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讴歌2017年销量在中国的销量不行,是不是会退市

责任编辑:lwy
禁止发表不文明、攻击性、及法律禁止言语
请发表您的意见(游客无法发送评论,请
还可以输入 140 个字符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所属行业:
交运设备 — 汽车整车
行业排名:
5/13(营业收入排名)
实际控制: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收入分析:
已连续下跌4天
打败了92%的股票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1.16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
二、与蔚来汽车战略合作
三、与中国移动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四、定增150亿加码主业
个股深一度
同花顺财经官方微信号
手机同花顺财经
专业炒股利器
同花顺爱基金专业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 讴歌在美销量杠杠的 为何来到中国成了冷场王?
讴歌在美销量杠杠的 为何来到中国成了冷场王?
发表于: 来源:汽车网评&莫思雨(
篇) 评论数:
&&&&&&&网站部分文章为转载,仅供参考。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网站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投诉网。
世界豪车真心多,奈何华人不识车;这应该就是讴歌在华要发出的心声了!在国内,此车的知名度实在是低几乎为零,小编敢肯定国人要是看见开着讴歌的如果不注意看,肯定还以为是长安的什么车型,可就是想不起是什么车型。讴歌听了哭到在地”老兄拜托,我是讴歌好么?我还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豪车啊,大哥。“要怪就怪你车标长得太像长安。
在汽车界和车迷界不认识Acura讴歌都没几个。不过在中国大地,此车的知名度实在太低了,小编敢肯定的是国内估计有8成消费者不认识讴歌的LOGO,也认识不到讴歌是高端品牌,见到讴歌RLX Hybrid也绝对想不到它的售价高达100万元以上。
小编承认,小编刚刚入行的时候也不认识讴歌,第一次看到讴歌的车标只觉得挺好看,就是觉得它长得好像长安车标。第二次看见讴歌是在日第十五届上海国际车展上,与讴歌华丽相遇,当时小编负责去奔驰签到,偶然路过讴歌展台,被魂动鲜红的讴歌给吸引住了。这讴歌不是一般的霸气,若大的展台就只展示这款车讴歌跑车NSX,现场有多霸气就不用说了。小编好像被勾了魂似得不由自主的去给NSX拍了几张照才走,现在回忆起来还有些神往。
小编现在是对讴歌有了新的认识可是不代表全国人都认识它了。一方面只因讴歌的车标太低调了,低调得跟国内的自主品牌长安很相似。其实要追究它们谁先有这样的车标设计也不难,讴歌是1986年在美国创立的,而长安是在1996年在整整相隔10个年头。但是国人还是只认识长安,要怪只怪讴歌入华时间太晚,才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另一方面,从产品角度上说,是讴歌过于稀少的产品数量,而且宣传力度不够。讴歌产品数量的稀少,一是车型偏少,二是每个车型的配置偏少。讴歌到目前一共引进了6款车型,分别是MDX、ZDX、RDX、RLX、TL、ILX。车型数量没有优势,而且讴歌每个车型的配置可选性更是少的可怜。RLX、TL、ZDX都只有一款车型上市,消费者对其排量、驱动形式、配置的可选度是0。
最后,个人也是觉得最为重要的原因,讴歌在华之所以没有被广泛认可的原因是日系不善于炒作。很多消费者估计在广告上都没有见到过这个汽车品牌,也没有制造什么热门的话题来炒作之类的。不过这些,在国内的营销中,似乎是必不可少的,不了解国情啊!
但是在北美市场,讴歌是知名的豪华品牌,它是本田的高端品牌,也是日系三大豪华品牌之一,它更是日系最早的豪华品牌。1986年本田在美国创立了豪华车品牌:Acura讴歌(1989年雷克萨斯和英菲尼迪才先后上市),最先推出了Legend和Integra两款汽车,出色的产品一推出就好评如潮,销量迅速崛起,1987年,仅仅一年多的时间,讴歌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任何一款欧洲豪华车,成为全美进口豪华车的销售冠军。1988 年和1989年 Legend 更是连续2年成为美国最畅销的进口车型。如今讴歌依然在北美市场叱咤风云,年销量大概在15万到17万辆之间。
讴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品牌,区别于其它品牌,它很注重保持产品体验的特点,绝对不会牺牲驾乘品质的豪华感,基本上讴歌的产品系列一般就是一个排量,配置也就是一两个,这样讴歌能够让用户买到的产品都享受到同样高等级的驾乘感受,这是它最鲜明的特点。比如上表可以完整清晰的看到讴歌的简单清晰的排列、配置和价格带。
当然这也是特别轴的讴歌在华的一个缺点,因为这样讴歌在国内的产品就基本没有价格带,而其他豪华品牌有着丰富的价格带,同系列产品价格落差能够高达50%甚至100%以上。讴歌这个优点在以装逼为特性的中国豪华车市场,注定要成为缺点,小编在想,讴歌在华也可能就只有少数真正懂行的行家才会有可能成为它的买家。
第一时间获取QCTSW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
汽车投诉网」或者「
qctswcom」,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汽车投诉网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每到过年,总能看到各种推荐购车的稿件。
良心推荐稿没多少,开什么车回家有面的文章倒是满天飞。
同样是今年7月,与雷克萨斯同样处在第二阶梯的捷豹路虎销量达到8655辆,同比大涨64.1%%,1至7月份,捷豹路虎累计在中国市场零售销量为61812辆,已经超过雷克萨斯五千多台。
汽车投诉网数据显示,长安汽车5月份的投诉量为24宗,同比去年上涨了近2倍;今年前5个月,长安汽车的总投诉量为119宗,同比去年上涨了近50%。销量下滑的同时,投诉量却出现暴涨,此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见一斑。
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召回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人目前对召回似乎只有两种态度:召回是负责任的表现或召回是质量不佳的表现。但对于召回的后续情况如何?召回的问题到底有没有解决?召回的承诺是否有实施?召回的车辆如何处理?这些倒是无人问津。
被称作自主高端的奔腾B90上市以来年销量不足百台,上市之初,一汽轿车希望奔腾B90能够提高整个一汽轿车的品牌形象,不曾想落得如今无人问津的下场。加入到个人中心
,为您推送更多内容!
已加关注,快到个人中心
同类型车:
原创&&品牌认可度低销售不佳 讴歌只能靠国产救市
  看着讴歌在过去一年半的销量和其未来的走向,相信高傲、自信的本田集团一定不会想到,讴歌这个在北美市场非常成功的品牌,在中国市场已经沦落到退市的边缘。对于现在的本田来说,冷静的反思一下之前的得失,提早打算一下未来,显然是当务之急。  品牌认可度低 讴歌年销售目标仅2800辆  总结讴歌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遇冷因素,品牌认可度显然是首要因素。在讴歌进入中国初期的品牌建设阶段,本田在媒体投放的广告费用只有2000万元,对于一个刚刚打入陌生市场的豪华品牌来说,这点投入显然是杯水车薪。而且在广告中,讴歌过于强调自己的产品特性和其对高科技的诉求,让消费者很难体会到其高端豪华品牌的定位。缺乏卖点的5AT变速箱  更为尴尬的是,虽然讴歌曾经在努力强调自己的技术亮点,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三款车型采用的5挡,着实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款以技术为买点的日系豪华车。毕竟、明锐、速腾这样的10~20万元的家用车都已经用上了6AT。  在技术上没有显示出高人一等的实力,在品牌上又无法和宝马、奔驰、奥迪等传统豪华品牌比肩,进口到中国市场的三款讴歌车型,显然很难撑起其40万元以上的身价。  除了品牌形象的不足外,讴歌在服务网络的建设上也远远落后和两大主要竞争对手。在讴歌的官方网站上,笔者仅仅查到了16家特约店,而这其中已经正式开业的仅有8家,分布在中国的6个城市。如此单薄的销售网络显然无法和遍布国内35个城市、拥有40家服务店的雷克萨斯相媲美。对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讴歌车主来说,他们在保养时只能去广本授权的4S店。买的是豪华车,却要到平民品牌的4S店做保养,讴歌的这种做法显然会让车主产生些许不快。  关键词  TL与RL两款轿车缺乏个性 不足以支撑身价  除了品牌形象的不足外,在车型投放上,讴歌先轿车后SUV的市场策略也有所欠妥。在2006年9月上市的售价43万元的运动型中级车TL 3.2和68万元的RL 3.5,虽然相比同级别车型,在排量上稍占优势,但这并不足以托起它的身价。300是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运动型中级车阵营,325i所能提供的驾驶乐趣是前驱的TL 3.2无法比拟的。如果是厌倦宝马张扬个性的低调消费者,同样来自日本的雷克萨斯IS300是他们另外的选择。虽然IS300的发动机功率较低,但其6AT变速箱让人看起来比讴歌TL的5AT更有卖点,再加上IS300的前置后驱设计和雷克萨斯深入人心的豪华品牌形象,同样花40万元,显然会有更多的人选择IS300。除了宝马3系和IS300外,永远不能被人忽视的和,也在挤压着讴歌TL的市场。350在不少人眼中比讴歌RL 3.5实惠  在中高级车市场上,早已牢牢占据绝大部分市场,再加上5系Li和的补充,留给其它豪华车的份额已经不多。在这个市场上,讴歌依然没有摆脱雷克萨斯的阴影。售价与RL接近的GS300是其难以逾越的障碍,再加上排量相同、价格更低的中级车ES350挤压,在两款雷克萨斯车型中,RL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虽然在操控性方面,RL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但国内豪华中高级车消费者对此并不关心,不然也不会出现5系Li销量远远好于标准版5系的情况。相比40万元中级车消费者,60万元豪华车消费者更看重品牌,相对陌生的讴歌RL显然无法以相似的价格从奔驰、宝马、雷克萨斯这样的大牌手中分得一杯羹,市场遇冷自然也就不足为奇。  关键词第八代雅阁其实是与讴歌RL共用平台  在品牌形象上,市场宣传并不到位的讴歌并未让消费者知道它是一个豪华品牌,在技术上又缺少足够的卖点,再加上TL、RL两款轿车不过是欧版本田雅阁和里程的贴牌车,这些不利因素混到一起,就不难理解讴歌难以使消费者接受其40万元以上身价的原因了。是讴歌RL难以逾越的对手  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无论是出于面子、技术还是售后服务,选择宝马、奔驰、奥迪甚至是雷克萨斯的车型,都会让他们感觉比买个换了标的本田更划算。一款让消费者感觉&亏本儿&的车,自然很难在市场上有所作为。  关键词  消费税上调 成本上涨 讴歌中国之旅再遭重创售价82.5万元的宝马新X5 3.0不受消费税调整的影响  豪华SUV车型MDX在2007年4月上市,缓解了讴歌品牌出现年销量不足千辆的尴尬,它的上市不仅为讴歌带来了可观的销量,也在一定程度上树立了讴歌品牌的豪华车形象。相比同级别的途锐3.6、350等车型,MDX不仅在排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价格上也比对手便宜8~10万元。对于一些有过北美留学经历的海归一族和看重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MDX具备了与其他同级别车型相抗衡的实力。采用2.5升增压发动机、售价70.8万元的也不涨价  但令人遗憾的是,伴随着消费税上调脚步的临近,讴歌品牌的救命稻草MDX将不可避免地遇到成本之忧。MDX在消费税上调之后,面对不会涨价的 3.0(售价82.5万元)和沃尔沃XC90 2.5T(售价70.8万元),讴歌MDX失去了最有效的杀手锏--价格优势。  虽然MDX在动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宝马、沃尔沃早已获得了更高的品牌价值分。一直以来,MDX都以宝马X5为主要竞争对手,在消费税上调之前,它可以依靠更大的排量和15万元以上的价格差取胜。但随着消费税的上调,MDX与X5的价格差距被缩小到10万元以内。以宝马品牌在豪华车市场的认可度和其在驾驶乐趣方面的优势,相信宝马有能力说服消费者为自己多掏10万元。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即使是豪华车消费者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盲目地追求大排量发动机,MDX原本的排量优势也势必大打折扣。更何况X5 3.0车型8.2s破百的成绩对于一款大型SUV来说已经足够出色,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失去价格优势的讴歌MDX,靠什么和X5拼呢?排量?&&&&&&&&&&&&  除了市场表现不错的MDX之外,TL和RL两款排量超过3.0升的轿车同样会因消费税上涨而带来成本的增加。当TL和RL在现有价格基础上再涨5万的时候,我相信它与宝马、奔驰、雷克萨斯的销量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虽然讴歌可以用丰厚的利润抵消消费税上调带来的价格影响,但我相信讴歌的经销商肯定会站出来反对。  消费税上调是讴歌继品牌认可度低、售后服务网络不够强大之后,遭受的第三个沉重打击,如果讴歌不能做出必要的调整,其中国豪华车市场之路也将就此走到尽头。  关键词  成为第一个国产的日系豪华品牌 讴歌的唯一出路2009款讴歌TL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讴歌品牌即将国产的传闻已是铺天盖地。作为一个认可度急需提高的豪华品牌,讴歌显然不具备跟随宝马、奔驰等传统豪华车涨价的实力,如果不能正确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而盲目地跟风涨价,相信讴歌刚刚依靠降价争取来的份额将迅速缩水。更为严峻的事实是,受消费税上调标准影响,讴歌心目中的主要竞争车型宝马3系、5系和X5 3.0i并不会全面涨价。当讴歌在宝马面前失去价格优势的时候,其市场前景显然会更加艰难。此时,国产显然是讴歌抵消消费税上调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最佳选择。2009款讴歌TL  全新09款TL从数据上分析,其车型平台同老款RL一样,都是来自第八代雅阁。因为出自同一平台,让国产新TL可以在底盘部件、变速箱、发动机等核心部件上与雅阁实现共用,以降低成本。至于高端的国产新TL 3.5升车型,只要与主要竞争对手35、雷克萨斯IS300拉开10万元左右的价格差距,就足以令其从对手那里分到一定的份额。作为第八代雅阁的有益补充,新TL国产,显然是个不错的选择。2009款讴歌TL  除了新TL之外,MDX同样应该考虑国产,在国内60万元以下大型豪华SUV市场上,消费者的可选车型几乎只有丰田普拉多一款。相比明显偏向越野性能的普拉多,MDX在公路性能方面更胜一筹,这也让它可以更好的满足城市SUV消费者的需求。考虑到MDX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只有4.07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7万元),其国产之后把价格定在50万元左右,显然可以赚到不错的利润。参照普拉多月均销量超过1100辆的业绩,售价50万元左右的国产MDX有能力把年销量提高到8000辆左右。对于2007年整个品牌销量只有1400辆左右的讴歌来说,8000辆显然是个不小的诱惑。  消费税上调,使进口讴歌的中国之路几乎走到尽头,作为一个认可度不高的品牌,如果不能尽快依靠国产降价来救市,它将很可能在两年之后悄悄地退市。进入中国市场短短几年的讴歌,转眼之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类似退市的一幕不要在讴歌身上重演。(本文摘自金融界汽车)")
* 您的姓名:
所在地区:
* 意向车型:
----请选择----
期望价格:
购车时间:
随时准备购买
付款方式:
全 款按 揭
是否试驾:
17.98-25.98万
18.99-31.69万
16.98-23.78万
29.28-41.4万
31.28-48.9万
18.99-30.39万
17.58-26.98万
28.8-48.69万
17.98-27.98万
17.58-23.78万
二手车推荐
经销商报价:
官方指导价:
分 期 购 车:
太平洋汽车网官方热线服务时间: 9:00-18:00
热门优惠:
 相关4s店:
讴歌将上市:
讴歌新车:
讴歌热门车型:
热门IT产品
请登录后操作您现在的位置:&>>&&>>&
好车也怕卖不出 讴歌4S店月销量不足10台
好车也怕卖不出 讴歌4S店月销量不足10台
&来源:网通社
作者:陈亮
讴歌在2015年广州车展期间,推出了新款RDX,新车迎合中国市场需求,取消了排量更大的3.5升版本。讴歌事业部部长渡边康治此前在与网通社沟通时表示:&讴歌目前正朝着&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并适应中国市场的需求而改变&的方向前进。&不过缺少适应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仍然是讴歌锁所面临的难题。
讴歌近年在华陆续推出的&走量&TLX和新款RDX两款重磅车型,同样没有成为扭转讴歌销量颓势。网通社整理了讴歌在华上牌量数据后发现,2015年讴歌上牌量仅约为4100台,按照目前讴歌官方公布的43家特约店(其中4家为展厅,不售车)来计算,每家特约店年平均销售车辆不足106台,单店月均销量更是仅达到9台,如果不算平均数,本身就不高的上牌量数据,致使少数特约店月均量或基本为0。
讴歌2015年全球销量为206800辆,增幅达到5%,然后在中国市场的上牌量却仅为4100辆,2014年销量大约为4670辆,同比下跌12.2%,在中国市场豪华品牌中占比较低,这也是讴歌一直不愿提及销量的原因之一。进入2016年,讴歌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本田(中国)&史无前例&公布了讴歌的销量,今年1-2月份,讴歌累计终端销量为352辆,同比降低12.4%,市场表现仍未好转。
讴歌目前在华共有43家特约店,其中包括4家展厅,按照辆上牌量来计算,讴歌这39家4S店单店月均上牌量仅为9辆。事实上,4S店资金上两个占较大比重的是土地费用和提车费用,经销商通过现金或融资方式提车,&现在的销量情况,全国没有一家经销商是不赔钱的&一位讴歌经销商告诉网通社,虽然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短,但讴歌品牌始终无法打开市场终端上牌量不佳与保有量不高,直接导致投资讴歌品牌的经销商无法盈利,在2012年到2014年讴歌经销商网络开始大面积退网,投资人不在经营讴歌品牌。
今年1-2月份,讴歌MDX、RDX、ILX和TLX四款车型终端销量分别为143辆、147辆、46辆和16辆,在豪车品牌更为&走量&的中型车市场,RDX曾一度在讴歌各车型总销量中占比达50%以上,但先后推出的TLX和新款RDX市场表现令人&大跌眼镜&。不过随着讴歌国产化日益临近,讴歌将在紧凑型SUV领域进行布局,试图扭转当前销量局面。
讴歌首款国产车型定位为紧凑型SUV,将在广汽本田工厂投产,新车基于此前发布的SUV-X概念车打造,并将于今年年中正式上市。价格偏高是讴歌在华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全新SUV投产后,将以合理的价格进入市场,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新车有望使讴歌在华市场表现得到改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讴歌美国销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