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值排名为什么这么高

2016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发布 50万亿市值创历年次高_网易新闻
2016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发布 50万亿市值创历年次高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16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发布 50万亿市值创历年次高)
1月13日,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发布《2016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度A股市值收于50.62万亿元,对比2015年的52.99万亿元市值减少4.46%,创出历年年底市值的第二高;A股整体估值为19.82倍,较2015年的23.62倍有所下降,市值和估值的双降显示出A股整体市场挤压投机泡沫,夯实了市场基础。A股市场在2016年以熔断的实施与暂停开局。这一年,A股经历了多件风险事件,证监会换帅、权威人士定调经济发展模式、闯关MSCI三度失败、英国公投脱欧、意大利修宪公投失败、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等都对市值升跌有一定影响,但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并没有预想中的剧烈与持久,资本市场在监管层的政策引导下,逐渐释放风险,向合理平稳的估值回归。数据显示,创业板成为2016年市值缩水幅度最大的板块,市值缩水6.63%;由于缺少IPO新鲜血液的注入,央企上市公司成为2016年的市值缩水最多的企业群体,市值跌幅超过8%;受益于政策红利,贵州、宁夏、西藏等省份市值有大幅增长,而天津、湖南、上海市值缩水超过10%;曾经在2015年大放异彩的战略新兴行业,市值在2016年快速回落,缩水近20%。报告认为,A股平均估值同比下降成为2016年A股市场的显著特点。数据显示,2016年A股平均估值下降到19.82倍,其中沪深主板的估值最低,为16.08倍;中小板估值为48.89倍;创业板市值从2015年的近100倍回落到2016年的61.96倍。导致2016年A股平均估值水平下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由于国内资本市场的疲软,导致总市值从2015年的58.39万亿元下降到2016年的55.62万亿元(注:计算估值水平时,包括A股上市公司同时在B股和H股上市的市值,因而略大于前面A股市值);第二,前三季度国内GDP依然保持在6.7%的高位增速,按三季报年化处理后的上市公司净利润预计将超过2015年的2.47万亿元达到2.81万亿元。实体经济的稳步回升使得整体市场估值回调,使得A股呈现出更大的投资想象空间。报告说,从世界交易所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6年11月底,以美元计算全球主要的十大交易所市值,上交所市值4.28万亿美元、深交所市值3.41万亿美元,分别位居全球第四和第五位,排在纽交所、纳斯达克交易所和东京交易所之后。受到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等消息的共同影响,以美元计算,全球证券交易所市值几乎都处于增长的局面,但是对比2015年12月的市值来看,全球市值前十大交易所中,仅有3家交易所市值缩水,分别是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值缩水6.21%、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值缩水5.88%和德国交易所市值缩水5.80%。深交所和上交所市值缩水合计0.5万亿美元,按6.9的汇率计算,市值缩水3.45万亿人民币。报告对比了2007年、2015年和2016年三次市值下跌幅度和所用交易日发现:日到1月28日的19个交易日内,A股市值从52.99万亿元跌到38.92万亿元,市值缩水幅度达到26.55%,市值波动幅度近37%。日市值为32.89万亿元,11月28日市值为27.95万亿元,共计18个交易日,市值缩水幅度达到15.02%;日,市值为46.65万亿元,期间跌幅34.27%,时间也仅为19个交易日。对比2007年和2015年的市值数据来看,2016年1月的市值跌幅也很惊人,仅逊于2015年6月的市值跌幅。
数据统计显示,随着IPO在2016年下半年加快速度,2016年A股一共有227家上市公司IPO上市,从数量上来看,仅次于2010年的349家和家,在近十年的历史中IPO数量排名第三。随着2016年下半年IPO发行速度的加快,预计到2017年IPO的上市公司家数将会继续大幅度增加。报告显示,从2016年A股市值排名TOP10来看,中国石油和工商银行依然占据榜首的位置,市值超过万亿元,但市值缩水幅度和大盘几乎一致,分别为4.79%和3.71%。TOP10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贵州茅台,市值从2015年的2740.9亿元,大涨53.15%,市值达到4197.58亿元,成功回到市值排名第七位,也成为2016年市值TOP10中涨幅最大的企业。据《证券时报》
(原标题:2016年A股市值年度报告发布 50万亿市值创历年次高)
本文来源:成都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首度揭秘A股顶尖高手全貌:236人坐拥超700亿市值_证券综合_股票频道_全景网
首度揭秘A股顶尖高手全貌:236人坐拥超700亿市值
  错过涨停无数,却躲不过重仓跌停――不少散户的这种感伤,在昨日沪指重创逾300点的恐慌中,被放大数倍。不过,股市从来就有涨有跌,即便昨日跌停逾500只个股,仍有100余只涨停,我们也不必羡慕这些涨停股持有人,因为,我们也有福利――《每日经济新闻》特为投资者推出史上最全的《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实力榜》,该榜单包含了A股236位顶尖个人投资者的全部名单以及他们2015年一季度末持仓明细,这236位高手的操盘风格,也由此首度曝光于大众视野。学习他们的投资思路,善用他们的操作方法,相信普通散户能极大的提高投资胜率。
  作为个人投资者,跟基金、券商、私募等机构相比,在投研实力、信息、资金优势等方面均处于劣势,但也正因出身“草根”,这些民间高手的成长路径和操盘手法才更接地气和更具操作性,因此很值得普通投资者学习和研究。
  为了给市场呈现出一个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的全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了2015年一季度A股2600余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的个人股东,并剔除公司实际控制人、公司创始人、各类大小非、高管及亲属或其他关联股东等,保留了在二级市场买入或通过定增等方式进入前十大流通股东的自然人,然后提取出8000余个名字,再从中选取了重复出现不少于3次的名字共236个(注:叫“李力”、“刘伟”此类极为普遍名字的人可能不止一人,但在此榜中默认为同一投资者)。
  有能力出现在一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的自然人已属普通投资者中的佼佼者,而出现在不少于3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之中者更是资金量巨大,且其投资思路和范围更为广泛,这一选择标准规避了某些偶然性,更具普遍性和代表性,最终产生出这份有史以来最全、最新的《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实力榜》。
  纵观《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实力榜》,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的便达11人,5亿~10亿元的达26人,投资大佬葛卫东、知名企业家陈发树等悉数在列,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236位民间高手坐拥712亿元股票市值,人均拥有市值超3亿元,入围者最低持有2903万元的股票市值,最高者达到44.69亿元。
  11巨头跨入“10亿俱乐部”
  榜单显示,出现在10家以上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的有7人,分别是沈付兴(出现在28家公司)、张利明(20家)、李欣(13家)、赵建平(12家)、徐开东、(11家)、周信钢(11家)、周晨(11家),而出现在7家和8家公司中的共有8人,出现在5家和6家公司中的共有26人。
  根据这236位个人投资者今年一季度的重仓股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计算出他们在一季度末的持股市值。以每个公司3月31日的收盘价以及个人当天持股数量计算,根据市值排名,市值10亿元以上的有11人,其中投资大佬葛卫东持股市值44.69亿元居榜首,沈付兴持股19.9亿元为榜眼,何雪萍持股19亿元为探花,原点资产刘世强、知名企业家陈发树、“ST大王”吴鸣霄等人也榜上有名。
  其中,市值在5亿~10亿元的有26人,典型的如经常被媒体追逐的热点人物赵建平、蔡宏基、徐开东等;持股市值在1亿~5亿元的有137人,知名的有曾为市场广泛关注的民间高手邹瀚枢、周信钢等,也有鲜为人知的卢火英等人;其余62人均为持股市值1亿元以下。在这份榜单中,236位民间高手坐拥712亿元股票市值,人均拥有市值超3亿元。
  如果他们持股不变,截至5月20日,跨入10亿元俱乐部的顶尖个人投资者将增至15人,5亿~10亿元的增至34人。榜单前十强变化不大,葛卫东将再次以超过45亿元持股市值卫冕榜首。在一季度末市值排名第五的蒋政一则一举跃至第二,以29亿元持股市值和近78%的增长率超越沈付兴、何雪萍和刘世强。
  记者进一步分析这些个人投资者的重仓股票发现,基本上大幅度跑赢同期指数,很多股票甚至走出“疯牛”行情。
  如持股市值排名第55位的王雪去年四季度重仓杀入恒顺众N,该股在一季度上涨141.69%,4月初至5月18日又继续上涨158.50%;此前从未露脸的卢芳姣在一季度闯入上海电力,年初至今该股已大涨306.27%;在一季度新进成为沈阳机床第二大流通股东的陈文也大赚,年初至今此股已涨208.70%。
  沈付兴本轮牛市身家增10倍
  同样,假设一季度后,其个人持股数量不变,以5月20日收盘价计算,236名顶尖个人投资者的持股市值合计约897.5亿元,相比3月31日约712亿元的市值增长了26.06%,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为18.63%。
  单就市值增长率来看,最近两个月共有154名顶尖个人投资者跑赢上证指数。自3月31日至5月20日,市值增长在100%以上的投资者就有6人,增长50%~100%的有28人,增长20%~50%的有114人。其中持有天润控股、龙生股份、鸿特精密的施建刚,其市值增长更是超过300%,傲立群龙之首。
  在以往,持股1亿元以上的即为牛散,10亿元以上的更是凤毛麟角。但随着牛市的到来,很多投资者的资产得到大规模增长。而在记者统计的榜单中,很多人的资产呈几何级数式爆增,最典型的莫过于沈付兴,在2014年二季度末牛市启动初期,其持股市值为1.92亿元,三季度末为2.94亿元,四季度末为13.2亿元,今年一季度末已达到19.9亿元,是2014年二季度的10.36倍。牛市还在途中,或许等这轮牛市结束,沈付兴的财富已达到另一个级别。
  投资不让须眉 女高手占1/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根据姓名粗略估计,进入榜单的女性高手约占四分之一,一季度末持股市值总计接近180亿元,对比占据榜单四分之三、持股市值超530亿元的男性群体,无论是人数还是总市值,都异常亮眼。
  在由11人组成的10亿元俱乐部中,何雪萍、赵嘉馨、任向敏3位女中豪杰为榜单增色不少。其中,一季度末出现在8家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的何雪萍,以19亿元的持股市值摘得顶尖女投资人桂冠,同时也名列总榜单第三。除了先前持有的3家上市公司总计超过10亿的股份之外,何雪萍在一季度又以凌厉的攻势一举新进5家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其中不乏中科电气、林海股份等一季度涨幅高于或接近50%的公司,足见其资金实力雄厚,选股眼光犀利。
  而在《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实力榜》中,兼具资金实力和选股眼光的顶尖高手们,在姓氏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在这236名投资者中,“王”姓以26人居榜单“百家姓”之首,“李”姓和“陈”姓则以19人并列第二,随后是“张”姓14人,“刘”姓11人,“杨”姓9人,“赵”、“周”姓各7人并列第八,“孙”、“沈”、“吴”姓各6人并列第十。
  凭借人口基数的优势,“王”、“李”、“张”三姓称霸投资者榜单也是意料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只在最新版“百家姓”排名第五的“陈”姓却在投资者排行榜中排行并列第二,其中更有陈发树等持股市值超12亿元的“10亿俱乐部”成员赫然在列。而原本不在“百家姓”前十的“孙”、“沈”两姓,在人口基数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强势入围十强,更有持股市值超19亿元的沈付兴等大神级代表,表现同样抢眼。
  众高手偏爱事件驱动型投资
  在资本市场众多投资风格中,有做价值投资的,如东方港湾但斌和同威资本李驰;有做趋势投资的,如展博投资陈锋和泽泉投资辛宇;也有做事件驱动的,如偏好博重组的王亚伟。
  但在众多顶尖高手中,记者梳理统计后发现,投资风格却是以博并购、重组、高送转等事件驱动型居多。典型者如位居榜单第134位的施建刚,其对龙生股份和天润控股的操作即是将这种投资思路和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日,龙生股份停牌,随后宣布筹划重大资产重组。8月18日公司宣布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在别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施建刚在三季度突击买入龙生股份264万股,且在四季度大盘火爆而公司股价走势极其平淡时又加仓至355万股。日,龙生股份停牌。日公司复牌并宣布定增方案。随后该股走势震惊市场,自复牌之日起到5月22日,公司股价累计上涨1028.49%,短短40个交易日暴涨10倍。
  而施建刚对天润控股的操作思路也如出一辙,同样在其第一次重组失败后潜伏进入,不久后公司发布定增方案,股价从4月1日复牌到5月22日已累计上涨205.59%。
  蒋政一、邹瀚枢也是靠押注重组股出名的高手,还有很多经常被大家关注的“重组专业户”自不必多说。
  而在《A股顶尖个人投资者实力榜》的“新人”中,有一位“从菊林”,其在一季度通过海通证券融资买入中鼎股份、川润股份、劲胜精密3股,而中鼎股份在3月停牌过一次,4月10日复牌后上涨超60%。川润股份和劲胜精密目前分别因筹划重大事项和重大资产重组现已停牌。
  在喜欢博事件投资的同时,《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记者还注意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和公募喜欢抱团一样,这些民间高手们也不甘寂寞,扎堆协作的案例并不少见,经常结伴出入某些股票,赚得盆满钵满后相继退出。
  最典型的莫过于一季度持股市值达9亿元的李欣、4.3亿元的周信钢和4.3亿元的周晨三人。今年一季度,三人同时抱团出现在德力股份、永利带业、海联讯、正业科技、新莱应材、汇中股份、温州宏丰、康跃科技8只股票中。
  其他喜好抱团的民间高手还有很多。在一季度,如曾坚守中国软件的原点资产刘世强和牛散孟国兴同时出现并大量持有抚顺特钢和用友网络;“老人”路云龙和“新人”路程寒同时出现在黄河旋风、富春环保中,期货大佬林广茂和一季度市值13亿元的赵嘉馨同时出现在冠豪高新中;石庭波和石丽云两位石姓人士则在一季度同时出现在万昌科技和广电网络两只股票中。
  “老人”渐退“新人”辈出
  一批成名已久的民间高手雄风不减,依然纵横市场,但也有很多之前在市场拼杀的厉害角色已慢慢隐退甚至消失在公众的视野里。
  在2013年以前,因融资融券的发展,A股中约有一半公司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躺满了这样的股东,很多民间高手和大户就利用这样的漏洞隐藏在信用账户中。但2013年后,监管机构要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列出个人股东姓名和持股情况,很多大牛人就此浮出水面。
  因此,若是连续数个季度没出现在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则意味着或是他们投资失利资产缩水、或是他们低调而刻意不跨入十大流通股东门槛,又或是他们被“新生代”民间高手替代,甚至是他们更换了“马甲”。
  实力榜显示,曾经的“股王”钱小妹在一季度末仅持有金磊股份639万股,刘东辉则没有出现在上市公司一季度十大流通股东名单。被业内评为冲击能量巨大、操盘手法凌厉的“宁波敢死队”舒逸民在一季度仅出现在浩宁达中,当年同为“宁波敢死队”的马信琪也只出现在了深振业A的十大流通股东中。
  还有些曾经的高手甚至开始销声匿迹。知名牛散唐建平和吴旗在一季度都没有出现在上市公司十大流通股东中,一度被媒体追踪的成碧娥、前两年风头很劲的叶健颜、曾常上股东榜的宋戈、知名投资者谌贺飞等人在上市公司2014年报年报和今年一季报中都未出现。
  而曾因对S*ST恒立(现恒立实业)的操作而出名的胡世杰、因操作神州泰岳而知名的刘赛琦则在2014年和2015年都找不到其任何踪迹了。
  江山代有人才出,这句话在A股市场的民间高手们身上同样适用。“老人”逐渐离去,“新人”则加速涌现。翻看上市公司2014年报及今年一季报可以发现,在牛市中,“新生代”已开始脱颖而出,驰骋在股市“沙场”。
  崛起的新生力量很多。如偏好挖掘国企改革题材的“新大牛”卢火英一季度突入依米康、华意压缩、平煤股份、山煤国际等7股;此前市场陌生的王佳妮一季度买入民丰特纸、宏达矿业、福星晓程。
  值得一提的是,从菊林今年一季度初次亮相即出手不凡,买入中鼎股份、川润股份、劲胜精密。路程寒也是个崭新的名字,此前从未出现在A股的十大流通股东之列,在一季度持有黄河旋风、精达股份、富春环保3股。
  从去年至今的行情可谓是2007年大牛市后最波澜壮阔的了。在这轮牛市中,基金规模和收益率迅速扩大,私募的管理规模急剧膨胀,很多新私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投资精英均在使尽浑身解数憧憬能成为市场的弄潮儿。
  私募投资大佬裘国根在27岁创办重阳投资之前也是个人投资者,“私募一哥”泽熙徐翔在2009年阳光化之前亦为一个民间高手。“我们这样规模的阳光私募只是市场上的小卒子,一些潜伏在市场背后的‘大鳄’还没有浮出水面。”湖南一位资本市场大佬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指的大鳄正是那些顶尖民间高手。
  资本市场,卧虎藏龙。风已起,大时代已来,或许下一个重阳、泽熙将从沈付兴、张利明等人当中产生。
主办方欢迎投资者的广泛意见,但为了共同营造和谐的交流气氛,需提醒投资者的是,投资者提出的问题内容不得含有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攻击性的、缺乏事实依据的和违反当前法律的语言信息,相关重复问题不再提交。
(请登录或输入用户名提问,并遵守相关规定)
正在努力加载...干翻99%上市企业、市值超6000亿的巨无霸来A股了,千万不要被吓死
周末一则重磅消息来袭。巨无霸来袭一家2016年度净利润在143.66亿元的,在所有A股3490家公司中,可以排名第30位,超越了99%的A股公司,次于中国铁建的148.51亿元的企业,即将IPO上市,而它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它就是代加工之王:富士康。2月9日晚上,引人注目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在证监会网站上预披露招股说明书,准备登陆上交所,正式开启了IPO冲关之路。可是,财君一看材料,富士康的前身福匠科技成立于日,到现在还不满3个年度。福匠科技设立时只有一个股东:机器人控股有限公司(Robot Holding Co., Ltd.),注册资本1500万美元。2017年3月,深圳鸿富锦向福匠科技出资500 万美元等值人民币进行增资,福匠科技注册资本增至2000万美元。2017 年 7 月 21 日,福匠科技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我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发行人自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后,持续经营时间应当在 3 年以上,但经国务院批准的除外。有限责任公司按原账面净资产值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以从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计算。”招股说明书也特别提到,公司持续经营时间未满三年,公司已向有权部门申请豁免。按照上述办法规定,富士康应向国务院申请批准。以往,未满3年申请上市获豁免批准大多是国资控股的企业,而且都在十几前。印象中最近一家成立未满3年获豁免批准而上市的公司好像是太平洋证券(601099)。太平洋证券日上市。太平洋证券是为了化解云南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风险而于日成立的。富士康的上市符合国家制造业升级的大战略,申请豁免获得批准问题不大!而且很可能事先已经沟通过了。富士康公司主要从事各类电子设备产品的设计、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依托于工业互联网为全球知名客户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解决方案。公司主要产品涵盖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公司无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坚公司,注册于香港。中坚公司为一家投资控股型公司,由鸿海精密间接持有其 100%的权益。因鸿海精密不存在实际控制人,故而富士康公司不存在实际控制人。鸿海精密为注册于中国台湾地区的公司法人。营收巨无霸 2017年收入3545亿 净利润158亿 负债1204亿元公司的主要客户(按字母排序)包括 Amazon、Apple、ARRIS、Cisco、Dell、HPE、华为、联想、NetApp、Nokia、nVidia 等,皆为全球知名电子行业品牌公司。2015年、2016年、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728亿元、2727亿元、354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3.5亿元、143.6亿元、158.6亿元。截至 2017 年末,富士康公司合并报表口径负债总额为 1204.14 亿元,其中流动负债总额为 1,203.82 亿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 0.32 亿元。控股型公司上市 富士康系控股型公司,主营业务主要由下属子公司负责具体经营,公司主要负责对相关全资及控股子公司的投资和管理。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发行人的全资及控股境内子公司共 31 家,全资及控股境外子公司共 29 家。募投项目总投资272亿元公司本次发行所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主要聚焦于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云计算及高效能运算平台、高效运算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及云服务设备、5G 及物联网互联互通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新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制造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产能扩建八个部分进行投资,募资项目总投资272亿元。市值有望达到6435亿元,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外资控股公司富士康互联网2017年每股收益约0.90元,按照发行A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即17.726亿股,发行后总股本约195亿股,届时富士康互联网每股收益约0.81元。目前A股电子设备及服务行业加权平均市盈率约40.9倍,上市后较合理的股价约33元,那么, 富士康互联网总市值将达6435亿元,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外商控股上市企业。东方财富网2月9日A股市值排名显示,中国人寿为7008亿元列第10,中国神华为4596亿元列第11位。国内科技类最大公司是海康威视3400多亿,360借壳成功也是3400多亿,富士康若是能上市成功,很可能成为A股市值最高的科技股龙头。此次富士康股份IPO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员工近27万作为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富士康股份共有员工269049人。其中,生产制造20万人,占比75.57%;研发/工程4万人,占比14.90%;销售/行政/管理25662人,占比9.54%。富士康的员工人数在A股排名前10位,仅次于中石油中石化、四大行、外加中国平安和中国中铁。员工总数26.9万元,其中30岁以下员工16万人,占到了约60%。股东状况上面介绍大家大概感性认识了下富士康,接下来我们再来通过招股书,继续了解下富士康的股东状况。富士康最新的股东名单中,有33位股东,持股总数为177.26亿股,第一大股东(控股股东)中坚科技持股72.93亿股,占比41.14%.众所周知,创立于1974年的鸿海精密是全球电子产品的代工巨头,其大陆业务主体为富士康集团。根据富士康集团官网介绍,该公司自1988年投资中国大陆,目前拥有百余万员工,2016年进出口总额占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3.6%。需要注意的是,本次拟在上交所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并非富士康集团的全部业务。一只金鸡就赚35.4亿美元 日,《财富》发布“全球企业500强”榜单,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海精密)名列27位,较上年下滑2个名次,但仍高居中国台湾地区企业榜首。其掌门人是传奇商人郭台铭,曾“霸榜”台湾首富多年。我们先看看首富为了“小目标”进行了哪些投资?日,百世物流在纽交所上市(代码:BSTI NYSE),鸿海方面(富士康)在其天使轮和A轮均进行了投资,天使轮和阿里共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并在A轮追加投资,和阿里共投资1500万美元。日,电竞概念“第一股”雷蛇登陆港交所,12月18日收市后的总市值约为338亿港元,鸿海方面(富士康)为其投资方,持股0.32%。除此之外,年,鸿海以1.9亿美元投资了美图秀秀、2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44亿元人民币投资创新工场、1.25亿美元投资Tink Lab、1.2亿美元投资Face++。除了参股企业进行投资,郭首富还把目光投向了自家企业。日,鸿海精密旗下的鸿腾六零八八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鸿腾)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鸿腾主要从事应用于资讯科技、通讯、自动化设备、精密模组、汽车及消费电子行业的连接器、机壳、散热模组、有线及无线通讯产品、光学产品、供电模组及配件的制造、销售与服务。鸿腾在12月19日港股收盘时总市值约为360亿港元,根据鸿海精密持有鸿腾76.92%的股份计算,鸿海精密持有市值约为276.91亿港元,按当日汇率折算约为35.4亿美元。上市前,鸿海精密持有鸿腾法定股本3亿美元(持股比例为92.57%,因无资本公积金,投资金额按法定股本算),按此计算,一只“小金鸡”(鸿腾)上市让鸿海精密净赚约32.4亿美元。在香港上市的鸿海系公司,还有2001年上市的讯智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 (代码:8051)和2005年上市的富智康集团有限公司 (代码:2038)。据鸿海精密2016年年报,鸿海精密旗下有19大板块,旗下公司实体多达600多家。而在2013年的股东大会,郭台铭曾表示,鸿海精密旗下约有50只“小金鸡”可拆分上市,将创造100-200位董事长。2015年6月的股东大会,郭台铭再次提及考虑在未来三到五年分拆中国大陆的业务,以期在A股上市。富士康互联网IPO消息的高调发布,正是今年“鸿海系”企业加紧落实上述战略的体现之一。除了赚钱,还有一大因素推动富士康互联网的上市。近年来,“代工帝国”鸿海精密开始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市场风口。鸿海精密2016年年报显示,其营业收入仅3C电子产品收入一项,坐收超43587亿新台币,并无其他领域的收入,以12月18日央行对美元中间价套算,约合人民币9609亿元,其他利息、股利、补助等杂项收入合计为50.12亿新台币。此外,鸿海精密最新发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截至第三季度9月底,鸿海精密营收为1.08万亿元新台币,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然而鸿海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39%,为9年来的最大降幅。这些数据表明,鸿海精密转型的成效似乎并不明显。这时,鸿海精密把目光投向了在熟悉的领域拓展业务链和提高利润率,而富士康互联网,则是鸿海精密掏出的“首付款”。至于郭首富还将推动多少小金鸡上市?这条转型升级之路将走向何方?或许只有市场才能给出最中肯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a股市值最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