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铜锌原电池视频为例,为什么将铜片和锌片连起来后,硫酸不继续与锌片在锌片表面上反应,而是将电子导给铜片

& (2016春o光山县月考)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它器材
(2016春o光山县月考)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它器材组合成一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回答&&&&&&&&(1)画出装置图.(2)从理论上讲,预期看到的现象是&&&&(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片上有少量气泡冒出,铜片上有大量气泡冒出.试解释:&&&&.(4)此电池的负极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5)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将两个电极小心取出洗涤并晾干,经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少3.25g.请计算理论上导线中共通过了&&&&mol电子.
来源:2016春o光山县月考 | 【考点】设计原电池.
(2015春o重庆校级月考)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经过导线流向铜片C、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D、当导线中有0.1mol电子通过时,铜片上产生气体1.12L(标准状况)
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工作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D、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是负极B、电子是从锌片通过导线流到铜片上C、溶液中H+移向锌片被还原变成H2D、电解液的pH逐渐变小
在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C、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D、溶液的pH逐渐减小
用Zn片、Cu片和稀硫酸组成的电池装置.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B、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锌电极移动C、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电流方向是从铜片流向锌片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2016春o光山县月考)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它器材组合成一个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回答(1)画出装置图.(2)从理论上讲,预期看到的现象是(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锌片上有少量气泡冒出,铜片上有大量气泡冒出.试解释:.(4)此电池的负极是,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5)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将两个电极小心取出洗涤并晾干,经称量发现锌片比原来减少3.25g.请”的学库宝(http://www.xuekubao.com/)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考点】设计原电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2016春o光山县月考)用铜片、锌片和稀硫酸及若干其它器材”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设计原电池
原电池是将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原电池的负极和正极上发生,从而在外电路中产生电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简易记法:负失氧,正得还。形成条件:1.将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导电单质)(Pt和石墨为惰性电极,即本身不会得失电子)(一种是相对较活泼金属一种是相对较不活泼金属)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形成闭合回路。2.要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表示方法:1. 一般把负极(如Zn棒与Zn2+离子溶液)写在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左边,正极(如Cu棒与Cu2+离子溶液)写在电池符号表示式的右边。  2. 以化学式表示电池中各物质的组成,溶液要标上活度或浓度(mol/L),若为气体物质应注明其分压(Pa),还应标明当时的温度。如不写出,则温度为298.15K,气体分压为101.325kPa,溶液浓度为1mol/L。  3. 以符号“∣”表示不同物相之间的接界,用“‖”表示盐桥。同一相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用“,”隔开。 4. 非金属或气体不导电,因此非金属元素在不同氧化值时构成的氧化还原电对作半电池时,需外加惰性导体(如铂或石墨等)做电极导体。其中,惰性导体不参与电极反应,只起导电(输送或接送电子)的作用,故称为“惰性”电极。
名师视频同步辅导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在锌铜原电池中,锌和铜分别放在不同的溶液中,锌浸在硫酸锌溶液中,我想问锌浸在硫酸锌溶液中锌离子是怎样...
我的图书馆
在锌铜原电池中,锌和铜分别放在不同的溶液中,锌浸在硫酸锌溶液中,我想问锌浸在硫酸锌溶液中锌离子是怎样...
楼主这个问题是属于高中的竞赛问题(当然,我向你保证许多大学化学专业的学生可能都不太了解,并不是说这很难,而是他们没有想得这么细)即原电池中电极电势形成的本质,高中学这一章节时有些同学就问到过我.这种问题高中老师是不会去讲的,它对高考没有任何作用.&&我把一本化学手册上的原文摘录下来:1889年德国化学家能斯特提出的双电层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把金属放入它的盐溶液中时,由于金属晶体处于热运动的金属离子受到极性水分子的作用,有离开金属进入溶液的趋势,金属越活泼,这种趋势就越大;另一方面,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由于受到金属表面电子的吸引,有从溶液向金属表面沉积&的趋势,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浓度越大,这种趋势也越大.&&&&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如果前一种趋势大于后一种趋势,当达动态平衡时,金属带负电,而溶液带正电.因为正、负电荷的吸引,金属离子不是均匀分布在整个溶液中,而主要集聚在金属表面附近,形成双电层,[见图5.2(a)],因此在金属和溶液间产生了电势差.如果前一种趋势小于后一种趋势,则在达到动态平衡时,金属带正电,而溶液带负电,同样形成双电层,产生电势差,见图5.2(b).&通常就把这种双电层的电势差称为电极电势.电极电势较大的电极叫正极,电极电势较小的电极称为负极(Cu-Zn原电池锌极是负极,铜极是正极).注意原电池的阳极是负极,而阴极是正极.&&由于金属锌失去电子的趋势比铜大,所以锌片上有过剩的电子,而铜片上有过剩的正电荷.若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电子就从锌片流向铜片.由于锌片上的电子流出,锌片上的负电荷减少,从而和溶液中的Zn2+离子间的平衡被破坏,Zn2+离子就可以不断地进入溶液;与此同时,流到铜片上的电子,就可以与溶液中的Cu2+离子结合生成金属铜,并在铜片上沉积下来.这样电子不断地从锌片流向铜片,从而产生电流.&&&&&&&&&&&&&&&&&&&&&&&&&&&&&&&&&&&&&&&&&&&&&&&&&&&&&&&&&&&&&&&&&&&&&&&&&&&&&&&&&&&&假如你把上面这个原理弄懂的话,你上面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我还建议你可以画一张简笔图,就是一根锌棒,本身带正电荷,周围你再画上一圈负电荷(就是电子)围着它,结合上文的讲解,就清楚一些.&&我在网上试着给你找过这张图,没找到,只在我的书上有,感觉费解的话,可以拍成照片,发到你邮箱.&&祝早日恍然大悟.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为什么将铜片和锌片连起来后,硫酸不继续与锌片在锌片表面上反应,而是将电子导给铜片_百度知道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为什么将铜片和锌片连起来后,硫酸不继续与锌片在锌片表面上反应,而是将电子导给铜片
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为什么将铜片和锌片连起来后,硫酸不继续与锌片在锌片表面上反应,而是将电子导给铜片要根本原因谢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因为铜的析氢电压更低,就这个,只要析氢电压比锌低的都行,这两极间电压就是大致铜锌间析氢电压差~
析氢电压越高金属性越弱,对不对吖
采纳率:86%
为您推荐: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铜锌原电池实验的改进
&&& 铜锌原电池实验的改进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注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实验2—4]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表),平行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如图①),观察实验现象。
&&&我们和许多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在原电池的负极锌片上总会有气泡产生,有时甚至比正极铜片上产生的气泡多。这一现象既影响到学生对正极铜片上的气泡观察,也与理论结果相悖,让很多刚刚接触电化学知识的学生产生迷惑,很多教师也难以解释。结合相关研究[1],发现此现象与锌片和铜片的纯度,电解质溶液的浓度,锌片和铜片的表面积及粗糙程度,温度等因素相关。据此,我们尝试将以上实验中的反应容器换成U型管,选择表面积较大的螺旋状的铜丝和表面积较小且经钝化处理的锌片作正负极,并用较稀的硫酸作电解质溶液,经过精心设计和多次实验设计如下试验方案,加以改进。
&&&&25%的稀硫酸,Hg(NO3)2溶液(
10g/100ml),铜丝,锌片,导线,电流表,U型管。
(1)实验准备:铜丝预处理,取约10cm铜丝先用砂纸仔细打磨其表面,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然后将铜丝环绕成螺旋状待用;锌片预处理,将锌片剪切成1mm&5cm规格(2片),用砂纸仔细打磨其表面的氧化膜待用。
(2)先将U型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注入约100 ml 25%的稀硫酸待用。
(3)将锌片和铜丝分别放入U型管中稀硫酸,观察实验现象。
(4)将以上锌片和铜丝用导线连接并接入电流表后浸入U型管稀硫酸中观察现象。
(5)将另一片锌片进入Hg(NO3)2溶液中浸泡一分钟汞齐化处理[2],并用导线直接将处理后的锌片和铜片连接后置于U型管稀硫酸中,观察实验现象。
(6)将电流表连接在以上电路中间观察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
1.实验改进后的优点
(1)在本实验中将课本中的反应容器烧杯改成U型管,将正极区域和负极区域相对隔开,有效的解决了在烧杯中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泡相互干扰导致难以观察到正极上有气泡产生的问题。
(2)本实验中将原实验中的铜片改为打磨过并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有效的增大了铜与溶液中氢离子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氢气的析出也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3)通过以打磨过的螺旋状的铜丝作为正极,表面积较小且汞齐化处理后的锌片做负极,并选用浓度在25%的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可以有效解决在原电池实验过程中正极产生氢气的不足之处,让初次接触电化学的学生在思维上更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广大教师组织教学探究。
2.实验注意事项:本实验的关键在于电极表面积的处理,锌片的汞齐化,以及电解质溶液浓度的选择;先直接用导线将两极以导线连接不连电流计,以减小外电路电阻使得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最后连入电流计以检验有电流的产生和电流的方向。
&[1]张少坤,浅析影响铜锌原电池的因素,金色年华(下),2010(5):134.
&[2]谭小琳,唐伟宪.,
影响铜锌原电池负极产生气泡因素的探究,化学教育,2009, 30(9):55~56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某化学研究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
某化学研究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形成原电池装置.(1)若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则发生氧化反应的是______极(填“锌”或“铜”,下同),溶液中的H+移向______极,铜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2)若电解质溶液是硫酸铜溶液,铜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若反应过程中有0.2mol电子发生转移,则电解质溶液质量增加______g.
题型:问答题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1)该装置是原电池,锌失电子而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原电池放电时,氢离子向正极铜移动,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答案为:锌,铜,2H++2e-=H2↑;(2)该装置中,负极上锌失电子,正极上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负极上锌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正极上析出铜,所以溶液增加的质量=0.2mol2×(65-64)g/mol=0.1g,故答案为:Cu2++2e-=Cu,0.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某化学研究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主要考查你对&&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原电池原理电解池原理
原电池: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1)装置图:(2)原理图:3.实质: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构成前提: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电极反应:负极:失去电子;氧化反应;流出电子正极:得到电子;氧化反应;流入电子6.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 ①由组成原电池的两级材料判断,一般是活泼金属为负极,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流动方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③根据原电池里电解质溶液内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两级发生的变化来判断,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⑤X极增重或减重:X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X极(正极)放电,反之,X极质量减少,说明X极金属溶解,X极为负极。 ⑥X极有气泡冒出:发生可析出氢气的反应,说明X极为正极。 ⑦X极负极pH变化: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发生反应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X极附近的pH增大,说明X极为正极。&原电池中的电荷流动:
在外电路(电解质溶液以外),电子(负电荷)由负极经导线(包括电流表和其他用电器)流向正极,使负极呈正电性趋势、正极呈负电性趋势。在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带正电荷)向正极移动,阴离子 (带负电荷)向负极移动。这样形成了电荷持续定向流动,电性趋向平衡的闭合电路。 电解池:(1)电解: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且在阴、阳极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电解。 (2)装置:电解池(电解槽) (3)特点: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条件:①与电源相连的两个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③形成闭合回路 (4)阴离子放电顺序:S2-&I-&Br-&Cl-&OH-&SO42-&NO3-&F- 阳离子放电顺序:Ag+&Hg2+&Fe3+&Cu2+&H+&Pb2+&Sn2+&Fe2+&Zn2+&Al3+&Mg2+&Na+&Ca2+&K+(5)电解时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电解质溶液在电解过程中,有时溶液pH值会发生变化。判断电解质溶液的pH值变化,有时可以从电解产物上去看。①若电解时阴极上产生H2(消耗H+),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pH值增大;②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产生O2,则电解后溶液pH值减小;③若阴极上有H2,阳极上有O2,且(相当于电解水),则有三种情况:a如果原溶液为中性溶液,则电解后pH值不变;b如果原溶液是酸溶液,则pH值变小;c如果原溶液为碱溶液,则pH值变大;④若阴极上无H2,阳极上无O2产生,电解后溶液的pH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如电解CuCl2溶液(CuCl2溶液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一旦CuCl2全部电解完,pH值会变大,成中性溶液。 (6)电解反应类型:从参加反应的物质来分电解反应可分成五类: ①H2O型:实质是电解水。如电解硝酸钠、氢氧化钠、硫酸等溶液。 ②溶质型:溶质所电离出来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如电解氯化铜、溴化氢等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型:电解产物是金属、氧气与酸。如电解硫酸铜溶液生成单质铜、氧气和硫酸,电解硝酸银溶液时生成单质银、氧气和硝酸。 ④氯化钠溶液型:电解产物是非金属单质、氢气与碱。如电解氯化钠溶液时生成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电解溴化钾溶液时生成溴单质、氢气和氢氧化钾。 ⑤电镀型:镀层金属作阳极,阳极反应是:M-ne-=Mn+,镀件作阴极,阴极反应是:Mn++ne-=M。(电解精炼与电镀,实质上是相同的) 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比较:
发现相似题
与“某化学研究小组将锌片和铜片插入某种电解质溶液,锌片和铜片用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013729735934625124411414117613308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铜锌原电池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