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精灵4怎么拍全景VR全景?

干货教程!怎么利用单反拍出高清VR全景图
至2016年以来,VR虚拟现实一直是吸引大众眼球的利器,作为潮人的你们,知道这酷炫的的全景照片是怎么拍出来的吗?现在不需要专门的全景相机,普通相机也能够拍出全景照片,下面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这是怎么拍出来的。
什么是360&全景图,它的原理是什么
在拍摄360&全景图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360&全景图就是在球形范围内展示360&全方位图像,所有的全景图都是平面照片通过软件拼接处理之后合成的,只有通过全景播放器的矫正处理才能成为三维全景。观看者在画面中心移动视角可以体验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机+脚架拍摄全景图
相机的视角也是有限的,再广角的镜头都无法将整个空间的画面拍摄下来,所以需要通过多张照片拼接起来,才能实现全景摄影的效果,我们用单反当做是球心向外拍摄,每拍一张照片都是组成内球面的一部分,当把照片把整个内球面填充满时,便组成了一张球形全景图。&
在拍摄时我们尽可能的选择广角或鱼眼镜头,将拍摄角度分为5个区域,分别是水平360&、斜向上360&、斜向下360&、顶部和底部。
首先进行水平方向上的360&照片,每拍一张照片,旋转一定的角度,因为后期缝合中图片连接处需要有像素重合的区域,所以我们在拍摄时的旋转角度后要有30%的内容与上一张重合,旋转360&完成拍摄。斜上方与斜下方的拍摄,同样需要30%的内容都与水平方向的照片重合,左右两边也有30%的内容重合,直至360&全部拍摄完成,最后是顶部以及底部的照片,在拍摄底部的时候,需要将三脚架移开,调整好相机位置手持拍摄。
拍摄完毕后整理好素材,我们使用 Kolor Autopano Giga 或 PTGui Pro 等后期软件进行拼接,将素材导入软件,点击检测按钮,软件会自动处理生成一张全景图,刚拼出来的画面有一定程度的扭曲,简单的调整后便能完成一张全景图的制作。
Kolor Autopano Giga 软件界面
普通云台拍摄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市面上最常见的两种云台,三维云台和球形云台。
在使用球形云台拍摄全景图时,可以更便捷的调整你要拍摄的角度,但无法单独控制一个轴向的旋转角度,也就会导致每张图的距离间隙不准确。
带刻度的三维云台可以大概的控制拍摄角度,但也存在角度上的盲区,无法拍摄垂直方向的天空与地面。&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需要保证相机位置,镜头焦距、对焦距离等参数固定不变,但是在使用普通云台改变镜头角度时,相机的光学中心会发生位移,虽然大体上不会影响最终全景图的效果,但在操作上更推荐使用全景摄影专用的全景云台。
球形云台与三维云台
更适合全景影像的设备&&全景云台
全景云台上具备360度刻度的水平转轴和垂直转轴,可以精确的调整拍摄刻度 ,便于摄影师更好的掌握拍摄图像的角度,最重要的是全景云台可以将相机拍摄节点保持在三维空间中的一个固定位置,也就是保持相机的光学中心在一个点上,减少拼接后的画面变形。
全景云台翻转示意图
除了文中讲解的用单反拍摄全景图外,大家也可以尝试使用全景相机一键拍摄全景图,虽然拍摄出的照片不如单反拼接的分辨率高,但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多数全景相机可通过手机APP直接分享全景图。
今天就不主要赘述了,大家不想投入过多成本的话,又可以玩新意思的,可以尝试一下。
<font color="#-24<font color="#-19<font color="#-17<font color="#-16<font color="#-09<font color="#-05<font color="#-22<font color="#-18<font color="#-30<font color="#-20
早在去年7月份,为了让 VR/AR 应用开发人员更轻松地创建和更直观地看到 3D 虚拟对象,...
想知道在Unity中如何将游戏中角色对话的唇型与面部微表情达到次时代的水准吗?想知道...
近日,RLTY CHK工作室的联合创始人Nick Robinson发布了一篇文章,以媒体天师麦克卢汉...
VR设计师和开发者们开始着手如何让VR环境及体验更加有趣、逼真。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为room...
笔者在为《幻想装置》和《工作模拟》制作出混合现实的预告片以后,研究了更深层次的VR...热门VR资源推荐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更新时间:
Copyright (C)
AHgame. 安游在线 版权所有 联系方式:QQ 04747VR全景视频怎么拍?_百度知道
VR全景视频怎么拍?
我有更好的答案
那么每幅图像都会对应立方体的一个表面,并且在物理空间中相当于水平和垂直都是90度的视域范围。那么,除了上述两种投影方式之外,还是支架的钢体结构设计与制作,都无法确保精确地达到上面要求的参数,几mm的光学或者机械误差看似无伤大雅,就宛若陷入了整个世界的环抱当中。更何况还有支架运动时产生的振动问题。而观察者被这样的六幅画面包围在中心?答案是,说到这里,你一定想到了这张图:类似这样的世界地图也许在你家里的墙面上已经贴了有一些年头了,也许自从升上大学之后你从未正眼瞧过它,这种名为Fisheye的投影方式,生成的2D画面事实上扭曲变形是更加严重的,并且可以直接使用。然而。然而,在实际拍摄当中我们却几乎不可能用到这种立方图的记录方式,原因很简单——我们现有的拍摄设备难以做到,如果采用六个相机拼装的方式,那么垂直方向的FOV角度很可能无法达到要求的数值,进而产生“无论如何都拼接不上”的问题——当然我们可以通过在支架上调整各个相机的朝向角度,或者增加相机的数量,来避免这一问题的产生,这些看似细小的麻烦各个都足以让我们刚刚构建的理想物理模型化为泡影。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如此之大。2,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免不了要自己手动去裁切和调整这些边缘区域(例如下图中使用PTGui来进行各幅画面接缝的修正),择取画面质量更高或者畸变更小的边缘区域,并且确保画面之间是严格对齐的!比如墨卡托投影(Mercator),如果采用4X3宽视角设定的话,其水平和垂直FOV角度约为122度和94度。在全景视频拼接和输出软件中读取六台摄像机的输入流或者视频文件,它沿着轴线的拉伸变形比Equirectangular更小,对应实际场景的比例更为真实,但是垂直方向只能表达大约140度左右的内容;又比如Equisolid投影:是一种很理想的投影结果了,并且如果你恰好懂得使用一些离线渲染软件或者插件来制作和输出全景内容的话,这一定是最合适的一种选择,如果假设观察者位于立方体的中心的话,如果投影的结果画面不是单一图像的话,以及相机镜头老化产生的焦点偏移问题,这就是Cubemap(立方体图像),直接输出全景画面的时候:那么,有没有什么投影方式生成的画面,垂直方向(纬度)180度。没错,诸如VideoStitch,它甚至可以把垂直方向的360度视域都展现出来,但是前提是使用者并不在乎巨大的扭曲变形可能带来的品质损失,并且设置它们在支架上的实际方位信息(或者直接获取数码相机本身记录的姿态信息)。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足够覆盖全视域范围的视频内容,是能够覆盖至少360度水平方向和180度的垂直方向,但是对于严丝合缝的立方图图像来说,必然会在最终呈现的沉浸式场景中留下一条或者多条明显的裂缝,可能会存在明显的叠加区域或者错误的接边1、投影方式全景拍摄并非是多么时新的一个概念,如果在拼接的地方留下足够大的冗余,然后正确识别和处理两台摄像机画面重合的区域,这样不就可以做到六幅画面的输出和组成全景内容了吗——而这正是全景内容制作的另一大法宝,尤其是接近两极的时候会发生无限的尺寸拉伸。下图中对于这种投影方式的拉伸现象体现得更为明显,注意看穹顶上的纹路变化,越是靠近画面的顶端,就越是呈现出剧烈的扭曲变形。幸好,因而得到的视频画面互相之间会存在一定的交叠关系,然后造一个一丝不苟的支架,把这六台摄像机牢固而稳定地安装到支架上,确保它们的中心点严格重合在一起,并且各自朝向一个方向——这样的话,并且没有任何画面的扭曲变形呢?答案是:没有扭曲变形的单一图像投影方式,是不存在的。然而,那么每个相机的FOV角度不应小于90度,比如最近刚刚发布的理光Theta S以及Insta360全景相机,就采用了另外一种更为简单而有效的投影策略。它使用了6个GoPro运动相机以及一个支架来辅助完成拍摄,这六台相机分别朝向不同的方向,也就是水平方向(经度)360度,还有更多方案可以选择吗,最终的视域范围同样可以达到水平360度。虽然目前几种常见的全景视频处理工具,VR头盔和应用软件的意义也就在于将这些明显变形的画面还原为全视角的内容,不过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拼接与融合如果说有六台摄像机,它们的FOV角度被严格限定为水平和竖直都是90度。正如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因为无法做到精确的对齐,因此需要在每台相机的视域角度上提供必要的冗余,输出的图像也许能够正好符合立方图的标准,因为宋朝人并没有打算把这幅画做成沉浸式的体验——当然这是废话——真正的原因是,画面对应的物理空间视域并没有达到全包围的程度,Kolor等具备一定程度的自动边缘融合功能。由此看来,作为全景内容的一种重要承载基体,投影图像(或者视频)不仅应当完整包含拍摄的全部内容,还要避免过多的扭曲变形以免重投影到VR眼镜时产生质量损失。然而全景图像的投影方式远不止这一种,这样的扭曲被还原时会多少产生一定程度的图像质量损失。它相当于一个由六幅图像拼合组成的立方体盒子。这种能够正确地展开全物理视域的真实场景到一张2D图片上,此时必须采用4x3的宽视域模式,如果是16x9的宽高比设置,像素点大小的限制),也有人称之为“小行星”或者“720度”全景,就算我们把这幅长画给卷成一个圆筒,然后站在中心去观看,也依然会觉得缺失了一点什么,没错,方法还是有的:如果你正好是一位图形开发或者虚拟现实软件开发的从业者的话,并且能够还原到VR眼镜中实现沉浸式观看的数学过程,就叫做投影(projection)。而那张看起来平凡无奇的世界地图,使用的就是一种名为Equirectangular的常见投影方式,它的特点是水平视角的图像尺寸可以得到很好的保持,而垂直视角上,你把它放到各种VR眼镜里去观看的话,当然了,然后将两个输出结果“扣”在一起就是全视域的沉浸式包围体了。当然,因而也可能会造成全景内容本身的质量下降,无论摄像机镜头的感光面积,焦距参数(以及因此计算得到的FOV视场角度),垂直360度,并且画面是绝对不存在任何扭曲变形的。如下,进而让使用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包围感,并且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作为输入源的画面必须能够覆盖360度全视域并且存在冗余。正如我们之前所计算的,对于GoPro Hero3系列相机来说,一个明显的接缝,而且有的是,采用接近1x1的宽高比的宽视域相机都是一个更为理想的选择。如果只是为了输出一张全景图片的话,那么上面的步骤通常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不需要再考虑更多的事情。但是,不会动的图片是很难让戴上VR头盔的人哇哇大叫的,能看到身边战火纷飞,或者野鬼出没的动态景象才更加刺激。如果你正在考虑如何制作如是的VR电影,那么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提出来,那就是——同步性——简单来说,就是你手中所有的摄像机如何精确保证同时开始,以及在录制的过程中保持帧率的一致性。这看起来似乎并不算什么问题,然而如果两台摄像机的开始时间不一致的话,会直接影响到它们的对齐和拼接结果——甚至如果场景中存在大量的动态元素或者相机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改变的话,结果可能根本是无法对齐的。因此,对于需要大量摄像机同时参与的全景拍摄工作而言,同步开始以及同步录制的需求就变得分外重要了。要从硬件上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到“同步锁相”(genlock)的技术,即通过外部设备传递时间码来控制各台相机的同步运行(典型的例如Red One专业电影摄像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摄像机都具备专门的Genlock接口,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一些传统或者是看起来略微“山寨”的同步方法,例如:路见不平一声吼……在拍摄开始的时候,演员大吼一声,或者用力拍一下巴掌。然后在进行拼接的过程中,找到每个视频当中吼声对应的时间节点,作为同步开始的位置,然后再进行全景视频的拼接。这种方法虽然并没有什么精确性可言,但是同样没有开销什么额外的成本;但是确保了基本的同步起始位置之后,再进行视频的细微调节和拼缝工作,却无疑从相当程度上简化了后期制作的难度。类似的方法还有给所有的摄像机蒙上黑布,然后开始拍摄的时候快速抽走,等等。总之在硬件条件无法完全具备的前提下,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时候了。3、立体与伪立体细心的你可能已经发现,之前讨论的所有全景视频的拍摄过程都忽略了一个要点:无论采用何种投影方式,生成的都只是一幅360度的全景内容,放在PC或者网页端去观看当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如果要将这样的内容输入到VR头盔显示器上,结果恐怕是不正确的。为了将画面赋予立体感并呈现到人的眼中,我们提供的内容必须采用左右眼水平分隔显示的模式:这看起来只是将原来的全景画面复制了一份而已,但是悉心观察的话,在靠近画面边界的位置就会发现,左右画面的内容存在了一定的偏移。因为人的双眼是存在一定的视角差的,双眼各自看到的图像有一定的差异,再通过大脑的解算就可以得到立体的感受。景物距离人眼越近,这种视差就越明显,远处的景物则相对没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任何一种现有的VR眼镜,都需要通过结构的设计确保佩带者的左右眼都只能看到实际屏幕的一半,也就是分别看到分隔后的左右眼画面内容,从而模拟了人眼的真实运作机制。这种情形下,全景内容的拍摄设备也需要做出一些对应的改动,比如将原来的6台相机改成12台相机,即每个方向都有左右眼两台相机负责拍摄;支架的构建形式也因此与原来的设计大相径庭(图中为360 Heros3 Pro12,使用了12台GoPro运动相机)。对于拼接和融合软件来说,倒是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做的,只是要先后两次读取六个视频流,处理后输出两个不同的全景视频,分别对应左右眼的画面内容。之后再通过后期工具或者应用程序将它们合并到一幅画面中即可。当然了,另辟蹊径的路子也有很多,比如从2011年就震动了Kickstarter的众筹者,却直到如今VR全景应用大火却依然没有按期发出的Panono,它的设计原理是通过均匀分布在球体上的36个摄像头来拍摄,拼接并得到左右眼的全景图像。这个设计虽然看起来拽得飞起,实际上却是万变不离其宗:朝向不同方向的36台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叠加在一起足以覆盖水平360度和垂直360度的视域范围,并且一定可以覆盖两遍!再加上自身精准的结构设计和安装姿态,这样就能够从内部准确计算出拼接后的全景图像,并且直接按照左右眼两幅图像的标准输出视频流或者文件,其能够输出的实际分辨率也是相当可观的。与之相仿的还有Bublcam(四个遍布球身的超大广角镜头),Nokia的OZO(8个遍布球身的广角镜头),以及Jaunt研发中的产品等等。它们都具备直接输出立体形式的全景内容的能力。当然了,最不济的情形下,我们还有一种选择,就是自己假造一种立体模式……将原始的全景画面复制成两份,其中一份向左偏移一点,另一份向右偏移一点,然后各自做一个轻度的透视变换(为了模拟视线角度的偏转)。这样构成的“立体”画面在多数情形下也具有一定的立体欺骗效果,但是对于近处的景物,或者左右眼画面中的景物存在遮挡关系的时候(比如模拟脸贴在门上,一只眼被门闩挡住的情景),则会有明显的瑕疵。当然了,对于依然对VR全景内容处于懵懂阶段的爱好者来说,这也许暂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了。,图像的拼接与边缘融合。下图是360Heros系列全景摄像机,以及头顶和脚下两片区域的空白。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很简单的,这张图对你来说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但是它却符合一张全景图片需要的全部条件。这样的工作耗时耗力:通过它的两个鱼眼摄像头输出的画面,各自涵盖了180度的水平和垂直视场角。而通过图像重投影处理的方式将它变换到VR眼镜中显示的时候,受到图像采样频率的限制(或者通俗点说,幸好我们还有解决的办法——没错,事实上它甚至可以追溯到12世纪的《韩熙载夜宴图》:当然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体验
采纳率:77%
会产生相当多的后期工作:拍摄制作出的视频帧率高,有水印限制,PS:机位越少成品视频中的拼接缝也就越明显,反之则越不明显:Autopano Video Pro/AutopanoGiga(免费试用版,清晰度好,适合高速运动的环境,以及一些特效慢镜头拍摄缺点:移动便携性不好,而且机器操作比较复杂,以及只能输出30秒的视频)酷雷曼全景。优点:三脚架或独角架必须后期软件多机组合拍摄6*GoPro、8*GoPro……等摄影辅助
1条折叠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新手必读,老司机绕行!新手如何拍摄360度全景视频 ...
查看: 792|回复: 0
UID8079640主题阅读权限50帖子精华0积分1961金钱8477 荣誉0 人气0 在线时间22214 小时评议0
Lv.5游侠白银会员, 积分 196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帖子精华0积分1961金钱8477 荣誉0 人气0 评议0
  如何拍摄360度全景视频?这事就跟结婚一样,想起来麻烦,其实人人都能行,结果如何全看能力。只是在你们花了不少钱置办全套“行头”终于要开始拍摄前,心中得有个谱:
  1、首先得有个拍摄360度全景视频的拍摄器材
  机器可以从200美元的LG 360到6万美元的OZO,丰俭由人,看您用来做什么。毕竟拍个看楼跟拍电影是两码事(拍小电影是第三件事)。
  然后要想一下:你要拍摄的视角是多大就可以了。并不是所有的叫360相机的相机都能拍360度,这句话请牢记。比如360fly和柯达Pixpro SP360 4K,就只有240度的视角场,想要得到真正360度的图像,就得补“缺”(360fly),或者使用两部相机背靠背拍摄(柯达Pixpro )。
  目前真正能顶用的应该是GoPro,完整的360度影像需要6个GoPro摄像头,自己动手或者买个“笼子”把6个摄像头捆在一起就是俗称的“狗笼”。有钱的话也可以买一个官方版的“狗笼”——omni(机身5000刀,脚架1500刀)。
  说到价格,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幅度,记住这条简单定律:分辨率越低越便宜。如果超越这条定律的话,那可能是能拍VR视频,比如OZO。如果没弄明白360度视频分平面的全景视频和3D的VR视频,建议先不着急买任何器材,先接着往下看吧。
  2、360度全景视频分两种
  一种是就是谷歌街景或者Youtube 360和Facebook看到的那些,几乎就是一个360度的平面影像,可以在手机、电脑屏幕上观看,如果戴上头盔/眼镜,就可以实现空间位移,但是并没有深度感知。
  另一种就是真正的VR视频,分屏输入的经过3D渲染的真正的立体视频,有深度信息。使用VR头盔观看,能够体验所谓的“临场感”。
  3、然后想想自己在拍摄360度全景视频上有什么追求
  初学者:拍摄和后期编辑分享什么的都好麻烦的,所以类似理光Theat S(350 $)三星Gear 360和LG 360这种比较适合,拍完自动缝合不用自己编辑,然后在手机上即时查看和分享。缺点就是分辨率低。
  高级玩家:柯达Pixpro SP360 4K双镜头捆绑在一个“笼子”里($ 900)如上所介绍,这样会得到两个摄像头的视频,所以需要在后期缝合编辑。比柯达方便一点的是尚未开售的尼康的KeyMission,能够达到同样的影像质量,用一台机器就够了。
  专业拍摄:这个级别的机器其实真不少,意味着目前360度视频制作的确是个技术活。市场尚未全面铺开。大多数专业团队会选择6个GoPro的Hero4s摄影头组会。不方便之处是需要摄像师手动同时按下六个按键执行拍摄,后期需要特殊编辑软件来缝合6个镜头拍摄的视频。整套下来估计预算在$ 3,000+(6个摄像头+笼子+软件$ 500)。
  至于更专业的Facebook推出的360 Surround或者诺基亚的OZO,事实上大多数专业团队尚未有机会试用。
  4、面对所有360度全景拍摄设备选择,先选最方便的
  麻烦的事情不仅麻烦,还会让人彻底失去耐心和兴趣。所以在360拍摄硬件非常不成熟的阶段,就不要给自己的兴趣或者工作添麻烦:只选最方便的。
  比如周末郊游的话还是选理光Theat S吧,无需任何准备,也不额外增加负重,比手机还小的机身可以直接放在口袋里。只需要带上充电器,保证有Wi-Fi就可以了。
  5、拍摄360度全景视频时暂时忘掉你传统摄影的拍摄知识
  事实上当你开始拍摄360度视频的时候你根本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不知道距离镜头什么距离合适,光线怎样?也不知道都有什么会出现在摄像头捕捉的范围内,或者你自己正好站在一条“缝合线”上……
  所以最初选择可以实时拼接的、能直接在手机上观看效果的器材还是比较靠谱的,不行就多拍几次,总有一次会得到满意的结果。
  6、自己做后期
  如果你想挑战一下自己的后期手艺,可以试试柯达Pixpro SP360 4K或者“狗笼”拍摄。
  柯达的后期软件是免费的,适用于MAC和PC。自主选择想拼接的视频点对点缝合,但是效果显然不理想,你会发现“缝线”处的风景或者人物会缺失了某些部分,当然如果你后期功底足够也可以手动去修复——肯定是个体力活。
  使用GoPro的“狗笼”的话,可以考虑购买它的专业360度后期软件Kolor,在缝合和画面质量上都比较有保证。问题是真不算便宜,Kolor网站上的专业版本大概650美元。
  7、分辨率?等变成3D360度全景再看
  大多数360相机在广告里说自己的分辨率能达到多少多少,基本都是指自己在平面影像上的分辨率表现。一旦渲染成3D的360度影像,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大多数会变得相当糟糕。再拿理光ThetaS举例:它在“平面360度”时可以达到1080P(),戴上VR头盔看就变成480P(852×480)了,而且边缘也开始模糊。
  对比柯达Pixpro SP360 4K,在非360拍摄情况下的确可达 4K (3,840 x 2,160),但等你观看360度全景照片的时候就不是4K了。
  GoPro的高清分辨率是目前在360度表现最一致的,但是需要在raw格式里手动校正颜色才能还原真实的效果。
  8、如果想分享360度全景视频就得牺牲一下影片的画质
  拍摄就是为了分享的,YouTuBe和Facebook目前海量的360度视频都来自用户上传。但是上传的是压缩文件,虽然最低分辨率要求已经比很多别的视频网站高了,但是还是跟在自己手机和电脑上看“原片”要差很多。理光ThetaS在分享上来说已经算最方便的了,但是这种“便利”对画质简直就是“毁灭性打击”。
  所以,要是真有客户或者对观看者对拍摄作品比较讲究,想看看demo,记得直接让对方在手机或者电脑上看,发个链接过去,一盘好好的生意可能就毁在画质上了。
  9、不要“默认”的分辨率
  我们几乎已经把自己全部放心地交给互联网了,大多数人在视频网站上看视频都是选择“默认分辨率”。但其实大的网站都有设置选项,Youtube可允许的最大输出分辨率为4K,有选择设置,如果是Facebook就选HD好了。
  10、拍砸是正常的,拍好了那叫万一
  就跟摄影是遗憾的艺术一样,360度拍摄是360度的遗憾,按照上述种种,就算你找到了趁手合用的相机、成功解决了缝合和后期、拍摄的时候也找到了合理的机位……最后出来的结果往往都还是跟愿景大相径庭。这事再正常不过了,我们看过那么多经典的传统影片,却并没有看到有什么360影片让人惊艳。因为这是个刚起步的新领域,无论摄材、后期软件、创意、摄影师和其他创作人员几乎都是空白。接受并了解这个阶段不完美甚至糟糕的一切。因为这是正常的进化过程。
  值得期待的是,这个阶段并不像传统影像那样,有那么多“大师”和“经典”成为标准。同时拍摄360度全景视频也并没有什么神秘和高不可攀的门槛,所有人都在尝试和探索,按照“体验+视频”时代的发展趋势,恐怕很快也会变成“冲锋衣+单反”人山人海的局面。只要从现在起给自己选一个机器去拍即可。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幻怎么拍家里全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