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身体出现异常,65周岁还能买什么保险保险吗

来看看你的身体状况还能买保险吗_保险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1,064贴子:
来看看你的身体状况还能买保险吗收藏
不是有了病才被拒保
由某保险公司提供的一份加费“排行榜”显示,排在前10位的加费原因分别是乙肝、体重过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血压高、血尿、血糖高、肾结石、乳腺肿瘤、胃病(胃炎、胃溃疡),其中乙肝、体重过重、血脂高、肝功能异常前4位占到80%以上的比例,乙肝一项超过30%。拒保原因前十“排行榜”与加费的大体一致,只是程度上的不同。
这些理由也许让一般消费者大吃一惊,他们质疑道,体重过重算什么病?医生大概也只是说,回去注意一下,平时控制饮食、多运动。
这就涉及到临床医学与寿险医学的区别。临床医学是查出病因,治愈或减缓疾病;寿险医学看该症状导致的风险因素——它们对死亡率增加的影响,寿险医学是健康核保的基础。对寿险核保来说,看的是疾病的隐患,如你的血压、血糖没有发展到高血压病、糖尿病,但你有这个倾向,这种危险的因素在,相较正常体质的人而言容易导致高血压病、糖尿病,据此确定(承保)费用,毕竟,保险是保终身的,要从现在看你几十年以后的风险,是不是比普通人群为高?若发展到有明确病状时,消费者可能便已丧失投保资格了。
一、患乙肝买保险遭加费
我老公是私营老板,今年32岁,收入还算稳定,他是我们家的主要收入来源,需要赡养他的父母,他父母没什么保障,生病都得我们掏钱。我们目前没有小孩子,也没还贷压力,但是他事情多、压力大,经常熬夜喝酒,所以我想给他买商业保险,让家庭有个保障。但他有乙肝,保险公司带他体检后,回复说要加费承保,寿险加30%,重疾加50%。这保险还要买吗?
乙肝的危害:
乙肝(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疾病。就乙肝本身而言,肝硬化和肝癌基本上是其发展的必然结果。专家指出,乙肝有30%的几率发展成肝硬化,而由肝硬化发展到肝癌的几率也有30%。所以,乙肝的“死亡三步曲”是“肝炎——肝硬化——肝癌”,仅广东一省每年就有近2万人死于乙肝引发的疾病。
加费或拒保理由:
乙肝已成为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危害性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病毒携带者在1.2亿左右,人口占比10%,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的趋势,乙肝发生率约为7%。
如上所述,乙肝损害肝脏,是导致肝癌的一个重要因素,保险公司考量的是它可能对死亡率的影响在增加。所以,对于乙肝患者投保,保险公司都会对健康状况进行严格审核、要求体检,对于早期的患者一般可以加费承保,对于中末期的患者其拒保率非常高。来自一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乙肝排在加费和拒保“排行榜”的第一位,占到30%以上。
因此,乙肝患者在投保时一定如实告知健康状况,配合提交过往所有病历资料,保险公司会给予客观、公正的答复。若不如实告知,在两年内如果转成肝硬化或肝癌,保险公司将不予赔偿。需说明的是,若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其肝功正常的话,其投保也可获得正常健康人一样的费率。
二、体重过重为啥加费
长春市民李女士,身高1.65米,体重80公斤,当她打算在一家保险公司购买健康险时,保险公司对她说,正常的人要2000多块钱,(因为你的身体太胖)得交3000多元。李女士不明白,自己没有任何病史,只是体重过重而已,为什么就得多交保费?
体重过重的危害:
由于摄入过量热量、少运动等原因,中国人的体重逐年攀升,肥胖率每10年就增加一倍,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有将近一半的成年人是胖子。排在国人10大死因当中有8项与肥胖有关。因体重过重引起的“富贵病”逐年增多,占到总医疗费近3成。
在国际上,判定体重过重的标准是用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测量,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一般来说,BMI19~24.9为标准体重,25~30则过重,大于30为肥胖。BMI指数愈高,患上胆结石、第二型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及高脂血症等的几率会随之增高。BMI每增加2,冠心病、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将增加15.4%、6.1%和18.8%。BMI超过30的人死亡率较之BMI为25以下者高出50%~100%。
BMI指数是投保体检最常用的指标之一,简单、实用,能准确反映身体因超重而面临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风险。在不同的保险公司执行稍有不同的标准,当BMI超出26时,有的公司就把列入加费的考虑条件,但一旦BMI超出30者,肯定是有加费的了,如果再高,可能面临拒保。
寿险医学的观点:
保险核保工作人员指出,寿险公司在设计险种、厘定费率,是以标准人群的生命表为基础的。在正常标准以外的人群投保时,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体重超重及从事高风险职业等情况下,被保险人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标准人群。
为控制风险,体现保险的公平性原则,保护广大客户的利益,保险公司会根据风险不同调整费率,因被保险人体重超重而追加保费的事例非常多,排在加费“排行榜”的第2位。李女士的体质指数为29.63,被保险公司认定为2级肥胖,列入加费行列。
三、血脂高心脏病风险增3倍
挪威科技大学循环和医学影像系研究人员发现,胆固醇水平高的男性更容易患上心脏病。研究人员对4.4万余名60岁以下的中年人进行了为期12年的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胆固醇水平高的中年男性比胆固醇同水平的女性心脏病发作的风险高出3倍。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成果意味着高胆固醇对中年男性的危害性要远高于中年女性。60岁以下的男性如果被诊断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应当采取比现在更为积极的治疗措施。保险公司在受理投保的时候,在面对血脂高的被保险人,轻度者是加费,中度以上者就是直接拒保了,你想买保险,保险公司还不卖呢!
血脂高的危害:
血脂高是指血中胆固醇(TC)和/或甘油三酯(TG)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低,亦称血脂异常。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即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发生在脑部,就会出现脑中风;堵塞眼底血管,将导致视力下降、失明;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血脂高在目前的中国呈普遍上升趋势。
加费或拒保理由:
对于轻度血脂高,临床医生多只是提醒患者平时注意控制饮食、体重等,所以,一般老百姓也就认为自己没“病”,为什么保险公司要加费。保险核保工作人员指出,寿险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它主要看该疾病是否导致风险(死亡率增加)的因素,血脂高,即使没有发展到高血压、糖尿病,但有这种发展的危险趋势,可能导致死亡率的提高,如果保险公司接受患有血脂高的被保险人太多,保险公司就会赔本。出于公正性的考量,轻者要加费承保,中末期患者被拒保的几率很高。
四、肝功能异常买保险遭延期
南宁的李先生经营一家食品加工厂,最近,在一位做保险的朋推荐下,决定购买一份保额超200万元的保险计划,保险公司要求他到指定的医院做体检,体检结果出来,发现他的肝功能异常,指标超过标准数值的3倍多,保险公司于是通知李先生,决定延期,观察观察再说。李先生说,那是他一直在吃减肥药的副作用,没想到保险公司居然不“保”了。
肝功能异常的危害:
肝功能异常是指当肝脏受到某些致病因素的损害,引起肝脏形态结构的破坏和肝功能的代谢异常;如果损害严重而且广泛(一次或长期反复损害),引起明显的物质代谢障碍、解毒功能降低、胆汁的形成和排泄障碍及出血倾向等肝功能异常改变,称为肝功能异常。
造成肝功异常的原因不一。当肝炎患者体内的病毒数量比较多,而且复制比较活跃,对患者肝脏的损伤比较严重。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解毒器官,当肝脏功能受到破坏,很多功能无法正常运行。
加费或拒保理由:
由某保险公司的核保统计数据显示,肝功能异常居加费“排行榜”的第4位,因此这类人群还是蛮多的。肝功是保险体检必检的一种项目,主要通过验血,检测 ALT(谷丙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GGT(谷氨酸肽酶)这3项指标。如果指标都高的话,说明肝功异常,一般就要加费了;如果高到3倍以上,就延期,暂不承保;如果高达10倍,或者乙肝发展成小三阳、大三阳,可能就没机会参保了。
五、血压太高遭拒保
张先生今年42岁,血压高多年了,由于坚持吃降压药,所以,血压一直保持在稳定数值上。最近,他决定去买一份健康险保险,结果被保险公司拒保了。他不理解问道,我没有发展成病,咋就不给保了?
血压高的危害:
血压高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是主要并发症。还是造成以下病痛的元凶: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紊乱、脑部供血不足、脑梗塞、脑血栓、脑出血、肾脏蛋白尿、肾炎、慢性肾衰、视力下降、眼底出血、白内障、失明、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加费或拒保理由:
不少人到了中年,患上或轻或重的血压高,当身体出现这情况后,如果想投保住院医疗或重疾等健康类保险的话,保险公司多数会要求体检,并从检查结果再评估做出核保结果。如果只是轻微血压高也许能顺利通过,但稍重一些者则要根据血压高程度核保,其结果主要有除外责任承保、加费承保、延迟承保或拒保。同时,也不排除对于血压高引起的事故作除外责任承保。
六、血尿,也要加费?
张女士,今年30岁,外企白领,目前正享受单身生活,唯一担心父母和自己健康问题,于是通过一位朋友,想买一份健康保险,稍带有一定的投资功能。她递交投保申请书时,正好被抽到要体检,于是跟朋友一起去了保险公司指定的医院参加体检。体检结果显示“血尿”,保险公司决定加费20%承保。
血尿的危害:
血尿是指离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镜视野≥3个红细胞,或非离心尿液超过1个或1小时尿红细胞计数超过10万,或12小时尿沉渣计数超过50万,均显示尿液中红细胞异常增多,是常见的泌尿系统症状。
血尿的原因很多,有泌尿系统炎症、结核、结石或肿瘤、外伤、药物等等。轻者仅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称为镜下血尿;重者外观呈洗肉水样或含有血凝块,称为肉眼血尿。通常每升尿液中有1mL血液时即肉眼可见,尿呈红色或呈洗肉水样。近年来,无明显伴随症状的血尿有增多趋势,大多为肾小球性血尿。
加费或拒保理由:
寿险核保人员介绍,血尿是寿险体检必做的一个项目,血尿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现象,寿险医学不会诊断血尿背后的疾病是什么,只看它显示的异常指标。血尿既可能是肾结石,或者肾小球发炎,也可能是非常严重的尿毒症。尿毒症就是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导致的,而它们初期的表现就是血尿。所以,保险公司会根据血尿的严重程度,做出不同的加费决定,甚至延期承保。
七、查出糖尿病保单复效不了
王先生2007年在保险公司购买一份大病医疗保险,还附加了一份住院医疗保险,2012年他没有交费,保单失效。2013年底王先生想重新交费,让保单重新生效。保险公司要求他做体检,结果查出王先生患有糖尿病,于是拒绝王先生保单复效的申请。王先生想知道,保险公司拒绝复效是否合理?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三多一少”),以及血糖高、尿液中含有葡萄糖(正常的尿液中不应含有葡萄糖)等。由于以米饭、面粉(碳水化合物)为主的饮食结构,亚洲人(特别是东亚)更容易患糖尿病。
保险?第7代安享康健-保120种疾病+可达116万呵护+双重豁免!快速理赔+75岁祝寿金返还可达128%「应交保费」,社保报了还能报,可保终身!
重疾险不是医疗险,是工作收入损失补偿保险。是生病以后还能让自己保持正常人尊严的一种险!如果希望今后的生活有尊严,购买足额的重疾保险是你不二选择!重疾险不是说一个健康的人患病获得赔付时幸福,而是说在患病时有重疾险赔付的人比没有重疾险的人会幸福。医生只能救一个人的生理生命,却不能救一个人的经济生命。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保险咨询-家庭信息表-告诉你如何到合适的保险大家好,我是黄坤,专业做家庭保险规划,这两天由于#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文章的火热,也让很多的朋友,深入的思考自己家庭当下的情况,也需要通过配置一些保险产品,把相应的风险坐下规避,特别是医疗保险、重大疾病保险及身故保障。有很多的朋友,在考虑给自己的家庭买保险,但不知道买什么,买多少,怎么买是合适的?今天,给大家提供一个保险咨询的家庭信息表,有需要咨询保险的朋友,可以填写下相关信息,然后发送到我的邮箱、微信或私信,三天之内会给大家联系,帮助大家分析家庭状况,让你了解到,怎么样配置合适的保险,同时会给到你最少两个方案;为什么,会需要大家填下基础的信息?我认为,每个人的家庭状况是不一样的,所需要的保险也是不同的;我的宗旨是以家庭需求为出发点,切实的结合家庭的状态,来给出适合的配置方式,而不是单纯的推销某一个产品。我是保险经纪人,非保险代理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产品的种类和立场;立场因人而定,而产品的种类,是经纪人的优势之一。如:你需要买一个重疾险,如果你去问平安的代理人,你得到的消息就是 平安福是最适合你的;如果你去问太平洋的代理人,你得到的消息就是 金佑人生是最适合你的;如果你去问人寿的代理人,你得到的消息就是 国寿福是最适合你的;……只要你问的是一个保险公司的代理人,你适合那个重疾险,那么你得到的答案就是这家公司的重疾险。因为这是保险代理人的局限性,他只能销售自家公司的产品,所以,也只能说自己的是最好的。我从不认为,会存在一款最好的产品,一款适合所有人的产品;因为人不同,自然需求不同,自然适合的产品也不同。家庭保险信息咨询一、家庭成员的出生年月、性别、职业、所在城市、社保情况?二、身体健康状况,是否有住院或体检异常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决定了哪些险种能够承保;健康状况太差的,保险公司可能会拒保三、家庭年收入、年支出、负债等?家庭年收入10万和家庭年收入100万,所需要的保险是不同的。四、目前家庭已经配置的保险产品有哪些?已经办理过的保险,请拍照发送给我;这样在配置的过程中,可以避免重复投保。五、你的想法,主要是想做哪些方面的配置?还是沟通后,在确定?保障类的产品包含有:寿险、意外险、防癌险、重疾险及医疗险等;储蓄类型的保险有年金险、万能险等六、对保险公司有无特殊要求,还是以方案整体的性价比为首要考虑因素?七、对家庭保费的预算希望控制在多少之内?说明:1、家庭保险整体预算,保障类最多占家庭净收入的10%;年金类最多占家庭净收入的30%。具体还是根据个人家庭情况来进行选择,建议先保障类后年金类;
上一页&1共2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保险_短信行销秘笈保险,寿险,帮助,保险行销,短信吧,保险行销网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保险_短信行销秘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395被浏览333,319分享邀请回答96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年轻人,快快去体检好过买保险(组图)_网易新闻
年轻人,快快去体检好过买保险(组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图/全景图/许健  受访专家/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 黄晓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 莫穗林
  文/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李绍斌 彭福祥 郝黎 张丹娜
  “单位又要体检了,我可没时间去。再说,我这么年轻,身体没问题,今年体检就不去了。”很多年轻人在单位组织体检时都“溜号”了。体检专家指出,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由于工作压力大、吃得多、动得少,很多原本中老年才出现的疾病,已经有年轻化趋势,不少30多岁的后生就跻身“三高”行列。
  可以说,体检就是一种“保险”,因为早期发现疾病,治疗起来更容易、更有效。
  “我好好的,干嘛要体检……”
  调查:单位体检,年轻人爱“溜号”
  不少单位都很重视员工的健康,每年组织职工做体检。然而,不少年轻人觉得自己身体好好的没有必要检查,即便单位买单,他们常常也会“溜号”,不去做体检。据了解,某事业单位体检,800人的团体体检,只有600人参与,200来人“溜号”,以25-35岁的年轻人居多。
  实际上,表观健康的人群大约有95%处于亚健康状态。广州某医院体检中心随机抽取384名前来体检的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1%的人自觉目前无任何疾病,79%都不同程度地患有某种疾病,有的甚至同时患有多种疾病。而在自称无病的人中,71%是20岁~35岁的年轻人。
  “其实,主观感觉没有疾病并不可靠。没有明显的不舒服,不等于健康,许多疾病在初期可能没有任何不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主任莫穗林主任提醒,“年轻人不能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观感觉,通过体检发现身体中各种潜在的健康问题非常重要。”
  “年轻人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健康”
  30来岁就“三高”的不少见
  实际上,在体检过程中,专家们发现,由于工作压力增大,加上抽烟、喝酒、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一些原本在中老年才出现的疾病都呈现年轻化的趋势。30多岁就患上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的人并不少见。
  脂肪肝:以往多在中老年发病的脂肪肝,已经向年轻人袭来,尤其以30多岁人群为最,其发病率可高达20%-30%。
  高血脂:高脂血症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猝死的危险因素。由于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高血脂这种过往在50岁中老年人身上才能见到的疾病,恋上了年轻人。45岁以下人群患高血脂的比例达到了30%。
  高尿酸血症:近年来,在体检中发现高尿酸血症患者越来越多,与15年前的体检资料相比,其患病率增长了10倍之多,而且越来越年轻化。
  由此可见,年轻人并没有他们自认为的那么健康。定期做体检,其目的就是在还没有主观症状的情况下,发现身体潜在的疾病,再通过针对性的专项检查揪出小毛病后的大隐患,这和有了明显不适感觉再去医院检查确诊是两回事,因此,年轻人同样要注意定期体检。
  “体检查出的常见病,多是‘吃’出来的”
  高血脂、脂肪肝名列前茅
  据了解,2012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7万人体检的结果显示,排名前10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心电图异常、血常规异常、高血压、乳腺增生、胆囊息肉、甲状腺结节、肝肾囊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异常检出率排序也显示,排名靠前的疾病大多还是与“吃”有关,比如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血糖异常、尿酸高等。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与生活方式有直接关系,特别是饮食习惯。可以说,很多疾病都是人们一口一口吃出来的。
  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副主任黄晓红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吃得多,摄入过多的油脂、盐,再加上吸烟、喝酒、运动少等不良生活习惯,以至于30来岁就患上了血脂高、脂肪肝等疾病。“不要小看这些看上去不太严重的疾病,如不加以控制,久而久之就会发展为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脑卒中甚至猝死等重症、急症。”
  “体检,最好有个性化方案”
  选择体检项目,先问医生
  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家族病史都各不相同,甚至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身体状况也有所不同,所以体检方案不宜千篇一律。
  黄晓红说,来体检中心体检,正确的做法是:咨询体检医师,根据家族病史、年龄、体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个人量身制作个性化的体检方案。
  25-39岁人群
  【重点关注】甲状腺、乳腺、宫颈、代谢性疾病
  (1)甲状腺
  黄晓红说,目前,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呈发病率增加的趋势,其中女性更为常见。某进出口公司有600多人体检,彩色B超查甲状腺,竟然有31%的人患有甲状腺结节。
  由于多数甲状腺结节形成后,并没有特别的感觉,通常是在体检过程中通过B超检查出来的,只有结节较大时,病人才容易自己触摸发现。所以,最好能够定期筛查甲状腺疾病。对于甲状腺结节,不论大小,及时到医院专科就诊并定期随访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治除了大小之外,更重要的是看它的性质,如果是恶性结节,无论大小均应考虑手术治疗。
  (2)乳腺
  在25-40岁女性中,乳腺增生十分常见。这种疾病主要表现为乳腺疼痛的时间变长(不分经前和经后都痛),疼痛的程度加重,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囊肿和乳头溢液等症状。通过乳腺彩色B超能够发现各类乳腺结节、增生甚至乳腺癌。
  (3)宫颈
  宫颈癌患者日益增多,已成为中国女性第二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患病的年轻化是近年的特点之一,年轻女性患宫颈癌的情况日益多见。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重视筛查,3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高风险HPV基因检测”,如果早期发现的话,可以降低宫颈癌患病率。
  (4)“三高”等代谢性疾病
  由于很多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不太健康,因而原本中老年人才发生的代谢性疾病也在年轻人中变得普遍,因而,年轻人也应重视定期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以及早发现代谢性疾病。
  高血压: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非一日三次测定)即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在许多人看来,似乎年龄大了才和高血压挂上钩,其实,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得高血压。究其原因,与工作、学习压力大、情绪紧张焦虑有密切关系。很多时候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病人的主观感觉与血压升高的程度并不一致。因此,年轻人每年至少要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糖:当空腹(8小时内无糖及任何含糖食物摄入)血糖高于6.1mmol/L,或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即为高血糖。
  当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升高,除了定期检查空腹血糖,还需要检查餐后2小时血糖,2-3个月内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真实反映血糖水平与控制情况。
  高血脂:血脂异常(或者说高脂血症)主要指的是高胆固醇血症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指标都不正常。
  甘油三酯的正常值为:0.56-1.7 mmol/L;总胆固醇的正常值为:3.1-5.7 mmol/L。
  甘油三酯过高,可使凝血倾向增高,血栓形成可能性增大,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如果血脂连续多次升高,应引起高度重视。另外,高脂血症本身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只有在其引起动脉狭窄后才会引起相应的症状。因此,定期体检是发现其异常的唯一途径。
  高尿酸:尿酸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产物,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浓汤等),会导致体内尿酸增加。血尿酸值男性超过420mol/L,女性超过360mol/L时,即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这部分人容易患上痛风。
  很多人都会这样想。错了!
  1、我不想查那么多项目,只要做一个PET-CT,什么肿瘤都能查出来。
  有的人一到体检中心就要求“做个PET筛查全身肿瘤”。黄晓红说,“每个检查都有其适应症,一般来说,腹部检查(肝胆脾等)首选B超,胸部(排查肺癌等)用CT。除非怀疑有肿瘤转移,才考虑用PET。”
  专家还强调,PET依据人体葡萄糖代谢的状况来做判断,但人体各部位的葡萄糖代谢有差异,比如脑的葡萄糖代谢就很高。所以有的时候,脑部疾病做PET未必就能检查出来,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再加上,做PET检查,要在身体里注射同位素,这种物质有一定的放射性,对身体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在国外,PET并不用于肿瘤的筛查,而是用于了解肿瘤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否有全身转移等。如果把PET当做肿瘤的筛查手段,是大错特错的一种做法。
  2、抽血已经查了肾功能,无需再查尿常规。
  据记者了解,很多人都以为,抽血时查了肾功能,就无需查尿常规这一项了。这是错误的做法。
  尿常规是医学检验“三大常规”(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项目之一,在临床上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初步检查,不少肾脏病变早期就可以出现蛋白尿或者尿沉渣中有形成分。所以,检查尿液,一旦发现尿异常,常常提示肾脏或尿路疾病。这项检查简单,且价格便宜(32元),对于筛查肾脏或尿路疾病极有意义,不应该在体检时漏掉。
  3、身体没病就好,忽视了心理疾病。
  很多人做体检,只关注身体的异常,而忽略了心理疾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体检中心,某公安分局50人做了心理体检,做焦虑和抑郁心理量表来测评心理状态。结果发现,有1人有严重的焦虑并伴有抑郁,3人为中度抑郁,7人为轻度抑郁。也就是说,有22%的人心理上存在亚健康或疾病。
  体检专家指出,心理疾病在当今社会十分常见,主要是压力过大,比如工作、婚姻、就业、教育子女、养老等,所有的这些压力越来越大,自己无法调节的时候就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等心理疾病。
  “无所谓”?“吓半死”?要不得!
  (1)拿到体检报告不当一回事,无所谓
  江先生37岁,身为一家公司的销售经理,他工作压力大,应酬多,运动时间少。拿到体检报告之后,他随便翻了一下,发现轻度脂肪肝,还有胆结石,尿酸也偏高。在他看来,这些都是“小毛病”,单位里很多人都有,于是就把报告往抽屉里一放,该吃的吃、该喝的喝,生活方式一点没变化。
  提醒:大多数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多与江先生一样,随手翻翻,只要发现没什么重大疾病,翻完后报告即扔在一边,丝毫没有改变任何行为或习惯。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极其危险,如继续忽视,在饮食、作息上不加调整,即很有可能发展为重度的脂肪肝、高尿酸血症等疾病。因此,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即便发现只有“小毛病”,也要咨询医生,并请医生提供健康建议。
  (2)体检有异常,过度焦虑
  34岁刘小姐是一名教师,在近日的体检中查出有“肝血管瘤”,这让她十分的焦虑,担心了一夜都没睡好。第二天去肝胆科咨询后才算放心。
  肝血管瘤是肝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绝大多数患者都没有症状,只有少数人因为血管瘤较大而出现肝区不适。一般来说,肝血管瘤直径小于5cm,不必到处就医,只需要定期随诊即可。如果瘤体大于5cm,就应该遵医嘱治疗。其中需要注意的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增加腹压,引起瘤体破裂出血。
  提醒:体检报告专业性较强,若无医学基础难以看懂。因此建议大家在拿到体检报告后,应标记出自己不能理解或有所疑问的地方,主动向体检机构或医院专科医生进行咨询,而不应妄自猜测,过度紧张。
  医生的话:
  体检后重建良好的生活方式
  “体检不是目的,重点是体检以后,针对健康问题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管理。”不过,有些人却不懂体检的真正目的,他们看着体检报告中没什么大问题,就会把体检报告就塞进抽屉,置之不理了。
  专家指出,体检报告一定要好好保管,最好每年请医生对上年和今年的体检报告做比较分析,能够发现一年来身体状况的变化,确定有无某种疾病倾向,尽早防治。比如血脂偏高、血压偏高,这些就应该引起足够的认识,该控制饮食的就要少大鱼大肉,该运动的,就要坚持一周3-5次运动。只有持之以恒地实施这些健康促进计划,最终才能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
  如果只是体检,而不改变原有的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体检干预健康的目的就大打折扣。
  张华、李绍斌、彭福祥、郝黎、张丹娜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列腺炎还能买保险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