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12岁前,绝对不能小孩子玩手机的危害吗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 那家长也别在他面前玩|玩手机|家长|孩子_新浪育儿_新浪网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 那家长也别在他面前玩
不想让孩子玩手机? 那家长也别在他面前玩
  如今,手机已经成为生活必需品。青少年手机上瘾也越来越成为很多家长的一块心病。近日,美国“生活黑客网”刊文,对三个年龄段孩子手机成瘾问题给出建议。
  6岁前:严格限制使用手机
  很多孩子不到6岁就开始玩手机。研究发现,6岁前玩手机有害无益,手机对儿童视力的伤害至少是电视的2倍。
  家长应给孩子多安排一些不涉及屏幕的活动,多参加户外运动。这个阶段孩子模仿能力极强,家长应树立榜样,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
  6~12岁:商量使用规则
  有些家长在这个年龄段给孩子买手机。这意味着,家长的角色从“日常管控者”变为“定期顾问”。瑟曼正考虑给儿子买个手机,但很担心,说:“手机犹如潘多拉盒子,但是不给孩子买又不切实际。”
  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也是孩子学习社交的开始阶段。如果一定要给孩子配手机,家长要注意监控和管理孩子在家庭之外使用手机的情况。在家里,家长应与孩子商量使用手机的规则,越具体越好。比如,吃饭不玩手机,作业没做完不玩手机,到任何地方都必须给父母发条短信报平安。
  美国教育专家苏珊·波普克表示,如果家长担心孩子通过手机访问“不恰当”网络内容,不妨采取主动措施过滤上网内容。而且,要注意观察和管理孩子的社交媒体账号。这个阶段,手机已经不再是良好行为的“奖赏”,而是帮助孩子塑造成熟人格的一种工具。
  12~18岁:注意方式方法
  孩子步入初高中阶段,也正是他们加深和扩大社交圈(线上和线下)的关键时期。因此,手机使用方面的挑战最大。到12岁时,大多数孩子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还没有手机的孩子自然会感受到来自同伴的压力。曼妮的女儿今年14岁,刚上高中,12岁时就拥有了自己的手机。曼妮认为,中学阶段是孩子融入社会圈子的关键时期,孩子也越来越渴望能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有点零花钱。家长一定程度上学会放手的同时,要继续保证一些硬性规定。曼妮规定,女儿所有社交媒体活动必须对父母开放,手机电量低于20%时必须停止使用。
  由于青少年喜欢探索规则的边界,这对家长的一些“过滤措施”构成了巨大挑战。另外,玩手机浪费太多时间,而孩子的自制力又十分薄弱。因此,必要时应采取强制措施,但必须注意方式方法,直接拿走手机可能不合适。孩子越大,越应多沟通和理解。粗暴干预,适得其反。
  老玩手机脑子老得快
  新闻链接&
  智能手机的普及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危害也不容小觑。近日英国一位神经科专家警告,过度使用手机会让人变傻。
  英国牛津大学林肯学院研究员格林菲尔德说,随着高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当今一代人越来越不需要独立解决问题和积累知识。苏珊·格林菲尔德解释说:“人们无需关注细节,记住别人名字和会面时间已不再重要,因为只需要在手机屏幕上点击按钮就行。不过,大脑功能遵循‘用进废退’原则,如果长期缺乏锻炼,大脑的记忆功能可能会受到削弱。”
  格林菲尔德指出,把时间花在屏幕世界里,就会挤占现实世界中学习、游玩和社交活动的时间。格林菲尔德还对人们的思考和思维方式越来越依靠智能手机提出批评。她指出依靠技术获取信息看似无害,却会深刻影响人们日常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认知。
育儿热点排行榜
育儿直播间
高清图排行榜
全程育儿指导
教育排行榜
健康排行榜
自媒体排行榜
育儿视频推荐
百家百问百答
教育新主张
资讯排行榜儿童绝对不能玩手机?
  很多家长为预防孩子近视,坚决不允许孩子玩手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屈光科副教授杨晓说,在12岁左右,眼球屈光发育达到稳定。所以,在12岁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更易近视,近视进展也更快,特别是六七岁,刚好是孩子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用眼时间突然增加,超过刺激负荷,使得近视出现。孩子入小学前一定要详细检查视力,远视少于100度的,要特别小心了,上学后不加以保护的话,很快就会近视。
  杨晓认为,没有说多少岁以下不能看手机,关键是要缩短看手机的时间。同时,年纪越小,户外活动时间要越长。幼儿园的孩子,最好每天有两小时;小学以后,保证每天有1小时。
  专家强调,儿童玩手机,把握两个度、两个时间——
  (1)长度:建议使用距离电子屏幕30厘米以上,电子产品距离越近对孩子眼睛的影响越大,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所以要教会孩子合理用眼,以防近视。相比之下,推荐大屏幕的电子产品。
  (2)光照度:过低可引起近视,过高会引起不适。更推荐在有较明亮背景光的环境下观看。
  (3)使用时间:缩短看手机的时间,每次30分钟。
  (4)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步行上下学,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的话,可以适当使用电子产品。
( 09:57:08) ( 15:50:26) ( 09:45:01) ( 09:43:06)儿童不能玩手机和电脑?专家:不能绝对化,聪明的家长有窍门
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华 
文/金羊网记者 张华
婴儿出生时,是有轻度的远视。而六七岁,刚好是孩子开始上小学的时候,用眼时间突然增加,超过刺激负荷,便使得近视出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7岁左右,最容易患上近视。
一般来说,长时间看电子产品的小孩,年龄越小,越容易近视,近视的进展也越快。 大概到12岁时,眼球屈光发育达到稳定。所以,在12岁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更易近视,近视进展也更快。
中山大学眼科医院屈光科副教授杨晓认为,当然并不是说哪个年龄段的孩子绝对不能看手机。一般来说,儿童看手机,把握两个度、两个时间——
(1)长度:建议使用距离电子屏幕30厘米以上,电子产品距离越近对孩子眼睛的影响越大,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所以要教会孩子合理用眼,以防近视。相比之下,推荐大屏幕的电子产品。
(2)光照度:过低可引起近视,过高会引起不适。更推荐在有较明亮背景光的环境下观看。
(3)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最好每次控制在30分钟以内。
(4)户外活动时间:每天步行上下学,保证1小时户外活动时间的话,可以适当使用电子产品。杨晓说,户外的自然光,对视力是非常有帮助的。自然光线是复合光,有足够的强度和变化,能刺激瞳孔、睫状肌的活动,使眼睛更灵活。而室内光、电子产品的光,呈现的多是三色光。
编辑:林明锋
对《儿童不能玩手机和电脑?专家:不能绝对化,聪明的家长有窍门》表态
对《儿童不能玩手机和电脑?专家:不能绝对化,聪明的家长有窍门》发表评论
·····
·····
·····
羊晚2016年度表彰会
交警先罚款后捐款 徐娇被吐槽胖
法驻华使馆发声明 遇王珞丹卖唱
马景涛离婚
中国三星关闭网站
·&&·&&· &&··
· ···· ··· ··
··········
·····当前位置: >
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失明吗?
| 作者:李乃洋 | 发表时间: 16:14:36
过度使用手机会导致失明吗?
手机,为世界带来一场革新,受到全球范围热烈追捧。智能手机自 2007
年开始流行,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基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大街上、地铁里、餐厅内随处可见大家机不离手的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确实为现代人生活带来不少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藉助一个小小手机了解天下事,享受各种乐趣,但福祸相依,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也引发不少问题,由此引发的各种问题现已初露端倪,近年亦逐渐成为社会公共卫生的关注热点。过度使用手机引发的问题中,眼部问题尤其突出。眼睛作为主要接收信息的器官,每天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因此而致的眼睛伤害越来越凸显,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 不当使用手机可致眼疾
在 2014 年进行的一次针对学生及普通民众的调查显示,近半受访者平均每天盯着屏幕的时间超过 6 小时,他们中有
67%在长时间使用手机后出现眼部不适。大部分人表示在没手机的情况下,会变得焦虑不安,七成受访者无法忍受一天没有手机。而另一项面向中小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51.7%的学生拥有手机,而且手机使用者年龄趋于低龄化。不少学龄前儿童是手机频繁使用者。
一项国外调查发现,25 岁以下人群中有 43%的人如果不能随时在他们希望的时间查看手机,就会怒火中烧,或是变得抓狂。调查同时发现,25 岁以下人群有
55%的人在使智能手机和计算机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看屏幕导致他们的眼部出现不适,例如干眼症和视疲劳等。更有甚者,在不当使用手机后出现短暂性失明,近年不乏相关报道。其中《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在
2016 年报道了两例因使用智能手机而导致短暂性失明的病例。文中两位患者(一位 22 岁女性和一位 40
岁女性)在黑暗的房间内侧卧浏览智能手机,其中一个眼睛出现复发性短暂失明。眼睛作为接收信息的主要器官,长期暴露在智能手机的屏幕前,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引致的眼部问题,已不容忽视。
二、 致疾成因探讨,呼吁引起重视
因过度使用手机引起的问题包括:1. 视疲劳, 2. 干眼症, 3. 引发青少年近视出现和加深。4.可致短暂性失明,除之前提到的报道外,2017
年最新在国际著名杂志《神经病学》中也有新的病例。
智能手机的屏幕更小、浏览距离更近、屏幕图文对比图相对印刷件较低,而且手机屏幕光线强,由手机发射的光线未经充分散射就直接进入眼睛,如果直视手机时间过长,强光将可能引发眼睛疲劳。出现包括一些眼睛局部和全身的不适,如眼周痛感或酸胀感,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眼皮沉重,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眼红、眼睛灼热感、流泪水、怕光、头痛、颈痛,重影等。而长时间过度用眼、长期近距离学习、阅读姿势不良、手机屏幕亮度不合适、周围环境光线太暗或太亮等都是可能引起视疲劳的原因。使用手机还需注意周围环境的光暗,室外使用手机时,手机本身光源需要强些,到室内/较暗环境时,手机光源便需要稍作调整,避免过强光线直接进入眼睛,避免发生潜在的黄斑损伤。
此外,目前计算机、电视、手机等众多电子产品的屏幕多属
LED照明。而LED在使用时光源时理论上会产生较多蓝光,若长期及过量使用可能引起眼睛损伤,有见及此,LED
光源所产生的有害光线是否对于眼健康影响目前正备受关注。虽然有关 LED
光源伤眼的争议,目前仍难以做出定论,但应该引起关注,同时应作出密切的监测,使用者不需过分担心,亦不应对此轻视。
不少人长期聚精会神使用手机,以致眨眼次数减少甚至忘记眨眼,令眼睛表面长期得不到泪水的滋润,导致干眼问题,干眼严重时还可出现角膜表皮破损,引起视物模糊、眼痛、眼红、流泪、怕光等症状。现时青少年使用手机越来越多,由此也引出相关的近视发生或者近视加深问题。青少年眼球正处于发育时期,相对阅读距离较成人更短(幼儿手臂短)若在此时期长期近距离浏览手机,可使得眼睛的发育出现问题,发生近视或者使得原有的近视加深。另外,过近距离可增加光对黄斑产生损伤。
因此年龄低于 3
岁的儿童,不建议使用手机。因为低龄儿童正处于眼球发育关键期,若过多使用手机,日后发展为高度近视(即近视度数超过六百度),则会影响眼球结构,增加患上致盲性并发症的机会。有调查估计现时中国的近视患者已经占人口总数超过
50%,当中超过 5%是高度近视患者。更让人担忧的是,高度近视患者,包括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数量还在持续增加,预计到 2050 年,高度近视将超过
10%。近视人数增加及趋于低龄化,加重近视防治压力,需要得到更多社会关注及投入。
三、 谨记护眼常识,善用智能手机
虽然过度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问题,但我们亦不必畏之如洪水猛兽。科技始于人性,只要善加利用智能手机,减低其可能带来的伤害,日常生活中大家应掌握护眼常识,并加以实践,智能手机便能发挥其应有角色,大家便能尽享科技带来的乐趣。
使用手机时五大护眼方法
(1) 眼睛与手机距离最少 40 厘米
浏览手机距离越近,对眼睛负荷越大,越容易引起视疲劳;强光进入眼睛产生黄斑伤害机会也越大。眼睛应与手机保持最少 40 厘米。
(2) 不要在黑暗中看手机
在黑暗中侧卧看手机可引起短暂失明。另外,在黑暗中,眼睛瞳孔放大,增加光线进入眼睛和对黄班损害的机会。
(3) 手机屏幕亮度调到最低
手机屏幕亮度越高,对黄班损害的机会越大。所以,把手机屏幕亮度尽量调低,但仍然保持看得清楚和舒适为最隹。另外,从室外走进室内时,记紧要调整手机屏幕光源强度。
(4) 给眼睛看远处定期小休
定期小休,看远处比闭目养神好!近距离用眼持续 10 分钟,应让眼睛望 3 米或以外的远景 10 秒钟;每近距离用眼 1 小时,让眼睛最小休息 1
分钟。减少因长时间使用手机引至的视疲劳;非必要时,也尽量不用手机。
(5) 多眨眼睛,减少干眼情况
定神用眼看手机,眼睛睁得较大,嫠憬隙啵菀椎贾赂裳矍榭觯⒁舛嗾Q劬Γ杀3盅劬κ蟆H艋忌细裳壑枰笆敝瘟疲曰航庵⒆础O执松罱粽牛ぷ鞣敝兀晔悠@汀⒏裳壑⒌姆⑸室恢本痈卟幌拢踔脸鱿值土浠那魇啤K淙皇悠@投嗖恢卵现赜跋焓恿Γ舨蛔⒁猓崃钛劬κ植皇剩踔量赡艿贾虑嗌倌杲臃⑸蚨仁由睿行┦焙蚴悠@鸵彩且恍┭奂驳谋硐郑虼苏庖晃侍庖嗍遣蝗莺鍪印6飧鑫侍獾闹瘟撇⒉桓丛樱灰绞弊⒁庹坊ぱ郏悠@图案裳鄣闹⒆炊嗫伞安灰┒薄
智能手机在提高经济收益、收集公共数据、实现全球化等多个方面带来益处,作为高科技发展的新媒介,手机是现代社会生活和工作的有利补充。然而,社会在面对每一项开创性技术带来进步同时也需要有准备面对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智能手机也不例外。人类创造的手机新文化和新科技渐渐暴露出问题和缺陷,甚至对人们形成约束。所幸我们已经发现并认识到这些问题,也针对这些智能手机带来的问题有了解决的初步方案。
相信国家乃至全球在对问题和缺陷不断修正改进的过程中,将推进人类优秀文化不断向前的发展。总体而言,预防胜于治疗。手机使用者应充分了解智能手机对眼睛所存在的损害风险以及护眼知识的普及对预防智能手机对眼睛的损害至关重要。透过学校及公众科普教育和宣传,做到预防胜于治疗,减少不当手机使用,做成眼睛损害。
(摘自网络 Asia-Pacific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眼界)
此文章内容仅代表医生观点,仅供参考。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请到当地医院就诊,谨遵医嘱!
阅读(50)|
免费咨询在线专家
请填写您疾病的症状、治疗效果,和您想得到的帮助。
主任医师 教授
已成功预约数:例
已获得投票数:个
李乃洋专家最新文章
请务必在就医后进行投票,以保证结果的公平、公正。
所患疾病:
脉络膜骨瘤
慢性泪囊炎
接触性睑皮炎
眶蜂窝织炎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动脉栓塞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血管炎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视网膜裂孔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视网膜脱离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混浊
表层巩膜炎
病毒性结膜炎
玻璃体积血
玻璃体寄生虫病
玻璃体液化
玻璃体后脱离
免疫性结膜炎
前葡萄膜炎
球结膜下出血
全葡萄膜炎
交感性眼炎
小柳原田综合征
间歇性眼球突出症
中间葡萄膜炎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过敏性结膜炎
视网膜母细胞瘤
脉络膜恶性黑色素瘤
脉络膜转移癌
视神经母细胞瘤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病毒性睑皮炎
泪道阻塞性疾病
先天性眼睑缺损
眼球穿通伤
眼睑闭合不全
先天性睑裂狭小综合征
视神经疾病
视神经撕脱
视神经萎缩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脉络膜破裂
脉络膜缺损
神经麻痹性角膜炎
丝状角膜炎
细菌性角膜炎
角膜老年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药物及中毒性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外伤性白内障
蚕食性角膜溃疡
暴露性角膜炎
疱疹性角膜炎
缺血性视网膜疾病
角膜基质炎
角膜软化症
视网膜震荡
浅层点状角膜炎
真菌性角膜炎
代谢性白内障
治疗效果:
态&&&&度:
感谢您对李乃洋专家的投票,若您是李乃洋专家的患者,希望您,帮助其他患友选择就医;若您不是李乃洋专家的患者,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玩手机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