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简单的外接diy硬盘柜柜

给人生导师们换个大房子—ORICO硬盘柜简评
14:50:46&|
前言:遥想当初56K的MODEN上个网还得拨号~吱吱吱”猫”叫声不绝于耳,DOW首MP3那是等得黄花菜都凉了还没下完,还好当时的所谓数据也就一些WORD或者EXCEL文档,或者再大点的也就MP3音乐和MP4视频了,基本上考贝数据一个软盘和小容量的U盘搞定,看看那些所谓的小电影基本也能满足老百姓的娱乐要求了,不过那个时小电影的主角还不叫只叫演员并不叫老师。随着科技的发展数据容量的猛增,当年的小电影已经变成了爱情动作大片,而容量也由十几M变成了几十G或者上百G,原来雾里看花变成了如今超高清触手可及的画质,可是主角们已经不再叫演员而为了人们的老师。为了保存老师们的教学资料,笔者的硬盘从20G的容量升级到2T的容量从一个盘变成了N个盘,不过笔者不是什么好学生,过目就忘的本质只有经常温故才能知新,不过硬盘多了管理考贝就成了笔者的头疼问题,一直希望有个私人数据仓库随时调动整理保存文件,幸运的是近日在参加ORICO微博抽奖活动得到一台两盘位的硬盘柜,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的试用吧~开箱:ORICO一个从事电脑外设以及存储设备的生产厂家,历经多年其产品线越来越丰富,而今天的主角是存储设备3.5寸两位硬盘柜生产型号:3529RUS3.产品的外包装使用的是白底纸盒,盒子表面印刷着硬盘柜的产品宣染图,仍然是以英文标注着产品的信息等等,这一点让笔者有点不能理解为什么不以中文标示呢?侧面是ORICO 3529RUS3的详细参数信息,支持USB3.0以及ESATA接口输出,支持3.5寸双盘位SATA接口,支持XP MACOS LINUX等系统。虽然这款硬盘座采用全铝材质,虽然在体积和重量上已非常轻便,但是外包装盒的顶部仍然设计有提手方便用户携带,此处细节不错笔者给个赞。开启包装盒映入眼帘的是左右厚厚的保护海棉,不用担心暴力快递的伤害,毕竟铝合金的外壳如果撞击变形后就无法正常安装硬盘了。另外上面还放置着一个白色的纸盒,约摸是存放硬盘柜的附件。拿起附件合就可以看到用透明包装膜保护的硬盘柜了,在这些细节上ORICO还是做得不错的。硬盘柜的实体和宣染图并无而异,阳极氧化的外观在质感上非常不错,两仓储式的布局上下位位设计,另外这款硬盘柜并没有过多的按键操作,只有左下角的电源开控制开关键,右边每个盘位都有LED指示灯表示其工作状态。侧面标示着支持3.5寸台式HDD硬盘安装。硬盘柜的背面是各种接口,象USB3.0的蓝色接口,ESATA硬盘接口,各种RAID(磁盘阵列)模式和BIG最大模式,稍后体验再细说。供电接口使用传统的圆形接口保证供电的稳固。双盘位的手动卡扣抽拉式,过程有点干涩但还很顺畅。毕竟都是金属与金属之间的磨擦,而且没有润滑物的帮助下进行,所以有这种感觉也是在所难免的。换个角度看看双盘位,可以看到每个盘座都有适当的散热孔以及弹片式卡扣。前面板镂空窗式散热,而ORICO的翅膀LOGO同样是镂空设计便多的增加散通风空间。硬盘座的底部全留空设计,而且抛弃了传统的螺钉丝固定,使用的灵活的弹片式卡扣固定硬盘座,无需工具即可完成组装工作。底部大面积的圆孔散热,依然是为了保证硬盘在高速工作中的稳定性。另外底部厚实的橡胶垫脚除了预防震动之外,高脚位还可以让空气对流有一定的帮助。内部标准硬盘接口以及指示灯。电源适配器支持100~240V的输入以及12V的输出,看着观外是不是和笔记本电脑的很象?USB3.0的数据线,看外形标识都很清楚,应该没人会插反了吧。。。而且插反也不可能插得进去。ESATA的数据线。基本上的晒图工作也就到这里了,最后照例上全家福。硬盘柜主机X1 电源线X1 电源适配器X1 ESATA线X1 USB3.0数据线X1 说明书以及保修卡。体验:先来看看笔者使用硬件及系统,毕竟硬件的配置是影响ORICO硬盘柜数据拷贝的主要因素,笔者使用的是2013款的MACMINI主机,使用的是WINDOW8.1操作系统,问为什么水果机装WIN系统?没错,笔者也是属于装逼一族,喜欢的是主机的外型但实在不习惯OSX的操作方式和理念,只能转回WIN系统折腾了。虽然是2013年的老机器但接口依然支持USB3.0,INTEL I5 2.5G 4GB内存 64位操作系统。官方下载硬盘柜管理软件并安装。安装完成后可以在RAID组和硬盘信息里看到插入的双盘信息了,ORICO硬盘柜正确认出笔者的西数WD 2T容量硬盘,并且按顺序区分为P0和P1的排列。第二项事件记录查看器可以看到笔者开机正确读取的硬盘日记信息。第三项页面是基本RAID组设置的信息,因为笔者两个盘用于高清蓝光影片的收藏和管理,所以只使用了Normal常规正常状态,硬盘盒内的所有硬盘并未组成任何RAID模式,这样每块硬盘是属于独立运行的.前面在讲解背面接口时说到ORICO一共有四种模式,第一个就是Normal常规正常状态,第二种RAID 0这种模式会将硬盘盒内的所有硬盘容量合并,并提升读写速度的性能但缺点是如果发生故障将所以资料丢失。第三种RAID 1 这种模式下硬盘盒内的两个硬盘互为备份,不提升性能但是安全优异,如果其中一个硬盘发生故障时资料仍可修复不会造成资料丢失。第四种BIG模式是将硬盘盒内的两个硬盘容量合并,以方便管理但不提升性能。在调级设置里并没有更复杂的设置,只是通过邮件将硬盘柜一旦发生的错误日记发送给官方解决处理。照例使用HD TUNE硬盘实用程序来对硬盘柜内硬盘做个测试,在读取中可以看到最高的速度为83%,最低为37%,平均速度为67%,CPU占用率8.9%。这对于机械盘的速度还算是比较满意了。硬盘柜内两个硬盘间的拷贝速度,测试拷贝文件为13G的高清视频文件,以每秒72M左右速度大概需要3分种左右的时间。硬盘柜内的硬盘文件拷贝到本地硬盘(注:本地硬盘也同为机械盘)的速度测试,同样的视频文件但速度只有原来的一半,当然时间也略有延长只是一直稳定在这个速度还算不错。小结:笔者不是什么电脑极客所以对ORICO的硬盘柜或许评测并没有更多更详细的过程,只是对这款产品一些日常简单的拷贝使用,因为笔者收藏观看的蓝光原盘影片都是几十G或者上百G的容量,往往单盘拷来拷去实在是一个很头痛的事情,现在通过ORICO硬盘柜大大方便了拷贝以及管理整理的过程,而且这款金属的硬盘柜在散热方面做得非常好,大家都知道硬盘的高速工作造就是巨大的发热量,而笔者经过一晚的使用外部还是十分的冰凉,当然有了巨大的数据存储仓库怎么用你们懂的,不要问我存什么。。。什么波多野结衣、苍井空、武藤兰这些我一个都不认识,别说波多野结衣、苍井空、武藤兰这些我不认识,我连小泽圆,松岛枫,小泽玛利亚,饭岛爱,樱树露衣,树麻里子,星野光,白石瞳,忧木瞳,相田桃,浅仓舞,小林瞳,夕树舞子,美穗由纪,小室友里,黑木香,朝冈实岭,美里真里,北原梨奈,秋元友美,川合里美,细川百合子,松阪季实子,川岛和津实,卑弥呼,小泽奈美,丰丸,叶山丽子,金泽文子,凉木桃香,铃木麻奈美,樱井利亚,香山圣,持田薰,上原空,北原多香子,樱木亚美,小泽美,藤崎秋,原纱央莉,星野亚希,雨宫琴音,朝美穗香,森下悠里等等这些我都不认识。我从来不知道什么叫AV!不过最后还是要感谢ORICO官方组织的微博抽奖活动,感谢观看~~
width:100%">
共2条精彩回复,最后回复于
确实是个大房子。
width:100%">
天天好心情、好开心,好浪
width:100%">
1. 2. 3. 4. 5. 6. 7. 8.【优越者Y-3355】优越者(UNITEK)磁盘阵列盒阵列柜usb3.0 raid双盘位外置2.5/3.5英寸SSD固态机械sata两盘位外接硬盘盒Y-3355【行情 报价 价格 评测】-京东
优越者Y-3355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选择新地址
¥暂无报价
规格与包装
商品名称:优越者Y-3355
商品编号:660290
商品毛重:2.3kg
商品产地:中国大陆
类别:移动硬盘盒
接口:SATA接口
规格:2.5英寸
品牌优越者
类型移动硬盘盒
型号Y-3355
外部接口USB3.0+eSATA
内部接口SATA接口
材质金属铝材
电源DC12V4A电源适配器
尺寸273*190*195mm
其他特性2.5/3.5寸双盘位抽取式外置磁盘阵列盒
主机×1,电源适配器12V/4A×1,USB3.0数据线×1,eSATA数据线×1,电源线×1,用户说明书×1,光盘×1,螺丝×10.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并非原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您好!亲抱歉不支持的哦,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是SATA借口的就可以的哦,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不支持的哦!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咨询售后6,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咨询售后6,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可以,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咨询下售后 6,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不支持,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不可以接,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您好!只是盒子,感谢您对京东的支持!祝您购物愉快!
心中疑惑就问问买过此商品的同学吧~
iframe(src='//www.googletagmanager.com/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低成本打造家庭存储方案,路由器+硬盘组建简易NAS手把手教程来帮你_生活记录_什么值得买
低成本打造家庭存储方案,路由器+硬盘组建简易NAS手把手教程来帮你
相信这些年来,NAS这个概念被越来越多的值友们所熟悉,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数码文件需要保存下来,不管是记录生活的照片也好,还是闲暇时想要重温的老电影也好,或者是放松时想要听一首歌,看一部小说,都需要越来越多的存储空间来存放。而且很多时候,用电脑来看当然是最好,但是有时候也会想要随时随地用手机或者pad来看片不是,所以最好还是能准备一套NAS或者类似功能的设备来做家庭网络共享但是直接入手专业的NAS产品,不仅需要高额的前期投入,买回来是否有用也是很多人所关心的那么这里就给大家介绍一种简易的NAS玩法,成本不高,但是用完之后足以帮助大家参考,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进一步入手专业的NAS。下面就带大家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着手组建属于自己的私人存储系统硬件准备标题已经说了,我的目的是通过+硬盘组建简易NAS来存放我下载下来的各种资源,重新当回松鼠党,所以硬件方面的准备当然是需要一个路由器和一块移动硬盘选择移动硬盘这块相对好说,根据自己下片的多少和大小以及口袋里的预算来决定就ok由于2.5寸的移动硬盘不用外接电源,只用一根USB线来供电,所以是更方便更省心的选择,不过容量最大只能到4t,比如下面京东自营的这两款,一个是希捷,另一个是西数&流金岁月,铸就经典&4t的容量对于大部分一般用户来说都是足够了的,哪怕是15g左右的蓝光电影,也足足可以下载250-300部左右。而且不好看的直接删掉,感觉可以看两三年都塞不满然而对于重度松鼠病患者,再大的硬盘都能填满,4t自然是只够塞塞牙缝的,这种情况就只能购买3.5寸的桌面移动硬盘了,比如下面这款希捷的8t&如果觉得8t还是不够用的朋友,你可能更需要多盘位可扩展的正儿八经的NAS了,这种简易的NAS不太适合你&我个人的选择最终是看到这条特价之后购买的希捷的这款2t的2.5寸移动硬盘值友爆料原文:19日22点降至559有需可入| 值2 评论1 收藏2优点就在于小巧而且不需要额外的电源,容量方面2t纯粹放电影的话也基本上够了路由器选择相比移动硬盘来说,路由器的选择就稍微复杂一些不过目前这个年代,至少有这么几个条件是要满足的:首先,wan口得是千兆规格,不然100m或者更快的宽带跑不到满速其次,wifi符合ac标准和有lan口千兆这两者必须满足一个,从实用性上来,支持ac标准的wifi可能优先级更高一些,5g信号至少要能跑到867m第三,得有至少一个USB接口,最好是3.0规格,实在没有的话2.0规格的也行最后,则是最重要的预算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不是发烧友,所以路由器上的预算可能不超过500,然而即使限定在500以内的预算,也可以按不同的价位档次细分成两档第一档,0-200元区间这一档的路由器,配置上不高,可能连上述的三个基本条件都满足不全,但是要求不高的话还是可以用首先能选择的当然是0元发车了好几年的斐讯,这个价位里K1和K2系列都可以选择,&不过现在全新的只能买到K2和K2P了千兆双频路由,0元购,您值得拥有如果害怕翻车的话,也可以去二手平台找到已经下车的K1,K2和K2P,其中K1和K2都在几十块,K2P可能要100出头斐讯这个系列路由器的优点在于双频ac的wifi,最高867m没压力,而且第三方固件的可玩性很高,刷完之后能实现诸如去广告等高级功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首先是没有千兆wan和lan,其次是没有USB接口,不过似乎网上有高人开发出了自己加装USB接口的方法所以买这系列路由器回来组网的只能是动手能力比较强的朋友,否则没有USB口的话买回来也只能干瞪眼除了需要自己加装USB口的斐讯之外,也有很多自带USB接口的路由器,比如联想的newifi系列&但是在这个价位里,我们能选择的只有newifi一代和newifi mini,型号是Y1和Y1s&这两款路由器的优点是可刷的固件也是茫茫多,另外比较好的是都自带usb,而且newifi一代甚至丧心病狂的自带了3个usb,不过缺点是usb都是2.0的规格,而且newifi mini没有千兆网口所以这两者里可能更推荐newifi一代,刷固件之后可以实现wan和lan各有一个千兆口,跑满200m级别的宽带都没有太大问题,而且有3个usb口,后期可玩性扩展性都更强,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usb3.0另外,这个价位还有比如极三、小米路由器Mini和优酷路由宝L2这样的产品可供选择,但是考虑到这仨都没有千兆wan口,可能使用性能还是不如newifi一代。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优酷路由宝L2自带的usb是3.0接口,看重磁盘性能,而且家里只有50m左右宽带的用户倒是可以考虑第二档,200-500元区间预算放宽到200-500的区间,可选择的空间就很大了,而且这个价位的产品,一般都具有千兆wan/lan的规格,usb3.0也很常见,双频千兆wifi自然更是不在话下不过考虑到固件的可玩性,这个价位的产品我只推荐网件从最低端的6300v2开始&到6400&再到6900&最后到7000&&这四款都是比较推荐的,不过要把预算控制到500以内的话,只能二手方式购入了而且之所以推荐这四款而没有推荐6800,是因为这四款都有比较成熟的改版梅林固件可刷,下载地址和刷机教程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我自己最终选择的是一台二手的6300v2,经典电磁炉造型,价格也不错,300都不到。不过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电磁炉造型的话,还是更推荐,二手购入的话价格也很不错软件准备硬件购入完毕之后,就该从软件方面准备了,其实网件本身的官方固件已经能完成通过连接移动硬盘来实现共享文件的功能,但是易用性和功能的多样性扩展性上都不如第三方的梅林固件,所以刷机是必须的首先需要下载下面几个刷机需要用到的文件factory-to-dd-wrt.chkR6300V2_merlin_1.0.trxR6300V2_merlin_1.2.trxR.68_4-X7.7-koolshare.trx其中,第一个文件是从原厂固件刷到ddwrt的过渡固件,第二个是从过渡固件中刷的梅林1.0版本,第三个则是从梅林1.0版本中需要刷的1.2版本,第四个则是从1.2版本中直接刷的最新版7.7以上文件基本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下面简单说说刷机步骤,首先来到官方固件的首页,这是路由器的基本功能界面来到右边的高级界面里点击管理菜单中的备份设置,然后点击右边的擦除按钮恢复出厂设置弹出提示,直接选是恢复完出厂后,就需要来到下面的路由器升级界面,选择factory-to-dd-wrt.chk这个文件后点击上传即可弹出提示也是直接选是正常的话过几分钟就能看到ddwrt的主界面了默认状态是英文,所以我们直接点击administration菜单下面的firmware upgrade界面,然后选择好R6300V2_merlin_1.0.trx文件,点击最下面的upgrad蓝色按钮即可耐心等待几分钟,路由器重启完成之后就会自动来到梅林1.0的界面跳过最开始的这些设置就好,终于可以看到梅林的界面选择左边的系统管理菜单,并且在恢复/导出/上传配置界面里面恢复一次出厂设置等路由器重启完成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旁边的固件升级菜单中选择R6300V2_merlin_1.2.trx文件来升级到1.2版了升级到1.2版之后如法炮制,恢复出厂之后即可选择R.68_4-X7.7-koolshare.trx文件直接将系统版本升级到最新的7.7版,不过要记住,升级到7.7版之后同样要恢复一次出厂设置之后就能看到新版的设置向导了此时可以按部就班的设置好各个项目,包括WiFi信号的名字密码,拨号上网的账号密码等等设置完之后顺手测了一下网速,联通的50m宽带跑出这个成绩我还是很满意的最后来总结一下刷机步骤,其实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复杂首先,原厂固件到ddwrt过渡,刷factory-to-dd-wrt.chk这个文件,刷之前要恢复出厂设置第二步,从过渡固件刷梅林1.0,刷R6300V2_merlin_1.0.trx这个文件,刷完之后要恢复出厂设置第三步,从梅林1.0刷到梅林1.2,刷R6300V2_merlin_1.2.trx这个文件,刷完之后同样要恢复出厂设置最后,从梅林1.2刷到梅林7.7,刷R.68_4-X7.7-koolshare.trx这个文件,刷完之后恢复出厂设置,再后续将参数设置好即可正常使用除了能让usb硬盘共享使用更稳定更灵活之外,梅林固件还提供了软件中心这么个很实用的功能,我目前装了两个软件,一个是加速apple服务的,另一个则是拦截广告的,在看片之余还能给路由器添加实用的新功能,实在是有点美滋滋以上就是网件系列路由器刷梅林固件的步骤和方法当然,如果预算有限,买了最开始0-200档提到的那些采用联发科7620cpu的路由器,刷机步骤也很简单第一步,刷入breed,之后所有固件随便刷,刷不死第二步,到各大论坛,找到可刷的rom资源,通过breed刷入即可简易NAS实战电脑端设置和使用篇将硬盘和路由器连接之后,即可组成简易NAS此时在路由器的管理界面已经可以看到硬盘信息点击这个usb3.0图标,可以看到右边弹出来了硬盘信息,另外有三个按钮,前两个可以直接设置共享方式,第三个则是安全移除另外还有一个健康度检查的界面要开始共享的话,直接点击媒体这一项后面的“前往设置”按钮即可,总共有四种方式。第一种是媒体服务器,主要给iTunes用的第二种是非常好用的samba第三个页面是NFS方式,设置较为复杂,但是据说速度更高,缺点是ios系统貌似不支持NFS系统第四个页面则是传统的ftp共享方式这里我们采用第二种,也就是samba方式来进行共享,直接在设置界面把开关打开,然后应用本页面设置就好了接下来需要在电脑上看看是否能成功访问,以win10系统为例,进入资源管理器,点击网络。可能会弹出这么个错误窗口不用担心,标题栏下面会弹出一个提示点击即可弹出“启用共享”选项点击,然后这里根据情况和需求来选就好之后就可以在里找到我们的路由器了访问硬盘的话应该点击计算机分类下的那个6300v2图标,即可看到连接的硬盘可以和访问本地硬盘一样,直接看到硬盘里的内容尝试着把电脑里下载好的内容直接通过WiFi拷进硬盘,速度还行,有10M左右,而且因为无线网卡的限制,速度只有433m,如果能跑到867m的话速度应该会更快拷贝文件时,可以看到6300v2的双核cpu已经接近满载了,所以预算充足的话还是建议直接购买6900或者7000外挂硬盘的写入速度是1xM的水平,但是读取速度就很nice了,大概能有20M左右,不过cpu的占用依然很高这个速度直接播放蓝光电影也是完全ok的,毫无压力移动端设置和使用篇通过上面的设置,电脑端已经可以无障碍的随时随地访问移动硬盘中的内容,但是睡前躺被窝里看片这种事情显然只有移动设备可以完成,所以接下来说说如何用手机或者pad来访问硬盘里的影片首先需要下载一款支持读取网络文件的播放器,我选择的是ios平台上的oplayer免费版,主界面还挺简洁的切换到下面的网络界面,有很多种播放方式。不过我们这里直接点击“扫描附近的共享”即可随后就能检测到网络中的电脑和路由器设备直接选择路由器,会弹出登陆界面,输入之前设定好的账号密码即可成功登陆直接就能看到挂载的硬盘文件自然是统统都可以访问的蓝光电影文件的识别也毫无问题,点击即可播放不过这种播放器的弊端在于音频解码能力不全,还要付费购买,相比来说还是安卓平台的播放器更给力一些有20M的读取速度做基础,手机端也可以非常流畅的直接看片总结相信通过上面的分享,大家已经对这种路由器+移动硬盘的简易NAS的组建方法和实际性能表现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体来说还是达到了我之前预想的效果不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访问并读取硬盘内的资源,而且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以毫无障碍的随时随地播放移动硬盘里的影视资源这个方案的优点是价格低廉,而且灵活性比较强,想要更大的空间的话,要么换用更大的移动硬盘,要么插上更多的移动硬盘,都是可以的但是缺点也同时存在,那就是性能比较弱,读写速度都不高,好在一样能满足流畅播放蓝光影片的要求希望这篇经验帖能帮到有同样需求的片友们我接下来该去想想如何能折腾性能更高的专业NAS了&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作者其他原创(10)
文中提到的商品
赞24评论39
赞29评论36
【运动季】FlipBelt飞比特运动腰包+水壶套装
EDIFIER 漫步者 W860NB 主动降噪立体声蓝牙耳机
AJAZZ 黑爵 Zn 锌蓝牙双模机械键盘
361° WIND MAX 风透网跑鞋
ACTIVO CT10 便携Hi-Fi无损音乐播放器
小米MIX 2S(陶瓷尊享版)
HUAWEI 华为 Q2 子母路由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vivo X21 屏幕指纹手机
燃烧装备实验室专业运动五指袜
必迈 Mile 42k马拉松专业跑步鞋
START共享有车 吉利 博越 (5天租车券+500元油卡)
DURGOD杜伽 Taurus(金牛座)系列 机械键盘(随机发货)
赞78评论20
赞108评论37
赞62评论48
赞1667评论1599
赞818评论644
赞918评论383
赞735评论371
赞360评论171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用两块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简单教程(图文详解)
转载 & & 作者:
最近为了考虑数据安全特做了raid阵列,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组建RAID磁盘阵列也成为了目前比较有性价比的硬盘性能提升解决方案
传统硬盘由于工作原理的限制,在性能上的提升非常缓慢。而固态硬盘价格昂贵,短时间内难以被普通用户接受。因此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组建RAID磁盘阵列也成为了目前比较有性价比的硬盘性能提升解决方案。之前我们也测试过,两块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后在性能上相比之前会有33.3%~203%的性能提升,一倍的价钱换来这么高的性能提升可以说还是较为划算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用两块硬盘组建RAID0磁盘阵列。注意:raid0的数据安全性较差,如果一个硬盘出错,全部数据丢失,多用于个人用户,没有价值数据内容。服务器上建议使用raid1后raid5阵列
组建RAID0磁盘阵列之Intel篇:
目前市面上的主板,无论是Intel芯片组还是AMD芯片组,基本上都可以支持搭建各种磁盘阵列模式,所以在组建RAID0磁盘阵列上十分简单。首先我们准备好两块硬盘,同时把主板上原本有操作系统的硬盘先拔开,以免设定时混淆,把之前的硬盘资料毁掉就可惜了。
接下来,我们启动计算机,经过开机画面后按Delete按键进入Intel芯片组主板BIOS设定,按←→↑↓键找到Storage Configuration选项。
然后按Enter进入Storage Configuratlon选项,在Configure这一项打开RAID选项,然后按F10保存本次设定,重新启动计算机。
系统重新启动后,要特别注意开机画面,这时系统会提醒你按Ctrl+I进入RAID设定界面,如果不及时按Ctrl+I进入就会又要重新启动一次计算机。
进入RAID设定界面后,我们可以看到界面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面部分为操作界面,共有4个选项:1选项是创建RAID磁盘阵列,2选项是删除RAID磁盘阵列,3选项为恢复硬盘为非RAID状态,4选项是备份卷选项。下面部分是系统的硬盘信息以及组建RAID磁盘阵列信息。
这里我们选择1选项,接着出现上图屏幕。这里在name区域,我们可以指定一个raid名称,然后按[tab]或[enter]键进入下个区域。在raid level区域中,我们可以选择raid级别。接下来我们为raid阵列选择串列可选值,可选值范围从4kb到128kb,不同模式对应不同范围:raid0–128kb、raid10–64kb、raid5–64kb。最后,在capacity区域中选择卷的容量,此项的默认值是该被选中的磁盘的最大容量。全部选定后按Y保存即可。
这样,一个简单的两块硬盘RAID0磁盘阵列就已经组建好了。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本次组建RAID0磁盘阵列的各项信息和内容,接下来按5选项或者ESC退出本设定界面即可。
组建RAID0磁盘阵列之AMD篇:
AMD芯片组组建RAID0磁盘阵列同样较为简单,只不过在选项上与Intel不太一样。同样经过开机画面后按Delete按键进入BIOS设定,按←→↑↓键找到Storage Configuration选项。
接着按Enter进入Storage Configuratlon选项,在SATA Port1-Port4和SATA Port5-Port6这两项中打开RAID选项,然后按F10保存本次设定,重新启动计算机。
系统重新启动后同样要特别注意开机画面,而且注意与Intel主板有稍稍不同,这里是按Ctrl+F进入RAID设定界面,如果不及时按也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
进入RAID设定界面后,可以看到与Intel主板界面还是有较大区别的。从上到下分为4个选项,1是View Drive Assignments检视,2是建立磁盘阵列和定义界面,3是删除磁盘阵列界面,4是可以检视SATA控制器的组态,我们选择2选项进入。
进入2选项后,按Ctrl+C创建RAID就来到了上图界面。按上下箭头可以跳到不同的选项,,按空格键可以改变数值。在这里设定我们同样跟之前一样,选择RAID0选项,可选值为128kb,同时注意Assignment这里两块硬盘都要选择Y选项。
之后按Ctrl+Y保存,就会出现上图的界面,我们可以指定一个自己喜欢的raid名称。然后一直Ctrl+Y确认,硬盘会初始化并删除两块硬盘中原有的数据。
再次确认之后,就会显示出组建的RAID0磁盘阵列信息界面,如上图所示,最后退出重启计算机即可。到此,AMD芯片组的硬盘RAID0磁盘阵列就组建好了。
总结:从目前的硬盘发展来看,虽然目前硬盘单碟容量已经达到667GB,缓存也突破到64MB,但是在传输速度上并没有大幅度的提高。随着各种大容量应用的普及以及高清视频播放、图像处理这样的应用,用户对硬盘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单块硬盘在性能和速度上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了。而组建RAID0磁盘阵列不但能满足大家在容量上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硬盘的性能,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不过,笔者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虽然组建RAID0磁盘阵列在性能上优势非常大,适合如图形设计、游戏、高清视频播放等用户应用。但是在数据保护能力上还是较为薄弱,如果一个磁盘出现了故障,数据就会全部丢失,所以大家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际应用来选择是否选择这种模式。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12345678910
最近更新的内容
常用在线小工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硬盘阵列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