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和低保户条件无子女,76岁无经济来源,低保户多年怎么办五保。

这两种人将要被国家重点照顾!看看有没有你呢!|五保|农村|标准_新浪网
这两种人将要被国家重点照顾!看看有没有你呢!
这两种人将要被国家重点照顾!看看有没有你呢!
2018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因此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贫投度,国家相应出台了农村低保政策、农村五保政策,国家每个月会给低保户、五保户“发工资,给他们”发放低保补贴、五保补贴,用于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2018年我国城乡低保标准、五保标准同比分别增长9.9%和16.6%,全国所有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五保标准都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扶贫标准。截至到目前,我国的扶贫标准是3070元。这就意味着以后在农村,无论是低保户或者五保户,一年最少可以领到3070元,每个月至少能拿到到255元。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农村低保对象4500万人左右,五保对象400万人左右,加起来一共在6500万左右。这就说,这6500万可以享受国家兜底保障,以后每个月能领到手的低保补贴、五保补贴更多了。哪些人可以被评为低保户和五保户?1,农村低保户的申请条件。2018年低保户申请又快开始了一、残疾人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呢?申请低保的条件是什么?有残友留言称,他是一名残疾人,但至今没有享受有关补助。了解后发现,该残友不是低保户。 “残疾人在身体或心理上存在着缺陷,属于弱势群体,为何不能全部纳入低保呢? ”这名残友问。其实低保的评议不是以残疾与否来定的,“很多残疾人身残志坚,创业成功,家庭条件十分不错,如果将残疾人一律纳入低保,也是不公平的。 ”低保户的申请条件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1、凡具有本市正式农业户口,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户籍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农村居民均属保障范围。2、夫妻一方持有本市农业户口,其配偶及子女为外省市或本市其他区县农业户口,在现居住地定居一年以上,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所在区县当年农村低保标准的人员。3、其他符合享受农村低保待遇的人员。4、具有正常劳动能力,无正当理由拒绝劳动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采取规避法律(法规)行为造成无经济来源、生活困难的人员不属于农村低保范围。注意:1、两项条件都满足才能申请低保,例如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但如果家境本来就很殷实,也不符合申请低保的条件。2、一般情况下,一个家庭可申请一个低保,但对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必要措施给予生活保障。2,农村五保户的申请条件。五保户是指既无劳动能力,又无经济来源的老、弱、孤、残的居民,国家对这部分人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简称“五保”,这些人享受国家五保福利待遇的家庭即为五保户。目前为止,各省市地区还没有公布2018年五保户补助标准,另外,不同地方由于经济、政策方面的因素,补助的标准也有所不同。但是国家规定,农村五保户补助费用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所以,根据这个数据可以大约估算出发放补助的金额,从全国情况来看,五保户每年能够领到元的补助。大家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给小编留言评论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我有个兄弟是68年的、未婚、无子女、无住房、请问能够申请五保户、和住房吗?
提问者:热心网友
您可能对以下关键字也有兴趣:
我有个兄弟是68年的、未婚、无子女、无住房、请问能够申请五保户、和住房吗?
您好,申请五保户的条件:1、被五保人自身无生活能力,并且愿意被五保。2、被五保人没有抚养人(如父母、儿女),或抚养人(父母、儿女)不具备抚养能力。3、不少地方如果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在女儿出嫁后亦按无抚养人考虑。1廉租房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在本区,取得本市户籍满5年的方可申请。各地的申请条件由于具体情况不同会出差别,请希望申请廉租房的朋友就近到当地的相关部门查询当地的廉租房申请条件细则。或者把你的地址及户籍写下来望采纳
相关问题:>>
交房过户中
购房完成后
账号不能为空
密码不能为空
验证码必须4位
用户名4-20位数字字母中文下划线
密码不正确且不能为空
*确认密码:
确认密码和密码不一致
验证码必须4位
我已阅读并同意
城市房产:
热门城市房价:长洲镇竹湾村五保村2004年落成,然而在这8年多时间里,五保户却不愿入住,目前里面只安置有一名低保户五保村为何被闲置?
http://www.wzljl.cn&&&& 09:53&&&&作者:记者 余静&&&&来源:
2004年,由广西风采福利彩票资助建设的竹湾村五保村落成,7个房间至今却并没有五保户入住。据记者调查获悉,在这8年多时间里,除了2005年洪水期间,部分受灾低保户、特困户因房屋被浸泡搬进去住过一段时间,以及低保户杨亚萍一年前搬进去住之外,该村的两名五保户老人都不愿住进去。
五保村,顾名思义,是指给五保户住的地方,但为何至今仍然空置?
记者调查:五保户不愿意入住五保村
在位于长洲镇竹湾社区后侧不到100米处有一栋三层的楼房,据了解,这栋房子属竹湾社区委员会所有,二三楼已出租,只有一楼作为五保村,共有7个房间,均带个人厨房和卫生间,院子活动范围有十来平方米。日前,记者探访五保村发现,只有低保户杨亚萍住在其中一个房间。
十几年前,杨亚萍不慎摔断双腿,从此只能依靠轮椅出行。大约六七年前,杨亚萍与前夫离婚了。一年前,杨亚萍向竹湾村村委求助,希望村委能帮忙解决居住的问题。当时,村委会工作人员考虑到她双腿残疾,就把她列入低保户范围,并同意让她搬进五保村居住。“考虑到杨亚萍确实有困难,且五保村有空置房间,所以就让她搬进去住了。”竹湾社区书记甘广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竹湾社区副主任龙北新说,五保村建成后,为了鼓励五保户入住五保村,所有生活设施全部由社区居委会提供,并且水电费全免,五保老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搬到五保村住。村委会的工作人员曾多次上门引导村里的两位五保户入住,但他们均表示不方便而拒绝入住。
据了解,目前竹湾社区两位五保户仍住在自己家中。他们分别住在竹湾村十二组和十三组,距离五保村有些远,走路大概要20分钟。住在竹湾村十二组的五保户黄如柏今年76岁了,双眼失明60多年,没有结婚的他年轻时由父母照顾,父母去世后由弟弟照顾,现在由侄子照顾他的日常生活。
五保村位于竹湾社区居委会办公楼的侧边,距离竹湾村卫生所、长洲派出所也不到50米,走到路口有一个公交车站,马路对面即为竹湾市场。但记者在走访调查时得知,竹湾社区的这两位五保户都认为,搬到五保村住不太方便。
五保户:集中供养起居不便无人照顾
五保户为何入住了五保村反而更不方便呢?
“以前烧柴火时,我还能自己做饭,现在都用煤气或者电了,我不敢用,侄子侄媳妇也不放心我使用这些东西,所以吃饭洗澡都是到他们家解决。如果一个人搬到五保村住,我可能连饭都吃不上了。”五保户黄如柏告诉记者,当初村委工作人员来请他搬到五保村去住,但考虑到一个人生活会更加困难,而且弟弟以及侄子侄女们也认为他们有能力照顾一个双目失明的老人,让他一个人搬到五保村住不适宜。
黄如柏如今年事已高,行动更加不方便了,五保村只是提供给五保户的一个住所,不像在养老院,有护工专门照顾生活起居,因此,黄如柏的顾虑也有其充分的理由。
而在杨亚萍所住的房间里,记者看到,杨亚萍使用的是电磁炉、电饭锅等家电,传统烧柴火的炉灶在五保村并未设置有。
另外一位五保户李灿阳目前则一个人住在竹湾村十三组,他住的是父母留下来的老房子。这所房子是一座破旧砖房,屋子后面有两个露天粪坑。屋子里,通往阁楼的木梯已经腐坏,有部分屋瓦已经缺失。“这是一座危房,但还能勉强住人。”李灿阳说。
李灿阳的眼睛还有部分感光能力,因此能够照顾自己的衣食住行。当记者问到,为什么宁可住危房,都不愿意到五保村住时,李灿阳说,在自己家住,出入还能和亲戚以及熟识的邻居说说话,但是到五保村住,不仅要花费时间适应新环境,最重要的是离自己熟悉的邻居和亲人距离更远了。“现在年纪不算太大,还能四处走动,以后老了,走不动了,想见他们,和他们说话就更难了。”
“两位五保户都是视障人士,如果入住五保村,反而要请专人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竹湾社区书记甘广标说,五保村作为一个公益项目,并非盈利机构,不可能像养老院那样,有护工专门照顾老人的日常生活,居委会也不可能专门派人手去照顾五保户。因此,竹湾社区的这两位五保户都不愿入住五保村,而宁可在家里住,至少还有亲戚、邻居照应着。
此外,情感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也成为五保户不愿入住五保村的主要原因之一。竹湾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社区能够做的,只是尽可能地解决他们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难。
从五保村到这两位五保老人的家,其中一条路需要穿过马路,从西江汊河桥桥底下的新路走过去,另外一条路则需要穿过菜地,从房子之间的巷道兜兜转转才能走到,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无论从哪条路,均需要花上二十来分钟。这对两位视障人士来说,都具有一定的困难。而他们的亲属也是住在自己家不远处,如果这两位五保户都搬到五保村住,相互之间的探视有一定的困难。
竹湾社区:作为应急安置场所
竹湾社区只有两名五保老人,但五保村却提供了七个配套单间,人数与设施明显不相符合。记者了解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0年向有关部门、机构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五保村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有明确要求,五保村的建设标准为:“新建五保村住房一般建成二层以下的砖混结构房屋,建设总面积不低于200平方米,按不少于居住10人的规模建设,单人单间。”
据了解,建设五保村的资金筹措有四个来源:自治区补助,市、县(市、区)投入,村级集体经济以及社会捐助,因此,五保村属于公共设施,它是为解决和改善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问题而建立的。如今,生活设施基本配备齐全但却空置。建立五保村,目的是为了解决五保户、困难户的住宿问题,而且对于五保户而言,入住五保村方便集中供养。可是,耗费了大笔资金建成的五保村,如今却被闲置下来,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尽管竹湾社区的五保老人没有搬到五保村住,但目前仍有一个低保户在住。五保村毕竟是一个公益项目,对此,是否会引发社区居民之间的争议呢?竹湾社区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杨亚萍入住五保村已有一年,在此期间,从未有居民前来讨要公道。
村民们认为,只有无依无靠,或者遭遇大不幸,如像杨亚萍那样双腿瘫痪无法行走,没有正常收入同时也居无定所的人,才需要被安置在像五保村这样的地方。
竹湾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刘军谊表示,工作人员曾多次引导五保户入住五保村,但这完全以自愿为主,不能强制要求他们入住。但是,五保户随时都可以搬进来,五保户所需的物资一直都准备着,只等他们入住便可将这些生活用品搬进去。
“在重大自然灾害期间,只要是无家可归的,都可以搬进去住,除此之外,没有别的申请入住标准以及程序。”竹湾社区副主任龙北新表示,目前只能作为一个自然灾害的应急救助场所,或者是经调查属实,属于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也可申请暂住。当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导致低保户的房屋无法入住,或房子被鉴定为危房而又没有其他住所时,低保户可申请暂住五保村,待自然灾害过去、房子修缮完毕则需搬出。编辑:黄东莹&&&&
《梧州快报》本地新闻早知道&&梧州第一手机新闻资讯平台
订阅方式:移动用户发送by到&&&
我也来说两句
共条评论 |
留言内容:
版权所有: 梧州日报社导读:五保户和低保什么区别,农村低保户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两者区别是:低保户只计算家庭收入,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二者区别:1、对象不同,低保户是城镇下岗职工和没有经济来源的城镇特困人员,五保户和低保什么区别农村五保户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农村居民,即指60岁以上无赡养人的老人,或无抚养人的未成年人。农村低保户是指共五保户和低保什么区别 农村五保户是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农村居民,即指60岁以上无赡养人的老人,或无抚养人的未成年人。农村低保户是指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所有农村居民。两者区别是:低保户只计算家庭收入,五保户要看是否有赡养人或抚养人。
五保供养的内容:
(1)供给粮油和燃料;
(2)供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
(3)提供符合基本条件的住房;
(4)及时治疗疾病,对生活不能自理者有人照料;
(5)妥善办理丧葬事宜。
(6)五保对象是未成年人的,还应当保障其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五保供养的标准。
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五保供养的形式。实行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根据五保对象的意愿,可吸收五保户入敬老院集中供养,五保户入院自愿,出院自由。实行分散供养的,应当由乡镇政府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受委托的抚养人和五保对象三方签订五保供养协议。
低保:是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简称。
是在城市已经建立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
二者区别:1、对象不同,五保户是农村鳏寡孤独贫困人员,低保户是城镇下岗职工和没有经济来源的城镇特困人员。2、救济方式不同。
农村五保户的财产谁来继承? 在线荐稿记者博客联系记者
□记者孙燕通讯员贾玉仙苏晓伟
在农村,年老、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有权享受吃、穿、住、医和葬方面的五保供养待遇。而只要村委会对五保户给予了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一般即有权获得其财产,但现实中却有一些已尽义务却无法获得财产的情形,这是为什么?
村民杨大娘生前是一个五保户,其生养死葬全部由村委会负责。但村委会与杨大娘之间并没有就杨大娘的财产归属达成过任何协议。2013年3月初,杨大娘去世后,村委会将其房屋改造成村办企业工厂,此举遭到了居住在外地的杨大娘哥哥的阻挠,其称自己是杨大娘唯一的法定继承人,房屋应当由其继承。村委会则认为,自己已对杨大娘承担了生养死葬的责任,当然有权获得杨大娘的房屋,而杨大娘的哥哥并未承担任何义务。未料,法院最终支持了杨大娘哥哥的诉讼请求。
村委会应当交出房屋。虽然国务院于日发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第十九条规定:“五保对象死亡后,其遗产归所在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该规定在日起施行的新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已被删除,即自该日起,五保户的遗产不再当然地归村委会所有。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五条规定:“集体组织对
五保户实行五保时,双方有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扶养协议,死者有遗嘱继承人或法定继承人要求继承的,按遗嘱继承或法定继承处理,但集体组织有权要求扣回五保费用。”本案自然不能例外。
签订遗赠协议应查清财产所有人
李某曾与村委会达成协议:由村委会对其保吃、保穿、保住、保医和保葬,等李某死后,其居住的一栋小楼即归村委会所有。2013年5月,李某去世后,村委会正式接管了小楼。可仅过了15天,李某的妹妹便找到村委会,称小楼是自己的,不是李某的,并出具了房产证,其妹妹要求村委会交出小楼。因已经作出诸多付出,村委会不肯让步,双方最终闹至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村委会将小楼交还李某的妹妹。
我国《物权法》第十七条、第三十九条分别规定:“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本案中,房产证已确定小楼归李某的妹妹所有,村委会与李某所达成的协议因已侵犯李
某妹妹的权益而无效。就无效民事行为,《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六十一条规定,自行为开始时起,即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本案的教训在于:与五保户签订财产遗赠方面的协议时,务必查清财产的真正归属。
老人尚未身亡无权获得约定财产
2010年1月,78岁的李大爷与所在村委会签订了一份协议,双方约定:由村委会负责给予李大爷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具体事项委托养老院进行,所需费用由村委会承担,李大爷的房屋归村委会所有。后,协议执行至2012年6月,李大爷在侄子的劝导下,随侄子一同生活,村委会未再承担任何费用。2012年10月,村委会将李大爷的房屋卖给他人,李大爷获悉后要求返还,遭到拒绝后,一纸诉状将村委会告至法院。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村委会退回李大爷的房屋。
尽管李大爷与村委会所签订的协议已经明确约定李大爷的房屋归村委会所有,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也已规定,不得在五保户去世前处理其财产。即在李大爷去世之前,村委会只能是其房屋管理人,而无权提前处分李大爷的房屋。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本案中,村委会在李大爷尚在人世时即将房屋卖给他人,明显违反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强制性规定,改变了五保的福利性质,也损害了李大爷的合法权益,应该返还。当然,鉴于李大爷撕毁合同,村委会有权要求其退回相关费用。
包含总结汇报、办公文档、IT计算机、外语学习、考试资料、计划方案、旅游景点、文档下载、出国留学以及五保户和低保什么区别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问政对象:金堂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晓涛
问政人:小陈
五保户或低保户申请条件
我舅舅家住广兴镇,年近70,未婚,无子女,年老,无经济来源,请问可以申请五保户或者低保户吗?农村申请五保户或者低保户的条件是什么?流程是什么?补贴标准是什么?申请到的几率有多大?请尽快答复;
答复单位:广兴镇&&&&&&&&&&答复时间: 11:32:02.0
陈女士:您好!来信收悉,对您反映的问题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庚即责成镇民政办调查处理,现将你咨询的问题回复如下:经调查:低保保障对象应符合户籍状况、家庭收入、家庭财产3个基本条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且符合当地低保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通过审核审批程序,可以获得最低生活保障。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政策,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贫困家庭,特别是主要成员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五保即城乡特困人员。持有我县户籍的城乡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同时具备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依法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低保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照消费支出比例法确定低保标准,原则上参照当地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每年调整一次。原则上符合条件应保尽保。按照您的叙述,您的舅舅初步符合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但是低保审核要经过:本人书面申请、信息财产核对、入户调查等程序。建议您携带您舅舅的户口本、身份证、残疾证、房产证、土地(山林、草地)确权证明、收入证明等有关材料到广兴镇民政办办理。因为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办理程序比较复杂,建议您携带有关资料到广兴镇民政办详细咨询。处理部门:广兴镇民政办&&&&负责人:谢忠友&&&联系电话:
满意度评价
留言者评价
(留言者评价需要输入发帖流水号和提取码)
您对答复的评价:
如果您选择不满意的话,请输入情况说明。
留言者的评价:还未评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保户好还是低保户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