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的装填和冒险岛2暴击命中上限限是多少

查看: 940|回复: 2
游戏昵称2游戏大区北区UID37016积分358主题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9 小时
LV 6 三级军士长, 积分 35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2 积分
金币203 银币1027 战功0
原帖地址: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2149&page=1&authorid=369525
1.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
& & 战列舰是舰队决战时代的主力舰种,在决战时“与敌同类舰只交战,拥有强力的火炮及良好的防护,并能击毁敌舰”,拥有以上能力的舰只被放在最优先的位置。战列舰的祖先是“装甲舰(骨架为木材,表面铺有金属装甲板的军舰)”,该型舰的远洋能力较低,但随着舰只大型化,动力及舰船建造技术的发展,在远洋进行舰队决战成为了可能。1906年,英国完成了“无畏”号战列舰,该舰设计时考虑到远距离炮战的可能性,一侧的同一口径的主炮数量与之前的战列舰相比多了一倍。该舰的建成刺激了各国,各国纷纷仿效之建造安装同一口径主炮的战列舰,也就是说迎来了“无畏舰(日语称为弩级战舰)”的时代。
“无畏”号战列舰
& & 与此相对应的,“战列巡洋舰”则是从“装甲巡洋舰(侧舷装有装甲)”发展而来的。装甲巡洋舰这种大型巡洋舰,拥有击破用来保护通商航线的“防护巡洋舰(侧舷没有装甲,比较轻型的巡洋舰)”的火力及适当的防护,并有能迅速摆脱战列舰的航速。也就是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止时的巡洋舰,指的是比战列舰火力弱、排水量小,但速度和续航力又胜于战列舰,并拥有较好远洋能力的舰只。
“无敌”号战列巡洋舰
& & 随着装甲巡洋舰火力的提高,在舰队决战时,该型舰可以可以作为侦查舰队的主力舰来使用,或作为战斗舰队的辅助兵力来使用。结果在20世纪初,为了完成“击毁敌警戒舰只及支援主力舰队”,“击毁攻击我方通商航线的敌装甲巡洋舰”这两大任务,从而出现了与无畏舰同等火力,追击敌装甲巡洋舰,拥有能与我方巡洋舰共同活动航速的战列巡洋舰。
& & 为了能同时拥有火力和航速,世界上最早建造战列巡洋舰的英国海军,以牺牲防御力为代价,而获得较强的火力和较快的航速。与此相反,与之相抗衡的德国海军则在德国皇帝的影响下,给德国的战列巡洋舰安装了相比战列舰威力较弱的火炮,进而确保了其与接近于战列舰的防护能力及必要的航速。
& & 战列舰与战列巡洋舰之间同种舰只的竞争还在继续着。到1910年左右,英国海军针对德国海军的战列舰,确立了建造具有机动性优势的战舰的方针。这就是“与战列舰拥有同等级的火力和防护力,具有能够对对手的战舰形成炮术优势的航速”的“高速战列舰”。这种战列舰与初期的战列巡洋舰的航速较为接近,并被认为可能取代后者。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航速较低的标准型战列舰(航速约为20多节),由于机动能力不足而存在战斗时不能被有效使用的问题。另一方面,高速的战列巡洋舰虽然能完成各种任务,但英国的战列巡洋舰存在防御力不足,在与同等级别的舰只交战时损失较大。而德国战列巡洋舰则火炮威力不足,在与火力更强的英国战列巡洋舰交战时吃尽了苦头。
& & 因此,就有了一种意见,就是战列舰要提高航速,而战列巡洋舰则需要有与战列舰同等级别的火力和防御力。这个结果就是这两种战舰的分界线变得模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出现的高速战列舰,如日本的“长门”号与“可作为高速战列舰使用的战列巡洋舰”英国海军的“胡德”号。但之后由于**海军条约的签署,战列舰的发展一时进入了停滞状态了。
& & **海军条约之后,由于条约对排水量的限制,因此具有优秀的火力,由于动力技术提升而使航速提高的战列舰,成为了优先建造的对象,而战列巡洋舰则暂时停止建造。而能建造动力占重量比例较大的大型战舰,又是条约约束对象外的德国,则在较早的时期就开始制造机动性优于战列舰,航速能与战列巡洋舰匹敌的“高速战列舰”。英国与美国,则根据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的自动调整条款,放宽了对排水量的限制,进而开始准备着手高速战列舰的计划。另外,日本与英国7艘剩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列巡洋舰,在二战前进行了改装。通过改装,使其获得了基本能与战列舰对抗的火力,能伴随高速化后的侦查舰队的航速,成为了能投入各种作战的多面手。
& & 但作为战列巡洋舰的复活,“具有压倒中型巡洋舰的火力和防护力,及拥有能追击巡洋舰的航速”的“中型战列舰”,却发展的不顺利。尽管在二战前各国都对其研讨过,制定过各种计划。但由于其不上不下的作战能力,在战争开始后,被看做了一种不是优先需要的舰种。结果除了美国的“阿拉斯加”级以后,再没有同级别的舰只登场了。
“阿拉斯加”号巡洋舰
2.上层结构
& & 上层结构,指船体上部的包含舰桥等的构造物的总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列舰普遍在前部有包括司令塔的舰桥,顶部则有安装有观测所的大型棒状桅杆或三脚桅杆。而美国战列舰则安装有笼式桅杆。
& & 司令塔为操舵室,被厚厚的装甲所保护着。战斗时该舱室不但具有操舰能力,而且作为高级军官的指挥所来使用。一开始,司令塔作为一个小型的构造物,作为指挥所的能力有限。但之后随着作为指挥所的作用越来越大,司令塔也变得越来越大。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新型战列舰时,许多舰只都拥有了规模较大的司令塔了。
& & 初期的无畏舰和日俄战争时期的前无畏舰一样,后部与前部对称,拥有后桅杆、舰桥、指挥所等。随着时代的前进,指挥功能开始向前部集中,后部只有后桅杆和简易的舰桥及指挥所。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由于开始装备方位盘、火炮指挥装置及大型测距仪等装置,舰只前部的结构开始大型化了。开始这些装备都是安装在前部舰桥下部的司令塔内,但基于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及经验,设想中的炮战距离大幅延伸。为了应对远距离炮战,军方强烈要求将射击指挥所及观测装置等与射击指挥相关联的装置安装到前桅杆的高处去。
& & 这些要求得到了回应,日本海军在“长门”型战列舰之后,在前部的三脚桅杆上增加了补强支脚,将其改造为坚固的塔式桅楼。而之前已服役的舰只在大改装的时候,也以此准改造成了桅楼。而英国海军根据**海军条约建造的“纳尔逊”级战列舰,其前部而采用了塔式的构造物。这种做法可以比较容易地保证装载必要装置时所需要的必要空间,所以之后便在各国普及开了。
& & 海军条约之后建造的新型战列舰的前部上层结构中,下部为司令塔及大型舰桥,上部为大型测距仪及指挥所等。这样的“塔式舰桥”的配置,在当时比较普遍。
& & 英国海军的“纳尔逊”级以后的改装或新建的战列舰都采用了塔式舰桥。由于把指挥所功能从司令塔中去除掉了(作为代替在舰内设置了大型指挥所),所以司令塔可以开始轻装甲化和小型化了。因此,这些英国战列舰的前部舰桥构造,像大厦般的独特的箱式形状。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舰只,与一战时的舰只那样,前部和后部都有大小差不多的结构的情况不多。在烟囱后方要展开天线而设置了后桅杆,在其后方或后桅杆的位置,设置了预备射击指挥用装置及小型后部舰桥的情况比较常见。
& & 战列舰的抗弹防御是由水线部分敷设的垂直装甲,甲板部敷设的水平装甲所组成的。从舰只前部炮塔的前端到后部炮塔的后端的舱壁及包含有由重装甲的隔壁所包裹的弹药库及动力系统等部分,称为主要区画(或称重要区域)。
& & 战列舰的垂直装甲即水线装甲带,除去一部分的战列巡洋舰外,是较为厚实的装甲构成。上述装甲应能在交战距离内抵挡相近性能的敌方战舰主炮炮弹,从而保护主要区画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战列舰,需要保护重点区域,烟道,船体及炮廓式副炮,会敷设相对较薄的装甲。另外,有不少战列舰在重要区域之外的舰体前部和后部,为了防止近矢弹而造成浸水,而敷设比主要部位更薄的水线装甲。
& & 一次大战时期的战列舰的水平装甲,主要是防御陆地的曲射型火炮的大角度(接近垂直角度)的炮弹及贯穿舰体垂直装甲(水线装甲带)的炮弹,进而保护其下方的动力系统及弹药库等区域。“假设有数枚炮弹贯穿至舰体内部,靠敷设的数层装甲来防止破坏波及舰体深部的重要区域”,从而达到“阶段式防御”的目的。为此,一般都在各水平甲板上敷设薄装甲。
& & 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次海战的教训,即使舰体深部的重要区域没有直接收到损害,但水平装甲上部的指挥所等位置如受到损害而使战列舰无法发挥战斗力了。而且,贯穿舰体进入内部的炮弹爆炸后形成的碎片,击穿水平装甲而对舰体深部造成损害。另外,由于炮战距离大幅延伸,大角度落下的炮弹往往并不命中侧舷装甲,而是直接贯穿薄薄的水平装甲,对舰体深部的重要区域造成重大损害。像日德兰海战中的英国战列巡洋舰那样,最糟糕的结果就是被直接击中弹药库而立即沉没。
& & 在吸取了一战的教训,在日德兰海战后计划、设计的战列舰,为了达到“从维持战斗力的观点来看,依靠垂直、水平装甲尽可能防止炮弹贯穿入舰内重要区域”的目的,比之前的战列舰强化了垂直、水平装甲。
& & 但是,战列舰的尺寸受到了技术限制,为了在有限的排水量中能强化装甲,所以废除了舰只的前后部装甲,将多出来的重量来强化重要区域的主装甲带及水平装甲。这就是“集中防御方式”,并成为后来防御方式的主流。(在集中防御方式中,除去重要区域,舰体部分的装甲只敷设在操控舰舵的舵机室之类的位置。)
& & 出于强化防弹能力的目的,装甲板的配置也发生了变化。主水线装甲在不改变厚度的情况下来增加防弹能力,而采用了倾斜式的配置。水平装甲之前出于不提高舰体重心的目的,常把机械室上部的下层甲板作为主水平装甲板。但这样的配置,会造成从最上层甲板到作为主装甲板的下层甲板之间毫无防护,而这段区域内又有通讯等重要部门。所以,从维持战斗力这点来看这种配置是不当的。因此,将主装甲甲板不配置在上层甲板而设置在中层甲板,扩大舰内的防御区画,将原来外部的重要区画包含进来。
4.水线下的防御
& & 为了抑制由鱼雷、水雷等兵器造成的水线下的破坏,水线下的防御也随着前两者兵器的进步而发展。多数新型战舰及大战期间改装的战舰,为了保证浮力及吸收鱼雷、水雷爆炸的冲击力,设置了防雷护体。水线下的防御构造也从以前的一层冲击吸收层变为了由三到四层的隔壁组成的多层式冲击吸收层。冲击吸收层为了吸收爆炸的冲击能量,大多情况下在其舱内充填作为燃料的重油等液体。
& & 在舰体近处落下的炮弹在水中继续前进,并命中目标的水线下部分造成较大的损害,这被称为“水中弹效果”。而这种效果则在日俄战争中被发现。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战舰水线装甲的宽度增加并向水线下延伸,作为水线下防御的舰体部隔舱壁安装装甲,以防御水中弹。
&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发生水中弹的损害的概率相当高。因此,除了德国以外,各国都在专研对水中弹的防御,并对战舰进行了垂直防御,水线下防御的配置。但各国的方式都不同,如日本的“大和”型那样水线装甲带与水线下防御相组合,美国的“北卡罗来纳”级那样强化水线下防御部分的构造,追加了舰体侧面的水线装甲,英国的新型战舰那样以水线装甲带来防御近处落下的水中弹,以水线下防御来对付较远处落下的威力较弱的水中弹。
5.动力系统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列舰速度一般为21节。而**条约对战舰的排水量设定了上限,所以在这个限制中,因为动力部分所占重量的比重也相应收到了限制,因此在20世纪20年代,战舰的航速很难得到提高了。
& & 但在20年代末期,由于各国开始能够制造出轻量的、高输出功率的发动机,使得提高战舰的航速成为了可能。此时,新型战舰的航速达到27至28节的航速是很正常的。在这之中,出现了一种战舰,“可以作为相对战舰有速度上的战术优势的战列巡洋舰来使用”,“非常容易地可以达到30节以上的航速,可以配合巡洋舰及航母”。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服役的战列舰的动力大致分为4中,蒸汽往复式、涡轮电气推进式、蒸汽涡轮机式与柴油机式。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重量轻,输出功率高的蒸汽涡轮机式,许多 战舰都采用了这种推进方式。
& & 早期的蒸汽涡轮机的燃料消耗率较高,从而导致限制了续航力,而且因制造技术较高,也使得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能力制造。**条约之前建造的战舰,有相当的数量采用了相对制造容易的蒸汽往复式动力系统及涡轮电气推进式动力系统。涡轮电气推进式动力系统原理和火力发电一样,由蒸汽涡轮带动发电机发电,靠电力带动推进马达。(这种方式比当时的蒸汽涡轮机相比能获得更高的续航力。)但随着动力系统制造技术的进步和蒸汽涡轮机的发展,这两种推进方式的优点在20世纪20年代后都已不复存在,多以之后新造的战舰就再也没有采用过了。
& & 而柴油机动力系统,其实只有德国海军一家使用过。柴油机动力系统有运转简易、燃料消耗率低的优点,但也有维护保养较为复杂的缺点。另外,与相同重量、相同容积的蒸汽涡轮机相比,其输出功率的极限值较低也是一个缺点。
6.火炮的口径
& & 在表示火炮口径时,有两种方式。一是像“46厘米炮”那样表示口径,另一个是“45口径炮”那样表示火炮的炮身长。
& & 这其中用炮身长来表示口径的,是采用炮身长度除以火炮的口径的数值。一般来说,即使是相同口径的火炮,炮身长更长的火炮的炮弹初速越高,火炮威力也越大。但如果胡乱地延长炮身长来提高初速,会因飞行中的炮弹互干扰而导致命中精度的下降,产生不好的影响。
& & 以炮身长来表示火炮口径的这个数值,按英式方法来计算的话,是指从炮身后端防止燃烧气体从装药室中泄露的火炮闭锁机(尾栓)的前端位置(炮弹底部)到炮口的长度,而德式的计算方式是指从闭锁机后端开始到炮口的长度。因此,如德国海军的“俾斯麦”级的38厘米口径的主炮,按德式方法计算为51.66口径,而按英式方法计算则为48.43口径,相比之下数值变小了。相反,英国的15英寸42口径的火炮按德式方法计算则为43.36口径。所以,由于不同的计算方式数值会不同,在比较时要注意这一点。
7.副炮配置的变化
&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战舰,副炮多采用单装式,和陆地的炮台一样采用固定回旋式,从侧舷向外突出,并设有防护装甲“炮廓”。炮廓安装简易,重量也比较轻,因此有较易增加数量这个优点。但在构造上,使用方位盘来实施统一的射击指挥则比较困难。而且,由于是人力装填,因此很难维持射速也是个问题。从防御方面来看,对较长的炮廓部分实施装甲防御,则与集中防御的思想相左。由于炮廓的旋转是靠人力操作的,因此无法给炮廓设置较厚的装甲。另外,炮廓在被炮弹击中时构造的上有防御的弱点,这往往又是人们所不希望的。
& & 基于以上原因,一战末期以后设计的战舰中,“炮塔”式副炮的战舰不断增多。但由于炮塔式副炮的体积较大,有相应地比较占用军舰上的空间的问题。另外,如要增加高射炮数量,战舰的空间就要在这两者间取的平衡。因为,如要增加高射炮,就要考虑空间及重量的问题,有些战舰就不得不拆除一些副炮来解决问题。
&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就开发了既可作为副炮又可作为高射炮来使用的两用炮,但这样也并没能完全解决好这个问题。
& & 19世纪末,出现了可以不受炮身回旋角度影响,可以随时供给弹药、进行装填的炮塔。之后,为了提高供弹及装填速度,还有被击中时的安全性等,有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发展。
& & 炮塔的型式主要分为英式与美式2种系统。英式炮塔是从舰体底部的炮弹库及火药库中将炮弹及发射药先运到炮塔下部的换装室内。然后,在换装室内,将炮弹和发射药装入扬弹框内,在提升到炮室内。在向火炮进行装填时,炮身后方的装填台上扬弹框顺次将炮弹及发射药卸下并装入火炮内。
& & 与此相对应的,美式炮塔则与之不同,炮弹与发射药分别提升至炮室的。美式炮塔在不同的时代,构造有所差异,但基本都是通过由直接连接炮室与供弹室扬弹筒将炮弹送入炮室。而发射药则先从装药库移至装药换装室,然后通过扬药筒送入炮室。当然,最后装填时也是按照炮弹发射药的顺序来,但美式炮塔中炮弹通过扬弹筒,发射药通过扬药筒这样不同的通道送到装填台上的。
& & 如果比较两者,会发现英式炮塔的扬弹系统的构造,会造成到换装室这里有很大的开口部。这样,如果炮塔被击穿,可能会一下子波及到换装室。为了防止爆炸向炮塔深部扩散引起诱爆,扬弹系统上都安装有防爆门。理论上,这样就可以简单地防止换装室受损,最糟糕的也不过是爆炸能量损坏到换装室为止。但是在实战中,为了维持射击速度,原本应该关闭的炮室与换装室、换装室与装药库的防爆门往往处于敞开的状态。因此,在一战中的英国战列巡洋舰中,有的因火势从炮室一口气冲到了装药库而引发大爆炸而沉没。也有的在关键时刻及时关闭了防爆门而逃过一劫。
& & 一战之后,根据战争中的教训,各国强化了各自使用的英式炮塔的防火、防爆性能,而且英式炮塔的缺点也变得众所周知了。通过这些手段,英式炮塔的抗损性虽然有大幅提高,但其构造上的缺点却无法排除。
& & “英式炮塔内发生火灾的战舰,由于火势蔓延到换装室内而引起发射药爆炸而沉没。”由于这个原因,才有个美式炮塔。这种炮塔有炮塔内部开口部较少,比较容易做到防火、防爆,并在被击中时能有较好的防护等优点。同时另一方面,该型炮塔的构造要比英式炮塔更复杂,所以重量更重,而因为复杂所以同时故障率也比英式炮塔更高一些。因此,除了美国之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只有德国的战列舰,英国的“纳尔逊”级及日本的“大和”型战列舰采用该型炮塔。另外,由于该型炮塔构造复杂,也有战舰用了不少时间才提高了该型炮塔的机械可靠性。
& & 炮弹的装填机构,分为装填时火炮要保持一定的角度的固定装填式与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在任意角度内装填炮弹的自由装填式。两者相比较,自由装填式对提高射击速度非常有利,但在高仰角时装填炮弹时,即使将炮弹与发射药装入火炮内但会发生滑落的问题。所以,二战时不单采用固定装填式构造的战舰,采用自由装填式的战舰也有很大一部分在固定的角度装填炮弹。但也有例外,非常重视自由装填式优点的法国海军,开发了在炮塔的全俯仰角度范围内能可靠工作的自由装填式的装填系统,并将其安装在了该国最后一级战列舰“黎塞留”级上
9.主炮炮弹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战舰主要使用的主炮炮弹分为穿甲弹、普通弹(弹底引信式通常弹)和弹头引信式普通弹(包括榴弹)3大种类。
& & 穿甲弹主要用来贯穿敌舰主要区画部所设置的垂直、水平装甲,对其内部造成损害。为了提高穿甲弹的强度,不得不限制了炮弹内的炸药装填量。由于采用了延时引信,在命中目标到炮弹爆炸这段时间内,炮弹可以贯穿至敌舰体内部的重要区画部分,给予敌舰较大的损害。由于这个特性,如像日本的穿甲弹那样引信时间较长(0.4到0.6秒/美国穿甲弹0.035秒),有时会发生引信还来不及引爆炮弹,炮弹已穿过敌舰的重要区画,而无法给予敌舰损害。
& & 弹底引信式普通弹,由于比装甲弹装填了更多的炸药,因此爆炸时的威力也更大。而与装备触发式引信的弹头引信式普通弹不同,因装有比穿甲弹工作时间更短的延时引信,因此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或者说,是一种“比穿甲弹穿甲能力差,爆炸时威力比弹头引信式普通弹小”的炮弹。因为这个特点,在二战时这性能有些不上不下,除了德国海军将其作为主炮炮弹外,基本就没有其他国家采用了。但德国海军装备的这种炮弹,在对付装甲弹容易穿过头的轻装甲目标时却很有效。
& & 弹头部安装触发式引信的普通弹(榴弹),因为命中目标瞬间引信引爆炸药,所以基本无法靠弹体来贯穿装甲。因此,该型炮弹的强度要求不高,可以减少弹壳的厚度来增加炸药的装药量,从而使该型炮弹的爆炸威力超过了其他型式的炮弹,靠爆风和破片来造成大范围损害。所以,该型炮弹经常在无需穿透对方装甲防御或对付轻装甲、非装甲目标时使用。
& &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斗教训中来看,在炮战途中变更弹种,会妨碍有效的火炮射击。为此,日本与美国将战舰作为决战兵器来考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决定基本只配备穿甲弹。与此相对应的是英国、法国及意大利则主要配备穿甲弹,但弹头引信式普通弹(榴弹)也继续使用。
& & 而二战时,日本和美国的战舰运用状况发生了变化。日本考虑用主炮进行对空战斗,因此于1942年开始配备零式和三式弹头引信式普通弹。另一方面,美国从战斗中得到了“穿甲弹无法压制陆地目标”的教训,从1943年之后,开始配备榴弹,并重新开始生产。由于战舰向陆地目标实施炮击的机会越来越多,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战舰搭载榴弹的比例越来越高,而战后还服役的美国战舰所使用的炮弹基本为榴弹了。
10.副炮与高射炮
& & 在如日本“三笠”号那样的前无畏舰时代,战舰除了装备主炮之外,还装有向敌大型舰只的非装甲部射击的5到6英寸(12.7到15.2厘米)级的副炮和用来击退鱼雷艇的3英寸(7.6厘米)级的辅助火炮。
& & 自“无畏”号开始,英国及美国的战舰因为炮战距离的延伸而减少了副炮存在的意义,所以只装备了辅助火炮。另一方面,由于日本及德国的炮战基本战术上还存在差距,故即使在无畏舰时代,也继续认为5到6英寸级的副炮还是有意义的并继续装备。但不久,小型的辅助火炮很难击毁迅速大型化、高速化的驱逐舰了,因此有呼声要装备一种只需命中几发炮弹即可击毁驱逐舰的大型火炮。结果,英国及美国将辅助火炮和副炮的功能混合,也开始装备5到6英寸级的副炮了。随着副炮性能的提高,也可以用来射击敌大型舰船的轻装甲部位及非装甲部位了。(使用普通弹或榴弹造成损害或火灾)
&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由于驱逐舰和鱼雷性能的提高,为了能在鱼雷射程之外将其击退,通过副炮采用方位盘进行统一射击的方法来延伸有效炮击距离。另外,考虑到在长时间炮战时要维持火炮射击速度,开始讨论并推进对原来由人力操作的炮廓式副炮。方法就是将其改成机械操作的炮塔式副炮,变成了更加复杂的装备。
& & 在一战的后期,开始认识到了飞机的威胁了。因此,战舰上也开始搭载对空战斗用的高射炮了。之后,由于飞机的威胁越来越大,必须增加防御用的高射炮的数量了。但是,由于**条约规定战列舰排水量的上限为35,000吨,要同时装备击退驱逐舰的副炮和防御飞机的高射炮兵保证两种火炮必要的数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 在条约限制下,英国、美国及法国所建造的新型战舰上,通过装备既能作为副炮又能作为高射炮使用的两用炮来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方法在理论上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但对高速的飞机进行射击的高射炮如果增大口径,则会使炮塔的旋转速度和火炮的俯仰速度降低而无法发挥应有的效果。另一方面,小口径火炮对大型化的驱逐舰几乎无法造成伤害,因此火炮口径至少要不低于4.5英寸(11.4厘米),如果可能最好是6英寸级的大型火炮。由于作战要求不同,两者对口径的要求完全相反。
& & 实际上,英国及法国的新型战舰上所装备的两用炮,作为副炮来说是合格的。但在作为高射炮使用时,发现其射击速度、对目标的追随速度都明显不够。(法国的“黎塞留”级战舰减少副炮数量而装备高射炮正是这个原因。)而美国的两用炮作为高射炮来使用是合格的,但作为击退驱逐舰的副炮时,被认为射程及炮弹威力都不足。但在太平洋战场上,激烈的航空攻击是家常便饭,大多装备了两用炮的美国战舰,依靠其强大的防空火力,作为防空舰而活跃在各个战斗中。
& &&&日本、德国及意大利的轴心国新型战舰,和之前的战舰一样,同时装备了副炮和高射炮。因此,有人评论说相比英国、美国及法国战舰装备两用炮,日本之类的设计思想就显得比较落伍了。其实也有人认为两用炮的实际使用情况是“比尺短,而又比寸长”的不上不下的状况,并不能彻底解决两者作战需要的矛盾,所以一概而论地说日本之类的设计思想落后是不对的。
11.观测飞机
& & 大约从一战开始,战舰开始搭载各种航空设备了。最初,在日俄战争时期,开始使用逐渐实用化的系留气球了。但是,与战舰上的观测所相比,系留气球有以下缺点。如在某些气象条件下不能升空观测,有时会发生观测数据比观测所的观测误差更大,有时被落雷击中引起火灾并通过系留绳索蔓延到战舰上。由于以上的缺点,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停止使用系留气球了。
& & 而战舰搭载飞机也是从一战时期开始的,最初搭载的是用来作为舰队防空的单座战斗机。由于那时飞机上的无线电设备的技术水平还不是很高,因此无法将看到的情况迅速地报告给母舰,所以无法执行观测任务。
& & 但在20年代时,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的机载无线电发明了,因此多座的观测飞机成为战舰搭载飞机的主力。比系留气球飞得更高而进行对敌搜索的观测飞机,除了可以观察敌方舰队的动向、兵力外,还可以以非常高的精度测算敌我双方舰队的距离。而且在双方进行炮战时,可同时进行着弹点的观测和距离的测算,所以可以在远距离上很容易地进行弹道修正。由于火炮发射产生的烟雾、烧煤产生的烟雾及着弹点水柱的影响,从战舰上有时很难看清目标及观测到着弹点。但在这种情况下,观测飞机却可以继续进行观测而不受影响。
& &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保证良好的通讯,只依靠观测飞机的观测,是无法确定目标的行进线路的。但要穿越烟幕进行射击和超过测距仪测距能力的远距离炮战,又不能缺少观测飞机。因此,各国都进行了新型飞机的开发及研究观测飞机的运用方法。为了能提高包括目标行进线路及着弹点等数据的观测精度,使用多架飞机同时进行观测。将这些飞机的观测数据汇总并进行计算,就可得到相对准确的情报来。所以,人们又开始增加战舰搭载的飞机数量了。而随着搭载飞机数量的增加,需增加战舰的航空设备、装载用来弹射飞机的弹射器及设置飞机的机库,这些都是费时费力的工作。
& & 除了一部分战舰外,多数战舰在二战前夕都有完善的航空设备,并搭载了数架观测飞机。战争爆发后,战斗情况证明了观测飞机的观测活动非常有效,但有时会发生着弹点观测因通讯问题或高度计精度的问题而无法测定正确的距离的情况。另外,会由于气象条件的问题而造成飞机回收困难,在无法确保战场的制空权时观测飞机又会遭到敌战斗机的攻击。以上的问题都会削弱观测飞机的使用有效性。
& & 观测飞机的起飞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突如其来的遭遇战时,会发生战斗中飞机还来不及起飞而只能停留在战舰上的情况。这时,飞机就有被击中起火的危险。另外,在战舰上设置的机库等航空设备,与战舰其他部分相比防御力较弱而容易遭到损害,从而降低了战舰本身的抗损能力。
& & 出于以上等原因,1943年之后,以海况较差的大西洋为主战场的英国海军,将观测飞机的任务移交给了航空母舰的舰载机来执行,进而取消了战舰所搭载的观测飞机。另一方面,以相对海况较为平稳的太平洋为主战场的日美海军,则继续使用着战舰搭载的观测飞机。尤其是美国海军,由于在战争末期具有航空母舰的优势,进而能完全确保了制空权,所以战舰所搭载的观测飞机往往能执行各种任务。而最后搭载观测飞机的美国战舰,是1948年初的“衣阿华”号和“密苏里”号战列舰。
此贴共有 4 人浏览过
UID2782276积分1179主题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189 小时
LV 8 一级军士长, 积分 11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 积分
金币527 银币5098 战功0
游戏昵称1游戏大区北区UID2817876积分529主题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最后登录在线时间37 小时
LV 7 二级军士长, 积分 5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271 积分
金币131 银币7271 战功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战列舰装填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