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把鱼鳞撒入我家坟大陆官员为地主修祖坟什么不好,有破解吗

十宗罪3 : 第七卷 冰冻脸皮 第三十四章 鱼鳞之茎_蜘蛛_在线阅读_九九藏书网
& 第七卷 冰冻脸皮 第三十四章 鱼鳞之茎
第一卷 逐臭之夫第二卷 残肢物语第三卷 刺猬少女第四卷 掏肠恶魔第五卷 恐怖村庄第六卷 畜生怪谈第七卷 冰冻脸皮第三十四章 鱼鳞之茎第八卷 林家凶宅第九卷
胶皮人蛹第十卷 变态校园
第七卷 冰冻脸皮第三十四章 鱼鳞之茎仓库里面,墙角有一堆鱼饲料,中间的铁桌子上有一叠脏兮兮的蛇皮袋子,袋子曾经装过鸡肠子和麸皮,使得整个仓库都弥漫着臭烘烘的味道。外间和里间的门旁边有个饲料颗粒机,包斩的左手铐在饲料颗粒机上,右手和奄奄一息倚在墙边的高级督察铐在一起,画龙独自铐在一张上下两层的铁架床上。画龙说:半脸人会带着你参观地狱。原来此人少年时手淫过度,每天都要自慰三次以上。过度纵欲导致生殖器又红又肿,初中也没毕业,此后贩鱼为生。中年时,他患上了鱼鳞病。鱼鳞病是一种罕见皮肤病,外观如鱼鳞状或蛇皮状,重症者皮肤皲裂、表皮僵硬、粗糙状如鱼鳞,鳞片下渗出血液。他的病情日益严重,就连下身也被传染。这个男人的生殖器上满是鱼鳞,每一片鱼鳞下面,都是一道皮肤裂口,如果勃起,裂口处就会出血。外间仓库里,鬼尖已经伏在了苏眉身上,苏眉放弃了挣扎和抵抗,任由他的舌头舔过脸庞,舔向眼睛。勇哥心里也在想接下来怎么办,如果还有警察到来,留着这四人可以当做人质,但是和警察谈判根本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如果现在逃跑,这些年杀人越货的非法所得都在丧彪手里,扔下那些钱,心有不甘,再说,他们抢来的车和画龙开来的警车都撞坏了,徒步逃跑也跑不了多远,不如在这里等待。鬼尖贪恋美色,想要强奸苏眉,但是只能望着美女兴叹。勇哥说:你小子还怪精哩,故意让我往你防弹衣上打,我再开枪,就瞄准你的头。苏眉的声音拖长,随即难受的哭泣起来。苏眉依旧在哭泣,这时,鬼尖的电话响了,他接完电话,对勇哥喊道:丧彪他们人齐了,这就来,半个小时。http://wwwo99libonet勇哥说:都啥时候了,警察都来抓咱们了,我审问下,问问还有没有警察跟来——你别和丧彪说警察的事,要不他带着钱就跑了。勇哥退后一步,包斩拦在他面前。苏眉说:不是啊,我谈过几次恋爱。任何人面对枪口都会害怕,包斩哀求道:大哥,别开枪,有话好好说。勇哥走回仓库里间,看了看昏迷不醒的高级督察,嘀咕一句:这个人我好像见过。勇哥摆摆手说:我对女的没瘾,今天吸了三道黄皮,上过头了。苏眉瞪着一双惊恐的眼睛,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有一种说法,胎记是一个人上辈子被杀死时留下的伤口部位。勇哥恼羞成怒,猛地走到画龙面前,用枪顶住画龙的脑门说:你再说一句试试,我看你敢不敢。身穿警服的那人叫做勇哥,此人很明显做过警察,他很熟悉警方的行动。包斩声称还有一队武警随后就到,劝他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勇哥诡秘的笑了笑,一眼看出他们只是走访调查,而不是前来拘捕。勇哥数了一下弹匣里的子弹,还剩四发,足够杀死画龙几人。勇哥看了看手中的枪,突然笑了,用脚踢了踢地上的包斩说:别装了,你穿着防弹衣呢。鬼尖兽性大发,他站起来,先褪下苏眉的打底裤,接着脱掉了自己的裤子。鬼尖用牙齿咬着刀背,动手动脚就要脱掉苏眉的豹纹打底裤,他说:勇哥,你要不要办了她,长的怪俊哩。包斩的语气有些颤抖,充满紧张和惊恐,他极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用一根手指指着自己的胸口说:要开枪,你朝这里开。九九藏书网画龙心里一直琢磨着怎么脱离险境,现在看包斩倒下,急切的大声喊道:小包,小包。苏眉眼角含泪,不知如何应对,挣扎了几下,铁架床纹丝不动,手铐碰得铛铛响。画龙破口大骂,高声安慰苏眉别怕。鬼尖继续骚扰苏眉,他不知道做了什么,苏眉再次尖叫起来,大喊着不要,语气中带着愤怒和屈辱,铁架床也碰得铛铛响。鬼尖说:要是还有警察呢?现在,她躺在铁架床上,那个脑袋很尖的男人用力撕扯着她的衣服,很快,她的上半身就赤裸了,玉体横陈,只剩下蕾丝胸罩,蜜桃酥胸呼之欲出。仓库共有两间,里面的房间传来画龙和包斩急切询问的声音,他们非常担心苏眉。勇哥问道:半脸人是谁?勇哥恶狠狠地说:你要是离过婚,我就把你的脸皮割下来。包斩依旧一动不动,但是他的身下并没有流出鲜血。勇哥收起枪,说道:是条汉子,我最后一个杀你。其实,这只是一瞬间的事情。勇哥继续问:你离过婚吗?勇哥的额头上有块胎记,被头发遮盖着,他听到响声,回过头,看到一张床迎面而来,床角正好砸在他额头上。包斩说:你很快就会被警察审问的,今天,你的路走到头了。勇哥扣动扳机,砰砰,一连开了两枪,都打在包斩胸部,包斩一头栽倒在地,趴在督察身上,不知死活。勇哥说:我还是第一次审问警察。黄皮指的是毒品,三道代表份量,上头就是吸毒的感觉。嗨过K或吸过粉的瘾君子都知道,长期吸毒会导致性欲降低,无法勃起。据说,吸毒的感觉比性高潮要强烈数倍,能产生各种幻觉,但是对身体健康会造成致命的打击。http://www.99libonet勇哥说:我以前最喜欢审那些卖淫的。勇哥坐在铁桌子上,开始审问包斩。画龙说:上一个用枪指着我脑袋的人。那个叫鬼尖的人摸了摸自己的尖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勇哥,我把她的嘴堵上。他站在地上,那东西滴着血,布满的鳞片如同倒刺,虽然勃起但因疼痛很快就疲软了。勇哥盯着画龙的眼睛,手指放在扳机上,随时都可能开枪。苏眉剧烈挣扎,高声惨叫,被人舔眼睛的感觉真是太恐怖了。鬼尖插话道:那你是处女喽?包斩注意到,勇哥的审讯问话非常专业,他应该做过公安预审工作。勇哥走到外间,低下头问苏眉,你卖过几次淫?鬼尖说:上哪去,我的鱼塘不要了?苏眉闭上了眼睛,知道将要发生什么。画龙说:其实你用不着杀人,也用不着抢车卖钱,你往十字路口一站,胸口挂个牌子,写上“五块钱打一拳”,就连老太太和小学生都会排队揍你,这样你就能成百万富翁。就算你是魔鬼,我也会尽情的嘲笑你。像你这种人渣,我只需要一拳,就能把你的牙打到肚里去。勇哥背对着屋内诸人,天赐良机,包斩用肢体语言示意画龙把床举起来,画龙努嘴,意思是中间的桌子是个障碍。包斩悄悄地站起,屏住呼吸,他猛地踹开中间的桌子,画龙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以双腿为支点,将铁架床背了起来,尽管手铐勒的手腕一阵剧痛,但是这机会稍纵即逝。画龙咬紧牙关,弯下腰用力将铁架床抬高,然后翻转过来,砸向勇哥。99libonet勇哥皱了皱眉头,突然拔出腰间的手枪,对鬼尖儿喊了一声你滚开。此人喜怒无常,杀人毫无预兆——他要开枪打死苏眉。包斩来之前,穿上了避弹衣,他并不是怕死,这仅仅是出于对梁教授的服从。他趴在地上,回忆起一个细节,老杨家墙上挂着的那张全家福少了一个人。老杨是勇哥的叔叔,全家福中有他们家所有的成员。不过,包斩在照片中没有看到勇哥的妈妈,勇哥身后只站着父亲,这说明他母亲要么死了,要么离婚了。受害者茹艺——那个被割下脸皮的女人,就是个离婚女人。勇哥又问及苏眉是否离婚,种种迹象结合起来,包斩推测,勇哥的父母很可能在他小时候就离婚了,他恨这个世界上所有离婚的女人……这种恨应该是出于爱。那个脑袋很尖的男人,下巴也尖,小眼睛,长的奇丑无比,简直像个鬼。他凑近苏眉的脸,死死地盯着她看,然后伸出舌头舔了一下,苏眉浑身哆嗦,尖叫起来,那人按着苏眉的头,掰开她的上下眼皮,舌尖顺着她脸颊上的泪水一直舔到眼睛。然而,鬼尖站在地上,身体僵硬,嘴角抽动了几下,不知为何,他疼得呲牙咧嘴直叫唤。勇哥说:那这几个就是人质。勇哥说:怎么,你要替她挡子弹啊。勇哥等得有些不耐烦了,犹豫着要不要杀死画龙他们,赶快逃命。勇哥楞了一下,收起枪,他走了几步,停下来看着窗外出神,心里想起很多往事,他掏出枪,对准了包斩的头,包斩突然说道:小时候,你爸和你妈离婚了,你很想你妈。九*九*藏*书*网包斩见状急忙站起来,尽管手被铐着,行动不便,但是包斩仍然想要夺枪。很显然,他们犯下的命案不止一起,丧彪是这个犯罪团伙中的一员,掌管着不义之财。很多罪犯,不敢把钱存进银行。例如“3.8大案”主犯汪家礼将杀人劫来的巨款藏在挖空的木头里,刑侦一号大案案犯白宝山将钱埋在树林里。审问之前,勇哥搜出了画龙等人的武器和证件,扔到了墙角的鱼饲料堆里。勇哥说:别鼓捣了,你打电话联系下丧彪他们,让他们带上所有的钱,到这里来,来了后,咱就走。画龙坐在铁架床的下铺,双手被手铐铐在床的两边,他视死如归的说道:开枪,我要是眨一下眼睛,我就算没种。包斩一脚踢向鬼尖的下身,几个鳞片迸裂到空中,鬼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鬼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左手捏着一团纸,纸上还有擦拭的血,右手拿起刀,裤子还未提上,急匆匆地闯进仓库里间。画龙骂道:妈了个逼的,你这狗杂种,我真看不起你。苏眉摇头说没有,鬼尖打完电话,手里拿着一把剖鱼刀,阴笑着站在一旁。苏眉穿着一件韩版百搭长款红风衣,下身穿豹纹修身打底裤,野性气息十足,脚上是一双黑色靴子,颇有女王范儿,脖颈里系着白色丝巾,更显时尚靓丽,她的头发梳成马尾辫,看上去即优雅又迷人。勇哥冷冷地问道:为什么?一个穿警服的人从里面走出来怒斥道:鬼尖,你鼓捣她干嘛,你又不能玩,搞这么大动静,我还怎么审他们?苏眉斜眼看了一下,鬼尖下身的那东西滴着血,非常吓人。努力加载中...者,包括日寇侵华战争,徽州,就这样成了战争频仍的中国社会一个世外桃源。
这样,我们就不得不来说一说徽商了,因为如果没有众多的富商大贾提供的丰厚的物质基础,徽州不可能建造起这么多宏伟的宗祠、书院和牌坊。徽州是一个高移民地区,山多地少,人烟稠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由此造成徽州人深刻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人们蜂拥而出,求食于四方,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也由此形成了一支与晋商相抗衡的强大的商业力量,史称徽商。徽商借助宗族势力和读书入仕的途径,雄霸中国商业舞台几400年,以它雄厚的财力物力,滋育出灿烂的徽州文化。从广义的文化范畴来看,徽州地区在徽商鼎盛的那一历史阶段,一切文化领域里的成就,都达到了当时我国、有些甚至是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比如徽州教育、徽州刻书、徽派经学、新安理学、徽派建筑、徽州园林、新安画派、徽派篆刻、新安医学、徽派版画、徽州三雕、徽州水口等等。而这一时期,徽州的自然科学、数学、谱牒学、方志学,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富有特色。徽剧和徽州菜系的诞育与形成,更是与徽商奢侈的生活方式有关。徽商利润尤其是盐商巨额利润所形成的丰厚的经济基础,将古老的徽州文化一步步推向了辉煌。
而今天,这一切并未逝去,就象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样。那些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古建筑,仍然留在徽州的一府六邑,一些古老的村落,坐落在绿树葱茏的川谷中间,远远的,就能看到醒目而错落的黑瓦和白墙。山水萦绕的地理,孕育出完全不同于平原的文化形态并将其完好地保存,它们今天,仍放射出灿烂的光彩。作为传统社会中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社会之一,徽州在现代社会,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徽州历史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已经成为继“敦煌学”、“藏学”之后崛起的第三大地方学。
一、黄山水,新安源
1、新安源头六股尖
今天,一个达成共识的说法,新安江主要是由率水、横江、丰乐水和扬之水四水汇聚而成,但也有人说,新安江上游,整个黄山南麓,有上千条溪流纵横流淌,最后都汇入了新安江,所以很难说得清新安江有多少个源头。徽州山水萦绕,大小水系数不胜数,所以人在徽州,总能感觉到天地之间,有訇訇的水流之声,在你的前后左右环绕。
2004年12月中旬,一个冬雨霏霏的日子,我和著名摄影家吴广民一起,出休宁县城,沿屯景公路向西,前往休宁县鹤城乡的冯村,去寻找新安江的源头。在徽州的低山丘陵间,新安江谷地沿着由东向西的方向绵延伸展,它包括歙县、休宁和绩溪的各一部分,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休屯盆地,在徽州,它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望平畴了。休宁县治海阳,位于休屯盆地的西端,南凭玉几,北依松萝,东枕白鹤,西负凤凰,四面群山环绕。海阳古镇号称“唐时建治宋时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明嘉靖本《休宁县志》记载,唐代休宁城虽无堑堞之防,但因为地处万山之中,形势非常险要。而鹤城乡地处皖赣交界的大山深处,感觉上路越走越深,林越走越密,山越走越高。从车窗向外看去,两边青山郁郁,连绵不绝。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一向不为人知的鹤城冯村,一夜之间成为新闻焦点,是因为几十年的钱塘江源头之争,终于尘埃落定。钱塘江上游一段,称新安江。其实早在《山海经》、《明史·地理志·杭州府》和明弘治《休宁县·山川志》中,关于钱塘江的正源和源头,就有明确的记载,只是到了上个世纪的40年代,有人对史载结论提出质疑,当时的浙江省水利勘探队通过勘探,得出了钱塘江的正源在衢江,源头在浙江开化县的莲花尖的结论。后来又有人推论出钱塘江的正源是兰江,源头在休宁县龙田乡的青芝埭。
一时间,钱塘江的正源和源头变得众说纷纭,扑朔迷离,乃至建国后出版的地图册和各类地理辞书中,钱塘江条目下,关于源头,或说其“源出莲花尖”,或干脆用“源于皖、浙、赣边界”这样模糊的说法。到了上个世纪的80年代,浙江科技人员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先进的探源经验,采用同步登山的考察办法,重探钱塘江源头,经过几年的反复探求论证,终于一锤定音:钱塘江的正源是新安江,源头位于安徽省休宁县境内海拔1629米的怀玉山主峰六股尖。
这个结论发表在日的《人民日报》上。
地理知识百科
决定方言的是水系。嘉靖《徽州府志》上说,徽州“六邑之语不能相通”,比如旧时徽州府治歙县和今天徽州的中心屯溪,地理上东西紧邻,仍然形成民谚所谓的“篁墩草市对溪东,咫尺乡音大不同”。篁墩位于歙县西南,草市与之一水之隔,但方言差异之大,使人怀疑它们根本就不在一个方言区域中。而和徽州紧邻的太平话,外人却很容易就能听得懂。这是因为,太平地处黄山北麓,北麓之水流入长江,说的是所谓“官话”,这就是水系对方言的根本性制约。
2、九曲率水几流转
由冯村往南,朝六股尖方向行约两公里,即到达新安江源头第一瀑——龙井潭瀑布,周遭水气淋沛,跌水流泉震耳欲聋,如清代诗人袁枚所描述,“三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龙井潭经冯村向北称“冯源河”,再折向东北蜿蜒曲折,汇千溪百流而下,就是率水。
率水在流口一带变得阔大,是因为大源河、小源河在这里交汇。
现在让我们继续顺率水而下,穿过休、黟、祁交叉接壤的“边缘带”,前往率水流域重要的水陆码头溪口。这一路上,率水已于不经意间,汇合了很多溪流。全长148公里的率水干流,按地势可分为三段:溪口镇以上为上游,两岸山势陡峭,河谷窄深,流水浅、急、多转折;溪口镇到月潭河段为中游,地势相对平展,有别于上游的滩险流急,水深而流缓;月潭以下为下游,河面渐宽,时有河心沙洲出现,两岸多为低矮丘陵。在率水1522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里,溪口为第一重镇,因为率水在此汇沂源河而下,所以溪口和流口一样,有时也叫双溪。徽州叫双溪的地方很多。溪口双溪属休宁西乡,往东至县城不足50华里,往南经龙湾可至浙江开化,往西经板桥可至江西婺源,往北可达黟县、祁门,素有皖、苏、浙、闽、赣、湘、鄂“七省通衢”之称。
从溪口水埠乘船顺流而下,经屯溪入新安江,自深渡抵钱塘,便是杭州。作为率水往来杭州的起点和终点,溪口水埠因此又有“杭埠”的美称。从溪口出发,商人们将当地的杉木、茶叶,江西婺源、乐平、鄱阳的表芯纸、雨伞、菜油、鸭蛋等特产带往杭州,转运江浙;再将杭州的绫罗绸缎、金银首饰等时新物品,尤其是将余姚、龙浦等地的食盐,大批运回,转销赣东北地区。当年,溪口与下游另一个重要的水码头龙湾,每天吞吐的最主要货物就是食盐,镇上盐栈连绵十数家,专门为盐栈运盐的船队,分别号称“溪口帮”和“龙湾帮”。
因此旧时溪口沿河形成了长长的街市,石板路光滑平整,街两旁前店后坊,异常繁华。溪口历史上曾出过一个有名的人物,叫汪由敦。汪由敦是乾隆朝大学士,官至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办事明敏干练,深得乾隆皇帝的宠信。他的字写得很好,不仅协助乾隆编辑了《三希堂法帖》,本人也有《时晴斋法帖》传世。汪由敦死后叶落归根,葬在溪口北坡,墓前有一对6米多高雕龙卧狮的石华表,神道两侧站满了石人、石马、石虎、石羊,墓碑上刻着满汉双文。
3、世外横江有桃源
现在让我们进入新安江的另一条重要支流横江。横江又名吉阳江、白鹤溪,发源于黟县漳岭的白顶山,南流经黟县县城,至渔亭折向东流。
渔亭的来历,相传因西江渔人在此舍舟登陆而得名,所谓“渔郎问津处”。早在宋代,渔亭就已建镇,先后设立过驿站和巡检司,所以它不仅是徽州历史上最有名的古津渡,就是陆路,在桃源洞未开凿之前,宁国府至池州府的宁池古道,也是由渔亭经栈阁岭、石墨岭、长演岭,石羊山而至羊栈岭的古徽州一条重要驿路。
渔亭之后,横江汇集了东亭河、龙源河、紫溪河、夹源水,东流抵万安古镇,因被万寿山所阻,河水急转而南,与松萝水、琅源水汇合。它最终与率水交汇而成新安江,是在阳湖,沿途经过了齐云山、玉几山、万寿山,干流全长69.8公里,流域面积997平方公里。和率水上游的滩险水急不同,横江一直是河道平顺,水流迟缓,古时的“海阳八景”,均在沿横江一线。因此自古以来,横江就以古桥、古塔众多而著称,古桥有渔亭桥、登封桥、蓝渡桥、水南桥、汶溪桥、夹溪桥、廊桥,等等等等;古塔有富琅塔、丁峰塔、巽峰塔、古城塔……多年以前,曾有人说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写的就是黟县的某一村落,一直未敢深信;但几年来,多次深入徽州之后,纵观黟县的山水形胜,采听乡间的风情掌故,我最终对“世外桃源”即古黟的说法,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有这样一个事实可以说明:黟县旧有“桃源洞”,为南向进入黟县的必经道口,悬于山崖之上,下临百尺深渊。从渔亭逆流而上的渔舟,因河道乱石嶙峋,至此则难以上行了。若往县城,则须舍舟登岸,穿过桃源洞,再经“浔阳台”,在崎岖的山道间穿行。缘溪而上,两岸悬崖陡峭,古木森森,行数里,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阔,只见炊烟袅袅,粉壁黛瓦马头墙,一大片村落奇迹般地出现在眼前,而这,就是人们传说的“桃花源”。当年,这里曾是十里桃林,春来红花灼灼,如云霞般灿烂。可惜,这是旧时的情景,今天已经不复存在了。1956年,国家开筑渔黟公路,因石门山山体高峻,线路无法另选,只得将桃源洞炸开,仅在路边的山崖上勒石以存念。
从桃源洞遗址上俯瞰河谷,两岸崖壁耸立,河间时有深潭,水色沉寂。“浔阳台”三个阴刻大字,嵌于石壁之上,虽岁月迁延,风雨侵寻,字迹仍然清晰。
地理知识百科
渔亭是黟县一个有名的古驿站,距县城13公里,位于黟、祁、休三县交界的中心地段,依山傍水,号称“七省通衢”。源于黟山的漳河流经此处,汇入横江、新安江而直达钱塘。陆路四通八达,东行可达齐云山、黄山和京、沪、杭,西行可达祁门、安庆、景德镇及九华山、庐山。当年的江西瓷器、浙江食盐和苏杭丝绸,大都是通过水路由渔亭中转输往各地。每当春茶夏汛和九华山、齐云山“进香”时节,渔亭显得异常热闹,车水马龙,桅樯如林,商贾游客川流不息。
4、丰乐水下岩寺来
丰乐水发源于黄山兴岭,全长64公里,流域面积392平方公里,又称西河。它是新安江的第三大支流,沿河两岸密布着岩寺、潜口、呈坎、唐模、篁墩、棠樾等等著名的村落。
岩寺的得名,是因为唐大历年间,名僧径山蕴禅师始创三摩圣地,在石壁岩洞前修建寺庙,一时驻寺僧侣,多达500余人。历史上最鼎盛时期,小小岩寺竟有各类庙宇殿堂100多处。在岩寺中街“广惠祠”两侧的柱子上,写有这样一副有名的楹联:“六街灯火无双镇,十里笙歌第一桥”,为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状元唐皋所撰写,唐即是岩寺人。所谓“六街”者,指岩寺的上街、下街、中街、前街、后街、渡街六条古街,而联语中的“第一桥”指通济桥,在广惠祠西面。得丰乐水便利,岩寺渐渐发展成为歙县乃至整个徽州府的商业和文化重镇,繁富一时。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岩寺经济文化飞速发展,形成了商贾云集、舟车辐辏、科甲连第的繁盛局面。据不完全统计,自五代至清,岩寺先后出了舒雅、吕溱、唐皋、金榜4名状元,民间因此有“书声喧两市,一镇四状元”的佳话流传。
在从唐末至明清漫长的时段里,徽墨的生产主要是集中在歙县和岩寺一带。明嘉靖、万历年间,岩寺著名制墨大师程君房、方于鲁和呈坎的罗小华鼎三足而立,各显神通,标新立异,使徽墨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罗小华成功地采用桐油烟和漆烟,改进了徽墨配方,程君房和方于鲁则大胆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玛瑙、公丁香等等名贵原料,创造出质地更加优良的超漆烟墨。方于鲁所研制的“九玄三极墨”被称为“前无古人”的神品;程君房则自诩“我墨百年之后可化黄金”。与他同时代的大书画家董其昌说:“百年之后,无君房之人而有君房之墨;千年之后,无君房之墨而有君房之名。”
毫不过分。
程君房和方于鲁,都十分讲究墨谱的图案和墨模的雕刻,分别编著了《程氏墨苑》12卷和《方氏墨谱》6卷,方氏墨谱中含有380个图谱。其图谱绘画多出自当时的名家丁云鹏、吴廷羽之手,由徽州著名刻工黄璘、黄应泰手刻。到了清代,徽墨的生产渐趋实用美观,时兴集锦套墨,岩寺曹素功趁势而起,专门为权贵和名流定板制墨。康熙南巡江宁,曹素功所制贡墨受到特别赞赏,赐题“紫玉光”,一时名噪大江南北。曹素功与稍后崛起的汪近圣、汪节庵以及乾隆年间的胡开文,并称为清代制墨“四大家”,迄今300余年,声誉不衰。
5、有水若绩扬之水
现在,我们终于进入新安江的第四大支流,扬之水流域。
徽岭山脉东南麓三公里处,有一个始建于汉朝的古镇华阳镇,扬之水由北向南穿镇而过,造成了整个古镇的气韵生动,元沛淋漓。绩溪置县以来,华阳镇就一直是县治所在地。华阳名称的由来,是因为绩溪地当宣歙之交,华阳山之南;而县名绩溪,则是因为“境内乳溪、徽溪相去一里,回转屈曲并流,离而复合,有如绩焉。”“绩”字的本意是麻线绞集,也因此我们可以想见绩溪山水的丰饶与美丽。
但也有的资料上说,绩溪的得名,是因为城北有水名临溪,溪行两三里处,岸边有一块大石,方圆两丈,其平如砥,特别宜于浣纱。于是数里以外的浣纱女都到这里来劳作,将那些浣涤干净的白纱晾晒在如砥的石头上。每逢春光灿烂,花柳交映,远近村落的妇女穿着色泽艳丽的服装,挽来如雪的纱缕,汇集在这里,仿佛盛大的节日。久而久之,这条溪就叫了绩溪,再后来,绩溪又成了这个山区小县的名字。
这说法很有诗意。
绩溪置县后,起初县治是在扬之水东岸,南唐之后才开始在扬之水西岸构筑城郭,起建城门、城楼和水门。水门当地人又称“水窦”,此二字甚有古意。华阳老城区一面依山,三面临水,西北为徽岭之余脉,山脉一直延进城墙,作为基础山墙,使华阳老城看上去异常雄伟恢弘。扬之水由北向南绕过城东;乳溪从乳坑流出,在城北注入扬之水;徽水则穿过大徽村,滔滔奔华阳而来,在城南下三里处汇入扬之水中。从徽岭向下俯瞰,绩溪城郭呈鱼形,但非常非常小,城区仅有0·7平方公里。“新安六邑,以县名者六,邑小士多,绩溪为最。”所以旧时人说绩溪乃“蕞尔小县”,“蕞尔”是形容非常小的样子。
苏轼之弟苏辙,曾于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知绩溪县事,有惠政。当时朝廷下令征集战马,而江东诸郡素来无马,其他县的官吏都借机敲诈勒索,民间“为之骚然”,苏辙却能体恤民情,设法拖延,最后不了了之。县城西门外原有长堤,为苏辙当年所筑,后人名之为“苏公堤”。
绩溪县城保存完好而又独具研究价值的古建筑,是处于绩溪中学院内的明伦堂考棚,规模不大,一样的白墙黑瓦,门前一对小小的抱鼓石。绩溪中学原为绩溪学宫旧址,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经多次扩建,气象浩大,屋宇连绵。虽经世事动荡,沧桑之变,但绩溪中学的这条街上,仍保留有方祠文昌阁、孔庙大成殿,文昌殿等等规制宏大的古建筑群。
地理知识百科
绩溪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是一历史悠久、山川秀丽、文物众多,徽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处处粉墙黛瓦,古风悠悠。绩溪地处“徽宁之脊”,西天目山山脉和黄山山脉交汇于此,为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多山,溪流纵列,山明水秀,植被丰盛,森林覆盖率为75.4%,是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国家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建设示范县。绩溪素以徽厨之乡、徽墨之乡、蚕桑之乡和徽商故里而闻名于世,文风昌盛,士多如林,民风淳朴,相沿至今。
6、大徽岭下大徽村
2006年5月一个晴朗的日子,我曾专门去了一趟绩溪,前往西北方向的徽岭脚下,追寻“徽”字的来历。徽岭也称大徽山,海拔不高但山势险峻。绵延百里的徽岭山脉,将绩溪一分为二,岭南与岭北的风俗差异甚大,比如岭北的“一品锅”,岭南就不时兴。徽岭同时也是绩溪县境之内,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的主要分水岭。《徽州府志》上说,宋宣和三年,也就是公元1121年,平了方腊之后,朝廷改歙为徽,取绩溪大徽村为名。宋《太平广记》上也说,徽州是以绩溪境内徽岭、徽溪、大徽村而名。还有,罗愿的《新安志》、民国时期的《歙县志》,都有类似的记载,总之,从大多数文献上看,徽州的“徽”字的确出自绩溪。我们现在站着的这个地方,就是文献记载的大徽村遗址,当年是一个千灶万丁的大村落,经数百年沧桑之变,往日的繁华早被雨打风吹去。
但是对于这一说法,多年以来,一直有人持有疑义。绩溪在徽州一府六邑之中,不独偏处东北一隅,而且是个“蕞尔小县”,“田畴不抵婺源,商贸不如休歙”,苏轼之弟苏辙在此作县令时,称为“巴掌城”。歙州若要改名,尽可以从歙县大好山水中任取一字,小小大徽村,如何可作大大徽州府的府名?
但是当我们深入走访,发现“徽”字出自大徽村的记载,确有史实依据。徽岭一带山水奇丽,风光宜人,宋代大诗人王安石,曾在此留下过“晓渡藤溪霜落后,夜过徽岭云明中”的诗句。在古代,大诗人的诗往往以春风一般的速度传播,带来很大的轰动效应。所以王安石之后,徽岭的知名度迅速提高,文人们争相追捧,如同今日粉丝们追星。“自有荆公题句后,居然形胜压江东”,由此可知大徽岭的名气。那一时期,因为有两条商道交汇于此:一条从县城出望徽门而上徽岭,一条由西南临溪方向上徽岭而过旌德,夹在商道之间的大徽村,就自然而然成了通衢干道,经济重镇。而况朝廷动议改名,是在境内方腊起义被镇压之后,而“徽”字的古意,有美丽的意思,因此以府治最邻近的绩溪山水为思考线索,取一个吉祥美好的字眼,从情理上也说得过去。
如今,千灶万丁,喧嚣繁华的大徽村,已被青青桑田所覆盖,空留下麒麟街的地名。麒麟街当地叫作“麒麟干”,是一个很小的自然村。徽水訇然而下,周围有氤氲的水气。走出村子,偶尔还会看见一段鹅卵石铺成的道路,堙没在田野之间,是麒麟商道的遗迹。
7、新安江口汇三江
横水从西北方向,率水从东南方向,各自奔流而下,在屯溪汇合而成新安江。
如我们在开头所描述的那样,作为新安江的上游,此时它们已经分别汇集了数不清的溪流。所以这时候的新安江看上去十分阔大,而横、率、新安三水汇合处,就叫“三江口”。
站在三江口上,白天倒还不觉得什么,不过是水溪环绕,气息洇润;入夜,则童话一般,美得无以诉说。只见现代都市的霓虹之下,横水、率水和新安江水缭绕变幻,浮光摇影;水中屋宇参差,错落动荡,三江两岸灯火缠绵,其景莫测。旧时,镇海桥下百舟泊留,炊烟袅袅,形成著名的海阳八景之一的“屯浦归帆”。那是夕阳西下时的情景,鸟儿从水面上飞过,有些倦怠,日暮乡关的愁思,便渐渐笼罩了整个画面。而新建的新安江大桥,则充满了现代元素,看上去巍峨壮观。站在桥上,环顾山崖陡峭,绿树苍苍,山花绚烂,瀑流如烟。
位于新安江北岸,屯溪盆地中央地带的屯溪市,1700多年前,还是一片广阔的水域,荒无人烟。据《新安志》记载,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发生的那一年,孙权为清除黟、歙等地的山越土著,派威武中郎将贺齐屯兵于溪水之上,这便是屯溪二字的由来。彼时的贺齐将军大约没有想到,他的一次屯兵,会造就一个千古名镇。
因为处于三江口这样水运便利的位置上,屯溪很快发展成为徽州地区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南宋时期,偏安杭州的小朝廷大兴土木,广造殿廷,徽州木材多由新安江下泛至都城临安,大量工匠也沿新安江被征调入都,宋城建筑风格随之传回徽州。所以同属于古徽州的屯溪,其街道的商埠风格,多沿宋时遗风,被人们称之为“今日宋城”。
俗话说“屯溪美,屯溪美,一半街市一半水”,一半街市,指的是屯溪老街。老街北依华山,南临新安江,处在率水与横水的交汇处,形成了三江汇聚的地理优势。元末明初,屯溪率口人程维宗在三江口一次建造了47间商铺,用来招徕商贾,囤积货物,为最早的老街雏形。明清两代,徽商崛起,雄震海内,屯溪作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刺激了老街的迅速发展。清咸丰、同治年间,徽州炒青绿茶,一律是集中在屯溪精制,从而创制出了驰名中外的“屯绿”名茶。到了清末,屯溪老街已发展成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瓷器、黄烟、酒楼、饭庄等行业齐全的繁华街市,商肆林立,市声腾喧,成为徽州最大的进口、出口、转口码头。
地理知识百科
屯溪位于安徽省南端,雄伟瑰丽的黄山脚下,明媚秀美的新安江上游,是黄山市政府所在地。屯溪地当皖、浙、赣三省交界通衢之地,东与歙县、徽州区接壤,西、北、南为休宁县环抱,面积249平方公里,是正在崛起的国际旅游城市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因率水和横江在此汇合为新安江穿城而过,故有“一半街巷一半水”的美称。屯溪是黄山风景区的南大门,是大多数中外游客登临黄山的的第一站。
(二)徽州是个独立的民俗单元
1、徽州是一个移民社会
徽州的原始居民是“椎髻鸟语”的山越人,他们头上挽着一根独髻,说着中原人听不懂的方言。山越文化的特征是“鲜知礼节”,剽悍尚武,三国时,仗着天高皇帝远,徽州山民“依阻山险,不纳王租”,与当时孙权的东吴政权,前后对抗了几十年。
因为当时的土著人口很少,百姓的日子并不艰难。后来就不行了,后来外来的人口大量涌入,两晋“永嘉之乱”,唐末五代“安史之乱”,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形成了三次大的迁徙高潮,最终使徽州成为一个中国封建时代罕见的移民社会。至少是从唐代开始,徽人所需的粮食,就已经是“仰四方而来”。在我国历史上,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一向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历史上的五大古都,其中三个:长安、洛阳、开封,都在黄河流域,动乱的频率很高,我们今天所谓的徽州大姓,汪、程、吴、舒、戴、胡、江、洪等等,都是由北方特别是中原一带,因战乱迁徙而来。徽州山重水复,易守难攻,成为中原士族理想的避难场所。千百年来,由王朝更迭、外族入侵、农民起义等等引起的战争连绵不断,但极少有哪一次殃及到徽州,包括日寇侵华战争——徽州,就这样成了战争频仍的中国社会一个世外桃源。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复述中国历史上那些灾难的日子了,每逢中原板荡,烽火四起,都迫使更多的中原世族大规模南迁,造成徽州人口激增、土地资源越来越贫乏的局面。这些源源涌入的汉人,一方面以武力,一方面以中原正统文化为武器,对徽州土著进行征服和教化,终于在越人酋长控制下的徽州地区,取而代之,反客为主。唐代以后,不仅越人的生活习俗日渐泯灭,就是山越之称,也不再见诸于文字了。避乱以外,还有的人是因为在徽州做官,或是偶然到徽州游历,爱这里山水清淑,定居下来。这些人也大都是一些士大夫或名门望族。作为一个人口不断涌入的移民社会,徽州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徽人的生计日益艰难,粮食严重不足,进入明清之后,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养活全境十分之一的人口,百姓为粮食所逼出外谋生的竟达十分之九。大量的粮食需从几百里以外的苏常地区乃至上千里以外的湖广地区运来,所以江南米价,徽州最高。
2、聚族而居 烟火万家
在徽州,聚族而居是一种普遍的风俗。
记得那年春天在徽州拍片,有时翻过一道山岭,或是进入一条溪谷,会突然发现其间坐落着一片很大的村子,远远看去,葱茏一片。近人陈去病在他的《五石脂》一书中说,“徽州多大姓,莫不聚族而居。”所以在徽州,这样的村落还有很多很多。
那往往是早上八、九点钟,太阳暖暖地照着,给人一种懒洋洋的感觉。而这样的时候,周边的茶树却绿得迫人,万物都生机勃勃。我们站在高处,梦一样地看着山凹里的村庄,心里会有一种不可思议的惊诧浮上来。村庄早起的炊烟已经差不多消散尽了,但还有一层薄薄的半透明的山岚笼罩着,太阳下能看见隐隐颤动的光波。这时的村子总是很安静,孩子们上学去了,大人们去了茶园,偶尔的,会有一两声鸡叫,响彻在村子的上空。
这时的鸡啼,听上去也总是十分辽阔。
清朝侨寓扬州的徽州盐商程庭,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返回歙县老家岑山渡省亲后,在他随后所作的《春帆纪程》里这样描述:
“徽俗士夫巨室多居于乡,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其中社则有屋,宗则有祠。……乡村如星列棋布,凡五里、十里,遥见粉墙矗矗,鸳瓦鳞鳞,棹楔峥嵘,鸱吻耸拔,宛如城郭……”
鸳瓦想来是徽派民居的一种建筑材料,而鸱吻,大约是蹲踞在屋脊上的,有辟邪或吉祥意味的砖雕或是别的什么。这样的村落大多是街贯巷连,屋宇错落,醒目的粉墙黛瓦,富有鲜明的皖南民居的特色。那些五叠式马头墙,起伏顿挫在山区明丽的高天之上,仿佛流动的音乐。前面我们就已说过,徽州的大家望族,大都居住在新安江谷地一带,一村一姓,并且世代相延,这里土层深厚,阡陌纵横,鸡犬相闻,缭绕着久久不散的烟火。比如歙县篁墩为程氏世居,棠樾为鲍氏世居,唐模为许氏世居,江村为江氏世居,潭渡为黄氏世居;黟县西递为胡氏世居,屏山为舒氏世居;绩溪西关为章氏世居,上庄为胡氏世居……另外,像稠墅、潜口的江氏,郑村的郑氏,傅溪的徐氏,蓝田的叶氏等等,也都是居住在我们今天称之为“屯溪盆地”上的有名的宗族。在过去的时代,他们居住的村子是不仅不准杂姓迁入,连外村人婚丧嫁娶,路经此处时,也不能进村,迎亲或送殡的队伍,只能绕着村子走过。
数百年来,这些新安大族在当地受到相当的尊敬。
地理知识百科
徽派古民居建筑以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辉煌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建筑艺术和建筑文化史上独树一帜。徽派古民居建筑从内容到形式上的特点,都与皖南山区独特的历史地理环境相适应,并注入了徽州居民个性化的审美追求。徽派古民居建筑追求人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追求功能实用与工艺装饰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商而兼士,贾而好儒”的独特人文景观,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
3、百年不乱 谓为纯族
历史上所谓的“徽州八大姓”,是指程、汪、吴、黄、胡、王、李、方诸大姓,倘若再加上洪、余、鲍、戴、曹、江、孙,则是所谓的“新安十五姓”。他们的分支余脉,在徽州的一府六邑广泛分布,以巨族大家的势力和财力,为族人的读书入仕和经商,提供坚强的后盾与保障。
其实,源远流长的徽州大姓,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比如祁门谢氏,始迁祖为东晋名相谢安石的十三世孙谢杰,数百年世系不乱,谓为“纯族”。因此对一个宗族来说,修谱和修祠一样,也是一件神圣的大事。“会祭有万丁之祠,宗佑有百世之谱”,家有牒书,无无谱之族,是徽州人的骄傲。不知为什么,在徽州,族谱俗称“纸角谱”。每个宗族的族谱,或10年,或20年,或30年,都要重新编修一次。
中国的宗族是一个封闭性的血缘集团,族谱的中心内容是对“家系”的确认。通过族谱,宗族成员产生共同的归属观念、同源意识和亲近感。在徽州,每一个聚族而居的家族组织都有一部或数部家谱,尤其是汪、程两氏,支祠都数以千计,家族之家谱,也如同他们的祠堂一样,分为通谱、世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统宗谱、大同宗谱和小宗谱等等,外人搞不清楚。这使得一姓一氏的谱乘往往多达成千上万种。名宗右族的族谱,刻工精美,印制精良,而且卷帙浩繁。
这也一定程度促进了徽州刻书业的发展。
在徽州人的心目中,悠悠万事,唯宗族为大,徽州人逃难,往往一副担子,一头挑的是宗谱,一头挑的是小孩。这是徽州文化最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了。潘光旦在为胡适父亲胡铁花文集所作的序言说:“阖家的逃难,上有老,下有小,顾了这个,忘了那个,是何等严重的举动?家人生命的安全,其实比较还是小事,祖宗的遗产怎么样?坟地搬不动,祠堂抬不走,只好听之,但是神像、家谱是万不可不带着一起逃难的。我知道好几家人家,逃难的结果,把什么都掉了,人口也弄得七零八落,有一家当时只剩得一个寡妇,但是几卷残破的家谱却没有散失。”他指出,胡铁花就是一个挑着家谱逃难的徽商。胡适晚年常说:“徽州话是我的第一语言。我小时用绩溪土话念的诗,现在也只能用绩溪土话来念。”这是他对助手兼秘书胡颂平说的话,有些断断续续。迢遥山水,乡关何处?通过这些话,我们能够感受到胡适先生那愈到暮年,愈萦绕于心的复杂的乡情和家族之念。
4、傍水结村 依山造屋
在徽州,村落的起源、发展和布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风水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风水家有言:“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这是姚廷銮在他的《阳宅集成·基形》中,为村落基址的选择所定下的基本原则,也就是徽人通常所说的“傍水结村,依山造屋”。理想的村落模式是枕山、环水、面屏,有河流或溪水从村基前湍湍流过。
考察一些依山傍水的村庄,初期均是傍着水流的走势建成狭长状,只是随着人口的繁衍与屋宇的增多,才渐渐由纵向朝横向发展,成为一大片真正意义上的村落。徽州多山多水的地貌为村落的选址提供了较多的空间,许多村子的起源均是其先人根据风水理论选择的结果。翻阅有关资料,发现方氏荷村派始祖选择荷村作为他们的基址,是因为其地“阡陌纵横,山川灵秀,前有山峰耸然而特立,后有幽谷窈然而深藏,左右河水回环,绿林阴翳”,遂“慕山水之胜而卜居焉。”湾里裴氏则自谓他们的村落为“鹤山之阳黟北之胜地也,面亭子而朝印山,美景胜致,目不给赏,前有溪,清波环其室,后有村,葱茏荫其居,悠然而虚,渊然而静……惟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基。”歙县西溪南的吴氏始迁祖也是几经选择比较,才找到现在这块吉地。从这些选择中可以看出,依山面水是重要的条件,休宁的茗洲,为了面向朝山,人家的大门甚至一律面北而开。
但风水是个复杂的问题,有些时候,虽然山水俱胜,也未必就能发达。如宏村汪氏,其地雷岗后有“幽谷茂林”,前有流水潺潺,但在长达300年的时间里,却不断遭受火灾的侵扰,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请高人来治理了。所以他们后来才请来了远近闻名的风水先生何可达。何可达先后用了10年的时间,走遍了远山近川,反复审视了山脉河流的走向与形势,才认定宏村的地理为一卧牛形,必须按照牛形进行村落的总体规划,宗族才能兴旺发达。
徽州有很多村落,当初建造时均是按特定的形状设计,比如呈坎是八卦形,龙川、西递是船形,宏村是牛形,等等,这在平原,似乎从未遇见过。而水口则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决定着一个村子的兴亡盛衰。许多宗族在水口之上建造桥、亭、楼、塔,种植树木花草,所以徽州村落的水口,有中国的民间园林之称。
5、风水咽喉 水口财神
风水不仅作用于徽州村落的起源,在村落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维护和改造上,也被认为有决定的作用。在徽州,山石草木都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不可轻动。徽州许多家法族规中都有禁止私伐树木的条文,就是因为,树木可以保全一个村庄的生气。而“气”的聚散可以决定一个村庄的兴与亡,一个家族的荣与衰。但“气”是抽象的,它只能通过“形”来体现,因此风水学中就产生了大量对山形吉凶的判别:“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山驻人宁,山走人离,山勇人勇,山缩人痴,山顺人孝,山逆人亏”,比较玄妙,不好把握。而当天然的环境不能合乎于风水家所设定的理想模式时,就需要采用避让、改造、符镇等等方式,加以人工的调整。如歙县渔梁某宅坐北朝南,面向紫阳山,门前有一条河流,应是风水家们眼中的理想之地,可惜的是,由于用地的限制,宅门正对着紫阳山上的一块怪石,被认为是大不吉。于是除将门向偏斜外,还在门前设置了一块“泰山石敢当”,以镇邪。关于“石敢当”的来源传说不一,但其被赋予镇百鬼、厌灾殃的神秘意义,在各地民间却是共同的。这是一般人家,若是村子,要更复杂一些,如绩溪的冯村,之所以能“物阜而丁繁者,一时称极盛焉”,是因为他们依据风水之说,因地制宜,“辟其墙围于安仁桥上,象应天门,筑其台榭于理仁桥下,象应地户”,作了风水上的治理。
这些治理,大都是在水口上进行。水口是古徽州村落建设中一项重要设施,它同祠堂、庙宇一样不可缺少。在明清时代,风水是徽州社会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寻一方风水宝地是人们梦寐以求的大事情。当地流传着这样两句民谣,“生要生在苏州,死要死在徽州”,又说,“生在扬州,玩在杭州,死在徽州”,因为对死者而言,林木幽深的徽州是人们的最好归宿。而对于生者来说,水口则是整个村庄风水的咽喉。在徽州百姓的观念中,水就是财富,故而需要在那里建造标志性建筑,以锁住水口。民间甚至有祭祀“水口财神”的习惯。也有人认为,整个徽州府就是因为山势环绕,水口严密,才在明清两代创造了殷富无比的辉煌。
在徽州,大凡百年以上的村庄,都建有经过精心规划设计的水口。这些水口设施,在表达象征意义的同时,也美化了徽州人的居住环境,培养了徽州人幽雅的审美情趣。
6、街巷勾连 形似迷宫
现在我们该深入到徽州的街巷了。
徽州街巷的石板路色泽青纯,古朴沉重,两边的沟渠里长年流水淙淙。在沟渠的后面,才是一些砖木结构的古民居,这样门前流水的局面,只有徽州才能看到。这些建筑看上去都朴素而端庄,而且都是一些楼房。正如谢肇淛在《五杂俎》中所记载的那样:“余在新安,见人家多楼上架楼,未尝有无楼之屋也。计一室之居,可抵二、三室,而犹无尺寸隙地。”徽州民居的格局都比较小,面阔大多只限三间。这也是因为徽州地少人多,田价高昂,加以子孙绵延,家族繁衍,为了扩充居住空间,解决人口和土地的矛盾,就只好建楼了。是传统的双披屋顶,半掩半露,隐在层层叠叠的山墙后面。
一位日本建造学家在《中国民居研究》一书中,这样来描写徽州的传统民居:“街巷又深又窄,阳光射不进去,但可以看到明朗的天空。石板路蜿蜒曲折,黑瓦墙顶高低起伏,形态端庄。身处此地,似乎突然觉得迷失在西班牙或意大利古老的街头。穿过饰有精巧砖刻门罩的大门,进入室内,令人吃惊的是,从上面射入的明亮幽静的光线,洒满了整个空间。人似乎在这个空间里消失了。与入口相对的是一块横卧着长石板的地面,称作天井,站在这里仰视,四周是房檐,天只有一长条,一种与外界隔绝的静寂弥漫其中。地层正中有开敞的大厅,向着天井开放,这是‘堂’。木质柱、梁和墙壁,以及有精细雕刻的门窗在暗中发光。堂中央壁上挂着对联,装饰着花瓶、镜子等,格调高雅。天井和堂浑然一体,这是内、外起居室。这种共有空间,以及古朴的雕刻装饰在西欧、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住宅中都没有经验过。而这正是徽州民居的魅力,体现了徽州文化的特质。”
作为东方民族,日本人对徽州民居的感受,细腻而准确。进入徽州民居的院落,或是走在它的街巷中,会有迷失其间的错觉。那些聚族而居的村落里居住的,基本上都是同一祖先派生下来的后代,然而各家各户建房时,又往往以邻为壑,不肯与别人合用外墙。于是房屋之间就形成了一条条狭窄的小巷。大一点的村落,往往有近百条小巷纵横勾连,迷宫一样。比如现在,我就走在西递深深的街巷之中,不是作为村落主干道的直街或横路街,而是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小巷幽深而且幽静,两边的巷壁上长满了斑驳的苔癣。抬头看看,蓝天一线,有白云飘过,若不是正午,阳光无法照进来。
地理知识百科
传统徽州宅居最基本的格局是三间式,一般为三开间、内天井,民间俗称为“一颗印”。平面布局对称,中间厅堂,两侧厢房,楼梯在厅堂前后或在左右两侧。入口处形成一内天井,作采光通风用。在此基础上建筑纵横发展、组合,可形成四合式、大厅式和穿堂式等格局。四合式大多为人口多的家庭居住,也可说是两组三间式相向组合而成,可分为大四合与小四合。大四合式前厅与后厅相向,天井则根据地形可大可小。大四合式住宅前后均有楼层,小四合式前厅三间与大四合式同,天井较小。
7、马头花墙 五岳朝天
今天,马头墙已经成为徽派建筑最重要的符号。马头墙其实就是平原的山墙,而在徽州,它的更直接的作用,是为了防火。徽州的村落,动辄上千人家,更有所谓“烟火万家”者,一旦着火,后果不堪设想,所以防火就成为村落建设和民居起造时唯此为大的事情。徽州人家,房屋与房屋之间都有防火墙,以紧急时割断火路,防止火势的蔓延。这和平原建筑普遍采用的“借山墙”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这些防火墙很高,远远地高出了屋顶,它们也就同时兼有了防盗和防风的作用,而且也不失为富足人家的一道心理屏障。
最初,徽州的防火墙可能只是一些简单的山墙,后来,随着徽商在财力上的日趋雄厚,防火墙的造型渐渐丰富多样起来,有阶梯型的,有云型的,有弓型的,这样的线条,在山区明净的蓝天下,显出特别的舒展和明彻。墙头又都作了艺术处理,饰以卷草如意一类的图案,这使它们看上去,就仿佛翘首长空的骏马,因此这些防火墙又有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叫做“马头墙”。登高眺望,高高低低的马头墙在一片屋宇中错落参差,与众多的蝴蝶青瓦小山脊交相辉映,显示出一种建筑所特有韵律美与和谐美来。
它们还有一个更为民间化的名字,叫“五岳朝天”。
走在黟县汪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关麓村的街道上,能够强烈地感到周围那些美丽的马头墙对你的环绕。关麓村位于黟县县城西南十多里处,不是一个大村落,但仍然有着缭绕深邃的巷道。和徽州的许多村落一样,走在它高墙壁立的街巷中,若非中午,几乎照不见阳光。封闭,可以说是徽州聚族而居的村落中街巷的共同特点,也是最初的出发点。“八家”的房屋风格统一,形式相仿,不仅屋宇相连,而且门户贯通。汪氏祖先当初建造这些房屋时,也许就曾考虑到日后子孙辈兄弟妯娌的处境:各家门户洞开,楼与楼之间连成一体,则为一大户人家,可以抵御外族外姓的侵犯;若相互不睦,心存芥蒂,封门闭户则自成一单元。“八家”的建筑,和由这些建筑形成的街巷,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强大的家族观念。
还有封闭自守的原则。
“八家”的子孙,如今更加繁衍,恐怕已近百家了。走进这些老屋,发现屋内的装饰仍能看出往昔的奢华,那些雕梁画栋,无不富丽精巧,而且因为有人居住,至今保存完好。它层层叠叠的马头墙,在徽州明净的蓝天下,依然勾勒出简洁明快的线条。
地理知识百科
马头墙的建筑特点,是两侧山墙高出屋顶,并随屋顶的斜坡高度呈阶梯形。因其仰首屹立,状如高昴的马头,故称马头墙。马头墙在古民居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由于它高于民居的房顶,具有气势美;它在建筑上呈阶梯形,逐层抬高,一般都在二至四级之间,多的达五级以上,具有视觉美;它的每一级的两侧呈斜坡,再铺以布瓦,头上还装饰一些几何图案,具有古典美。中国的古民居大都是砖木结构,极易发生火灾,马头墙好有防火功能,因此马头墙又叫封火墙。
8、有堂皆井 无宅不花
黄山书社出版的一套《歙县丛书》中,在谈到徽州的古民居时,用了“有堂皆设井,无宅不雕花”的形容。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最主要的形式是木构架庭院式住宅,而徽州“四水归堂”式的住宅,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类型。在这里,“堂”是指阶前,所谓“四水归堂”,即是将住宅屋面的雨水集于天井之中。秦汉以后,中原士族大量南迁,带去了北方的建筑文化,四合院式建筑与当地原有的干阑式建筑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地方民居样式,这就是“四水归堂”式的徽派住宅。
除了这些,“四水归堂”还表达了一种“暗室生财”的风水观念。从风水学的角度说,徽州四面皆山,如环如卫,如拱如揖,状类盆地,天井是仿照徽州山川形式而设计的,名为“可见天日”。而经商之道,讲究以聚财为本,造就天井,使天降的雨露与财气,不至于流向别处——四方之财如同天上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入自己的家中。
徽州人常说,家有天井一方,子子孙孙兴旺,从这句话里,又可以看出“四水归堂”与人丁兴旺之间的关系。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人丁”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观念,与之相关的想法,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我从审美的角度,则以为天井的设置把天宇与人心连接起来,此即中国古代生命观所谓的“天人合一”的体现。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将日月星辰,尽收于眼底和心中。
曾有一次,我站在西递著名的“敬爱堂”天井前躲雨,那雨淅沥淅沥淅沥淅沥一刻不停地下着,到后来,便能够清楚地看到“四水归堂”的情景。徽派建筑所独有的鳞鳞鸳瓦,在雨中渐渐变成墨黑,那一刻我想,李约瑟于他的煌煌巨制《中国科技史》中所赞美的中国旧宅的雨,就是从这样的屋檐下滴落的吧?
据说建于清嘉庆初年的棠樾保爱堂,建成时有36个天井,108间房屋,那该是怎样巨大的住宅啊!
徽州民居的各个部分——主要是门楼、门罩、柱础、梁架、窗棂、栏杆等部位,都饰以各类雕刻。这是与汉画像砖同样伟大的艺术品,是民间手工艺人的杰作。所谓“徽州三雕”艺术,就集中体现于这里。徽州特有的八字门楼,多以浑厚、稳重的青石为门坊,门楼上层是砖砌瓦覆的雨檐,层层挑出,两角翘起,顶端则为特制的雕花瓦当和滴水,形成一排整齐的雁齿。门楼是砖雕大显身手的地方,一般都雕刻有各式山水花卉,鸟兽人物,戏文传说等图案,总体上以民俗和戏文为主。这些门楼砖雕,一般都有七八个层次,最多达九层,异常华美繁复。
地理知识百科
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风格的砖雕、石雕、木雕三种民间雕刻工艺的简称,主要用于民居、祠堂、庙宇、园林等建筑的装饰,以及古式家具、屏联等的雕刻。徽派'三雕'以歙县、黟县、婺源最为典型,保存也相对较好。清代的三雕艺术细腻蘩复,构图、布局吸收了新安画派的表现手法,讲究艺术美,多用深浮雕和圆雕,提倡镂空效果,有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层,玲珑剔透,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刻工匠高超的艺术才能。
9、祠堂连云 远近相望
如果你前往徽州,那么你会发现,在徽州的各个村落之中,耸然高出民居的、最雄伟宏丽的建筑,当推宗祠。名宗右族,往往建有几座甚至几十座祠堂。祠堂连云,远近相望,是徽州一个重要而独特的现象。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的某一部分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同时,它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是祖先魂魄的依归之所,具有宗教性和神圣性。所以,与一般的民居相比较,宗祠建造得高大气派,它既要符合宗族全体成员进行祭祖仪式的需要,又要使人在它面前产生肃穆和敬畏的感觉。
中原“衣冠”之家大量迁徽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宗族体系,聚族而居,昭穆有序,组织严密;其宗法伦理,乃至饮食起居、冠婚丧祭等皆有定规,族规家法严明;各族均有宗祠统之,岁时祭祀,聚会有期;各族均有族产、义田,恤孤救灾,表彰义行;宗谱系牒齐备,不断修续,一姓相传,千年不乱。所以,清代徽人江登云的《橙阳散志》中才说新安“聚族而居,一姓相传,历数百载,衍千万丁,祠宇、坟茔世守勿替。”
虽然,我们通常将“祠”与“堂”连用,称作“祠堂”,但其实“祠”与“堂”仍有区别。对于一个宗族来说,应该“奉先有祠”,而“起居有堂”。因此所谓的“祠”,是指祭祀祖先和宗族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所谓“堂”,则是宗族成员“日夕居止,拜起坐立,凶吉燕集,送迎往来”,进行日常活动的场所。我们现在所说的祠堂,严格意义上,指的是宗祠。
徽州宗祠大多都是三进,第一进称“仪门”,或曰“大门”、“大厅”、“过厅”;第二进称“享堂”;第三进称“寝”。享堂是进行祭祖活动和举行祭祀礼仪的地方,是由古代的“庙”发展演变而来。徽州宗族祠堂里供奉的祖先神主,一般都以尊卑为依据,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尊者,包括始祖、创建宗族时的数代祖先和有功有德的祖先神主,这些“神主”永世不迁,永世不祧,也就是说,永远供奉在寝室的神龛之内,永远享受后代子孙的祭礼和血食。一类属于卑者,即一般没有什么功德的祖先的神主,这些神主,“五世则迁”,也就是说,玄孙死绝,高祖的神主即从宗祠里迁走了。古人认为,五服以内为亲,五服以外为亲尽。一般无功德祖先的神主,亲尽之后,再继续供奉于神龛之中已无多大意义了。
历史上,徽州曾有大小祠堂6000多座,今天它们大部分,都已经倒塌了。
10、十户之村 不废诵读
明清两代,徽州人在科举入仕方面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时的徽州,“虽十户村落,亦有讽诵之声。”这是清朝大诗人王世贞说的话,作为文坛盟主,他对徽州区域社会的整体文化水平,相当推重。宋元以来,徽州就是一个教育发达地区,明代中叶以后,由于徽商财力的大量投入,徽州教育更加兴盛起来,除按定例设府学、县学外,还设有社学和塾学,以教乡里子弟。据康熙年间的《徽州府志》统计,当时徽州有社学562所,县塾5所,各家族的塾学更是数不胜数,以致“十户之村,不废诵读”。此外,徽属六邑还有很多书院,坐堂讲学蔚然成风。据叶显恩教授统计,明清两代徽州共有书院54所,而“以紫阳为大”,“六邑诸儒遵文公遗规,每岁九月讲学于此。”文公是指朱熹。朱熹对徽州人读书致士的推动是巨大的,而徽州在科举上的盛名,也主要来源于朱熹在全国显赫的声名。方志里说,“自井邑田野,以至远山深谷,居民之处,莫不有学、有师、有书史之藏。其学所本,则一以郡先师朱子为归”,一点也不夸张。
正是在朱熹的影响下,明清两代徽州人中进士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省份。据统计,徽属六邑明代中进士者,是392名,清代是226名。尽管这是一个很不确切的数字,但也足以反映徽州的人文郁起。蟾宫折桂,魁台历游,在深山僻壤也不乏其人。于是徽州各地便流传有不少科第佳话,如“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三殿撰者,是合歙休二县而言,乾隆三十六年(1771)辛卯状元黄轩为休宁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壬辰状元金榜为歙县人;乾隆四十年(1775)乙未状元吴锡龄为休宁人。四翰林是指同治十年(1871)辛未同科考中进士并一同授予翰林院庶吉士的歙县岩寺洪镔、郑村郑成章、潭渡黄崇惺、西溪汪运纶。这四个村镇都坐落在丰乐溪沿岸十里之内,故称十里四翰林。又,歙县唐模村许承宣、许承家兄弟,分别于康熙三年(1664)和康熙二十四年(1685)考中进士并授翰林院庶吉士和编修,被当地人称之为“同胞翰林”。今天我们到唐模,仍能够看到站立在路边的同胞翰林坊。
这些人在科举上的成功,给家族带来了声望,也带来了财富。明以后,徽州由读书科举而入仕的,绝大部分由大族子弟变成了富商子弟。伴随着明清之际徽商势力黄金时代的到来,徽州人读书科第的条件不断改善,大批徽州进士涌现出来,并逐渐把持朝政。
11、寂寞青春 风雨牌坊
走进徽州,最使人感到突兀而且受到震撼的意象,是蓝天下寂寞站立的牌坊。
在徽州,牌坊是与民居、祠堂并存的古建筑,共同构成徽州独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建造牌坊以旌表儒教价值观所认定的优秀人物,是传统社会里各处都有的举动,也不独是在徽州,但在其他地区,却怎么也不可能出现如此数量众多、建造华美的牌坊。
但徽州的牌坊,并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那样,都是贞节坊。徽州的牌坊种类很多,有功名坊、孝义坊、科第坊、百岁坊,当然,还有很多很多的贞节牌坊。
牌坊滥觞于汉阙,成熟于唐宋,在有清一代,达到登峰造极。它从实用衍化为一种纪念碑式的建筑后,被极广泛地用于旌表功德、标榜荣耀以及宫殿、庙宇、陵墓和主要街道的起点、终点、交叉点,还有桥梁等处,被海外称之为中国的凯旋门。在今天歙县的解放街和打箍井的十字路口上,矗立着一座古朴雄伟的牌坊,名叫“大学士牌坊”,俗称“八脚牌楼”。这是一座纯粹的石坊,梁枋、栏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是歙州相国许国的纪念坊,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许国其人,在明朝的历史上并不占据重要地位,但许国牌坊却是徽州牌坊最杰出的代表,体现了当时石坊技术和艺术的最高水平。
明清时代的徽州,为扬名仕途者建立了很多石坊,许国牌坊只是其中著名的一座。这些牌坊实际上是一座座“科举纪念碑”,它们象征着官本位的传统社会中读书入仕者的崇高地位,以及科举成功为家族带来的无上光荣。
不过在徽州,说到底最多的还是贞节牌坊。明清两代,仅歙县一邑就拥有节烈妇女8606人,她们寂寞的人生,如同那些田间溪头寂寞站立的牌坊。也不知这8606名妇女,有过怎样的生活?有过怎样的青春和爱情?
徽州最晚的牌坊是位于县城新南街的贞烈砖坊,它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距今不过100年的时间。一方面它的简陋,表明了曾经喧赫一时的徽商开始走向衰落,另一方面,它旌表的人数又最多,共旌表节烈妇女65078人。从这个惊人的数字我们可以知道,它是徽州妇女群体的祭碑。
徽州触目可见的一座又一座节烈牌坊,是无数妇女的血泪凝铸而成。当明清时期的徽州商人,以无比的热情投入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去的时候,他们也许没有想到,他们牺牲的是妇女们的青春和生命。
地理知识百科
歙县斗山街因侧靠斗山得名,全长500米左右,多为清代徽商、仕宦的深宅大院。街道南北延伸,房屋座北朝南,临街都是侧面山墙,墙上马头高低错落,具有徽派街巷独特的幽雅风貌。巷内著名的建筑有:叶氏贞节门,建于明初,表彰一位尊老爱幼的女性;杨家大院,建于清中期,为官宦宅第;许家厅,建于清初,属私塾建筑;黄氏孝烈门坊,建于清初,表彰一位为未婚夫殉节的少女;蛤蟆井,建于唐代,是在岩石中凿出的深井,水质异常清冽。
12、汪公崇拜 岁时俎豆
明清时代,汪公大帝几乎遍及徽州的每一个社屋,而在堪称民间盛大庆典的春秋祷赛活动中,我们也几乎每会必见汪氏父子的身影。据《寄园寄所寄》卷十一《故老杂记》上记载,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休宁迎春,共搭台戏一百零九座,金珠缯彩,竞斗靡丽,而规模如此宏大的演剧活动,就是为了酬飨“越国公”的保障之功。越国公就是汪华。汪华活跃于隋唐之际,隋末兵燹,天下板荡,汪华被众人拥戴,攻取了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保全一方,自称吴王。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华归顺大唐,持节总管六州军事,授歙州刺史。他后来被封为越国公,死后谥“忠烈王”,归葬歙州。也许是因为统合徽州区域社会的功绩,汪华殁而为神,俗称“汪公大帝”,民间又尊奉为“太阳菩萨”。在徽州人的观念中,汪华崇拜根深蒂固,因此,在徽州的一府六邑,尊奉汪华的庙宇无处不在,汪姓也遍布了整个徽州。歙县贞白里坊往东不远的地方,今天仍存有汪氏的“忠烈祠坊”,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坊后就是千百年来越国公享受人间烟火的忠烈祠。
旧时徽州,“社则有屋,宗则有祠”,社屋一般建于村落的边缘,特别是表示村界的水口处。祠是表示一姓一族的存在,而社则凸现了一族之在一地的存在,著名徽学专家王振忠以为,这两者分别承当了血缘和地缘关系的文化载体。清人《黟山杂咏》:“祠堂高耸郁云烟,松柏苍苍不记年。最爱风土尤近古,苏公族谱范公田。”
所谓“苏公族谱范公田”,是指北宋苏洵和范仲淹对家族制度的创设。苏洵所撰《眉山苏氏族谱》,据说是近世家谱的最初模式;而范仲淹在其家乡广置义田,使范氏族人“日有食,岁有衣”,举凡婚丧嫁娶,都能得到义田的赈济。与此一脉相承的是,徽州的家族也纷纷捐置义田,扶孤恤贫,建构祠宇,作为岁时俎豆之地。徽州祠堂祭祖所行的三献礼,是遵循朱熹的《家礼》,极其烦琐费时。这些祭祖活动又分春祭、中元、秋祭、冬祭、祖先诞辰、祖先忌日等等。依据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秋仲祭祢的古代传统祭祖礼制,徽州宗族祠堂最普遍、最隆重的祠堂祭祖活动是春秋二祭和冬祭。“祢”是死去的父亲在宗庙中立主的名称,生称父,死称考,入庙称祢。祭祀之日,一些名宗右族往往要号令三通,或鸣锣,或鸣鼓,支丁齐集祠堂,气氛庄严肃穆。
地理知识百科
徽文化中,汪华崇拜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据徽学专家研究,尊奉汪华的庙宇,在古徽州一州六县无处不见,尤其是六县乡村中的众多社屋,以及堪称庆典的春秋祷赛活动,也几乎必见汪公父子的身影。徽州人通过频繁的迎神赛会,使汪华几乎成了徽州无所不能的地方神。遍布徽州的汪公庙以及汪氏宗祠,也是徽州人祭拜汪华的重要场所,诸如求雨防旱、求子祈福、减病消灾等所有民间活动,都有祭拜汪华的内容。
13、烟雨廊桥 寂寥古亭
整个徽州,到处布满了河流。“东西南北桥相望,水道脉分棹鳞次”,也因此徽州人在长河急流、风涛鼓荡之间,造出了许多桥梁。据民国《歙县志》记载,清末仅歙县一县,就存有各式桥梁441座,占徽州古桥总数的四成以上。
现在让我们一同前往练江。练江仅6·5公里长,可就在这样局促的流程中,却负载了九座桥梁,其中著名的有太平桥、万年桥、紫阳桥,合称古歙三桥。都是中国传统的石拱桥,远远的,就能看见它特有的长虹一般的造型,优美地跨越在练水之上。太平桥位于富资、布射、丰乐、扬之四水汇合处,在从前的日子,它是婺源、祁门、黟县、休宁进入徽州府治歙县的必经之桥。这是安徽境内最大的古石桥,桥中心原先有亭,两边立有碑记,亭内供奉佛像,解放以后,为了便于汽车通行,将碑亭拆去了。
在桥上建亭,或是建廊,歙人称之为桥屋,现代刘敦桢先生命名为“廊桥”。歙县古廊桥尚遗存有十多处,著名的如北岸的北溪桥,许村的高阳桥等等,都是非常非常美丽的桥。
许村高阳桥廊屋七间,通面阔21米,进深5·3米,走进去后,有很宽敞的感觉,并不觉得是在桥上。两侧都置有坐凳,也许是因为不知经了多少朝代、坐了多少人吧,这些木质的坐具都一副饱经沧桑的样子。在过去,廊桥属于水口,是村民们歇息娱乐的地方。廊上的龙凤彩绘,在雨天里有些暗淡,廊桥两端的阶梯式三山封火墙,也有些雨意潸潸。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在徽州以及外地,三处比较有名的许姓村落,都建有“高阳桥”。一处就是许村,一处是唐模,还有一处,是在江苏的宜兴,那里在明清时期,是重要的徽商侨寓地。“高阳”是“许”的郡望,我们由此可知徽州许氏的古老。只是不知别处的高阳桥,是不是也是这样如许村般美丽的廊桥?
站在这样古老的廊桥上,和走在空无一人的翚杭古驿道上一样,我们会被一种复杂的心绪所缠绕。那往往是早晨的八九点钟,周遭有云气缭绕。走在这样寂寂无人的古道上,你会深切地感受到徽州历史的古老。走上一段,就能看见古道旁坍塌的亭子,那是茶亭,或是路亭。旧时山路迢迢,行旅艰难,民间视建路亭、茶亭为善举,所以古徽州的主要道路上都是“三里一路亭,五里一茶亭”,由邻近的村落挨户轮年当值。多数茶亭,还赠借给夜行的客人火把和灯烛。
那些在漫长而黑暗的徽州古道上亮起的一星两点的火把,该是多么温暖而美丽的意象啊。
14、打目连 嬉龙灯
旧时徽州,常唱目连戏,俗称“打目连”。目连戏又称大戏、愿戏,“愿”是酬神还愿的愿。目连戏的演出一般都与庙会、迎神、祭祀等等活动有关,有强烈的宗教色彩。比如休宁海阳每年五月初一的五猖庙会,万安每年正月十六的水龙庙会,都必唱目连戏;歙县、绩溪等乡村,凡举办关帝会、太子会、花朝会等等,也都要打目连。“打目连”耗费巨大,徽州因此流传有“一年目连三年熟”的说法,是说连续三年丰收,才能供得起一次目连戏的费用,所以有的村子,一二十年都不打一次目连。
目连戏的演出,一般有三天三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等几种,这样,就需要请两个以上的戏班。两个戏班轮流演出,一个白天,一个晚上;晚上的那个班,有时要唱通宵,俗称“两头红”,是说从太阳落山,直唱到太阳出山。
在打目连的那些日子里,村庄里人山人海,万头攒动,很多外村的村民,翻山越岭、扶老携幼而来,静寂的徽州山野,一下子变得很热闹。目连戏的传统剧目是《目连救母》,又名《目连劝善记》,如我们已经知道的,是祁门清溪人郑之珍所撰写。目连救母的故事源于佛教经典,主题是“孝”与“善”。目连戏的内容一般都与扬善惩恶有关,通俗易懂,有明显的教化作用。
除了“打目连”以外,徽州大地上还活跃着各种“龙灯会”,老百姓称之为“嬉龙灯”。嬉龙灯并非仅仅舞龙,而是舞龙、舞凤、舞狮、舞兽的统称。自古以来,舞龙遍及徽州各地,就制作的材料而言,有纸龙、布龙、草龙、灯龙、板龙,等等,而布龙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布龙是先用竹篾制成一节一节的圆篓,然后用一条长布筒套起来,绘以彩色龙鳞,再装上绚丽多彩的龙尾和龙头。嬉舞时在龙身内点燃烛火,由十数人手执撑杆,在龙珠的引逗下,边走边舞,配以锣鼓和爆竹。遇有坦地或祠堂门前,就停下来表演,“蛟龙戏珠”、“金龙盘珠”、“横穿龙门”等等,吸引大量的观众。
较少见的是休宁的板龙,习惯上是“一丁一龙”,即村子里15岁以上的男丁,每人自制一节龙身,表演时龙头在前,在经过各家门口时,各家的男丁将自己的龙身接上去,越接越长。还有就是“束稿为龙”,是取田中稻草,扎成龙形,在中秋的晚上游舞。地里的稻子收完了,天上的月亮也圆了,场上坡上,有的是稻草,不如就地取材,舞起草龙,庆祝五谷丰登。
地理知识百科
目连戏又叫“大戏”,是我国古老的民间剧种,主要流行于旧时的徽、池、宁国、太平四府地域。目连故事源于《经律异相》、《佛说盂兰盆经》等释典。明万历年间,徽州名士郑之珍一边参加演出目连戏,一边用传奇写法,润补出长达100出的《目连救母劝善戏文》,又名《劝善记》。安徽目连戏因其一开始便在艺术上受到弋阳、青阳腔的影响,主要用高腔形式演唱,后来又兼唱部分昆曲、乱弹、徽戏,流传的时间和影响很长很大,所以在戏曲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徽州与徽商
1、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徽州山多地少,人烟稠密,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田园”的说法,由此造成徽州人深刻的危机意识。为了生存,人们蜂拥而出,求食于四方,徽谚所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也由此形成了一支与晋商相抗衡的强大的商业力量,史称徽商。
在旧时徽州崎岖的山道上,总是能看见一些身背包裹、手拿雨伞的男人行色匆匆地走过,后头跟着一个、两个或是三五个孩子,小小的身架,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徽州山多地少,土瘠人稠,一代代徽州人惟有走出大山,走出徽州,求食于四方。一个少小离家,奔走于漫漫商途的徽州人,成功后写下自己初入商途时的感受,他充满哀伤地写道:“天下之民,寄命于农,徽民寄命于商。”后来,当进入歙县南乡的金川一带时,我心中立即浮现出这段文字。那是怎样窘迫的一种景象啊,在一些巴掌般大小的泥土上,长着一些包谷,因为隔得远,包谷们就那么一棵一棵,各自孤零零地站着。能够强烈地感到它们的凄凉。当地人把包谷叫做“包芦”,是徽州多山地貌上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徽州地当皖、浙、赣三省交界处,重峦叠嶂,烟云缭绕,看上去固然是溪水清澈,林木葱笼,却没有成片的耕地,人们只能在山凹之间,艰难地寻找并开垦一些零星的田地,徽人称之为“薄土”。这些薄土一层一层累积而上,鱼鳞般狭小零碎,往往几十、上百块田土,还不足一亩。因为山高岭峻,难以蓄水,十天不下雨,就土地干裂,庄稼枯死;而一场暴雨之后,又山洪爆发,将粪土禾苗,多日的劳作,冲得荡然无存。
不管到了后来,徽商如何的心雄万夫,气吞天下,我想在最初,当他们一步步离开土地,四方奔走求食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也一定是四顾茫然,孤独而彷徨。
进入明清之后,徽州人口与土地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计日益艰难,粮食严重不足,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一年所产的粮食,只能养活全境十分之一的人口,百姓为粮食所逼出外谋生的竟达十分之九。那个时候,杭州或是饶州的米船,顺着新安江或是青戈江,再不就是阊江,昼夜不息逶迤不断地进入徽州,米船一日不至,徽人面有饥色,而五日不至,就路有饿殍。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商帮,大都兴起于地少人多、土地贫瘠的山区,所以糊口与活命,应该是农耕社会中商帮兴起的第一动因。
2、徽州古道 商路迢迢
踏上徽州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翚杭古道,是早上的八九点钟,太阳安静地照耀大地,山野的小花都开了,而古道上空无一人。在过去的年月,这条道可不是这么冷清。明朝人王世贞说:“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根据这句话,旧时徽州,十个人中,就有七个人外出经商,所以在那个属于徽商的时代,往来于这条路上的客商,该是络绎不绝吧。
那时的绩溪女人,总是一边准备男人的行囊,一边不紧不慢地说:“不慌不忙,三天到余杭。”
男人说:“可不是么?三天到余杭,鸭蛋未露黄。”说着,两口子就都笑了。
这是那个年月徽州乡村常见的情景,往往是天还没有亮透,徽州男人就背上包裹上路了。徽州女人有的送出村口,叮咛两声;有的不送,仍旧在灶前忙着。那年月,男人外出经商,不算什么。他们身后的包袱里,背着女人给准备的石头餜、炒面和咸鸭蛋。石头餜是一种咸菜馅的面饼,用火烤制而成,因为硬如顽石,得了个“石头餜”的名字,带在路上,十天半月不会变质。而三天到余杭,走的就是翚杭古道。一个咸鸭蛋吃三天,还没露出黄来,说明只吃了一小半,徽州人生性节俭。在这里,翚指的是大翚岭,作为陆路,它全长约130公里,是从绩溪翻越大翚岭到达杭州最近的陆上路程。
古道以条石铺成,宽不过一庹,左面是山岩,右面是深谷,谷底乱石嶙峋,春草繁茂。进入现代以后,这条古道,已经基本上废弃了。
翚杭古道确切的开凿年代,今天已经很难查考,但总在宋室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之后。南宋特别是明代中叶之后,杭州一跃而为全国最繁华浮艳的都市,徽杭两地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这条古道,便随之成为徽商进入杭州最主要的陆路通道。在封建时代,每个商帮,都有自己主要的商道水路,代代沿袭,口口相传,成为一种商业资源。
而今天,循着翚杭古道,我们能够进入历史上那些纵横交错、密如网络的徽商之路吗?徽州的古驿道很多,都是青石铺就。像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的“徽安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安庆府城的“徽池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浙江昌化的“徽昌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的“徽浮古道”;由徽州府城至泾县的“徽泾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宁国的“徽宁古道”;由徽州府城至青阳的“徽青古道”,由徽州府城至婺源的“徽婺古道”;由休宁县城至浙江遂安县龙山街的“休龙古道”;等等,都曾是徽州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古驿道。
地理知识百科
蟹壳黄是徽州风味小吃中的名品,又名“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炉火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得此名。刚出炉的“蟹壳黄”,不待入口,便觉奇香浓烈,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其味隽永。制作蟹壳黄,要用熬炼七八成熟的菜子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层次的面卷,再包上馅,置烤炉烤熟。蟹壳黄存放一周不坏,尤其适合于旅游食用。
3、走到深渡丢了家务
明清之际,徽商下抵钱塘,上溯大运河,行贾于巴、鄂、淮、扬、幽、燕之地,深渡作为徽州出境的最后一个水陆码头,曾经拥有岭上、里街、外街、横街四条主街道,茶、盐、典、布等数百家店铺,非常繁华和富庶。从上游屯溪、渔梁装满了土漆、茶叶而来的商船,在灯火朦胧的深渡泊了岸,那些身着长衫的商人,就会沿着长长的水埠石阶,走进人声喧闹的客栈或酒肆。夜深渡的繁嚣,此时才刚刚开始,稍后,街市上的人会越聚越多,深渡也会越来越灯火辉煌。
明朝人王世贞说:“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所以在那个属于徽商的时代,往来于深渡的客商,络绎不绝。顺新安江而下至富春江而抵杭州,水路600里,单在新安江一段,就有360个险滩。一首以《深渡》为题的民谣这样说:
走到深渡,丢了家务
到了杭州,万事一丢
是一种豁达,也是一种无奈。古代,徽州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新安江,因此无论前头有多大的风浪险阻,也无论360滩吞没过多少生命,装满货物的船只都必须驶离码头。今天,奔走在从歙县到深渡的曲折山路上,我们已经无法体验到几百年前徽州人的心境了,这条路在历史上曾是徽人外出经商的一条主要通道,在《天下路程图引》中被列为“徽州府由严州至杭州府水路程”,当年,不知有多少布衫草履、身背雨伞、徒步而行的徽州人,从这条路走向深渡码头。或是雨雪霏霏,或是烈日炎炎,外出经商的徽州人踽踽独行,路两边是参差隆起的坟冢,头顶上有偶尔飞过的乌鸦,徽州人的心里,分外落寞和凄凉。
在封建时代,每个商帮,都有自己主要的商道水路,代代沿袭,口口相传,成为一种商业资源。比如晋商进入内蒙古贸易,就有漠南、漠北、漠西三个方向,其中漠南一线的主要路线,也是晋商最常走的一条路线,是经“杀虎口”而至鄂尔多斯。深渡是徽商的水上“杀虎口”。已经很难想象那个时代行旅的艰难了,正如《天下水陆途程》序言中所说,滔滔天下,令人迷津,茫茫山河,令人裹足。《天下水陆途程》是明朝休宁大商人黄汴根据自己的商旅经验,亲自编撰的一部路程图书。黄汴很小的时候,就随父兄外出经商,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晚年侨居苏州,专门做南北二京及十三省远程贸易,再就是从事《途程》的写作。写着写着,瓜州古渡的斜阳,临清码头上的酒幌,口外的风物,坝上的牛羊,他年轻时所走过的道路,所经历过的一切,又都回来了。这部书稿,历时27年才完成。
地理知识百科
深渡古镇距歙县县城约26公里,为旅游者由黄山前往千岛湖弃车乘舟的中转站。深渡古镇的老街幽深,古巷纵横,自古就是徽州商贾出入沪杭的必经之所和泊舟之处。明清时代,大批徽州人十二、三岁就沿着深渡古镇旁的这条水道外出谋生。徽人外出学生意后,需苦熬苦挣,自立成人,如有吃不得苦,中途打马回朝者,则被乡人羞为“回香(乡)豆腐干”,从此一世无颜见人。现代旅游者在深渡古镇徜徉,仿佛还可听到历史的回声。
4、北达燕京 南极广粤
明清之际,徽州“商贾四出”,滇、黔、闽、粤,豫、晋、燕、秦,其货无所不居,其地无所不至,“南游楚、东入吴、北涉淮泗”。曾有徽学专家,将徽商的经商线路,概括为“两点三线,六大区域”。
在这里,“两点”是指北京和广州,所谓的“北达燕京,南极广粤”。这两座城市,是明清徽商重点占领的市场,而在北到北京,南到广州这一广大的区域中,徽商建立起了自己绵密的商业网络。六大区域则是指新安江流域、京杭大运河两岸、长江中下游地区、鄱阳湖周边地区、大庾岭以南珠江三角洲地区,最后是东南沿海地区。
“三线”是哪三条线呢?我至今没搞清楚,不过就上面提到的这些区域而言,徽商的势力范围和所抵达地区,也已经够广阔的了。
有一句话常常被我们所引用:“商人重利轻别离”。这句话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白居易在这首著名的诗中说:“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唐代的浮梁就是今天的景德镇,与徽州紧邻。由于当时的交通不便,徽州的茶叶多是运到江西的浮梁县进行交易,可见从唐代起,浮梁就是国内重要的茶叶集散地了。进入浮梁的茶叶,经阊水入鄱阳湖,然后从湖口进入长江,再转销全国各地。
浮梁成就了一段千古绝唱,一直到今天,唐朝的琵琶,依然在现代的都市中,吟诵着商场的生死别离。
因为一代又一代走出大山,四方求食,徽州人心里,积淀起一种经商的冲动,到后来,外出经商,已经不仅仅是迫于生计,而成了徽州男人的一种自觉人格,一种人生追求。所以一般人只知道“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不知道这则谚语的后两句是:“包袱雨伞,夹起就走”。夹起包袱雨伞,踏上经商的路途,你可以说是一种别无选择,也可以说是一种义无返顾。沿横贯东西的长江,徽商奔走于川楚吴越之间;沿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徽商往来于晋冀鲁豫各地;由鄱阳湖入赣江,再由赣江溯流而上,翻越大庾岭,徽商建立了当时内地通往岭南的主要商运路线;顺新安江东下至杭州湾,徽商足迹遍及东部沿海,而顺着这条水上路线,他们后来甚至走向了海洋。
在徽商程春宇的《天下路程图引》和黄汴的《天下水陆途程》中,共记载了243条水陆途程,基本覆盖了徽商的经商线路和势力范围。中国十大商帮中,没有哪一个商帮,像徽商的活动范围这样广泛,走得这样远,包括晋商。
5、东南无徽不成镇
尽管徽商的足迹北达燕京,南极广粤,但其影响远没有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来得深刻,因为在这一地区,徽商影响的是东南城镇的形成与变迁。所以还是让我们回到徽商发迹的淮扬一带,所谓的“无徽不成镇”,说的就是这一带。胡适晚年,曾在书房里口述他一生的历史,斑驳的光影里,一些久远的往事时隐时现。说到徽州人,他这样说:“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小市镇了。
这段话后来写进他的《口述自传》,作为对一个商帮的诠释,没有比胡适先生的这段话再具体生动的了。根据史料记载,苏北安东县南六十里的支家河,原为淮北盐运司所在地,明代中叶以后,由于黄河全流夺淮入海,苏北水患日趋严重,盐运司于弘治、正德年间,改驻淮安的河下。安东即今天的涟水县。与它一同迁往河下一带的,还有淮北批验盐引所和淮北巡检等盐务机构,这自然带来大批盐商向淮安的迁移,由此造成了河下异乎寻常的繁荣。
苏北小镇新安,大约就是从那时起,从乡村变成了市镇。而从这个遗留下来的地名我们知道,改变这一切的,是徽州人。如果我们对东南城镇的变迁,做一种整体的区域性关照,我们还会发现,明代中叶以后,随着两淮盐政制度的重大变化和它所带来的商业职能的扩充,扬州迅速地完成了它的城市化过程。除此以外,扬州周边的淮安关厢以及淮盐的转运枢纽仪征、汉口等地,也在这期间日趋繁盛。这还不仅仅是指淮、扬、仪、汉这样的中心城市,而是指在滨海荒陬和僻野乡村间,也由于商业的繁荣,快速地生长着一种城镇的元素。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商在中国地图上,为我们创造了小镇新安。从这个地名,我们验证了几百年前,关于“钻天洞庭遍地徽”、“无徽不成镇”的民谚。通州至泰州一带的二十个盐场,其场署所在,后来都形成了街市。如粮垛场街市、安丰场街市、富安场街市、角斜场街市、丁溪场街市、草堰场街市,等等。这一类场镇的设置,最先是为了管理盐场,由盐务官驻守,慢慢就发展成了交易中心。
不难想象,在这些街市之上,活跃着大批徽商的身影。
当年那些由盐场转化而来的市镇,今天大多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为我们空留下一些地名。随着盐业经济的衰退,往日这些曾经盛极一时的市镇,都衰落了,它们重又退回到了乡村。
6、扬州繁华以盐盛
明清之际一个自号惺庵居士的文人,写过这么一首《望江南》:“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还乡。”
诗中所说“富贵不还乡”的,主要是徽商。虽说这时,地处长江、运河交汇之地的扬州,也还有晋商的存在,但显然已经无法与徽商相抗衡了,此时的扬州,早已是徽商的天下。发了大财的徽州商人们,一方面在当地大肆建造豪华园林,一方面拿出大把的银子买官,日日置酒高会,既驰骋于商场,又混迹于官场,这就是惺庵居士所谓的“经营盐典仕而商”。在当时,这样侨寓扬州的徽州商人很多,就是他们,造就了有清一代扬州的辉煌。
我们今天看见的扬州园林,多属私园性质,比如汪立德的小香雪,汪秉德的尺五楼,汪廷璋的春台祝寿,徐士业的水竹居,黄为荃的桃花坞,黄履暹的趣园,洪征治的倚虹园等等,都是客居扬州的盐商所造。仅从姓氏上就可以知道,这些人均是徽商。有的大盐商如江春,一人拥有多处亭园,像净香园、康山、水南花墅、秋声馆,就都是江春的私家园林。汪姓盐商的私家亭园平山堂,更是扬州官场士绅、文人雅士聚会的地方。汪氏世居徽州稠墅潜口,出过汪懋麟、汪应庚这样煊赫一时的两淮盐务总商。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是说在不同时期内,歙县各姓代有其兴,像江村之江、丰溪澄塘之吴、潭渡之黄、岑山之程、稠墅潜口之汪、傅溪之徐、郑村之郑、唐模之许、雄村之曹、上丰之宋、棠樾之鲍、兰田之叶,等等,都先后坐过两淮盐务总商这个位置。
平山堂所在的扬州西北一带多风景名胜,也是康、乾两帝多次登临的地方。康乾时代,一出北门,楼台相接,尺五楼、水竹居、小香雪、桃花坞等等,沿保障河两岸蜿蜒分布流转,绝大多数为徽州盐商的私家亭园,而造这些园子,又多是为了接驾。康熙六下江南,而乾隆效法乃祖,也是六度南下。围绕接驾,扬州形成了一个以行宫为中心的园景群落,卜居于扬州的黄、江、程、洪、张、汪、周、王、闵、吴、徐、鲍、诸盐商,当然主要是徽商,以重金聘请名士为他们设计图稿,对城外风景区进行了整体规划。天宁门外,平山堂下,画船箫鼓,殆无虚日;曲水高台,十步一花。扬州城即是从那时起,拥有了自己独特的旅游资源,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城市格局,并一直延续至今。
7、海上贸易 亚欧通商
胡适说:“徽州人正如英伦三岛上的苏格兰人一样,四出经商,足迹遍及全国。”当经营范围越来越广,势力越来越大之后,徽商开始涉足传统盐、典、茶、木之外的生意。他们的足迹不仅遍及全国,甚至远及海外。当年苏州的汪溢美号,每年有两万匹绸缎运往英国皇宫,三十万匹绸缎出口,这与当时英国上流社会对中国丝绸的偏爱有关。1708年英国的《每周评论》上说,连英国女王也爱穿“汪溢美”的中国丝绸。丝织业在欧洲起步很晚,由中国传入的丝织技术,最先在意大利落根,在15世纪后的一百多年里,带动意大利的最后一次繁荣,接着又在欧洲遍地开花。当时法国巴黎、里昂的丝绸商人,为了迎合本国人的嗜好,将他们自己织造的丝绸,贴上中国的商标,并仿制中国龙的图案,但终因远逊于中国丝绸,而打不开销路。现在我们从欧洲个美国的博物馆,还可以看到清代织造的出口丝织品,其纹饰图案具有浓重的欧洲风格,展示了中国工匠对西方艺术情趣的捕捉能力和卓越的创造力。
中国茶叶开始出口欧洲,约在明末清初,它首先在荷兰登陆,其后风靡瑞典、西班牙、普鲁士、法国、丹麦、葡萄牙等国。英国稍迟于荷兰进口中国茶叶,到了17世纪末期,英国各阶层已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入门到入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