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F利率下调对经济的影响:紊乱了吗

MLF上调利率预示着什么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冉学东央行昨日公告,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结合近期MLF到期情况,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1年期1070亿,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个BP。央行通过MLF注入流动性,这是为了缓解春节期间流动性天量需求,但是让市场震惊的是,央行竟然在注入资金的同时,提高了MLF的利率,这个操作明显的意味是给资金可以,但是价格可是提高了,尽管这个提高的幅度非常小。央行的目的显然是增加了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成本,MLF类似于再贷款,是央行在外汇转款持续减少的情况下,一个基础货币投放的新的重要渠道,那就意味着央行再贷款的利率提高了。许多市场人士认为,MLF利率的提高还是不能跟存贷款利率提高相提并论,事实上央行最近几年持续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存贷款基准利率限制取消,MLF操作利率逐渐成为政策目标利率。央行也逐渐通过公开市场和再贷款的操作贯彻央行的货币政策意图,更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金融市场杠杆过高,实体经济债务压力过大,为了不出现过于激烈的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央行近几年的货币政策操作更加精细、更加流畅,比如通过公开市场的连续操作实现其意图,逼迫金融市场逐步自动去杠杆,逼迫企业的债务逐渐缩减。更何况,美国经济的复苏表明,从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已经逐渐逝去,欧洲和日本的经济也出现明显的复苏迹象,世界经济总体进入平稳复苏期,而美联储已经在长达2年的周期内加息两次,今年经济数据出现强势,复苏预计加息三次,而特朗普上台的经济刺激经更加加剧复苏势头。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更加强化的今天,美联储的加息对于全球第二经济体的中国压力很大,如果今年美联储加息三次,中美利率将出现非常显著的倒挂,这对于中国的资产价格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具体将集中表现在人民币汇率上。事实上今年央行的货币政策基调被定为“中性稳健”,就是在去年“稳健”的基础上增加了“中性”二字,至少表明今年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是在稳健的基础上稍微比去年偏紧,去年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MLF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此后,MLF利率保持不变,接着在三月份降低了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此后就没有过降准更别说降息。从去年后半年开始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上收紧货币,债券市场利率逐渐抬高,债券市场从牛市彻底进入熊市,这是在中央定调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而今年开年则跟去年反其道行之,MLF首次提高利率,这与去年去杠杆的货币政策一脉相承。当然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和通胀情况看,还不支持加息,这也是部分市场人士否认进入加息周期的原因,但是要实现去杠杆和抑制资产泡沫的目的,央行唯有的工具仍然是收紧货币和提高利率。当然加息周期将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央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从“货币市场隐性加息→MLF利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也不会一蹴而就,但从较长期看加息周期的门槛前腿已经迈进,后退就再难犹豫。央行下调MLF利率至历史最低 是降息前奏|MLF|降息|货币政策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推荐阅读】
  央行下调MLF利率至历史最低 中高等级债券走俏  
  本报记者 李玉敏 杨晓宴 北京、上海报道
  3月16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交易员处证实,中国人民银行当天就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向部分银行询量,并下调各期限利率25个基点。三个月MLF利率下调至2.50%,六个月期降至2.60%,一年期降至2.75%。
  至此,MLF利率降至2014年9月开始发行以来的最低水平。
  受MLF利率下调影响,16日下午很多AA+的中高等级债十分紧俏。“卖家说多少就多少就买了,还有原定的卖盘撤了很多。”有券商债券交易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该交易员称,“最近两天中高等级债券的收益都很低,一级市场比较火热”,“收益率估计继续向下。我们本来的买债计划现在搁置了,不计划追涨了。”
  民生证券固收研究组负责人李奇霖认为,央行通过MLF操作引导和稳定中长期市场利率,未来MLF操作达到一定量级,很可能成为打造中期基准利率的标的,从而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弱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囤积流动性的需求。
  数据显示,2016年2月,央行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1630亿元,其中期限3个月475亿元,6个月620亿元,1年期535亿元;同时收回到期中期借贷便利1100亿元。2月末中期借贷便利余额为13313亿元。
  “下调MLF利率是降息的前奏”
  进入2016年以后,MLF利率调整频率频繁,最新利率已降至历史最低点。1月19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
  债券分析师徐寒飞认为,央行连续引导中期利率回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变相释放结构性宽松和积极降息信号。
  徐寒飞认为,央行MLF续作并下调利率,不仅对冲地方债发行、外占下降和季末资金波动等短期因素。更重要的,2016年宽财政空间较为有限,政府预算收支目标大幅下调,主要依靠政府发债和准财政融资,需要央行维持低利率宽松环境,降低宏观加杠杆的流动性风险。
  对于MLF,最重要的特征是临近到期可能会重新约定利率并展期,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更大,市场一般将其理解为定向降息。
  前述银行人士也表示,下调MLF利率是降息的前奏。“因为近期欧央行的放水,市场的宽松预期已经很强烈了。”
  上周欧洲央行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隔夜存款利率和隔夜贷款利率分别由原来的0.05%、-0.3%和0.3%下调至0、-0.4%和0.25%。同时,还将QE规模从600亿欧元/月扩大至800亿欧元/月,并扩大QE范围。
  货币政策灵活性体现
  至于货币政策的松紧程度,周小川在3月12日的答记者问中也表示,未来还会是采用比较稳健的货币政策。如果国际国内没有大的经济金融风波事件,没有必要采用过度的货币政策刺激的办法来实现目标。
  周小川同时强调,“我刚才说的话也有一个例外,如果国际或者国内有什么重大的变故性的事件,货币政策是要保持灵活性的,要应对各种冲击、各种事件的产生。”
  首席研究员温彬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央行下调MLF各期限利率,降低银行融资成本,发挥利率走廊机制作用,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但不意味着即将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反而在我国通胀有所抬头、美联储今年6月加息预期上升的背景下,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调降空间有限。
  在利率管制放开之后,央行曾经表示,对于短期利率将加强运用短期回购利率和SLF利率培育和引导市场利率,而中长期利率则将发挥再贷款、MLF、PSL等工具。
  3月16日,央行公开市场开展了200亿7天期的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维持在2.25%。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认为,由于逆回购利率的信息信号强于MLF,央行下调短期利率的行动可能仍然较为谨慎。不过,当前官方利率扁平化程度加大,随着人民币币值预期短期的进一步改善,下调逆回购利率仍然是有较大的可能。
责任编辑:张扬 SF159央行开年三次下调MLF利率
  【讯】外媒援引消息称,央行昨日就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向部分银行询量,并下调各期限利率25个基点,若属实这已是央行年内三度下调MLF利率。分析相信,此举是变相释放结构性宽松,并通过MLF操作引导和稳定中长期市场利率,打造中长期利率走廊。  打造中长期利率走廊  外媒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中国央行本次询量将三个月MLF降至2.5%、六个月MLF降至2.6%、一年期降至2.75%,此前分别为2.75%、2.85%及3%。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此次继二月中旬下调MLF利率,时隔一个月后再度下调,且各期限利率均下调25点,品种和幅度均高于对上一次,与目前三个月货币市场回购利率约为2.8%,六个月回购利率约为3%,这次调降后的MLF利率已低于市场利率,表明央行在货币市场中期利率调控上仍是偏宽松。国泰君安分析师徐寒飞明言,开年MLF已三次下调,连续引导中期利率回落,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是变相释放结构性宽松和积极降息信号。  昨公开市场逆回购200亿  民生固收分析则认为,本次MLF操作多为对沖性质,二月份外汇佔款环比减少2278亿元,叠加近期部分公开市场操作到期,央行通过中期流动性投放对沖基础货币缺口,缓解资金面压力。该行还认为,央行正通过MLF操作引导和稳定中长期市场利率,未来MLF操作达到一定量级,很可能成为打造中期基准利率的标的,从而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弱化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囤积流动性的需求。该行关注目前金融槓桿和汇率因素制约短端利率下行,央行主动引导7天逆回购利率下降概率不大。  中国央行昨日在公开市场进行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2.25%,与上次持平。
责任编辑: 大公网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央行六年来首调MLF利率 股市将受两方面影响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浪财经App:直播上线 博主一对一指导
庄股肆虐游资横行 主力有惊天动作
  1月24日,农历腊月27,央行一则消息,让春节前的资本市场躁动了
  今日下午4点13分,央行网站与微博同时发布消息,24日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标题提到加息,可能会带来很多歧义,在传统认识中,一般来说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才是“加息”。而我们为什么把这次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的提升称作加息?原因很好理解。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传统加息作用越来越小,各个银行都有相应浮动利率的权利。因此,央行未来会通过调控“再贷款”的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
  在MLF操作中,央行将中标利率普遍上调10BP,必须要给出的几个标记是:
  一、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
  二、这是央行近6年以来政策利率的首次上调;
  三、央行发出加息信号,货币政策拐点明确,债市正式宣告进入技术性熊市。
  回顾MLF操作利率的历次调整:
  1、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
  2、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
  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
  此后,利率保持不变。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
  1、回看市场如何闻风而动
  今天下午4点多,央行网站公布消息称,今天对22家金融机构开展MLF操作共2455亿元,其中6个月1385亿元、1年期107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95%、3.1%,较上期上升10BP。
  看市场如何闻风而动:
  事实上,在这一消息正式公布之前,今天下午交易时段,债券交易圈里面已经在流传利率上调。但是多数人猜测是,这是针对个别银行的惩罚性措施。即便如此,午后市场已先给出反应。
  一说国债期货:
  国债期货5年期、10年期,早盘涨幅被全部抹去,且创下了2017年年内最大跌幅。截至收盘,十年国债期货合约报97.270元,下跌0.85%;五年国债期货合约报99.095元,下跌0.36%。
二说银行间现券:
  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升幅扩大。10年国开活跃券160213收益率上行8.64bp报3.91%,160210收益率上行11p报3.97%;10年国债活跃券160023收益率上行4.01bp报3.28%。
三说国债逆回购利率:
  交 易所资金紧张态势也在加剧,今天国债逆回购利率大幅飙升。截至今日收盘,沪市收报3.150%,涨幅57.89%;收报 8.015%,涨幅245.47%。深市方面数据更为夸张,收报3.760%,涨幅70.91%;收报4.250%,涨幅 2124000%,没有错,这涨幅逆天了,主要由于昨日收盘利率仅为0.002%。
  2、一直在“降准”,怎么突然上调利率?
  等 到4点13分,央行正式公布消息,MLF6个月和1年期全面上涨10bp,市场一片哗然。竟然是上调利率!此举一出,让交易员震惊不已,各个交易群里都在 纷纷表示疑惑不解。毕竟就在上周,央行通过定向降准再加流动性注入方式,已经投入1.8万亿元,相当于降准2.6次。到了今天,怎么就开始上调利率了呢?
  国 债期货尾盘急跌,很多人在问What happened?其实在央行节前疯狂放水的同时,各期SHIBOR(特别是中长期)不断抬升,信号就很明显了。对于全球来说,特别对中国来说,2017 年实际利率的抬升已经不可避免(可能是主动选择加息,可能是市场利率被动上涨)。
  只是,这一行为还是远远超乎了市场预期,尽管市场对于央行本周收紧资金有所预期,但是远没有触及到上调利率层面。
  昨天和今天,央行公开市场上开展的逆回购操作,逐日缩量,从400亿到200亿元,实现资金连续两日净回笼,显示“临时流动性便利”开展后,央行无意在春节前继续净投放资金。
  明明给出了MLF操作利率上调的四大原因:
  ① 济复苏迎暖春,为政策利率上调提供条件;
  ②短期利率保持高位,政策利率顺势上升;
  ③去杠杆和控制地产泡沫有必要引导利率适当上行;
  ④美联储鹰派依旧,中美利差面临挑战。
  有银行人士分析称,此举有两个意图,一是不让金融机构疯狂加杠杆,体现了调控的精准性;二是代表防御性措施,长期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有网友评论就更为尖刻:央行春节前是给了钱,但却是用加价的办法给钱,就和某专车春节期间加价没啥区别。
  3、快点系好安全带
  从MLF操作利率的历史调整情况来看,日,央行将3个月和1年期利率下调至2.75%、3.25%,1月21日将6个月期下调至3%,2月19日再次将6个月和1年期分别下调至2.85%、3%。此后,利率保持不变。
  此次上调是MLF操作历史上的首次上调利率。面对央行6年来首次的利率上调举措,央行在给市场发出什么样的警告信号?
  债券分析师徐寒飞:
  本 次上调MLF利率,则可能与1月份商业银行信贷放出现历史天量有关,春节效应、“早投放早收益”和去年四季度的信贷投放惯性,可能导致商业银行在年初信贷 投放“高烧不退”,央行释放出利率上调的信号,是为了引导商业银行预期,以警告商业银行如果不平稳投放信贷或者控制信贷规模,很可能将面临更为剧烈的调 控。
  中金固收分析师陈健恒:
  在 央行上调MLF利率之前,整体货币利率曲线已经十分陡峭。因此,央行MLF利率上调10bp本身更多是一个信号指示意义,而不一定会导致目前货币市场曲线 更为陡峭,毕竟“临时流动性便利”不需要抵押券本身就是在缓解流动性结构性问题的。上调MLF利率和“临时流动性便利”实际上体现了货币当局在调控思路上 更为精准且明确。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迟来的货币市场加息,货币政策拐点明确,新一轮债熊开启。
  中信证券明明:
  中 国政策利率是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从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引 导关系来看,在外部汇率求稳和内部去杠杆的环境要求下,当前的货币政策正通过加强1年期MLF利率基准作用的方式来调节货币闸门。
  高华证券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玉:
  中国应该收紧货币政策,因为在加速通货膨胀过程中出现过热的迹象。随着政策制定者在价格上涨和稳定增长之间的撕裂,企业贷款变得太便宜。公司的实际利率(贷款利率减去生产价格上涨)已经是6年来首次转为负数。
  上善若水基金投资总监侯安扬:
  MLF 利率上调,这是几年降息周期里面都没有过的,让国债期货大跌。换成央行的视角,当前内忧外患,首要保证外汇储备不出事,很难再顾及到国内流动性宽裕,这和 抑制资本外逃、抑制资产泡沫目标相抵触。利率上调,让过去几年受益于流动性宽裕的资产价格承压,这包括股票、债券、房地产。系好安全带。
  4、股市债市房市请系好安全带
  一说债市:债券市场进入技术性熊市
  对债市而言,政策利率近六年以来首次上调,加之考虑到去杠杆仍在路上,美联储渐进加息也是一致预期,债券市场不可避免的进入技术性熊市。
  从 政策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引导关系来看,在外部汇率求稳和内部去杠杆的环境要求下,当前的货币政策正通过加强1年期MLF利率基准作用的方式来调节货币闸门。 考虑到此次上调MLF利率的结果,中信证券把10年期国债底部约束提升为3.1%,中枢提升到3.4-3.5%左右,并判断债市整体将呈现持续波动且振幅 扩大的态势。这也符合我们对2017年债券市场“中枢上抬、波动加剧”的判断。
  对于未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九洲证券邓海清表示,央行大概率会上调,符合“货币市场隐性加息→MLF利率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的路径,即逐渐从隐性收紧到显性收紧,这将对债券市场造成长期的压力。
  二说房市:抑制房地产泡沫
  明明指出,近期国内房地产市场又出现走热迹象,一线城市房价再次出现上涨势头,结合去年12月份信贷数据仍然较多和房地产投资再创新高,货币政策有必要通过适当引导中长期利率上升,抑制房地产泡沫。
  三说股市:去杠杆将影响股市
  广 发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分析认为,MLF操作利率上行,一是怕你们乱想。前期临时降准又被部分乐观的市场人士理解为放水,那我就干脆形成事实上的‘加 息+降准’对冲一下。二是怕你们乱来。1月信贷如果再3万亿,全年实体去杠杆的基调将破坏无余,于是就提升一下关于借贷成本的预期,警示一下。
  此次“加息”带来的资金面的变化,也将对股市带来资金层面和心里层面的冲击。
  5、2月份资金紧张或更加突出
  春节后银行间市场将迎来2万亿资金到期洪峰,央行的态度仍决定着节后资金价格的走势。如今,央行6年来首次加息,节后资金势必压力重重。
  据 截至24日的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货币市场将合计有高达18150亿元的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其中,逆回购到期量为16100亿元、 MLF到期达2050亿元。此外,央行上周五宣布定向进行了“临时流动性便利”操作,虽未透露规模,但期限为28天,也将于2月份到期。市场人士预计,仅 上述三项累计就或已超2万亿元。
  与 此同时,今年1月新增信贷有望刷新去年同期创下的投放历史纪录。去年1月新增信贷2.51万亿元,创单月信贷投放历史纪录,今年1月有望刷新这一纪录。就 在央行6年来首次政策利率上调的同时,多位银行业内人士也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的信贷额度已经受限,没有继续放贷的空间了。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利率下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