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练气功功吐纳时用口呼气,要不要顶住上哦。

怎样练习吐纳功?
&&&&&&&&&&&&&&&&&&&&
以下是我在网络和气功网友交流体会的部分观点,仅供参考。
吐纳即吐故纳新,排出废物气,释放出来去,就自然收腹,吸气即采气,自然就形成鼓腹,如此反复吐纳,丹田就被激活了,天长日久,丹田就成了气囊,就有功夫了。
************
我来教大家一些基本的
吐纳之法吧
当然&比不上名家的那些内功了
呵呵``所以&请内功大师们不要挖苦我哦
我是给初学者们写的&
下面我们就开始了`
双脚与肩齐
双手放在丹田处
此时&吸气&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
然后&呼气&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
所谓吸满吐尽&一定要记得&如此9遍
然后&双手&掌上背下
自丹田处&向上抬
抬的同时&吸气&
抬至胸口&便翻掌下压
如果这时觉得丹田发涨
便可以跟着我向下练
如果没什么感觉
就别练了&不是你没静下来&就是身子的毛病
静下来了再练
再来教大家&如何气走全身
这时&就要用意念了
其实&气的走向&就是靠意念
双手还是放在丹田处
吸气&吸的同时&想着气由丹田而起
慢慢向上走&气走至胸口
再想着气开始向两边走
分别走向双手
气走到手指处便回收
再马上让气沉于脚底
沉下去后&便可让这股气回于丹田
此时&便可呼气了
对了```以上的动作&都是在吸气的时候完成
不管你让气走向何处&
一定要等气回于丹田的时候
值得注意的是`
一定要吸满吐尽``
一定要心境平和
一定要缓缓慢慢
千万记得&吐纳时不要用口
&&&&&&&&&&&&&&&要用鼻子
当你感觉&你练的时候
让气走到哪的时候
能感觉有股气在动的时候
就证明&你丹田有气了
仅献给初学者
呵呵&&请大家笑纳
********************************************
“导引吐纳”功夫,古代多有传习,建国以后也曾形成潮流,但近年因种种原因,此等功夫渐为人少谈。
而于拳法修炼中运用,我体会则为呼吸吐纳之功夫:
“逆腹式”呼吸是一种锻炼胸腹的好方法;
在训练及实作中配合呼吸,因为所谓呼吸之“气”与意念之“气”在这过程中是重要的角色,
能否做到流畅自然,是否做到“意到气到”,呼吸很关键。
练完之后气感没找到
不过排气(放屁)到是顺畅了,
而且还可以治好多年的便秘,
**********
内功并非是呼气,而武术中的气并非呼吸之气,而是用意志运五脏之气,接雨水为溪,自溪至河,至江,归海,此气为三焦之气,如先天之本之气弱不适练内功,不然自伤脏腑.先天之本强者固之,能练内功,吸天地之精气,上焦至???下焦至???运气意志之法不能教大家,最高境界就是三焦聚一点,天地精气与先天之本合二为一,便练成内功.练内功的基础很深,不是武功高会打拳,而是要博学,必读周易,内经,道德经,熟本草,知万物,运气之法在天地万物大自然中去找,细心观察,会有收获,有收获者有天赋是修练内功之才,找不结果的不练成罢,练了也不会有所成就,内功,不是人人可以练的
吐納在以呼吸正常下
按勁氣陰陽循環原理
將之趨發至極限並能保持恆久與隨心所欲的
根據牛頓定律發揮人體生理極限
但一般狀況是耗損大於補充
而這平衡點甚至車河逆轉使補大於損
便是吐納的研究方向了
何不各家談談心法中的補與耗
这样练很可能走火入魔因为..运气走向都错了.先走督脉再走任脉..这是基本..所谓先阳后阴.就是当三阳初现时火(火为武火,即阳火)避金行(金乃丹也)背部的督脉聚阳.然后文(即阴火)火练丹.回到丹田(人脐下3寸方圆)结丹.
不懂气功...随便强行运气..会走火入魔的
双脚与肩齐&
双手放在丹田处&
此时&吸气&一定要吸得不能再吸&
然后&呼气&一定要把丹田的气全部吐出&
所谓吸满吐尽&一定要记得&如此9遍&
然后&双手&掌上背下&
自丹田处&向上抬&
抬的同时&吸气&
抬至胸口&便翻掌下压&
如果这时觉得丹田发涨&
便可以跟着我向下练&
如果没什么感觉&
就别练了&不是你没静下来&就是身子的毛病&
静下来了再练&
应该是鼻吸口吐,为一息。初练每次可九息为好。
&秘传太极内功法诀--《闪太极》&
&老君曰:“玄门,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气。每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上,徐徐按捺两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谓吐谷纳新是也。......若气通,便觉腹中&转动。若得十通,及觉身体润泽而色光泽,耳目聪明,令食有味,内功气力加倍,诸疾去矣。如久勤而炼之,所服气,可一年气通,两年气行,三年功成,元气遂凝结玄珠于丹田,纵有犯触,无能为患。日服百千咽,亦不俱多,即返老还童,转从此也。于是气化为血,血化为精,精化为髓。一年易气,两年易血,三年易脉,四年易肉,五年易筋,六年易髓,七年易骨,八年易发,九年易行,十年之内,三万六千神备在身中,所谓身中无处不太极是也。当化为仙真,号曰:“神人”。勤修至道,炼气为形,形化为神,神形一体,白日上升,大道灵验。好仙君子,详而学焉。勤修不怠,即性开通,五脏相固。内气不出,外气不入,寒暑不侵,兵刃莫害,升腾变化,寿同三光,无穷尽也。&
1、服气诀&2、进取诀&3、陶气诀&4、调气诀&5、咽气诀&
6、行气诀7、炼气诀&8、炼气法&9、委气诀&10、委气法&
11、闭气诀12、闭气法&13、闭气歌&14、布气诀&15、布气歌&
16、调液诀17、调液歌&18、饮食诀&19、饮食所宜歌20、饮食杂忌歌&
21、调护诀22、休粮诀&23、休粮歌&24、慎气法
吐纳修真法&吐纳修真法吐纳修真
&发表在原《气功》杂志&&
吐纳功法是通过静坐,用体内动作阖辟来控制呼吸的一种功夫,能达到金丹大道同样的功效系神仙家所传在古代为道门所常用。
&&吐纳者,即是鼻吸口呼的呼吸法,其法为气从鼻缓缓而入,再从口微微吐出。由鼻中吸入之气,为生气;由口中呼出之气,为死气。但令鼻吸多口吐少,徐而行之,常存意念在其中,久而不怠,定可延年。吸气呼气,不宜自闻其声,一出一入,要愈缓愈妙;吸气时,脐部向内收缩;呼气时,脐部向外松驰。这就是吸则阖,呼则辟的体内动作,如此练久了,自然“处息归根”,小腹自动吐纳,似替代口鼻之呼吸,逐渐形成外呼吸虽断,而丹田之中有一开一合之内息。仙家讲:“凡息”已断,‘真息“始现,“真息”既泯,“胎息”方显,功至“胎息”就能“返本回原”,如婴儿在“母胎”一般。
吐纳姿势:先直身平坐,两手置于膝盖,吐故纳新,去浊留清;然后将手置于丹田,始行吐纳功夫。《吐纳心要篇吐纳论》:“人生须臾不可离者,呼吸也。吸则阖,阖则纳新,呼则辟,辟则吐故。新者不纳则病虚,故者不吐则病实;虚实见,内邪侵贼,五行紊乱,阴阳相失,岂可为道乎?失道者,首在调合阴阳,顺理五行,而知呼吸阖辟之方,行强身立命之道,其庶几乎可以为道矣。”吐纳功夫可救老残,64岁以后,甚至80~90之高龄,如能勤而行之,修炼培补,久则阳生,身体必然强壮,自然返老还童,惟是时最忌女色,否则筑基难成,无望证得长生之果。
易曰:“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吐气时可默念六字气诀,每一个字练六次,并辅养气,任督二脉当不久自通,进而八脉管炎亦可全通。八脉通后,可以专做“马阴藏相”之功夫,则精固而不泄一滴矣。做吐纳之功,必须于破晓之时,向东方行之,第一要缓进,第二要有恒,第三要戒酒色嗔怒。
以上是师传古秘养生导引功三步(1、男女练气功2、练形十二式3、吐纳修真法)之一简略介绍,为养生精髓,从不轻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气功怎么呼吸_运动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气功怎么呼吸
养生之道网导读:气功怎么呼吸?气功是我国古老的健身运动,它区别于其他运动的一个特征便是呼吸吐纳。气功的呼吸法跟我们日常的不一样。气功怎么呼吸?下面养生之道网将跟你分享这个问题。
气功怎么呼吸1.1、腹式呼吸这是气功调息中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它有利于内气的聚集、贮存与调动。腹式呼吸一般分为自然腹式呼吸和深长腹式呼吸,后者由前者过渡而来。深长腹式呼吸又可分顺式和逆式两种。吸气时腹肌放松,随着横膈的下降,腹前壁逐渐鼓起。呼气时腹肌收缩,腹壁回缩或稍凹进,横膈也随之上升到原来水平,此为顺式腹式呼吸(生理学上称为等容呼吸)。1.2、自然呼吸法初练气功者,一般采用自然呼吸。即在平时习惯的自然呼吸的基础上,身体放松入静,然后将呼吸调整得柔细、匀畅、自然。开始调息时,可采用吸气时默念“静”字,呼气时默念“松”字,以助调息入静。1.3、鼻吸口呼法在练功时多采用鼻吸鼻呼法或鼻吸口呼法。鼻吸鼻呼法多用于静功,太极气功、行步功等多采用鼻吸口呼法。有少数练功者,因鼻病、感冒及其他疾病时,偶然以口代替鼻呼吸,但口宜微张。除此之外,口吸鼻呼与口吸口呼法均不宜提倡。2、气功呼吸的基本要求气功的呼吸,不论何种方式,都是由吸气、呼气、屏气和止气四个动作构成的。吸气后,短暂的屏住吸入的气体为屏气;呼气后,暂时停止呼吸动作为止气。一吸一呼为一息,每一息中必有一吸、一呼。但不是每一息中都有屏气和止气。屏气和止气必须根据肢体做紧张用力的抻拉伸展、开举旋扭动作和放松停顿的收合按落动作的需要灵活运用。古人说,“使气则竭,屏气则伤”。因此,吸气呼气时要轻松缓慢留有余地,不可强吸硬呼,使吸气太满,呼气太尽。屏气和止气时要轻轻地屏止,慢慢地接续,不可过于用力或托长时间。3、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的重要内容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呼吸吐纳是健身气功这一的标志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体育项目的根本点,从一定意义上说,健身气功就是呼吸吐纳的功夫。因此,学练健身气功首先要弄清呼吸在习练健身气功中的特别之处,把呼吸吐纳作为学健身气功的关键科目来学练。练气功的好处1、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人到中年脏器则开始衰老,人到老年脏器老化或发生病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血液循环受阻。练气功可以降低人的血液粘稠度、降低、血脂;可以增强人体内脏的功能,延缓人体脏器的衰老。2、练气功能提高人的免疫能力练气功到一定程度,口中津液增加,唾液中含多种免疫细胞,能增强人的免疫力。经过科研检测发现,练气功组的人与不练气功的对照组的人相比,血液中各种免疫细胞增加,人体免疫能力增强。这些实验可以证明,人通过练气功能减少感冒、减少、减少老年疾病发生是有科学根据的。3、练气功能改善人体经过科学实验观察练功者的甲皱微循环有所改善。气功态比练功前人的甲皱微血管管袢增加而且管袢开放的数量增加,这表明练气功有利于人体的血液循环。4、练气功能通经络排病气不少练气功者都有过气冲病灶的反应,例如有头痛的患者,练功中气通经络时会感到病处有胀、跳等感觉,等经络通时有人会明显感到一股暖流沿经络走向通过,从此头痛症消失了。入门1、首先让身体平直躺在平面的实地板上,将双腿放松微曲,脚掌侧躺成外八字形,并分开与身同宽,使腰部贴紧地面,双手可按在胸部或腹部。接着深吸口气,利用腰,腹部的力量把双腿平行往上翘起(离地四寸左右),期间可自由换气并用意念守住腹部。就这样保持着这种姿势越久越好(大约可支持两分钟左右),直到腰部禁不住变得弯曲脱离地面为止。2、当完成这动作将双腿放回地面后,就会觉得气血翻腾,而且腰,腹部也会变得很充实。此时先不要急得起身,依旧保持原先姿势,让腰部贴紧地面,用劲守住腹部并尽量往上提。然后深吸缓呼两,三分钟,觉得气血平复后再起身。3、次数:刚开始可每天早晚各一次,之后可逐渐减少次数并延长间隔天数。4、功能:此方法会使人体的精,气,血变得充足旺盛起来,增强了人体的和。对于那些因血气而引起的常见病:如头晕目眩,,全身疼痛,失眠,减退等疾病,能起到彻底改善恢复的功效。5、特点: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兴奋期-因为处于“饥渴”状态,所以感觉特别明显。平复期。充实期-身体的气血逐渐增强。
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502/1502/1502/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01/15
养生之道网春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春节习俗、春节吃什么、春节饮食养生、春节饮食禁忌等与春节有关的饮食养生文化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春节有关的饮食养生文化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春节养生专题。...简介/吐纳法
吐纳法“吐纳法”是简单好用的助眠方法,只需要在睡前花费几分钟调整呼吸便可完成。首先是仰卧在床上,侧卧也可以,心里保持宁静,不要思考问题。然后双手环抱下腹前方,深吸气,然后是呼气,注意不要把所有的气都呼出去。我们正常的呼吸是呼完气,过一会儿再吸气,这里有点儿不同:气快呼完的时候,不中断地把它吸回来,再呼出,再吸回,这样会有一种绵绵不绝的感觉。呼吸过程中,舌尖要抵住口腔上腭。 通过以上的呼吸方法,大多数人大约几分钟后就可安然入睡,即使因为有严重的无法入睡,这样的吐纳方法也可以让您在清醒的同时,获得和睡眠一样的休息,可以称其为“醒着的睡眠”,休息的效果非常好。睡眠质量不高的人经常练习这种呼吸法,会使睡眠非常深沉和有效。 &
练功步骤/吐纳法
指通过呼出浊气吸进清气,或伴随发音来调整各部机能的气功锻炼方法。做法是用满吸的呼吸法,先把气呼净,自然放松,然后吸气使肺部开张,再慢慢把气呼出去,以此来加强吐纳的过程,关键是为了换气。此方法对解除疲劳、清新有较明显的作用,对偏颇之调整作用亦较明显,对调整也有一定作用。
功理/吐纳法
吐纳法吐纳者,呼吸也。庄子云:“吹嘘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意即吐出浊气,纳入人体所需之清气,以帮助培蓄人体内部之真气,达到修真养性、延年益寿之目的。 中华道家修炼,重视“气”对人体的作用。认为“气聚则生,气亡则死。”天地万物无不需气以生之。东晋道士在《抱朴子》中说:“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能得药,但行气而尽其,亦得数百岁。”中华道家吐纳,就是一种行气之法,至简至易,常年坚持,自可终身受益。 中华认为,人在受生之初,胞胎之内,以脐带随生母呼吸受气。胎儿之气通生母之气,生母之气通太空之气,太空之气通太和之气。那时并无口鼻呼吸,任督二脉息息相通,无有隔阂,谓之“胎息”。及至十月胎圆,裂胞而出,剪断脐带,其窍闭矣。其呼吸即上段于口鼻,下段于尾闾,变成常人呼吸。常人呼吸随咽喉而下,至肺部退回,即庄子所云“众人之息以候”是也。其气粗而浮,呼长而吸短。从此太空太和之气不能下行于腹,而腹内所蓄之先天祖气,谓之先天元气,“动而愈出”(老子语),反失于太空。久而久之,先天气丧失过多,肾部脉虚,根源不固,百病皆生,而走向死亡。 盖人生禀天地之数有限,要知保气即保生也。故常人欲求长生之术,亦应求延年之法。中华道家修炼,就是要返本还源,回到婴儿先天状态,以增益。吐纳之法,使呼吸归根,保住先天之气,气足则百病可治,固住生命之本,始可再言上层修炼。丹经谓“欲点长明灯,须用添油法”是也。
功法/吐纳法
须则空气清新之地,或山林、公园、湖边、田野皆可,室内可以打开窗户。时间可以在子、午、卯、酉四正时,且此时一般工作较少,也便于自我安排。身法练功之时,最好不要穿过紧的衣服,腰带可以松一松,以立气血流通。姿势不限,行、立、坐、卧均可。 行,咳缓步徐行,神态自若,安然行气。 立,自然站立,脚同肩宽,双膝微屈。双手自然下垂,放在体侧,或双手相叠,放在脐下。 坐,最好盘坐,双手相叠,放在肚脐,或掐诀最好。亦可平坐凳上,手扶两膝。 卧,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于体侧,或双手相叠,置于脐上。或者侧身卧最佳,一手置于头侧或,另外一手放于肚脐,与手相反。先转动头部,使脊椎正直,然后做功。 以上四种姿势,可以自由选择。但求其自然安适,以利入静。 练功时要求舌顶上鄂,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面顶住。因人之上鄂有两个窝,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丸,最易漏神漏气。故练功时必须堵住,如婴儿埔乳之状。 两耳须屏却外界一切干扰,如万籁俱寂之境,仍旧按照前面静功所讲的方法,凝韵听息。《庄子》云:“无听之于耳,而听之于心,而听之于气。”此即“庄子听息法”。要求两听于内,听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无声,所以听息者,是求其绝利一源,专心养气。 练功时双目微闭,含光内视。所以微闭者,睁开容易滋生杂念,全闭容易昏沉入睡,皆于养气不利。微闭时眼皮自然下垂,以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为度。 这时可用前面静功“观光”炼就的“性光”,回光返照。即眼光观鼻,鼻下观心,心观丹田。观丹田者,观丹田之气是也。 心法行功前必须排除杂念,念想不除,无法驭气。 《太上老君说常静经》曰:“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后念不生,日久自然心底清静无物。如《老子》所言:“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此方可言行气之法。 《青华秘文》论述止念之法时说:“但于一念之际,思平日不得静者,此为梗耳,急舌之,久久纯熟。父王念莫大于喜怒,怒里回思则不怒,喜里知抑则不喜,种种皆然,久而自静。”又说:“心求静必先治眼,眼者神游之主也,神游之言而役于心,故抑之于眼,而使之归于心。”即言内观返照,亦可止念。 入静功夫,主要还在自己悟解。 息法(命功有为之法,复归无为) 首先开口,缓缓吐出体内浊气,再自鼻中吸入清气,用意念咽入下丹田(脐下一寸三分,同身皴),以补充呼出之气。呼必呼尽,吸必吸满。吸时小腹园起,呼时小腹收回,叫做混呼吸。初学吐纳必须如此,这样口呼鼻息三次。 然后抿口合齿,舌顶上鄂,。鼻息鼻呼,一呼一吸,皆令出入于丹田。务必做到以心领气,以气随心,吸气时随意念下注丹田,呼气时以意念出窍外,谓之心息相依。 开始人的呼吸之气,并不能直达丹田。人之心窝正中,原有一管,上系于肺,下同丹田,乃是虚空一管,无中生有。原来在胞胎时是相通的,下生之后变为肺呼吸,这根管就逐渐了。《老子》天地之间岂有橐龠乎,虚而不屈。”就是指的这根管。有人初学气功为什么会发生胸闷胸痛呢》这就是由于行气不当,把橐龠管冲坏的缘故。所以行气之时,不可强迫压气,也不可强制憋气。勿执着,勿勉强。只要不痛就往下一点,发闷就往上一点,时间长了,慢慢冲开,自己是有感觉的。 吐纳还有一个重要的口诀,谓之吸长呼短。吸气进入丹田,略存一存,然后才能收腹呼气。作用在于吸入空中太和之气,注润丹田积蓄下来,坤腹先天元气不得外流通,才能达到吐纳的真正目的。 人身如一小天地,心为天,肾为地,随着行气,心性渐渐伏下,与肾气交合。《老子》约:“天地相合,以降甘露。”口中自然生出甘凉津液。此津液乃练气所生,比起平日唾液,大有补益之效。待至满口,送至咽喉,引颈吞之,滔滔有声,亦可帮助入静。津液为人养生之宝,盖津液可化气,润泽周身,谓之“炼津化气”,肺主气属金,金能生水,水为肾主精,亦为造精捷法也。随着修炼功夫的长进,津液愈加甘美无比,若非修真之士谁能知之。吕祖喻为“长生酒”,曰:“自饮长生酒,逍遥谁能知?” 行气既久,成为自然,即使不用意领,气息自汇丹田之内,仿佛有力吸引,橐龠已通矣。这时只将微意守于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细细,纳维绵绵,若存若亡,似有似无,方为真息。此时逐渐将有为之法,归于无为,先存后忘,知而不守。丹经云:“真意往来不间断,知而不守是功夫。”积久纯熟,有心化为无心,有意化为无意,则可使心神得到极大休歇,达致无念无欲之境,心神清定方可致无梦,《庄子》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中效验不可思议。 最后神意合为一体,不知不觉打成一片,心入气中,气包神外,混沌交合,橐龠不散。津液愈生愈望,香甜满口,丹田温暖,周身融融,呼吸开合,周身毛窍皆与之相应。静到极处,但觉气如根根银丝,透入毛孔,空洞畅快,妙不可言。鼻无出入之气,脐有之能,好似婴儿在胞胎之中,是为胎息。《老子》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真正存神达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仙道不远矣。 但是达到如此境界,随个人秉赋有早有晚。要在慎终如始,勿懒勿怠。《太上老君》说“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到难;得到易,守道难。守道不失,身长存也。”
科学原理/吐纳法
勿庸置言,深呼吸本身就是一种健康运动。深呼吸是相对于平时正常的“浅”呼吸而言的。从健身的角度讲,深呼吸加强了氧气的供应,也排出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在人体身体的新陈代谢交换过程中,起着巨大的强身祛病的作用。因为缓慢的有意识的深呼吸能提高体内碱性含量,同时使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加快,供给身体更多的氧气,血液将氧气和营养素输送给全身的细胞,保持健康。另一方面,体内的废物和毒素通过深呼吸和汗液排出体外,减少体内酸性含量,使人体内的化学成份保持平衡,从而脱离亚健康。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5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5:23:06
贡献光荣榜
扫码下载APP您的位置:&&推荐的文章
练过气功的师父指教了
练过气功的师父指教了
相关说明:
我练气功到现在差不多七八年了吧,没有一直练,偶尔想起来就练一下。比如走路时,想起来,就控制呼吸,想象能量从头顶进入身体,然后用嘴呼气,闲着的时候练得比较多。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聚集于大脑位置,产生整天昏昏沉沉的感觉。改进方法你练的方法不对,吸气时能感觉清气,此方法容易引导全身浊气上升,能量从脑顶:呼气时应意念浊气从全身汗毛孔排出体外。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徒步走,呼气时意念浊气从涌泉穴排出体外,脚心进入身体,方法还可以。呼气时浊气从嘴里面吐出哪种,就错了。错就错在浊气从嘴里面吐出
不能及时排除体外,聚集于大脑位置,产生整天昏昏沉沉的感觉。改进方法你练的方法不对,吸气时能感觉清气,此方法容易引导全身浊气上升,能量从脑顶:呼气时应意念浊气从全身汗毛孔排出体外。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徒步走,呼气时意念浊气从涌泉穴排出体外,脚心进入身体,方法还可以。呼气时浊气从嘴里面吐出哪种,就错了。错就错在浊气从嘴里面吐出
气偏如何处理,见魔又如何应对等等,你都要清楚明白的..,你就练.学气功必需清楚其原理,气功由入门,初级到高级会出现特定问题,每种魔有几多重.(比本如来神掌你,你就当秘级),魔有几多种....,分分钟害死你.,好容易出问题,由其是坊间好多所秘籍十居其九都是胡乱作的,你连最基本的气功功法和原理都不清楚,充其量只是普通的支体动作吧了,在坊间除便找部所谓的功夫书就当气功书练,根本连边都沾不上,例如气偏,见魔......你练个D根本不是气功
气功偏差采取运气、意念导引等办法效果很小而且很容易出新问题 唯一办法只能靠气血自然循环 偏差气脉会像波浪一样降下去恢复正常
建议多静坐 静坐时候耳朵微微听呼吸声音就好
身体放松为要 慢慢就会恢复
你练的时候是什么姿势?养气一般三种姿势,站卧坐,站没什么好说,就是脚站与肩同宽,双手胸前环抱,裹臀提肛,沉肩坠肘,含胸拔背。卧分仰卧和侧卧,仰卧人面上躺着,双手自然放身体两侧,双腿并拢,侧卧时,双手相叠枕与脸下,分左右边。坐分坐和盘,坐是坐在凳子上,不靠,双脚与肩同宽,脚跟微提,双手放膝上,含胸拔背。盘就是打坐,这个不用描述了。不论什么姿势,都是牙关微扣,舌尖抵住上颚,呼吸采用逆势呼吸,鼻子吸鼻子呼,不张嘴,张嘴就泄气了。呼吸分为几个阶段,一开始重吸重呼,求呼吸饱满通畅。大约百日左右进去重吸轻呼,此时需要控制呼气速度,此阶段也是百日。然后会自然进入轻吸轻呼阶段,此时不论吸还是呼都是要控制速度,基本是保持在一分钟四个呼吸,这个阶段没有时间段,也许就是一生没有寸进。最后就是所谓的胎息,这个有玄乎,没练到那份上,没经验。关于运气这个东西就比较玄了,有点唯心主义。一般也是这么几个阶段,首先是呼吸吐纳,这个不用细说了,反正随便搜下都是。第二是走周天,分大小周天,介绍也多,自己搜下就行了。再多就不方便说了,师门有规矩。抱歉了。你说的那个练法是已经是走周天的练法了,那个需要指点,你自己练的容易连坏。你每日做点呼吸吐纳的功夫就行了,就算练不了多少好,至少不会练坏。每天早晚有空就练下,时间半小时就够了,练完稍微打下拳脚,活动下筋骨。可以早上站桩,晚上打坐,练的时候意守丹田是一定要,尽量心神合一,尽量不想事,如果做不到不想心事就数数。祝你成功!
别练了,根据我多年习武和练气功的经验,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气功是无法自学的。
练气的时候尽量放松,幻想能量从身体周围涌入你的身体,集中在眉心松果体处,然后按照骨头周围的穴道游走一圈,返回到眉心松果体处,在向下游通过檀中穴处,到达下丹田。注意:练气的时候呼吸要自然。
你练的方法不对,吸气时能感觉清气,能量从脑顶,脚心进入身体,方法还可以。呼气时浊气从嘴里面吐出哪种,...
你说的是少林的八大金刚硬气功吧,听说坚持练习3个月就能断砖!但问题是你能坚持得下来吗
孩子,睡醒了?想学气功啊,部队里有硬气功,你学不学?
用意不要过度了,如果过于集中某一个部分,会导致你气血运行出现问题,模模糊糊的,似有似无,这是正确的意...
扬州有个教易筋经气功的师父叫金加洲,很厉害有很有名气,而且认真负责,他教的气功是家传的跟外面的练法心...
气功灌顶都是骗人的 又不是藏密 凡打着灌顶旗号的都是骗子 希望你别上当了
师傅就没有了,有进行网络教学的老师要不要?地点请看我的个人简介。
功法各有千秋。你这是逆式呼吸法,为了方便纳气和锁气。照着练就是了。
如果练功时不会,白天走路岀现这种情况,应该不是练功造成的,气功初练时一定要以呼吸自然,全身全持放松,...
都是假的,我可以帮你找师傅问
购物网站热门产品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练气功的过程主要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