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取某一段来想比如想坦克对坦克,坦克对步兵,坦克对某一防御阵地

>> 当前位置
海岛奇兵坦克流兵种搭配 海岛奇兵坦克流攻略
iPhone/iPad
Boom Beach是一款战斗策略游戏!向沙滩开火,男孩,开始战斗吧!...
向沙滩开火,赢取胜利!Boom Beach是一款战斗策略游戏。在游戏中,您将与邪恶的黑暗守卫展开一场史诗般的战争。...
& & & &不论我们攻打还是其他的资源岛,都是非常关键的!其中坦克作为海岛奇兵血量最多的兵种,其优点非常的明显,玩家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利用她的优点哦。接下来,7k7k小编给大家带来之坦克流攻略,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 &&海岛奇兵坦克流攻略:&&&& &&一、最躲躲闪闪小心翼翼的组合:纯坦克(早期)&&&& &&深思熟虑,如履薄冰。11本-14本专属,尤其是登陆不高的玩家,5-6辆无医生的低级坦克,打法就是拐弯抹角找防御盲区。渣防的且不论,一旦遇到防御较好的玩家,就要对着对方的大本研究路线,躲高爆,躲大小加农,躲狙击塔,能量够不够,时间够不够。。。而最后终于到达预定的盲区却出现1-2辆逗比坦克被挤出来,听到巨加开火的声音顿时会让你菊花一紧。&&&& &&大本已经红血而眼睁睁看着时间不够实在是最令人遗憾的事情之一(另一个是大本已经空血只差最后一锤而野人团灭了)。好在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坦克爱好者们,熬到15本,你们的春天就来了。&&&& &&优点:多数情况下考虑正确找对盲区可以无损& & & &缺点:补兵最慢没有之一,成本高(尤其是初期狂缺金币),双弹要求高,能量要求高,打起来麻烦而又磨磨唧唧&&&& &&二、最有牺牲精神和真实感的组合:步兵/胖子+坦克& & & &无私奉献,敢于牺牲。上文已述后期坦克的劣势,为了弥补劣势,就需要炮灰。我们的步兵和胖子光荣地担起了这一任务,尤其是面对压岸阵和加农系摆放靠前的阵型,步兵胖子在前面挡抢,掩护坦克输出,而一旦加农系被消灭,步兵和胖子全部去见马克思也不要紧,剩下就是坦克的show time 。而真实战争中,步兵也会跟着坦克一起行动,不过那是坦克掩护步兵。。。&&&& &&优点:互补,减少坦克伤亡,对压岸阵有显著效果& & & &缺点:兵种科技需求高,局限性较强&&&& &&三、最擅长无损逼疯无数玩家的组合:坦克+医生&&&& &&层层推进,步步为营。我至今记得第一次用坦克医生把对方基地所有建筑无损打爆的畅快,当时就觉得游戏就该这样玩,对方看回放肯定毫无脾气。15本出医生后,坦克党正式迎来春天,一旦兵种等级,双弹等级和能量跟上,几乎可以无损清遍全图,不管是npc、玩家还是资源岛,甚至无损通博士。此组合一直活跃到20本中前期,直到20本后期,面对高级甚至满级的大小10个加农,满级高爆,双大蓝甚至更多的中蓝雕像,才渐渐退居二线。&&&& &&优点:有了无损,你还需要别的吗?&&&& &&缺点:补兵慢,双弹要求高,能量要求高,科技要求高(坦克和医生的科技是最贵也是最慢的)& & & &以上就是7k7k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之坦克流攻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的内容,请关注!
《海岛奇兵》游戏下载分类:战争策略
《海岛奇兵》独家礼包微信扫一扫,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7K7K手游7K7K手游官方Q群(0337909)
责任编辑:7k7k
··········
24小时更新
··········
················
新游戏评测
驯龙战机3D是一款飞行射击类手游,在游戏中飞龙是玩家的重要战斗伙伴,拥有一条好的飞龙能够让大家挑战关卡轻松很多,很多飞龙都是需要大家解锁来获得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主要讲
天天酷跑孔雀灵王是小伙伴们非常期待的ss神宠,小伙伴们都在等待它的上架,那么它的属性和技能大家了解吗?下面小爱哦吧给大家带来了天天酷跑超强神宠孔雀灵王属性技能讲解,感
乱斗西游排行榜是小伙伴们非常喜欢的玩法,很多小伙伴都在不断的冲击排行榜,那么在排行榜中我们要如何搭配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乱斗西游排行榜最强搭配组合推荐,感兴趣的
今天7k7k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最新消息,天天风之旅S级宠物土豪卷纸来了~腾讯首款3D轻动作跑酷手游《天天风之旅》于10月31日喜迎双平台上线。在迎来iOS小伙伴们的同时,最受欢迎的“土
今天7k7k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天天风之旅的角色介绍,下面是天天风之旅忍者的详细玩法介绍,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天天风之旅是一款腾讯自研的3D轻动作跑酷手游。在传统的跑酷游戏基
爱养成2是一款美少女养成游戏,一改前作俏皮的风格,续作把故事设定在降魔师与魔王的时代。而在本作中,玩家也不需要再顶着大叔的头像,而是可以自行选择性别,这对于喜爱《爱
《糖果粉碎苏打传奇》增加了不少适合夏天品尝的甜点,比如说苏打和果冻等等,玩法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更加缤纷的色彩和口味,难度却不降反升,“糖果粉碎”系列仍然保留了以甜
Rainblocks《雨滴方块》这个复古像素风的小游戏,就是一个精简版的九宫格游戏,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玩法,又通过各种小道具的设置来丰富游戏的趣味性,实是一个令人上瘾的小游戏。
通过360安全认证809被浏览271,980分享邀请回答1.5K16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tankarchives.blogspot.com/2013/04/aberdeen-t-34-and-kv-1-test.html 这篇文章对应的原文里并无过多涉及滤清器的内容。但尤里·帕沙洛夫在转译时提到了关于滤清器的情况(并不在原文中,而是从其它文段中抄录的情况作为补充附注加入原文)考虑到尤里·帕沙洛夫是在这一领域内具有相当地位的体制内人士,这一附注应为有来源的另:不管怎么说,把尤里·帕沙洛夫/Tank Archives公示的资料称为阿狗阿猫的网文都可以说非常豹笑了被转译的原文:В ГАБТУ довольно оперативно ответили на комментарии американских военных来自:转译:Aberdeen: T-34 and KV-1TestIn 1943, a T-34 and a KV-1(the #11302 mentioned earlier) were sent to the Aberdeen proving grounds in theUnited States to undergo testing, and see what technical solutions from thesetanks can be of use to the Americans, and what can be done to improve theirdesigns. While the report from these tests is not widely available, anotherdocument is: a translation of the summary of the tests obtained by a GRU agentat Aberdeen. This text, especially when taken out of context, provides a veryscathing, and generally incorrect view of T-34 and KV tanks. Here are acollection of documents elaborating on this information."Comments on the evaluation of T-34 and KV tanks by workers of theAberdeen proving grounds in the USA, representatives of companies, officers,and commission members.I. Tank condition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received from the Americans, the T-34, after traveling343 km, was disabled by the breakdown of the V-2 diesel engine. The Americansare of the opinion that this was caused by a poor air filter on the dieselengine.The T-34 sent to America had an air filter of the "Pomon" type. Thisfilter was installed on T-34 and BT tanks. If properly cleaned and suppliedwith oil (in exceptionally dusty environments, this must be done once every 2-3hours), the Pomon filter guarantees normal engine operation with 79.6% airpurity at air dustiness of 1 gram per cubic meter. The filter at Aberdeen wasnot cleaned [Note: the filter was also not oiled. The Americans wonder whythe filter is called "oily" by the Soviets in their impressions](此处notes内容为尤里/tankcrcheres所注),which led to uncharacteristic engine wear.Starting with 1942, all T-34 tanks have an improved Cyclone filter, whichprovides 99.4% air purity at air dustiness of 1 gram per cubic meter. Thisfilter also needs cleaning and oiling every 3-4 hours.IS tanks in development will have an improved air filter, providing 100% airpurity at air dustiness of 3 grams per cubic meter, and can operate withoutcleaning for 8 hours. This filter is designated "Multicyclone".——这辆送往美国的T-34是不是精挑细选另说,但其所安装的空气滤清器实际上是在BT高速坦克上就已经投入使用老式型号。而1942年开始实际上苏制T-34已经换装新式空气滤清器,相同性能指标(克每立方米空气清洁度?)从79.6%增加到99.4%俄语原文中似乎认为坦克发动机是因为滤清器的问题导致迅速被磨损。但转译后的文章中提到在阿伯丁试验场测试T-34时对空气滤清器既不清洗也不上油(不上油是英译者注)又不更换,这才导致T-34只能行驶340多千米就无法再移动。如果用这一次测试来证明T-34可靠性/做工很差是毫无意义的,显然这是违反操作规范粗暴使用导致的。如果故意略去粗暴使用(指尤里·帕特罗夫/tankarcheres附注中提到的不清洁/不注油等)的细节,片面谈及T-34的抛锚情况则可以说与造谣无异关于测试的原文及转译,参考:尤里确实在转译的版本中将T-34的维护情况作为附注内容添加到了英译版此处关于T-34的滤清器的维护情况有争议。一方面,英文转译提到的未清洁/注油在原文中未提是译者加上去的。但考虑到译者专门写了译者注,很可能是因为掌握了相关材料。但未见贴出。此外,有俄语资料提到当时有一名苏联工程师在场负责指导维护,且有档案中评价称美方人员“是所见过的最迂腐/细致的”并据此判断造成T-34在行驶了340多千米后彻底无法修复是因为维护不当的说法是不正确的。至于具体的细节则没有更多描述。仅据此判断当时维护无问题,似乎过于武断注:第20-21页内容中确实站队表示反对“美国人测试时不符规范等等”,提到的理由是苏联方面有一名工程师现场指导维护工作。据说还有一份报告称美国技术人员比其他人更迂腐/细致(大致的机翻)。仅凭这两条,似乎并不能得出测试时没有不符规范Существует мнение, что абердинские испытатели не умели или не хотели обслуживать воздухоочиститель, как положено, и тем самым вывели двигатель Т -34 из строя. Но это никак не соответствует действительности. В составе советской делегации в Абердине был консультант - инженер Матвеев. В его обязанности входило обучение американцев обслуживанию Т -34 и КВ. А в советском отчете об испытаниях в Абердине отмечалось, что более дотошных и педантичных техников по обслуживанию танков, чем американцы, нашим встречать не доводилось.至于1943年红军装甲兵总局对阿伯丁测试的总结则是: 其中一段即提到阿伯丁测试期间T-34抛锚的情况:1. Выход из строя Т-34 через 343 км следует отнести за счет неправильной эксплуатации его американскими специалистами и возможно недосмотра с их стороны. Приведенный единичный случай не является характерным.苏联方面认为导致T-34行驶了343千米即抛锚应为美方错误操作所致,可能是疏忽。随后一句话更是指出这种情况属于个案,并不普遍完整的报告大致认为:43年装甲兵总局对美国人测试提出问题给出的结论。对于T-34行程问题,苏联方面认为是美国人误操作。认为T-34避弹外形由于所有美国坦克。认可需要增加炮塔座圈直径,增加车长指挥塔。应该对炮塔液压和机械传动的优缺点机械相关研究。承认火炮初速不足(对于新出现的德国重型坦克)。认为挂胶履带没有意义。承认T-34悬挂不如KV扭杆悬挂。V2原型不是坦克发动机尺寸偏大,但工作可靠、成本低、寿命高。需要改进空气滤清器。承认启动电机不可靠,需要改进继电器安装位置。承认传动系统落后。承认没有重视火炮瞄准系统,需要安装稳定器。承认离合器转向过时,需要研究新的转向系统。人为所谓焊缝质量不好是纯“审美”问题。操纵杆只适合4档变速,使用习惯适应的问题至于以下这些人则几乎异口同声的对这方面情况闭口不提:更有甚者,这样造谣还不够,还要把T-34当时的行驶里程说成只有200多千米。还污蔑苏军坦克兵都是没有文化水平的农民(诚然伟大的卫国战争早期苏军对T-34的维护工作其实做的不好,但蔑称其为没有文化水平的农民则是彻头彻尾的诋毁)另:个人认为一台发动机,配套的滤清器在使用中既不注油又不维护也不更换还能撑72.5摩托小时跑340多千米,这表现够对得起苏维埃了。只要红军的坦克不是这样胡乱维护的,相比一定能跑得比这远得多-----------------------------------------------分割线-----------------------------------------------另一方面,在谈及T-34的糟糕表现时,片面的指责生产厂家和坦克本身,完全无视了当时红军的一些客观情况。比如红军的坦克部队当时一度非常低劣的技术保障水平:日下令重建坦克军时,按照编制,坦克军下辖1个指挥部、2个坦克旅、1个摩托化步兵旅。无任何炮兵、侦察、工兵单位和技术保障分队直到1942年12月才给坦克军增编了2个维修连。有的资料中称为技术保障连(其中1个负责修理坦克、另1个负责修理轮式车辆)。对照坦克军成立之初和1942年底时编制的变化,坦克军增编这2个连之前,先后增编了火箭炮兵营、摩托化侦察营、工兵连和油料运输连等支援单位那么红军坦克部队此时的技术保障靠什么?除了车组的日常自行维护以外,坦克旅编有个维修连。1942年又改为技术保障连如果根据1941年8月的编制,维修连有2名指挥员、1名政治指挥员、10名准尉、23名初级指挥员和55名战士。装备有2辆摩托车和25辆卡车除坦克军以外,还有一种更坑爹更简陋的编制:第二次勒热夫进攻战役中试验的坦克群。由2个坦克旅组成,临时到坦克群指挥员本人就是其中一个坦克旅的旅长。此次战役结束后在一份报告中,这种编制遭到了严厉的批判,总参谋部的伊万诺夫和作战处军事委员雷日科夫直言这种坦克群没有炮兵和其它器材(尤其是工兵器材)的加强:4. The groups didn’t have attached artillery and assets, especially of anti-tank the groups’ were weak in engineering assets.也就是说在1942年期间红军坦克部队的技术保障可以说异常薄弱。这显然也是导致T-34在战场上表现糟糕,经常出现技术故障的重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战争早期的红军指战员新手多,经常不按照操作规范办事(当然这也与缺乏技术保障力量有关)。经常粗暴使用,导致故障的发生。在1942年期间,有92%的因技术原因损坏的车辆是因违反使用规则导致的。以后由于各级单位下属的技术保障力量的不断增强以及对人员的培训的改善,这一比例到1943年9月下降到65.7%如果不考虑红军从战争初期到战争末期包括但不限于给坦克军增编2个技术保障连的一系列完善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技术保障的措施(编制的改进、人员的训练等等),而单独拿出T-34的一些战场表现,尤其是战争早期阶段的一些战场表现来贬低T-34的可靠性与做工的话显然是“脱离了客观条件”-----------------------------------------------分割线-----------------------------------------------以及还有其它一些言论:不知任何来源的所谓红色索尔莫沃第112工厂用民用钢板生产等等言论,以及至少给出了英文文字版的哈尔科夫共产国际第183厂质量比第112强大的多但是1942年合格率仅7%,1943年合格率仅14%,1944年合格率仅29.4%——首先,原文中所写是free of defects,即无任何瑕疵。而并非所谓合格率第二,根据我所阅读的资料,原文似乎是这样写的:综合来看,似乎是有些人嫌1942-4年苏联生产的T-34分别只有7%、14%、30%的车辆完全没有任何瑕疵这一说法还不够黑,不能体现苏联的所谓“低劣”,将其改成了质量最好的183厂也不过如此。当然不排除是原资料作者掺杂私货以及:关于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在前往普罗霍罗夫卡时损失的坦克数量,我看到的资料里写的是15%而不是什么31.5% 。关于坦克第1集团军在1943年8月的所谓50%损失,我看到的资料里写的是投入战斗后实力迅速下降到原来的50% 。考虑到坦克第1集团军参与了打开突破口的战斗和围歼德军托马罗夫卡被围集团的战斗并遭受了相应的损失。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关于红军在重大攻势开始前更换使用了超过30摩托小时的发动机。倒不涉及不符合原文,但似乎又断章取义。我看到的是替换掉这些已经用过超过30小时的发动机,以确保接下来能用75-100小时:并且个人认为这一估计是带有一定余量的保守估计。因为在白俄罗斯进攻战役中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的相当一部分坦克的发动机甚至到7月中旬就已经工作了160-170个摩托小时。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个坦克集团军到转隶给巴格拉米昂指挥的波罗的海沿岸第一方面军时可动的坦克只剩约20辆(巴秃子回忆录原话)-----------------------------------------------分割线-----------------------------------------------刚才提到的一些答主,从日常言论来看,“苏毛子本非善类”也好、“酥胃癌”也好、“歌功颂德、精神鸦片”也好。多多少少对苏联多有反感之处希望不要因为这一点导致在评价与苏联相关问题时刻意无视一些重要情况/选择性失明/误导,甚至于其它等等5337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当前位置: &
11:49:58 & & &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8月1日报道,国防部发布一段视频和图片,首次对外公开“雌虎”重型步兵战车。据称,这是在没有安装重型武器的“雌虎”重型步兵输送车基础上,安装新型无人炮塔改造而来的一种步兵战车。该车安装美国ATK公司的30毫米机关炮,无人炮塔上安装两套光电头设备,炮塔采用无人遥控设计。除了机关炮和并列机枪,该车炮塔顶部还装了一门60毫米迫击炮,炮塔两侧则装有“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雌虎”是世界上最重的步兵战车,据称战斗全重已达到62吨,其防护能力与以色列“梅卡瓦IV”主战坦克相当。安装了“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炮塔上蓝色装置)的“雌虎”步兵战车正在进行沙漠试车的“雌虎”步兵战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萨沙's Blog
字号:大 中 小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T-72曾经是苏联红色重工业生产机器中最恐怖的产物之一,也是无数西方坦克兵们的恶梦。当时西方媒体和专家曾经普遍认为:西方没有任何一种型号的
坦克主炮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任何一种型号坦克的装甲可以防御住T-72的125mm主炮。对于这种高性能,数量又高达2万辆的坦克,西方
社会在长达近20年的时间内惶恐不已。他们恐惧的对象就是无数T-72坦克构成的装甲洪流。但是,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依靠
M1A1和英制挑战者2型坦克,几乎毫发无伤的击毁伊拉克装备数百辆T-72坦克。一时间,T-72坦克又成为西方媒体讥笑的对象,被称为垃圾和活动的火
到底是经典还是垃圾呢?听老萨来说。。。
产生的历史
第二次时间大战一结束,冷战就迅速开始。当时苏联为首的苏维埃联盟和华约国家的实力还是比较弱的,相对美国和北约国家来说,无论海陆空三军常规武器的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不如对手。
更要命的是当时美国垄断了核武器的技术,具有对苏联压倒性的优势。
苏联领导层一方面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研发核武器,一方面试图通过建立大大超过西方阵营的常规武器阵容,拉平双方的实力差距。
作为陆军主要进攻力量的坦克,自然就是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二战结束以后的10年内,苏联使用的主要坦克还是二战时期大名鼎鼎的T-34坦克的改进型号T-34/85,其中一部分这类坦克还参加了朝鲜战
争。实战中这些坦克表现也还算不错,和西方当时坦克基本旗鼓相当。但是随着战后10年军事科技的突飞猛进,采用老式技术的T-34/85一是无法对抗西方
的新式坦克,二是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自然很快要被淘汰掉。
当时苏联有两大坦克设计局,一个是著名的列宁格勒坦克设计局,西方一般叫做鄂木斯克坦克工厂(Ом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另一个也是著名的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Харьковский Танковый
Завод),西方称为下塔吉尔坦克工厂。这两个设计局集中了苏联和华约阵容里面坦克装甲设计方面的精英人物,苏联冷战期间众多世界著名的坦克坦克都出自
他们的双手。
为了取代T-34,哈尔科夫设计局推出了战后第一代坦克:T-54和T-55系列坦克。其中T-54的技术比较老,是在二战末期哈尔科夫设计局的
T-44坦克上的改进型。可惜当时的T-44相对德国二战期间的豹式坦克都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它的后继者T-54的战斗力可想而知。它早在1949年就
面世,使用的主要技术T-34没有大的不同,尤其是火控系统仍然停留在二战末期水平,只是经过一定程度的改良,属于过度产品。它的型号很少,产量也不多,
很快被T-55取代。
T-55系列坦克则是苏联战后标准的第一代坦克,它也是哈尔科夫设计局的大作。在研究出T-54以后,哈尔科夫设计局的主要专家感觉这种坦克各方面的性能都平平,不具备超越西方同类坦克的能力,随即推出一种全新的坦克,这种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T-55系列坦克。
T-55系列坦克在当时看来是相当先进的坦克,它使用新一代的火控系统和全新的Д-10T2C100毫米线膛火炮,配用了双向稳定器(原本都是单向
稳定器,在不平坦的地形上只能做炮口高低误差的纠正,不能纠正方向的误差。这种仪器使得火炮射击精度大大提高),具有远强于T-34和T-54的打击力。
辅助武器包括1挺7.62mm机枪和1挺12.7mm机枪。夜战上,T-55具有红外探照灯和红外观察潜望镜等简单夜战设备,可以粗略探测到数百米外夜间
行动的敌军装甲目标。防御能力上车体采用焊接结构,炮塔整体铸造结构,它的车身非常低矮,而且炮塔扁圆,防弹性很好。机动性上,它使用B-55型12缸水
冷柴油发动机,最大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行驶距离500公里,还可以涉水1.4米深,潜水4.5米深,具有相当不错的机动能力。坦克全重36.5吨,
总之,T-55系列坦克已经具有现代坦克的一些基本因素,算是现代的坦克鼻祖,而且它的操纵极为简单,也很容易修理,非常适合第三世界国家文化程度不高的坦克兵使用。也因为此,直到50年后的今天,T-55仍然在很多国家的军队中服役。
T-55系列坦克虽然具有这些新的技术,但由于结构简单,零件价格低廉,所以制造起来非常容易。从1950年投产开始,苏联几十年内一共生产了5万
多辆,如果加上中国仿造的近1万辆59式坦克,T-54和T-55系列坦克总数高达近7万多辆,占二战以后全世界生产坦克总数的三分之一,相当惊人。
--------T-55坦克虽然性能平平,但是对付敌人的非装甲部队还是很厉害的。现在还有几十个国家装备这种老式坦克。
T-55系列坦克装备苏军以后,确实震动了西方社会,加上朝鲜战争美式坦克对于老式T-34坦克的有心无力。当时西方阵营苦心设计了针对T-55系
列坦克的M48巴顿坦克。该坦克装备1门M41式90mm坦克炮,装有新一代的体视光学测距仪(改进型使用更为简单有效的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机电式弹道
计算机,这些新技术使得该坦克在1500米内对静止目标首发命中率超过50%。改型坦克采用AV-1790-5B汽油发动机,性能很不稳定,早期型号最大
行使距离仅有110公里,后期改进型号达到460公里。1953年投产进入美军现役,到1959年一共也生产了1万1000多辆。
M48巴顿坦克的主要性能和T-55差不多,主要强在先进的火控系统上,已经远远超过二战的水平,属于战后第二代火控系统。
和M48相比,T-55的火控系统太简单,仍然使用老式的光学瞄准设备,不但命中率很低而且对坦克乘员中车长和炮手的个人技术要求很高。苏制100mm火炮虽然口径较之美国火炮大,但是无论射程和精度都不及。
在之后的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使用M48巴顿坦克的以色列装甲兵,依靠出色的个人技术和战术素养,重创了阿拉伯国家装备的大量T-54和
T-55系列坦克。在6天的坦克大战中,以军在坦克800辆对阿军1560辆的劣势下,发挥技术和战术的优势。在绝对优势的空军有效掩护下,以损失400
辆坦克(其中只有61辆坦克全毁,无法修复)的代价击毁俘虏了阿军960辆坦克,占领了包括戈兰高地在内的大量领土,获得了大胜。
在实战中,阿拉伯国家的坦克兵集中反应T-54和T-55系列坦克的火控系统很差,不容易打中以色列的坦克。即使双方同时开火,往往都是T-54和
T-55被以色列改装M48的新式M68式105mm线膛炮准确击中。另外,T-54和T-55系列坦克装甲防御偏弱,无力防御M48坦克火炮的打击。
苏联方面很快意识到这点,在之后很快责令哈尔科夫设计局进行了T-55继任者的研究,这也是著名的T-62系列坦克。
T-62系列坦克是苏联战后第二代坦克,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先进的2A20型115毫米滑膛炮,该炮可以使用世界首次使用的尾翼稳定长杆脱壳穿甲
弹,杀伤力远远超过T-54。T-62还改善了整体装甲设计,加厚了装甲,修改了炮塔外形,让其防御力比T-55又上了一个台阶。
在珍宝岛和中国的交火中,解放军主要反坦克武器RPG-2火箭筒和85mm反坦克加农炮都无法有效将其击毁。其中勇敢的解放军战士使用RPG-2火箭筒在几十米内击中T-62,但是只能在其装甲上打出一个小坑,最后还是靠了预设的大威力反坦克地雷帮了忙。
T-62坦克还有完善的三防装置,可以在核爆炸情况下作战。
但是T-55系列最让人接受不了的火控系统,在T-62初期型号中没有任何改变。虽然后期更换了比较先进的“波浪”2,3型火控系统,但是和西方同类坦克还有一定的距离,必须通过战术来弥补。
T-62坦克的战斗综合能力比T-55系列有着成倍的提高,装备M41式90mm坦克炮的M48已经很难和其对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只有以色列改装先进的105mm火炮M48A5才可以勉强对付T-62坦克。
T-62坦克是一款相当成功的坦克,它和前辈T-55坦克一样容易生产。从1963年装备部队,一共生产了4万辆,产量非常惊人。目前还在俄罗斯服役,经过改进的T-62参加过车臣战争。不过客观来说,在车臣的T-62主要还是作为自行火炮使用。
----------T-62的性能比T-55好的多,直到30年后的90年代,它也曾经在车臣战争中使用过。由于火炮威力大,内部空间也很宽敞(没有安装自动供弹机,所以内部空间大),很受俄罗斯军人的欢迎。
通过情报部门得知T-62的大概性能数据以后,美国和华约方面对自身装甲武器的劣势感到忧心忡忡,他们也马不停蹄的继续进行自己二代坦克的研究。经过长时间的验证和积累,美国于1960年投产了自己的M60主战坦克。
M60主战坦克也是美军划时代的产物,它在火力,防御能力,机动性上都远远超越M48系列坦克。
它的主要武器是1门105mm口径M68式线膛炮,可以有效击穿T-62坦克的正面装甲。至于美国传统优势的火控系统上,M60又大大上了一个台
阶,它使用当时极为先进的M16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淘汰了M13A1D机械式计算机(使用该弹道计算机使坦克炮2000米距离上对静止目标的首发命中
率由50%提高到80%以上),同时配有炮长瞄准镜,有昼用光通道和主动红外夜视光通道,夜视距离是1000米.车长还有先进的车长合像式光学测距仪,测
量距离为500到4400米,测距仪与弹道计算机机械相连,操作极为简单,实战中射速快,准确性很高,一辆M60坦克可以对付几辆T-62,T-55,而
且可以有效射击移动目标,同时具备一定的夜战能力。
这还是初期的M60坦克,后期随着美国科技在60,70年代的突飞猛进,一些先进的技术比如AN/VVS-1红宝石激光测光测距仪(不需要坦克手将测试数据手动输入计算机,大大提高射击数度和精度),M19弹道计算机(使得M60射击精度再次提高),逐步使用在M60上。
传统的T-54和T-55系列坦克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已经很难对M60造成大的威胁,M60的主炮可以并排击穿二辆老式的T-54坦克。而M60的综合性能相对T-62也有相当的优势,以双方在1500米距离首发命中率来说,T-62仅仅为33%左右,约是M60的一半。
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的M60虽然在多次作战中损失不轻,有相当一部分是被阿拉伯步兵大量装备的RPG-7火箭筒和AT-3反坦克导弹击毁。
对于当时极为先进的反坦克导弹,无论苏联和美国的坦克都没有好的对付办法。如以军190坦克旅早埃及军队第2步兵师伏击,装备的120辆M60坦克中有
92辆被击毁,28辆被俘。
在几次重要的坦克战中,犹太军人在绝对的劣势下(如在戈兰高地,以军坦克仅仅为阿军的10%),依靠M60出色火控系统和高精度火炮力挽狂澜,最终击毁数倍于己的苏制坦克,反败为胜。
--------老美的M60主战坦克,它的车高有3.2米,是当时最高的一种坦克。美国坦克兵曾经自嘲说:我们是全世界最显著的坦克兵。
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证明西方现役的坦克相对苏联坦克,仍有一定的技术优势(西方宣称其坦克技术领先苏联5到10年,航空技术领先苏联10到15年),这就要求苏联坦克设计部门尽快研究出更为先进的第三代坦克来。
由此,T-72坦克呼之欲出。
T-72的诞生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T-62坦克相对美国M60的失利,让苏联方面更加了解到自身坦克仍然落后于西方。
战后,由于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众多专家的优秀表现,使得苏联另一巨头鄂木斯克坦克设计局几乎没有什么成绩。哈尔科夫设计局在20年内的时间内包揽了从T-54到T-62全部二代三种型号的坦克设计和研发。
这让鄂木斯克设计局的领导们深感汗颜,他们自觉无论人才和研发实力都不低于哈尔科夫,不甘于始终落在对手的后面。
在苏联军事高层眼中,称为战后第二代坦克的T-62和早期的T-55系列坦克其实区别不很大,并不是新一代的坦克。面对西方坦克研制的咄咄逼人的势头,研发新一代坦克的任务还是迫在眉睫的。
这个任务,苏联军事高层交给了在一直在旁观望的鄂木斯克坦克设计局。鄂木斯克设计局早就在卧薪尝胆等待这个机会,他们迅速提出一个超级坦克的计划,就是划时代的T-64主战坦克。
这个坦克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极端高科技的产物,除了初期使用了少量T-62技术(如2A20式115mm主炮)以外。T-64投入生产的成熟型号包括当时极为先进的以下技术:
1.先进的大口径2A26式125毫米滑膛炮。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最大有效射程2100米,穿甲厚度350毫米,可以轻松击穿当时所有西方坦克正面装甲。
后期使用更为先进的2A26M式125毫米滑膛炮,2000米上穿甲厚度达到460毫米,还可以发射9K112型“眼镜蛇”炮射导弹,最大距离5000米,破甲厚度800毫米。
2.自动装弹机。它采用旋转式双层输弹机构,有记忆装置,能迅速对22发炮弹进行弹种选择,装填和抛壳。也使得坦克乘员只需要3个人,炮塔里面仅有
2人,这使得炮塔可以大为减小。实际上,使用自动装弹极使得T-64和T-72成为世界上外形最矮的两种坦克,大大减小了坦克的中弹概率。
3.最新科技的二冲程5缸对置活塞水冷增压柴油机。这种先进的发动机使得40吨的坦克,在公路最高时速达到75公里,最大行程550公里,启动速度快,加速度也快,具有相当优秀的机动性。
4.先进的稳像式火控系统。合像式光学单目测距仪,红宝石激光测距仪,模拟式弹道计算机,炮长昼夜瞄准镜,耳轴倾斜传感器,瞄准点注入装置及射击控
制面板等。使用这种火控系统使T-64坦克在1600米远距离射击低速运动目标的首发命中概率,为52%,虽然和西方坦克还有差距,但是已经超过T-62
近一倍。在夜间射击时,T-
64A通过安装在火炮左侧与火炮一起联动的红外探照灯,可以在夜战中对800米距离上目标进行射击。火炮安装有双向陀螺稳定装置,理论上具有行进间射击能
力,但命中率低。
5.还有当时西方没有使用的复合装甲。其车体前侧采用了复合装甲结构,炮塔采用了整体铸造加顶部焊接结构,炮塔前部装甲相当于400毫米均质钢,炮
塔侧甲厚120毫米,后部为90毫米。当时西方在60,70年代主要装备的德国的豹1,美国的M60等坦克炮塔前部最厚部位也只有110毫米左右。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alt="老萨谈-是经典还是垃圾T-72主战坦克(上)" src="http://photo12.hexun.com/p/8647/b_A852D246E0A60D5458C5BBD655677DBF.jpg" border="0">
---------先进的T-64坦克,由于先进技术不成熟,它们服役的时间并不长。这款坦克是苏制坦克中,装备国家最少的一种型号。仅仅装了原属苏维埃联盟的俄罗斯和乌克兰两个国家,没有1辆外销。
简单来说,T-64从各方面远远超过当时西方任何一款主力坦克,至少可以保持15年左右的领先优势。
可以说,这些技术能够容纳在一辆坦克身上,在60年代简直就是不可能的妄想。所以苏联军事高层众多将军们在1963年看到T-64的样车以后,都不
敢相信他们的眼睛。几乎不假思索的,他们一致同意T-64成为下一代苏联的主战坦克,否定了哈尔科夫设计局的另一个方案,并且让鄂木斯克设计局立刻投入坦
克的生产。
可惜,这些将军高兴的太早了。
技术是技术,样车是样车,一到投入实际的使用的时候恶梦就来了。
引以为自豪的先进技术几乎都有些问题,首先自动供弹机不可靠,经常造成炮弹卡死。这种问题很严重,因为一旦战时自动供弹机发生问题,是几乎无法修复的,不能射击的坦克和废铁没有什么区别。
先进的二冲程柴油机经常出现故障,导致坦克无法行动。先进的火控系统也不稳定,机器经常出问题或者无法使用。
总之,T-64坦克的问题多多,所以从1963年苏联军方下令生产,直到6年后的1969年第一款成熟车型才开始生产。就是这样,固有的问
题还是没有解决,只能以小规模生产。后到了1976年才完全解决技术问题,开始大量生产。此时距离T-64定型已经超过10年,部分技术优势已经被西方赶
上。所以大量生产仅仅6年以后,到1982年被更先进的T-80取代停产。
虽然如此,T-64的产量也不低,苏联一共生产了1万4000多辆。由于使用最高的技术和价格昂贵(在1980年单价就高达120万美元,相当惊
人!要知道,就是20多年后的今天,全新的T-80坦克不过售价200多万美元!大家注意通过膨胀因素。在两伊战争期间,中国曾经卖给伊拉克一批老式的
T-54坦克,单价仅仅当时币值的20万人民币),苏联从来没有出口过这种先进的T-64坦克,所有坦克只装备苏联本国军队。
T-64问题多多,从1963年定型到1976年才能大量生产,长达13年的时间内苏联陆军还是使用性能已经落后的老式坦克。军方对这个情
况反应非常强烈,加上T-64坦克的价格过高无法大量生产,形成不了对西方坦克绝对的数量优势,完全不符合苏联大纵深战略中以坦克数量取胜西方坦克质量的
而且使用过于先进的技术也无法出口到其他国家(怕被西方缴获后研究),苏联当时所谓朋友国家仍然使用落后西方坦克10年的老式苏制坦克,实战中面对美国的友好国家一败再败,这对苏联冷战全球战略极为不利。
苏联军事高层开始希望生产一种简化的T-64坦克。这种坦克和T-64形成高低搭配,可以弥补T-64数量的不足,也可以用作出口用处。
苏联军事高层在60年代末期,希望在T-64竞争中失败的哈尔科夫坦克设计局也投入生产,全力在T-64的基础上研发一种简化的T-64坦克。由于军方要求很迫切,他们把T-64仅有的几辆样车提供给哈尔科夫设计局,让他们迅速拿出改进方案。
当时哈尔科夫设计局的领导们正在进行自己新一代坦克的研究(就是被鄂木斯克的T-64淘汰的方案),他们对鄂木斯克设计局的成功非常不满和羡慕。
傲慢的哈尔科夫设计局的领导们,一直不认为鄂木斯克设计局的T-64方案超过他们的方案。在接到军方的命令和拨款以后,他们却没有从事T-64的改
进工作。而且偷偷的在自己新一代坦克方案的基础上,使用了一些T-64的成熟技术,同时使用了一些相对落后但是使用的老坦克技术。
---------偷梁换柱的产物T-72,它和T-64不同,是完全的苏制传统坦克。技术简单,容易制造,价格低廉。
如它火控系统采用是很成熟的廉价老式机械弹道计算机和合像式光学测距仪,而不是T-64先进的机电模拟弹道计算机和激光测距仪。
它的炮塔装甲采用简单的钢钢复合结构,两层装甲板之间填充的是石英沙,相对T-64的复合装甲要廉价使用的多,防御能力也差了一截。
同时除了正面装甲防御能力比较出色以外,T-72侧面和后部装甲的防护能力都很差,尤其对坦克乘员保护很差,不但没有弹药隔离仓,而且弹药供弹装置甚至就在乘员的坐位下面。一旦被敌军火炮击穿坦克装甲,往往会引燃这些弹药,形成第二次爆炸,掀翻炮塔,杀死全部乘员。
T-72没有装备比较先进的夜视设备,比如微光夜视仪器,使用的还是比较原始的红外夜视仪,探测距离不超过1000米,夜战能力很弱。
唯一照搬没有简化的就是125毫米的主炮,不过也是用了更为成熟的自动供弹机,缺点是供弹速度有很大降低,一分钟最多只能射8发。
苏联军方高层在1970年检查哈尔科夫设计局提供的所谓T-64改进型以后,大吃一惊!这些熟知军方所有坦克技术的高官们
自然发现这是一款和T-64没有什么共同点的新式坦克,甚至连车体和履带都是完全不同。但是经费已经花了,几年宝贵的时间也过去了,总不能弃置不顾,苏联
高官们硬着头皮接受这个现实。
不过这种坦克虽然综合性能比T-64差了一大截,但是毕竟使用起来相当可靠,没有T-64那么多问题,而且价格低廉又容易生产。所以苏联在1972
年将这种坦克定型为T-72主战坦克,随即开始大量生产,从1974年开始装备部队,比T-64能够大量生产的时间还要早好几年。
T-72的结构简单,设备价格低廉,到2006年俄罗斯宣布停产该型号坦克以来。苏联和俄罗斯联邦自己在20年内至少生产了2万多辆T-72坦克。
特选生产的国家,如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南斯拉夫,印度等国也约生产了1万辆,大量装备T-72的非苏联国家至少有15个之多。
老萨客观分析,T-72虽然属于第三代坦克,但是真正的第三代坦克应该属于更为先进的T-64和之后的T-80。T-72虽然使用了相当的T-64
技术,也有第三代坦克的大部分基本技术特征,但是其科技水平和世界主流的第三代坦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老萨个人觉得,T-72和梅卡瓦1型一样属于准三代
坦克,属于三代坦克的雏形,也有专家说是二代半坦克,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T-72坦克的内部,相对以前的老式坦克来说,它还是相当先进的。
不过,在T-72服役期间,直到1985年之前的10年内,T-72的主要对手仍然是西方第二代坦克M60,梅卡瓦1型2型之流及其改进型,T-72想战胜这些对手还是没有大的问题!
但是,T-72只能和西方第三代坦克的最初型号,如M1基本型相对抗,一旦西方同类坦克有超过T-64的技术,T-72就很难对付了。
第一次实战
T-72刚刚开始大量生产,苏联就开始出口给一些国家。
1983年第五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为了消除巴解组织对其威胁,出动主力部队进攻黎巴嫩。期间,以军装甲部队和叙利亚,巴解组织的坦克部队有过多次交手。
当时叙利亚已经装备了一些当时最先进的T-72主战坦克,而以色列方面也有当时最先进的自产坦克梅卡瓦1型。
梅卡瓦1型在1979年刚刚进入以军现役,是以军结合多年实战经验和美国高超的坦克科技,苦心研究近10年的产物。梅卡瓦1型在当时算是非常先进的坦克,其主要性能都全面超过美军当时主力坦克M60,尤其防御能力上,更是比M60强出一倍有余,还有相当先进的火控系统。
以军本来并不需要使用这种刚刚加入现役的坦克,但是得知叙军有相当数量的T-72坦克,以军现役的所有坦克没有战胜它的把握,所以只能将近200辆刚刚出厂的梅卡瓦1型加入战斗。
双方的交手中,梅卡瓦1型有几十辆被击中,由于防护能力出色,很多坦克被击穿以后并没有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坏,完全损坏不能修复的有7辆。T-72坦克的损失和梅卡瓦1型基本相当,数量稍微多一些,有9辆被完全击毁无法修复。
战后西方宣布梅卡瓦1型可以对付T-72,但是苏联方面不以为然。因为黎巴嫩的地形比较特殊,多是山地和丘陵,双方交战多是山地战。山地战和城市战一样,对于坦克属于“特种作战”。
双方坦克发现对方普遍在米以内,这么近的距离,梅卡瓦1型的M68型105毫米线膛炮还是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的。
苏联专家认为梅卡瓦1型在正常平坦地形下,很难有机会在这么近的距离开火,2000米上穿甲能力不到250mm的105毫米线膛跑,也不可能击穿T-72的350mm正面装甲。所以T-72还是大大强于西方现役主力坦克,无须担心。
苏联官方在冷战期间一再通过媒体申明:西方没有一辆坦克可以击穿T-72的正面装甲,也没有一辆坦克可以抵御T-72火炮的打击!
不过西方专家并没有同样的看法,他们认为T-72相对梅卡瓦1型没有绝对的优势,尤其在火控上较差。双方在山地近距离遭遇,也让T-72比较容易瞄准射击,没有发挥出梅卡瓦1型火控系统的威力。
但是西方专家认为T-72的打击能力还是很强的,梅卡瓦1型是特别重视装甲防护的坦克(坦克有60吨,超过T-72近20吨,重量增加主要是增加的
装甲防护。由于以色列有钱有武器,但是小国寡民,人口很少,士兵更少,他们所有的武器装备都以保护战斗人员为第一位。武器损失了可以再造,但是有经验的老
兵损失了,他们无法弥补),有西方专家苦心研究的复杂防御措施。就是这样也被技术差劲的叙利亚坦克手轻松击穿了数十辆,确实是不能容忍的。
&-----T-72对乘员保护很不好,一旦被击中往往引起弹药的殉爆,就像这样。
西方的迎头赶上
西方开始对自己坦克的变革,也促进了西方第三代坦克的出现和改革。可以说,西方第三代坦克本身就有一个固有的口号:超越T-72!
美国第三代坦克就是大名鼎鼎的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它早在1963年就开始研究,但是由于和T-64一样使用很多新概念且不成熟的技术,直到1984年才开始定型和大量生产。
很多人把M1和T-72作为比较,其实他们单单从生产时间来说,他们就差了10年之久。10年对于坦克技术的发展是相当长的时间,所以它们几乎不算是同一个时代的坦克,应该让T-64后一代的全新改进型号T-80和其相比才比较相称。
M1主战坦克相对T-72来说,各方面技术都有相当的进步,其实它本来就是为了克制T-72研究出来的产物。
它采用极为先进的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有划时代的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比T-72高出一大截。M1A1主战坦克使用德国
莱茵公司的Rh120式120mm滑膛炮,无论射程还是精度都超过了T-72的125毫米主炮。还有包括燃气轮机,乔巴姆装甲,在内的很多新技术。
当时西方认为M1基本型的战斗力已经超过T-64坦克,相对T-72坦克则有相当的优势,但是没有压倒性的优势。
整个80年代后期,世界上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发生,这两种坦克并没有较量。
直到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战争爆发,这两种坦克才第一交手了。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海湾的大败
但是,此时双方实力却此消彼涨了。当时美国由于担心传统的M1A1主战坦克没有对T-72百分之一百的取胜把握,所以使用了当时最新科技成果,也就是最新的使用贫铀装甲和贫油穿甲弹的M1A1HA(Heavy Armour)主战坦克。
可以说,贫铀材料美国已经秘密研究很几十年,从50年代末开始苦苦研究,到了1985年形成战斗力,足足花费了两代美国科学家的心血。直到今天,美国在贫铀材料方面还遥遥领先世界所有其他国家。
由于使用的贫铀合金材料远比钢密度大(是优质钢的2.5倍),柔韧性强,所以使用这种材料的M1A1主战坦克主战坦克的装甲防御能力是原先M1A1基本型的两倍,大约相当约700mm均质装甲厚度。至于打击能力更是提高到穿甲厚度2000米距离内650mm均质装甲。
可以说,此时的M1A1主战坦克,无论打击力,防御力,火控系统都远远超过T-72。尤其M1A1的贫铀装甲,穿甲能力仅仅350mm的T-72主
炮根本无法击穿,其实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款主炮可以击穿它,连M1自己的贫铀弹也不行。而M1A1的120mm火炮发射的贫铀穿甲弹和先进的火控技术,
可以在T-72射程之外1000米的距离上将其准确击毁。
美国的坦克脱胎换骨了,就算是当时苏联最先进的T-64终极改进型的T-80主战坦克也很难对付M1A1(T-80主炮穿甲能力不过500mm),更不要
说是简化T-64的T-72了。在况且,伊拉克共和国卫队装备的500辆T-72坦克还是苏联的出口型号,在很多方面比苏联自己用的T-72还进行了简化,比如装甲防御能力仅仅为320mm。这场战斗几乎没有悬念!
结果海湾战争100个小时的地面站果然是完完全全的一边倒。
-------M1A1依靠巨炮和坚甲几乎毫发无伤的击溃T-72,也创造了世界坦克战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美军此时发挥数字化信息化战争,和空地一体化的特点。在之前38天的战略和战术空袭中,出动飞机11万架次,发射巡航导弹288枚,投弹量达20万
吨以上。美军依靠空军的绝对优势,利用精确指导武器把伊拉克作战部队被炸的不成人形。陆军一线部队战斗力被削弱近60%,二线部队战斗力也削弱了40%。
伊拉克还没有看到美国地面部队的样子,就在空袭中损失坦克1685辆,火炮1485门,装甲车950辆,飞机120架。大部分空军基地和防空网络被摧毁,
依靠地面雷达和指挥中心才能作战的少数残余飞机失去抵抗能力,根本不敢上天,上天也是成为活靶子,空军基本上失去了战斗力;通讯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总统
府,国防部,空军司令部及共和国卫队指挥部等指挥中心遭到严重破坏,伊军基层部队无法接受到上级的作战命令,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另外后勤补给能力已减少
90%以上,道路也被破坏,很多伊拉克士兵忍饥挨饿,弹药也很缺乏,基本失去作战能力。
所以伊军部属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南部的41个师54万人(配备坦克3000多辆、装甲车2800辆和火炮2000门),没有遭受盟国地面部队打击,就几乎崩溃了。后期被盟国地面部队一碰,就大批大批的投降。
还有战斗力的部队主要是在巴士拉附近最后防线的7个伊军精锐师,其中包括5个师是伊军中最为精锐的共和国卫队装甲机械化师。
实战中,普通伊拉克军队的装备的大量T-54,T-55,T-62还有从中国购买的59式,69式坦克,自然根本不是美军的对手。实战中,美军的
M1A1,M60和英军装备的挑战者2型坦克都所向无敌,在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的掩护下,几乎毫发无伤的轻松收拾了这些伊拉克坦克。连美军的M2布雷德利
步兵战车的25mm机关炮也可以击毁伊军这类老坦克。
100小时地面战中的硬仗,还是和装备T-72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决战。
在巴士拉南部美军470辆M1A1主战坦克和300辆M2步兵战车的3个精锐装甲师,向合围圈子中的装备300辆T-72坦克和另外数百辆老式苏制坦克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3个师开战。
这是伊军残余的主力部队,负责拱卫伊拉克本土的南部门户港口城市巴士拉,也是萨达姆的最后希望。
由于盟国白天空中优势过大,伊军部队根本无法有效行军作战(仅仅美军众多空中打击机型中的一种-A10攻击机以损失6架的微弱代价,击毁伊军坦克和
装甲车2087辆,消灭了伊军总装甲力量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一个2架A10攻击的小组,一天之内摧毁23辆伊军坦克和数十辆装甲车卡车。而美军另外还有数
量众多的武装直升机,F16等先进飞机),伊军地面部队和盟军的决战主要还是在晚上。
众多战例中,最典型的还是1月26日巴士拉附近美军两个装甲师和一个骑兵师,同伊军共和卫队麦地那装甲师,汉谟拉比师以及光辉装甲师的激战。
美军3个师共装备M1A1坦克470辆,330辆M2步兵战车,而伊军共和国卫队3个师装备300辆先进的T-72坦克和大量老式苏制和中国制坦克。
伊军由于没有有效的夜视仪器,夜战中只能发现800百米内的目标,且无法准确瞄准射击。而美军主战坦克使用高效的夜视装备,可以在2000米到2500米距离上准确射中伊军坦克,伊军在战斗中没有办法有效发现美军坦克,完全成为瞎子,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另外,伊军T-72坦克的125mm主炮根本无法击穿美军M1A1主战坦克的前部装甲,曾经有一辆M1A1坦克因为机械故障无法动弹后掉队,后又遭
遇伊军3辆T-72坦克的突击偷袭。伊军坦克首先在1000米近距离内连续射中美军坦克数炮,都无法击穿其正面装甲,只打出几个小坑。M1A1随即还
击,2炮就击毁2辆T-72,剩下1辆赶快逃走隐蔽,最后也在2500米距离上被一炮击毁。
------------T-72是伊拉克最为先进的坦克,它在战斗中至少还击毁了盟军一些坦克和装甲车。而从中国进口的59式,69式坦克几乎是活动的棺材。
实战中,伊军坦克作战中仅仅造成M1A1坦克4辆被击中完全摧毁。但是这4辆被击毁的坦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自身火控系统出现故障,无法在探
测到伊军坦克(由于伊拉克沙漠温度过高,很容易造成M1A1精密的火控系统过热而自动关机),结果被躲藏在沙丘或者工事后面的T-72坦克在很近距离伏击
击毁的。可以说,只要美军不发生战术错误,伊军的T-72几乎没有获胜的可能。
同时,伊军坦克根本无力防御美军坦克贫铀穿甲弹和高效火控系统的打击。
实战中,美军火控系统具有极为惊人的准确度,他们在运动中射击低速敌军装甲目标的首发命中率高达90%。如美海军陆战2师4营B连的12辆M1A1
坦克遭遇伊军共和国卫队塔瓦卡第三机械化师的35辆坦克(其中30辆T-72)。美军12辆坦克第一次齐射就全部命中目标,摧毁1500米外伊
军12辆坦克。此时伊军由于夜视仪器差,还没有发现美军坦克位置,被打的措手不及。
但是共和国卫队毕竟是精锐部队,他们随即根据炮声的方向冲锋上去。双方激战,美军凭借高效的火控设备,在伊军射程之外攻击,10分钟内击毁伊军大部
分坦克。伊军残余装甲见势不好逃走,美军随后追击,30分钟内将35辆坦克全部击毁,又击毁了7辆装甲车。自己只有1辆M1A1在混战中被伊军在摸进到
1000米内击中,受了轻伤。
而伊军的T-72坦克的火控系统比对手差了一个时代,只有简单的光学测距仪和落后的早期弹道计算机,只能在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射击静止或者低速运动目标的能力。而美军坦克可以在运动中击中对手。大家都知道,打运动目标比打击静止目标要难十倍。
除了火控以外,由于贫铀穿甲弹十分惊人。伊军很多坦克藏身在所谓的萨达姆防线的沙丘和水泥工事后面伏击美军。但是美军往往在2000米外一炮击穿
1.5米后的沙丘和牢固的钢筋水泥工事,将其击毁。战后分析战果,发现很多贫铀弹从T-72的车头射穿从车尾射穿,穿过了整个车身,实在让人惊奇。
由于打击能力的巨大差距,26日一夜战斗中,共和国卫队的光辉师很快被全歼,麦地那装甲师和汉谟拉比师被美军包围重创,装甲装甲车几乎全被击毁,仅有少量步兵和卡车逃走,完全失去战斗能力。
实战中,美军第二骑兵团E连一个连十几辆坦克,23分钟内摧毁伊军T-72坦克28辆和55辆其他坦克装甲车。而美军第一装甲师第二装甲旅45分钟
内全歼麦地那师1个装甲旅,摧毁55辆T-72和近百辆其他坦克装甲车,混战中美军自己只损失3辆M1A1坦克(基本都是轻伤),这种打击效率极为惊人!
残余的另外两个伊军共和国卫队师 塔瓦卡尔那机械化师和阿德南摩托化师赶忙向后撤退,但是又被美军攻击机和直升机和地面部队追上一顿痛打,击毁了他们大部分的坦克装甲车辆。
伊军共和国卫队5个装甲机械化师全军覆没,同时伊拉克部署抵御盟军的41个师中,有38个师丧失战斗力,伤亡10万人,被俘8.6万人,损失坦克
3874辆,装甲车1450辆,火炮2917门,飞机324架,海军作战舰艇被全歼,萨达姆很快决定承认失败的现实,同盟国签订停战协定。
其实整个海湾战争中,美军仅仅有9辆M1A1被伊军坦克击中后或毁或伤,其他都是毫发无伤。这些坦克中,仅仅有4辆无被完全击毁无法被修
复。分析这4辆坦克被击毁的原因,全部都是在混战或者伊军伏击战中,让伊军接近1000米甚至数百米内击中坦克薄弱的侧面或者后方装甲而毁坏。在这个距离
内,伊军125mm火炮的威力还是很大,足以击穿厚度不到坦克300mm的侧后装甲。可惜实战中,坦克一般都是正面对者敌人,用侧面和后部对着敌军几乎不
-------------被炸的粉碎的T-72坦克,它对坦克乘员保护太差。后面的T-90和T-80都一定程度改善了这点。
而伊军T-72的防御能力成为美军嗤笑的根源,一旦被美军击中,往往造成弹药殉爆,掀翻炮塔,炸碎车体。有时候T-72的炮塔炸飞到10多米的高空,里面乘员自然全部粉身碎骨,没有全尸。
总之,实战中T-72根本不是美军M1A1的对手。
失败的原因
当然,我们可以用所谓苏联买给伊拉克是简化后的T-72M型坦克作为借口来搪塞。但是老萨实事求是的说,就算是当时已经解体的苏联自己的全新T-72来和美军的M1A1对战,一样不会有什么胜迹。
T-72惨败的原因基本是以下几点:
1.西方和苏联坦克设计理念的不同
苏联的坦克设计和西方是完全不同的。由于苏联二战胜利以后,深知自身科技力量远不如西方英法美等大国强大,同等的武器质量和科技水平远不如西方。苏联只好以常规武器数量取胜,以量胜质,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实这点在苏联并不稀奇,在二战期间,苏联的T-34坦克很难在普通距离内对德国的豹式,虎式坦克,费迪南自行火炮等先进武器造成威胁。
他们通常以数倍的坦克不顾一切向对方坦克阵地冲击,一旦进入几百米的距离内,德国坦克的火控和防御的优势无法发挥,就可以取胜。这种情况损失虽然较大,但是苏联具有强大的常规武器生产能力和兵员,所以也不在乎。
冷战时期也是一样,苏联所谓大纵深战略强调多点突破以后,在航空兵的配合下,迅速向西欧内陆推进,攻击他们后方指挥中心,通讯后勤基地等等,击溃其有效抵抗。而大纵深战略的主要攻击力量就是苏联装甲部队,而战略主要关键点在于迅速突破盟国的防御阵地。
但是苏联领导人很清楚,如果和西方一样依靠坦克质量一对一的取胜,以苏联当时的科技是不可能的。所以苏联仍然以传统的数量优势取胜,从T-
54,T-55开始,到T-62,T-72,T-80都是技术相对简单,没有价格昂贵的设备,容易大量制造的产物。其实很多时候,苏联并非没有研发出这项
技术,比如性能更高的火控系统。但是这些东西装备上万辆是极为耗费金钱的,苏联并非没有能力而是不愿意这么做。T系列坦克就生产数量来说,相对同时代西方
坦克至少有一倍的数量优势。
对于苏联来说,由于质量不如西方,一般来说冲锋在最前面的坦克部队多会损失掉的,与其加强他们的防御能力,不如加强他们的打击力和机动性。
所以苏联坦克设计中,第一位的是攻击能力,苏联的火炮一般口径都比西方要大,虽然射程,精度都不如,但是如果在比较近的距离里,还是有可怕的打击力
的。同时坦克中最为昂贵的火控系统,苏联坦克也比较简单,也廉价,比西方差了一个档次。反正是以数量取胜,质量差一点也没有什么。
第二位则是机动性,由于大纵深战略,坦克的机动性非常重要,要求可以迅速突进。同时机动性比较高,在80年代之前都可以加强坦克的防御能力,因为当时坦克打击高速运动目标的命中率还是不高的。
第三位就是防御能力了,苏联坦克防御能力一直很差,对于坦克人员生存考虑很少。苏联坦克其实根本没有考虑这点,一切以打击消灭敌人为主,自身就要勇
于牺牲。所以装甲薄,保护人员设备很少,苏联坦克如果被击中,坦克乘员很难幸存。西方的如以色列梅卡瓦坦克,美国M1A1,德国豹2坦克,重量都超过60
吨,苏联由于简化装甲,采用自动供弹机少了1个乘员,比同类的西方坦克一般轻20吨,大约40吨左右。而西方坦克对人员保护很好,有复杂的保护设计,就算
坦克被击毁,大部分人员都可以幸存。
苏联就不同,它在1970年工业产值已经相当于美国的80%,由于是专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可以集中比美国还大的工业能力,在常规军备方面已经赶上
和超过美国。到了1978年,美军有210万人,苏军有440万人,美军有坦克1万多辆,苏军有坦克5万多辆,即使双方加上北约国家和华约国家,坦克数量
仍然大约在1:4。
对于苏联来说,它的坦克相对西方有4倍的优势,大量生产的T-72坦克即使损失高出西方一倍甚至二倍,剩下的也足可以消灭西方坦克,实现战略目的。
但是,伊拉克就不同了,它的T-72坦克数量本来只有美国的四分之一,没有像苏联一样使用战术的条件。本来以数量取胜的T-72现在居然要连数量都不足,所以被打成这样也是很好理解的。
所以说,伊拉克的T-72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方式,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面对苏联的装甲洪流,西方军事家曾经惶恐不已,中国也一样。没有一个国家有绝对的自信可以对付它。
2.坦克技术的巨大差距
可以说,T-72属于三代坦克中最落后和简单的一种,如果不断的改进技术,它在数量优势下还是有可能和美军最早装备的大量M1A1主战坦克对抗的。
随着贫铀材料的使用和西方火控科技的突飞猛进,濒于解体的苏联已经无法继续追赶西方。
他们卖给伊拉克所谓T-72M型号坦克,只是苏联70年代本国基本型号的简化版本,比苏联自己型号还打了个7折。
这种外贸型号的坦克各项技术落后美军10年左右,和美军1986年刚刚投入使用的全新M1A1几乎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
就如同用螺旋桨飞机和喷气式飞机作战一样,结果不用想也知道。
3.其他原因
海湾美国的大胜还有其他原因,海湾战争已经不是单一武器制胜的时代,美国海陆军还有太空武器构成一个紧密高效的作战体系,伊拉克装甲部队的失利并非简单的坦克不如别人,而是伊拉克构建的老式苏式机械化作战平台和美军数字信息化作战平台,巨大的时代差异。
就算是把双方的坦克交换过来,美国凭借着空军和其他武器的优势,一样可以用T-72坦克歼灭伊军的M1A1坦克。毕竟100个小时的地面战,美
军只消灭了伊军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力量,还有百分之七十都是空军等结果。
有些年轻的朋友斥责伊军士兵无能,有些嘲笑伊军士兵怕死,没有怎么和美军交战就投降或者逃跑。实际上,海湾战争,南斯拉夫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是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战争,大部分时候是非接触的。伊军士兵也好,塔利班的圣战者也好,他们几乎没有发挥自身武器威力的机会,
就被美军空军和各种精确制导的先进武器所消灭。以伊军为例,连美国大兵的样子都没有见到,一线部队就算了六成左右兵力,补给线被炸毁90%,根本无
法还击,也无法继续作战。到了美军地面部队出兵的时候,伊军实际已经失去战斗力。极少数伊军拼死抵抗,却遭遇美军绝对优势的武器,在伊军火力范围外将其摧
毁,伊军一样几乎没有还手的机会。这种情况下,伊军大部分士兵只能投降,毕竟抵抗和不抵抗都是死,
且无法对敌人造成危险,也没有任何可能胜利。
当年红军在长征期间饱受国军飞机轰炸,有时候一次就被炸死炸伤数百人,由于没有高射武器根本无力还击。有个小战士曾经当着毛泽东的面对着国军飞机高喊:有种你就下来,我们在地上干。但是,飞机是不会下来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战士本身的勇气和意志的重要性已经比较不重要的。过于强调战士的这些品质,往往造成己方的重大伤亡且没有战果。两伊战争期间,大量的伊朗爱国青年士兵曾经高喊着阿拉的名字,手挽着手以人海战术冲击伊拉克的坚固工事,结果除了留下数千具尸体以外,没
有任何的成绩,时代已经不同了。
所以海湾战争让和伊拉克具有同样作战模式的中国大大敲了警钟,也促进了中国军队在九十年代不惜一切的军事改革。
-----T-72经过大幅度改进,性能有着明显的提高。但是,它仍然落后西方现役主战坦克一大截。
改进和淘汰
T-72的问题苏联方面看的很明显,他们在T-72的基础上做了几次重大的改进。
比如比较先进的T-72M1M型,根据西方专家评估,战斗力已经是T-72型号的二倍。主要是增强了装甲防御,炮塔正面装甲厚度增加到530mm,
加装了坦克其他部位装甲,而且可以附加先进的反应装甲。火控系统有大幅度提高,采用了激光测距仪,炮长主动红外夜瞄镜,比较先进的数字弹道计算机,虚拟射
击传感器。。。同时增大了火炮的打击力,2000米穿甲厚度达到600mm。改进型的还装配竞技场Э主动防护系统,从而使便携式反坦克火箭筒和各种类型反
坦克导弹对坦克的杀伤概率急剧降低。
不过,由于T-72是苏联60年代设计的产物,很多基本设计技术已经老化,再改进也很难达到世界第四代坦克的能力。
在90年代车臣战争中,上千辆T-72和T-80一起上阵,但是战绩都很差。他们面对仅有步兵轻型反坦克武器的车臣军人,俄军最精锐的T-80坦克被击毁击伤了280多辆,T-72的损失也差不多。
有些人以俄军战术部队作为借口,说明T-72的坦克力还可以。不错,近战中坦克确实很容易被地方轻型反坦克武器击毁,但是苏联损失数百辆T-72就显然不能单单用一个战术问题来解释。
实战中,T-72防御能力差的问题暴露的非常明显,一旦中弹坦克往往被炸的四分五裂。著名的巴萨耶夫有一段战地录像,就是站在被击毁的T-72坦克边上发表演讲的,周围还有烧死的俄军坦克兵的尸体。
以俄军精锐131迈科普旅为例,在攻打格洛兹尼的前3天中就损失了近800人和20辆T-72坦克和102辆装甲车,这些然不能用简单的战术问题解答。
其中一个典型的战例:乌拉尔军区摩步团第436号T-72B坦克侧面被隐藏在房屋中的车臣非法武装人员SPG-9反坦克火箭弹击中,穿透了装甲,引爆了坦克内部的弹药,坦克几乎被炸成碎片,坦克乘员被当场炸死。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主要是T-72的防御能力差,面对敌人的反应也慢。在车臣战争中,它的对手没有装备什么重武器,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也只
有少量反坦克导弹,主力仍然是苏联60,70年代研制的老式RPG-7火箭筒,SPG-9无坐力炮火箭筒等。
面对此中武器还有如此差的战绩,显然是让人无法接受的。
实战中,T-72众多设计问题暴露明显,当然车臣山地高原等低温复杂恶劣的自然环境确实也是对坦克的大考验。
一辆T-72坦克在1200米的山地上突然抛锚,这里的山地非常湿滑,坦克随时可能滑落到山谷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T-72坦克发动机在这种海拔很容易会过热,引起发动机无法使用。结果还不错,这几个坦克兵满头大汗的熬到发动机降温,然后把坦克开走。
还有一辆T-72坦克在连续射击5个小时以后,自动供弹机发生故障,无法继续射击。而且由于是自动供弹机,坦克手无法手动装填。车臣武装发现这个情
况以后,立即用RPG火箭筒向其射击。俄军坦克兵相当勇敢,在这种情况下,一边用机枪扫射压制住敌人,一边全力退走。回到后方维修站一检查,俄军机械师说
是根本没有问题。因为T-72的自动供弹机设计时候就有这种固有问题,就是不可以连续射击这么长的时间。
除了这些问题以外,很多T-72坦克手反应,坦克的观瞄设备有问题,在复杂气象条件下很容易失效,无法发现目标。而且坦克里面的电台太简单,没有加
密没有区分。因为车臣人使用的也是俄军设计的通讯设备,所以经常俄军和车臣武装的通讯夹杂在一起。双方互相干扰,甚至相互破口大骂。车臣人毫不费力的窃听
俄军每辆坦克的各项命令,俄军坦克的命令很难传达。
还有个战例:1995年1月,在格罗兹尼市,乌拉尔军区摩步团某坦克营营长格切良少校驾驶的T-72B坦克,遭到敌方袭击,RPG-7火箭弹命中了
坦克右侧没有防护屏的部位,聚合射流穿透装甲和右油箱,造成坦克内部着火,坦克停车,此时发动机仍在工作。少校命令其他乘员离开坦克,自己把坦克开回营
地,使用应急设备和水扑灭了坦克内部的火势。坦克内部的弹药被大火烤得赤热,炮弹火药都变黑了,却没有爆炸。
这个少校显然非常幸运,这种情况在实战中是极少出现的。
在第二次车臣战争中,车臣方面宣布他们击毁了13辆俄军最为精良的T-72BM坦克。这些坦克都装备了最为先进的防御设备,包括俄军最先进的反应装甲。
-------在车臣,无论是T-72也好,T-80也好,都被车臣武装修理的很惨。
苏联军方对T-72改进型的性能还是非常不满意,在军方的要求下,鄂木斯克设计局在T-64的基础上,研究出更为先进的T-80坦克,各方
面性能都有大幅度提升,火炮发射贫铀弹可以在1000米内击穿660mm装甲,火控系统也几乎和西方同类坦克类似,还有先进的竞技场主动防护系统,
新式燃气轮机,新式镶嵌装甲和被动式装甲板,还可以发射威力更大的炮射导弹。从1984开始,T-80坦克共生产了7500辆。
而哈尔科夫设计局由于各方面对T-72口碑很差,也开始对T-72的改造,研发了新式的T-90坦克。从1993年开始生产,数量不多,使用了许多先进技术,战斗力基本和西方先进坦克相当。
由于一系列先进坦克的诞生,T-72逐步失去了在俄军中的位置。它在1987年以后基本只是小规模生产,到了2006年俄罗斯宣布停止国内最后一条T-72的生产流水线,由此T-72成为一个曾经的名字。
T-72是经典还是垃圾?我想看过老萨的这篇小文章,朋友们自己应该都有了看法,不用老萨多说了。。
function open_phone(e) {
var context = document.title.replace(/%/g, '%');
var url = document.location.
open("http://go.10086.cn/ishare.do?m=t&u=" + encodeURIComponent(url) + "&t=" + encodeURIComponent(context) + "&sid=70cd6ed4a0");
!觉得精彩就顶一下,顶的多了,文章将出现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请根据下图中的字符输入验证码:
(您的评论将有可能审核后才能发表)
已成功添加“”到
请不要超过6个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截取想要的分辨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