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最厉害的核导弹有隐形导弹吗

中国正研发新型隐身巡航导弹 速度是美军战斧4倍|中国|导弹|美军_新浪军事
中国正研发新型隐身巡航导弹 速度是美军战斧4倍
  中国超音速反舰导弹技术领先世界 正在研发隐身超音速巡航导弹
  新浪军事珠海前方报道,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先进反舰巡航导弹展台可谓“玲琅满目”,包括潜射反舰导弹的首次公开展出。不过作为反舰导弹的专业户,航天科工并未展出此前已在在军迷论坛中传播甚广的鹰击-12,这一我军装备的第一型国产超音速反舰导弹。虽小有遗憾,不过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展出了CX-1,这一与“布拉莫斯”多有神似的超音速反舰导弹。这让在大家颇为惊喜的同时,也对CX-1的性能充满期待。CX-1为代表的超音速反舰到的亮相,也表明着我国反舰导弹的技术水平又达到了新的水平。
  “海鹰”-3 初试超音速反舰导弹
  上世纪60年代,我国海军考虑到现役的上游-1系列亚音速反舰导弹战术技术指标已经落后,特别是国外海军已经开始配备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对于空中目标的反应能力、拦截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需要研制上游-1的后继反舰导弹来增强我国海军对于国外新型舰艇的打击能力。当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国外已开始出现舰空导弹系统。对于这一新型防空反导系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缩短在对方防空防御系统杀伤范围暴露的时间。简单来说就是提高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压缩对方探测、识别、锁定来袭反舰导弹的时间。这就是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展的主要背景。
  根据海军的要求,我国航天科工集团(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开始了“海鹰”-3号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研制。“海鹰”-3也是我国反舰导弹历史上第一次采用了冲压发动机。冲压发动机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推力大、推重比大、成本低,是超音速导弹比较理想的动力系统,不过它的缺点就是不具备自启动能力,需要启动速度,因此需要助推火箭来加速到启动速度。所以“海鹰”-3号的整体布局是:2部冲压发动机以H构型安装在弹身两侧,上下各布置了4个助推火箭。这个4个固体助推火箭将C301加速到1.8马赫,然后再由冲压发动机加速到2马赫。四片弹翼呈X形安装在弹体尾部,弹头还有两个鸭翼以导弹的稳定性。
  “海鹰”-3反舰导弹射程可达130公里从而能突袭远距离的大中型舰艇,同时以2马赫的速度在100至300米高度巡航,在弹道末段超低空掠海飞行,有效地缩小了敌舰防御时间和拦截空域,降低了敌舰的电子对抗和组织拦截效能。不过当时以我国的经济技术实力,“海鹰”-3号明显超出了国内的基础工业的水平,一些技术难度短时间无法突破,几次试射均不成功。加之,“海鹰”-3反舰导弹的导弹长度达到9米,发射重量超过3000公斤,并不适合以当时仍旧中小舰艇为主的人民海军,最终在80年代初,有关部门决定决定“海鹰”-3超音速反舰导弹下马。
  初期超音速反舰导弹研制的得与失
  在研制“海鹰”-3导弹的同时,根据外援及军贸的要求,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还自筹资金开展了第二代小体积反舰导弹的研制。该导弹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高亚音速,可以掠海攻击目标。由于其小型、第三代、黑户的特点,研制人员亲切的称鹰击-8系列反舰导弹为“小二黑”。当时的研制者或许不会想到,“小二黑”会成为我国海军的主力反舰导弹,程从当年的40千米增加到数百千米,并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包括空舰、舰舰、岸舰、潜舰型在内的庞大型号系列,还扩展到了对地攻击等领域,制导系统也由原来的雷达制导发展到电视、反辐射、红外成像等。鹰击-8系列不仅装备我国海军,还大量出口,颇有“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感觉。
  “海鹰”-3号虽然下马了,但是我国有关厂所并没有放弃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研究,继续在关键的冲压发动机领域开展研究和攻关,相继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了新型第三代整体式冲压发动机,实现了助推火箭和冲压发动机的一体化,同时在制导系统、控制系统等方面也取得长足进步。通过俄罗斯两型超音速反舰导弹3M80E、KH-31A的引进,也为国产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研制提供了参考。这些准备为我国研制新型超音速反舰导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依旧神秘的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
  从目前网友关于鹰击-12的照片来,总体布局方面采用的是轴对称四进气道布局,进气道呈X形布置在弹体周围。这种布局的优点是在正常飞行状态下的进气道性能较好,利于导弹的总体布局,且结构比较简单,对于飞控系统要求较低。这也是俄罗斯如KH-31、3M80E等几种超音速反舰导弹都采用的布局。不过鹰击-12与KH-31等导弹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鹰击-12采用的是斜切进气道,相当于进气道向前伸出一个斜面,空气碰到这个斜面开始减速增压,从而提高进气效率,因此结构比较简单,只是效率相对较低。
  鹰击-12的尺寸和大小似乎比以前人们预期的要小,比我军装备的3M80/SS-N22和“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导弹要小的多,因此在战斗部重量和威力上也就势必会小些,不过较于亚音速反舰导弹还是高许多的。对于鹰击-12的速度这一性能参数猜测,主要从其采用的亚燃冲压发动机来看。一般认为亚燃冲压发动机的工作范围大约在2马赫-4马赫之间,不过考虑到材料、冷却、成本及技术难度等方面的原因,理论速度还要下移的,在3马赫上下这个主流的范围之内。
  CX-1与布拉莫斯气动布局上的和而不同
  CX-1的亮相,大家都在调侃着,印度的“布拉莫斯”怎么看。这主要是CX-1在外形上的确初观起来与俄印合作的“布拉莫斯”多有神似,特别是在进气道的布置方式上。与鹰击-12的轴对称四进气道布局不同,CX-1采用的是也是俄印合作“布拉莫斯”头部进气,进气道安装有激波锥。这种进气道的优点就是结构简单、也利于导弹尺寸的控制,但缺点就是进气道占据了导弹内部较多的空间,不利于末制导系统、战斗部等设备的安装。特别是激波锥内部空间有限,限制了末制导雷达的孔径,影响末制导的半主动/主动雷达的探测能力。
  只不过细品CX-1的外形细节上,则是“何为不同”了。为在射速与射程二者间做到兼顾,CX-1在气动布局也是多种独特设计精心优化。CX-1的主翼位于弹体中部偏前的位置,X型截尖三角翼。在主翼后是4个X型对称的小型梯形短翼。导弹尾部的4个X型对称的梯形尾翼,起到类似空气舵的作用,对导弹的俯仰和转弯机动进行有效的气动控制。正是CX-1的弹道多样,强调“弹道”突防,所以在空气稀薄空气舵面控制力明显下降的高空,需要如此复杂的控制,在燃气舵的推力矢量控制的基础上还需采用短翼和尾翼相配来提高导弹的气动控制能力。
  在射程上,鹰击-12也好、CX-1也好,还是“布拉莫斯”其实都无本质上差异,弹翼较小,巡航升阻比自然不会很高,以目前冲压发动机的性能来看低空弹道射程200公里也是区间上限。只不过这三者超音速反舰导弹应该往往会采用高空弹道,导弹发射后是爬升到弹道最高点,再以极高速度俯冲,末段开启雷达导引头,超低空掠海飞行突防,从靠近水线处命中目标舰艇。所以都是借助高空空气稀薄,空气阻力小,射程上较为容易的前推到了300公里水平。
  CX-1与布拉莫斯的最大差异是战场定位
  其实CX-1与“布拉莫斯”真正“和而不同”还是体现在运用上,在作战体系中的位置是截然不同的。俄印关于“布拉莫斯”的研发初衷其实就是力图借全程超音速优势打造反舰杀手锏武器。较于“布拉莫斯”的一锤定音、一剑封喉的期望,鹰击-12也好,还是展出的CX-1,我军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的理解是理性的,只是将其视作完善反舰手段来进一步强化立体的饱和的反舰对海打击体系。所以鹰击-12、CX-1的出现,不是代表未来我国海军会淘汰“鹰击”-83、“鹰击”-62等亚音速反舰导弹全面换装超音速导弹。
  对于超音速反舰导弹来说,自然是速度优势下压缩对方的防御时间,让对方难以组织有效防御。这种优势在单舰防御或者协同能力较低的编队作战时代是非常明显的。但随着水面舰艇实现了宙斯盾化、垂直发射化,数据链的无缝链接下,水面舰艇的协同作战、立体防御能力已今非昔比。超音速反舰导弹的速度优势也在逐渐被磨平。所以面对水面舰艇编队的多层次立体的防御系统,在短时间内使用不同的反舰导弹从不同的方向采用小群多路的方式对,通过多变的弹道和不同的目标特点加大对方防御系统防御的难度,使得敌防空系统达到顾此失彼的饱和状态,从而大大提高突防的成功概率才是正确方向!
  这种饱和攻击的整个过程,需要涉及到航空兵、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乃至战术导弹的统一指挥和协同,这种非常复杂的组织工作的完整正是借助于背后的空中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数据链以及三军一体化的信息指挥系统。这就是体系的对抗,而非是妄图单凭超音速反舰导弹即可改变战场平衡。这正是我国海军不会像印度那般将法宝全部压在超音速反舰导弹上的本质原因。当然中印对超音速反舰导弹理解上的差异背后,也是海军作战环境格局上的差异。毕竟对于力图远洋蓝水的我国海军,所面对的局面是远非目前周边只是海军小国的印度所可比的。
  轻量化、隐身化是CX-1的未来发展方向
  关于CX-1的未来发展,虽然当下“航天一院”的定位是融于了陆军通用打击系统(简称GATSS)中,作为兼顾对海对陆打击的高速巡航导弹。但显然目前来看CX-1的关注率已经超过了这个“高大上”的GATSS系统,所以未来的发展中,CX-1很可能会独立出来,成为主打产品。不论是未来我军是否会装备,还是在未来的出口市场来看,目前以陆基、舰载发射为主的CX-1在后续的发展中方向还需适装性、扩大搭载平台,满足多兵种的装备使用需求。这也是在军火市场外贸出口中中小国家轻型水面舰艇的使用需求。毕竟目前的CX-1的高性能背后也是又重又大,只能陆基机动发射车和大型水面舰艇上发射。空基的使用上恐怕也只是我军的轰-6轰炸机还能算游刃有余,苏-27/歼-11、苏-30MKKK这些重型战斗机恐怕都只能在机腹进气道中挂载一枚。所以未来CX-1小型化、轻量化的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利于空军歼-10、歼轰-7等更多机种使用的空射型,兼容新一代水面舰艇的垂射型,能在中小型水面舰艇上使用的舰射型,能够潜艇水下发射的潜射型。CX-1的小型化、轻量化,不仅仅是扩大了携载平台类型满足多兵种使用后,尤为关键的是提高了单元的火力容量。这无疑都利于首轮压制打击、利于对大型水面舰艇的饱和打击。
  CX-1在未来性能的提升,进一步提升速度优势下的高突防性上,除了继续对推进系统、高温材料的研制开发优化超音速技术来继续压缩地方探测和拦截的反应时间外,尤为关键的就是提高隐身性,对隐身材料的开发。毕竟超音速导弹的小型化轻量化还有天生的瓶颈下限的。众所周知,像CX-1的2-3马赫的飞行速度,是“战斧”导弹的4倍,飞行过程中的燃料消耗势必是要剧增的。如果不牺牲射程性能,不降低燃料的携带量,“又大又重”实属自然。所以超音速导弹的弹体重量和体积几乎都达到了亚音速反舰导弹的2-3倍,也引起导弹的雷达和红外信号急剧增加。而且像CX-1反舰导弹为弥补高速情况的机动性能下降、红外特征尤为明显的劣势,往往采用的突防弹道是高空弹道飞行,在雷达探测范围内的暴露可能、时间都会更长。所以为降低RCS雷达反射面积,对CX-1外形上的继续隐身优化机隐身涂料的开发也是必要亟需的。当然除了小型化轻量化使得CX-1得以“向下兼容”外,也是有利于雷达发射面积的减小,使得地方探测和拦截反应时间更短,进一步增强导弹的威慑能力。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美国发展新一代隐身巡航导弹,战斧难以突破中国防空网
来源:鹰眼防务观察
美国很早就发展远程巡航导弹,其中的代表作是“蛇鲨”和“纳瓦霍”导弹,这两种远程巡航导弹都是陆基部署,计划用其搭载核弹头精确打击苏联的关键目标,而不用使用战略轰炸机临空轰炸,提高突防概率,不过,由于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限制,不论是设计还是导航方面的因素,其在试射中的成功率不高,由于有太多的“蛇鲨”巡航导弹坠毁在佛罗里达附近的一片外海,以至于这片海域被美军内部人员戏称为“蛇鲨之海”。
美国最成功,也是最著名的无疑就是“战斧”巡航导弹,这种射程可以超过2500公里的巡航导弹既可以搭载核战斗部,也可以搭载常规战斗部,亚音速巡航,借助其复合制导手段可以做到低空突防,有空射型、舰载型和潜射型,在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精确摧毁多个伊拉克重点目标。不过,当时其成功率很高的而原因主要还是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完全被多国部队压制,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战斧巡航导弹再次被大量使用,尽管也摧毁了众多南联盟目标,不过,由于南联盟的防空系统并未被完全压制,有几十枚战斧巡航导弹被击落。
可见,只能亚音速巡航而且缺乏隐身能力的战斧巡航导弹,在现代化的防空系统面前已经显得落后,其无力突破那些拥有完整防空系统国家的空防,在某种意义上,其现在最大的意义就是其超远的射程,可以保证搭载他们的轰炸机、战舰和潜艇在足够安全的距离上发射导弹,而不必进入目标的防御区域,不过,其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已经显得没有那么威力强大了。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在发展自己的远程巡航导弹,中国已经多次展示了其陆基和空基部署的远程巡航导弹,据信中国这种AKD-20巡航导弹的性能并不亚于战斧导弹,而俄罗斯在冷战时代就已经拥有了类似型号,并发展成一个庞大的KH-55远程巡航导弹家族,而且其还发展了隐身化的KH-101/102巡航导弹,具备更强的突防能力。尽管美国也拥有类似的隐身巡航导弹,不过其射程较近,难以与俄罗斯产品相比。
近日,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发表文章称,俄罗斯的“侵略性”不断增加,中国也在发展新型的核导弹,部署先进的战略武器,这使得核武器比十年前更加重要。对美国来说,重要的是对其核威慑力量进行现代化升级已应对未来潜在威胁,美国空军最新研制的下一代空射巡航导弹是维持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威胁力的关键一环。美国空军计划投入90亿美元采购1000枚下一代巡航导弹来替换现有的战斧导弹,以确保美国的核威慑力始终有效。
军事评论员赵喜说,目前世界上拥有现代化轰炸机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国,在关于轰炸机的使用上,尽管美国和俄罗斯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等地都使用了传统的临空轰炸方式,不同的是美国轰炸机更多的是投掷精确制导炸弹用作对地支援,俄罗斯则是进行地毯式轰炸来显示实力,不过共同点都是他们的敌人不具备防空能力,顶多拥有一些性能低下的轻型高射炮的肩射防空导弹。目前,轰炸机的主要弹药已经不再是炸弹或者那些射程有限的空地导弹,而是越来越多的充当远程巡航导弹载机,这可以保证轰炸机的安全。对此,最为关键的就是其搭载的巡航导弹在发射之后能够顺利突防,战斧这种于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亚音速巡航导弹,面对中俄防空系统的时候已经难以保证其突防成功率,不过,鉴于美国在隐身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其发展的新型巡航导弹一定是隐身化的,而且应该还是亚音速巡航,对于击落他并不是很困难,困难的是发现,而最好的方式就是预警机,毕竟,地面雷达受到地形限制,存在太多的扫描盲区。
贵州遵义婚闹致新郎残疾,好友赔偿10万元。恶搞新郎导致新郎十级伤…
日军在华屠杀慰安妇影像首度公开 19秒画面惨不忍睹 光裸女尸堆叠如…
每个人都有童年,赵本山也一样,不过赵本山的童年过得甚是不易,单从赵…
江苏公公醉酒婚宴强吻儿媳妇 8秒视频网上疯传 给儿子戴“绿帽”扒灰…
近日,乌克兰发生了一起流浪狗袭击一名12岁小女生并撕碎吃肉的惨案…
周星驰自从2008年出演《长江7号》以后,就再也没有以演员的身份出现…
相信很多人喜欢去买彩票,期待自己能一夜暴富,但这往往只是一种期待…
说到上世纪90年代的香港女星,有不少人都是人们心中的女神,那时候…
不管这两个人以前有没有什么过节,但是以后肯定是有的了,你亲额头就…
关注微信 获取最新资讯!可拦隐身战机 神秘新导弹意外曝光
10月23日,央视一档介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节目中,出现了航天科工的空空导弹,防空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产品,其中一款仅展示了前半部份的防空导弹引发关注。
大陆微信公号“国科环宇”刊文介绍,节目中这款神秘的导弹,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研发的FM-3000中近程防空导弹,曾在2014年的珠海航展上低调展出。
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的专家介绍,FM-3000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垂直冷发射、360度快速转弯等导弹先进技术,具有全方位的探测和拦截能力、优异的抗饱和攻击能力和高效的信息化作战能力,可360度全方位同时拦截8个目标,边搜索边跟踪的固态有源旋转相控阵雷达,系统反应时间只有4秒,可进行垂直冷发射,弹出后点火,是区域和要地防空的主战武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据介绍,FM-3000能够有效拦截包括隐身飞机在内的各类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无人机、巡航导弹、战术空地导弹等导弹。同时,FM-3000还采用了先进的制导技术,采用了大量小型化集成技术,拦截弹体型非常小,在拦截飞机类目标时,最大距离可扩大至30公里,对导弹目标的最大拦截距离为20公里。
在作战性能上,FM-3000采用主动寻的与末端制导的复合制导体制,配合旋转相控阵雷达以及全项指令控制技术,能全方位作战。
而FM-3000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另外一大特点就是采用旋转相控阵雷达技术,该技术将搜索雷达、跟踪雷达功能结合起来,一部雷达取代两部雷达的功能,再加上其他一些特殊设计,使得整个防空系统能够全方位作战。
有军事专家分析称,FM-3000是中国研制的新一代中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对抗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目标,既可以独立完成防空作战,也可以综合进其他防空武器之中,形成一个综合性的防空体系。
从公开的资料来看,FM-3000中近程防空导弹已经具备第四代防空导弹的一些特点,也是中国第一款公开展出的第一部雷达真正实现了空情搜索和火力管控的防空系统,这款导弹或者同类产品有望尽快装备解放军。
有观察认为,具备体积小、重量轻、制导精度、威力大、机动性能好等优点的FM-3000如果装备中国军队,将增强解放军抗击对方精确制导武器打击的能力。
声明:本号文章均为原创作品,若需转载可以不取得授权,但请注明来源。谢谢。
想要第一时间看到原创文章?
点击下方,订阅“舆情分析师庞胡瑞”就可以哦!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鎮ㄧ殑浣嶇疆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大的导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