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修女也疯狂1电影必须要具备哪些条件哩

繁荣之法(大川隆法作品)
繁荣之法(大川隆法作品)
作者:大川隆法
继去年的百万畅销书《幸福的革命》之后,我有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这本《繁荣之法》能成为将人类从世纪末的黑暗中拯救出来的“救世之法”“救世的精神”。
袭击日本乃至世界的经济危机,如果将此仅视为经济现象,则还不够全面。那是全体人类的危机,是为了孕育下个千年(千禧年)的根本范例(思维方式?认知框架)而产生的创造之苦。
在列举通俗易懂的时事性课题的同时,我将《繁荣之法》论述为教育论、灵界论、成功的人生论、企业及国家摆脱经营危机论、甚至呼吁有关信仰论的价值观革命。
二十一世纪以后,日本及世界的真正繁荣,将起源于这本东洋之国发行的书籍吧。涉及到人类能否幸存和根本价值观的动摇,阁下及整个国民能够承受起这样的冲击吗?
一九九一年& 一月
幸福科学总裁& 大川隆法
第1章 超越心的教育
——带来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1学校教育——日本式背景
提倡“心的教育”的前提
将一个学生的过错归罪于集团责任的愚昧
否认偏差值是在偷换概念
一生中努力最能得到回报的时代
知识给人带来幸福
以学力来评价学生
从失败中获取教训
2 人生成功的关键
积极思考与自我进取
心中持续播种良性种子
每个人都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思考力”才是人生胜利的关键
第2章 灵界的真相
——如果知晓灵界,便能寻找到真正的繁荣
1 向来世启程
原英国皇太子妃戴安娜——真正的死因
特蕾莎修女——灵界的课题
2 灵界的不可思议
同此世完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
转生轮回的构造&&&
此世也是灵界的一部分
睡眠中的灵界体验
3 日本根底中的精灵崇拜
电影《幽灵公主》所描绘的世界
日本有诸多自然崇拜
传授价值观的高等宗教
4 极乐的光的世界
讲述灵界极乐的《永远之法》
灵界是“意念就是一切”的世界
成为尊敬宗教的国家
第3章& 追求繁荣的思维方式
&&&&&&&&&&&&&&&&&&&&&
——将自己同他人的幸福一体化的人生方式
1 人有“信仰的本能”
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
遵照佛神之心而生活
2 四种好习惯
反省——纠正错误、消灭罪恶
读书——智慧的宝库
勤奋——以工作为乐
适当的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
3 成功的本钱
自己积蓄资金
4& 繁荣人生的“奉献之心”
不存在一个人的幸福
&“为社会,为别人”有益于自己
第4章 获得成功的思维方式
&&&&&&&&&&&&&&&&
——靠努力和智慧来跨越时代
1 通向成功的途径
心中描绘正确的理想像
坚持到最后
通过新思维作战
排列优先顺序
2& 国家运营的要点
财政赤字是民主主义的产物
要求行政具备与民间同等水平的处理能力
3 日本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繁荣的条件
国家百年之计——防止少子化
完善住宅?交通环境
提高学问的实用性
4 经济萧条时期的经营窍门
缩小亏损部门,实现“稳赢战略”
强化经营体制及投资人才
5 战胜困境、开创未来
银行及邮局的将来
坚持到底方能取胜
第5章 信仰革命
——祈愿无限的发展
1 根深蒂固的唯物思想
2 误解释尊大悟的日本宗教界
3 教育的成立离不开宗教性真理
4 幸福科学才是未来宗教
5 实现“信仰引发的革命”
第1章 超越心的教育
——带来幸福的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1学校教育——日本式背景
提倡“心的教育”的前提
以一九九七年发生的中学生残酷事件为契机,“必须重新审视学校教育现状”的舆论不断高涨,政治家及教育部的官员发言强调“心的教育非常重要”等,但我却感觉到了历史的讥讽。
一九九五年施行了宗教法人法的“订正”,形成了教育部束缚宗教团体的形式,仅二、三年后却又强调心的教育的重要性,看到这一点,让人感觉到出尔反尔。
若要重视心的教育,就理应必须更加关注宗教。因此,恕我出言不逊,给我的印象是“日本的政治家也处于心烦意乱之中”。
政治家发言强调“心的教育”,我不免会想“他们是出于怎样的心情口出此言的?难道不觉得羞愧吗?”政治家首先应该接受心的教育吧?现在日本的政治家是否明白心的含义?对此我怀有疑问。
心这个词可以粉饰掩盖人们的批判,所以政治家才会使用这个词汇吧。
或者是因为最近关于emotional(情绪)的领域的“EQ(情绪智力)”这个词很流行,也出现了与此相关的几种书籍。也许是想慢慢向这方面发展。
但那大意就是“每人的心境不同”“人缘好才能取得成功”“锻炼心智才能取得成功”,类似的内容自古就有,并没有什么新颖之处。
归根结底,如果要倡导“心的教育”,就需要考虑“心的状态与学校教育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
将一个学生的过错归罪于集团责任的愚昧
在日本,一旦有小学生、中学生及高中生牵涉到暴力事件,马上就会有人叫嚣“这是学校教育的荒废”,及产生“残酷的应试竞争滋生了那样的少年”等舆论,导致校长以下的全体师生进行“学校全体忏悔”,甚至“教育部全体忏悔”的倾向。我认为这是极为日本化的一面。
日本是非常容易受“气氛”支配的国家,一旦发生某种象征性事件,与其相关联的人们就会出现朝着同一方向行动的倾向。我认为日本人还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
引发事端的学生及与其个人相关的人进行反省固然可以理解,但让与其无关的人们一起进行全员忏悔,不是将责任归咎于个人,而是推卸至应试战争的体制及制度上,这真是无稽之谈。
究其源头,应该受到谴责的是个人、家庭。
若某人犯了罪,责任在其自身。未成年人的话,其家庭及与之有个人关系的人,对其造成影响的人们也有责任。最根本责任还是在于本人及家庭。
若要追究校长等的管理责任,或许会得到“不管怎样,同学校方针有关”这样的答复,但根本上还是有必要接受由班主任呈递报告。
不管是凌辱事件等学校教育荒废的问题,还是接待财政部官员的问题,或者过去的RECRUIT会社事件,一旦发生某件象征性事件,日本人就会受气氛支配一起行动。在这样的思维形态中,没有对通过个人的权限、责任以及个人的自由意志所选择的后果进行追究的姿态。
究其原因,从某种意义上可追溯到学校教育。“一视同仁的集团教育”衍生出“护送船队方式”的社会体制。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批判这种体制的大众传媒及社会整体的风气本身也同样处于一视同仁式、护送船队方式中。
宗教中个人责任是根本,没有集团承担责任这一说法。宗教认为“所有一切皆为每个人自己的问题,个人的思维及行动的责任都归于个人”。
例如,同样身为佛教信徒,但有人会去极乐世界,有人就会下地狱。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在过去的两千数百年间,无法弄清楚有多少佛教信徒,但如果有信徒持有“佛教信徒中若有人下了地狱,那便是佛陀的责任,佛陀也必须在地狱中反省”的看法,这种思维方式是有失偏颇的。
佛教中有“佛陀指满月,但每个人看见的满月又不同”的比喻。这就是所谓的“指月的比喻”。
教义已经阐述,至于如何学习,怎么实践则完全是个人问题,不能看成佛的责任。
教育的问题中也有类似之处。不充分地去追究个人责任,归根结底,这就是举国上下立刻骚动起来的原因所在。
日本诸如“制度及体制的责任”“政府机关及业界的责任”这样的做法实在太多了。这虽然是二战前开始就有的日本特征,但将事情仅归咎于集团的做法,总归是头脑愚昧的。
仅靠口号和气氛行动的人,就是集合灵和军蚁的行动方式,是各人不具备判断责任的证据。这意味着人们的知性很低,以及存在这样的精神土壤驱使他们对整体趋势无法说出“不,我是这样考虑的”。
但是,以个人的责任进行判断、发表意见,就必须具有欣然接受其结果的勇气和气概。
否认偏差值是在偷换概念
政治家及政府官员所使用的“心的教育”一词的意思并不明确,就像裹上松软的糯米纸一样,若将“以分数及偏差值来互相竞争学习成果的事情,马马虎虎就可以了”这类程度的事称为“心的教育”的话,我感觉它会向更日本化的道路发展。感觉会受到某种“鬼怪”的支配。
要想进行教育改革,就有必要切实认识到,根据各人的努力?精进来拓展空间,换言之即切实地意识到“self
help(自我进取)的精神”,若以佛教来说,就是指“缘起的理法”能够开辟道路。
不管什么时代都有水平低的人,即便发生了一部分中学生的持刀事件,也没有必要举国上下都慌慌张张。这类人尚处于接受教育之前的水平,因此马上给予处分,令其切实承担责任即可。
如果不加以区别,全体都同样对待的话就会产生问题。学校教育中具有“必须让所有的学生都毕业”这样的和善之处,但这样反而会带来损害。
对于那些不适合学校的学习,难以接受高等知识教育的人,让其去从事体力劳动方面的工作为好。这类人本来就适合从事那种受严格师傅训练的工作吧。因此,选择那条道路更为合适。
因为一部分学生发生问题,就对全体学生的携带物品进行检查,翻看他们的书包,这本身才是问题。
归根结底,进行“宗教攻击”的反作用,导致出现了必需宗教的形势。若要谈论心的价值,务必要意识到宗教的价值。
原本,若谈及民间宗教对教育问题是如何看待的话,那大体上就是对报纸社论现学现卖的水平。
因此,旧宗教中经常会出现“不允许竞争”“必须对全体成员一视同仁”“即便考试只得了六十分,也必须按照满分对待”的争论。
但是,一旦采取这样的思维方式,整体水平就会降低,结果就会导致又返回到古代。
学校教育中偏差值经常会成为话题。教育部现任的科长曾经发出“因偏差值决定的一刀切教育行不通”的争论。
但若因“偏差值不好”就放弃偏差值的话,下次“排序也不公平”也会成争议,再下次“打分数也不好”就也会成为争议吧。类似这样的话一旦开始提及,就会没有尽头。
本质性的问题不在于偏差值。
将偏差值视为问题的人,多少属于意识形态支配型头脑,在用“制度、体制本身有问题”的议论来偷换概念。
学力是会增长的东西,因此就需要一种标准去测量这种变动幅度。一旦否定测量学力的增长、“增长学力是件好事”这样的价值观的话,那么教育的根本就无法成立。
若对教育内容本身没有自信的话,也可能会导致这样的争议吧,若认为“受教育也毫无意义”的话,最后就会成为“最好还是放弃受教育为好”这样的事吧。
然而,如果进行教育的结果是产生有价值的东西,那么增长学力就是好事。因此,应该认为朝这个方向不断向前推进即为善。
学校教育的鼻祖教育部的官员之所以否定偏差值,我想大概是以期求得大众传媒的认可,这就让人觉得他们像谋求选票的政治家一样。
一生中努力最能得到回报的时代
孩子们十年、二十年一直追求学习,不断重复着因成绩高低而带来的悲喜剧。因此,这是非常困难,令人觉得揪心。但成为社会人回过头来看的话,难道不认为“他们是生活在公平的、值得感激的世界中”吗?
长大成人开始从事工作后,无法明确测量“付出这么些努力,会收获相应的结果”。难以弄明白“到底付出多少努力,才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例如,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会有同上司持相反意见、不能很好处理人际关系,、也会出现同公司及部门的方针格格不入的事。实际社会当中,并没有“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这一说。
另外,通过自己的工作,即便使公司财富积累大增,却不会涨相应地工资。长时间持续取得成功的话,工资可能会一点一点地涨,即便在“我为公司带来一亿日元的收益,而公司却因他损失了五千万日元”的情况下,但若提到工资差别的话,也不会出现那么大的差距。
由此看来,实际社会是非常不公平的世界,同付出的努力相符的结果不会直接出现。
与此相对,所谓的学生时代,是只要努力学习就会出现同学习相应的成果,从这层意思上看,学生时代是非常公平的世界。
学习英语的话就会提高英语成绩,学习数学的话数学成绩就会提高。只要学习,就会相应地提高成绩。期中考试及期末考试集中努力的话,也会相应地提高成绩。虽说应试残酷,但如果坚持二年、三年不懈努力,也会出现相应的结果。
当然,也有付出努力而没有得到好结果的情况。但事实上,这也属于努力的范畴之内。
努力的目标有时也会超出自己的能力,通常从自己现在所处的立场看来,还需要一定程度的努力。只要在此范围内学习,从结果来说,成功失败参半。
更进一步来说,还能学习创造条件等方法。
如此看来,我认为“承认以学力为基准的努力的价值,绝不是坏事”。
对于还在人生的基础阶段学习的人们,教给他们学力以外的“场外乱斗”的法则,未必正确。
我想有很多捷径,比如“一旦踏入实际社会,懂得喝酒的方式比学力更重要”“不擅长玩麻将就无法发迹”“总归网络人脉很重要”“门路不可缺”“懂得阿谀奉承便可发迹”等。
然而,对于未满二十岁的人来说,不应该教给他们这些。类似这样投机取巧的方法,总会在社会上有学习的机会吧,在人生的基础阶段,重要的还是要教给他们“奋斗努力,就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公平的世界观。
知识给人带来幸福
也有“在学校学到的东西踏入社会中毫无用处”这样的思维方式。的确,在学校中所学到的东西,首先无法原封不动地在实际社会中直接套用。
然而,为了在社会中从事工作而得到报酬,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讨论工作”,而对此能否胜任,则是由在学校是否扎实学习而决定的。学生时代没有扎实学习的人,是无法深钻工作实质内容的。
在学校踏实地学习,在某种程度上体味过成就感的人,都拥有深究钻研工作的倾向。这是有用的价值。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类似“创造出具有独创性的东西”“思考出别人都没有想出的难题”这样的价值,但即便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钻研工作的人,我想也达到了有益于社会的一定基准。
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们“知识就是力量”。必须教给他们“知识能够产生力量。了解某个领域,结果就能成为力量”。
并且,也有必要让他们懂得“知识能赋予他们自由”。拥有知识,就不会被别人的意见所迷惑,能够独立地进行自我判断。
如果无法进行独立判断,便只能以集团主义采取行动,便会导致人云亦云的人生。这是因为知识缺乏而导致的。如果只能同别人在集体中一起行动,也就意味着不具备自己进行独立判断的知性。
我们常说“真理给予了我们自由”。真正的知识能给予我们自由。只有获得真正的知识,才能进行自由判断、自由思维。无法做到这些的人,说明他们的知性不够充足。
若能扎实地获得知识,便能获得自由,获得了自由,最终也就能获得幸福。因为自己的心中可以拥有幸福的基准。
幸福的基准在自己身外的人,最终不会成为幸福的人。苦苦追求周围人所说的“那样的人是幸福的吧”,是得不到幸福的。
但是,如果通过自己内在的力量来获得自由,就能够得到幸福。获得自己内在的自由,就能够得到幸福。
如此看来,知识就是力量,而且知识也能给予人类自由,最终也就给予了他们幸福。
学校的教师,有必要懂得这个因果关系并传授给学生。因此工薪教师是无法胜任的。认为“只要做好工资份内的工作就好”的教师,即便再怎么教,也是无法传达给孩子们的。
其人本身过着懂得获得知识的喜悦、爱戴知识、过着享受知识的人生,是能将这些传授给其他人的。而且不仅依靠语言,靠人生态度也可以传授。
以学力来评价学生
世间常说“不要重视知性力量”,然而我却认为重视知性力量不是坏事。
从缘起的法则来看,纯粹靠学力所测量的东西并不是不好的事物。虽然这的确不是万能的,但二十岁之前,在人生的基础阶段,靠学力来衡量事物并不是坏事。
我认为在这个时期说什么“以人为本”,以学力以外的标准进行评价的话,这是邪道。
以“一技之长”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为时过早吧。当然也许会有在绘画、音乐等艺术方面有才能的人,然而这对于大多数作为工薪阶层预备军的学生来说是没有关系的事。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不要令其太过考虑特殊的事物,有必要传授给他们扎实的基础。
必须教给他们自我锻炼的意义及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同时有必要淳淳教诲他们,随着学年的提高学力也会提高的意义,及步入社会后不断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
强词夺理进行攻击的思想也算是一种暴力,因此对这种思想保持足够的自卫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说“通过偏差值来一刀切并不好”,但若放弃偏差值,取代成绩排序、分数排序,能够取而代之的标准也有很多。一旦依靠面试、父母的收入及职业、社团活动的成绩等进行判断,就会出现不公平的世界。
年轻时候,还很难谈到以人为本。年轻人极富可塑性(就像粘土一样,具有可捏造成各种各样形状的性质),发生改变的可能性还非常大,在这个阶段衡量人物器量可以说是近乎不可能的事。
因此,在十二岁、十五岁、十八岁时检验人品是冒失之谈,不能太过于重视面试等。
我想在这时候测量人品显得为时过早,学校时代还是靠实力基准、学力基准才能够检验人格。在某种程度上理应以客观标准来检验。
只是,学力高的人在实际社会中是否能取得成功则另当别论。因为人世中取得成功的要素其他还有很多。
例如,学校中无法教给我们赚钱的才能。但是有些人生来就擅长赚钱,或者父母具有赚钱的才能,孩子们耳濡目染父母做法的情况也有。
本来,我们无法弄明白这些才能如何影响学校的成绩。有时会出现好的影响,也有这种才能发挥不出来的情况。
除此之外,还有艺术才能、文学才能,不管什么样的才能,若是真有出色的才能,最终会冲破土壤,定会发芽的。即便在学校无法崭露头角,但时机到来时定会发芽。
因此,虽然不能施加重压剥夺他们的才能,但中途荒废的才能,原本就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才能。若真是巨大的才能,一定会崭露的。
有爱好写文章的人,也有喜欢抽象性思维的人或钟情艺术的人,但不管是文学才能,哲学才能或艺术才能,出色的才能是一定会展现出来的。
如此,有必要认识到“除了学力,在实际社会中,也有获得成功所必须的才能”。但这样的才能还是进入社会中磨练为好。
挖掘孩子们的才能是父母的职责。父母一边观察孩子的学力,一边判断其适应性,必须考虑孩子具有怎样的才能。
学校的教师是是无法做到这一步的,因此发现自己所负责学生的学力,并授予他们学力就是非常重要的。之后,各人会走上各自的道路,那样就足够了。
从失败中获取教训
在一个学期中就完结缘起的理法是好事。
也会有失败,那是今后的重要参考。从对“为何没能达成目标。为何没能成功”的思考中获得教训,有益于今后的学习。
并不是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就是幸福,而反之则为不幸。努力不够充分而得到不如意结果,这对人生来说也是重要的教训。
“努力就会成功”这样的体验固然好,但“努力不够充分,或努力方向出错,导致失败”,这样的体验也是莫大的教训。
大多数人都容易进行天真的预见,相比较来说,越是能力低的人、才能不充分的人,越是容易进行天真的预见、过早骄傲自大。这类人很容易出现慢心,声称“自己非常了不起”。
若要对这类人进行训练,有必要将原因?结果的法则反复多次地实证给他们看。
有必要对容易产生慢心的人群稍微进行锻炼,切不可自由放任他们。这从长远来看,是为了使他们避免不幸人生的必要之举。
越是缺乏知性深度,就越容易产生慢心。越是努力也就越不容易骄傲自满。“还远远不够”的意识增强,自己不满意,就很难涌现出自信来。
因此,真正头脑聪明、有才能的人,意外地会很谦虚。自己对失败的情况及无法顺畅进行下去的情况了如指掌,因此也就不容易持有“已经取得成功了”这样的成就感。
但是,单纯的人马上就会骄傲自满,之后便会失败。希望大家能清楚这一点。
2 人生成功的关键
积极思考与自我进取
关于学校教育,已经论述过“学力这把标尺并不坏”,接下来打算阐述心的法则。
这属于心理学或宗教的领域,人的心有决定自己未来的力量,根据不断持有怎样的精神态度,人生就会发生改变。站在指导孩子立场上的人,有必要懂得这一点。
经常会有“拥有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开朗的思维方式很重要”这样的言论,我也基本上也是赞成的。我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也就没有了成功的动力。事物百分之百完美的情形并不那么多,所以朝着能出现积极效果的方向来思考事情非常重要。
只是,仅是单纯地思考也未必就好。需要以“脚踏实地不断努力”的精进态度为基础,保持开朗积极的思维方式。这是关键之处。
拥有光明思想而失败的人,大多是预想过于天真。以光明思想来弥补自己努力不足类型的人,容易因为预想天真而失败。不去做该做的事,而是强调“迟早会变好”,失败是注定的。总之,对自己不能过于宽容。
当然,从决定心的方向性的意义上来看,积极思考是非常重要的。持有积极思维的人,最终大多会过上幸福的人生。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积极思维同自我进取的精神结合起来。
只有积极思维而没有自我进取精神的人,基本上都是他力本愿型,有“神灵、佛祖都会护着我”这样的思维方式。
从将心的痛苦和烦恼托付给佛神的意义上来说,是有效果的,这是事实。作为对“想要马上得到结果”的焦虑之情的抑制力,借助他力也是很重要的。
但是,疏于提高自己的思想不是真理。这只不过是一时性的麻醉药、镇定剂罢了,并不是最终的东西。
因此,在持有开朗的、建设性思维方式的同时,就像硬币背面一样,持有勤勉的自我进取的精神亦不可或缺。而且,为了不使自我进取的精神不偏向于“否定神佛”的思想,就必须要拥有健全的、宗教性的精神性。
切不可认为个人主义是“与所有人进行竞争”或产生唯物论的思维倾向。为此,良好的人格是非常重要的。“人品好”这点必然是同信仰心联系在一起的。信仰佛、神的人基本上人品都会变好。
总之,保持良好的人格,同时作为个人,立足于自我进取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生命也好,身体也好,都是佛赋予的东西,所以要充分地加以利用,“这个现世的世界,实际社会都是佛所给予的‘磨炼自己的学校’。就像小学、中学一样,实际社会也是学校。我们必须在其中磨练自己。它是如此宝贵的环境”,以此想法去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心中持续播种良性种子
我的著作《青春赠言》(幸福科学出版发行)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心中播种什么样的种子,如何下功夫去培育它,这就是人生成功的全部秘诀”。虽是很简单的话语,但事实确实如此。
仅是播种子固然不行,但不播种更不会发芽。若不去播种构筑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生的方向性及努力的方向性的种子,则什么都不会开始。
首先,必须要思考“自己想要做什么?以什么为目标?理想是什么?”然后进行播种。不懂得去播种的人,就只能虚度人生。
然而,大概超过半数以上的人都不会去播种吧。
还有不播种良种而种恶种的人。也有人播种类似毒麦种子一般,毒害自己的种子、自我破灭型、自我破坏型的种子。
这是每天将阴暗的念想带给自己心灵的人,播种这类恶种,有时也存在播种它们的理由。
这其中既有受父母、家庭、地域等与生俱来的环境的影响的缘由,也有孩提时代、学生时代或者踏入社会后的各种各样的经历而带来的经验,即便强调“不要给心播种恶种”,但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
例如,有幼儿时代起就是单亲或父母双亡的情况。也有父母事业经营失败,为躲避贷款而半夜逃走的情况。这类事件是孩子们难以预料,无法左右的事件。若父母连夜逃走的话,之后孩子如果不拼命努力,就很难完成正规学业吧。
或者有时家里会有病人出现,家人遭遇事故。考试当天,也会发生事故或疾病等无法预测的事态。
就算考试合格入学,如果受到狐朋狗友的教唆,就会整天游手好闲做尽坏事,最后受到退学处分,也有参与社团活动而受伤的情况。
诸如这样,人生中会发生不幸的事件,已经发生的不幸事件本身是不会消失的。
然而,是否将这种恶种播种到自己的心田中则是各人的问题,若认为“这是恶种,还是不要播种为好”的话,则不会播种下去。
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开朗的思维方式可以防止播种恶种。拥有开朗的思维方式就能将恶种弹开,从而不会落到心田。
人世间,即便对本人来说是非常不幸的事,在其他人看来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认为“这是常有的事情”。
例如,辞职创业的人即便叹息“事业失败破产”,周围的人也会说“据说独立创业的人,五人当中只有一人能成功,破产是很常见的吧”。
还有,即便叹息“没能进入好学校”,周围人也会说“99%的学生都是这样”,叹息“学校的成绩无法取得‘优’”,也许会听到“大部分人都这样。取得‘优’的人并不是那么多”这样的言论。
所有科目都取得“优”,毕业后当了公务员的人,现在又被大众媒体欺负,世间不会事事如意的。
类似这样的事数不胜数。若要刻意寻找不好的种子,那是没有尽头的。但是,若在心田播种培育恶种,它就会在心中发芽繁茂,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还是有必要注意不要播种恶种。
从幼年时期到二十岁左右,由于非常单纯且具有很强的感受性,即便警告“不要播种恶种”,也会有将其播种到心田的情况。成人之后,若注意到这点,下次就一定要留心不要让这种恶种繁茂成长。
如果无论怎么努力恶种都生长起来了,那就播种培育同恶种方向相反的种子。如果无论如何都无法去除恶种,相反地播种良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过去的不幸事件在心中扎根延伸,无论如何都无法消除的话,那么就去播种对自己来说属于良种的种子,并培养其成长。因为人的心中无法同时考虑两件事情。
幸福的人不会同时感到不幸,不幸的人也无法同时感受到幸福。思考积极事物的人不会同时去思考阴暗的事,一味沉迷于阴暗事件的人也同时不会去思考阳光事件。我们是无法同时思考两件事情的。
假如一天当中醒着的时间为十几小时的话,这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想法是什么样的呢?这种思想所占的比例会把人分为生活在天国还是地狱,或者是乐观型还是悲观型。
因此,最重要的还是不要播种恶种,如果播种了恶种,那么就不要让其无限繁殖增长。如果无法抑制其繁茂,那么就去寻找良种。
良种实际上不用去寻找也会有,只不过平时我们不注意罢了。如果播种这种良种并培育,理应能够驱逐心中的杂草、毒麦。
一旦良种增加的话,成功的体验也会增加,就能将恶事从心中排除。并且,“看透了人生严峻的一面”这点就会成为此人的深度,不幸的过去则会成为“人生的汤汁”或者成为甘醇的部分、有味道的部分。
如同为了增加年糕片红豆汤的甜味而加入少许盐一样,经历苦难及难关,这本身就会增加其人的光辉。
有必要经常扪心自问“自己在心中播种了什么样的种子呢?”思考“恶种是不是太多了?是否播种了好种子并培育了这种好种子?”
我们偶尔也会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若父母、兄弟或朋友中有人持有这种思想,也会以“遗传因子”的形式受其影响,学校的教育课程中并没有这些,不管哪所学校都不会传授给我们这些。但是如果不懂这点仅凭感觉性而生活的话,恶种是很容易侵入的。
因此,若父母、兄弟及朋友当中有思维积极的人,那么可以说这是非常幸运的事情。
每个人都成为“幸福的生产者”
《青春赠言》的“后记”中写道:“只要将自身的幸福与全人类的幸福统一起来,希望就一定能实现”。
人世间,有祈愿“想要幸福起来”却无法得到幸福的人。这是持有“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不幸基础上”思维方式的人。
这样的思维方式叫做零合型的幸?不幸论。也就是“十个人分一个馅饼,一个仅能得到十分之一,但若有人取两份的话,其他人得到的就会减少,取三份的话,别人得到的就会更少”的思维方式。
在经济停滞增长的时代里,就会成为这样的社会。经济增长停滞,公司处于完全不发展的状态,公司的收入也不会增长,当整体的工资水平不增长时,一旦出现工作出色的人,他就会拿更多的工资,这样一来,其他人的收入就会减少。
这在公司中是实际存在的。当公司的总收入不变时,当某人得到时,相应地其他人就得不到。
在持有零合型、平分馅饼型想法的人中,有从心理上无法得到幸福的人。这类人当中,所谓的“好人”居多。由于他们是老好人又非常温柔,因此即便有“想要成功”的想法,也会顾及“一旦自己成功的话,是否会给别人带来不幸”而半途而废。
拥有宗教性人格的人中有很多这样的“小龙虾型人生”(就像小龙虾一般,一旦发生什么事,就有马上向后退缩的倾向)的人。
的确,如果时间停止,仅考虑“此时此刻”的话,平分馅饼的情况还是存在的吧。如果把一个蛋糕分给几个孩子,若有拿大份的孩子,其他孩子得到的就会变少。
但是,仅是站在“此时此刻”的观点上这点成立,而时间毕竟是会流逝的东西。
例如,一同入职公司的人还是普通职员,但一旦有比其他同时期的职员早一、两年晋升为科长的职员,就会有其他人发牢骚“仅那个家伙晋升,都怪他一个人得分,致使其他人的分数降低,我们的工资还低于平均水平,晋升也迟缓,那个家伙真无耻”。
站在那个时刻来看的确是这样,然而,若晋升为科长的人说“比同期入职的员工早晋升为科长,这对不起大家”,而辞去科长职务返回普通员工,以为这样就能圆满收场的想法是非常狭隘的想法。
先于他人出人头地的人,努力通过自己的发迹,使得全体所得有所增加就可以了。通过自己活得幸福,也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只要推进工作进度就可以了。
考试也是同样道理。升学考试中的升学人数是固定的。因此似乎还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在一流学校或有名补习学校发生炸弹爆炸,一旦那些学校的考生死亡的话,也许我就有机会能通过了”。
但是,这是非常不幸的想法。这种想法不仅无法给自己带来幸福,也无法使全体人类幸福。
即便有升入好学校的人,或职业中取得成功的人,只要他们能为周围的人带来比全体平分时更大的幸福,结果就能使得大批人过得幸福。
某经济评论家曾经说过“五千人当中天才的概率差不多只有一人。出现了一个天才,创业成功的话,与其相关联的五千人就都能有饭吃了”。
我们姑且不论五千这个数字正确与否,假设是这样的话,这意味着人和人之间的能力大概有五千倍的差别吧。学校考试的分数当然不会有这么大差距,工薪阶层的工资也不会有五千倍的差距,但五千人中却会有一人是天才。
五千人中有一人的比率稍微低些,但“即便没有到达天才的地步,但千人中大概有一人是中等天才,那么如果这个人出现,千人左右就都能有饭吃。另外五百人中若有一人是小天才,那么如果这个人出现,五百人就能有饭吃。甚至百人中若有一个杰出人才的话,那么如果这个人出现,百人就能跟着混饭吃”,这样的想法我想是有可能的。
因为有“自己的幸福会给他人招致不幸”的平分馅饼型思维方式、无法使自己过得幸福的人,必须懂得“只要出现杰出的精英,很多人就会有饭吃”的思维方式。
这其中甚至有人独自一人就可以振兴国家。反之也有人独自一人就可以破坏国家。将什么样的人立为领导者,会导致政治、经济或公司发生各种变化。
宗教性倾向强的人中,持有“自己的幸福会招致别人的不幸”想法的人居多。那么请立刻抛开这样的想法,培养“五千人当中只要出现一个天才,那么五千人都能跟着混饭吃”的想法。
并且,若认为“十人中会有一人优秀,这个人也可能是我。如果我奋斗,也许十个人就有饭吃了”,也就能从“那家伙拿的份多”这样狭隘的思维中解脱出来。最好能持有这样的思维方式。
认为“自己过得幸福对他人来说是件坏事”的人,再加上潜在意识中这么认为的人,数量会有很多吧。这种人必须使自己的幸福同全人类的幸福相一致。
“自己过得幸福同全体人类的幸福是相关联,现在可能还没有实现,但迟早一定会实现”“如果自己过得幸福,作为回报,就必须将自己的幸福返还给他人。必须要给他人带来幸福”,保持这样的心情是很重要的。
这类人的增加就意味着所谓的“幸福的生产者”增多。这样一来,更多事情就会步入良性循环。
“思考力”才是人生胜利的关键
前面讲了很多,归根结底就是心的法则的问题。心是既可以耕耘,又能够磨炼的神奇之物。
只是,关于心的妙用法,学校不会教给我们。若碰到懂得的有缘人能教给我们,若不是这样就只有我们各人自己去感悟了。
心是可以耕耘、磨炼、成长之物,具有非常大的价值。根据磨炼方法不同,可以使心的能力千倍、五千倍甚至一万倍地放大。首先请知晓这一点。
磨炼身心并取得成果的人都懂得这点。十年、二十年认真磨炼身心,并取得与之相符的结果的人,“那个是关键点”“那是人生的分水岭”这样的事数不胜数。但是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弄明白这些,只懂得抽象论罢了。
因此,人必须意识到心的法则。
社会是以学力及学历为中心而运转的,因此仅通过头脑的好坏而断定幸?不幸的人很多。然而,最终胜利的关键却在于“思考力”。
每个人所拥有的“思考力”中,既有天生的部分,也有很多努力的余地。
如果想做好工作,每天就必须坚持思考“如何才能更出色地完成工作。如何才会有更好的结果”。
如果陷入僵局了,那就施行变革,舍弃一贯的做法,创造出新事物。并且继续思考。如此反复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经营商店也是如此。蔬菜店也好,香烟店也罢,不能只是漫不经心地行事。必须进行思考。若能思考“如何才能招揽更多的客人。如何才能更加讨客人欢心”,就会获得创意和窍门。
前几天,有机会去地方城市,参观了当地的大书店以及东京的书店的分店。
在地方书店来回转一圈的话,就能感觉到乡土气息,给我的印象是“新刊很少”。我想大概是商品的运转率不好,卖剩余的书堆积了好几年。
与此相反,东京的书店的分店的布局设计则完全不一样。而且试着看看有什么样的书,畅销的新书大量地平面摆放。一眼就能看出平摆的书没有重样,我觉得“品味完全不同”。
如何摆放、摆放什么、如何打动人心这些做法,这两个书店完全不同。
东京的书店的分店,仅扫一眼店内就能感觉到都市的气息,我想要的畅销书就在眼前。
相反,地方的书店却尽是摆放着我不想买的书,大概是学习不足或品味差吧。感觉还需要进行钻研。
归根结底,为了发展事业并取得成功,“反复思考”就是非常重要的。
这点对于鱼店、蔬菜店来说也是同样的,为了能招揽更多的客人,店员们就必须反复思考。开店后仅靠等待是万万不行的,不断持续思考,才能开拓道路。
请一定要明白“思考力会衍生出很大的附加值”。并且请谨记“为了培养思考力,青年时代的知性训练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从这点来看,也有必要将幸福科学的思想更加传播开来。
身处烦恼的人、人生中碰壁的人,阅读本会的书籍,如果能发现一行能成为参考及人生启迪的内容,就会获得远超本书价格的价值。
如果能遇到启迪心的方向性及未来的书籍,就会产生数千倍、数万倍,根据不同情况甚至是数百万倍于原书价格的价值。
我祈愿幸福科学的书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某个契机。
本章以“心的力量”“思考力”为中心进行阐述。希望大家能够不被世间轻浮的言论所左右,而是能够发现更本质的部分。
第2章 灵界的真相
——如果知晓灵界,便能寻找到真正的繁荣
1 向来世启程
原英国皇太子妃戴安娜——真正的死因
一九九七年秋,原英国皇太子妃戴安娜和印度特蕾莎修女相继去世,引起报纸及电台等的一片哗然。因此,我想人们对“何谓人的死亡”的关注度也会高涨。
她们死后不久,我对这两位的情况进行了灵查。若是报纸、杂志或电视的话,就会到现场采访,但我是“以灵眼来观察”。
但关于戴安娜妃之死,恰逢英国举行盛大的葬礼,没有太深入了解。
采用国民葬,当我看到数百万的国民对其死亡感到悲伤,并护送灵柩的情景时,仅从“成为信仰对象”这点,我感觉到她身上充分地体现出能称之为女神的伟绩。如此多的人为之痛惜,从信仰的角度来说符合了女神的条件。
话虽如此,但与之作为交换的如果是英国王室没落、出现悲剧的话,在那里就会出现一个地狱界,会成为负面因素,所以她的去向还有未知因素,但从形式上我想她已具备了成为女神的条件。
但即使具备了成为女神的条件,像她那样年纪轻轻便突然遭事故而亡的情况,通常是不能马上回到天堂中去的。因为死于非命的人,怀着“还想在地上界多活一段时间”的想法,对地上世界的执着非常强烈。
因为对来世并不持有强烈的向往,所以她仍然对这个世界保留着诸如“遗留的王子们会变得怎样?自已计划的新生活又会变得怎样?”的执着。不管什么样的人,都在某种程度上会有这种执着。
死后不久的她,心里仍然保存着那种执着,所以不会完全脱离地上界进入天上界,我认为“她在死后两、三个月左右仍会留在地上界,仍在关注着自已葬礼的情况、遗留下来的人们的情绪变化等诸多方面”吧。
她当时的感受是悲喜交加,大批人惋惜自己的死亡使她感到意外,“死后被如此地痛惜,活着的时候为何不稍许对我善加评价。生前猛烈地抨击,而死后却有如此转变”,多少会有不满的情绪。
关于她的死,世上当然会有“为何那么年轻便亡故了”的疑问,和“大众传媒造孽”这样的说法。
但若用灵眼来观察的话,我却认为“她在地上界的使命已经结束了”。
我想恐怕有灵人认为“倘若她活到六、七十岁,悲惨的人生、苦恼的人生就会随之延长。如此她成为女神也会变得困难起来,是时候该升天国了”。也有这种方式的慈悲。
特蕾莎修女——灵界的课题
几乎与戴安娜王妃同期,被称为“印度圣女”的特蕾莎修女在印度的加尔各达逝世。
她去世后,我同她取得联系。
只是,对于生前并不认识的人,去世后马上同其直接取得对话,多数情况下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通常会委托介绍人。我咨询熟悉的灵人“可以同此人取得联系吗?”委托灵人进行斡旋。
对于基督教徒也许是难以置信的事,但我委托自己多年的友人即耶稣·基督“我想与特蕾萨修女对话”。于是同她进行了少许交流。
虽说是谈话,但对方若是光天使(高级灵)的话,便有可能跨越语言的障碍进行意识交流。
但若对方是刚刚去世的人,做到这点稍微有些困难。因此,与特蕾萨修女以稍偏于英语式的意识进行了对话。她的英语非常具有originality(独创性),感觉像被截断了、砰砰地掷过来一般。
我询问道“现在是什么样的心境呢?”她回答“我的工作只在贫民街。我知道我已经死亡回到了灵界,但是我想回到贫民街的救援活动中”。
她是为宗教而生的人,而且活到了八十七岁,已经对这个现世没有那么留恋,但是仍然对贫民街的工作有些许执着。
于是,我教诲道“天国中可没有贫民街。天国是美妙的世界,天堂中的每个人都丰衣足食”。
即便如此,她仍拼命主张“救助贫民街的穷苦人民是我的使命”,我反驳道“的确这是耶稣所欣喜的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事,然而贫民街那样的地方,在灵界中只不过是地狱。刚去世的人下地狱界去进行救援工作是非常困难的”。
若想去地狱界进行救援工作,就必须在灵界积累一定的修行。
“灵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地方。被称为光天使、光指导灵的灵人们究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若不在灵界实际生活就无法弄明白。只有自己进行各种实际体验,才会开始明白“原来能做这些事”。
灵界的高级灵,可能以与具备肉体感觉的地上姿态不同的形式在进行活动,掌握这点需要花费少许时间。
我告诫她“若不掌握灵界的活动方式,以刚死后的灵体即使去了地狱界,也很难进行工作”。
地狱界有许多类似贫民窟的地方,光天使们去那里进行救援工作。但是地狱界也有应该叫做“凶灵”的恶灵,因此即便是光天使,在某种程度上,若不掌握灵界的作法及秘仪、精通灵能力的话,是无法自卫的。
地狱灵中被称为恶魔、撒旦的灵,持有非常强的念。因此就像在地面上的肉体中箭或者被刀剑割破而受伤一样,一旦受到他们强烈的破坏之念的攻击,虽是灵体,也会负伤。
我经常能见到去地狱界施行救援的天使受到攻击而负伤的模样。其中不乏有翅膀淌着血折翅而归的天使。地狱界是非常危险的地方。
我同特蕾萨修女的谈话总结起来如下。
“太过执着于贫苦人民及贫民街,未必就符合神之心。
天堂是非常富裕而美丽的世界,每个人都心胸开阔,充满自由。因此,即便是善事,若将心都过于集中到一点上的话,也无法同天堂豁达的自由和谐相处。
你在现世世界中,充分实现了拯救穷苦人民的菩萨行为,然而既然已经回归灵界,就必须掌握灵界的作法,学习天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这样引导说服她。
因为刚刚去世不久,所以当时特蕾萨修女所处的世界,还是处在四次元世界的入口处。
她必须在四次元世界学习灵界的事情,以求脱胎换骨。磨炼一段时间便会上升到五次元,之后是六次元,最终必须回归到本来属于她的世界即七次元世界,也就是菩萨界。
若要达到这个境界,我想她死后需要花费二、三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她必须学习灵界的东西。
除去执着强烈无法离开地上界的人,人在死后大约需要数十天左右就会离开地上界。回归到灵界的入口处,就是四次元的幽界,在这里到处都是人所不知道的事情,学习起来会很麻烦的。
因此,就在四次元世界到处都建造了学校。在这里汇集了升入灵界仅数个月或三年的灵,教给他们灵界的构造、机能及与地上界的不同之处等。
在这种学校执教的老师大多数都是处于成为光天使之前阶层的人。这些人经常到四次元世界进行授课。
因此,想要熟知灵界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2 灵界的不可思议
同此世完全不同的“空间与时间”
现代由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因此世间出现了许多同灵界非常相似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电视。
即便是地球另一侧发生的事,电视都可以在一瞬间将其图像画面放映在屏幕上,传达信息。将电视机这样匣子型的机械放置于家中,打开开关,不管是英国还是印度,画面图像都可以显示在屏幕中。
这同灵界非常相似。从这点来看,现世有相当接近灵界的一面。
只是,灵界没有同地上界相同意义上的“空间”的概念。因为灵界虽然“宽广”,但却没有类似作为地上界尺度的“距离”。
在灵界,虽然看起来是处在几十公里、几百公里之遥的地方,但若是关系非常亲密等心的位置相近的人,只要意念稍微考虑到那里,瞬间就会与对方相通。就像摁下电视机的开关显示图像一般,由于同对方马上能沟通,因此距离就如同不存在一样。
相反,即便就在身边的人,若互相之间心灵相隔的话,也会感觉非常遥远。
因此,即便处于同一空间中,甚至会有完全感觉不到对方的存在、擦肩而过的情况。若心所指的方向不同,由于无法进入到对方视野,就算一直走甚至接近到要撞上对方,也完全注意不到对方。
如此,灵界对于空间及距离的认识同此世完全不同,可以说更接近于电视机或者电话。
若拨通特定的电话号码,就可以同对方取得联系,从而沟通意识。另外,通过电话进行通话时,即便同对方相距几百千公里,守护灵及凭依灵甚至都可以在一瞬间出现。因此,电话是非常灵性的东西。
同电话一样,在灵界中,若想法相通便能同对方沟通,互相之间就会有距离非常近的状态。
由此看来,“空间的概念同此世完全不同”,这点是灵界的一大特征。
另外,灵界的时间概念同此世亦完全不同。这是灵界的另一特征。
现世中“现在是〇年〇月〇日〇点”能够固定。并且“手表所测量的一个小时,这个时间段对谁都一样,都是一个小时,一天也是如此”。
然而,灵界的时间概念却完全不同。事实上,灵界并没有共同的钟表,每个人都各自以不同的时间分别生存。这点也是从此世的感觉上非常难理解的。
但在灵界的感觉中,此世的时间可以看成“虚假”的,若从没有此世的钟表式时间的灵界来看,此世的时间并不是实时间,而是虚时间,可以看做是假时间。
钟表能计量的时间,每个人都拥有共同的时间,在同样的时间段上生存,这在灵界的人看来是非常不可思议。在灵界中,“应该没有共同的时间吧”,这样的感觉非常强烈。
如此,此世与灵界的时间感觉完全不同,因此同灵界的灵人谈论时间的话题非常困难,甚至有完全无法沟通的时候。
此世的时间,从过去到现在,现在到未来,就像流动的河水一样仅朝着同样的方向流淌。此世中,通过钟表所测量的物理性时间,大家都会坚信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要说灵界存在类似于此世时间的东西,那便是意识的流向。“哪个在前,哪个在后”这种前后关系,“有此因、结此果”这样的连锁,灵界也存在。
因此“这个在前,这个在后”“这是过去、这是现在、或未来”这样的连锁,在某种程度上,灵界也能够理解。但这是否是定论,就无法确定了。
灵界中,过去?现在?未来不是一条直线连接,而是像圆环一般呈现螺旋状循环,因此这到底是过去的时间还是未来的时间,有时无从得知。例如,有时以为在面向未来前进,实际上却是朝着过去的方向。
因此可以说灵界的时间呈现圆环状循环。这种圆环有大有小,若是最大的圆环,大概可以囊括几百亿年的时间吧。这类大型的圆环中,有数不胜数的小型圆环。
如果卷入灵界的时间圆环、漩涡中的话,时间就会以不同于此世的形式运转,以至于自己都无法弄明白看见的是未来还是现在。有时候也可以看成是由未来追溯到过去。
灵界的人们就是生存在这样的时间中。
灵界中,即便看到未来的图像,实际上也有可能是过去的,因此以灵界的经验去确认这是在现在发生的事情,还是在几百年前就发生的事情,抑或是在未来发生的事情是异常困难的。
另外,即便认为“这的确是会发生的事”,但在实际上有时仅仅是某个灵人心中所产生的现象而已。
每个人的心中,都会展开各种不同的想法。而且在灵界中,若接受某人心中的念想,就会将其看成是未来影像。但是这并不是未来影像,而仅仅是某人心中的想法而已。
这类事用言语非常难以说明,明确说的话就是“在灵界中,过去?现在?未来就如同洗衣机中的漩涡一般旋转”。
而且这种漩涡并不只有一个,而是有各种不同旋转方式的漩涡,每个人进入什么样的漩涡会因个人的意识而有所不同,因此无法确定。
灵界中的时间,就如同洗衣机中的水一般旋转着,即使将很小的衣物放进去,但若预测它在几分钟后会变成什么样,是极其困难的。
灵界的时间是以“往右转是过去的世界,往左侧转是未来的世界”这样的方式进行运转,因此把握灵界的时间是非常困难的,经常会被捉弄。
转生轮回的构造
若想要掌握灵界法则,就不得不在一段时间内居住在灵界。虽然有长时期居住灵界也对灵界的法则不十分了解的人,但就算是这类人,至少作为生活感觉,能够懂得“若如此思考的话,便会导致这样的结果”。
一九九七年由幸福科学制作的、在全国剧场公演的电影《海尔梅斯——爱宛如风》中,就有这样一个场景。
负责引导的妖精对进行灵界探访、来到湖边的海尔梅斯说“你若想在水中游泳,那么便能游,想在水面行走,也能实现”,因此“想要行走”的海尔梅斯,便能在湖面上行走。而潜入水中,不呼吸也能行动自如。
如上,所描绘的是完全不可思议的世界。
因此,刚回归到灵界的人在完全掌握灵界法则之前,就如同贴上新手标识而驱车的司机一样。因此,如果思考“能在水面上行走吗?潜入水中会不会溺亡?灵界所谓的死亡到底是怎么回事?”就会陷入大混乱。
掌握灵界的法则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但回归灵界,在一处呆上相当于此世时间三年的话,便能在某种程度上掌握。
一旦如此,便开始能在灵界走动。死后不久,多数情况下人会回到比本来要返回的世界更低的世界中,因此为了能够回归到本来的世界,就不得不先在低级世界过关。
死后,首先到了四次元世界,朋友、老师及邻居等比自己先亡而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就会来迎接。同这些人一同生活一段时间,慢慢就会觉得性情无法合拍。
当然其中有一些能同那个世界合拍的人。这类人充分享受着四次元世界的生活,认为“能够在空中飞、水中游,就已经足够”,然后会转生轮回到地上界。
然而,只要灵性意识稍微高点的人,就不会仅满足于这点。怀念“昔日的恩师”“小学时代的友人”,并同他们生活在一起时,但会逐渐发现“总觉得自己同他们的追求有所不同”。
因此,此世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并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总会有分别的一天。大批人目送“大概是去做新的修行”,自己会离开所居住的灵界村落。
这时,就会有“引导灵”从高层次世界降临,带领他去与其修行层次相符的世界。
若满足于新世界的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习惯了灵界的法则,当认为“已经没有什么可学习了”的时候,就能再次转生到地上界。
只是,即便从四次元世界上升至五次元世界,也会有人觉得“总觉得不够充分。感觉同在幸福科学学到的高级世界有所不同。是否还有光芒更亮的世界?这个世界虽然有很多好人,但长着翅膀的人(光天使)却似乎没有”,就会有人稍微感觉不满足。
这类人过段时间就会迎来同这个村落的分别之日,上升到更高一层的世界中。
一旦上升到高层阶段,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固然很多,但在灵界持续修行,最终会在某个阶段迎来他自己修行的“极限”。认为“百尺竿头已经很难再更进一步”时,就会再次转生到地上界。
如此,在灵界学习的期间也各不相同,因此转生轮回的周期也会因人而大有不同。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几百万、几千万的人战亡,因战争而死的人并没有“已经在这个世上活够了”的心情,因不甘心而希望能较早转生。
对于那些因战争或地震灾害等凭个人之力无法左右的、不可抗拒的因素而死亡的人,多数会“想再多活几年。想修改地上界的人生”,这类人也会相对较早地进行转生。
一九九五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造成几千万人丧生,有很多人无法接受突然死亡的事实。因此,今后数年内出生的婴儿当中,我想阪神大地震中丧失的人投胎而来的会有很多。
由此,认为“在现世的修行中途终止。虽然能够学习到灵界的东西,但还想多在地上界进行修行”的人,会相对较早转世。
与此相对,认为“回到灵界太好了”的人,一定的期间内在灵界学习,根据收益递减法则,学习很难再前进的时候,就会重新转世。
转生世间时觉得“自己长时间一直做男人,已经厌烦。下次想做女人”的人,也可以作为女性转生。在地上界的人生经验中,经历与从前不同的体验会很有趣。
相反,对现世中的女性差别对待而愤愤不平,认为“下次要转世为男人,更加干劲儿十足地工作”的女性,也为其准备了转男,也就是托生男人的程序。
其中也会有人有这样的想法“原本前世转生为女人就是错误。实际上想转生为男人,但听闻会发生战争,而女人可以不去参加战争,因此转生为女人。但是好像和平时代到来了,下次转生为男人”。
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转生轮回也存在各种事例。从整体来看会有一定的法则及程序,但也能充分地尊重个人的自由意志及希望。
如果“想要少许修行这些部分”,道路便会展开,若认为“这样的修行已经足够,下次要过那样的人生”,也会成为那样。某种程度上,人生是根据本人的意愿而展开的。
此世也是灵界的一部分
关于灵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此世也是灵界的一部分”。
一般大家经常说“彼世是灵界,此世是现实的世界、物质的世界、三次元世界”。为了方便我也采取这样的说法。但是,此世并不是完全有别于灵界的世界,实际上是灵界的一部分。
大家身体中都有等身大的灵体。而且灵的法则在此世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大家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读懂别人的内心吧。亲密朋友及夫妇之间,从极微小的表情变化及肢体、语言片断等方面,能够迅速地明白对方思考的事情吧。这同灵界的形式是同样的。
灵界中,对方的所思所想,就像读四篇幅漫画的台词一般,能够一下子深入自己的内心,所以实际上并没有交谈的必要。
同样,此世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通过心领神会来明白对方的想法。虽然没有具有说服力的根据,但能明白别人的想法。而且不仅能够明白对方此时的想法,甚至能够明白此人过去的事,“他以前肯定做过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地上界的人所拥有的灵性侧面。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非常挂念远方的某人时,恰是那个人生病或死亡的时候。另外,如果想“无论如何都想见到那个人”,就会在某处与那人相遇。
或者还有类似自我实现的法则的事,持续发出某种强烈意念,有时就会如愿展开人生。
如此,相互之间就如同心灵感应一般心心相通,愿望实现,从这些地方看来,就能明白此世中也存在灵界的侧面。
灵界的法则在此世也发挥着作用。此世比灵界更容易受到妨碍,因此只不过这种作用变得稍微松缓而已。
睡眠中的灵界体验
关于睡眠中的梦,学者也难以解开其中的奥妙。
梦中残留有前天所发生事情余像的记忆,作为其延伸通过想象而做梦的也有,但不仅如此,实际上也有很多梦是灵界体验。
大家也曾做过非常真实的梦吧。彩色的梦、伸手可触的梦、谈话对象有存在感、能够真实地感觉到对方的梦——这样的梦大多是灵界体验。
还有在空中飞行的梦,这时大多是回到了灵界。
梦到被某人追赶,遭机关枪袭击而到处乱窜的梦,即便自己努力反省“自己昨天是不是做什么坏事了”,但如果是根本没有做过坏事,就可以认为那是去灵界的地狱界参观了。
这是灵界的人在警告“这里可是你死后要来的世界。我们在这里等着你呢。你死后,会像这样追赶你的”。
可以说梦到过于恐怖的梦、非常逼真的梦、反复做梦的时候,回到灵界的可能性很高。另外,若梦到一个月前或一周前梦的续集,或者梦中途惊醒后接着睡觉,又继续做同一个梦的时候,这样的梦大多是灵界的实际体验。&&&&&&&&&&&&&&&&&&&&&&&&&&&&&&&&&&&&&&&&&&&&&&&&&&&&&&&&&&&&&&&&&&&&&&&&&&&&&&&&&&&&&&&&&&&&&&&&&&&&&&&&&&&&&&&&&&&&&&&&&&&&&&&&&&&&&&&&&&&&&&&&&&&&&&&&&&&&&&&&&&&&&&&&&&&&&&&&&&&&&&&&&&&&&&&&&&
如此,睡眠中谁都能够回到灵界。
只是,睡眠中所体验的事情,醒了之后大多会被翻译成这个世界的形式,存在于记忆中。例如,灵界中所遇到的人,经常会被转换为这个世界的人。因此就无法知道那其实是灵界体验。
与此相反,此世中生存的人经常会在灵界碰面。自己和对方都会在睡眠中脱离肉体,在灵界会面。
如此,这个世界的人也经常会在灵界中行走,但是此世的人脑后部会带着一条如同水中呼吸器一般的“绳子”。这就叫做“灵子线”。
这条灵子线无限延长,会延伸至这个世界中的某个家中,因此就会明白“这个人还活着的”。
生活在地上界的人,即便去了灵界,也会带着这根软线而行动,因此只能到达灵界层级较低之处,多数是在四次元的精灵界或地狱界附近转悠。
生活在地上界的人,只有那些修行非常高的人才能到达高级灵界。但是,偶尔也有为了使身负一定使命的人到灵界进行体验,指导灵也会带他到达高级灵界。
大家若意识到“睡眠中能够到达灵界”,若能够将梦见的内容加以记忆的话,即使不是灵能者也能够积累灵界体验。并且这是危险性非常小的做法。
平安时代中经常有“生灵、生念”的说法。的确,生念,也就是活在这个世界的人的念,也可以像灵界存在一样进行活动。
例如,活人的念如果非常强的话,我便能看到那个人的身影。因此,会无法与亡人的灵立刻区别开来,过段时间才能明白“这是生念”。活人的念有时候也以这样的形式出现。
3 日本根底中的精灵崇拜
电影《幽灵公主》所描绘的世界
一九九七年,上映了名叫《幽灵公主》的电影,我对其内容稍有兴趣也去观看了,但看后的感觉不是很好。
因为有没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因此我简单地介绍下故事情节吧。
故事发生在室町时代末期,有名东北的少年,接受猪图腾神的指示,为探求其原因而去了西日本。在那里有一家炼铁的村庄,炼铁的近代化集团同保护山脉的动物之间不停地发生战争。
因此,虽为人类的女儿,却在动物们中间、作为山狗的女儿生长的就是“幽灵公主”。
幽灵公主和动物们同炼铁制造铁炮的人斗争的过程中,最终惊动了山神。但是靠着这个少年的帮忙,拯救了很多的人——就是这样的故事情节。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所感触到的是“残忍性太强”以及“这是地狱界同妖怪世界之间的战斗”。
不仅是在日本,世界各地中“地狱文学”非常盛行。这类文学流行的原因正是由于处于地狱中的人如此之多吧。由于处在地狱的人非常多,因此便经常阅读地狱文学,制作成电影。
另外一个流行的是妖魔鬼怪。监制?导演幽灵公主的人,总感觉同妖魔鬼怪有亲近感。这个人的作品当中,出现了一种叫做龙猫的妖怪以及魔女的人物。魔女及妖怪所居住的地方就是妖怪的世界。
灵界不仅分为天堂和地狱。还包括被称为“里侧”的世界。
天国是什么样的世界,大家大体上可以想象出来。
地狱是四次元世界的一部分,山中的洞穴那样的地方就是其象征。地面下突然裂开了空洞一般,那样的地下世界就是地狱。
四次元中有地狱及非地狱世界的分界线,在这里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事件。
里侧世界同地狱界稍许不同,会有山麓地带及森林那样的地方。在那里居住有妖怪及魔女那样的怪异东西。但是这绝不是所谓的地狱。
居住在地狱的人对他人的恶意、敌意以及憎恨等非常强。妖魔世界的住民并不一定带有这样的感情,但也绝非是天国式的。妖怪们对“吓唬人”等有着极强的兴趣。
因此,妖怪的世界就是那种“既不是地狱亦不是天国”的地方。他们是精灵的一种,但稍有改变。
灵界的里侧有妖怪们的世界,在这上面还有叫做仙人界及天狗界的世界。
日本有诸多自然崇拜
日本传统上的灵界观中,仙人界、天狗界及妖怪界这样里侧世界的灵界观非常强烈。越是认为“是否可以将里侧考虑为表侧”,里侧的灵界观就越会渗入。
因此,传统上这就成为类似animism(自然崇拜或精灵崇拜)这样的形式。日本神道也存在这样的一面。
因此就会对树木、石头等各种自然界的东西加以崇拜。另外也有动物崇拜。猪、狐、猴、蛇等,对这些拥有人类所没有的不寻常精力的动物,都会敬畏“这会不会是神灵呢”进而崇拜。
因此日本存在这种对人类之外的大自然的信仰,并且这种信仰还连绵不断地持续着。这是公元五百年过后佛教传入日本之前一直持续的意识流,现在仍深深扎根于日本人的文化意识中。
如果询问日本人“你信仰宗教吗?”多数人会回答“无信仰”“无神论”,但是这样回答的人并不是完全没有信仰心。
这种日本式无宗教信仰者当中,实际上有很多自然崇拜的人及精灵崇拜的人。诸如“我不相信神灵及佛,但却信仰森林及山脉”“看见瀑布,心灵就像接受了洗礼”这样,信仰自然的人有很多。现代环境保护论者中有很多都是这类人。
没有特别明确理由的状态下,就对自然界的东西双手合十,日本有很多人去祭拜山脉及日出,但对这些人进行问卷调查时,几乎所有人都回答“我没有信仰”“我没有宗教观”。但这是一种精灵崇拜。
日本的民族中有很多对人类创造的东西不信仰,却对动物、树木、森林、山脉等自然拥有极大的崇拜心的人。这是一种信仰形态。
正是由于这种精灵崇拜式的信仰形态,因此欧美将日本民族看做是非常不可思议种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想欧美将日本全体国民都看成是被妖怪所支配的集团吧。
传授价值观的高等宗教
高等宗教中有“教义”。高等宗教说教“如果遵循这种价值观而生活,就能到达接近于佛神的世界而不会下地狱。但如果不遵循这种价值观而生活,死后就会遭受苦难”。所谓宗教,就是揭示价值观,教授事物的正邪区分。
但是自然崇拜中,这类价值观却没有必要,顺其自然就可以了。总之就是对“大地、山川、河流、大海、太阳等原本就很了不起”的信仰。
这样精灵崇拜式的信仰在日本有一定基础,此时由于佛教的传入,因此佛教中混入了同其原本思想稍微不同的思维。
也就是说,将祖先崇拜及精灵崇拜集合为一体的思想同佛教混为一体,因此就出现了“任何人都可以成佛”这样的悉皆成佛思想、天台本觉思想。这可以说是佛教在日本的变体。
我们不能一概地对精灵崇拜加以否认,只能说这是一种落后的宗教。
原本不仅日本落后,印度也是这样。
佛教在印度基本上灭亡,但从现在还残存的印度教来看的话,同日本的自然崇拜没有什么区别。将恒河当做神灵来祭拜,并虔诚地崇拜猴子一类的生物。这点同日本的精灵崇拜相同。
如此,类似想要返回太古的宗教现在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基于教义的宗教,传授价值观的宗教中,必须进行“思考”,因此不善于思考的人,就需要朝着不需要思考的方向,轻易折返。
但是这意味着将人类硬推到动物的世界。“自然本身就值得感谢。感谢森林,山脉及河流”等是野生动物的想法。
如果人类去信仰野生动物感恩的世界,可以看做人类的繁衍生息本身就是错误。这类信仰中加入了对做人的罪恶感以及“希望回归自然,回归到动物世界”这样的想法。
实际上也有这样的人群,“现在转生为人,但原本却并非人而是动物”。这类人会想要“回归原本”。
但人是为了动物们所无法理解的价值观而生存的。人类是思考出哲学及思想等,并能为此而献身的动物。有“形而上学”这样的词语,能在观念的世界中生存的存在就是人。
这是已经进化的形态。意味着人们能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思维方式为基础而进行辩论,能够抽象式思维,意味着人是非常灵性的存在。
无法做到这点,“只明白眼睛所见之事,耳朵所闻之事,舌头所能品尝之事”这样的世界观是动物式的世界观,绝对不是高等世界观。
另一方面,“汇集目不能视世界的想法,并基于这种想法而生存”这点是非常了不起的。可以说这是高等宗教的条件。
但是,精灵崇拜层面的信仰却深深地扎根于日本文化的根源当中,日本人很容易对此产生共鸣。
日本人容易引起共鸣的另外一点就是地狱式价值观。日本人有很容易受地狱式事物吸引的倾向。
因此对于拥有提高人性的原理及教义,并教授以此教义为基础生活的宗教,如果不对此大力推广并创造尊重这类宗教的土壤,日本人的灵魂便无法进一步进化。这里正是现在的胜负关键所在。
我不希望看到妖怪、鬼怪等在日本全国横行的状况。因此有必要使更加高级世界的价值观渗透到日本人的思想中。这也是在幸福科学中学习佛法真理教徒们的工作。
4 极乐的光的世界
讲述灵界极乐的《永远之法》
我的著作《永远之法》(幸福的科学出版发行)中,对关于灵界的高度内容进行了浅显易懂的说明,请大家一定要阅读。
世间经常有描写灵界的书籍,但大多数都是关于死后恐怖世界的描述,读后会心情不好。这类书仅仅是将灵界描绘成为雨云低垂笼罩的世界。
但是《永远之法》描绘的却是穿透这些雨云之后的世界,世间中描写灵界的书基本上都没有达到这个层次。
地上界有非常接近于地狱界的地方。或者也可以说有的生存空间本身就是地狱界与地上界的重叠。肉眼无法看到这些地方,但是地上界的人们,由于生活在同地狱界相重合的空间里,因此很容易受到来自地狱界的影响和灵性波动。
被称为灵能者的人多数容易接受四次元世界,特别是地狱界的信息,结果导致他们的灵界观容易偏向骇人听闻、毛骨悚然的观念。
这类人所著的书中也出现很多耸人听闻的内容,阅读了这类书,世间的正常人就会觉得“不愿相信灵界或者宗教”。
这种说法的确是一种健全的思维方式。如果死后等待人们的是那么恐怖的世界,那么唯物论者所认为的“死后就会一了百了,这样很好”也就不无道理了。
然而,实际上灵界并不是这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对现世持有留恋的人们所居住的世界,只不过是雨云之下的部分而已。
一旦拨开云雾就会有极乐的光亮世界在等着我们。比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们更加优秀的人、非常纯粹化的人、心灵美好的人居住在那里。
灵界是“意念就是一切”的世界
人有各种“意念”,但在地上界不能够直接实现。
例如,心中所想会有犹豫的时候。即使想要做坏事,也会犹豫“还是放弃吧”“还是不要这样做为好”而来回徘徊。另外,想做好事善事而怎么也无法实行。现世当中有这样的半途而废。
然而,灵界是所思马上就能够实现的世界。在灵界中所思能够直接实现。
这层意思上讲,灵界中的“想法”“思考”等是真正的较量。就像身携脱鞘的日本刀一样,发出意念的瞬间立刻就会切断。
例如,回到天界的五次元,即便认为“我是五次元世界的住民”,但若看见某个人,“讨厌,想撵走那个家伙”这样想法不断发出的话,自己所处的地方就会哗地裂开,一下子掉下去。就像文字所描绘的“堕入地狱”。
天上界的大地虽然看起来坚固,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天上界的居民们不过是停留在与自己的意识体波长相符的世界中,如果其人的意识层面降低,同那个世界的波长不再相符,大地就会裂开,使其降到下面的世界中去。
从前的故事中经常会出现“大地裂开,堕入地狱”这样的说法,这不是现实世界中的事情,而是灵界的事情。
在灵界的村落中一同居住的人们当中,偶尔会有像会隐身术一般,突然消失的人们。这是因为此人心中的、在这个世界中居住的前提条件突然崩溃的缘故。
灵界中,若要攀升到上层世界是非常困难的,降低到下层则非常容易。
这点在现实世界中也是同样。若想要进看守所的话,一天之内就能实现。只要犯点罪就可以。若不考虑办理手续所要花费的天数,确定进入看守所只要一天就足够。
但是,若要想获得诺贝尔奖或国民荣誉奖的话,一天之内是不可能。甚至究其一生也无法实现。
如此,若想受到人们的好评,就必须长久持续做好事,被认定为坏人则非常简单。因此,现实世界是教育效果非常高的世界。
在灵界,如果连续发出恶性意念,就会无法在原本的世界继续居住,会堕入下层的世界中去。
结果,就会在某天,像隐身一般突然消失,别人就会议论“那个人去哪里了呀”。实际上是降到下层的世界,但原来世界的居民们是不知道他去了哪个世界。
即便堕入到下层世界,但若有反省心,重新树立人生的话,不久后便能返回到原来的世界。
但是如果在下层世界还记着仇恨和痛苦,喋喋不休地抱怨“擅自裂开,让我掉下来,这可恶的大地。让我回到原来的世界去”,这样一来,地面就会再裂开,跌到更低一层的世界。如此,这个人一直会下降到与他的心境相符的世界。
低级波动很容易发出,而高级波动却难以发出。但是,若数年精进,努力升华自己灵魂的人,道路会自然地展开,这是事实。
成为尊敬宗教的国家
心处于无我的状态,虽然生活在现世世界却拥有能同高级灵界相通的心境的人,死后便能较早地回归到原来所处的世界。
但就算是佛教及基督教的宗教家们,如果拘泥于这个世界上旧有的体制规则,认为“遵守作法生活才是宗教”的人,回归到灵界后也有必要进行“去垢”。
佛教不是指剃度、身披袈裟、坐禅。宗教的本质并不在于“形式”,而是内容。只有内容才是最重要的。不懂这点的人需要在灵界去除心灵的污垢。
仅是在形式上的坐禅,被誉为“名僧”“高僧”,死后堕入名为无间地狱的深层地狱的人有很多。宗教不是形式。
基督教也有容易被形式化的一面。基督教的传教士等坚持固守“若不信仰基督教就会掉入地狱”“唯有耶稣才能拯救人类”等思维方式,强烈排斥其他宗教的人,归到灵界之后,为去掉那层“壳”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
天上界的人不喜欢这种顽固的人。天上界的人只欢迎宽容而心胸开阔的人,自以为是深信不疑、不由分说地驳斥意见的人在天界是非常遭排斥的。
例如,宗教中规定有戒律,但戒律就如同小学或中学的校规一般。仅是以“这作为共同生活的规则,大家一起遵守”这样的形式,为了使未成年人避免走上歪道,从保护人的爱的观点出发而制定的东西。
然而,如果将戒律当成折磨人的东西,拿着戒律以“如果不遵守这条戒律的话,你就会下地狱”威胁别人的人,死后何谈能回到光天使的世界,在灵界会成为惹人讨厌的人。
因此必须要创造自由而宽容的世界。
还要建造高度评价努力·精进之人的世界。
今后必须将日本及地球改变为尊重宗教的世界。
作为其前提,宗教就需要有值得尊敬之处,同时,必须让世人懂得“不重视宗教的国家,已站在灭亡的边缘”。
宗教传授的是真理。传授真理的人却被不懂真理的人禁锢在小范围的世界,这不是正确的世界。我们必须创造真理作为真理得到认可、尊贵之物作为尊贵之物得到对待的世界。
为了实现这样的世界,让我们共同努力·精进吧。
第3章& 追求繁荣的思维方式
&&&&&&&&&&&&&&&&&&&&&
——将自己同他人的幸福一体化的人生方式
1 人有“信仰的本能”
区分人与动物的标准
我想以“追求繁荣的思维方式”为题来进行讲述。
首先,让我们回归根本进行思考吧。
动物身上有各种各样的本能。鲑鱼从大海回归故乡的河流,顺河川逆流而上。还有一旦到了特定季节,候鸟就会飞往南方或北方。或者连续几年隐藏在土壤中的蝉的幼虫,最终会钻出土壤,爬上树羽化。所有的生物都具有完成其本来使命的本能。
人身上也有多种本能,其中也有信仰这种本能。这不仅是我的想法,松下幸之助生前也使用过同样的词语。
“信仰的本能”这句话也许有非常特别的力量。但是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无信仰的本能。
动物们具有超越人类的敏锐的感觉。人没有狗那样的嗅觉、蝙蝠那样的听力、某些鸟类那样的视力。
单纯比较感觉能力的话,人大概比不上动物吧。在感知世间事物的机能方面,可以说人比动物稍逊一筹。
然而,人明显胜过动物的部分则是信仰的本能这一方面。
所谓信仰的本能,指的是“相信并理解眼睛不能看见的事物,然后能以此为基础采取行动”这样的特性。若谈及相信什么,传统上来讲就是“佛”“神”这些词语所表示的事物,也就是“佛神”。唯有“能够信仰佛神”这点,才是人类比动物优越的方面。
虽然人本身就具备信仰这种本能,但在现代忘却本能“信仰心”的人却在不断地“繁殖”增多。
如果忘记了自身的本能,动物就无法完成本来的使命。
例如,如果母鸡不能生蛋的话结果会如何呢?或者鲑鱼无法顺河川而上返回出生地,熊无法捕捉鲑鱼,猫头鹰夜晚眼睛看不见了,将会怎么样?那会很麻烦吧。
人也是同样,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在于“能够理解通过五官所感知不到的、尊贵的事物,并能以此为基础进行行动”。这种本能使人成为人。
但是,在现代出现了大量丧失这种本能的人。也许他们是一种新型人类,但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呼他们为“退化的人类”。
这种人的数量在逐渐地增多,在本质上,这是一种由人类到猿猴倒退的“类人猿化”动向。
若没有信仰,人同动物几乎就没什么区别。若将人视为动物的话,人并不是很强悍的动物。
到了炎热的季节,人经常会发生因病原性大肠菌O157或沙门氏菌而引起的食物中毒,而动物却不会那么容易因这些病菌生病。
但同样是人,印度人用恒河的浑浊水煮沸冲泡红茶饮用。日本人可能会喝坏肚子,而印度人却会没事。
如此,人的身体本来是很强壮的,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逐渐变弱。单从肉体来看的话,人远逊于动物。
但是,人不同于动物,人能相信高度事物,并以此为基础生活,创造出名为乌托邦的眼睛看不到的价值。正因为如此,人是尊贵的。
遵照佛神之心而生活
人类本能上拥有“信仰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类能够观察诸如“大宇宙和自己”“其他很多生物和自己”“其他很多人和自己”这样的诸多事物和自己的关系而生存。
人类观察到“在大宇宙中生存的自己”,感觉到了自己的渺小,拥有了解“自己在无限的宇宙看来,就像小小的蚂蚁一样的存在”这样的力量。
蚂蚁也许很难客观地把握自己是蚂蚁,但是人类却能思考“在大宇宙看来,自己也许是不及蚂蚁的微小的存在、无助的存在”。
结果,人类当然会感觉到存在的不安,思考“自己在偌大宇宙中地球这颗恒星上,作为一个非常小的生命,孤单地存在着的自己。这样的自己必须和其他多种生物一起生存。该如何生存为好呢?”并且,会寻找诸如“依靠这个生存就好了”之类的生存依靠。
地球上生活着大批人,如果每个人都擅自生活,那将会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友好快乐和平地生活下去,所有的人就必须遵守“像这样生活”的常规。
那么,应该在哪里设置这样的常规为好呢?
如果每个人都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神”“只有自己才是佛”,就会出现新的“神”“佛”,这样一来意见无论如何都没法合拍。如果每个人按照各自杂乱无章的意愿而生存,就会一发不可收拾。
于是,人们就会相信眼睛看不见的、超凡脱俗的世界中的、伟大的存在。
这伟大的存在将教义播种到地上界。根据时代不同,佛陀、基督等持有伟大使命的人会降临到地上界,向人们讲述“遵照这种教义去生活”的教义。
如此便指明了方向。
如果不按照这一教义生活,人们就不知道“依靠什么,怎么样生活为好”,就会被置于原始状态中,人和人之间就会纷争不断。
于是,从超越人间世界的世界传授“如此生活”的教义,很多人相信这教义,并齐心协力,创造乌托邦的世界。
所谓信仰就是相信眼睛所无法看见的事物。正是因为目不能见,任何人都无法用手去触摸,所以才会像北斗星一样不会变换位置,才能使所有的人都皈依。如果北斗星的位置改变,那么就无法弄明白哪个方向是北了。
就像北斗星一样,以在人类看来遥远不可及、无法触摸之处的“佛神之心”为基准而生存,所以人的心才能凝结到一处。
并且人们会相互理解“每个人虽然都持有各自的想法,采取各种各样的行动,但根本上都是根据主流常规而生活的”。
这就是信仰的世界。信仰作为本能,原本是人自身拥有的东西。
那么。信仰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
有认为“信仰很困难”的人,但未必如此。信仰归根结底就是让人们喜爱上神佛。在这层意思上,或许可以认为信仰就像是恋爱般的事物。
人一旦恋爱的话,就“想让对方喜欢自己”,就会根据对方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结果,服装、举止、言行及饮食都会随之改变。
对方若说“喜欢知性的人”,就会勤奋学习,对方若说“想了解艺术”,就会开始想学绘画听音乐。
恋爱中为了心仪的对方理解自己,为了能接近对方并让对方喜欢上自己,而改变自己。
信仰也同样。一旦信仰神佛,就会开始祈愿“想让自己能够得到神佛的喜爱,想更多地拥有作为佛之子、神之子的特质”,如此改变自己。
总之,信仰就是一种尊敬。
敬仰的对象不同,人努力进取的方向也会不同。若信仰恶魔的话,自己也会变成恶魔般的人。敬仰罪犯并进行模仿,自己若有“想成为那样”的想法,就会变为罪犯。若以大盗为典范,自己也会成为大盗。相反,若以优秀的人作为范本,自己也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与此相同,祈愿“想要成为佛神那样”,若敬仰佛神并理想化,就会慢慢接近佛神。将佛神理想化,接近佛教的过程,就是信仰。
世人中也有人否定信仰,唯物论性地思考“人类不过是物质。人类只是物质性的存在”。这类人到底是以什么为理想而生存的呢?“作为物质的自己”,就像玩具一般,有种“一旦被损坏就结束了”的感觉。
这就是人类最终被机器人所取代的人生观。将来,一旦非常精巧而优秀的机器人被发明出来,就会将机器人当成神一样信仰,人类也许会成为机器人的奴隶。不了解人的本质的价值,就很有可能会这样吧。
信仰是非常宝贵的。人如果想幸福地生活、成长,信仰就是必须的。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
每个人的肉体中都宿有灵魂,灵魂中残留有出生到这个世界中之前的些许记忆,人类会偶尔回忆起来。
因此,尽管出生于不同的地域及国家,所有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持有共通的善恶基准。作为生物来看,世界各国中都有遗传因子不相关联的人们,但不管哪个国家的人,都明白善恶、美丑、爱憎的区别。
如此,“遗传因子虽然没有关联,但多数人却拥有相同的价值观”,这一事实就意味着“人是佛之子、神之子”。
如果认识到信仰是人的本能,面对这种本能坦率、谦虚地生活,尊崇佛神之心而生活就显得非常重要。
但是,现代人竟然将“顺从”佛神之心而生活这句话遗忘,变得傲慢起来。
否定灵界、否定神佛的表现是什么呢?那仅是将利己心称为“神之心”“佛之先”的思维方式。
现代,“一切为了自己”这样的思维方式增强。但是,这是理想的姿态吗?不应该是这样的。
现在地球上居住着将近60亿人口,如果每个人都主张各自的想法,将会陷入混乱。但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感受到眼睛所无法看到的伟大意志,共同拥有普遍性的思维方式,那么就可以共同亲密互助地生存下去。
人类必须再一次回归根本,对此进行深思。
2 四种好习惯
已经阐述过“人原本有信仰的本能”,为了使有信仰本能的人获得繁荣,什么是必需的呢?
所谓繁荣,是指光辉四射的人生方式。兴盛的人生方式、卓越的人生方式、充满喜悦的人生方式。
那么,为了实现繁荣,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那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若是拥有信仰心的人,那么以信仰心为基础养成良好的习惯就非常重要。
人如果自由放任,就会走向不好的方向,但如果向着正确的方向拼命努力,便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幼年时期到青年期,甚至成为成人之后,也一直朝着“努力向神佛靠近”的目标而努力奋斗的人,精神上便能逐渐升华,而且平日的行动也能够受到良好习惯的支配。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过信仰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反省——纠正错误、消灭罪恶
为追求繁荣而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都有哪些呢?
若从信仰生活这个观点来看,比如“反省”。这是幸福科学经常提到的观点。
人由于被赋予了自由性,所以就会经常犯错。思想出错或行动出错。
但是,即便犯了错误,如果自己经常回顾反省,就能蒙受佛光,错误的部分就会得到宽恕。有“反省能够纠正过错,消除那一部分的罪恶”的法则。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反省就如同橡皮一般”。写错的汉字或者算式可以用橡皮擦掉,同样,我们被赐予了反省之力,可以改过自新。
如果一旦犯错误便无法挽回,因为人是经常犯错误的生物,那么世间所有的人就都会堕入地狱。
然而,即便犯错误,通过反省这块橡皮,便能改正错误。即便思维出现错误,采取了错误的行动,若能将其消除干净,就可以改过自新。能够获得宽恕是值得感恩的。
只有人才能反省。而动物只能按照本能行动。
狗、猫、猪、牛都有各自的本能,无论如何都只能根据本能而采取行动,除此之外则无法有别的行动。动物的本能很强,只能按照被规定的模式行动。
但是,只有人才会每个人各自采取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动。人被赐予了这种自由性。这是生而为人的幸福。因为被赐予了自由性,所以会犯错误,这时候如果认真反省,就可以重新再来。
不仅此世中有反省,死后回到天堂后也有反省。
反省作为良好习惯的一种,是非常重要的。
读书——智慧的宝库
作为实现繁荣的好习惯,我想还应该加上“读书”。
父母能够教授给孩子的知识中,我想最重要的便是读书的习惯。因为读书是智慧之源。“读书的习惯”是父母传授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一个人在其一生当中所能经历的范围并不是那么广。有人度过了作为水手的人生,有人过着天文学者的人生,有人从事农业,也有人在工厂工作。如此,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一个人是不可能全部都经历的。
另外,为了经历各种各样的人生而数次转生轮回,需要庞大的时间。
但所幸的是,各类人将自己的知识及体验总结成书籍。
每个人都能够自己的人生著成一本书。写成二本、三本也许很困难,但不管哪类人,都能够至少将自己的生存方式总结为一本书流传后世。
并且,他人绞尽智慧著成的书,用短短几个小时到几天便能读完。换言之,仅通过非常短的时间就能够学到著书之人一生中所经历过或思考过的事情。
这与一人经历两个人的人生是同样的。而且世间有很多这类书籍,如果选择好书并大量阅读,在家不出门就能够体验各种各样的人生。
例如,即便自己想乘船环游世界一周,也不是轻易就能实现的。这也并非不可能,但大多没有充裕的时间,不是轻易就能够做到的。
但是如果阅读了麦哲伦航海故事的书籍,就能模拟体验环游世界一周。并且能够获得各种各样的智慧。
读书能打开人的内在空间。在此意义上,读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阅读能告知我们关于未来的事物。同时也能引导我们去体验尚未体验的事情。
勤奋——以工作为乐
进一步,作为生活上必要的习惯,还有“勤奋”。
学生时代勤奋学习非常重要,而毕业成为社会人之后,汗流浃背勤奋工作也很重要。一天八个小时,磨磨蹭蹭地工作和用心工作之间,有着天壤之别。
“工作能力高”这本身就是喜悦。职业是喜悦的源泉。正因为如此才能拼命工作。勤奋本身就伴随着喜悦。
若认为“工作痛苦而厌倦。工作时间是损失”,人生就会不幸。
这类人从早上九点打卡上班开始,一直到傍晚五点离开公司的期间,一直都是呆在监狱里一样的心情,也许会觉得“每天都不得不进行辛苦的工作”。
这样的人生观是很寂寞的。若与此相反,拥有“工作本身就是快乐”的人生观,便是成功的秘诀、幸福的秘诀。有必要将工作本身变为享受的过程。
适当的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
作为实现繁荣的习惯,“适度的运动”也是必要的。健康的生活非常重要,可以说是繁荣的基础。
世间有很多人克服了肉体上的病痛从而获得幸福,同时也有“战胜病痛而成功”这样的佳话。但病人的思想中也大多存在问题,所以肉体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
调节好肉体而保持健康生活是长久幸福生活的秘诀。只有这样才能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人生也能够快乐。
健康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也有人不明白这点,为了让这些人“稍微感谢一下健康”,作为自然的安排,会患上疾病。
生病的人大多在某个地方有过度的行为。或者疏忽大意。另外受伤大多数情况是由疏忽大意而引起的。
重视精神之人,便会有轻视身体的倾向。但是如果没有身体的健康,则很难体味到连续性的幸福感。
必须知道“肉体和精神存在关联”。灵界只有精神,但此世身体和精神却是相互影响。
心如果有病,身体也会生病,相反,肉体如果生病,心态也会变坏。有必要坦率地承认“肉体和精神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现代社会中因癌症死亡的人数增多,所谓癌症,大多数是因为精神上的压力、烦恼及痛苦而引起的。人是可以将精神物质化的存在。心态会马上影响到肉体,身体状态也会改变。心生病肉体就会生病。
这并不是说“恶人才会得癌症”。在现代这样的压力社会中,控制心是很难的,不知不觉中就会不断勉强为难自己,遭受精神上的疲劳、恐惧心、杞人忧天、担心等各种各样的压迫,因此生病的情况很多。
精神状态一旦崩溃,肉体也定会受到影响。例如“公司倒闭,身负巨额贷款,又生病了”这样是常有的模式。这时候是心已经在肉体之前先垮掉了。
另外,身体一旦生病,就会逐渐蚕食精神,不平不满牢骚也就多了起来。对他人严厉斥责,乱发牢骚,同周围也就不协调起来。身体生病会导致内心扭曲。
因此,必须知晓“现世中,色心不二。肉体与心是一体的、无法分割、相互关联”。
在此意义上,维持身体的健康就非常重要。给予身体适当的营养、适度的运动、适度的修养是健康的秘诀。必须注意营养和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
“营养”“运动”“修养”三者的平衡才能构成健康的生活。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身体状况恶化,就会破坏三者的平衡,所以必须有意识地注意三者的平衡。
为了达成繁荣,就必须从幼年时期就养成诸如“反省”“读书”“勤奋”“适度的运动”等良好习惯。养成这四种习惯的人,才能像植物一般发芽,生长,最终开花结果,自然而然地过着繁荣的人生。
3 成功的本钱
我们已经讲述过“人有信仰的本能”“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三点我想要阐述的是“获取成功需要本钱”。
就像从球根发芽开花一样,或者如同从汇聚了营养成分的地瓜茎块中长出茎芽一般,获取成功是需要本钱的。而这种本钱就必须靠努力去争取创造。
自己积蓄资金
开始创业需要资金。需要“金钱”这个资本。
这个资本若全部是他人的资金则万万不行。必须有一部分是自己的资金。应该自己努力,多少积累些资金。
现代有很多人辞职创业。但是就像第1章所讲的,“辞职创业的人中,五人若有一人取得成功,就非常不错了”,很难顺利成功。
辞职创业成功的人,大体都有自己积累资金的经验。
最初开始依靠借款创业的人很难成功。若这样能取得成功的话,谁都会这样做吧。不知道金钱的重要性的人,即便创立事业也不会取得成功。
&“能否努力工作挣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修女也疯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