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系统仿真中的ads链路仿真级映射IMESM是什么意思

基于Matlab的LTE系统级仿真平台的建立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于Matlab的LTE系统级仿真平台的建立
&&基于Matlab的LTE系统级仿真平台的建立
阅读已结束,下载本文需要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同时保存到云知识,更方便管理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基于Matlab的TD-LTE链路级仿真平台的建立_论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基于Matlab的TD-LTE链路级仿真平台的建立
中国最大最早的专业内容网站|
总评分0.0|
试读已结束,如果需要继续阅读或下载,敬请购买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LTELTEAdvanced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1)-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信息通信
LTELTEAdvanced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1)
密级:保密期限:踌幸邻童大肇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堡星[堡E:△亟里垒卫£竺亟上盈丕统级鱼墓垩鱼遮盐区羞王苤毽堇垄婴窒学号:Q2重259姓名:盐燮专业:逗篮皇筐:垦丕筮导师:萱查医学院:篮星皇运篮王程堂瞳2010年1月8日
独创性(或创新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中所罗列的内容以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邮电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搴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申请学位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本人签名:盐监R期:丝』21至:!芝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邮电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问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邮电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范围,在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本人签名:坌叠盐同期:丝』翌:圣:!主导师签名:里兰旦胁v≈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LTE/LTE―Advanced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摘要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逐步应用,人们对系统性能的需求日益提高,促使各标准化组织进行技术演进和革新。3GPP(Thirdu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组织提出了LTEtl(Long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在空中接E1方面采用正交频分多址、MIMO(Multi―InputMulti.Output,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和链路自适应等关键技术,使系统性能得到巨大提升。为了满足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国际电信联盟)IMT-Advanced(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先进的国际移动通信,简称为“IMT-A")技术征集的需要,3GPP将LTE演进到LTE.Advanced(简称为“LTE―A”),通过采用多用户MIMO,载波聚合等增强型技术,使其性能指标全面覆盖并高于IMT-Advanced需求,作为3GPP向ITU提交的4G(FourthGeneration,第四代移动通信)候选标准。本论文的选题来源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IMT-Advanced技术方案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课题内容是在IMT-A的标准化框架下,设计和实现ITE/ITE.A上行链路的系统级仿真平台,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评估,助力IMT-A技术提案评估以及后续标准制定工作。第二部分着重设计并实现了ITE/ITE.A上行链路的系统级仿真平台。首先设计了测试场景和仿真系统参数,然后对各功能模块进行技术方案选择与实现。最后基于所设计的平台仿真分析了不同配置下的系统性能。第三部分具体研究了删LTE.A系统上行链路若干关键技术。第一节研究了部分功率控制,分析了其对系统干扰的影响,仿真得到了参数的最佳配置。第二节重点研究了随机配对原则下采用MMSE(MinimumMeanSquareError,最小均方误差)接收检测的的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方案,分析了各种多用户配对原则,并仿真验证了多用户系统相对单用户系统的性能提升。最后一节研究了VolP(Voice北京邮电人学硕lj学位论文摘要overInternetProtocol,IP话音)半持续调度方法,从理论上和仿真结果上分析其在节省LTE系统信令开销上相比于动态调度方法的优越性能。关键词:LTE上行系统级仿真虚拟MIMO部分功率控制半持续调度p^,l弓北京邮电人学硕J:学位论文ABSTRACTIMPLEMENTATIONLTE/LTE-AANDITSOFSYSTEMLEVELSIMULATIONPLATFoRMFORTHEUPLINKOFTECHNIQUES’STUDYABSTRACT、。{,Asthethirdq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wasdeployed,theincreasinglyuserdemandforsystemperformancepromptthe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tolaunchontechnicalevolution.3GPP(Thi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launchedm(LongTermEvolution)project,whosesystemperformancegetahugeboostbyadoptingthekeytechnologiessuchas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MlMO(Multi―InputMulti-Output)andlinkadaptivetechnology.InordertOmeettherequirementsof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MT-Advanced(Internation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Advanced,referredtoas”IMT.A”),3GPPlaunchedL1陋一Advanced(referredtoas’’m―A”)asits4G(FourthGeneration)candidatestandardproposal,whichiSsmoothlyevolutionbasedonmandfeaturedbysomeadvancedtechnologies.Thetopicofthispaperderivesfrom”EleventhFive―Year”PlankeyprojectsofNationalScienceandTechnology--¨IMT-Advancedtechnologyprogramsresearchandkeytechnologydevelopment”whichisinchargeofChinaAcademyofTelecommunicationResearchoftheMinistryofInformationimplementationofm/m.AIndustry.Theprojectaimedatdesignandsystem―levelsimulationplatformaccordingtotheIMT.Astandardizedframework,andevaluationofitskeytom.AtechnologypromoteIM■Atechnicalproposalevaluationandstandardizedprocess.ThethesisiSmainlycomprisedbythreeparts.ThefirstsectionoutlinestheLTE/LTE―Aprincipleandthesystemsimulationmethodology.Inthesecondsection,aITE/ITE―AuplinksystemlevelsimulationII北京邮电大学硕.1:学位论文ABSTRACTplatformisdesignedandconstructed.Thepresentedsimulationplatformisusedtoinvestigatetheefficiencyof3GPPLTEstandardonperformanceofseveralkeytechniques.Thethreesectionfocusontheresearchofsomekeytechnologies.Firstly,afractionalpowercontrolmethodinLTEsystemisproposed.TheimpactoninterferencecontrolofthesuggestedschemeiSexamined,and.J,theparameteriSoptimizedbysimulation.Secondly,anuplinkmulti-uservirtualMIMOschemeanditsperformanceareanalyzedcomparedto气single.usersystem.Atlast,asemi-persistentschedulingschemeforVol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iSresearched.Itsabilitytodecreasedownlinksignalingoverheadandmaintainhighsystemcapacityisconcludedfromthesimulationresults.KEYWORDS:LTEUplinksystemlevelsimulationFractionalpowercontrolMulti―uservitualMIMOSemi―persistschedule,1一―一III北京邮电人学顾‘}:学位论文目录目录第一章绪论…………………………………………………………………………………………。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1课题研究的项目背景…………………………………………………….11.1.2课题研究的意义……………………………………………………………21.2论文的主要工作………………………………………………………………21.3论文的内容结构……………………………………………………………..3第二章LTE/I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42.1U匝/LTE.A技术原理…………………………………………………………42.1.1LTE标准化概述………………………………………………………….42.1.2LTE性能需求…………………………………………………………….52.1.3LTE网络架构……………………………………………………………..62.1.4LTE空中接口…………………………………………………………….62.1.5LTE与LTE.A演进………………………………………………………72.2通信系统仿真方法概述………………………………………………………82.2.1通信系统仿真方法………………………………………………………。82.2.2通信系统仿真评估指标………………………………………………….92.2.3通信系统仿真工具………………………………………………………10第三章I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11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113.2仿真系统参数设计…………………………………………………………113.2.1LTE系统参数……………………………………………………………123.2.2信道场景仿真参数………………………………………………………143.2-3仿真平台其它参数………………………………………………………153.3仿真系统功能模块实现…………………………………………………….153.3.1系统初始化模块………………………………………………………….153-3.2功率控制模块……………………………………………………………203.3.3资源调度模块……………………………………………………………203.3.4IMT-A信道模块…………………………………………………………213.3.5干扰计算模块……………………………………………………………223.3.6HARQ功能实现…………………………………………………。…….233.3.7LTETDD/FDD双工方式实现…………………………………………。253.3.8系统级与链路级接口实现………………………………………………253.4仿真结果与分析…………………………………………………………….253.4.1不同天线配置下LTESIMO系统性能比较……………………………26IV北京邮电人学硕:I:学位论文目录3.4.23.4.33.4.4LTE上行调度公平性改进结果比较……………………………………27HARQ性能比较…………………………………………………………27TDD/FDD系统性能比较……………………………………………….29第四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304.1部分功率控制研究…………………………………………………………304.1.1功率控制原理……………………………………………………………304.1.2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314.1.3部分功率控制研究………………………………………………………324.1.4仿真结果与分析…………………………………………………………344.2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方案研究…………………………………………374.2.1MIMO系统研究…………………………………………………………。374.2.2多用户检测技术…………………………………………………………394.2.3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方案研究………………………………………404.2.4仿真结果与分析…………………………………………………………434.3VolP半持续调度方法研究…………………………………………………464.3.1分组调度方法……………………………………………………………464.3.2VolP半持续调度方法研究……………………………………………。474.3.3仿真结果分析……………………………………………………………48第五章结束语……………………………………………………………………………………5l5.1论文工作总结………………………………………………………………515.2下一步的研究方向…………………………………………………………..51参考文献…………………………………………………………………………………………………53缩略语致谢………………。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录用学术论文………………………………………………………….59V北京邮电人学硕+f: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1.1课题研究的项目背景本论文结合所承担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标准研究所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IMT-Advanced技术方案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子课题“IMT-Advanced公共仿真评估系统丌发及关键技术方案评估”,开发LTE.A上行链路系统级的全系统仿真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对4G候选关键技术进行了技术评估和研究。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提高,目前移动通信系统已经发到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指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美国的AMPS(AdvancedMobilePhoneCommunicationSystem,高级移动电话系统)、TACS(TotalAccessSystem,完全通路通信系统)和北欧的NMT(NordicMobileTelephone,北欧移动电话系统)等制式。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指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有欧洲的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和美国的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两种技术。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出现了第二代通信系统及其演进技术,如GSM网络演进到GPRS(General(EnhancedDatarateforPacketRadioService,通用无线分组业务)/EDGEGSMEvolution,增强型数据速率GSM演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基于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码分多址)技术,专为多媒体通信而设计,它能够高速地传输数据:室内可达2Mbps,步行可达384Kbps,车速可达144Kbps。三个主流标准分别是TD.SCDMA(TimeDivision.Synchronous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CDMA,宽带码分多址接入)和CDMA2000。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继续演进的同时,人们研究提出了突破性的空中接口技术OFDM(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正交频分复用)。最早开Engineers,电气电子工Access,全球始OFDM的是IEEE(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程师学会)的WiMAX(Worldwide微波接入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为了对抗WiMAX等移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市场挑战,3GPP提出了LTE。LTE的技术特征包括:在空中接口方面采用OFDM替代了3GPP长期使用的CDMA作为多址技术,并大量采用了MIMO技术和自适应技术提高数据率和系统性能。在网络架构方面,LTE取消了UMTS(Universal第1页共59页Mobile北京邮电犬学硕.1: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标准长期采用的RNC(RadioNetworkController,无线网络控制器)节点,取而代之以全新的扁平化结构。LTE系统的峰值数据率可达上行50Mbps,下行100Mbps,频谱利用率是R6版本HSPA(HighSpeedPacketAccess,高速分组接入)的2.4倍【11。3GPP于2004年底开始针对LTE系统的需求研究,J下式的技术讨论从2005年4月丌始,研究阶段(StudyItem,SI)于2006年9月完成,工作阶段(WorkItem,W1)于2008年底完成。在2008年3月份LTE标准化基本完成之时,lTU于2008年1月起征集IMT-Advanced技术提案。于是3GPP随即启动LTE.Advanced项目。类似于IEEE中通过对802.16eWiMAX增强为802.16m作为IMT-Advanced的候选提案,3GPP和3GPP2中的LTE和UMB(UltraMobileBroadband,超移动宽带)也将通过技术增强来满足ITU对于IMT-Advanced的要求,并最终作为这两个组织向ITU提交的IMT-Advanced候选提案【21。1.1.2课题研究的意义LTE系统中,MIMO和OFDM的结合,作为高速无线通信研究的一个热点,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的容量,而且还可以通过时间、空间或者频率的分集获得很好的抗噪声和多径干扰的能力。一项新技术要投入实际应用都要经过理论研究,技术评估,一致性测试和最终形成标准这几个阶段,因此,技术评估是标准制定的重要环节。评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仿真,验证系统设计是否满足各性能指标,考察是否需要对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以提升系统性能。为完成这一任务,3GPP相关提案为LTE验证过程提供了相应的系统性能度量指标和仿真场景,以使得中国ITU评估组中的各公司的U日LTE.A仿真结果有一定相关性和可比性。’1.2论文的主要工作本课题第一部分包含一个仿真运行参数(主要包括收发天线数,MIMO调度,信道场景,业务模型,双工方式等)可定制的LTE上行链路的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和实现,以及各个模块的关键技术或算法的性能评估和甄选;第二部分重点研究了LTE系统上行链路的部分功率控制和多用户虚拟MIMO技术,并对LTE系统承载VolP业务采用的半持续调度方法进行了研究。第2页共59页北京邮电火学硕.}: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具体来说,首先,研究了LTE/LTE.A标准的技术原理,对上行链路的系统级平台进行设计和实现,将平台划分为初始化模块,功率控制模块,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处理模块,调度模块和干扰计算模块,并设计了链路级与系统级接口。然后,在此LTE系统仿真平台设计和实现完成后对其进行系统架构校准,对某些模块采用的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和性能比较。最后,对删LTE.A系统上行链路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研究了上行开环部分功率控制,首先介绍了不同多址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功率控制技术的运用,然后研究了采用频分多址的LTE系统中的部分功率控制技术,并通过仿真分析了其对稳定系统干扰提高系统性能的作用。第二部分主要研究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技术,在分析了MIMO系统的性能及各种多用户检测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由两个SIMO(SingleInputMulti.Output,单输入多输出)系统组成的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的原理;接着分析了各种多用户配对原则,并通过仿真验证了随机配对原则下采用MMSE接收检测的多用户系统相对单用户系统的性能提升。最后一部分分别从理论上和仿真结果上分析VolP半持续调度方法在节省系统信令丌销上相比于动态调度方法的优越性能。1.3论文的内容结构首先介绍了LTE标准化进程及关键技术原理,LTE的技术原理分别从LTE的性能需求、系统架构,空中接口3个方面进行了说明,并对LTE.A的增强型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评估通信系统的仿真方法、评估指标和仿真工具。第三章研究了LTE.A系统上行链路系统级仿真平台的总体设计和各模块的具体实现。根据LTE.A的需求设计了仿真的基本场景和仿真参数,并对其中某些模块的算法和技术方案进行了简单分析和选择。本章最后通过仿真对比了不同MIMO天线配置,HARQ机制,TDD(Time(FrequencyDivisionDivisionDuplex,时分双工)/FDDDuplex,频分双工)双工方式条件下的系统性能。第五章对若干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别包括上行部分功率控制、上行多用户虚拟MIMO方案以及VolP半持续调度方法,并从理论上和仿真结果上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北京邮电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2.1ITE/ITE.A技术原理LTE标准化概述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和应对宽带接入技术的挑战,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进行2.1.1了LTE项目的标准化工作。整个标准发展过程分为研究项目和工作项目两个阶段。2004年12月初,在加拿大多伦多,3GPP第一次正式进行了UTRAN(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演进研究。TerrestrialRadioAccess,通用陆地无线接入)随后立项丌始了UTRA(Universal&UTRANLongTermEvolution可行性的研究。2005年,通过技术讨论最终确定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DivisionMultiple物理层基本方案为下行OFDMA(Orthogonal正交频分复用多址)、上行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Access,单载波频分复用多址)技术。2006年9月,技术可行性研究阶段正式结束,该阶段主要完成目标需求的定义,明确LTE的概念等,然后征集候选技术提案,并对技术提案进行评估,确定其是否符合目标需求,对有可能融合的提案进行讨论,对技术的实际可行性进行甄选,最终选择出适合未来LTE的技术方案,还进行了针对系统功能的划分、接口的定义。根据可行性阶段的研究成果,3GPP正式开始E.UTRAN技术标准制定实质工作。2008年3月,3GPP会议正式冻结了物理层功能模块,但上层协议稍微滞后,其功能模块仍为丌放状态。LTE项目整体完成在2008年12月,新修订后的标准最终被收纳入3GPP第8版本中13.引。ITu对IMT-A提出了高速情况下looMbit/s,低速情况下1Gbit/s的性能目标,并制定了IMT-A国际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工作时间表为:2006年,确定工作原则,2008年年中之前制定“通函”和评估准则;2010年底之前提交候选提案,进行技术评估融合,并完成第一版本评估结果,形成相应的技术研究报告以及技术标准文件;之后会继续可能的IMToA技术的研究。从工作时间上来看,3GPP紧跟ITU的工作时间表,LTE.A的研究紧跟ITU的设计需求。3GPP于2009年初冻结R8空中接口,可以理解为LTE标准进入相对稳定阶段。R8版本冻结以后,3GPP将继续丌展LTER9版本的研究,考虑到R8包含了LTE的绝大部分特性,R9版本主要以完善和增强LTE系统为目标,不会做大第4页共59页北京邮l乜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规模的工作。R10将以LTE.Advanced为主要内容,也就是应对lTU对4G方案的征集工作,提出3GPP自己的方案。2.1.2LTE性能需求LTE是一个高数据率、低时延和基于全分组的移动通信系统。具体目3GPP标包括【5,6,7】:(1)频谱带宽配置支持1.5MHz、3MHz、5MHz、10MHz、15MHz和20MHz的灵活带宽配置;以尽可能相似的技术,支持成对和非成对频谱。从技术上保证3GPPLTE可以使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频谱。(2)小区边缘传输速率提高小区边缘传输速率,增强3GPPLTE系统的覆盖性能,主要通过频分多址和干扰抑制技术实现。(3)数据率和频谱利用率峰值数据率达到下行lOOMbps,上行50Mbps。频谱效率:下行链路达到5bit/s/Hz,3-4倍于R6HSDPA(HighSpeedDownlinkPackagesAccess,高速下SpeedUplink行分组接入);上行链路达到2.5bit/s/Hz,2-3倍于R6HSUPA(HighPackages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主要通过多天线技术,自适应编码调制和基于信道质量的频率选择调度来实现。(4)时延提供低时延,用户面内部单向传输时延低于5ms,控制面从睡眠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延低于50ms,从驻留状态到激活状态的迁移时延低于100ms,以增强对实时业务的支持。(5)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进一步增强对多媒体广播和多播业务的支持,满足广播业务、多播业务和单播业务融合的需求,主要通过物理层帧结构、层2的信道结构和高层的无线资源管理实现。(6)全分组的包交换取消电路交换,采用基于全分组的包交换,从而提高系统频谱利用率。但是,对VoIP业务的支持与低时延目标的实现导致了调度和Ll/L2信令设计上的困难,这一问题将会在(7)共存实现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和其它通信系统的共存。支持与现有3GPP和非3GPP系统的互操作。(8)其它第5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降低建网成本,实现从R6的低成本演进;让终端复杂度、成本和耗电更加合理;支持增强的IMS(IPMultimedia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和核心网;强调后向兼容,同时兼顾兼容性与性能改进的平衡。2.1.3LTE网络架构图2-1LTE基本架构LTE体系架构,包括逻辑网络元素和接口。如图2-1所示。E.UTRAN由一个或者多个网络元素演进的eNodeB(EvolvedNode.B,LTE基站)组成,eNodeB之间通过X2接口彼此互联,eNodeB与CN(CoreNet,核心网)通过S1接口相连,eNodeB与UE(UserEquipment,用户设备)通过空口互连【81。运营发这2.1.4是正被调的变基本前缀北京邮电大学顺+{: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OFDM系统中的时问和频率资源可以被组合成为子信道在不同用户间分配。在OFDM系统中,所有子载波相互正交,如果同一个帧内的用户的定时偏差和频率偏差足够小,则可以认为同一小区内的用户不会存在相互干扰,比码分多址系统更有优势。、如图2.2所示,LTE采用OFDMA作为下行多址方式。域OFDM调制图2-2LTE下行多址方式如图2.3所示,LTE采用DFT-SOFDM(SC.FDMA)作为上行多址方式。―+时{点频域―+―◆心豢勰H。呷uQ,舭AMi惝雕I]删,卜―+子载DFT波映广―]域IFFr―+叫加cP卜一射I.....-JI――◆-DFr-SOFDM调制图2―3LTE上行多址方式2.1.5LTE与LTE.A演进2008年3月,3GPP组织启动了LTE.A标准工作,协议版本为Release10。LTE.A标准相对于LTE进行技术性能的全面增强,类似于HSPA相对于WCDMA的技术增强。2009年9月,LTE.A将作为4G候选技术标准向ITU提交,预计2011年LTE.A商用系统将被部署并趋于成熟。LTE.A在标准化过程中强调后向兼容性特性,在网络结构方面,LTE.A与LTE完全兼容,保证了网络结构的平滑演进,在终端技术方面,LTE.A系统的引第7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入不会对LTE终端造成影响,满足后向兼容,有效降低终端开发的难度。LTE.A的技术指标全面满足并高于IMT=A需求I引,包括:支持下行峰值速率1Gbps,上行峰值速率500Mbps;系统性能指标,如小区与链路吞吐率已经明显超越了IMT-A要求。U琶.A提出采用8X4的高阶MIMO配置,原来的4天线端口扩充为8个,并且J下在标准化下行参考信号、预编码码本设计,还提出了载波聚合、中继、CoMP(CoordinativeMultiplePoint,协同多点)技术、多用户波束赋形等关键技术。2.2通信系统仿真方法概述2.2.1通信系统仿真方法通信系统仿真一般分为链路级仿真和系统级仿真。链路级平台中包含一个基站和一个终端,关注的是一条链路在一定信噪比下传输的误码率,系统级平台中包含多个基站和多个终端,关注的是整个网络的吞吐量等性能指标。当链路级与系统级仿真不在同一平台中进行时,两者通过系统级和链路级接口相联系。链路级仿真一般用于算法研究和算法比较。在3GPP技术报告TR25.996中,链路级仿真被定义为校准目的,用于比较一个给定算法的不同实现方式的性能。这是因为一条链路的仿真结果不能体现整个系统的性能,不足以对系统的典型行为做出结论性评价,如调度算法和HARQ等。系统级仿真分为静态仿真和动态仿真,可以用于最终算法的比较。2.2.1.1静态仿真静态仿真,又称“快照法”。采用蒙特卡罗方法,通过对移动通信系统场景进行多次的抓拍,对每一次抓拍建立一个理想系统平衡点,然后统计系统的性能。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快照抓拍,每次抓拍是独立的。每次快照中,移动台随机分布于服务区中,通过迭代方式计算功率、干扰等指标,并记录下该瞬间的服务数,次在仿真不2.2.1.2动用户终业务数t!.,兀北京邮l乜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收和发送,智能天线赋形,测量上报;RNC对系统无线资源的管理等过程)以及网络中各个单元之间的信息和信令交互过程。在整个动态模拟过程中,动态仿真要及时不断地统计各种业务的服务质量指标,所以运算量大、耗时长。动态仿真与静态仿真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可以更为精确地体现系统的动态特征;可以较准确地模拟快速功率控制和切换过程;可以更真实地模拟分组业务的到达模型及交互特性;可以反映突发式分组业务与语音业务之间的相互影响;可以更好地分析、检验和改进各种复杂的无线资源管理算法【lo】。2.2.2通信系统仿真评估指标本小节对各种系统仿真评估方法和度量指标进行了总结。对不同业务系统的评估采用不同的系统性能指标。(I)一般数据业务下的系统指标主要包括:a1用户峰值速率用户峰值速率的评估需考虑所有的开销(控制信道、导频、保护间隔、编码率等)。该值为系统中所有用户都采用最高调制方式,最大天线数等最优配置下的传输速率,一般通过理论分析得到。b1频谱效率用户峰值速率是一个理论值,因为其合计的小区吞吐量是小区内所有用户共享现有资源时的值。考虑实际的噪声、信道衰落、用户间干扰对发射信号的影响,接收机并不能完全接收到所需信号。实际吞吐量无法达到理论吞吐量的上限,因此,在仿真中,吞吐量用实际情况下所有时隙能正确接收的数据包大小除以所有时隙数得到,频谱效率用吞吐量除以带宽得到。频谱效率是站间距和小区用户数的函数,其统计应该在满足公平标准和延时标准的前提下进行。要求用户在小区内位置随机分布,且系统采用满负载,多小区的系统,可以采用小区绕卷(Wrapround)的方法。频谱效率分为(扇区)平均频谱效率和边缘用户频谱效率。(扇区)平均频谱效率,由所有用户正确接收到的数据之和除以仿真时间除以带宽除以总扇区数得到,单位为bit/s/Hz/cell。用户频谱效率由每个用户的总吞吐量除以总的时间得到。评估时采用用户频谱效率CDF(CumulativeDistributionFunction,累积分布函数)曲线的5%值作为边缘用户频谱效率。用户频谱效率CDF曲线,是在满足公平性和延时标准的满负载FullBuffer系统中,站问距和小区用户数的函数111J。c)系统干扰除了前面的两个指标,上行系统中还需要统计系统干扰。由于上行系统每个用户的发射功率不同,因此系统干扰波动较大,会造成用户调制编码方式选择的第9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二章LTE/LTE.A技术原理及通信系统仿真方法不准确,从而影响系统性能,因此评估指标还包括IOTCDF曲线,该曲线反应了系统功控算法的性能。7类似于CDMA系统中采用背景噪声提升(RiseoverThermal,Ron来描述干扰,OFDMA系统中采用背景噪声干扰fInterferenceOverThermal,IOT)来描述系统干扰,用如下公式来表示:10T:尘坐Ⅳ式(2.1)其中,,是接收到的干扰,Ⅳ是噪声【121。(2)语音等实时业务下的系统指标包括:系统容量,即系统中满足QoS(QualityofService,服务质量)的用户数。2.2.3通信系统仿真工具(1)C语言是一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它既具有高级语言的特点,又具有汇编语言的特点。它可以作为工作系统设计语言,编写系统应用程序,也可以作为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不依赖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广泛,不仅仅是在软件歼发上,而且各类科研都需要用到C语言,具体应用比如单片机以及嵌入式系统丌发。(2)MATLABMATLAB是一种用于工程计算的高性能语言,它集中了计算功能、数据可视化功能和程序设计功能。其特点是以数组和矩阵为元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MATLAB语言、MATLAB工作环境、MATLAB旬柄图形控制系统、MATLAB数学函数库、MATLAB工具箱和MATLAB的应用程序接口。MATLAB被称作为第四代计算机语言。除了简洁易用,功能强大的工具箱是MATLAB的另一特色。MATLAB包含两个部分:核心部分和各种可选的工具箱。核心部分中有数百个核心内部函数。其工具箱又分为两类:功能性工具箱和学科性工具箱。功能性工具箱主要用来扩充其符号计算功能,图示建模仿真功能,文字处理功能以及与硬件实时交互功能。功能性工具箱用于多种学科,由各专业领域内学术水平很高的专家编写的,所以用户无需编写自己学科范围内的基础程序,就可以直接进行高,精,尖的研究。第10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J-行系统级仿真,},台设计与实现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3.1系统总体架构设计整个仿真过程共运行N次,每次仿真称为一个drop。每个drop以不同的随机数种子更新生成信道所需的随机参数,并随机撒点确定本次系统快照中的用户位置,保证每次仿真的独立性。每一个采样间隔为一个TTI,每个drop由N个丌I组成,每个TTI为每次仿真通信系统工作的最小单位。假设在这个时间间隔内,信道状况不发生变化。每个TTI进行一次完整的传输过程,包括终端HARQ同步数据处理,资源调度,接收端译码和反馈等。合理设置drop数和111数,可以控制仿真精度和统计结果的准确度。按照功能将平台模块化,如图3-1所示。霄-葛磊音恶磊{【...。.....。一.――J1.――…――Ji........................._j―JL图3-1平台功能模块划分从代码实现结构上划分,分为5个功能模块:初始化模块、HARQ发端处理模块、业务模块、资源调度模块、干扰计算模块;从功能上划分,除了前面5个模块还有仿真流程控制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区别于下行链路仿真平台,LTE上行链路仿真平台的功控模块,调度模块和干扰计算模块有较大的不同。后文会一一进行阐述。3.2仿真系统参数设计北京邮电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t-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j实现衡,仿真业务支持满缓存业务(FullBuffer)和VolP业务。3.2.1LTE系统参数根据ITU文档【15l和相关3GPP规洲16,17],LTE系统中的子载波『白J隔为15KHz,考虑到升余弦滚降因子,假设信道带宽为10M,实际调度与发送信号的带宽约为9M,因此,在频域上,带宽为10MHz的系统由600个子载波所组成。在时域上,每个TTl(TransmissionTimeInterval,发送时I'FlJI'NJ隔)时长是lms。一个时频调度单位为一个PRB(PhysicalResourceBlock,物理资源块),即12个子载波。类似地,仿真带宽与时频资源块个数的对应关系如表3-1所示。表3-1系统带宽与资源块数目的关系系统带宽(MHz)子载波总数PRB总数1.257365301251060150201201100LTE在空中接El上支持两种帧结构:Typel和Type2,如图3.2所示,其中Typel用于FDD;Type2用于TDD,无线帧长度为10ms。在FDD中10ms的无线帧分为10个长度为lms的子帧,每个子帧出两个长度为0.5ms的时隙组成。在TDD中10ms的无线帧由两个长度为5ms的半帧组成,每个半帧由5个长度为lms的子帧组成,其中有4个普通的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普通子帧由两个0.5ms的时隙组成,特殊子帧由3个特殊时隙UpPTS(UplinkPilotTimeSlot,上行链路导频时隙)、GP(GuardPeriod,保护时间)和DwPTS(DownlinkPilotTimeSlot,下行链路导频时隙)组成。砸们D■啊L二』~生.U―L■一上!一』二~I一生一二一■■’一一_…――一r一一‘―――厂一一―――T一…―1一一―――1厂一~一…+一广…―一―]Type2TDD89/l/、DwPTSGPUDPI.SDWPTSGPUpPTS图3-2U[’E无线帧结构第12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_f: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iF台设计与实现表3-2TDD时隙西己比表子帧序号时隙O123456789蔓吓锈DSUDDDSUDDLTE的基本天线配置是下行2X2,上行1X2,LTE.A的基本天线配置要求是下行4X4,上行是2X4。信道估计采用理想信道估计。图3-3上行导频图样如图3.3所示,每个PRB有24个符号用于发送导频,因此控制信令和参考信号开销,在系统级折合成为:每20M带宽有8个PRB用于ACK(Acknowledgement,确认信息)、CQI(ChannelQualityIndicator,信道质量指示)、PMI(Precoding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反馈,每个子帧2个OFDM符号用于发送上行导频,每5ms有2个OFDM符号用于特殊子帧的UpPTS时隙。因此仿真中用于发送数据的PRB数要从表3-1中提到的PRB数减去控制信令和参考信号开销得到。Sounding周期为5ms,因此仿真平台的反馈时延为5TTI,即O时刻在接收第13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卜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j实现端计算的CQI,在5时刻在发送端用于调度和MCS(ModulationScheme)选择。andCodingIMT-A信道定义了4种测试场景:室内热点(IndoorHotspot,INH),城市微dxl又(Urbanmicro,UMI),城市宏小区(Urbanmacro,UMA)和郊区(Ruralmacro,RMA),每种场景又分为视距(1ine.of-sight,LOS)和非视距(non.LOS,NLOS)两种传播场景。每种测试场景具有不同的路径数,每条路径包含20条子径,每条子径的功率,时延,以及到达角和离丌角等参数服从各自的概率密度分稚函数和它们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每种测试场景主要参数如表3.3所示。表3.3IMT-A信道测试场景主要参数室内LOSNLOS3.43606.7.70O.18.7.41O.14.7.190.40城市微小区LOSNLOS2.5320010―6.89O.54城市宏小区LOSNLOS23050025.7.030.66.6.44O.39郊区LOSNLOS800120173235.7.49O.55.7.43中心频率(GHz)运动速度(km/h)站问距(m)基站天线高度(m)时延扩展均值均方差均方差logl0([s])阴影衰落0.4834344648(dB)LOS场景K因子(dB)极化因子(dB)均值均方差7NiAN/A10419205119N|AN/A8.039N/A7N/A41145933.5841220511N|久732020215412811202N}A74102023均值均方差考虑强径的路径数每条路径的子径数离丌角角度扩展ASD到达角角度扩展ASA1520581220319201022173其它具体参数详见文献【151。第14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u’E/L1[E.A卜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3.2.3仿真平台其它参数表34仿真平台其它参数参数取值网络拓扑19小区,共57扇区(室内场景为2小区)天线配置详见3.2.I节移动台发射功率24dBm(室内场景为21dBm)基站端噪声系数5dB基站天线增益17dBi(室内场景为0dBi)路径损耗128.1+37.610910(R),R-距离(km)白造功率谱密度-174dBm/Hz基站天线图样(水平)(3扇区小区)巾卜min№川加小岛拈=70degrees.Am=20dB基站天线图样(垂直)(3扇区小区)槲“n【12(警)2,叫加圳‰=15.SI.Av:20dBL2S接口EESM(ExponentialEffectiveSIRMapping,指数有效信噪比映射)接收算法MMSE双工方式FDD,TDD,上下行时隙配比:2:3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除了以上基本参数,仿真平台其它运行参数,如带宽,天线数,运行场景,业务模型等,封装成为全局变量或模块,根据评估要求进行设置。3.3仿真系统功能模块实现3.3.1系统初始化模块3.3.1.1地理位置与用户位置生成.(1)地理位置基本六边形网络簇为19小区,共57扇区。对于每个小区都需要考虑其周围两层小区的干扰情况,因此采用Wrap.round技术【18】。仿真中通过映射的方法在虚拟小区中采用实际小区的功率干扰情况。虚拟小区在干扰计算中采用中心六边形网络位移以后对应位置实际小区的功率进行计算,以保证每个小区都考虑了其周围两层小区干扰。虚拟小区网络可以看成是原六边形网络的位移。原六边形网第15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卜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络和每个位移的小区网络的扇区具有一一映射的关系,因此,位移的小区网络中的每个小区与中心原六边形网络中的对应小区除了位置不同外,都具有相同的天线配置、通信量、衰落、路径损耗等。如图3.4所示。例如,当15号小区为服务小区的时候,需要考虑虚拟小区2,1,7,8,9,10,11,12,18和实际小区14,4,5,16,17,6,0,3,13的干扰。13――_/6―7一一7―一7一一,7144、一一r一一75,――5,-一18――715一√17…一。。。15j一一一7r一717――10一-16…11Il…一9――、、129~12r2r8~。3…8―3一~l~―、13j一一4....,――7――一+4一――?6一一一14i514/一18+一17j16~7/l,一13一一/0一一7‘6/5厂一181510―√16…一ll…991217―――?――10――――Iir一一2一一――2,一一8―一√3一一一l,一13,,一――:7一‘一―7图3419小区wraparound模型基站位于六边形小区的中央,天线采用3扇区天线,每个扇区采用的天线方向图相同,以减少相邻小区间同频干扰。2图3.5三向天线将小区划分为3个扇区(2)用户位置设定用户总数以后,随机分布在57个扇区。每个扇区的用户数随机分布,但设置下限,避免有的扇区一个用户也没有的情况发生,使仿真平台更具有普适意义。当某小区撒到的用户数少于用户数下限第16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J:行系统级仿真甲台设计与实现时,重新初始化所有用户位置。3.3.1.2衰落计算用户位置确定以后,计算每个用户的传输损耗,存入全局变量。传输损耗主要受小尺度衰落和大尺度衰落影响。小尺度衰落与信道快衰特性相关,在3.3.4节再作介绍。大尺度衰落主要考虑路径损耗,阴影衰落和天线增益。路径损耗由传播模型决定,如COST231,Okumra.Hata等,根据文献【19l,L=128?1+37?6logl。(尺),R(km)式(3.3)阴影衰落根据文献f20】,fo.5BetweencellsShadowingcorrelation={一【1Betweensectors式(3.4)阴影衰落S=10鼍仃。,其中五=口Z+%,且口2+62;1。Z是所有扇区的公共因子,Zi在小区间相互独立。Z和Zi数学期望都为O,标准方差为8dB的高斯随,.,1,』=,J=一。^1机变量。当”2时,则相关性为50%;当口2;L62;0时相关性为100%。天线增益的计算采用3扇区天线,根据公式(3.1),每根天线的最大增益为14dBi,随着与视轴方向的偏离,天线增益逐步降低,最大衰减为20dB。图3.6说明了天线增益随角度变化情况。厂、l‘l.1竺.10Jf':.15l’f。f.20l}j.25.180一ljO.1:O.90.60.3003060玎mjzont越Angle―Degree5图3-6三扇区结构天线增益图第17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I:学位论文第三章ITE/I砸.A上行系统级仿真、F台设计‘j实现3.3.1.3业务模型生成常用的业务模型主要有以下四种:FullBuffer(满缓存模型)、FTP(FileTransfer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H1rrrP(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和VolP。FullBuffer业务模型是最简单的业务模型,即只要能够占有资源,所有用户都有数据可供发送,不存在没有数据发送的情况,而且数据包没有时延和QoS要求。FullBuffer业务模型便于评估某项技术的性能或者是不同研究机构对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实现流程包括:每个TTl首先检查每个用户的所有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自动请求重传)过程的发送缓存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就向其发送缓存中装填数据,并针对该用户给装填的数据包一个唯一的ARQ进程号作为标识。当该包被调度后,对该ARQ进程号的数据包不做检查;当该包成功接收或重传超时丢弃后,数据包的ARQ进程号恢复初始状态,代表已经装满数据,等待该用户下次调度。VolP业务在计算机仿真分析中采用2状态模型【151,分别是激活状态和静默状念。基于速率为12.2kbps的AMR(AdaptiveMultiRate,自适应多速率)声码器,激活期数据包为进行头压缩后的语音业务的数据,包大小为40byte。在静默期没有语音数据传输,只有由于背景噪声产生的SID(SilenceDescriptor)包,包大小为15byte。语音帧长为20ms,VolP数据包到达间隔是固定的,在瞬态/激活期时为20ms,静默期为160ms。每个数据包在其产生后50ms内没有成功传输则丢弃,当一个用户的误包率超过2%时,该用户过载。当系统中98%以上的用户满足不过载时,系统满足VolP业务的需求,否则系统过载,满足这一条件的最大用户数为VolP的系统容量。每个Drop开始时,每个用户具有随机分配的初始状态和用户状态跳转问隔计数器,VolP业务模型实现流程如图3.7所示。第18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E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器室YES懈一N0Y『S一空害图3.7VolP业务模型实现流程第19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F台设计0实现3.3.2功率控制模块功率控制的直接效果是通过调整终端在每个资源调度单位上的发射功率,决定每个终端能支持发送的单位资源块数。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终端的大尺度衰落;根据功率控制的方案确定终端在每个PRB上的发射功率;用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除以每个PRB上的发射功率,得到其能支持发送的最大PRB数,作为资源调度的参考。Ppc―PRB(旷‰t扭)+min0,maxR晌(删a×(‰矿厶船))])式(3.5)其中L为某终端的大尺度衰落(包括路损、阴影衰落和天线增益等),口是小区中心用户与小区边缘用户公平性的调整因子,在0-1间取值;k.ile是用户大尺度衰落值CDF曲线的某一点的大尺度衰落值,Rm;n为发射功率下限,只御为最大发射功率。本模块的调整参数主要为功率控制调整后用户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PO,公平因子口。3.3.3资源调度模块?3.3.3.1分组调度在资源调度模块设计中,需要采用相对合理的调度算法,常用的调度算法有轮循(RoundRobin,RR)调度算法、比例公平(ProportionalFair,PF)调度算法和最大载干比(MAXC/I,MaximumCarriertoInterference)调度算法三种。轮询调度算法的主要原则是:顺序依次调度所有用户。比例公平调度算法的主要原则是:根据每个用户的优先级因子从高到低选择调度用户。优先级因子根据以下式子进行计算:鼬∽2黼瓣,其中,只O,七)表示第f用户在第f时刻在第七资源块上的优先级因子,a是指数公平因子,默认值选取为0.75。互(f)在每个资源块调度完成后都需要更新,如果该资源块没有分配给用户f,则使用卢lO一1)更新,否则使用fl互(t一1)+(1一f1)N,新,其中,卢因子体现该用户已发数据总量对公平性的影响,取值为0.99,Ⅳf是第f用户第f时刻已发的数据总量。Ri(t,七)为f用户在f时刻第七资源块上根据信道状况确定的可发数据量。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lTE/ITE.At行系统级仿真.甲台设计‘i实现需要特别说明的是,LTE上行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因此上行链路调度的特点是相同用户占用的资源块在频域上必须是相连的。因此本平台中的调度实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解决每个用户可以占用多少个资源块的问题:遍历所有PRB,根据每个PRB上反馈的窄带CQI,采用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在每个用户占用资源块数不超过其功控支持块数的前提下,计算出每个用户可以占用的资源块数。第二阶段,解决每个用户在哪段资源块上调度的问题:遍历所有用户,从待分配的第一个资源块丌始,根据第一阶段确定的每个用户的发送PRB数,计算每个用户在此段资源上的SINR(SignalInterferenceNoiseRatio,信号干扰噪声比),计算方法是把当前用户在这段资源上的窄带CQI根据EESM映射成为一个信噪比,选择该信噪比最大的用户调度。分配完该用户以后,从待分配的第一个资源块开始遍历其余用户,重复以上操作。3.3.3.2调制编码方式选择用户发送的位置选定以后要进行调制编码方式选择,这里需要考虑控制时延,如3.2.1节所述,CQI反馈周期为5ms,则采用5个111之前的接收端计算得到的CQI经过反馈在当自订时刻用于MCS选择。传输带宽和发射功率确定后,根据信道状况,自适应编码调制增加了系统的频谱效率。3.3.4IMT-A信道模块信道建模步骤:首先进行用户参数定义,包括测试场景、网络拓扑和天线配置;然后生成传播参数,包括大尺度参数和小尺度参数:最后,生成信道响应。t时刻,某用户第S号发射天线到基站第U号接收天线的无线信道中,第11条路径的时域信道响应通过以下公式计算Il5J:第21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甲台设计与实现其中,U为接收天线序号,s为发送天线序号,n为路径序号,只为第n条主路径的功率,m为每个路径的子径序号,F为接收/发送天线在垂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增益,k是个常数等于2u/k,九为载波的波长,d,为MS天线之间的距离,d“为BS天线之问的距离,①一棚为第n条路径第m条子路径的相位差,%,m为MS移动速度。LOS场景下,公式(3.7)变为:队no)2√去巩^一o)+6㈦悟[急艇种印‘苫划唧(二‰)][茂艇弭.exp(jd,娥1sin(丸岱))exp(jd。娥1sin(吼∞))exp(_『勿毗∞f)式(3.8)其中,AR为LOS因子。3.3.5干扰计算模块干扰计算模块主要实现两部分功能,分别是数据包译码和CQI反馈。每个用户接收端信噪比龇ⅣR=足/(£+昂);足等于发射功率乘以大尺度衰落,天线增益,小尺度衰落,接收算法增益以及接收端噪声系数等其他损耗。3.3.5.1数据包译码接收端采用MMSE均衡,计算出每个子载波每个数据流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它考虑了信号的流问干扰和噪声带来的影响,增大了信号与干扰信号及噪声的比值,增加了J下确译码的概率。其目标是使估计值经过与原始信号相同的过程以后的值与接收端实际接收信号的最小均方误差最小,经过对目标函数求解可以得到估计矩阵:M删H日+赤,)-1∥式(3-9)其中H为单流或者多流的信道转移矩阵。计算出每个用户在所占用的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噪比后,再通过DFT计算出每个用户的有效信噪比。根据计算出第22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七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1-.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的有效信噪比在用于MCS选择的链路级曲线上寻找该信噪比下采用该包调制编码方式所能达到的误包率,假如是O.8,则说明该包有80%的概率传错,生成一个均匀分布的随机数,其小于0.8的概率也应是80%,如果这一随机数小于0.8,判定当前数据包没有正确接收,否则数据包传输成功。3.3.5.2系统干扰和信噪比反馈反馈的信噪比由于上行系统中每个用户的发射功率不一样,因此为了更加准确地反应系统的平均统计特性,反馈的CQI不能用当前时刻用户在占用子载波上的接收信噪比,而是用信号功率除以系统平均干扰得到反馈信噪比。由于系统的平均干扰波动比较大,因此对系统lOT计算采取干扰累加和平滑处理,平滑窗长取经验值4。然后用MMSE检测之后总的接收信号功率处以IOT,作为反馈的CQl用于发送端数据包调度的MCS选择。根据TS36.213Section7.2.1的描述,在CQI的反馈带宽方面,可以考虑两种反馈方式:宽带COI和窄带CQI反馈。宽带CQI反馈就是在较宽的带宽内只上报一个CQI值,而窄带CQI反馈是在每个子带内分别上报CQI值。3.3.6HARQ功能实现若为.1图3-8CCm熔Q发端处理模实现流程第23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1:行系统级仿真甲台设计.’j实现根据合并方式的不同,HARO可以分为相位合并(ChaseCombination,CC)HARO和增量冗余(IncrementalRedundancy,IR)HARO两种。以CC为例,发送端和接收端的HARQ功能实现流程如图3.8,图3.9所示。图3-9CCHARO接收端处理模块流程图(CC)LTE上行系统由于上行链路的复杂性,来自其它小区用户的干扰不确定,基站无法精确估测各个用户实际的SINR值。SINR值的不准确导致了上行链路对于MCS选择不够精确,所以更多地依赖HARQ技术来保证系统性能,因此上行链路的平均传输次数高于下行链路,考虑到控制信令开销的限制,LTE上行系统采用同步HARQ技术。第24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l:学位论文第二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F台设计与实现3.3.7UETDD/FDD双工方式实现根据3.2.1节设置的时隙配比表实现时分双工。TDD与FDD在实现流程上的区别是在sounding时隙,上行发送参考信号,对用户进行调度,计算系统干扰并反馈CQI,但是不进行译码判决和吞吐量累加。只有在sounding时隙更新反馈的用户CQI,非sounding时隙的用户COl取为上一时刻的值。在全系统的系统级仿真中,有时候由于复杂度的限制不可能把系统级和链路级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型建立在同一个计算机平台上,无法对每条用户和基站间的无线链路都进行实际的仿真计算,因而需要引入L2S(LinkleveltoSystemlevel)接口即链路级和系统级接口,在链路级仿真和系统级仿真之间建立必要的输入输出连接关系。一【亦2-1―1式(3-10)其中,SINR表示拟合后的有效信噪比,M表示占用的资源块数,N表示FFr点数,SNRm+争表示第七个子载波上的信噪比值。3.4仿真结果与分析仿真平台开发完成后,用于技术评估之前需要先进行系统架构校准。北京邮电人学硕十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I: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j实现可以对3.4.1不同天线配置下LTESIMO系统性能比较LTE的基本配置中,上行为1X2系统,由于多输入多输出的多天线系统增加了空间自由度,增加了接收合并增益,使系统容量随着发送或接收天线数的增加得到巨大提高。公平调度,业务模型采用FullBuffer,接收端采用MMSE均衡算法,4天线采用垂直极化,8天线采用交叉极化,天线问距都为0.5波长,双工方式为FDD,其它参数如3.2节所述采用相同的设置,不同接收天线配置下的SIMO系统频谱效率如下表:表3-51X,N天线配置下扇区平均频谱效率对比扇区平均频谱效率1X41X8(bit/s/Hz/cell)UMlUMARMA1.721.451.652.072.0l2.0l表3-61XN天线配置下边缘用户频谱效率对比边缘用户频谱效率1X41X8(bit/s/Hz)UMlUMARMA0.0550.0560.0760.0640.0740.092当天线数增加时,IMT-AUMI,UMA,RMA场景的扇区平均频谱效率分别提升20%,38%,22%,边缘用户频谱效率分别提升16%,32%,21%。网络拓扑结构相同的UMI,UMA,RMA场景,RMA的提升最大,这是因’’为由于RMA的站问距较大,运动速度较大,该场景下每个天线对之间的信道相关性较小,因此可以获得更大的分集增益。相同测试场景下,边缘用户频谱效率比扇区平均频谱效率提升要大,可以看出当信噪比不好的时候,MIMO技术的优势更为突出。在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存在严重的多径衰落,OFDM技术通过FFr变换将频率选择性的多径衰落信道在频域内分为多个平坦信道,从而消除了多径带来的码间干扰的影响,同时,MIMO技术能够在空间中产生独立的并行信道,在这第26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些并行信道中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可以有效提高了系统传输速率,因此由MIMO提供的空间复用技术能够在不增加系统带宽的情况下提高频谱效率。3.4.2LTE上行调度公平性改进结果比较根据3.3.3.1描述的调度方法,可以称为单载波频分多址接入条件下的比例公平调度算法。其有可能导致这样一种状况,信道状况好的用户,可以分配到很多资源块,但是信道状况不好的用户,有可能在第一阶段频选调度的时候分配不到太多的资源块,系统运行时问不够长的时候,无法保证一定的边缘频谱效率。考虑采用轮询调度的思想进行公平性改进,即把频带分为若干段,根据宽带CQI反馈做频选调度,选出来的用户个数等于分段的段数,每个用户占用的资源块数相等,相当于在调度的第二阶段对第一阶段选出来的用户采用轮询调度。同时,因为上行系统每个用户的发射功率不一样,造成上行系统干扰波动较大,而且由于单载波的限制,用户往往不能调度在最优的资源上,而宽带CQI反映的是该用户在全频带的平均信道状况,因此第一阶段用于频选调度的信噪比应是宽带CQI,而不是窄带CQI。表3.7上行调度公平性改进性能比较公平性改进前公平性改进后扇区平均频谱效率(bit/s/Hz/cell)3.453.28边缘用户频谱效率(bit/s/Hz)0.2170.237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平性改进以后,边缘用户的频谱效率得到提高,但是由于在这种调度方法下部分信道状况不好的用户也得到了相等资源块的调度,但是发送成功率受信道条件的限制不高,因此系统平均扇区吞吐量会相应地降低。3.4.3地堰Q性能比较HARQ技术和AMC(AdaptiveModulationand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都是链路自适应技术,它们的结合使用可以带来更大的数据速率。在AMC中采用CQI测量来设定调制编码格式,而在HARQ中则是由链路层信息来进行重传判决。AMC可以根据UE的测定或者网络提供的信息条件来灵活的选择适当的MCS,但需要UE进行准确的信道测量并且受到相应时延的影响。|L讯Q能够自动的适应信道条件的变化并且对测量误差和时延不敏感。AMC和HARQ相结合起来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首先通过AMC对速率进行粗略的选择,然后再由HARQ进行精确的调节,可以更好地达到自适应的效果。第27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一}: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甲台设计与实现在C0愀调效果工运盏v讲簌粤啜12扇区平均频谱效率边缘用户频谱效率图3.10CQl微调性能比较UMI场景下,CQI的微调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信道变化快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选择的信道参数很难与信道实际情况相匹配,所以自适应技术更适用于多普勒扩展不是很大的情况。边缘用平均频户频谱1次传2次传谱效率3次传4次传效率输成功输成功输成功输成功丢包率(bit/s/H(bit/s/H率率率窒z/cell)z)IR0.88700.02600.86240.13470.00220.00030.0002CC0.88170.02580.86590.12440.00720.00160.O007采用IR的合并方式,每次发送的数据包合成一个具有更大冗余信息的编码第28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1二学位论文第三章LTE/LTE.A上行系统级仿真.、F台设计与实现包进行合并译码,可以得到更高的译码正确率。采用CC的合并方式,各次重传冗余版本均与第一次传输相同,即重传分组的格式和内容及调制编码方式与第一次传输的相同。因此在2次重传的时候,IR重传成功率明显比CC高,总的丢包率也只是CC的25%。3.4.4TDD/FDD系统性能比较表3-9TDD/FDD性能对比天线方式/天线问距IMT-A指标FDDTDD平均频谱效率1.41.531.47(bit/s/Hz/cell)垂直极化/4波长边缘用户频谱效率0.030.0610.052(bit/s/Hz)平均频谱效率1.41.451.36垂直极化/0.5波长(bit/s/Hz/cell)边缘用户频谱效率0.030.056O.051(bit/s/Hz)从结果可以看出,TDD系统的频谱效率与FDD相比稍差,两种天线方式下,分别下降4%和6%,天线间距较大的情况下,性能下降较少。这是因为TDD系统中的上下行转换时隙会造成信噪比的损失,因此性能会比FDD系统稍差。由3.2.1节所述的LTETDD物理层帧结构,假设把sounding时隙算作上行时隙,转换时隙既不属于上行也不属于下行占用,在上下行时隙配比为2:3的条件下,上行的OFDM符号占用比率是(14+14+2)/(14+14+14+14+13),下行激活时间为(14+14+11)/(14+14+14+14+13),总带宽相同的理想情况下,工程上可以根据FDD频谱效率大致推算TDD系统的频谱效率。第29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1二学位论文第阴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第四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4.1部分功率控制研究4.1.1功率控制原理4.1.1.1功率控制的目的功率控制是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根据信道变化情况及接收到的信号功率通过反馈信道,按照一定的规律控制和调节发射信号功率。一般通信系统中引入功率控制的目的主要是克服“阴影”效应带来的慢衰落;克服由于多径传播、空问选择性衰落而引入的慢平坦性衰落;克服上行链路中的“远近”效应;克服下行链路中的“角”效应。4.1.1.2功率控制的分类移动通信中的功率控制按照上下行链路来分类,可以分为上行功率控制和下行功率控制。上行功率控制是指控制用户的发射频率使得基站接收到的小区内所有用户发射至基站的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比SIR基本相等,它可以克服“阴影效应”。下行功控是根据信道,慢变化自适应地分配各业务信道的功率份额,使小区中所有用户收到的导频信号功率或信号干扰比SIR基本相等。若从功率控制的方法看,可以分为歼环、闭环和外环功率控制。开环功率控制是指用户根据下行链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或者SIR,对信道的衰落情况进行实时估计。若用户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或者SIR较强,表明用户与基站距离很近,或者信道状况较好,这是用户可以减低发射功率,反之,则增大发射功率。闭环功率控制是指利用上行基站接收通过一个反馈闭合环路送至移动台控制移动台上行发送。它克服开环功率控制精度不高的缺点,比如移动台利用下行接收控制上行发送,由于存在衰落的不对称性、反馈时延导致的误差、精度不高等。闭环功率控制又包括内环与外环功率控制,其中内环功率控制又称为快速功率控制,外环功率控制又称慢速功率控制。各种功控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其中快速功控主要用在低速移动与深衰落环境中,而慢速功控主要用在快速移动的环境中119J。4.1.1.3功率控制准则功率控制准则是功率控制的依据,从原理上大致可以分为:功率平衡准则、信噪比准则、混合平衡准则及误码率平衡准则。功率平衡是指在接收端,各用户收到的信号功率应相等。对于上行链路,功率平衡的目的是使各用户到达基站的信号功率相等。对于下行链路,则是要求各第30页共59I贞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四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用户接收到基站的信号功率相等。信号干扰比平衡是指接收到信号干扰比应相等。对于上行链路,信号干扰比平衡的目标是使基站接收到的各个用户的信号干扰比应相等;对于下行链路,其目标是使各个用户接收到基站信号的信号干扰比应相等。功率平衡和信号干扰比平衡混合体制是指将前两种准则混合使用。功率平衡准则的功率控制方法易于实现,但是其性能不如基于信号干扰比平衡的功控。基于信号干扰比平衡的功率控制也存在局限性,如果一个用户到达基站的信号干扰比过低时,需增大其发射功率,使接收端的后处理信噪比增大,但是同时也增加了对其他用户的干扰,它必然导致其它用户也要增大其发射功率,这样循环正反馈有可能使系统崩溃。因此可以将二者结合使用。误码率平衡准则是指根据误码率来调整发射功率。由于误码率与信噪比或信号功率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映射关系,且与信道性质有关,因此采用工程经验中的门限值来作为调整的依据。4.1.2不同移动通信系统的功率控制4.1.2-1IS-95/CDMA,7.000系统的功率控制CDMA系统是干扰受限系统,必要的功率控制可以有效地限制系统内部的干扰,从而降低小区内和小区I、日J的干扰,还可以克服蜂窝系统的远近效应,减小UE的功耗。lS.95中下行链路采用同步码分体制,上行链路采用异步码分体制,因此下行链路优于上行链路,一般采用较简单的慢速闭环功率控制方案;上行性能比同步码分的差,所以在功控方面要求比下行高,一般由初控、精控与外环控制3部分组成。CDMA2000与IS.95完全兼容,因此两者的功率控制技术绝大部分一致。4.1.2.2W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宽带码分多址WCDMA属于码分多址系列,功控的原理和方法和IS.95的大同小异,不同点在于:WCDMA功控方式包含两种类型――非压缩模式和压缩模式。WCDMA上行链路中仅有物理随机接入信道及上行公共分组信道采用开环功率控制,其余信道采用闭环功率控制。上行闭环功控同时控制一个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DedicatedPhysicalControlCHannel)和若干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s,DedicatedPhysicalDataCHannel)。WCDMA上行DPCCH/DPDCHs功控从原理上看也是采用开环、闭环和外环3种方式。下行也是主要针对DPCCH/DPDCHs进行功控,原理与上行类似。第31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四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4.1.2.3TD-SCDMA系统的功率控制由于TD.SCDMA系统采用的是TDD模式,上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频段,因此上、下行链路的平均路径损耗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一特点使得UE在接入网前,或者网络在建立无线链路时,需要进行开环功率控制,根据计算下行链路的路径损耗来估计上行或下行链路的初始发射功率。TD.SCDMA系统中,上行寻呼信道、随机接入信道等信道随机接入时的初始发射功率通过开环功率控制确定。稳定期,上行专用信道和上行共享信道采用闭环功控。TD―SCDMA系统中,下行专用信道上使用快速闭环功率控制,UE根据NodeB的接收SIR值调整发射功率,来补偿无线信道的衰落。每一子帧(5ms进行一次)。功率控制速率为200HZ,功率控制步长可选为ldB、2dB、3dB。4.1.2.4LTE/LTE-A系统的功率控制m/LTE.A系统以码分多址(OFDM/OFDMA)为核心特征之一,它在OFDM的各个正交子载波上实现用户接入。将用户的信息承载在相互正交的不同的载波上,可以有效对抗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够很好地获得多用户频率、时间分集增益。具有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资源分配灵活性的同时,解决了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码间干扰问题。因此,LTE系统不存在CDMA系统因远近效应而进行功率控制的必要性。LTE最终决定下行数据信道不采用功率控制,上行数据信道采用功率控制。其上行功控主要用于补偿信道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并用于抑制小区间干扰。LTE上行功率控制的目的决定了它不需要采用CDMA系统中的快功控方式,而采用慢功控方式,功控频率不高于200Hz。具体来说,上行功率控制的作用包括:一是保证一定的QoS,使数据包在有限重传次数内能够『F确接收。二是可靠的控制信道传输。三是使系统的lOT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应用场景包括:在获得频谱效率的同时,保证一定的覆盖,即边缘用户的服务质量;来自不同小区的同业务质量要求的数据流占用相同的上行无线资源:来自不同小区的数据流占相同的上行无线资源。4.1.3部分功率控制研究4.1.3.1上行部分功率控制上行功控是指控制用户终端的发射功率,使得基站接收到的小区内所有用发射至基站的信号功率或信噪比基本相等。UE的发射功率可以通过由eNode发送的慢功控指令和通过下行RS测量的路径损耗值等计算。OFDM系统中,由于小区内用户相互正交,因此单小区功率控制只需要虑单个用户发送端与接收端的链路情况。多小区条件下,干扰可根据其产生的第32页共59页北京邮电人学硕上学位论文第四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理位置分为小区内干扰和小区间干扰。小区内干扰主要是由于用户发射信号不正交而产生的,如CDMA系统中的多址干扰。在OFDM系统中,如LTE系统,各子信道正交,因此不存在小区内干扰的问题,其主要干扰是小区间干扰,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系统的性能。受小区间干扰影响最大的是小区边缘用户。边缘用户距离邻小区基站较近,距离服务基站较远,相比于内部用户受到小区问干扰的影响更大。小区边缘性能影响到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小区内用户的均匀分布。平均吞吐量和频谱效率可以通过采用MIMO技术和增加正交性来提高,但这些技术不能改善小区边缘性能。从降低系统干扰的目的出发,文献124】提出了一种部分功率控制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对不同大尺度衰落的用户做不同程度的补偿,使各个用户以满足功率平衡准则的最小发射功率发送数据。假设某用户计算了路损、阴影衰落和天线增益等的大尺度衰落值为:L,那么根据部分功率控制(Fractionalpowercontrol,FPC)方法,该终端每个PRB的发射功率设置为:PpcPRB"=PMAX×(争)。其中L―k和Or,是调整功率控制效果的两个主要参数。£。一妇是用户大尺度衰落值CDF曲线的百分比点,如果设为5,则该值取为5%用户的大尺度衰落值。该值设置的越小,就有越多的终端将以最大发射功率发射,lOT越大;反之则越少。乜是小区中心用户与小区边缘用户公平性的调整因子,在0<口<1区间取值,该数值越接近1,则越公平,flPd,区中心用户将按照接近路径损耗的比例以比较小的发射功率发射(IOT越小);反之,该数值越接近0,则越不公平,即小区中心用户的发射功率将大于路径损耗的比例,以此得到更好的性能。在式(3.10)基础上,同时还要考虑两种极限的情况,第一种,在实际使用中,为了防止小区中心的用户由于大尺度衰落L的数值远大于Lx一妇而采用很小的发射功率,因此设置一个下限^rain,则终端在每个PRB上的发射功率为:‰2‰叫叫争)。]式(4.2)第二种情况,终端在每个PRB上的发射功率最大不能超过终端的最大发射功率,即:PpcpRB‰叫L一卜阿】}…,式(4.3)中功率采用dB为单位,则可以得到3.3.2节功率控制模块的实现第33页共59页北京邮电大学硕上学位论文第pnq章LTE/LTE.A系统中若十关键技术研究公式。4.1.3.2部分功率控制对干扰抑制的作用对于小区边缘的用户,由于相邻小区占用同样载波资源的用户对其干扰比较大,并且由于其距离基站较远,SINR相对就较小,导致虽然整个小区的吞吐量较高,但小区边缘用户服务质量较差、吞吐量较低的情况。3G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率在小区中心和小区边缘差异较大,不仅影响了整个系统的容量,而且使用户在不同的位置得到的服务质量有很大波动。因此,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都将提高小区边缘性能作为主要的需求指标之一。小区间干扰是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固有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是采用频率复用。新一代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对频谱效率的要求很高,希望使频谱复用系数尽可能接近1,即相邻小区都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OFDM比CDMA更好地解决了小区内干扰,但是作为代价,它带来的小区间干扰有可能比CDMA更严重,即两个相邻小区在它们邻接的边缘使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则会产生较强的小区间干扰。在LTE研究中的小区间干扰抑制技术主要包括小区间干扰随机化,小区间干扰消除和小区间干扰协调3类。各种具体的干扰抑制技术并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可以配合使用,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小区间干扰随机化的原理是将干扰随机化,使其特性近似“白噪声”,从而使终端可以依赖处理增益对干扰进行抑制。小区间干扰消除的原理是对干扰小区的干扰信号进行某种程度的解调甚至解码,然后利用接收机的处理增益从接收信号中消除干扰信号分量。小区间干扰协调的基本原理是对下行资源管理设置一定的限制,以协调多个小区动作,避免严重的小区间干扰。这种限制可以是对资源调度的限制,避免干扰小区使用可能造成干扰的资源块,比如软频率复用技术;也可以是对某个资源块发射功率的限制,控制干扰小区在可能造成干扰的资源块上的发射功率,比如部分功率控制技术。在部分功率控制中,如果一个小区使用和相邻小区不同的频率资源,可以采用全功率发射,即完全功控;如果一个小区使用了和相邻小区重叠的频率资源,则必须限制发射功率,即部分功控。虽然单个UE的接收信噪比会受到损失,但是整体的系统容量可以得到提升。4.1.4仿真结果与分析4.1.4.1部分功率控制对系统干扰的影响分析北京邮电大学硕}:学位论文第旧章LTE/LTE-A系统中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图4?1发射功率对系统干扰的影响从图舢1可以看出,公平因子口一定时,增大用户信号到达基站的功率PO,可以提高系统干扰lOT。部分功率控制运用于LTE系统,可以调整系统干扰lOT,保证一定的小区覆盖。不同场景下,每个小区具有不同的站间距,当站间距较大时,绝大多数用户采用最大发射功率发送可以获得最优的效果,而当站间距较小的时候,为了控制系统干扰,需要限制UE的发射功率,因此需要根据当前应用场景来进行功率控制参数的设置,例如要使系统的lOT都维持在10dB以下,在INH场景应该把口因子设为1,P0设为.90,而UMA场景把口因子设为0.8,P0设为.83.要想提高小区的总的吞吐量,应使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干扰lOT,一方面有利于链路自适应和调度,稳定的lOT使得前后调度周期的干扰大致相近,干扰预测相对准确,HARQ重传的次数相对较少,有利于吞吐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系统规划,保证一定的系统覆盖。根据lOT可以很容易的算出系统容量和覆盖范围。一个小区的信道容量C可以表示为:上c=>:△厂log:(1+卢。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lte链路级仿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