务相当于秘书长,即最高国务机关中事务主管。将军幕府中亦有长史,为幕僚之长;可分令部队出战的称为。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亦设长史,职任颇重。三国沿置不改。 从 事:刺史的佐官如别驾、治中、主簿、功曹等都称为从事。 仓曹掾属:主管仓谷之事的官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司 徒: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教化,三公之一。 司 空:西周始置,东汉时掌管水土及营建工程,三公之一。 司隶校尉:汉武帝始置,负责督率京城徒隶,从事查捕奸邪和罪犯,简称司隶。刘备在蜀称帝时以张飞为司隶校尉。 司金中郎将:曹操于建安十年(205)置,掌管冶铁、钱币和农具的铸造的官员。 主 簿:汉始置,掌管文书簿笈,司空、丞相府及刺史的佐官中都设有主簿。 功 曹:刺史的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曹操为丞相后下设东、西曹掌管人事工作,东曹主管二千石官员的任免,西曹主观丞相府官员的任免。其负责人员正者称掾,副者称属。 丞 相:战国时始置,为百官之长。东汉不设丞相,建安十三年(208)复置,曹操自任丞相。“丞”与“承”相通,“丞相”就是承君主的旨意来处理国家事务的人。 丞相:丞相府中掌管司法的官员。 光禄勋:秦时称郎中令,汉武帝更名为光禄勋。王莽称司中,东汉又称光禄勋。曹操为魏公后设郎中令,黄初元年(220年)又称光禄勋,掌管宿卫宫殿门户。其属官有掌管宾赞受事的谒者、掌管御乘舆车的奉车都尉、掌管副车马匹的附马都尉、掌管羽林骑的骑都尉,而大夫、中郎将等官是否是光禄勋的属官尚有争议。九卿之一。 执金吾:秦时称中尉,汉武帝更名为执金吾。王莽称奋武,东汉复称执金吾。曹魏先称中尉,黄初元年更名为执金吾,掌管宫外巡卫。卫尉巡行宫中,执金吾则徼偱京师。天子出行,执金吾为先导。“吾”当御讲。 别 驾:刺史的佐吏,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廷 尉:秦时始置,汉景帝更名为大理,自后或称廷尉,或称大理。廷尉掌管刑法狱讼,是各地上诉的最高司法机关。“廷”字系直、平之义,治狱贵直而平,故以为号。廷尉的属官有大理正、大理平、大理监,成为廷尉三官。九卿之一。 县令长:春秋战国时始置,一县的行政长官,人口在万户以下的县的长官称为令,万户以上的称为长。县令长的佐官有掌管军事、治安的县尉和掌管文书、的县丞,一般每县有丞、尉各一人,大县有尉两人或更多。 尚 书:“尚”就是执掌的意思。秦汉时,尚书只是少府的属官,掌管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因在皇帝周围办事,地位逐渐重要。曹魏有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共。吏部又称选部,掌管选用官吏;左民掌管缮修功作、盐池园苑;客曹掌管少数民族和外国事务;五兵掌管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度支掌管军国支计。其中以吏部尚书最为重要。 尚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尚书令的副手为尚书仆射,曹魏置尚书仆射一或二人,二人并置时称左右仆射。若尚书令缺,由左仆射代行令事。曹魏时以五曹尚书、二仆射、一令为八座。 尚书郎:尚书台内负责起草文书的官员。东汉选孝廉中有才能者入尚书台,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 侍 中:秦时始置,为丞相的属官,掌管拾遗补缺、赞导、陪乘、出而以及照料皇帝日常生活等事。 宗 正:秦时始置,王莽称宗伯,东汉复称宗正,掌管皇族与外戚事务。两汉皆以刘姓宗室充任。九卿之一。 征东将军:统领青、兖、徐、扬四州,屯驻扬州。 征南将军:统领荆、豫二州,屯驻新野。 征西将军:统领雍、凉二州,屯驻长安。 征北将军:统领幽、冀、并三州,屯驻蓟州。 刺 史:秦时始置,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 治 中:刺史的佐吏。古代簿籍文书之类称为“中”,“治中”即为管理文书档案之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固定的官职。 参 军:东汉末曹操以丞相总揽军政,其僚属往往以参丞相军事为名,即参谋军务,简称“参军”。 河南尹:东汉建都于河南郡洛阳县,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官不称太守而称尹,掌管洛阳附近的二十一县。 典农中郎将:汉末曹操置典农中郎将和典农校尉,均掌管农业生产、民政和田租,仅有所治郡国大小之别,职权相当于太守。 城门校尉:西汉始置,掌管京师城门的屯兵。 相 国:即丞相。 :秦时称,汉景帝更名为将作大臣,掌管宫室、宗庙、路寝、陵园地土木营建。 给事中:秦时始置,西汉沿置,东汉省,魏复置。为将军、列侯、九卿,以及黄门郎、谒者等的加官。 都 督:三国始置都督和大都督,为领兵官,其中大都督为最高军事统帅。 校 事:曹操临时设置的小吏,负责伺察群臣的微过小罪。 :三国时魏置,掌管冶铁的专官 御史大夫:掌管弹劾、纠察的官员,其位仅次于丞相。 御史中丞:御史大夫的副手。 黄门侍郎:秦汉时,宫门皆黄色,故号黄门。黄门侍郎因在黄门内供职而得名。 散骑常侍:三国魏置,即汉代散骑(皇帝的骑从)和中常侍的合称,在皇帝左右规谏过失,以备顾问。 督 军:高级统兵长官,位在相国、太尉、御史大夫之下。 督 邮:汉代各郡置督邮官,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等事。 安南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安远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步兵校尉汉武帝时,置八校尉领北军,其中有步兵校尉,秩二千石,掌上林苑门屯兵。东汉因之,秩比二千石。三国均置,为天子禁军首领之一。 骠骑将军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别驾从事即,汉制,刺史属吏之长,因跟随刺史出巡时要另乘专车,故称别驾,三国因置。 别部司马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三国蜀置,为州牧的属官。从事之长,称为祭酒。 车骑将军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卫,掌宫卫。第二品。 大都督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大理秦以廷尉为最高司法长官。汉时改为大理。魏时为第三品,中二千石。黄初元年改为廷尉。吴亦如之。 吏部尚书的别称。魏晋尚书分曹治事,吏部尚书为首曹,故称大尚书。 大长秋秦置将行,为皇后宫官。汉改为大长秋,秩二千石,职掌奉宣皇后命和引见给赐宗室外戚及充当皇后出行随行,常为宦者任。三国因之。 东中郎将秦郎中令属官有左中郎将,汉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主轮番执戟宿卫天子。魏因置。亦作东中郎将。比二千石,第四品。吴蜀亦置。 东观令东观原为东汉宫名,为宫中藏书之处。三国吴置东观令,职司董理经籍,掌修国史。 汉制,丞相、太尉掾吏其正职称掾,副职称属,皆比二百石。东曹副职吏员称东曹属。三国因之。 东曹掾汉制,丞相、太尉自辟掾吏分曹治事,有东曹掾,秩比四百石,初出督为刺史,后主二千石长吏及军吏的迁除。三国因之。 中郎将秦汉时即设有是官,为皇帝的宿卫侍从官。秩位次于将军。东汉三国事名号渐多,各国自相署置。荡寇之名仅吴有置,魏蜀未见。 荡寇将军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刺史、州牧之属官,多称从事史,分主各事。东汉末临时设置属军事之从事史颇多。 都督领兵将领或地方军政长官之称。蜀于边缘诸郡皆置都督领兵屯守。 邸阁为囤积粮谷之所,其督为守备屯所士卒之长。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典学从事,总领一州之学政。 蜀置,刘备定蜀,较盐铁之利而设,并置典曹都尉以属之,掌供继军粮。 都尉都尉名官甚多,多为主兵武官。地方郡国都尉,主兵。 都护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奋武将军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符节令秦汉时置此官,属少府,掌府节。魏置符节令,别为一台,位次御史中丞。令一人,六百石,第五品。掌授节、铜虎符、竹使符。吴蜀亦置。 奉尚“尚”他本均作“常”,即奉常(太常)。 奉车都尉汉武帝时设奉车、驸马、骑,皆比二千石。奉车都尉掌御乘舆马。魏时为第六品,秩比二千石。 辅国大将军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辅国将军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关内侯秦置。爵第十九级,位次于列侯。有其号,无国邑。 光禄大夫秦郎中令属官有中大夫,汉更名为光禄大夫,秩比二千石。魏时为第三品,位次三公。无固定职守,相当于顾问。诸公告老及在朝重臣加拜此官以示优重。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黄门令之佐吏有丞、从丞各一人。 黄门令西汉少府属官有此职,东汉因之。秩六百石,宦者充任,主省中诸宦者。 护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初又称护军中尉。武帝时设护军将军。护军之号,有时即指竣军将军或中护军之简称。 护军将军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侯相即列侯封国的相,主治民,如县令、长。 三国时蜀于监军之下置典军,分前、后、中三典军。吴亦置,但分左、右、中。 后将军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虎威将军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虎贲中郎将《周礼·夏官》记有虎贲氏,掌王出入仪卫。汉平帝元始元年更名为虎贲郎,置中郎将统领。秩比二千石。 三国吴置,胡综任之。 三国吴置。魏置金曹掾,主管货币盐铁事。吴置金曹从事,胡综任之。 建武将军曹魏置,第五品。 建威将军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为御史中丞的属官。秦置御史大夫,汉因之。有两丞,一曰中丞。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御史中丞遂成御史台的长官。御史台属下有名目不同的御史,分掌各事。监农御史为其中之一。三国吴有置,魏蜀未见。 监军春秋有载,三国均置。无定员,随事而设。诸州不置都督时置此官。将军领兵出征时,多置监军。 记室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家令太子属官。秦置,魏时为第五品,秩千石,主仓谷饮食,职似司农、少府。 军师三国时各国均设军师官,皆参与主持军事谋议等事。 军祭酒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军议校尉参议军事的官位。 谏议大夫秦时,郎中令属官有大夫,掌议论、顾问、应对。汉武帝置谏大夫,东汉时改称谏议大夫,秩比六百石。魏蜀有置,吴无考。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三国吴置。陆抗任是职。 领军是中领军或领军将军的简称。曹操为丞相时置,掌禁兵。 领军将军领军中资重者之称。资轻者为中领军。掌禁兵。 列侯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赏有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令史汉代少府属官有尚书令史,兰台令史。诸公府亦设令史,地位低于掾史。曹魏公府及诸将军府设令史。蜀相府有令史。 令秦汉时县官管辖区万户以上者称令,万户以下者称长。 秘书掌管禁中图书秘记。汉桓帝始置。 三国吴置,掌校秘书。 汉制,郡守三吏有门下循行,类似门下客,不主实事。 门下督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南中郎将光禄勋属官。魏时秩二千石,蜀亦置,吴无。 破虏将军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平东将军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南将军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北将军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偏将军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魏及蜀皆置护军,唯蜀护军分为前、后、左、右、中五护军。 前将军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前军师东汉始有军师之名。分前后左右中之名,第五品。 骑都尉两汉均置,属光禄勋,秩比二千石,掌监羽林骑,无定员。 汉制,司隶校尉及州刺史之下,设从事史若干人,分司州政。蜀在益州设劝学从事,为州之学官,地位略次于典学从事。 儒林校尉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上大将军吴孙权黄龙元年置。位在三公之上。陆逊任是职。 三国魏蜀二国置有此官。士燮、张翼曾任是职。 射声校尉汉武帝置八校尉中有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即善射箭者。秩二千石。魏时为第四品,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吴蜀亦置。 司马《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又称盐府校尉。刘备定蜀时置,主较盐铁之利。吴亦置,主管海盐生产诸务。 汉制,刺史州牧的属官有从事史,分为别驾、治中、簿曹、等。汉末或置师友从事,仅为荣誉职位,无固定职守。 汉制,郡守延揽郡内人材,养于府中,专事谋议,称为散吏,其地位或相当于掾、史,地位最高者尊称为祭酒。 庶子太子府属官,第五品,秩四百石,职如三署郎。 舍人秦始置,轮番当班宿卫太子。魏时为第七品,秩二百石。 三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游戏破解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