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用户最多不能超过多少钱低保只查户主的存款吗

低保户银行账户里有3万块钱会被取消资格嘛?_百度知道
低保户银行账户里有3万块钱会被取消资格嘛?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有谁规定低保户不能有存款,不会仅仅因为这个被取消低保资格。低保是民政部门根据国家规定条件对辖区内经济特别困难的家庭实行的补贴制度,名额十分有限,申请群众众多。低保户一般每年都会重新界定一次,对不符合条件的取消其资格。如果你有大额存款、家庭经济并不困难、且群众对你的低保身份有异议、经调查属实的话,是有可能被取消的。民政和财政部门是没有权利查询账户余额的。
旅游爱好者
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无经济来源、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1)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2)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1)享受低保的人员是不会有银行存款,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3)、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2)。低保户是指、无劳动能力,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4)
理论上享受低保的人员是不会有银行存款的,但是在实际中谁会去查这些呢?再说了,要到银行查个人存款,只有公、检、法、海关、税务等执法部门凭相关手续才可以查询,其他单位和个人是无权查不过现实中3万块钱并不多,谁没个病没个灾的,万一得病不还得指着救命吗?!规定是这样的,低保户有存款了,好象在情理上说不通。为了避免麻烦,转存到亲属的名下。
我家低保是我爸的名字,我和我爸是一个户口簿上的,每年查都会收户口,我的账户里也不能有钱是么,我家都分廉租房了,
低保是根据人均平均收入来的,既然已经办了就不用担心给你取消啊!有必要的时候走个后门送送礼。3万块钱不多,能解释的过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低保户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免费发布咨询,坐等律师在线服务
需求发布后
10分钟内收到律师在线回复
平均有多个律师参与回复
得到了圆满解决
您的位置: &
你好,我想问下低保户名下是不是不能有存款?有额度限制的吗?
你好,我想问下低保户名下是不是不能有存款?有额度限制的吗?
公众采纳地区:四川-成都咨询电话:400-6***帮助网友:10226 次点赞人数:<span class="s-c666" id="r_5 人 民政局有权利调查你的财产状况,经调查不符合低保条件的会取消低保资格。如果提供虚假资料骗取低保金的,应当退还低保金并承担法律责任。 18:22
无锡推荐律师等待验证会员激活方法:请添加小鱼投诉&客服QQ或微信号
查看: 20510|回复: 79
父亲有低保,子女不能有存款吗?
本帖最后由 小思 于
19:07 编辑
我爸是仙游郊尾人,因为双腿残疾,母亲因为长年劳累也不能工作,故申请了个低保,有几年了,我今年跟着亲戚出来做生意,平时管财务,卡里会放几万块钱进货用,今天我爸打电话过来说因为我卡里面有钱,所以低保被取消了,我想问下,难道民政部门能查到我卡里的存款?取消我爸的低保是否合理?有没有懂的帮我解答下,感激不尽
上次有些细节没有说清楚,有些人误会了,我澄清下,我家的低保从我小时候就开始有了,也有十来年了吧,现在我们家也算是走出贫困家庭迈向小康家庭,低保现在有没有已经是无所谓了,还有钱的确不是我的,我管账,每个月微信都能收款十几万,卡里面有些流动资金很正常的事,我只是奇怪连卡里面的钱都可以查到,实在是有点不放心...查干部的时候都没有这么厉害!!!
我想问下,难道民政部门能查到我卡里的存款?取消我爸的低保是否合理?
------------------------------------------------
相关部门是可以查到你在银行的存款的,取消低保是正确的。
评低保不是按你的父母的收入,而是按你们全家的收入算。
做儿女的,赡养父母是儿女的法定义务。。。。。。。。。。
看来系统起作用了 不能再让开宝马的领低保了
你有没有骗领低保?
低保被取消有通知? 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都不知,又没任何消息,烦唉
之前仙游不是出了一个开宝马车领取低保金嘛,被查到,所以全省检察吧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你这不是废话,你这种情况属于脱贫。脱贫了就不能在领取了,
卡里有钱 确实会被取消低保
你开宝马、你老爸领低保?
直接取消已经很好了,没找你算账就不错了
卡里有钱的,应该不属于低保对象
这个是全省统一的,你无力能养你父亲,你父亲才有领低保资格,双腿残疾可以办残疾证,有残疾人补贴。至于民政部门能不能查得到,你以为人家是吃干饭的,进村入户靠人员调查可以做假,从今年开始所以低保户都报到省里,省里系统统一排除,只有低保户家庭成员人谁买房谁买车谁高消费谁帐户有多少钱都一清二楚,谁也跑不掉。
既然生活过得去,为什么要跟别人争?要知道这个对你来说可能有是更好,没有也不会怎样,但是对于真的困难的人很可能就是救命钱
有存款。说明生活条件可以。是会取消低保的
onsxie84 发表于
低保被取消有通知? 我们现在是什么情况都不知,又没任何消息,烦唉
没有个人通知,会在民政局网站公布公告。不知道的可以凭低保人员身份证到乡镇人民ZF民政所查询,有没有被取消一目了然。
确实是这样2018年低保每人多少钱?这些人将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低保2018年低保每人多少钱?这些人将不能心安理得的接受低保村中大喇叭百家号低保分为两种: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根据各地政策标准不同,所以得到的钱数也就不同。1.城市低保根据有关数据指出城市低保每年将达到5844元,比去年提高180元。2.农村低保农村低保每年能达到3693元,比去年提高302元。特别强调一下的是农村低保标准将继续有所提升。现如今有一些类别的低保户将要陆续的退出低保,能够让一些更需要帮助的人增加享受低保救助的资金,部分地区逐年上调补助标准。不过近几年的农村低保的乱像频发,有一些好吃懒做的人什么也不干,整天的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总是想着国家发给的低保过日子,以后将要对此类人不与补助。为此,今年出台了新政策,以下几类人群将会失去低保资格。1.家庭的成员中,不管是哪一个名下注册了营业性质的公司,这样的人将领取不到低保。2.家庭的成员中,不管是哪一个名下登记有商铺的。3.家庭的成员中,不管是谁有私家车等其他奢侈品的。4.农村的房子除外,家庭成员中不管是哪一个在城市里有房产的。5.有前科的,触犯过法律的。6.故意撂荒土地的,好吃懒做的。7.长期有一些不良嗜好的,例如赌博。8.家庭中拥有存款中,还有证券等其他资产的。9.家中有子女并且子女有正常劳动力的。10.经查证或者举报,属于本村的“关系户”,“人情户”的。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村中大喇叭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带你了解村中事,为你播报农民的事件相关文章写在老人因五万元存款被取消低保之后 - 简书
写在老人因五万元存款被取消低保之后
近日,江苏一名享受低保的84岁老人,因名下有五万元存款而遭清退低保的新闻吸引了我的眼球。据老人的孙子发帖称,自己84岁的奶奶拿了20多年低保,今年7月,因为名下有5万元存款,低保被取消。老人的孙子今年29岁,有个3岁的儿子,在他8岁那年时父亲去世,随后母亲改嫁。老人尚有三个女儿。
新闻发出来之后,各路网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老人有子孙有存款,就应该取消低保。还有人认为,一个84岁的老人还能活几年?就算银行有五万元存款,那也是老人辛苦积攒的棺材本,是以备不时之需的救命钱,不能因为名下有五万元存款就取消老人的低保。而相关部门则坚持认为,按照规定,人均存款超过3.5万元就应该清退低保,如果超过60岁,则适当上浮20%,即人均存款超过4.2万元予以清退。该名老人有5万元存款,相关部门认为自己坚持规定予以清退是合法行为。
此事件发生之后,我迅速地联想到不久前的另一个事件。一对残疾人夫妇,因查出其名下有16辆摩托车而被清退了低保。这对夫妇,男人双眼失明十多年,女人长期丧失劳动能力,每月330块钱的低保已经领了好多年,按照他们夫妻二人的收入状况,别说16辆摩托车,就是其中一辆也买不起。村们们也纷纷作证,从来没看到夫妇二人拥有过哪怕一辆摩托车,更别说16辆。我们暂且不论车管所的失职行为,如何轻易将摩托车落户在不相干的人名下,只说清退低保这个事。
2007年,国务院发布国发2007第19号文,《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其中规定: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
那么我们来看看两个事件中的家庭人物符不符合低保核定条件呢?第一个家庭老人84岁,属于年老体弱,第二个家庭夫妻双方一个患有眼疾不能正常视物一个患有腿疾不能正常走路,属于病残,而且两个家庭中的家庭人员均丧失劳动能力。显然是符合条件的,肯定符合条件,因为当初若是不符合条件的话,我们相关部门的正直干部们也不可能给他们批准是不是?
于是有人就说了,那个老人不可以,她有一个29岁的孙子,她孙子有正常收入,具备赡养能力,而且还有三个女儿。在这里我们需要强调一个名词“家庭”,我们通常所说的家庭和法律意义上的家庭不是一个概念,我们通常把一个由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组成的群体称之为家庭,但是在法律上,只有在一个户口本上的人才是一个家庭,因此《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中规定:
申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
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核查申请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财产、劳动力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并结合村民民主评议,提出审核、审批意见。
老人的三个女儿已经出嫁,很明显不属于家庭成员,那么她们的收入也不算老人的家庭收入。至于其29岁的孙子,我们应当认为也已经分户,因为老人十几年前申请低保是经正直干部们批准了的。好吧,十几年前老人的孙子还是未成年,没有收入,现在老人的孙子已经29岁了,已经有了固定收入,如果老人与孙子没有分户,那么这个应该算是家庭收入。可是,我们的低保制度规定:
动态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调查了解农村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并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续。
在老人的孙子能够实现稳定收入之时,并且家庭年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之时,老人的低保就应该取消,为何没有取消?不能说老人孙子的收入就在此事件见著与新闻媒体之时才刚刚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吧?假设相关部门的正直干部们工作是认真的,那么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老人的孙子早已分户,二是算上老人孙子的收入,家庭年人均收入仍不能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否则怎么解释?正直干部们没有遵照国务院通知文件精神实行动态管理吗?
在这里有一个疑问,老人有赡养人,并且赡养人有即稳定又较高的收入,那么老人该不该享受低保?对于这个话题,我曾经和一名乡镇干部有过争论。乡镇干部认为不应享受低保,并且绝大多数网友也认为,有儿有女,并且儿女有赡养能力的,不能给予享受低保的政策。我对乡镇干部说,即便老人有儿有女,并且儿女家庭条件好收入高且稳定,哪怕他们的家庭收入已处于富豪水平,可是,儿女不孝不赡养老人,而老人又没有可资依赖的固定收入,该不该享受低保?乡镇干部说,那就去法院告他的儿女们。好吧,我承认儿女有义务赡养老人,如果拒不赡养可以去法院起诉,可是,这也需要过程吧?在法院起诉判决甚至执行的这段时间里,老人们没有收入如何生活?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国家早已给指出了办法,《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规定:
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社会互助、个人自立相结合。
我们的社会是构建在亲情之上的一个人文社会,儿女作为赡养人是必须履行养老义务的,对待老人群体,国家是鼓励赡养的,按照《通知》文件精神,是坚持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相结合的,而作为儿女不养老,不履行赡养义务,你不能说是老人的错,难道儿女不养,作为老人的就该饿死不成?这显然与《通知》文件精神是相违背的。那么如何将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结合好呢?如何避免儿女不养老人又有生活保障呢?如何避免儿女有养老能力,并且履行坚持养老的义务却又领取低保平白消耗国家低保资金呢?另有相关规定:
4、家庭拥有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档消费品,如汽车、奢饰品及贵重饰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显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不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
也就是说,享受低保和儿女高收入并不矛盾,只与自身收入和生活水平相关,只要农户符合低保政策,不管儿女收入高不高都可享受。国家文件早已完美地解决了子不养与吃低保的矛盾。至于儿女不孝,自然有另一套制度去制约去处罚,与老人的低保待遇没有关联。所以,很多地方在集中清查低保户时,以儿女名下有车有房就蛮横地取消老人的低保待遇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合法的,也是不合相关规定和制度的。越是儿女名下有车有房又吃低保的,正直的干部们越应该亲自前往低保户家里做详细的调查,调查低保户是否拥有生活所必须的高档消费品,调查低保户实际生活水平高不高,而这项调查是必须细致耐心进行的,或许还需要正直干部们在低保户家庭里生活观察那么几天。单纯地依据规章制度一刀切就是简单粗暴地处理问题,是懒政行为,国家对于此种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懒政行为早有另文批示。国家正是洞察到社会上存在儿女富有和不养老的矛盾,洞察到有些老人既有赡养人又吃低保的情况存在,一部《通知》文件和相应的低保户条例在政策上指出了操作方向,而具体操作则需要相关部门的正直干部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核实,只有调查透了,核实好了,才能避免儿女不养的老人生活不会陷入艰难,避免有赡养人的老人平白消耗国家低保资金。
再来谈谈那位84岁老人的五万存款,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规定:
在核算申请人家庭收入时,申请人家庭按国家规定所获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以及教育、见义勇为等方面的奖励性补助,一般不计入家庭收入,具体核算办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确定。
所以,即便84岁老人名下有五万元存款,也不能如此高效率地蛮横地予以清退,正直的干部们应当去核实这五万元存款是怎么来的,在没有核实之前,你怎么知道这五万元存款不是老人按国家规定所得的优待抚恤金、计划生育奖励与扶助金,不是老人见义勇为的奖励性补助呢?所以,相关部门坚持认为的,人均存款超过3.5万元就应该清退低保的政策符不符合《通知》文件精神呢?好吧,老人的五万元存款是她孙子平常的孝敬钱,是老人的三个女儿们平常给的孝敬钱,是老人长年累月不舍得吃穿积攒下来的,那么这个孝敬钱算不算家庭收入呢?这就需要正直的干部们根据相关法律给予核实界定,其实以笔者来看根本算不得正常收入,这是老人以较低的生活水平和牺牲了高档贵重物品消费换来的,即便算,也应该把这五万元存款均摊到十几年领低保的时间段里,算一算超不超过最低收入标准呢?
写了这么多,其实笔者也并不是在这里就肯定84岁的那位老人该享受低保,毕竟笔者没去实地考察过。如果说老人的孙子很孝顺,老人的吃喝用度全权负责,而且即使不领低保,老人的生活水平也很高,又穿金戴银拥有家用电器,即便老人的孙子已经分户与老人不属于同一个家庭,根据《通知》中“政府救济与家庭赡养扶养相结合”的规定,老人可以不再继续享受低保。正直的干部们可以据此清退老人的低保,而不是依据老人有五万元存款。
还有那一对可怜的残疾人夫妇,他们无端地拥有了16辆摩托车,那是2013年的时候,到了2016年集中清查低保户的时候,就把他们清退了。记者协助这对夫妇去了相关部门,人家领导说了,恢复低保可以,但必须把他们名下的摩托车消户或者转出。记者于是又协助这对夫妇去了车辆登记部门,人家领导又说了,你车没来我怎么给你办销户?哦呵,又是简单粗暴处理问题的典型案例。看起来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有理,都是在严格地执行相关规定,都是合法行为,可是为啥听起来却那么别扭呢?按照相关规定,我们无法指摘正直干部们的做法不正确,可心里头总是有那么一股子不服气存在,是也不是?
国家集中清理低保户,目的是把不该吃却乱吃的,“人情保”、“关系保”、“官保保”们清理出去,可是真正执行起来却是该吃低保的清退了出去,“人情保”、“关系保”、“官保保”却一个都没有少。来看一下低保政策在当今的执行情况:
从1997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建立城市低保制度开始,到如今低保在城市、农村的全面覆盖,低保制度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为城市和农村的许多困难群众织就了一张“温饱之网”。然而,这本该由困难群众享受的福利,却有不少落入了“官保保”手里,令人痛心。基层部门“欺上骗下”,“末梢腐败”频现监管漏洞。
  2012年,民政部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审核审批办法(试行)》,根据该办法,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对申请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查,并负责将申请材料等报送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
  然而,本该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基层管理部门却在许多“私吞”低保的事件中“欺上骗下”,既当审核的“裁判员”、又当申请的“运动员”。
  根据规定,困难群众申请低保的流程大致可概括为群众申请-审查受理-家庭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资金发放-动态管理。然而,在这个流程中,常常会出现不严格按照制度执行的情况,有的只是走走过场,甚至出现篡改、歪曲的现象,滋生腐败。
  ——不予受理,申请无门。一些官员为了保证与自己“关系好”的人拿到低保名额,在第一关就“关”住了一些困难群众。“低保户人选往往在村委会开会讨论前就已确定。”海南临高县一位村民说,其他贫困户即使申请也不会有回音。
  ——缺乏调查,公示不明。部分官员用各种手段不公开信息,把“背景”藏着掖着。湖南耒阳长坪乡谭南村原村支书黄国华等人竟篡改民主评议会议记录来决定低保指标的归属;还有一些地区的民主评议会长久以来没有村民代表参加。
  ——你来我批,蒙混过关。一些上级审批部门光履行“从纸到纸”的使命,不深究申请材料的真实性,使得“审批”成了机械运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浙江温岭一社会救助员利用职务之便,采用冒签他人名字的方式,26次冒领19名补助对象的补助款11万余元,并作为个人使用。而这场骗局,上级部门本只要根据规定履行好审核义务即可戳穿。
  ——一保“终”生,较少复查。根据规定,当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变化时,低保家庭应报告,上级部门应复核。然而,一些地方并不重视或是刻意无视这种动态管理,频现“死人吃低保”事件。2011年,江西省湖口县被曝出某村民过世后仍旧“领”了2年的低保金,而其子是当地民政部门干部。
面对如此种种,我们的低保政策该如何执行呢?
“低保这个事情上,基层干部的权力太大。”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如此感叹。在整个低保政策中,基层干部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从而也就拥有着集中的权力。一些“官保保”玩弄职权,无视规章制度,把国家安排自己管理的低保当做发给自己的“红包”。一些基层群众把问题反映上去之后得不到反馈,反倒会“惹恼”基层干部,得不偿失,因此往往只能敢怒不敢言。
  针对低保不公现象,各地多次开展清理违规低保行动,并集中整改。记者发现,不少整改工作实际上在原有的低保政策中已有要求,如组织集体会议、近亲低保单独备案等,只是过去没能做到。然而,集中清理行动并非长久之计,“官保保”仍然不断再现。朱启臻认为,当前的低保流程严重缺乏监督,既没有监督主体也没有监督机制,使得国家补助没有给到应给的补助对象,困难群众的利益难以得到保护。
  调研多地农村问题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贺雪峰认为,要使得“官保保”问题得到长效解决,需要建立畅通的监督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监督机制要落到实处,群众的举报要即时受理,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发现一例,查处一例。”
  “可以把权力更多地交给群众。”朱启臻表示,对基层干部权力的约束要从基层群众做起,让他们发得了言、见得了文、说得了话。“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康的基层群众议事规则,完善监督机制,使低保信息公开透明。
即便是把权力更多地交给群众,即便有那么一套健康的基层群众议事规则和监督机制,但谁又能保证拥有权力的群众不会迅速地成长为“公仆”呢?这简直就是一定的!权力在谁手里谁就是既得利益者,谁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手中权力获利,想尽一切办法留住握住的权力。我们真正所缺的是没有给群众一个开口说话的机会。在清退低保这件事上,有低保户说话的权力吗?即便是杀人犯也得给他找个辩护律师,可是被清退的低保户却没有说话的权力,清你没商量。你要说可以,去开个证明吧,证明五万存款不是家庭收入,证明摩托车都不是你的,气人的是,明明知道摩托车不是你的,还是非得让你去开证明。而这些证明本来是不需要的,需要的是正直的干部们去调查去核实,本来应该是正直干部们该干的活儿,却不得不由低保户来干,你低保户有权力选择不干,那么你只能面临被清理的结局。这就是现状,包括受理低保户申请也是如此,正直的干部们只需坐在办公室里,跟申请者们要上几个证明就可以了,甚至连申请者家里都不去,就要那几张证明材料,以证明申请者符合低保户政策。这才是真正的弊端,扭转不了“公仆”的身份,这个弊端无解。
没什么好说的,读书颇杂,喜爱阅读和写作,渴望去大城市生活的小镇居民,有固定工作和收入。?????????????个人微信号:wguoxin8888
陕西省脱贫攻坚工作导引(第四期) 1.精准识别工作导引 2.推进整改工作导引 3.贫困退出标准导引 4.精准帮扶工作导引 5.做好群众工作导引 精准识别工作导引 精准识别是做好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工作。4月初,省扶贫办安排了全省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这是在2016年度贫困...
第六章公安机关组织管理条例 一、判断题 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应当经过公安院校等人民警察培训机构培训并考试、考核合格,方可任职、晋升职务、授予警衔、晋升警衔。V 2.某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民警张某多次参加基本级执法资格考试未通过,公安局决定调整其工作岗位,安排到后勤部门工作,张某...
一, 好人史振平,创建的衡水好人网,自日到现在,一步步迈着扎实的步伐,已走过了他五年的辉煌历程, 自好人网创建的第二年通过景县民政局了解到,全县共有九个100岁以上的老人,好人网在春节前,对景县的百岁老人进行挨家挨户对每一个百岁老人的慰问。他们在除夕之夜...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些破败不堪;每一个人生,都有一段屋漏风雨。但生活,本就如此。 用两天时间看完《欢乐颂》小说第一二季的我,给大家说说其中的情节。 安迪
父亲魏国强,政府高官,位高权重;外公何云礼,著名画家;弟弟小明,患有精神病;母亲当年与魏国强有过感情。从美国回来后...
我们经常听到学生议论xxx背单词很厉害,今天就可以拿下一本字典,周围的学生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无不惊叹“学霸”!殊不知,字典背下来了,词汇量就真的明显提高了吗?真的认识它并且会用了吗?其实不然!我们知道单词是构成篇章的最小单位,要真正记住并理解一个单词,必须把它放在一个有意...
把圈子变小 把语言变干净 把成绩往上提 把故事往心里收一收 现在想要的以后你都会有
我们ImageView显示一张图片的时候,如果图片比例不对,你设置进去之后呢,周边会留有多余的空白,like this : 此时我们需要设置一个ImageView属性就可以解决了,android:adjustViewBounds=&true&,结果如图:
此刻是凌晨1点15分,睡觉还早。虽然不知道要写点什么,但是止不住的思念的流动,那就让她缓缓的流出来吧。 我不会去可以压抑的我的情感,因为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我知道也许这会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 你的一举一动依然会牵动我的心,那一刻我是愉悦的,那一刻我会完全沉浸在你的笑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低保查存款是怎么查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