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和华为手机哪个好比华为好用,为什么卖的却没那么火

红米手机 &
神仙级手机控
楼主的荣誉
扫码下载App一键签到 升级加速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贵的华为,都不买便宜的小米
&来自移动端
扫一扫!手机看帖更爽
为什么那么多人选择贵的华为,都不买便宜的小米
5-24 12:14今日头条查看原文
据外国电子产品市场调研公司Trendforce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了2.92亿台,较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8.6%。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趋于饱和,三星、苹果迅猛势头不再。虽然如此,国产手机品牌出货量以及印度等新兴市场手机需求仍在稳步提升。
国产智能手机16年第一季度出货量突破1一台,首次超过了三星和苹果的出货量之和。华为荣升第一,小米跌至第五。然而华为与小米这对老冤家今年的竞争才刚刚开始。据悉富士康已经削减了小米10%的代工量,而在贵州为华为建立了新的代工厂。小米手机销量大幅下降也预示着它将面临自14年以来首次寒冬。与此相比,华为每年都在稳步增长,如今又重回国产第一的宝座。
说起华为和小米,作为国产智能手机的两大领军人物,人们买手机之前会经常把两者的产品放到一起对比。不过由于诸多原因最后很多消费者毅然选择了华为。
1、产品定位
华为与小米都采用了双品牌的战略,而且都取得了成功。华为用荣耀来对抗中低端的小米品牌,华为主攻高端市场,而小米的红米只能走低端路线。小米曾经想凭借多款产品冲击高端市场,例如小米note,但定价高不一定代表产品定位就高。小米的宣传以及营销总是给人一种廉价的感觉,这种思想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华为凭借Mate 7一炮成名,高端、商务、优质让人们看到了除苹果、三星之外的另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华为在产品设计上也确实比小米高大上很多。
2、创新与专利积累
在2015年里,华为申请专利多达9000多项。其中中国通信专利申请数量为3216件,全年研发投入资金596亿元。在欧洲专利申请排名中,华为以1953件位居第四,而在数字通讯领域,华为以1197件专利申请排名第一。诸多专利让华为的产品更具看点,同时也成为了用户为华为手机埋单的点。专利积累的同时华为也在努力创新智能手机方面的设计,例如其最新推出的P9,以独特的双摄像头卖点傲视3000元价位的产品,销量连续走高成为一枝独秀。华为更是有独立研发的海思麒麟系列芯片,光这一点,也是小米无法企及的。
2014年小米专利获得数仅为3项。据了解,小米在2015年内的专利数已经增长到了近4000项,不过截止到2014年华为的累计专利数已经为38825件,其中90%以上为发明专利。不知道小米看到这个数字之后做何感想。就连今年发布的旗舰产品小米5,其宣称的十余项黑科技,稍微懂行的都知道这些其实早就是别家玩剩下来的。
3、营销推广
说到手机营销,那小米可以称得上是鼻祖。曾经红极一时的营销手段都是小米发明的,而现在许多厂家还在玩小米玩剩下的东西。不过过度的超过以及饥饿营销模式还是为用户带来了不少负面情绪,例如产品的虚假宣传以及买不到产品都是一件头痛的事。相比小米,华为则显得稳健踏实的多,一步一个脚印,让用户用到好的产品是华为的理念。
2016年对于小米是一个拐点,如何把握好机会扭转局势是小米的当务之急。小米想凭借小米5冲击高端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了,它与华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而华为则需要进一步稳扎稳扎,独立拓展海外市场。
扫描二维码,手机查看本帖
·来自移动端
14:43:41华为质量真不好,用过一次没有印象。。。。我用2个华为质量都很好,用2个小米红米质量都有毛病
小米的颜值有待提高啊!
·来自移动端
19:24:44喜欢小米系统,国内最好的系统也不好用,毛病太多
·来自小米手机5
喜欢小米系统,国内最好的
小米的问题是产能不足,想买的人买不到,等不及的就都去买别的了,用惯了别的基本上就告别小米了。
蚂蚁拉坦克
17:08:40本人两部华为,一个是荣7,另一个是mate8,一个360N4,一个红米note3,一个米4,360不错,我撑360
小米如果能解決 &想買買不到的這個問題誰輸誰贏還不知道
从做工看,还是华为略胜一筹,小米的手机货源不足,买不到,有毛用?
如果没有AMD,那么Inter。。。。。。
·来自移动端
蚂蚁拉坦克
17:08:40本人两部华为,一个是荣7,另一个是mate8,一个360N4,一个红米note3,一个米4,两个小米红米不同程度有毛病,所以买了其它品牌子
·来自移动端
蚂蚁拉坦克
17:08:40本人两部华为,一个是荣7,另一个是mate8,一个360N4,一个红米note3,一个米4,错了,应是米4C
·来自移动端
本人两部华为,一个是荣7,另一个是mate8,一个360N4,一个红米note3,一个米4,
没有小米这种搅局者,现在华为会卖这么便宜?
·来自移动端
产品控制上华为肯定更牛逼,实力在那摆着呢,但小米走低端也无可厚非,毕竟消费者得到实惠。没有小米这种搅局者,现在华为会卖这么便宜?
无商不奸,华为nb了以后各机器性价比全无!荣耀再也看不到4x、6p那样有诚意的机器了[坑爹]
华为质量真不好,用过一次没有印象。。。。
我单位就有用华为的,说实话,只感觉贵了,看了,还真没看出高大上,而且同时买了两个,3个月,就有一个摄像头坏了。售后返厂修好了。但那客服说话冷冰冰的,全是套话。一点都不热情!
·来自红米NOTE 4G版
华为走势第一,是价格要提升的节奏吗
·来自红米手机1S
华为全世界都有…
京ICP证110507号 京ICP备号您的位置:
小米的营销这么牛,为什么干不过OPPO和vivo?
作者:小云子
  一说起小米,几乎所有人都能立刻想起一大堆时髦的营销词汇:粉丝经济,爆品战略,饥饿营销,口碑营销,互联网思维等等...
  当然,还有雷军那句著名的:“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时隔五年,虽说小米早已起飞,公司规模也越来越大,不过如今的它却没有前些年飞得那么自在了。
  从多个研究机构的数据报告来看,小米手机在2016年的销量下滑超过30%,其国内市场的销量排名也从2015的第一滑到了2016的第五,分别落后于:华为,OPPO,苹果和vivo。
  华为和苹果就不多说了,2015年小米跟它们的差距并不算很大(甚至说不好华为和小米谁才是2015的第一…)。
  反倒是OPPO和vivo,当初的销量几乎只有小米的一半。
  2015国内手机销量情况(数据来源:IDC)
  而如今,OPPO与vivo这两个步步高还真就“步步高”了,分别排到了第二与第四,瞬间反超小米。
  2016国内手机销量情况(数据来源:赛诺咨询)
  那么,人们口中的“互联网营销之王”——小米,为什么今天会输给OPPO和vivo这两个“老实的孪生兄弟”呢?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ps,苹果就不说了,洋品牌...而华为本来就和小米差距不大,并且资历老,多方位发展,所以就简单提一下,主要分析小米和OV这两组极端案例)
  1.名字的因素
  2.线上vs线下
  3.性价比vs功能诉求
  4.生态vs聚焦
  5.进军高端市场
  一、名字的因素
  虽说小米与OV的用户定位并不完全一样,不过有一点是相似的:用户们不希望让别人觉得自己买了个相对便宜的手机,从而被认为是个屌丝。
  针对这一点,OV的“用户体验”可谓是做到了极致。
  也许你不会相信,在三四线城市,或者那些经济不算发达的地方,有接近一半的被访者都认为OPPO和vivo是洋品牌。(甚至大部分人都搞不清楚它们二者到底有什么区别...)
  OPPO和vivo都将自己的英文名作为“金字招牌”,印在招牌上,刻在手机上。而对于其真实的中文本名,就算去他们的官网也很难找到…(透露一下,其实它们的中文名分别为“欧珀”和“维沃”)
  这是由于一个普遍认知的存在:洋品牌往往更高端(或更时尚),用起来也更有面子。
  虽说这并不是多高明的招数,但的确屡试不爽。关于这一点,TCL,AUX,BYD,Galanz,Foxconn,Meters/bonwe,Midea和名创优品显然深谙此道。(ps,它们都是中国企业或品牌)
  当然,小米的Note和Mix,以及华为的Mate,它们都是两家公司的高端机型,之所以要采用英文名,很难说不是出于这种考虑...
  只不过,小米的主打机型并不是Note,而是小米和红米系列,而这两个名字无论是谁听了都能明白:这是国产机。(当然,米粉们肯定不会在意这个问题)
  二、线上vs线下
  2016年,小米在国内线上的销量占其总销量的74%,排名第1;而OPPO与vivo的线下销售量占其总量的96%以上,排名第1和第3;华为发展最为全面,线上线下都排第二。
  2016国内手机线上销量情况(数据来源:赛诺咨询)
  2016国内手机线下销量情况(数据来源:赛诺咨询)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极端的情况?
  其实,这还是跟小米与OV的整体策略有关。
  一方面,小米主打的用户群体比OV的更年轻:
  对小米关注最多的网络用户集中于24-30岁;
  数据来源:FooAds
  而对OV关注最多的网络用户集中于31-40岁。相比之下,年纪较轻的用户对各种网络信息的接受程度明显高于年长的人。
  数据来源:FooAds
  另一方面,根据这群年轻用户的经济和性格特征,小米主打的高性价比和粉丝经济的策略也使得线上渠道成为最佳选择,这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小米在线上抢先建立的渠道优势,以及因渠道优势带来的成本优势,其实都是暂时的。
  小米刚出道的时候,华为等老牌的手机厂商主要是依赖线下庞大的经销商,它们不可能因为看到小米成功了,就立马将所有的资源都挪到线上,这样会严重损害经销商们的利益。不过,它们也不可能对线上的市场完全弃之不顾,一旦时机成熟,早晚会出手。
  如今,且不说华为也能在线上市场呼风唤雨,就连比小米出道更晚的乐视手机,也能跟着在线上火一下...
  如果说当初小米的成功主要是依赖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那OPPO与vivo今日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赖于线下渠道的抢先优势。
  据统计,OPPO与vivo在全国各有超过20万家实体店,再偏远的城市和乡镇都能找到它们,这是华为与小米不可能追得上的。而这些偏远地区的各种资源(比如信息和交通)的流动速度都相对较慢,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与一二线城市有所不同,所以,OPPO与vivo就能很好的抢占先机。当然,这种优势也只是暂时的。
  三、高性价比vs明确的功能诉求
  一直以来,小米一直主打“超高性价比”的旗号。一个一两千元的手机,伴随着数不清的“黑科技”,还整天嚷嚷着要跟别人比跑分,秀配置…其实就是为了突出两个字——实惠。
  虽然这些营销手段的确值得所有的小品牌学习,但“实惠”这个词其实是非常模糊的,这跟“自由”与“民主”类似,含义很多。事实上,又有哪家手机厂商会说自己的产品不实惠,或者性价比很低呢?尤其是当大家都学会了“互联网卖手机大法”之后…
  反观OPPO与vivo,一直将自身定位于“拍照手机”与“音乐手机”,其“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与“前置2000万,柔光双摄”的功能诉求也非常明确与独特。
  而当一个行业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产品的特点或销售主张越独特,就越有可能脱颖而出。就像苹果与华为:如果你想体验IOS系统,那就买苹果;如果你想要商务手机,那就买华为。
  四.生态vs聚焦
  雷军一直有一个梦想:虽然小米手机销量很好,但并不指望靠手机赚钱,而是靠手机背后的互联网生态。
  “互联网生态”这个词,也是随着小米的成功才逐渐成为热词的。那时候,好像只要谁说自己的公司在做生态,其估值都能翻好几番…
  当然,雷军也一直在实践自己的梦想。如今,我们不仅有小米手机,还有小米手环、小米盒子、小米净化器、小米电视和小米笔记本等等...
  不过,产品的扩张势必导致营销的失焦。除了要照顾手机业务,小米还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和资源分配到其他业务上。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品牌和产品在社交媒体上的声量中很直观的看出来。下图依次为小米,OPPO,vivo,华为在社交媒体的声量:
  数据来源:FooAds
  以上的声量,仅仅是针对这几个品牌,而非特指其手机的声量。
  如果我们把“手机”添加到核心关键词中,就只能看到和手机相关的声量:
  添加核心关键词——手机
  数据来源:FooAds
  看出来了吧:
  与“手机”相关的声量,只占“小米”所有声量的37%;(37%=×100%)
  而OPPO与vivo则高达71%与70%;
  就连财大气粗的华为都是49%。(其实这个值应该是暂时偏高的,毕竟为国争光了,媒体上少不了对华为公司和任老总的曝光…)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OV的成功,与它们对手机业务的高度聚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其实,对于小米的失焦,早在前两年,也就是小米最顶峰的那段时期,特劳特的大弟子——中国区的邓德隆先生早就发过话:“小米再不回归初心就很危险。”
  可是,当时血气方刚的小米又怎么听得进去呢?还是要继续玩生态...
  所以,即使小米在2016年一共推出了18款新手机,也敌不过只推出了9款新机的OPPO,与13款新机的vivo...
  五.进军高端
  目前,无论是小米,OPPO,vivo还是华为,都在向高端手机市场进行延伸。华为已经基本成功了,就不再多说,个人认为,与小米相比,OV更应该努力在中高端市场抢占一席之地。
  原因很简单,目前它们还可以依靠庞大的线下渠道去占领偏远的乡镇市场。但是,世界越来越平,资源流动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当这些地区的人能很方便购买到其他牌子的手机(比如华为)时,那又该怎么办?
  希望OV不要步了非常可乐的后尘...
  至于小米这个品牌,还是应该继续保持“超高性价比”的策略为妙。毕竟,这才是当初使它成功的根本。
  注:本文标题中的“营销”,更多是指狭义的营销推广。事实上,产品,渠道,推广和价格都属于营销的范畴。另,与手机上游渠道相关的内容就不涉及了,篇限。
(转载请保留)
您刚刚看过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为什么很多手机店员都说小米华为不好用而推荐OPPO?为什么很多手机店员都说小米华为不好用而推荐OPPO?主要的原因是oppo的每台的利润比较高,而小米都是高配低价的,也就是说小米的利润太低了,对于门店来说卖小米手机容易亏本,而OPPO不一样不仅仅利润,而且OPPO对于门店也会有很多的照顾政策!OPPO主要是广告打的特别响,而且在中国的门店特别多,在年轻人中地位很高,它的手机特别轻薄,更加符合现在年轻人时尚的心理,价格相对于来说比较贵,但是我们年轻人喜欢了也是没办法的。在配置方面OPPO做的很一般,基本上都是高配低配,普通人用也够了。小米主打的高配低价,对于一些爱搞事情来说,这个品牌的的手机是很有可玩性的,它可以发挥很多的游戏的性能,能让你折腾手机的同时找到无尽的快乐!但是,他给予门店的利润太少了,而它本身也就是小米公司,经销手机主要都是是通过互联网的,本身就省去了门店和员工的钱,所以手机的成本也就低下来了,自然给予普通门店的就少了,而店员就会推荐OPPO!实际上小米的系统做的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好,而且它的可用性方便性特别高!开机速度和游戏的优化也是特别好的,但是唯一的硬伤就是太难看了,有点拿不出手的感觉,很容易没有面子!目前来说,用OPPO的都是年轻人,一般的老人都不会选择智能手机,而OPPO公司就是发现了这么一点,所以做出了迎合年轻人的手机,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是许多店员推荐OPPO不推荐小米的原因之一吧。实际上选择手机只要我们自己喜欢就好,何必在意别人的看法呢!因为售卖oppo拿到的返利比较多,所以肯定要推荐OPPO对吧。这个利润差距主要的原因在于它们销售渠道的区别,小米和华为大部分走的是线上出售特别是小米基本都是走的线上就是网络销售,很少有在城市开的实体店,那么它的利润就会很低的,因为中间没有什么代理这个大家都知道代理吧,一个接一个派下去再从中间收取一定的利润导致了价格的差距,而小米就比较直接了,基本是直接到达店里的,并且这个小米手机的利润本来就低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价格注定利润有限的,卖出去可能就赚一点。如果卖一台oppo的钱等于十台小米,那么肯定要先去推荐oppo,只要你卖一台就比费口舌卖十台小米省事啊。小米手机和华为很多的机型在实体店没有的,小米和华为的手机机型可以说是很多的,更新也比较快实体店很少会有都备货的,除非是专卖店。但是现在的手机店基本都是贴的oppo和vivo的牌子,大家都是知道的。那么店员肯定要推荐你机型比较齐全的产品了,除非购买的人是对手机产品不知道情况的。其次就是价格问题,去实体店买手机的大部分只是说大部分是不了解手机行业或者年纪有些大不太懂网购的人,这个是没错的吧。oppo价格大约是两千到三千,而小米很少有过2000的那么在老一辈人的脑海里就是便宜没好货,所以这个价格反而要更好推荐一些,因为便宜的话也不是很容易推荐出去,比如推荐个千元机的红米note4X,手机本身是很不错的。但是很多人就会认为便宜的不够好,那不如推荐价格中庸的oppo。当然是因为钱啦,众所周知,小米,华为主打的是线上,也就是网络渠道,你没见过,遍地的小米、华为专卖店吧,而ov这两个手机厂商,主打的就是线下实体店,在我的家乡,无论走到哪里,ov的广告遍地都是,无论走到哪个手机店,你都能看到,ov的手机都会放在最项目的位置,他们请的代言明星也是当下最火热的,最受当下年轻人喜欢的明星。小米、华为既然和ov的营销方式不同,那ov怎么能做到,让线下的手机实体店为他们买手机呢,那就是大大让利给实体店呀,不仅给实体店销售提成,还有销售奖励,还提供装修费用,那你说,要是你,你帮不帮他卖手机。在平时新手机的宣传中,小米、华为主打的是硬件,小米的为发烧而生,他们在硬件上的执着,吸引了一大批消费者,每次发布新手机,硬件上都是最好的,软件上也一直对客户很友好,安兔兔跑分,也是一大宣传噱头。华为同样也是主打硬件产品,华为自己的麒麟芯片,一直是华为的骄傲,也吸引了一批消费者。华为、小米都是较高的硬件水平组建的手机,而这些硬件都是很贵的,当手机定价不够高时,手机厂商已经各个渠道的利润是很低的。同样,你见过ov手机厂商在宣传新手机的时候说过他们的硬件有多牛么,他们主打拍照手机,主打最近的火热明星,他们的大部分资金都投给了明星,硬件上一般般,线下渠道利润较大,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为什么推荐给你ov手机了。
上一页&1共3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订阅最新的管理资讯
热点搜索:
热点搜索:
&/&&/&&/&正文
小米与华为——战略在于取舍,而不只是营销策略
[原创]小米与
副标题&&战略在于取舍,而不只是营销策略
作者: robin1123
2016年4月于深圳西丽
版权声明: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并请联系作者:
两三年前,小米手机锋头正劲时,我就预言:小米手机迟早要败于华为手机。为什么?判断的思路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注意:本文讨论的并不是,而是战略取舍;
讨论的也不是产业,因为只涉足了2个品牌&&只是聚焦于讨论两个手机品牌;
更不是讨论两家企业:小米这一品牌覆盖多款产品,试图构建生态;华为集团以电信基础设备起家,兼顾软硬件,对于这两家企业,我个人都很喜欢。)
当时,小米手机已连续数个季度销量在国产手机里排名第一,大有超过苹果三星之趋势。为什么我还要说华为手机胜,小米手机会屈居其后呢?
开始进入正题之前,先讲一个自己经历过的一个生物现象:
小时,生活在小城郊区,家里祖上房产有200平米的院落,形状不规整,绕房子三面。于是,父亲在院内种植一些花花草草,其中,有款一年生的叫&五角星花&,花瓣五角,颜色鲜红,跟红军的帽子上的五角星非常像。种子是找人家要的,次年春天种下,夏季开花,秋天结果,我们保留十来粒种子晾干,第三年春天再种&&but,春天时,我们没撒种子的地方,也长出一批小芽儿,存活一年,花开各色,&&记得第二年只有红色,到了第四个年头就会有黄色、米黄、水红、鲜红、深红、白色的五角星花瓣&&
有一年,植侏数量骤增,我们撒的种子数量只比上一年略多几个,但自然界是很有意思的,没有留种的/自行发芽的占了98%以上,于是,这一年的春天有无数个绿芽,夏天则花满院落,非常好看。于是到了秋天,我们就讨论说,&唉呀,我们年年留种子,年年都有自己发芽的,而今年这么多数量,明年肯定也会有发芽,所以,我们今年就不留种了吧!&
次年春天,一株五角星花都没发芽。
后,年岁稍长,同时联想起四川竹子开花一事:竹子是多年生的,一般在开花的次年则成片死亡,在开花之前,竹林也会特别茂盛&&自然界&盛极而衰&的故事。
噢,原来是讲&盛极而衰&啊,你不说我也知道啊,可是,你这段,跟小米有什么关系?跟华为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小米有可能会盛极而衰,难道华为就不会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这样说吧,如果比较一下,小米是快速成为销售冠军,一夜暴发,很符合中国人的捞快钱的梦想的。But,这种快速成为冠军有几大危害与风险。而华为则是稳步增长,慢慢成长为冠军,可以规避很多风险与危害。比较一下这两种战略的取舍,是非常有意思的探究。
当然,我这是一家之言,抛个砖给各位,请各位大神再补充美玉。
二、企业文化决定了产品营销操作的取舍
在讨论所有的话题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思考一下这两家企业在企业文化上、做事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我这里摘几条,供参考(自己写的自己总结的,没经过这两家企业审核):
1. 明星文化:工程师是明星,创始人是名人。
2. 满足互联网消费者:你需要炫酷,我就给你炫酷;你希望有变化,我就一周升一次级;你不喜欢手机背景,我就再提供更多的精美图片。
3. 基于互联网:挖掘互联网的迅速到达、方便、沟通便捷等特点。同时,营造社区,平等待人。对消费者也平等。
1. 突出团队、淡化个人:任正非是个低调务实的人,他不喜欢接受采访,同理,他的企业也不大接受采访,在产品面市之前,很多消息都是处于半封锁的状态(不易被竞争对手察觉)。
2. 满足所有需要手机的消费者:细致分析消费者,不局限于互联网消费群体,着眼点是所有的消费群体,既包括互联网消费者,也包括实体店的消费者。我曾经看过华为内部的一个PPT,这个PPT是讨论创新的,标题我记不太清楚了,意思是说《中国山寨手机的创新》之类的。瞧,他们分析的不是高大上的苹果怎么做,而是说,在中国,为什么每一年,山寨手机销售量如此之大?我们华为就是要夺取这一部分山头,而避开眼下的强势手机品牌。这种战略眼光,非一般人所能理解。这就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蓝海战略&。
3. 加班文化:华为非常可怕的加班文化,实质上是奋斗者文化。
企业文化看似虚无,实则可以透过行为来看本质。
就常理而言,明星文化的最大弊端之一,有如登山,一旦登上山顶,就会产生满足感,但满足感的同时,会产生惰性,人之常情也。
奋斗者则不然,奋斗者更像逆水行舟,时时刻刻具有忧患意识,不进则退,则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明星现象的最大问题还在于:明星具有时效性,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所以,企业采取明星文化的战略,会导致以短期取胜为主,使得短期与长期失衡;而奋斗者文化则规避此点,兼顾短期与长期。
所以,关于短期与长期,平衡者胜,失衡者败。
至于是否密切地跟随消费者的喜好?答案可能是:跟进,在消费者数量较小时,OK;一旦数量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众口难调,反而是老福特讲的那句话不幸成真:当我跑去问一位消费者他需要什么样的汽车时,对方会说:&一匹更快的马。&这也是为什么乔布斯不会在苹果手机发布前去做什么市场调研的原因:消费者不会对没有面市的东西提出真正有价值的建议。
我认为,华为战胜小米是迟早的事,唯一产生变数的,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
三、产品的历史决定了后续战略选择项的多寡
讲完企业文化,下面的分析就很好展开了:
再简要地讲讲小米手机的历史与华为手机的历史&&
小米手机的初期定位:手机性能爱好者的最佳拍挡。
华为手机的初期定位:三大类
(价格维度有三大类&&高中低;
性能/便携维度也有三大类&&1.功能强,牺牲便携;2.方便携带但牺牲部分性能;3.界于两者之间的;
炫耀性消费三大类&&1.屏幕大且符合美学的mate系;2.秀气超薄的P系列;3.便宜但不会给人以粗制滥制感觉的&荣耀&系列)
二者直观比较:
第一回合,小米手机定位将自己定位过于狭窄,产品组合谈不上。华为手机拥有组合拳,
有产品组合的,胜。
第一回合胜出的事例&&
2013年,我需要买部手机,购买之前,比较了华为与小米品牌,毫不犹豫地在京东商城选择了华为。
因为,当时在网店中,也就是亚马逊中国、京东、一号店、苏宁易购这几家,能查到有货的:小米只有2款:小米、红米。价格分别。
华为有三个系列。
某种意义上,华为的三个系列与其推广方式也密切相关,早期,华为手机是借助于运营商的定制机得到大批量的订单。实体店与网店的销售并重。在这种模式下,产品线丰富的手机品牌反而占优势。兼顾多种消费者:注重实惠/性价比的、炫耀性消费的、注重便携的。
而小米手机的70%的销售量是由官网实现的,基于互联网的消费。在网上,宣称自己的理念与定位比较方便快捷,成本接近于零。
第二回合看什么?
看他们的研发重点、研发的顺序。
小米的研发重点:
1. 早期,只研发消费者能看到的部分。
由于雷军以前是写代码的,并不是手机行业的,所以,他开始做手机,选择的优先顺序是&&操作系统用别人的;硬件中的核心&&CPU,用别人的。我也能理解这么做的苦衷。
雷军等于是自己创业,还得拉几个战友,所以,资本金显然是远远不足够的,取舍的结果:先做容易开发的,未来再做难以开发的。一步一个脚印。
很显然,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CPU由外界采购,
好处:这世界上只要出来一款最新的CPU,我都可以采用
劣势:一是利润受到影响,必须支付专利使用费;二是受制于人,他第一年平价供货,第二年要求涨价,我无计可施&&
2. 顺序:先研发小的,后研发CPU这类重大的项目。
3. 由于是互联网社区起家的,所以,小米周边,也是研发重点之一。会有各种衍生品,用一个品牌,减少了品牌塑造的成本。
风险:个别周边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小米&这一品牌的美誉度。
1.& 研发手机CPU&&海思CPU。
CPU的研发有两个部分:硬件部分、操作代码部分。
硬件部分在早期可以暂时委外,操作代码只能自己研发,避免受制于人。
受制于人有三个方面:一是供货的节奏与批量,二是供货价格,三是故障率。
这三者均影响成本。
未来的用途:不只是民用手机,也可用于军-事用途,国防。例如:解-放-军的单兵作-战系统,不可能使用外国人的芯片。
华为的起家,是给电信公司(运营商)提供硬件与软件的,算是从程控交换机起家,逐步将产品线拓展,形成自己既是系统集成商,又是生产制造商。所以,华为做手机也是软硬结合,这一点在早几年,会被评论员诟病,说中国人投资研发CPU,是浪费、重复劳动,因为之前中国人甚至在官方大力支持下上马了不少芯片项目,最终仍是不了了之。&&但是,这类论点忽略了几个前提:(1)华为研发的并不是计算机CPU,而是便携式的手机CPU,其难度相比较而言会小不少;在这一领域,强大的Intel并不占优势;(2).硬件可以代工,但如果软件也委外的话,则专利权掌控在他人手中且自己的工程师没有积累到相关经验。(3)华为本身就是软件硬件都做的。(4)华为在多年的跨国经营过程中,已成功地成为一个专利申请专家,习惯于使用国际惯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一项,很多中国企业不具备这一能力;(5)华为没有上市,所以可以自己根据战略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对研发进行持续高额投入,而不受股东的负面影响。针对研发的持续高投入往往是西方跨国企业的惯常行为,中国的跨国企业恐怕也只有华为是真正说到做到的,所以,这一方面形成了华为手机现有的竞争力,也是力保未来华为手机在掌控自己产能方面的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对中国山寨手机供应商形成一个防火墙。简单点说,小米在软研结合这方面的投入也远低于华为,所以,小米手机终于决定着手研发CPU了&&模仿对手往往是一个轻松的决策,但,能否取得自己期望的结果,则取决于多个方面。
2. 同步进行三个系列的开发:
既有与高通CPU的合作,也有基于自己CPU的开发。
产品系列采取组合拳方式,摸清各类手机的开发路径。
3.手机操作系统:用别人的(安卓)。
不绑定任何预装应用,甚至自家的软件APP都可以直接删除。例如华为商城APP。
而国内山寨手机,虽然便宜,但预装的APP多,且有段时间会悄悄偷跑流量。
4. 华为周边:与手机本身投入相比,不算是华为手机的研发重点。
第二回合,迫于资源的紧缺,小米研发重点不得不选择简易化,所以,依然是华为胜,小米败。
战略的取舍,很显然有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时是迫于无奈。
华为的强大现金流,是小米无法企及的。
而华为能做的事情,也远不止民用手机这一个领域,更是国家战略的体现,有时,我们会忘记一些关联,例如&&民用转军用,军用转民用。
四、定价策略的慎重选择,决定后续战略的难易
小米由于历史上的原因,以中国大陆市场为主,所以海外定价策略我没关注过,毕竟,其全球销量主要是由中国大陆市场支撑。
相比之下,小米的定价不叫策略,只能叫做&一招鲜&,是个点子。点子不等于策略。
华为是一家很有意思的企业。
华为手机的定价策略非常有趣,有些文艺。
如果华为是一家美国公司或日本公司,他的定价做法就很平常(我没有崇洋媚外,理由是: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历时140多年发展经济;欧美是200-300年,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具备这类基本素质了,比较擅长策略性定价)。
中国大陆的大多数企业都在想着捞快钱,或者嘴上说老老实实做制造不想捞快钱,但行为上却免不了急功近利,或定价过低打价格战,目的是为了自己生存或逼死对手。
华为手机的定价策略,可以归纳为三句话:
华为定价策略的第一句话:消费者要的不是便宜,要的是占便宜的感觉!
中国大陆的零售价比欧美的零售价,低1,000元人民币左右。
尤其是华为P系列,采用的是华为自己的CPU。
华为定价策略的第二句话:高毛利产品不打价格战。
华为手机mate系列/P系列的销售,在市场上很难看到打折,或是价格混乱。网店的售价与官网售价完全一样。
因为区别于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山寨手机,华为的价格定位非常清晰。
而小米手机在历史上也是如此,但红米手机一出,则将自己的品牌再往下拉低了一层,以及&不打价格战&在小米而言,则成为历史。因为红米的手机价位区间,导致自己进入了中国山寨手机价位,从而进入红海中撕杀。
与此相反,华为手机因为坚持自主研发,对CPU的坚持,每一次升级都有质的提升,所以,华为手机不降反升,涨价,让消费者觉得华为品牌不同于一般的中国国内品牌。同时,只有在清库存的情况下,才将上一款手机打折降价,让普通民众消费得起。
华为定价策略的第三句话:防守产品一定要打价格战。
三个系列中,华为荣耀系列担任&围点打援&中的阻击任务,是拼了死命也要守住阵地的角色,它是产品组合中的防守产品系列,它生存的目的就是一个:打价格战,如果能夺取份额就夺份额;如果不能,就搅乱当地的价格体系,逼对手降价,对手一旦降价,就意味着对手的净利润的减少,从而消耗对手的有生力量。
从这一行为来看,华为的营销策略、定价策略,胜于小米。
就像我前面所讲,产品的历史决定了后续战略选择项的多寡,而小米的产品线过于单一,导致它的定价策略也很难出新花样。
华为的产品定位呈现组合拳方式,从而可以将荣耀系列定义为产品组合中的防守产品,以此系列来跟竞品打价格战,但其他两个系列获取高额的利润,且以海外市场为高利润的来源,以中国大陆市场则为根据地,获取合理利润,获取民心为重点,利润不是主要的。通过这种组合拳打市场,市场份额、利润兼顾,胜利是迟早的事。
简述之:赚外国人的钱,用它来养活企业,支撑防守产品在低价位市场打价格战,参与竞争并挤占对手份额。
二者相比,长远来看,华为手机胜,小米手机败。
(小米败:是指小米在手机市场上可能会略落后。但是,我并不是说小米的利润会败。因为利润还可以通过周边、APP、手机图片、音乐产品来获取)
(对消费者而言,谁胜谁败不重要,只要物美价廉或物有所值或物超所值就好。有竞争/有的选,比没有竞争没有选择好)
华为是一家很有意思的企业。
华为集团本身就是一家全球化的非上市中国民营企业。
华为手机是华为终端业务下属业务,而华为终端则是华为集团的四大业务群之一。华为终端将于2016年下半年成为独立的子公司。
我们局外人看问题,很容易混淆华为手机与华为集团。但,有时这种混淆也有混淆的道理。例如,集团是全球企业,所以,下属业务单元就可借助兄弟业务单元介绍关系,而这种关系则是快速出口的便捷通路,例如:如果要将手机出口德国,那么,德国对于电子产品、手持终端有哪些政策上的规定?生产制造工厂需要符合什么标准?环保要求是什么?这些,都知道应该去找哪个部门找哪个人去咨询。】
五、工业美学的追求:
二者不相上下,华为略微领先一小步。
&少,就是多&与极简设计,产品的友好性,二者是各有千秋,各有特色的。
用惯了小米的,可能会嫌弃华为;用惯了华为的,可能瞧不起小米。
但我们客观地来看,通过年的竞争,二者互相学习,相互渗透,早期的一些差异点越来越模糊,小米的产品线也逐渐丰富些了,选择也多了起来。
无论是哪款华为手机,你在拆包装时,都会体会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不仅用料少,而且追求环保。
小米手机我没用过,不过我猜测应该也是不错的。
之所以说华为略微领先一小步,主要原因是周边产品的设计与做工。
在比较了小米移动电源与华为移动电源后,我认为在做工方面华为比小米好很多,由此联想到,供应链掌控方面,华为更强势且真正有效,即使设计方面不相上下,但在工业实现上,华为做到而小米做不到,则华为领先。
六、快速成为冠军的风险:
1. 供应链跟不上趟:物流跟不上、生产跟不上、采购跟不上、&&。
2. 售后跟不上:回复不及时、处理方式不满意却没有接听电话或电邮不回复。
3. 过早暴露实力:因为是冠军,所以是众矢之的;因为是快速成为冠军的,所以,是快速地成为众矢之的。一方面是话题制造者,另一方面也是话题的受害者。
4. 改变产品定位之难:
小米的诞生,缘于雷军的精心呵护,雷军自己就是个性能发烧友,所以,他就代表着那个小众群体,也很了解大家的想法。而一旦当他决定成为大众消费品,面向所有的消费者中的擅长在互联网上购物的人群时,产品定位已改变,小众产品变成大众消费品,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变了。而快速成为冠军时,没有留下足够的时间让我慢慢找出规律来,此时,负面的信息一传十,十传百,损耗品牌美誉度,能做的却很少。
如果我是性能爱好者,我可以为了性能,而牺牲一部分体验。
但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消费者,对我而言,手机是通讯工具、刷微信的工具,那么,性能跑分跟我没关系,我只手机它不卡壳就好。平时不出毛病为好。有了毛病能迅速恢复为好。其他的,并不重要。
当然,它越便宜越好。
5. 给竞争者提供学习素材:快速成为冠军,与稳步成为冠军的最大区别在于,后者可以从前者的尸体上踏过,从容地改掉前者的缺陷。
1.华为的核心能力: 擅长使用国际专利包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高额而坚定的研发投入;软件研件结合的能力;制造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2.小米的核心能力:高度的互联网思维;高度关注客户体验的能力【早期的专注于用户的能力,早期客户相对专一,性能发烧友&&其关注点会有趋同;现在的客户种类繁多,众口难调,带来成功的举措未必永远都有效】;打造生态的能力。
最后,预祝两个中国本土品牌,都有各自好的前景!(市场这么大,容纳2个品牌,应该还是很轻松的)&&至于苹果iphone SE,对于喜欢大屏幕喜欢炫耀性消费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我并不看好这款产品,中国人对于苹果的迷恋,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推荐到管理&&&
推荐到生活
推荐标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博主最新博文
你还没有登录,无法回复主题,请首先&&或&
(关联新浪微博帐号)
最具潜力的博客新星
十大热门博文
评论最多的博文
收藏最多的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和华为哪个质量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