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误差可以消除吗、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性质是什么?减小随机误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产生随机误差项e的原因是什么?_百度知道
产生随机误差项e的原因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最重要的是抽样误差,其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测量误差。它的特点,统计上称为抽样误差(或抽样波动)。随机误差中还包括重复误差,重复测定多次,其结果会有某些波动。控制重复误差的手段主要是改进测定方法。如用天平称同一个烧杯的重量,以便分析和减少实验误差,同时反映了样本与总体间的差异。它是由于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才出现的误差随机误差是指在实际相同条件下:随着测定次数的增加。随机误差产生因素十分复杂,如电磁场的微变,零件的摩擦、间隙,以及它们的综合影响都可以成为产生随机误差的因素,正负误差可以相互低偿,误差的平均值将逐渐趋向于零。在随机误差中,空气扰动,气压及湿度的变化。我们从同一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大小相同的样本,各样本平均数(或率)之间会有所不同。这些样本间的差异。它是由于对同一受试对象或检样采用同一方法重复测定时所出现的误差:大小和方向都不固定,热起伏,测量人员的感觉器官的生理变化等,也无法测量或校正。随机误差的性质是,提高操作者的熟练程度。重复是摸清实验误差大小的手段,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
采纳率:85%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随机误差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问题:  &#xe6
[问答题,简答题]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削弱系统误差的主要方法是什么?
通信建设工程堪察设计费由()组成。 ["A、人工费","B、工程勘察费","C、工程设计费","D、设计文件费"]
单位客户对账按对账方式分为()。 ["A、纸式对账","B、电子对账","C、电话对账","D、上门对账"]
普通单位客户对账单的生成方式有() ["A、按账户生成,每个账户单独生成一份对账单","B、按机构生成,客户在同一营业机构内的所有账户集中生成一份对账单","C、按客户生成,客户在一级分行辖内各机构开立的所有账户集中生成一份对账单","D、任意组合生成,按照客户需要,将同一客户任意若干账户组合生成一份对账单"]
有一个100V的被测电压,若用0.5级、量程为0-300V和1.0级、量程为0-100V的
两只电压表测量,问哪只电压表测得更准些?为什么?
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的性质是什么?它们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参考答案: (1)系统误差是一个恒定不变的值或是具有确定函数关系的值;进行多次重复测量,系统误差不能消除或减少;系统误差具有可控制性或修正性。系统误差使测量的正确度受到影响。 (2)随机误差的性质主要有:在多次测量中,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次数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多;在多次测量中,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即具有对称性;测量次数一定时,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即具有有界性;进行等精度测量时,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值的误差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而趋近于零,即正负误差具有抵偿性。随机误差影响测量精度。 (3)粗大误差的主要性质是测量结果明显偏离实际值。它使测量结果完全不可信,只有在消除粗大误差后才能进行测量。
●&&参考解析
支付宝红包测量数据的估计和处理
发布时间: 12:26:00
访问次数:334
& &从工程测量实践可知,测量数据中含有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有时还会含有粗大误差。它们的性质不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及处理方法也不同,在测量中,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首先应判断测量数据中是否含有粗大误差,若有,则必须将其剔除。再看数据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对系统误差可设法消除或加以修正。对排除了系统误差和粗大误差的测量数据,则利用随机误差性质进行处理。总之,对于不同情况的测量数据,首先要加以分析研
究,判断情况,分别处理,再经综合整理,以得出合乎科学性的结果。
&&&随机误差的统计处理
& &在测量中,当系统误差已设法消除或减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时,如果测量数据仍有不稳定的现象,说明存在随机误差。在等准确度测量情况下,得n个测量值X,,X2,…,戈。,设只含有随机误差81,82,…,艿。。这组测量值或随机误差都是随机事件,可以用概率数理统计的方法来研究。随机误差的处理任务是从随机数据中求出最接近真值的值(或称为真值的最佳估计值),对数据精密度的高低(或称为可信赖的程度)进行评定并给出测量结果。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测量实践表明,多数测量的随机误差具有以下特征。
& &①绝对值小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大于绝对值大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
& &②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出一定界限。
& &③测量次数凡很大时,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随机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
& &由特征③不难推出,当凡_∞时,随机误差的代数和趋近于零。
& &随机误差的上述3个特征,说明其分布实际上是单一峰值的和有界限的,且当测量次数无穷增加时,这类误差还具有对称性(即抵偿性)。
相关技术资料
05-3111-1212-1709-2902-20
相关IC型号
推荐技术资料
表头使ff11CL7135作为ADC,I...如何降低分析化学实验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
误差指的是化学实验中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定量分析中的误差,按性质和来源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由某些固定的原因产生的分析误差叫系统误差,其显著特点是朝一个方向偏离。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试剂不纯,仪器不准,分析方法不妥,操作技术较差。由某些难以控制的偶然因素造成的误差叫随机误差或偶然误差。实验环境温度,湿度和气压的波动,仪器性能的微小变化都会产生随机误差。
分析化学中,误差有两种: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包括方法误差,仪器和试剂误差,操作误差。随机误差就比较多了,比如环境引起的误差,移液时的误差,读数的误差,滴定终点判定误差等等。测量误差包括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类不同性质的误差。
是指“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平均值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它是在重复测量中保持恒定不变或可按预见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由于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重复测量,真值也只能是用约定真值代替,因此可能确定的系统误差也只是估计值。
系统误差的来源可以是已知或未知的,那么怎样发现系统误差呢?
1、在规定的测量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个被测对量,从所得测量结果与计量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差可以发现并得到恒定的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2、在测量条件改变时,例如随时间、温度等街道条件改变时按某一确定的规律变化,可能是线性的或非线性地增长可减小,就可以发现测量结果中存在的可变的系统误差。
通常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采用修正的方法:对系统误差的已知部分,用对测量结果进行修正的方法来减小系统误差。修正系统误差的方法包括在测量结果上加修正值;对测量结果乘修正因子;画修正曲线;以及制定修正值表等。例如:测量结果为20℃,用计量标准测量的结果是20.1℃,则已知系统误差的估计值为-0.1℃,也就是说修正值是+0.1℃,已修正测量结果等于未修正测量结果加修正值。即已修正测量结果为20℃+0.1℃=20.1℃。
(2)在实验过程中尽可能减少或消除一切产生系统误差的因素。例如在使用仪器时,应该对中的未能对中,应该调整到水平、垂直或平行理想状态的未能调好等等,都会带来系统误差,操作者要仔细调整,以便减小误差等。
(3)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使系统误差抵消而不致带入测量结果中。例如:对恒定系统误差消除法,可采用异号法,即改变测量中的某些条件,例如测量方向、电压极性等,使两种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中的误差符号相反,取其平均值以消除系统误差。交换法,即将测量中的某些条件适当交换,例如被测物的位置相互交换,设法使两次测量中的误差源对测量结果的作用相反,从而抵消了系统误差。替代法,即保持测量条件不变,用一已知量值的标准器替代被测件再作测量,使指示仪器的指示不变或指零,这时被测量等于已知的标准量,达到消除系统误差的目的。
对可变的系统误差的消除,合理地设计测量程序可以消除测量系统的线性漂移或周期性变化引入的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测量结果与在重复性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无限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平均值之差”。事实上,多次测量时的条件不可能绝对地完全相同,多种因素的起伏变化或微小差异综合在一起,共同影响而致使每个测得值的误差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
所以随机误差可能确定的只是其估计值,因为测量只能进行有限次数,就单个随机误差而言,它没有确定的规律性;但就整体而言,却服从一定的统计规律。
随机误差一般是由影响量的随机时空变化引起的,它们导致重复测量中数据的分散性。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就是由于所有影响测量结果的影响量不能完全保持恒定而引起的。
随机误差的统计规律性,主要可归纳为对称性、有界性和单峰性。对称性是指绝对值相等而符号相反的误差,出现的次数大致相等地。即测得值是以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中心而对称分布的。由于所有误差代数和趋近于零,故随机误差又具有抵偿性。
有界性是指测得值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不定期的界限,也即不会出现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单峰性是指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数目多,也就是测得值是以它们的算术平均值为中心而相对集中地分布。
随机误差是在重复测量中按不可预见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随机误差的大小程度反映于测量值的分散性,即测量重复性。测量重复性是用实验标准偏差表征的,当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时,测量结果的实验标准偏差是测量值实验标准偏差的1/ 倍(n为测量次数),因此,当重复性较差时增加测量次数,可以减小测量的随机误差。
但随测量次数的进一步增加,算术平均值的实验标准偏差减小的程度减弱,相反会增加人力、时间和仪器的磨损等问题,所以一般取 3~20次为宜。
测量误差包括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从概念上存在以下公式:测量误差 = 系统误差 + 随机误差。通常情况下测量误差、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是理想的概念性术语,一般不能通过测量得到它们的准确值。
除以上两大类误差以外,还有因操作事故引起的“过失误差”,如读错刻度,溶液溅出,加错试剂等。这是可能出现一个很大的“误差值”,在计算算数平均值时,此种数值应与弃去。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需要的准确度选择测量手段(仪器与方法),如果需要较高的准确度,又无适宜的仪器设备,则可用提高样品用量的方法来达到。
仪表测量的5种误差详解
1、使用误差
又称为操作误差,是指在使用仪器过程中,因安装、调节、布置、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误差。比如:按规定应垂直放置的仪表却水平放置,仪器接地不良,因测试引线太长而造成损耗或未考虑阻抗匹配,未按操作规程在没有预热、调节、校正后就迸行测量等,都会产生使用误差。
2、仪器、仪表误差
由仪器、仪表本身及其附件所引入,出于仪器的电气或机械性能不完善所产生的误差。比如:电桥中的标准电阻、示波器的探极线等都含有误差。仪器、仪表的零位偏移,刻度不准确,以及非线性等引起的误差均属于仪器误差。
3、方法误差
是指由于使用的测量方法不完善、理论依据不严密、对某些经典测量方法做了不适当的修改简化所产生的误差,即凡是在测量结果的表达式中没有得到反映的因素,而实际上这些因素又起作用时所引起的误差,我们又称为理论误差。比如:用普通万用表测量电路中高阻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时,由于万用表电压挡内阻不高而形成分流,就会引起测量误差。
4、人身误差
由于人的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限制所造成的误差。对于某些需借助于人眼、人耳来判断结果的测量,以及需进行人工调节等的测量工作,均会引入人身误差。比如:读错刻度、念错读数等。
5、影响误差
又称为环境误差,是指由于受到温度、湿度、气压、电磁场、机械振动、声音、光、放射性等影响所造成的附加误差。
往期精彩内容
高频引用次数系列论文·Orthogonal Projections to Latent Structures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平台下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问题详情
按误差性质,测量误差可分为()。
A.测量方法误差
B.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
C.基准误差
D.计量器具
悬赏:0&答案豆
提问人:匿名网友
发布时间:
按误差性质,测量误差可分为(&&)。&&A.测量方法误差&&B.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粗大误差&&C.基准误差&&D.计量器具误差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已知某配合的Xmax=0.020mm,Tf=0.030mm,则此配合是(&&)。&&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过渡配合或过盈配合2选择配合时,对孔和轴的固定连接(&&)。&&A.应选间隙配合&&B.应选过盈配合&&C.应选过渡配合&&D.以上三种配合均有可能选用3按GB/T 8的规定,齿轮径向综合总公差的精度等级分为(&&)。&&A.13级&&B.12级&&C.9级&&D.10级4用普通计量器具测量的轴,若安全裕度A=0.006mm,则该轴的上验收极限为(&&)mm。&&A.φ34.950&&B.φ34.888&&C.φ534.944&&D.φ34.894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请先输入下方的验证码查看最佳答案
图形验证:
验证码提交中……
每天只需0.4元
选择支付方式
支付宝付款
郑重提醒: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码支付(元)
支付后,系统自动为您完成注册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你被选中为
扫一扫-免费查看答案!
请您不要关闭此页面,支付完成后点击支付完成按钮
遇到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QQ:
恭喜您!升级VIP会员成功
提示:请截图保存您的账号信息,以方便日后登录使用。
常用邮箱:
用于找回密码
确认密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系统误差可以消除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