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今天股市大跌原因后很便宜,人们为什么不敢买

新浪理财师官方微信sinalicaishi
扫描下载理财师手机客户端
股票大跌后很便宜,人们为什么不敢买。
在证券市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的大脑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
A股进入证券市场后,经历了多轮大牛市到大熊市。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
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你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
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1972年道琼斯指数每股收益为67.11美元,按照其时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为11%,当年道琼斯指数年底收盘于1020点,养老金经理人纷纷争抢着快速买入股票。……养老金这两年争先恐后大量买入股票投资,导致养老金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的比例从61%上升到74%,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和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几乎完全同步。投资经理人在买入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越高,他们对股票的感觉越好。”
“1978年,由于道琼斯指数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账面价值之下,所以股票的估值水平远远要比以前合理得多。然而,1978年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净资金比例仅占9%,创下了历史新低。”
兹威格在《YourMoney
看看宋毅彬的最新动态
长油退市是中国A股市场掀开的崭新篇章。
观点私密部分,解锁后立即查看
购买后即可查看该观点私密部分
购买后即可解锁观点包内所有观点的私密部分,还可获取观点包更新提醒
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买卖依据,请自行决策。
提问(30元)
影响客户数
邀请你加入【宋毅彬】的互动交流圈,更多精彩内容与你共享!
$盈趣科技(sz002925)$ 明年上100
圈子热度:7117
Ta的观点包
订阅价格:
3.1万人关注
Ta的其他观点
400-186-8106
手机客户端
关注官方微信
关注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新浪理财师平台仅提供服务对接功能,所有理财师提供的咨询建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转载]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
我们为什么不敢买?
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刘建位
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的大脑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
我进入证券市场后,经历了两轮大牛市到大熊市。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
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你必须首先战胜自己。
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注:中外机构、散户皆然)
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1972年道琼斯指数每股收益为67.11美元,按照其时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为11%,当年道琼斯指数年底收盘于1020点,养老金经理人纷纷争抢着快速买入股票。……养老金这两年争先恐后大量买入股票投资,导致养老金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的比例从61%上升到74%,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和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几乎完全同步。投资经理人在买入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越高,他们对股票的感觉越好。”
“1978年,由于道琼斯指数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账面价值之下,所有股票的估值水平远远要比以前合理得多。然而,1978年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净资金比例仅占9%,创下了历史新低。”
兹威格在《Your Money & Your
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
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大跌23%,超过了1929年10月29日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盘的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幅暴跌,事后也找不到理由可以解释,让投资者内心长期充满极度恐惧感。
1988年,美国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基金份额超过买入的基金份额150亿美元,直到1991年,投资者股票基金的净买入额才回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
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也同样惊慌失措:直到1990年年底,股票基金经理几乎每个月都至少把总资产的10%以最安全的现金形式来持有,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的价值直到1994年才恢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次暴跌竟让数以百万的投资者在此后3年都行为错乱。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基金经理。2010年8月2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称,根据财汇资讯统计数据,2007年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达到6124点,基金仓位三季度和四季度都达到80%以上,创出历史高位。2008年股市开始一路下跌,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基金仓位也逐步下降,四个季度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跌近历史最低水平。
第二、解释:大跌后恐惧卖出是本能反应
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
看了一些投资心理学的书籍才明白,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
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
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如同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也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最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
第三、反思: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
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
著名基金经理Brian
Posner在富达基金公司和莱格梅森基金公司工作过,兹威格曾经问过他是如何感觉到一只股票能赚大钱的呢?他回答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
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人们)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就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
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注:这句话懂的人很多,但做到的很少,知易行难。人有逃避风险的本能。当人人都夺路而逃时,你要逆势往里冲,需要巨大的理性和勇气。仅就这一点,就能淘汰许多自称价值投资者的人。这就是价投难以成为主流投资的原因。】
巴菲特说过,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
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股市暴跌时买入,看到、想到,甚至计划好,都不行,必须真正做到才行。而坚持长期一直做到才行,因为并不是大众每次都是错的,战胜市场很不容易。战胜市场,就是战胜大众,前提是战胜自己,超越本能反应,这是世界上最困难的事。这也是为什么长期持续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极少的原因。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为什么股市在下跌还有人买入?他们是怎么想的?_百度知道
为什么股市在下跌还有人买入?他们是怎么想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大家买卖股票主要并不是赚了还是亏了,而是对未来的预期。如果预期还会跌,那就会卖出,而不太会管目前是什么价钱。所以永远都会有人卖,因为永远都会有人看空。
首先你的大家看跌就理解错误了。股票下跌,是因为大多数人看跌,还是有部分人看涨的啊,当部分人认为下跌中的股票已经进入他认为合理的价位,就会买入。只有所有人都看跌的时候,才会不断跌停,那个时候就是崩盘了。只要有多空分歧存在,就不会跌停了。大幅下跌后的股票,如果没有大的基本面问题,更可能进入合理的价值区间,为何不买呢。
采纳率:75%
君不见前两天新浪财经很多所谓专家说见底了吗,便宜了,喜欢捕捉盘中任何的反弹机会,就买入,亏了割肉还有一种人是看媒体听股评的,跌了就买,涨点就抛第一种人高点抛了或者没敢买,现在觉得跌了不少?他们营造了一种看多的气氛,很多人感受到了,不加思考就买入了。第二种人觉得现在这个点位离底不远了,就买入第三种人是短线交易者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每个投机者或者说是投资者(操作者)对股票的价值理解不同,你说的下跌对别人来说可能是买入机会,因为市场的理解不同。不存在错误或正确,最终只要按自己的方法赚到钱就成功了。
是抄底,股票便宜啊,难道等涨了才买?那样岂不成本很贵!
人性的贪婪,取巧,资本的逐利。取巧主要是指散户,觉得已经是底部,其实往往大家都不敢买的时候,就是真正买入赚钱的时候。贪婪,总是觉得自己能是最幸运的,买入最底部的票,但是往往熊市的底部还有底部。2481点不是就被轻易击穿了吗?资本的逐利,往往成交中有很多是机构买入,或者对倒,机构一天买入,卖出,只有自己知道。还有一点,每个人看股票的观点都不一样,可能您觉得会涨,别人觉得会跌。正因为不一样,我们的股市才有涨跌,才有成交。您说是吗?
主要两个方面:1)前期高价位买的股票,在股价下跌后买入,可降低持股成本,这就是常说的“补跌”。2)有人看好这支股,但价位有点高,在股票下跌到他期望的价位买入。股票在下跌时买不买,这还得根据“势”来决定,大方面就是整个股市的大盘,小方面是个股的潜力。买股就是买其预期。但一般只有1~5%的人能看到。
买入的人认为将来的股价会比他的买入价要高
其他6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股市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作者:影视达人&&时间:今天&&
大跌后的股票很便宜 我们为什么不敢买?ipo观察 02-05 19:50作者:刘建位来源:第一财经日报《财商》周刊题记逆势操作”是投资获利的不二法门,被全球投资人奉为股神的巴菲特(Warren Buffett)在油市兵荒马乱、投资人东逃西窜之际,反而持续增持石油类股,将危机入市哲学发挥到极致。在证券市场呆了十多年,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想明白,为什么股市大跌之后,我们的大脑明明知道股票非常便宜,但是我们就是迟迟不能出手买入呢?我进入证券市场后,经历了两轮大牛市到大熊市。所有人都知道,在股市要赚大钱,一定要低买高卖,也就是说,要在大熊市里大量买入,在大牛市大量卖出。可是事实上正好相反,投资者往往是高买低卖,在大牛市大量买入,在大熊市里大量卖出。业余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是如此。这种现象只有一个解释,大跌之后非常恐惧,不敢买入,这是人类的本能反应。要成为战胜市场的投资大师,你必须首先战胜自己。第一,事实:大跌更便宜却没人买大跌之后股票变得便宜多了,业余和专业投资者都不敢大量买入,甚至卖出减仓。巴菲特早在1979年就发现了这个现象:1972年道琼斯指数每股收益为67.11美元,按照其时每股账面价值计算净资产收益率为11%,当年道琼斯指数年底收盘于1020点,养老金经理人纷纷争抢着快速买入股票。……养老金这两年争先恐后大量买入股票投资,导致养老金总资产中股票投资占的比例从61%上升到74%,这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这和道琼斯指数创出历史新高几乎完全同步。投资经理人在买入股票时支付的价格越高,他们对股票的感觉越好。”1978年,由于道琼斯指数大多数时候都处于账面价值之下,所以股票的估值水平远远要比以前合理得多。然而,1978年养老金投资于股票的净资金比例仅占9%,创下了历史新低。”兹威格在《Your Money Your Brain》书中发现同样的现象再次重演:日,美国股市大跌23%,超过了日黑色星期二股市大崩盘的历史上单日最大跌幅。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幅暴跌,事后也找不到理由可以解释,让投资者内心长期充满极度恐惧感。1988年,美国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基金份额超过买入的基金份额150亿美元,直到1991年,投资者股票基金的净买入额才回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专业投资者也同样惊慌失措:直到1990年年底,股票基金经理几乎每个月都至少把总资产的10%以最安全的现金形式来持有,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交易席位的价值直到1994年才恢复到大崩盘之前的水平。1987年秋天的黑色星期一绝对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次暴跌竟让数以百万的投资者在此后3年都行为错乱。我们先来看看中国的基金投资者。2007年股市大涨,股票基金份额一年从2200亿份暴涨到10418亿份,1万多亿资金高位套牢。2008年上证指数一年暴跌2/3以上,但基金份额基本不变,考虑到当年股票基金发行新增452亿份,基民们不但没有趁机大量低位买入,还卖出了500亿份。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基金经理。日《第一财经日报》发表文章《基金反向指标是怎样炼成的》称,根据财汇资讯统计数据,2007年基金仓位一直维持在77%以上。2007年10月上证指数创出历史最高达到6124点,基金仓位三季度和四季度都达到80%以上,创出历史高位。2008年股市开始一路下跌,10月28日最低跌至1664点,基金仓位也逐步下降,四个季度分别是75.33%、71.78%、68.50%和68.81%,跌近历史最低水平。第二,解释:大跌后恐惧卖出是本能反应如果说,业余投资者,不专业,没有经验,在大跌后惊惶失措,明知便宜也不敢大量买入,很正常。那么专业投资者为什么也是这样呢?看了一些投资心理学的书籍才明白,业余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都是人,面对大牛市股市大涨,本能反应会贪婪地买入,但面对大熊市股市大跌,本能反应会恐惧地卖出。我们大脑深处,和耳朵顶部平齐的地方,大脑颞叶内侧左右对称分布的两个形似杏仁的神经元聚集组织,叫做杏仁体。研究普遍认为,大脑杏仁体是恐惧记忆建立的神经中枢,激起我们愤怒、焦躁、惊恐等情绪反应。杏仁体反应速度快到只有12毫秒,比你眨眼速度还快25倍。看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会马上反应。仅仅是想到会出现恐惧的现象,杏仁体也会马上反应。股市暴跌,如同大地震,如同大雪崩,所有人都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害怕更大的地震,更多的雪崩,也是连锁反应,这会让我们像本能地躲避到安全的地方一样,卖出危险的股票,持有最安全的现金,是这种情形下让人感觉最安全的情绪反应。第三,反思:战胜市场首先要战胜自己生活中我们总是跟着感觉走,但投资中有时要反着感觉走。大师之所以能够战胜市场,首先是能够战胜自己,听从于理性,而不是盲从于本能和直觉。著名基金经理Brian Posner在富达基金公司和莱格梅森基金公司工作过,兹威格曾经问过他是如何感觉到一只股票能赚大钱的呢?他回答说:“如果一只股票让我感觉到我很想抛掉它,我就可以非常确定这只股票会是一笔非常好的投资。”同样,戴维斯基金公司的克里斯托弗·戴维斯也是学会了在自己感觉“吓得要死”的时候去投资,他解释说:“感觉到的风险程度越高会把股价打压得更低,反而降低了真正的投资风险。我们喜欢悲观主义产生的低股价。”巴菲特一再重复他的投资成功秘诀只有一句话: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巴菲特说过,股票投资最重要的不是卖得好,而是买得好。只要你买得足够便宜,基本什么时候卖都可以,都赚钱,只有赚多赚少的区别。但是你买的价格过高,卖的时机不好,很可能就是赚钱与亏钱的区别了。毫无疑问,最好的买入时机,就是暴跌之后。巴菲特说:“我总是在一片恐惧中开始寻找。如果我发现一些看起来很有吸引力的投资目标,我就会开始贪婪地买入。”查看原文 35 1 -1 喜欢这篇文章,会推荐更多此类内容分享到好友 朋友圈 新浪微博 更多相关推荐大叔大妈, 我真的不是做股票的! 18:11 东海债券通基金投资那些事, 从小白到熟手其实就这么简单! 15:56 菜鸟理财股市不考勤 08:43 中金在线“股市神算子”社科院再发话: 今年A股或会这样走 15:33 中金在线“世纪大底”的几个特征 04:03 和讯网点击进入[财经]频道VS53(25%)(75%)155楼主没炒过股习惯当天买隔天卖;赚取差价l预计初八有三块八以下的价再购四万股,(五日均线在3.56的均线)唯一不变的就是变,那么必须以变应变,这样才能从容,才能理性,才能正确操作,才能回避风险
文章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路人们最不敢走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