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所有东西都在涨价,而分享通信资费费在降价

涨价大潮中的降价身影_网易新闻
涨价大潮中的降价身影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5月9日,市民程女士到超市采购食品和日用品发现,不仅采购清单上绿豆、黑豆的价格比两三个月前翻了一番,连面巾纸也涨出了几毛钱。程女士不禁感慨:房价涨、菜价涨,怎么所有的东西都在涨!实际上,并非全部商品都在涨价,在许多东西争赶涨价潮的同时,有些商品的价格也在下降,只是我们没有注意到而已。
当年买21英寸彩电的钱,现在能买大液晶
说起降价,家电类产品的降价给人的感觉最明显。以电视机为例,今年53岁的杨女士告诉记者,1988年家里买的第一台彩电是泰山牌21英寸的,当时是2300多元。她告诉记者,那台电视机没有遥控器,靠手动换台,只能收很少的频道。
后来,杨女士又换了台29英寸大彩电,她笑称“遥控器怎么用都得现学”。今年五一期间,杨女士淘汰了多年的显像管彩电,换了一台42英寸的液晶彩电,“算算价格,买新电视的价钱,也不比买老电视贵”。
如今各大家电卖场里已见不到“大屁股”的显像管电视,取而代之的是液晶面板电视机。看看价格,2300元钱能买一台24英寸或26英寸的液晶彩电。如果把20多年前的2300元钱折合到现在的购买水平,按6000元计算,能买一台42英寸的液晶电视机。
同样在降价的还有电脑等IT类商品。新品电脑会迅速“贬值”,其后上市的新型电脑价格更低,配置更高,性能更好。尽管内存等部分零部件在短时间内会有价格波动,但IT类商品价格的总体趋势是一直在降的。此外,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电不仅品类在增加,价格也逐年下降。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风禄认为,工业制造品的生产技术不断升级和进步,使得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能力提高迅速,推动了产量和性能的提升,进而单位产品的价格逐步下降。
20年前买普桑的钱,现在不用求人还能买更高档车
20年前买车,可供选择的远远比不上现有车型丰富,普桑在当时算是很好的车。市民唐先生对普桑的最初记忆是在1986年,“那时候我跟父亲单位的司机一起去上海提普桑,裸车是17.5万,还找人托关系排了队才买到的”。
17.5万元现在可以买一款中级轿车。如果想买国产品牌的最普通的车型,5万左右就能搞定。尽管部分新上市的车型,经销商会以各种隐蔽方式加价销售,但新车上市一段时间后,都有一定的降价空间。随着更多新车型涌入汽车市场,汽车销售从总体上看来,也处于降价中。
过去买大哥大的钱,而今能买二三十部手机
提起多年前装电话的经历,住在燕子山西路的李先生感慨良多,“忘了是在1991年还是1992年,家里交了2600元钱才装上电话。”他告诉记者,这个价格还是联合了不少邻居们,整个家属院一共装了100多部电话才拿到的优惠价,“再早的时候就算交3000多元也装不上电话,找人走关系也白搭。”
现在,在家里装一部固定电话不再是需要花大价钱才能办成的事儿,带着证件去各大营业厅申请,交上120至150元不等的初装费,就可以装上一部电话,有的优惠套餐连初装费也省了。
手机和固定电话一样,近些年来的总体价格趋降。上世纪90年代,手拿一部大哥大是有钱的象征,因为购买一部大哥大,加上入网费用至少需要两三万。而今,各大家电卖场的手机柜台里,各式手机足以让消费者挑花眼,除了少数名牌高端机外价格较高外,一般千元左右就能买到一款不错的手机。以前买大哥大的钱,现在足够买二三十部普通手机。
新上市的手机,也许标价两三千甚至更高,但过不了半年甚至两三个月,价格就会缩水数百元,超过一年则降价更多。2009年5月,市民黄先生花1599元购买了一款国产手机。一年后,这款手机的价格降为700多元,配置还高于他最初购买的手机。
除通讯“硬件”降价外,“软件”即通讯资费的价格也在降。固定电话用户可以选择各种套餐或绑定宽带,享受免月租或者通话资费较低的优惠方式。手机话费也由最初的双向收费,变为现在被叫免费,主叫话费逐渐降低。
杨风禄认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使用电信产品之所以价格较高,是因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运营商少。随着大众化需求的不断提高,更多的通讯类商家加入市场,手机逐渐变为人手一部,通讯行业的厂商竞争日益激烈,众商家力争在市场中占据份额,使得相应产品的价格下降。(记者杨永晴)
本文来源:济南时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中国10年都未涨价的9样东西 集体回忆戳中泪点
& &有一些费价,涨不涨就在那里,比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长久。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热转的《中国10年都未涨价的9样东西》成为广州市民茶余饭后的热话。该帖中列举的报纸、彩票、公交票价等9样物品在物价飞涨的二三十年间,依然坚守着原有的价格,通讯类别还出现大幅降价现象,不少人纷纷留言感叹感动。不过,羊城晚报记者走进现实生活中发现,并非所有&不涨&都叫&实惠&,有些跟不上消费水平的补贴和物价透露着阵阵无奈与辛酸。
& & 这些岿然不动 透着辛酸
& & 在民间排行榜中,一连串&不涨&,让人无奈又无语&&&
& & ●差旅费
& & 近日,广州市某区基层公务员白梅(化名)到省外出差,财务部门通知她,本来今年是要按新颁布的文件执行差旅报销的,但因新文件还没正式生效,目前仍按照旧文件的补贴标准报销。&新文件规定,普通公务员出差每天住宿标准是330元,旧标准每天却不超过100元。这让人很迷茫。此外还有交通费、餐费都无法跟上现在的消费水平。&她说。
& & ●&独生补&
& & 同是&不涨&,独生子女保健费也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类项。据悉,独生子女保健费最早于1982年发放。是计划生育政策中对独生子女实行奖励政策。从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父母单方每个月都能领取5元&独生补&。这一补贴32年来从未被调整。这5元的价值,早从一个国际连锁快餐店的汉堡包缩水为一个私人作坊的酥皮面包。
& & ●一元报纸
& & 除了补贴费用,每份1元的报纸也是&不涨&行列里的奇葩。广州市内6家报纸全部只售1元,《羊城晚报》自2002年至今,1元一份从未变更。&买报纸是最划算的,1元一份厚厚的报纸。看完卖给回收的都不止这个钱。&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如是说。
& & 从事报纸发行工作的洪先生告诉记者,报纸价格不变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报纸的发行虽然在亏损,但是有广告收入弥补。发行量越大,就越能吸引广告。第二是近年受新媒体的冲击,报纸广告量下滑,尽管想升价但是同城媒体竞争激烈,谁也不会先动。
& & 这些原地踏步 让人感动
& & 当然,&不涨&除了偶尔让人心酸,大部分还是让人欣喜和感动的。羊城晚报记者发现,朋友圈中对&不涨价的类项&的评论回复持续增长,大家不断补充着未涨价物品的清单,集体回忆起&价廉物美&的年代。
& & &两块五的碳酸灌装饮料、5毛一盒的火柴、5毛一个的泡泡糖、1块一个打火机、1块一袋的袋装醋。&公关公司的谭小姐一口气举出了一长串物品,&基本上老店铺的日用品都没怎么涨价吧。&她认为,尽管这些物品涨价对自己影响不大,但是这些企业维持原价应该很艰难。&童年的美好在这些企业的坚持下没有被改变,真的很感动。&
& & 在所有未涨价的物品中,5毛钱的零食咪咪虾条得到了最多的&点赞&,被誉为&业界良心&。韩先生说:&我很喜欢吃咪咪虾条,基本每次下班回家都会带上一包。即便有时不太想吃,也会习惯性地掏出5毛购买。&韩先生称这一习惯来自儿时,小时候他一有零花钱就会跑去买。如今,他只能在咪咪虾条上回味儿时的广州。
& & &两元的福利彩票不也是没有涨价吗?前几天路过还看到好多人在排队。&广告男阿波调侃道,&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中个500万就感觉能一辈子不工作了。现在买一套房就连渣都不剩了。&回忆起儿时陪爷爷去买刮刮乐的情景,阿波总是感慨万分:&爷爷一手牵着我,一手拿钱买彩票。而且买完每次都递给我刮,说小孩运气好。&
& & 一位女学生在回复中说,还有一样&羞羞的东西&十几年未涨,那就是街边1元避孕套。据了解,街边自动售套机的避孕套属于公益事业,配合计划生育和宣传安全性生活推广。自1999年自动售套机开始安装,15年过去了一个避孕套一直只卖1元。可是就是这小小的1元也引来不少砸开自动售套机偷钱的人。
& & 这些不涨反降 让人惊讶
& & 实际上,不升反降的&逆物价规律&的物品也不在少数。从事通讯工作的吴先生就说起了本行:&电话费不是一直在降吗?&他认为,运营商降价抢客户和通信设施的广泛建设是主要原因。
& & &网费也是越来越便宜了。&小甘说,他小学经常逃课去网吧打游戏,那时1小时要5元,20块零花钱没一会就花光了。而现在网吧10元就能包夜,平均下来1小时不足1元。&自己在家里拉网络,包年每个月只要40多块,比以前便宜太多了。&
& & 20年前&大哥大&还是一件奢侈品,小高的父亲因生意需要硬着头皮花了近万元买了一部,可是后来不小心遗失在出租车上。&我爸为此心疼了好几个月。&如今,购买手机的费用已经大大降低,一些低端的智能机只要三四百元就能买到。甚至只要预先交够花费,就可免费拿机。或许是这低廉的价格让现代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珍惜手中的。小高说:&每次给爸爸换手机,不管价钱如何,他都要提起那部&大哥大&。&&
& & 手机因技术革新而降价,而汽车价则是因政策而降低。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在主流的家用和公商务车市场,价格普遍下降。下调幅度从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十年内下调幅度接近50%-100%。
& & 同场加映
& & 涨了像没涨一样
& & 在众人热议原价不变的物品中,有几样东西绝对不在众人期待的范围内,工资就是其中一样。
& & 几乎每个人都会顺带吐槽一下工资问题。&物价飞升,唯有工资原地踏步,这叫我们怎么活得起啊!&类似的抱怨望眼尽是。实际上,工资并不是没有增长,而是涨得太慢,跟不上物价的步伐。根据今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3%;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实际增长10.9%。
& & 有不少人也提到了结婚回礼。参加别人的婚礼总要随一份&份子钱&,不管是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只要被邀请一般都出手不低。可是宾客们得到的回礼红包则仍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我参加过3次朋友的婚礼,包的都是800元的利是。&林小姐说,&但是回礼也都是20元,跟约好了一样。& &
&有一些费价,涨不涨就在那里,比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长久。近日,在微信朋友圈中热转的《中国10年都未涨价的9样东西》成为广州市民茶余饭后的热话。该帖中列举的报纸、彩票、公交票价等9样物品在物价飞涨的二三十年间,依然坚守着原有的价格,通讯类别还出现大幅降价现象,不少人纷纷留言感叹感动。不过,羊城晚报记者走进现实生活中发现,并非所有&不涨&都叫&实惠&,有些跟不上消费水平的补贴和物价透露着阵阵无奈与辛酸。& & 这些岿然不动 透着辛酸& & 在民间排行榜中,一连串&不涨&,让人无奈又无语&&&& & ●差旅费& & 近日,广州市某区基层公务员白梅(化名)到省外出差,财务部门通知她,本来今年是要按新颁布的文件执行差旅报销的,但因新文件还没正式生效,目前仍按照旧文件的补贴标准报销。&新文件规定,普通公务员出差每天住宿标准是330元,旧标准每天却不超过100元。这让人很迷茫。此外还有交通费、餐费都无法跟上现在的消费水平。&她说。& & ●&独生补&& & 同是&不涨&,独生子女保健费也是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类项。据悉,独生子女保健费最早于1982年发放。是计划生育政策中对独生子女实行奖励政策。从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到子女14周岁止,父母单方每个月都能领取5元&独生补&。这一补贴32年来从未被调整。这5元的价值,早从一个国际连锁快餐店的汉堡包缩水为一个私人作坊的酥皮面包。& & ●一元报纸& & 除了补贴费用,每份1元的报纸也是&不涨&行列里的奇葩。广州市内6家报纸全部只售1元,《羊城晚报》自2002年至今,1元一份从未变更。&买报纸是最划算的,1元一份厚厚的报纸。看完卖给回收的都不止这个钱。&一个新闻系的学生如是说。& & 从事报纸发行工作的洪先生告诉记者,报纸价格不变的主要原因有二,第一是报纸的发行虽然在亏损,但是有广告收入弥补。发行量越大,就越能吸引广告。第二是近年受新媒体的冲击,报纸广告量下滑,尽管想升价但是同城媒体竞争激烈,谁也不会先动。& & 这些原地踏步 让人感动& & 当然,&不涨&除了偶尔让人心酸,大部分还是让人欣喜和感动的。羊城晚报记者发现,朋友圈中对&不涨价的类项&的评论回复持续增长,大家不断补充着未涨价物品的清单,集体回忆起&价廉物美&的年代。& & &两块五的碳酸灌装饮料、5毛一盒的火柴、5毛一个的泡泡糖、1块一个打火机、1块一袋的袋装醋。&公关公司的谭小姐一口气举出了一长串物品,&基本上老店铺的日用品都没怎么涨价吧。&她认为,尽管这些物品涨价对自己影响不大,但是这些企业维持原价应该很艰难。&童年的美好在这些企业的坚持下没有被改变,真的很感动。&& & 在所有未涨价的物品中,5毛钱的零食咪咪虾条得到了最多的&点赞&,被誉为&业界良心&。韩先生说:&我很喜欢吃咪咪虾条,基本每次下班回家都会带上一包。即便有时不太想吃,也会习惯性地掏出5毛购买。&韩先生称这一习惯来自儿时,小时候他一有零花钱就会跑去买。如今,他只能在咪咪虾条上回味儿时的广州。& & &两元的福利彩票不也是没有涨价吗?前几天路过还看到好多人在排队。&广告男阿波调侃道,&唯一不同的是,以前中个500万就感觉能一辈子不工作了。现在买一套房就连渣都不剩了。&回忆起儿时陪爷爷去买刮刮乐的情景,阿波总是感慨万分:&爷爷一手牵着我,一手拿钱买彩票。而且买完每次都递给我刮,说小孩运气好。&& & 一位女学生在回复中说,还有一样&羞羞的东西&十几年未涨,那就是街边1元避孕套。据了解,街边自动售套机的避孕套属于公益事业,配合计划生育和宣传安全性生活推广。自1999年自动售套机开始安装,15年过去了一个避孕套一直只卖1元。可是就是这小小的1元也引来不少砸开自动售套机偷钱的人。& & 这些不涨反降 让人惊讶& & 实际上,不升反降的&逆物价规律&的物品也不在少数。从事通讯工作的吴先生就说起了本行:&电话费不是一直在降吗?&他认为,运营商降价抢客户和通信设施的广泛建设是主要原因。& & &网费也是越来越便宜了。&小甘说,他小学经常逃课去网吧打游戏,那时1小时要5元,20块零花钱没一会就花光了。而现在网吧10元就能包夜,平均下来1小时不足1元。&自己在家里拉网络,包年每个月只要40多块,比以前便宜太多了。&& & 20年前&大哥大&还是一件奢侈品,小高的父亲因生意需要硬着头皮花了近万元买了一部,可是后来不小心遗失在出租车上。&我爸为此心疼了好几个月。&如今,购买手机的费用已经大大降低,一些低端的智能机只要三四百元就能买到。甚至只要预先交够花费,就可免费拿机。或许是这低廉的价格让现代人不再像以前那样珍惜手中的。小高说:&每次给爸爸换手机,不管价钱如何,他都要提起那部&大哥大&。&&& & 手机因技术革新而降价,而汽车价则是因政策而降低。中国2001年加入WTO以来,在主流的家用和公商务车市场,价格普遍下降。下调幅度从几万至几十万元不等,十年内下调幅度接近50%-100%。& & 同场加映& & 涨了像没涨一样& & 在众人热议原价不变的物品中,有几样东西绝对不在众人期待的范围内,工资就是其中一样。& & 几乎每个人都会顺带吐槽一下工资问题。&物价飞升,唯有工资原地踏步,这叫我们怎么活得起啊!&类似的抱怨望眼尽是。实际上,工资并不是没有增长,而是涨得太慢,跟不上物价的步伐。根据今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平均工资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1474元,扣除物价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3%;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2706元,实际增长10.9%。& & 有不少人也提到了结婚回礼。参加别人的婚礼总要随一份&份子钱&,不管是亲人、朋友、同学、同事,只要被邀请一般都出手不低。可是宾客们得到的回礼红包则仍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我参加过3次朋友的婚礼,包的都是800元的利是。&林小姐说,&但是回礼也都是20元,跟约好了一样。&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电信资费松绑吹响涨价号角
工信部与发改委日前联合发文,对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放开限价后电信资费将如何变化?市场化定价是否会引发运营商涨价?
电信资费“限价”形同虚设工信部与发改委日前联合发文,对所有电信业务资费实行市场调节价,同时废止了涉及电信资费审批的相关文件。一般来说,鼓励市场竞争有助于降低资费水平,但在电信行业,此次全面放开对资费下降影响有限。以往工信部对电信业务资费是“只管上限”,而各电信运营商在同质化竞争下也不敢漫天要价,再通过行政手段来下调电信行业资费已无实际意义。1994年以前,中国电信业是政企合一、绝对垄断的市场,此后,电信行业逐渐实现了政企分离。2005年,工信部对固定电话本地通话费、移动电话漫游通话费等实行了价格“上限管理”,即规定了资费不能超过设定的上限。目前,中国电信业处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国有运营商三足鼎立的状态。在竞争中扩大市场份额的有效方式是降价而非涨价,放开资费定价不仅未触及运营商利益;而且还简化了审批流程,因此,并未引发三大运营商的强烈反弹。事实上,监管部门对运营商的降价举动更加在意。2012年3月,浙江联通曾推出“随意打”套餐。部分用户只要每月花上3元就能免费打电话。随后,广西、湖南、湖北、兰州、太原等省市的联通公司相继推出了类似业务。但浙江联通“随意打”业务在推出当月就被省通信管理局“叫停”,工信部也要求中国联通停止发展类似业务。取消“限价”吹响涨价号角与降价相比,电信资费市场化导致涨价的可能性更大。自6月1日起,电信业将纳入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范围,根据规定,基础电信服务适用11%的税率,增值电信服务适用6%的税率。与三大运营商之前3%的税率相比,调整后税率增加数倍,或将对运营商利润造成巨大压力。海通证券研报称,假定三大运营商的收入结构和收入金额数年内不发生本质改变,那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直接税负增加6.25%、5.59%、5.91%,净利润下滑12.45%、27.56%、40.39%,损失相当之大。不仅仅影响收益,还影响考核。另外,中国移动的财报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4%,为14年来首次利润下降。中国移动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利润下降或许意味着在政府打击垄断以及行业竞争下,大型运营商们将面临更多挑战。目前,电信资费定价权仍掌握在三大运营商手上,此次电信资费上限放开为运营商涨价提供了条件,在业绩压力下,运营商很有可能选择涨价。市场调节应允许消费者用脚投票近年来,中国电信业处于三大运营商寡头垄断的局面,竞争并不充分,电信资费虽有所下调但空间有限。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010年,电信综合价格水平平均降幅达9%,但2011年,降幅只有4%,而2012年则降至2%。竞争不充分的另一个体现是,电信资费与充分竞争下的“市场价”想去甚远。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上网费等电信资费仍然偏高,与电信基础设施不如中国的印度相比也较为昂贵。印度目前手机的基本套餐价格约合人民币13元,包含语音和短信计划,平均每分钟的通话费约合人民币仅0.025元,十分低廉。如果要真正实现电信资费市场化,就要引入竞争。但根据现行规定,民资无法进入最核心的自建网络领域,去年年底获批的虚拟运营商只能从现有运营商那里租借设备,无法形成实质竞争。另一方面就是要实现携号转网,让消费者用脚投票。如今全球已经有近70个国家推行了携号转网政策。中国的港澳台地区也可以换运营商不换号,印度等新兴国家,也成功推进了这一政策。携号转网成为较为现实的选择。
中国电信业竞争不充分,放开限价无法得到真正的“市场价”,推广携号转网有助改善这一状况,但最终解决还要靠引入竞争,打破寡头垄断的格局。
登录后投票将分享到: 微博
地铁涨价或许只是开始,水、电、天然气价格有望跟涨
中国阶梯水价价格跨度小、定价模式粗放、不透明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 1998 - 2013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电视都在涨价 为什么OLED电视在降价?
日 00:26&&&出处:&& 作者:李伏胜&&
&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涨价就成为行业的主旋律,特别是对于主打低价的互联网电视,不过最近却看到OLED电视在降价,国内OLED电视普及先锋创维宣布55英寸4K OLED电视降价3000元,直接从13999元跌至10999元,与高端液晶电视价格越来越接近甚至更便宜。创维55S9-I当前售价10999元OLED电视不受液晶面板涨价的影响& & 液晶电视涨价主要受到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其中面板占据的成本比例非常大,据介绍液晶面板的涨幅普遍在15%,其它元器件材料比如铜、铝等价格也是持续上涨。& & 而对于OLED电视来说,受到这轮电视涨价风波的影响并不大,因为两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显示技术。OLED与TFT-结构对比(图片来源于网络)& & 从上图可以看出,TFT-是通过Backlight Unit(背光单元)发光,透过液晶控制打开关闭,然后透过不同的RGB彩色滤光片,显示不同的颜色,而OLED使用的是有机发光材料,它具备自发光的特性,所以无需背光源。& & 作为全新一代显示技术,目前OLED电视正处于快速普及阶段,面板价格正在不断走低。OLED电视正在快速普及& & OELD电视有着自发光、高对比度、响应速度快、视角广等一系列优于传统液晶电视的特性,当然也有不足,前几年最令人诟病的是良品率低、残影及寿命等问题,不过随着工艺的进步,这些缺陷已经得到改善。& & 目前OLED面板的良品率已经达到和LCD接近的水平,大尺寸OLED良品率已经达到了80%以上,为它的快速普及打下了基础。& & 对于OLED面板“残影”问题,也通过画质改善算法和改善元件特性得到解决,据说可以观看保证1万小时也不会出现残影现象。& & 至于使用寿命,目前D生产的OLED产品使用寿命已经可以确保50000小时以上,这意味着如果每天观看8小时,可以使用17年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一台电视的正常使用周期。中国首台自主研发OLED电视发布XBR-A1E Bravia 4K OLED电视& & 另外OLED阵营正在不断壮大,国内上游面板厂商京东方、华星光电都大量投资OLED产线,加大OLED面板投入,去年11月份创维更是带来了中国首台自主研发的OLED电视,告别了“缺芯少屏”的时代;另外在年初的CES上,索尼也推出了OLED电视新品,加入OLED阵营,明确将OLED作为重要方向。& & 遗憾的是目前OLED电视覆盖的尺寸还比较少,主要还是55/65英寸,在大屏化的趋势下,65英寸才是主流之选,不过65英寸OLED电视与55英寸价格相差很大,目前并不在降价的行列,如果65英寸OLED电视的价格能再多降些就更好了。■
扯扯车精品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远特通信资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