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基亚lumia 1020900 里玩过一个游戏,屏幕上不断出现小白点,飞船四处捡道具消灭小点

大行德广 伴您成长投稿:926粉丝:1.2万分享--dynmicweibozoneqqbaidu将视频贴到博客或论坛视频地址复制Flash代码复制Html代码复制微信扫一扫分享收藏0硬币--稍后看马克一下~用手机看转移阵地~用或其他应用扫描二维码手机下视频请使用扫码若未安装客户端,可直接扫此码下载应用看过该视频的还喜欢miniOFF回归Lumia800:我们究竟需要一台怎样的手机?_开箱晒物_什么值得买
回归Lumia800:我们究竟需要一台怎样的手机?
前言:曾不顾一切的上了水果,也曾有过发烧友的情怀;曾拜倒在谷哥的五姑娘裙下,也入过wp的大坑。浮躁的时代里,我们被各种各样的黑科技和渣工业设计刷新着视野和下限,是时候静下心来想想:到底我们需要怎么样的一台手机。从大学开始就义无反顾的进入了半年一换的循环,iPhone4,st18i,lumia800,小米2s,nexus5,iphone6,华为畅玩4x,说不上是太严重的贪新厌旧,至少我每次都很专一 = =!玩了这么多手机,最后因为生活拮据所以只能暂时用不幸没出掉的lumia800来过渡一下,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再次被这台“nokia工业设计的高峰”所折服,2.5D屏幕,精简得不成人样的wp7.5,流线型的外形,聚碳酸酯外壳流畅的系统体验,完美的手感! &淘宝搜索是最智能的商品搜索引擎,通过大数据的运营,准确的理解商品与用户,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搜索体验。&&呵呵哒,这价格真是醉人,在贴吧明明一群人喊:“150等一台八妹”&话说3.7寸屏幕是不是小了点?流线型的外形,没错我就是来晒大法的。2.5D屏幕,底部的入网信息,侧面按键背部也是颜值极高的镜头和logo金属条,但是容易刮花=&=顶部对于sim卡槽和usb借口的盖子设计简直完美,磁吸固定!从上面看有沟。好啦晒完图片说正事。首先是外形2.5D屏幕和半圆的边缘这两个设计可以并称为两大“不用不知道”的设计。很多人都觉得这样的创新真的没什么,但是当大家买了iphone6和plus以后真的就再也看不惯其他手机那扁平的脸和方方的割手的外延,后来越来越多的不要脸似的抄袭这样的圆边设计也是醉,就连人家最难看的那几道黑杠也照抄不误哎= =,那好了,各位,记住了,这两个用了觉得超赞的设计,是来自上古时期lumia800/900和N9的设计的,不是说苹果抄袭或者怎么样,只是可惜这么好的设计语言,大家时隔这么多年才开始拾起并且发扬光大,我也是日了。。手感由于是3.7寸的屏幕,手机小巧的有点难以置信。用过4.7~5寸的屏幕,觉得那才是刚刚好的大小,再用了畅玩4X这个安卓大屏狗,突然觉得自己手真他妈小,单手打字简直是虐待自己神经,右手手掌那坨肉你怎么不去死啊1!!!!!!!!!!!!反差太大了不好意思。回到800以后觉得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了,更加在我掌控之中,连走在路上都觉得回头率高了不少!(傻叉&)再说聚碳酸酯哑光质感真的是太赞了,哈哈哈哈哈啊原来是高光的一定是我手上茧太多。总体而言,这么赞的设计再加上塑料壳的质感完全不会降逼格,也一点都不滑手,采用类似外形的苹果iphone6那真的是手干就滑得不行,掉地上捡半个小时都捡不起来,所以我后来只能买了官方的红色皮革套,你们又开始说我不懂设计和美学,人家把手机做薄非要加个厚壳。&大哥!掉了就碎了啊,,这点细节咱们忽略吧!!&系统体验wp7.5真的是简洁到漏的程度,电话、短信、邮件、网页浏览器能用就好,微信QQ也都是12年的版本再无更新,唯一深得我心的是uc和印象笔记都能用!好了够了,我能活了,生产力有了,小黄文也可以在手机看了咳咳。而没有通知中心的按钮可能很多设置功能都要直接进设置中心去设置,就连开个wifi也要,但是实话实说,那个年代,就是ios也这么蛋疼,看来安卓给我们带来的改变还是挺大的,在很多方面都比较创新。不过。这手机的使用频率因为功能限制所以非常低,wifi什么的也不怎么用哈哈哈。。2G移动网络我真是日了偶了,过去一直是4G的,现在突然换回来,真的不能忍!拍照方面勉强应付日常,给妹子拍个美颜什么的就别想了,出来的都是一坨屎。至于说成像的质量,我只能说当年的感觉就是明显低于同时期的iphone,并且令我对卡尔蔡司没有了好感(这种小白有人拉出去砍了可以?),另外拍屏幕的时候虽然没有感,但是拍摄时10cm左右四号字体不清晰,反而30cm的时候清晰是怎么一回事,感觉这并不是微距能力欠缺的表现,因为10cm时候拍别的物体的时候还是能聚焦并且很清晰的啊。10cm处成像模糊30cm处拍摄后放大,清晰= =另外一方面,就要说系统整体的感受了,真的很流畅,一台12年左右的机器,能或者用到现在并且如此流畅的手机,大概就是4s和wp的手机了,安卓那个年头的手机早就在13年被淘汰了卡的不行了,所以说wp手机是战斗力最持久的????当然了,手机app长久没有更新,没有变的臃肿,反而基本功能都有,让这台手机不仅仅不会太捉急,反而是越用越觉得得心应手,没了绚丽的app们,平时的生产力大大提高,也不用做低头族,真的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了。巨硬的大算盘和长线wp系统出现的太晚,太简陋,太没有方向性了,就是到了13年14年左右纳德拉提长远计划,xbox、windows、wp一统的计划出来的时候,苹果已经做了很久的云和多端之间的互联了。但是从这台wp上,我还是看到了wp的很大的好处,一个是office的存在,以后自然是可以随时随地能够查看文档,并且修改转发;另外一个是人脉,我在桌面端的win10 人脉应用里导入了从苹果云或者gmail导出的通信录,手机在联网情况下一下子就把通信录给同步好了,当时我还在纠结究竟要做什么别的操作的时候,滚动几下菜单突然联系人就突然越变越多,实在是惊喜。如果你用outlook,或者微软的人脉的话,wp手机的便利是悄无声息而且周到的。另外一件事情,是关于图片同步,插入手机,zune打开,同步完成,一气呵成,根本不用主动操作,也是很大的便利,而wp平台的onenote和onedrive我相信在未来的wp10和win10里面会更加有用。好像暴露了软粉的身份。&其实我对微软很久之前真的是无脑粉过,特别是对比尔爷爷有很深的敬佩,并且试图辍学在vb的路上越走越远,幸亏我妈把我打了一顿,然而就错过了互联网+的大潮,成为科研狗= =。后来在光头鲍尔默时代觉得好失望啊,坐看ios和安卓夺天下,wp又不给力,win8又没人用!所以即使我一直是微软新系统的小白鼠,也真的无力向身边的人表明我的软粉身份和安利新的win8.1和win10.但是直到今天。正文:从lumia800的极简和《Her》中的OS出发思考:我们需要一台怎么样的手机看过电影HER,对于人工智能的新思考,人与人工智能关系的各种可能性,还有未来移动互联或者说终端的演化,这些都令人惊叹导演的想象力。但是我着眼的是最后这一点,也就是在我们的未来,终端、移动互联,到底会变成怎么样,而作为移动互联接入端的手机,我们的需求又是什么?镜框样式的显示屏,简洁的操作系统,扁平界面,语音识别。移动终端大概是3寸屏幕,书本样的翻盖结构,前后双双摄像头,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可以让我们自由自在的与别人交互。首先,从系统的角度讲,不管是移动端还是桌面端,系统都是同一个,是高度统一的系统体验,其次,在电影里面刻意弱化了移动端的配置、设计,没有绚烂的界面也没有良好的手感和让人印象深刻的外观,跟现在的比,简直弱的一逼,但是他却诠释了一个未来移动互联的可能性,就是移动端只是一个入口,只要简单的硬件配置,就能够接入互联网,能够实现云端os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包括邮件、新闻、电话、短信、设计、图像和视频浏览等功能,可以说,是在强大云计算平台前的一个小窗口,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反观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其实越来越不便携,什么单手模式,真的是移动端的耻辱,这样的操作性就相当于让你全键盘操作pc一样。而系统也越来越臃肿,app越来越多,功能大多重复,占用空间多运算效率低而且占用大量的计算资源,现在3Gram64Grom的配置大家才觉得是刚刚好的,甚至大家都认为,手机只有到达了pc的计算能力和体验,才会停止发展,这不简直是本末倒置吗?所以在lumia800的使用过程中,我时时刻刻都想起《HER》里面的这个手机,并且安抚了我浮躁的心,买买买的冲动和欲望,也完全停歇下来了。很简单,因为我作了以下的思考。1手机的功能,首先要有电话、sms、微信、QQ,这是现在的基本通信手段和人们之间的交互方式,因此缺一不可。2然后是uc浏览器或者别的浏览器,作为移动互联的接入,其实一个浏览器就能替代很多app的功能,我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非要给每个网站都配上一个app,并且每个app都安装一次,淘宝支付宝天猫京东易迅等等等等简直让人疯狂,占用这么多的空间和潜在的计算资源不说,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的凌乱,各种通知各种新信息各种更新提醒,够了。。。。。3接下去是效率类的软件,比如番茄工作法的app、印象笔记、还有其他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都是很多人工作学习必不可缺的。4拍照,很多时候拍照是一种信息采集和记录的方式,上课拍作业或者板书,别人名片扫一下,或者记录一下自己今天吃了什么,去了哪里。而这个功能的需求量其实是很难统一的,有的人真的需要很好的拍照功能,要能美颜要能滤镜,要能hdr,但是说实话,如果你要一台手机去做单反的事,是不实际的,所以够用就好吧,如果真有更高需求,又要便携,为什么不去找大法黑科技?5娱乐,这是我也觉得很无理很难以理解的一件事情。因为我看视频电影都是用电脑的大屏幕,手机游戏完全无爱,碎片时间有知乎,即使是沉迷游戏也是pc大作或者是主机大作,所以不管是ios还是安卓,我都从来不怎么装和玩游戏,很多工作中的人也是如此,根本没时间。这方面对于我个人来说算是没有太大作用吧。6手机的其他特性,比如外观,比如手感,比如逼格。纵观这些需求,里面,基本功能必须有,并且至少是高效、畅通、流畅,打电话信号好,短信发的出去,交互时候网络不能卡,并且在做以上的事情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手机不能卡或者死机。所以越来越不喜欢折腾手机,root啊翻墙啊,说不定什么时候手机就傻了就完全用不了了,或者电话打不了之类的事情,这种事发生一次就会让你在别人面前完全没有形象和能力,大家会觉得怎么你这么不靠谱啊。而娱乐和拍照也是足够就好最重要一点是效率类的软件、和桌面端信息传输的流畅性和便利性。wp手机未来会做得越来越好,而itunes这种开半天开不了,年纪大的不会用,和windows系统之间简直是隔着山的体验,简直让人咬牙切齿。所以上水果最好上全套,我知道ios和mac之间的连接和交互简直就是让人惊喜,不过,谁让windows占着份额而mac的价格又高居不下呢。而后面的这个便携性,还有对屏幕大小的考量,在《her》之中找到了答案,也让我越来越对大屏手机敬而远之,操作上的不便利不舒适,续航能力的大大降低,对运算性能的浪费,都是大屏换来的后果,那再问一句,我们真的需要5寸以上的“便携式”终端么?总结移动互联的未来可能就是一片云好多个入口,手机、电脑、平板都会同一化变成硬件性能很低的云入口或者说接入终端,所以在这样的趋势下,去买和windows桌面端生态脱离的、性能功能好像很好逼格好像很高的安卓和苹果设备,真的是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降低不少,最终让我选择手机,我还是会选择wp的手机,基于pc机如此大的份额和大一统的战略,我相信微软会做的越来越好,我也越来越愿意选择微软。但是,说了这么多,又想起了一个笑话:新闻:wp10越狱后屏幕能同时放下80栏的图标评论:说的好像有这么多app可以放一样嘻嘻,新手上路,贡献一点用机体验和对移动互联的思考,不求大家同意,只提供一个新的思路,让大家在这个契机下停下追逐新手机买买买的脚步,反思一下我们的过去。
推荐关注:
鼠标移到标签上方,
尝试关注标签~
相关热门原创
Elecom 宜丽客 LBT-TWS01AV 入耳式蓝牙耳机
暴风AI电视7 55英寸 AI全面屏
浦科特 PLEXTOR M9PeG 512GB M.2 NVMe固态硬盘
ISKN Slate2+ 手绘板
喜地商城 甄选进口好物套装
HIPLAY智能篮球运动套装(篮球手环+便携式得分器)
锤子科技 坚果3 智能手机
【轻众测】iWALK爱沃可 SBS100C秘书长 移动电源
JumpPower蹦堡 儿童秋千护网室内外蹦蹦床
松下nanoeX智能WiFi旗舰壁挂式空调AE13KM1
Apple iPad 2018年新款9.7英寸+Apple Pencil套装
【轻众测】须眉 SH-A161 电吹风
铜师傅安格尔 黑胡桃原木 1.4米餐桌椅套装
任天堂 Nintendo Labo
赞132评论118
赞180评论114
赞60评论34
赞944评论444
赞951评论442
赞475评论370
赞379评论220
赞283评论80
扫一下,分享更方便,购买更轻松
用户名/邮箱
两周内免登录不一样的 “王者” 归来-Lumia 925 深度体验丨数字尾巴
用了将近两年一体式聚碳酸酯机身的诺基亚,终于首次在 Windows Phone 平台的旗舰上引入金属材质,并最终诞生了本次体验文的主角——诺基亚 Lumia 925 。
很多媒体与用户均一致认为 Lumia 925 是目前为止最优秀的 Windows Phone 8 设备,同时我也发现有不少朋友感慨道:如果 2012 年底 Windows Phone 8 上市的旗舰是 Lumia 925 而不是 Lumia 920 会怎样?
现实就是现实,没有什么所谓的如果不如果。倘若有如果,那么我的答案会是:
今天,诺基亚 Lumia 925 摆在我面前,我会选择它。半年前,Lumia 925 摆在我面前,我也仍然会选择它。理由是什么……?因为我觉得,在当今智能手机时代,金属材质是彰显一款旗舰智能手机最好的形象,它彷佛传递着一种 “高端大气国际化” 的信号。
事实上呢,无论是在我身边还是微博上,几乎所有人看到和拿到 Lumia 925 的时候都这么认为:“这才是旗舰。”
为何聚碳酸酯的 Lumia 920 ,当初上市时就让人感觉少了点什么呢?为何三星要在 Galaxy S4 中,让边框 “看” 起来像是金属材质般的质感。我觉得诺基亚确实应该重新思考高端市场在材质选择的定位。而当 HTC 也走向了全金属机身,当极少将金属作为机身材质的索尼也准备使用它应用到其新旗舰,这就说明了趋势在那里。
Lumia 925 的推出或许就是诺基亚重新思考并得到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当初发布会上,诺基亚表示 Lumia 920 推出后他们意识到很多用户需要一款主打轻薄,金属材质的 Lumia 新机,而为了迎合用户的需求,最终诞生了首款采用金属材质的 Lumia 设备。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进入主题,以问答式的风格,让各位能够藉此更加了解 Lumia 系列的优势以及 Lumia 925 的体验,Windows Phone 8 现状等。
“作为 Lumia 920 的改进机型,它完善了哪些方面……?”
诺基亚 Lumia 925 在尚未公布前,业界一直是以其研发代号 Catwalk 称呼它。由于是主打轻薄且采用金属材质,因此在未推出前传闻就一直围绕着它。并且包括我在内的许多 Windows Phone 爱好者及有意接触这一平台的朋友,都特别关注这款神秘设备。
这是为什么?因为 Lumia 920 高达 185 克的重量让许多人无法接受,国外媒体 The Verge的编辑甚至用 “Tank” 这词来描述它的重量。加上现在高端旗舰已经刮起了一股由 iPhone 5 领衔的金属机身材质、轻薄便携的风潮,人们自然也就希望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上也看到这么一款智能手机。
最终,也如我们所期待的,Lumia 925 终于正式公布并采用了金属边框,后背仍然是磨砂质感的聚碳酸酯。同时,有些数字和技术也发生了变化:从 185 克降至 139 克的机身重量,从 10.9 毫米薄至 8.5 毫米的体积厚度,从 IPS 屏幕技术变成了 AMOLED 。
这些,我们应该说是完善,还是大改变?毕竟像 IPS 屏幕技术与 AMOLED 屏幕技术,是属于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而机身重量也好,体积厚度也好,这些数字对于现在 Android 平台一些智能手机来讲,它其实不算什么。
可是我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一点,无论是纤薄设计和超窄边框等等这些与设计相关的改变,它们更多的意义只是一个数字,而不是说,数字越小体验绝对越好。这牵涉到许多方面,有些产品,能够在把厚度做薄的同时带来出色的手感。有些产品,则是为了追求极致的纤薄而丢失了手感。
如果要我拿 Lumia 925 和当前其它旗舰机做手感对比,我会给予它一个极度肯定的分数,尽管它的厚度是 8.5 毫米,它的重量是 139 克。
再比如,一些朋友认为 Lumia 925 的边框很大,那么我想首先问大家,追求超窄边框的初衷是为了什么?更方便的单手持握而带来舒适的单手操作,还是一个数字所带来的优越感?
如果你的答案是更好的单手体验,那么我能够给予你的答复是:Windows Phone 是当前三大主流操作系统中,最适合大屏幕下单手操作的系统,因为其 UI 设计的诞生初衷就是为触摸而生。这种感受会随着你接触得越深入而越加感到明显。这种感受会让你明白,超窄边框不是解决单手操作的最大原因,一个系统的交互设计。以及应用本身是否有针对单手操作做相应适配才是产生更好的单手操作的关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同样是 4.5 寸,你在 Android 平台单手操作体验官方微博客户端看看,你会发现它与整个操作逻辑与 Windows Phone 版的微博客户端,在单手操作体验方面的差距是相当明显的。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 4.5 英寸的大屏幕,我在 Windows Phone 上可以轻松单手操作,在其它平台却很困难。一个是滑动为主,一个是点击为主,区别就在这里。因为滑动为主的 Windows Phone 操作盲区很少,完全不同于以点击为主的操作体验。
当然了,以上这番话不是说 Windows Phone 8 的设备就不需要去追求超窄边框,而是想和大家表达一种,超窄边框或许是趋势,但趋势也是要结合很多方面,对于其它平台来讲这可能是很重要,但对于 Windows Phone 来讲是否必须得有超窄边框,是否没有超窄边框就会严重影响单手操作体验?
我始终认为,超窄边框固然是趋势,甚至很快也会出现在诺基亚的全新旗舰上。但在 Windows Phone 平台它的重要性并没有大到没了就不行。至少我从接触过 Lumia 800 之后,我就认为曲面玻璃带来的滑动体验结合 Windows Phone 的操作特性,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远比超窄边框来得更加实际。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现在我无论接触什么智能手机,都会去渴望得到同样美好的滑动体验。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在一些超窄边框的智能手机上,我无法寻找到单手操控的愉悦以及滑动的美好。
聊完设计的改变之处,接下来让我们看看 Lumia 925 的其它改进。我觉得还有两点要提,第一点是 AMOLED ;第二点是六块卡尔蔡司镜片所带来的成像质量提升;第三点是 Windows Phone 8 GDR2 的一些改变。
▲ 这是我们的视频编辑@Pan_Poon 制作的 Lumia 925 外观体验视频(注:视频中的处理器型号描述由于我当时提供给他的数据有误,导致成品也出现这个错误了,大家观看时请注意啦,是 S4 Plus MSM8960 而非 S4 Pro )
“回归 OLED 的 Lumia 925 ,屏幕表现如何?”
自从接触了 Lumia 800 及 Lumia 900 后,我就有一种认为 OLED 是 Windows Phone 平台最佳归属的想法,因此当初 Lumia 920 使用 IPS 让我有点失落感。这下好了,Lumia 925 回归到了 AMOLED ,并且官方还号称它还比三星自家的要更加出色。至于究竟是否如此,我只能这么告诉大家:
Lumia 925 所搭载的这块 AMOLED 是目前旗舰机里面极为出色的,如果你有机会接触真机,试着开启最高亮度看看一些照片,或者与 Lumia 920 去对比,你会有很明显的感觉。特别是我用了半年多 Lumia 920 之后,当初第一时间把玩时就被其屏幕给吸引到。就两点,其一是极为纯净的黑色,与 Windows Phone 8 的深色调完美融合在了一起;其二是它的亮度相当充足,高达 600 尼特的屏幕亮度让我不禁怀疑,Lumia 920 真的是 600 尼特吗?
而对于注重阳光下观看体验的朋友,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这块屏幕遇上了诺基亚的ClearBlack 技术之后,从来就没有一款诺基亚的智能手机能够在阳光下有如此出众的表现。过去,Lumia 800、900、920 已经足够优秀,Lumia 925 这次将其提升到全新的高度。为什么我会如此肯定这块屏幕,是因为我在一次阳光强烈的外拍时深刻感受到了这种震撼,完全没有料到在这么强烈的阳光下它还能有如此清晰的屏幕表现。
不过,出色归出色。AMOLED 在色彩表现及某些方面上可是备受争议,例如对于一些朋友来讲,Lumia 925 这块 AMOLED 可是 P 排列,并且在黑暗的环境下,还有 AMOLED 特有的黑斑特色。因此,如果你不能接受 AMOLED 这种特点,那么建议你最好还是去一下实体店看看实际的表现。
就我个人而言,P 排列也好,RGB 排列也好,我并不介意颗粒感,毕竟已经达到视网膜细腻标准下,我不会如此近距离的看手机。但并非所有人都是抱着一样的看法,所以我建议大家以真机实际表现为准,而不是人云亦云,认为 P 排列就是缺陷。
至于 AMOLED 屏幕色彩过于鲜艳的问题,在有了 Lumia 颜色配置文件这项功能之后,你完全可以随意调整色彩饱和度以及屏幕的色温,这意味着屏幕色彩不会过于鲜艳,同时你也完全无需担心屏幕是冷屏还是暖屏。
“六块卡尔蔡司镜片带来了哪些明显提升?”
我对摄影类的硬件知识并不是特别了解,本身也没有特别浓厚的兴趣。比起关心它是五块结构还是六块,我更加想知道的是结果:Lumia 925 究竟相比 Lumia 920 在拍照方面,有了哪些提升。
首先,需要和大家说明清楚一点是,提升分为两种,一种是系统固件升级后的提升,一种是硬件不同所带来的提升。
系统固件的升级所带来的提升,包括了测光方式的不同、白平衡的完善等多个方面,它们都是让照片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能够更加符合我们预期的表现。因此我觉得这部分也适用于 Lumia 920 的用户,让大家知道,如果 920 也和 Lumia 925 一样使用了诺基亚最新的 Amber 固件之后,会在成像表现上有什么样的变化。
至于硬件不同所带来的提升,据诺基亚官方称新增一组镜片就是为了解决锐度不足的问题。我记得最早的时候有人分析Lumia 920局部细节分辨率不足的原因是光圈为 f/2.0 以及 OIS 光学防抖的缘故。而这一次,我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实拍,充分验证了官方所宣传的 “提升锐度,让局部细节更清晰”的准确性。
确实,Lumia 925 在照片细节方面,已经有了很明显的提升。例如日间成像,过去细节有所丢失的问题已经得到明显的解决,整张照片的细节把握得很好,即便是放大之后,局部细节也很清楚。
而在弱光及暗光的场合下,相比 Lumia 920 同样有了明显改善,不再给人一种分辨率不足,涂抹迹象很严重,而是局部细节即便放大也依然很清晰。
并且就像我前面所说的,系统固件的升级也让拍照体验更加随性。这次 Amber(PR2.0) 固件同时改变了测光的方式,变得更加智能化。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 Lumia 920 用的 PR1.1 固件,当你将焦点对准发光物体的时候,它的测光方式默认应该是评价测光,这就直接导致整张照片的发光物体存在过曝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只能降低曝光值来平衡整张照片的风格。实话说,这就完全影响了智能手机随手拍的体验了。
幸好在 Amber 固件之后,这一问题已经可以算是得到较为完美的解决。当我们将焦点对准发光物体的时候,取景界面整体会自动变暗,从而突出发光物体,这对于需要拍摄发光物体细节的时候,是相当方便的。
还有一点就是:夜景。以前我拿 Lumia 920 拍夜景,发光的广告牌几乎很难拍清楚,尤其是一些亮度很高的。而现在则完全不同,我尝试拍了几张夜景,即便有很多发光的广告牌,也不再有明显过曝,发虚的现象出现。
因此,测光方式的改变得以让 Lumia 925 在拍照上有了更随性的体验,从而诞生出更符合预期效果的照片。说到这里 Lumia 920 的用户可能会提出疑问,你怎么就知道 Lumia 920 也将和 Lumia 925 一样?答案是港媒已经在这之前有过相关报道,AMBER 固件解决了 Lumia 920 存在的微距难以对焦的问题,基本完善了弱光场景下白平衡表现欠佳的问题,同时也改变了测光方式,更智能化,与 Lumia 925 一样,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锐度仍然和 Lumia 925 有差距,毕竟镜头结构摆在那里。
不过,Lumia 925 在白平衡上仍然不够完美,在实际的体验过程中,我发现有几个问题:
1、少数情况下会有中心点轻微偏绿的现象;
2、某些微距拍摄场合下,会有白平衡漂移不定的情况,但非微距则基本无此问题。
3、由于 Windows Phone 8 GDR2 将 ISO 提升到 3200,某些夜景场合建议限制下 ISO ,从而得到更好的照片细节。不然少部分情况下你可能在照片细节上会有所受损。
相比 Lumia 920,也有许多改善提升
1、如前面所述,测光改变了,照片不再容易出现过曝的现象;
2、成像品质提升了至少一个台阶,尤其是局部细节;
3、弱光下的对焦速度倍增,提升非常明显,暂时不清楚 Lumia 920 升级到新固件会否如此;
4、取景时,画面不再是与之前 Lumia 920 PR1.1 固件一样,取景界面很暗,然后拍摄后反差很大,现在变得更加正常,取景界面和最终成像在亮度比较接近。当然这很可能也是固件升级了的缘故,以后 Lumia 920 如果更新 Amber 相信也会如此吧。
相比 iPhone 5 ,Lumia 925 有什么劣势?
我在进行了一番对比后,基本上只有白平衡这方面。iPhone 5 作为目前拍照综合实力最平衡的智能手机,在画质上尽管与 Lumia 925 有差距,但色彩要胜过于 Lumia 925 ,这主要体现在某些对白平衡考验较高的场合,iPhone 5 的白平衡虽然没有完全准确,但至少要比 Lumia 925 更好。除此之外,iPhone 5 还有众多拍照应用支撑,这也是一个优势所在。
但若要得出一个谁在拍照这方面更好的话,毫无疑问是 Lumia 925 ,毕竟没有前期的画质,后期的处理会显得乏力。记得当时 Lumia 920 刚登场时与 iPhone 5 相比,两者可谓各有所长。而到了 Lumia 925 后,成像细节拥有明显改善,也帮助了 Lumia 925 在拍照方面更具有优势。
而提到夜景,可能有些朋友会不喜欢把照片拍成像白天一样的效果。对于我个人来讲,即便给我一部单反,我也肯定要把画面拍得清楚明亮,而不是肉眼所看到的世界。
若你不喜欢这样的效果,更加追求照片的细节还原,那么你完全可以将手机的 ISO 调整为 400 或 800 ,你将发现这将是细节保留最好,同时噪点控制又极为优秀的参数设置。
▲ 左为 ISO 400,右为 ISO 800 。
下面这组照片,分别是 ISO 400、800、 的样张表现。从人眼的角度来讲,ISO 800 的最为接近,但照片如果是这样的话,怎么看?我个人是倾向于 ISO 1600 的表现。
▲ 点击上图查看大图。
▲ 作为参考,上面是 iPhone 5 的样张。
下面是四组 iPhone 5(左)与 Lumia 925(右) 的拍照对比,建议点击图片并选择 “原图” 查看。
下面这组是 Lumia 920(左)与 Lumia 925(右)的拍照对比,很明显可以看得出,Lumia 920 的涂抹效果非常严重,相比之下,Lumia 925 的细节丰富了非常多。
另外这次 Lumia 925 还率先内置了 Nokia 智能拍摄这款应用,基本上以我的日常使用习惯是较少利用到的,毕竟很少会拍一些趣味的照片,也几乎没拍合影的习惯。大家还是看看宣传片()吧,实际使用下来也和宣传片一致,看你怎么去创作出精彩、有趣的作品了。
▲ 删除移动对象功能实测,请看上面两张图的照片左边,可以移除对象。
▲ 连拍功能测试。
以下是其它来自 Lumia 925 的样张,均做过相关滤镜处理(数字尾巴整站已启用照片压缩机制,如需查看无压缩原图请记得点击图片后,选择 “原图” 查看)。另外,如果你想看无滤镜效果的原始样张,建议你前往我的 Flickr 相册查看原始大图:
“Windows Phone 8 GDR2 带来了哪些改变……?”
5 月底的时候,我发过一篇的文章,由于体验时间实在是太有限,所以只能凭长时间使用 Windows Phone 8 的经验去发现差异的地方。而这次如愿以偿拥有了 Lumia 925 之后,也总算可以深度把玩,发现更多不同。
基本上,Lumia 925 最终零售版的实际表现与工程版虽然很相近,但还是有些不同的地方。比如工程机中出现的流量管理,还没到来,看来是需要再等等,因为这项服务是与运营商挂钩,华为和 HTC 已经有了该服务。
然后就是文章中提到的 Windows Phone 8 自带图库压缩改善的问题,实际上确实是有改善,但仍然还是与在电脑上看的有区别。
具体大家看下面的图片:
▲ 左边是自带图库,右边是 HD Photo Viewer 应用,请点击查看无压缩原图。
看样子是和图库的优化算法有关系,不过至少相比以前还是清楚了一些,加上还有 HD Photo Viewer 这款应用,在手机上确认高清样张也完全不是问题,就是麻烦了一点。当然了,也不是每一位朋友都对照片的确认这样有高要求,久而久之你就会习惯,即便在自带图库上看得不是很清楚,你自己也已经给脑补了。
另外,Windows Phone 8 GDR2 当前的版本引发了一些 BUG 现象,我不知道是否属于个例,比如说,我在手机自带图库中删除的照片后,将手机连接到电脑之后,却还能看到缓存文件,这个 BUG 希望能够尽快修复。
▲ 已删除的文件不会显示缩略图,但照片会仍然存在。
除此之外,GDR2 还存在屏幕旋转锁定可能失效的问题,这相当有意思。本身系统不具备这样的功能,但这个 BUG 现象却让 Windows Phone 具备了锁定住屏幕旋转的特性,当然它不是经常发生,而是偶然之间可能会出现,在这大半个月的时间内,我遇到过两三次,通常重启就可以解决。
不过这一现象不是重力感应失效,而是系统层面锁定住而已,像一些重力感应的游戏,仍然可以正常运行。不知道微软是不是原本打算在 GDR2 加入这项功能呢?
“焦点问题:金属机身发热严重,续航极其糟糕?”
今年中,陆续上市的旗舰级 Android 智能手机基本上已全面搭载骁龙 600 及骁龙 800 系列的处理器,在性能提升的同时,也有效降低了功耗及发热量。早前,我接触过 HTC One ,可以发现这部全金属机身的智能手机发热量很严重,但同时散热速度也很快。
Lumia 925 在上市时期是六月底,恰好是广州最热的时候,我接触 HTC One 可没热到这种地步。但以两者的发热量对比,Lumia 925 明显没有那么烫。现在智能手机在炎热的夏天即便你不用,拿出手机走在路上也会自然发烫,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现象,但为何大家却觉得这不正常呢?也许你习惯带保护壳或者硅胶套,没有这种感觉。又或者是因为由于我工作的原因,有更多机会把玩不同的智能手机,所以对发热量的接受程度与各位不同。
如果我们非要说智能手机在大热天发烫是异常现象,那么我只能说这是在放大缺点。毕竟发热这种现象是看材质而定,同时还有处理器。例如 Lumia 920 也会有发热的现象,只不过材质不同,所以没有那么明显而已。
其次是续航。首先必须说明一点,Lumia 925 在初始固件的续航表现确实非常糟糕。我在用了半年的 Lumia 920 后转而将 Lumia 925 作为主力机,期间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续航表现有明显差距。这一来是因为现在是大热天,二来是因为金属材质也让机身的发热要比 Lumia 920 更明显,导致电量消耗速度很快,同时,我认为罪魁祸首应该是固件没有优化到位。
因为自从我更新了 Lumia 925 尚未推送的 1326 (代表 13 年第 26 周,初始固件是 1323)固件后,这个问题却很神奇的得到有效解决。初始固件在高强度的使用下你根本无法撑半天,三个小时感觉就撑死了。而更新之后,有一天晚上我拿出去高强度使用,在信号不稳定的地铁上,在各种场合下拍照。没想到五个小时过去后,回家的路上还剩下 40% 的电量,这一下子就让我不知道怎么说好。
考虑到目前网上的评测文是基于初始固件去进行,所以这次也藉此让大家明白一点,续航这个问题已经不是硬伤,它甚至比 Lumia 920 更好,并且比绝大多数旗舰级别的智能手机要更好。希望诺基亚能够尽早推送这一固件给其他 Lumia 925 用户,相信这会让大家更加安心地使用手机。至少在更新之后,我没有电量哗啦哗啦直降的恐惧感。
“LUMIA 920、LUMIA 925 及 LUMIA 1020 有何区别,它的定位主要是……?”
从 Lumia 系列诞生开始,我算是以 “使用者” 的角度而非旁观者去见证了这一整个系列的成长,同时也见证了诺基亚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一家独大的高速发展。就如艾洛普所说的,诺基亚现在已经逐渐回到了以前发售新机的速度。并且,现在他们还通过多旗舰形式同时主打细分市场。
Lumia 920 作为诺基亚最早发售的 Windows Phone 8 旗舰,在 Lumia 925 登场后它仍然不失旗舰之风范。尽管其与 Lumia 925 相比,重量是一个硬伤,但它主打色彩,内置的无线充电模块也是相当吸引人的,这也是我在将 Lumia 925 作为主力机之后,才察觉到的一些感受,尤其是无线充电,实在是难以舍弃。
为何难以舍弃?因为我用了 Lumia 920 长达半年,无线充电对于我来说已经是一项极其美好的体验。我习惯到了公司,就将手机放到无线充电台上,从而确保了机器始终处于满电状态,而不是一直连着线材充电,或者有时候忘记充电,一直处于待机状态导致外出或下班时手机未满电。
可是到了 Lumia 925 ,为了再次找回无线充电所带来的便利,我不得不购买一款无线充电背壳,但套上去之后我却十分想要取下它,真的很该死。因为我从来没有为手机添加保护壳的习惯,这让我觉得非常别扭。如果说是像以前 Lumia 800 那种硅胶套,一秒变颜色还好说,现在可不是这样。
这也是我在用 Lumia 925 时最为纠结的一点,为此我只能期待未来会有一款既轻薄又内置无线充电模块的新机,只是……从诺基亚近期的新品发布来看,似乎比较渺茫,因此现阶段我只能选择慢慢地去适应。
再其次是个性化。白色尽管是我最喜欢的颜色之一,但我已经有点儿看腻了。因此我在为 Lumia 925 添加无线充电背壳时,特意选择了黄色,希望能够显得更加个性化一些,结果没想到它与金属材质的边框格格不入,完全不符合我所期待的形象。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非常希望取下它的原因,但一取下它我就失去了无线充电技术的便利。
因此,如果要我说 Lumia 920 和 Lumia 925 之间的明显区别,我会最为纠结这两点。而除了这两点外,它们之间的其它明显区别主要集中在前文提到的机身轻薄、屏幕材质、相机成像这几个方面,除此之外,一些细节上比如电容键振动反馈和握持感也有一些差异。
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就不重复再讲了,像屏幕材质这些,我觉得这方面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 Windows Phone 上我始终喜欢 OLED 大于 IPS 。电容键振动反馈,也就是屏幕底部的三大金刚键,以 Lumia 920 港版为例,它的振动强度较小,给我的感觉非常舒适。而 Lumia 925 国行版可没那么好,强度要稍微高了一点,在舒适感方面有所降低,好在它仍然属于完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至少不会给我产生一种一定要关掉它的冲动。
握持感是因人而异的体验,这点因为我的手没有那么多肉,所以一直以来我都不太喜欢太薄的设备。恰好 Lumia 925 机身厚度相比之前更薄,导致手感给我的感觉没有 920 那么厚实。当然了,整个行业趋势都在往着这个方向走,即便是不喜欢,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在我身边和网络上,大家对其手感的评价还是很高的,毕竟这是诺基亚所擅长的。
不过,还有一点需要提醒大家的是,Lumia 920 现在一整套全新的外壳也没多少钱,百来块而已。即便你不小心摔到或有磕碰,更换外壳成本不高。但 Lumia 925 一旦磕碰,金属边框可就要麻烦许多,建议提前做好保护措施,因为整个机子在无保护周边时有点滑手。
接着谈谈 Lumia 1020 ,这款怪物级的卡片相机,不对,是手机……其拍照水准已经得到了国外媒体的一致高度评价,The Verge 甚至给予其相机这项指标满分的评价,给予其续航指标九分的评价,足以说明其已经可以作为单纯的相机去使用了!错了错了,是手机去使用。
是的,其实一句话就能概括 Lumia 925 和 Lumia 1020 的区别。你是需要一部轻薄便携的智能手机,还是需要一部可以打电话、主打色彩个性化的相机?
▲ 照片引自 的 Lumia 1020 评测。
两者择其一就行,手机的话轻薄便携,加上 Lumia 925 在拍照方面的表现已经足够出色,如果不是特别高要求,那么我个人觉得已经足矣。而对于拍照有较高要求,并对机身便携性无所谓的话,现阶段似乎就只有 Lumia 1020 能够满足你了,你不需要做任何多余的考虑。
“相比 iOS 、Android ,Windows Phone 平台具备了哪些优势和特色?”
这是一个经常被提到的问题,也是一个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问题。我是一位长时间将 Windows Phone 作为主力机去使用的 IT 媒体人,我的出发点以及使用习惯均与绝大多数以 Android、iPhone 为主的同行所不同。
Windows Phone 究竟是一个成熟的系统,还是一个不成熟的系统。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但它也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iOS 及 Android 现在从功能方面来讲,肯定是比 Windows Phone 要更加成熟,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以后是以后的事情,现在它在功能体验方面确实对于一些需求这些功能的用户来讲不够成熟。
其次是应用生态。目前 Windows Phone 已经具备了绝大部分主流应用,大多数你能够想到的它都有。好比如呼声很大的 Instagram ,在 Windows Phone 平台已经有好几款替代品。例如 Metrogram 或 Instance,后者除了缺失 Instagram 官方滤镜外,具备了上传照片、评论等功能,完全可以作为一款接近全功能的第三方 Instagram 应用去体验,就如同 Weico 之于官方微博客户端一样的道理。因此假如你不介意的话,完全可以选用出色的第三方滤镜应用进行处理然后再通过 Instance 上传,从另一种形式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上体验 Instagram 。
最近,在 iOS 平台首发的热门应用 Hipstamatic Oggl 近日也登陆 Windows Phone 平台,这款应用可以直接拍摄处理后上传到 Instagram 。
用一句话概括整个 Windows Phone 应用生态的现状就是:主流应用齐全的情况下,在慢慢迎来少部分傲娇属性的重量级应用,并陆续有一些偏门小众应用开始诞生在这一平台。
另外是应用质量,如果是基于够用的角度,那么 Windows Phone 8 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你,并在某些交互设计我认为甚至还更好,这主要是多亏了 “动态磁贴” 概念的融入。但考虑到目前跨平台应用开发者的精力是投入在其它主流平台,因此一些像微信、QQ 这类热门应用,在 iPhone 、Android 版的新功能诞生后,Windows Phone 却没有同步到来,这就是应用质量上的区别。因此我必须要和大家说明一点,如果你是抱着想要得到最完美的应用生态,那么建议你谨慎考虑。
当然,非跨平台,或公平对待、或侧重于 Windows Phone 平台的应用,在整体的应用质量上就显得非常优秀了。像 ProShot ,它即便是放在 iOS 平台上,也必然是一款出众的摄影类应用。在 Nokia Pro Camera 没有到来之前,它是 Windows Phone 平台最为出色的拍照类应用。
还有来自于微软的一些应用及游戏,例如最近发售的《光环:斯巴达突袭》这款 XBOX LIVE 游戏,在电视游戏平台,光环是家喻户晓的作品,也是最顶级作品的代名词。Windows Phone 版在更换了类型之后,整体素质并没有给光环砸招牌。其出色的画面效果及游戏设计,加上其头衔,足以成为手机游戏发展历史以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我个人并不承认 “Windows Phone 应用质量差、应用少” 这种说法,这点我作为 Windows Phone 的深度用户,我无法认同,也绝对不会认同这种说法。这种拿极少部分应用举例而否定全盘的说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16 万与 100 万相比,从字面上来看,16 万肯定是少,而且还是少了好几倍。但 16 万这个数字,真的是小数目吗?你的智能手机中,日常使用的又有几个?
总结下来,Windows Phone 8 从现状来看,用户需求的一些关键功能还需从年底开始的 Windows Phone 8 GDR3 更新,再到明年初的 Windows Phone 8.1 才能实现,不出意外的话,那个时候 Windows Phone 在功能方面将成为一个成熟的平台。不过仍然必须指出的是,这是目前 Windows Phone 最被诟病的地方所在,由于整个 Windows Phone 开发团队花了不少时间在新设备、新处理器的适配上,导致整个研发进度受到影响,使得 Windows Phone 用户除了等待,还是只能等待。
整个应用生态虽然缺失少数重量级应用,但是我们也看到了积极了信号,像 Path、Vine、Flipboard 等等,他们都在路上。而国内应用像啪啪、唱吧也已经以诺基亚限时独占的形式正式上架,呼声且在 Windows Phone 用户群中争议很大的陌陌,也预计将于今年八月底开始进行测试。
因此,在选择 Windows Phone 8 这一平台的时候,就需要做出一些牺牲,而当你做出了这些牺牲,包容了这些现存的对于你来讲可能是问题也可能你不太介意的的地方,Windows Phone 8 将给你的体验,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讲,是相当令人陶醉的。这些令人陶醉的美好体验,也是为何我坚守 Windows Phone 平台,并将其作为主力机的最大缘故。
人们嘲笑 Windows Phone 8 没有屏幕旋转锁定,没有音量分离,甚至直接指出说明 Windows Phone 系统不好用。我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有偏见的说法,毕竟每个人的使用习惯不同,单纯的以自己的角度去判定另外一种风格完全不同的事物是错误的,这种说法我不能认可。
所谓存在即合理,诺基亚最新季度就在全球卖出了 740 万部 Windows Phone ,这还不包括其它品牌。这些数字尽管相比主流平台只是小意思,但已经足矣说明 Windows Phone 已经不再是小众的玩物,而是逐渐会成为街道上,公共场合上的人们手中的玩物。
我从 2011 年初开始接触 Android,2011 年底我正式投入 Windows Phone 平台,如果你给我重新选择,我的决定仍然是这样。Windows Phone 给予我带来的使用习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些体验我至今为止仍然不能在其它平台得到相同的体验。
输入法,尽管是因人而异的功能体验,但在 Windows Phone 8 上,全键盘输入法的智能键位区域判定以及超强的联想能力,大大提升了我的输入效率。时至今日,我有时候着手一些 Android 旗舰的体验撰写时,每当用着第三方输入法,我始终无法找到那种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上输入的快感。
SkyDrive ,网盘服务对于我来讲以前是可有可无,但现在我只用 SkyDrive 。前段时间百度网盘大热,很多人去注册体验,我却无动于衷。这是为什么?因为 SkyDrive 不仅仅只是一项网盘服务,而是一项云服务。Windows Phone 平台高度整合了 SkyDrive,自带系统照片中心集成了 SkyDrive 的相册,Office 集成了 SkyDrive ,OneNote 集成了 SkyDrive ,许多这些功能大大方便了我的移动办公体验。
Office 是非常明显的一点,我虽然极少会在上面使用 Word 写东西,但我需要查看这些文档,从邮件或者从 SkyDrive 上。我尝试过在其它平台上查看一些 TXT 文本,结果我发现相关的体验糟糕得我一下子傻愣了。Windows Phone 在这块我暂时找不到比它更好的,无论是看 WORD、看 PPT 还是 TXT 文本,它都完全能够胜任我的需求。
其它方面,可以分享的还有很多很多,以前在 Lumia 920 及 Lumia 720 的文章上,都有所谈及,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唯一还想说的是:人云亦云是非常可怕,如果你在没有深入了解 Windows Phone 8 平台下就轻易判断这一事物的不合理,那么这是很可笑的。就好像分辨率极低的 iPad mini 或屏幕巨大的 Galaxy Note 一样,谁能够料到它们会如此流行?安心用着你现在所拥有的某一款手机,这才是作为用户本应注重的。
而如果你真的很想对 Windows Phone 平台发表一些独到看法,建议你放下你的 iPhone 或某款 Android 手机,将 Windows Phone 作为主力机使用一年后再发表看法也不迟。
“诺基亚相比其它品牌所推出的 Windows Phone,它是否有明显的不同?”
关于这部分,其实可以写很多方面的内容,但我仔细想了下,还是决定简短一点描述。从现阶段来看,诺基亚针对 Windows Phone 平台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这也是他们成为这一平台的领头羊的缘故。从限时独占的 XBOX LIVE 游戏,再到限时独占重量级的应用,如果你是其它品牌的 Windows Phone 用户你会为此眼红。
一句话说白了,如果说微软是 Windows Phone 的生父,那么诺基亚就是微软的老婆。这样的形容我认为完全不夸张,好比如在美颜效果非常流行的那段时间,Windows Phone 几乎没有这种应用,诺基亚第一时间献上了 “魅力魔镜” 这款专门用于自拍美颜的独占应用。
大家说要唱吧、啪啪的时候,它们以诺基亚独享应用的形式上架 Windows Phone 应用商店,其它品牌的 Windows Phone 用户只能眼馋。也许你觉得这影响了整个生态的平衡,但是作为微软的老婆,为何不能用钱来换取这种特权?去瞧瞧三星和 HTC 在整个 Windows Phone 平台的活跃度,它们更多的是关心 Android 平台的利益。
因此,唯有 Lumia 你才能体验到真正完整的 Windows Phone 应用生态。但是,如果你有意入手其它品牌的 Windows Phone 智能手机,那么我也会推荐你入手,毕竟它们有着更低的价格优势。
“Lumia 925,超乎所见,还是超乎所想?”
这次,我将体验文的内容更多集中在某些功能点和聚焦点上面,主要是希望能够给予各位尾巴一篇更具参考价值的文章。关于 Windows Phone 平台的介绍,,有非常多的文章供你阅读。
Lumia 925 ,可谓是目前为止最为出色的 Windows Phone 智能手机之一。从硬件设计来讲,它在 Lumia 920 的基础上做出了颠覆性变化,首次将金属材质引入到 Lumia 系列,让我们间接看到了今后诺基亚在旗舰上的设计趋势。
Windows Phone,则是一个不同人眼中评价不同的操作系统。它以挑战 iOS 及 Android 两大主流平台而生,并成功超越黑莓成为第三大主流平台。接下来,随着它越来越被大众熟悉,各方面的功能逐步完善,相信能够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这就如同当初 Windows Phone 7.x 时,人们渴望 Windows Phone 8 能够让这一平台更加成功,而如今,我们看到 Lumia 系列的季度销量不断增长,这就是市场的回应。
也许会有一些朋友盼望着诺基亚投奔 Android 阵营,但是从 Lumia 系列忠实用户的角度去看待这一观点,我只能说:如果哪一天诺基亚投奔 Android 阵营,那么我不会如同现在这般坚定地选择诺基亚在 Windows Phone 平台的设备。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态度,一种奋不顾身、全力以赴的态度,诺基亚目前在 Windows Phone 平台的努力与付出,就给予了我们这种态度。
诺基亚,已经错过了进入 Android 阵营的最佳时机,它无法回头,也不能回头。即便我们假设它如一些朋友所愿,加入 Android 阵营并推出新品,那么市场上会有多少人买?请不要忘记,这个平台的竞争是极其惨烈的,这个平台人们记住得更多的是三星。
而在 Windows Phone 平台,人们记住的是诺基亚,它现在占据了大半江山,以另外一种形式稳坐 “第一” 的位置。
令人感动但却有点讽刺的是,正因为是诺基亚,许多人最终选择了 Windows Phone 平台。
如今,Lumia 925 以最强 Windows Phone 8 旗舰这一姿态登场,假如你有意选择一部 Windows Phone 8 旗舰,那么它将成为你首要考虑的选择。
Lumia 925 优点
+ 机身设计轻薄,手感出众;
+ 金属边框更显大气;
+ 无线充电扩展 ;
+ 出众的拍照表现;
+ 诺基亚独家应用;
+ 强光下表现极佳的屏幕表现;
+ 出色的续航表现(此项基于最新 1326 固件)。
Lumia 925 缺点
- 内置存储空间仅 16GB 且不可扩展(此项是相对于 Lumia 920 而言,仅针对玩大型游戏的用户);
- 长时间使用会有较为明显的机身发热;
- 白平衡在少部分场合漂移不定,仍需改进;
- Windows Phone 8 系统及应用仍需等待完善;
- 国行不可切换应用商店区域,缺失多款仅美国区上架的精品应用(此项仅针对中国大陆行货,可刷越南版固件解决)。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基亚lumia 929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