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2017年gdp增速速达到了6.9%吗?

2017上半年我国GDP增速6.9%!中国亮出上半年“成绩单”,这个数字包含太多!
【导语】:今年上半年我国GDP总量为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总量为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9%,增速与一季度持平。  一起来看我国上半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  数据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均同比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7%。  “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说。  生产方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需求方面,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1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元,同比减少0.04元。短板领域投资较快增长。  “但也要看到,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邢志宏说,要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力争更好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解读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邢志宏表示,“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稳的格局更加稳固,好的态势更加明显,为完成全年经济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他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下半年我国经济运行稳中向好态势会继续巩固。  邢志宏分析说,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着几大利好因素。  ◆一是实体经济发展趋好,经济发展的基础不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明显改善供求关系,工业生产形势比较稳定。服务业发展的势头也很好,今年以来,服务业的生产指数一直保持在8%以上。  ◆二是需求在不断扩大,经济增长动力不断增强。我们不断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大力培育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推动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相适应,城乡和区域发展相协调。今年以来,消费增长稳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63.4%。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外需明显回稳向好。内外需求联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格局进一步改善。  ◆三是微观主体的活力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进一步提升。国家统计局对4万家小微企业进行调查显示,小微企业的活力明显增强。同时PMI的结果显示,6月份,小型企业PMI连续两个月处于扩张区间,表明经济增长的包容性增强。  ◆ 四是市场预期向好,经济发展的信心持续提升。6月份的PMI连续11个月保持在扩张区间,非制造业PMI连续9个月保持54%以上的较高景气区间。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中稳的格局更加稳固,好的态势更明显。其中,“稳”主要表现在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经济运行平稳。二季度经济增速与一季度持平,经济增速连续8个季度保持在6.5%-7%之间。二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走低,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三是物价形势总体稳定。上半年的CPI同比上涨1.4%,核心CPI基本稳定。四是国际收支持续改善。  “好”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在优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主导的特征更加明显。消费结构和需求结构也在调整优化。  二是动能在转换中增强,创新环境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市场主体竞相增长,新主体和新技术的发展,有效带动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  三是经济发展质量在稳步提升,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明显改善,居民收入继续快于GDP增速,在减税降费的力度加大的背景下,税基加大,税收增长加快。  统计局半年报  上半年国民经济  稳中向好态势更趋明显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深化改革创新,狠抓政策落实,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稳中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呈现增长平稳、就业向好、物价稳定、收入增加、结构优化的良好格局,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增强。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3814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9%,二季度增长6.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增长7.7%。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7%。  1、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粮再获丰收  全国夏粮总产量14052万吨,比上年增加131万吨,增长0.9%。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3892万吨,同比增长1.0%,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2493万吨,增长0.8%,加快0.6个百分点。生猪存栏40350万头,同比增长0.4%;生猪出栏32183万头,增长0.7%。  2、工业生产加快,企业利润快速增长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9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2%,集体企业增长1.9%,股份制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0%,制造业增长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8.1%。制造业加快向中高端迈进,上半年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12.2%和32.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7.5%。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1%。  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048亿元,同比增长22.7%,比上年同期加快16.3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比上年同期提高0.45个百分点。  3、服务业较快增长,景气度持续提高  上半年,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增速与一季度持平,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6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6%,比上月加快0.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加快0.6个百分点。  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比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月提高1.6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升至59.0%以上,航空运输业、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保险业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60.0%以上的高位景气区间。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服务业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0.7%和60.0%,分别比上月提高0.4和0.8个百分点。  4、投资增速稳中略缓,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增速回升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0605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投资102022亿元,增长12.0%;民间投资170239亿元,增长7.2%,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4.4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0.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8694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投资105807亿元,增长4.0%,其中制造业投资86809亿元,增长5.5%,比1-5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比上年同期加快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66104亿元,增长11.3%。基础设施投资59422亿元,增长21.1%,比1-5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1.5%和22.3%,分别快于全部投资12.9和13.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286275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由负转正。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7258亿元,同比下降1.2%,降幅比1-5月份收窄4.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73%。  5、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商品房待售面积继续减少  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0610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增长10.2%。房屋新开工面积8572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6%,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14.9%。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4662万平方米,增长16.1%,其中住宅销售面积增长13.5%。全国商品房销售额59152亿元,增长21.5%,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7.9%。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034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6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64577万平方米,比上月末减少1441万平方米。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75765亿元,同比增长11.2%。  6、市场销售增长加快,网上零售增势强劲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76953亿元,增长8.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47786亿元,增长1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83亿元,增长12.3%。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18546亿元,增长11.2%;商品零售153822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72420亿元,增长8.8%。消费升级类商品销售增长较快,文化办公用品增长11.8%,体育娱乐用品增长17.1%,家具增长13.4%,建筑及装潢材料增长13.9%。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0%,比上月加快0.3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93%。  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31073亿元,同比增长33.4%,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3747亿元,增长28.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3.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7、进出口快速增长,外贸结构改善  上半年,进出口总额131412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097亿元,增长15.0%;进口59315亿元,增长25.7%。进出口相抵,顺差12782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提升,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0.5%,占进出口总额的56.7%,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长14.6%,占出口总额的57.2%。对部分“”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上半年我国对俄罗斯、巴基斯坦、波兰、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出口分别增长33.1%、14.5%、24.6%和46.8%。6月份,进出口总额24043亿元,同比增长19.8%。其中,出口13493亿元,增长17.3%;进口10550亿元,增长23.1%。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61030亿元,同比增长10.9%,比一季度加快0.6个百分点。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1723亿元,增长11.7%。  8、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工业品价格涨势放缓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4%,涨幅与一季度持平。其中,城市上涨1.5%,农村上涨1.0%。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0.8%,衣着上涨1.3%,居住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0.8%,交通和通信上涨1.5%,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5%,医疗保健上涨5.4%,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3.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4%,猪肉价格下降6.1%,鲜菜价格下降14.7%。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6%,涨幅比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6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5%,涨幅与上月持平,环比下降0.2%。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8.7%;6月份同比上涨7.3%,环比下降0.4%。  9、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数与中位数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同比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加快0.8个百分点。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2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6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4%。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9,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1238元,同比名义增长7.0%。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834元,同比名义增长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73万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64万人,增长2.1%。二季度,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月均收入3405元,增长6.3%。  10、“三去一降一补”扎实推进,政策成效持续显现  过剩产能有序化解,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比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房地产去库存效果继续显现,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下降,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成本继续降低,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2元,同比减少0.04元。短板领域得到加强,上半年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教育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6.0%、17.5%、14.7%和17.8%,均明显快于同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总的来看,上半年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为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并取得更好结果奠定了扎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国际上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下阶段,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适度扩大总需求,合理引导社会预期,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不断巩固稳中向好基础,力争更好实现全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  来源:新华社、经济日报(记者林火灿)、国家统计局&
相关推荐 &&&
相对于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房而言,自住商品房首先是商品房,但政府在出让土地时就对开发商限制了未来的出售价格;其次,自住商品房购买者范围更宽,主要是社会夹心阶层,买不起普通商品房但又不符合保障房
北京自住型商品房申请条件是什么?去哪买?怎么买?政策规定,购买“自住型商品房”5年内不得租售,5年后上市收益的30%须上交财政。
2014房价会跌吗?2014房价面临暴跌纯属做梦?2014房价走势最新消息:必将上涨的18个铁证。
北京海淀区自住型商品房项目用地8.4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2万㎡,容积率为2.2。本项目以“人,自然,融合”为设计理念,打造舒适宜人的自住型商品房,提升居住品质。总体规划整齐合理,住宅建筑均为
北京首个自住房——豆各庄自住型商品房项目“御景湾”11月30日10时起将正式接受摇号报名,购房者可进行网上申请,接受申请的时间将不少于15天。申请网站为:http://bj.evergrande.com/,热线电话为:01
本地宝小编为你全面解读北京自住型商品房申请条件及地块位置以及最新的北京自住型商品房政策解读。
北京自住型商品房如何申请?申请条件及申请流程具体是什么样的?小编为你带来最新的北京自住型商品房申请流程详细过程。
1月13日,中国移动公布了4G全网统一资费方案,该资费方案包含移动数据流量、全国长市漫一口价语音以及数据业务三种资费元素。其中移动数据流量从40元400M到280元10G共7档;
北京朝阳区CBD附近自住型商品房项目预计居住户数为1888户,居住人口5286人。建筑密度30%,建筑控制高度80米,容积率2.80,绿化率达到30%。项目总用地面积55815平方米,总建设面积182511平方米。住宅
目前百子湾区域在售的新盘均价在5万元/平米上下,按照自住商品房比周边房价低30%的政策规定,该自住项目未来房价预计在35000元/平米左右。户型设定66-82平米的中小户型。
北京丰台区自住型商品房项目用地8.4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25.2万㎡,容积率为2.2。本项目以“人,自然,融合”为设计理念,打造舒适宜人的自住型商品房,提升居住品质。总体规划整齐合理,住宅建筑均为
目前东坝区域在售的新盘均价在4万元/平米上下,按照自住商品房比周边房价低30%的政策规定,该自住项目未来房价预计在2.8万元/平米左右。户型设定70-105平米的两居三居户型。
上一篇文章:下一篇文章:猜你喜欢
2018北京延庆区工会妇女节免费送丝巾活动
15:53 来源:北京延庆官微
门头沟109新线高速2018年开建!预计2022年完工!
16:54 来源:京西门头沟
北京丰台火车站改造预计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开工 建成后规模将超西站
15:35 来源:门头沟京西杂谈
北京居家养老服务津贴今年起发放 困境家庭、失能、高龄三类老人
14:35 来源:人民网北京
北京黄花城水长城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至60元/人
09:51 来源:水长城官微
京雄城际铁路最新消息:2月28日正式开工 开通后北京到雄安仅用30
09:11 来源:首都之窗
日未来三天全国天气预报:南方地区多阴雨天气 东北地区
08:54 来源:中国天气网
大雾黄色预警:福建广东湖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强浓雾
08:49 来源:中国天气网
日北京天气预报:空气质量转好 明后天回暖最高温升至1
08:46 来源:中国天气网
交管12123APP绑定非本人机动车流程曝光
22:03 来源:劳动午报微博
本地宝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地宝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地宝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大家都爱看
BENDIBAO.COM 汇深网 版权所有20被浏览3,000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中国2017年GDP总量超过80万亿 全年增速6.9% 7年首次提速
来源:Investing.com中文站
  Investing.com -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GDP全年增速达6.9%,总量超过80万亿元。具体来看,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增长6.9%、6.9%、6.8%、6.8%,实现近7年来的首次提速,保持中高速增长。
  中国全年GDP年率及第四季度GDP年率双双好于预期,兑离岸人民币微跌至6.4345。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在出席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时曾表示,过去一年,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形势好于预期。”
  他同时表示,“过去一年,中国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创多年来的最低;进出口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和企业效益明显好转;、股市、房市平稳运行,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企业杠杆率稳中有降。”
  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最大的驱动力,2017年四季度,国际组织(IMF) 和世界银行先后上调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联合国日前发布《2018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来自中国。
  其他数据方面,前10月城镇新增就业1191万人,提前完成全年就业目标;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为2.0%,完成了全年3%左右的物价调控目标;进出口总值增长14.2%,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中央企业实现利润首次突破1.4万亿元,增长15.2%,经济效益的增量和增速均为五年来最好水平。
  在2018年的GDP展望方面,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举行“2018年中国经济预测发布会”发表观点称,2018年预计全年GDP增速为6.7%左右,增速较2017年下降约0.2个百分点,呈现前高后低趋势。
  此外,中国科学院预测,2018年固定资产投资全年投资增长6.4%左右,较2017年下降0.7-0.8个百分点。CPI全年大约上涨为1.9%,I和PPIRM全年分别上涨4.2%和4.8%左右,三大物价指数月度同比涨幅高点预期出现在年中。
责任编辑:Robot&RF13015
已有&0&条评论
最近访问股
以下为您的最近访问股
24小时新闻榜
理财产品推荐2017年全国GDP增速6.9%_网易体育
2017年全国GDP增速6.9%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2017年全国GDP增速6.9%)
为2011年以来首次回升;国家统计局回应地方数据“挤水分”,称不会影响全国数据真实性
  视觉中国供图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2017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多个部门也在近期发布各自领域过去一年的发展境况。记者从中梳理出重要经济数据,由此观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新气质。GDP:增长6.9%2011年以来首次回升初步核算,我国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2712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分季度看,四个季度分别同比增长6.9%、6.9%、6.8%、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5468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23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27032亿元,增长8.0%。这是自2011年经济增速下行以来的首次回升。国家统计局局长宁表示,2017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3%跑赢GDP增速2017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3%,比上年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2017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全年农民工总量28652万人,比上年增加481万人。地方债:发债4.358万亿元总体风险可控2017年整年,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43581亿元;截至年末,全国地方债余额为164706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亿元限额之内。2018年,有大约1.72万亿元非政府债券形式存量政府债务需要进行置换。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地方债风险总体可控,下一步,要督促地方强化限额管理和预算管理,加快存量政府债务置换步伐,同时坚持“堵后门、开前门”。外汇储备:3万亿美元规模将保持平衡稳定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外汇储备规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399亿美元,较2017年初上升4.3%。12月末,外汇储备规模较11月末上升207亿美元,连续第11个月出现回升。国家外汇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国国际收支和外汇储备规模将保持平衡稳定。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58.8%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消费依旧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据新华社回应国家统计局:地方数据不影响全国数据真实性近期,、内蒙古等地的经济数据“挤水分”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1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通过统计改革的持续深化和统计制度的不断完善,统计数据质量得到很大提高,少数地方数据不会影响到全国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宁吉喆表示,对于少数地方、企业和单位存在的弄虚作假、违法违规的现象,无论是虚报、瞒报,还是拒报,都将依法依规处理。宁吉喆介绍,我国采取分级核算制度,导致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存在一定差距。下一步,将实施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改革,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汇总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相衔接,国家统计局将确保这一改革任务如期完成。据新华社
本文来源:现代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商业与经济
2017年中国GDP增长6.9% 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
2017年中国GDP 网络配图
【2017年中国GDP】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数据,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827122亿元,比上年增长6.9%,实现2011年以来的首次回升。
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表示,从数据上看,四大宏观指标均稳中向好:2017年GDP实际增长6.9%,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超过1300万;12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1.6%,这些数据均好于预期。可以说,中国经济活力、动力和潜力不断释放,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
多位专家认为,外需回暖是2017年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数据显示,全年进出口总额277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扭转了连续两年下降的局面。&世界经济出现明显复苏,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提升,可以说外部需求改善是最大贡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表示,2017年,供给侧改革红利已在生产效率显著提振、消费升级继续发力、结构调整渐入佳境、创新驱动步伐提速等四个层面崭露头角。尤其是全年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7.0%和8.6%,增速较上年提高2.8和4.2个百分点;与之相反,高耗能制造业投资同比下滑1.8%,反映出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动力渐强,产能去旧育新进程加快。
此前已有多家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在2018年将保持平稳,GDP增速保持在6.7%左右。对此,徐洪才表示,2018年经济将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消费方面,虽然汽车消费方面会略有回落,但总体会保持相对稳定。投资方面,在PPP强监管和国有企业杠杆率继续下降的情况下,基建投资可能有所放缓。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苏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受去产能、环保意识增强的影响,2018年投资需求或将进一步下滑,但投资结构优化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其中,高技术产业投资继续领跑固定资产投资,高耗能产业投资增速进一步下降。第二产业投资增速在技术改进的推动下,应该不会出现进一步的大幅下滑。&在结构转换时期,经济增长速度的适度放缓是正常的,无需过度解读。&苏剑说。
政策取向方面,程实表示,2018年的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引导增长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总量增速转向民生福利,着力培育中国经济的长期反弹空间。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将长期延续,保持&短期不松、长期不紧&的特征。央行有望采取&上调市场利率+定向降准&的政策搭配,一方面跟随自然利率的上升,引导货币市场利率渐次有序上行,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定向降准政策,持续优化信贷投放结构,进而与积极的财政政策形成合力,加大对精准脱贫、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支持。
徐洪才表示,财政资金要进一步优化结构,供给侧改革补短板要将资金更多投向新兴产业。货币资金继续保持稳健中性,坚持&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的双支柱调控框架,充分重视和应对由于美联储加息等带来的外部冲击风险,特别是资金回流风险。还要关注内部影子银行领域的潜在风险、企业发债信用风险、地方债风险,以及P2P领域现金贷等死灰复燃。
值得一提的是,宁吉喆指出,从需求结构看,我国已经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转为投资和消费共同拉动。2017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8.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7个百分点,消费和投资共同支撑中国经济发展也是一个大变革。
对此,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中心副主任王志刚研究员认为,2018年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投资与消费继续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双动力。
徐洪才认为,展望2018年,消费是基础,投资是关键。特别是调动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此,应继续出台相关鼓励政策。
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方面,苏剑建议,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制度性交易成本以及资金成本,考虑多次定向降准,扩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范围。
宁吉喆也指出,中央明确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2018年发展的根本要求。今年各地区各部门还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的同时,要加大&破、立、降&,破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r cc2017 6.9破解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