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挤眼上方是什么周围上下捋动有东西移动

钓鱼入门(所有资源来源网络及转自钓鱼网)
我的图书馆
钓鱼入门(所有资源来源网络及转自钓鱼网)
所有资源来源网络及转自钓鱼网
外出钓鱼安全应放在第一位
&&钓鱼可以陶冶情操,亲近自然,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但若不注意自我保护往往会适得其反。出钓者一要保证休息,二要备晴雨伞,三要注意饮食,四要带上坐凳,巫妖常变姿势,六要调节视力,七要带常用药,八要讲究鱼德,九要结伴而行,十要注意卫生。具体的自我保护主要是一下几方面:
&&& 切莫“乐不知疲”
&&& 钓鱼引人入胜,但切莫贪钓伤身。钓鱼前夕,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披星达旦远征,弄的疲惫不堪,有损健康。年轻力壮的体质好的人,可远征做多日钓,这实际上是一种大运动量的活动,中老年体质较差的人,可骑轻便摩托车,助力车或乘车到远郊钓场,这也是中等运动量的活动。年老而又体弱的人,则可选择在城区或郊区交通方便的有偿钓鱼公园,养鱼池塘,进行半天活几个小时的钓鱼活动,这是小运动量健身,老年钓翁要有自知之明,心虽未老,手脚毕竟不如年轻时灵活利索了。所以老年人钓鱼首先要考虑安全和操作方便麻烦事坡陡,路滑,堤窄,地面凹凸不平,障碍物多的地方都不要去垂钓。选个安全的立足点乃为首要。
&&& 防鱼防“钓人”
&&& 钓鱼中要避免锋利鱼钩扎人。取鱼摘钩时,如果没有将鱼摁住,鱼乱蹦乱跳,外露的鱼钩很容易钩到人的手上,正确的作法是先将鱼牢牢的按住地上(有经验的钓者常是将一条干毛巾盖在鱼身上,这样抓鱼特别牢,极少滑脱),使鱼动弹不了,再摘鱼钩。上食时,应将鱼竿放到支架上,或将鱼竿立起来靠在肩上,切勿将鱼竿放到地方。这样既可以便面被人踩断鱼竿,又可以避免别人拌竿带线弄的鱼钩扎入手中。手竿甩大鞭抛钩,若技术欠缺不但会钩着自己的衣服或身体,有时还会钩着别人。因此,甩竿尤其是迎风甩竿,应掌握好抛甩要领,观察提醒左右及身后的人避开。用串钩或炸弹钩等多钩钓具钓到大鱼后不要下水去抓鱼。尤其是当鱼尚未被完全遛乏时,切忌下水捉鱼。以防鱼嘴外的多枚鱼钩扎进身体。这样一根鱼线的鱼钩一边钩着鱼,一边钩着人,人是很难摆脱的。如果鱼钩扎人身体,最佳的取钩方法是:鱼钩钩进皮肉表层不大深时,可用手捏着鱼钩顺势退出来,如果够的稍深,若钩尖没有从另一边露出,可将钩顺势推一下,让它钩透,让钩尖漏出来,然后用克丝钳子剪断后面钩柄,再顺着钩尖方向即可较容易的将钩取出来可。若钩的太深,就不要勉强往外去,倒刺部位挂扯肌肉太痛,人受不了。如有钳子,可用它将钩柄后部联通钩尾帽一道剪断,然后钩尖向外顺着将钩穿过皮肉取出。这样较易取出,也不会太痛,取出后一定用酒精(高浓度白酒亦可)或消炎粉消毒,如无钳子,可先剪断鱼线,在到医院请外科医生取钩。
&&& 注意饮食,御寒防暑
&&& 野外进餐,饮食生冷且卫生条件差。在钓鱼时常用手指掐断蚯蚓,捏蛆装钩,抓鱼,撒窝子,因此手都较脏,进餐前必须先洗手再拿食物吃,以免引起肠道疾病,钓鱼中还应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视力疲劳引起的视力紧张综合征。强光下钓鱼要佩戴变色眼镜或太阳镜,而且要选水面反射光不会直接刺到眼的位置。有专家说人眼长期受强光刺激,易患白内障,因此看漂个把小时,要让眼镜休息几分钟(可远望或闭目小憩)。夏季钓鱼,要重视预防中暑。钓鱼时要带草帽,支遮阳伞或选树荫下,冷天钓鱼,衣要穿暖,要穿防寒的鞋。
如何配置渔具
渔具可分主要渔具、辅助渔具、预备渔具和生活用品四种。
&主要渔具包括竿、钩、线、漂、坠等。
&附属渔具包括抄网(或抓钩)、鱼护(或鱼篓)、马扎、支架、打窝器、饵料等。
&预备渔具包括主要渔具的备件(钩、线等)。
&生活用品指食用品、饮用品、雨具、遮阳帽、太阳镜以及保健药品等。
&渔具的选择和准备,应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如竿的长短、线的粗细、钩的大小和漂的选择,均因季节、场所的不同而不同,垂钓者既要多做几手准备,以适应需要,也应尽量轻装,便于行动。
钓鱼竿的分类
一 根据用途分类
&&&&&&& 我们现在使用的钓竿一般分为手竿和投竿两大类。手竿又分为溪流竿和台钓竿,投竿分为海竿、矶竿和路亚竿。手竿和投竿区别在于手竿不带渔轮,投竿是带渔轮的。
&&&&&&& 台钓竿:专用于台钓法,长节,较。轻,径细的钓鱼竿即可称为台钓竿。
&&&&&&& 台钓竿一般分为:并继竿又叫插节竿,振出式竿又叫抽出式竿振出式最常见、常用。
选竿时,先看竿的外表,漆面光洁度,是不有斑点,竿尖与软线接头粘接是不良好,竿的每节与上一节的接头是不均匀。查看每节竿两端有无裂纹,管壁是否均匀。如有必要,再查每节竿(振出式)内藏接头长度,20-40mm。在鱼具店里挑选时,首先要看说明.在外包装盒上,竿把上都有说明.
(1)收缩长:一般分为竿收缩长(台竿收缩长一般1米到1.1米);
(2)节数(本),如四本为四节一般是3.6米长,又称12尺,五节(本)为4.5米长,又称15尺,六节(本)为5.4米长,又称尺18尺,一般最常用的就只这三种长度,3.6米和4.5米最为常用;
(3)先、元径,先径指竿尖粗细尺寸、元径指手把粗细尺寸。先径一般为1mm以下,元径(最粗的部份)和手把制作大小有关,总之,选竿在保证结实牢固的前提下要整体要尽量细;
(4)含碳量:98%以上即可;
(5)重量:选3.6米的竿重量在85克以下为宜,选4.5米的竿重量为120克以下为宜,选5.4米的竿重量选180克以下为宜。
调性:通常台钓竿又分为软竿、中硬钓竿,硬钓竿、超硬钓竿四种,俗称五五、四六、三七、二八竿,台钓中最常用的是超硬钓(二八竿)。如何选取呢?我们把新竿抽出,一个人拿竿尖,另一人拿竿把,然后稍用力抬竿,查看竿主要弯折点位置,如果折点至竿尖长度是竿全长的十分之二,那么,这竿就是超硬钓,也即二八竿,如此类推。由于现在国产竿与进口竿从质量上区别不是较大,而且现市售竿基本上都是合资竿多,所以,无论在那垂钓,建议选购超硬钓竿。因超硬钓竿的提竿反映速度明显快,中鱼率高,上鱼方便,不会因竿软而难提上岸来,节数少,轻。
向心力:在用样重的竿中作比较。新竿抽出后,手握竿把,用力向上作起鱼动作,抬竿。当竿从放平到抬起60度角以上时,感觉一下,竿的手感重量是在竿的中间部位,还是往手心处收回,重量往手心回收的竿是好竿,反之,钓鱼时会感到竿越来越重。
软硬度:在匀速上下抖动竿时,竿尖40%以上的部份不能太软,不好的竿尖会象左右上下或象蛇行一样没有规律性的乱弹。好的竿只是随抖动方向弹动。
受力均匀度:仿照起鱼受力抬竿动作,一人拿住竿尖,一人用力抬竿,查看竿弯曲弧度是否均匀,如竿尖到竿尾有明显成折点,那么,这竿就有问题,易折断。
价格:购竿必备条件,谁都知道。选竿要注重性价比,这点很重要。如想买到又轻、又牢固、又细、价钱又低的竿,可能世上没那么多好事。质量、做工好的竿一般价格不菲,平时多听,选时多看,尽量用相对最少的钱购到你心中认为最满意的竿。这要看你对竿的认识程度、选竿功底了。
溪流竿:一般长50-80CM,50-70称为短节竿,70-80称中长节竿。溪流是专为溪流垂钓而设计,收起后节短,便于携带,主要用于钓溪流内的小型渔类。
  溪流竿的优缺点:
  节短,携带方便;台钓竿节长携带不方便;
  溪流竿节多,调性软,硬度不高,价格便宜,只适合钓小型鱼种,遇上大鱼往往喜欢断竿特别是所用线组较粗上鱼时与鱼第一回合的较用力过大时特别爱断竿。
矶竿又称手海两用竿,原主要用于大海矶钓,现又成为淡水钓大鱼的必备武器,矶竿的调性界于手竿和海竿之间,比海竿要软,不适合远投,一般用中小型渔轮,长度一般在3.6米—7.2米之间。
  矶竿的特点:
  (1)、矶竿一般在一节装有三到四个导线环,二节装有二到三个导线环,三节装有一到二个导线环;
  (2)、矶竿用于矶钓(如果用于钓淡水鱼,那是大才小用了);
  (3)、矶竿较贵,主要是材质和价格不同,如进口竿5000——12000的矶竿,材质非常好,轻!强度高6.3米2百多克重,钓上20KG的海鱼没问题,表面漆水太好,不沾水,不沾线!(海钓)这几点在夜里矶钓很关键!配一套下来1.5到2万,但装备太贵,一般人不能接受。(对钓水库浪费)中档韩国和国产的中高档产品也是不错的,价格底很多500——1000左右也很好用。中底价叽竿100——200左右的主要是重和钓重强度底!也有几款如银狐矶短矶竿(收长90公分)120如果你不挑剔的话,也还可以用。还是一分钱一分货!不过在使用上我认为没有多大不同,幻影矶,银河矶照样钓海鱼!(换钓组和线) 同时钓水库,两者没有太严格区分.
  (4)、矶竿种类极多不但有长短区分且有软硬区别号数代表以及含碳量的区别;
  (5)、矶竿因种类众多即可远投攻大鱼又可速攻大小鱼及中近距攻击中小鱼体。
海竿(telescopic fishing rod),又叫投竿或抛竿。它在钓竿的柄部安有一个绕线轮,上面缠满钓线,这样,当用力甩投时,就能把饵钩抛到较远的水域。这种带有绕线轮的钓竿在我国唐代就有之,古人你之为“钓车”、“车轮钓”等,而市售的这种海竿却是从国外传入的,由于它有众多优点,故迅速在国内普及,成为众多钓者必备的钓具。
如何选择海竿
一 如何选择海竿
  海竿是垂钓时的主要渔具,亦是钓者的喜爱之物。一个钓者一般只有一两根手竿,但却有几根及至上十根海竿。在选购海竿时,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购买设想:在选购之初,应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确定购买品种。一般海竿是几十元一根,但正宗进口海竿要贵得多。笔者认为,国产海竿的性能和质量已完全可满足需要,不必去追求所谓进口货。目前也有碳素纤维海竿,价格更贵,由于海竿有绕线轮,更无必要去买此高档货。一般水域垂钓,应多备几根海竿,但并不一定要求长,2米左右即够,这种海竿,小巧灵便,价格较低,携带方便。为使适应更强,也可准备一二根3~4米长的海竿,但不宜多。
  (2)选购方法:选购海竿,是一个细致的过程,一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先看外观,质量好的海竿,其做功精细,油漆均匀,外表美观,各节均要光亮整洁,无疤痕,无凹凸不平之处。
  ②顺次抽出各节,各节滑出是否流畅,特别要注意各节连接处,是否严密,有无松动,用手捏住摇动摇动,看间隙是否过大。
  ③仔细检查每节接头处的护套安装是否严密、牢*、到位,各护套外观是否美观,形状是否规矩,电镀是否均匀。各过线圈安装是否牢固,过线圈是否光滑等。
  ④打开安绕线轮的位置,拧动螺母,看螺母是不时活动自如,不能过松,也不能过紧。  &&&&&&
&&& ⑤把各节全部抽出,拉紧,由一人拉住竿尖,别一人慢慢挺起钓竿,使钓竿呈弓形,察看整根钓竿,看竿身是否呈自然的弓形,不得有急弯出现。
二 如何选择海竿
&&& 海竿又称抛竿,一般不长,约1.6----2.7米。这种竿弹力好,价格便宜,坚固耐用,可将鱼钩抛出很远,以钓获较大鱼类,主要用于海水或较大的江、河垂钓。
&&& 选择海竿:
&&& 一要竿身浑圆无裂纹;
&&& 二要整竿插上或拉出后要挺直,插口深度要适中;
&&& 三要受力时全竿均匀;
&&& 四要过线环内光滑无毛刺,以免刺伤鱼线和收线时受阻;
&&& 五要手柄柔软坚固,以免钓到大鱼后或抛出去用力大时竿柄折断,磨破手掌;
&&& 六要安置放线器的卡口牢固,无上下左右移动并与竿合为一体。
&&& 海竿的优点是:抛得远,可钓大鱼,可进行夜钓。因为海竿尖上装有警铃,鱼一上钩铃就响;可在风垂钓,只要海竿上下颤动就街道鱼上钩了;不需用眼盯住,可保护视力(有警铃);又因为远抛有一定运动量,可锻炼身体,且可放松神经,垂钓时不用全神贯注;海竿有缓冲装置,大鱼很难挣脱。
&&& 海竿的缺点是:不适宜在小河、小溪、小塘、小池及水草密的水域中垂钓,出钓时携带不方便,要带多根竿,加上轮子等配件就更多了,价格也较贵。
三 如何选择海竿
&&& 海竿宜软不亦硬,打下去收紧线以后竿尖要有幅度,优点有两个:
&&& 1、没有食了,容易松线,以便及时发现,及时更换。
&&& 2、鱼吃钩以后会有一个自动的拉力,类似弹簧竿,只是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但是足以把鱼钩刺进鱼体,加上鱼的挣扎,容易中鱼。弹簧竿力量过大,对体形小的鱼容易拉豁。
&&& 使用子弹形或者纺锤形,最好是扁平的通心坠,优点有两个:
&&& 1、通心坠鱼线可以在里面自由走动,便于鱼吃钩拉线,带动竿尖动作便于观察,即使扬竿,如果鱼线不能自由走动就要等到鱼把坠子拉动,竿尖才会有反应,容易惊鱼,跑鱼
&&& 2、水底的地形复杂,如果刚好打在斜坡上,扁平的坠子可以帮助稳定位置,而圆形的坠子容易滚高未知的位置,下一次打过去就不容易在同一个位置,不利于聚窝起鱼。
&& 鱼钩不宜过大,歪把子的老鹰钩最好,因为是靠鱼自己吃进去挣扎的时候钩住鱼,这种钩形最适合。小一点的鱼钩更容易大小通吃。
&& 子线不要过长,10厘米以内就够了,便于将鱼讯反应出来。
四 如何选择海竿
&&& 海竿又称抛竿,一般不长,约1.6-2. 4米,多为两段。这种竿弹力好,价格便宜,坚固耐用,可将鱼钩抛出很远,以钓获较大鱼类,主要用于海水或较大的江、河垂钓。
&&& 选择海竿:
&& 一要竿身浑圆无裂纹;
&& 二要整竿插上或拉出后要挺直,插口深度要适中;
&& 三要受力时全竿均匀;
&& 四要过线环内光滑无毛刺,以免刺伤鱼线和收线时受阻;
&& 五要手柄柔软坚固,以免钓到大鱼后或抛出去用力大时竿柄折断,磨破手掌;
&& 六要安置放线器的卡口牢固,无上下左右移动并与竿合为一体。
  海竿的优点是:抛得远,可钓大鱼,可进行夜钓。因为海竿尖上装有警铃,鱼一上钩铃就响;可在风垂钓,只要海竿上下颤动就街道鱼上钩了;不需用眼盯住,可保护视力(有警铃);又因为远抛有一定运动量,可锻炼身体,且可放松神经,垂钓时不用全神贯注;海竿有缓冲装置,大鱼很难挣脱。
  海竿的缺点是:不适宜在小河、小溪、小塘、小池及水草密的水域中垂钓,出钓时携带不方便,要带多根竿,加上轮子等配件就更多了,价格也较贵。
&&& 挑海竿先看看钓性,腰一定要挺,再看轮座灵活,牢固,一般都是不锈钢的,有板式和卷式两种,板式的灵活方便,卷式的比较牢固,随个人习惯,再看道眼(磁环)光滑完好,好的是日本富士的,国产的海博的道环不错,有防海水处理的(金属色)和不防海水处理的(黄的.绿的),还有打开后盖,拿起来看看里边竿壁薄厚,均匀否。
  海竿价位的选择。从材质上看,当前常见的海竿主要有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两大类,每一类中分高、中、低几档。碳纤维竿是当前质量最好的竿种,但价格较高,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说玻璃钢竿应是首选,售价多在100元左右。
  海竿长度的选择。一般以2.4—3.0米为宜,这样的海竿既能保证了一定的投甩距离(60—80米),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海竿在收放线方面轻便灵活的特性,4米以上的海竿,在淡水垂钓时就显得笨重有余,灵活不足。
  海竿硬度的选择。软竿竿梢较细,柔韧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较小的水面钓中、小型鱼类,比较适合初学者使用,选购时应注意选择实心竿梢。硬竿竿梢较粗,刚性较强,适用于大水面或激流中钓速度快、力量大的大型凶猛鱼类,如大规格的哲罗鱼、狗鱼、鲇鱼等。钓几十斤以上的鲤、草、青、鳙等也占有绝对优势。如想专钓这类鱼,最好选用插接式实心玻璃钢海竿,并配大型绕线轮,蓄线量150—200米。
  海竿类型的选择。按不同的特征海竿分为许多类型,如:伸缩内藏式和插接式;长节竿(收缩长度在1米以上)和短节竿(收缩长度在70厘米以下)等。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每种海竿的设计都是有针对性的,选竿时应充分考虑自己拟钓的鱼种和钓场特点,钓竿选得不对路,虽然也能使用,但无法达到得心应手的目的。长节海竿和插节式海竿整体性好,强度较大,使用效果优于短节竿。短节竿轻巧灵便,便于携带,如果不是假劣货色,对付一般大鱼也应该没有问题。如果经济条件允许,不妨有针对性地多选几种型号的海竿。
  坠负荷的选择。在海竿外包装或说明书一般都注明该海竿所适用的坠负荷,有的以克为单位,有的以号为单位(1号=3.759克)。坠负荷大,海竿适配的铅坠较重,竿体强度相应也,易于远距离投甩;坠负荷小,海竿适配的铅坠较轻,竿体较柔软,难以远投。因此,选购海竿的坠负荷不应小于40克。
  当前市场出售的海竿有许多假劣产品,选购时一要首选知名厂家、知名品牌,二要打开后堵(盖)查看材质,决不可贪图便宜购买次品,以免在使用中酿成遗憾,后悔莫及。对于初学海竿垂钓的人来说,在选竿前不妨多听听行家的意见,或请内行人帮助选购
五 如何选择海竿&&&
&&& 凡持海竿钓者都想把钓饵投得更远些,夏秋之际尤其如此.但常见许多钓友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总是投不远.原因在哪? 竿投得远近关键在钓具的各个部件.如竿线,坠等.如竿,线坠相匹配,加上姿势得当就能投得远些;竿,线,坠匹配姿势不匹配也难如愿.三者互相制约,姿势再好也投不远,海竿投远已列入国际和国内的钓赛项目,也是广大钓者必须解决的日常难题.   &&&
&&& 要想把竿投得远些,竿是主导,所以,选竿是头等重要大事,一般地说,竿长就投得远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长阻边大,竿短阻力小,所以,选竿时应根据个人的体力去选择.年高体弱者不能选用太长的竿.因为竿太长了阻力会加大,如果再遇逆风就更难远投了.   
&&& 竿的软硬与投远有密切关系.软竿反应灵敏,但很难投远;硬竿好投一些,但反应差.太,硬的竿也投不远,还容易脱钩跑鱼.只有弹性好,软硬适中才是好竿.   &&&&
&&& 其次是线,线越细阻力越小,越粗则阻力越大.但细线拉力小,难钓大鱼.粗线拉力大,但不好投竿,使用海竿淡水钓,建议用0.35或0.4线径的线为宜,这样100至5000克的鱼都钓上.   坠:坠子小了不好投,投食后也不抗风,大了则竿头负担过重,也不好投,0.35的线,拟配45至50克的坠子,使用0.4的线拟配55至60克的坠子为宜.按以上搭配,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一般可投70~75米.如配散钩饵,还可投得更远一些,用以上搭配,插竿与水面成65度时可抗风四级,即在四级风的情况下饵不移位.   &&&&
&&& 另外竿线坠搭配得当,投竿方式不对也很难如愿.所以要想远投还有两个重要因素.   &&&&
&&& 一是投竿姿势和方式,要面向投点正前方使用劈式投法,放线迟早是投得远近,掌握方向的关键之一.放线过早会成"高射炮",见高不见远;放线过迟会出门就"叩头".放线过早还常会右撇偏右,左撇偏左.造成妨碍左邻右舍的不愉快局面.   &&&&
&&& 二是投竿时留饵线的长度,投竿时由竿尖到饵料的线长度应为65厘米(3.6米海竿).留短时惯性不足,饵坠飞行无弧度,不远就落水,留得过长,投出后弧度过大,见高不见远,且容易偏离目标.
如何选择路亚竿
路亚竿不同于使用浮漂的竿子,完全靠操控路亚来上鱼,因此竿子的灵敏度,韧性和整体协调性相当重要。
具体判断方法:右手握竿,手肘下压,让肘关节抵在靠近竿子底端位置,对于轻调竿子10-30g以下,张开虎口,食指伸出,搭在竿体上,让肘,手和竿子浑然一体。然后肘关节不动,前臂连同手腕上下抖动,角度不用超过45度,感受竿子在抖动过程中的回弹,弯曲点的位置,以及底把相对于中前部的强度。   
注意要上下抖动,不要水平抖动或其他方向。就象你抬起竿尖然后迅速往下用竿尖去电击前面的物体,让手和竿子一体同时移动,当竿子移动到水平位置时,胳膊用力停住,保持前臂水平,竿子由于惯性会继续向下弯曲,由此可以看出弯曲点的位置以及回弹性能。  关于弯曲点位置,国外经常在竿子上著名钓性为:S,F等。S(Slow)代表慢调,具体表现就是弯曲点靠后。这种竿子主要使用整体及中后部,可以充分享受搏鱼快感,整体感觉竿子很柔和。(但设计不佳会感觉腰软头沉)。F(fast)快调,弯曲点靠前,中后部强度要比前梢大很多,就有点类似战斗竿。  
不管什么钓性,一支好竿子都应当作到:重心靠后,手感舒适弯曲曲线流畅,竿子向下抖动时,只应当有一段弧线。(大家拿6.3米以上的竿子试一下就会发现前端波动,中间成为支点,不怎么动,后端也小幅度波动)如果这种现象出现在路亚竿上,建议您不要购买。  回弹性受制于竿子的设计,制作多环节,是竿子力学性能的一种体现。好的路亚竿回弹性优良,中鱼后能保持足够的“腰力”不至于使遛鱼过程消耗太多的体力,而且能够提高起鱼速度,对于海钓碰上洄游鱼群时有很大帮助。  
检验回弹性的办法:双手握住手柄前把和后把,由斜上方向斜下方挥动竿体,然后手猛然停住,这时竿子接着弯曲,又立刻回弹,往复振动几次然后停止。回弹越快,振动次数越少的,回弹性越好。长期挥竿后,会有一种感觉,这时回弹好的感觉就好象竿子浑身充满了力量,腰部及后部都绷紧,尖梢一弯,后面立刻把尖梢拉回。这需要长期练习才能找到感觉。
【配件部分】
路亚竿的主要配件包括过线环(简称导眼),滑轮座,手柄,尾件,装饰圈,挂钩器等。
常用的类型有单腿,双腿。单腿常用于直柄轻调和直柄中调路亚竿   
这些过线环由2部分组成:支架和瓷环。最外面的金属部分叫支架,支架是用整块不锈钢板冲压,然后在模具中翻边成型的。由于路亚竿要经受海水和盐雾的腐蚀,所以过线环支架必须用耐腐蚀的不锈钢制作。最里面的圆环叫“瓷环”。之所以这么叫,大概有2个原因:
(1)最早的瓷环就是普通的陶瓷。   
(2)现在绝大多数仍然是陶瓷化合物,包括后面要讲到的“SIC”碳化硅瓷环。
(3)过线环  
过线环的分类是按照支架的形状和瓷环的类别和瓷环的外径尺寸来分类的,而且各个厂家命名方法不同,造成同一种产品,叫法各式各样。非业内人事是无法分别的。  
瓷环的分类比较标准,各工厂几乎都一样   
“SIC”瓷环是日本富士开发的一种新材料:“碳化硅增强陶瓷”。相比上一代“氧化铝增强陶瓷”,具有4个优点:硬度更高;重量更轻;散热性更好,摩擦系数更低。因此大受欢迎,广泛用于高档竿子。   
判断过线环好坏的标准是:   
(1)支架材料的强度和支架表面处理后的防腐耐侯性。我曾经拿单腿过线环做过比较,结果是某国产支架强度要弱于富士支架,这样上鱼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瓷环的型号,目前威海地区工厂使用瓷环有4个渠道:苏州,韩国,日本(一般是整个过线环成品进口),还有少量威海本地制作。它们之间的质量区别到底有多大?没有人或权威机构做评侧,所以大家都根据竿子的价格来决定使用何种材料。  
路亚竿分直柄和枪柄2种,在过线环上的差别就是:直柄一般用单腿导环,总数量少,尺寸比较大;枪柄用的都是双腿导环,数量多,尺寸比较小。这是由于他们的使用差异造成的:直柄路亚竿是导环超下使用的,而枪柄路亚竿是导环朝上使用的(配鼓式轮)如果导环数量少,当竿子弯曲时,蹦紧的鱼线会摩擦竿子,影响使用。
轮座的作用是固定鱼线轮,主要分管状和板状两个大类。其中,管状的分直柄和枪柄两大类,下面的小分类特多,板状要少些。路亚竿常用的有: 
制作管状轮座的材料主要有ABS塑料,尼龙,铝合金等。价格也是依次增高。很多非正规厂家生产的轮座有个最大的缺陷:卡槽太小,导致渔轮装不上!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调性比较小的竿子上,我碰到过几次。所以大家购买路亚竿时,最好拿渔轮实验一下。板状轮座在国内还基本没有用的,在国外倒是有。  判断管状轮座质量好坏的方法:
(1)先看外观,是否有瑕疵,飞刺,毛边,平面部位光洁度,平整度怎样。因为管状轮座是注塑件,产品上都有和模缝,以及浇口和顶料口。这些部位的质量反映了模具的质量和制造水准,一旦有缺陷,非改模具不可。
(2)再看手感:用手旋动螺母,感觉阻力大小,阻力越小,越均匀的,质量就越好。很多质量不过关的轮座螺母在不同部位阻力不同,感觉就是“时松时紧”。 
(3)还有就是在轮座背面螺纹部分有一道凹槽,是用来防止卡箍脱位的,用手握紧连在螺母上的卡箍,转动,如果卡箍转动,脱离凹槽,则质量不过关。  威海地区轮座进货渠道主要有:本地工厂,南方台资企业,南韩,日本富士。价格和质量也是依次上升。日本富士配件一般都是用在高档竿子上。
【做工部分】
同样的调性,重量,规格的竿子,由于做工不同,价格也相差极大,有时甚至超过竿子本身成本好几倍!所有竿子都是如此。因此大家在看到参数几乎相同,价格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不要觉得不理解。
我认为判断一支路亚竿做工好坏主要有以下几点:
1、素材直度
路亚竿普遍比较长,有些单节长度达到2.4米,因此给素材制作带来极大难度!由于制作素材是一个物理/化学反应过程,同时伴随着温度的变化和内应力的变化,所以保证素材笔直几乎是不可能的。挑选路亚竿时,要将竿子插好,对齐导环,双手托起竿子,放于胸口,竿尖稍微抬高,寻找白色或灰色背景以避免干扰,集中注意力,双目凝视竿尖(一般尖子比较容易弯曲)就可看到弯曲。有时旋转竿子能看到更多的弯曲。很明显的弯曲不可要,但也不可能一点也没有(大概2000元以上的可以这样要求)这个不能量化,全凭自己感觉。
2、素材“脊椎—尤其是枪柄竿更要着重检查
大家可能会感到奇怪:素材怎么会有“脊椎”?这里说的“脊椎”英文名字叫“SPAN”是指素材纵向某个刚性比较大的区域。就好象一个2mm壁厚的钢管上,沿纵向贴一条1mm厚,2mm宽的钢条,用焊接等方法使钢条紧密结合在钢管上,那么将来弯曲钢管时,这个方向比其它方向更加不易弯曲。
从理论上说,所有的素材都存在“脊椎”,只不过程度深浅有差别罢了。大家经常看到“均匀壁厚”的宣传,就是为了避免“脊椎”,纤维排列的密度差异也会造成“脊椎”。
检查“脊椎”的方法:将竿子插好,对齐导环,左手握住竿子距离顶尖大概1米处,右手食指轻轻搭在最细端竿体,然后缓慢下压,让竿子弯曲,等手指感觉力量较大时,停止下压,左手缓慢往复转动竿体,就会感觉到某个角度张力大,其余角度张力小。这样就能找出“脊椎”。
对于直柄竿来说,应当“脊椎”在上(导环的背面),枪柄竿刚好相反。如果当初绑导环时没找对“脊椎”或根本就没找“脊椎”,那么当受力时,竿体会发生扭转,严重影响使用!
3、导环直度
路亚竿导环数量多,竿体细,因此对齐导环也成了一个工艺难题。大体上说,制造路亚竿历史长,经验丰富的工厂要好些,新工厂相对差些,鉴别方法同前面的鉴别素材直度相同,就不重复了。
4、导环绑线,涂漆质量
最早玻璃钢竿都是绑完线后,先效直导环,然后用酒精灯燎毛刺,涂底漆,涂UV漆。所谓的UV漆是一种光敏漆,在紫外线照射下会迅速固化。UV漆的优点是工效快,亮度高。但有个最大的缺点:韧性差,强度低,附着性差。当受大力作用时,会迸裂。  后来逐步采用环氧树脂(厚漆)代替UV漆。环氧树脂(厚漆)的优点有:强度高,附着力强,表面丰满度高,手感及外观好。但环氧树脂(厚漆)的工效低于UV漆,而且需要一定的固化温度,对操作环境的洁净度有一定要求。因此现在仍然有很多小厂和低档竿仍旧采用UV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为了保证长期使用,请一定要选择采用环氧树脂(厚漆)工艺的竿子(当然想拿掉导环DIY的除外)
【判断UV漆和环氧树脂(厚漆)的方法】
1、根据附着力的差异,用手指用大力扳动导环支架,以能明显看到大的可恢复的变形为准,如果是UV漆,可听到轻微的“啪啪”破裂声,会看到导环支架根部UV漆有分层,剥离,并伴随发白的现象。
2、用硬物(指甲,钥匙等)在不显眼的位置轻压,如果是UV漆,就象薄冰一样会和底层分层,而环氧树脂(厚漆)不会分层,会出现一个压痕,但过一会儿就会消失。
【绑线和涂漆的质量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绑线要密实,不露底。
2、起头和收尾边缘要齐。
3、涂漆厚度均匀,包边不可过长,包边要齐。
4、涂漆表面无气泡,毛刺,突起,异物等。
5、线形要饱满,美观,不要有凹槽,垂挂等现象。
以上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全都做到位,无可挑剔是非常非常困难的。包括日本S,D,G等品牌也不能保证全都做到位。因为这些都是手工操作,而不是机械化生产。
手柄材料主要有EVA,软木2种。由于世界鱼竿用的软木材料85%以上要从葡萄牙进口,因此软木资源短缺,价格昂贵。而软木2又分为纯天然软木,包软木,压缩软木,橡胶软木等;纯天然软木按照表面质量的分为:C级,B级,A级,A A级,AA A级,包软木分包EVA,包压缩软木等。
那么普通消费者怎么区分呢?
软木和EVA一目了然,外观,硬度都差别很大,大家都能鉴别。为了尽量利用天然软木的手感和外观,厂家想出了“包软木”的办法:就是外表为纯软木皮,但内部为EVA,压缩软木等其它材料,通过一定工艺将它们粘接在一起。这个方法虽然解决了成本和外观的两难问题,但凡是高档竿从来不用。但纯天然软木,包软木该怎么区分呢?如果是包EVA这种方式的包软木,可以用双手大拇指叠加,用力按压,能感觉比较明显弹性变形的,是包EVA,几乎感觉不到弹性变形的,就不是是包EVA。压缩软木是指小的软木颗粒和特制防水胶水混合,高温压制而成的混合物,硬度比纯软木稍低,但价格抵很多,有时用在中低档竿上,常用在配合纯软木的装饰前封或装饰后封上。如果包压缩软木,基本上普通消费者是无法鉴别的,除非切开表面。
配件部分基本上就这些了,其余挂钩器,尾件,装饰圈等看外观就能辨别好坏,就不多说了。
总之,一支竿子牵涉到很多方面,大家购买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决定那些方面是主,哪些是次。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调性,手感是第一位的,配件质量是第二位的,随后才是面漆,做工等。
但对于高价位的竿子,大概要颠倒过来,因为大品牌,设计实力不俗,大概不会将调性错误,手感不好的产品推向市场,即使调性,手感各品牌不尽相同,但那个差别是微乎其微的,一般人感觉不到的。
【路亚竿拓展知识】
路亚竿从直观上来看有两大类直柄式(spinning)和枪柄式(casting),飞蝇竿(fly rod)除外。但又因拟饵有很多样式以及操作手法的需要还有水域、对象鱼之差异,路亚竿又分为很多细的种类,如:淡水鲈鱼竿(bass rod)、鳟鱼竿(trout rod)、飞蝇竿(fly rod)、海鲈竿(sea bass rod)、乌贼竿(egi rod)、船钓铁板竿(jigging rod)等等。
S路亚竿的常见参数
路亚竿的自重要轻,对竿子上的导环质量要求较高,因为在一次钓鱼过程中要不停的抛投。在一般的抛投中,中调(medium)的竿子较好使用,对于操作表层系的用先调(fast或extra fast)的竿子能够最大程度的用竿子来体现假饵的活力。
这里我们说说淡水鲈鱼竿(bass rod),竿子的从软到硬的表示方法都是  UL——Ultra light 超软   S bL——Light 软   ML——Medium light 中软M——Medium 中等   YH——Heavy 硬&&&&& MH——Medium heavy 中硬     XH——Extra heavy 超硬   XXH——Extra extra heavy 超超硬
按竿子的曲线变化(Action)又分S——S M——M MF——M F——F XF——Extra fast。
以上从S到XF表示竿子的弯曲点越来越往前稍靠。竿子的POWER 与LINE WT. (线的最大张力)& LURE WT.(饵重)的对照: SPINNING(直柄) CASTING(枪柄)Line wt.(LB) Lure wt.(OZ) Line wt.(LB) Lure wt.(OZ)   UL 2-6 1/32-1/4   L 3-8 1/16-1/4   ML 4-10 1/16-3/8 6-14 1-16-1/2   M 4-12 1/8-3/8 8-17 1/4-5/8   MH 6-17 1/4-5/8 10-20 3/8-1   H 10-20 3/8-1 12-30 3/8-2   XH 15-40 1/2-4  
注:1LB=0.45Kg、1OZ=28.35g。(LB是磅;OZ是盎司)
以上数据并不是绝对的,仅供参考,不同的品牌、市场会略有差异。
【竿子长度的选择】
在淡水路亚方面,通常的路亚竿长度选择为5’0”到7’6”之间,根据身高不同还可以一手握轮座,另一手可触到竿尖为宜;而海钓路亚在国内有两种钓法,一种就是使用淡水路亚,而由于海钓是在防波堤或码头施钓,竿长通常选择为8’0”到11’0”之间,另一种则是适合礁石上抛投路亚的抛竿,长度通常为3.3米到5.4米(抛竿与路亚竿不太一样,使用拟饵时一样的)。
海竿与矶竿的区别
海竿与矶竿的区别:
&&& 很多钓友在垂钓自然水面时,常使用抛竿,抛竿成为休闲钓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亦被广大钓友所接受,并且多次举办了全国性的抛竿比赛,抛竿己被认定为一种钓法,其适用性极大,可远攻,可近取,可博超大鱼,可速取中小鱼,又可钓不同水层,具有很好的广泛性,又有极强的针对性,广大钓友对此极为喜爱.抛竿钓法所使用的工具称之为投竿,投竿可分为普通投竿和远投竿,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海竿和矶竿两种,有些钓友对此认识不清,  
  1,结构区别:矶竿一般在一节装有三到四个导线环,二节装有二到三个导线环,三节装有一到二个导线环.而海竿每节只有一个导线环.  
  2.材质区别:矶竿多为碳素竿,海竿多为玻璃纤唯竿.  
  3.价格区别:矶竿较贵,海竿便宜.  
  4,主攻对象区别:矶竿适用广泛,海竿次之.  
  5.品种区分:矶竿种类极多,不但有长短区分,且有软硬区别&号数代表&,以及含碳量的区别,海竿一般只有长短区别,种类较少.  
  6.主要功能的区别:海竿因其较粗硬,故适合远投,及攻去体型较大的鱼体.而矶竿因种类众多,即可远投攻大鱼,又可速攻大小鱼,及中近距攻击中小鱼体,且所配合的技法远远多于海竿
二根据材质分类
1、玻璃纤维钓鱼竿又称为玻璃钢竿、玻璃纤维树脂竿。它是采用玻璃纤维缎纹布,经浴浸环氧树脂、醛树脂、高温固化成形(空心管或实心竿体),具有较好的坚韧性和弹性,是钓渔竿生产走向现代合成材料、工厂化生产的第一代产品。玻璃纤维钓渔竿具有良好的绝缘性。钓竿成形后未涂装腔作势前,竿体颜色黄色、棕色。目前国内和部分国家和地区生产的钓竿,有的在浴浸树脂液中加入炭黑粉,一方面为同碳纤维布(黑色)混合成形,求得色泽一致;另一方面有的生产企业以染黑玻璃纤维布冒充碳纤维或含碳钓渔竿。
2、碳纤维竿又称为碳素竿,是采用高科技碳维素材制造而成的。具有导电性(Ωcm——1.5×10-3)和非常好的抗张强度(如以12000细丝数单位计算,其抗张强度为kg/mm2——400)。目前绝大部分碳纤维钓竿者是采用无梭纺碳纤维纵向布制管,经浸树脂固化而制造的。用于钓竿生产方面的碳纤维含量多少,直接决定钓竿的价值和品位。一般含碳量为30%、90%左右。用碳纤维制造的钓竿具有轻、坚实、抗拉强度高的特点,但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防电。
&&& 碳纤渔竿真伪辨目前国内钓具市场上销售的伸缩式渔竿,主要分为玻璃纤维渔竿和碳纤维渔竿(以下简称玻纤竿和碳纤竿),由于碳纤竿具有重量轻,垂度小,强度高,耐磨耐腐蚀等优点,深受广大垂钓者的喜爱。但由于碳纤维制造工艺复杂,我国尚不能大量生产。加之碳纤维又是制造战略导弹弹头耐磨层的最佳材料,是西方国家限制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重量战略物资,故国内销售的碳纤竿大多从韩国等地进口。一支7米长的袖珍碳纤竿零售价大多在500元以上,一般消费者还难以承受。于是国内一些渔竿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用生产轮胎用的碳黑粉将黄色玻纤布染黑,做成渔竿后,再在竿身上印上所谓的含碳纤量,充当碳纤竿出售,而大多数消费者不明真相,以为凡是黑色布做的竿就是碳纤竿,强度要高于黄色布做的竿,其实恰恰相反,因为玻纤布不能直接做渔竿,一定要浸过酚醛树脂胶后才能卷成筒状做成渔竿,玻璃纤维是骨架相当于钢筋,酚醛树脂胶相当于水泥黄砂,在酚醛树脂胶中加入碳黑粉就像在浇注混凝土时在水泥黄砂中加入泥土,影响水泥与钢筋的结合,使渔竿强度减弱,这一点在国外钓具界早已达成共识。故我国渔竿厂出口的玻纤竿全是本色(黄色),只是在生产内稍竿时才在酚醛树脂胶中加入碳黑粉。在此提醒各位钓友在买玻纤竿时最好还是买黄色布做的竿,买碳纤竿时也不能仅仅以布的颜色和竿身上印的所谓含碳量来判断是否是碳纤竿,渔竿生产厂家也没有必要再用碳黑粉染过的布生产假碳纤竿。下面介绍一些识别真假碳纤竿的方法:
&&& 碳纤维是由聚丙烯腈纤维(PAN)或者将沥青抽成丝,经高温碳化后制成的极细的碳化纤维,直径在10微米左右,7~8根排列在一起才有一根头发丝那样粗。碳浇纤维具有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等特点,而且导电性能好。由于碳纤维太细无法像玻璃纤维那样可以纵横交错织成布,只有全部成纵向排列用胶固定在衬布上,所以真正的碳纤布只有经线没有纬线,这是区别碳纤竿和玻纤竿的重要标志。有时在碳纤竿的竿体上可看到一些网状花纹,那是衬布通过树脂胶印上去的,与玻纤布明显的纵横交织截然不同。
&&& 碳纤竿的制造工艺与玻纤竿一样,都是将浸胶布裁成一头宽一头窄的梯形卷在圆锥形钢模芯上,而后用透明玻璃带成螺旋状从头到尾将其卷紧,再放在电炉中将胶烘干,再从炉中取出将横芯退出,去掉竿体上的玻璃带,经修整、打磨、拉漆、装配后即成渔竿。由于刚浸过胶的布柔软、玻璃带又卷得很紧,将竿体勒成高低不平的螺旋状,而不是碳纤布或玻纤布成螺旋形卷成的。有些渔竿表面看来平滑,这是用机器将竿体凸出的部分磨平后再拉漆制的,这样做多少损坏了纤维的整体性,对竿的强度有所影响,如果打磨时操作工人不慎,将管壁磨得太薄,那么竿的质量就太差了。所以买竿时还是挑选有螺纹的为好。
&&& 目前国内渔具市场上的碳纤分为全碳和半碳两种,由于碳纤维价格昂贵,故生产全碳渔竿时尽量将竿的直径做得很细,以减少碳纤布的用量,故全碳竿直径较细,重量轻,一支7节7米长的全碳手竿的外径只相当于玻纤竿5节5米的外径,从外表上很好辨识。袖珍竿收缩长度较玻纤竿为长,一般在70厘米左右,直径也很细。
&&& 半碳竿又有两种之分:一是将碳纤布附在玻纤布外面卷在模芯上,竿做好后里面是玻纤布外面是碳纤布打开后盖可以明显地看到管壁内部有网状花纹,质地粗糙,且颜色深黑,管壁外面无花纹,质地细密,颜色银灰,这样的竿通常竿体较粗,袖珍竿与普通玻纤竿一样,收缩长度在58厘米左右。
&&& 另一种是将最易折断的前几节用全碳布制成,后几节用玻纤布,这种竿即具备了碳纤竿的优点,又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售价,深受广大钓友的喜爱。
&&& 区分碳纤竿和玻纤竿有两种方法:一是看。打开竿体后盖,若是碳纤竿即可看到竿体未拉漆部分呈银灰色,与电机上的碳刷颜色一样,质地细密无纬线。用碳黑粉染色的玻纤布则颜色较深,有明显的纬线,竿体粗糙。
&&& 二是测。将万用表拨到K字档即电阻档,将两个测试竿同时搭在未拉漆的竿体上,若是碳纤竿,表针向右摆动,反之则不动。
&& 由于碳纤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雷雨天和低空****电线下绝不能使用,渔线卷在电线上也不能用竿去挑。国内已有数起因使用碳纤竿不当而造成伤亡的报道,敬请各位钓友注意。
鱼线知识详解
鱼线知识详解来源:网络 作者:秩名 发表时间: 23:41 点击:17468次 分享到: 19
一常用鱼线线号、直径、拉力对照表 &&&&&&
线号&&&&&&&&& 直径(mm)&&&&&&&&&&&&&&&&& 拉力(kg)&&
0.4&&&&&&&&&&& 0.104~0.105&&&&&&&&&&&& &&&0.88~1.33&&
0.6&&&&&&&&&&& 0.128&&&&&&&&&&&&&&&&&&&&&&&&&&& 1.51~1.80&&
0.8&&&&&&&&&&& 0.148&&&&&&&&&&&&&&&&&&&&&&&&&&& 1.8~2.30&&
1.0&&&&&&&&&&& 0.165&&&&&&&&&&&&&&&&&&&&&&&&&&& 2.2~3.0&&
1.2&&&&&&&&&&& 0.181&&&&&&&&&&&&&&&&&&&&&&&&&&& 2.6~3.6&&
1.5&&&&&&&&&& 0.203~0.205&&&&&&&&&&&&&&& 3.2~4.5&&
2.0&&&&&&&&&&& 0.225~0.235&&&&&&&&&&&&&& 4.10~5.40&&&&
2.5&&&&&&&&&&& 0.25~0.26&&&&&&&&&&&&&&&&&& 5.1~6.1&&
3.0&&&&&&&&&&& 0.285&&&&&&&&&&&&&&&&&&&&&&&&&&& 6.0~7.2&&
3.5&&&&&&&&&&& 0.309~0.310&&&&&&&&& &&&&&&6.8~8.2&&
4.0&&&&&&&&&&& 0.330~0.331&&&&&&&&&&&&&&& 7.8~11.2&&
5.0&&&&&&&&&&& 0.370~0.375&&&&&&&&&&&&&&&& 9.9~13.3&&
6.0&&&&&&&&&&& 0.375~0.405&&&&&&&&&&&&&&&& 11.4~13.4&
大力马线线号、直径、拉力对照表&&&&&&
线号&&&&&&&&&&&& 直径&&&&&&&&&&&&&&&&&&& 常用鱼线拉力(kg)&&
0.4&&&&&&&&&&&&& 0.104&&&&&&&&&&&&&&&&&&&&&&&&& 3.08&&
0.6&&&&&&&&&&&&& 0.127&&&&&&&&&&&&&&&&&&&&&&&&& 5.25&&
0.8&&&&&&&&&&&&& 0.147&&&&&&&&&&&&&&&&&&&&&&&&& 6.30&&
1.0&&&&&&&&&&&&& 0.162子线、绑钩线&&&&&&& 6.00kg&&&&
1.5&&&&&&&&&&&&& 0.202&&&&&&&&&&&&&&&& &&&&&&&&&9.10&&
2.0&&&&&&&&&&&&& 0.234&&&&&&&&&&&&&&&&&&&&&&&&& 11.2&&
3.0&&&&&&&&&&&&& 0.284主线、风线&&&&&&&&& 14.35&&&&
3.5&&&&&&&&&&&&& 0.324主线、风线&&&&&&&&& 27.00kg&&
4.0&&&&&&&&&&&&& 0.329主线、风线&&&&&&&&& 21.00&&
5.0&&&&&&&&&&&&& 0.368&&&&&&&&&&&&&&&&&& &&&&&&23.80&&&&
6.0&&&&&&&&&&&&& 0.403&&&&&&&&&&&&&&&&&&&&&&&& 27.30&&
7.0&&&&&&&&&&&&& 0.435&&&&&&&&&&&&&&&&&&&&&&&& 34.65&&
8.0&&&&&&&&&&&&& 0.472&&&&&&&&&&&&&&&&&&&&&&&& 39.90&&
注:&&&&&&
由于生产厂家不同,生产的线径略有出入,拉力值也不尽相同。&&&&&&
结拉力指系扣后,在打结部所能承受的拉力值小于此表值,无结情况下拉力值大于此表值。&&&&&&
本表不适用特种线,特殊线。
二 鱼线简单介绍
鱼线有单股线、绞织线、碳纤维线、陶瓷线和尼龙线等。色泽上有本白色、烟灰色、暗绿色、黑色等。下面就鱼线的性能、选购、测量、使用、保养和更换,作一粗略概述。
常用的鱼线型号:常用的鱼线型号有:0.4号(线径0.104毫米)、0.6号(0.128毫米)、0.8号(0.148毫米)、1号(0.165毫米)、1.2号(0.185毫米)、1.5号(0.205毫米)、2号(0.235毫米)、2.5号(0.260毫米)、3号(0.285毫米)、3.5号(0.310毫米)、4号(0.330毫米)、5号(0.370毫米)……一般本白色或烟灰色接近水色,其隐蔽性较好。
垂钓时需用何种型号的鱼线,一般视垂钓水域和对象鱼而定。在江、河、湖、水库多大鱼水域,线径宜粗些为好;在养鱼池或单一精养鲫鱼为主体的水域,以1号线为佳;在野生小型鲫鱼水域中,以0.8~1.2号线为宜;在钓猾鱼之水域中,线越细越好;静态水域宜用细线,动态水域宜用粗线。简言之,钓大鱼用粗线,钓小鱼用细线。合理的用好线,是垂钓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为了增加获鱼率,有经验的钓手,钓线多选用下限,即钩线向小而细靠近
三 细说鱼线
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篇网友转载的一篇关于鱼线拉力值、号数等参数的对照表,觉得很实用(具体表格大家可以搜索,本人暂不转载)。从钓鱼开始,粗粗细细,形形色色的鱼线使用了不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和大家交流。
一、鱼线的质量不同,拉力值会受影响吗  品牌的不同,价格的不同,厂商生产鱼线的工艺不同,在相同线径的情况下,拉力值是不是会不同。可以片面的认为不同的厂家在标注拉力值的时候,对于相同的线径都会有不同的数值。我假设两种不同的情况:1、在相同长度、相同线径,不同品牌的鱼线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不同,比如5元钱一盘25米的线和50元一盘25米的线相比,拉力值肯定会不同。在同一个品牌的情况下,不同的价格其拉力值也不会相同。2、一盘25米的鱼线,每5米为一根,分成5根,这5根看似一样的线,拉力值肯定也会不同,但是其上下波动幅度应该不会很大。
二、鱼线的颜色不同,鱼儿是否容易察觉呢,过去我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红线、黄线、绿线、白线、黑线、无色透明的线还有一种五彩线,这些颜色的线,我都作为主线和子线使用过。本来想验证一下,到底哪种颜色的鱼线更容易上鱼,但是受条件所制约,况且可比性不大,想证实这一点的希望有些渺茫。我说的没有可比性,就是同一时间段、同一水域、同一钓点等都相同的情况下,用不同颜色的线分别去做试验,比如用透明的线钓10分钟钓了5条鱼,接下来的10分钟用黑色的线钓了3条鱼,不能说黑色的鱼线就没有透明的线上鱼多。大家在一天的垂钓过程中,有的时间段钓的快,有的时间慢钓的慢,用不同颜色的鱼线无法很好去验证,这就是我说的没有可比性。个人比较倾向于无色透明的子线,对于主线,现在很多厂家都生产有色的线,说明主线的颜色对鱼的影响差别不大。对于子线,各种颜色的线我都钓过鱼,不存在有色线不上鱼的情况。
三、鱼线的粗细不同,鱼儿是否也能察觉到呢  相信大家在线组搭配上都有各自的做法。钓鲫鱼等小体型鱼的时候,按理应该选择细一点的线,钓鲤鱼等大体型鱼的时候当然要选择粗一点的线,当然这不排除有些钓友喜欢小钩细线博大鱼。  鱼线的粗细程度影响浮标的灵敏度。个人认为线越细,浮标信号越夸张,反之线越粗浮标信号越保守。那么,线组的粗细会不会鱼儿吃食呢?用2号的子线和0.2号的子线去钓鲫鱼,都可以上鲫鱼。但是同样的2号的子线和0.2号的子线柔软度是不一样的,0.2号的子线更加柔软轻细,鱼儿在吸食鱼饵时,柔软的鱼线能更顺利的吸入。所以,个人倾向于柔软轻细的子线,这对于钓鱼更加有利。一般钓鲫鱼我用0.2-0.4号的线,这线比较柔软,感觉钓鲫鱼非常得心应手。 此外,线的柔韧性、延展度、切水性都很重要,以后有机会接着侃。
四 鱼线解析
最早的鱼线市场,其实是和钓竿一样,很简单的,当时国内的几大鱼线商基本上都不是工厂而是商家,所以那时很少有纯粹的鱼线制造厂,后来,由廖心阳,萧春平为首的一批台湾人的进驻,让台湾线在国内的的销售上唱了一台好戏,而鱼线史上真正的地震,我们必需归功于浙江的一批商人,是他们将鱼线带入一个真正的战国时代,也是他们,让消费者在竞争的态势下,得到了很多物优质良的产品,在此向新时代的渔具浙商们致敬,当然现时的市场,我们也不能忘记还有一个鱼线制造群体,那就是四川制造。在此也一并向你们说一声:辛苦了!至于其它的新时代的厂商们正在鱼线这块各显神通,因这块牵涉实在太大,没办法一一道来(但基本都是大新线的包装换代罢了),在此,一并祝所有这些人,生意兴隆!
鱼线,一头连结着钓友,一头牵着可爱的鱼儿,一款好线让多少钓友魂牵梦萦,在此就本人对鱼线的一丁点了解抛砖引玉。
现时的鱼线市场,比钓竿的复杂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原因有下列几个方面:
一,鱼线的制造门槛低,讲句实话,有过三二万元钱我就可以给你出一款线(品质可能还相当不错)这样使很多商家也有可能投资的起。
二,鱼线的技术含量太少,可比较性也差,一款鱼线的好坏没办法像钓竿一样拿在手中就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就凭大家最关注的鱼线接力值,基本上最高价的产品与通常的大路货拉力值绝对不会相差10%,而10%讲良心话,通常人用手是感觉不出来的,所以很多时候心里感觉蛮重要,大家都说好,好像我不能说差,如是一款超级拉力的名线就此诞生谈到技术,顺便要讲一下的是,鱼线的外加工,像柔软处理等等基本都会减少鱼线的拉力,所以请不要相信各方面都比其它线强的广告,这是不可能达成的事项。另外还有必要说明一下的就是,就算同一条线,其实它也不是完全线径一样,拉力一样的,所以同一盘线它可能就有拉力不一,线径不一的情况,因为抽丝时没法做到出来的丝完全是直径一模一样,既然出来的原丝就不一样,成品你怎么去改变这个现状?另外还有一点要重要的像广大朋友说明的是,任何一款最强大的线,它也不会是所有号数都比其它线的号数都强,因为每个原丝厂最优势的号数往往不尽相同,而到现在为止,没有任何一款线是是综合了世界上所有最强原丝制造的,所以这往往成为一些商家或厂家推销的重点,他们拿出来的比较线也好,试用线也好,往往是那几个不变的号数,其实您又哪里知道,这几个号数他们早就心理有数!
三,鱼线的利润太大,就现在的制造水平,任何一款名线的成本(以50米计)保守估计一下,它的成本完全不会超过12元,(制造成本,广告无法计算)!您自己再去算算,您进一款名线花了多少大洋!
至于国内的鱼线估计85%的以上的原丝提供来自大新(猜测)。当然同一厂也有更新换代之产品,现在T90就是它面市的最高级产品另外,对于原丝提供可以给大家一个更能说明事实的情况是像日本的东洋坊它同时给日本D和S牌提供原丝,所以亲爱的朋友,也许你们在那争论不休的产品可能是同一货色!
提到鱼线,不能不谈名人线,这款线的生命力之强,确实在线中不能不说是奇迹,到现在为止因为种种原因,销量下降,但做为竞技用线的代表,它对线的标准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至于其它线,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是过河折桥,有的是随着商家或厂家的没落而没落,到现在为止,很难再找到一款让我记忆犹新的产品
五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鱼线
所有的钓线都会断,但是几乎80%的断线情形是使用者的因素导致,比方说钓了一段时间后,没有检查钓线是否受损,还有在线结处拉线时没有考虑到拉线的距离。
鱼线分类:
1、尼龙线(传统线,四色线) 尼龙线的制造过程,一般是取树脂加工抽丝而成(传统线)并于成品上添加其他素材如颜色(四色线),其特性是具有较佳的延展性和弹性。
2、碳塑线:于制造过程中加入碳素,使其较耐磨,但展性较差,因为其比重大于水的一般比重,故其切水性较佳,适用于矶钓(耐磨),而其比重较重的特征,因此也为池钓所接受,又其之质地较硬,用于船钓的长子线或绑仕挂组(倒吊式)
3、钢丝线:一般取多股编织而成,单股者质地较硬,于受损时易断裂,多股者质地较软,适用于一般钓大物时,防止咬子线。
4、编织线:(布线、火线、融合线)布线:由多股编织而成,具有较佳的拉力值,但是初期的布线没有被加覆膜,易吸水,保养不容易,但其耐磨性和高拉力值性比较好,广为船钓者接受,但切水性较差。火线:为多股编织线,在制造过程中,每股细线上加入覆膜,可防止吸水,切水性好,但其受损部分容易形成毛球状,则比较易断裂,质地较硬。融合线:在编织布线上加入覆膜,并在抽丝过程中加入多股尼龙线,其目的是取布线的高拉力值和耐磨性,受尼龙线加入的影响,此线比一般布线柔软,回复性好。  
5、合成线(沉水线、浮水线、中通竿用线)在尼龙线的制造过程中,成品上添加其他素材,如浮水物资(浮水线),适用于矶钓,沉水物资(沉水线)适用于池钓,含油性物质(中通竿用线)还有树脂加工添加抗拉物质(投线)等线的测试:(1)、火燃,试其碳素含量。(2)、拉直后摩擦,试其耐磨性。(3)、回复的惯性。(4)、结线强度(受损性)。
怎样选择一款高质量的鱼线
鱼线是大家钓鱼是不可缺少的工具,怎样去选择一款高质量的鱼线?价格高不一定就是好东西,想买到好的鱼线必须掌握一些知识,才会满意而归!
从鱼线的外观看,鱼线可以分为“线”和“丝”两种。线是用两股或两股以上的单纱或丝一次或多次合并加捻而成,而丝则是独此一根。钓丝的制作方法,通常是将原料熔融后,从特制的喷丝孔中挤压出来,经冷却、牵伸、卷绕等加工后制成。这样制得的鱼线为透明状,伸长率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拉力,特别适于做鱼线使用。还有,此种鱼线的内部结构比较紧密且内外一致,因而其强力是同钓丝的截面积成正比的。我们平时用的鱼线,绝大多数是用熔融法制成的单丝,不透明的尼龙线特别容易粘水,已很少用做鱼线了。由此可见,我们平时所说的鱼线应叫做钓丝才对,不过大家习惯地将钓丝称作鱼线,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钓友们经常把钓丝叫作尼龙丝,而把多股的尼龙线叫作锦纶线,有些报刊上也出现这种错误,实在是匪夷所思。
尼龙和锦纶的关系,就好比诸葛亮和孔明是一个人一样,只是名字、叫法的不同。尼龙、锦纶是一类物质,是聚酰胺类物质的总称,它的内部又视聚合体中碳原子的多少和聚合度的不同,又有很多种类。尼龙除锦纶外,还有“耐纶”、“卡普纶”两个名子,只是这两个名子不大为中国钓友所知罢了。
钓友们都知道,鱼线的号数是用来表示鱼线粗细的,号数越大,鱼线就越粗。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鱼线的号数相差多少倍,其直径就相差多少倍。实际上,鱼线的号数是和鱼线的截面积成正比例关系的。一种鱼线的号数是另一种鱼线号数的多少倍,这种鱼线的截面积和强力就是另一种鱼线截面积和强力的多少倍,而这种鱼线的直径却只有另一种鱼线号数倍数开二次方。比如2号线的截面积和强力是1号线的2倍(受加工工艺影响,2号线的强力实际上只有1号线的1.8--1.9倍),而直径却只有1号线的1又2的根2次方倍。前面我们提到过,尼龙有很多种类,即使是同一种类,各厂家生产工艺水平有好坏,材料的聚合度不一样,反映到鱼线1/2的抗拉强度上就有较大差别,所以以上的讨论是以同样材质或同样的品牌为前提的。
鱼线透明了,人不容易看得清楚。由此推测,鱼也不容易看得清楚了。也有行家认为,鱼嘴前面的部分正好是视觉的盲区,透明线的隐蔽郊果和有色线比并没有多在实用价值,透明线只是生产厂家和商家迎合钓友们的心理而特意制作的。还有人提出,透明线存在“纤维透光”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鱼线变得明亮,更容易被鱼发现”。为此我作了一个小实验:在黑暗环境中把鱼线贴开亮的手电筒的镜面上,用手捂住镜面,这时在鱼线一端的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个十分清晰的亮点。我猜测,这便可能是所谓的纤维透光现象。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粗鱼线的光点儿较大,以透明的富丝达线为例,4号线在距光源10厘米处才看不到亮的光点,0.6号线在距光源5厘米处就看不到了。而且鱼线打结、缠绕后可见光点儿几乎完全消失。此例说明,尼龙鱼线的“纤维透光”现象对垂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光线从空气中进入到水里,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便是光的折射现象。尼龙鱼线也能透光,和水的折射率不同,水中鱼线的折射光会不同于水中的折射光,从原理上说易于被鱼发现。但是,因钓点的水一般比较混,深度多在0。5米以上,鱼线上折射光的一点儿微弱差异对垂钓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所谓老化,是指高分子化合物的性能逐渐变坏的过程,几乎所有的鱼线都存在老化的现象。尼龙鱼线的耐日光性能较差,它们的老化程度主要是随日光照射强度和时间而定。据资料介绍,尼龙材料在日光照射200小时以后强度会下降36%。在避光、室温下,鱼线也有一定程度的老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鱼线的包装上注明生产日期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我们还应看到,各厂家的生产水平参差不齐,鱼线的运输和保管水平也不一样,仅凭生产日期来断定老化程度是不可靠的。我们认为,鱼线只要外观光洁度好,是很正常的透明或半透明状,用于拉扯强力适当,触摸折绕有很较好的柔软性,就可以认为尚未老化。我们还认为,鱼线在避光、室温下存放5年以内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把“记忆”这个高等动物才具备的词用于鱼线显然是一种夸张。笔者认为,无论是有记忆还是无记忆,最主要的一个要求,就是恢复顺直状态的难易程度。也就是鱼线的柔软程度,容易被拉直。
常见一些印着外文字母的鱼线上有“软调”字样。凭想象,“软调”不外有两种意思,一是线质柔软,二是用于软调竿。
其实,稍有些力学常识和垂钓经验的钓友都可以看出来,这纯属画蛇添足之举。因为好的鱼线本身就应该是柔软的,就竿线搭配原则来说,应是线的抗拉强度略小于竿的强度,和调性没有什么关系的。
鱼线受拉伸长过大,内部会产生空穴,线表发白,经径变小。尼龙鱼线的初始模量低,容易伸长,还可能使鱼咬钩的信号传递不及时、不清晰,这使得伸长率大的鱼线不适合于海钓。鱼线的伸长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长的鱼线就像一根长长的弹簧,自动的协助钓者发挥遛鱼作用。鱼线越长,拉断鱼线所需移动距离(超出鱼线长度之外的距离)就越大,拉断鱼线所需作的功就越多。
鱼的体力消耗也就越多。不少钓友认为,鱼线越长,拉力越大,这是完全错误的。海竿用线以伸长率较小为好。日本的海钓最普遍的线是绦纶线,它的伸长率较小。对于手竿用线,笔者胆敢武断地说:在线的抗拉强度、线径、透明度和柔软度相同的情况下,有一定伸长的比完全没有伸长的线好!日常垂钓中人们之所以不喜爱伸长率大的线,是因为伸长率大的往往伴随着强力低,因为合成纤维和长丝都分为高强低伸、中强中伸、低强高伸三种。
在渔具商店里购买鱼线时,可能会发现鱼线品种五花八门,商标注明有国产、合资、国外进口的等等,价格有几百元一盘的鱼线,便宜的有几块钱一盘的鱼线,包装上是琳琅满目,让购买者目不暇接。当然,鱼线中肯定有质量好的,也有质量一般或差的。虽然价格上的差异是选择鱼线优劣的一种简单方法,但目前市场上鱼线的价格,很不规范,以次充好的现象,屡屡发生。仅从价格和外包装上是鉴别不了鱼线真正的品质,只有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才能鉴别出鱼线的优劣。
当拿到鱼线后,首先看包装说明以及数据指标是否符合标准。然后打开外包装进行目测,无论什么颜色的鱼线,线的表面必须有光泽(编织线除外),透明线不能有颜色出现,有颜色的线不能发白,如果有与本色线不相符合的颜色出现在鱼线中(除生产时带色),那鱼线质量就一定有问题。另外,找一端标准鱼线与欲选购的鱼线相比,看一看线径的号数是否相同或接近,相差不大,或相同线径,那么鱼线尚可,如果相差很大,那肯定不是好鱼线了,因为有的劣质线,只有加大线径才能保持一定的拉力。
选购鱼线时,先将线拉出一段,用手指轻轻一捋,凭手感检验,鱼线的粗细是否均匀,表面是否平整。然后可将鱼线放入手掌,再后稍稍进行挤压,然后松开手掌,检查受力后的鱼线恢复情况如何,如果短时间快速恢复原样,属质量较好的鱼线,如果恢复得很慢或者根本恢复不了原样的线,那肯定是劣质线。另外,好的鱼线应该是非常柔软的,特别是柔软线做子线,好处多多。在鱼线线径相同的时候,越柔软越好。
在垂钓时试用鱼线是最有效的一种鉴别方法。垂钓中,鱼线经过水的浸泡之后,可以试出其吸水性如何。鱼线表面做工粗糙,做线用料密度不够,防水保护层效果不好,在使用过程中,鱼线就会出现吸水现象,一旦鱼线吸水,线组的灵敏度下降,影响鱼汛的正常传递,好的鱼线不应该吸水。是否耐磨,也是衡量鱼线优劣的标准之一。有些线组上需要一些小配件(如漂座等),在垂钓过程中一般鱼线需要反复调整,那么这些附着在鱼线上的配件,在调整时,要经常上下摩擦鱼线,如果鱼线质量不好,很快就会起毛或分叉,影响鱼线原有的拉力。另外,钓线在打结后,其强度越高,质量越好,在垂钓时,线组根据需要,要在钓线上打结扣,一般的钓线在打结处,拉力强度都会降低,而质量好的钓线,降低的幅度有限,质量差的钓线可能会下降到不足打结前拉力值的30%,所以在试用的时候,打个结,轻轻一拉检查强度如何。
六 鱼线的保养:
1.每次垂钓结束后,应及时将沾在钓线的水用干布擦干净,因为垂钓水域的水质成分很多,包括一定数量的油、盐、碱、酸等多种成分。如果不将含有这些成分的水擦干,钓线因受到腐蚀而降低强度。
2.将干净的钓线轻轻地缠在绕线盘上,尽量让钓线松弛,不要紧绷,因为长时间受力,会导致钓线失去原有的弹性。
3.绕线器最好选用圆形的比较好,方型绕线器四边都有直角,长时间摆放,钓线弯曲点的强度会下降,而且放出来的钓线都是有棱有角的。
4.所有的钓线都存放在干燥、无光、无污染的地方储藏,以免受潮变质、老化。
5.外出垂钓时,缠有钓线的绕线器,不要与其它杂物放在一块挤压,以免将钓线划伤,更不能与油脂放在一块。
6.如果发现钓线的颜色发生变化,褪色、变黄等或者发脆,说明钓线已经老化或开始老化,应该及时更换,切不能贪图侥幸而留下断线跑鱼的隐患
鱼钩知识详解
小小的鱼钩看似简单,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钓友不懂得如何正确使用它。因此,对鱼钩的结构、质量、钩形等方面的知识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合理地选用鱼钩,从而避免在垂钓活动中出现断钩、脱钩、钩变形、钩被拉直而跑鱼的情况。
一、鱼钩的种类
袖,是大家经常使用的钩。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袖型钩品种最多,从作用上分有刺、无刺、金色扁头、细条、粗条,甚至有圆底、方底,针尖、三棱尖。从颜色上区分有金袖、白袖、上黑、红色等。扁头袖是在钩尖锻造一小段扁头,在休闲垂钓中,能象有刺钩一样,串挂虫饵。也能减少跑鱼现象,即使挂住衣服,也很容易的拿下。袖型钩是悬坠钓法中采用最多的的钩型,其钩尖、钩门适中、钩条细、中鱼穿刺阻力小、穿透力强、钩尖短、只,可以快速卸鱼,是悬坠钓法准对鲫鱼的首选钩型。
当用袖在夏季和秋季垂钓大型鱼类时候,经常变形甚至拉断,这个时候更适合用新关东、伊士尼千又等粗条钩。但是在早春,冬季垂钓,由于水冷,鱼挣扎力度小,鱼类开口小,钩轻、钩细,配合比重轻的饵料,鱼更容易吸入口,线细容易弯曲不挡鱼口,便于吸入,此时使用袖搭配较细线组,是不二选择。
海夕,钩底较宽,钩尖稍微内敛,属于钩条较细的一种钩。钩条细、轻有利于穿刺,特别适合垂钓中、小型鱼体。在鱼受天气、环境等影响,摄食不积极,鱼口变轻时使用,也很容易入口。
丸世,钩尖内敛,钩底较圆,也有钓友称其为蛇头钩。由于钩型细长,容易串挂虫饵,有利于口形较小的鱼类吸入,而且不容易脱钩,适合垂钓中小型鱼类,在串钩钓法中也被广泛应用
伊士尼,钩尖向内微弯、钩底钩门、较宽,钩条较粗,也有无刺、有刺、枪先之分。这是非常适合钓底的钩型。由于钩尖微微内弯,一般中鱼后很少脱钩跑鱼,但是再钓离地接口、半水、快鱼、钓浮的时候,又没有直钩尖那样便于快速刺鱼。伊士尼使用广泛,不仅适合手竿垂钓,也广泛的用于爆炸钩和串钩。伊式尼的钩尖刺鱼的方向拉力和 线的拉力 在一条直线上 充分保证了 钩对鱼嘴的作用 是比较合理的钩型
小矶,这是目前淡水钓种最粗的。其钩型偏大,接近伊士尼,但是钩条更粗一些。主要用来垂钓大中型鱼类。能经受住大型鱼的冲击.
新关东,新关东无刺。是悬坠钓垂钓综合鱼的常用钩。钩尖较直,长度适中,钩底钩门较宽。由于钩条粗细适中,钩型较大,再垂钓各种大中型鱼类也被广泛使用。不论钓底、钓浮、休闲、竞技均能胜任
千又型鱼钩,钩型较大,形状接近伊士尼,但钩尖内弯,钩条适中,钩底宽大,钩门略窄。是一种非常适合搓饵钓底的鱼钩。由于其钩尖长,内弯,中鱼后不容易跑鱼。
伊豆,伊豆钩型偏小,钩门宽,钩条、钩柄长度适中。钩尖向一侧倾斜5度左右。许多钓友把伊豆作为万能钩使用。由于钩条适中,即使选用2#伊豆,也可以钓上来2斤多的鱼,钩条也不会变形。用它垂钓半两一两的小鱼,也可以胜任。由于钩尖向外倾斜,会跟容易挂到杂物,不太适宜再水草芦苇多的水域使用。同样因为向外倾斜,中钩率也稍微偏高。很多钓友因为它的钩尖短,用挡针卸鱼快捷。所以有的时候把伊豆的倒刺用钳子去掉后使用。也买无刺伊豆使用
二、鱼钩的结构
  鱼钩由柄头、钩柄、钩弯、钩尖、钩门、钩底六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特定的功能。
  1.柄头,又称钩轴,是指钩柄的最上端部分,它唯一的作用是防止绑好的钓线滑脱。柄头有直扁头、侧扁头、圆头等多种形状,都要求其厚薄均匀,边缘应有一定厚度,否则薄似刀口,容易割断钓线。
  2.钩柄,也叫钩把,是从柄头到钩弯处的一段,上端用于绑线。钩柄有长有短,长钩把适合挂蚯蚓、虫饵等长形饵,多用于垂钓吞食凶猛的鱼类。钩柄长可使钓钩刺得更深,且不易跑鱼,又方便摘钩;用面饵、米饭粒等小颗粒饵施钓,宜选用短钩柄的鱼钩。
  3.钩弯,是鱼钩的弯曲部分,主要作用是能将鱼牢牢地钩住,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鱼对钩的拉力。钩弯会因钩形不同而有差异,有圆形、方形、流线形、下斜形等,角度设计合理的钩弯能增强鱼钩的抗拉强度。
  4.钩尖,因为它最先作用于鱼嘴,所以要求鱼钩的钩尖必须锋利,秃钝的钩尖或虚尖是无法将鱼钩牢的。有的钩尖内侧有倒刺,倒刺的翘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倒刺在钩尖的1/3处比较合适,有倒刺钩的穿刺速度不及无倒刺钩,不过一旦被刺中,鱼将很难挣脱。
  5.钩门,也称钩口,是钩尖到钩柄之间的距离。钩门宽窄与钩型大小是成正比的,钩号越大一般钩门越宽,宽钩门的鱼钩适合钓嘴大的鱼,窄钩门的鱼钩适合钓嘴小的鱼。
  6.钩底,又名钩深,是钩弯底部到钩尖的深度,它可以分担鱼对钩尖的拉力。钩底的深浅也很有讲究,过深,鱼难以吞入口腔;太浅,容易造成跑鱼。
三、鱼钩的质量
  鱼钩外观和制造工艺(包括选材)是我们判断鱼钩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
  首先,我们看鱼钩的外观。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鱼钩颜色主要有黑、白、黄三种,白色是基本色,黑色是在白钩上再镀一层黑镍,黄色是镀铜,而金钩则是在镀铜时加入了金元素(其作用是抗氧化)。无论鱼钩表面是镀金、镀银还是上黑,都要求镀膜均匀、外观色泽明亮、钩条光洁圆润无凹凸点。
其次,质量上等的鱼钩应具备锋利、柔韧、高强度等特点,这也是在制造鱼钩时用料优质、工艺精湛的集中体现。强度高的鱼钩,钢丝原材料的强度、硬度均较高,除此之外,制成的鱼钩还要具有较高的刚性、弹性、抗疲劳性及耐腐蚀性。鱼钩的钩尖不够锋利,穿刺性就差,而质量高的鱼钩必须能轻易刺穿鱼嘴。鱼钩的柔韧度体现在所用钢材的含碳量,含碳量过高,鱼钩就脆,遇到扭曲或拉抻会立即折断;含碳量过低,鱼钩抗拉强度降低,容易被鱼拉直。因此,质量好的鱼钩应随钩的大小、钓条的粗细,体现出应有的抗拉强度、良好的穿透性及一定的韧性。
四、鱼钩的比重
  鱼钩的比重是指其自身的重量,与制造鱼钩时的选材、钩号的大小、钩条的粗细有着直接的关系。一般情况下,鱼钩比重和钩条粗细是成正比的,即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同一形状的鱼钩,钩条越粗,重量越大,抗拉强度也越大;反之,钩条越细、重量越轻,抗拉强度也就越小。由此不难看出,比重不同的鱼钩功能是不一样的,重量大些的鱼钩因其坚固耐用,多用于垂钓个体较大的鱼类或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重量轻的鱼钩优点相对要多些,我们知道淡水鱼摄食方式多为吸入,鱼钩重量越轻,越容易被鱼吸进嘴,加之它穿刺能力强,中鱼率也就相对要高;缺点是如果用太硬的钓竿或是遇上挣扎力大的鱼,鱼钩易被拉开或拉直,从而造成跑鱼。
五、鱼钩的大小
  钓大鱼配大钩,钓小鱼用小钩,这是众所周知的原则。但钓友们对鱼钩大小的理解和使用却迥然不同,有的初学者往往喜欢用大钩,认为大钩结实,不易跑鱼。大也要有个度,比如钓体重不足500克的鱼用10号以上大钩,或钓个体不大的鲫鱼用7号以上的钩,这显然都偏大了。大鱼与小鱼往往不可兼得,在垂钓时要目标明确,钓大鱼就应该用粗线大钩,反之,则以细线小钩稳获小鱼。究竟采用何种策略,这要根据当时的具体鱼情而定。有的钓友爱用中型钩,因其型号介于大小钩之间,所以他们认为如此选择既可钓大鱼,也可兼钓小鱼。然而在实钓过程中,往往会有这样的感觉:碰上大鱼嫌钩小,碰上小鱼嫌钩大。我想说的不是中型钩不好,只是想告诉大家,大中小型钩各司其职,最好不要让它们干力所不能及的事。因此,一定得根据对象鱼的种类和大小、摄食方法及用饵等因素,选择不同大小的鱼钩,这样才能让鱼钩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六、常用的钩型
  针对不同的鱼种、鱼情,以及不同的钓法,鱼钩的形状被设计得各有千秋,据资料显示约有数千种之多。制造方在设计这些类型各异的鱼钩时,充分考虑了垂钓水域、鱼种、鱼体大小、鱼的生活习性及摄食特点等诸多差异,所以每种鱼钩都有合理的适用范畴,这需要钓者在实践中不断揣摸。下面我根据淡水钓中常用的一些钩型及其特点作以简单地介绍。
  圆型钩:顾名思义,是指鱼钩的底部呈圆形,钩尖到后弯部分的过渡处相对圆滑,没有明显的折角,其特点是钩门适中、钩尖锋利且向内倾斜、钩底浑圆受力点分布均匀、钩身坚硬强度高、鱼被钩中后不易脱钩。此类钩有伊豆、丸せ、伊势尼等,其中伊势尼是圆形钩里最具代表性的,它可以钓取鲫、鳊等小型鱼,遇上凶猛、冲击力强的青、草、鲤等大型鱼也有优异的表现,因而钓友们称它为“万能钩”,是征战自然水域的必备利器。
 & 袖型钩:其形状似衣袖,钩的底部相对平直,与钩尖、钩把过渡的折角相对明显。袖钩的特点是钩柄较长、钩门较窄、钩条较细、钩尖锋利,因此它具有易于入口、刺鱼直接、卸鱼方便快捷的特性,用它垂钓体形不大、鱼嘴较小的鱼类最合适。常见的袖钩主要有金袖、白袖、黑袖、流线袖、秋田袖、万能袖等,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鱼钩的颜色和钩条的粗细上。无倒刺的金袖、黑袖、白袖钩是许多竞技钓手垂钓对象鱼(鲫鱼)的利器,又因其设计简单、实用性强,所以在野钓中也被广泛使用。
  无倒刺钩:因钩尖内侧没有倒刺而得名,随着手竿悬坠钓法的普及而被广泛应用于竞技比赛及休闲钓领域。无倒刺钩的特点是刺鱼快、上饵迅速、摘鱼快捷、取鱼方便,全无有倒刺钩易挂抄网及鱼护之虞,对保护鱼类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它的缺点是因钩上无倒刺,在使用虫饵时会因虫饵的蠕动挣扎而容易从钩上滑脱,只适合使用有一定黏性的商品饵或植物类饵。时下,有很多钓友担心使用无倒刺钩容易造成跑鱼,这其实是误解,实际上只要能准确地捕捉到鱼讯,及时把握提竿时机,充分发挥钓竿的弹性,跑鱼的现象一般很少会发生。
  有倒刺钩:在钩尖的内侧下端有倒刺或在其他部位也有倒刺的鱼钩被称为有倒刺钩,爱好手竿传统钓的钓友最常用这类鱼钩,只因在自然水域垂钓常用蚯蚓、红虫等活体钓饵,钩上的倒刺能很好地防止活饵滑脱。另外,在鱼中钩后,由于倒刺的作用,鱼很难脱钩跑掉。但有倒刺钩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鱼咬钩时不易刺进鱼嘴;对中钩的鱼伤害大,加快了鱼的死亡;摘鱼慢,耽误时间,不适用于竞技钓;不慎钩中衣物时取钩困难。
七、鱼钩的选用
  鱼钩选用得当,是钓好鱼的关键。但鱼钩的种类实在太多,常会搞得人一头雾水,无所适从。下面简要地谈谈在不同水域、不同鱼情、不同鱼体大小等情形下如何选用鱼钩。
  (一)休闲垂钓鱼钩的选用
  休闲垂钓大多是在水库、江河、野塘等自然水域进行,这些水域鱼的种类繁多,个体大小不一,鱼情复杂,但对于选用鱼钩来说仍然是有章可循的。不论是使用传统钓法还是悬坠钓法,首先应尽可能地了解垂钓水域中鱼的种类、大小、密度等情况,其次要确定你主攻的对象鱼,如想钓取鲤鱼、草鱼、青鱼等大型鱼类,可以根据钓法选用有倒刺的伊势尼或是无倒刺的新关东,总之要求鱼钩具备钩尖锋利、钩体坚固、不易跑鱼的特点。如果是主钓鲫、鳊等冲击力小的鱼,选用各类袖形钩则比较合适。
(二)竞技钓中鱼钩的选用
  钓鱼比赛是对钓手综合素质的考验,要求速度与沉稳并重,因此在钓组配置上应格外注意,特别是鱼钩的选用十分重要。
  1.垂钓混养鱼是以重量计算成绩,钓手大多会以体形较大的鱼为主攻目标,在比赛的首场或是已经确认比赛池中多为草、鲤等冲击力大的鱼时,钩的选用就相对比较简单了,只要是钩条结实、钩尖锋利的无倒刺钩都可以,如OC、新关东、伊豆钩等。但随着鱼情的变化,如在比赛进行到后几场时,鱼受到惊吓,大鱼不开口了,我们就应该及时更换较细钓组,并配上用来钓鲫、鳊鱼的小钩,争取以多胜大。
  2.垂钓鲫鱼,大多竞技钓手会以无倒刺的袖钩作为首选,如目前被普遍使用的金象、土肥富、大一针等。但比赛中我们遇到的鱼情不同,所用的钓法各异,在鱼钩的选用上就需要有很强的钟对性。
  1)快鱼,多表现为鱼的密度大、觅食欲望强烈、见饵即吞的生口鱼情,无论采取底钓或是浮钓,都要争取钩饵到位的时间尽可能短,这时就可以选用钩条略粗、前折角略大的袖钩,它具备刺鱼迅速、中鱼率高、卸鱼快捷等特点,能有效地提高获鱼频率和获鱼量。
  2)滑口鱼,分为乱口和轻慢两种。所谓的乱口,是指鱼吃饵快,吐饵也快,针对此情况可选择比正常用钩大一至二号的钩门宽、钩尖锋利的袖钩,让其吃得进吐不出,进而增加命中率;对吃口轻上鱼慢的鱼情,则只能用钩条细、重量轻的小号袖钩了。
  3)搓饵垂钓时,袖钩的钩尖长度要适中,因手上饵的形态并不影响刺鱼,钩尖过长反而不易入口。
  4)使用拉饵时最好选用钩柄钩尖都稍长些的袖钩为好,这样一来可避免小麦蛋白挂在钩柄头上,从而减少虚假鱼讯和空竿。
  鱼钩的选用还应和钓线的线径相匹配:较细的钓线应搭配适合垂钓小型鱼类的鱼钩,反之在垂钓大型鱼时应以粗线搭配伊势尼、关东等钩,具体到实钓中应视钓场鱼的密度、鱼的大小、个人用钩用饵习惯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合理选用,才是真正的用钩之道。
浮标的分类和应用技巧
一、四大类功能浮标 
&&& 流行的浮标按材质分,不外乎三种:孔雀羽、巴尔杉木和芦苇。应当说三种材质浮标各具特色,都非常好用。然而,真正决定浮标用途的还得是浮标造型。
&&& 1.战斗标
&&& 战斗标衍生于1998年钓王杯总决赛上,其外形特点是:粗短碳脚、身长100~120毫米、宽肩、硬尾(直径在0.5~0.9毫米);浮标翻身极快(不代表到位快)。当时应用此种浮标,是为了使其尽早翻身而方便观察鱼讯。后来,粗短碳脚逐渐过渡成竹脚。现在,战斗标又发展成多种形态,如长标(长度适中的硬尾、短身宽肩、长碳脚)。代表作:99钓王纪念版、战斗。
&&& 2.通用标 
&&& 通用标有巴尔杉木材质的,也有芦苇的,但更多是用孔雀羽制作的。通用标从外形来看,上下差别不大,标身一般在140~160毫米长。这类浮标既能钓浮,也能钓底;既适合竞技钓,也适合休闲钓。代表作:湛芦二代。
&&& 3.降讯标
  降讯标的特点是脚长、尾长、标身短,主要用于钓底。这类浮标翻身速度不快不慢;再加上标尾长的特点,因此在钓底的同时、在浮标缓慢下落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表现出鱼吃饵的截口信号。代表作:讯狐、佛手。
&&& 4.等分标
  这类浮标的外形特点是:尾短、脚长且粗。它的浮力中心靠上,中鱼信号多表现在标肩和浮标即将要到位时。代表作:小百灵。
&&& 二、硬尾标与软尾标的区别
  硬尾,也称“实心尾”。对于一支高档硬尾标来说,如果标尾最大直径在1毫米、最小直径大于0.6毫米,则它肯定是整支浮标比重最大的部分,且它的比重大于水。软尾,也称“空心尾”由于软尾是中空的,所以它在水中能产生较大的浮力。
  目前,有很多钓友喜欢使用硬尾标,认为它比较灵敏。为什么?假设有一条鲫鱼在水底吸食钓饵,当它牵动钓组时浮标只有1目的下沉量,但在浮标上表现出的动作却超过了1目。这又是为什么?前面说过,硬尾本身自重大,再加上标尾很细,因此本来是1目的下沉量因惯性作用加大了。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硬尾标会给人在视觉上造成下顿幅度大的感觉了。那么这种所谓的“灵敏”全无缺点吗?当然不是!当鱼刮蹭到线组时,本来不应该让这种虚假信号体现出来,结果却因为硬尾标的这种特性,导致假动作幅度加大。而在所有前提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软尾标却可以将这种虚假信号过滤掉一些。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软尾标表现出的中鱼信号幅度很小,顿感却较强。所以大家喜欢在钓生口鱼时用硬尾标,而在钓滑口鱼时用软尾标。
  三、灵敏性和稳定性
  大家都知道,浮标越小越灵敏。但问题是:浮标越小越好吗?越灵敏越好吗?很多东北的钓友在冬钓大棚时都喜欢用小标,开始阶段,由于浮标灵敏,即使鱼口较弱,也能保持较高的中鱼率。可钓着钓着,却出现浮标有动作不中鱼的现象。为什么?大家要清楚,鱼不是排着队吃你的饵,它们被诱进窝点后肯定是有吃饵的,有转悠的;鱼在水里不停游动,肯定会刮蹭到线组,结果使浮标产生动作。此外,细标尾是灵敏,但如果你看不清楚,又有什么用呢?因此,我们说浮标并不是越小越好,也不是越灵敏越好。记住一点:灵敏的浮标也好,稳定的浮标也好;调钓灵些或是钝些,都要根据鱼情及是否适合自己来选择和决定。通常情况下,灵敏的浮标适用于水温低、鱼口弱的鱼情;稳定性好的浮标适合钓乱鱼;而钓又滑又乱的鱼,则应选择既具备灵敏性又具备稳定性的浮标。
  四、常规钓法下的浮标应用
  什么是常规钓法?比如在钓鲫鱼时,你将浮标设为调3钓3、调4钓2、调5钓6等,这些都属于常规钓法。如果将浮标设为调平水钓6目,或是钓大滑铅,这就不属于常规钓法了。  
&&& 1.用标技巧
&&& 浮标的运用,要根据鱼情来决定。尤其是在竞技钓场上,我们要力争不放过任何一个中鱼的机会。这里给大家提供个口决:水浅鱼快用大标;水深鱼慢用小标;钓大、鱼慢用小标;钓小、鱼快用大标;口轻用小标;口好鱼乱用大标;鱼滑信号大不中鱼用小标。
&&& 2.调目的增与减
&&& 很多钓友都有这样的体会:风天钓鱼,由于水流的原因,浮标到位后会缓缓移动和下沉,有时甚至会没入水中,严重影响了观标和垂钓。如果是在走水不严重的情况下,你可以通过减铅皮的方法来控制走标。通常情况下,浮标移动一段距离后就会停止不走了。另外一种情况是浮标动作很多、很乱,这时同样可以适当剪掉一些铅皮来缓解。如果浮标上的动作很少,这时候就需要适当加点铅皮了。
各种浮漂用途介绍及选择
一 各种类型浮漂用途介绍
粗短身软尾浮标——适合钓翻身(翻身快、适钓控层)
粗短身硬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翻身快、下沉也较快)
短身短尾浮标——翻身最快、适合钓水皮
长身细硬长尾浮标——适合钓中下层快鱼(可逮截杀、抓停口)&&
小号细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底层滑鱼(可钓得很钝)
细长身短软尾浮标——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以去皮孔雀羽浮标为最佳)
急收肩(端肩膀)长身细硬尾浮标——适合钓涮口滑鱼
竹脚短身细硬尾浮标——立起快(较碳脚)到位也快,
实心与空心尾的区别:
实心尾:苗子比重大于水、信号幅度大;苗子长、下降快、适合钓中上层及底层轻口等。&&&
空心尾:苗子有浮力、降迅平缓、稳定性好,适合钓底层轻口滑鱼及动水等。&&& 浮漂的选择方法
浮漂的分类:&&&
按形状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漂身,一种是短漂身;&&&
按标示竿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硬尾漂,一种是软尾漂;
按材质可分为:孔雀羽、巴尔沙木、化学合成等&&&
二 如何选择浮漂
在选择浮漂时如要灵敏度高一点的就选择硬尾短漂身的浮漂;如要稳定性高一点就选择软尾长漂身的浮漂。当然这也不是绝对不变的。&&&
选择浮漂应根据当时所垂钓的水域、鱼情、季节、鱼种和天气来选择浮漂。&&& 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平钓池塘(按天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夏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长漂身的软尾漂。因为这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好,摄饵时信号比较稳,同时小杂鱼也比较多,长漂身的软尾浮漂可以过滤掉小杂鱼的拱食信号,反映到浮漂的信号多为鲫鱼摄食信号,浮漂下钝一目或上升一目提竿中鱼率较高。如果选择短漂身的浮漂,因其灵敏度较高,所以就不能过滤小杂鱼拱食的信号,这时浮漂多反映为左右晃动或者上下跳动,信号杂乱无章,提竿中鱼率很低。
&&& 再如:所垂钓的水域为养殖塘(按斤收费),鱼种以鲫鱼为主,季节为冬季晴天微风。这时应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因为此种情况下鱼开口较小,摄食动作幅度不大,小杂鱼因季节原因也不会强食鱼饵,短漂身的浮漂灵敏度较高,可以反映出鱼摄食时的微弱信号,而软尾漂的稳定性又比硬尾漂要好,所以此时选择短漂身的软尾漂是明智的选择。浮漂的选择就介绍到此,总之选择浮漂时应记住短漂身的灵敏度高,长漂身的稳定性好,硬尾漂的信号传递灵,软尾漂的信号传递稳。根据实际垂钓情况选择出适合自己垂钓的浮漂。
竹脚翻身快,打浮或钓接口;碳纤脚阻力小,利于下沉钓底;长脚短身重力上移,放大讯号。
(1)竞技选漂
&&& 漂的种类根据鱼种不同分为混养与鲫鱼两个类别,有些漂能够通用,但两个类别大部分漂的主要特征不同。混养漂比较简单,主要特征应是:吃铅量稍大、漂身略粗,漂尾稍粗(现在为了鱼讯更全面、尾做得只略比钓鲫稍)。一般选用碳脚、中长身、中长尾的巴尔杉木漂。这种类型的漂下沉快、抗干扰。很容易区分鲫鱼与大型鱼的吃口。也有人利用竹脚漂底部讯号偏钝的特点来钓混养。
&&& 鲫鱼这类型的用漂因比赛场中的鱼情的特殊性区分得较细,一般分为打水皮用漂、打浮用漂、接口型漂、底钓漂、
&水皮漂是个特例,是应付滑鱼上浮到水皮的特定情况,国内高手设计了这款专对付这种鱼情的浮漂。
&&& 打浮型漂主要是指竹脚,但千川设计的静禅型碳脚浮漂得到了国内许多竞技钓手的肯定。打浮型浮漂大部分都是竹脚漂。特征是竹脚、短身或中长身、中长或长硬尾。它的特点是翻身快、降速快、站得稳。视鱼情选择不同号数、不同吃铅量的浮漂。
&&& 接口型漂主要是指碳脚、中长身或短身、长硬尾的这一类型的漂,这一类漂的特点是站立快、下觉缓慢、匀速。为了各种不同需要,各个厂商之间或追求翻身速度、或追求鱼讯体现,变化着漂身、漂脚和漂尾的比例,但大多特征都是这橛。这类型漂钓底讯号也很好,因为其适用范围广,用得最多。
&&& 底钓漂多为中长或长身、短尾或中长尾、中长脚、适用于变天、水温差异大、水中溶氧偏低、鱼饱食以及钓放多次而咬钩谨慎的鱼。其中软尾用于钓放多次或杂鱼讯号多。硬尾多用于轻口。
&&& 鱼是活物,随着气温,水温、环境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会有生口、轻口和滑口等等变化。生口鱼的用漂选泽范围很大,滑口一般使用底钓型的软尾。轻口漂一般选用漂身小、吃铅量小、脚细、尾细、视目短的漂。使用轻口漂注意其吃铅量的大小是否适合室外。除大棚外千万别购买吃铅量太小的轻口漂。
&&& 一个竞技钓手有一到两支打浮型(不同吃铅量)、一支水皮、三到四支接口型(不同吃铅量)、两支底钓型硬尾(不同吃铅)、两支滑口用软尾(不同吃铅量)和两支不同大小的混养型的漂就足够有余了。当然钓罗非的钓手除外。&&&
(2)休闲用漂。
&&& 休闲与竞技的区别在于鱼口相对较大、鱼情相对单一、水底环境复杂、水深变化大、用竿长度变化大。野钓中的钓友经常在水库或湖里钓鱼,常使用五米四、六米三左右的长竿,这样对视目的要求要高得多、要求视目较粗才能看见,钓鱼是以看得到漂为第一前提的。野外生存的鱼口较生,漂尾稍粗完全可以应付需要。有心的钓友可以在"水中之秘"这部片子中看到国外钓鱼好手在水库使用的那款漂的漂尾直径在0.8mm以上。而市面的名漂直径都在0.6mm以下。
&&&&&& 一般休闲钓手有几支中长身、长脚、长尾的竞技混养类的漂、一两支软尾、一支竹脚漂,两支适应该不同水深的尾稍粗的水库用漂就足够了。他们的购漂也应倾向于混养类的漂。少买小软尾、竹脚、短视目的漂。另外注意一点的是野外用的漂视目不要太短、太密,不然一天下来就是和自己的眼晴过不去了。
鱼线和鱼竿的绑法图解
对于初学钓鱼的钓友来说遇到的第一件头疼的事情就是鱼线和鱼竿的绑法,鱼钩的绑法,子线和八字环的连接,主线和八字环的连接,主线和鱼竿的连接等等。
鱼线和鱼钩都是很细小的东西,刚开始很不熟练,绑一付鱼钩要很长时间,有时候还需不断的换子线才能绑好。鱼线和鱼竿的绑法,鱼钩的绑法等这些很难用语言来表达,下面是笔者从网上收集的一些鱼线和鱼竿的绑法,鱼钩的绑法等图片,以供大家学习。
主线在打结时,中间先穿个太空豆,再打两头打上结。太空豆在中间可滑动。按图片这样在主线上打两个死结,可以做成活套。这种鱼线跟鱼竿的绑法是最方便的,在装线时,主线直接用活套套在鱼杆最前端的绳子上(鱼竿绳子前端要打个死结,防鱼线滑出),推上太空豆就可以了,不要怕这个绳子会断啊,这个很牢固,放心用吧。
基本打结方法
&鱼线和鱼竿的绑法
鱼钩的绑法1
串钩的绑法
鱼钩的绑法
钩绑法 鱼线绑法 各种鱼钩鱼线绑法与接线法(图)
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肚挤眼里面有脏东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