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当代世界政治经济问题经济与政治怎样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学习心得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2016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www.wenku1.com
2016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日期:
第五部分 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形势与政策(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二)年度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二、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两极格局解体格局,即事物内在的结构、形式或状态。国际格局,指的是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国家集团和国际组织等各种战略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式或状态,是国际战略力量之间在全球层次的实力对比关系。国际格局的发展变化具有规律性。国际格局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国际上各种基本力量,特别是主角力量的消长以及力量对比的变化。因此,各国为谋求或维护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总是竭力发展自身的实力,尤其是综合国力。根据构成国际格局的各种力量不同,可分为经济格局、政治格局、军事格局等。各者之间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但由世界经济、军事格局所决定的政治格局,往往是国际格局重点考察的对象。纵观国际关系历史和现状,具有典型意义的国际格局有两极格局和多极格局两种类型。两极格局,即两个大国或两大集团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制约,对整个国际事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多极格局,即多种战略力量相对均衡、相互制约,各种力量在国际事务中相对独立,相互之间不存在隶属关系。构成多极格局的战略力量,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国家间联盟。1.国际经济格局国际经济格局,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世界各国和国家集团在世界经济领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规模和态势。其核心内容是大国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经济力量对比关系和支配世界经济的权力分配状况。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取决于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实力的消长。二战后国际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些战败国几乎成了废墟,战胜国的英国、法国也是遍体鳞伤,唯独美国在战争中实力大大膨胀起来。到1945年,美国独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产量的60%,对外贸易的32.5%,黄金储备总量的59%,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与此同时,美国还享有其他任何国家不可企及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科技上遥遥领先于别的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大高于其他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正是凭借这种经济上的巨大实力和强大优势,一步步地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其基本步骤是:①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②建立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则的贸易体制,成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③推行一系列“援助”计划,如马歇尔计划以及通过提供“两个安全网”(“军事安全网”和“经济安全网”),加强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控制;推行“第四点计划”,对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实行新殖民主义政策。④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国际金融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②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③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美、日、欧的经济实力消长明显。伴随着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衰落,欧共体和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两大新的经济中心,世界经济中美国一国独霸的局面开始向美国、欧共体、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过渡。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六国首脑会议(第二年变为七国)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苏联在20世纪60年代经济实力也有很大的增强。这个时期,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并且形成了一支新兴的经济力量。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兴起对国际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加强了世界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指获得较快发展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工业化取得重大进展,已处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过渡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年增长率,不仅高于本国历史上的任何时期,而且明显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同一时期的增长速度。例如,“亚洲四小龙”,即韩国、新加坡和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另外在拉美的巴西、阿根廷、墨西哥,南亚的印度等,也都在快步发展。但是,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状况却面临更加“边缘化”的危险。第三阶段:冷战结束以来。其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出现重大变化和调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世界政治格局崩溃,世界经济深受其影响,出现了重大变化和调整。①冷战结束后,苏联的继承国俄罗斯政治动荡,经济危机长达十年之久。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经济因素在国家间关系中的地位上升,意识形态因素下降,从而使得东西经济矛盾减弱。东西矛盾不再是国际经济关系中的主要矛盾。随着欧盟和日本经济的崛起,美国谋求独霸世界经济的霸权主义受到影响,他们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摩擦愈发突出。西西经济竞争更趋激烈,西西经济矛盾上升。②新兴国家迅速崛起。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实现了经济腾飞,经济结构、经济质量和效益都有了很大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也迅速提高。2010年,中国GDP总值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印度政府在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改革以来,印度经济发展很快。据世界银行统计,2001年,印度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 024.2亿美元,最终成为世界第11大经济实体。特别是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秉持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具有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特质,发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桥梁作用。这对于促进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建设性意义。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冷战结束后,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了经济调整和改革。这种调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经济格局在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发生变化。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大国和国际集团纷纷将组建以自己为中心的地区经济集团作为快速占领世界市场、增强自身经济竞争实力、维护经济安全的重要手段。1990年,美国总统布什倡议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日本追求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欧盟加深内部一体化建设并推进欧盟扩大。广大发展中国家为防止被边缘化、增强抗击来自发达国家的贸易压力,也纷纷建立了众多的、以发展中国家为中心的地区经济集团。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地区经济集团,国际集团经济竞争加剧。2.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充当主角的各种力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规模和态势。战后形成的两极政治格局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对峙、动摇,直至终结。(1)雅尔塔体制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前后,反法西斯同盟的主要国家美国、英国、苏联等三国首脑,就如何战争、处理战后遗留事务和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举行了三次重要会晤,即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和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其中最重要的是雅尔塔会议。日-11日,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在雅尔塔举行了战时最重要的一次国际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走向作了具体安排。会议拟订了围攻德国心脏地区的详细军事合作计划,侧重点在于讨论对战后德国的政治安排。三国一致同意战后由美、苏、英、法分区占领德国,成立由占领军组成的中央管制委员会,对德国实行军管。对德占领政策以消灭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防止德国重新危害和平为宗旨,具体包括解散德国总参谋部及其武装力量,摧毁德国军事工业,审判纳粹战犯,消灭纳粹党组织。规定德国对战争受害国支付巨额赔偿。会议约定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成立大会。关于欧洲的前途,会议制订了《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宣布要以“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广大地区迫切的政治、经济问题。关于波兰,会议规定对设在卢布林的临时政府进行改组,接纳国内外一切反纳粹的波兰民主运动领袖参加;苏联与波兰的疆界往西挪,把德国东普鲁士北部1.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波兰2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划归苏联,作为补偿,另从东普鲁士划出10.1万平方公里土地给波兰。会议的最后一个文件是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及其条件的雅尔塔秘密协定。据此协定,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二或三个月内对日作战,作为交换,美英同意外蒙古维持现状,恢复日俄战争前沙俄在中国东北等地的权益,千岛群岛交予苏联等。这些协议、协定及其实施构成了雅尔塔体制。雅尔塔体制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国际力量对比的状况;对于协调盟国之间的关系、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合作与和平相处、加速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在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此后近半个世纪里,雅尔塔体制对于防止德、日军国主义和法西斯势力的复活,维持欧洲各国的相对稳定,保障欧洲与世界的和平、避免世界战争的爆发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联合国的建立也是雅尔塔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各国合作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雅尔塔体制具有少数大国,特别是美苏两大国依据新的实力对比和利益争夺胜利果实的性质,它将大多数中小国家排除在外,甚至无视和公然侵犯其他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损害一些国家的正当权益与利益,表现出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理所当然地遭到许多国家强烈的抨击与不满。雅尔塔体制是美、英、苏依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对战后世界秩序重新作出的安排,是大国之间相互妥协的结果,实质是大国划分势力范围。它为战后世界形成的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奠定了基础,也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2)两极政治格局的形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使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国家结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英盟国与德、意、日法西斯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苏联及民族独立、民主革命力量同美、英帝国主义及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进而发展为两大阵营的对抗。1947年3月,美国政府抛出“杜鲁门主义”,宣称为了“防止共产主义的渗入”,美国有领导“自由世界”和援助自由国家“复兴”的使命。借口防止苏联和各国共产党人把“极权政体”强加给各国人民,要求国会拨款援助希腊和土耳其,并决定派军事人员和公务人员前往进行公开干预。“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苏两国在政治上的完全决裂。同年6月,美国又提出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的“马歇尔计划”,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联结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中,加强了对西欧的控制。1949年4月,美、加、英、法、意等12国《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使西方国家在军事政治上合为一体,标志着帝国主义阵营的形成。50年代初,美国又通过重新武装西德、签订《美日安全条约》和《美新澳条约》,把战败国日本、西德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纳入了帝国主义阵营的体系之中。北约组织打着集体防御和维护北大西洋区域安全的旗号,实际上是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集团。 面对美国的全球战略和帝国主义阵营的挑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全面反击。政治上,1947年9月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强调必须加强团结,协调行动。年间,苏联与东欧各国先后签订了16个友好互助同盟条约,并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经济上,1949年1月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以巩固和推动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关系的发展。军事上,1955年5月,苏联与东欧各国正式建立了《华沙条约》军事政治集团组织,结成了以苏联为首共同对付帝国主义战争威胁的社会主义阵营。两大阵营的斗争以“冷战”为主要形式,核心是遏制与反遏制。所谓“冷战”,主要是指东西方国家之间,主要是美、苏之间除直接武装冲突外的一切敌对活动。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虽然对苏联的政策日趋强硬,但慑于苏联的威力和影响,仍不敢同苏联进行战争,因而采取了“遏制”战略。即用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缩小苏联在“卫星国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并“给苏联领导人制造难以忍受和不喜欢的环境和局势”,使他们“无法保持他们在苏联的权利”。直到1989年东欧剧变前,虽然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美苏都曾进行过打破两极格局的尝试和行动,两国关系多次出现危机,但双方总是极力避免军事上的正面相撞,因而使雅尔塔两极格局维持了近半个世纪。至此,在欧洲形成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出现了帝国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的局面,世界政治形成了两极格局。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斗争。(3)从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20世纪6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苏联对外政策的变化和帝国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加剧,两大阵营的对峙演变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争霸。美苏争夺世界霸权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期,“美攻苏守”;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20世纪80年代,美国重新采取了攻势,苏联处于守势。1985年11月,美苏两国首脑举行日内瓦会晤,美苏关系从紧张转向缓和。此后到1990年赫尔辛基首脑会晤为止,美苏两国首脑会晤了8次,达成了包括《苏美两国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在内的一系列协议。其中1989年12月的马耳他会晤被认为是冷战结束的标志。 在冷战时期,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和国家间的利益之争,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大,开始出现分化和改组,两极格局发生动摇。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因中苏关系破裂而解体。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中苏两党在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上和如何评价斯大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1958年以后,苏共把中苏意识形态上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来。日-日,中苏展开大论战。1965年3月-5月,苏共一手操纵的莫斯科会议的召开,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从政治路线、理论观点的分歧发展为组织上的分裂,从此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屈服于苏联的压力,坚持独立自主,维护了自己的国家主权和正当的民族权益。与此同时,资本主义阵营因美国、日本、西欧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对各自利益的考虑,也四分五裂。战后初期受到美国控制的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力量的壮大,在政治上出现独立自主的倾向。1958年法国戴高乐重新上台执政,在对外政策上推行“戴高乐主义”,反对一味追随美国的做法,坚持恢复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地位和独立自主的方针。他主张建立法国独立的核力量,努力促进法德谅解,消除宿怨,以实现法德合作,作为西欧联合的轴心。在与美国的关系上,反对美国充当欧洲霸主,要求在北约组织内与美国平分秋色。当美国拒绝后,法国毅然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维护法国的国防独立。对苏实行和解政策。不顾美国的反对,在西方大国中率先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新东方政策”,积极主张同苏联和东欧各国实行缓和与关系正常化的政策,正式承认民主德国,从1970年起先后同苏联、波兰、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民主德国建立外交关系,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奉行更符合德国利益的外交政策。 日本随着其经济力量的增强,政治上也提出相应的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日本就要求修改日美安全条约以增强自己的独立地位。60年代日本开始提出“亚洲自主外交”,表明日美关系中日本地位的增强。同时,日本通过持久谈判收回由美国占领的琉球及小笠原诸岛。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两极格局。(4)雅尔塔体制崩溃,两极格局终结雅尔塔两极格局到20世织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结了。其主要标志是:第一,从1989年开始,社会主义的东欧诸国先后出现了剧变。日,联邦德国与民主德国正式合并,原来由美、苏控制的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为基础的西欧与东欧、两个德国(包括东西柏林)的政治面貌大变。第二,《华沙条约》组织于日公开宣布解散,苏联陆续从东欧撤回了大部分核武器与驻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宣称由原来的军事政治组织逐步改造为政治军事组织,美国从西欧有关国家撤出了部分核武器与军队。以美、苏为核心的两大军事集团对抗消失。第三,苏联在世界上存在了69年后,于日公开宣布解散。成立的“独联体”内部矛盾复杂多变,甚至一些地区武力冲突不断。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在此之前已从苏联独立出来,正式加入了联合国。昔日作为与美国在全球对峙的超级大国实体不复存在了。这是两极政治格局终结的核心标志。导致两极基本政治格局终结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国际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世界基本政治力量的不断转换与相互作用,有力地震撼着两极格局。战后,世界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并未消失,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凸显。西欧、日本迅速医治了战争创伤,很快振兴了经济,并在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了“奇迹”,国家经济实力大增。到80年代中期,欧共体的生产总值已超过了美国;日本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却沦为世界最大的债务国;美、日、西欧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已形成三足鼎立态势。与此同时,不结盟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凝聚起自己的力量,形成了第三种世界政治力量。他们高举反帝、反殖、反霸的大旗,有力地遏制了美苏在全球范围的争霸,给强权政治予以沉重打击,使美苏两超级大国对世界事务的控制能力日益下降,两极格局的力量基础日渐动摇。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改革开放后国力的增强,以及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加速了两极格局的瓦解,推动着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可见,世界主要战略力量此消彼长、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促使世界两极格局解体的根本原因。第二,美苏两国在长期争夺世界霸权中矛盾不断激化,力量相互遭到削弱。战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长期争霸,疯狂进行军备竞赛,不断插手第三世界国家事务,制造局部战争和动乱,甚至直接出兵侵略别国,把强权政治的内容和范围扩展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程度。美苏争霸导致自身元气大伤,巨额的军费开支、沉重的债务负担及庞大的财政赤字,滞迟了两国经济的增长,使国力日渐衰落。尤其是苏联,为了与美国争霸全球,对东欧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家长式”控制,造成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混乱,引起依附国人民的不满;为了应对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不惜每年耗资150亿美元推进太空争夺,导致内外矛盾尖锐、激化,经济衰退,众叛亲离。第三,苏联及其控制的东欧集团的解体,从根本上动摇了两极格局的基石。苏联高度集权的体制模式不但长期阻碍了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使东欧国家深受其害,使得苏联与东欧之间的控制与反控制矛盾加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乘机加紧对东欧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攻势,利用经济援助和文化交往对东欧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扶植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1989年以来,东欧6国先后发生的剧烈变化及其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远的,它从根本上动摇了以德国分裂和欧洲分治为基础的两极体制,导致构成两极格局的重要政治和经济基础瓦解。戈尔巴乔夫针对苏联综合国力下降状况而提出的“根本改革”思想和外交“新思维”,造成国内政治经济的混乱和外交上的步步退让,赢得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欢迎,进而展开了群体倒苏的狂潮。1989年5月,美国总统乔治·布什“超越遏制战略”的出台,加剧了苏联的内外危机。1991年苏联领导层发动旨在保持苏联完整的“八一九事变”的失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同年12月21日俄罗斯等11国在阿拉木图签署《关于独立国家联合体议定书》,表明苏联作为一个国家实体已不存在。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职务以及次日最高苏维埃会议宣布苏联解体,使国际法意义上的苏联消失,从而最后完成了世界两极政治格局终结的过程。(二)世界多极化两极政治格局终结后,世界进入了向多极化发展的时期。1.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的原因主要有:(1)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当今世界,在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已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全方位占据绝对优势,随心所欲地控制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政治地位与作用发生变化。在南北经济中,美国失去了世界经济霸权地位;欧盟作为一个整体,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日本凭借其经济实力,有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企图,故西方经济呈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局面。发展中国家在调整中发展壮大,总体实力增强。俄罗斯致力于振兴经济和恢复大国地位;中国、印度和东南亚经济崛起,出现了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引起世界经济关系的新一轮调整。多极的世界经济格局需要多极化的世界政治与之相对应,以保证各经济力量中心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些国家与地区集团不约而同地主张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2)美国独霸世界不得人心,遭到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危及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是人类社会避免单极世界种种危害的唯一正确道路。当前,美国处于实力相对衰弱的时期;欧洲大国成为制约美国世界霸权的主要力量;俄罗斯、中国是美国世界霸权的主要反对者;日本不甘继续作美国羽翼下的政治侏儒,渴望在世界上发挥政治大国作用;发展中国家已经日益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世界和平、民主力量的壮大和国际组织、地区组织的广泛存在并发挥作用。美国独霸世界不仅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而且其自身实力的下降,也使它力不从心,难以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组合以及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有利于多极化的发展;2.当今国际格局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多种战略力量共同主导世界事务,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趋势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拥有其他国家不能匹敌的综合国力以及在各自阵营中的绝对支配地位,两极力量虽尖锐对立,但却保持大体均势。目前是多种力量(一超多强)共同决定着国际事务,其中国际组织和国家集团,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和欧洲联盟等,正日益发挥其作用和影响。因此,多极化结构里“极”的内涵同以往格局中“极”的概念有所区别:以往格局中的一极,总是指国力较强、影响力较大的某一个国家,如今“极”的内涵扩大为有可能泛指某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和国家集团。由于处在格局过渡转型期,多种力量相互关系还在调整之中,国际格局的结构尚未确定,因而只能说存在多极化趋势而不是多极化结构。(2)各个行为主体更加注重国家利益,淡化意识形态分歧国家利益是制约、影响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行为的根本因素,它指的是国家的生存利益和发展利益,主要包括国家的安全利益、国家的经济利益和国家的政治利益。这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安全利益主要是生存利益,经济、政治利益主要是发展利益。在雅尔塔格局里,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达到称霸目的,不惜损害其他国家利益。战后美国鼓吹国家主权消失论和全球利益论,实际上是霸权主义理论。其长期奉行的所谓“国际主义”,实质上是追求美国的世界领导责任与世界社会的美国化。苏联也抛出所谓的“社会主义大家庭”论,勃列日涅夫主义就是其典型的表现形式。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大搞强权政治的结果,不仅造成东西方阵营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尖锐对立、各自的盟友一切听从美苏的号令,阻碍了它们对本国利益的追求,而且掩盖了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矛盾,压制了潜在的冲突。两极格局终结后,两大阵营不复存在,随着东欧国家向西倾斜,原来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和分歧淡化了。西西矛盾、南北矛盾明显上升,西方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国家利益方面的争执加剧,更加奉行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充分表明了国家间的国家利益之争更为突出,它势必影响到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调整及重新定位。(3)在国际竞争中,军事作用下降,经济、科技作用突出,综合国力竞争激烈国际竞争指各种战略力量之间为了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等领域相互攀比、赶超的状态,它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的状态。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都把军事优先作为制定内外政策的原则,集中物力、财力于军备竞赛,竞相研制和生产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器,扩充兵源,在对外关系频频运用核威慑战略。在后冷战时期,由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裁军已是大势所趋,国际竞争中的军事作用大为降低,各主要战略力量都以振兴经济,加强综合国力,争取在未来的世界新秩序中占据有利地位作为首选目标。因此,经济优先、科技优先已成为时代的潮流。目前美、日、西欧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十分激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消长,综合国力的竞赛,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际关系各行为主体在未来世界格局中的定位。国际合作的规模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指在一定领域内利益和目标取向基本一致或部分一致的各个国际关系行为体之间所进行的各种程度的协调和联合。合作的规模可分为双边性合作,极与极之间的合作;区域性合作,如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全球性合作,如联合国、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等。在两极格局中,多极化、多圈化、全球化现象很不明显,国际合作规模受限。而在后冷战时期,上述三化趋势明显加强。国际力量中心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其中每一极都能同时在纵横交错的多种特殊组合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多元化的作用。例如美国既是亚太经合组织主要成员,又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成员。由于三化趋势并存、相互作用,必将影响世界的经济,促进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大国力量趋于均衡化,某些国际组织的职能和作用扩大,而中、小国的地位和作用相对下降。在两极格局中,国际关系的运行过程由于受到体系作用机制的控制而呈现出有序的、理智的、有组织的内容和趋向。相比之下,二战前正是缺少这样一种控制性的作用机制,才使维也纳体系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运行过程中呈现盲目性、紊乱性及无序性,有限的自发作用机制难以控制国际冲突和对抗,国际行为往往由国家作为单独的实体向外直接发出,结果战争无法避免。战后由于均势对抗格局的形成和国际组织的发展,出现了“理智型”的控制机制,联合国的建立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以及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有可能通过强权手段对国际关系运行施加有秩序的管理。当前一超多强的国际关系现状表明,除美国这个原来的霸主外,西欧国家、日、俄以及“新兴国家”的力量也在增强。相对而言,中、小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因失去了美苏对抗时代所具有的天平砝码优势,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影响有所下降,它们只有参与国际组织或实现联合,才能从整体上发挥自己的作用。 世界多极化是在曲折中发展的,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构建单极世界的图谋,是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最大障碍。第二,世界上冷战思维的继续、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民族分裂和宗教纠纷等,也会对多极化趋势产生各种干扰和冲击。第三,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世界各种力量重新组合和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由此将产生多种不确定因素,世界多极化进程将充满矛盾和斗争。(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是指贸易、投资、金融、生产等活动的全球化,即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佳配置。从根源上说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的高度发展,要求进一步跨越民族和国家疆界的产物。1.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①新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层出不穷,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②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③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的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④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⑤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①生产国际化。这主要是指国际生产领域中分工合作及专业化生产的发展,即企业的不同部门、工厂、车间,甚至工段、工序等都在国际范围内进行组织,从而也形成了生产组织的国际化。②产品国际化,即生产总额中出口生产所占的比重大大提高,直接表现为现代国际贸易的迅速增加。③投资金融国际化。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使得国际间资金流动频繁,大大促进了投资金融的国际化。为适应于国际化的潮流,各国放宽了对投资金融的管制,甚至采取诸多措施鼓励本国对外投资的发展。金融投资的国际化反过来又会促进生产和产品的国际化。④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国际化。一方面,由于技术对生产和经济的重要作用,生产国际化自然带动国际技术贸易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获得先进的科技成果,降低高科技研究开发的风险,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研究与开发网络,从而促进了研究与开发组织体系的国际化。⑤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生产、投资、贸易发展的国际化使各国间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特别表现在区域间经济关系上,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以区域为基础,形成了国家间的经济联盟。这种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不仅大大推动了集团内经济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且也会影响到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早已开始,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大大加快了。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的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的全球性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经济全球化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加剧了国际竞争,增多了国际投机,增加了国际风险,并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了严重冲击。更为严重的是,在经济全球化中,由于实力不同,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将得利最多,而发展中国家所得甚少。因此,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进一步拉大,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将被排除在经济全球化之外,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成为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的“新技术殖民地”。目前经济全球化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新的经济秩序,以保证竞争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发展中国家则应当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正确政策,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发展自己。(四)区域经济一体化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一体化的含义,是把各个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巴拉萨把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分为四个阶段:①贸易一体化,即取消对商品流动的限制;②要素一体化,即实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③政策一体化,即在集团内达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协调一致;④完全一体化,即所有政策的全面统一。2.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区域经济一体化联合体以一定的组织形式存在着。各参加国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和条件,以及各自的目标和要求而组成了不同形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不同的组织形式反映了经济一体化的不同发展程度,反映了成员国之间经济干预和联合的深度与广度。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优惠贸易安排(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即成员国之间通过贸易条约或协议,规定相互贸易中对全部商品或部分商品的关税优惠,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各成员国按自己的关税政策实行进口限制。这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最低级和最松散的组织形式。②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Area):是指签订自由贸易协议的成员国相互彻底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但是,成员国仍保持各自对来自非成员国进口商品的限制政策。③关税同盟(Customs Union):是指成员国之间彻底取消了在商品贸易中的关税和数量限制,使商品在各成员国之间可以自由流动。另外,成员国之间还规定对来自非成员国的进口商品采取统一的限制政策,关税同盟外的商品不论进入哪个同盟内的成员国都将被征收相同的关税。关税同盟开始具有超国家性质,是实现全面经济一体化的基础。④共同市场(Common Market):是指成员国之间不仅在商品贸易方面废除了关税和数量限制,并对非成员国商品进口征收共同关税,另外还规定了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等)也可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⑤经济联盟(Economic Union):是指成员国之间除了商品与生产要素可以进行自由流动及建立共同对外关税之外,还要求成员国实施更多的统一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只有欧洲联盟达到这一阶段。⑥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级组织形式。区域内各成员国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全面实行统一的经济和社会政策,使各成员国在经济上形成单一的经济实体。而该经济实体的超国家机构拥有全部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管理权。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使用共同货币。3.最具代表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遍布世界各地。在众多的区域性组织中,最有代表性和规模最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 EU )前身是欧洲经济共同体(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EEC) 。1951年4月,西欧6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法国巴黎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也称《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建立后,西欧6国认为可以把巴黎条约的原则扩大到其他领域。日,西欧6国政府在意大利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这两个条约合在一起统称为《罗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建立全面的关税同盟,即内部取消各种商品的关税,对外采用统一关税;对外实行共同的贸易政策;内部实施共同农业政策;逐步协调经济和社会政策,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通。《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l日生效,同时,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在此后的10年里,西欧六国提前达到了罗马条约的预定目标,完成了关税同盟的建设,实现了对内取消关税,对外统一关税。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对其他国家的贸易得到了飞速发展。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额翻了两番,共同体国家的国内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5%,高于同期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关税同盟建设差不多完成的同时,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机构合并为一个机构,统称为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 EC),简称欧共体。为了提高对外竞争能力,与美、日争夺世界市场的主导权,自1985年起,欧共体执行委员会提出了在1992年年底建成统一大市场的具体计划。该计划不仅得到各成员国首脑的批准,而且实施得也比较顺利。到1992年年底,各国基本撤除了各种阻碍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壁垒,一个统一大市场基本形成。1991年12月,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城举行了成员国首脑会议,决定正式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又称《欧洲联盟条约》。这个条约由《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和《政治联盟条约》组成。前者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欧洲统一货币和成立欧洲中央银行:后者的目标是建立共同外交、防务、社会政策等方面的国家联盟。1993年11月,“马约”被所有的成员国批准通过。从此,“欧洲共同体”被更名为“欧洲联盟”。欧盟的主要机构有:部长理事会、执行委员会、欧洲议会、欧洲法院和欧洲理事会。欧洲共同体的总部设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2004年5月,东欧10国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塞浦路斯和马耳他正式加入欧盟。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日,克罗地亚加入欧盟。至今,欧盟由最初的6国发展成为现在的28个国家。日欧元如期启动,欧元现钞于日起正式流通。目前除英国、瑞典、丹麦外,绝大多数的欧盟成员国都加入了欧元区。此外,欧盟还与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建立了欧洲经济区,并实施建立与地中海的自由贸易区。(2)北美自由贸易区(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Area, NAFTA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前身是由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建立的美加自由贸易区。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加之间的经济关系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双方在贸易、投资上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关系更加加深。然而,两国在经济上的矛盾又频频发生并不断扩大,以致危及双方的经济利益。美加两国经过23轮,历时一年零四个月的谈判,拟定了双边自由贸易的草案。日美国总统和加拿大总理签署了《美加自由贸易协议》,该协议在日分别获得了美国国会和加拿大议会的批准,正式生效。美国在签订了《美加自由贸易协议》后,马上又在1990年6月与墨西哥磋商签订美墨美自由贸易协议事宜。日,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议》。该协议的宗旨是:取消贸易壁垒,创造公平竞争的条件,增加投资机会,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执行协定和解决争端的有效机制,促进三边和多边合作。该协定将用15年的时间,分3个阶段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和劳务的自由流通,在3国9 000多种产品中,立即取消50%的关税,15%以上的产品在5年内取消关税,剩余的关税将在6~15年内取消。《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在日正式生效,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诞生。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组成的贸易集团。据1991年统计,北美自由贸易区拥有3.63亿人口,面积2 130多万平方公里,国内生产总值达6.45万亿美元,年出口总额近6 000亿美元,进口总额约7 000亿美元,经济实力超过欧盟。近几年来,北美自由贸易区GDP总量为17.2万亿美元左右。无论是在商品进口总额还是在出口总额方面,都保持国际贸易地区份额的首位,远高于排名第二的欧盟国家的相应总额,已经占世界进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左右。北美自由贸易区具有三个鲜明特点:①“南”“北”共存性。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既有当今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大国美国、在“七国集团”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加拿大,也有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墨西哥。“南”“北”共存性的特点决定了美、加、墨之间既有加强经济合作的愿望和基础,又客观存在着利益上的矛盾与冲突。如何“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就成为北美自由贸易区实现稳定运行的一个重大课题。②一国主导性。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美国为核心的区域经济集团。美国既是建立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积极倡导者,也是北美自由贸易区得以正常运行的主要支撑力量,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发挥着毋庸置疑的主导作用,居支配地位。在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三个成员国中,当数美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综合国力最强,在双边贸易、直接投资、技术转让及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等诸领域都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加拿大虽属发达国家,但它的总体经济实力远不能同美国相提并论。墨西哥则是一个经济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总体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异,造成其成员之间,尤其是美、墨之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当然,这种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也正是美国在北美自由贸易区中占据主导和支配地位的经济基础。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运行方向和进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美国的利益与意愿。③经济互补性。无论各成员国的经济实力存在多大差异,也无论由此带来多少利益上的不协调甚至冲突与矛盾,成员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互利互惠性,始终都是地区性贸易安排得以建立的现实基础,北美自由贸易区亦不例外。美、加、墨的经济互补关系在三国的经济运行中随处可见。如:墨西哥和加拿大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而美国是世界上的能源消费大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石油。三国在能源领域有很强的互补关系;墨西哥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拥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美国则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雄厚的资本实力,二者的结合必将从总体上提高北美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墨西哥要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国民经济各产业的技术层次与技术含量,加快振兴经济的步伐,需要大量引进资金、进口技术,此为美国和加拿大提供了巨大的出口市场;美、墨两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加拿大的能源技术和畜产品,在墨西哥很有市场。因此,北美自由贸易区在很大程度上是较为现实和共赢的选择与结果。(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成立于1989年。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澳大利亚总理霍克于1989年1月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亚太经济合作问题。日至7日,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和东南亚国家联盟6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亚太经济合作会议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新加坡。1993年6月改名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华台北和香港(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体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 目前,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即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墨西哥、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总人口达26亿,约占世界人口的40%;生产总值超过19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56%,贸易额约占世界总量的48%以上,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组织是中国参与的重要区域性经济组织。2013年,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60%,实际利用外资的83%来自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对外直接投资的69%流向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及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等。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每年下半年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一次。1994年I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茂物通过《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即发达成员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于2020年实现贸易自由化。2004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发表《圣地亚哥宣言》,重申通过贸易投资自由化促发展,加强人类安全,推动良政和知识社会建设,以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发展,缩小经济差距,为本地区人民造福。 自1989年成立以来,经过20多年的磨合,亚太经合组织APEC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合作机制,合作范围不断扩大,并创造出“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独特合作方式,对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行了有益探索,成为当今亚太地区“级别最大、影响最大、机制最完善的经济合作框架”,在推动区域贸易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这是自2001年后,中国再一次成为APEC的东道主。各成员国领导人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商区域经济合作大计,达成广泛共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面对新形势,亚太经济体应深入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共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会议发表了以《北京纲领:构建融合、创新、互联的亚太》为题的宣言。北京APEC会议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其主要成果包括:①明确了未来亚太合作的方向与目标。②作出了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的重大决定。③勾画了建设亚太互联互通网络的新蓝图。④找到了支撑亚太经济发展的五大新支柱。⑤开辟了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合作新领域。⑥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东道主伙伴对话会。⑦促进了中国与亚太主要国家双边关系的新发展。⑧宣示中国内外政策。(五)综合国力竞争1.综合国力竞争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综合国力实际上也就是国家实力,但之所以更多地称综合国力,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它不是指单个的某个方面的实力,而是指综合性的实力。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满足国民需求、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根本上决定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每个国家,都要以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为追求的目标,因而,也总是在客观条件所许可的范围内,用各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表现在:随着历史条件、内外环境的变化,综合国力,包括单项实力和综合实力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综合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转化的情况不同,因而在一定时期综合国力的表现也就不同;综合国力的作用范围也经常变动,因而其构成和状态也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方式、规模、程度有不同的特点。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通讯手段的不断改进,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的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包括经济的联系、政治的联系、科技的联系、文化的联系、军事的联系等等。不同国家常常在这种相互联系中体现和实现着自己的利益。这种“联系利益”,既包含有共同的利益,也包含有冲突的利益。共同利益构成合作的基础,冲突利益构成矛盾的基础。无论追求何种利益,为了谋取更大的份额,相互之间必然要展开激烈的竞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2.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内容认识综合国力的竞争,首先要认识这种竞争的内容和特点。冷战结束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及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经济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中心内容国际竞争的目的,说到底是为了谋取经济利益。而竞争的得失成败也必须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上升,因而,经济的竞争也就成为国际竞争中最主要的内容。每个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自己的经济,都在努力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也都在用各种方法提高自己在经济上的竞争力。由于单靠国内的资源和市场已经不足以扩大自己的经济规模,所以,许多国家,特别是一些大国,都力图在世界范围内争取获得更多的投资、更多的技术、更多的出口市场、更多的贸易顺差。许多国家都调整了外交工作的重心,确立了外交为经济服务的战略。政治家们出访往往都喜欢带上企业家同行。争取大笔的订货、工程、服务贸易以及优惠的市场准入条件,往往是外事活动直接的目标。为了经济上的利益,贸易争端甚至贸易战也屡见不鲜。跨国公司不仅在经济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政治上的影响也非同小可。美国经济学家说:跨国公司在当今世界的作用是,控制不用武力,财力胜过枪炮。在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同时,如何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也成了更加突出的问题。如情报工作瞄准了商业秘密,防范金融风险成了一大课题。(2)国际政治地位和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目标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力图保持自己龙头老大的地位,发挥所谓“领导者”的作用。霸权主义有增无减,连美国人自己以及它的盟友,都批评起它的“单边主义”倾向。世界其他大国不愿生活在单极世界之下,于是大力推动多极化进程,也就是努力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相互之间也就构成了纵横裨阖的复杂关系。其中,有合作,也有竞争;有争夺,也有交易。有的国家,把谋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非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当做政治上的重要目标;有的国家,力图在某个地区发挥重要的政治影响。对各种国际组织中的席位特别是领导职位,当然更是当仁不让。对一些热点地区、热点事务,也力图发挥自己的政治影响,以便使事态朝更加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3)科技的创新和率先突破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科学技术的实力和水准,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又给予其综合国力以强大的影响。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因而对于经济的贡献率也越来越高。科学技术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往往能提升一种产品的竞争力,有时甚至能带动或形成一个新的产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提供着基础和动力。因此,科学技术的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谁占据了它,谁就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所以,在国际竞争力的计算中,往往包含较多的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如科技人员的数量及比例,所申报的专利数量,在刊物发表的论文数量等等。大凡有一定基础的国家,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都瞄准科学技术的前沿问题,制定了不同类型的科技发展规划或项目计划,投入较大的物力财力,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并加速向现实的生产力转化。在一些重大的科研项目上,如基因工程、纳米技术、数字电视等方面,不仅在比水平,而且在比速度,比实现商业化的时间。(4)军事力量仍是综合国力竞争中具有威慑性的手段军事力量是构成国家实力诸要素中的一个重要的带有威慑性的因素。在国际关系史上,国力的竞争,其重点以及直接的表现,往往是军事力量的竞争。冷战结束之后,军事斗争曾经一度有所缓和。但近年来,情况又有所变化,军事斗争在国际政治中的表现和影响又突出了出来,并有了一些新的特点。表现在:一是军费开支明显增长。特别是美国等国,军事预算和拨款的数量直线上升;二是核武器竞赛抬头。美国研制部署国家导弹防御计划和废除《反导弹防御条约》,大大刺激了世界范围的军备竞赛,一些中等国家也加紧研制核武器;三是高技术武器竞赛成为新的热点。美国等国家大力开发高新技术武器装备,如信息化作战平台、精确制导武器、航天武器、隐形武器、夜视器材,以及其他新概念武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成为它们试验新式武器的最佳场所;四是军火交易日益扩大。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武器贸易出口国,占世界武器销售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俄罗斯等国也放宽对武器出口的限制,扩大在世界军火市场上的份额;五是谋求军事优势,不断进行军事上的较量。一些热点地区,军事冲突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一些世界大国,动辄以武力干预相威胁。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成为当代运用军事手段的主要方式;六是军事与政治结合得更加紧密。军事手段直接服务于政治目的;在政治斗争的同时穿插运用军事的威慑。政治与军事以及其他手段综合运用,以求达到最佳的效果。(5)文化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愈益突出的一个方面文化是软国力,但其作用并不“软”。一定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维持,对于一个国家的精神状态和凝聚力,对于一个国家国民的素质及其能力,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现在人们已普遍使用“文化力”的概念,意在强调文化也是一种力量。 世界不同国家之间,围绕着文化的传播与封锁、扩张与抵制、消亡与保护等等,展开着复杂的较量。像美国这样的少数国家,借助于经济力量和先进的传播手段,大力进行以核心价值观为主的文化扩张,对其他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有人说,美国最大的出口产品已不再是地里的农作物,也不再是工厂里制造的产品,而是批量生产的流行文化——电影、电视节目、音乐、书籍和电脑软件等等。面对美国文化的大举入侵,许多国家忧心忡忡。小国弱国,对强势文化的扩张无能为力。而有一定实力的国家,则以不同方式起而捍卫自己的文化。如以法国为首的法语地区,举起了捍卫法语文化的旗帜。文化之间的合作、融合与竞争、冲突,呈现着一种复杂的状态。(6)人才和人的素质的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内容传统的带有基础性的竞争,往往是资源的竞争。但在当代世界,除了少数战略性资源外,一般的物质资源在国家实力中的地位下降,而人才、人的素质作为一种人力资源,其作用和地位上升。再加上较之以往,人才的流动性、包括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性大大加强,所以,人才的竞争,在当今世界表现得越来越突出。许多国家都把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振兴的基础,大力培养人才。有实力的国家,则用吸引留学、提供较好的工作条件和较高的工资等等方式,大量吸引高级人才。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才,纷纷流向发达国家,甚至一些发达国家的人才,也大量流向美国。为了争夺人才,很多国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采用了很多办法。商业化的各种“猎头公司”也大量出现,活跃在人才竞争的最前沿。总之,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在各个领域日益激烈地进行。我们只有清醒地看到这种竞争,认真研究它的态势和特点,积极采取应对的措施,才能掌握自己发展的主动权,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第一,21世纪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进行的,在这场竞争中,处于科技发展领先地位的发达国家居于优势地位。在当今世界经济领域中,西方发达国家占有绝对优势,控制着大部分国际经济组织。在制定章程和游戏规则时往往只有几个资本主义大国说了算,有些事甚至美国一国反对就无法通过。但另一方面,美国作为唯一的一个超级大国,自冷战后对国际事务的干预能力已大大下降,美国已经不能在世界范围内说一不二,失去了主宰世界的能力。第二,网络功能质的变化,使人类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以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经济时代,这将导致信息替代资本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资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不断掀起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为世界的信息化进程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主要推动力和新兴的支柱产业。信息网络迅速崛起,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全球网络经济急剧扩张。自1996年以来,全世界互联网用户每9个月就增长一倍,信息流量和带宽翻一番。到1999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已达2.6亿户。据全球互联网报告,2011年用户数达21亿,域名2.2亿。另据瑞典互联网市场研究机构Pingdom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互联网用户数已达24亿。其中亚洲11亿;欧洲5.19亿;北美地区2.74亿。与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相适应,电子商务初具规模并加速发展,其影响不断渗透和扩散到各个产业领域和社会层面。据初步统计,1999年,全球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达到2 400多亿美元。日,市场研究公司eMarketer公布报告称,预计今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1.2万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7%,其中亚太等地区的增幅最高。而在亚太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电子商务销售额的增幅将高于其他任何国家,预计将达71.3%,至18亿美元。与此相比,电子商务市场已超过印度尼西亚100倍的中国市场的增幅将排列第二,预计将达65.1%,市场总额达1 810亿美元。第三,联合争强、集团取胜的“航母式”竞争,将是未来国际竞争的主要手段。在这一方面,欧盟已经先走一步,以联合力量与美国争高低,东亚地区正在行动。21世纪的竞争主要在美、亚、欧三大板块间展开。第四,当前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深刻表现为一场世界范围的“创新战”。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创新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强大动力源。而在科技创新中,基于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原始性创新,将带动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开辟一片新的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构筑新世纪科技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在这场经济热战中,科技创新将决定一个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权重和地位。而创新也将超越传统的技术创新的范畴。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日益成为科技创新的保证。 在这场创新战中,少数发展中国家或欠发达国家有可能凭借某一个或几个领域的重大科技突破而实力骤增,一跃成为“世界新贵”。例如印度,由于较早抓住了信息技术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取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近10余年来印度的经济平均增长率达6.5%。 第五,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有可能出现富国愈富、穷国愈穷的趋势。在全球化浪潮中如何不被边缘化,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将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今后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实质上就是高科技竞争。在这场国际竞争中,总体上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拥有信息技术的富国与缺乏信息技术的穷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在历史上都是被奴役、被压迫的殖民地,独立后经济上的贫困、落后和依附地位,又使政治上的独立不断受到威胁。主权完整时常遭到破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新老殖民主义者还通过各种手段无端干涉发展中国家的内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经济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独立性、自主权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约,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行使权难免遭到侵蚀。第六,在大国间的角逐中,还存在着少数发达国家为了本国和本集团利益,以所谓的“新干涉主义”为借口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甚至是武装干预的危险。(六)大国关系1.冷战后大国关系的深人调整大国关系是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行了调整或重新定位。第一,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的大国关系的调整,主要是两极格局崩溃的结果。两极格局的崩溃,意味着原有的以美国为一方,以苏联为另一方的大国对抗关系消失。世界政治格局主角间的这种关系的调整和改变,势必引发其他大国间的关系的调整。第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调整,主要是各大国从自身利益出发,为寻求有利于自己的国际环境和谋求在新的世界格局和秩序中的有利地位而进行的。由于中国实力增强,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西方国家纷纷调整对华关系,将中国纳入大国伙伴关系。与此同时,其他大国首脑会晤频繁,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第三,科索沃战争、“9·11”事件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等重大国际事件推动了大国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中美、美俄关系一度因为科索沃危机和小布什上台初期执行强硬的对华、对俄政策而变得紧张。美欧也由于小布什的单边主义立场和在导弹防御、执行京都议定书、中东、朝鲜问题上的政策分歧而关系受损。第四,新世纪之初,大国关系的调整增加了新角色——印度。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经济迅速成长。在信息技术上,印度走在了世界前列,其软件研发和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在军事上公开成为有核国家,增加军费开支。在外交上纷纷与美国、日本、俄罗斯、欧盟建立伙伴关系,世纪之交印度与中国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2.大国关系调整的特点①实用主义主导了大国关系的调整,冷战结束后,各大国关系的调整都根据实实在在的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②大国之间基本上不互为战争对手或者不明确地将对方视为敌人,尽力避免公开对抗。 ③大国间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既相互协调又彼此摩擦,既相互合作又彼此争夺,是当今大国伙伴关系的主要内容。④美国是大国关系调整的中心,其他大国关系的调整深受美国影响。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对外政策对其他大国周边环境、国际地位和利益的实现有着重大影响。 ⑤不存在其他大国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的前景。欧盟、日本同美国存在千丝万缕的经济、科技、又化和政治上的联系,彼此互为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国,主要的科技合作对象。 ⑥世界次等大国在大国关系调整中的重要性不断加强。美国一贯的地区战略是联合、支持次等地区强国,防范、遏制头等地区强国。3.中国与大国的关系冷战结束前后,中国大国关系面临考验。从1989年6月开始,美国、欧盟、日本等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参与对华制裁,企图在政治上、外交上孤立中国,通过延缓贷款、撤走技术人员、恶化贸易等方式加重中国的经济困难,中止高技术和军事方面的合作,在军事上威胁中国,达到以压促变的政治目的。中国确立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强调从战略利益出发处理国家间关系,提出“坚持原则、利用矛盾、广交朋友、多做工作、打破制裁、避免孤立”的对策,首先巩固与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谊,积极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关系。其次,利用西方国家的矛盾,从日本和欧洲突破开始。1990年7月日本恢复对华贷款,10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决定取消对华限制措施,恢复同中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正常关系。11月,钱其琛正式应邀访美,美国中止高层互访的制裁被打破。1993年11月中美领导人在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会晤,标志着西方大国制裁政策彻底破产。以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为标志,中国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进入全面崛起时期。2001年,中国崛起效应开始全面展现。这一年,中国加入WTO,彰显坚持对外开放的决心;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促进中欧关系进入蜜月期;抓住“9·11事件”,促使中美关系走上成熟之道。在此背景下,中共+六大明确提出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的总体外交战略布局。大国之所以是关键,在于其是决定国际战略格局与影响中国外部环境的主要因素。中国十分重视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强调“加强战略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妥善处理分歧,推动相互关系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群雄并起,中国积极加强与它们的战略合作关系,进而与各地区主要大国进一步加强合作,中国大国关系体现出积极、建设性、全面性的特征。以习近平为代表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在“大国是关键”的外交布局上“稳中求进”,首倡“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对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霸权国家与崛起国家之间零和竞争、相互对抗乃至兵戎相见所谓“定律”的根本否定,是中国当代领导人从新的全球化时代背景出发,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开创性战略思想,不仅完全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而且充实完善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外战略,也展现了中国致力于与其他大国和而不同、相互包容、共同进步的善意诚意。同时,中国还十分注重新兴大国之间的战略协调。日,习近平主席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着眼的是当今世界快速上升的新兴市场力量,表明中方日益重视金砖国家的合作,体现了新时期中国的多边外交更加强调借由新兴大国战略协调以改革国际体系。习主席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强调五国应“坚定对自身发展道路的自信、对金砖国家合作的自信”。五国领导人围绕本次会晤主题“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发表了看法和主张。会议发表了《德班宣言》,中、俄、印度、巴西、南非五国决定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规模为1 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库,并设立金砖国家工商理事会和智库理事会。日,习主席在印尼雅加达,首提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下简称亚投行)倡议。此后,亚投行建设与筹备工作加速推进。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在北京举行,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签署仪式,50个创始成员国正式签署协定。亚投行成立已经进入最后的“倒计时”。(1)中美关系:1993年上台的克林顿政府对中国提出接触与遏制并行的主张,但在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的冲击下,中美关系跌至谷底,克林顿重新思考对华政策,开始体现出全面接触的态势。双方确认了中美关系赖以维系和发展的新基础:以互利的经济贸易关系为核心、以贸易和安全方面的合作为支柱。1997年江泽民访美、1998年克林顿回访,双方宣布致力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对抗关系得以扭转。中美战略关系由联合抗苏逐渐转变和确定为在亚太地区发挥稳定作用。但总体而言,美国仍处于对中国崛起不适应的时期。2001年“9·I1事件”导致美国全球战略的重大调整及对华政策的转机。以布什总统2002年、2005年两次访华和2006年胡锦涛主席访美为契机,中美关系迅速改善,美国明确表示反对“台独”,对中国国际定位做了重大调整。2006年9月,中美启动战略经济对话机制(SED),以协商解决双边经济关系中需要长期关注的问题,是两大国着眼于未来的战略安排。2007年9月,胡锦涛在第十五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提出中美既是利益俊关方又是建设性合作者的新定位,得到布什总统的赞同。2009年7月,在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推动下,中美战略对话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合并,并升格为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揭开了双方合作与协调的新篇章。2001年以来,中美高层互动常规化,协商平台制度化,军事交流全面恢复,体现出互补性、合作性、建设性、竞争性、创新性的特征,一种复合的、相互依赖的双边关系正在形成。但是,关国对华政策是具有两面性的,其认为中国崛起已成为美国面临的主要国际挑战,在安全战略上对华防范心理明显,在对华交往中积极施加影响,力促中国社会制度及内外战略朝着美国所期望的方向演变。2010年以来,在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美国朝野对人民币汇率问题展开攻击,施加种种政治压力;从2009年底到2010年初的美国对台军售导致中美军事交流再次中断,到3月朝韩“天安号”危机爆发,美国航母陈兵黄海;谷歌事件;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达赖喇嘛事件等等,中美关系急转直下。为控制冲突升级、避免危机发生,中方一再做出努力。胡锦涛主席于2010年4月访美出席核安全峰会;后又与奥巴马总统多次会晤;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积极成果,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进;中美还就朝鲜半岛局势、伊朗核问题、全球经济治理、气候变化等重大国际地区问题保持沟通协调,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紧张气氛,为双方关系的改善营造了良好氛围。2011年伊始,胡锦涛主席的访美活动更是成果显著,推动中美关系峰回路转、向着健康良好的方向发展。1月20日,胡锦涛主席在华盛顿出席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发表题为《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重申中国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把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带入下一个十年。在两国共同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二十一世纪的机遇与挑战;站在全局的高度和战略的角度促进高层交往;更加着力拓宽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扩展人文交流,探讨举办中国文化年等活动;美方对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持积极态度;美方承诺通过中美商贸联委会以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和推进出口管制体系改革;双方确认建设健康、稳定、可靠的两军关系的必要性;两国签署《关于在华建立核安保示范中心谅解备忘录》等。日,为期2天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落幕。双方签署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成为中美经济合作新的里程碑。框架文件对中美经贸的原则、细节和彼此的关切,做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规避经贸风险,扩大经贸合作具有指导性意义。框架文件对中国关注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美投资环境以及美国关心的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等都有所涉及,反映两国对待经贸分歧更加坦诚、理性。然而,2012年伊始,美国接连发生的三件大事对中美关系产生了直接或间接影响。①1月5日奥巴马批准发布了新的军事战略,不仅宣布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移到亚太,而且把主要矛头指向中国,首次把中国的崛起说成“影响美国的经济和安全”;②1月24日奥巴马发表了新的国情咨文,把中国对华政策与国内经济问题挂钩;③2012年大选竞选拉开序幕后,两党在刚刚开始的竞选演说中都离不开发表攻击中国的言论。这三件事足以预示未来的中美关系将遇到更多的麻烦和困难。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使中国的周边环境更加复杂化。首先,中国周边的军事安全压力正在不断增大。目前美国正在加强包括从日本、韩国、关岛直到澳大利亚的网格化基地建设,推出了主要针对亚太地区的“空海一体战”构想,已将60%的潜水艇部署在亚太,今后还将把60%航母派往这一地区。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军备竞赛呈加剧之势,澳大利亚计划在今后20年花费2 750亿澳元(约合2 730亿美元)对军队进行现代化改造,其中包括计划投资近360亿美元建造自己的潜艇编队。日本在2011年投入14亿美元采购P-1反潜巡逻机,不断提高对周边海空的情报侦察和作战能力,还计划将现有的16艘潜艇编队扩充至24艘。2010年至今,印度军队不断加强北部边境地区陆、空基础设施建设并强化前沿兵力部署,其数量、规模和覆盖为近年之最。印度还在研发隐形无人战机,以向俄罗斯租借的方式装备了第一艘核潜艇,并进行了射程为5 000公里洲际导弹试射。越南则在大批购进先进的潜艇、导弹和战机。其次,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面临日益增多的变数。美国充分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对中国快速发展普遍存在的矛盾心态,不仅强化和传统盟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的关系,而且致力于全面改善与东盟国家的关系、进一步加强与印度的关系、充分发挥越南与菲律宾的作用,并推动美国一缅甸关系实现突破。在实施的手段上美国也推陈出新,其中包括充分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之间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如利用“天安号”和“延坪岛”事件,推动韩国疏远中国,强化美韩同盟;利用钓鱼岛事件强化美日同盟,利用中国与越南、菲律宾在南海问题的争议介入南海问题。由于美国的撑腰打气,菲律宾、越南、印度、日本等一些对中国心存疑虑或存在纠纷的国家被鼓动了起来,纷纷对中国采取更具挑衅性的行动。再次,中国在地缘经济上面临新挑战。奥巴马政府把加强同亚太国家的经济关系、确立美国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领导地位”作为“东移”的优先战略目标。为此,奥巴马政府采取了两大步骤,一是大力提升同亚太国家的经贸关系,将其作为美国实施“出口倍增”计划的主攻方向,这势必会加剧它同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市场竞争,增大中国对该地区的出口压力。二是美国通过TPP扩大,遏制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扩张势头,主导亚太经济秩序,架空“10+X”体制尤其是“10+1”和“10十3",并对中国形成巨大规则压力。TPP标准之高和覆盖领域之广远远超过有关国家的承受能力。如果美国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清除各种贸易壁垒、农业补贴等方面的主张被不折不扣地写入协定,很可能会变成新的国际通行的贸易规则,并形成要求中国接受这些“规则”的强大压力。美国虽高调打出了打造美国的“太平洋世纪”的旗号,明确将亚太定位为美全球战略中的枢纽,其中的各种举措明显带有针对中国的色彩,但从目前中美关系的总体状况来看,中美关系不同于当年的美苏冷战关系。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趋向广深发展,经贸领域的分歧也较安全领域的分歧易于化解;无论是在全球问题还是地区问题上,中美拥有很多共同利益,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两国共同利益,而且美国在诸多地区问题上需要寻求中国的合作;中美之间已经存在60多个对话机制,双边分歧依然处于可控范围。日-8日,习近平主席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奥巴马总统会晤时强调: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深入审视两国关系。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中美关系,中美应该进行什么样的合作来实现共赢,中美应该怎样携手合作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不仅是我们两国人民关注的事,也是国际社会关注的事。我们双方应该从两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从人类发展进步着眼,创新思维,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一是不冲突、不对抗。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三是合作共赢。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习主席还就落实“新型大国关系”精神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提升对话互信新水平;二要开创务实合作新局面,美方应放宽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三要建立大国互动新模式,双方应在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上保持密切协调和配合,加强在各领域的合作;四要探索管控分歧新办法,积极构建新型军事关系。(2)中欧关系:1989年之后,德、法、英追随美国制裁中国,在人权、售台武器、香港回归和西藏等问题上挑起纷争,与中国的双边关系跌入困境。1994年,中欧签署政治对话协议,双边关系开始有所改善。日,欧盟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同中国建立全面的伙伴关系》的公报,强调鉴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政治经济地位日益稳固,欧盟将中国视为世界伙伴,予以全面接触。同年,中欧建立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确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建设性伙伴关系。年,欧盟相继发表了5份对华政策文件,在发展中欧关系上采取了主动。年,中欧关系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积极的政治关系促进了双边经贸关系的发展,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中国累计第一大技术供应方和第四大投资方。与此同时,一股不稳定的暗流也在涌动。2007年以来,中欧关系进入敏感期,在政治、经济、地缘、文化、生态等各层面出现矛盾冲突。中欧矛盾突显的国际背景在于美国有意识地修复欧美关系,欧洲对中国的战略需求开始降低,其深层原因却是结构性的,即中国迅速发展给欧盟带来经济上、战略上的冲击,欧盟国家对中国崛起的前景开始不适应。2010年是中欧建交35周年,也是中欧关系大发展之年,其中有三大亮点:一是高层互访频繁。胡锦涛等领导人访问欧盟成员国取得圆满成功;英国首相卡梅伦、法国总统萨科齐、德国总理默克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巴洛佐等欧洲政要相继访华;第十三次中欧领导人会晤在布鲁塞尔举行;中欧首轮高级别战略对话旗开得胜。二是经贸合作成果丰硕。2010年,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稳步增长,全年经贸额超过4 500亿美元。欧盟仍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场。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出口市场,成为拉动欧洲国家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之一。三是人文交流活动丰富多彩。双方签署了中欧青年交流年联合活动计划;举行了首次青年领导人峰会和首次中欧文化高峰论坛;欧盟首次在域外参展上海世博会并举办了盛大的欧盟日活动。日,欧盟驻华大使马库斯·艾德和在新闻发布会上说,2011年,欧洲对华出口增长了20%,中国对欧洲出口也增长了近10%;中欧之间有一系列高层互访;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合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欧洲的债务危机问题上,中国发挥了非常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双方的战略关系将持续发展下去,彼此的相互依赖程度将会加深。2月14日,中欧领导人举行了第十四次会晤。双方就世界局势、中欧关系、地区热点问题等广泛议题深入交换了看法,就深化投资、贸易、科研、创新、能源、环保、城镇化、人文等领域合作达成了重要共识。中国领导人明确表示,中国支持欧盟应对欧债问题的努力,对欧元和欧洲经济抱有信心,愿就更多参与解决欧债问题与欧方保持沟通。欧方领导人对此表示欢迎。会晤发出中欧携手应对危机、深化伙伴关系、促进中欧各自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增长的明确信息。当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依然严峻,经济增长仍处衰退之中,欧盟为摆脱危机一再乞灵于贸易保护主义,包括针对中国的太阳能产品等滥用“反倾销”制裁。在此敏感时机,李克强总理访问欧洲可谓迎难而上。其间,中国与瑞士达成了自贸协定,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陆国家的第一个自贸协定;李克强会见了德国总统高克,并与默克尔总理举行了富有成果的会谈。李克强说,中德都是有世界影响的国家,两国关系已进入发展快车道和全面提速的新阶段。我们愿同德方共同努力,加强两国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推动中德关系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让中德友谊种子结出更丰硕果实。默克尔表示,德方支持欧中加强合作,主张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扩大贸易规模,避免贸易摩擦,实现互利共赢。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双边投资、节能环保、农业、教育等领域17个合作文件的签署。5月26日,中德两国发表了关于李克强总理访问德国的联合新闻公报。两国总理还共同宣布中德语言年开幕。李克强专程参观了波茨坦会议旧址西席林霍夫宫。日,苏美英三国外长在这里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并确认了日本必须将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给中国的《开罗宣言》。李克强发表讲话称,正是在向日本法西斯发出最后通牒20天后,日本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并无条件投降,这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所有热爱和平的人,都应该维护战后和平秩序,不允许破坏、否认这一战后的胜利果实。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从北京出发,开启为期11天的访欧之旅,这是习近平就任国家主席以来的首次访欧。出访期间,习近平先后会晤多位国际政要,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法国总统奥朗德、德国总理默克尔、英国首相卡梅伦、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等,同欧盟领导人就打造中欧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达成重要共识进一步丰富了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内涵,为双方关系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取得一系列双边、多边成果。除了在核安全、经贸领域的双多边会谈,习主席还首访联合国专门机构、欧盟总部,连续在知名海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等,都成为习主席此次访欧的突出亮点。至此,中欧双方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在世界局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国际关系更加扑朔迷离的情况下,中欧之间的互利合作与频繁交往,加深了彼此的理解,增进了双方互信,为中欧关系注入了新的动力,使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基础更加坚实,标志着在新形势下,中欧关系又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具有特殊意义。(3)中日关系:冷战后,日本外交战略出现转型,国内政治走向右倾化。1992年,日本最早提出了“中国威胁论”。从1993年开始,中日关系进入摩擦期,出现“政冷经热”的态势。日本走上与美国联手牵制中国发展的道路,在历史问题上一再翻案,提升日台关系,在对华经济援助中加重政治色彩,通过“经援牌”向中国施压,甚至在1995年对中国核试验进行制裁,导致两国政治关系1996年进入冰冷期。为了抑制中日关系下滑的势头,两国政府首脑在邦交正常化25周年之际进行了互访,1998年底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双方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日关系出现暂时稳定。但2001年小泉纯一郎上台后,日本在靖国神社参拜、教科书、台湾、钓鱼岛、东海划界等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不友好和侵犯中国主权的做法。日本力图在中国羽翼尚未丰满之际寻求更大的战略利益、更具弹性的战略空间。日本追求政治大国的决心,促使其将制衡中国作为首要的战略选择。日本加强与美国同盟、加深与东盟合作、力促美、日、印、澳联盟均以中国为假想敌人。与此同时,否认侵略历史、美化过去已经成为日本寻求国际地位的一条路径。2006年10月之后,随着两国高层的频繁互访,中日关系出现转机,双方确立了构建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强。中日关系从强调日本对中国的援助到强调分歧,到强调保护自己的利益,到开始强调共同利益,积极色彩有所加强。但是,日本右翼不时制造事端。2010年,日本在钓鱼岛海域非法抓扣我国渔民渔船,我国在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对日进行有理、有利、有节斗争的同时,从两国关系大局出发,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在日本横滨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18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胡锦涛主席与菅直人进行了直接对话,努力化解彼此分歧。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出现了罕见的海啸袭击和严重核泄漏。灾难发生后,中国官方和民间层面迅速启动各种援助。震后七日,胡锦涛主席前往日本驻华使馆吊唁地震遇难者,引发广泛关注。日本媒体分析称,这是中日外交史上,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前往日本使馆吊唁逝者,宣示着中国内政外交政策和理念的演进。管直人于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题为《纽带》的文字广告,对中国援助赈灾表示感谢。此外,日本舆论界也赞叹中国在大灾面前,再一次树立良好的大国形象。201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但是,日本的右翼势力更把中日之间的钓鱼岛争议作为切入点,上演“募捐”“买岛”“国有化”闹剧,肆意对中国进行挑衅。对此,中方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政府坚决反对日方损害中方主权的行为,维护钓鱼岛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我们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然而,随着美国“战略重心东移”,不仅助长了日本右翼的气焰,也加速了日本政局的右倾化进程。安倍于日在第183届国会施政演说时,阐述了其新政权的三个外交基本原则一是战略外交,着重针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二是价值观外交,推行所谓民主主义、人权、法律支配等,三是积极主动外交,重视国家利益和保持以日美同盟为基轴。为此,安倍在2013年的前7个月中,先后三次到东南亚这一日本外交的“重要腹地”,对越南、泰国、印尼、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进行访问,与东盟10个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代世界政治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