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子女升学提醒谈话记录与选课的联想

步街网_一折特卖优惠券_名品导购_天天折扣今日特价网!
品质6道人工质检+低价全网最低价=步街网每天10点独家开抢每天最多可赚:20&积分&后才能签到&&|&& 系统繁忙系统繁忙。即将为您跳转到淘宝详情页...Copyright (C) 2010 - 2015 步街网◆今日订单0◆◆◆列表◆◆◆意见反馈◆返回顶部◆当前位置: >>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练习题
9月5日 31.倒摄抑制 ( ) A 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B 表明遗忘是衰退的结果 C 表明遗忘是干扰的结果 D 指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D 学习记忆比较长的材料,中间部分的内容记忆的效果差,是由于受到( )干扰的影响 A 前摄抑制 B 倒摄抑制 C 内抑制 D 外抑制 12 短时记忆( ) A 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大约为一分钟左右 B 其中的储存是能意识到的 C 其容量是 7±2 个单位 D 其编码以言语听觉形式为主 1234 ( )是思维的基本智力操作过程 A 分析和综合 B 抽象和概括 C 判断和推理 D 指向性和集中性 12 思维的基本特征有 ( ) A 间接性 B 目的性 C 概括性 D 形象性 13 定势是一种影响问题解决的 ( ) A 心理活动的倾向性 B 过去解决问题的经验 C 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D 功能固着 13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是( ) A 思维的形式 B 词 C 抽象思维 D 思维活动的结果 14 想像是人脑对( )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 ) A 表象 B 记忆中的形象 C 外部语言 D 内部语言 12 创造想像是( )的想像过程 A 根据言语的描述 B 不依据现成的描述 C 指向于未来 D 独立地创造新形象 24 要形成正确的再造想像的条件是 ( ) A 正确理解词的意义 B 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C 正确理解实标志 D 有丰富的想像力 123 幻想是想像的特殊形式,它 ( ) A 与生活愿望有关 B 指向于未来 C 是再造想像 D 是创造想像 124 梦境 ( ) A 出现经常发生在快递速眼动阶段 B 会影响健康 C 具有不连续性 D 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134 意识是 A 对外界事物的觉知 ( B 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1 C 心理反应形式 D 感应性 123 意识( ) A 是一种知觉 B 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 C 对个体的身心系统起统合、管理和调控的作用 D 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1234 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因素有 A 刺激物的强度 B 刺激物的新异性 C 刺激物的对比关系 D 间接兴趣 123 ( )是引起无注意的原因 A 刺激物的强度 B 需要 C 新异性 D 目的要求()9月7日 在泰勒看来,课程编制的首要步骤是( ) 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经验 C.组织学习经验 D.评价教育目标 1 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 课程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科书 D.教案 1 我国对学生的义务作出明确具体规定的法律是( ) 《宪法》B.《义务教育法》C.《教师法》D.《教育法》 4 主张“人为的,根据社会要求强加给儿童的教育是坏的教育,让儿童顺利自然发展的教育才 是好的教育”这一观点的著作是( ) 《大教学论》B.《爱弥尔》C.《普通教育学》D.《教育漫话》2 春秋战国时期,促进百家争鸣盛况的形成,并成为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的 是( ) 私学 B.公学 C.国学 D.乡学 1 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 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 从而把对 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是( ) 常规管理 B.平行管理 C.民主管理 D.目标管理 2 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 说服法 B.榜样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3 美国学者斯克里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 , 这种课程评价模式称为( ) A.目标评价模式 B.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C.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D.发展性评价模式 3 根据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B.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研究课程2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D.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 3 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 C.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D.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科书 2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句话反映了教师职业角色中的( ) 传道者角色 B.示范者角色 C.授业、解惑者角色 D.研究者角色 1 在我国,对教师概念进行全面、科学界定的法律是( ) 《宪法》 B. 《教育法》 C.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 《义务教育法》2 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A.施以全面发展的教育 B.依靠生产力的发展 C.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 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标准,称为( ) 教育目的 B.教学目标 C.培养目标 D.教学要求 2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 C.学校领导者的亚文化 D.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4 教育者重视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稳定性和可变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4 “臧息相铺”即主张( ) A.教与学相结合 B.学与思想结合 C.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D.教学与劳动相结合 3 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 政治经济制度 B.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C.文化传统 D.生产力水平 19月9日 以下选项补是教育学的萌芽或雏形阶段特点的是:( ) A. 属于教育经验的描述,缺少理论分析 B.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C.没有提出教育学这一概念 D. 教育学被认为是一门科学或艺术 D ( )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和第一要素。 教育原理 B、教育目的 C、教育作用 D、教育特点 B 教育与生产劳动在( )时期是相互脱离的 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B 创立教育学体系,并出版了《普通教育学》一书的是( ) 德国的赫尔巴特 B.柏拉图 C.韩愈 D.英国的斯宾赛 A 根据教育定义,下列哪种行为不是教育:( )3 A: 王明的老师开导他坚持锻炼身体。 B: 迫于生计,李阳的爸爸教李阳如何行窃。 C: 李红的妈妈教李红做家务。 D: 公园管理人员教育小学生讲究社会公德 B 不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的是:( ) 遗传因素 B 环境因素 C.活动 D.家庭经济 D 持教育万能论观点的人认为:( ) A、人的发展是由教育决定的 B、人的发展是由环境决定的 C、人的发展是由遗传决定的 D、人的发展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 A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 生产力发展 B.科技进步 C.教育技术进步 D.产业革命 B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实现是在( ) 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高速发展时期 C 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B 并非中国封建社会学校类型的是( ) 官学 B.骑士学校 C.私学 D.书院 B 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史现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赫尔巴特 B.卢梭 C.洛 D.杜威 D 以下不属于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的() 公共性 B.生产性 C.未来性 D.时代性 D 马克思指出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理论联系实际 B.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 C.知识分之与工农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 “教学与发展”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 巴班斯基 C 布鲁纳 D赞可夫 D 以下不表现学校教育的系统性的是() 计划性 B 组织性 C 协调性 D 片面性 D ( )是文化传递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 A 教育 B 科技 C 媒体 D 上课 A ( )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 A 教育 B 生产 C 学习 D 修养 A4 ( ) 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A 经济发展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政治条件 D 智商 B 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 ( ) A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 B 合格的劳动者 C 统治人才 D 合格的公民 A 我国唐朝韩愈的《师说》 、宋代朱熹的《语录》以及颜元的《存学篇》等几部教育著作的问 世体现了教育学科的历史发展的 阶段。 () 孕育、萌发阶段 B、独立 C、学科群深化 D、整合 A 关于教育根深蒂固的误识是: ) ( 教育就是学校教育 B、教育就是他人教育 C、教育就是家庭教育 D、教育就是自我教育 B 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由于视觉和研究目的的不一,看法也多种多样,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其中分类的是: () 教育目的论 B、教育工具论 C、教育独立论 D、教育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互动论 A 马克思说: “要改变一般人的本性,使他获得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 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 ”这说明了教育对什么有影响? ( ) A 、文化 B、政治 C、经济 D、生产力 D 农业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阶级性和严格的 。 () 私人性 B、自主性 C、等级性 D、制度性 C 下列不属于工业社会教育基本特征的是( ) 教育的公共性 B、教育与生产劳动力相结合 C、教育的生产性 D、教育的未来性 B 关于人的发展有各种各样的解释, “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的说法体现的是 () 教育万能论 B、多因素合力论 C、环境决定论 D、遗传决定论 D 对于人的身心发展有更为重要影响作用的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环境。 下列不属于其中的 环境的是 () 社会物质环境 B、社会舆论环境 C、人际关系环境 D、文化环境 B “世间只是我门对的育婴室,我们的养育所,我们的学校,此外另有一个地方,那是我们读 完了这个学校进到永恒的大学的时候就要去的。 ”这段话体现了 教育目的论。 ( ) 个人本位 B、社会本位 C、神学 D、人文主义 C 人的很多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有着制约作用。下列不属于其中的规律的是 () 局限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不均衡性 A 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 ) 心理起源说 B.神话起源说 C.生物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5 B 文化对教育的作用表现在( ) A.文化制约支配教育的目的 B.文化制约支配教育的评价 C.文化制约支配教育的领导权 D.文化制支配教育的内容 D 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是( ) A.教育是政治制度发展的根本动力 B.教育对政治制度发展起决定作用 C.教育对政治制度发展有加速或延缓作用 D.教育是政治制度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B 教育目的主要具有下列哪项功能?() A.导向功能 B.发展功能 C.文化功能 D.生态功能 A 作为我国教育机构的“书院”最早始于( ) 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B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D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 B.公共关系 C.行政工作 D.总务工作 A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 ) A.重要前提 B.重要条件 C.重要中介 D.物质基础 C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 )作用 主导 B. 重要 C 关键 D. 积极 A 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的是( ) A.社会生产力水平 B.历史发展进程 C.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D.教育价值取向和理想 D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展水平的制约, 同时也受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 社会因素的制约。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生产性 B.历史性 C.阶级性 D.社会制约性 D 在制约教育活动的各种因素中,决定教育领导权的因素是( ) A.经济制度 B.政治制度 C.人口制度 D.文化制度 B6 “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 B.公平性 C.终身性 D.未来性 C ( )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题和灵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 A.教育方针 B.教育政策 C.教育目的 D.教育目标 C 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是( )的发展。 A.教育规律 B.教育价值 C.教育现象 D.教育问题 D 教育的根本属性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 C.阶级性 D.历史性 A 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力量是( ) A.社会文化 B.社会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政治制度 B “教育即生长”是教育学家( )的观点 ) 赫而巴特 B.皮亚杰 C.杜威 D.瓦?根舍因 C 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赫尔巴特 B.卢梭 C.杜威 D. 柏拉图 A 不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特征的是( ) A.建立了现代学校制度 B. 学校的生产 C. 师生关系民主化 D. 加强教育与生产力和科技的关系 B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以三个方面,那个是错的 ( ) A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B 政治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C 教育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影响政治 D 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C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 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称为( ) 智育 B.德育 C.美育 D.体育 B 瑞士心里学家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研究, 揭示了个体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即按照感知 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性,表明个体身心展一般 规律的 ( ) 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新 D.互补性7 A 不是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的是( ) A. 教育的公共性 B. 教育的生产性 C. 教育的未来性 D. 强调教育的证据性 D 彼得斯认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具有的特征( ) 。 A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 B 学习者必须拥有知识好理解能力 C 传授知识的方式必须在道德等方面可以接受的 D 不仅仅有一些专门的技能 D ()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出版《教育的经济价值》 。 A 1959 年 B 1963 年 C 1929 年 D 1957 年 B 1922 年 3 月,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 A 教育学孕育 B 教育萌发 C 教育独立论 D 教育学学科群形成 C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是() 。 A 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支配权 B 通过培养政治人才影响政治 C 教育通过传播政治思想影响政治 D 教育通过政治思潮的创新影响政治 A 人类原始社会经历的原始公社时期大约是在()年。 A 200 万年前至 5 万年前 B 5 万年前至公元前 21 世纪 C 200 万年前至公元前 21 世纪 D 50 万年前至 5 万年前 A 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公元前 2500 年左右的() 。 A 印度 B 埃及 C 中国 D 古巴 B 我国()年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 A 1956 年 B 1964 年 C 1917 年 D 1985 D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 。 A 目的性 B 有效性 C 组织性 D 统一性 C 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时间阶段正确的是() 。 A 前运算阶段(5~7) B 具体运算阶段(7~12) C 感知运动阶段(0~2) D 形式运算阶段(9~16) C 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 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 ) 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B 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合作, 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 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合作研究, 再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去的研8 究方法属于( ) 。 行动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A 从时间上看,相对其他教育形式来说,家庭教育的特点是( ) A.开始最早持续最短 院 B.开始最早持续最长 C.开始较晚持续最长 D.开始较晚持续较短 B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 )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 B “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 ”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 的( ) A.顺序性 B.不均衡性 C.可变性 D.个体差异性 D 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 文化传统 B.受教育者的需求 C.生产力水平 D.教育的规模 C 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 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C 在现代社会中,影响一个国家盛衰强弱的关键因素是( ) 。 科技 B.经济 C.综合国力 D.教育 D (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后归宿。 教育目的 B.教育媒介 C.教育理论 D.教书方法 A 广泛意义上的教育目的存在于( )活动之中。 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一切教育 D 认为我国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教育学家是( ) 。 陈鹤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陶行知 A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是指( ) 。 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卢梭 B 被称之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 A.赫尔巴特 B.康德 C.培根 D.夸美纽斯 A9 月 10 日 ( )是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A 罗素 B 洪堡 C 卢梭 D 沛?西能9 3 “通过提供言语媒介之外的另一种沟通媒介来澄清观念和情感”可视为“艺术”这门学科: ( ) A 教育目标 B 教育目的 C 培养目标 D 课程与教学目标 4 ( )提出的教育目的包括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 感教育五项内容: A 林则徐 B 张之洞 C 梁启超 D 蔡元培 4 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说到“你们不仅仅是教课的老师,也是培养人的教育者,是生活的导师 和道德教员”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是( )的劳动作用: A 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者 B 人类真理的代言人 C 人类灵魂的塑造者 D 教育 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 3 教师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的权力,这表示了教师在( )方面的权力: A 科研学术活动权 B 教育教学权 C 管理学生权 D 进修培训权 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对教师的权力作出了( )方面的权力: A5 B6 C7 D8 2 2―7 岁阶段儿童“语言开始发展,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 我中心和不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 )阶段: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2 苏联心理学家( )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 A 巴甫洛 B 皮亚杰 C 赞可夫 D 维果茨基 4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 )的关系: A 必修课与选修课 B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 C 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 显形课程与 潜在课程 2 为保证所有学生获得的基础力学而让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称为: ( ) A 学科课程 B 显形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 3 由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多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而成的课程是: ( ) A 学科课程 B 显形课程 C 选修课程 D 综合课程 4 具有间接的、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和非计划特点的课程称为: ( ) A 活动课程 B 显形课程 C 隐性课程 D 综合课程 3 课程的( )是指根据学科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和内在联系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A 纵向组织 B 逻辑组织 C 横向组织 D 心理组织 210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A 间接地获得知识 B 获得间接经验 C 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 有同学帮助去获 得知识 2 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 )部分: A 主体 B 客体 C 中介 D 范式 1 “教学过程是学生智力发展与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的过程” ,这是( )教学规律提 示我们的: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知情意统一 D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 教师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前提下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教学,这是由( )原则决定 的: A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C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D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4 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缺点在于: ( ) A 对基础差的学生不利 B 对基础好的学生不利 C 对教学任务的高质量完成不利 D 不利 于实施因材施教 4 对学生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属于( )的内容: A 自觉纪律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劳动教育 D 道德教育 4 “教师吸收学生参与制定纪律条文,使学生负有责任感” ,这是实施( )的要求: A 自觉纪律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理想教育 D 道德教育 1 “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 ,这主要属于( )的内容之一: A 爱国主义教育 B 集体主义教育 C 理想教育 D 民主与法制教育 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 ) A 知与行是紧密联系的 B 知比行重要 C 行比知重要 D 知与行是可以分割开的 1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主要依据了德育的( )原则: A 尊重、现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 正面教育 C 因材施教 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 3 督促检查教学最常见的方法是: ( ) A 查教案 B 考试 C 听课 D 倾听师生意见 3 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的法律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11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是针对( )而提出的教学规律: A 教学的概念 B 学生身心展 C 教学任务 D 师生的地位与作用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每年( )为教师节” : A10 月 9 日 B9 月 15 日 C9 月 12 日 D9 月 10 日 4 私塾是对儿童的启蒙教育,主要是: ( ) A 识字学习 B 音乐学习 C 绘画学习 D 算术学习 1 经馆的对象大多数是成年人,主要是: ( ) A 天文学习 B 技术学习 C 儒家经学学习 D“射”与“御”学习 3 六艺”中的“礼”为: ( ) A 艺术教育 B 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C 文字教育 D 政治伦理教育 4 《政治学》是( )的主要代表作: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苏格拉底 D 卢梭 1 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这暗示了( )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 环境与教育 B 遗传 C 环境 D 教育 1 封建社会不选择技术而选择文史作为正式教育内容,这主要体现(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科学技术 3 到二十世纪( )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观念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得以传播,并成为世 界上大多数国家制定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A60 B70 C80 D90 4 “不同儿童在同一方面的发展,在速度和水平方面可能各不相同”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 具有( )的特点: A 不均衡性 B 个别差异性 C 稳定性 D 可变性 2 “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 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 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 )特点。 A 顺序性 B 阶段性 C 稳定性 D 不均衡性 4 ( )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它主要是通过学校所设置的课程及教学活动来达成的: A 教育目的 B 教育方针 C 教育目标 D 课程与教学目标 4 社会本位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 ) A 罗素 B 涂尔干 C 洪堡 D 沛?西能 2 ( )将我国的教育目的规定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力和义务。国家培 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12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 第斯多惠说, “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 生生的榜样” 。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 复杂性 B 创造性 C 连续性 D 示范性 4 教师具有 “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这表示了教师在 , ( ) 方面的权力: A 科研学术活动权 B 教育教学权 C 管理学生权 D 进修培训权 3 7―11 岁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有了抽象推理,能够进行逻辑概念,以及守恒观念的 形成,思维具有了可逆性”特征的阶段是( )阶段: A 感知运动 B 前运算 C 具体运算 D 形式运算 3 儿童明显有一个适合做某事的内部时间表, 未到时间实施的训练效果不大。 这体现了儿童发 展阶段的( )思想: A 环境――学习理论 B 发生认识论 C 自然成熟论 D 条件――反射理论 3 强调环境和学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的核心思想:华声,半杜拉 A 环境――学习理论 B 发生认识论 C 自然成熟论 D 条件――反射理论 1 心理的发展顺序与学科的知识逻辑顺序反映在课程类型上主要表现为( )的关系: A 必修课与选修课 B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 C 学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D 显形课 程与潜在课程 2 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与兴趣所开发的容许学生有所选择的课程称为: ( ) A 学科课程 B 显形课程 C 选修课程 D 综合课程 3 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 ) 。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 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3 ( )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对所要培养的人在身心发展方面提出的具体标准与要求: A 培养目标 B 教育目的 C 教育目标 D 课程与教学目标 1 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和民族, 它们的教育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这主要是( ) 的 不同使它们的教育有不同的取舍: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传统 D 科学技术 3 同年龄的儿童在兴趣、爱好和性格等个性倾向性方向不同”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特点: A 不均衡性 B 个别差异性 C 稳定性 D 可变性 213 “儿童的思维是由具体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 发展具有( )特点: A 顺序性 B 间断性 C 稳定性 D 可变形 1 德意志民族重理性思维, 美利坚民族则崇尚实际, 这主要体现了 ( )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科学技术 3 我国教育法规将教育规定为社会主义性质,这反映了(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A 经济 B 政治 C 文化 D 科学技术 2 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 )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3 作为一门学科规范教育学,通常以赫尔巴特的( )为标志: 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爱弥儿》 3 “产婆术”是由( )创立的教学方法: A 柏拉图 B 亚里斯多德 C 苏格拉底 D 卢梭 3 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 1862 年设立的: ( ) A 天津西学学堂 B 京师大学堂 C 天津水师学堂 D 京师同文馆 4 “六艺”中的“书”为: ( ) A 艺术教育 B 书法教育 C 文字教育 D 政治伦理教育 3 古代由官府举办管辖的学校称为: ( ) A 私学 B 官学 C 书院 D 大学 29 月 11 日 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 ( )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 确定教育目标 B 选择学习活动 C 组织学习活动 D 评价学习活动 1 有已知到未知、有简单到复杂、有一般到个别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是运用了课程的理论: ( ) A 目标理论 B 过程理论 C 纵向理论 D 横向理论 3 从课程理论的角度来看, ( )更多地运用了横向组织理论: A 学科课程 B 分科课程 C 选修课程 D 综合课程 4 课程的( )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顺序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A 纵向组织 B 逻辑组织 C 横向组织 D 心理组织14 4 ( )是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而且前后不重复所组织起来的方式: A 直线式组织 B 螺旋式组织 C 横向组织 D 心理组织 1 从课程范式来看, 研究性课程属于以 ( AA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显形课程 D 隐性课程 1 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 ) A 任务较简单 B 教学进度快 C 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而形成的知识 D 有教师 引导,学生少出错误 3 “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是衡量教师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 ,这是( )教学规律提示我们 的: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知情意统一 D教 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4 “经验的获得与智力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这是( )教学规律提示我们的: A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 B 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C 知情意统一 D教 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2 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 ( )是中心环节: A 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 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 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 检查 和巩固知识 2 在教学中注重学科的逻辑系统与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的关系是由( )原则要求的: A 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B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C 循序渐进 D 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3 在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 ( ) A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矛盾 B 教育者和德育内容的矛盾 C 受教育者与德育方法的矛盾 D 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 间的矛盾 4 “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等”主要依据了德育的( )原则: A 尊重、现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 正面教育 C 知行统一 D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 消极因素 2 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的方式有: ( ) A 家访、书面联系、召开家长会 B 家访、召开家长会、亲子游 C 家访、书面联系、座谈会 D 家访、亲子游、座谈会 1 学生受到学校、 家庭和社会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是长期的过程, 这提 示教育者在德育过程要坚持( )原则: A 共产主义方向性 B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C 因材施教 D 教育影15 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4 “中等及中等以下的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是在( )中首次提出的: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 对教师的工作安排一般有( )两种: A 跟班制与学年更新制 B 大循环和小循环 C 踏步循环与年级包干 D 自主选 择和学生选择 1 学校管理过程主要包括: ( ) A 计划、执行、控制和评价 B 计划、执行、评价、奖励 C 计划、执行、控制、评奖 D 计划、执行、实施、评价 1 是非题、选择题属于( ) 。 A、主观式题目 B、客观式题目 C、操作测验 D、作品分析 2 STS 课程属于综合课程中的( ) 。 A、学科本位类 B、社会本位类 C、儿童本位类 D、间接经验类 2 下列有关必修课程属性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 A、它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课程 B、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以 及学生的基础学力 C、它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基础 D、它的地位高于选修课程 4 下列哪部著作被称为“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 ) 。 A、 《爱弥尔》 B、 《教育漫话》 C、 《理想国》 D、 《大教学论》 4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表达的是人才培养的( ) 。 A、间接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主体性 2 下列命题陈述中,与个人本位论基本假设不符合的是( ) 。 A、个人是原始自足的独立实体,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个体是自足完善的 B、个体是真实存在的,社会只是一个抽象、一个虚名 C、个体拥有一个逻辑上先于具体社会历史的超验自我 D、个人是历史的结果,而不是历史的起点 4 多元办学体制的出现,是( )的结果。 A、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B、学生人数激增 C、教育经费不足 D、现有学校 办学质量低下 1 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 ) 。 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16 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发展学生的( ) 。 基本技能 B、观察力 C、想象力 D、思维能力 4 关于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主要侧重于形成性评价 B、主要采用文件夹评价、操作性评价 C、更注重学习结果评价而非过程评价 D、评价本身构成了学生学习探究的一部分 3 杜威最主要的教育代表作是( )。 A、 《普通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教育目的》 D、 《大教学论》 2 汉代的太学属于 ( )。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1 新中国课程发展史上首次提出设置选修课并实行“一纲多本”教科书制度的是( ) 。 模仿苏联阶段 B、教育革命阶段 C、文化大革命阶段 D、改革探索阶段 2 以下不属于关于个体内差评价的是( ) 。 A、对一个班级学生在不同学科成绩分布差异的比较评价 B、对个体同一学科不同方面的成绩表现横向比较评价属于个体内差评价 C、对个体不同学科的成绩表现进行横向比较评价属于个体内差评价 D、对个体不同时期内同一方面的成绩表现进行前后纵向评价属于个体内差评价 1 以下关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比较中,不恰当的是( )。 A、形成性评价是多次性的,终结性评价则是一次性的 B、形成性评价往往与教学过程合而为一,终结性评价则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 C、形成性评价往往是非正式的评价,终结性评价则往往是正式的评价 D、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之中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结束时进行的评价 1 关于个人自由的价值辩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思想自由、讨论自由是探索真理、发现真理的前提条件 B、思想自由、行动自由是创造文明的前提条件 C、个体自由是促进个体生长的必要条件 D、个人自由是无条件的、不受限制的 4 能够传播、整理、延续文化的是( )。 A、社会经济 B、社会政治 C、社会生产力 D、教育 4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出自以下哪部著作( )。 A、 《学记》 B、 《孟子》 C、 《大学》 D、 《中庸》 1 我国明确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是在( )。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 纲 要 》 1993 ) ( C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义 务 教 育 法 》 1986) 《 (17 D、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 4 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 )。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3 下面所列举的情形中,导致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发生冲突的是( )。 A、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 B、社会法制健全,个人的基本自由有保障 C、个人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与义务 D、社会(或国家)对来自个体的批评持宽容 的态度 1 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目标模式 B、斯滕豪斯 C、斯宾塞 D、加德纳 2 关于形成性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伴随教学过程而进行的经常性评估 B、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教师的教学 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C、它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小,但运用的频率较高 D、它是一种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 评价 4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 实践精神 C、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 新中国第一个学制确立于( )。 A、1949 年 B、1951 年 C、1958 年 D、1967 年 2 1951 年教育大事记: 10 月 1 日,政务院公布实施《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它以法令 形式确立和充分保障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 明确规定了职业技术教育和业余教育在学制中 的适当地位。 主要凭借评价者个人的洞察、内省或移情理解来评述事物发生的过程与结果的评价是 ( )。 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1 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缺陷与问题,这是教育评价的( ) A、导向功能 B、鉴定功能 C、诊断功能 D、教学功能 3 1922 学制 633 学制壬戌学制以( )的学制为主要学习的蓝本。 A、日本 B、德国 C、美国 D、英国 3 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 ) 。18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 B、发展初步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C、形成与他人合作或理解、服从外在规则及成人要求这两种交往模式 D、初步形成积极要求自己和相信自己学习能力的态度等 2 提出社会化活动德育原则的是( )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1 《小学德育纲要》颁布于( )。 A、1985 年 B、1993 年 C、1995 年 D、1999 年 2 将一门学科的内容按照逻辑体系组织起来,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的属于课程的( )。 纵向组织 B、横向组织 C、直线式组织 D、螺旋式组织 3 壬子癸丑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 。 A、四年一贯制 B、五年一贯制 C、六月一贯制 D、三三分段 1 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A、教导处 B、教研室 C、年级组 D、班级 4 对苏霍姆林斯基“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 发展”这句话的下列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美育对智育具有促进作用 B、美与真是相通的 C、儿童思维的天性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富有诗意的创造离不开对美的感受 D、智 育对美育具有制约作用 4 关于教育评价,下面所列举的现象中不正当的做法是( )。 A、评价应以事实为准绳、为依据 B、评价的方法应与被评价的对象相适应、相匹 配 C、评价的标准与被评价的对象可以不存在直接的、理性的联系 D、各评价标准应是内在 连贯的,并得到始终如一的执行 3 提出“人类的许多行为都是通过直接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的学者是( ) 。 A、华生 B、班杜拉 C、皮亚杰 D、维果茨基 2 家庭作业的类型有( )。 A、练习型、准备型、拓展型和创造型 B、背诵型、练习型、活动型 C、练习型、诵读型、拓展型和创新型 D、活动型、练习型、复习型 1 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是教师必备的( )。 学科专业知识 B、文化基础知识 C、教育科学知识 D、教师道德要求 3 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政治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 。 A、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B、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19 C、决定教育的内容 D、决定人们受教育的年限 4 评价可以敦促学生复习、巩固已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重新组织或再加工,这是教育评价的 ( ) 。 A、导向功能 B、鉴定功能 C、诊断功能 D、教学功能 4 &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把他们培养成任何一种类型的专家&的观点属于( ) 。 A、自然成熟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环境一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 3 关于儿童的心理经验与学科中所包含的逻辑经验的关系,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 A、逻辑的经验是由心理的经验发展而来的 B、二者是一个动手与动脑的关系 C、同一生长过程的起点与终点 D、逻辑白撞撞是运用抽象与慨括的手段,将心理的 经验加以系统化、条理化的结果 2 同一年级所有学生必须学习,保证所有学生基本学力的课程是( ) 。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分科课程 D、综合课程 1 以下各种类型的评价形式中,属于形成性评价的是( ) 。 A、新课程教学之前对学生册子的摸底测验 B、课堂提问 C、课程结业考试 D、升学考试 2 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 逻辑性 B、系统性 C、简约性 D、实践性 4 果断纪律理论所代表的班级管理模式是( )。 A、功能性取向 B、行为改变取向 C、人际互动取向 D、社会学习取向 2 近代中国引进西方教育理论最早借道哪个国家(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日本 4 一门学科的基本实事与基本概念属于( ) A.基本技能 。 B.基础知识 C. 基本能力 D.基本素质 2 阅读、写作、运算、实验等属于( ) A.基本技能 。 B.基础知识 C.基 本能力 D.基本素质 19 月 12 日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属于哪一个范畴( A.体力 B.智力 C.创造力 D.个性 ) 。20
教师在教学中引出内在的人生观方面的内容体现了教学的( ) 。 A.思想性 B.科学性 C.拓展性 D.趣味性 11111 如下教育目标存在于中央哪个文件之中?“所有的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 律、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为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都应该不断地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 ) A.《义务教育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教师法》 D. 《中小学行为规范》 2 对学生实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主要属于( )的内容。 A.自觉纪律教育 B.集体主义教育 C.劳动教育 D.道德教育 4 学生的品德结构中,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 A.行是基础,知是关键 B.知是基 础,行是关键 C.意是基础,情是关键 D.意是基础,行是关键
“以说服教育为主,积极疏导,启发自觉,指明方向”主要依据了德育的()原则。 A.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B.正面教育 C.知行统一 D.发扬积极因 素,克服消极因素 22 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 ) 。 A.杜威 B.洛克 C.斯宾塞 D.凯洛夫 3 历史上最早倡导选修课程的是( ) 。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选修课作为一种制度予以施实是由( )开始的。 A.洪堡 B.杰弗逊 C.埃利奥特 D.杜威 3 全面系统的论述活动课程的价值的人是( ) 。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爱伦C凯 3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属于什么类型的综合课程?( ) A.活动中的综合课程 B. 经验中的综合课程 C.学科本位的综合课程 D.社会本位的综合课程 4 首次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人是( ) 。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阿普尔 3 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 。 A.过程模式 B.目标模式 C.连续模式 D.断续模式 2 编制课程的过程模式是由( )提出。 A.杰克逊 B.杜威 C.克伯屈 D.斯滕豪斯 421 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 ) 。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1 培养新教师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是 ( ) 。 A、离职培训 B、反思性教学 C、导师指导 D、自我探索 3 为保证所有学生获得的基础学力而让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课程称为( ) 。 A、学科课程 B、显性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3 “文翁兴学”的旧址在现在的( ) 。 A、南京市 B、北京市 C、洛阳市 D、成都市 4 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 。 A、科学实验 B、社会经验 C、生产劳动 D、学校教育 4 以下教育措施中与人权教育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 A、学习了解重要的人权文件 B、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 C、了解保障自己合法权益的方式与方法 D、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共精神 4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工人阶级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德有 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 )” 。 A、教育行政人员 B、校长 C、教师 D、学生 3 建国以来,影响最大的教育目的思想表述是( ) 。 A、1957 年毛泽东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的相关表述 B、1981 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相关表述 C、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的相关表述 D、1993 年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的相关表述 1 有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这 种认知方式,称作( ) 。 A、场独立 B、场依存 C、沉思型 D、发散型 1 提出课程编制目标模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 (美)杜威 B、 (美)布鲁纳 C、 (英)L 斯腾豪斯 D、 (美)泰勒 4 就学人口比例、小学人学率、中学人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等属于( ) 。 A、压力指标 B、状态指标 C、响应指标 D、信息指标 1 关于理性权威与非理性权威的区别,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 A、理性的权威诉诸理智的说服,非理性的权威诉诸权力的压服 B、理性的权威建立在对话、讨论、协商的基础之上,非理性的权威建立在专断独自的基础 之上 C、理性的权威排斥情感,非理性的权威依赖情感22 D、理性的权威愿意接受健全的批评,非理性的权威拒绝接受任何批评 3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反映了德育的( )规律。 A、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B、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的过程 C、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D、是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 3 教师的专业成熟最终反映在( ) 。 A、班集体的培养 B、对教育工作的认同程度 C、对教育工作理解认识处于稳定状态 D、对完成所担任工作的努力 1 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 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 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4 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是( ) 。 A、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985)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1993) C、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1999) D、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 质教育的决定》 (1999) 1 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 。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1 下列哪项权利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本保障 ( ) 。 A、参加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B、获得公正评价权 C、获得学金权 D、获得 申诉或诉讼权 1 建国以来颁布的第一部教育法律是( )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 下列哪个时期是一个人的启蒙时期,个体开始主动地认识自己及周围世界() 。 A、童年期 B、婴儿期 C、乳儿期 D、幼儿期 4 在我国汉代经馆教学中,采用由高足弟子教授其他求学者,这种教学方法称为( ) 。 转相传授 B、导生制 C、自我进修制 D、合作教学 1 关于我国古代教育的教育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 以道德教育为轴心 B、 “明人伦” 强调 、 “明礼” C、 主要反映在儒家教育思想之中 D、 重视个别教育和个性发展 4 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 。23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1 就学人口比例、小学人学率、中学人学率、大学入学率、文盲比例等属于( ) 。 A、压力指标 B、状态指标 C、响应指标 D、信息指标 1 “教学相长”最早出现于以下哪一部教育著作( ) 。 A、 《论语》 B、 《师说》 C、 《学记》 D、 《大学》 3 以下关于纸笔测验中主观式题目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允许学生自由作答、自由作出反应 B、命题比较简便、比较省时 C、能够较好地用来检测学生高水平的认识能力,能较为清晰地反映被试或解题过的思维过 程 D、给被试提供了猜测答案的机会 4 社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 ) 。 A、国民公德和社会公德 B、社会制度与社会规范 C、人际关系与文明礼貌 D、 道德知识与道德评价 1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 “从儿童现有的经验出发, 引导儿童的现有经验向着教材所包含的逻辑经 验不断前进和发展” ,这种观点是由( )提出的。 A、斯宾塞 B、卢梭 C、杜威 D、爱伦凯 3 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由一般到个别属于哪一种课程组织形式?( ) A、横向组织 B、纵向组织 C、心理组织 D、螺旋式组织 2 壬戌学制中学阶段采取( ) 。 三三分段 B、4 年一贯制 C、5 年一贯制 D、6 年一贯制 1 据 1995 年统计我国 800 多所高校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 ) 。 A、60% B、50% C、40% D、30% 1 以下关于“个性教育”涵义的表述中不恰当的是( ) 。 A、其目的在于充分实现个体内在的、独特的天赋潜能 B、其手段是要求教育者因材施教 C、它鼓励学生处处特立独行,处处标新立异 D、它以对学生基本自由的尊重为前提 3 ( )既是教师道德的核心,也是教师高尚道德素养的自我表现。 A 热爱学生 B 加强自身道德修养 C 热爱劳动 D 热爱教育工作 11 我国大规模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开始于( ) 。 A、20 世纪前 B、20 世纪初 C、20 世纪 20 年代 D、20 世纪 50 年代
对学生进行德育的特殊途径是( A、各科教学 B、团队活动 C、课外活动 D、班主任工作 424 交流与合作能力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哪个目标的具体内容( ) 。 A、态度和价值观 B、技能 C、知识 D、行动 2 班级文化是班级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出来的联合生活方式,不包括( ) 。 班级环境布置 B、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 C、班级制度与规范 D、教师与个别学 生的亲密关系 4 历史上著名的“文翁兴学”,所兴之学属于( A、官学 B、私学 C、书院 D、私塾 1 下列描述与隐性课程无关的是( ) 。 A、美国学者杜威所讲的“附带学习” B、班级生活中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结构对促进儿童社会化的影响 C、课程知识负载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以隐含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 与态度 D、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生活中,有意无意之中获得的知识与经验 4 讲述是教师主要的教学手段,一般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 ) 。 A、导入、详述和汇总 B、导入、分析和汇总 C、分析、详述和总结 D、分析、质疑和总结 1 书院的官学化的倾向始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明朝 D、清朝 2 研究表明,大致 30%的学期儿童和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属于( ) 。 沉思型 B、辐合型 C、发散型 D、冲动型 4 下列哪个哲学家认为“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一个人,人是教育的产物。( ) ” A、柏拉图 B、康德 C、亚里士多德 D、苏格拉底 2 在中国近代学者中,最早专门论述设立教育目的重要性的是( ) 。 A、严复 B、龚自珍 C、张之洞 D、梁启超 4 教育工作的核心、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是( ) 。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评价 D、教育目的 4 不符合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的教学规律的选项是( ) 。 A、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主要的认识任务 B、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C、教学应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发现、获得知识 D、不能把书本知识和学生的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妨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 ) 。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325 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 ) 。 A、 (美)克伯屈 B、 (美)杜威 C、 (法)卢梭 D、 (德)福禄贝尔 2 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 ) 。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 3 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 )最为适宜。 A、5―8 人 B、10―15 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1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 29 条第 2 款强调的是( ) 。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 品德构成的基础是( ) 。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 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 )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29 月 13 日 班集体在育人方面突出价值的实现是通过()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学生 D.集体教育 4 课程目标有五个方面的规定性,它们是: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 () A.操作性和指导性 B.指导性和灵活性 C.工具性和基础性 D.操作性和灵活性 1 教学活动中,师生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而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 A.教学组织形式 B.教学模式 C.教学方法 D.教学策略 1 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杜威 1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26 A.科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3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做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它是对品德发展的 ()手段。 A.说服教育法促进 B.榜样示范法推动 C.陶冶教育法强化 D.品德评价法强化 4 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 。 A.认识基础 B.关键 C.核心 D.行动指南 1 西方最早的教育论著是( ) a 论演说家的教育 b 理想国 c 大教学论 d 大学 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 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 才能进 入新单元的学习? ( ) 50%-60%B. A. 60%-70% C. 70%-80% D. 80%-90% 4 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 )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2 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 ) 。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中学数学课程 4 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 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的教育家是( )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2 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 ,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 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 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 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 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 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 4 “学校教育等级森严、注重思想控制、教育内容长期保持不变”是那种社会教育的特征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2 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皮亚杰 B、华生 C、格赛尔 D、班杜拉 3 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中小学堂是在(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明朝 D、清朝 4 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 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 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27 D、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 4 借鉴英国学者斯宾塞的教育思想首先倡导对学生进行体育、智育与德育的我国学者是 ( ) 。 A、梁启超 B、严复 C、魏源 D、康有为 2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 ) 。 A、遗传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环境 3 关于操作测验,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 ) 。 A、它是一种非文字测验 B、它主要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 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 C、这种评价主要用来检测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 D、操作测验只适 用于动作技能的评价 4 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对待课程、教材、教师及学习的态度,这符合教学的( )规 律。A、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 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C、发挥学生主体性 D、知情意统一 4 以下关于“自治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它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 B、它有助于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 行动承担责任 C、它是学生学会运用自由的根本手段 D、自治教育是不需要纪律约束的教育 4 讲述法中汇总的类型主要有( ) A、归纳式、比较式、回忆式 B、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 C、归纳式、复述式、活动式 D、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 2 朗读、阅读、背涌、复述等属于课外作业中的( ) 。 A、口头作业 B、书面作业 C、实践活动作业 D、研究性作业 1 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的是( ) 。 A、校长负责制 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C、党支部负责制 D、民主 集中制 1 建构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皮亚杰 C、布鲁纳 D、班杜拉 2 关于校本课程的合理性辩护,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校本课程的实施采取 外部评价方式,它的实施效果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B、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 C、课程开发周期短,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课程,能较快地适应变革的需要 D、能充分照顾到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性,能满足各地区、各学校对课程设置的个性 化需求28 1 书院的官学化的倾向始于( )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明朝 D 清朝 2 青少年儿童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 。 A 五六岁之间 B 七八岁之间 C 三四岁之间 D 十一二岁之间 1 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隐性课程” ,这一学术概念的是( ) 。 A (美)杜威 B (美)克伯屈 C (美)杰克逊 D (美)阿普尔 3 在教育史上,首次明确提出“隐性课程” ,这一学术概念的是( ) 。 A (美)杜威 B (美)克伯屈 C (美)杰克逊 D (美)阿普尔 2 中国教育史上&文翁兴学&发生在( ) 。 A、公元前 136 年 B、公元前 124 年 C、公元前 141 年 D、公元前 144 年 3 提出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德育原则的是( ) 。 A、杜威 B、马卡连柯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 教育理论界明确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是在( ) 。 A、1929 年 B、1957 年 C、1982 年 D、1983 年 4 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往往利用教具向学生进行呈示,这符合教学过程的( )规律。 A、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 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C、发挥学生主体性 D、知情意统一 2 以下不属于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是( ) 。 A、一定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B、发展速度的持续递进性 C、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2 以下关于&个性发展&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是( )。 A、个性发展是相对于单个命体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言的 B、个性发展是相对于社群内部众多个体的高度趋同发展而言的 C、个性发展是相对于全面发展而言的 D、个性发展是指个体独特内在潜能的发展或具有社会意义的个体独特性的发展 3 有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施工的依据,这种认知方式称作( ) 。 A、场独立 B、场依存 C、沉思型 D、辐合型 2222222 将新知识、新事物引人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是教学基本阶段中的( ) 。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 D、检查和巩固知识 1 关于诊断性评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9 A、是一种在教学过程开始之前对学生已有准备状况所作的粗略评估 B、它仅限于查明、辨识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困难或障碍 C、其根本目的在于摸清学生已有的基础、准备状况 D、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2 提出自然后果德育原则的是( ) 。 孔子 B、洛克 C、裴斯泰洛齐 D、赫尔巴特 2 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改进教学的是( ) 。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于( ) 。 A、1986 年 B、1992 年 C、1994 年 D、1995 年 1 清政府将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是在( ) 。 A、1901 年 B、1902 年 C、1904 年 D、1906 年 1 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 ) 。 A、 《大学》 B、 《礼记》 C、 《颜氏家训》 D、 《学记》 2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先提出来的( ) 。 A、孔子 B、老子 C、孟子 D、朱熹 1 在发展的某个时期,个体对外界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这称为个体发展的( ) 。 A、最近发展区 B、关键期 C、成熟期 D、青春期 2 我国的私学产生于( ) 。 A、原始社会末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汉代以后 2 教职工代表大会体现教师具有的权利是( ) 。 A、教育教学权 B、科研学术活动权 C、管理学生权 D、民主管理权 4 《礼记》中说&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是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做到( ) 传递知识 B、培养学生的品德 C、既要传递知识,又要培养品德 D、促进学生 德智体全面发展 3 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判断人们行为的是非善恶的一种标准称为( ) 。 A、道德评价 B、道德规范 C、道德认识 D、道德行为 2 &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体现了( ) 。 A、教育全民化 B、教育终身化 C、教育民主化 D、教育现代化 2 美育作为教育范畴,最早是由以下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 。 A、中国的蔡元培 B、中国的王国维 C、德国的席勒 D、美国的杜威30 3 对事物的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属于认知风格的( ) 。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沉思型 D、冲动型 2 在运用讲述法时,教师不应( ) 。 A、尽可能地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发生联系 B、在讲述过程中,可不断 提出并解决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C、 不结合其他的方法 D、 为学生提供科学地认识、 解决问题的范例 3 1905 年清政府设立( )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 教育部 B 学部 C 国子监 D 大学部 2 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最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 。 A 规章制度 B 思想观念 C 优秀师资 D 物资设备 2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形成于二十世纪哪个年代( ) 。 A 60 B 70 C 90 D 80 4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性表明,教师任职期间应接受( ) 。 A 高等教育 B 在职培训 C 继续教育 D 终身教育 3 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 )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 思想德育 B 政治思想 C 思想品德 D 政治品德 3 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 ) ,其次要抓好。 A 思想工作,学习成绩 B 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 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 D 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3 公元 141 年,四川太守大力兴学,被称之为: ( ) A 文翁兴学; B 蜀郡兴学; C 四川兴学 1 明朝的的一个著名书院即是: ( ) A 白鹿洞; B 岳麓; C 应天府; D 东林 4 “四书”包括哪儿部书: ( ) A 诗经; B 大学; C 易; D礼 2 哪一部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正式学制的开端? ( ) A 癸卯; B 壬子-癸丑; C 壬戍; D 近代学制 1 西方教育历史中,中世纪的:“三艺”指 ( ) A 文法、修辞学、几何; B 文法、修辞学、辨证法; C 天文学、算术、辩证法 231 下列对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阐述,哪些是正确的? ( ) A 是教育史上第一位划分年龄分期的教育家; B 其代表作是《理想国》; C 主动脉张胎教; D 强调早期教育 1 卢梭的教育著作是: ( )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民主主义与教育》 2 哪一本书是家训之祖: ( ) A《颜氏家训》;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对中国教育影响最大的教育家是: ( ) A 凯洛夫; B 赞可夫; C 苏霍姆林斯基; D 马卡边阿 1 如下教育的特征体现在什么社会之中: “学校教育制度化、严密化,普及义务教育达到一定 年限,教学内容空前丰富,对思想的控制隐蔽化”( 。 ) A 奴隶社会; B 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3 1972 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一个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研究报告,名字是: ( ) A《21 世界议程》; B《增长的极限》; C《学会生存》; D《教育――财富蕴 藏其中》 2 “口头语言逐步过渡到书面语言,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 ,具有这样特点的人的发展的那 一阶段: ( ) A 婴儿期; B 幼儿期; C 童年期; D 少年期 3 古希腊的学者认为教育应致力于理性的培养,这种表述属于教育目的中的那一个层次 ( ) A 教育目的; B 培养目标; C 课程与教学目标 1 主张培养“自然人”的观点是: ( ) A 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 B 自由主义教育目的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 D社 会本位论 1 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 A 杜威; B 涂尔干; C 凯兴斯泰纳; D 秦梯利 2 “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这一对教育目的论述出自: ( ) A 1958 年的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 B 1981 年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 ; C 1982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1985 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2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关于课程的概念是作为( )使用的 A 动词; B 名词; C 形容词 232 泰勒提出的课程编制模式中的四个方面,哪一个最重要 ( ) A 确定目标; B 选择学习活动; C 组织学习活动; D 评价学习结果 19 月 14 日 属于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教育社会学者有( )。 A.夸美纽斯 B.柏拉图 C.涂尔干 D.诺笃尔普 E.凯兴斯坦纳 345 下列哪些政策文献作了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的规定?( ) A. 《教师资格条例》B《教育法》C. 《宪法》D. 《教师法》E.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245 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包括( )。 A.认知领域 B.情感领域 C.道德领域 D.动作技能 E.美学领域 124 答案 教师专业化应具备的条件:( )。 A.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B.有硕本学历 C.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D.具有公认的权威和影响力 E.有充分自治和自律性,有正式专业组织对资格认证进行管 理 1345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法中范例的基本特征有( )。 A.基本性 B.基础性 C.差异性 D.范例性 E.可控性 124 智育的任务为( )。 A.传授知识 B.发展智力 C.形成技能 D.有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E.培养自主和创造性 125 教师是一种从事专门职业活动的专业人员,具备其资格的特定要求有( )。 A.要有较好的政治背景 B.要达到规定的学历 C.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D.要符合与 其职业相称的其他有关规定 E.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2345 家庭教育的主要任务有( ) 。 A.保护子女身心健康,增强他们的体质 B.为子女的学习创造良好条件 C.做哈哦参加公 益活动和安排好寒暑假及节假日活动 D.加强对子女的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教育 E.制定家 教计划,配合学校教育工作 1245 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于二方面,即() 。 A.传统文化 B.外来文化 C.社会特定要求的和主流文化 D.年轻一代的文化 E.以上都不是 34 现代教育的公共性指的是() 。A.为全体人民服务 B.公平性 C.大众性33 D.公益性 E.免费服务 123 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C.教育学 发生了细密的分化, 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D. 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E. 反 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12345 下列哪些特征是对当代教育学发展状况的正确描述()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C.教育学 发生了细密的分化, 教育学科体系初步形成 D. 教育学研究与实践改革关系日益密切 E. 反 思自身,形成教育学元理论 答案 12345 教师考核应注意遵循下列哪些原则以利于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的调动,增强教师的事业心、 责任心() 。 A.科学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E.激励性原则 234 教育的科学性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影响作用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 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B.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C.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 童的主体性 D.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E.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 1234 学校文化最终要表达这样一些内容() 。 A.对人性的理解 B.对集体的看法 C.对学习、工作的态度 D.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 的理解 E.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答案:12345 资本主义社会教育所建立的现代学制较之以往的有质的飞跃,表现在() 。 A.实行义务教育 B.创办实科中学和工科大学 C.建立并发展职业技术学校 D.建立各 类成人教育机构 E.创办现代大学,形成完整的学制系统 答案 12345 学校咨询活动应遵循哪些咨询原则?() A.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 B.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E.澄清和评估问题 1234 培养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建设班集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班主任应做到() 。 A.严格要求 B.培养舆论 C.耐心引导 D.注意学生集体领导机构的经常变动 E.保持 教师的绝对权威 134 答案 建立学生自主性探索学习基础上的课程, 具体结构以单元的形式最为适宜, 每一单元至少包 括以下几个部分() A.主题 B.练习题 C.任务 D.教科书 E.评价标准 。 135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重点具体说来应当包括或强调以下哪几方面?() A.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B.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 C.世界观、人生观和理 想的基础教育 D.提高人的智慧水平的教育 E.注重自主性、创造性的教育 12334 在教育起源的认识上,教育学史上有以下几种经典的观点() 。 A.神话起源说 B.教育生物起源说 C.教育心理起源说 D.教育劳动起源说 E.以上几 种都是 123459 月 16 日 教育目的的制定要考虑到哪些客观条件?() A.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C.制定者的哲学观念、理想人 格 D.社会历史发展进程 E.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12345 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教育目的只能是社会目的的观点是“社会功能学派”的教育社 会本位目的观,下列哪些人物代表这一派别?() A.裴斯泰洛齐 B.凯兴斯坦纳 C.涂尔干 D.卢梭 E.诺笃尔普 答案 235 泰勒原理所包含的四大问题是指() 。 A.课程政策是如何制定的 B.学校应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C.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 这些目标 D.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E.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答案 2345 课程管理有审定制、固定制和多样化自由选择几种模式,统整各自优势,课程一般结构发生 了变化,体现在() A.保持原有特色的优势 B.强调统一基础上增加灵活性 。 C.在多样性基础上增加调控 D.采用导向式管理 答案 23 教学认识过程是一种间接性的认识过程,具体表现在() 。 A.由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B.借助工具认识事物 C.认识对象的间接性 D.认识方式的间接性 E.学生是不成熟的认识主体 答案 34 学校咨询与辅导会谈过程有以下哪几个阶段?()A.建立咨访关系 B.澄清和评估问题 C.确定改变目标 D.促成改变实现 E.结束咨询及追踪效果 答案 12345 教学实践中评价的激励功能可采用哪些方法达成? A. () 将课程分成小单元, 即时激励 B. 扩 展评价范围,各显长项 C.重视对学习过程的检测 D.记录学生学业之外的突出表现,增 加学生成就感 E.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 答案 1245 学校事故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具有的特征是() A.学校或教师侵害了学生合法权益 B.侵 。 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和物权 C.学校或教师基于过错而实施的行为 D.按过错责任追究 答案 123 学生申诉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以对学校和教师侵权行为进行维护。 ()A.提起申诉的人必 须不服处分或学校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B.必须针对特定的被申诉人 C.提出申诉事项必须 在教育法律、法规等规定受理范围之内 D.在规定的期限内 答案 123 德育对智育、 美诸育的促进功能, 体、 就其共性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 A. () 动机作用 B. 方 向作用 C.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 D.提升智慧 E.获得体魄、体能的提高35 答案 123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 A.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B.教育具有经济功能 C.教育具有政治功能 D.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E.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答案:ADE 人的教育活动和动物的“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复杂性 B.意识性 C.目的性 D.社会性 E.规律性 答案:BD 构成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因素有( ) A.教育形式 B.教育者 C.教育环境 D.教育内容 E.受教育者 答案:BDE 在教育构成要素中,( ) A.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 B.受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C.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D.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复合主体 E.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 答案:ABCDE 学校教育和一般教育活动相比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 ) A.以提高效率为目的 B.有一定的规章制度 C.学校教育是由专职机构和专职人员来 承担实施 D.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 E.有一定的作息时间 答案:CD 学校教育内容的特殊性主要是( ) A.具有明显的系统性 B.具有更高的社会价值 C.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 D.具有明显的目的性 E.具有明显的全面性 答案:ABCE 现代教育的科学性指的是( ) 。A.实施精英教育 B.强调价值取向的社会和个体发展要求 C.注重手段的更新 D.进行科学教育 E.依靠教育科学的指导,遵循教育规律 答案:DE 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有( ) 。 教育场地 B.教育者 C.教育管理 D.受教育者 E.教育影响 答案:BDE 学校制度文化的形式大体可分为( ) 。A.教育方针政策 B.学校传统 C.学校仪式 D.学 校物质硬件 E.学校规章 答案:BCE 下列哪些观点是持遗传决定论认识的?( ) A. 。 洛克的 “白板” B. 论 高尔顿的血统论 C. 柏 拉图的三等论 D.基督教的“原罪说”E.中国的性善性恶论 答案 BCDE 衡量教师社会地位高低的指标性因素有( ) 。 教师的权威 B.教师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C.经济地位 D.政治地位 E.文化地位 答案 345 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特性是( ) 。A.生存性 B.娱乐性 C.竞争性 D.技能性 E.教育性 BDE 答案 中小学教师培训应坚持 ) ( 原则。 统一要求 B. A. 因地制宜 C. 分类指导 D. 按需施教 E. 学 用结合36 答案 BCD 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有( ) 。A.主观法 B.客观法 C.实验 D.经验法 E.活动分析 答案 12345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凯兴斯坦纳 B.卢梭 C.福禄倍尔 D.小原国 芳 E.裴斯塔洛齐 答案 235 属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 ) 。A.夸美纽斯的《世界图解》图画型教科书 B.裴斯泰洛齐的 “算术箱”C.幻灯机、电影、录音机 D.福禄贝尔的“恩物”E.粉笔、黑板、模型、标 本答案 1245 学校文化的内容有( ) 。 教育的理想和追求 B.对学校功能及社会责任的理解 C.对个性的理解 D.对学习、工作的 态度 E.对集体的看法 ABCDE 答案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的方法有( ) 。 A.互访 B.民主评议 C.家长会 D.家长委员会 E.校外指导 答案 134 现代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 A.公共性和生产性 B.公益性和免费性 C.科学性 D.国际性 E.终身性和未来性 答案 1345 沟通对于学校管理来说,有如下功能( ) 。 A.作出判断评价 B.信息传递 C.控制 D.激励 E.情感交流 BCDE 答案 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措施有( ) 。 A.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培养 B.重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C.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D.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E.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答案 ABC 聘任教师的形式有( ) 。 招聘 B.续聘 C.解聘 D.不聘 E.辞聘 答案 ABCE 教育目的的功能有( ) 。 A.导向功能 B.强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示范功能 E.评价功能 ACE 答案 参观教学法可分为( ) 。 可行性参观 B.准备性参观 C.现实性参观 D.并行性参观 E.总结性参观 BDE 答案 班级组织机构微观建制的形式有( ) 。 A.委员会制 B.直线式 C.参谋制 D.职能式 E.直线职能式 BDE 答案 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 ) 。 A.改变现实、追踪效果 B.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 C.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 D.充 分支持和鼓励来访 E.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37 BCDE 答案9 月 17 日 1.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ccccccccccccc 2.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 1981 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ddddddddddddddddd 3.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墨子 CCCCCCCCCC 4.学生的个别差异给劳动造成了(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AAAAAAAAAAAA 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是( )。 A.卢梭 B.洛克 C.赫尔巴特 D.斯宾塞 BBBBBBBBBBBBBBBBBBBBB 颜回说: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这反映了德育的( )。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BBBBBBBBBBBBBBBBBBBBBB 7.不属于社会公益劳动的项目是( )。 A.打扫校园 B.植树造林 C.拥军优属 D.帮老助残 AAAAAAAAAAAAAAAA 8.在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问题上,应坚持的是( )。 A.坚持人文教育为主 B.坚持科学教育为主 C.坚持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携手并进 D.要看情况而定 CCCCCCCCCCCC 9.由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 )。 A.基础教育 B.职业技术教育 C.高等教育 D.成人教育 DDDDDDDDDDDDDD 10.在中国,最早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写成的教育著作是( )。 A.《对教育方针的意见》 B.《新教育大纲》 C.《教学与发展》 D.《民本主义与教育》 BBBBBBBBBBB 1.古希腊把“三艺”作为教育内容,这“三艺”是指( )。 A.四书 B.文法 C.修辞 D.辩证法 E.论语 BCD 2.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影响这一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条件是( )。 教育的自身状况 B.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C.家庭环境 D.社会发展的状况 E.气候条件38 abcd 3.课程目标的规定性有( )。 A.时限性 B.具体性 C.预测性 D.实际性 E.操作性 ABCE 4.下列属于后进生的心理特征的有( )。 A.强烈的荣誉感 B.不适度的自尊心 C.学习动机不强 D.意志力薄弱 BCD 5.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 A.职权结构 B.角色结构 C.师生关系结构 D.生生关系结构 E.直线职能结构 ABC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中国进入近代社会 B.学校制度的建立 C.各级各类学校的出现 D.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的出现 DDDDDDDDDDDDDDDDD “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 )。 A.华生 B.霍尔 C.高尔登 D.洛克 CCCCCCCCCCCCCCCCCCCC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 A.1985 年 B.1986 年 C.1987 年 D.1988 年 BBBBBBBBBBBBBBBBB 4.在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 )。 A.认定制 B.审定制 C.选定制 D.国定制 ddddddd 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均衡性 D.差异性 bbbbbbbbbbbbbbbbbbbbb 6.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特点。 A.示范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aaaaaaaaaaaaaaaaaaa 7.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课程标准 C.教育目的 D.教学目标 bbbbbbbbbbbbbb 8.“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说明教学中应重视( )。 A.知识的传授 B.发展学生的能力 C.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D.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bbbbbbbbbbbbbbbbbbb 9.实现教学任务的保证是( )。 A.课堂管理 B.良好的班风 C.良好的师生关系 D.教师 Cccccccccccccccc 智力是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其核心是( )。 A.注意力 B.观察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11.教学工作中的中心环节是( )。 A.备课 B.上课 C.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bbbbbbbbbbbbbbbbbb39 12.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量的( )。 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dddddddddddddddddddddd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 )。 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dddddddddddddddddddddd 14.衡量儿童认识与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 A.认知 B.情感 C.意志 D.行为 ddddddddddddddddd 15.率先正式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 )。 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洛克 D.卢梭 aaaaaaaaaaaaaaaa 16.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 )。 A.科技活动 B.学科活动 C.体育活动 D.社会活动 bbbbbbbbbbb 17.平时所说的三结合教育,这“三结合”是指( )。 A.学校、家庭、社会三种教育力量的一体化 B.教师、学生、教室 C.历史、现实、未来的三结合 D.教科书、实验室、网络的三结合 aaaaaaaaaaaaaaaaa 18.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是( )。 A.杜威 B.怀特海 C.布鲁纳 D.克伯屈 ccccccccccccccc 19.孔子要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 ,是说在教学中要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dddddddddddddddddddd 20.课的类型是由( )课的种类。 A.教师备课时决定的 B.教学的任务决定的 C.学生的学习过程决定 D.教学的阶段性决定的 bbbbbbbbbbbbbb 1.考试命题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 A.信度 B.效度 C.区分度 D.难度 ABCD 2.教学策略的类型有( )。 A.内容型 B.形式型 C.方法型 D.综合型 ABCD 3.作为一个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理论的基本课程主要是指( )。 A.教育学 B.心理学 C.学科教学法 D.教育心理学 E.义务教育法 Abc 教育理论是基本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 4.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群众性活动 B.以人为核心 C.小组活动 D.个人活动 E.班级授课制 答案 ACD40 5.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E.劳动教育 ABCDE 6.人的身心发展包括哪两个方面?( ) A.生理的发展 B.心理的发展 C.情商的发展 D.道德的发展 AB 7.以下属于个体差异性的是( )。 A.男女性别差异 B.幼儿与少年的差异 C.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D.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ACDE 答案 8.教师必须要培养的基本教育能力素养有( )。 A.语言表达能力 B.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 C.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 D.组织管理能力 E.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答案 ABCDE 9.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 A.复杂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长期性 E.自私性 ABCD 10.课程的基本类型有( )。 A.学科课程 B.经验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E.核心课程 ACD 答案9 月 18 日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
A.华生 B.桑代克 C.布鲁纳 D.加涅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之年是( ) 。 A.1903 年 B.1913 年 C.1924 年 D.1934 年 11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 ) 。 A.理论性学科 B.应用性学科 C.具有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学科 D.边缘性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 。 A.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 C.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
乌申斯基的代表作( ) ,对心理学发展成果进行了总结。 A.《大教学论》 B.《人是教育的对象》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心理大纲》41
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是在( )年。 A.1903 B.1908 C.1913 D.4444444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到 70 年代末为( ) 。 初创时期 B.发展时期 C.成熟时期 D.完善时期
20 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 A.《教育实用心理学》 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心理统计》
儿童已经具有了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 能进行简单的逻辑推演, 克服了思维的自我中心性, 思维活动仍局限于具体的事物及日常经验, 缺乏抽象性, 这在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是 属于(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 如果儿童处于 2~7 岁年龄阶段,那么它属于皮亚杰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中的( )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体验着能力的实 现的是( ) 。 A.学前期 B.青年期 C.学龄期 D.成年早期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人处于青年期的特征是( ) 。 A.同一感和防止同一感混乱 B.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 C.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 D.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
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 。 A.自我意识 B.自我认知 C.性格特征 D.能力 1111 造成个体认知过程方面的差异主要原因是其不同的( ) 。 A.认知方式和认知途径 B.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 C.思维方式和智力水平 D.智力 水平和认知水平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 。 比纳―西蒙量表 B.斯坦福―比纳量表 C.比纳―推孟量表 D.韦克斯勒量表 222222 智商(IQ)等于( ) 。 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 100 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 100 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 100 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 100 11111 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较持久的变化是 A.实践 B.反应 C.反射 C.学习 44 在西方,对学习类型的分类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 。42 加涅 B.斯金纳 C.托尔曼 C.桑代克 111 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是( )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C.班杜拉 2 小学生因上课专心听讲受到老师表扬而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