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上有两大忍者神龟反派人物大全,一种是成功者,另一种是不成功者?你怎么看这个不成功者?

成功之道——孙玉玺大使在波兰使馆青年读书会上的演讲
成功之道——孙玉玺大使在波兰使馆青年读书会上的演讲
 &&&&&&&&&&&&&&&&&&&&&&&&&&&&&&&&&&&&&&&&&&&&&&&&&&&&&&&&&&&&&&&&&&&&&&&&&&&&&&&&
&&&&&&&&&&&&&&&&&&&&&&&&&&&&&&&&&&&&&&&&&&&&&&&&&&&&&&&&&&&&&&&&&&&&&&&&&&&&&&&&&&&&序&&&&& 言
  什么是成功?一位英国哲学家曾给成功下过一个比较确切的定义:“成功是逐步实现值得达到的目标”。让我们逐字解读一下这个定义。“逐步”意思是需要一个努力过程。“实现”强调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结果。“值得达到的”作为一个定语把目标限定在积极意义上,以区别于消极目标,如罪犯的罪恶目的。
  我认识成功的一个方法是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自传。不论是哪个时代,哪个领域的成功人士,他们在人生态度、性格品位、善于学习、勤于工作等方面都有许多共同点。我阅读后归纳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
  成功者开拓创新;失败者墨守成规。
  成功者憧憬未来;失败者懊悔往事。
  成功者虚怀若谷;失败者盛气凌人。
  成功者脚踏实地;失败者好高骛远。
  成功者迎难而上;失败者遇难则退。
  成功者做而不说;失败者说而不做。
  成功者重奉献;失败者重报酬。
  成功者居功不自傲;失败者得志便张狂。
  成功者想好了才说;失败者说完了才想。
  成功者失误后找教训;失败者失误后找借口。
  成功者说:“这事让我来做”;失败者说:“这不关我的事”。
  成功者说:“此事虽难但有可能办到”;失败者说:“此事虽可能办到但太难了”。
  成功者大事坚持原则,小事宽容忍让;失败者大事漠不关心,小事斤斤计较。
  成功者要靠运气吗?不是绝对没有,但多数不是。多数的成功都是克服大量困难的结果。有些人看成功人士只看其最终结果,不注意其克服困难的过程,因此他们会说成功人士是幸运儿。如果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想到困难就不干了,那就永远不会成功。
  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翻开古今中外的史书,许多伟大的成功都是一系列失败的故事。每一项重大科学发明则更是经历了数百次,甚至成千上万次的失败。那些成功者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不论跌倒多少次,都能爬起来,并善于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每次失败后都能向前迈进一步。失败在他们脚下不是止步不前的障碍,而是不断登高的台阶。
 &&&&&&&&&&&&&&&&&&&&&&&&&&&&&&&&&&&&&&&&&&&&&&&&&&&&&&&&&&&&&&&&&&&&&&&&&&&&一 个 目 标
  要想获得成功,首先要设立一个目标。如果把取得一项成功比作一艘轮船在大海中作环球航行,设立了目标就像确定了一张路线图,一路要经过的港口就成为一个个中、短期阶段性目标,最后完成环球的最终目标。如果不设定目标,那就像是一段随风顺水漂流的木头,也许能漂到某个地方,但绝达不到环球的目的,也很可能一直在家门口漂来漂去。
  任何一个有活力的国家、政党或企业都会为自己设立发展目标。例如在新中国建国之前,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苏维埃根据地、长征北上抗日、赶走日本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等等就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个中、短期目标。有时设定的目标出现错误就可能走弯路甚至回头路,例如文化大革命把打倒一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作为目标就出现了历史性大倒退。改革开放以来,翻两番、奔小康、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也都是一个个中、短期目标。
  所以任何人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或想要一个成功的人生,就必须要设立目标。有了目标,我们的努力奋斗会更有实际意义,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成就感。设定目标还会使人产生更多生活和工作的动力。就像你拿个放大镜在阳光下晃来晃去,结果什么都不会发生,如果你把放大镜聚焦在一个目标上,就会把目标烧热甚至点燃。
  为什么很多人不为自己设定目标呢?原因很多,主要如下:
  1、 生活态度悲观。
  2、 懒惰。
  3、 胸无大志。
  4、 害怕失败。
  5、 不懂设定目标的重要性。
  6、 不会设定目标。
  如何设定目标呢?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你活着的主要
  目标是什么?他很可能回答:“我想要事业成功”或“我想要生活幸福”或“我想要升官发财”。这些只是理想和愿望,不是目标。目标必须包含以下四个因素:
  1、 定性定量:例如,你想升职只是定了性,如果确定想升到大使或部长则是定了量。
  2、 符合实际:即你的定性定量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3、 时间表:开始努力的时间和实现目标的时间,中间还须分解成一个个短期目标约1年实现,中期目标约3年实现,长期目标约5年实现,最终目标约15年实现。
  4、 措施:即实现目标的方法,诸如认真学习、努力工作、搞好上下级关系等;同时还要注意克服和防止不利于实现目标的行为,诸如违反纪律、懒惰、消极悲观等。
  只有包含了上述因素,理想和愿望才能转化为目标,才更有可能变成现实。
  最后我还要提醒一点,设定人生大目标时还要注意保持和谐,以使目标富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如果把人生比作一个轮盘,连接轮盘轴心的就有六根辐条:
  1、 家庭:父母将你带来人世,配偶陪伴终生,子女是
  未来的希望。一般人都是在为自己和周围的
  亲人谋取更好的生活。
  2、 财富:特别是在商品社会里,没有钱是难以生存的。
  3、 生理健康:如果失去健康的身体,生活中的许多东
  西将毫无意义。
  4、 心理健康:性格阳光,精神生活充实。
  5、 社会责任: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做出贡献。
  6、 道德规范:信守道德准则及遵纪守法。
  当你就上述某一根辐条设定目标时,应注意不以牺牲其他任何一根辐条为代价。生命轮盘的六根辐条中任何一根的缺欠或折断,即使某一根再好也不能取代其他。幸福的人生是保持六根辐条的和谐一致,否则生活的道路就会坎坷不平,甚至脱轨翻车。
&&&&&&&&&&&&&&&&&&&&&&&&&&&&&&&&&&&&&&&&&&&&&&&&&&&&&&&&&&&&&&&&&&&&&&&&&&&&&&&&&&两 种 态 度
  一种是积极的态度,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积极的态度是取得成功的基础,它能坚定争取成功的信念,增强谋取成功的本领;消极的态度会像毒品逐步破坏人的健康一样,消磨人们的意志,松懈人们的努力。如何区分这两种态度呢?可以用一些精辟的四字成语概括得一目了然。
  1、做人的态度有:
  忠诚老实——偷奸耍滑
  表里如一——阳奉阴违
  宽宏大量——斤斤计较
  2、处世的态度有:
  百折不挠——一蹶不振
  脚踏实地——好高骛远
  仗义疏财——见利忘义
  3、对工作的态度有:
  恪尽职守——敷衍了事
  精益求精——粗心大意
  深思熟虑——轻举妄动
  4、对学习的态度有:
  聚精会神——三心二意
  刨根问底——不求甚解
  谦虚谨慎——骄傲自满
  积极态度有什么好处呢?可以给你个人带来的好处有:
  ——使你成为一个好人;
  ——使你充满活力;
  ——使你的生活有更多快乐;
  ——使你成为社会的积极因素。
  为你所工作的单位带来的好处有:
  ——促进生产力;
  ——促进团结;
  ——促进事业发展;
  ——化解矛盾和纠纷;
  ——创造轻松愉快氛围。
  消极态度带来害处有:
  ——悲观厌世;
  ——满腹牢骚;
  ——失去生活目标;
  ——影响身心健康;
  ——社会、工作单位、家庭关系全面紧张。
  长期持消极态度的人往往会失去朋友,众叛亲离,丢掉工作,婚姻破裂,恶病缠身,最终死不瞑目。作为普通人,坏的态度会害及父母、妻子和子女;作为领导者,则会害及他人、本团体甚至全社会。
  积极态度是生来就有的吗?我认为不是,或者最起码不全是。是否有遗传基因的因素我说不清,但我可以分析后天影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因素是环境。
  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媒、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政治体制等等。上述环境综合起来就会形成文化。文明社会中,任何一个家庭、团体或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文化中有好有坏。例如,改革开放前,你到商店里买东西,多数售货员都是一脸旧社会,稍不遂意就恶语伤人。现在的售货员往往都是笑脸相迎、热情服务。又如,和睦的家庭里,夫妻恩爱、子孝妻贤。不和睦的家庭里大人孩子吵翻天,甚至动用家庭暴力。国家也是如此,政通则人和。无论是什么社会制度,政治腐败盛行时,好人的日子不好过;天下大治时,坏人往往难逃法网。根据一分为二观点,任何人的性格中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人处在好环境中,好的一面就得到发展,坏的一面就得到约束。
  第二个因素是经历。经常与好人相处,我们的性格也会越来越好,经常与坏人打交道,我们也会变得谨慎多疑。人与人之间会相互感染,如古人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人和事都会成为他未来为人处事的参照系数。
  第三个因素是教育。教育可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教育。
  综上所述,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在童年时就已初步形成。帮助树立人生态度最关键的时期是从童年到成年,即7岁至20岁。如果你在此期间已经对人生抱有一个总体积极的态度,那是很幸运的,你将终生受益无穷。但是,不论出于何种原因,不论你现在处于哪个年龄段,如果你已经对人生持有一个消极的态度,或者你的人生态度中消极成分较多,那么你是否应该继续消极下去?当然不是,你要改变态度吗?一定要改。容易改吗?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当然不容易。值得花力气改吗?那就要看你是否想让自己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好。
  六个转消极为积极的步骤:
  步骤1:转变注意力,着眼积极面
  我曾经问一位成功的企业家,他如何与人打交道?他回答说:“与别人相处很像淘金子,淘金时你可能要面对大量泥沙。但所要的是金子,而不是泥沙,因此你一定要盯住金子,最终才能淘出金子。”他的这段话提示说,为人处世应多注意积极因素,即使对于消极的人和事也要注意挖掘其积极面。有人总爱对周围的人和事吹毛求疵,最后看到的和得到的很可能是一大堆毛病。对这样的人我不禁要问,你想要金子还是泥沙?如果你盯住金子,最终你就会得到金子,如果你只注意泥沙,你就会在大堆泥沙前一筹莫展。
  步骤2:培养从现在做起的习惯
  无论是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点惰性,有些看似不着急的事情,总爱拖一拖再说。但恰恰是这一点惰性往往把积极态度一点点蚕食掉,使人渐渐转入消极。事情拖久了,拖多了,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压抑和劳累感。而遇事到手即办,善始善终,每干脆利落地干完一件事会使人产生成就感,使人产生更大更饱满的精力去接受新任务。因此,如果你想树立并保持积极态度就要努力培养做事只争朝夕的习惯。
  步骤3:多着眼有利条件
  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如果某件事值得做,就要首先看到自己的有利条件以建立信心,然后再分析不利条件以做充足的准备。经常有人遇事先强调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结果还没有尝试就放弃了。
  步骤4:不断学习积极有用的知识
  正像我们的身体需要物质一样,我们的大脑也要不断充填精神食品。我们吃了腐烂的食品就要生病,大脑里摄入腐败的知识同样会造成不健康的精神,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神污染。大脑又好像是一个知识库,如果你库存了大量积极有用的知识,遇到消极的情况,你就会克服消极,甚至化消极为积极。如果你大脑里充填了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无论你面对什么情况,你都会搞得一蹋糊涂。
  步骤5:远离消极影响
  远离消极影响也是保持积极态度的一个主要方法。消极影响主要有哪些呢?
  一是消极的人。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小人”。这种人或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或小肚鸡肠,斤斤计较;或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或疑神疑鬼,传播谣言。我认为,遇到这种人,同他们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不是好办法,最好是离他们远一点,尽量避免与其交往。因为你可能被他们纠缠不休,最后降到他们的水平,被他们卷入到一些无原则的纠纷当中去。因此,最好办法是远离他们,不同他们一般见识。
  二是过度的烟酒。社会交往当中,适量的烟酒,虽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无可厚非。但过度的烟酒却是要力戒的。例如酗酒打架,酒后开车,不适当的场合吸烟酿成火灾都是犯罪行为。外交场合完全不喝酒有时会显得不尽人情,因此,我曾提出三句话:“敬酒不劝酒;碰杯不干杯;喝好不喝高。”现在我再提出一个说法:以后喝酒,以三杯为限。前三杯敬酒可以说:“为您的健康干杯。”三杯以后应该说:“为破坏您的健康干杯。”
  三是毒品、赌博、黄色淫秽行为等。这些东西的危害是有目共睹的,可以毁了人的一生。
  步骤6:以好心情开始每一天
  每天一觉醒来,身心最为放松,早上的第一件事很可能潜移默化地成为全天情绪的基础。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往往是事情成功的一半。”所以有意识地为自己的每一天都安排好一个良好的开端,如果能逐渐地形成习惯,将极大地有益于培养整个的人生积极态度。
  如何安排良好开端呢?可以有多种方法,试举例如下:
  ——在洗漱和早餐时听一段欢快的音乐。
  ——看一段搞笑的电视节目。
  ——坚持进行一项自己喜爱的体育锻炼。
  ——夫妻之间如果有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最好在早上说。
  ——有条件的可以欣赏几分钟窗外的风景,观日出,看鲜花。
  如果你坚持以好心情开始每一天,积少成多,你的性格就会更加阳光。
  &&&&&&&&&&&&&&&&&&&&&&&&&&&&&&&&&&&&&&&&&&&&&&&&&&&&&&&&&&&&&&&&&&&&&&&&&& 三 项 要 素
  第一项要素是善于学习。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所学的知识,不论有多高的学历,也只能是为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打了个基础。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只有谦虚好学的人才能对人生保持积极态度。一方面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去才能完成毛泽东所说的“认识-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后,就正如某些人哀叹的:“我把学到的东西又还给老师了。”另一方面,我们现在正处于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有人估计,世界信息知识总量每年都会成倍增长。各行各业都需要知识的不断更新。
  学习知识还要有选择,也就是要多学有用的知识。我总的感觉,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过于偏重充填知识,许多考试制度也只重于检验考生掌握多少知识技能。有个传统认识说:“知识就是力量”。我不以为然。知识是各种信息的积累,存入大脑后,充其量只能是潜在的力量,只有释放出来,得到运用时才能成为力量。另外,某些知识如果运用不当,不仅不能产生创造力,反而可能会产生破坏力。例如性知识,过早地让儿童接触或过滥地向社会传播,会导致道德败坏、家庭破裂及更多妇女受到性暴力的残害。又如一个专业知识丰富的飞行员,既可以安全地把人们送往世界各地,也可以准确地撞向摩天大楼,把人们送进坟墓。所以我认为:知识+智慧+道德=力量。如果说一个人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绝不能仅仅看他的大脑里填充了多少知识,还要看他是否有运用知识的智慧,更重要的还要看他是否树立了诚实做人的道德准则。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人,虽拥有高学历,拿了多个文凭,但实际做事却迂腐不堪,被人批评为“书呆子。”另外还有一些既博学又聪明的人,步入歧途,能量越大,对他人及社会造成的危害越大。
  另外,学习还要精益求精,特别是对于那些与达成目的直接相关的知识领域或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应该特别下功夫学到精益求精,甚至还需要接受一定的专业培训。以学习开汽车为例,全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意识无能力的阶段。这时你从未开过车,不知道油门、刹车、离合器、档把等部件如何使用。这时你既不知道怎么驾驶也不能驾驶。第二阶段是有意识无能力阶段。在老师帮助下你明白了各部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你知道怎样驾驶,但仍无能力驾驶。第三阶段是意识能力阶段。也就是你实际驾着车的学习阶段。这时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各部件的操作上,需要有意识地去想怎样操作各部件。这时你可以把车开动了,但反应迟钝,不断出现熄火,挂不上档,拐弯不到位等问题。第四阶段是潜意识能力阶段。经过大量的练习,对各部件的多次重复操作,逐渐熟练地掌握了各部件的功能和用法,这时你的注意力更多地转到了车外的道路上,对各部件的操作不用再想,当道路上的情况发生变化时,你本能地,也就是潜意识能力就能使你及时正确使用各部件。
  由此可见,不论学习任何一种技能,仅有意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实际的训练达到潜意识能力时,你才真正掌握该技能。
  第二项要素是勤于工作。劳动创造文明,无论是物质文明还是精神文明都是人类劳动的结晶。人类所取得的成就无不是劳动的结果。和谐社会首先要求社会成员热爱自己的劳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无论你设立了多么好的目标,采取了多么积极的态度。不实际去做,永远都不会成功。在对待劳动的态度上,很有必要搞清几个认识问题:
  ——任何一行的专家,取得杰出的成就,绝不仅仅是天赋。天赋只有通过努力工作才能发挥其优势;仅有天赋而不努力,天赋将会被浪费掉。
  ——不是每个运动员都有赢得冠军的机会,但每个冠军都须经过艰苦训练才能抓住机会。
  ——拉车的马不踢人,踢人的马不拉车。
  ——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没有一样直接放在他们的嘴里。
  ——任何成就都要通过实干获取,最小的成就胜于最大的空谈。
  ——不要只看到天鹅在水面上的优雅自如,更要想到鹅爪在不停地划水。
  ——勤劳的人休息之后会更加勤奋地工作,懒惰的人休息越多越懒惰。
  时光不能倒流,生活无法彩排,在你身边流失掉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将成为历史。我们不是不可以规划未来,马上行动才是实现未来规划的第一步。许多先哲告诫我们:“不要把今天可以做的事拖到明天。”当我们听到一些懒惰拖拉的人说:“我这几天就办。”很可能他再过几个星期也没办,最后不了了之。有些人总想等街上一路绿灯时才出门,但那种情况却很少发生。万事俱备,条件成熟固然好,但往往只有抓紧办事,努力创造条件的人才会有那样的机会。消极等待的人很可能永远也等不到,他们在事情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失败了。
  第三项要素是精于修养。修身养性的目的是提高自己的性格品位。我归纳有以下几种修养方法:
  1、培养良好习惯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另外还有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我们日常的言谈举止大部分都是习惯性的,是一种不用思考的自然流露。许多事情的做法重复多次后就成了习惯做法,性格品位中的大部分因素就是由习惯构成的。如果多养成好习惯,性格品位就得到提高,反之坏习惯多,性格品位就下降。例如有些小孩爱说谎,长大了都很难改。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小孩生性爱说谎,而是大人从小哄孩子。小孩一哭闹,大人就说,狼来了,把孩子吓住了。大人这种无心的谎话说多了,培养了小孩说谎的习惯。大人经常对孩子作一些不兑现的许诺也会逐渐养成孩子不重信誉的坏习惯。习惯的养成往往开始于一些不被人们注意的生活细节,经过大量重复之后一旦养成,就很难改掉。正是由于许多生活细节不被人们注意,如果不有意识地培养好习惯,坏习惯就可能逐渐自然形成。好习惯很难养成,一旦养成,终生受益。坏习惯很容易形成,一旦形成,终生受害。有些坏习惯如说谎可能发展成为诈骗,还有赌博、吸毒,可能会对整个人生和事业造成致命的伤害。
  人的多数习惯是从小养成的,每一个习惯都是从接触新事物开始。人从出生到成年这一段时期初次接触的东西最多,而思想又最不成熟,不论好习惯或坏习惯都有可能不自觉地被动接受。成年之后人应该自觉地巩固发展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有人常说,我年纪大了,这个坏毛病改不了了。我不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只要认识到是对身心有害的毛病,什么时候改都不晚,只是越晚越不愿改,越晚越难改。
  更改毛病有一个苦乐规则。人做任何事都可能是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避免痛苦,一个是谋求欢乐。当某人在某一习惯中得到乐大于苦时,他就会继续这一习惯;当苦大于乐时他就会丢掉该习惯。例如,当亲友劝某吸烟者戒烟时,他很可能说,我不吸不舒服,戒不了。”此时他从吸烟得到的快感大于吸烟给他带来的痛苦。当吸烟严重破坏了健康,医生告诉他:“如果你再不戒烟,你的病无法治愈,你今后的日子不长了。”他很可能会戒掉。因为此时吸烟的伤害已远远大于乐趣。当人们认识到某些坏习惯时,他们之所以不能及时改掉就因为改掉之苦大于放纵之乐。在这种情况下,他们:
  ——没有意识到改的必要;
  ——没有改的愿望;
  ——没有改的克制力;
  ——不相信能改掉。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是很难改掉坏习惯的。有的甚至采取鸵鸟政策,把头藏起来不看,就以为危险会自己过去。正确的态度是认真面对坏习惯,为了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彻底地克服坏习惯。人们在拒绝改掉坏习惯时,经常用以下理由:
  ——我生性如此,从小就这样。
  ——我不认为改掉后有什么好处。
  ——我已经习惯了这样做。
  ——我没功夫改。
  实际上,以上理由都是不成立的。不管年纪多大,坏习惯形成时间多久,只要你下决心改,并采取一些正确的方法来改,都是可以改掉的。通过接受一些专业训练来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往往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例如,军人守纪律和服从命令的习惯就是队列训练养成的。英语中有谚语说,“不能教老狗学新把戏。”以此为理由拒绝培养好习惯也是不对的。首先人是有思想的高级动物,不是狗。好习惯也不是把戏,而是能提高性格品位的要素。
  2、改造错误认识
  人生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变故也会对性格品位产生影响,诸如:
  ——失去关系密切的亲人或朋友;
  ——遭受较大的病痛甚至伤残;
  ——经历危及生命的灾害;
  ——经历较大政治、经济或社会变革。
  上述情况虽是一次性的,但给人留下的记忆很可能终生难忘,引起某些刻骨铭心的认识,因而对一个人的性格品位产生影响。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还可能是混合的。这就有必要在每次经历之后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以达到接受并发扬积极影响,改造错误认识,消除消极影响的目的。
  3、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
  人的大脑摄入外界信息可以分为意识摄入和潜意识摄入。意识摄入是经过了思想,可以摄入,也可以拒绝;潜意识摄入不经过思想,只摄入,不拒绝。人在享受文化娱乐活动时,思想多处于放松状态,信息摄入多处于潜意识摄入。因此,人们所喜欢进行的一些文化娱乐活动,特别是一些形成嗜好的活动也会对性格品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有:
  ——任何体育运动;
  ——旅游参观;
  ——观看内容健康的各种文艺表演;
  ——观看健康的影视节目;
  ——读书、看报、适当地上网。
  有害的娱乐包括:
  ——吸毒、酗酒。
  ——淫秽活动。
  ——赌博。
  ——过分地沉溺在网上。
 &&&&&&&&&&&&&&&&&&&&&&&&&&&&&&&&&&&&&&&&&&&&&&&&&&&&&&&&&&&&&&&&&&&&&&&&  四 股 动 力
  你随便问一个不成功的人:“如果你想取得成功,你该怎么做?”他很可能会告诉你许多应该做的事。如果他知道该怎么做,但是为什么不做呢?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缺少动力。我认为促使人做事至少有四股不同的动力,又可以分为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两大类,分别如下:
  1、外在的诱惑力。主要包括金钱、名誉、地位等。在初始阶段,这股动力是极为有效的,但在得到一定的满足之后,其效率会逐渐下降,甚至完全失效。有这样一个故事,爷爷让院子里的父子俩把牛牵回牛棚,儿子在前边拉,父亲在后面推赶,牛就是不动。爷爷拎出一篮子草料,一边喂一边走,牛就乖乖地跟进了牛棚。牛饥饿的时候,爷爷的办法奏效了。假如牛早已吃饱了,恐怕爷爷的办法也不灵。
  2、外在的压迫力。万里长城和金字塔等浩大的工程是苦役和奴隶建成的。皇帝或法老的旨意对他们没有任何诱惑,他们也得不到金钱和名誉,得到的只有劳累和死亡,但他们为什么干呢?主要是监督他们的刀枪和皮鞭产生的压迫力。今天这种压迫力仍然存在,只不过改变了形式。例如,你如果不干,就可能受到处罚,甚至被开除丢掉工作,或是遭到周围人的谴责或抛弃。压迫力产生动力的特点是,压力没有时,动力立即消失。
  3、内在的爱好所产生的动力。俗话说:“有钱难买愿意”。如果一个人喜欢他的工作,他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抱着极大的热情去做。这种动力不仅能持之以恒,而且很可能取得巨大成功。例如,李白写诗,肖邦弹钢琴。当然,能否取得成功还取决于是一时的兴趣爱好,还是一生的兴趣爱好。
  4、内在的信仰所产生的动力。这股动力很难培养,它需要文化环境的熏陶,或是深入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然而,一旦这股动力被培养起来,其能量是最大的。它不仅可以使人为事业竭尽毕生的精力,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它能使人在奋斗的过程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百折不回,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古今中外,无数可歌可泣的为事业献身的英雄都属于这一类。典型的还有唐僧取经,马克思写《资本论》,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谈信仰的动力,还须说明一点,我前面讲到的提高性格品位,是人坚持信仰的保障。性格品位不高的人也可能树立信仰,但一遇艰险,还可能改变信仰,成为叛徒。叛徒对事业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敌人还要大。
  搞清楚了四股动力的特点后,下一步就是如何运用。如果一开始就是内在动力,重要的是如何保持,因为动力就像一团火,需要不断地添加燃料才能烧的越来越旺。如果主要是外在动力的作用,重要的就是争取逐步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保持和转化动力首先要靠自身的努力,因为自己最清楚自己的动力是来自哪里。如果是保持内在的动力主要办法就是前面所讲的三项要素:善于学习、勤于工作、精于修身。如果你的动力是外在的,你就面临着三种抉择:
  1、 注意培养对工作的兴趣或进一步认识工作的意义,争取向内在动力转化;
  2、 如果你对现在的工作实在没兴趣,并从一开始就没有看到它的意义。那你最好尽早换个岗位;
  3、 诱惑力或压迫力使你无法放弃,或者你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岗位,那么你就只好准备碌碌无为地混完此 生了。同时还应时时提醒自己循规蹈矩,不能脱轨。可以安慰自己的还有,很多人是这样过来的。
  多数成功者也不是单靠自己的努力就能奏效的。周围人特别是领导或老板的支持和扶助、亲人的理解与配合、导师或教练的指导等也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这些诚心的帮助者,也要细心研究四股动力的运用。如果被帮助者已有内在的动力,就应注意同他交流思想,引导他的兴趣更浓厚,信仰更坚定。多数青少年初始阶段是靠外在动力起步做事的,其师长就需要把握外在动力的度和量,并特别注意帮助他逐步实现由外向内的转化。单纯地加大外在动力,也不是绝对的不能成功,但成功后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被诱惑力引入歧途,或被压迫力压垮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另外,帮助者还要特别注意方式方法。方法不好,往往帮倒忙,诸如:
  1、 不讲道理的训斥;
  2、 有伤其自尊心的惩罚;
  3、 使用暴力;
  4、 不兑现的承诺;
  5、 不现实的要求。
  好的方法有:
  1、 对他的努力表示支持、理解和尊重;
  2、 给他创造和提供发挥特长的机会;
  3、 遇挫折鼓励他继续下去的勇气;
  4、 取得进步时帮他查找不足;
  5、 给予他正确指导,帮助他设立目标。
  &&&&&&&&&&&&&&&&&&&&&&&&&&&&&&&&&&&&&&&&&&&&&&&&&&&&&&&&&&&&&&&&&&&&&&&&& 五 点 忠 告
  人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的努力都与集体和社会紧密相关。不仅是相互影响,而且许多成功也不是靠一个人的努力就能达到。特别是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巨大的成功往往是团队合作的结果。对于人际间交往的道理,我国从孔夫子到毛泽东,历代先贤都有许多精辟的论述,诸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对自由主义”等,值得我们认真研读,身体力行。我根据自己的经验,也归纳了五要五不要作为五点忠告。
  一要善意批评,不要恶意攻击。
  批评是人际交往最经常发生的事。有时候关系越密切批评越多,夫妻间的相互批评则更是难以避免的。批评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对同一件事两种不同的批评会产生截然相反的效果。如何区分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批评,试举以下情况:
  ——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对方把事情做得更好,例如体育教练对运动员的批评。
  ——批评的结果是纠正错误,而不是惩罚被批评者。
  ——批评的内容要明确、具体,切忌泼妇式的含沙射影或指桑骂槐。
  ——批评要有确凿的事实依据,万不可仅凭主观猜测就妄下结论。
  ——批评多采用好心规劝式语言,切忌采用威胁性语言。
  ——批评注意心平气和,切忌冷嘲热讽。
  ——批评最好一次说清,切忌重复或到处去说。
  ——批评最好采取私下里一对一地提出,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批评。因为私下里说更多善意提醒的含意,公开批评往往有使人出丑蒙羞的感觉。
  ——注意尊重被批评者进行解释的权利和机会。
  ——如果做错事的人已经认识到并承认自己错了,甚至表达了歉意,最好就不要再批评了,而应予以鼓励。
  ——高质量的批评最好能提出建设性的纠正意见。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即使是善意的批评,也要注意适度适量。就像病人吃药,剂量小了没用,剂量过大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例如丈夫开车,妻子在一旁不停地批评提醒,结果使丈夫烦躁不安,甚至争吵起来,反而容易出车祸。
  我还想顺便说一说如何接受批评。毛主席曾说:“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非常精辟,我想补充以下几点:
  ——那些善意的,具有建设性的批评,很可能对提高自己有极大的帮助,不仅要像古人所说“闻过则喜”,还应该对提出批评者诚心地表示感谢。
  ——如果一时摸不清批评的意图,也不要采取拒绝的态度。先接下来再仔细琢磨。
  ——有些批评虽非恶意,但是是不正确的,往往是批评者不了解情况,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当时反驳,应注意给对方留面子,以后找机会帮助对方了解事实真相。
  ——还有一种批评是出于妒忌。生活中一些最伟大、最成功的人往往也受到人们批评最多。如果你想一点批评也没有,那你就要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而且穷得一无所有。当你完全成为一个大零蛋时,也就没人会批评你了。所以你完全可以把那些出于妒忌的批评当作一种变相的赞扬来听。
  二要讨论,不要争论。
  我认为,尤其是当外交官的,特别要注意不要卷入争论。赢得争论的最好办法是避开争论,因为争论是不能取胜的,输了是损失,赢了也是损失。你和上司或老板争论,你赢了将意味输掉工作;你和顾客争论,你赢了他再也不会来了;你和朋友争论,你赢了,友好关系结束了;你和妻子争论,你赢了,她和你离婚或者红杏出墙了。这种赢能说是胜利吗?争论是一场双输的战斗,即使取胜,付出的代价要远远超出胜利的价值。如果你与某些无知的蠢人争论,那只能证明你比对方更蠢。
  避免争论是不是意味着你听到错误的言论、虚假的情况而默不做声,听之任之?当然不是,你应该通过心平气和的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千万不要急于反驳对方。说明事实,讲清正确的道理,错误自明,不一定需要反驳。如果对方坚持错误,你是否需要重复事实和道理?绝不需要。如果再说下去,争论就开始了。爱争论的人的思想是封闭的,他只争谁是正确的,不在乎什么是正确的。
  讨论与争论有什么区别呢?
  ——开会时,争论只增加气氛;讨论增加内容。
  ——争论时思想趋于封闭,拒绝接受别人的观点;讨论时思想保持开放,随时准备接受任何人的正确的东西。
  ——争论使人强词夺理,讨论使人尊重知识。
  ——争论宣泄坏脾气,讨论促进逻辑思维。
  ——争论是想证明谁是正确的,讨论是为了搞清楚什么是正确的。
  为了使讨论不成为争论,须特别注意以下要点:
  ——解放思想,对别人的观点,特别是不同意见持开放态度。
  ——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说话。
  ——如果估计有反对你观点的意见,最好能让对方先说,然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听别人发表意见时,注意思考向对方提问,好的问题往往能使整个讨论引向深入。
  ——实事求是,千万不可对事实和观点进行夸张。
  ——如果听到更有道理的反对意见,随时准备放弃自己原来的想法。
  ——对不影响大局的枝节问题采取灵活态度,但原则问题必须坚持到底。
  ——观点、事实、数据越坚实有力越好,语言和语气越轻松、灵活越好;切忌用大话和夸张来弥补论点和论据的不足,更不能强词夺理。
  ——在表达观点时注意多用一些以下用语:“我初步认为……”“我了解的情况可能不够准确……”“我的看法不一定全面……”
  ——对于发表错误观点的人,直接反驳往往不如向他作以下提问:
  “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
  “你能否再多作一点说明?”
  “你能否说得更明确一些?”
  “你能否举个具体的例子?”
  错误的观点和不实之词往往是说得越多,漏洞越多,也就是越抹越黑,最终不能自圆其说。
  ——有时候,沉默往往是最好的表示不同意的办法。
  三要幽默,不要讽刺挖苦。
  幽默感能招人喜欢,因而产生凝聚力。大家不要小看幽默。富有幽默感的人要对人生有一个积极乐观的态度,要对生活有细致入微的观察,要有敏捷的思维抓住带有喜剧效果的生活瞬间。只有发自爱心的真诚流露才能引出发自内心的欢笑。
  幽默是创造笑(最近俗称“搞笑”)的艺术。我们创建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充满欢笑的社会,反之很难想象让人笑不出来的社会能够达到和谐。笑不需要任何消耗却能创造许多,还能使给予者和接受者同时感到充实。家庭里的笑表达的是幸福,事业中的笑表达的是兴旺,社会上的笑表达的是和谐。对于劳累的人,笑是休息和放松;对于沮丧的人,笑是光明和希望;对于悲伤的人,笑是关切和安慰。
  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笑的生命在于真诚。只有发自内心的笑脸才能有我上面所说的效果。但是,生活中还有假笑、奸笑、强笑、嘲笑。这些都会产生负面效果,有人说:“笑总比哭好”。但这些负面的笑,可能还不如哭。
  不要讽刺挖苦也就是说不要嘲笑。嘲笑对人造成的伤害有时会超过直接的谩骂。所以我要特别提醒,在表现幽默时,如果搞笑使他人感到受到伤害,那绝不是幽默,而是讽刺挖苦,是嘲笑。所以要特别注意以下忌讳:
  ——不要使周围的任何人感到难堪;
  ——不要用别人的缺陷或弱点开涮;
  ——不要使用粗俗或者亵渎的语言搞笑而使周围的人特别是女士感到难为情;
  ——可以显露你的聪明,但不要暗示别人的愚蠢笨拙。
  所以最安全的幽默是拿自己开涮。能拿自己开涮的人不仅不会让别人看不起,反而会招人喜欢,因而产生凝聚力。许多相声、喜剧演员、马戏丑角都是这方面的大师。生活中能拿自己开涮的人往往是强者有自信的表现。
  四要赞扬,不要吹捧及阿谀奉承。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受到周围人的赞赏是人的各种欲望当中最强烈的之一。那种没人要没人理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他研究大量实例证明:许多人自杀就是这种没人要没人理的感觉所造成的。例如人破产后自杀就是主要来自于对周围人抛弃他的恐惧。又如十几岁的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离家出走,往往是长辈和周围人对其不停的斥责使其产生了没人要没人理的感觉。有许多离婚的例子也往往是从相互缺少赞扬开始逐渐发展到相互排斥对方,也就是不想要对方,和不想理对方,最终导致离异。在印度获诺贝尔奖的著名慈善家德莱塞修女也曾说:“当今最严重的病痛不是麻风病,也不是肺结核,而是那种被人抛弃的感觉。”通常人们在关系相对生疏的时候比较注意向对方表示赞赏以逐渐发展密切良好的关系。但已经是密切的关系时又往往忽视这一点,如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夫妻的关系,兄弟姐妹关系等等。而实际上最亲密的关系更需要诚心实意和恰如其分的赞赏来维护其亲密。
  怎样才是诚心实意和恰如其分的赞赏呢?我试举以下几点:
  ——赞赏要明确具体。如果某人做了一件好事,或完成了一项工作,上下左右都不吱声,他自己对该事是否该做,或做得好坏都可能产生怀疑。如果有人特别是长辈或是从该事良好效果受益的一方明确表示“那件事干得很好。”他就会从中受到鼓舞。
  ——赞赏要及时。关键是在好事办成之后即说,事前说可能会产生吹捧的效果,事过之后半年再说也就没了效果。
  ——赞赏要诚心实意。赞赏的话要由心而发,恰如其分。过奖或不到位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不要在赞赏之后加“但是,……”那么你的赞赏很可能就是批评之前的一段铺垫了。人们更注意的可能是“但是”之后的那段话。那也可能是你的真正目的。
  ——不要期待对方在赞赏之后也回敬一番对你的赞扬。那种带有索取回报目的的赞赏最后会产生相互吹捧的效果。
  另外,赞赏和吹捧或阿谀奉承的区别在哪里呢?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真诚。赞赏是发自内心的,吹捧是脱口而出的。赞赏是表示真心,吹捧是别有用心。多数情况下吹捧比真诚的赞赏要容易得多。吹捧者说出来的话有点像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越走近越细看越令人失望。又像肥皂泡,吹得越大,破灭得越快。一些成功者特别是领导者在一片赞扬声中须细心地注意赞赏和吹捧的区别。有些人压力压不垮,批评批不倒,却有可能被吹捧得飘飘然,然后摔个身败名裂。因此也可以说吹捧是傻瓜的精神食粮,吃得越多越愚蠢。
  五要诚实守信,不要说谎及传播流言。
  古人曾说:“人无信而不立。”人在社会生活中经常要作出一些承诺:夫妻之间相爱,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可以说是一种承诺;雇主对员工的承诺是给予劳动报酬,雇员对雇主的承诺是努力工作;父母对子女的承诺是养育,子女对父母的承诺是孝敬;老师对学生的承诺是教,学生对老师的承诺是学;买方对卖方的承诺是付款,卖方对买方的承诺是货真价实。你可以想象上述关系,如果有一方不守承诺,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很多社会矛盾和纠纷,往往就是因为某些人不守承诺而发生的,因此,不守信也是影响建立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是否诚实守信往往需要长时间和许多事例来检验。许多关系能否长期持久,诚实守信是最关键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相处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一些摩擦,许多无心之过,是可以相互原谅的,唯独不诚实守信是不可原谅的。
  最能破坏诚实守信的就是说谎。说谎往往意味着背叛,其结果是被惩处,被抛弃。毛主席曾说世界上有些蠢人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说谎者也是这些蠢人中的一种。中国寓言中有个放羊的孩子喊“狼来了”的故事,其欺骗别人的结果就是自己被狼吃掉。
  另外与说谎具有同样破坏作用的行动是造谣和传播谣言。谣言极尽挑拨离间、搬弄是非之能事,能伤人之心,毁人名誉,使人不得安生。严重者还能拆散婚姻,毁人前程,杀人不见血,甚至祸国殃民。
  造谣之后,如果没人相信,是不能产生效果的。因此,听信谣言,传播谣言与造谣者同样有罪。所以警惕谣言也是至关重要的。怎么警惕呢?我试举以下几点:
  ——任何人来悄悄向你说别人的坏话,首先要注意验证是否真实。
  ——凡有人说话前先说:“我说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你马上要警惕,随之而听到的很可能是谣言。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往往是造谣和传谣者的共同点。
  ——如果有人悄悄向你说别人的坏话,你应立即警觉,此人很可能会向别人说你的坏话。
  ——细想一下,假如造谣者所说属实,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你就可能认清造谣者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你的警惕。
  对于一般的造谣者,不听信,之后敬而远之可能是最好的办法。对于用心险恶的造谣者,很可能需要负起一个公民的责任,为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向司法机关或纪律检查部门检举。
  &&&&&&&&&&&&&&&&&&&&&&&&&&&&&&&&&&&&&&&&&&&&&&&&&&&&&&&&&&&&&&&&&&&&&&&&& 六 心 齐 备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看来取得成功之道还需要做有心人。有什么心呢?我归纳了以下六心:
  一是责任心
  孔子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我理解他是在谈一个男子汉的四重责任:修身是指对自己负责,通过学习、实践和不沾染恶习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好人;齐家是指对家庭负责,孝敬父母,善待妻儿,给整个家庭带来安全感,以稳定社会的最基础单位;治国是对国家负责,即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要爱自己所处的国家,为国家强盛做贡献;平天下是对世界负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创建和谐世界。责任感强不强也往往是看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素质高不高的首要标准。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在国家面临危亡的时候,是否能挺身而出献身抗战,就成为当时衡量好人与坏人的首要标准。而在平时,爱国家,爱集体的一些日常细小行动也反映出一个人的责任感。
  因此,提升个人素质要首先从增强责任感做起。任何一个社会团体都希望把有责任感的人推举为自己的领导。对于一个好领导来说,也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因而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坏领导即贪官污吏的特点是:权力越大,利益越大,也就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种领导迟早是要逐步丧失权力的,甚至受到惩罚。
  平时增强责任感特别要防止以下几种情况:
  ——遇到好事把功劳记到自己名下,犯了错误,出了问题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作为一个领导者,如此处事,会使周围的人寒心,逐渐失去凝聚力。这是为求眼前一时一事的小利,而从长远看大失人心的不明智做法。
  ——事情做不好,不从自身找原因,怨天尤人,推卸自己的责任。
  ——洁身自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如果你看破红尘,不想再做事了,这样也未尝不可。但如果你还想在社会中求进步,这种态度是要不得的。我认为,一个社会如果是坏人当道,往往不是因为坏人的本事大,而是因为好人不发挥作用。
  二是自信心
  自信必须建立在客观地认识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优缺点之上,也就是建立在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没有自信的人必然自卑,没有自知之明的自信则是自负,而自卑和自负经常表现在没有自信心的同一个人身上,该人在顺境中会表现出盲目自负,一遇挫折会转为自卑。为了区别有自信心和没有自信心的不同表现,请看下表:
&&&&&&&&&&&&&&&&&&&&&&&&&& &        
&&&&&&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伟大人物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信心极强。毛泽东在红军力量最薄弱时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他的自信心使他能在大风大浪中“胜似闲庭信步”。美国二战时期的总统罗斯福患小儿麻痹症,自信心使他能将终生依赖的轮椅变成总统宝座。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信心使他能经历一万次失败仍不放弃,最终发明了电灯。大音乐家贝多芬自幼喜爱音乐,但老师认为他听力不好,因此断言他没有音乐天赋。由于他的自信,他仍成为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甚至在完全丧失听力之后还写出了最美妙的乐章。
  没有自信心的人还有一个突出的共同点:装模作样和装腔作势。例如为了同别人攀比就是借钱也要买高档住房、轿车,穿名牌时装。自我介绍时故意夸大职务或职称。
  三是热心
  人热心于某项事业是该项事业成功的前提。热心能够激发自信,提高士气,鼓舞斗志。热心带有强烈的感染力。一个热心于事业的人你从他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举一动中都可以感觉到。热心可以使人发挥出他的全部潜力。据有人抽样调查显示,如果某人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对工作不热心,他只能发挥25%的工作潜能。工作中无热心,其工作就会表现出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对生活无热心,生活就会表现出混吃等死,未老先衰。
  一个领导者要想防止自己的团队出问题,可以以规章制度来约束;如果要想取得突出的工作成就,则需要一些鼓励的措施来激发整个团队的热心。我在国内访问某钢铁生产企业时,一位企业领导人说得好:“如果想生产出更多好钢,重要的不是给高炉加温,而是给员工加温。”水烧到八十度是温吞水,喝了会拉肚子;过了一百度就会变成蒸汽,可以拉动火车,推动轮船。
  四是爱心
  爱国家,爱人民,爱环境,爱动物,爱你所从事的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要有一颗诚挚的爱心。孔子说:“仁、义、礼、智、信。”作为衡量君子的标准,他把仁爱摆在第一位。世界各大宗教普遍将爱摆在首要位置是有一定道理的。创建和谐社会更需要真诚的友爱。扶贫,救助弱势群体即是向社会表现爱心。
  金钱和权力可以让他人为你工作,而爱心能使他人与你同心同德地工作。爱心所发出的信息聋子可以听到,瞎子可以感觉到。只要你细心周到地为周围的人着想,社会就会接纳你为一个有益的成员,你就会成为一个招人喜欢的好人。反之,如果你对他人不管不顾,你就会成为一个在社会上不受欢迎的人。
  表达爱心最有效的方式是做好事而不说。但多数情况下,人的思想感情是要用语言来表达的。说话要特别注意先想好了再说,最忌讳说完了后悔。常言说:“说出的话如泼出的水”,就是这个道理。
  说话后果最严重的是搬弄是非,恶语伤人。人之相交,贵在交心,有时候人交往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也达不到交心的程度,但关键的时候一句话就可能完全破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克服以下三种说话的毛病:一是漏勺嘴,容易引起是非;二是乌鸦嘴,招人讨厌;三是婆婆嘴,有时适当地给人一点苦口婆心的提醒或劝告未尝不可,还可能是必要的,但重复过多则使人厌烦。
  五是耐心
  耐心表现在许多方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耐心地听别人说话。对于外交官来说,谈话的艺术尤为重要。我请大家反问一下自己,当你想要向某人表达一个观点或陈述一件事情时,如果对方作如下反应,你会是什么感受:
  ——对方不听你说,抢着自己先说。(被忽视)
  ——你刚开头,对方就表示不赞成。(被拒绝)
  ——对方不停地打断你的话。(不痛快)
  ——对方不耐烦,你说上半句,他接下半句。(恼怒)
  ——对你的话听而不闻。(被冷落)
  ——你不断地重复,对方似乎还不明白。(被愚弄)
  ——对方替你总结,但又曲解你的话。(被误解)
  ——提出一些与你的话题毫不相干的问题。(被轻视)
  ——对方表现出心不在焉的样子。(丧气)
  以上所有这些情况都表示出对方没有耐心,是用一种不礼貌的方式表示出对你或你的话题不感兴趣。相反,如果某人有耐心听你讲话,他表现是:
  ——用专注的目光看着你。
  ——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
  ——提出一些恰如其分的问题。
  ——对你的话题表现出兴趣。
  所以耐心地听人讲话是表现对对方的尊重。当对方感到你的尊重时,他很可能愿意告诉你更多你所需要的情况,并且更加有可能接受你的观点。
  六是虚心
  没有虚心的自信是傲慢。人们常说,“虚心使人进步”,虚心使人勤学上进。越是伟大的人,越要虚怀若谷,否则听不进忠言就会铸成大错。
  虚心要注意两种倾向:一是虚心也要实事求是,过分的谦虚就成了虚伪,而虚伪往往是掩饰傲慢自大的表现形式;二是建立在虚心基础上的自豪感不是盲目的骄傲。人经过努力和实实在在的工作取得成就时所产生的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士气,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骄傲自满与自豪感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使人头脑发热,其结果是昏头胀脑,轻举妄动;后者使人心胸发热,其结果是坚定信心,斗志昂扬。
  我认为,以上六心齐备应该能称为是有心人了。任何人偶尔在一时一事上做个有心人并不难,难的是一生保持六心坚定,时时事事都做有心人。
推荐给朋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穿女配反派boss大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