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为啥不出柱拼接柱节点域抗剪箍筋面积

【BIM丨每日一技】混凝土柱实腹钢梁单层厂房在 STS中的实现
柱采用混凝土柱, 屋面体形采用轻钢体系, 屋面梁采用实腹式钢梁, 这类结构体系在近几年国内的实际应用中较常见。 由于混凝土柱与屋面钢梁的连接处较难达到刚接连接, 因此梁柱的连接一般采用铰接连接形式, 而一般门式刚架结构中边柱与梁的连接均采用刚接连接形式, 由于连接形式的不同, 致使这种体系单榀刚架的受力截然不同于一般的门式刚架, 设计的时候就不能简单的把门式刚架的钢柱替换为混凝土柱。采用这种结构形式通常是因为厂房的防火 (防腐)等级较高,而钢柱在防火防腐方面是很不理想的,所以一般采用混凝土排架,但业主为了节约成本,屋面就采用轻钢体系,钢梁来代替混凝土梁。大部分情况是原来设计采用混凝土排架, 混凝土柱浇筑了一部分,业主要采用钢梁来代替混凝土梁,这时候,边刚架柱于钢梁的连接形式除了可以按一般铰接连接形式考虑,还可以考虑刚接,具体形式为:在混凝土柱头设一段钢柱,钢柱与混凝土柱的连接类似外包柱脚,混凝土柱作为钢柱的嵌固端。这样钢柱与钢梁即可以采用普通门式刚架节点连接,整体模型可以按门式刚架规范计算(混凝土柱按混凝土规范计算) ,屋面梁的挠度等控制参数可以按《 CECS102 :2002》来控制了。不过这种节点较少采用,建模可以按普通门式刚架操作,就不赘述了。
这种体系中节点的连接形式一般为混凝土柱柱底刚接, 柱头与钢梁铰接, 多跨情况下的混凝土柱与钢梁的连接采用钢梁连续,混凝土柱铰接于钢梁底部的方法。这类结构已经超出门刚的使用范围了,结构类型应该选“单层钢结构厂房” ,如果为抗震地区且计算地震作用, STS程序会自动按照抗震规范第九章单层钢结构厂房中的规定进行控制; 混凝土柱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满足混凝土设计规范相应要求, 钢梁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当屋面梁采用变截面 H 型钢梁是,屋面梁的承载力验算应按照门式刚架规程进行验算, 以考虑轴力的影响与变截面的稳定验算, 但局部稳定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 抗震规范的要求, 挠度控制可以考虑轻型屋面体系对挠度的不敏感, 可以较钢结构设计规范中的 L/400 放宽。在单榀刚架设计时, 应采用混凝土柱与钢梁整体建模分析。 钢梁对混凝土柱的约束反力,与混凝土本身的刚度是直接相关的, 为了真实反映内力的情况, 所以应该进行整体分析, 并以整体分析的结果来设计基础、 混凝土柱的配筋。 把它们割裂开来分别进行设计, 往往使设计结果带来不安全的隐患: 如果在柱与基础设计的时候, 没有考虑屋面斜梁对柱的推力, 会导致柱配筋与基础设计的严重偏小, 按这种方式设计的结构在安装过程中就可能出现基础被翘起、混凝土柱顶位移过大、柱身出现裂缝、钢梁挠度过大等问题。而在分析钢梁的时候,把钢梁两端视为固定铰支座或建两根短的下端刚接混凝土柱作为支座都会夸大混凝土柱对钢梁的约束作用,导致钢梁轴力增大,跨中弯矩减小、挠度减小等不真实情况,这时候往往会出现安装后钢梁的挠度大于计算挠度、钢梁局部失稳、局部压屈等不安全问题。整体分析时, 分析模型要与连接构造处理相对应。 混凝土柱与钢梁的铰接节点一般存在三种构造:
1 、完全抗剪连接, 这种构造连接可以把梁端的推力以剪力的形式完全传递给混凝土柱;
2 、完全滑移连接, 这种构造连接容许梁端相对于混凝土柱顶自由滑移,梁端的推力由于相对滑移而释放,作用力不传递给混凝土柱;
3、介于以上两者之间的部分滑移构造连接,这种构造连接容许梁端相对于混凝土柱顶有一定的滑移量, 梁端的推力由于相对的滑移而部分释放, 剩下部分的推力以剪力的形式传递给混凝土柱。 这三种不同的连接对应不同的计算模型, 对于这三种计算模型, 内力分析结果是存在非常大的差异的。 下表为某一单跨结构不同的连接计算模型的分析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的计算模型, 对内力分析结果、设计结果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个完全抗剪的连接构造, 分析时采用完全滑移的分析模型 (砼柱单独作为悬臂柱计算, 不考虑钢梁的推力也属于这种情况) ,会导致柱配筋、基础尺寸的严重偏小。而分析时采用的是铰接完全抗剪模式,实际处理时处理成长圆孔等滑动支座形式,这会导致钢梁的强度应力比、挠度等计算结果偏小,同样给钢梁的设计带来不安全隐患。
在目前版本的 STS中,可以考虑混凝土柱与钢梁的整体建模, 整体分析,程序会自动根据整体分析的结果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混凝土柱配筋验算, 按照选定的钢梁构件验算规范进行钢梁的验算, 在布置基础的情况下也能同时根据整体分析柱底力完成基础的计算。在 STS中,考虑混凝土柱顶与钢梁的不同连接构造, 可以通过设置混凝土柱顶不同约束情况来实现:
1 、完全抗剪连接:定义梁端铰接连接;
2、完全滑移连接: 定义梁端铰接+混凝土柱顶定义约束为 “水平方向自由滑动” ;
3、部分抗剪连接: 定义梁端铰接+混凝土柱顶定义约束为“约束水平方向相对位移差” 。
对于定义完全滑移与部分滑移的模型,必须保留一个梁端为完全约束的普通铰接节点,否则会形成可变体系,是计算无法进行。在定义完全滑移或部分滑移约束的情况下, STS分析结构中, 在查看混凝土柱的构件信息时, 能够发现程序计算处理的滑移量, 这个计算结构可以用来处理滑移的节点构造。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发帖说明 本小组需要加入才可以发帖
STS计算钢结构框架节点钢结设计不满足的问题
发表于&&&&5598人浏览&&&&7人跟帖&&&&&&
一个汽车4S店纯钢结构,中间有夹层办公区,一层顶部节点域验算不满足和柱梁钢结设计不满足,两个问题,计算提示如下,求各位大侠分析出现的原因及解决办法。问题一: ******节点 9 节点域验算不满足
柱4强轴方向节点域屈服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ψ(Mpb1+Mpb2)/Vp]/[(4/3)fv] = 2.112 >1 节点域柱腹板厚度为 10.0mm, 计算满足需要的最小板厚为 22.0 mm问题二:*** 梁 1 右(上)端与柱 3 连接节点 (8) : 设计不满足
工字形梁与工字形柱(0度)刚接连接
连接类型为 :一 柱边刚接,单连接板
高强螺栓连接(翼缘用对接焊缝,对接焊缝质量级别:2级,腹板用高强螺栓)
梁翼缘塑性截面模量/全截面塑性截面模量: 0.819
算法:翼缘和腹板共同承担弯矩,腹板还承担剪力
钢材信息:梁采用Q345钢,抗拉强度设计值 f=310N/mm2,抗剪强度设计值 fv=180N/mm2
角焊缝抗剪强度设计值 Ffw = 200N/mm2
连接板和梁腹板间的高强螺栓验算: 翼缘设计弯矩 Mf : 59.42 kN*m 腹板设计弯矩 Mw : 8.36 kN*m 梁端剪力 V : 31.17 kN 梁腹板净截面最大正应力 67.96N/mm2 <= f= 310.00,设计满足 梁腹板净截面最大剪应力 16.94N/mm2 <= fv= 180.00,设计满足 连接件净截面最大正应力 97.49N/mm2 <= f= 310.00,设计满足
连接件净截面最大剪应力 16.70N/mm2 <= fv= 180.00,设计满足
梁翼缘与柱的对接焊缝的验算: 翼缘设计弯矩 Mf : 59.42 kN*m 腹板设计弯矩 Mw : 8.36 kN*m 梁端剪力 V : 31.17 kN 梁翼缘对接焊缝最大应力 68.78N/mm2 <= f,设计满足
连接板与柱的角焊缝的验算: 翼缘设计弯矩 Mf : 59.42 kN*m 腹板设计弯矩 Mw : 8.36 kN*m 梁端剪力 V : 31.17 kN 连接件与柱之间的连接角焊缝焊脚尺寸 : 6mm 连接件与柱之间的角焊缝最大应力 139.78N/mm2 <= Ffw,设计满足
连接板尺寸 B x H x T = 200 x 200 x 14 连接板与柱角焊缝焊脚尺寸 Hf = 6mm
螺栓连接验算: 采用 10.9级 高强度螺栓 摩擦型连接
螺栓直径 D = 20mm 高强度螺栓连接处构件接触面 喷砂
接触面抗滑移系数 u = 0.50 高强螺栓预拉力 P = 155.00kN 高强螺栓单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 Nvb = 69.75kN 高强螺栓所受最大剪力 Ns = 45.49kN <= Nvb,设计满足
腹板螺栓排列(平行于梁轴线的称为“行”) : 行数 : 2, 螺栓的行间距: 70mm, 螺栓的行边距: 65mm 列数 : 2, 螺栓的列间距: 80mm, 螺栓的列边距: 50mm
按抗震8.2.8条进行梁柱连接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 Mu= 406.080 <1.2Mp= 436.538 不满足 ****** ******加强需要的盖板厚度 Tgb= 6,(盖板厚+梁翼缘厚)> 柱翼缘厚!无法加强! Vu= 564.000 ≥1.3(2Mp/ln)= 346.713 满足 Vu= 564.000 ≥0.58*Hw*Tw*Fay= 552.276 满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扫描上方二维码请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
奖励&&&&&&
&&&&&奖励于& 23:59:37
&&发表于&&|&
写的够具体的了,钢结构框架节点钢结设计不满足也很有能是设计的问题了!~
奖励&&&&&&
&&&&&奖励于& 00:00:00
&&发表于&&|&
按抗震8.2.8条进行梁柱连接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 Mu= 406.080 <1.2Mp= 436.538 不满足 ****** ******加强需要的盖板厚度 Tgb= 6,(盖板厚+梁翼缘厚)> 柱翼缘厚!无法加强!为什么,(盖板厚+梁翼缘厚)> 柱翼缘厚就无法加强,原理是什么?
奖励&&&&&&
&&&&&奖励于& 00:01:16
&&发表于&&|&
有没有那位或者专家能解决?
奖励&&&&&&
&&&&&奖励于& 00:01:43
&&发表于&&|&
请高手帮忙,在此先谢谢了。
奖励&&&&&&
&&&&&奖励于& 00:01:51
&&发表于&&|&
这个在pkpm答疑中有比较详细的解释问题一的解决办法是在节点域腹板加板,增加节点域的腹板厚度问题二是为了满足抗震中的强柱弱梁要求
奖励&&&&&&
&&&&&奖励于& 00:02:06
&&发表于&&|&
第二个问题怎么解决?请帮忙。pkpm答疑在那能看到或者找到?
奖励&&&&&&
&&&&&奖励于& 00:02:27
&&发表于&&|&
第二个问题可以查阅<>其中有该接点的做法
奖励&&&&&&
&&&&&奖励于& 17:44:12
后才能评论,评论超过10个字,有机会获得筑龙币奖励!
筑龙学社APP扫码
立即免费下载资料
只需1元,认证E会员,百万资料免费下
【微信扫码支付】
您已成功认证为E会员
删除理由:
&广告/SPAM
还可以输入&120&字
他一定是哪里做的不够好,别替他瞒着了,告诉我们吧~
:&400-900-8066为什么sts中顶层铰接梁柱连接采用柱托梁为灰色_百度知道
为什么sts中顶层铰接梁柱连接采用柱托梁为灰色
我有更好的答案
铰接就不会有弯矩的传递,那么不是轴压就是轴拉了
为您推荐: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钢框架连接节点采用STS自动生成OR自己画?
多层钢结构框架,用STS建模,SATWE计算,节点详图如:钢柱脚连接详图,钢梁与钢柱连接详图,钢支撑与钢柱(钢梁)连接详图等等。若STS生成的详图多而且杂乱,看起来不好用。(以前在大公司,只需画梁柱平面和立面,许多节点连接有项目标准节点。现在在小公司,必须考虑所有节点详图)问:工作实践中,谁用STS自动生成的节点详图?
请先 ,再评论!
8-1(商易宝)
8-2(英才网)
8-3(媒体广告)
(非工作时间)PKPM的STS 钢结构有一层有悬挑梁然后二层柱在悬挑梁上 最后节点设计的时候没有这个梁上起柱的节点 怎么办_百度知道
PKPM的STS 钢结构有一层有悬挑梁然后二层柱在悬挑梁上 最后节点设计的时候没有这个梁上起柱的节点 怎么办
如题所述万分感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了这么复杂的节点,要加强。这种节点只能自己手画。根据弯矩剪力轴力。然后手绘节点。很正常。因为是悬挑加转换,自己设计吧
采纳率:89%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悬挑梁的相关知识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柱节点域抗剪箍筋面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