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国志赵云传人物培养6和之前的历代赵云比关

有没有真正看过三国志的大神来解读一下三国出名人物的真正历史?比如赵云,真那么厉害吗?
我比较喜欢马超,想问一下马超在真正的三国历史里厉害不?还有有哪些演义里出名的在三国志里确是个渣渣,哪些演义里不出名的,却在三国志里是神一样的存在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3楼 @ 发表的:
徐晃杀的文丑,没华雄这号人,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颜良是被偷袭,吕蒙、潘璋不是被鬼附身而死,武圣其实挺不副实的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不是偷袭,是三国唯一一段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单论勇猛还是略胜张飞张辽和曹仁的
另外不是徐晃杀的文丑,只是徐晃所部杀了文丑,具体谁杀的没明确说
引用15楼 @ 发表的:
那汉升兄干掉夏侯渊的那段是不是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
正史夏侯渊大兄弟带着400人修鹿角,正好赶上黄忠进攻,然后就。。。400人打5000,壮烈牺牲,话说你一西北军元帅亲自修工事不就是送人头?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1钟繇是个老狐狸,颍川钟氏的代表人物,曹操借助他长期稳定了关西诸军阀和河东的关系,导致河东地区在官渡前后一直坐观成败。既是颖川人,又是关中系的代表。垂老之年还能搞出个钟会
2刘备百折不挠不为人下,变成了个爱哭鬼
3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国士无双变成了个吴用这样的妖道
4曹仁,曹魏第一名将,变成了个经验包
5曹真曹休也是优秀的将领,不是废物
6鲁肃,有一股豪侠气,战略家,单刀赴会去见关羽这种武神变成了个老好人
7荀攸是谋主,戏份全被郭嘉抢了
8郭太后,司马氏的盟友,曹魏的掘墓人,得罪女人没有什么好下场。
9酷吏满宠,名将田豫,牵招,谋士刘晔。小狐狸陈群,貌似都没什么戏份
10马超,真他妈坑爹啊
徐晃杀的文丑,没华雄这号人,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颜良是被偷袭,吕蒙、潘璋不是被鬼附身而死,武圣其实挺不副实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三国志和演义以及游戏里出入最大的应该是夏侯惇了,一个后勤部长游戏里简直战神,一生的高光也就拔矢啖睛那一场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徐晃杀的文丑,没华雄这号人,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颜良是被偷袭,吕蒙、潘璋不是被鬼附身而死,武圣其实挺不副实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1钟繇是个老狐狸,颍川钟氏的代表人物,曹操借助他长期稳定了关西诸军阀和河东的关系,导致河东地区在官渡前后一直坐观成败。既是颖川人,又是关中系的代表。垂老之年还能搞出个钟会
2刘备百折不挠不为人下,变成了个爱哭鬼
3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国士无双变成了个吴用这样的妖道
4曹仁,曹魏第一名将,变成了个经验包
5曹真曹休也是优秀的将领,不是废物
6鲁肃,有一股豪侠气,战略家,单刀赴会去见关羽这种武神变成了个老好人
7荀攸是谋主,戏份全被郭嘉抢了
8郭太后,司马氏的盟友,曹魏的掘墓人,得罪女人没有什么好下场。
9酷吏满宠,名将田豫,牵招,谋士刘晔。小狐狸陈群,貌似都没什么戏份
10马超,真他妈坑爹啊
引用3楼 @ 发表的:
徐晃杀的文丑,没华雄这号人,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颜良是被偷袭,吕蒙、潘璋不是被鬼附身而死,武圣其实挺不副实的
诸葛亮呢?还有吕布什么的?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楼 @ 发表的:
马超是关西军阀,二三流货色,陈到的评价都比他高吧,另外魏国的李通其实是个人物。
马超不二流,关张马黄赵,历史上地位一直是蜀汉第二
引用3楼 @ 发表的:
徐晃杀的文丑,没华雄这号人,没有过五关斩六将,颜良是被偷袭,吕蒙、潘璋不是被鬼附身而死,武圣其实挺不副实的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不是偷袭,是三国唯一一段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单论勇猛还是略胜张飞张辽和曹仁的
另外不是徐晃杀的文丑,只是徐晃所部杀了文丑,具体谁杀的没明确说
引用4楼 @ 发表的:
1钟繇是个老狐狸,颍川钟氏的代表人物,曹操借助他长期稳定了关西诸军阀和河东的关系,导致河东地区在官渡前后一直坐观成败。既是颖川人,又是关中系的代表。垂老之年还能搞出个钟会
2刘备百折不挠不为人下,变成了个爱哭鬼
3诸葛亮,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的国士无双变成了个吴用这样的妖道
4曹仁,曹魏第一名将,变成了个经验包
5曹真曹休也是优秀的将领,不是废物
6鲁肃,有一股豪侠气,战略家,单刀赴会去见关羽这种武神变成了个老好人
7荀攸是谋主,戏份全被郭嘉抢了
8郭太后,司马氏的盟友,曹魏的掘墓人,得罪女人没有什么好下场。
9酷吏满宠,名将田豫,牵招,谋士刘晔。小狐狸陈群,貌似都没什么戏份
10马超,真他妈坑爹啊
三国演义或者三国游戏看似夸大诸葛亮,但如果三国志11之类的游戏按照历史来讲,诸葛统帅和政治都应该是全游戏前3的,实际上还是弱化了
引用5楼 @ 发表的:
诸葛亮呢?还有吕布什么的?
孔明在正史扮演的是政治家的角色,和伊籍,简雍,孙乾,蒋琬等人修订下宪法,法典,确定国家发展方针什么的,地位类似于演义中张昭之于吴国。没有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博望坡一把火,舌战群儒。作为一个军师他其实挺失败的,光一个六出祁山就够黑一辈子了,不如法正,庞统的水平。
至于吕布,楼主就当美国队长来看吧,不要太认真。
三国演义其实黑了刘备的能力和性格
刘备很坚毅 百折不饶
而且刚烈 鞭打督邮其实是他干的 能力方面确实不如曹操
但是也是挺好的了
赵云三国演义吹了他的武勇和名气
正史中他是蜀汉稳重的大将
独立带兵过数次 也担任过骑兵统领 &但是还是比起关羽 张飞 弱一些
马超正史中
是野心勃勃
自负武勇(当然他确实也有能力) 三国演义提高了马超的人品 性格
[&此帖被君巃辰在 12:08修改&]
引用8楼 @ 发表的:
三国演义或者三国游戏看似夸大诸葛亮,但如果三国志11之类的游戏按照历史来讲,诸葛统帅和政治都应该是全游戏前3的,实际上还是弱化了
哈哈,罗贯中一粉顶十黑的感觉
政治上三国第一应该没问题,能媲美的也就一个荀彧,半个张昭
军事统帅和曹操同为三国第一档,强于关羽,陆逊,周瑜,曹仁,张辽这些第二档的选手。不过三国时期的名将放到历史上确实也比韩信李靖这种大宗师差些
葛公应该还有个人品加成,像吴起王猛这种也是文武双全的私德上各有被诟病的地方。吹他们的也就少些了
引用13楼 @ 发表的:
哈哈,罗贯中一粉顶十黑的感觉
政治上三国第一应该没问题,能媲美的也就一个荀彧,半个张昭
军事统帅和曹操同为三国第一档,强于关羽,陆逊,周瑜,曹仁,张辽这些第二档的选手。不过三国时期的名将放到历史上确实也比韩信李靖这种大宗师差些
葛公应该还有个人品加成,像吴起王猛这种也是文武双全的私德上各有被诟病的地方。吹他们的也就少些了
比他政治强大的可能也就曹操了。
引用7楼 @ 发表的: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不是偷袭,是三国唯一一段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单论勇猛还是略胜张飞张辽和曹仁的
另外不是徐晃杀的文丑,只是徐晃所部杀了文丑,具体谁杀的没明确说
那汉升兄干掉夏侯渊的那段是不是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
引用6楼 @ 发表的:
马超不二流,关张马黄赵,历史上地位一直是蜀汉第二
马超到底厉害不厉害啊?还有曹仁怎么个魏国第一名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9楼 @ 发表的:
孔明在正史扮演的是政治家的角色,和伊籍,简雍,孙乾,蒋琬等人修订下宪法,法典,确定国家发展方针什么的,地位类似于演义中张昭之于吴国。没有什么草船借箭,借东风,博望坡一把火,舌战群儒。作为一个军师他其实挺失败的,光一个六出祁山就够黑一辈子了,不如法正,庞统的水平。
至于吕布,楼主就当美国队长来看吧,不要太认真。
诸葛亮这辈子就没有六出祁山过,总共五次北伐,出祁山的也只有两次
引用16楼 @ 发表的:
马超到底厉害不厉害啊?还有曹仁怎么个魏国第一名将?
马超很厉害啊,打得曹操无还手之力,后来一直镇守阳平关,汉中咽喉,相比张飞预备队。。当然这个预备队有其特有作用,不能看作普通预备队。官职为蜀国骠骑将军,仅次于张飞,但基本差不多,而且都是皇亲国戚。蜀汉就俩刺史ms,马超就是凉州刺史。
关羽张飞我认为战争能力在三国要排在前10名以内,都能统帅大军打出漂亮仗
比曹仁陆逊夏侯渊刘备等大将啥的不次甚至要强毕竟曹仁夏侯渊谈不上太大的战绩,刘备陆逊也就一两场战斗值得称道,明显弱的可能也就曹操诸葛亮和周瑜。 马超比这两位略差一些,不丢人。曹仁主要是一直带兵吧,我觉得统帅能力比较普通,主要是曹操喜欢用亲族,外五子一般作为副将或者先锋使用,地位不高。曹氏宗族我觉得曹真比较牛,第一次北伐打得太漂亮了,曹仁跟曹休夏侯渊不知道谁更厉害些,但应该都强于曹洪曹爽夏侯惇等人。
引用10楼 @ 发表的:
三国演义其实黑了刘备的能力和性格
刘备很坚毅 百折不饶
而且刚烈 鞭打督邮其实是他干的 能力方面确实不如曹操
但是也是挺好的了
赵云三国演义吹了他的武勇和名气
正史中他是蜀汉稳重的大将
独立带兵过数次 也担任过骑兵统领
近卫军统领
但是还是比起关羽 张飞 弱一些
马超正史中
是野心勃勃
自负武勇(当然他确实也有能力) 三国演义提高了马超的人品 性格
赵云在猇亭之战中只是个运粮官,别说跟黄权镇守江陵比了,就是连冯习张南傅彤之类的都比他强,我觉得不如陈到,陈到起码明确统领白耳兵
马超是军神,杨阜说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军还,不严为其备,陇上诸郡非国家之有也。三国志里对他描写并不多呀。他这个人厉害是厉害,但心肠狠毒,害死了自己的父亲和宗族。
再说赵云。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
这个因为败仗而被贬,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人说是为了保护部下,承担责任,汗,这个不说了,有人说为什么邓芝没有被贬,邓芝绝对也被贬,但是必竟在赵云传里面,说邓芝做什么呢。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三国志关于赵云的描述就是如此了。无足轻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130人参加团购199.00元&699.00元
36人参加团购59.00元&269.00元
326人参加团购149.00元&349.00元
367人参加团购59.00元&99.00元
71人参加团购169.00元&399.00元
1115人参加团购368.00元&999.00元
274人参加团购129.00元&569.00元
78人参加团购67.00元&209.00元
138人参加团购490.00元&790.00元
419人参加团购249.00元&599.00元
661人参加团购269.00元&599.00元
82人参加团购159.00元&599.00元揭秘小说中的赵云和历史上赵云的区别,这件事他根本就没做揭秘小说中的赵云和历史上赵云的区别,这件事他根本就没做夜帝讲历史百家号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1、孔明上任:《三国志》中没有诸葛亮上任就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的事迹,所以就没有赵云在两场战争中的表现。而《三国演义》赵云在两场战争中表现较好,就不再赘述。  2、单骑救主:《三国志》中提到,刘备妻子、儿子丢失,赵云反身向北去寻找。有人向刘备报告说赵云投敌,刘备把戟投向那人,斥责道子龙不会背主。最终赵云保护着甘夫人、刘禅成功回到刘备身边。《三国演义》情形与之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将赵云单骑救主的故事夸张描述,写出了赵云七进七出的英雄胆略。另外一点不同的是刘备将刘禅弃置,赵云将其接住,活生生一副邀买人心的画面。  3、赤壁表现:《三国志》对赵云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没有提及,《三国演义》就有了充分的发挥。第一件事是诸葛亮借东风之后,赵云前来接应,这件事看出诸葛亮欣赏赵云的谨慎态度;第二件事诸葛亮派赵云去乌林小路埋伏,去堵截溃败的曹操。深夜按,赤壁之战主要功劳应该归于周瑜,罗贯中是想增加刘备集团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削弱东吴的功劳,来增加刘备集团的功绩。  4、任职桂阳:《三国志》中刘备招降荆南四郡,使赵云任命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向赵云敬献美女寡嫂樊氏,被赵云拒绝,而赵云表示荆南四郡刚刚归附,人心未定,不能足够信任,果不其然,赵范后来叛逃。《三国演义》则描写赵范向赵云投降,赵范敬献樊氏,因赵云拒绝,两人产生矛盾。后来赵范使用诈降计来擒杀赵云,被赵云识破,最终被赵云擒住。深夜按,小说和历史相差不远,都表示赵云谨小慎微。    5、护卫刘备。《三国志》没有提及,《三国演义》中周瑜想用美人计来束缚刘备,而刘备带领赵云前往东吴,迎娶孙小妹。赵云在东吴期间,识破孙权的鸿门宴,并提醒刘备不要“乐不思蜀”。深夜按,刘备带领赵云,而不带领关羽、张飞的想法,应该就考虑到赵云谨小慎微的性格。  6、三气周瑜:《三国志》没有提及,而《三国演义》写到周瑜为刘备攻打益州,想要借机攻取荆州,诸葛亮命赵云守城,命关羽、张飞、黄忠、魏延伏击周瑜。  7.截江救主:《三国演义》中写到孙权集团想要孙小妹劫持刘禅,进而挟持刘备奉送荆州。赵云听闻消息后,沿江追赶东吴船只,为张飞率领水军配合拖延了时间。在赵云和张飞的相互配合下,夺回了刘禅。《三国志·裴注》写明赵云截江救主,仅此而已。深夜按,小说精彩之处,无可厚非。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夜帝讲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将尘封的历史,照进现实。埋没的真相!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赵云新传攻略秘籍
赵云新传36关完整版 下载
赵云新传36关完整版
你可能还会喜欢
三国曹操传精品游戏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8.3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7.9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6.7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7.8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6.7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8.9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8.8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6分
<div class="spf_off1" style="width:%">7.9分
从2008年-2014年 快猴网一直在努力做到最好 Www.KuaiHou.Com
备案编号:粤ICP备号-1摘要:从习主席给朴槿惠的国礼,到史书中隐藏的赵子龙凄凉结局,历史、传说、影视、游戏……这篇可能是关于赵子龙的最全面的解析文章。
东汉建安十三年九月,当阳长板,一个叫赵云的年轻人冲进了如狼似虎般的曹军阵营,他不仅活着出来,还抱着一个孩子。也许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这段传奇后来被编得神乎其神,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武将之一,即便是目不识丁的乡间妇孺,也多少听过赵子龙大战长坂坡的故事。
赵云的扬名有赖于后代小说家的演义和渲染,但在历史记载中,他不仅没有“百战百胜”的传奇,甚至在史书上留下一抹不光彩的败绩,最终以杂号将军的身份凄凉离世,他的地位,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都远不能相比。
上海人美版经典连环画《长坂坡》
然而历史需要英雄,人们需要传说,女生更需要白马王子,于是赵云在后代不断地描绘之下,成了那个身披银铠,手持银枪,跨下白马的英俊将军,集偶像与实力为一身,他曾经驰骋奋战过的湖北当阳,在街心为赵云修建了英姿绰约的雕像,以招徕八方游客。而赵云的出生地常山郡真定县——现石家庄市正定县——更是将他奉为文化品牌,将赵云庙修缮一新。
2014年,曾在正定县做过县委书记的国家主席XXX出访韩国,向韩国总统朴槿惠赠送了一幅赵云的画像。而朴槿惠本身就是个赵云迷,她曾在自传里透露,在她少女时代阅读历史小说时,最欣赏的就是蜀国大将赵云:“现在回想起来,甚至怀疑自己的初恋对象会不会就是赵云,因为每次只要他一出现,心中就会不自觉地小鹿乱撞。 ”
XXX送给朴槿惠的赵云画像,由范曾所画
两年后的2016年,让韩国女生小鹿乱撞的赵子龙出现在湖南卫视的黄金档,在这部名为《武神赵子龙》的古装偶像剧中,林更新饰演的赵云在剧中与韩国美女、“少女时代”成员林允儿扮演的夏侯轻衣谈起了恋爱,这当然是电视剧虚构的人物。翻遍历史书,除了被拒婚的寡妇樊氏,找不到任何赵云的感情经历,夏侯轻衣的原型,很可能来自赵云幼年的同乡好基友夏侯兰。
本土摇滚乐队“万能青年旅店”在2010年曾创作过一首歌曲,名叫《杀死那个石家庄人》,如果这首歌出现在建安十三年九月的当阳长板,它最适合成为曹军的军歌,这个名叫赵云的石家庄人终究没能被杀死,却在封神的道路上被后人一直误读。是时候,该重新认识他了。
湖北当阳赵云塑像
2005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XXX回到曾工作过的正定县,并视察赵云庙。
被夸大的保卫队长
在记录三国史最权威的著作《三国志》中,赵云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并为列传,编入《蜀书》第六卷。这成为《三国演义》构建蜀国战将天团“五虎上将”的主要依据。但“五虎上将”的说法并不见于《三国志》,反而是《三国志》中着力突出的“魏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却被怀着严重尊刘抑曹倾向的罗贯中有意忽略,未能在《三国演义》中合体出现。
即便是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传入史,也不能说明赵云与他们四人地位相等。在排序上,赵云位列五人最末。反而是《三国演义》悄悄做手脚,将赵云挪到了第三位。
再来比较一下官爵品级,关羽很早即被曹操表为汉寿亭侯,在刘备称汉中王后被拜为前将军,若非他死在刘备称帝的前一年,官爵还会晋升。张飞则在刘备称帝后获得了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西乡侯的高配置,车骑将军在汉朝武官体系里位比三公,在东汉基本是外戚将军(如窦固、窦宪)的专利,这对张飞来说也很合适,因为他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后来的后主刘禅为妃,是名副其实的外戚一族。马超出身陇西名门,虽然投靠刘备最晚,而且几乎没有为蜀国立尺寸之功,却一来就被拜为左将军,还假节(可代表君主行事,相当于尚方宝剑在手),立国后更是拜骠骑将军,位在张飞之上。连黄忠也被封为征西将军,征西将军是什么级别?连曹操都曾说,自己少年时代的中国梦就是死后墓碑上写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如此就能含笑九泉了。
而赵云,起初作为“主骑”的身份出现,实际就是一名骑兵队长,直到当阳长坂救出了甘夫人和阿斗,赵云才获得第一个职位牙门将军,这是一个低端的杂号将军,到了刘备取西川,赵云升迁为翊军将军,依然属杂号将军序列。刘备称帝后,赵云既未升迁,也未封侯,直到刘禅登基,同时期名将已凋零殆尽,赵云才升至征南将军、镇东将军。但在建兴六年,赵云与邓芝兵败箕谷,赵云又遭降级,被贬为镇军将军,重回杂号将军序列,直至去世。这是赵云遭受的一场不白之冤,迄今为止只有一部电影将其呈现,这个话题我们后面再讲。
连环画中的赵云
论战绩,关羽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张飞在宕渠大破张郃守卫南郑;马超在投奔刘备之前就与曹操血战渭水,使曹操差点丧命;黄忠则斩杀曹军上将夏侯渊一战惊人。而赵云,在《三国志》短短二百多字的传记中,除了在当阳长板保护刘备妻儿,竟无一份战绩罗列,没有击败一个有名有姓的对手。《三国演义》中那些被赵云一路砍翻的虾兵蟹将,均为后代演义。
这样的记载连南朝宋史学家裴松之都看不下去了。裴松之在史学上的最大功绩是为《三国志》做注释,他收集整理了三国两晋的大量史料,以补《三国志》之不足,其注释量是《三国志》原文的三倍之多。“裴注”的贡献在赵云传中体现得最为明显,他为赵云的注释部分起名《云别传》,其中描述了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的高颜值外表,叙述了赵云由公孙瓒转投刘备的细节,细到刘备与赵云“同床而眠”(赵云不是刘备“睡”的第一个男人,《三国志》里同样也记载了刘备与关羽、张飞“寝则同床”);而后还记录了赵云的两场战功,一是“截江夺阿斗”,一是“汉水大败曹军”,这两例后来都成为《三国演义》塑造赵云神武的重要素材,尤其是后者,引出刘备的一句评语“子龙一身都是胆”,造就了赵云此后向神将的路上一路狂奔。看看,一个 响亮的slogan对英雄人物是多么的重要。
为什么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引在对待赵云的记叙会差别这么大?清朝名臣李光地也对此大惑不解:“云之美德皆见别传,而本传略不及之,何哉?”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两位作者写史的政治环境不同:陈寿作书于三国刚结束的晋朝,晋朝的法统是由曹魏禅让而来,自然是以魏为正统,以蜀吴为寇,陈寿能够坚持将三国分别作传,在书中保留蜀吴的帝位和年号,在那种环境下已经是极大的突破了,自然不会用太大的笔墨去渲染一员蜀国的武将。而裴松之所在的南朝宋距离三国已有一百多年,可以用更为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历史人物,加上当时汉人江山偏安江南,其境遇与蜀吴更为相似,从情感上对蜀吴的名将自然更为贴近。
但从对蜀国的贡献来讲,比较中肯的评价是,赵云始终被定义为一个“将”,而关张马黄魏,则是作为“帅”的一面出现。二者的差别是是否领兵独当一面。无论《三国志》还是“裴注”的记载中,赵云一直以高级保镖的身份出场,要么是跟随刘备担任护卫,要么是“特任掌内事”,管理刘备的妻小。即使“汉水之战”,赵云也是为黄忠做策应,当黄忠被曹军包围时,赵云方才显露出神威来。他始终没有机会与曹军帐下名将有单独对垒的机会,这也是他排名靠后的原因之一。
游戏《真三国无双》中的赵云形象
何以封神?仁义礼智
赵云在随后的历史长河中被不断美化,除了“裴注”为他增添的战功外,“文武全才”的一面无疑加分许多。作为一名武将,理论上赵云是不参与大政方针的讨论的,但“裴注”中记录了赵云唯一参与政事的一段描述,那就是当孙权入侵荆州擒杀关羽后,刘备急欲报仇讨伐东吴,这时赵云上疏劝谏:“天下国贼是曹操,不是孙权,应该先北上灭魏,吴国自然臣服。现在曹操虽然死了,但曹丕篡汉称帝,应当早图关中,占据黄河和渭水上游来讨伐凶逆,届时关中义士必定带着粮食牵着马来迎接王师。”
赵云这番话在当时很有见地,刘备刚刚以汉朝正统称帝,既然打着汉的旗号,首要目标自然是篡汉而立的曹魏。曹魏是公敌,孙吴是私仇。而且赵云还详细表述了北上的方略。我们知道,随着孙权占据荆州,诸葛亮此前在“隆中对”里为刘备制定的分兵两路北伐的计划已经告吹,北上中原只有关中一路。但赵云表示,即便只剩这一路,居“河渭上游”依然可以取得主动,赢面很大。“河渭上游”是哪里?不就是之后诸葛亮五次北伐都要先攻取的陇西祁山一带嘛,可见赵云的眼界早在诸葛亮之前。
当然刘备并没有听赵云的劝谏,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猇亭大败,主力尽丧,刘备也死于白帝城。因此后世就有不少人感到惋惜,觉得当初刘备如果听了赵云的,或许历史会扭转。乾隆皇帝在读史时就叹息道:“使如赵云所言,居河、渭上流,以伐逆寇,汉事未必无成。”
当然也有人说,蜀国想要北伐不能没有荆州做策应,刘备讨伐孙权也不完全出于复仇考虑,因为诸葛亮对此也是默许的。无论如何,赵云这一谏让他一下子与在智谋上有重大硬伤的张飞、马超拉开了差距,逐渐形成了儒将的形象,这无疑更符合文人阶层的审美趣味,从而得到了小说家们的格外偏爱。
在风靡中国与日本的策略游戏《三国志》系列中,赵云的智力、政治力两项属性始终保持在70+和60+的水平,这在文官中亦属于中上等。在今年新出的《三国志13》中,赵云的四维(统武智政)属性之和排在第十位,是典型的智勇双全武将。
光荣公司游戏《三国志13》中的赵云形象
历史是英雄创造的,但书写历史的笔却掌握在文人手上,即便你天下无敌,但若在忠义等道德指标上有偏差,反而会被口诛笔伐,如吕布。但若是在道德上有突出表现,即便你在事业上差点意思,文人们也会欣然给你找补回来。赵云即是此例,“裴注”为赵云增添了两项重要文戏,一件是当赵云投靠公孙瓒的时候,公孙瓒对赵云家乡人多投靠政敌袁绍颇有醋意,赵云却正色答道我家乡人讨论国家大事从来都是“从仁政所在”,“仁政”是儒家治国的核心,这句话足以让读史的文人拍案叫好。一件是刘备定益州后想将成都内的房产和城外的庄园分给有功的众将,赵云却拒绝了,他引用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金句,希望能将这些产业分给受到战争罹难无家可归的平民,这又完美契合了儒家的仁义、谦让之道,赵云的道德光芒大放光辉,如此菩萨心肠的将军,文人们不捧他,捧谁?
没有夏侯红颜,只有夏侯兄弟
英雄总有美人相伴,史书中与赵云有关的美人唯有一名姓樊的寡妇,她是桂阳太守赵范的寡嫂,“裴注”中描述为“有国色”,当时赵范有心巴结赵云,想将嫂子许配给他,却被高冷的赵将军拒绝。他表面措辞是因为樊氏的前夫与他同姓,犯了忌讳,但私下里的心思却是看到赵范是被迫投降而来的人,人心难测。因此掷地有声地说出了“天下女不少”的豪言。不如所料,赵范后来果然逃走了,赵云因而未受牵连。此事在《三国演义》中也被采用。
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樊氏
从《三国志》中记载赵云又两子来看,赵云后来的确婚配了,但妻室不得而知,这就给予了后代充分地想象空间,民国文人周大荒在《反三国演义》中为赵云安排了一位女中豪杰马云騄为妻,并将其设为马超的妹妹,作者大约觉得,女将配英雄,英雄之间联姻更富有戏剧性。在电视剧《武神赵子龙》中,先后给赵云安排了青梅竹马的柳擎儿、师妹李飞燕、公孙瓒女儿公孙宝月等红颜知己,做足了赵云的感情生活,但最终让赵云倾心的还是一名叫夏侯轻衣的姑娘。
《武神赵子龙》中的赵云和夏侯轻衣
夏侯轻衣的人设可能来自于《三国志》“裴注”中提到的赵云少年玩伴夏侯兰,但他应该是一位男性。据记载夏侯兰与赵云是同乡,也就是说此夏侯与我们熟知的夏侯惇、夏侯渊并非同族,夏侯兰在博望坡之战中被刘备军生擒,赵云得知后向刘备求情,不仅让他免于一死,还举荐他担任“军正”一职,发挥他在法律方面的特长。这段友谊本是一曲佳话,但奇怪的是《三国演义》却并未采纳,反倒是让夏侯兰在博望坡被张飞一枪刺死了。直到2004年,国产单机游戏《三国赵云传》将赵云与夏侯兰的友谊写入主线情节,二人各为其主生死离别的一幕让不少玩家动容。
第三波工作室《三国志赵云传》中赵云与夏侯兰
影视剧中的赵云形象,最为深入人心的当属94版《三国演义》中张山饰演的赵云,在第29集和30集中,电视剧呈现了赵云于千军万马之中救出公子阿斗的精彩战况,这段拍摄无论是武打设计还是战争场面调度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均称得上是顶尖诚意之作。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观众在当年也为这一段情节激荡起沸腾热血,张山英姿飒爽的样貌也使得赵子龙成为一代偶像。值得一提的是,伴随赵云战斗场面的歌曲《当阳常志此心丹》也在当时传唱万家,至今仍是以赵云为题最为优秀的歌曲。谷建芬作曲,王健作词,歌词抄录如下:
虽未谱金兰,
前生信有缘。
忠勇付汉室,
情义比桃园。
匹马单枪出重围,
英风锐气敌胆寒。
一袭征袍鲜血染,
当阳常志此心丹。
子龙,子龙,世无双。
五虎上将威名传!
经典版赵子龙张山在《武神赵子龙》里再度出山,饰演老将黄忠
实际上,因为拍摄跨度太长,94版《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先后有三人饰演,从第40集“智取南郡”开始,赵云饰演者悄然换为比张山微胖的杨凡,等到老年赵云出场,演员换成了年龄较大的侯永生。
后来胡军和聂远两位男星先后在电影《赤壁》和电视剧《三国》中挑战赵云这一角色,但前者勇而不俊,后者俊而不勇,差强人意。
胡军版赵云
聂远版赵云
一代名将终成北伐炮灰
容易被人忽略的是一部由李仁港导演、刘德华主演的电影《三国志见龙卸甲》,这也是《武神赵子龙》之前国内唯一一部以赵云为主角的影视剧作品。
实事求是地说,该片槽点甚多,比如李仁港万年不换的飞碟头盔戴在三国人物头上,让不少三国迷难以接受,以及为了考虑市场因素加入女性角色,让Maggie Q饰演了虚构角色——弓马娴熟的曹操孙女,作为赵云的劲敌出现,显得荒唐滑稽。但抛却这些,该片值得称道的是在银幕上首次呈现了赵云人生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晚年的凄凉和被当炮灰的屈辱。
刘德华在《三国之见龙卸甲》里饰演的暮年赵云显得格外凄凉
在《见龙卸甲》中,赵云主动向诸葛亮请命作为北伐先锋,诸葛亮却将赵云当作诱敌之师,牵制住魏军主力,自己却带主力暗度陈仓。赵云被团团包围,迟迟不见援军,士兵全部打光了,最终自己卸下了盔甲,布衣策马冲向魏军阵营,全片结尾即定格在这个凄凉的背影之上。
这是一段即便《三国演义》都没有描述的情节,却大体符合史书的记载。在《三国志》诸葛亮传和赵云传中均记录了蜀汉建兴六年春的这次北伐经历,赵云、邓芝率军出箕谷,牵制了魏国大将军曹真的主力大军,而诸葛亮则率军攻打祁山,收取三郡,后来因为马谡失街亭,蜀军主力败退,赵云、邓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但即便如此,赵云“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这一切的安排当然是出于诸葛亮之手,为了能够避开魏国主力锋芒夺取陇西三郡,他不惜让老将赵云以弱旅为诱饵在箕谷做疑兵,置其于巨大的危险之下。这场败仗的责任本不在赵云,但回国后赵云却被贬为镇军将军,蒙受了极大的冤屈。
史载,赵云第二年就去世了,但没有写死因。我们不妨推断一番,赵云在前一年还活跃在战场上,其身体状况应当是良好的,不至于猝然因病致死。因而,可能致死的原因有二:一是赵云在诱敌或撤军的时候遭受了重伤,回国后伤重不治而死。根据史书上以弱抵强的描述,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二是赵云兵败被贬,蒙受了巨大的羞辱,内心郁结导致病发而亡。如此大的心理打击,加上赵云此时年事已高,这种可能性也不小。是二者其一,还是两者兼有?无论怎样,从史书的字里行间中,我们看到的赵云晚年竟是如此凄凉惨淡的背影,他没有被杀死在战场之上,而是成为弃子和炮灰,被“杀死”在阴冷无情的历史的角落里。
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老年版赵云与诸葛亮
——————————————————————————————————————————————————————————
这里是《北京晚报》文娱记者成长独立运营的自媒体平台,拒绝营销,执着原创,常年追踪关注文化娱乐界的热点话题和冷门好物,以与众不同为荣。
按住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家号作者平台APP
扫码下载安卓客户端
便捷管理文章信息
随时查看文章收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志赵云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