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巴跟沙捞越哪一个比较好玩

周边旅游“避雷”指南_新浪新闻
&&&&&&正文
周边旅游“避雷”指南
位于马来西亚沙巴州的仙本那。(资料图片) 沙巴州仙本那的蒙面人士,着装疑似犯罪分子。 菲律宾棉兰老岛的景点。 马来西亚警方与菲律宾武装分子对峙。 泰国曼谷的民主解放碑广场。
  中国驻马来西亚古晋总领馆6日说,马来西亚警方证实,一名中国公民当天在马来西亚沙巴州遭绑。马来西亚警方指认来自菲律宾南部的武装人员制造这起绑架事件。这是上月以来,马来西亚沙巴州第二次发生中国人被绑架事件。这再次给计划境外游的人们敲响警钟:在外如何保障人身安全?遇到紧急情况,应该怎么办?本文将介绍周边几个热门旅游国家的安全情况,经常动荡的地点和动荡因素,以及在外旅游时如何尽可能地降低不安全的指数。(晓诗)
  1 东南亚?马来西亚
  前往沙巴东海岸需谨慎
  动荡地点
  沙巴州各地,特别是仙本那及沙巴东海岸地区。
  安全形势:绑架事件频发
  总体来说,马来西亚大部分地区比较安全,身体袭击事件并不多见。但东部沙巴州近几年人质绑架事件频发。
  本月6日和上月2日,沙巴就发生了两起针对中国人的绑架案件。其中,上月2日发生的绑架案件中,幕后黑手被认为是菲律宾的阿布沙耶夫组织。
  沙巴州地广人稀,治安较差,其东海岸离菲律宾南部很近,菲律宾的武装组织经常过境作案。仅在去年3月、4月、11月,中国驻古晋总领馆就发布了至少三次沙巴旅游预警公告。
  2013年2月,100多名自称“苏禄王朝皇家安全部队”的苏禄苏丹后裔支持者携武器自菲律宾进入沙巴州,向马方索要祖地,与马警方形成对峙。
  原因:领土争议与入侵武装
  沙巴历史上受苏禄苏丹王国控制,菲律宾同马来西亚存在沙巴领土争端,曾因此发生冲突。1963年,沙巴与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合并组成马来西亚。新加坡两年后退出并宣布独立。苏禄苏丹后裔和一些支持者宣称对沙巴拥有主权。
  沙巴州距离菲律宾南部很近,方便菲律宾反政府武装越境到马来西亚“下手”,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阿布沙耶夫”组织。该组织创立于1991年,有300多名武装分子,和“基地”等组织有关联。
  旅游贴士:出游通过正规旅行社
  1.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馆提醒赴沙巴州特别是仙本那及沙巴东海岸地区旅游的中国公民注意人身安全,加强安全防范,行前应注意了解当地安全形势,并通过正规旅行社安排行程,避免前往偏僻海岛或人迹罕至的地区。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报警电话:999)并与中国驻古晋总领事馆联系寻求协助(总领馆24小时领事保护协助电话:1953)。
  2. 当然,在其他地区,包括吉隆坡等大城市,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警惕“飞车抢包”,晚上也不要一个人在偏僻的街道上行走。
  2 东南亚?菲律宾
  赴菲注意远离拥挤地方
  动荡地点
  首都马尼拉和南部棉兰老岛。
  安全形势:偷骗抢绑案件多发
  菲律宾社会治安差,偷、骗、抢、警察恶意栽赃及有组织的绑架勒索案时有发生。其首都马尼拉,更有“亚洲绑架之都”之称。此外,南部棉兰老岛因武装分子盘踞,局势也比较动荡。
  仅在5月上旬,菲律宾就发生了三起针对中国公民的暴力事件。2日晚,两名内地游客与两名中国台湾游客在菲律宾马尼拉市中心以南坐车时,遇到不明人士开枪袭击,其中一名内地游客中弹身亡,另一名内地人左膝中枪。5日,一名中国女子遭马尼拉机场职员掌掴4耳光,被掌掴后押进拘留室。7日,11名中国渔民在南海半月礁遭菲律宾警方拦截。
  2010年8月发生香港游客遭劫持事件,造成10人死亡。
  原因:贫富差距大 政治暴力多
  菲律宾绑架频发,主要原因有三。首先,由于失业率高和地方性贫穷,导致菲律宾整体治安偏差,类似上述同行的遭遇在马尼拉每天都会发生。
  第二,菲律宾引进的西方政治制度与国情水土不服,候选人竞争不过对手,就雇用黑帮杀掉对方,因此每逢大选就有暴力事件。
  第三,菲律宾枪支泛滥,平民手上拥有约七成小型武器及约八成非法武器,且集中在南部棉兰老岛较动荡的省份,在当地,枪械是展示权势的“时尚饰物”。
  旅游贴士:晚上避免单独外出
  1.随身携带护照、酒店名片以及导游的联系方式。
  2.天黑后尽量不要单独一个人走比较偏僻的地方。
  3.不要盲目相信陌生人的话,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4.商场是游客比较多的地方,也是盗窃行为频繁之地,要看管好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
  5.避免在马尼拉人群密集场所长时间停留,尽量减少前往棉兰老岛。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菲使馆(值班电话:-)或驻宿务总领馆(值班电话:3456)联系。菲律宾报警电话:117。
  3 东南亚?泰国
  赴泰不去曼谷集会地点
  动荡地点
  曼谷市民主纪念碑广场、总理府等政府机构附近地区。
  安全形势:示威频发但相对安全
  泰国整体安全形势良好。由于泰国政府局势动荡,特别是首都曼谷近来常有游行示威,示威场面混乱,时而有暴力活动,一般都是有针对性的,对游客没什么伤害,治安相对较好。有关游行示威集会主要集中在曼谷市民主纪念碑广场、总理府等政府机构附近地区。
  泰国旅游部门说,尽管曼谷街头持续不断的反政府示威游行已对赴泰外籍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造成一定影响,但目前曼谷多数旅游景点和购物中心依然维持常态,国外游客入境泰国旅游的安全是有保障的,游客的观光旅游行程基本未受影响。
  原因:政坛纠结于“他信问题”
  反政府示威人员的主要诉求是推翻“他信政权”。他们认为英拉政府贪污腐败、滥用职权,且英拉是他信的“傀儡”,英拉政府是他信的代言人。而支持政府的“红衫军”也会与黄衫军对抗,集会游行表达诉求。
  有分析认为,泰国政治一直处于“分裂”状态。他信流亡海外,却始终没放弃回国。他信是引发泰国政治分裂的关键点,只要“他信问题”没有解决,泰国政治分裂就会持续下去。
  不过,好在泰国是个重视旅游业的国家,在2013年9月设立了首所“游客法庭”,该法庭旨在保障赴泰游客安全,并于每日下午4:30至晚8:30之间接受游客的控诉,包括涉及人身安全的控诉以及服务收费不等。为了支持旅游业发展,泰国政府采取了众多措施,如设立旅游警察等。
  旅游贴士:留意泰国政局新闻
  1.出发前留意泰国政局的新闻和旅游信息,弄清曼谷哪些地区是政府不建议去的。
  2.切勿在公共场合露财,购物时也勿当众清数钞票。
  3.中国大使馆曾于去年11月泰国大规模游行时发出警告,呼吁中国游客尽量避免前往集会地区。
  如果中国游客偶遇集会,不要紧张,离开就行,不要去观望甚至参与,危险还是存在的。
  如有需要,请联系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电话:27(在泰国拨打为:)。
  4 南亚?印度
  女游客不宜独行夜行
  动荡地点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印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查提斯加尔邦、曼尼普尔邦、那加兰邦、特里普拉邦和梅加拉亚邦)
  安全形势:犯罪多针对女游客
  印政局目前较稳定,社会治安情况总体良好,社会犯罪率相对较低。针对外国游客的犯罪主要有抢劫、强奸等,受害人以女性游客居多,发生地点多在出租车和乡村旅馆。此外,恐怖活动及宗教冲突时有发生,恐怖爆炸事件发生最多的地区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日,一名瑞士女游客在印度中央邦城市瓜廖尔附近旅行时,遭到歹徒袭击和轮奸。此时距轰动印度的黑公交轮奸案仅过了3个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此事尚未平息之时,就在19日,一名英国女游客在印度北部住店,遭遇两人企图闯入房间,因害怕遭到强奸跳窗逃走,摔伤腿部。
  除上述地区外,印东北部地区(包括阿萨姆邦、查提斯加尔邦、曼尼普尔邦、那加兰邦、特里普拉邦和梅加拉亚邦)反政府武装活动也较频繁,社会治安状况较差。
  原因:法律对强奸罪处罚轻
  印度对强奸犯的量刑很轻,印度许多强奸案在审理五六年后,案犯一般也就是判入狱2~3年;其次,印度有70%的强奸案是发生在相识的人之间,比如亲戚、朋友或邻居。对此类事件,人们习惯性地偏向施暴者,而对受害妇女的道德意识、着装打扮等吹毛求疵;再者,即使强奸犯被判入狱,出狱后也不会承受太大的社会和经济压力,很容易再找到一份工作。比起受害者承受的损失,罪犯们得到的惩罚明显轻得多。在这种环境下,强奸犯必然有恃无恐。
  还有学者称,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对外开放程度迅速提高,印度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生活越来越西化,整个印度社会正经历一个转型期,而传统道德体系的动摇及西方价值观的冲击是年青一代容易诱发性犯罪的根本原因。
  旅游贴士:避免穿着暴露
  1.穿着简单自然、忌携带贵重物品,避免穿无袖上衣、短裤、迷你裙(长及脚踝的裙子是最好的)和任何轻薄、透明或者紧身的衣服。
  2.避免和别人发生眼神交流或者和不明身份的人聊天,这会让别人曲解您的意思。
  3.如果乘坐汽车,那里存在很多骚扰者,您可以尝试预订长途汽车前面的座位。如果可以的话,坐在其他女性旁边。
  4.按照当地风俗,游泳的时候您要在泳衣外穿一件T恤和长裤。
  5.晚上使用出租车叫车服务,特别是您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在大街上拦车。
  6.如果是出境游,还可以把个人资料和行程报给政府的外事部门,也就是让国家的外交部门知道“他的国民”将去哪些地方。他们有责任维护你的安全,并在必要时向你提供协助。所以,最好随身携带各地领事馆的数据,也把这些资料留给你的家人。  (原标题:周边旅游“避雷”指南)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沙捞越   16世纪文莱苏丹扩展其国土,砂捞越沿海地带也受其统治。  1830年,文莱政府委任马来人拿督巴丁宜·阿里(Datu Patinggi Ali)为首长,当时古晋开辟者是班根丁·马哥达(Pangeran Mahkota),他代表文莱苏丹管理砂捞越。为了巩固文莱苏丹政权,人民得向文莱政府缴税,采集产品全数卖给政府不能自由贸易,文莱将产品转卖给外国以获利。此外拿督巴丁宜每年须向文莱政府进贡。  1837年脱离文莱苏丹,因庞大税赋和逼迫,人民在巴丁宜·阿里的领导对抗文莱苏丹,班根丁·木达·哈新(Pangeran Muda Hashim)被命镇压叛乱但结果失败。  1840年,与詹姆士·布鲁克合作:詹姆士在受封爵总督的条件下答应合作解决叛乱,最后成功结束。于1846年苏丹把砂捞越河(Sarawak River)至三东河(Sadong River)一带交出。随着、和1905年都有叛乱及政治问题,所以布鲁克王朝的领土因此扩展很快,其领土面积形成今日的砂捞越。  日军侵砂(1941年-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砂捞越在1941年被日军侵入,同年12月16日占领美里、12月25日占领古晋、27日占领诗巫,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撤退,共计3年8个月。  马共:日军撤走后,马来亚共产党(Malaya Comumnis,马来语是Parti Komunis Malaya)趁政治空虚占领砂捞越,清算了许多曾经与日军合作的人,14天后便被英军收复。  交还英殖:查尔士·布鲁克(Charles Vyner Brooke)本身无能力恢复国力,在英国强迫下于日将主权交还英国。  1963年成为马来西亚联邦一员:经多次争论对抗,日与北婆罗洲(今沙巴,马来语是Borneo Utara)、新加坡和马来亚组成联邦,正式宣布成立马来西亚。  统治者年表   统治者 时间  汶莱王朝 16世纪-19世纪  布鲁克王朝(英国保护地)   日本   英国   马来西亚联邦 1963-今日  地理位置  位于东马来西亚简称东马,是该国最大的州,位于婆罗洲北部,东北角连接马来西亚沙巴和文莱,南面跟印度尼西亚为界。砂捞越海岸线长达五百英里。砂捞越地处赤道边缘,位于东经109°36′-115°40′,北纬0°50′-5°。它是一个高温多雨的地方。沿海地带,年平均气温为25-30°,内陆为22-28°。砂捞越年平均雨量为160英寸,十一月至三月是雨季,七月雨量最少。地势是东南高而西北低与印尼加里曼丹接壤的地方,为海拔英尺的高山地带。在高山地带和沿海平原之间多是海拔800-1500英尺。砂捞越的河流是由东南流向西北。砂捞越交通不发达多是水路。拥有马来西亚最长的河流─拉让江(Rejang River),全长大约560公里。毛律山(Mount Murud)是砂捞越州最高峰,约2,438 米。  马来西亚华侨华人概况   马来西亚华人,又称马来西亚华裔或为华裔马来西亚人,简称大马华人、大马华裔及马华,是马来西亚籍的华族,大多自称为华人或唐人,马来西亚华人主要是明朝、清朝到民国时期数百年来从中国福建和广东、广西、海南等一带迁移而来的移民。   2010年马来西亚人口及房屋普查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目前马来西亚的华裔人口有640万,占全马总人口24.6%。虽然人口数量在过去10年增加了70万人,但在种族比率方面却比10年前下滑了1.43%。较之印裔及其他种族的情况,华裔人口比率的跌幅最大。  根据马来西亚人口专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在1957年,整个马来亚的华人人口比例约为全国总人口的40%,到了1963年,马来亚、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正式组成马来西亚联邦,当时华人约占马来西亚人口的42%,和马来人的人口比率并驾齐驱,到了2001年华人人口已下降至25.7%,预测到2021年将降至21.3%。  自18世纪起至20世纪初华人南来马来西亚以来,华人社团、华文教育和华文报刊被华人社群认为是传承中华文化和凝聚华人民间力量的重要工具,三者被并称为华社三大支柱、华社三大资产或华社三大臂膀。  马来西亚华人历来都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更为国家争光。在各方面都有杰出人才也达到了相当理想的成绩,而且人数也不少。由于马来西亚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体制,为国家做出贡献者都有机会荣获马来西亚国家勋衔,而华人也有不少人才荣获国家最高荣誉。(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海外华侨华人概述》相关资料摘编)
楼主发言:4次 发图:0张 | 更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wuyp.html
沙巴、沙捞越、文莱三地研究书目(转录)(
  正友反朋~沉粥升饭~职业顶贴!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文/国家历史主笔  黄艾禾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州(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都是地道的中国产:  府邸大门口,悬挂有中文的“兰芳大总制”的牌匾,代表“兰芳”的黄色长方形旗帜和代表“太哥”的黄色三角形旗帜及代表副手们的其它各种颜色三角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在“太哥”罗芳伯的旗帜中间,写着一个“帅”字。大堂里,悬有一副金匾,“雄镇华夷”四个大字足有4尺见方,府衙内外的官员们,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而在场的士兵,都是清朝绿营兵的打扮。  “兰芳大总制”就这样诞生在濒临南中国海的一个热带岛屿上。后来,“兰芳”有了很多名字:“兰芳公司”、“兰芳共和国”。它是一个经济组织,一个秘密会社还是一个自治领地、一个国中之国?它生存了一百多年至今仍是在人们议论不休的一个传奇。  扬帆出海  乾隆37年(1772年)时,罗芳伯决定下南洋,那年他35岁。史料上记载,罗芳伯,客家人,“少负奇气,生性豪迈,任侠好义,喜结纳,”生来是个当领袖的角色,年轻时在乡里“少年游”,伙伴们都“唯唯听命”。  决定下南洋,在乡里人看来很自然,因为梅州是一个“俗慕海利之乡”,自古以来“有志之士,竞谋泛海出国”就蔚然成风。罗芳伯也曾念书,但没考中什么功名,于是转而去下南洋。  但是,这条路却并非一条康庄大道。首先,官府不允许。从明代起,皇帝就下令海禁,后来有所松弛,到了清朝初年,朝廷为剪除东南沿海的反清势力,又一次严令海禁。这次海禁不但“片板不准入海”,而且还将沿海居民内迁,设界防守。台湾郑氏集团降清后,海禁曾有所松动,但是最多只是允许海上贸易,移居海外从来都是禁止的,直到1860年才真正开禁——那时已是咸丰年间,外国人的势力已经打进国门了。  另一方面,罗芳伯们要去的地方,也并非天堂。当时的印度尼西亚,正处在荷兰人统治下,“红溪惨案”发生不过30余年。  荷兰人是从1596年开始进入印度尼西亚的。他们对华侨的态度,经历过数度转变。在他们刚占领雅加达(后被荷兰人改名巴达维亚)时,看到“市内只有几个爪哇人”,而少数定居在那里的荷兰居民“懒得出奇”,但在那里的华侨,用一位荷兰官员的话形容,“是诚实的商人,精于运算,比任何其它民族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因此荷兰东印度公司初期鼓励并大力招徕华人入境的,指令荷兰人的船队“要大量招徕中国人,特别是木匠、伐木匠和渔民,要渔民把鱼网一起带来。”  但是到了中国移民大量增加,在商业上与荷兰本国移民发生冲突后,荷兰人开始对中国人设限,1683年以后禁止蓄辫(满洲发式)华侨入境,并大幅提高已定居华侨的人头税。然而,这些禁令并没有得到真正执行,反而是让荷兰官员和华人的当地头领从偷渡者那里得了好些银子,连运载这些中国移民的华人船只也从中渔利,“华侨新客乘船南下时,一概交缴船费”。  1738年,荷兰人开始给华侨发居留准证,每证收2元,交不起钱的华侨四处逃亡,被抓到的都押去做苦工,1740年,荷兰当局因中国人喜穿黑衣,见到穿黑衣的就抓,终于激起华人造反,最后演变成对华人的一场血腥屠杀。  荷兰人制造的这场事变,实际打击的也是荷兰人自己的利益。惨案之后巴达维亚及其它荷属地区陷入萧条,他们的总督华尔庚尼尔为此被撤职查办并入狱。荷兰人不得不重新招徕中国移民。惨案过后的第二年,中国商船又开始恢复驶往巴达维亚,1743年到的中国商船有5只,1744年就增加到14只,而且一再突破船只载人的限额。比如,1754年到的5只船,正式登记的载人数1928名,实际多达4608名。而从港外小岛登陆的偷渡客更是不计其数。  为什么中国的海外移民的浪潮如此不可遏止?  学者朱国宏在《中国的海外移民:一项国际迁移的历史研究》一书中,叙述了其中的内因:那就是粤、闽两省的人口压力。1381年时,广东人口310万,福建人口384万,那是明朝的后期。到了1626年,广东和福建人口分别为414万和553万。与此同时,人口密度增加了,年间,广东人口密度从每平方公里14人增加到17人,而福建则从每平方公里31人增加到41人。到了清初,依然是“地狭人稠,仰粟于外”。  就在罗伯芳与决计率领同乡们下南洋之时,大批的广东和福建的客家人在往内陆走,向北向西,去填因战乱而荒芜的四川。驱使他们移民的动力,实际与罗伯芳们是一样的。罗芳伯要去的地方,不在巴达维亚,而在西婆罗洲。那里传出消息说发现了金矿。到南洋淘金去——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诱人的图景了。  罗芳伯的出海路径,是经岐岭、经老隆,沿东江而下到羊石,最后,罗芳伯率领着一百余名同乡,从虎门上船。那个68年后因林则徐烧鸦片而闻名天下的海口,自古就是下南洋的集散地之一。  有人说兰芳曾经派人去清廷请求接纳,当时乾隆并没有接见他们,但派了要员接见,然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教授李金明认为,更可能的,是兰芳公司在南洋一隅的自生自灭。①  征战天下  刚到西婆罗洲的时候,后来的坤甸港还没有开发,罗芳伯是从一个叫“三发”的地方上岸的。此处“但见长林丰草,广袤无垠”,当地土著都以打猎采野果为生,整个一个荒蛮之地。但在罗芳伯的眼里,这地方“沃壤千里,所谓天府之雄国”。  在罗芳伯到来之前,这里已经有了几拨中国人。在一本从兰芳公司传下来的《兰芳公司历代年册》中,描述当时坤甸有“聚胜公司、四大家围。”而在当地占上风的,是潮汕人。这些被称为“福佬”的来自潮阳、揭阳的中国移民,占了在东万律和茅恩等地的金矿。而在另一处叫明黄的地方,开金矿的是来自潮州的大埔县人,与潮州其他地方不同,大埔的人都是客家人。而来自嘉应的客家人,散居各矿,颇受潮汕人的欺负。  罗芳伯的到来,让这里的客家人觉得来了大佬。按《年册》的描述,罗芳伯生得“虎头燕颔,长耳方口”,喜怒不形于色,华侨们“皆器重之”。  既受拥戴,罗芳伯决计要为乡亲们开辟一个安身立命之地。于是他邀集一百多名同乡,夜晚启程,天亮时到达一处叫山心的地方,在那里开金矿的也是大埔人,为首的叫张阿才。  那张阿才一见,呼拉拉来了一百多人,吓得仓皇逃走,罗芳伯急忙上前用客家话说道,我们都是好兄弟啊!我们为什么不能一起经营这里呢?自此,他们在山心落下了脚,开矿山,修房子,建栅栏,周围的客家人纷纷投靠。他们建立起了“兰芳公司”,就把总部设在了东万律,总部附近,建民房,造店铺,成了个小小的中国城。  当时在附近有个叫茅恩的地方,为首的中国人叫黄桂伯,是潮汕人。他手下的“功爷”叫江戊伯,是罗芳伯的同乡嘉应府人。罗芳伯于是派一名手下叫刘台二伯的,在斗笠里藏了一封信带给江戊伯,与他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茅恩。这一下,震动周遭,附近的一系列华人势力纷纷归顺。  可是还有一个叫做刘乾相的华人不服。他手下有500多人,占据着明黄这个地方。他不但不服,还有吞并兰芳的意思。这就必然要打一仗了。当时罗芳伯作战地动员说:消灭了刘乾相,我们再吃早饭!罗伯芳的弟兄们一早上破了刘乾相六个大寨,刘乾相被赶得跳了海。此一役,被称为兰芳公司史上的“第一血战”。  不过,此时“兰芳”的征战还没有完。再要扩大势力范围,就要结盟。罗芳伯与坤甸的马来人苏丹(首领)开始走动起来。苏丹手下的人造反,罗芳伯派兵帮助摆平,苏丹感激之下,两人成了结拜兄弟。于是,当罗芳伯与当地土著再发生战事,苏丹会站在他的一边。
  罗芳伯领导的最大一战,是与土著人争夺新港。这场战事持续了9个月之久。最后,土著人请了苏丹来说和,重新划定地界,埋下竹桩为证。从此,“兰芳”的根基终于稳固了。  为这一仗,罗芳伯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一年之后,罗去世,终年58岁。  “兰芳大总制”:国家大总统?  罗芳伯在世的时候,曾经发生过一件事:罗芳伯派一名叫黄安八的广东镇平人,带着罗芳伯夫人捐出的金银首饰去采购粮食,黄安八竟然卷款逃了,罗芳伯从此立誓:今后兰芳的“太哥”位置,只能由嘉应州来的人继任,而副首领,则由大埔人接任。其他各处的头人、尾哥、老太等职,就不限地域了。  这里就要谈到“兰芳”的制度。  后人谈到兰芳,许多人将其推崇为“华人的第一个共和国”,因为“兰芳大总制”创立于1777年,仅比美国的建国晚一年。而兰芳实行的是民主制,其首领是公推公选的。  在《年册》中,讲到这些首领的待遇。从太哥到副头人,都是有俸禄的,再往下的官员,尾哥和老太,都是义务性的,如同乡村中的乡绅、主事,不拿钱。  “兰芳”政权的运转经费来自其成员们的纳税,比如开金矿的,要交“脚仿金”,种田的交“鸦息米烟户钱”,做生意的也抽税。兰芳治下人口有多少?没有确切数字。《年册》中说有两万余人,但也有人说有一二十万。  兰芳的官员们除了抵御外敌和征税,日常的另一件主要工作,是断案。如果有人犯了重罪,比如杀了人,要斩首示众,如果是打架斗殴,就抽藤条,如果只是口角是非,就判赔红绸大烛赔礼。他们做的这些事,实际与农村的宗族长老解决纠纷的方式差不多,《年册》说,在罗芳伯时代,荷兰人的势力还没有进来,法度都是罗太哥说了算。  罗芳伯去世后,江戊伯被众人推举继任太哥。江戊伯是罗芳伯的嘉应府老乡,武功超群,更兼忠心耿耿。在他之后,还有十一任太哥,其中有两任都是重新当选,从第六任刘台二开始,太哥被改称“甲太”。  “甲太”,这是荷兰人人授予的官称,也就是说,从这时起,兰芳的首领,除了要本族人推举,还要经荷兰人的批准。而副首领,也改称为“甲必丹”。  从这时起,荷兰人的势力越来越大了,兰芳公司要向荷兰人纳税——当然税率是可以谈的,荷兰人会留下一部分给兰芳公司。而就是这位刘台二,一度曾因为被指勾结荷兰人,被族人关起来并免职。  有一位荷兰学者高廷(J. J. M. DeGroot),当时曾在印尼任职。在兰芳公司的最后几年中,高廷与兰芳的末代甲太刘阿生有很多交往。在兰芳公司被荷兰人解散后的第二年,他写了一本书《婆罗洲华人公司制度》,写下他对兰芳的认识和对荷兰殖民当局的批评。在他看来,兰芳公司与中国农村的长老乡绅根据民众意愿管理公共事物的村社自治是一致的,兰芳就是“名正言顺的寡头政治共和国”。  或许从这时起,就开始有人开始把兰芳公司称为“兰芳共和国”。而兰芳人自己,从来没这样自称过。  至于“公司”这个名字,也很有来历。在“兰芳”之前,华人在东南亚办的“公司”已经相当多。仅在印尼东万律周围,就还有大港、三条沟等华人的七个大的“公司”,及“和顺总厅”等一系列华人小公司组成的联盟。他们的治理方式,与“兰芳”家族式管理也大同小异。  中国台湾学者陈国栋在其《东亚海域一千年》一书中,曾对“公司”这个词进行考证。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7世纪的中文文献,到18世纪又出现在东南亚的华人社会。它的含义,早期与海上贸易有关,后来就不限定在海事范围了,它始终带有合伙或共同事业的意味。现在人说到当年东南亚的华人“公司”,一般都认定为是一种海外华人的社会、经济组织。有意思的是,“kongsi”这个词,如今也融入到马来语中,也是包含“合伙”、“共同事业”的含义。  研究东南亚史的历史学家朱杰勤、温广益、朱纪敦等人,都曾撰文指出兰芳公司不是一个国家,它也不具备国家行政和司法制度和职能。朱杰勤说:“有些人认为大统制犹如今之大总统,不知总统的制度与大统制全不相干,而且他(罗芳伯)自称为‘大唐客长’②,已经自承为客人的领袖而已。”  有这样一个民族,在完全没有祖国的战舰、士兵或大炮支持的条件下,让自己的人民离开美好的家园,到炎热的热带和遥远的海洋去谋生。那里极少有同胞、祭坛和神明,有的只是陌生而敌视他们的异族人。  “兰芳”凋谢  “兰芳大统制”是于1884年被荷兰人解散的,一共存在了107年,是婆罗洲最后一个消亡的华人公司。在此之前,1850年,当另一个华人公司大港公司与荷兰人武装对抗的时候,兰芳站在了荷兰人一边。当时一部分败退的大港公司的人逃往兰芳的领地,被兰芳当时的甲太刘阿生带着600多壮丁堵截,缴了大港人的武器,并将首领擒获送交荷兰人。据说,这是因为以前与大港结下的怨——此前大港公司曾与另一个华人公司三条沟公司冲突,兰芳的人救下80名三条沟人并将他们接到船上,不料船后来漂到大港的地盘,全部人都被杀了。  不同派别不同地域华人之间的争斗,其实在中国大陆之时就很严重,到了海外内斗依然。但是,大港公司覆灭之后,兰芳公司的日子也就不长了。刘阿生1884年病逝后,公司的人对继任人意见不一,荷兰人趁机宣布接管,虽然一些兰芳的人反抗,但终归大势已去。  在兰芳的一百多年历史中,始终也没见到过当时的中国政府对他们表示过什么。在《年册》中,有“罗太哥初意,欲平定海疆,合为一属,每岁朝贡本朝,如安南、暹罗称外藩焉”的说法。有人说兰芳曾经派人去清廷请求接纳,当时乾隆并没有接见他们,但派了要员接见,然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教授李金明认为,所有这些传说都没有史料的支持。更可能的,是兰芳公司在南洋一隅的自生自灭。  联系清廷当时对荷兰人制造的“红溪惨案”的言论,可以想到清政府的态度。当数万华侨在印尼被杀的消息传到国内,清廷的说法是“内地违旨不听招回,甘心久住之辈,在天朝本应正法之人,其在外洋生事被害,孽由自取”,可见他们对中国移民的遗弃态度。实际上,在清朝的史籍上,很少见到移民的记载。官方对他们不承认也不正视,反而规定,私自出国回来的人要予以追究,使得出去的人更不敢轻易回来。  倒是高廷,这位对中国华人有亲身接触的荷兰学者,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涌入婆罗洲西部的移民,大部分是客家人。他们在炎热的赤道,日复一日起早摸黑在金矿里从事一种连当地人也难以忍受的苦工……有这样一个民族,在完全没有祖国的战舰、士兵或大炮支持的条件下,让自己的人民离开美好的家园,到炎热的热带和遥远的海洋去谋生。那里极少有同胞、祭坛和神明,有的只是陌生而敌视他们的异族人。他们并非以成千上万的集体,以强力或全付武装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而是一个接一个或以小组的形式前进,最勇敢的人当先锋,每人凭借自身的力量、机智与道义自力更生。难道这不是值得称道的勇气以及肉体、道义上的力量吗?”  尾声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到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兰芳共和国”才真正被国人注意到。当时出了一批谈“中国殖民史”的书,罗香林于1941年所著《罗芳伯所建婆罗洲坤甸兰芳大总制考》是其中之一。罗香林在书中考证了罗芳伯的生平与兰芳公司的兴衰,他热烈地赞扬这个曾经存在的华人自治体是“完全主权之共和国”。罗香林写道:“兰芳大总制与美洲合众国,虽有疆域大小之不同,人口多寡之各异,然其为民主国体,则无二也。”“晚近国人之言民主共和者,皆言此制远肇于美,近行于法,而不知先民亦有是举”。更早,梁启超也写有《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可以从中看到在当时中国人日益强烈的民族意识。罗芳伯大约是从那时起成为名人的。  华南洋按  1.这个材料很好。  2.按《海录》,其它华人聚居地的华人领袖也称客长,并非罗芳伯的特称。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文/国家历史主笔  黄艾禾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州(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都是地道的中国产:  府邸大门口,悬挂有中文的“兰芳大总制”的牌匾,代表“兰芳”的黄色长方形旗帜和代表“太哥”的黄色三角形旗帜及代表副手们的其它各种颜色三角旗帜,在风中猎猎飘扬。在“太哥”罗芳伯的旗帜中间,写着一个“帅”字。大堂里,悬有一副金匾,“雄镇华夷”四个大字足有4尺见方,府衙内外的官员们,或长袍马褂,或身着西服,而在场的士兵,都是清朝绿营兵的打扮。  “兰芳大总制”就这样诞生在濒临南中国海的一个热带岛屿上。后来,“兰芳”有了很多名字:“兰芳公司”、“兰芳共和国”。它是一个经济组织,一个秘密会社还是一个自治领地、一个国中之国?它生存了一百多年至今仍是在人们议论不休的一个传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来西亚沙捞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