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微商是否有微商变相传销销的嫌疑

微商变相传销:不见商品只有培训
成功秘诀是“吹牛”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央视曝光,一个名叫“自然阳光”的销售团队打着微商的名义做传销,还谎称是直销,卖的是保健品。据记者了解,该企业根本没有在商务部批准的直销企业名单中,目前“自然阳光”依然打着微商的名义继续活动。该公司一名营销人员说,做微商要想成功,关键是就两个字,吹牛。
原标题:央视曝光&自然阳光&变相传销:不见商品只见培训央视曝光,一个名叫&自然阳光&的销售团队打着微商的名义做传销,还谎称是直销,卖的是保健品。据记者了解,该企业根本没有在商务部批准的直销企业名单中,目前&自然阳光&依然打着微商的名义继续活动。该公司一名人员说,做微商要想成功,关键是就两个字,吹牛。加入微信销售团队就能轻松挣大钱?现如今,微信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大,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微信用户已经达到8亿人次。庞大的用户规模也催生出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微商。不过,随着微商的发展,在这个平台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开始动起&歪脑筋&。这些人声称,只要加入他们的微信销售团队,坐在家里就能轻松挣钱。能有这么好的事吗?一起往下看。北京的梁小姐经人介绍,打算加入一个自然阳光的销售团队,因为她听说,在微信销售这款纯美国制造的保健品,收益颇丰。可以介绍亲戚、朋友一起来销售,还能从他们的销售额里进行10%的提成。梁小姐:&他们说你最好筛选一下亲朋好友中的里一些能力强、比你聪明、比你富有的人,把这些资源先储存下来攒一波可以派老师过来专门跟他们沟通。&按照销售团队的说法,只要加入进去,坐在家里也能轻松挣钱,月入万元根本不是一件难事。梁小姐在心动之下,就通过微信和销售人员取得了联系。根据自然阳光公司规定,刚进入人员必须购买产品,可以购买、16000三种价位的产品,之后就分别享有不同比例的提成。投入16000元后再去拉人头,至少就能享受之后三代的提成。然后还有管理奖、超越奖、开拓奖各种名目的奖励,如果能做到所谓的一星总裁,甚至能参加整个公司的提成。发财心切,梁小姐一下投入了16000元,这时她才发觉,购买商品也是通过微信。梁小姐:&付款他们不是付现或是刷卡的,他们是通过你把钱汇入到对方的微信或是通过各种转账的方式到对方手里,没有任何的凭证。&不过交完钱到现在一个月了,梁小姐也没见到产品,对方解释说,产品从美国运来,入关需要时间。产品没见到,梁小姐每天见到最多的就是销售人员在微信群中天天不断的互动,活动。从人数看,群里的人每天都迅速增加。按照营销人员所说,这是微信培训、微信招商、红包链接,四网合一。但培训的目的,却是要拉自己的亲朋好友来买产品。不见商品只见&培训& 微商藏猫腻要销售的产品迟迟不到,各种活动互动却没完没了。这家名叫&自然阳光&的微商究竟是个怎样的企业?自然阳光销售代表:&我们是三代10%,为什么我们借助微商的那样的一个模式,这是其它公司没有的。你推荐A,你有10%,A推荐了B,A有10%,那你还有10%,这是第二代。B推荐了C,B有10%,C过来给A还有10%,然后C的第一次加入的业绩你还有10%,这叫三代10%。明白了吗?这是微商。&这位就是自然阳光的销售代表。她正在推销一套据说是纯美国制造的保健品,销售方式主要是通过微信。自然阳光销售代表:&那我们最需要学会一件事情,自己会注册,会帮别人注册,会教别人买货,教别人注册。OK,你就可以躺在被窝里赚钱了,因为我们所有的培训,所有的内训和讲解和方法和我们成功八部都是在微信里面,透过早间微课堂和晚间微课堂完成的。你说早上今天下雨,武汉连续下半个月的雨,都不想出门不敢出门,到处被淹了,没关系,在家也有收获的,你又不是上班一族。微信拿着,我们每天早上7点钟就开始在群里面做培训,这个事业好不好?非常好。&新闻链接:哪些行为属于传销?根据记者了解到的情况,这家名为&自然阳光&的公司来自美国,经营的是保健品。按照自然阳光营销人员提供的课件以及分配方案,确实如梁小姐所说,购买产品进入后就可享受分级提成。但根据我国《禁止传销条例》的规定: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交纳费用或者以认购商品等方式变相交纳费用,取得加入或者发展其他人员加入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组织者或者经营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均属于传销行为。销售人员辩称:不是传销是&直销&加入销售团队先得买产品,要想拿到提成先得&拉人头&,按照我国的有关规定,梁小姐加入的这个微信销售组织其实就是在进行变相传销。但是在调查中,自然阳光经销人员却对记者表示,他们不是传销,而是直销,并且已经拿到了直销牌照。记者:现在这些东西拿到国内卖合不合法呢?负责人:我们在中国就是已经拿到直销证书了。记者:直销证书有?已经下来了是吗?负责人:嗯对。记者:那其他呢?比如说工商啊,质检啊,药监啊。负责人:这不需要啊,因为它是国外药监部门承认的,在中国已经不需要这些了。人家已经认证了,中国是没有那个水平去检验的。按照自然阳光经销人员所说,他们不是传销,而是直销,并且已经拿到了直销牌照。并且产品直接从美国进来,国内部门根本没有水平检验和监管。根据我国《直销管理条例》,从事直销必须取得国家商务主管部门颁发的直销经营许可证,那么自然阳光真的经过商务部门批准了吗?记者调查:&自然阳光&未获直销许可记者登录商务部网站,在经过批准的全部77家直销企业中根本没有自然阳光公司的名字。没有得到批准却声称拿到了直销许可。据记者了解,目前&自然阳光&依然打着微商的名义,继续活动。公司这位营销人员说,做微商要想成功,关键是就两个字,吹牛。专家:新型网络传销具有隐蔽性这个&自然阳光&公司并没有获得直销许可,对此,法律专家表示:根据我国的相关规定,没有批准的直销,就是违法的。这就意味着,购买这些商品的消费者是没有保障的,一旦出现问题,找不到追究责任的方面。类似这样的新型网络传销行为,大多具有性、隐蔽性、跨区域性,涉及的部门众多,监管难度也更大。对此,法律专家建议,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工商部门,而是要多个部门协调监管。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武长海:&从这个线下,大量的转移到线上,隐秘性非常强,监管难度是非常大的。很多新型网络传销,实际上是金融性传销,这时候就是说,监管部门,就不是一个国家工商总局一个部门了,他就希望是金融监管部门,比方说是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门、网信办,这些部门进行协调监管。&
[责任编辑:朱妍]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微商的传销阴影
  ■文/本刊记者梁健航&&发自广州
  从近两年开始,大家都发现自己的朋友圈已经被“微商”刷屏,除了衣服、鞋子、零食,面膜是最受微商欢迎的品类。深圳触电电子商务创始人龚文祥透露,微信卖货的信息流已占据整个微信朋友圈的三分之一,其中80%的微商是女性,80%的微商是卖面膜的。中国微商已达到了千万级的规模,龚文祥据此估计在微信上卖面膜的个人卖家多达800万。
  面膜风靡微信圈,有两个关键因素主导。一是微信用户急剧膨胀。中国社科院发布的 《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指出,目前微信用户已达6亿,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调查显示,使用率最高的人群为24岁以下,占比33.7%。收入结构中占比最高的是月收入3000元至5000元的中产阶层,占比32.0%。从微信的用户结构看,主体为社会消费主体,消费潜力较大,适宜开展普适性的大众营销活动。
  从企业公布的代理数字看,掘金面膜的大军规模甚至不止于此。2014年微信销量最大之一的面膜品牌俏十岁官方表示,俏十岁的微商有两三百万人,十几位官方合作伙伴购买俏十岁的货品后,再进行分销,几乎每个官方合作伙伴下面对接经营的“微商”就有几万人,有很多个人微商,一个人就有好几万个代理。据有的微商公开的业绩,单月流水竟可达到数十万乃至上百万,一个个创富神话释放了大众对微商美好未来的想象。
  但是,纸面上的繁华掩盖不了背后的危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讨论面膜等微商究竟是“微营销”还是“微传销”。3月,腾讯官方微信账号“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关于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称“借助公众账号,利用微信关系链发展下线分销,以此盈利或诱导用户关注”的模式大多具有欺诈等非法性质,微信接到了用户的大量投诉。依据《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协议》,一旦发现这样的公众号,将永久封号处理。微信官方还特别指出,一种是通过分销模式依据下线的销售业绩提成,另一种是以许诺收益等方式诱导用户滚动发展人员。这些模式,都是微商难以绕开的。微信官方表态,无疑会给微商的发财梦巨大的震动。
  为什么是面膜
  一般来说,微商销售的品类要具备三个特点:经常使用而重复购买,便于物流快递以及略有特点。面膜品类恰恰非常适合在微信上销售。
  首先,面膜市场保有量巨大。从2003年开始,面膜行业每年都保持着30%的增长率,到了2013年,面膜市场规模达到160亿,市场渗透率接近45%,成为很多女性的护肤首选。并且,面膜是名副其实的“快消品”,其他护肤品一瓶能用几个月,而面膜则一次使用一张,一般面膜为10片一盒,按照一周消耗2-3片的频率计算,一盒面膜的使用周期也就1个月左右。微商是基于情感的熟人营销,可以直接销售的潜在顾客不多,只有面膜这种有着巨大需求并且消耗迅速的产品才能快速增加销售额。
  其次,面膜很容易包装特点:排毒的、美白的、嫩肤的、补水的、冰镇的……自然成为微商首选的品类。
  此外,相比其他品类,面膜的门槛显得非常“平易近人”。面膜在微商渠道爆发,得益于它的低门槛,对新创面膜品牌商来说,注册一个听上去像外国品牌的商标,在阿里巴巴上选一家化妆品OEM厂家,最后再选一家包材供应商,一个“高大上”的面膜品牌在30天内就诞生了。对于中小微商来说,面膜库存占地小,快递运输也不像液体化妆品受到很多限制,只要有一部手机,每天转发品牌商提供的素材,就可以开启微商之路。所以,面膜成为中小微商创业的首选。
  面膜还很容易成为暴利产品。曾在国产化妆品工厂供职,现在是生活化营销联合创始人的曹瑞鑫表示,面膜的构成主要有基布、精华、锡膜袋、外盒四部分,精华的成本直接决定了面膜的成本,而精华每公斤成本从10元钱到1000元不等,每片面膜的精华含量一般在20毫升――30毫升,也就是每公斤精华可以生产30片-50片面膜。再加上面膜工艺简单,只需要几万元,就有代工厂可以按照要求OEM(贴牌生产)面膜产品。
  此外,在很多企业看来,国家对微商渠道没有收税,微信也未收取后台费用,这也是造成新面膜品牌更倾向于微商渠道销售的客观原因。
  韩后董事副总裁肖荣鲈硎荆骸拔⑸糖浪档眯蜗笠坏阌械阆窆阒莼八档摹吖怼簿褪前诘靥摹N⑸糖赖脑擞杀竞艿停撕芏嗳瞬斡虢矗艺飧鍪谐∧勘旯婺R丫コ善颍桓觥吖怼惶炜赡苤宦舫黾讣酰话偻蚋觥吖怼南郏褪呛艽蟮纳饬恕!
  “微商”的传销阴影
  什么是传销?虽然我国上没有明确的定义,但简单点说,不以商品而以发展下线作为盈利模式的商业行为都可以视为传销。判断传销行为是否成立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是否具有金字塔式的人员组织结构。
  作家慕容雪村在专题报道《慕容雪村卧底传销23天》中,描述传销培训“一群人挤在狭小的屋子里,大声地呼喊着‘我要发财,科学致富’的口号”。然而微商中的传销与传统传销手段并不相同,一切活动都围绕着网络展开,上线和下线甚至没有见过面。微商传销的隐蔽性让代理们身处骗局之中,却又没有一点察觉。
  相比传统的传销,微商传销手段更加温和,更加隐秘。在腾讯《关于整顿非法分销模式行为》的公告中,从第一个“分销模式依据下线销售业绩提成”的中可以明显看出传销模式的本质,而第二个案例“以许诺收益等方式诱导用户滚动发展人员”的迷惑性就大得多。代理拉用户入会就能获得商家的现金抵用券,如果想获得“VIP服务”再额外交钱,VIP用户享有更多的特权(或分成)。这样的行为可以轻易地被伪装成商家正常的营销活动,让用户不易察觉,在迷迷糊糊中就掏了钱,还觉得自己占了大便宜。
  那些想做微商的人,大多有快速发财的心理。想快速发财,又缺少鉴别力,自然容易被忽悠,很快便加入微营销大军,做起别人的下线,从野心勃勃的销售者变成实实在在的产品使用者。胜利者总是那些身处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更多下线只能充当别人的炮灰。
  去年12月31日,香港上市公司数字王国以2.5亿元收购刘嘉玲创立仅仅3个月的公司嘉玲国际51%的股权,看中的就是在朋友圈野蛮生长的嘉玲面膜以及面膜上特有的嘉玲肖像和名字带来的附加值。
  嘉玲面膜的销售模式与传销模式非常相似。其主要以发展一级、二级、特约三个级别的代理为主,只要拿货数量达到规定的标准,想做哪一级代理都行。嘉玲面膜的拿货价格表显示,一级代理、二级代理、特约代理拿货的数量分别不少于1088盒、204盒、10盒,代理级别越高,拿货价格越低,这三个级别的拿货价分别为73元、85元、120元,而嘉玲面膜在终端的零售价为一盒198元(一盒6片)。
  在价格体系上,每个代理都被告诫不能乱价,嘉玲面膜总代理就在微信上对3名违规的代理点名警告,因他们违规在淘宝以及其他零售店渠道售卖产品。但一位代理透露,如果非要拿到实体店售卖,可以先在微信上以代理的身份拿货,再去实体店零售。
  嘉玲面膜在全国共有25个总代理,他们给已经得到授权的各级代理提供“简单培训以及销售技巧”。
  有下级微商接受采访时是这么形容面膜的层级代理的:“我的货都是从朋友那里拿的,她就是我的上级。朋友的货则是从她的朋友那里拿的,她还有上级。不同的级别,拿货价也不同。因为货都是从朋友那里拿的,所以不担心是假货。”“总公司的货只给总代理,其余的代理商要批货都是一级一级的,只能从自己的上级那里拿货。大的代理商拿货都是一次几十万地拿。”“公司有时还会在微信上做一些培训,教你怎么推销,以及一些护肤知识。”“因为拿货太多,要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卖那么多出去很难,所以你要不断发展自己的代理,让代理从自己手里拿货帮你卖。这样你才能卖得多,赚得也更多。”
  冯建军是化妆品市场营销专家。他表示:“无店铺经营,多层次分销,部分微商实际上是变相的传销。国家规定直销的分销不可以超过3次,超过了就有传销的嫌疑。在这种模式下,一个面膜微商品牌,首先会在全国招15个战略合作伙伴,在下面设一级、二级、三级代理,有的还会再加一个天使代理。这种模式很类似传销中的金字塔结构,塔尖是那些总代、一代、二代,他们手中往往没有产品销售,只做分销;塔基则是那些在一线销售的三代和特约或天使代理,这些品牌一旦质量或营销出了问题,往往会积压大量产品。”
  实际上,除了一些面膜电商在微信上开店直营外,相当一部分面膜商采用层层代理模式(即微商)。由于产品高定价,利润空间看上去足够大,于是二级代理又招三级代理,三级代理又招四级代理,如此循环下去可以到五级代理以上。可是,各级代理花高价进回来的面膜能卖给谁呢?这种“高定价+多层级代理”最终只能造成各级代理囤货,各级代理自我消化产品,很难推动终端销售。同时,多层级代理制度,必然带来市场价格混乱,各级代理为了出货,只能低价抛售。很多面膜的利润基本上被中间渠道的大小微商消化,越是上端越有可能赚钱,越是下端越有可能成为不得已的消费者。
  此外,服务质量无法保证、产品真假混杂、营销干扰朋友圈等负面影响也如影随形。
  俏十岁在去年圣诞节发布暂停微商供货3个月通知,其创始人兼董事长武斌表示目前微商存在几大硬伤:假货、乱价、售后服务无法统一。“随着俏十岁火爆,假货问题也日渐突出。因为在微信和其他非官方渠道中有经营者不法销售假冒俏十岁的产品,这些假冒产品质量堪忧。俏十岁因此被卷入了质量风波之中。”武斌说。
  20世纪90年代末,“朋友圈营销”曾经风靡大江南北,被拖上贼船的不仅是朋友们,后来还发展到父母、亲人。这种立足于社交网络的“朋友圈营销”到了后来,干脆连产品这个象征性的符号都不需要了。到了今天的网时代,“做面膜的人里90%是发展代理的,不是直接销售”,“这些面膜基本上没有卖给消费者”,实际上没有人使用的廉价的面膜,似乎又像当年的传销一样,成为一种“朋友圈营销”的符号,通过不限层次的代理、高昂的加盟费吸取做着发财梦的下线代理们的钱。随着微信官方正式表态和管制,或许,作为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微商能够摆脱传销的阴影,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HN025)
商学院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智伴机器人变相传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