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进不去系统好好的突然这样,有时可以进系统,但一直有彩色的点 包括图片也是

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来源:zhihu.com
【知识经济时代,你如何看待信息/知识/智慧?如何构建它们?】
谢邀。这真是个巨大的问题……慢慢写吧。首先,我的笔记系统可能跟多数人都不太一样。一般的笔记,大都按下面两种方式分类:笔记内容:如:经济 / 文学 / 历史 / 政治 / 艺术 / 设计……等等。这种形式整齐严密,但是较为牺牲效率。使用场景:如:自我提升 / 工作 / 阅读 / 资讯 / 旅行……等等。这种形式效率较之前者有较大提升,不过对像我这种喜欢「压榨到一分一毫」的人来说,可能还是不够。下面说一下我的方式。1. 笔记原则一切以「用」为主。记笔记是为了用,不用的笔记没有价值。以「主题」为核心。「主题」即「项目」,也就是「笔记可能的用途」。记笔记的目的,在于支撑主题,一切流程都是为主题服务。建立习惯,定期回顾、整理、应用和归档。2. 笔记系统由纸质+电子两部分组成。纸质:A5笔记本。电子:Onenote + Wiz + Google Keep其中,Onenote是笔记系统的主要基地。A5笔记本、Wiz和Keep都用来收集。3. 笔记分类我的Onenote里只有3个分类,对应3个分区:Inbox(收集)Note(储存)Knowledge(主题)下面详述:Inbox:用来收集任何时刻、任何方式得到的零碎资讯,用关键词记下,放在Inbox下随便一个页面里。称为关键词笔记。Note:用来存放Inbox中经过整理的完整笔记。每一则笔记都有完整的时间、标题及脉络。称为参考笔记。Knowledge:这是重点。用来将Note里面储存的笔记主题化。称为主题笔记。何谓主题化?就是将Note中的笔记,按照某一个主题,或者某一种用途,有组织地放到一起。举个栗子:比如我想写一篇「如何构建笔记系统」的文章,那么,像「Onenote技巧十则」、「如何构建知识体系」、「整理笔记的技巧」、「几大笔记软件横向比」这几则笔记可能都用得上,我就会把它们放进Knowledge下的「构建笔记系统」页面里。又比如,我对「唐朝的中国政治体制」有兴趣。那么,像「东晋的门阀政治简述」、「隋唐的地理形势简述」、「中国田制变迁简述」,这几则笔记都可能与其相关,我也会把它们放进去。4. 笔记流程我的笔记流程分为:收集——完善——整理——(应用)——归档—— 收集:在电脑前看到任何有意思的东西、产生任何灵感,打开Onenote-Inbox,记下来。在外面想到任何有意思的东西,用Google Keep记下来。回到电脑后同步。在手机里看到任何有价值的资讯,比如gReader,用安卓的分享功能一键保存到Wiz。在网上看到一篇长文,用Chrome的Wiz插件全文保存到Wiz。有时想写写字、画画图,就用笔记本……—— 完善:每天一次,将今天新增到Inbox、Keep和Wiz的笔记再通读一遍,然后:Inbox:通过搜索,将里面零碎的关键词整理成完整的笔记,加上标题和时间,放到Note里面。整理的原则:与这则笔记的主要内容相关,并且有兴趣去了解的。比如马航事件,可以把史上马航的意外、客机的事故率、史上客机被击落的例子……都收集进去,整理成一则参考笔记。Keep:同上。Wiz:通读一遍,记下所有随时想到的要点,比如:这篇文章能用在什么主题的写作里面?能作为什么论据支撑我的什么观点?从这篇文章中获得了什么新知?将记下的内容整理在Note中,标上文章链接和标题,将文章从Wiz里删掉,因为你已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它的价值。(如果文章本身很有收藏价值,或者值得反复品读,也可以留着,并在TodoList中记下来,避免忘掉)笔记本:拍照,加上时间和标题,放到Note里面。—— 整理:分为2步:完善时,如果想到「这则笔记可以用在哪里」,就顺手在Knowledge里面新建一个主题(或打开已有的主题),放进去。每周一次,定时检阅这一周新增的参考笔记,对每一则,都想一想它能用在什么地方,然后在Knowledgr里面将其主题化。比如,我的Knowledge里面,就有「书店集锦」、「独立书店营销」、「有趣的台湾小店」这几个主题,下面放了各式各样与其相关的内容。—— 难道要将参考笔记的一大段内容都复制进去么?—— 当然不用。选中任一则参考笔记的标题——右键——选择「复制指向段落的链接」——回到Knowledge主题页面——粘贴。即可。这样一来,在主题「书店集锦」页面下,看到的是类似「花栗鼠绘本馆」这样的字样,点一下,就进入了这则参考笔记的页面。—— 应用:定时翻看自己的笔记,尤其是主题笔记,有灵感了,就将其输出。写一篇文章,在知乎回答一个问题,或者告诉别人,都可以。关键是要去用。—— 归档:对于完全物尽其用的笔记,或者已经记得滚瓜烂熟的笔记,删掉,为今后的输入腾出空间。随手画一个简图
Serious Howie:
======补充内容======利用EVERNOTE构建笔记系统的基本流程兼注意点:1、最初时,可以不用太关注分类和体系构建,单纯积累数量。其实就是放宽心,什么都往里装,只要是觉得自己感兴趣的、可能有用的、以后想读的,都放进去吧;简单说,就是先积累;2、积累一定数量笔记之后,就可以着手梳理笔记系统的脉络、分类整理并搭建体系了。梳理过程,可以纸笔画思维导图,可以在电脑软件中画导图,当然也可以是在脑中进行,但是建议还是用纸笔或电脑软件画出具体的导图,把笔记系统的架构画出来,而且存到Evernote中。我觉得具体原因就不用废话了。3、笔记系统也可以并且应当应用迭代开发的原理。步骤1和2就是最快建立初步体系的方法。这一过程将不停重复迭代下去,构建出一个越发庞大、体系越发清晰的笔记系统;4、当每一条内容被以笔记形式加入到系统中之后,除非已经确定理解掌握(可以直接存放到相应笔记本中),不然最好先集中归类到to-do笔记本(我的体系就是4个to-do笔记本:to do in profession, to do in life……)。不能只收集不学习。当前社会的背景是信息过载,看到什么资料都收集起来但是一直压在硬盘里不学习不利用这是典型的现代病(我在这方面曾经罪孽深重)。所以,为了提升效率效果,可以定期在固定时间去学习并整理这些笔记内容,去芜存菁,理解吸收之后再行分类归档,以备以后查阅。例如我看到一篇新闻报道,是和我职业相关的行业新闻,可能有以下几种情景a)扫一眼标题,“哦”,几百字的正文也是扫了头尾两眼b)认认真真读一遍,不加入到自己的笔记系统c)快速浏览全文,确定和自己行业、客户相关,先保存到Evernote中,然后在固定时间认真阅读并提取有益信息,加上自己的感想一起放在该笔记的开头,命名为bottom up(总结)。在合适的时机再与同事或客户讨论此内容;现在碎片信息已经让人无法逃避,通过碎片信息来学习提升也是必须采取态度和应掌握的技能。我觉得上面的C)属于处理碎片信息较好的方法。我个人也是如此实践,平时新闻看得不多,但是看了的都是真看了。5、定期整理收集的内容,这实在太重要了,应该在日历软件中每周划拨出固定的1小时来做笔记整理,每周重复。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构建完善自己笔记系统的过程!太重要了,我继续重复几遍:定期整理收集的内容!定期整理收集的内容!定期整理收集的内容!======版内容======我是2009年1月注册的印象笔记,但基本不太用,主要当时没有主动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认识;2012年10月,看到项目同事使用大象,一下子认识自己现在需要这么一个工具来整理知识,解放自己的大脑,减轻记忆负担。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每年都交49美元订阅,给周围很多朋友都安利到购买付费版本,电脑上最常用的软件非Evernote莫属。截至2015年11月,累计笔记达到接近2500条(而且绝大部分笔记都是编辑整理后的,很多笔记都是自己的思考总结,不是简单收集资讯)。我对Evernote的看法如下,简单按条写写:1、Evernote的定位就是成为用户的外脑(external brain)2、我们利用Evernote来构建个人知识库,它应当是你自己大脑(internal brain)中知识体系的映射3、由于Evernote知识库作为外脑运行,架构映射内脑知识体系,所以,建议以项目/事项类别为分类基础4、外脑系统可以包括GTD内容,可以根据GTD原理设置单独的TO-DO笔记本或tack,但是不能按照GTD原理来设置笔记架构(外脑系统就是外脑系统,不要和GTD系统搞混)5、作为外脑,Evernote帮助我们缓解记忆负担,iOS、Mac和PC端实时同步,支持全文搜索,PDF和图片内文字搜索,支持生成笔记本目录,所以,我们可以把有限的精力集中用在概念和内容的理解、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上。=======我的Evernote笔记本体系基本如下======首先得明确Evernote中的文件层级,笔记(notes)构成笔记本(notebook),笔记本构成笔记本摞/叠(notebook stack)。我们构建体系时,得从上向下梳理,从总到分梳理。我的笔记本摞是这么划分的:I类:用4象限简单粗暴地把全部内容分为4类:工作(Job)、生活(Life)、偏思考内容(Think)和偏记忆内容(Memorize)。Job类,包括profession和engagement两个stack。profession包括职业领域的相关笔记,根据类别划分,一个类别建立一个笔记本。例如,我根据审计领域的知识体系,建立的笔记本包括CICPA各科目、HKICPA各科目、行业新闻、行业学习思考与总结笔记、office技巧笔记、公司各次培训内容。engagement则是一个项目一个笔记本。下现场工作时,工作资料、待办事项、笔记和内容总结都在这个项目笔记本内完成。Life类,包括日记、年度计划和总结、思维、育婴知识、人际关系的思考等等内容。原则还是针对专门事项建立专门笔记本。Think类:基本上就是个人兴趣爱好。但是由于有人说过,所有浅尝则止的爱好都是毒药。所以,针对自己投入时间和精力的东西也要严肃对待,继续针对专门事项建立专门笔记本,跑步读书音乐都要单独建立笔记本。这样有利于确定应该放弃哪些深入哪些。Memorize类:偏记忆的内容按照性质放到这里来。主要是检索,平时翻阅较少。II类:TO-DO类notebook stack,针对I类stack分类单独建立笔记本。依据如下:1、利用Evernote浏览器插件可以很容易收集各种资讯和信息。2、但是!自己没读、没理解的、无法纳入自己知识体系的资讯是无益的!过度的资讯就像过度饮食,吃的多消化不了就会肚子胀,对信息的贪婪而不重视吸收和分类也会导致脑子涨。收集癖也是病。3、由于收集容易,就应当注意定期整理,删除无益信息,整理消化分类有用信息。III类:当前重点项目笔记本。依据如下:1、专注于当前做的1-2件事或关注的领域2、针对自己关注的领域,同主题阅读,大量积累知识,然后密集消化吸收,形成自己的理解;3、到执行阶段,根据项目流程,针对单个事项建立相应笔记本,保持条理清晰;IV类:存档项目。垃圾场也好,档案馆也罢。除了检索,平时较少翻阅。======最后的一点看法======1、利用Evernote建立个人知识体系,要确认永远关注重点:个人知识体系。2、千万不要什么都往Evernote里面扔,要定期整理删除,要不停edit(YC创业课里面提倡的Edit理念),不然就成了另一个搜索引擎了;3、Evernote比浏览器书签的优势大太多,把书签全部清理掉吧(浏览器里的书签往往收集了一堆,但是通常就不会利用起来。书签确实可以收集好站点好文章,但是没法搜索整理内容。结局就是书签栏里上百的好东西,但是实际并没有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4、利用Evernote是为了更好的专注。在当前背景下,专注是最大的美德。专注是最大的美德。专注是最大的美德。专注是最大的美德。
分享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可能比较偏向于编程方面的知识域整理。原文如下:不管是从零开始接触编程,还是从大学踏入社会,一个人踏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总是会产生迷茫的感觉。这篇文章的目的不在于教授自学者们学习的方法,而仅仅是把我自己的一些学习和总结的方法分享出来以供参考,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我会以四个角度给你们介绍四个工具,XMind、Trello、Pocket 和 Evernote;我相信这些工具大家也大多耳熟能详,而我会讲述我是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以及这些工具是如何相辅相成的。可能因为我接触前端领域的知识较多,例子中也会以前端为主,但知识和方法都是相通的,所以这应该也不会成为什么大问题。1. 建立大局观:思维导图自学者们在没有得到指导的情况下通常会对未来行走的方向一片迷茫,此刻最重要的是建立起大局观,也就是在宏观的角度建立起未来的蓝图。 要做到这一点,思维导图 (Mind Map) 是个很好的工具。我自己比较常用的是 ,免费版在大多数情况已经够用了。 百度脑图 是一个在线的思维导图工具,还支持同步到百度云;如果想用于分享的话,使用百度脑图也是不错的选择。在你使用的思维导图的工具中,千万不要给你的导图添加过多的细节信息。那些细节信息应该被记录在其他的工具中,这在下文中会提到, 而思维导图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作为蓝图。通过它,你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你未来三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内的大致的学习方向。关于前端技术,有很多前人总结的导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最最重要的是,你必须建立属于你自己的思维导图!也许它一开始并不那么完整,一开始你只能做出一张很小的图,但那也就够了。 如果直接把别人的一大张图拿来作为自己的蓝图,那么你依旧是迷茫而不知所措的。任何领域的知识都是汪洋大海,你永远不能指望能够完全掌握所有知识。 所以你只需要在你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添加、修正、完善的你的导图就好,最理想的学习状态就是保持自己的节奏。2. 知道自己该做什么:Trello有了大局观,就要着眼于当下,踏踏实实地走出每一步了。这时我推荐你们使用 , 它好处在于同时支持网页版和 App,不管在哪里都可以很方便的查看。而且 Trello 天然支持 4 层树状结构,很适合与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对应。 这四层结构主要是:Organization - Board - List - Card。我来举个例子可能比较直观,先来看第一层结构,把 Organization 作为根节点,创建一个新的 Organization “前端学习”。 使用 Organization 作为树的根节点稍微有点 hack 的成分,不过对个人使用来说并没有大碍啦。如果你觉得你学习的终极目标只有一个根节点的话,也是可以不创建 Organization 的。然后就可以在其中创建好多二层节点 Boards 了,就像上面这张图中,我大致创建了 7 个 Boards,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创建。 接着我们随便打开一个 Board,比如 JavaScript:类似于上图的做法,你可以将你需要做的事分成几类,以便于你真正想学习时有的放矢。在每一个 Card 中,你都能添加一些详细的信息,能添加标签、描述,还能加 Checklist! 可我还是建议你不要赋予 Trello 太多的责任,我觉得 Trello 作用应该局限于梳理待办事项,而已经得到的知识或者想要总结的东西,应该借助于下面要介绍的两个工具。3. 对文章进行整理归类:Pocket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你总是会参考不少的文章,而某些非常精彩的文章,你总是会想要记录下来的。有些人会使用书签,而这是最糟糕的做法。 因为你想要检索内容的时候,你几乎没法从一堆书签的名字中找到你想要的内容,而且你也很难维护日益增长的书签数目。我向你强烈推荐一个工具 。它支持网页版和各种移动平台,可以作为 Chrome 的扩展,使用起来也是相当的方便。当你读完在 Trello 中记录的文章链接又觉得这篇文章带来非常大的帮助时,你就可以把它加入到 Pocket 中,并给这篇文章加上一些便于检索的标签。 也许有人会推荐使用 Evernote 的剪藏来保存网上的文章,我对此是不推荐的。首先在我自己使用的体验上来说,Evernote 剪藏出来的文章比起 Pocket 剪辑出来的显示效果要糟糕很多; 其次,我个人也不太喜欢赋予一个工具太多职责,在用过一段时间剪藏后,我发现我的 Evernote 变得愈加混乱,有时也很难把某一篇文章简单地归类到某本笔记本中,这让我非常困扰。4. 记录学习的体会:Evernote最后登场的工具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大象 ,在国内的名字叫做印象笔记。其实前文也提到了, 我并不喜欢在 Evernote 中保存网上的文章,因为这会使我的笔记们显得有些混乱。Evernote 支持笔记本组和笔记本,能构成 3 层的树状结构, 因此 Evernote 也对应于思维导图的结构来创建笔记本组和笔记本。在 Evernote 中,你可以记录你学习的过程,总结一些相似知识之间的关联,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你还可以将一些你觉得写的比较不错的文章发布到你的博客上与大家一起分享。 另外推荐一个付费的工具 。依靠它,你就可以使用 Markdown 来编写你的笔记啦,没用过的同学打开试试吧!~总结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个人的学习方法,主要就是借助了 XMind、Trello、Pocket 和 Evernote 四个工具来管理我的知识树。 不管怎么样,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吧!如果你有什么想法想要交流,欢迎直接在下面的评论框中留言。-------------------UPDATE 15.8.27 在评论中有提到两个不错的工具,也给大家推荐一下:1. 倒数日(重要事项提醒)2. 滴答清单(类似于Trello,多平台支持)
凑个热闹,说说史学类的读书笔记吧。前几天刚刚写过关于这个问题的东西()。个人的看法,笔记软件在辅助文史研究上,潜力相当巨大,几乎可以整个改变研究的习惯。简单而言,善用笔记软件,建立好的笔记系统,可以从采写、存储、调用、检索、组织五个方面,大大节省人的精力。同时,由于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被多次阅读,经常能产生新的想法。这一点,是老一辈学者的卡片柜子所难以达到的。那么,如何利用常见笔记软件(如OneNote、Evernote/印象笔记、为知笔记等)来组织自己的笔记系统呢?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我也只是初入门。为了读者的方便,我会先说明我所设计的笔记方式,然后再说这个方式对应了什么样的需求。(一)笔记的工作流程1.在读书时采写笔记阅读纸本书籍时,则可以用纸笔或OneNote/Evernote记录。在页面开头写下所读书籍的书名、作者及出版信息。以下按条记录,每一条开始前记录页码,只记录对自己有价值的内容的缩略或自己的想法、评论。需要摘抄原文时,一律使用手机/平板电脑上的扫描APP(ipad上我用的是Scanner Pro)同步到OneNote里。阅读PDF时,用OneNote/Evernote记录。记录缩略时与上面基本相同。需要摘抄时,直接截图贴入OneNote页面。看到了有价值的网页/微信链接页面等,将页面发送到pocket,再导入Evernote。2.每天整理笔记每天晚上整理当天笔记。摘抄的内容已经变为OneNote里的图片了,使用OneNote自带的识别功能(“复制图片中的文本”)导出文本,原图片删掉。将摘抄和缩略合并。将今天的原始记录(Evernote、OneNote、纸)全都录入/复制到OneNote的“读书笔记”(随便起个名)笔记本里,按字母排列分区顺序。然后给笔记逐条打tag,特别是史料,标明感兴趣的方面、史料的地点及涉及的人物。这是按文献篇目归集的笔记。做完后,将OneNote里做好的笔记复制到Evernote里,给页面也按需求打上tag。另外要有一个“卡片条目”笔记本,主要是按兴趣归集的笔记,其中的分区是按照你所感兴趣的问题设置的。可以将“读书笔记”笔记本中的某一条连内容和tag一起贴到该分区的相关页面。3.调阅工作时,若在自己的计算机前,则使用OneNote桌面端。若不在计算机前,可使用OneNote或Evernote的网页端或平板电脑客户端。4.检索OneNote中将“查找标记”和搜索框(即在全文中搜索关键词)结合使用。Evernote与此大致相同。5.生成在OneNote建一个“工作笔记”笔记本,这里面基本就是论文的草稿。把检索到的笔记一条一条复制过来,按照章节、逻辑等方式分类,接着连缀成文即可。6.备份每隔一段时间,将OneNote里的“读书笔记”笔记本导出为一组PDF和docx文件,然后找个移动硬盘放起来。以下我们将解释这个流程的用处。(二)笔记功能的需求对于中国史多数研究者而言,笔记的内容几乎都是文字,录音、图像的保存和转换相对来讲不那么重要。于是我们的对象很明确,就是文字资料的处理。我们不妨想想,以前学者怎么用卡片?制作卡片的时候,写上资料的出处和简单提示;整理卡片的时候,将相似的材料合并;调用卡片的时候,要打开柜子、按分类法和提示来翻找;最后根据出处来查找原文,甚至直接根据提示自己演绎几句。这正蕴含着我们的需求:采写、存储、调用、检索、生成。采写,即是对资料(论著或史料)的摘抄或缩略,也就是读书时的笔记。具体而言,包括三种情况:(1)读的是纸本资料。缩略可能用纸面笔记尚不太麻烦,但大段摘抄则纸面就不划算了,需要把有用的纸书页面较为快捷地输入到笔记中、并转换为文本。(2)读的是电子书。需要把PDF页面导入笔记中,并转换为文本。(3)读的是网页。其实近年来很多论文、短文和史料都有网页版本,有的来自文史类网站如“中华文史网”等,有的干脆就来自微信公众号。虽然不少清高之士对此不屑一顾,但由于社交媒体的兴盛,大家每天都会读到。需要把手机或计算机上的网页内容“剪藏”(去掉边栏、广告和多余的图片,并尽量简化字体格式)到笔记中。存储,主要关注笔记的可导出与可携带性。老先生们可以一天不离开家,学生们总不能带着卡片箱子去给老板取快递、送材料吧。于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笔记得能同步到云端。然而云端的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万一网站被墙了/帐号被盗了/服务器抽风了怎么办?于是我们需要这个平台能够把已有的笔记以不太难破解的方式导出,找个硬盘/光盘存起来备份。调用,指的是让你随时进入工作状态。假设这样的场景:你老板打电话说九点来开会,你到了办公室,空无一人;九点半给老板发短信,老板说马上就到。你等到十一点,老板还没来,正当你打算走人的时候,老板手拿公文包、身披大衣、西装革履、风驰电掣地走到了走廊里,说:啊呀真不好意思,孩子发脾气不让走,让你空等半天,我们先去吃饭吧。吃了个马拉松的饭,听老板讲了半天革命家史,回来办公室,谈了一小时论文,才返回寝室/图书馆。这时已经是下午近三点,你人困马乏,打个盹,白天就快过去了。恭喜你,又浪费了一天的时间。这里的问题在哪?关键在于,你在老板办公室里等着的时间没有利用上。如果你能打开老板的计算机,登录网页版OneNote,又如果你随身带着一台装了Evernote的手机或者ipad mini,你完全可以立刻打开笔记软件,整理过往的笔记,或者边看手机里的电子书边写新笔记,这和你平时的工作状态是类似的。作为学术共同体里最底层的生物,研究生总是不得不浪费大量的时间在交通、等候上,不可能随时坐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故而随时随地调用笔记,非常重要。此外,作为学生,有时还是要炫耀自己有“急智”的,要脱颖而出。比如开会、和别人谈话、听报告的时候,可能会迅速冒出一个问题,需要文献支持。这时候如果你能方便地调用笔记、罗列资料,那么无疑对炫耀才学有些帮助。具体而言,调用包括两项:需要一个比较好用的网页版,以便在其他计算机上临时调用。需要多平台移动端,以便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上调用。强调多平台是因为你会换手机。此外,还需要它能尽量稳定地上传和下载。但这个事情在中国大陆很难办。检索。如何加快检索笔记的效率,这是世界级难题,而内含大量文言文的中文笔记的检索效率,更是难上加难。特别地,由于中国史史料中同义词太多,全文检索的局限性很明显。例如,你如何在全文检索“司马光”时,让计算机把含有“温公”二字的资料也加入到结果里?故而我们不能太指望现有的全文检索技术,必须靠手动建立一个tag系统。换句话说,我们需要笔记系统能够比较方便地给一条/一组记录打标签。这里要强调,卡片柜是一个“分类”机制,相当于每张卡片只能有一个标签。这是非常不便的,因为大多数史料都不只有一种属性、一种用法。一条史料的标签应该是很多个的,甚至连标签也应该分类(人物标签、位置标签、属性标签、使用方法标签等)。检索出来的结果,可以直接输入到文本编辑软件,进而连缀成文。(三)笔记功能的建立有了上面说的需求,就可以来说说如何建立功能了。1.笔记平台的选取目前常见的笔记平台其实有四个:微软旗下的OneNote,Evernote,印象笔记(Evernote的中国版),为知笔记(或者叫Wiz)。其他的还有有道云笔记等,功能明显不如Wiz,就不再细说了,大家类推即可。我只把它们和历史学研究关系较大的优点和缺点简单说一下。OneNote。优点:和Office对接最好;不联网时性能也稳定;导出备份较容易;文本编辑功能最好;正文可以打标签。缺点:被墙干扰导致同步慢;ios和Android客户端功能不大流畅;网页剪藏功能差;存储空间有上限(花钱买了Office365的话上限基本用不完)。Evernote。优点:多平台较流畅;剪藏插件功能好;不限总空间(按月限制流量);页面可以打标签。缺点:文本编辑功能较差;中央开会的时候会被墙;标签不能分类;全文搜索要收费。印象笔记。其实就是在中国单独运营的Evernote。与2相比,优点是没有被墙的问题,同步速度很快,收费账户价格便宜。缺点:服务器在中国(具体会有什么问题稍后再谈)。(其他的小问题跟本文没啥关系,不细说了。)为知笔记。除了跟Office对接不如OneNote外,基本功能都非常好。缺点:服务器在中国。故而我在此建议,对于不太会翻墙的人,请使用为知笔记;对于稍微懂点翻墙的人,我觉得OneNote和Evernote联用效果最好。OneNote 的正文 tag 功能和分区功能适合写大论文时组织史料长编,而Evernote的页面tag功能适合简单检索。(我不用为知笔记的原因有四。其一是我知道它的时候笔记已经记太多了。其二是为知笔记的WindowsPhone客户端很不好用,而我恰好是一个WindowsPhone用户。其三是它是中国公司,怕它哪天突然告诉我“某安局某办公室告知我们,米华健曾经和某区独立运动分子参加过同一会议,所以我们删掉了服务器上全部关于此人的记录,你的新清史笔记全没了,别怪我们,谁让你生在中国啦”,小鬼太多,怕了。其四是不能给笔记生成网页链接,不便展示。后两个问题,印象笔记也存在。)2.摘抄方式:Scanner Pro/Office Lens缩略和评论因为是原创内容,必须自己来写。但摘抄就不一定了。做笔记的同志们,一定都会对摘抄很头疼,因为它会打断阅读的连续感。为此,我们需要尽量减少阅读时花费时间抄东西。取而代之的办法,是将资料直接输入到OneNote中。对于PDF而言,多数阅读器都提供“快照”或“截图”功能,粘贴进笔记页面就好了。而对于纸书而言,我们需要一款扫描应用。ios上我比较推荐Scanner Pro,Windows Phone上则有Office Lens。它们可以把书页拍下后自动拉伸、切边、上传,你只需要按住书、按按钮就可以了。记住,没人愿意看和搜索图片,高清大图还会大大拖慢你下载和上传的速度。因此上传后请一定要记得用文字识别功能变成文字,以便日后阅读、检索。此外,对于网页和社交媒体的内容,我们可以使用Evernote的“剪藏”插件(Chrome和Firefox上都有),将网页一键去除广告、边栏,然后储存下来。3.标签机制前面已经说过了标签功能的重要性。那么标签机制如何建立呢?两款笔记软件的标签功能有一定区别。OneNote的标签是打在正文里的,而且可以自定义分类。而Evernote是打给页面的,只能命名标签,不能给它分类。显然,对于历史研究者而言,史料都是碎片化的,一页上往往会有很多条史料,故而前者比较适合拆开的使用方式,应该是我们日常工作的核心。我认为对史料应该设置三组标签。第一组是地点,为的是研究空间/地域/籍贯时检索方便,第二组是人物,为的是建立人际关系网时检索方便。第三组才是关键字等感兴趣的角度。4.题录信息推荐使用Firefox上两款插件一起使用:Zotero和Zotfile。两款软件在网上均有较为全面的教程。在安装之后,你可以直接从中国知网、豆瓣一键抓取论文和书籍的基本信息,不必手动录入、导出。5.存储和备份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只能先就着中国史研究的实际情况谈谈。由于国内的云服务始终处于很混乱的监管之下,谁也不知道现在具体应该遵守的规则是什么。(比如,读书笔记保存在云端时有没有敏感词屏蔽?那样的话是不是搞新疆研究的都不能用云服务了?)因此,定期备份笔记很重要。简单的备份,可以直接存在云端。在此我推荐微软的OneDrive。第一,它和Windows的文件夹功能对接得最平稳。第二,它和OneNote是一家的,可以直接打开备份。第三,它是目前唯一一家在中国大陆基本还能使用的国外网盘,其他如Google Drive、Dropbox等都必须翻墙。当然,再可靠的云服务,也比不了本地存储,也就是自己的移动硬盘甚至光盘。在此我推荐OneNote导出为docx格式的功能,这样你可以保存在自己的硬盘里。更保险的办法是刻成光碟,能撑20年左右,只是编辑不方便。即使最糟的情况出现——微软账户无法连接,Word和OneNote再也用不了,你只要有一个能打开docx的软件如WPS之类就能继续工作。同理,纸本笔记也可以考虑保留。虽然它肯定不如OneNote上全面,但……万一停电了呢?另外,很多云服务可以同时作为文献的存储机制。最常见的应用方法,就是Zotero+Zotfile+OneDrive联用的文献管理机制。这个在网上有很成熟的教程,不再赘述。6.平板电脑的选取这个可行性有限,放最后说吧。我们看到,OneNote的使用,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如果我们能够进一步提高阅读器与OneNote的舒适感,则效果会更好。在此我郑重推荐Surface Pro 3。它的触控笔手感非常好,如果把文献导入OneNote后,可以写写画画。这个阅读体验是很舒服的。最后说一句,卡片当初能大行其道,关键在于史料不仅是碎片化地构成文章,也可以被碎片化地传承下来。我们在阅读前人论著时所做的读书笔记,往往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大致内容”等着写文献综述用。前人往往会提示很多重要的史料,注明了出处,我们只要将这些史料摘抄下来、放入笔记中,打好tag,虽然没有读到原书,但以后使用起来和自己亲手抄得的史料并没什么不同。这应该说是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用途。
分享一下我的笔记思路构建笔记系统的目的更好的解决生活与工作中的问题(即使是那种“让自己B格更高”之类的目的,依然可以看做是“需要装B”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回忆下生活中都是怎么做的百度,看看别人的经验,或是查些资料,自己根据手中掌握的知识设计一个解决方案这个流程,我想用下面的模型表达应该更直观任何好的解决方案(方法论),都离不开真实的客观存在(原理)二者有什么区别?很多情况下,原理回答的问题有这样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组成、因果关系、有什么功能结构等方法论很简单,就是我们应该怎么做,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就是,方法论里不仅包含了具体的to-do,还应该包含一些问题的上下文。因为,同一个问题,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往往会有不同的效果。上下文包含了诸如问题的参与者特征,产生问题的原因,现有的可行/无效的解决方案等因素。举个栗子背单词大家应该都有经验。一直很火爆的【联想记忆法】,通过插画,相似词汇等手段,把不同的单词联系起来,从而强化记忆。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方法论,而这种方法论之所以有效,原因之一是基于【短期记忆】与【长期记忆】的理论。长期记忆是能够保持几天到几年的记忆。它与工作记忆与短期记忆不同,后二者只保持几秒到几小时。生物学上来讲,短期记忆是神经连接的暂时性强化,生理上的结构是反响回路(reverberatory circuit),而通过巩固后、可变为长期记忆。善用编码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因为长期记忆以意码为主,因此有意义的内容将有助于形成长期记忆。欲使短期记忆的内容产生意义,则需与旧有知识产生联结 (编码),使内容与旧有知识产生挂勾,由旧有知识给予新资讯‘意义’,则知识内容较容易被置于长期记忆中。(以上内容来自维基百科)关于联想记忆法,支持它的还有很多其他的相关理论,不再展开。所以笔记系统,既然是为了优质方案,就应该包含方法论层 和 原理层 两个部分如何搭建一个包含原理和方法论的笔记系统?1. 笔记内容的来源以下是我常用的来源以及应对方法微博——行业名人的有用看法,工具推荐,思路分享之类的内容,用Pocket收藏浏览网页——使用Pocket记录下优秀内容博客——好的文章收藏至Pocket,如果优质内容很多就用Feedly订阅与人的交流——与优秀的人谈话往往能让自己有很大提升,回家后使用Weavi记笔记读书——书里面蕴含着大量的智慧。会用Weavi写读书笔记自己的思考——写在Weavi除了他人处借鉴来的内容外,自己每次的思考过程与结果,同样十分重要。记录下思考过程,可以使得在隔了一段时间遇到相似问题时,通过翻看原来的记录,回忆起当时的思考过程,提高效率。我本人每次都会把思考过程用素描本记录下来,搞产品设计的可以参考,其他领域可以百度 2. 初步筛选之后从看到内容到使用内容,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初步筛选信息每个人都应该掌握有效的信息收集渠道。合理利用互联网,包括墙外的google之类,VPN什么的买一个也就十几块钱一个月,不算贵。收藏与管理收藏是为了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加工。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收藏内容的管理难度,我只用一个工具干这件事(各种产品自带的收藏功能,我基本不会用,因为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根本记不住自己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收藏了什么东西,就跟别提以后的仔细阅读了)。挑选时优先考虑,我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阅读时的体验要好,包括字体,排版,功能交互等支持多平台信息同步会自动屏蔽网页中的无关内容有简单的管理功能,比如加星,标记,存档,协同管理等收藏功能能够在大多数产品中使用,比如桌面端浏览器,移动端浏览器,各种app中曾经使用过Evernote剪藏,浏览器收藏夹,Pocket,email,其中 Evernote 和 Pocket 表现的都很优秀。但是我最终选择了Pocket。因为Evernote作为写作工具和收藏工具的结合,而原创笔记部分我都是在 Weavi 中进行,Evernote的编辑部分对我也就是多余的。至于为什么不用Evernote来记笔记,我会在下文中进行描述。相比之下,Pocket只为收藏和阅读存在,并没有“编辑”的相关功能,界面也就比Evernote简洁很多。可以参考下图深度阅读与记录思考这部分的目标是对筛选后的信息进行加工,转化成原理,并进行内化掌握,为日后自己解决实际的问题提供支持。收集到的内容,究竟有多大程度能被自己利用,主要就是看这部分了,知乎里面也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问题,比如 我一般会把这部分时间安排在晚上或是周末,选择一个利于进入沉浸阅读思考状态的时间与环境。旁边会准备着纸,笔,随时进行记录。并且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比如“这篇文章实际上讨论是关于什么的问题?”“这些内容可以被归纳到我所掌握的体系的什么部分?”“和这部分其他内容有什么关系?”“以后可能会被用于解决什么问题?”这个环节的产出物,一般是一些表明关系、内容的“地图”,会比较像草稿。为了把思考结果系统化,会需要把这些内容转化为文章。至于为什么,可以百度“读书笔记的好处”之类关键词。记录的管理人的一辈子会掌握众多的原理和方法论内容,无论这些内容是存在在纸上,还是心里,都在为帮助人解决问题而发挥作用。我的看法是,一个人应该尽早形成自己的知识库。内容可以是关于工作的,生活的,都可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掌握的东西是系统的,提出的方案是有效可行的,而不是像大多数的即兴演讲一样经不起推敲。所以,笔记内容的组织管理,实际上是一个长期并且动态的过程,随着对一个领域的了解,无论横向还是纵向上,都可能导致了内容的导航结构不断变化。下图是我随便在网上找的一张思维导图我想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谁也没法一次性写出什么多内容。对多层级复杂内容管理能力来自于自身对这些内容的把握。而对某个领域的内容的全面掌握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说笔记系统是【动态的】那么笔记的内容究竟应该如何组织呢?可以尝试【场景】和【领域】两种索引方式- 场景(如饭局、开会、workshop、开车等)——在同一个场景中,我们可能需要很多领域中的知识,比如参加饭局,我们可能用到关于【沟通(心理学)】【着装(美的哲学)】【礼仪(文化)】等内容- 领域(文化,经济,政治...) —— 领域内容的细化分层也是源于自己的该领域的了解。有什么工具适合干这件事?看了好多人回答这个问题,上来就会说用XX工具,个人觉得工具背后的思路,远比工具选择来的重要的多。以下是我关于选择工具的想法。根据“动态管理笔记”的思路,这个工具应该具有以下特点可以自由调整顺序。不是按照创建的时间线排序,也不是按照内容的多少排序,而是可以随意调整。因为我不是一次性把层级结构确定好的。层级需要足够的多阅读体验优秀编辑体验优秀最好私密和公开皆可。可以将笔记工具和博客合二为一,因为自己都要看。这个因人而异。本人尝试过以下工具印象笔记为知笔记轻博客CSDN博客MediumSvblteWeavi至于结果,简单的说,印象笔记和Wiz之类的笔记产品,排序和层级是最大缺陷,编辑器用起来一般。Medium博客类,编辑器真的很优雅,但是管理功能很有限。Weavi算是综合了二者。下面具体聊下工具的选择关于笔记的顺序。这个是我很关心的问题。比如在某个时间点上,我所创建的结构,二级目录是“用户研究”“人物角色与目标”“需求定义”“外形和行为细化”“设计的验证”“设计案例”,这基本遵循了产品设计的逻辑思路,我希望我的结构目录遵循这样的顺序。如果使用其他工具,一般只能在标题前加上abcd这样的字母,因为他们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的。关于层级。像我原来说的,笔记库的积累是一个可能长达数年的事情,自己对某个领域内容的积累,我想两三个层级肯定是不够的。大家看看知乎的话题结构就知道了,基本都是接近十个层级。Weavi 可以创建无限层级的内容。Weavi 可以创建无限层级的内容。印象笔记的层级设计则是【笔记本组】【笔记本】【笔记】这样的三层结构。编辑与阅读的体验。我想说Evernote的编辑器很重,而且不够人性化。至于我为什么这么说,亲可以试一下 Medium 的编辑器,或是一些本地的文字编辑器 比如支持Markdown的Mou。阅读的话我放几张图片,同样是向右展开的多层级结构,第一张是Weavi截图,第二张是Evernote截图,亲可以对比一下。关于私密和公开。我属于比较乐于与别人分享的人,原来我是用Evernote写笔记,用轻博客发表内容,后来觉得如果二者可以合在一起,自己能够选择哪些是公开的,哪些是私密的,会更加方便。因为基本上公开的内容也会在我的笔记里有备份,复制到博客中还需要重新排版。自己也尝试过用博客的草稿功能,但是发现一般的博客只适合内容发布,而内容管理跟笔记类产品比起来真的弱爆了。而Weavi就没有这个问题。关于工具介绍的一点说明工具这部分内容,我没打算写成使用教程,如果感兴趣,亲可以自行尝试(印象笔记之类教程网上都有,也有很多人写过关于如何使用的个人心得,亲可以自行百度之,关于Weavi的资料可能比较少,也是最近在某博客中读到的,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再补充我是如何使用的吧)。最后总结一下创建笔记系统:内容上包含了
原理 和 方法论 两部分完善系统的流程大致遵循了:选择信息积累方向——碎片化时间用来筛选信息——保存、管理(Pocket)——整块时间的二次加工(可视化思考)——记录(Weavi)——管理记录内容(Weavi)希望这个答案对你有帮助 lol
现在是2015年7月了,更新一下工具列表,从中可以发现时代变迁和个人习惯的变化:现在是2015年7月了,更新一下工具列表,从中可以发现时代变迁和个人习惯的变化:主要工具:超极本(个人)+台式机(单位)+苹果5S +德生(收音机)规划、思考和大计划 MindManager(结构化思考)+Personal Brain(有益于全局思考)阅读:Kindle、知乎系列、豆瓣阅读、果壳精选、天涯论坛信息:网易新闻、今日头条、凤凰新闻、懂球帝、中关村在线视频:V电影(微电影)+优酷(缓冲)+暴风影音(清晰)+淘宝(代购)+喜马拉雅(网络广播)资料收集和整理:onenote、印象笔记(盛放碎片化资料)+新浪微盘(图书馆)+百度云盘(视频教程)+360云盘(娱乐视频)+U盘(常用资料)+移动硬盘(重要资料)理财:支付宝、大智慧、银行理财、前程无忧购物:京东+淘宝+亚马逊+大众点评GTD:生活日历+360浏览器+百度主页邮件管理:163mail(办公邮件)+QMail(个人邮件)通讯社交:微信+QQ+课程表+百合+天涯日报+百度贴吧运动记录:咕咚运动记录、总结和分享:新浪微博+豆瓣+QQ空间+微信公众号+网易云阅读+知乎系列 写作:Scrivener旅行:携程(机票)和12306(火车)、12308(汽车)、8864(公交)、百度地图(谷歌)、快捷酒店(酒店)。。。。其它重要几点,需要单独备注第一,办了张图书卡,一是为了定期读报读期刊,接触新知识;二是为了融入氛围,养成好读书的好习惯;三是为了结识朋友,比如相关专业和行业的朋友。第二,善于利用淘宝,淘宝是一个物质、信息大集合,它不仅仅是一个购物网站,很多时候对于各种资源它都能很好的找到、提供,以电影为例它能提供和影院同时上映的电影。第三,尽量发掘浏览器潜能,因为人一上网就需要打开浏览器,而好的浏览器包括插件、收藏夹等等,它就能自成一个系统,并且能最大限度上留下思考和学习痕迹。第四,高度注重隐私,信息时代获取信息容易,泄露隐私更容易。基本上所有的资料我都实现电子备份,但是密码除外,因为网络有泄露隐私的先例。所以我现在80个账号它们的密码,我都写在几页纸张上,然后涂上消隐墨水,再把纸张放在家里的保险箱里。第五,坚持全面、均衡、可持续发展,笔记也是这样。狭义笔记,指的是学习和工作的记录、总结。而广义笔记,应该是包含人生各个方面的足迹、痕迹、乃至于总结,具有长久全面的发展性。第六,不断完善总结,以前我经常写电子日记,后来改成电子考勤了。在每月电子考勤上,除了标准每日基本信息之外,还有每月简单总结、不足,这样可以督促总结完善。我用的比较杂,有些重复的工具,因为我是学习型工作者,更注重学习与工作的融会贯通,所以经常定期更新。我认为“知识最后的归宿应是人脑而不是电脑”,但也许,更确切的说法是:知识存放于电脑,智慧存放于人脑。这里面需要有一个“化”的过程,即把知识提升为智慧。脑子是用来做重要的事情的,所以我不会用来记电话号码。
从05年开始,我几乎用遍了所有这个问题回答里提到的工具(如果当年存在的话)甚至花钱购买了一个台湾作者制作的软件总结下来:永远不要被软件绑架当你在某个软件下积累了上千的文章。这时突然出现了使用厌倦;软件倒闭不再更新;网站blog倒闭;任何一种情况导致你要换个地方放自己的知识库的时候,都是个悲剧;庆幸我是个程序员,自己写程序完成了转换。建议文本,你的内容一定是要用纯文本存放的,这样永远不会被某个软件绑架。永远不要去分类分类导致了你不能提笔即写,而且你的大脑并不是用分类来存放知识的,内容少时还ok,像我这样一年能记录个2-3k知识点的人,很快就会发现分类多到让你崩溃了。推荐用wiki的方式来记录。我的方案最终我的方案,实在太小众了!vimwiki+dropboxvimwiki 记录文章,自动生成html,dropbox同步到blog前提你要用vim
(严肃脸)【分类】构建笔记系统的过程就像搭房子。人们通常在搭房子前,会按选好的地基规划房子的整体结构。日后大到浇梁灌柱,细到电路水管的铺陈走向,都始于这一步规划。万丈高楼平地起,笔记系统的构建同样赖于构建前的分类,一旦分好大类,之后只需在各项下进行填充即可。想好你构建这个笔记系统的目的,反向思考分类原则,记住分类要最大效用地作用于日后对笔记的使用。因此,我会根据应用场景,分为两大类。遵照金字塔原则,在每个大类下,再进行细分:(一)工作(专业)1. (自主)工作文档/资料/稿件根据项目进行分类2. (采集)涉及工作/专业相关内容行业现状行家观点……(二)生活(兴趣)1. (自主)生活记录读书笔记生活清单新年规划……2. (采集)生活兴趣相关内容旅游攻略家居装修……【工具】1. 有道云笔记(文字撰写+资料存储+知识采集)吸引点:多平台同步,适用于移动化场景树状结构多级目录,便于对笔记进行分类全局搜索,便于查找分享文件,快速方便多平台(知乎微信微博等)打通接口,方便搜集碎片知识one is all的感觉。2. ProcessOn(在线作图)Xmind和MindManager被推荐好多次了。ProcessOn应该算是一个相对小众的同类型工具。吸引点:在线工具,无需下载类型模板多样,流程图、思维导图、原型图可以协作编辑不过对于我这种懒癌,PPT作图就是坠好的。【方法】积累整合——分类重组——提炼重构1. 积累整合希望构建笔记系统,首先得要养成记录&采集笔记的习惯。所以再重复安利一下有道云笔记。大象用过,不是我喜欢的极简性冷淡风,当然最关键是流量、空间完、全、不、够、用。为知没用过不知道有哪些功能,但笔记迁移很麻烦你们懂得,有道云笔记也完全能满足以上需求。所以大象粉和为知粉不要急着拉我啦。积累的笔记来自两方面:一方面自主笔记;另一方面网站、阅读类APP、订阅号看到的专业或兴趣相关的讯息干货也应该养成采集整合的习惯。自主笔记不多说,采集笔记的途径又有两方面:【电脑端】有道云笔记「网页剪报」的插件,可以用于网站内容的采集。选中内容右键即可。【移动端】① 微信订阅号:不少文章在微信收藏夹里躺着躺着就没了吧,你们啊,还是要学习一个啊↓这样就算保存到本地了,被墙了也跟你无关~这样就算保存到本地了,被墙了也跟你无关~② 知乎、果壳精选等阅读类APP:方法同上③ 移动端的「剪藏」:手机里任何APP中选中文字后,点击「共享」就能保存到有道云笔记里了。吼强大,墙裂推荐,比前面两个好用,因为你可以直接保存有用的那部分内容。2. 分类重组分类其实不应该排在第二,一开始最好就给笔记系统分好大类。但是因为通过有道云笔记采集的内容会自动保存在「我的资源」文件夹里,所以一定要再手动添加到相应类目下。分类方法一开始就讲了,不啰嗦了。3. 提炼重构只积累不提炼,笔记会越来越肿。所以需要定期重新阅读,并加以提炼。这时候就需要用到前文推荐的ProcessOn之类的思维导图软件,帮助梳理知识脉络,帮助记忆与消化。这一步最难,但确是「系统中的系统」。另外,笔记系统也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应用情况不断优化。(全程严肃脸)
虽然已经有高票答案,但仍想把自己的笔记系统贴出来,完全同意高票答案的系统,并且一直在用,以下是这那个基础之上,自己的想法.持续更新,敬请关注....--------------------------------------------------------------我的笔记系统:标签分类树+专题笔记本(印象笔记)据此,本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适用人群
广泛涉猎者我的分类方式,适合那些,爱好广泛,什么知识都喜欢涉猎一点的人.天文,地理,经济,哲学,政治,微积分,小说,歌剧,乐理等等等等等等那么这种人的知识太多,太杂了,应该怎么办呢?笔记分类杂乱者笔记分类,杂乱,不得法,旨在提供一种,较为合理的分类解决方案让笔记分类更明确,笔记使用者,对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可以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寻求笔记系统分类与效率结合者通过分类树加专题笔记本,可以实现效率与系统的结合.具体方案
一.笔记分类方案...... 标签分类树经常去图书馆的朋友,可能在找书的时候,就会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为什么不用图书馆的分类方式进行整理. => 我开始了我的中图法整理笔记之旅中图法就是将所有的图书分类安照从a~z,进行排列整合的固定约定熟成的方法进一步研究,请移步:
中国图书分类法的分类结构
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指出:“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这是我们确定分类法的基本结构的理论依据。据此,本分类法将知识门类分为“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部类。中图法对应知识分类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里面放在的是关于一个国家的指导思想=> 对应的,在个人的笔记中,就可以放入自己对于自己人生的规刬,自己的原则.自己的理想这一类的东西B是哲学,其子分类中包括心理学,逻辑学,中国传统哲学,佛教的一些理论,唯心论,唯物论=> 对应的,在个人的笔记分类中,可以放入自己以于这个世界的看法,选择自己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将自己收集的一些逻辑学的小技巧放入其中,自己收集的辨论相关的东西,放入其中!!我会在里面放入自己对于人生的规划C(cultural)~k属 人文……. 也是一大堆与人有关的学科D政治法律......对应的在其中放入, 侯卫东官场笔记.E军事...... 相对于国家来说,就是军事,如果是一个军事迷,自然可以在其中放入很多军事相关的笔记,将三国里面的一些分析就可以放入这个分类中,但如果不是,那就比类取像. 就是放入斗争相关的技术.比如如何与别人竟争.F经济...... 这个自然适就喜欢研究经济的人,同时在个人笔记来说,还可以在里面放入帐本,自己记的生活花费呀什么的!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这个比较杂,在放置的时候可以进一步的细分H语方,放入自己对于中文汉字的研究,放放自己背的四级单词.I文学J艺术...... 私以为这两个分类,可以放置,自己的看过的文学书籍的书单.可以放入自己涂鸦.K历史,地理..... 放入自己的旅行笔记.N(nature)~X属自然科学...... O~放一些自己对于数学的笔记...... 大家都从小学一年级起学数学.是时候,整理一下相关的数学知识了,推荐书目R~医学类知识.可以将自己的健身记录放在这个分类夹中,可以将饮食馆理放在这个文件夹中T(technology)技术...... 我在这里面放入自己学会的各种技术, 如何玩魔方,开车技能,做饭技能,ps:1.自定义字母另外,还有很多字母,没有任何的分类,也没有定义,这个时候,我觉得可以自定义,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往里面放2.实时查询分类方案也就是说,以后想要分类知识,再也不用愁了,只要找开,中图分类法这本书,或者在网上查中图法的相关分类方式你就知道你的知识应该放在哪个分类之下!...... 而且系统,完善,笔记间的重复性小.且3.去图书馆再也不用愁了同时,以后去图书馆,再也不用傻乎乎的去查电脑了.自己想要哪方面的书,直接去对应的书架就能找到对应的书.一举两得!!二.专题笔记本面对生活,学习的需要,没时间进行分类,归档等操作,那就简单的新建一个笔记本,把相关事项的笔记,一股脑的全扔到一个笔记本中,等这件事完成了,打里面的笔记打上标签,扔到封存笔记中!!笔记本的分类与标签树的分类,是相对的......笔记本分类,更加注重行动性.分类树标签更加注重系统性. => 在一定阶段,比如我最近想研究唇语,(因为听不清楚别人讲话,所以我想尝试去看懂别人在说什么)我会建立一个笔记本,将自己收集的唇语的相关的资料放入其中,把自己的思考放入其中,把自己搜集来的信息全部放入其中.等兴趣过了,或者,觉得学习研究的差不多了,将所有笔记打上唇语的标签,放入H语言的标签下! 这些笔记就应该扔到封存笔记本----------------------------------------------------------------------------------------------------------------------------------对于笔记整理的思考
1整理笔记的意义...... 为什么要整理笔记辅助记忆 实现记的高效的管理管理思路进一步提高问题的解决能力整合知识,对于自己的知识系统有一个整体的把所致2.沉贴原理...... 不要过度整理很多完美主义者,会把自己的笔记整理的特别整齐,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也是效率开始下降的根本原因.重点笔记重点强化,不重要笔记连动都不要动了,自然沉下去吧 …… 如果一个笔记,你总是想不到,也引用不到,那么说明这篇笔记不重要,那就沉下去吧!!没用的笔记会自动的沉下去,封存在你的笔记软件中? 好的笔记,重要的笔记,会因为对于需求,总是用到,或者真的很棒.会在工作生活中,反复的用到,于是进一步的编辑,强化,整理!!所以=> 在做标签分类树的时候,不要一上来就打极度细致的标签–––– 一篇笔记的整理程度,完全由其重要性决定,如果只是随随便便写的一些东西,那就没必要精细分类.=> 根据需求整理笔记,比如你要把一件事情想清楚,那到时候再整理笔记,然后做出决定!!......................... 感觉有启发,记得点赞!
曾经在构建个人GTD系统和信息系统上思考颇多,最后结合个人使用场景制定了一套方法。理论篇我将生活中个人需要用到的信息简单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备忘类,知识类,其他资源类。1. 备忘类。即个人的各种GTD类的信息,我该干什么事情,我干了什么,我的计划是什么等等。使用GTD管理软件进行管理。
2. 知识类。即各种遇到的、需要学习的、系统的信息,相信这也是题主最关注的部分。
3. 其他资源类。各种不能归为知识,但仍然可能会用到的信息。比如自己拍的照片、有趣可爱的图片、喜欢的电影、和朋友的聊天等。
而对信息的管理,主要希望能符合以下要求:1. 收集与整理尽量简单化。
2. 能够快速索引查找。
3. 可持久化,最好能实现云同步。
根据自己的平台与习惯构建一套工具系统很重要,长时间使用此系统工作养成习惯能大大提高效率,节省宝贵的生命。个人使用的是MacbookPro + iPhone,考察使用了各种工具后选用了如下工具构建自己的信息系统,确保无论在pc端还是在手机端都能够快速得到想要的信息。
很多人都建议使用纸和笔作为GTD工具,但我个人并不喜欢这种工具。在信息时代,使用纸和笔是存在很多弊端的,比如携带不如手机方便,传输不如电子系统方便(不能复制/粘贴),记录多媒体信息困难,简而言之,使用纸笔,就决定了你使用了两套系统,而不是一套系统,两套系统的信息传递需要增加额外成本。备忘类信息使用GTD管理软件进行管理。在各种GTD软件中选择了作为最终的工具。
Mac平台上其他的较好选择还有OminFocus与Things。OminFocus功能强大,但问题是各种设置较为复杂,构建并维护一个完善的GTD系统需要花较多时间。(也许还是我不太会用)Things我也在Mac上和手机上都买了正版,使用十分简洁优雅,但是云同步需要翻墙,Mac端还好说,手机上来回切换VPN实在麻烦,最后还是弃用。最后选择了,基本同Things一样简洁优雅,而且对于客户的反馈解决比较快,很满意,在试用一个月后买了一年的会员,觉得物有所值。知识类信息大家基本都使用笔记类软件管理。我也在折腾了两年各种知识类软件后最终选择了evernote的大陆版本印象笔记。
其他可选的有OneNote(在Mac上果断弃用)、为知笔记(个性化功能比evernote做的要好,更为贴心,但是Mac版做的太烂,windows用户可以考虑)、有道云笔记(个人没有用过,同事有几个用的,个人感觉和evernote差别不大),原版evernote(之前考虑到信息安全性和与Pocket、IFTTT联动等功能一直用的原版evernote,但最终还是转到了印象笔记上,原因无他,印象笔记可以与微信联动,而原版evernote不行)。说真的,印象笔记缺点不少,比如糟糕的编辑功能至今让我无法忍受,但印象笔记的最大优势应该还是兼容性最好,无论是各种手机App,还是Chrome,都可以很方便的把内容导出到印象笔记上,而其他笔记类软件的受支持程度多少还是差了一些。考虑到知识类信息大半都是收集而来,还是最终选用了印象笔记。(更新:目前已经改用了为知笔记-wiz,愿意无他:支持markdown,这点太重要了。)其他资源类较杂,此处不再赘述,简单来说,就是文件夹管理 + 移动硬盘 + 云盘(个人使用百度云 + 自己的个人阿里云服务器)更新:dropbox是神器,如果管理文本类文件,dropbox比百度云强大太多。自动同步,能够存储文件的所有修改记录,并且能够恢复误删除操作。目前我已经使用dropbox开始管理自己的所有代码与文档。方法篇简单、快速的收集。遇到可能有用的信息,可以先是记下来,不需要任何处理,仅仅只是记下来就好了。
在印象笔记中设置一个默认笔记本(即收集的信息默认先存放于此),我取名为ReadItLater,在网页上看到不错的内容,就用Chrome插件印象笔记-剪藏 打开并同步至我的印象笔记-ReadItLater中;随时有要做的事情或者是突发的灵感,无论在干什么,立刻就打开手机上的,记录下来,放到inbox中,如果确定了时间,则可以按情况放在Scheduled/ Today /Next /Tomorrow中。
这一步最简单,但也是最重要的。信息处理。在GTD软件中添加 每日任务:清空inbox 与 每日任务:看完ReadItLater ,并添加定时提醒,确保在当日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处理。在笔记本软件中添加标签:本周待处理与已处理。
信息处理这一步实际上是可以随时进行的,比如我经常会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或者上厕所的时候重新看一遍之前在电脑上草草读了一半觉得不错的网页(当然,我承认这个习惯并不是很好),或者在工作闲暇的几分钟简单把TODO-List做个优先级排序。添加任务的目的只是确保当天能够对收集过的信息进行过一次预处理。
在笔记软件中,预处理的结果可以有好几种:再看了一遍后觉得没用的文章可以直接删掉;觉得基本吸收的文章可以直接按类型归档到其他的笔记本中,但还是打上本周待处理标签;觉得扔需要再好好看一遍的文章仍然放在ReadItLater中,也打上本周待处理标签。信息整理与归档。在GTD软件中添加每周任务:整理本周收集的笔记并添加定时提醒。在笔记软件中按类型划分出n个笔记本。
笔记本的分类,建议按照类型分类笔记本,按照属性划分标签,区分出横向纵向。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比如,我的笔记本分类如下,分为事务处理、学习、兴趣、个人塑造、其他几类:--0.GTD
-00 | TODO
-01 | PLAN
-02 | ReadItLater
-03 | History
-10 | Reading
-11 | Linux
-12 | Program
-13 | Mac & Tools
--2.Addict
-20 | Game
-21 | Photography
-23 | Travel
--3.BeABetterMan
-30 | Startup
-31 | Think
-32 | Love
-40 | Family
-41 | Work
而标签则如下,并不涵盖所有,只是按照个人爱好方便索引出一部分数据:
--MySummary
--ReadingNote
--From ZhiHu
--From StackOverFlow
--ThisWeek
这样,在每周结束前,都抽出大概半小时时间,找到标记为本周待处理(ThisWeek)的笔记,把这周的内容再回顾一遍,并按照类型归档到不同笔记本,清空ReadItLater笔记本,并清除本周待处理(ThisWeek)标记,添加已处理(Done)标记。信息索引。有了之前的积累,这一步做起来只是水到渠成了,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已经做得很好了,即便不使用搜索功能,我们也能很容易的按照笔记与标签的分类找到想要的内容。在这个信息的爆炸的社会,我们只能记住一小部分信息,需要查询和引用时,我们的脑子中只需要知道知识库中有没有即可,其他的都可以交给软件了。信息同步与安全。大多数笔记类软件都支持印象笔记账户数据的导入,可以定期将印象笔记数据导出后再导入到其他笔记软件账户中备份。密码类信息的保存。如果密码很多的话,可以记到一个文本/工具中,然后给这个文件/工具添加上足够安全的保护措施,并牢记此密码。我采用的方法则是记牢了5个常用密码,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根据不同场景在这些密码中进行选择。照片与一些重要的个人信息,一定要云同步起来,放到多个篮子里。我的所有RAW原片都放在了云盘中,同时还在两个移动硬盘中有保存,使用Lightroom进行管理,很方便。存储有价数据无价,有些信息如果丢了会让你欲哭无泪,怎么保护都不过分。我个人的网站与代码库都在Github进行了保存。同时对于一些不能公开的代码,我在自己的阿里云上构建了自己的gitlab用于保存。有一个专门的移动硬盘用于同步TimeMachine的内容如果不差钱可以多买移动硬盘,不建议将数据存在光盘上。
未免被人说忽悠,我更新下在用的体系:
你基本上可以把她当做一个绿色的软件来用,我觉得是个很不错的智慧磨练整理及项目管理工具。$ cd installdir$ serviceinstall.bat INSTALL------------------------------------------------------------------------------我的看法及在用的:关于:电子笔记&纸质笔记: (我将Keep/Evernote/Onenote 做了不同的定位)电子笔记&纸质笔记: (我将Keep/Evernote/Onenote 做了不同的定位)
1.Thinking: Workflowy 组织思维 Onenote 编撰智慧 个人笔记 与手机进行同步Thinking: Keny A5 活页。2. Note:
Keep 便签 Pocket 信息收集
3.Dairy&Journal:
Evernote 知识积累 Flava: Dairy&Journal: Muji B5 线圈;4.GTD:RTM 事务管理 BlackberryNote&GTD: Keny A6 活页;我无论是笔记本构建还是笔记本的布局确实在有意识的考虑结构:战略与战术要有层次感;条理:逻辑关联性;PDCA.
我是游戏策划,08年十月入行,09点九月份看到一篇文章,《工作日志的好处》,就开始尝试写工作日志。经过一段时间,感觉工作效率大增,就一直坚持了下来。我自己的体会是,不管是笔记还是日志,一定要从实际需求出发,记录的都是对你有很强指导性的内容。而不要让这些沦为形式。我的日志之前就是txt文本,格式主要上是今天的安排,今天的工作,明天的工作这三个区分。基本每天来先看日志,用来指导我的工作。一个月或三个月定期会看一下,将精华的部分整理出来。放到另个一文本中。后来接触了印象笔记,就开始使用了。道理一样,只是多分了几个页签而已。我认为人对信息的处理程度也有限,这些只是工具,不要一味的增加分类啊,资料的容量啊。重要的是你对事情的理解,有时间就回顾,反复提炼深度,拥有而不是占有这些内容。
与诸位有些不同,我的笔记系统是包含了我的所有收集项目的。比如「chrome收藏夹」+「知乎收藏夹」+「个人图片」+「各类账号」+「歌曲」+「下载好的各种资料」的。我使用的工具是OneDrive + OneNote + Xmind + 有道云笔记。使用OneDrive 同步电脑上的资料,用OneNote 做笔记和资料分类,用Xmind画目录,使用有道云笔记临时笔记。(我是买了VPN和Office 365 个人版才用OneDrive的,如果不愿花这笔钱可以选择国内网盘,不过若是选择国内网盘最好不要放重要的资料上去,它们经常会检查你的网盘,然后根据法律法规删除一些东西。简直流氓。)笔记系统对于我来说,相当于索引。能帮我在成千上万的资料中快速找到到我需要的。本质上构建笔记系统就是「收集」→「整理」的过程。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作用是将我以后可能用得上的资料有序的存储起来。一个优秀的笔记系统应该具有这样的属性:简洁。在不混淆资料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少分类,浅深度。我之前也是苛求完美,细致的进行了分类,思维导图都做到了6级子主题。结果查资料起来发现非常的不方便。笔记系统最多3级目录就够了,如果细分实在不够用,那就说明子目录已经体积庞大了,就应该把它提一级,独立成一个父主题。有用。我每次整理收藏夹都会删掉大量收藏,一部分是时过境迁不再有效的资料,比如这个「」,这个资料去年还挺有用的,到现在索尼关闭了psm服务,这个资料就一点卵用都没有了。还有一部分是我已经掌握(记住)的资料。这些资料我就不会再纳入笔记系统了,因为它们没用了。在大脑中有大致的脉络。要让笔记系统简洁有用,最基本的一点是:你要清楚,哪些资料你是有的,哪些是没有的。如果一个资料你收藏起来后就完全忘了它,那它除了占空间外毫无意义。笔记是帮助大脑记忆而不是替代大脑的。要让大脑对收集的繁多资料有印象,一是要时常整理,二就是尽量目的导向,如果一个资料,在你的规划中很难用到,就放弃它。———————————————————————————————————————以下是一些自己总结的心得:Q:如何进行准确的分类?A:假想一下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资料,然后根据可能性最大的使用场景进行分类。比如:「
」这个问题下的各书籍,我都想看看,但目前的计划表中已经掐不出时间了,所以需要收藏起来。那么这项资料是收在「娱乐」—「书籍」里。还是收藏在「游戏开发」—「设计资料」里呢? 我很快构思了一下:当我翻阅「设计资料」时我多半是在找设计灵感,而我想要找到的资料是要有实用性的。当我寻找设计灵感时,再来一本本翻阅「
」下提到的书籍,明显是来不及的。所以「
」应该放在「娱乐」—「书籍」笔记本下,这个目录下的书籍是我闲时看的。若我把「
」这里面提到的书籍看完了,然后总结出心得,提炼出纲要,那么这个心得就可以放在「游戏开发」—「设计资料」里。Q:如何判定一项资料不需要收藏起来?A:有几个原则可供参考搜索引擎能找到的知识就不用收藏。比如「」这个问题很有趣,但如果我想要把一张照片做出GTA5的风格,我就会百度「照片 PS GTA5」,百度第一项就是这个问题。所以这个资料就不必放入笔记系统里了。
「快餐讯息」不用收藏。比如E3展后那几天,我每天抽吃饭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所以我把它放在了chrome的书签栏里,当我看完的时候,我就把它从书签栏中删掉了,这类看一遍就够了的信息完全不用纳入笔记系统里。Q:那么,哪些资料需要放入笔记本系统里呢?A:以下几种资料应该被收藏:难搜索到的资料,比如「」这个版本翻唱的那么骄傲很好听,如果用搜索引擎搜索「那么骄傲,翻唱」很难搜索出这个视频,所以我就随手把这个扔进我的「娱乐」—「音乐」目录下了。重要但容易错过的资料,比如在「」这个网站上学习建站的各种相知识简单又权威,但如果我只是找「建站教程」「HTML学习」之类的,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个网站,所以我讲这个网站放入了「兴趣」—「wordpress」目录下,尽管它并不完全贴合这个分类。虽然用不着,但有趣的资料。比如「」这是传送门2的制作访谈, 我在steam上买了,然后准备自己翻译着玩,虽然细想这东西也并没有什么卵用……但我还是将它纳入了「兴趣」—「杂项」里待续。
■ 善用工作日志身为产品经理,似乎工作时间永远都不够用。市场研究、产品设计、研发项目跟踪、运营数据分析及营销支撑,产品的各方面工作都要产品经理参与,忙前忙后,劳心又劳力。记得两年前我刚做产品经理时,每天晚上11、12点下班是家常便饭,白天开会晚上写文档,苦不堪言。逼得我不得不学习一些时间管理的理论及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做好。为了能够提高工作效率,我曾经混迹于各类时间管理、GTD(get things done)网站、论坛,购买了多本书籍,并结合自身情况反复实验各类方法,终于在经历一年多的时间后,找到了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好方法:养成每天写工作日志的习惯。简单地说,工作日志就是把你每天做了哪些事情都记录下来,以下是我的工作日志表。在每天下班前我都要安排好下一个工作日的工作计划,并要求细化到小时。每天的工作计划星期一今日计划(Plan)8∶30~9∶00 1. 验证上周末××产品升级情况;9∶00~10∶00 2. 编写××产品规范书;10∶00~11∶00 同上11∶00~12∶00 3. 与用户体验部门沟通××产品用户调研项目;4. 与××厂商沟通××合作开发项目;12∶00~13∶00 午休13∶00~14∶00 5. 参加××产品每周工作例会;14∶00~15∶00 6. 编写××运营活动数据分析报表;15∶00~16∶00 7. 与营销组沟通××营销方案产品设计需求;16∶00~17∶00 8. 编写××产品月度汇报材料;17∶00以后今日完成(Do)8∶30~9∶009∶00~10∶0010∶00~11∶0011∶00~12∶0012∶00~13∶0013∶00~14∶0014∶00~15∶0015∶00~16∶0016∶00~17∶0017∶00以后检查(Check)总结(Action)等一天的工作完毕后,以上的表格就变成了下面的样子:每天的工作总结星期一今日计划(Plan)8∶30~9∶00 1. 验证上周末××产品升级情况;9∶00~10∶00 2. 编写××产品规范书;10∶00~11∶00 同上11∶00~12∶00 3. 与用户体验部门沟通××产品用户调研项目;4. 与××厂商沟通××合作开发项目;12∶00~13∶00 午休13∶00~14∶00 5. 参加××产品每周工作例会;14∶00~15∶00 6. 编写××运营活动数据分析报表;15∶00~16∶00 7. 与营销组沟通××营销方案产品设计需求;16∶00~17∶00 8. 编写××产品月度汇报材料;17∶00以后今日完成(Do)8∶30~9∶00 1. 完成上周末××产品升级情况的验证;9∶00~10∶00 2. 编写完毕××产品规范书;10∶00~11∶00 同上11∶00~12∶00 3. 与用户体验部门沟通完毕××产品用户调研项目;4. ××厂商有事未到,讨论延期,明天继续;12∶00~13∶00 午休13∶00~14∶00 5. 参加××产品每周工作例会;14∶00~15∶00 同上 6. 例会时间过长,导致没有完成××运营活动数据分析,明日继续;15∶00~16∶00 7. 与营销组沟通××营销方案产品设计需求;8. [临]∶与老板沟通下季度产品规划;16∶00~17∶00 9. 编写完成××产品月度汇报材料;17∶00以后 同上检查(Check)今日得分:B计划工作:8;完成计划工作:6;完成临时工作:1原因:××厂商有事未到、下午开会时间过长。总结(Action)解释一下表格填写要求:1. 按照PDCA循环(戴明环),将工作日志分为4个部分:计划、完成、检查、总结(Plan,Do,Check,Action);2. 在“今日计划”里,将当日重要的工作任务列为必须优先完成的工作项目,用特别标记标出(如红色,星号等);3. 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在“今日计划”里在该项工作上划删除线,同时在“今日完成”区进行填写,表示该项工作完成;4. “今日完成”区里的“ [临] ”代表临时的工作任务,不在“今日计划”中;5. 如果某项工作当日未完成,就用红字标注,下班后统一放置在后期的工作计划里;6. 每天在“检查”区里给自己打分,A为优秀,完成全部工作任务;B为良好,完成大部分工作任务;C为合格;D为最差。定期汇总分析,如果发现近期打分较低,就要考虑是工作任务过重还是临时任务过多等原因,找到原因后就要想办法解决,免得压垮自己不说,工作任务也完成不了。7. 每天在“总结”区对今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成功的经验要加以记录并在后期的工作里推行,失败的教训要加以总结,避免以后再犯。仅仅做每日工作记录是不够的,每周、每月都要进行计划和总结。原理大同小异,都是在周初、月初的时候,对本期的工作目标、内容做总体的计划安排,设置优先级,然后每天记录。到周末、月末的时候,再进行总结,看看计划的工作是否完成,效果如何,等等。具体到产品经理这一职位的工作记录,首先我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分解为5个方面:1. 市场研究:包括研究市场发展趋势、竞品分析、用户调研等;2. 产品设计:产品规划、需求整理、产品设计等;3. 项目开发:跟踪各类研发项目、对外合作项目的进度等;4. 产品运营:参与运营数据分析、客服、运维支撑,将运营数据、用户反馈转化为下一个版本的需求;编写各类产品文档等等;5. 市场推广:为营销、市场提供相关的产品支撑等。然后在月计划、周计划里,将当前的各类工作任务进行适当地安排。各类工作的时间资源分配比例大致为:市场研究10%,产品设计25%,项目开发20%,产品运营35%,市场推广10%。工作安排好后,每天就按部就班地执行下去,如果遇到临时任务,或者情况变化,随时都可进行调整。经过大概1年的实际运用,我感觉自己越来越具备掌控工作内容的能力了。每天写工作日志,可以给你带来如下几点好处:1. 提高计划能力。有助于培养自己具备将整体工作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分解到日常工作里的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 提升执行能力。让你在工作时分清主次、更加专注、高效。制订工作计划后,还需要强悍的执行能力,确保工作一项一项完成,直到完成工作目标;让你工作分清主次。重要的工作事先要多多安排资源、时间,不要吝惜。不重要的工作可堆到一起统一处理,实在处理不完延期一两天也不影响大局;让你工作更专注。有任何临时的工作任务你先记下来,然后再安排到某个日子某个时段,而不会打搅到你现在手上的工作;让你工作更高效。将每日的工作安排到每个小时里,督促自己必须按时完成工作,否则每天的工作总结会很难看。3. 增强业务能力。通过每天检查记录的工作内容,进行自省、反思、总结,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有助于增强业务能力。最后,跟大家分享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优秀是一种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仰慕优秀的人,我们都渴望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是又似乎感觉优秀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很难达到。其实,优秀离我们并不遥远,优秀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你做的每一件事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好的工作习惯就是在追求优秀。追求优秀是一种积极的意识,这种意识可使一个人脱胎换骨,最终成就一个全新的你!
imqianxun:
来个短点的答案&& 迁移习惯到数字平台如果你平时记笔记也是不同主题的各一个笔记本这种,使用各种笔记软件多建数字几个笔记本就好了。比如Evernote,比如Onenote,比如WizNote如果你平时记笔记习惯到处写,没有在意特定笔记本记录特定内容,则使用一个笔记软件随便写就好&& 形成良好的寻找习惯搜索,搜索,还是搜索&& 经常Review收集和记录只是知识的第一步,多Review,把知识从这些平台放入自己的脑子,成为自己的习惯。笔记系统的建立参考第一步就好了,如果你能坚持的下来,采用超长的那个答案会更好。
其他回答中介绍的工具,我都用过,而且都是很深入很透彻地用过。但都不如这个:不要讲究格式,不要构建系统,要的就是,一旦有想法,随时随地提笔就记,当然也可以画。买个TN本,随身携带。一切需要注意的,只有两点∶1. 记得要写日期2. 别弄丢(图为刚给本子换芯,顺手拍下)
如何建立个人知识体系(一)
笔记架构和笔记入门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现代社会学科分工细化,每个人需要有广博的兴趣爱好,也要有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加之,碎片信息过多,知识碎片化,不成体系的知识在使用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来自整合和创作两个方面。&&完善知识体系的目的:1.让你成为一个不断创作的人,而不是一个只会做内容消费的人 2.依托知识体系建立更广阔,更客观的价值观 3.以此获得更好的就业,升职,创业机会个人知识体系的三大认知误区1.不是单纯的收集知识,收集的目的创造,而不是为了收集而收集,我身边有很多使用EverNote的朋友,他们就是把EverNote当做一个资料收藏工具来用,不见去整理,更别提回顾和创造,尽管原始资料收集这个环节很重,但是一个软件过度宣传这方面的功能,说明在内容创造这个环节是缺失的2.不是为了显摆,很多人认为使用电子笔记会让自己很优雅,我的观点恰恰相反,实用和务实是做知识体系的最基本原则,一个务实做事的人在我眼里才是最优雅的。3.不过分依赖设备,不是非要为了用OneNote,就去买Surface Pro 4,买Surface Book。 我自己曾陷入这样的误区,以为买了好的设备就会有记录的动力,实际上记录的动力是来自于工作的需求,和自己斯巴达式的自虐心理,大概经过半年的努力,慢慢的养成了习惯,一直延续到现在,我的记录方式很多样化,用的是Android,OS(6P和iPad Air),Surface Pro初代机,有时候在出差的过程中需要集中大块时间写方案做策划的时候,就近找一个网吧,用web端也行,还出现过手机没电,车开在荒山野岭,需要记录,就用traveler's note,纸质的笔记本和笔记录,因为记录的方式不重要,最终我们是要把这些零碎的信息统一放在一个平台上整理,这才是我们记录的目的。个人知识体系 :传统时代 VS 互联网时代&&传统个人知识体系1.强调大脑的记忆力,没有外部工具的辅助,大脑的作用尤为重要,必须得把要用的东西背下来,大脑的负担很重,有谁能在离开高中五年后,还能把初高中背诵的课文背下来?2.强调知识点和知识面的同步记忆,我理解的知识点就是知识的关键字,知识面就是知识的若干关键字组织后的,还原的知识的整体状况。要知道大脑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把有限的精力用要在刀刃上!3.知识管理方法单一,以纸质笔记为主,可检索性差。有知识体系意识的人朋友开始使用笔记本,记录各种信息,高级的一点的,分区里面有各种文件夹,文件夹下面有各种doc或xls,但更多朋友尽管从业了两三年的时间,依然连个像样的笔记本都没有,培训开会都是只听不记,培训之前激动,培训的时候心动,培训完之后不知道该怎么动。&&互联网时代的个人知识体系1.获取知识的环节,强化知识点(关键词)的学习和记忆,只记住知识核心的部分,弱化知识点细节的记忆,依靠互联网和电子笔记作为第二大脑参与记忆 2.创造和加工环节,大家关注了收集,忽略了创造,我的笔记中90%以上都是自己手敲出来的,创造内容才是整个知识体系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创造内容达到两个目的:(1)对收集到的内容的消化吸收,学以致用 (2)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初级的个人知识体系&&收集1.网页剪辑在PC端安装OneNote后,在网页的页面上右击,点击发送到OneNote即可2.微信文章收集使用微软的OneNote的微信服务号,把要收藏的文章发送到OneNote,该文章就会出现在你的OneNote笔记的默认笔记本下的微信保存的分区里面3.其他渠道信息收集(1)在ios上,有些好的软件如读读日报,知乎,和界面上的好文章,可以先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我是先分享给我的微信小号,再用微信小号推给OneNote (2)在看报纸和期刊的时候,有些不错的文章,直接用OneNote里面的拍照记录,OneNote新增了类似Office Lens的功能,自动调整角度,切边,亮度调节 (3)录音,这个功能非常好用,我经常在婴童行业群里面讲课,也在喜马拉雅fm有自己的婴童行业培训的讲座,现场讲课会有临场发挥不稳定的问题,就用OneNote提前录制好,在微信群里面讲课的时候,用平板对着手机播放,58秒一段,音源输出很稳定4.利用个人简易GTD模板收集信息(1)我们收集信息的来源不只是网络,还有我们在胡思乱想的时候的灵感碎片,直接记录在GTD模板里面 (2)每一天新结识的朋友,把对他的第一印象记录在GTD模板里面,方便下次见面之前做好功课,如果我和第二见面的朋友说:你穿衣服真的很考究,我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你那件衬衫很漂亮,今天的这件也气质超强,你选服装的眼光真好,咱们店里面的服装销售应该也不会差。一句话就可以把沟通的冰点融化掉 5. 手写笔记的记录 (1)培训课堂上不适合使用手机或笔记本记录的,我就用纸笔手写,晚上下课后整理到OneNote中 (2)零星的traveler's note记录信息,一天一整理,有用的信息转记录到OneNote中 (3)每一天花在这上面的时间平均不会超过10分钟。要日日整理,不能积累太多一次性整理话费的时间多,效率不高,而且会漏掉很多重要的信息,例如24日我用traveler's note记录下“陈列,八层”关键字,当晚我在OneNote上记录的时候,知道自己当时在想的是:湖南一家婴童连锁的陈列标准是食品货架2米4高,货架分八层。如果是过了几天再来整理,我早就忘了当时想的内容了,甚至会把这个信息忽略掉&&整理1.树形目录的好处 (1)逻辑结构性强 (2)层级关系分明,方便整理 (3)tag适用于轻量化的知识管理,面对层级分明,要求有严谨结构逻辑的知识体系来说,树形目录才是王道2.个人推荐的树形目录结构 (1)流水信息笔记本 默认分区,大量未处理的信息都收集到这个里面(安装OneNote自动默认有一个personal笔记本 (2)兴趣知识笔记本 流水信息里面的信息整理后,分类存储到兴趣知识笔记本中。前期信息量小的时候,多个兴趣的资料可以合并到一个笔记本里面,后面随着信息的积累越来越多,可以分拆为一个兴趣一个笔记本(3)专业知识 一个笔记本就是一年, 一年下面设立12个分区,代表十二个月。每个月下面用页面缩进的方式,建立常用的工作组(日程和费用,会议组,培训组,日常管理组等)3.区和页面命名的建议 (1)为方便整理和检索,标题命名尽可能的详细 (2)页面标题标准命名方式如下:贝贝拉姆郑州第七届总裁班培训记录(时间+地点+页面主题)4.归档 (1)每一个页面都必须有自己从属的分区和笔记本 (2)好的归档习惯是这样的:你的分区方式可以不是最完美的,但是只要你所有的归档方式都是用这种方式处理,这个知识结构就没有问题 (3)坏的归档习惯是这样的:今天按日期归档,明天又按类别归档,后天又按来源归档,这样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删除笔记本,重新再来&&回顾1.利用好碎片化阅读时间,笔记记好只是第一步,不间断的对笔记进行回顾,才是知识体系建立入门必备,我平时主要利用两个时间回顾 (1)睡前回顾,手机上是没有类似网易新闻,头条等聚合新闻app的,太浪费时间,我主要使用界面app和知乎,配合读读日报,手机不装游戏,睡前半小时回顾 (2)无聊的碎片时间,如等人,等车,或者在火车上时,就打开手机看看记录下的内容,如果有灵感,直接写2.强迫自己去整理文字 (1)我自己有个强迫症,对收集下来的文章,读完一遍后,要把内容重新按照吃自己的理解重新梳理一遍,重新分段,重新设定自动编号 (2)自己写的东西,凌乱的关键字,会聚合成一个主题,然后用自动编号系统梳理出大纲,方便闲暇时往里面填充内容3. 经常整理自己的笔记,会有三个好处 (1)了解笔记的结构 (2)知识经常回顾,加深印象,用的时候从容(3)去芜存精,记录中的一些不必要的信息删除掉如何建立个人知识体系(二)
创造和加工知识创造和加工的思维&&会创造和加工才是知识的主人收集一直都不是OneNote最引以为傲的地方,无边界的创作才是OneNote的精髓。学习的三个境界: 1.(采矿)喜欢学习 2.(精炼)把学到的东西写出来/和团队一起创作 3.(售卖)把创作的东西分享出去&&培养自己的框架思维我在做团队营销会议的时候,经常遇到这几个棘手的问题 (1)问题发散,讨论跑题了,往往是带着A问题来讨论,最后把B问题讨论解决了,A问题依旧存在 (2)陷入细节,比如一场促销活动讨论,计划是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里面最重要的是促销设置和宣传推广,结果发现团队仅在促销主题的命名上就用了40分钟的时间,太多考虑了次要因素的细节,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使用OneNote后,利用表格和自动编码,效率明显提高 (1)策划地推活动之前,先搞清楚有哪几个关键环节,如(时间、地点、主题、任务、地推促销内容、物料、人员安排),这几个关键词就是活动的顶层框架,把这些关键词作为表格或自动编码的一级分类 (2) 有顶层框架后,团队里面大家提到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不时迸发的灵感,分别填入到所属的顶层框架中。 (3)遇到团队思路卡在某个不重要的细节中时,我作为主持人,可以把大家的思维拉回来,这样才能hold住团队协作创作的时候,不会变成茶话会在日常生活中,这种思维也非常实用,比如 (1)策划一场户外的聚会,案子三下五除二就写好了,细节上有些纰漏我也不是很在意,直接扔到聚会群里面,大家立马沸腾起来,贡献建议,提出异议等,我立马修改,再抛出一次,大家讨论后我再修改一次,基本上三次一过,这个案子就很成熟了,可能遇到的细节大家都已经在讨论中找到了预案,而且现在流行参与感,这就是让大家参与进来啊,参与了才有成就感。 (2)再如,催魂小编天天要稿件,主题是如何使用OneNote做知识创造和加工,没办法,得写啊,先想想框架,WHY在上期写过了,WHO就是OneNote的用户,WHERE is here,还有WHAT(简介和好处)和HOW(怎么去做)没有涉及,那顶层框架就出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笔记本进不去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