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deon rx vega m64最低多少瓦电源合适

RX Vega或成有史以来AMD显卡最严重的一次技术倒退_显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081,031贴子:
RX Vega或成有史以来AMD显卡最严重的一次技术倒退收藏
根据现在能获得的消息,Vega64的游戏图形性能与1080相仿。我们先对比一下Vega64和FuryX:虽然二者都是4096流处理器的规格,但FuryX是89E晶体管,而Vega64达到了125E,由此可以猜测Vega可能有较大的架构变化,并非之前认为的FuryX14nm高频马甲。那么问题来了,FuryX的频率只有1G出头,而Vega64的最高频率达到了1.6甚至1.7,即便Vega64是FuryX的高频马甲,它的图形性能也应该提升五六成,而现在Vega64的规模甚至扩大了40%,相比FuryX硬件提升这么大,性能却只有1080的水平?我不得不质疑一下这是不是技术倒退了。当然,不排除Vega的125E是包括了HBM的可能性(对比各代GCN的规格,FuryX的89E应当是没有包括HBM的)如果是这样,那就比较合理了。不过说到底以上都只是猜测,一切等发售见分晓。
就是超频版fury
所以amd首发规格碾压性能垃圾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不然280x凭什么战未来
看不起1080咯,还以为fury有多厉害吗
吓得老黄推出了1080Ti,TITAN X和TITAN Xp来应对
你又不买,瞎机8操心
什么时候发售
所以才有驱动提升的潜力
估计不会是1080水平,如果是真的v嘎设计师性能评估都不做?这种效率的芯片流片都没必要,居然就要大规模上市了
农企技术确实不行,只能拼堆料
驱动提升噻
官方宣传单精度性能12.5TFlops,就单精度性能而言貌似不差 --世界上有些事,还是不知道为好。
性能只有1080水平,只有?1080可是吊打980ti的啊不过农企技术和老黄确实看来有差距
感觉依旧是驱动等问题,规格总是不差,单精度算力也不差,性能就是上不去。何解?
用着610的人,操着vega的心
未来的事,能叫倒退吗?
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农用设备和军事战术设备的区别呢?
加了半精度
相比fury x,规模没有扩大,也就是说只看频率提升,比1080高出20%就算完美了
据说280x已经吊打780ti了站未来
fx挖矿会不会boom
所以才是战未来,先把硬件摆在那边,然后驱动慢慢优化
马屁精,孤立你,上厕所,不带你,毛毛虫,放包里,铅笔盒,扔楼里,值日生,全让你,放学走,不等你,擦黑板,都是你, 吃冰棍,不带你,期末考,都抄你,大扫除,都让你, 教科书,扔楼底,体育课,不带你,没有笔,都找你,借你钱,不还你,王大陆,吃掉你。
a卡的硬件规格就是高来让驱动打鸡血的
还有30e给声卡了
电源不够,只能上乞丐vega了
所以过两年就吊打1080
登录百度帐号<div id="click_content_aid_
<div id="favrite_content_aid_
讯景RX Vega 64显卡评测:重回高端性能之作
讯景RX Vega 64显卡评测:重回高端性能之作
17:03&&|&&作者:
&&|&&关键字:,,,
7月31日AMD正式公布了RX Vega的详细参数,得以知道RX Vega游戏卡的真面目。而RX Vega显卡的详细评测也在本周解禁,大家内心痒痒的,都想看到AMD在显卡上重塑今年锐龙CPU处理器翻身做主人的奇迹。那么RX Vega到底如何?一测便分晓。
本文约10039字,需17分钟阅读
千呼万唤始出来,AMD新一代旗舰级RX Vega正在向我们迎面走来,从Vega有消息传播至今足足15个月,玩家们15个月热切期待终于等到织女星降临(Vega)。7月31日AMD正式公布了RX Vega的详细参数,得以知道RX Vega游戏卡的真面目。而RX Vega显卡的详细评测也在本周解禁,大家内心痒痒的,都想看到AMD在显卡上重塑今年锐龙CPU处理器翻身做主人的奇迹。那么RX Vega到底如何?一测便分晓。Vega核心架构:根据AMD之前公布的显卡路线图,这一代Vega显卡核心仍会使用14nm
FinFET LPP工艺制造,其实和之前Polaris架构核心制程差别不大,代工方依然是AMD亲密小伙伴GlobalFoundries格罗方德,而14nm工艺技术转让方是韩国三星半导体。半导体制程工艺对于芯片性能、功耗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按照Polaris的14nm工艺官方资料,可以帮助显卡核心电压降低了150mV,从而功耗降低了30%,所以Polaris架构使用的14nm工艺相比28工艺能提升70%的每瓦性能比,即便是这样RX
480/580依然逃不掉“电老虎”的称号,根据我们前期测试,RX Vega显卡功耗依然令人担忧。使用了14nm打造Vega核心,面积由上上一代Fury
X的596mm2下降至486mm2,重点是,晶体管数目暴涨了36亿至125亿,单位面积晶体管密度有所提高。那么问题也来了,Vega、Fiji核心同样是4096个,Vega核心多花36亿晶体管干嘛去了呢?要知道这125亿晶体是不包含HBM
2显存的。Vega显卡作为AMD今年的旗舰,RX Vega 64核心代号Vega 10
XT,一共64组NCU单元,每组又是64个流处理器单元,共同构成4096个流处理器,256个纹理单元,64个光栅单元,4MB的L2缓存。8GB的HBM
2,显存位宽为2048bit,而显存带宽高达484GB/s,略低于上上一代Fury X的512GB/s。RX Vega 56核心代号Vega 10
XL,NCU单元减少至56组,共3584个流处理器,224个纹理单元,64个光栅单元,4MB的L2缓存。8GB的HBM
2显存,显存位宽为2048bit,显存频率有所降低,导致显存带宽为410GB/s。频率方面,AMD一直都积极推进显卡的核心频率提升,并且认为核心频率的提升可以放大显卡硬件性能,因此我们看到RX
400系列到RX 500系列显卡,不惜采用加核心电压来提升频率。而这次Vega显卡也是一样,不过提升幅度更大,RX Vega
64水冷版频率范围是MHz,RX Vega 64普通版/限量版频率范围是MHz,RX Vega
56则稍微低一些,但也有MHz水平。比起以往的Fiji、Polaris都要高上许多,相比Fiji频率提升高达70%,意味着性能也有所增强。单精度浮点算力由8.6TFLOPS提升至13.7TFLOPS水平,尽管里面有些架构改进的因素,但是性能确实增强了不少。显存方面,这是AMD继在Fiji核心使用HBM显存之后,再次使用高带宽显存,而且还升级到HBM
2。第一代HBM频率最高只有500MHz(等效频率1000MHz),每颗HBM显存总线位宽高达1024Bit,四颗总位宽就高达4096Bit,总带宽超过512GB/s,电压低至1.3V。经过一年的发展,HBM
2显存相关技术规范已经准备差不多,同时成为JEDEC标准之一。HBM
2显存最大提升在于实现了8-hi堆栈,容量可以由每颗粒1GB提升至8GB,工作频率也由1000MHz提升至1890MHz(比预期的稍有缩水)。不过游戏卡RX
Vega为了保证位宽,用了两颗4GBHBM 3显存来构成8GB显存。功耗方面,AMD一直都在头疼显卡功耗压制不足的问题,Vega也同样如此。RX Vega
64水冷版稍微高一些,可以达到345W,而普通版/限量版都是295W,采用外置的8+8Pin供电。而RX Vega 56
TDP为210W,可以让人稍微宽心一些。视频接口方面,AMD与NVIDIA都是持同样意见,坚决不要硕大的DVI接口,只保留一个HDMI
2.0b、三个DisplayPort 1.4接口。售价方面,RX Vega显卡出来已经晚了一年时间,为了与NVIDIA直接竞争,AMD应该设定更优惠价格才能吸引消费者,不过我们看到第一批RX Vega公版发布以后,普通价格维持在4899元(首发当天朝曾优惠至4199元),限量版5399元,水冷版5699元。这个价格对比非公版GTX 1080来说完全没有优势,GTX 1080如今经常有4000元出头的特惠价,可以说绝大部分的非公版GTX 1080价格都在4899元以下,而5699元的价格甚至可以买到GTX 1080 Ti。可以说AMD RX Vega 64这个定价毫无诚意,等了一年,性能还差不多,价格却更高。
Vega架构改进新旧两代显卡架构对比图:Polaris显卡架构示意图Vega显卡架构示意图早前AMD曾经召开过几次的Vega架构显卡吹风会,透露了Vega显卡的四大特性:高带宽缓存控制器、下一代计算单元NCU、高级像素引擎、新一代几何渲染引擎。这次我们的内容也会围绕这四大亮点来解说。新一代显存架构:HBM 2+HBCC虽然AMD在Fiji核心上已经率先采用了HBM显存,当时Fiji核心一经公布,就引发了业界的一番讨论热潮,原来显存还能这样玩,HBM直接和GPU核心集成在同一块基板上,大大地节省了PCB面积,显卡能做得非常小(就是例子),而且减少了信号传输延迟。不过当时Fiji架构没有针对HBM研发的,HBM显存优势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只有4GB的容量在当时高性能显卡中算是比较落后。但Vega核心经历大改,针对性优化HBM2之后,AMD称其为世界上最具并行性的GPU显存架构。HBM首个完整规范就是AMD联手SK海力士研发的,因此初期只有AMD显卡专用,HBM说到底就是一种拥有超高位宽同时超功耗低内存芯片。与目前的闪存颗粒一样,也是由若干层高带宽内存Die垂直堆栈,每一层内存与底层的逻辑控制电路通过TSV硅穿孔、微凸点技术直接互连,再通过同样的技术,经中介层与GPU直接通信。第一代HBM频率最高只有500MHz(等效频率1000MHz),每颗HBM显存总线位宽高达1024Bit,四颗总位宽就高达4096Bit,总带宽超过512GB/s,电压低至1.3V。经过一年的发展,HBM 2显存相关技术规范已经准备差不多,同时成为JEDEC标准之一。HBM 2显存最大提升在于实现了8-hi堆栈,容量可以由每颗粒1GB提升至8GB,工作频率由1000MHz提升至1890MHz(比预期的稍有缩水),Vega专业卡只用两颗就能达成16GB容量,游戏卡只要一颗就能拥有8GB显存。说到底,HBM 2显存就是用超高的位宽,辅以较低的频率就能提供超高的带宽,这一点和NVIDIA不断提升频率做法相反,但是目前来看,AMD HBM 2显存带宽优势将可能被NVIDIA今后高达16Gbps的新显存所抵消。距离AMD宣称2x带宽提升还差一点点HBM 2显存占用的面积比GDDR5更低,单位面积容量提升8倍AMD为了展示HBM 2显存性能,演示了一间起居室的照片级渲染画面。原本需要花费数小时去渲染的600GB场景,但在Vega架构配合HBM 2加持下,仅仅几分钟就渲染完成。最终效果还能实时移动镜头去查看房间的角落,细致的画面令人感到震惊。之前AMD放出的Radeon Pro Vega核心渲染图,下面两颗就是HBM 2显存我们拆解的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显卡,与渲染图一致如果说HBM 2显存是Vega显卡一大特色,那么HBCC高带宽缓存控制器可以说是其杀手锏。从之前显卡架构示意图来看,以往显卡内存控制器只能控制GDDR5显存,Vega大改以后HBCC就厉害了,它还可以连接显卡PCB接入的SSD(Radeon Pro SSG那种)、网络存储、系统DRAM等不同形式的片外存储器件,甚至可以将HBM 2显存作为最后一级缓存使用,将片外存储器件的寻址页面保存在显存中,方便GPU调取外部数据时快速寻址,减少延迟。HBCC高带宽高缓存控制器而且AMD表示HBCC的寻址位宽是49位,2的49次方就是512TB!也就说未来开发者可以把所有的存储器件都当做显存来用,只要速度够快!如此一来Vega显卡就可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计算卡,看来AMD是为Vega在人工智能、深度计算上隐藏了一个大招。AMD为了让HBCC能自如地使用TB级的数据,将所有诸如像素引擎、几何渲染引擎、计算引擎通过L1缓存可以直接访问增大至4MB的二级缓存上,二级缓存又充当为一个缓存次角色,后面可以接入所有外部存储器件。自适应、细粒度数据迁移在《杀出重围:人类分裂》中,启用了HBCC高带宽缓存控制)后,GPU的显存寻址效率提升明显,对应所需的显存大小需求更小,从而提升了游戏画面速度。在帧率优化演示中,启用了HBCC后,游戏平均帧数提升了50%,最小帧率提升一倍,游戏画面非常流畅。演示过程中,AMD还将HBCC的显存寻址上限从4GB缩小到2GB,即便如此,在显卡只能使用一半的显存依旧能获得流畅而稳定的游戏画面,这个就要归功于超高带宽的HBM 2显存和高效率的HBCC。不过HBCC这个功能并不是强制性的,游戏开发商需要专门研究它的特性,并且针对性开发才能顺利使用,提升游戏效率。而在驱动中,这个功能是默认关闭的。新一代NCU单元:AMD 改了一代又一代,不过测试下来一看,每一代的性能提升并不大。今年在Vega上,AMD也是痛定思痛,设计了“全新”的NCU(Next-Generation Compute Engine)架构,之余GCN 5.0这个名字从来没有在官方场合出现过,所以我们只知道这一代架构就叫Vega。AMD宣称是优化了IPC性能,病提高了运算单元的灵活性。一般来说我们玩游戏、3D渲染对于单精度FP32、双精度FP64要求比较高,而在大规模深度计算中却对半精度FP16有非常高的需求,在深度计算领域先行一步的NVIDIA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率先加入了对FP16半精度支持,半精度性能几乎是双精度的两倍,在深度计算上性能优势十分明显。而AMD在Fiji还是Polaris架构上都慢半拍,没有周全考虑到,导致其专业卡在市场是不受青睐。因此Vega GPU中首度引入了紧缩的半精度计算支持,Vega的微架构被称为“NCU(下一代计算单元)”,每个NCU中拥有64个ALU,它可以灵活地执行紧缩数学操作指令,如每个周期可以进行512个8位数学计算,或者256个16位计算,或者128个32位计算。这不仅充分利用了硬件资源,也大幅度提升Vega在深度学习计算的性能。效果也非常显著,在之前公布的Radeon Instinct MI25计算卡就是基于Vega架构的,其FP32单精度浮点性能12.5TFLOPS,而半精度FP16性能直接翻倍到25TFLOPS。现有的GCN单元中每个CU计算单元是64个,实际上是由4组固定16-Wide的单元组成,而Vega显卡的NCU单元中流处理器数目更具灵活性,可以根据工作负载来动态调配,避免浪费计算单元。AMD与NVIDIA在单精度与半精度单元使用上如出一辙,都是可以将两个16bit单元组装成一个完成的32bit单元使用。大家肯定很想知道,AMD新加入的FP16单元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有什么作用,答案就是它可以加速TressFX毛发渲染的速度,这就是运用到RPM的特性,网易的新网游《逆水寒》就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让“海飞丝”特效更加柔顺。现在AMD强调Vega显卡为更高的时钟频率及IPC性能优化,其实Polaris显卡的频率经历RX 400、RX 500两代,频率对比从前已经大有长进,能跑到1500MHz上,不过这也是AMD显卡的上限了。而老对手NVIDIA Pascal显卡起步就是1500MHz水平,Boost频率分分钟能上2000MHz。既然AMD说明Vega的NCU已经对更高时钟频率作出优化,我们从已经发售的AMD 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专业显卡就知道,最高频率可以达到1600MHz,不过依然是不够出彩,据说RX Vega游戏卡频率将会设定在1630MHz。下一代计算单元NCU中引入了RPM(Rapid Packed Math),专门用于加速FP16的运算速度,新的着色器可以利用RPM,在AMD一直引以为豪的TressFX毛发渲染中,Radeon RX Vega显卡每秒能渲染的头发数量增加了一倍,因此RPM能够辅助GPU核心进行更快更强的的物理计算。新一代几何渲染可编程引擎:几何渲染计算是所有图形渲染的基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Vega 10就拥有四个几何渲染引擎。不过在过往,AMD一直都是采用固定的流水线来处理几何计算,虽然这种固定的几何着色引擎具有像DSP那样的高效、速度快等优势,但是对于现在的游戏来说,渲染场景变化非常大,这种固定式流水线显得不够灵活。AMD举出了一个例子,那就是Benchmark杀手的《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在这个Benchmark测试场景中,画面中的物体元素非常复杂,整个场景每个物体共包含2.2亿个多边形需要计算,但是很多物体都是被遮盖,实际上只要输出0.02亿个多边形就能完成画面渲染,其余的多边形根本不需要显示出来,换而言之,多达98%的性能被白白浪费了。《杀出重围:人类分裂》Benchmark场景《杀出重围:人类分裂》几何线框渲染图因此新一代的几何渲染可编程引擎诞生了,灵活地运用几何着色器进行特定的算法优化,将大量不必要的渲染计算全部忽略掉,只保留我们可视部分,从而达到节省硬件资源和能耗、提高游戏性能目的,其实这个也是游戏优化思路之一。图像除了经过顶点着色器和几何着色器常规处理,Vega架构中还引入了一个全新的Primitive Shader(原始着色器),AMD解释这种新型着色器可以大幅度减少不必要的几何计算,实现更加快速、精简的渲染过程。据说引入这个机制的灵感是因为主机开发者对于主机性能更为敏感,总是要各种花式优化游戏(讲到底就是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砍渲染精细度,这也是没办法,主机性能就是这么多)。提升几何计算性能的另一个方法就是让GPU可以同时控制更多的着色器引起,因此加入了名位“Intelligent Workgroup Dostributor”(智能工作组分发器)的单元,该分发器可以实现对更多的着色器引擎的控制,并且可以根据负载情况智能地在各引擎之间均衡分配几何计算任务。最终AMD在Vega架构显卡上实现了两倍的每时钟周期几何性能提升新一代像素引擎:最后一部分的改进就是针对像素着色引擎进行优化,并且将其命名为Draw-streaming binning rasterizer(流式传输光栅器),其工作原理和之前的几何渲染引擎很相像,也是通过预先识别出无需出现、不必要的被遮掩像素,直接把这部分像素渲染计算剔除掉,以此达到更加高效的像素渲染性能。也能帮助显卡减少工作量、发热、耗电量,间接地提升了性能以及能耗比。翻看前面的PPT,你会发现像素着色引擎通过L1缓存直接与L2缓存相连,后端渲染单元可以直接访问二级高速缓存,此时缓存内的数据都是更新过保持最新状态,实现了硬件存储一体化,对于延后式渲染技术的性能有不少提升,特别适用于VR渲染应用。不过由于渲染流分档光栅器不是Vega架构中必须项,游戏开发者可以按照实际情况来觉得是否采用这个技术,换而言之就是,目前目前已有的游戏都适用渲染流分档光栅器,需要游戏开发者针对性优化,才能体现其威力。除了硬件上的改进,Vega架构支持目前最为完整的DirectX 12_1特性,而且对Vulkan 1.0会进行全力支持。同时依据AMD在最近的17.7.2驱动上功能大更上,支持Freesync 2技术,融入了HDR支持。
讯景RX Vega 64水冷版、普通风冷版图赏AMD今年特别重视RX Vega显卡的发布,一上来就用数量把我们给唬住了,没错一下子就发了四款。其中三款是RX Vega 64,还有一块RX Vega 56。RX Vega 64一共是三款,包括了黑色外观的普通版、银色金属外壳的限量版、银色金属外壳水冷散热版,它们之间使用相同核心,但是频率有所不同,具体见下图。这次我们拿到的是XFX讯景销售的零售版RX Vega 64显卡,左边的是RX Vega 64 Liquid-Cooling(水冷版),右边是RX Vega
64 Air-Cooling(普通风冷版)。RX Vega 64 普通风冷版样子是否非常熟悉?没错的,其实他就是公版RX 480的加长版,沉稳的黑色外观,猩红色Radeon LOGO点缀整张显卡。讯景RX Vega 64 Air-Cooling(普通风冷版)长280mm,还是比较长的普通版也有金属背板,手感还是挺好的顶部的Radeon LOGO点亮以后可是会发出信仰红光风扇上的也是塑料贴纸,没有像RX 480公版那样带有厂商自己特色的贴纸仅保留DisplayPort x3、HDMI x1双8Pin供电必不可少负载指示灯RX Vega 64
水冷版拥有与限量版一样的颜值,而且还是120水冷散热。一改AMD以往沉闷的公版设计,改用了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银色作为显卡主题颜色,“VEGA”Logo就辅以鲜明的AMD红色点缀,整体设计非常简洁和富有冲击力。而且铝合金的导风罩加入了拉丝工艺,不仅质感非常棒,而且会显得更有线条感。超高颜值的RX
Vega被网友们戏称为手办。讯景RX Vega 64 Liquid-Cooling(水冷版)AMD有史以来最美的公版卡,你们同意不同意?RX Vega一样配有拉丝工艺处理的铝合金背板,银色很是讨好眼睛,VEGA LOGO不发光显卡顶部一样“RADEON”字样的信仰LOGO灯,信仰可是会发光的哦!虽然我们都知道AMD显卡一直都是电老虎,Vega似乎也不能避免这个问题,根据其8+8Pin外接供电,最高可提供150+150+75=375W电力。显卡右上角有一个红色色的小立方,三个面都印有代表Radeon的“R”字,点亮以后可是会发光的哦。这个设计绝对是整张显卡最为画龙点睛之笔,看来AMD在外观设计上也煞费苦心,为了贴近用户喜好(AMD终于想明白了该怎么搞好玩家)。接口方面和NVIDIA不约而同地取消了DVI,仅保留DisplayPort x3、HDMI x1,散热孔还挺好看的显卡背面上还设计两个拨码开关,左边是选择开启或关闭功耗指示灯,右边则是选择灯的颜色。看来AMD玩起灯来,也是溜得不行,一张RX Vega显卡都能玩出花了。GPU TACH是显卡负载指示灯,根据不同负载亮起一定数目LED灯,非常直观风扇上贴有Radeon金属标签水冷版使用的是120规格冷排,不过并不是薄排,厚度也有38mm,并且配备了一个像是温柔台风(Nidec)的风扇。PCB拆解:可以发现AMD RX Vega 64 PCB右侧光秃秃的,只有外接供电接口以及滤波电感,如果不采用涡轮式散热其实可以缩短PCB设计,就像RX Vega Nano一样,这都得归功于大容量HBM2显存集成到了GPU核心附近。PCB背面有大量的元器件,密密麻麻的,公版作风有没有了GDDR5显存的显卡,PCB上确实空荡荡的。这都是HBM2显存的功劳,使用了多层堆叠技术,HBM 2显存已经做到了单颗粒8GB,AMD Radeon RX Vega 64为了保证高位宽,使用了两颗4GB HBM 2,共8GB。围绕在核心周围的是12相的豪华供电,这种豪华程度可能连非公版都做不到。AMD RX Vega 64限量版峰值频率为1546Hz,比起Fury
X要高得多。两颗4GB HBM2显存静静地待在GPU核心下方,2048Bit,带宽高达484GB/S。核心表面没有任何镭射标记公版卡用料真的非常奢华,为了减低PCB整体元器件高度,使用了超薄的贴片式电感,并且全部使用了KEMET家的KO-CAP钽电容。每一相都是采用了IR DirectFET plus MOSFET组合,这种金属外壳封装的Mosfet性能优异,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之前也只有XFX家最顶级的黑狼进化版才能见到。不过有一相供电使用了安森美的4C85N MosFET,暂时未知用途
测试平台及说明本来AMD锐龙Threadripper出世以后,我们应该尝试AMD CPU搭配AMD
GPU,奈何只有一块锐龙Threadripper处理器,同事还要测试主板呢,只能用回我们经典的Intel Core i7 7700K测试平台。CPU选择了Intel Core i7 7700K,但是没有超频,我们这颗7700K可是大雕,随便上5GHz。主板则是来自华微星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功能齐备的高端Z270主板。内存选用了芝奇Trident Z DDR4套装,3200MHz 8G×2。测试的显卡是AMD RX Vega 64水冷版和普通版。操作系统当然是微软今年首次重大更新的创意者,具体版本是Microsoft Windows 10(TM) Build
15063。驱动方面,RX Vega 64用的是测试版本AMD Software Crimson ReLive Edition Beta6;GTX 1080、GTX
1070使用最新的NVIDIA GeForce 385.12 Beta版本。测试项目包括常规的3DMark(Fire Strike、Time Spy)、Superposition、Heaven
4.0,此外还有10款涵盖性能要求、游戏类型不同的游戏。鉴于RX Vega显卡定位高端,要和GTX 1080一决高下。我们分别测试显卡在1080P以及4K分辨率下的成绩,并且将游戏画质全部开至最高。
基准成绩测试从基准成绩来看AMD RX Vega 64风冷版成绩要略好于NVIDIA GTX 1080;而RX Vega 64水冷版可以完美超越GTX 1080,两者之间差距有10%;而分辨率越高,渲染压力越强,AMD RX Vega 64就越有优势。不过在测试Heaven 4.0中,RX Vega一样要跪,成绩与GTX 1070相仿,因此不公平情况仍在发生,我们考虑以后测试中舍弃这个项目。而最新的Superposition测试就正常多了,没有偏袒哪一方,是一个较为公正测试,RX Vega显卡也有较好的发挥。&
DirectX 11游戏测试在1080P中,RX Vega 64与GTX 1080互有胜负,打得难分难解,不过考虑到这里测试的是水冷版,如果是风冷版可以更加吃亏一些。但是总体表现RX Vega 64仍令人满意。转战至4K分辨率,渲染压力陡然增加,尤其像是《幽灵行动》这款游戏,4K对显卡性能要求极高,我们看到RX Vega 64仅《守望先锋》中成绩要比GTX 1080稍差以外,其余都能获得比GTX 1080更好的成绩,能拉开6-10%差距。不知道各位看官老爷们满意不? & &
DirectX 12游戏测试DirectX 12游戏才是未来的主战场,AMD在这个方面做得很好,从DirectX 12诞生之初就开始筹划对其的支持,都能在一些游戏中有更优秀的表现。新架构下的Vega显卡如何表现?AMD RX Vega 64显卡在DirectX 12游戏中简直如鱼得水,1080P分辨率下全面领先于GTX 1080,最大差距达到12.5%,这个对于AMD来说可以血洗前耻。无论是1080P还是4K分辨率,RX Vega 64在DirectX 12就有天生的优势,成绩要比GTX 1080更好。 & &
测试成绩汇总&按照基准测试汇总来看RX Vega 64水冷版领先GTX 1080 9%,DirectX 11游戏领先GTX %,DirectX 12游戏领先GTX 1080 9%,所有项目汇总有领先GTX 1080 6%。而按照RX Vega 64水冷版成绩是RX Vega 64风冷版的107%来看,RX Vega 64风冷版性能与GTX 1080相近。
温度测试:&在温度测试过程中,测试时全程进行封箱处理,测试环境温度约为26℃。待机温度是开机以后处于Windows桌面记录15分钟,满载温度则是完成3DMark Fire Strike压力测试后记录下。由于GPU-Z未能识别出RX Vega显卡的温度传感器信息,数据是由MSI Afterburner纪录制成。水冷版卖这么贵除了频率、更高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散热性能好。在待机时,RX Vega 64水冷版基本可以维持在28℃不变,3DMark压力测试下,由于水比热容大,加热升温慢,可以看到GPU核心上升速度不快,慢慢增至64-65℃之间。而RX Vega 64风冷版待机下也有42℃,如果进行压力测试,4分钟就会达到临界温度值85℃,显卡很快就会被BIOS控制频率、功耗避免温度过热,此时性能会有所下降。所以风冷版还是存在高温降频风险。功耗测试:通过我们专门购置的显卡功耗测试仪器,可以分别精确地测量显卡PCI-E、外接电源接口瓦特数,显卡最大功耗在3DMark Fire Strike压力测试中获得,满载/待机功耗都是记录3分钟。在Radeon Vega Frontier Edition专业卡测试中,我们就发现Vega功耗情况不容乐观,那么RX Vega会有怎么样的表现相信大家都有数,而且AMD为RX Vega显卡设计了两个不同TDP上限的BIOS,以及在驱动中可以选择节能、平衡、加速三种工作模式,这些都会影响到最终功耗。我们是在平衡模式下测试两个BIOS下的功耗表现。待机功耗方面,RX Vega 64水冷版较高是因为内置了水泵以及驱动冷排风扇,维持在21W左右,而RX Vega 64普通版待机功耗在20W左右。在RX Vega 64水冷版中,一个BIOS的平均功耗为355.8W,另一个为360W,基本符合AMD公布的TDP 345W。而RX Vega 64风冷版中,一个BIOS平均功耗为286W,另一个则是294W,也符合公布的295W水平。
AMD显卡功耗过高一直都是老毛病了,对手NVIDIA的非公版GTX 1080都不会超过290W,360W已经飙升至GTX 1080 Ti水平,这个问题想要解决还是等下一代Navi显卡有什么绝招了。
超频测试:在上一代Polaris显卡中大家都知道其超频能力确实不怎么样,能超100MHz都能叫大雕了,情况有多糟糕用过的玩家都知道,甚至有很多玩家心中留下了AMD显卡不能超频的坏印象。这个问题很大部分原因在于架构设计、制作工艺上,这也是当时没有办法的事情。原本我们认为使用同一14nm FinFET LPP工艺的Vega显卡超频能力也一般般,最后结果大跌眼镜,先给大家打个鸡血,我们这张RX Vega 64水冷版显卡能顶格超频至1980MHz水平,几乎是Fury X默认频率翻一翻水平。
超频测试中,测试采用3DMark Fire Strike Ultra。使用AMD驱动自带的Wattman,超频前将温度控制、功耗上限均拉至最高。通过CPUZ查询,AMD RX Vega 64 水冷版 还可以上浮50%,太吓人了。
通过不断尝试,将GPU核心频率不断上调,直到该频率不能通过3DMark Fire Strike测试为止,记录前一个可通过测试的超频频率。最终我们创造了Vega核心频率1980MHz,显存等效频率2200MHz情况下通过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并获得显卡分数最高成绩6196,比默认5779提升7.2%。虽然看似提升不高,但这是AMD显卡频率全新的里程碑。
讯景RX Vega 64总结:性能高端之作从这次AMD利用Vega 10核心发布了如此之多的产品来看,AMD总算是想透了,一个核心不能吊死在游戏卡上,多元化发展才是正道,才能最大程度压榨出其价值,所以我们才会看到Radeon Pro Vega、Radeon Vega Frontier Edtion、Radeon RX Vega、Radeon Instinct MI25、Radeon Pro SSG Vega众多产品,而且在Vega核心设计早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专业应用,很多地方都具有技术前瞻性。AMD的未来是在图形工作站、AI、深度运算、机器学习上,不过要追赶早已起步的NVIDIA尚需时日。产品上,尽管我们期望过AMD拿出能与NVIDIA GTX 1080 Ti产品相对抗的产品,但终成奢望。AMD选择不进攻最高领地,而是先正面迎击次旗舰的GTX 1080、GTX 1070,目前看起来AMD已经如愿以偿了。AMD重归阵营,带给玩家们期盼已久的高端游戏显卡。虽然这不能算是AMD完全的胜利,但是起码AMD走出了过去拿不出旗舰卡的尴尬与阴霾,夺取NVIDIA最高游戏宝座只能交给下一代Navi去做了。RX Vega能坚守阵地,提高市场占有率就已经是属于AMD的胜利。从测试结果来看:讯景RX Vega 64性能已经让大多数人满意,风冷版就能与GTX 1080持平,而水冷版超越GTX 1080 6%,与非公版的GTX 1080差不多,还是很不错的。从温度功耗来说:涡轮扇压制Vega 10大核心还是很勉强,如果你不在意金钱,强烈建议你买水冷版,性能更好还更加凉快。功耗已经成为AMD显卡心中的伤疤,不同于AMD锐龙处理器功耗有着优秀的表现,AMD RX Vega显卡还是迈不过去,平均满载286W起。至于售价上,讯景的RX Vega 64水冷版5699元,普通风冷版4899元,价格确确实实偏高了,毕竟作为新品发售,AMD也不希望一直打价格战,都是在尽力提高利润。而且AMD还联合京东进行Radeon Packs大礼包活动,在8.15-9.30期间购买指定型号,即可以获得2500元代金券,可以购买CPU、主板、显示器使用,优惠力度还是挺不错的,就看个人需求。不过大家都喜欢说AMD显卡战未来,没错,AMD以往会不断通过新的驱动为显卡注入鸡血,提升性能。但是从最近两次重大驱动更新来看,主要任务以添加功能为主,性能提升并不明显,AMD还是加把劲吧。总而言之,AMD RX Vega 64显卡性能足够了,但功耗上存在过高,定价不太亲民的问题。意味着AMD显卡未能完全取胜于GTX 1080,致胜NVIDIA的历史性任务又交到了下一代Navi显卡的身上。
本文读者还喜欢
2年前的1080? 合着年7月就上手了
已有1次举报
浅蓝幽陌&初中生&: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等I9-7980XE出来线程撕裂者也要被碾压的节奏。农企双线作战感觉能拼此旗舰,然后打价格战是唯一的生存手段~~ 农企真心吊,我选英伟达
22:11 已有2次举报
说的好像要买7980XE一样 哈哈哈哈哈
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等I9-7980XE出来线程撕裂者也要被碾压的节奏。农企双线作战感觉能拼此旗舰,然后打价格战是唯一的生存手段~~ 农企真心吊,我选英伟达
已有2次举报
游客:不能,1080的频率几乎已经榨干了
16:08 已有1次举报
好消息啦,国内已禁止虚拟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也会查封。 矿难要来了?
已有2次举报
水冷版在dx12 游戏下最多才领先1080 12%,还是非公1080,哪来的勇气摸1080ti的屁股
已有1次举报
绝零散热也不是1080ti的对手
已有1次举报
加液氮或许能摸到1080ti公版屁股,哈哈
已有1次举报
风间月&小学生&:就算你有钱你也买不到这货,out of stock
00:16 已有1次举报
有钱人买来好玩的,不追求便宜,追求普通人没有的东西
已有1次举报
不能,1080的频率几乎已经榨干了
已有1次举报
就算你有钱你也买不到这货,out of stock
已有1次举报
mulair&大学生&:游客:不管出于何种理由拿公版当借口也好,用vega 64家族中最强性能的水冷版(今后也一直会是)来对比1080家族中性能最差的1080 fe都是极度不公平的
11:29 已有1次举报
没觉得不公平,只是觉得好玩,憋了一年的大,还只是仅仅和老黄家去年的卡打了个互有胜负。。。伤了多少忠实A粉的心,估计瞬间会带动1080等的销量。
好意思拿顶级水冷版打涡轮散热的1080公版,丢脸不,做评测也不是你这个做法,老外几乎所有媒体的测试结果水冷版仍然弱后普通1080非公,如果1080也上水结果又是怎么样,rx vega这个卡在国外都被喷惨了,连reddit的amd板块都没人洗
08:00 已有1次举报
mulair&大学生&:这个倒是没啥,毕竟都是公版嘛,可以接受,但是性能差距基本可以忽略,而价格和功耗简直秒1080两条街,这才是众多DIYer难以接受的,憋了这么久的大招发现太鸡肋,没体现出新技术和后发优势…
10:03 已有1次举报
游客:666,都是公版这话也好意思说出口,日后你能找出任何一款vega 非公在性能上吊打这个上水公版算我输
10:10 已有1次举报
mulair&大学生&:别激动,就像TITANX一样,只有公版啊,买回去换水冷套件超频另算,这种情况我们姑且算它为公版好了。
10:53 已有1次举报
游客:不管出于何种理由拿公版当借口也好,用vega 64家族中最强性能的水冷版(今后也一直会是)来对比1080家族中性能最差的1080 fe都是极度不公平的
11:29 已有1次举报
没觉得不公平,只是觉得好玩,憋了一年的大,还只是仅仅和老黄家去年的卡打了个互有胜负。。。伤了多少忠实A粉的心,估计瞬间会带动1080等的销量。
已有1次举报
游客&博士&:游客:有关FP16加速的更多消息即将推出。n吹必须闪闪缩缩做人。id Software , Ubisoft , Codemasters , EA BioWare 已上船
它同RX Vega 64在DirectX 12就有天生的优势一样 , n吹不能用它的嘴来改变的
14:22 已有6次举报
自己去A吹论坛逛一圈再来黑,黑的一点水平也没有
1080的TDP我记得是180W吧,实际上除了索泰PGF这种无脑堆料的能达到280W,各家普通非公1080的功耗都在220W左右。而以后出的非公风冷Vega频率必定向水冷看齐甚至更高,单卡功耗破400W不是梦
22:11 已有1次举报
游客&博士&:你说话还算在理,一般人不会理解的,意思说现在1080公版落后vega一些,那么你要1080超到能到vega的性能确实要跑上280W的或者250W,实际功耗的优势不是那么大
22:22 已有3次举报
游客:对不起哈,超能评测索泰1080timini的平均功耗是255w,性能不输公版,你vega拿头比能耗?
23:01 已有1次举报
游客&博士&:别哈哈了,1080 超10%不到的性能要跑上250W以上, 1080TI要跑10%不到的性能要上380W,这里只是说明个问题
00:52 已有2次举报
Aultimate&等待验证会员&:我快分不懂你究竟在不懂装懂还是懂装不懂误导别人 第一 什么10% 究竟是在什么基础上加10%才得出380w这样准确的数字 计算超频功耗性能的最基本也是要用超频的频率吧 另外380w这肯定不是一個随便就能超出来的数字 就连超频到极限2075mhz的九段也只在某些峰值时达到这功耗 以下是非常随便一张非公双风扇的MSI 1080ti Gaming X的评测 即使在极限超频至2050mhz 峰值也只在350w上下 平均功耗只达330w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msi-geforce-gtx-1080-ti-gaming-x-11g,5036-4.html ...
01:22 已有1次举报
Aultimate&等待验证会员&:电压 频率 散热规模什么都不提 究竟380w何来?
01:33 已有1次举报
游客&博士&:华硕早就出了一个破解TDP限制的bios了,就是这样来的甚至到了400W。这里就说明到了一定值功耗不再好看,没什么好吐槽的,你要vega功耗好看自己降频也是可以的。
09:42 已有3次举报
mulair&大学生&:问题是降频就干不过1080了,谁功耗大都不好看,但是这次amd的平衡点太差,功耗可以的话就干不过1080,而干过1080吧,功耗又太大,所以才蛋疼,而且因为hbm2成本太大,价格也没有优势……
10:17 已有1次举报
游客&博士&:现在的人还没有承认 现在的游戏根本没有对应的优化,当然你可以说我不可能买个显卡等优化,但是如果技术不进步,难道还继续停留DX11 还继续停留渲染一些不可见的图形? 大概新主机到来才见得出效果了。现在不可能让游戏为了新卡大改 反正能跑到1080的性能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
11:08 已有2次举报
游客:问题是性能只是略强且功耗高不少,还卖得比1080贵,还晚了一年多,除了信仰外完全看不到市场前景在哪里。晶体管用到新技术上等新游戏用?amd能保证他支持的新技术就是以后游戏开发的主流么?特别是如果Vega销量一般的情况下,明年伏打性能又涨一截出来后,游戏厂商是倾向选择n的技术还是a的技术?
11:40 已有1次举报
游客:PS4 Pro 已经原生支持FP16 rapid packed Math 游戏厂商是倾向N的技术还是A的技术? 已经有答案了
F1 2017 Will Run At Checkboard 4K, 60FPS On PS4 Pro, Packed fp16 ALU Benefits Also Revealed gamepur.com
Mass Effect Andromeda PS4 Pro – Dev Explains Benefits of Checkerboard Rendering, 30% Improvement Due To FP16
gamingbolt.com
mulair&大学生&:主机游戏和pc游戏能比?喝多了这是?
游客:pc游戏是 主机游戏移植过来的,
你看看有多少游戏的不是从游戏机移植过来?
现在,索尼的第一方游戏均针对FP16进行了优化 , 在未来,大多数第三方游戏开发商都将针对FP16进行优化
id sofware will optimized for Ryzen and Vega
Codemasters will Optimized for FP16 , EA Frostbite 3 will optimized for FP16 Bioware Anthem will come to PS4 Pro
n吹要做什么? 鼓励游戏开发者留在DX11上?
mulair&大学生&:要点脸不要,你说的那是日系独占游戏好吧,其余你见啥是直接从PS移植过来的?
12:43 已有1次举报
游客:有关FP16加速的更多消息即将推出。n吹必须闪闪缩缩做人。id Software , Ubisoft , Codemasters , EA BioWare 已上船
它同RX Vega 64在DirectX 12就有天生的优势一样 , n吹不能用它的嘴来改变的
14:22 已有6次举报
自己去A吹论坛逛一圈再来黑,黑的一点水平也没有
已有2次举报
mulair&大学生&:这个倒是没啥,毕竟都是公版嘛,可以接受,但是性能差距基本可以忽略,而价格和功耗简直秒1080两条街,这才是众多DIYer难以接受的,憋了这么久的大招发现太鸡肋,没体现出新技术和后发优势…
10:03 已有1次举报
游客:666,都是公版这话也好意思说出口,日后你能找出任何一款vega 非公在性能上吊打这个上水公版算我输
10:10 已有1次举报
mulair&大学生&:别激动,就像TITANX一样,只有公版啊,买回去换水冷套件超频另算,这种情况我们姑且算它为公版好了。
10:53 已有1次举报
不管出于何种理由拿公版当借口也好,用vega 64家族中最强性能的水冷版(今后也一直会是)来对比1080家族中性能最差的1080 fe都是极度不公平的
已有1次举报
(你可匿名或登录后发表评论。没有帐号可,或使用和直接登录)
超能网萌萌哒萌新编辑~ (づ ̄ 3 ̄)づ年龄9岁半,别跟我讲道理,没用!
扫一扫右边的二维码
关注超能网微信账号
三八节,氹女王、女神指南
2000元价位手机该如何选?
1000元买哪部手机?
现在市面上有哪些智能音箱可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radeon rx vega m gh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