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咯PK吗c1地铁1号线线1

全国首条跨省地铁4年间:突破省界的11号线,给花桥、上海带去了什么
如今,我们已经很习惯
坐着地铁11号线
从上海去往江苏花桥
如果只是坐在车厢内
很少有人能留意到列车跨省的瞬间
以及那一块蓝色的“上海界”牌
然而,4年前
70岁的孙菊娣刚刚搬到花桥时
却失落不已
“一开始来花桥,我都掉眼泪了。”
“我大上海来的,住到这小花桥……”
其实她搬到花桥的那天
恰好是11号线昆山段试运行前一天
中国首条跨省(市)地铁线路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
(上海安亭站—江苏昆山花桥站)
开通试运营
没想到,4年后
孙菊娣竟和许多人一样
过上了“跨省上班族”的生活
孙菊娣退休后被徐汇区龙华街道返聘,坐11号线上下班。如今,她开口就是“我们花桥……”
28岁的刘文萍2012年落户花桥,“每天和11号线在一起的时间比和儿子还长”。她说,11号线给了她坚持心仪工作的可能性。
来自东北的摄影师杜阳,在上海生活了11年,前年落户花桥。他在11号线上拍了许多普通人的照片,希望探讨“地铁与人的面孔”的关系。
如果不是因为11号线
他们的生活不会因“跨省族”而产生交集
据昆山轨交管理部门统计,昆山境内3个站,通勤人数从2013年的日均2.6万人次,已涨至如今的5.7万人次,周末甚至曾接近7万人次。
城市群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如何突破行政区划隔断、建立城市基础交通设施,实现城市群互通,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认为,11号线跨省段的开通,具备示范意义。
没有11号线,我不会想去上海找工作
刘文萍在普陀区一家IT公司工作,丈夫在苏州上班,儿子在婆婆的照看下在花桥上幼儿园。她笑称,“一家三口,三地办公”。
最初购房在花桥,是因为她当年毕业正好在花桥找到工作。11号线的延伸,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她琢磨着可以试试看应聘上海的公司。
“如果没有11号线,我可能不会想去上海找工作。”如今,她的“五险一金”都在上海交,工作内容也比原来更具挑战性,承担起部分管理职责。
张尚武的课题组曾有教师分别统计过往返沪宁、沪杭的人流量。“算下来的比例,大概85%是走沪宁这条线,15%走沪杭线,所以,11号线应该切实解决了这条线上不少人流的交通需求。”张尚武说。
在花桥开会,大家没觉得出了上海
如果只是坐在车厢内,很少有人能留意到列车跨省的瞬间。
轨道高架桥下,兆丰路与曹安公路交界的十字路口,西面是江苏,过了就是上海。除了当年的收费站拆除后留下的顶棚,以及一块蓝色的“上海界”牌,几乎难寻省界的痕迹。
边界,已然在地理上,淡化了
日9时30分,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有限发展公司副总经理吴楠坐首发列车从花桥站驶出,3站,6公里。他几乎全程参与花桥段建设,跨过边界的时候,他想起日在花桥界内打下的第一根桩,“和当时是一样的心情”。
花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局规划管理科科长王祯记得,当天很多人在安亭站下车,走着回到昆山兆丰路站。从那块“上海界”牌穿过时,有人说:“终于等到了花桥的地铁!”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陆铭曾表示,11号线绝不只是地铁跨省运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会带来城市和城市之间“边界”的变化。
王祯说,原本兆丰路花桥侧只有一幢像样的大楼,周边都是农田,自地铁通到安亭站后就开始飞速发展,兆丰路两侧相继建起商业综合体、小区等。
花桥的另一条主干道光明路,在光明路站通车以后,服务业形态也越发多起来。花望新村保安老陆告诉记者,光明路两边的餐饮、物流和房产公司都是近两年才开的。
张尚武认为,过去是以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发展中心,而现在看上海,已经演化成一个大都市圈的概念。都市圈,强调的是其经济活动影响力,而不是地理覆盖意义上的圈。“大上海都市圈”的界定是日常通勤范围在1.5小时左右,在这个空间范围内,功能、空间、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方面都要一体化考虑。
同城效应带来的经济发展是显见的
上海东方雨虹防水工程有限公司,虽然名头上还是“上海”,却在今年8月将上海的总公司从普陀搬至花桥,更名为东方雨虹华东(花桥)总部。总经理王国朝说,因公司在行业内算龙头企业,所以最近的一次行业内协会也来到花桥召开,“大家都没觉得是出了上海”。
对比2013年边界刚打通时和2016年数据,花桥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统计站站长金玉峰说,区域经济发展明显提高。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29.95亿元,是2013年的1.4倍,年均增长11.0%;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92.03亿元,是2013年的1.6倍,年均增长16.3%。
兆丰路与曹安公路交界口,路西侧是江苏,路东侧是上海。(王潇 摄)
凭什么花桥站非得安检这么严?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上班族们进花桥站,即使在人流量最大之时,所有人都会鱼贯将包送入安检传送带,手上的饮料也要喝一口。
偶有不熟悉“规矩”者会刁难安检人员,“这么多地铁站,凭什么花桥站非得安检这么严?”
“花桥站实行的是‘逢包必检、逢液必查’。”昆山市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建武说,“跨省,涉及到两边的规范都要执行,因此,一切都按最严格标准执行。”
边界壁垒打破,随之而来的就是管理问题。
公共设施缺口凸显
地铁延伸6公里,花桥站周边迅速成长为“中心”的“边缘地带”:人口激增,空间蔓延矛盾突出,公共设施缺口凸显。
刘文萍说,原来从家里到地铁站只有363路,班次少,挤不上前一班就只能再等半小时,所以着急的上班族几乎都是拼了命挤,“旁边人呼出的气能直接吹到自己脸上”;而下车时,因太挤,后下车者甚至会踢到前面下车的人,可连吵架的时间都没有,掸掸灰就往前冲。
今年开通了社区巴士966路,情况稍有改观。但刘文萍依然觉得,时间段拉得有些长。
停车管理也成问题
高峰期过后,再去找管理员乔忠良,此时停车场上25排共约7000辆电动车、自行车已排列整齐。有人曾将航拍照片放到网上,评论“估计挪个位置都会找不着车”。
“停车场扩到哪里,车子就停到哪里。”乔忠良说。
地铁开通时,花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专门成立了轨交综合管理办公室。原在昆山市曹安派出所工作的王益民被调来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苏州境内3个站点的管理工作。
“没考虑到会有这么大客流量。”王益民是土生土长的花桥人,亲眼见证了停车场的发展壮大。他介绍,原先这片土地是旧厂房,是划拨给昆山市公交公司使用的,那时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均未设立。自从地铁开通,轿车、电瓶车、自行车越停越多,起初停车免费,后来实在无法容纳,机动车只能收费。“现在不少人不开汽车了,都改成骑电瓶车。”
不断增加的车量带来管理难度。高峰过去,管理者们巡视一圈,将车辆摆放整齐,还会发现很多因匆忙而忘拔的车钥匙、忘在车篓的早饭……他们就放在办公室待人来取。
此外,站外黑车随意停靠也令人头疼。兆丰路地铁站外的管理人员朱贵生说,他有时去劝说黑车司机驶离都会被骂。
目前,站区周边还在统一规划,当地政府正在汇集部门加快拆迁力度,今后会建立新的停车场。就在隔壁,已有一片更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完毕,将会作为新的机动车停车场。
摄影师杜阳认为,这正是城市发展必经之路。他观察到,地铁上的人对让座、排队的忍耐和遵守程度,同样是随着时间慢慢改进的。他在11号线拍摄到许多有意思的视角,有吊着把手快睡着的上班族,有晚归带着外卖回家的人,有交谈甚欢的年轻人,还有在站里跳广场舞的老年人……
福田物业负责非机动车管理的队长席小平在整理车辆。他说,以前停车场里很多杂草,中间还有大坑,队员们自发整理后,可以停的车辆比最初多了一倍。(殷梦昊 摄)
我觉得上海好,但现在觉得花桥也很好
“不瞒你说,一开始来花桥,我都掉眼泪了。”孙菊娣笑。
她记得那时小区周边还没开发好,一双600元皮鞋蹚泥水回家,全是泥浆;
小区门口的黑车时不时欺负她是上海口音,10元钱的路程,跟她开口要30元。
真正融入的过程,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她原有支气管炎,但来花桥后竟然好了,4年都没发过,这让她对花桥大增好感;之后,因为她在上海是做社区工作,有人慕名求助如何管理志愿者队伍,她一五一十传授。
小区旁边有条小河,本来清澈透明,可几年后上游出现污染,波及到小区这条小河。她领着社区志愿者们去找镇领导,“我们不是来吵架也不是来抱怨的,就是想聊聊怎么一起把河治理好”。
还有一次,一位保安队队长在管理社区乱设摊现象时被刺伤,她在全小区号召签名,呼吁严惩肇事者……
“上海老娘舅”的名声逐渐传播。甚至有人因不知她住址和电话,硬是守在小区门口等她回来求助。镇领导对她印象深刻,社区干脆给她开辟了一个小间——孙阿姨工作室,说是“最佩服上海人参与社区管理的能力和热情”。
社区现在的志愿者服务队,20多人里有10位都是上海人。他们捡垃圾,处理宠物粪便,上门与高空抛物的家庭沟通。
张尚武认为,交通带来的跨区域流动仅仅是最基础,区域流动以后,如何共同进步、协同发展,是后续的关键问题。上海在城市管理的先进理念以及创新技术的成果,都可用来带动区域发展,发挥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引领作用。
1号线把两个省市的人拉到了一起
孙菊娣深有同感,“11号线相当于把两个省市的人拉到了一起,提供了互相学习的可能性”。
有次在地铁上,她遇到一位年轻人在骂老人没好好带孙子,她悄悄凑过去,“年轻人,不好这么说自己妈妈的,我听了这话难过,谁都会老的……”年轻人不再吭声。
还有一次,她听人在聊房价黑幕,她客客气气问其中一位,“小青年,有证据吗?”那人脸一红。“没证据的话不好乱讲的。”她说。
而与之相互的,江苏开展的“六个一”大走访活动让孙菊娣觉得,群众工作有了新思路。所谓“六个一”,是指收集一批社情民意、促进一批企业创新、推动一批项目建设、化解一批矛盾问题、总结一批基层典型、完善一批政策措施。她回到上海,对社区干部们传达了这些理念,干部们说:“这个好!有机会也到你们花桥去学习!”
孙菊娣说,她最感激地铁11号线的是,物理上的改变打破了她僵化的思维。“我以前只认为上海最好,当然我还是觉得上海好,那里是我家,但现在我觉得花桥也很好,我现在也算新江苏人。”
本文来源: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作者:王潇 殷梦昊
微信编辑:皮小姐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2017 Centaline Strategic Management Limited. All
Right Reserved.中原集团 版权所有
& |& 工信部备案管理网站www.miitbeian.gov.cn&&&&&&深圳地铁11号线昨日开通 速度快得有人受不了
晏婵婵 张艳丽
[摘要]时速最高62公里,是其他轨道的两倍,乘客反映噪音很大,车速太快有不适。 昨日上午11时18分,深圳地铁11号线列车经过红树林公园区域,乘客纷纷对着海岸拍照。南都记者赵炎雄摄昨日上午,深圳地铁11号线开通试运营仪式举行。11号线定位为西部组团快线和机场快线,兼顾机场快线和通勤服务双重任务。截至昨日18时许,11号线双方向共开行78趟列车,除既有线换乘至11号线的客流人数之外,全线进站客流达43860人。据了解,11号线作为全国设计时速最高的城市轨道,行车速度可到五六十公里,而深圳此前既有线运行平均速度34公里/小时左右。昨日在11号线上,有多名乘客车速太快感觉不适,深圳地铁回应将加强车厢密封度、改善内部风压。投资规模国内最大11号线开通试运营仪式上午8时58分在地铁福田站综合交通枢纽地下一层举行。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市长许勤出席,市委常委杨洪主持开通仪式。开通仪式结束后,马兴瑞、许勤一行由仪式现场步行至11号线福田站站台层,乘坐首列地铁的商务车厢,前往机场站并现场参观机场站。在开通仪式上,深圳市地铁集团总经理肖明介绍了11号线概况及深圳地铁建设情况。据了解,11号线是目前国内一次建成线路最长、投资规模最大、设计时速最高的城市轨道交通线。11号线线路全长51.9公里,全程途经福田、南山、宝安三个行政区,联接福田中心区、车公庙、欢乐海岸、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后海、南山中心区、前海、空港、松岗等八大片区,工程总投资约313亿元。兼顾通勤和机场往来11号线兼顾机场快线和通勤服务功能,是深圳轨道交通三期工程建设重大项目之一,共设车站18座,为全市最便捷换乘线路。和已开通的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5号线及在建的地铁7号线、9号线换乘。为方便乘客换乘,11号线对换乘方式和客流量做了充分的调研和预判。“前海湾站的换乘站台宽度达到16米。”深圳市地铁集团建设总部总工程师张中安介绍,为了保证车站换乘,11号线采用同站台换乘、站厅换乘、十字交叉换乘、通道换乘等多种方式,同时在付费区增加了公共卫生间等设计。此外,11号线的内部设计也力求体现人性化。南都记者在4线换乘站的车公庙站发现,车站站厅的天花板上安装有带线路数字的导向光带,乘客可以根据换乘导向标识和线路灯带前进,就能轻松找到换乘大厅,准确实现4线换乘。站点分析预测客流量最大站点前5:福田、车公庙、南山、机场、沙井根据市地铁集团监控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8时,11号线进站客流排名前五的车站依次为:车公庙站9422人、机场站6006人、沙井站4667人、南山站3371人、松岗站3329人。这与此前市地铁集团预测结果基本一致。日前,南都记者从市地铁集团获悉,预计福田、车公庙、南山、机场、沙井站等5个车站将会成为“热门”站点,会出现客流高峰,全线正式开通的日均客运量约为22.3万。据分析,福田站以上下班换乘客流为主,潮汐客流明显。据市地铁集团提供的预测数据,经11号线福田站出站日均客流量预测约23000人次。据市地铁集团分析,该站客流主要是经T 3航站楼进出港及接送亲友的乘客,预计客流规律与深圳机场客流规律相似,周末、节假日存在大客流。据预测,经11号线机场站出站客流量约35000人次/天,其中,预计约30000人次/天是转乘至深圳机场。此外,深圳地铁集团分析,车公庙站主要客流为今年年底7号线、9号线开通后的换乘客流,除了日常上下班早晚高峰客流外,平峰期还会有休闲购物客流。南山站、沙井站由于周边分布有大量住房,将会存在明显的上下班潮汐客流特征,突出体现在早高峰客流集中。在机场站以北,包括福永、马安山、沙井、松岗、碧头等主要站点是首次开通地铁。据了解,沿途各站点沿宝安大道自南向北分布,均为民居聚集地,将承载相当数量的乘客。据分析,11号线开通后,机场站以北的这些站点预测每天会承载约15万人次的客流量。乘车体验机场牵手地铁只需29分钟到达11号线的18个站点共连接福田区、南山区和宝安区。随着地铁11号线的正式开通试运营迎客,深圳轨道交通路网连接起高铁、机场,形成立体交通网络。但更令人期待的是,地铁11号线开通,结束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没有地铁直接接驳的历史,从深圳市中心的福田站乘搭地铁到达机场站也只需29分钟。在11号线未开通之前,乘客如果想乘坐地铁抵达机场,需要在1号线后瑞站下车、出站后换乘M 416公交前往航站楼。昨日,第一列正式运营载客的深圳地铁11号线列车徐徐停靠在地铁机场站站台,标志着深圳机场正式进入了地铁快速直达的时代。松岗站未标明普通票商务票的区别在购票方面,由于11号线商务车票要单独在指定的购票机购买。但是昨日南都记者发现,虽然商务售票机上贴了一张黄色的指明标志,但是由于与普通售票机外观相同且摆放在一起,导致部分乘客未留意到商务车厢与普通车厢的票价区别。此外,站内广播和现场工作人员都未有强调商务车厢票价的不同,导致不少乘客硬着头发买了商务车票。11号线每趟列车都设有两节更为高端的商务车厢,按照票价表,同程票价是普通车厢的三倍。从松岗站赴华强路办事的乘客王先生,在商务车厢购票机上花了近30元购买车票后向南都记者惊呼,11号线票价怎么这么贵?另有多名乘客也是在南都记者的提醒下才购买了普通车票。机场北终于通地铁一家5口来体验昨日上午11点18分,11号线开门迎客,首列车从福田站缓缓开动。列车在沿途的车公庙、红树湾南、后海、南山、前海湾、宝安、碧海湾、机场等站点停靠,每个站点停留约35-45秒左右。南都记者注意到,11号线正式开放购票乘坐时间还未到,就已经有不少乘客赶至福田、松岗各个站点等待体验尝鲜。不过,对于机场站以北的居民来说,11号线的开通意义非凡,可谓是“喜大普奔”。昨日上午11时许,从碧头站开来的首发车还未到,南都记者在沙井站和松岗站看到,数百名乘客在各个入口处排起长队。关闸拉开的一瞬间,乘客们悉数涌到购票机前或直接经过安检进入地铁候车站台。在松岗开餐馆的黄先生,一家五口专程来体验11号线,豪气地买了从松岗到福田站的商务车厢,光车票就花了150元。据深圳地铁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昨日18时,商务车厢客流为4859人,商务车厢单程票进站客流1642人,储值卡核准客流3217人。此外,开通首日共上线13列车,行车间隔为10分钟,从早上11时18分至23时55分,当天的全线试运营才全部结束。截至昨日18时,11号线双方向共开行78趟列车,除既有线换乘至11号线的客流人数之外,全线进站客流约达4.4万人。机场站乘地铁指引不显眼乘客蒙查查昨日南都记者在机场航站楼2楼到达大厅看到,乘客出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地面交通中心的巨幅指示,但该指示并没有及时更新,仍为此前设计的指引,导致多名乘客在机场蒙查查。由于机场进出乘客多数对11号线开通并不了解,导致不少乘客会按照该指示从出口直行出航站楼、进入地面交通中心大厅。南都记者按照既有指引走访发现,进入地面交通中心后按照原本设置,乘客下到B1层会有B、C两个口进入11号线。但大厅指示牌仍只写有地铁接驳巴士的指引,11号线并没有更新在指示牌上,不少需要乘搭地铁的乘客完全摸不着头脑。此外,南都记者在该大厅仔细搜索了一遍才看到两张并不引人注目的临时地铁指引,但按照指引乘电梯下去后又直接进了机场汽车站售票口,再次询问工作人员才顺利找到B、C入口。其实,按照正确的乘车路线,乘客从到达大厅出口处不需要出航站楼,可直接乘坐左手边手扶电梯或者直梯直接抵达航站楼B1层进入地铁11号线,耗时不到5分钟。但昨日开通首日,到达大厅关于乘搭11号线的指引也极为不显眼,只在直梯口处贴了一张小小的地铁指示标签,很容易被乘客忽略。时速62公里乘客:车速太快有不适地铁:将改善内部风压首设的商务车厢、独一无二的海上风光、“裸装修”车公庙站、各个站点的艺术墙都是首现深圳地铁的“独特风景”。也因此无一例外地成为乘客合影留念的不二选择。不过,在带来新奇的体验的同时,过快的车速和因车速产生的噪声让部分乘客不是很适应。据了解,11号线开通后,列车的运行速度可达56公里/小时,其中,福田至机场区段高达62公里/小时,而深圳此前既有线运行平均速度34公里/小时左右。与之相比,11号线的速度提高了将近一倍。昨日在11号线上,有多名乘客向南都记者反映,车速太快,感觉身体不是很舒服。南都记者注意到,在同一节车厢的两名幼儿乘客在地铁运行时会哭闹,而在地铁停靠站时则会停止。有乘客上前建议,家长帮孩子按压太阳穴位置之后,幼儿哭闹现象有所好转。市地铁集团表示,因11号线车速快、编组长,进出隧道时在车厢内部产生负压可能会造成部分乘客耳部不适,与飞机起降或高铁进出隧道情况类似,无法完全避免。此外,11号线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和新车投入使用时产生的异味也加剧了乘客身体的反应。昨日,市地铁集团回应称,目前运营方正通过各种方法加强通风减轻异味,确保乘客出行的舒适。关于噪音方面,市地铁集团表示,由于列车速度较快,运行中或发出一定程度的呼啸声,这些情况与隧道、车辆、运行速度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车辆采取关闭普通车厢与商务车厢隔离门的措施降低噪声;同时还会在标准允许范围内,适当减小空调新风门开度等措施尽量提高客室内部密封效果,改善客室内部风压及噪声情况,提高乘客乘坐体验。换乘体验1从丹竹头出发去机场需要8 .5元/人近日,由于女儿中考结束,家住丹竹头的刘女士计划带着自己的女儿和妈妈出国游玩放松压力。丹竹头为地铁3号线的一个站点,位于龙岗区,与深圳机场相距50公里左右。昨日上午,刘女士一家选择乘坐3号线至福田站,转乘11号线到达机场站,用时为75分钟左右。这也是刘女士第一次乘坐地铁赶往机场。根据出站闸信息平台显示,从丹竹头到机场站每人票价只用了8.5元。经常出差的刘女士告诉南都记者,以往都是打车或者开车前往机场,仅过路费就需要缴纳21元。相比之下,乘坐地铁不仅节省了经济成本,时间上也相对充足。据了解,较远的龙岗中心区至机场的时间也将压缩至1个半小时左右,市民搭乘地铁前往机场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换乘体验2运营时刻表还没有更新昨日上午,南都记者在搭乘其他线路地铁时发现,在非11号线的部分站点,如3号线的少年宫站、1号线的坪洲站等,深圳地铁网络图集运营时刻表并没有及时更新,也给乘客换乘带来不便。换乘体验3站厅层有自助值机设备深圳机场在福田站、车公庙站、后海站和前海湾站4个主要换乘站点的站厅层,设置了19台自助值机设备。没有行李托运的旅客,在地铁站办完值机手续后,搭乘11号线到达机场后即可通过国内安检区的无行李旅客通道,快速前往指定登机口,真正实现了从地铁站到登机口的无缝接驳。AⅡ04-06版 统筹:南都记者 张艳丽 采写:南都记者 晏婵婵 张艳丽摄影:南都记者 赵炎雄(南方都市报)深圳地铁11号线昨日开通,你去体验了吗?
0体验了0没体验0下次去
正在加载...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热门搜索:
| 亲姐妹间嫉妒心太强烈 姐姐觉得很头大
粤府新函[2001]87号 文网文[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407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天呐!青岛地铁11号线竟然美成这样了!最新内部图曝光!(附站点)
我们不做信息搬运工,我们是青岛微信原创媒体!
作为青岛市首个开工建设的高架线路,地铁11号线目前多个车站已成型。大众网记者沿着滨海大道一路往北,两三公里就能看到一个船型车站点缀在线路中间,简约美观而又处处体现岛城海洋文化特色。据了解,该线路起点为崂山区苗岭路与深圳路交汇处,终点为即墨鳌山湾,以高架敷设为主,噪音小,乘客可以在途中欣赏依山傍海的绝美风景。
鸟瞰博览中心站(重点站)。
青岛市轨道交通11号线(蓝色硅谷线)线路示意图。
设车站22座 主打海洋特色
11号线车站俯视图
青岛地铁11号线项目公司总经理刘生秀告诉记者,11号线全长约58公里,设车站22座(18座高架站,4座地下站)。18座高架站中,海洋大学站、世博园站、北九水站、山东大学站、蓝色硅谷站、博览中心站6座车站为设计重点站,其余为标准站。
记者在现场看到,标准站建筑外观的设计理念是蓄势启航的“船”,屋顶采用了波浪线形式,形态优美、舒展,从侧面看仿佛展翅的海鸟从空中飞过。屋面支撑结构柱采用变截面的“V”字支撑,并在转折处进行了圆滑处理,形成光滑精致的整体效果。屋顶天窗采用立体叶片形状,和波浪线完美融合,立体天窗利于雨水冲刷,确保了其通透性。沿街侧墙的连续三角形幕墙与V字支撑相呼应,虚实相间,更增添了建筑的整体感和设计感。此外,幕墙还采用了可呼吸式结构,配有电动可开启百叶装置,根据季节变化自然调节室内温度及风量,彰显了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
车站以海洋文化为特色。
重点站采用较为经济的拱形结构,塑造出像海浪一样的舒展外观,并在屋盖的两端做了倾斜出挑,使建筑更有动感,另外,玻璃幕墙的外面设计了独特的三棱形铝板遮阳构件,交错排布,体现实用性的同时,也具有很好的装饰作用,在阳光的照射下,如海浪拍打岩石泛起的浪花,体现青岛独特的海洋文化。
列车人性化设计 不到一小时跑完全程
列车内景。
“目前,全线22座车站主体结构已完成,除个别工点因征地原因未进场外,其余土建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刘生秀告诉记者,浦里站及以北11座车站外装饰装修全部完成,浦里站以南7座高架车站正在大面积开展钢结构、幕墙安装等施工。正线铺轨累计已完成总量的77%。水泊站以北(7站6区间)已开始动车调试,水泊站以南15个车站机电、系统设备已全部进场,正在大面积开展施工。
列车内可欣赏青岛美景。
地铁11号线是位于青岛东岸城区东部的一条南北向轨道交通快线,全线共配备40列车,列车运行后不到一个小时即可跑完全程。该线路车辆为B型车,最大载客量约为1200多人。国内目前运营的地铁列车主流是80公里每小时,而11号线地铁车辆的最高运行时速达120公里,堪称国内地铁列车速度之最。列车采用高性能、免涂装的不锈钢车体,使用寿命达30年。
调试运行中的11号线列车。
针对夏季空气湿度大,冬季寒冷易结冰的问题,每节车都装备了一套撒砂装置,以增加轨面粘着系数,防止车辆打滑。客室采用通透性良好的大车窗,宽度达到1.7米,比一般地铁的车窗更宽,可以给乘客提供更开阔的视野。为了防止列车在地面和高架段运行时阳光对车内乘客的影响,车窗还特别安装了遮阳帘。客室内的灯光也颇具设计特色,客室顶部的照明灯采用具有装饰效果的LED大尺寸环形灯,提升了客室的豪华感,这些环形灯具备无级调光功能,可以根据车厢外部光照环境的变化自动调节室内光线,为乘客营造更舒适的乘坐环境。
不仅地铁方面传来了新消息,
青岛新机场也有了最新的好消息哦~
赶紧跟着小编往下看!
航站楼进入精装修施工阶段。
青岛新机场。
青岛新机场主体结构如期完工。
目前,青岛新机场主体结构如期完工,航站楼正式进入二次结构和内部精装修施工,为保证2019年顺利转场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目前,新机场航站区方面已完成非影响区主体结构施工,A、B两个指廊率先完成钢构屋面网架吊装;高地铁影响区正在进行基础施工。综合交通方面,GTC非影响区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正在进行内部二次结构施工。飞行区方面,场道工程已完成84%,下穿通道已完成两条混凝土浇筑。配套区方面,综合管廊基坑开挖已完成27%,业务办公区工程正处于基础施工阶段。
(大众网记者 李佳宁 蒋甜)
让我们一起期待
青岛地铁与青岛新机场
更多好消息吧!
觉得不错就点个zan哦!
来源:青岛大众网据本网记者稿件、大众网-半岛都市报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文杰
新闻爆料/新闻热线:8-810
广告合作:8
微信、“山东24小时”活动咨询热线:0532-
领导说了!
你点一个,
小编的工资就涨五毛!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7号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