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小米无人机超声波传感器定高模块拆出来的,看上去有个电源管理芯片,这是干啥的还有意义吗?

8923人阅读
技巧(123)
用开源飞控套件做一架Mini四轴飞行器
四轴飞行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世界上很多不太平的地方也用某疆的四轴做侦察,你只要花几千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套“进入白宫同款”的四轴无人机。不过,要是能亲手制作一架比手掌还小、仅重30多克的Mini四轴飞行器,一定会更有成就感吧。
本教程将会教大家用一套基于Arduino平台的开源四轴飞行控制系统(飞行控制系统,简称“飞控”。下同),来制作一架Mini四轴飞行器。
材料准备:
MWC飞控(PCB已经做四轴飞行器的形状)*1
716或720空心杯电机*4
45mm,孔径0.75mm螺旋桨*4(正反桨各2只,共4只)
300mAh 25C 3.7V锂电池*1
USB转TTL下载器*1
HC-06蓝牙模块*1
2.54mm杜邦线若干
AR6100e DSM2制式微型接收机 *1
航模遥控器:华科尔Devo 7e或Devo 10(可刷入开源的Deviation固件,兼容各种制式,功能无比强大)
30-50W尖头电烙铁
热熔胶或20mm宽3M双面胶
Step 1: 了解四轴飞控原理
四轴/多轴飞行器的控制原理并不复杂,以四轴为例,四个桨旋转起来构成一个四旋翼平面,靠飞控系统控制每个动力组的输出,来控制整个四旋翼平面的倾斜,靠升力的分力来改变飞行方向。我们都知道螺旋桨旋转时会对机身有反扭力,因此四轴飞行器的四个螺旋桨是相邻两个方向相反,相对两个方向相同,这样就可以克服整体的反扭力,保持稳定。如果是要水平方向转动,只要让相对两个同向的螺旋桨加速,另外两个减速,打破反扭力的平衡,但总升力保持不变,就可以慢慢转动了。
飞控是多轴飞行器最核心的东西,最基本的飞控是一个3轴陀螺仪,感知飞行器在X、Y、Z三个轴向上的位移变化,控制各个电机补偿动力以保持整个飞行器的平衡。
MWC飞控全称是MultiWii Flight Controller,最早是作者用Wii体感增强手柄(或Nunchuk鸡腿手柄)里的传感器加上一片Arduino Pro mini发起的一个开源项目。支持和贡献代码的人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完善,也有商家逐渐把它做成半商品化的飞控,比如我们这次用到的由“长江智动科技”制造的这款Mini WMC飞控。它的MCU是一片Atmel 328P,和主流的Arduino一样的,传感器芯片是MPU6050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另外板上还自带电源管理芯片以及驱动空心杯电机用的MOS管,因此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一架Mini四轴飞行器的搭建。
Step 2: 焊接TTL串口下载器、电池、接收机等接口
在材料包中找出一条2.54mm的排针,这些排针是给飞控上的各种接口准备的。你可以看到飞控的前端(标有▲的方向是前端)有5个孔,这里是TTL串口的位置,上面标注有GND、5V、TX、RX、DTR。在一条排针上掰下5根针的一段,将针短的一头插入5个孔中。放心,肯定合适,这是2.54mm标准(1/10英寸)的,这时你需要翻过来,在飞控底面将露出来的短针焊接在焊盘上,这样,TTL接口就准备好了。这里可以连接USB-TTL下载器以及蓝牙模块等。
同样的方法,你还需要掰下6针排线,焊接一个接收机接口,标注有GND、VCC、YAW、THRO、PITCH和ROLL,他们的意思是地线、供电线以及方向、油门、俯仰和横滚通道(是不是晕了?后面)
在飞控板的后端,还有两个孔,是电源的+/-极,同样掰下2针排线,焊到孔里,在这里插上小电池,可以给整个飞行器供电。
Step 3: 安装空心杯电机
这又是一个焊接的活,如果你的焊工不合格,那么需要考虑一下是不是先考个焊工证啦:P(我回头会在我的日志中介绍一些电子焊接的小技巧,敬请关注)
拿到Mini飞控板后,可以看到四个“腿”末端有四个圆孔,这里是安装空心杯电机的地方。将小电机插入圆孔,电机轴朝上,圆孔内圈的PCB板上有一圈金属焊盘,在这里可以用电烙铁上锡,将小电机的金属外壳和焊盘固定在一起。注意,固定电机时要让电机和飞控板之间保持垂直角度,四个电机固定的位置要一致,保持四个电机的高度在一个水平面上。
固定好4个电机,翻过来可以看到飞控的四条“腿”上有电机正负极焊盘,标注为VCC和GND,我们这里可以先将每个电机的正负极引线焊接在焊盘的VCC和GND上,一般红色线是正极,接VCC,蓝色线或黑色线是负极,接GND。后面我们可能会发现电机转向不对,这里很可能要焊开重新做。暂且不管,现在不焊不转的。
找出你的四个小螺旋桨,看仔细,他们两两是不一样的,分别是两个正桨,两个反桨,按照下图的布局,根据转向考虑好安装方式吧。
小常识:螺旋桨每个扇叶都是弧面的,弧面凸起的一面应该向上(或向前),叶片翘起的一边是转动的前进方向,这样你就可以分清四轴的每个螺旋桨应该怎么安装了。
Step 4: 准备好你的Arduino IDE
现在,你的Mini四轴的完成度达到了75%,需要连接电脑下载飞控源码了。
你需要找一台PC或Mac机器,里面已经装有Arduino IDE的,做好准备。将下面下载解压,把得到的“MultiWii”文件夹放到Arduino IDE的“程序库”里。Arduino
IDE的程序库在哪里?你可以看看Arduono的“文件-参数设置”,这段如果看不懂,那么说明你还不了解Arduino,先问百度或者等我慢慢处教程吧:P
拷贝完成后,重新打开一下Arduino IDE,这时就可以在“文件-程序库”菜单中看到“MultiWii”项目,戳之,稍后会打开一个新的Arduino IDE窗口,内置好多标签,这就是MWC飞控的整个项目的源码。
Step 5: 下载MWC飞控源码
拿出你的USB-TTL下载器,它一端是Mini USB接口,连接你电脑的USB线,这货通常在联网的情况下会自动找到驱动程序,如果找不到驱动,那就在下载安装吧。另外一端的五根或六根插针要用杜邦线连接你飞控的TTL接口,VCC接飞控的5V,GND接GND,TX接飞控的RX,RX接飞控的TX,DTR连接飞控的DTR,这样就可以了。
给小四轴插上电池,打开开关(飞控上有两个开关,一个是充电开关,一个是电源开关,都打开),连接TTL下载线和电脑USB,在Arduino IDE中打开MultiWii项目,在“工具-板卡”中选择“Arduino pro Mini(5V,16Mhz)”,串口号选择好,就可以准备下载了。
下载前,可以先校验一下,就是Arduino IDE工具栏左上角的“对号”,如果校验不成功,那么恭喜你,可能你需要Arduino IDE 1.0x的版本了。因为MWC飞控是在2013年之前的项目,调用的库文件较老,如果你的Arduino IDE比较新,可能会有问题。到Aruiduo官方网站下载1.0x版本吧。
如果校验没有问题,在Arduino IDE上点击“向右”的按钮,就开始下载了。下载过程中,TTL下载器会快速闪动,下载过程会有一个进度条。下载结束后,飞控上的蓝色指示灯会闪烁一下。
Step 6: 在MultiWiiConf软件中检测四轴
现在,我不得不告诉你,我给你挖了个坑,如果你只花了200元买了套件,而套件里只有USB-TTL下载线和蓝牙模块,那么很可能需要再花几百块填坑。有一句名言叫做“一如航模深似海,从此节操是路人”,就是这么回事。在此步骤调试的时候,你可能发现确实需要一套航模用的遥控器和接收机,在MultiWiiConf中你可能看到很多开关设置、通道行程设置等等,特别是四轴飞行器一般都有锁定和解锁的设置,以保证上电后的安全,没有遥控器还真有点麻烦。好吧,我回头会出一个详细的遥控器选购和设置的攻略(还有一句话叫做“带人入模,胜造七级浮屠”。阿弥陀佛,又是一坑)
在软件,这是一个绿色软件,不用安装,不过如果你双击它没反应也很正常,那是因为你的电脑里没有Java环境,到,然后就可以正常运行了。
用USB转TTL下载线Mini四轴和电脑的USB接口,在电脑上打开MultiWiiConf软件,你会看到左侧有PORT COM,下面会出现一个COM口,就是你的USB转TTL下载器的COM口,点击它,稍等片刻就会连接成功。蓝色LED灯会在一阵快速闪动之后熄灭,表示已经初始化完成。
软件的上部是飞控的PID设置窗口,点按READ可读取到飞控的PID参数。在软件的下半部是传感器姿态检测窗口,点按START进行数据读取,这时马上会看到所有传感器的输出状态,
飞行前,需要观察和调整必要的选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置通道正反向,校准通道中立点和通道行程;检查传感器输出信号是否正确(如果不正常则代表飞控有故障);测试启动电机后,飞控动作是否正常。所以在这里,就要用到遥控器了。
Step 7: 遥控器设置与解锁
如果你的套件中有接收机,并且有遥控器,那么需要将接收机连接在四轴的控制输入端口上。还还记得四轴上GND、VCC、YAW、THRO、PITCH和ROLL的几根插针么?你的接收机上通常也会有这些通道:THRO代表油门通道,ROLL或AILE代表滚转(副翼)通道,PITCH或ELEV表示俯仰(升降)通道,YAW或RUDD表示方向通道,找到这些通道的信号线,通常标记像一个小长城的垛口一样的那个针,用杜邦线分别连接到YAW、THRO、PITCH和ROLL四根针,飞控上的VCC和GND连接到接收机任意一个通道的+/-极上即可,所有通道的正负极都是并联在一起的。现在,你再打开四轴电源,接收机的灯就会亮起来。如果你的接收机从来没用过,那么还需要跟遥控器“对码”(Banding),通常是将对码线插在指定通道上,再打开遥控器就可以完成绑定。各家遥控器厂商的操作不尽相同,你需要看看说明书啦。总之我以后会出一篇详细介绍就是了。
当遥控器绑定了接收机,接收机也正常连接在四轴飞控上之后,现在你再插上USB-TTL线,将四轴连接掉电脑的USB接口,打开MultiWiiConf软件,这是你就可以看到软件的右上角的通道指示器中的蓝条可以随着遥控器摇杆的晃动而移动。对于这台四轴来说,需要的就是THRO、PITCH、ROLL、YAW四个通道,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看看这四个通道的移动是否跟遥控器上的这四个通道一致,如果顺序不一致或者方向不一致,都需要调整了。
遥控器对于四轴飞行器很重要的功能就是解锁,对于这套WMC飞控来说,解锁动作是油门最小(THRO通道数值在1100以下)同时方向最大(YAW通道数值在1900以上)参考上图,图中的日本手、美国手什么你可以忽略了,看软件中的具体通道吧。解锁后,Mini四轴上的蓝灯会常亮,这时轻轻推动油门,电机会转动起来。这时如果你发现电机转动的方向不对劲,那需要回到第三步那里,检查一下空心杯电机的正负极,调换一下就可以改变电机转向了。(四个电机的正确转向见上图)
Step 8: PID调整,加速度计校准,准备起飞!
首次起飞前需要调整PID,“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学自动化、控制论什么的童鞋一定会知道。
针对四轴飞行器来说,P是纠正飞行器回到初始位置的力度大小。这个修正力度是一个比例值,反映初始位置偏差值减去飞控输入控制方向变化的组合。较高的P值会产生较强的修正力去抵抗飞行器位置的偏移。如果P值太高,在飞行器返回初始位置的过程中会过冲然后再次往反方向修正,接着再次进行回到初始位置的补偿。这会导致飞行器出现持续振荡,严重的话会完全破坏平衡。
I是对角度变化进行采样与取平均值计算的时间周期。存在偏差时,返回到初始位置有个修正的过程,在修正过程中力度会越来越大,直到达到最大值。较高的I值会增强稳定的效果。增大I值可以减小漂移和提升稳定效果,但过大的I值会延长稳定过程的周期,同时也会降低P的效果。
D是飞行器回到初始位置的速度。较高的D值(数值与效果相反,较高的D值参数上会更接近0)意味着飞行器会快速返到回初始位置。增大D值(增大效果等于减小设定的参数值)会提升修正的速度,也会提升产生修正过量与振荡的几率,同时也会提升P的效果。减小D值(减小效果等于增大设定的参数值)会降低由偏差状态返回初始位置的振荡,恢复到稳定效果的时间变长,同时也会降低P的效果。
调整的时候,先点按MultiWiiConf中的的Read按钮,读取当前版本固件中的PID的初始值。遥控器解锁,用手小心抓着飞行器,增大油门直到接近悬停的位置,试着把它向前后左右倾斜,你会感觉到飞行器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压制人为造成的倾斜。改变ROLL/PITCH两个通道P值的大小,直到飞行器变得难以随意倾斜。YAW的P值可以比ROLL/PITCH两个通道的P值大一些,因为四轴飞行器是靠相对两个电机的反扭力不平衡来旋转方向的,我们的安装、外接的环境气流都会造成不平衡,我们希望方向锁定的更稳一些。
是不是有点晕了,没关系,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个Mini四轴PID设置的推荐值,大家按照最后一张截图设计基本就可以飞了。
小提示,在MultiWiiConf中改变数值的操作是这样的,用鼠标左键按住要改变的数值,然后左右拖动鼠标,改到合适的数字后松开左键即可,最后别忘了点击“WRITE”按钮上传修改过的PID数据。
除了改变PID参数,在最后试飞前,还需要校准加速度计。将四轴飞行器放在一个水平的地方保持静止,保证四个螺旋桨的平面与真正的水平面平行,这时点击“CALIB_ACC”按钮,大约5秒钟后,蓝灯快速闪烁,校准就完成了,你可以看到软件右侧的水平仪与飞行器同步,ROLL和PITCH的角度都恢复成了0。
最后说说用遥控器控制四轴飞行器的飞行:遥控器上的油门通道是同时控制四个电机转速大小的,转速越高上升越快,副翼通道是控制四轴飞行器左右倾斜的,俯仰通道控制四轴飞行器的前后倾斜,方向通道控制四轴飞行器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旋转。飞行器的控制要求每一个动作都要很轻柔,因为我们的飞行器很小,所以惯性也很小,非常轻微的动作都会有很灵敏的反馈。当然遥控器上可以设置舵量、比例、输出曲线什么的我暂时就不讲了。
Step 9: 扔掉遥控器,试试蓝牙控制
现在来谈谈用蓝牙控制四轴的事。我在这里先诚恳的道个歉,省得见了面您打我:这个打板成四轴样的MWC飞控要实现完全蓝牙控制,基本上不太可能,因为它只有一个MPU6050三轴陀螺仪+3轴加速度传感器,没有气压计(定高飞行使用)和地磁计(任意方向模式)。不过标准的MWC飞控的四轴飞行器确实可以用蓝牙模块来连接PC、手机、平板电脑,用来设置参数、作为地面站甚至直接控制飞行。我们现在就用这片“三等残疾”的Mini四轴,来体验一下怎么用蓝牙进行设置吧。
首先拔掉四轴飞控TTL接口上的USB-TTL下载器(不要告诉我你在试飞的时候一直带着它呢),用杜邦线连接蓝牙模块上的TX、RX分别到飞控TTL接口上的RX和TX,VCC和GND同样连接飞控接收机接口附近的VCC和GND(你说接口被接收机占用了?我不是告诉过你接收机上的所有正负极都是并联的嘛),这样开机后,蓝牙模块就可以工作了。
蓝牙模块在未配对时LED会快速闪烁,你首先需要和你的手机、平板或电脑的蓝牙装置进行配对。配对的方法我就不说了,自行百度吧,套件里的蓝牙模块初始密码是1234,不对的话再试试0000。
如果用PC上的蓝牙功能与飞控的蓝牙模块相连,打开MultiWiiConf你会看到有2个新增的COM串口,点击较小的那个,就会连接上飞控,这时操作各种设置,和使用USB-TTL下载线的作用是一样的,你也可以修改PID数据、校准加速度计等等。
如果想在手机、平板上控制它,需要先下载安装这个叫做MultiWii EZ-GUI的APP,目前只有在Android 4.0以上版本的设备上可以使用,IOS系统上没有,呵呵。同样的,在使用前需要将飞控的蓝牙模块与设备上的蓝牙进行配对,然后在MultiWii EZ-GUI上进行基础设置,基本上一路“下一步”即可。
MultiWii EZ-GUI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移动端飞行“地面站”,这个软件不仅可以查看飞行器姿态,还可以修改PID擦数,更改遥控器开关的设置(切换不同飞行模式),也能当作地面站,在Google地图上直接规划路径(可惜Google地图打不开,呵呵),甚至可以直接用蓝牙控制飞行器。
在“设置”页有一个“高级设置”按钮,这里就是用蓝牙控制飞行器的地方。你也看到了,有个大大的“警告”黄字,告诉你这个功能还不完善,你需要知道在做什么,嘿嘿。在这里有两个很好玩的功能:“跟随我”和“航向跟随”功能,在界面上也有明确的提示,需要在源码中去掉某些注释才能开启。至于怎么修改源码,那又要挖一个很大的坑才能讲清楚了。
在“高级设置”中有两种控制模式:Model control New和Model control Old。其中Model control New功能是一个大圆盘直接控制飞行器的前后左右,而Model control Old则是像传统的遥控器一样,有两个摇杆分别控制油门、俯仰、横滚和方向。此外还有个“AUX 控制”就是开关控制。如果想完全用蓝牙来控制飞行器,会遇到解锁的麻烦。我的方法是在PC上的MultiWiiConf中将AUX1开关的某个状态设置成解锁状态“ARM”,这样就可以这里的蓝牙遥控界面,用“AUX
控制”来作为解锁开关了。不过小心,小心解锁就飞走啦!
Step 10: 最后,重要声明
本项目确实适用于有操作航模经验、年龄不小于14周岁的人群,有很多坑!
最后推荐收藏几个网址,分别是MWC官网与RCGroups论坛的MWC主帖,会有最新升级信息以及玩家讨论。
访问:1067465次
积分:15534
排名:第841名
原创:421篇
转载:478篇
评论:258条
文章:34篇
阅读:33010
文章:20篇
阅读:40788
(18)(43)(31)(19)(8)(16)(33)(6)(8)(9)(15)(6)(5)(11)(7)(6)(1)(171)(26)(3)(18)(59)(3)(11)(2)(4)(14)(12)(45)(4)(12)(8)(1)(1)(1)(4)(15)(89)(45)(1)(4)(7)(14)(58)(3)(1)(13)(11)(3)玩转小米无人机,年轻人的第一台轰炸机_硬件测评心得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TV应用下载 / 资源分享区
综合交流 / 评测 / 活动区
新手入门 / 进阶 / 社区互助
查看: 7382|回复: 4
什么是无人机?对于从未听说过大疆、亿航、零度等品牌的网友来说,无人机这个词汇在他们眼里还停留在军用无人驾驶飞机这个概念,然而在接触过大疆等无人机后,你就会发现其实在数码界,无人机就是代表着各类四轴、多轴飞行器。在航拍玩家手里玩过的机子那就数不胜数啦,燃油遥控飞机、穿越机、无人机,这些有兴趣大家也可以做些了解,不过在本文中,笔者本着小白进阶的角度为大家详细展示下最新的小米无人机,看看这款无人机会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惊喜。小米无人机:年轻人的第一台轰炸机小米无人机的发布算是小米科技在历年发布途经当中最别具风格的一次了,在日的晚上,由新晋网红——雷军同学通过直播平台向大家发布了这款极具性价比的小米无人机。然而在直播当中其实并不太顺利,先是桨叶在安装时设计不合理造成了掉桨、云台没有卡紧造成跌落一度让军哥露出一丝尴尬的表情,后又安排小米员工疯狂的杨林直播小米无人机夜间起飞,不幸的是这位小米员工并无太多飞行经验,在没有查看电量的情况下起飞导致没几分钟后小米无人机自动迫降(这也是本文会吐槽的一点),外围的媒体及微博网友自然不清楚现场状况,致使微博上出现了一些黑小米无人机的内容。那么,小米无人机到底是一款什么样的无人机呢?会是直播当中那么的不堪吗?让我们来通过大量的飞行来见证“小米轰炸机”的表现吧。飞行前的准备工作
02.JPG (132.31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和其他无人机一样,小米无人机的云台、电池等也都是可拆卸的,而且相比大疆来说,小米的起落架还能折叠,这样更便于装包,但是“便于装包”这句话的前提是无人机便携包的设计要巧妙。对于大疆来说,即便起落架不能折叠,无论是便携箱还是背包都有非常成熟的设计方案,这点很值得小米去学习。
03.JPG (61.73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04.JPG (61.63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深奥的飞行原理普通用户并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我们就知道四轴电机转向不同就可以了。因此在桨叶的安装上也会有方向之分,从颜色上就可以轻松区分,橙对橙、灰、对灰,但问题来了。
05.JPG (86.42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小米无人机的桨叶设计采用桨帽与桨叶分离的设计,这也应该是无人机品牌里比较特殊的设计方式了,据称这是为了节约用户的更换成本,带有螺纹的桨帽造价比较高,特意而为之。殊不知这样带来了两个问题:其一、在安装时,桨帽很容易脱落如果一个不小心手抖就掉地上了,如果您是在某些地段譬如木板上飞(上图的木板下方就是东湖公园的湖水),不小心掉的话,呵呵。其二、由于采用分离式设计,桨叶在拧紧的过程当中尤其是橙色桨叶旋转并不很顺畅,甚至还不如我们按着桨叶去拧电机轴转更来得快,吐槽完毕。
07.JPG (57.5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电池轻轻插入听到卡扣声即可,无论是开机、关机都与大疆一致,短按+长按开/关机,甚至连开机声都……嗯,很像。
08.JPG (73.11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主机准备好后,遥控器当然也要保证充足的电量,相对来说遥控器是比较省电的,主机飞行四五次遥控器才需要充一次。左侧是充电口,右侧是连接手机的USB。
09.JPG (104.76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很多朋友可能已经用上了高端到不行的Type-C旗舰机了吧,担心无法连接到遥控?没关系,经测试,你只需一个Type-C转接口即可搞定,没问题!
10.JPG (103.68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本次评测的小米无人机为1080P版,这款摄像头自然无法与版相比,不过应对普通用户的需求其实个人认为还是勉强够用了,很多时候我们拍出的照片好看不好看并不在于像素究竟有多高,不服来辩,当年小米号称红米手机1的照片都媲美单反呢,你服不服?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对,因为大多数照片好看不好看取决于什么?风景。风景好看,200w像素的摄像头我想拍出来也会很有意境。
11.gif (1.22 M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这个云台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点,虽然在外观上不像大疆云台那样显得专业、高大上,但这种圆乎乎的风格尽管有些像玩具但大脑袋自检的时候看起来真的好好玩,很像人的脑袋扭脖子一样,左歪歪、右歪歪、抬抬头、低低头、左扭扭、右扭扭,好风骚的样子~
12.JPG (369.83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然而,在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后,本宝宝表示还是一脸懵逼,“爸比爸比,酱紫可以起灰了吗?”
13.JPG (271.72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当然不能,我们还没有完全了解小米无人机的起飞要素,在小米无人机的四轴下端前侧为白色指示灯、后面为一红一绿指示灯。
14.gif (1.41 M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只有在其闪烁的时候才代表自检状态良好,不过这个灯光在夜晚的时候才会比较明显,在白天一旦飞起来的话很快就看不清了。
15.JPG (311.77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小女儿迫不及待的要起飞啦,嗯?这个姿势可以起飞吗?答案是完全可以,不过不建议双手拖支架起落无人机哈。
16.jpg (142.9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每次飞行场地有变化时,大疆的IMU会自动检测如果无需校正指南针就可以起飞,而小米无人机显然要“脆弱”的多,几乎每次更换场地都要校正指南针,而且在矫正完指南针之后仍然不一定能够起飞。关于这点,大家可以在文末的无人机测试视频当中去观看一段很浪费时间的“扫雷”起飞过程。我只能说,在小米无人机“扫雷”的过程中,大疆无人机真的已经飞完一个来回了。在GPS达到14颗星之后(小米无人机没有姿态模式,必须GPS数量达到14才具备飞行条件)、周围无环境影响(主要是钢建筑结构、磁场)等干扰,才会提示“可以起飞”。
17.jpg (258.35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18.jpg (117.7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起飞的方式有两种,我们可以利用遥控器上的自动起飞/降落按钮,也可以通过无人机常见的“内八”方式来启动。小米无人机新手300分钟试飞
19.gif (1.32 M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如果您使用内八的方式启动,美国手,注意左手上升推油门一定要迅速果断,不要害怕地慢慢去推,嗯,慢慢推也没事后果不严重只是小米无人机电机会自动停止旋转而已。果断给油,无人机的起飞就是这么简单。
20.JPG (344.5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飞起来后,如果距离不是过远,新手要记得关注下四颗指示灯的状态,一旦快速闪烁的时候就代表您需要准备降落了。
21.gif (1.58 M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来一个酷酷的星轨模式,360度带你观察小米无人机的悬停,这点其实比较出乎笔者意料的,没想到小米的飞控系统看起来还不错,风力不大的情况下,悬停很稳。
22.gif (959.83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笔者也模拟进行了抗风测试,在人为拉动的影响下,小米无人机也会主动朝着原始位置移动,保持原始悬停状态。
23.gif (1.5 M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降落过程是比较邪乎的一点,在小米无人机的玩家群里不少人炸鸡都炸在了这个环节,由于小米的起落架偏软,在落地时很有比较明显的跳动,一旦地面不是特别的平整很有可能会造成侧翻。这也是众多玩家翅膀被打掉的原因,并不是空中飞到了树枝上,而是...来了个落地侧翻。
24.jpg (102.8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比较无奈的是即便您是玩无人机的大虾,您照样要忍受这枯燥的低空300分钟新手模式,飞行高度50m,飞行距离100m。为什么说枯燥,因为本身低空航拍的效果相比高空视觉效果是要差很多的。对于新手来说,这300分钟是你从小白到老鸟的进阶之路,在飞之前一定要选择好自己习惯的参数。
25.jpg (51.52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例如很重要的一项:摇杆模式。不管是小米无人机还是其他品牌无人机,中国手、美国手、日本手,一定要选择自己习惯的操作方式,经过长期联系后,这项基本就不再随意更改了,随意改变摇杆模式会让你在飞行中与你的思维习惯相干扰,很容易失误。个人习惯:美国手。OK,看看小米无人机低空实拍样张吧。
26.jpg (413.7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呃,好平淡、好稀松、好无趣,这不是宝宝想要看到的画面啊!!!
27.gif (413.97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夜景看起来怎么样?还不错哈。(注:两张合成Gif而已,小米无人机本身不具备拍摄gif图片的功能)可是,可是,还是很无聊的嘛,一点都不壮观,一点都没劲,来点劲爆的怎样?
28.gif (1.65 M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啾啾啾啾~~~,无人机航拍的乐趣就在于上帝视角,云台摄像头垂直朝下,效果就出来了。来一段同人版《魂斗罗》来Happy一下吧。
29.jpg (50.8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30.jpg (55.8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刚才看到的都是4:3的图片,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么壮观,我们不妨更改下云台相机的参数,来换个角度试试。
31.jpg (236.33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这张小米无人机的低空样张肿么样?是不是看起来立刻好了一些,也许是16:9宽屏带来的效果吧,表现还不错。小米无人机新手模式后的惊喜:高空航拍
33.jpg (13.36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功夫不负有心人,苍天有眼,巴拉巴拉小魔仙(@#¥@#*!~此处省去300字),终于超额完成了低空新手模式,让我们看看高空航拍的乐趣吧。
34.jpg (180.74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首先,我们会发现,在App客户端的功能界面里以前灰色的选项“设定航线”、“指点飞行”模式终于刷白了,但令人遗憾的是,航拍当中最常见的“刷锅模式”——绕点飞行却仍未开放,也许,小米无人机工程师们还在潜心研究吧,无奈。
35.jpg (392.3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同样是云飞桥,高空的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场面顿时宏伟了许多。
36.jpg (307.27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37.jpg (324.9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上帝视角也是没谁了,一个很常见的桥面在平日里谁也看不到这样的视角,彷佛进入了一个未来科幻的世界。
38.jpg (350.97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39.jpg (254.9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40.jpg (219.48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拍摄于辽宁锦州——东湖公园,120米的高空虽然我们不能飞的更高,但似乎已经得到了我想要的画面。飞行400+分钟后的经验分享1. 每一次飞行都是新的开始,要对大自然充满敬畏之心,但同样要勇敢、科学的去认识,无人机并没有想象当中的难以驾驭。2. 很多老玩家给出的建议是到空旷的野外去飞行,但这些对于老玩家来说你可以一笑而过,如果我们每次都去野外那岂不是失去了城市、丛林冒险的乐趣?3. 对于新手来说,300分钟是一个不错的过程,一定要熟知各个流程,掌握飞行技巧。4. 拍摄时注意角度,同一个场景拥有360度球体角度,要善于发现角度带来的美感。5. 安全永远是重中之重,炸鸡不可怕,砸到人你这辈子可能都赔不起,开车有车险,然而开无人机并没有无人机险。所以,尽量远离人群吧。吐槽部分及飞行测试视频没有绕点飞行,以后应该不是问题,可以忽略。
41.JPG (188.94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图传距离短,实测高度120m、距离450m左右就会进入失联状态,1080P的本身性能在这,我们也不能过度强求。这里着重的吐槽五个问题:1. 手机客户端实时画面清晰度尚可,但一旦开启录制时画质极差,很影响体验感。2. 起落架偏软,不利于单手接机。3. 小米无人机在校正指南针和GPS具备14星以上的条件后,仍有较大的几率提示不能起飞,需要在起飞地不停的变换地方来寻找可以起飞的位置,被众多小米无人机用户戏称为“扫雷”。4. 飞行后仍有可能突然受环境因素干扰,飞控系统不完善和姿态模式不具备的情况下偶尔会导致短时失控,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5. 电量低至15%时会强制降落,这也是小米发布会后直播失事的主要原因吧,强制降落时虽然可以手动介入拉高,但是手动离开后无人机还是会自动降落。一旦用户没有及时调整或注意到降落状态,地处危险区段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对小米无人机的总结
42.JPG (193.1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小米无人机在发布以来,4K版一直迟迟不肯露面,目前版本升级频繁也有不少用户在抱怨,但仔细看一些用户地吐槽,大都也都是自身操作失误所导致的炸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您是初次接触无人机,还是建议多看一些无人机飞行操控经验类的文章,小米官网没有可以去大疆看看,这些说白了都是相通的。就事论事,对于本次小米无人机1080P的体验上来说,满分10分的话,笔者愿意给出7分的分值。截止目前,App已经加入直播功能甚是不错,可惜时间有限已经到了交稿日期未能体验直播功能。小米无人机上手快、通用性强、操控、悬停等性能方面都可圈可点,但在低空存在的视觉定位不准造成上下浮动、图传距离短、绕点飞行未开放、可玩性等方面,与同样配置的大疆精灵3相比无论在稳定性还是操控性方面都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小米这个品牌好就好在性价比,2499元相比精灵3S便宜不少,而且在电池方面售价400+相比大疆800+的价格也是便宜很多。总之,小米无人机,需要做的还有很多。笔者给出的购买建议是:如果您是一名无人机初级玩家,那么小米无人机无疑是最具性价比的练习机,值得你拥有。
如果您寄希望于更高、更美的上帝视角或者做一些商业航拍,那么还是果断地入手大疆系列吧。
当然,我们假设小米4K版能够带来更好地飞控系统,亦或者小米无人机将来也会出专业版无人机,我还是对其寄予希望的,期待国内无人机行业蒸蒸日上!最后,分享给大家本次全程利用小米无人机航拍的真实视频,希望大家喜欢。(图/文 铁院红叶)
(98.79 KB, 下载次数: 0)
10:34 上传
这个不错&&内容很精彩, 感谢楼主的分享!
内容很精彩, 感谢楼主的分享!
很给力,ZNDS有你更精彩!
你的头像露点了&
很给力,ZNDS有你更精彩!
你的头像露点了
强烈推荐,装机必备软件!专为智能电视和安卓电视盒子打造的TV APP应用商店!追求极简体验,完美适配遥控器!海量精选TV应用,快下载体验吧!
电视运行慢,看视频卡、玩游戏卡、用浏览器还是卡,卡的人想砸电视怎么办?别担心,当贝助手来帮您!当贝助手,第一款专为电视打造的功能全面的当贝电视管家!
倡导极简高效的电视主题桌面,极致的自主操作和用户体验。并提供智能排序、自动清理、快捷管理等一系列贴心功能,帮助用户让智能电视变得真正简单好用。
没有你搜不到的影片!集点播直播一体,智能电视必备软件,覆盖全网的99%视频资源,电影电视、综艺动漫、教育体育等,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当贝短视频满足用户各类视频需求,帮助您轻松发现喜欢的人和喜欢的视频,用简单的短视频,给您新鲜好看!20大分类,精彩看不完!
这是一款专为居家健身打造的健身类app。专业的家庭健身教练,带给您卓越的健身训练计划。让您把家庭变成健身房,足不出户享受明星教练课程!
当贝网络荣誉出品!轻松答题,欢乐互动。更加好玩,更加有趣,完美适配智能电视大屏,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互动,更加丰富客厅娱乐生活!
( 浙ICP备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 丨 浙公网安备 45号
浙网文(6号 |
Powered by Discuz!
监督举报:report#znds.com (请将#替换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模块化无人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