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龙湾港经济开发区哪里经济比较好,人口比较多,消费能力比较高

大数据告诉你温州的人口分布
大数据告诉你温州的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主要在鹿城瓯海龙湾 ■市区人民路集聚年轻人口最多 ■有25个省区市的温州人超1万
为更好地掌握当前温州人口的实际分布情况,为政策研究制定提供更为准确的大数据依据,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与中国移动公司、中津研究院等机构合作,近日发布《基于移动大数据的温州人口分析报告》,并通过市委政研室以“决策参考”的形式提交给市委市政府。
该报告课题组是采用760万温州移动用户作为样本,结合其绑定的实名身份证信息,根据遍布全市的4万多个移动基站所采集的用户时空坐标数据,综合统计过去一周工作日时间内停留时间最长的位置进行判断,采样分析得出结论。
大数据显示,温州市人口分布高度集中,主要在鹿城、瓯海、龙湾3个区,其次是瑞安的塘下片、市区片,乐清的柳白片、城关片,及苍南的龙港片。而新居民人口主要分布于温州中部地区,其中鹿城、瓯海最多,乐清、瑞安、龙湾次之。根据年龄分析,上述样本中,近3/4人口为45岁以下的青壮年,45岁以上的占1/4。《报告》认为,这一方面与新居民整体年纪轻有关,数据显示,此次抽样的在温新居民有138万,其中近40%为30岁以下,近半为30岁至45岁;另一方面,可能也与农村地区老年人手机普及率不高有关。
温州年轻人主要在哪些区域活动?《报告》显示,如果将全市划分为数万个500米&500米的空间区块,再综合计算来自4万个移动基站的人口流动数据,可以得出每天黄金时段,在该区块的20岁至45岁温州本地居民的集聚情况。结果显示,这些主流消费群体高度集聚的区域,包括大都市核心区及其周边县(市)的中心城镇。集聚度最高的是中心城区的人民路商圈、火车站商圈等地,其次是瑞安安阳片区、苍南龙港片区、灵溪片区,再是乐清柳白片区和永嘉瓯北片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区域就是大温州的“黄金商圈”所在地。
温州人“走出去”的多,但哪些地方集聚最多,过去尚未有定论。为此,课题组根据全国移动手机用户与温州人通信行为的特点,建立预测模型,识别出191万在外温州人(国内),并据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温州人在外省的总计约120万人,其中约57万分布在广东、江苏、上海、福建等东部沿海省市,还有约21万分布在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其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各省的主要城市。另外,在全国34个省区市中,集聚温州人1万以上的有25个。另据此次统计,浙江省内的在外温州人约有71万,其中超过1/3集聚在杭州,其次是金华、台州、宁波,再次是嘉兴、丽水、绍兴,最少的是湖州、衢州和舟山。
据了解,此次发布的“大数据”,是由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中国移动公司、中津研究院等机构对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的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近千万规模样本的数据采样和分析,得出这些“有趣”的结论。
温州市域范围人口高度集中
三区最多瑞安乐清苍南次之
  报告显示,温州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鹿城、瓯海、龙湾三个区,接下来是瑞安的塘下片、市区片,乐清的柳白片、城关片,苍南的龙港片。
  新居民人口更集中于三区两市,主要分布于温州中部地区。鹿城、瓯海最多,乐清、瑞安、龙湾次之。
  老年人分布与总体人口分布大致相似,也是集中于几个发达地区,但在南白象附近出现高度集聚的现象,可能与附一医等医疗设施坐落于此有关。
左图为温州整体人口分布热力图,右图为新居民分布图。
(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平均年龄不高
中年人最多外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从数据总体上看,目前温州将近四分之三的人口为45岁以下的青壮年,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四分之一,整体年龄结构不错。其中青壮年人口较多,可能与新居民整体年龄偏低有关。
  数据分析显示,本次抽样的在温新居民有138万,其中将近四成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将近一半是30-45岁的中年人。老年人数量较少,可能与农村地区老年人手机普及率不高有关,加上被新居民人口拉低,因此温州实际的老龄化比例,尤其是温州户籍的老年人数量比例会远高于5%。
左图为温州总体人口年龄分布情况,右图为新居民人口年龄分布情况(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瑞安、永嘉等地社会精英流向市区的人口最多
  温州下面哪个县市区的人口流动到市区最多?课题组根据身份证信息判断,户籍在传统三区(鹿城、龙湾、瓯海)以外县(市、区),但工作生活在三区的“新市民”有39万(占总样本数的5.2%),相当于三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
  从区域上看,流向的本地人口按总量计算,瑞安、永嘉最多。按流出人口占所在地户籍人口总量的比例计算,洞头、永嘉、文成比例较高。由此可以做出推断,瑞安、永嘉等地的社会精英流向市区较多,而乐清则较少。
左图为周边县市区人口流入市区数量,右图为流出人口占所在地户籍人口比例
(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来自江西贵州的新温州人最多
  来温州务工生活的新温州人,都来自哪里?数据显示,新居民方面,流入温州人口数量最多的是江西、贵州,为第一梯队,安徽、湖北、四川为第二梯队,湖南、河南、浙江为第三梯队。
(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年轻人口集中在“黄金商圈”
  每天的黄金时段,20-45岁温州本地居民都集中在在哪里,你知道吗?
  课题组很有趣的将全温州划分为数万个500米&500米的空间区块,再根据遍布全市的4万多个移动基站所采集的用户时空坐标数据,综合统计过去一周工作日时间内停留时间最长的位置进行判断,得出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结论:
  这些主流消费群体高度集聚的区域与温州之前提出的1650的大都市规划(点击查看详情)比较吻合,首先是中心城区的人民路商圈、火车站商圈等地,其次是瑞安安阳片区、苍南龙港片区、灵溪片区,再是乐清柳白片区和永嘉瓯北片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区域是温州的“黄金商圈”所在地。
(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出省的温州人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那么,国内哪些地方温州人比较多?课题组根据全国移动手机用户与温州人通信行为的特点,建立预测模型,识别出191万在外温州人,而这些人的流动分布,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从报告中的统计可见,温州人在外省总计约120万人,其中约57万分布在广东、江苏、上海、福建等东部沿海省市,约21万分布在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天津等北方省市,其余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各省的主要城市。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有25个拥有1万以上的温州人集聚。
除浙江省之外的其它省份温州人分布图(1万人以上区域)(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省内温州人主要流向杭州、金华、台州、宁波等地
除了温州之外,浙江省内哪里温州人最多?
  报告显示,省内在外温州人共有71.3万,超过三分之一在杭州集聚(26.7万),其次是金华(10.1万)、台州(9.3万)、宁波(7.6万),再次是嘉兴(4.6万)、丽水(4.4万)、绍兴(4.0万),最后是湖州(1.8万)、衢州(1.2万)、舟山(0.9万)。可以推断,温州人选择城市时综合考虑了两个因素,一是发达地区优先,二是周边地市优先。
(图片来源:温州信息化研究中心)
相关背景:
调查数据是依据什么得出的?
  课题组采用760万温州移动用户作为样本,结合其绑定的实名身份证信息,根据遍布全市的4万多个移动基站所采集的用户时空坐标数据,综合统计过去一周工作日时间内停留时间最长的位置进行判断。
1650大都市规划
  “1”指的是大都市核心区及其扩展区,即温州中心城区和永嘉原上塘镇,乐清市北白象、柳市,瑞安市塘下等;“6”指的是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6个副中心区域;“50”指的是除大都市核心区外全市共培育的约50个网络化城镇节点,包括新市区和中心镇,如平阳昆阳新市区、苍南灵溪新市区、洞头县大门等。
我的更多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龙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保险论文_学术堂
| [ 学术堂-专业的论文学习平台 ]
您当前的位置: >
龙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时间: 来源:学术堂 所属分类:
本文字数:3206字
&&&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题目】【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 龙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结论/参考文献】
  第 4 章 龙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来说,龙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运行有条不紊,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民的权益,受惠人群众多,也为新农村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结合现代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实际,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发挥新农合制度的主导作用,保障其长期可持续发展。
  4.1 资金筹集水平较低。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模的大小、水平的高低和资金运用的有效性,取决于资金筹措能否得到保障。龙湾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医疗经费筹集困难。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高支付限额水平较低,正是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筹集困难。
  首先,除农民个人缴纳占20%之外,中央财政以及地方政府的补助各占40%.
  从2008年开始,国家对参合农民的医疗补助资金逐年提高,但因我国庞大的农村人口基数,此资金却是入不敷出。
  其次,医疗资金筹资的标准决定资金需求。根据每个地区合作医疗的资金实际需要,结合当地的农民具体人数,计算出需要的筹资标准。用&x&表示合作医疗的实际资金需要,y1和y2、y3分别代表的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以及参合个人的筹资标准(y表示需要的筹资标准)。用字母&b&表示参合农民的人数,那么三者应该承担的医疗资费额度 by1和by2、by3.用公式表示就是:x=by1+by2+by3显然公式中的b是一个常量,只有y是变量,随着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标准也不同。
  以2009年新农合缴费的标准为例子予以说明。在2009年,y1和y2标准一样都是40元每年,y3的规定为20元,按龙湾区当年的统计有农民为100万人,依据上述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求得2009年龙湾区开展新农村合作医疗所需要具体资金数额的多少:20元X100万+40元X100万+20元X100万=2000万元+4000万元+2000万元=8000万元。
  而从2010年的数据显示,龙湾区农民的实际保健医疗的支出金额仅为526元,如果筹资按此标准,按照三者分摊比例2:2:1的比例进行计算,分摊税额分别为210.4元、210.4元和105.2元,再把此对应的标准数额通过上面的公式计算需要投入的金额分别为2.104亿元、2.104亿元和1.052亿元。收入和支出情况对比,差距十分明显。
  第三,农民自身的筹资是基金主要来源,而近年来龙湾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导致集资难度增大。新农合资金筹集的顺畅度关系到整个新农合医疗制度能否稳定有效的开展,但实际现状是龙湾区农村正处在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来支持新农合医疗,极大地阻碍新农合医疗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4.2 医疗资源和服务分配不合理。
  农村医疗服务和资源分配不平均,很多的医疗资源以及设备都集中在市区和城镇,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医疗条件很差,仅仅在医疗技术设备上就和城镇差距甚远。另外,农村里相对较大的医疗部门收取较高的医疗费,却无高质量服务和态度,因此很多农民选择在乡下的小诊所看病就医。大多数农民对城镇中低级医院抱有抵触情绪,认为高昂的看病费用换来的却是低能的医疗水平。比如一个小小的感冒,到城镇医院动辄就是上百元,在乡村诊所或许几元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此大的差距必然会影响农民对新农合的参与度。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差距明显。调查中发现,市区经济发展成熟度明显优于农村和乡镇,人口和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医疗资源利用趋于饱和,而农村经济由于缺乏劳动力,发展滞后,相关社会保障设施的发展也跟不上。二是医疗资源过度集中。一边是大医院供不应求,一边却是基层医院人、物资源闲置,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普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尽管看病不难、不贵,但却难获就医者的信任和支持。究其原因,现在很多技术设备以及人才资源都倾向于流入大医院,基层医院的设备技术和资源不够先进,因此很多的就医者不愿意到低层次的医院就医,宁愿承受更贵的价格也要到有名的大医院就医,这也是无可厚非。其实基层医院有八成以上不存在看病难的问题,只是就医者对这些基层医院缺乏信任和了解才导致大医院看病难的出现。
  4.3 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有限。
  龙湾区基层医院的医疗环境远落后于市区大医院,基础设施薄弱,技术服务存在很大不足。医疗水平欠缺,大病救治能力差,很多农民不满意,也影响了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由于处在落后偏远地区,乡镇医院的医生和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缺乏专业医疗知识和方法。在一些特殊部门如妇产科、专业护理、妇幼保健中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仅靠一些老龄化严重、低学历的基层卫生人员来支撑。基层医疗机构待遇偏差,优秀人才聘不来,留不住。
  新农合的发展对落后的乡镇医院无疑是一个机遇,但是仅仅依靠新农合政策的帮助显然不够,最根本还是要提升医院的管理水平,多吸引高素质、高技术医学人才的加入,提升乡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但是,此情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改善。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管理运行人才的匮乏。从新农合制度的管理内容来看,大量业务涉及卫生专业技术和医政管理。从实践中来看,新农合的管理和操作人员主要是卫生专业出身,而具有经济管理背景的人才所占比例很少。而基础医疗机构在资源投入和运行中,需要大量的经济理论方针作为政策指导,此时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就凸显其重要性。?
  4.4 监督和管理机制不健全。
  现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普遍通过各种方式提升医院药品价格,增加服务需求来获取收益,这必将增加病人的负担,极大地阻碍新型合作医疗的稳定运行。
  龙湾区的卫生管理部门一方面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机构,另一方面也承担医疗服务的职责,换言之,它一方面要保障新农合的公平实施,还要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尽善尽美。但现实职能之间存在太多的冲突和矛盾,难以调节和平衡利益。
  面对这种问题,龙湾区设立了新农合管理中心,其领导单位是龙湾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该中心全面负责有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报销和医疗基金的管理以及不同机构之间的协调沟通等工作。人力社保局作为高一层级的管理机构,掌握了大量有关参加新农合人员的资料,但和主管医疗资源的卫生管理部门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协调管理机制显得很脆弱,而且对各个医疗定点机构缺乏监督管理,很多医院存在乱用药和整体医疗高消费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4.5 农民参合积极性不高。
  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目前龙湾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并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对新农合政策的宣传组织工作不到位,导引工作不深入,很多农民还是处在&看病贵,看病难&的旧思维理念下,不能更好的理解新农合实行的原因和程序,对新农合政策缺乏深入了解,因此还存在诸多怀疑,没有足够的信心。第二,很多农民觉得新农合报销的程序太过于繁琐,而且实际享受的补助金额并不高,所以对新农合存在抵触情绪,不愿意参加。第三,对待参加新农合的意见不一致。愿意参加的农民认为这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可以减轻看病的负担和减少每年在医疗上的开销,也有一部分是随大流,觉得花钱买个平安也无妨。而不愿参加的则表示自己身体很健康,生活中也大多数都是小病,没有必要参加什么新农合,上缴的钱根本就是浪费。更有甚者,有些农民由于报销程序的繁琐而退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行列,却对外发布医院坑钱之类的言论,严重影响了其他农民参合积极性。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一是政府的新农合宣传工作不到位。二是农民自身存在局限。经过调查发现,很多农民缺乏对新农合筹资的深入了解,也并不完全清楚资金的构成形式和方法,总是怀疑政府在变法子骗钱,因此参与度不高。还有的农民认为报销程序太繁琐,最后不一定能拿到钱,还不如不参加。
  对此,农民自身和家庭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知识水平的高低是主要制约因素。
  农民时间和知识水平有限,无暇也无心思去关注新农合的宣传。所以农民很难理解新农合的优越性,再加上新农合的宣传范围有限,农民根本无法完全理解新农合实施的意义。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的自我健康意识比较薄弱,对健康和新农合缺乏一定的认识等都加大了新农合的实施难度。
相关内容推荐
相近论文:
上一篇: 下一篇:您好, []|
周天勇:经济增速放缓的症结究竟是什么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相对较慢,加上人口收缩、人口迁移受阻,发生了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型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如果认为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减税政策就能将经济增长放缓扭转为上行,恐怕很难,只有依靠改革
周天勇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以下为观点全文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症结究竟是什么?中国经济形势增长速度为什么放缓,过去看数据曲线,20年前人口增长和20年后经济增长的曲线高度相关,那是黑箱式的表达。我们后来发现影响最大的是消费,当期新的人数减少和消费之间差距,导致当年的消费损失。计划生育相对减少的人口给我们带来的消费损失是非常大的。我们现在为什么生产过剩?经济主力人口减少了,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萎缩。2015年当年因生育管制减少新增人口损失的消费需求为1079.10亿元,占当年居民消费总额的0.49%。实际上,人口减少时间越长,越有一个人口的累积减少效应。2015这一年中,累积人口减少,造成的消费损失约为58002.14亿,是当年居民消费总额的26.29%。。人口迁移受阻也导致收入差距,我们算了一下,户籍居民2016年的平均收入大概是3.7万-3.8万元,非户籍城市居民、农民工大概两万多元,农民的收入是1.3万元。我们市民化、城市化和中国台湾地区、韩国是不一样的,有“青出老回”这么一个流程。怎么能把迁移的损失算出来?以前刘易斯的模型,还有舒尔茨的模型都是人口流动和迁移怎么加快经济增长,我们按照标准值和滞后值模型之间差额计算了市民化、城市化滞后造成的收入、消费、GDP的损失。在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人均GDP水平相当于中国多美元水平时,市民化的城市化水平为70%,农业就业劳动力比例为15%;中国市民化水平为41.2%,偏差28.8个百分点;常住人口城市化为57.35%,偏差12.65个百分点;农业就业劳动力比例为27.7%,偏差12.7个百分点。GDP损失最大的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受阻,按标准值农业领域多“窝”了一亿劳动力人口。人口市民化的滞后,错过城市化人口的积累,特别是农业就业比例的过高,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形成了大面积的农村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有积累效应。2016年城市常住人口收入的收费率大概是67%、68%,但是农村的消费率是82%,也就是收入100块钱消费82块钱。我觉得大面积的低生产率、低消费、低收入的农村,它有累积效应。另外,我们还计算了城市化人口。有些经济学家计算我们城市化率很低,我们如果城市化率提高到75%,还有非常强劲的推动力量;但是城市化是有窗口期的,人的一生有通过人口迁移成为市民的窗口期;2015年错过城市化人口已经达到7642.96万人,为总人口的5.6%;未来城市化推动增长不再可用的人口部分,如果不能及时迁移,会越积累越多。20岁、30岁、40岁的时候不让他进去,50岁了还要城市化这是不可能的。这个部分如果继续堵着它就越积越多,我们通过一种标准值和一种模型的构建把这个算了出来,占总人口已达5.6%。年间人口流动限制带来的消费损失。2016年这三个群体,户籍居民、非户籍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他们人均消费支出有差别标准,按照受阻的当年损失的消费,加起来4万多亿元,占当年居民消费总额的百分之十八点几。实际上,中国财富和收入特殊的差距拉大与消费需求损失,高收入者的投资率高,但是消费率很低,低收入者消费率很高,但是他收入绝对值不多。中国财富差距和收入差距主要是土地和房地产效应引起的。农村的土地因不能交易没有价值,城市征用过去,建设房屋加上央行投入货币,银行贷款财富的溢价速度非常高。所以,我们计算了大量的城镇房子,以及它的价值,但是没有办法用一个模型把它到底损失了多少消费算出来。当然,以后可能会就此再进行研究。这一框架中,国民收入、财富分配分配向上流动和集中,低收入者最后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最后导致生产过剩、经济衰退,实际就是经济增长放慢。这个理论的模型也可以构建出来,但是拿不到数据。还有的影响是什么?政府的收入比、居民收入比,还有分配问题。我们最高的居民收入从1980年一直到2015年,居民消费比从50%多一直到38%,降了10多个百分点。一些国家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都是在40-70%之间,中间55%左右。按照上述框架推导这次生产过剩是什么原因――第一,计划生育减少人口较多;第二,人口迁移受阻,本来他到高收入的地方去,现在窝在农村,收入低,消费能力就低,消费塌陷;第三,财富越来越不均导致低收入的人消费能力不足。另外,政府分配相对多,综合作用导致生产过剩。最近有一个经济学家说,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的观点是错误的。我不敢苟同。应该要进行国际比较。我认为,生产为什么过剩了?就是消费需求问题。我们原来过剩但出口了,现在生产能力在这儿,出口放缓,过剩在家里,也就是说生产能力、居民消费能力之间发生了不平衡。当前经济最大的问题,在于资本集中和技术进步使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大,而经济主力人口及其消费人口相对收缩,居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与国际一般消费占GDP水平低了至少15%以上,制造业几乎全面过剩,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总之,资本集中和技术进步使生产能力越来越强大;经济主力人口及其消费人口相对收缩; 居民大众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与国际一般消费占GDP水平比较低15%以上;制造业几乎全面过剩,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结论:由于居民大众收入水平提高相对慢于资本集中和技术发展生产力的增强,加上人口收缩、人口迁移受阻,发生了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型生产过剩,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传统经济政策工具促进经济增长的困境凯恩斯财政扩张促进增长方面政策效应的弱化,过去我们投资一个亿有40%-45%转化为工资,现在投资一个亿转化率只有15%,最多25%转化为工资,转化为消费能力的效应减少了。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应当想法扩大投资需求,特别是政府要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但是,随着装备的技术进步和替代劳动力,政府基建投资劳动报酬比率的下降,对提高劳动者收入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弱化;负债率的上升,特别是地方政府负债率的上升对金融体系稳定性有影响;财政收入增长放缓与还本付息压力,使政府的投资能力下降。对于货币政策促进增长方面的问题,弗里德曼提出了中性货币政策,但各国都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中性货币政策对促进经济增长、提高收入水平和促进消费能力功能较弱;各国用短期内有时货币政策可以刺激增长,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人口增长和结构正常,收入分配较正常时,消费品物价过度上涨;人口增长放缓和结构老化,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资产价格上涨,后者更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以印票子来,但是如日本一样,印不出花钱的人来。传统供给经济学派的政策在促进增长方面也有问题。中国,包括全球发达经济体,技术进步和生产力突飞猛进;人口在收缩老化;居民间收入差距在拉大;居民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相对不足;这与当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时的情况不一样。传统普惠式减税,特别是给企业普惠式减税,只能使资本利得更多,收入差距更大,生产更加过剩 。如何才能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新的时期,资本和技术的分配能力在增强;劳动的分配能力在下降;需要从过去的营改增结构性减税,转向对中小微观企业、劳动密集性企业等减税清费降社保,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也就是说,一定要实施新的结构性减税,过去是传统性结构性减税,是普遍减税,给资本减税扩大消费需求的,用处不一定比给劳动就业这类的中小微企业减税作用大,而要提高它的收入消费率把生产过剩消化掉。实施新的财政扩张政策,把基建的一些投资能不能投入到民生上,减轻居民的生活压力,扩大他们的消费需求能力。中国原来推动经济从下行转中高速增长,第一次、第二次完全不是用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第一次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第二次是发展市场经济,进行个体私营经济改革。第三次经济下行转变到上行,是因为加入WTO,我国把制造业投资领域全面放开。现在如果认为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减税政策就能将经济增长放缓扭转为上行,我觉得很难,就只有依靠改革。降低成本的配套改革、土地和城市房地产这些不动产产权和市场配置改革要加快。通过知识产权和技术市场配置改革,生育体制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让人流动起来。结构转型应当既升级转型,又扩大就业,因为有的结构转型是消灭就业的。再就是盘活资源,提高效率,扩大增长空间改革,最后也要有适应于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体制改革。来源:财经网更多精彩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原子智库(AtomThinkTank)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财经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
微信扫码 订阅专属投资管家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龙湾区常住人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