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为什么现在坦克又改回垂直装甲了

中国当年已经上马99坦克,为何还要研制96式?专为巴铁定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军武次位面】作者:霜叶落  一直以来,关于国产主战坦克的讨论一直集中在99A以及99式主战坦克上,而作为我国装甲力量的主力——96式主战坦克却鲜有关注,与99A和99这种我国顶尖的三代坦克相比,96在技术上显得黯然失色,但是从数量,价格上看,96才是中国装甲力量的真正主力。  从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96式担当主力已过数载。在坦克技术飞速发展的现在,我们回首来窥探一番96式的前世今生。    ▲上图为ZTZ96  ▲上图为“坦克两项”中的ZTZ96A,  ▲上图为ZTZ96A改型,换装了1000马力发动机,网络上称为96B(2016)    ▲上图为ZTZ96B(2017)可以看到于2016年的不同。炮塔前方,炮管上方多了一个炮口校正装置。(炮管根部)  一个武器总是有他的定位和研发的原因,首先从研发背景说起。  ZTZ96的前身  说到96式,就一定要说说WZ122中型坦克,该坦克可以追溯的上个世纪60年代了,那时,美苏争霸直接导致了坦克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第二代主战坦克,比如美国的M60,苏联的T62,这些第二代主战坦克相较于他们的“父亲”,M48和T55来说火力与防护都有长足进步。  ▲上图为苏军装备的T64主战坦克,该型主战坦克装备了复合装甲    ▲上图为M60主战坦克  我国坦克专家对这些新型坦克进行研究后,提出了我国第二代主战坦克方案,该方案要求我国新型第二代主战坦克达到世界主战坦克的平均水平。1969年召开了该方案的论证会议,1970年军委同意第二代主战坦克的研制方案,坦克研究正式开始    ▲上图为WZ122的样车,该坦克设计十分前卫,加上当时我国坦克工业基础薄弱,直接导致了该项目的流产  由于当时我国坦克工业基础薄弱,研制工作的阻力相当大,直到1978年仍然没有研制研制完成,此时,苏联的T72打破了东西方装甲力量平衡,西方第三代主战坦克出现雏形,这时重新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已经没有意义,所以中央已经决定由研发第二代主战坦克的任务变成在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发之前,研发一辆过渡车,并验证新技术,为第三代主战坦克研发积累经验。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出现了80-1式主战坦克,又经过了5年的改进,再1988年定型,命名为88式主战坦克。      ▲上图分别是80式和88式,从炮塔炮镜位置可以看出他们的区别  除此之外,我国在改进80式主战坦克的同时,应巴铁要求,发展了80-II式主战坦克,在加长105炮后,摇身一变成为大名鼎鼎的85式外贸坦克  ▲上图为85-2AP式主战坦克  后来,我国研制除了下反稳像式火控,装备与88式主战坦克,装备了下反的88命名为88B式主战坦克,88B式主战坦克的性能超过了T64,其主炮可以在实战距离击穿T72式主战坦克和T64式主战坦克。    ▲上图为88B式主战坦克  由于当时88数量少,在第三代成熟之前,我国没有可以和周围国家的二代坦克或者三代抗衡的主战坦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军方引用了85IIAP的一部分技术,第一个是复合装甲炮塔,总比88式的匀质钢炮塔防护好,第二个是通过不懈努力,将125mm坦克炮发射的穿甲弹穿深提升到600mmRHA/2000m(早期二期弹)  ▲上图为85IIAP式外贸主战坦克  1995年底,军方决定在85IIAP的基础上研制88C式主战坦克(96式=88C式),96采用了L/D(长径比,长度/直径,在一定长径比内,长径比越大,穿甲能力越强)更大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真.二期弹),这便是日后的ZTZ96式主战坦克  ZTZ96的性能和参数  96的武器配置  主武器:一门88C式125mm/L48式滑膛炮  (备弹45发,40发炮弹,5发炮射导弹)  次武器:一门QJC88式12.7mm口径高射机枪(备弹600发)  一门81式7.62mm口径同轴机枪(备弹2000发)  注:96以及其改型都使用该火力配置  俗话说的好,“一炮遮百丑”  让我们首先来看看96的火炮性能。96式主战坦克装备了国产88C式125mm/L48式滑膛炮  ▲上图为88C式火炮的参数  有炮一定要有弹,96式装备了我国自主研制的DTW2式穿甲弹(网络称二期弹)  88C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ZTZ96式的88C式125mm滑膛炮可以发射DTW2式穿甲弹    ▲上图中的PLA正在向ZTZ99式主战坦克补充二期弹(补充的是弹丸部分,没有补充发射药,二期弹是分装弹)    ▲上图中的PLA正在向ZTZ96式补充二期弹弹丸部分    ▲图为二期弹的具体参数,可以看出,飞行体(就是穿甲弹体+尾翼)质量,初速,穿深与下文中相对应  然后我们可以看看波兰的125mm炮,火炮用的是2A46,弹的参数估计和二期弹差不了多少。穿深比外贸二期弹低一些,飞行体质量为3.7kg,算是比较轻的了。而且发射初速大概是1650,千米降速小于50,算是相当强的存速能力了。  以上这些数据,基本可以证实下图的真实性:    ▲上图是外贸二期弹打68&垂直倾角的斜靶的靶图,由于飞行体长度和上图基本吻合,所以可以轻松的证明该图的真实性。(看飞行体后面,左边第一个是弹丸部分,中间是装药,右边是二期弹装好的样子)  但是由于外贸肯定没自用的穿甲弹强,所以:这样我们可以大概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而且外贸二期弹穿深数据都是打斜靶,算上长杆弹倾角效应。  PS:下图为长杆弹打有限靶和无限靶的区别    估计:DTW2式APFSDS在2000m距离穿深570mm(垂直半无限), 打有限靶可以到640mm左右。但是这事还没完    可以看出,96B提高了火炮性能,你没有看错,打出700mm穿深不是梦。  有限靶650mm——700mm的RHA,能对付毛子T72,T80,T90(对某些改型估计还悬),还有早期的M1,早期的豹2,这种穿深完全可以应对我国周边国家的威胁想对付豹2A5,M1A2还是有点悬,看人品。  PS:“二期弹改”这种东西没哟官方资料可以证明其存在,据说换装了碳纤维弹托,让射弹质量大幅降低。但是没有任何官方证据证明其存在,所以本文不提起他。  还没完,坦克还有机枪对不对?  然后我们说说QJC88式高射机枪吧。    ▲上图为QJC88式高射机枪以及其参数。  让我们来看看88高机用的弹:  84式APDS  这个就是相当强势了  84式APDS。  配用于77式高机,通用于54式12.7mm高射机枪。  弹头质量28g,弹心质量22g,是弹头质量的78.6%,弹心直径7.9mm,次口径比(即d1/d2,dl为弹心直径,d2为弹头直径)为0.62。初速1150m/s,在1 000m处以45&着角可以击穿15mm厚的均质合金钢板。(由于枪弹与靶的倾角效应,穿深要比三角函数算出来的等效多一些)  所以这门高机还是相当强势的。这穿深已经是苏联二战反坦克枪的两倍了,何况这是1000m,枪弹千米降速相当严重啊,如果是300m,这穿甲能力绝对强。  ZTZ96和其改型的火控系统:  俗话说的好啊:高穿没屌用,全得靠火控。虽然96的火控系统仍然为保密,但是老套路,我们仍然可以从外贸火控管窥96的火控性能。而和96火控系统差不多的就是ISFCS-212B下反式火控了。  ▲这个就是212系列的火控  212火控系统  类型:指挥仪式  工作方式:有稳像式和自动装定分划式两种。  位置:带有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的车长瞄准镜独立布置在高平两用机枪的下反  热成像仪:最新型的凝视焦平面热像仪。  放大倍率:3*和8*。  范围:车长能有360度的观察范围。  炮长瞄准镜位置:安装在炮塔右上方,也带有激光测距仪和双向稳定器。  配备的凝视焦平面热像仪能让炮长在夜间更好的发现敌方目标。  反应:反应时间从发现目标到开火大约为6秒。  ISFCS-212A下反稳像式火控系统与车长的昼/夜潜望镜有一个接口  使车长有超越炮长的能力(即“猎-歼”火控系统,但是96和其改型没有车长周视镜,所以是伪猎歼)  系统特点:具有结构简单、原理新颖、工艺性好、造价低廉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国内的生产水平。  通过多次实弹射击实验及其他考核,各项性能表现良好。  弹道计算器型号:GUMS-2型数字式弹道计算机  生产公司:沈阳电子工业总公司研制生产  类型:属于全求解固态弹道计算机。由电子单元和一个数据输入与测试面板组成。  从技术水平上看,与早期的M1A2相当。  弹道计算距离:200-4000米。  除药温、气压、气温、炮膛磨损、弹道选择(4种)、炮口校正装置信息外,包括目标距离、目标速度、倾斜角和横风速度等信息可一自动输入。这种设计在保证坦克拥有较高自动化水平的同时,也尽可能节省成本和系统的复杂性。  双向稳定器型号:2E42M  ▲96A的炮手正在使用火控  可以看出96式装备的火控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国际相当强势的下反火控了(反正美国德国都没用下反)    ▲上图为96火控操作界面,似乎操作很简单  96A装备了新型的上反稳像式火控系统,相较于原来96的下反式火控,行进间射击更加准确,而且不会出现下反由于机械磨损导致的火控精确度影响。  可以看出,96的火控和技术水平还是国际领先水平,“坦克两项中”96A的打靶表现也是最好的证明,所以96的火控是值得称赞的!  ZTZ96与其改型的自动装弹机:  大炮要有人装填,接下来就是96的自动装弹机了。  96的装弹机是为机械式装填系统。该自动装弹机与苏式T-72系列相同,但有一定的改进。  装弹过程:扬弹机将弹丸和药筒按放置位置提升到位,首先将弹丸推入炮膛,装填臂下行过程中再将药筒推入炮膛,完成整个装弹过程。发射完毕后,半可燃药筒残留的金属底由炮塔上方开设的抛壳窗抛出车外。  备弹: 96A式主战坦克为主炮配备了包括炮射导弹在内的45组(40发炮弹+5发炮射导弹)分装式弹药,其中22组待发炮弹位于自动装弹机的旋转弹盘上。使用自动装弹机时,96A式主战坦克最大射速达到8发/分。  当自动装弹机出现故障时,可采取半自动方式装填,其过程包括人工选弹、人工提升和人工推弹入膛。    ▲96A的自动装弹机的样子  ZTZ96与其改型的防护能力:  首先我们说说老96。  首先我们说说96的首上装甲结构:  (就是88系列的地盘)  具体为:钢(面板)10mm 685钢——150mm工业陶瓷+玻璃纤维复合夹层——钢(背板)60mm GY4匀质钢装甲  首上抗穿甲弹能力大概在550mm到600mm  说完早期96的首上,说说96的炮塔,96早期的炮塔没有使用什么约束复合装甲。  炮弹装甲有不少的结构泄露:但是各个部分只能靠猜测:    ▲根据上图的计算  炮塔前方抗穿甲弹能力大概为550mm匀质钢装甲  然后就是ZTZ96和ZTZ96A  车体首上防御参考早期96  96A的首上多了一层爆反,所以估计会有一些BUFF,  关于炮塔防御:  ▲从上图中提取信息:  ZTZ96炮塔前方使用了波浪状夹层架构以及蜂窝填充式的紧约束型陶瓷结构的复合装甲  AD95为主要材料。  AD95我就简单说一说,AD95是一种氧化铝陶瓷,95表示氧化铝的含量,95,99氧化铝陶瓷又称刚玉,该陶瓷其他杂质是二氧化硅什么的,氧化铝陶瓷具有高强度的特性。  ▲上图为复合装甲的具体参数。连参数都告诉你们了,真是够敬业的。  ▲如上图:  ZTZ96炮塔正面抗穿可以达到550mmRHA,符合之前的推测  ZTZ96A炮塔正面抗穿可以达到650mmRHA  可以看出,96A的防护还是相当不错的,可以在实战距离,防御德国的DM53和DM63,俄罗斯的3BM42和3BM46,美国的M829A1和M829A2,说白了就是可以防御德国和俄罗斯的主流弹种。  除此之外,96A与96最明显的区别就是:96A装备了FY-4式楔形模块化装甲,且96A装备了FY4爆炸反应装甲。    ▲上图可以看出96与96A的区别。  为了防御反坦克导弹,我军96式主战坦克装备了光电干扰系统。  光电干扰系统是由解放军303设计院研制生产的,型号为TCS-2。  其作用是防止带半主动瞄准系统反坦克导弹瞄准并命中坦克,并且干敌方带激光目标指示器和激光测距仪的武器控制系统。干扰系统的组成包括2台高精确传感器和2台低精度传感器,一对光电干扰仪,同时能和炮塔两侧总共12具84式81毫米烟幕弹抛射器联合使用。两部干扰仪每部俯仰角为-5度到+25度,方位角90度,通过旋转炮塔实现360度方位角。  光电干扰仪发射的可调红外线,工作波段0.7-2.7微米,和“龙”式、“陶”式、“霍特”、“米兰”等反坦克导弹工作参数相近,干扰反坦克导弹半主动瞄准接受器,破坏导弹瞄准。保证在炮膛轴线水平向正负20度和垂直向4.5度的扇面内以可调红外线的形式对敌人的来袭导弹进行干扰。此外,光电干扰仪安装在炮塔的后舱上方前部,也能用于夜间红外照明,或者借助夜视仪进行瞄准射击。 TCS-2光电干扰系统的性能是优秀的。半主动指令制导的导弹对坦克的命中率下降到1/3,激光半主动制导的导弹命中率下降到1/4,激光制导炮弹的命中率下降到1/5。并且可以保证同时抗击不同方向来袭的几枚导弹。  不止要能抗线,队友之间肯定要联络嘛,不然又会出现二战苏军初期由于没有无线电台的悲剧。  ZTZ96的电台:  96A式主战坦克上安装的890C型甚高频电台由沈阳通用电子技术公司制造,工作波段在28MHz-90MHz之间,电台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可以达到每分钟600次的跳频速度。抗干扰、防侦听能力强,并且具有信息保密系统。 另外,96A式主战坦克安装了战场自动管理系统,可以及时向各界传达各种信息,使整个战场紧密联系起来,让指挥员能通过该系统随时了解个坦克获得的战场信息、后勤状况、坦克及人员损失,使各级坦克部队的指挥人员能迅速掌握情况,从容实施指挥。  ▲上图为96的电台,看起来操作蛮简单的。  能打炮,能抗线,但是还要能跑路,接下来我们说说96式的机动系统。  ZTZ96以及其改型的机动能力:  发动机是机动的核心,先说发动机:  早期96的发动机:  型号:12/150ZL型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730马力,最大时速:55km/h  ▲这个就是96的发动机,老99也装过  ▲论如何开坦克,这是驾驶员的脚  机动方面,96A和96B才是重点:  ZTZ-96A式安装了12/150ZL型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改进型(12/150ZL-1型),通过使用“脉冲增压”技术,将原发动机的730马力提升至800马力/2100转,最大速度达到59公里/时。  之后在2009年后又换装12/200ZL型水冷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735千瓦/1000马力)彻底解决了96式坦克跑不快的弊端。最终96B式坦克最大速度达到了65公里/时。燃油消耗率为2.35升/千米,其包括外挂副油箱在内总共可以携带1600升燃料,行程达到550-650千米,也解决了捆扰96式主战坦克的行程问题。  96A式主战坦克依旧使用88B主战坦克的底盘,采用带液压减震器的扭杆悬挂系统。每侧有5个托带轮和6个大直径负重轮,其中第1、2、6号负重轮有液压减震器。履带采用新的双销挂胶履带,宽580毫米,节距为137毫米。 传动系统依旧是机械式三自由度侧行星结构,驾驶员仍然使用操纵杆以手动液压方式操纵,由一级减速齿轮、两个行星变速箱和两个行星驱动器组成,包括7个前进档和1个到档。除变速作用外,还具有转向、制动和切断动力等功能。直线行驶时,两侧变速箱同时换入相同排档,通过刚性连动轴的左右两个操纵阀阀芯保证两侧变速箱同步操作。一档或倒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制动,高速侧挂一或倒档;二至七档转向时,转向侧的变速箱档位比高速侧的变速箱低一档,外侧履带保持原速。传动装置中无主离合器,但具有主离合器功能,需要切断动力时,只要操纵油路使换档制动器和离合器油缸与回油道相连通即可。侧传动装置是单级同轴式行星减速器,太阳齿轮为输入件,齿圈固定、框架输出。  在96B上面,换装1000马力发动机。      ▲可以看出96B和96A车体尾部的不同。  除此之外96B还使用了方向盘转向和自动换挡,以提高转向时速度保持能力以及加速能力。  大幅提高了机动性。  96式的定位:  前文说过了,96是用来过渡我国1代到3代的主战坦克,然而秉持我国“改改改”精神,现在的96A和96B已经接近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标准(96这种二代坦克可以吊打某些“三代”坦克),作为我国装甲部队的数量最大(去掉59的话),ZTZ96是我国装甲部队的绝对主力,而我国顶尖的99A和99式主战坦克,是作为装甲部队的尖刀。  综上所诉:  ZTZ96以及其改型,虽然不能与美国,德国等国家的顶尖坦克抗衡,但是其性能的优越足以应对我国附近国家的威胁。虽然他不是我们国家顶尖坦克,但是他的能力足以保卫祖国的边疆。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中国最贵的地面装甲车辆:单价上亿,一辆能换4辆99A2主战坦克_凤凰军事
中国最贵的地面装甲车辆:单价上亿,一辆能换4辆99A2主战坦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中国最贵的地面装甲车辆:单价上亿,一辆能换4辆99A2主战坦克 图为中国99A2坦克 本文作
原标题:中国最贵的地面装甲车辆:单价上亿,一辆能换4辆99A2主战坦克
图为中国99A2坦克
本文作者:了不起的中国制造
中国地面装甲车辆中,名气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99坦克,它的最新改进型99A2,在动力、防护力、火力等各方面都跻身世界一流坦克行列。
性能和价格成正比,99坦克也不便宜,虽然国内没有对它的价格公开披露,不过据外媒公布的资料,99A2的价格为359万美元,合2349万人民币。
图为中国出口泰国的VT4坦克
如果你对这个价格表示惊叹,那么中国出口到泰国的VT4坦克那才叫价值不菲,10辆VT4就卖了20亿泰铢,单辆坦克售价差不多614万美元,合人民币4000万。
图为德国豹2A7坦克
不过军火贸易本来就利润极大,在原价基础上翻个几倍是小意思,99坦克属于国之重器,不对外出口,如果对照M1和豹2A7的国际市场报价,99A2的售价应该在900万美元左右,合人民币5800万。
那么是不是99坦克就是中国最昂贵的装甲车辆呢?答案是否定的。
小口径自行高炮作为近距离对空武器,可以自动搜索、瞄准和攻击,搭载了搜索雷达、火控雷达以及火控计算机等昂贵的电子设备,先天上价格就远超主战坦克。
图为德国“猎豹”自行高炮
同一时代的自行高炮,价格超出主战坦克2-3倍左右。比如德国的“猎豹”自行高炮,其采购价就要2000万美元,号称一辆“猎豹”换三辆豹2。
国产自行高炮同样是装甲车辆中的贵族。
图为中国PGZ-09式自行高炮
中国最新型的PGZ-09式自行高炮,是中国新一代35毫米自行高炮,火炮是在瑞士厄立空公司的35毫米双管牵引高炮基础上发展而来,有效射程4000米,有效射高3000米,双管射速达每分钟1000发。
除了搜索跟踪雷达,还有独立的光电火控系统,能够为地空导弹进行精确制导,配合可编程弹药,能够拦截巡航导弹。
图为中国PGZ-09式自行高炮
它的价格远超主战坦克,据外媒披露合人民币5200万左右,一辆09自行高炮能换2.2辆99A2。
PGZ-09式自行高炮就是最贵的地面装甲车辆了吗?还不是。
最后我们请出的是一款安装在装甲车底盘上的地对空导弹:红旗17导弹。
图为中国红旗17防空导弹
红旗17是俄罗斯“道尔”导弹的国产版,将雷达、制导系统和导弹整合到一辆装甲车上,可以对付低空高速目标,有效射程12公里。
红旗17装备了两个导弹发射模块,每个模块备弹4枚,全车装备了8枚导弹。它可以和PGZ-09式自行高炮伴随地面装甲车辆行进,组成多层绵密的对空火网,是世界一流的野战机动防空系统。
红旗-17地空导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野战机动地空导弹系统,主要装备机械化步兵和装甲部队。该导弹是在俄罗斯道尔M1地空导弹基础上的国产山寨改进型产品,早已装备多年,但过去严格对外保密。保密的原因,并非这种导弹有多先进,主要是怕引起知识产权纠纷。
中国在90年代中期从俄罗斯进口了两个团共计约30套的道尔M1地空导弹,分别装备了陆军第1集团军和第31集团军的防空旅。随着解放军对俄制道尔导弹的使用和摸底,中方认为该导弹具有机动能力强、反应速度快、垂直发射无射界死角,拥有很多战术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底盘和操纵人机工效差,雷达和电子设备比较老旧等缺点,于是决定自行改进这种导弹。
2000年初,中国开始进行自行研仿改进,没获得过俄罗斯的正式生产授权,整个系统从底盘到到电子系统,再到导弹,均实现性能改进和国产化。新的国产化道尔M1被命名为红旗17地空导弹系统,已少量装备部队。
红旗17防空系统将雷达、导弹和制导站集于同一装甲车,采用垂直冷弹发射。可对付速度700 米/秒,12g过载的空中目标。攻击距离12KM。每辆车上装载2个导弹模块,每个导弹模块由1个运输发射箱和4枚9M331导弹组成。导弹的发动机是单室双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系统的底盘重26吨,载重11吨,行驶最大爬升角35度,越壕宽2米,涉水深度1米。
中国军队主要把这种导弹配备在装甲师或机械化步兵师的防空团,与国产双35毫米自行高炮配合使用,该导弹不会大量装备到各集团军防空旅,因为我军为集团军防空旅配备了射程更远、性能更先进的红旗-16A地空导弹。
国产红旗-17炮塔后部的搜索雷达天线,与另一种近程地空导弹国产——红旗-7B导弹的相似度非常高,算是一个系列的产品。
红旗17的价格可以说是中国地面装甲车辆中首屈一指。
图为中国从俄罗斯购买的道尔M1导弹
拿俄罗斯原版的道尔M1系统来说,卖给伊朗29套,7亿美元;卖给希腊31套,8.6亿美元,单价在2413万美元到2774万美元之间,也就是在人民币1.5亿至1.8亿之间浮动。
而国产红旗17导弹,因为是自行生产,成本上自然比外购大大降低,据外媒称在1500多万美元左右,折合人民币近亿元。
一部红旗17导弹发射车,能换4辆99A2,两辆PGZ-09。它才是当之无愧的地面装甲车辆之王。
科罗廖夫 微信号:keluoliaofucn
温馨提示:
联系邮箱:。
欢迎来稿,选题、内容、题材不限,文章、漫画、视频均可。
关注国际时事热点,致力爱国主义国防教育。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了更多更好的奉献原创作品,我们的小小公众号会不定期的发布一些广告,对此带来的不便,请求铁粉们谅解。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289964
播放数:129561
播放数:5808920  “跟T-34比,德国坦克就是垃圾”  亚历山大·博德纳里,T-34坦克车长,苏军第20坦克旅  “苏联的T-34坦克很优秀,但无法和我们的虎式坦克匹敌”  奥托·卡利乌斯,虎式坦克车长,德国陆军第502重坦克营  “这不是一篇《战争雷霆》或《坦克世界》的软文,但可以确定的是,阅读本文可以帮你更好地理解上述游戏中的武器”  最后的防线,游民星空编辑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T-34的故事已经成为传奇。对它在历史上扮演的角色,几乎没有书籍会刻意忽略,这些书籍对T-34有着极高的评价,“二战中最出色的坦克”“超越时代的坦克”“打碎闪电战神话的武器”……这些只是其称号中的一小部分。在俄罗斯、东欧和中亚境内的各个主要城市中,几乎都会有一座T-34纪念碑,毫无疑问,任何这样的纪念物,都象征了某种与之关联的传说和信念。也正是从这个角度,今天的T-34已经不单纯是一种武器,而是一个与历史、宣传和信仰糅合在一起的神秘集合体  不仅如此,甚至不关注历史的人们也爱上了T-34——这是因为它们在电影和游戏中的表现,T-34拥有优雅和粗犷并存的外形,是防护和火力的完美结合。虽然如今,第一部支持操纵T-34的游戏已无从考证,但从《战地1942》到《使命召唤》,从WOT到WT,它们始终有着抢眼的地位。《战争雷霆(上)》和《坦克世界(下)》中出场的T-34坦克,可以注意到其炮塔和负重轮等细节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源自3D模型取材上的不同,在现实中,由于生产时间、使用工艺、制造地点不同,相同型号的T-34之间的细节差异可能有上百处之多  今天,在书籍和游戏中接触过这种坦克的人清楚,上述赞誉,主要源于其搭载的大口径主炮、倾斜式装甲和大功率柴油机;这些元素赋予了T-34火力和生存性,并让它比多数对手更为灵活敏捷。不过,据说崇拜往往是盲目的,在当年老兵们的回忆中,T-34使用了劣质材料、质量不佳、问题此起彼伏,而在今天,很多人却将这种“原始”视为一种优点。  这也就引出了本文讨论的问题:T-34究竟是怎样的武器?事实上,由于其服役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战争,其优劣决不能一概而定,必须放在特定的时期加以判断。不仅如此,介绍这种坦克的优劣之前,我们还必须理清若干误区。误区1:在1941年,数量稀少的T-34不足以扭转溃败  与我们想象的相反,T-34在现实中并非所向披靡,甚至在其性能优势最明显的1941年都是如此,相反,它们虽然在个别场合在给敌人带来了心理震撼,但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其实微乎其微。战后苏联宣传给出的一个理由是,它们数量稀少,以至于根本无法阻止德国坦克“潮水般的攻击”。但统计数字给出了不同的说法,从1941年6月到12月,苏联方面有3017辆T-34赶赴前线——这不是一个小数目,以二战初期的标准尤其如此。T-34 1940年型的装甲布局示意图,可见其正面、侧面和后方装甲厚度均为45毫米,在1941年可以防御绝大多数反坦克武器的射击  不就如此,你还会发现,在这段时间,与同一体量的德国坦克相比,T-34甚至拥有数量优势。从6月到12月,连同增援在内,德军在东线共投入了2686辆三号、四号坦克以及突击炮,其中还包括了安装小口径火炮的三号坦克早期型,在上述装甲车辆当中,火力最强的莫过于突击炮和四号坦克,但它们只安装了一门短管的75毫米炮,而且只有在发射钨芯穿甲弹时,才能在500米外击穿T-34的车体。  在防护领域,它们和T-34差距巨大,比如四号坦克的正面装甲厚度只有30-50毫米。可以负责任地说,抛开乘员、地形等因素,在一对一的正面交锋中,德国坦克要想击毁T-34,几乎没有成功的机会。  1941年,德军装备的三号坦克和四号坦克,它们设计于1930年代,在与T-34的性能比较中处于劣势  这就产生了一个尴尬的悖论,虽然T-34纸面性能胜于德国坦克,在数量上比同类德军坦克多10%,但战斗的结果却是一边倒的。对于这一匪夷所思的事实,苏联历史书上还经常抛出另一个原因。误区2:1941年,T-34零敲碎打地投入了战斗,导致其优势无从体现  这种说法是否符合事实呢?事实上,在日、战争爆发时,这些T-34坦克,实际和更强大的KV系列坦克一道,被集中部署在了重点作战方向上的骨干部队当中。比如说,在西部特别军区,第6机械化军麾下的第4和第7坦克师中,就有238辆T-34和KV系列坦克。而在基辅特别军区的第4机械化军中,其下属的第8和第32坦克师也共有313辆T-34和99辆KV。考虑到T-34、KV坦克的性能——在1941年,被誉为全世界最强大的机动打击力量,这些部队也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由于在战争初期损失巨大,这种编制只维持了几个月的时间,在1941年8月之后,苏军对装甲部队进行了大规模调整,许多坦克师的残部被改编为坦克旅。每个旅在理论上拥有29辆T-34或KV坦克,以及至少38辆轻型坦克——可以看出,其中T-34和KV坦克仍然占据了一个较高的比例。1941年夏季,准备开赴前线的T-34。在1941年初,其部署就遵循着“集中使用”的原则,尽管由于种种原因,其表现仍然非常糟糕  那么,在宏观战略上,T-34坦克的部署是否如此呢?答案同样是肯定的,在战争爆发时,苏联一直将机械化军视为一种决定性的力量,其作战任务非常明确,这就是对敌军主力发动致命一击。至于后续组建的坦克旅规模明显更小,但在部署上,苏军从来没有放弃“集中使用”的打算。  按照当时苏军的作战指导纲要,这些坦克旅经常作为集团军、方面军,乃至最高统帅部的预备队投入战斗,用于抵挡德军的大举突破。另外,考虑到当时德国人日益稀薄的兵力(每个装甲师不足100辆坦克)、以及被不断拉长的战线——与对手相比,苏军在坦克的使用上,并不存在过度分散的问题。误区3:即使是1941年,T-34的表现也充满了亮点  按照1941年的统计数据,在永久损失方面,苏军坦克大致相当于德军的7倍,而如果将德军所有的全履带装甲车辆(如突击炮、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火炮等)包括在内,这一比例也能达到6.6:1。而在苏联永久损失的约20500辆坦克当中,又大约有2300辆T-34和900辆KV。  毫无疑问,仅仅这一数据,就足以反驳本节标题中的说法。不仅如此,与优异的纸面性能相比,其战场表现实际相当拙劣。我们不妨做一个激进的假设,即只算T-34和KV系列同德国坦克的损失之比。此时,其数字仍然是3200辆对2300辆,或者说1.39:1——换言之,即使在这个激进的假设下,T-34的表现仍是彻底失败的。1941年,在白俄罗斯境内,两辆T-34(右侧)因为渡河地点选择不当、陷入沼泽而被乘员自行炸毁,在图片左侧还可以看到一辆相对老式的BT系列坦克,在当时,很多T-34的损失都是由于乘员操作不当所致  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但大多根源可以追溯到苏联军队自身,尤其是斯大林对战前局势的误判,这一点不仅导致了苏联陆军的一溃千里,也导致了T-34的折戟沉沙,在损失的2300辆T-34中,许多都是使用不当的牺牲品,在战争爆发初期的混乱中更是如此。  最大的问题在于乘员缺乏训练,在年,苏军的坦克部队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和改编,在这些改编中,原先的坦克旅被合并为机械化军,但在战争爆发时,无论是这些部队的军官,还是下级单位的坦克兵,都缺乏足够的培训。同时,为了保密,许多苏军的T-34战前实际实际是被封存在仓库内,乘员甚至没有时间熟悉其机械结构。在1941年,苏军实际是驾驶着一种完全陌生的坦克投入了战斗。1941年秋季,被抛弃的T-34,隶属于苏军第32坦克师,执照在照片中,我们看不出其车体有被炮弹击穿的迹象,在当时,许多T-34实际是因机械故障无法回收而被抛弃的  更严重的问题出现在后勤领域,许多T-34缺乏配套的穿甲弹,甚至处在没有弹药的尴尬状态下,而在苏联军队中,其76毫米炮弹的到位率只有规定的12%;至于其维修部门也严重缺乏牵引车和拖拉机。于是,在战争爆发的最初几个月,许多T-34实际是在受损后被乘员自行炸毁了,或是简单地抛弃在战场上,这构成了T-34表现不佳的另一个因素。  不过,即使我们假设,在当时损失的T-34中,有50-60%是由于后勤问题或操作不当,其战损的T-34仍达到了1000辆以上,考虑到当时德军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这一数字仍然相当耸人听闻。1941年夏季,一辆T-34在进行回收时,因遭遇袭击,意外与前方的牵引车相撞,而被彻底炸毁  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除却战略失误和后勤补给,还有什么导致了T-34的惨败?此时,我们的目光只能聚焦于这种武器自身:事实上,如果详细分析这种坦克,仍不难发现其中仍有许多无法用数据表现的缺陷。1941年,一份来自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所属部队的报告,为我们揭开了问题的冰山一角,这份报告中写道:“一个英勇的37毫米炮炮组宣称,他们23次命中了一辆T-34,但最终只卡住了对手的炮塔座圈。”  按照传统的理解,上述报告只能证明“T-34的优异性能”,因为作为德军的主力反坦克武器,在500米外,37毫米炮只能击穿29毫米的60度倾斜装甲,而T-34的正面倾斜装甲厚度达到了45毫米。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份报告反映出的问题是,驾驶T-34的苏联车组,居然能坐视对手连开23炮——按照二战期间普遍的经验,一门反坦克炮在开火3-4次之后,就会遭到对方的猛烈反击。  1941年,一辆T-34与德国的37毫米反坦克炮同归于尽。在卫国战争初期,许多车组选择了这种战斗方式。在反映出乘员英勇无畏的同时,这种方式也表明,当时T-34的车组训练不足,观测设备也存在问题,使得他们宁愿选择撞击史诗背后  除却乘员训练不足、战备不充分之外,T-34的设计缺陷也不容否认。从许多角度看,1941年时的T-34并非一种完善的设计,它的原型车在1939年才建造完毕,并且随着日益紧张的国际局势,被仓促从试验场推向了生产线。在工程师和军方眼中,T-34也绝不是完美的“全能坦克”,相反,它只是一种取代老式坦克的权宜之计。  1940年,T-34原型车在三档车速状态下从一圈铁丝网上碾过,目的是检验遭遇障碍时传动和行走系统的可靠性。虽然T-34在纸面上性能优秀,但当1940年,第一批该坦克装备部队时,部队的评价却相当糟糕,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火炮容易卡壳、精度也太差;其次是动力系统故障频发;另外,其观瞄设备也存在问题,其乘员甚至无法看清战场态势  就在服役后不久,部队的意见纷至沓来,在1940年,苏军甚至有停产T-34,转而生产T-50轻型坦克的打算,同时,其改进型的开发也在进行中,其中一种是T-34的改进版A-41和T-34M,它增强了防护、改良设备,并降低了车辆的行驶速度,而更激进的型号被称为A-44——这种坦克将发动机完全前置。按照工程师们的回忆、和军方的命令及文件,T-34将在1942年被上述坦克取代,至于已完成的车辆,也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回厂进行改进。  但突然爆发的战争打乱了军方的部署,面对战争初期的溃败,苏联红军冒不起停产T-34的风险,否则的话,坦克部队将会无车可用,战争也会以一败涂地结束,于是,T-34的弊病也被延续下来。如果苏德战争晚两年爆发,届时德军遭遇的可能不是更多的T-34,而是它的后继型号,如上图中的T-34M和下图中的A-44,前者可以看做T-34的大规模改进型,更换了火炮,安装了车长指挥塔,正面装甲提升到60毫米,而后者则是一种全新的型号,这里展示的是一个安装57毫米炮的方案,其车体正面装甲达到了至少75毫米  在T-34的固有缺陷中,双人炮塔所受诟病最多,在其中,车长除了要指挥其它三名乘员,判断战场局势,还负责火炮的瞄准和开火,如果这位车长碰巧还是排长,他还需要通过无线电和旗语等方式,协调其它车辆展开行动——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他很容易陷入手忙脚乱中。  更尴尬的是,按照早期T-34的配置,车内的乘员还常处在一种懵懂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观察视野很差,而且观瞄设备的质量极为低劣。和游戏不同,你在现实战场上几乎不具备宽阔的第三方视角,相反,你钻进坦克、盖上舱盖、处在漆黑一片的车内时,你便只能透过车辆附带的设备,看到战场上一个狭窄的区域。WT中的T-34结构示意图,和同期德国坦克相比,T-34的炮塔乘员只有两人,而不是三人  和同期的德国坦克相比,T-34在这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说,1941年的T-34没有安装能观测周边360度地区的车长指挥塔,而是只有老式的观测潜望镜,更加不幸的是,由于担心潜望镜镜面在炮弹冲击下破裂,苏军其镜面的材料不是玻璃,而是经过抛光的钢铁,由此提供的成像质量不难想象——虽然后来铁制镜面换成了一块玻璃棱镜,但其质量仍然极为糟糕。第225坦克团的谢尔盖·阿利亚回忆说:  “它们是用丑陋的黄色或绿色有机玻璃做的,提供的是完全扭曲失真的画面。靠这样的潜望镜根本不可能分辨出任何东西,更何况我们还是坐在兔子一样蹦蹦跳跳的坦克里。”  这也是为什么,为看清战场,苏联车长通常选择打开舱盖——这实际是把自己暴露在了枪林弹雨下。至于同样的尴尬,还存在于通信领域。在1941年2月,一个德国中型坦克连的编制中,超过40%的坦克装有收发两用电台,同时,在每辆坦克车内,都安装了内部通话装置——这保证了战场上的沟通顺畅。而在另一面,1941年的T-34部队却离这个标准相去甚远。在战争期间,由于多数T-34没有指挥塔,车长只能打开舱盖观察战场,这增加了其中弹的危险性  在战争爆发时,超过60%的T-34的电台没有到位,至于安装了电台的车辆,其设备的效率非常之低,其工作距离只有6公里,而且非常难以维修,另外,T-34的车内通话装置也不甚理想,车长与驾驶员的主要沟通手段是由前者用靴子踩后者的肩膀。  第225坦克团的谢尔盖·阿利亚证实:“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用脚来发信号,车长踩我的左肩或右肩,然后我就相应地左转或右转。”T-34装备的电台实物,拙劣的质量限制了其战场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这些问题完全无法体现在性能表中,但它带来的后果却相当严重,让在德国方面的文件中,曾经这样描述T-34,其特点被概括为“低效、无序和混乱”:  “T-34……更喜欢像母鸡带小鸡一样聚集在一起,由于视野有限、而且将精力集中到了瞄准和开火上,一些坦克指挥官缺乏对战局的整体认识,同样,T-34坦克排很少分别对付三个目标,而是倾向于一致朝排长选择的那个目标开火,因此,它们实际失去了分散火力带来的优势。”那1942年呢?  不过,至少以后来的观点看,当年苏军的惨重伤亡并非毫无回报:敌人被挡住了,莫斯科得救了,苏联的军事力量也得到了恢复。从1942年开始,苏联红军从莫斯科城下出发,向德军发动了一连串反攻。  如果说1941年,是苏联红军历史的低谷,那么1942年就是转折的开始,但耐人寻味的是,T-34这种坦克自身的命运转折,却似乎比局势的变化来得更迟。按照战后的统计数据,从年,苏德双方的坦克损失之比仍然分别达到了6:1,4:1,4:1和1.2:1,连同双方的自行火炮在内,这一比例仍然能达到5:1,3:1,3:1和1.3:1。1942年夏,在乌克兰的哈尔科夫附近,一辆T-34在近乎完好的状态下落入了德军手中,该坦克来自第130坦克旅,由斯大林格勒工厂生产,尽管德军的攻势被挡住了,但T-34的损失仍然十分惊人  导致问题的原因很多,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德国工业产能有限,在装甲车辆对比上,其大部分时间都处于绝对劣势,换句话说,其总损失注定不可能突破一个固定的上限。但另一方面,虽然T-34成了苏军的主力,其指挥、通讯方面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纸面上的优势却变得不甚明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年,德军装备了两种关键的武器:这就是安装长管主炮的四号坦克和三号突击炮改进型,它们可以在800米外击穿T-34的前装甲,不仅如此,当时德军50毫米反坦克炮的数量也大幅增加,这给横冲直撞的T-34带来了更多危险。安装50毫米长身管主炮的三号坦克(上)和安装75毫米长管主炮的四号坦克,这些坦克在防护水平上仍不及T-34,但穿甲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尤其是长管75毫米炮,它将炮弹的穿透力提升了将近一倍,从而成了对付T-34的有力武器  另一方面,在T-34的质量和乘员的训练上,种种问题有增无减。1941年底到1942年初,许多工厂被搬迁到苏联腹地,由于行动仓促,大批设备和人员被遗留在了敌占区,而在新厂区,匆忙扩建的厂房很多甚至没有顶棚,妇女、儿童和老人组成的工人队伍一片混乱。不仅如此,在这个史无前例的严冬中,气温很快跌到零下40摄氏度,冻伤和传染病在工人中间肆虐;还有一些工厂,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则直接处在了德国人的轰炸和炮击之下,不难想象,在如此糟糕的环境中,T-34的质量会有多么的低劣。在苏联183坦克工厂操作自动焊机的女工,她正在为炮塔顶板安装指挥塔  这些T-34的问题首先集中在动力领域,其发动机的质量尤其糟糕,按照苏军的报告,它们只能供坦克行驶80-100小时,接着就会因为故障直接报废。另一个备受诟病的问题在于离合器,它导致驾驶员很难换挡——驾驶T-34参加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车长阿卡达里·马尔耶夫斯基回忆说:“用一只手扳动换档杆是不可能的,我不得不用膝盖借力,有时则需要机电员在一旁协助。”第20坦克旅的博德纳里回忆说:“如果驾驶员训练得不够好,那么他想换一档时可能换到四档,或者从二档时条到三档,而这可能导致变速箱失灵。”第116坦克旅的基里琴科甚至表示:“驾驶员在长途行军后,体重会减少两到三公斤。”  两名在下塔吉尔工厂进行T-34的装配的少年钳工:斯马兹诺夫(左,16岁)和舒金(右,15岁)。和许多当时的苏联少年一样,他们在战争爆发后放弃学业,响应号召投入了军工生产,虽然热情可嘉,但由于经验不足,他们生产的产品也出现了许多质量问题  除了引擎低劣、换档困难,T-34的变速器也是一个软肋,它们经常发生故障,导致T-34停止前进。在库宾卡试验场的报告中,这些设备被贬得一文不值:“国产坦克(尤其是T-34和KV)的变速器不能充分满足现代战斗车辆的需要,不如盟军坦克和敌军坦克,在制造水平上至少落后了好几年。”  但真正可怕的问题远不止于此,T-34真正的软肋在于装甲。在苏联红军内部,曾对1941年6月到1942年9月、导致T-34战损的原因构成进行了统计,其结果如下:  20毫米炮 4.7%  37毫米炮 10%  短管50毫米炮 7.5%  长管50毫米炮 54.3%  75毫米炮 10.1%  88毫米炮 3.4%  105毫米炮 2.9%  原因不详 7.1%  上述统计无疑耐人寻味,因为从理论上说,20毫米炮、37毫米炮根本没有击穿T-34装甲的可能性,而另一次测试显示,德军50毫米炮弹能在2000米外击穿T-34的侧面。这只能表明——T-34的装甲防护存在严重问题,从而降低了其战场生存性。被德军75毫米炮弹击中炮盾后、出现焊缝开裂的T-34炮塔,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焊接技术不良,它极大地降低了T-34的抗弹性能  由于稀有金属供应不足,在1942年,苏联坦克装甲的合金成分几乎完全消失,这让T-34的装甲变得极脆,甚至德军的37毫米炮都能通过连续射击将其击穿。更有甚者,由于工人缺乏经验,在车体焊接时,许多部位并没有严密接合在一起,而是用焊料草草掩盖了拼合缝隙了事——这些缝隙有时会宽达十几毫米,一旦坦克被击中,装甲和装甲的结合缝隙便有可能开裂。上述问题,连同仓促被派上战场的乘员(此时,一名坦克手的训练周期被缩短到3个月)、以及军事上的失误一道,引发了极为可怕的损失。1942年,一些坦克部队新兵正在察看T-34——他们未来的座驾  按照苏联方面自身的统计,在1942年,其损失的15100辆装甲作战车辆中,有多达6600辆是T-34——仅在1942年的夏季战役中,其损失就达到了上千辆,许多单位被成建制地包围和消灭了。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和德国对手不同,苏联人不仅充分动员了国内的战争潜力,还对年的失败进行了分析,他们立足于自身技术相对落后的现实,放弃了追求坦克性能上的绝对优势,相反,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简化生产上。虽然作为代价,坦克的质量急剧恶化,但其产量却因此直线上升。而另一方面,德军虽然损失同样水涨船高,却踏上了与之截然相反的道路,一系列理念偏执、过分强调防护和火力的坦克开始在绘图板上成型。战争中期,搭乘军列源源不断开赴前线的T-34,其产量的增加与造价的降低有密切的关系,但作为代价,其质量的下降也非常明显  按照苏联军工企业的统计,1939年组装的第一批T-34样车,单车造价略微超过595000卢布,但在1942年,这一数字下降到了165810卢布,即大致相当于其28%。同时,T-34的产量则空前提高,达到了12661辆——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年十年间,德国坦克的总产量之和。这种取舍让苏联红军得到的好处是,它获得了大举进攻的物质条件。  在1942年,苏军对被打散的坦克部队进行了重组,由此组建了坦克军和坦克集团军,这些部队以数百辆T-34为主力,尽管其中一部分坦克在质量上存在瑕疵,但数量和冲击力却相当可观。1943:决定性的一年  由于大量T-34的加入,当时,苏联已经在可以在前线的重要地段、集结多达1000辆以上的坦克,而此时,与之对抗的,往往只有近百辆德国坦克和为数不多的反坦克武器。  也正是在一年,苏军收复了大半个乌克兰,并在举世闻名的库尔斯克战役中获得了胜利。在这些战斗中,德国人面对钢铁洪流焦头烂额,同时困扰T-34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改进。1943年夏季,冒着猛烈炮火、带领步兵发动进攻的T-34,他们的数量优势,保证了红军可以多次发起大规模进攻,并逐步收复国土  首先,车组乘员的素质提升了,在后方,他们得到了更充分的训练,其中的重点也从战前的意识形态转向了军事素质领域,而那些九死一生的老兵,则构成了前线部队的战斗核心。  另外,T-34装甲质量和生产工艺也得到了改良,1943年初,制造部门设计出一种全新的五速离合器,它大大减轻了驾驶负担。尽管如此,收复失地的战斗仍然是艰苦的,T-34的损失也达到了令人咋舌的水平。1943年后,T-34装备的五速离合器实物,它的出现让坦克驾驶不再成为一种折磨  按照苏联方面的统计,这一年,苏军共生产了15710辆T-34,而损失达到了14700辆,这些坦克主要是战斗损失。导致上述的情况原因是,随着德军新式坦克投入现役,T-34的火力和防护上的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尤其是在年服役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它们让T-34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1943年夏季,投入库尔斯克战役的虎式坦克,隶属于党卫军“帝国”师重装甲连,在车体前方可以看到该师的伪装标识,虎式坦克安装的88毫米炮可以在1000米外轻松击毁T-34,车体正面的100毫米装甲和侧面的80毫米装甲,几乎对T-34的主炮完全免疫,正是因此,它的服役一度在苏军中引发了深深的恐惧  在火力上,虎式安装了一门长身管的88毫米炮,而豹式安装了一门70倍口径的75毫米炮,它们都可以在1000米外击穿T-34的正面装甲。而另一方面,在装甲防护上,它们也较年的德国坦克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进。虎式坦克车体正面装甲达到了100毫米,而豹式安装了80毫米的倾斜装甲,其防护性能与140毫米的垂直装甲大致相当。在任何距离上,它们都无法被T-34的76毫米炮击穿。换言之,为了击毁上述对手,T-34不得不采用危险的“近距离开火”战术,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将在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接受敌军火力的直接射击——讽刺的是,这也是德国坦克兵在1941年、遭遇T-34时面临的困境。从1943年后大量装备德军的75毫米反坦克炮,这种武器的出现,使得德军真正获得了有效的反T-34手段  甚至德军步兵的反坦克武器都得到了大幅改良,在1943年时,德军已经大量装备了长身管的75毫米反坦克炮,它们要么采用传统的牵引式设计,要么安装在轻型坦克的底盘上,简而言之,随着德军武器升级换代的完成,T-34的生存概率已经大幅降低。  这一点可以从一些更详细的数据中反映出来,比如说在7月5日-7月20日的库尔斯克期间,苏联第1近卫坦克集团军损失了954辆坦克,而参战时,其坦克的总数是631辆。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在战役期间,其承受了高达130%以上的坦克损失率。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德军正在检查一辆被击毁的T-34  事实上,如果不是T-34的惊人产量,在1943年夏季,苏军的攻势很有可能无以为继。更尴尬的是,在库尔斯克战役前,苏军都认为T-34的火力和防护已经足够,对其升级几乎不甚热心。这导致了如前所述的局面,甚至可以负责任地说,虽然对于苏联人来说,1943年标志着胜利的曙光,但当时也是T-34最尴尬的一年。1943年夏季攻势发起前,在南俄草原上待命的T-34。然而在此时,该坦克的性能在许多领域已被证明落后于时代:争议的T-34-85  库尔斯克战役后,上至苏联最高领导层、下至各个部队指挥层,都对T-34表现出了不满,这催生了其最著名的改进型——T-34-85。现有资料显示,T-34-85在1944年初陆续投入使用,但围绕这种改进型的优劣,历史学家们依旧争论不休。关于T-34-85诟病最多的是,其装甲只进行了有限升级,其车体正面、侧面的装甲都只有45毫米——与1941年的标准依旧齐平。T-34-85艺术画,其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安装了85毫米炮的大型炮塔  这也解释了一个问题:在1944年,苏联取得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军事胜利、进而收复了全部国土,但T-34的损失仍然居高不下。在这一年,苏联共有23700辆装甲作战车辆被完全摧毁,其中58%是T-34,而后者中又有大部分是T-34-85,相较之下,这一年,德国在东线共损失了约7500辆装甲作战车辆,这意味着,苏军击毁每一辆德国战车,自身的损失就相当于敌人的三倍。  除却自身没有重大改进这一因素,在年,T-34的对手们也更加难缠。在这一年,豹式坦克已经成为德国装甲师的标准装备,后者麾下的两个营中,就有一个是豹式坦克营。同时,更强大的“虎王”坦克也陆续投入了使用,而反坦克部队上,德军的战斗力也有了堪称飞跃的改进。1944年,出现在东线战场的“虎王”坦克  在1944年,德军对步兵师的编制进行了调整,并为每个师配备了一个装备突击炮或“追猎者”歼击车的反坦克连。同时,更先进的四号坦克歼击车和“猎豹”也从当年年底相继服役,甚至普通士兵的武器也发生了改变——最引人注目的是,德军开始大量配发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这给攻入德国城市的T-34带来了额外的危险。1944年陆续出现在东线战场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它们主要装备于步兵师麾下的反坦克营,以机动性强、质量可靠而著称  而在另一面,与原型相比,T-34此时的重大改进仅仅是更换了炮塔。不过,需要客观地指出,这种“有限改进”也有深远的意义,尤其是新安装的85毫米炮,它能在1000米外击穿的85毫米的垂直装甲,性能较T-34-76提升了一倍,另外,这种火炮实际是由高射炮改进而来的——只需要利用原有的图纸,后方就可以迅速完成弹药和火炮的生产。  更重要的是,这一决定还迎合了当时的战略需要:由于T-34-85的改动相对有限,因此各工厂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T-34-85的转产,进而保证其投入1944年6月中旬开始的夏季攻势;此外,随着苏军转入大举进攻,坦克部队的角色也从迎击德国装甲部队,转向了攻击敌方的坚固阵地——而85毫米炮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新的需求。1944年秋季,被击毁于德国东普鲁士地区的T-34-85,隶属于第2近卫坦克军,在这一年和1945年,苏联损失的T-34仍达到了1万辆以上,但不同否认的是,相关改进仍然提升了T-34的作战效能  因为随着火炮口径扩大,炮弹内部的装药量也会相应上升。换言之,与早期T-34装备的76毫米炮相比,在发射高爆弹时,T-34-85对敌军工事的破坏效率也更显著。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正面防御上,德军豹式和“虎王”坦克对85毫米炮基本免疫,但后者仍然能从远距离击穿其侧面,另外,对于德军的另一种主力武器——四号坦克,T-34-85在火炮和装甲上都存在优势,而这一点,与T-34-85的惊人数量结合在一起,极大抵消了其它领域的劣势。  另一个受欢迎的改进之处在于炮塔,与T-34-76的炮塔相比,其厚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其正面装甲达到了90毫米,而侧面厚度则在75毫米——总体防护水平较T-34-76的炮塔提升了大约30%,考虑到在战场上,T-34炮塔中弹概率更高——在减少坦克损伤这一点上,上述改进实际发挥了重大作用。T-34-85的装甲布局示意图,其中的数字代表了装甲的厚度(毫米),虽然车体的装甲厚度仍然为45毫米,但炮塔的正面厚度提升到了90毫米,侧面厚度则上升到了75毫米  在战场上,T-34的车体通常会被凹凸不平的地形遮挡,因此很难中弹,但炮塔则不同,作为车体最容易暴露在外的部分,其中弹的概率也最高。“炮塔比车体更容易中弹,坐在炮塔里的人也比坐在下面的人更容易死。”第116坦克旅的基里琴科回忆说。换句话说,增强了炮塔厚度的T-34-85虽然无法免于被击毁,但至少从理论上,其损毁的概率大大降低了。  在战争末期搭乘T-34-85的坦克兵曾流传着一句谚语:“装甲很垃圾,但我们的坦克更快。”这无疑道出了T-34-85的另一个优点——机动性,虽然其全重上升了大约5吨,但即使如此,其可靠性和机动性仍然相当出色,这要得益于此前一连串的改进,这些保证了T-34能顺利执行作战任务。1945年,攻入柏林郊区的T-34-85,隶属于第7近卫坦克军,虽然其装甲和火力已经落后于德国坦克,但这些T-34却拥有后者不具备的优势:这就是数量和进行大规模战略机动的能力  按照苏联第2近卫坦克集团军的记录,他们在1945年初的攻势中前进了4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波兰,而大部分T-34在这样艰巨的考验中坚持了下来,而在1941年,开进400公里对T-34来说几乎是要命的考验,在苏联时代的军事教科书中,经常提到一个事例,1941年,在奔赴杜布诺途中,第8机械化军几乎有一半车辆因为故障无法行动。  换句话说,虽然在年,T-34装甲和火力上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但对将军们来说,它却变得越来越“好用”。对于当时苏军来说,其主要的作战形式,实际是1941年德军“闪电战”的翻版,坦克部队的主要任务除了参与坦克战,还有突破、包围、和侧翼机动,和击毁敌军坦克一样,完成这些任务,对赢得一场战役同样举足轻重,而这一点,就要求坦克除了火力强大,装甲坚固,还在可靠性和机动性领域表现出色。  1941年,德军使用可靠的坦克打到了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城下,但这些坦克的火炮和装甲不如T-34;而在战争的结束阶段,T-34-85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在另一面,德军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却常因为故障而失灵,因为缺乏燃料被丢弃,或是因为侧后被包抄而陷入混乱——它们的火力和装甲并没有拯救第三帝国。1945年,一辆隶属第12近卫坦克军的T-34在柏林的标志建筑——勃兰登堡门前。在对纳粹德国的最后战斗中,一些苏联坦克部队为T-34增加了这种类弹簧床床垫网的网格式装甲,以诱爆反坦克火箭的弹头。因此,在当时的苏军坦克兵中有个说法:“大炮打头阵,随后是床垫”如何评价T-34的战斗力?  也正是因此,T-34注定是二战中最矛盾的武器,一方面,它的许多特征在坦克设计史上开创了先河,它的简单可靠帮助苏联赢得了战争,但另一面,它们付出了巨大代价,根据统计,在四年的战争中,共有约44900辆T-34被彻底摧毁。  也正是因此,对于这种武器,应当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来评价,而这种评价又离不开一个基本事实,这就是,在苏德战争的绝大部分时段,T-34都拥有绝对的数量优势,这种优势帮助T-34赢得了胜利,而胜利的光环,又反过来掩盖了那些不甚光鲜的事实。  在德军的回忆录中,经常提到这样一个说法,他们被“潮水般的T-34淹没”,这固然是一种夸张的描写,但毋庸置疑的是,二战期间,德国坦克一直因为工期过长、产量低下而备受指责。  这一说法背后是有力的数据支持:从年,德军共只有26925辆坦克走下了流水线,此外,他们还设法生产了612辆指挥坦克,232辆喷火坦克,10550辆突击炮,7831辆坦克歼击车和3738辆自行火炮,总数大约为49900辆,考虑到德军多线作战的事实,德军在东线投入的装甲车辆实际更少——只有328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德国坦克工厂内景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联装甲车辆的产量——122450辆(其中有54550辆是T-34),此外,他们还从英美两国收到了119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毫无疑问,与苏联产品相比,德国坦克的质量更高,设备也更复杂和精密,这赋予了德国坦克兵在战术层面的优势,但这导致它们的生产相对缓慢。相比之下,苏联坦克在层面上存在缺陷,不过作为回报,他们的坦克数量却因此急速上升,这成了他们取得战争胜利的砝码和保证。  为更好地理解上述论断,其实我们完全这样说:和其它国家一样,对于武器的设计路线,苏联军事工业其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历史上采取的做法,即生产大量的低质量坦克,形成数量优势;而另一种就是像德国人一样,确保坦克的质量,提高它们的装甲和火力,从而令它们在每一场局部战斗中获胜。而T-34选取前一种路线,不仅是重重压力下的决定,而且有很多理智的因素在。事实上,在战争最后阶段,苏联方面确实进行过对T-34进行大规模改进,以使其足以迎战德军重型坦克的计划,这里展示的就是其中一个方案T-34-100的模型,但该方案会影响T-34的大规模生产,因此最终没有付诸实施  我们不妨从反面思考,如果苏联人致力于提升坦克的性能和质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事实上,由于原始设计使然,假如要对T-34最薄弱的部分——如动力系统、装甲和火力进行提升,就不得不修改生产线:举个例子,从理论上,T-34可以搭载更大口径的100毫米炮,然而,假如这么做,就必须重新设计炮塔,扩大炮塔座圈,并在修改车体结构,以容纳足够的弹药,这意味着必须对生产线进行调整,其时间将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对此,热衷于开发新型坦克的德国人想必深有体会)。  作为结果,T-34的产量将受到拖累,假如其因此下降四分之一,也就是13500辆,这一代价可能能苏联人承受不起。在整个战争中,苏德双方的装甲车辆投入比例是3.7:1,损失比率则平均维持在2.94:1。如果上述假设成立,双方的装甲力量对比将下降到3.2:1,这也意味着,在战争的一些关键年份,德军的压力将大大减轻,苏军则将面临没有坦克可以发动反击的困窘。在1942年之后,T-34虽然在性能上的优势逐渐不复存在,但其庞大的数量却保证了苏联赢得战争胜利,这里展示的是在战争中期、进行最终装配的T-34-76生产线  这种趋势最显著的莫过于年,甚至缺少辆坦克,苏联人都将无法完成一些基本的战略目标,比如包围斯大林格勒的德军,或者说用源源不断的补充抵挡德军在库尔斯克的攻势——这些都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也正是因此,完全可以负责任得出结论,无可否认,虽然在战术层面上,T-34在四年战争中表现较差,但它又是一种真正的“胜利坦克”——毕竟,作为一种执行多元任务的复杂武器,坦克的优劣注定无法用几个抽象的参数衡量,如正面装甲的厚度和倾斜度,以及从主炮的穿透力等——T-34的情况正是如此。  而这种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也是T-34形象众说纷纭的根源。当然,这种情况不只体现在我们熟悉的坦克上,还有许多其它的二战武器上,事实上,这些武器的成分早已不再是钢与铁,还有渲染、宣传和主观偏好——也正是这些,塑造了今天我们眼中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有优雅和粗犷并存的外形,是防护和火力的完美结合。虽然如今,第一部支持操纵T-34的游戏已无从考证,但从《战地1942》到《使命召唤》,从WOT到WT,它们始终有着抢眼的地位。本文作者:最后的防线本体传送门:629178 条评论分享收藏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游民星空下属专栏部/评测中心出品}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