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56个民族的服饰特点房屋都有自己的特点吗都是什么

五十六个民族的建筑风格?-问
五十六个民族的建筑风格?
来源:www.zuowenzhai.com &&&作者:编辑&&&日期:
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层层叠落,相互连通、壮族、布依族、侗族,为苗族(重庆、贵州等),融合了部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吊脚楼,也叫“吊楼”,远远看去甚是壮观,后期彝汉混居。竹楼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是傣家的标志民居。又称傣家竹楼
<img alt="中华民族园 五十六个民族的建筑群落" src="http://www.visitchaoyang.com/uploads/file/964.jpg" />
<img alt="探秘中国第五十六个民族" src="http://attach.bbs.china.com.cn/forum//rrizw4vix7xb9.jpg" />
<img alt="结合特色的建筑形式,独具民俗风味的建筑外观,一起来感受少数民族的" src="http://365jia.cn/uploads/news/folder_1679488/images/42c84a7cff774c1eb3487d2.jpg" />
<img alt="五十六个民族—— 仫佬族" src="http://s6.sinaimg.cn/bmiddle/4eeced3a44b37c9cf7075" />
(编辑:qq网友)
&|&&|&&|&&|&&|&nbsp&|&【图文】五十六个民族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五十六个民族
&&56,个民族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五十六个民族的房屋都有自己的特点吗?都是什么? 爱说篇
五十六个民族的房屋都有自己的特点吗?都是什么?
来源:网络收集 & 发布时间: &
我国56个民族的居房,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作用。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几个民族的民居特色北京最著名的可谓是“北京四合院”了。这种民居有正房(北房)﹑倒房(南座)﹑东厢房和西厢房在四面围合,形成一个“口”字形,里面是一个中心庭院,可以种 花草树木等。四合院是一种封闭性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起门来自成天地,一家人聚在一起,真是其乐融融。所有房间的门都是对着中心庭园的。陕北的窑洞也是一大特色。它一般修在朝南山坡上,向阳,背靠山,面向开阔地带,少有树木遮挡。一员窑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间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一进三开。我比较感兴趣的还有藏族的碉房。碉房多为石木结构,外形端庄稳固,风格古朴粗犷;外墙向上收缩,内壁仍为垂直。碉房一般分为两层,以柱计算房间数。底层为牧畜圈和贮藏室,第二层为居住层。侗族的吊脚楼也值得一提。它多为外廊式的小楼房,楼下饲养牲畜,楼上住人,第三层楼上设卧房。纳西族的木楞房十分有趣,它以圆木为材料,平齐长度,两端砍成接口,首尾相嵌构成的墙体,人们在墙体原木间的缝隙抹上牛粪或泥,以避风寒。然后在架起檩条,铺上木片瓦,压上石块,构成基本房型。和我们现在居住的房屋,真的相差很多。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西藏帐房﹑拉枯族的桩上竹楼等,都让人回味无穷。因为这是各民族﹑各地的人们用他们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瑰宝。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 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 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 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 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 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 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 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 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 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 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碉楼与200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土家族
本文地址:https://www.chinawjzx.com/0761.html
五十六个民族的房屋都有自己的特点吗?都是什么? ……
我国56个民族的居房,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作用。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几个民... 的房屋,真的相差很多。
不仅仅是这些,还有西藏帐房﹑拉枯族的桩上竹楼等,都让人回...……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住房特征是什么??? ……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 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
56个民族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和住房特征是什么??? ……黎族多同姓聚居。住的房屋,合亩地区多是"船形屋",一般地区的住屋都是金字形的。称谓... 是黎族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传统住宅类型。船形屋的特点是,平面是纵长方形,整...……
56个民族各有什么特点? ……15、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 这一天,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舞,布达拉宫
56、壮 族: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人口1555万余人,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锦"享誉海内外,有自己的语...……
56个民族的服装特点
自己的民族特色。
布衣族:布依族男子上穿对襟或大襟的短衣,下着长裤,也有穿长衫长... 足蹬绣花鞋。
京族:京族服装服饰特点鲜明,简便飘逸。男子一般都穿及膝长衣,坦胸束...……
56个民族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 说的好给分啊!!!!! …… 土家族:吊角楼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乌孜别克,锡伯族,东乡族,保安族等都是以... 木料搭顶,上覆泥土,稍有倾斜的平顶屋,里面设置略有不同。
有很多民族是没有具体的...……
56个民族的房子随便那个民族的结构的介绍 ……哈尼族蘑菇房
蘑菇房,顾名思义,就是住房状如蘑菇。它的墙基用石料或砖块砌成,地上地下各有半米,在其上用夹板将土舂实一段段上移垒成墙,最后屋顶用多重茅草遮盖成四...……
描写五十六个民族其中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注意抓住特点,运用... ……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黎族的住房有船形屋和金字形屋两种。船形房是传... 若是要好的朋友,则边喝酒边对歌。
禁忌:平日不论是自己还是别人都不能提及先辈的名...……
所有问题分类五十六个民族指的是哪五十六个,他们的性格有什么特点_百度知道
五十六个民族指的是哪五十六个,他们的性格有什么特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俄罗斯族;15;16、塔塔尔族、彝族;27;51、仡佬族;52;45、仫佬族;46;2;44、壮族、苗族;49、鄂温克族;7、蒙古族;8、回族;54、畲族;20、维吾尔族、克尔克孜族、阿昌族;13、裕固族;14、朝鲜族;25、纳西族;26、京族;42、达斡尔族;5、鄂伦春族、土家族、拉祜族;10、保安族;11;3、赫哲族;29、傈僳族;30、基诺族、独龙族;4;9;32、景颇族;33、布依族;37、布朗族;38、佤族;36、哈萨克族;19、黎族;43、乌兹别克族;6、怒族;31、羌族;53;23、珞巴族;24、东乡族、普米族、撒拉族;12、土族、门巴族;40、哈尼族;41;34、德昂族;35;17、锡伯族;18、侗族;48、水族;50;21、塔吉克族;22、藏族;28、白族、瑶族;47、傣族;39、毛南族1、满族
采纳率:28%
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  7、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还有“蒙撒”、“蒙撒禅”、“对撒”,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仙女节是云南省贡山一带怒族人民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又称鲜花节,於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纳西族等民族交错杂居。怒族传统节日有过年、鲜花节和祭谷神、祭山林节,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建立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节日,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其中以过年的节日气氛最浓,既隆重又古朴,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日、“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13、怒族  怒族是云南的古老民族之一 1、鄂伦春族  “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统称为布朗族。布朗族过去崇拜多神,普遍信仰小乘佛教,早在李氏朝鲜()时期、泼水节等。除宗教节日外,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远在公元1世纪。会街,是阿昌族人民的传统集会,多在每年农历九月中旬举行,每年傣历六月中旬举行,一般为3天。  12、收获节。解放后统称为阿昌族、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尝新、冬至,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傈僳族  傈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山康节是布朗族最盛大的节日。过去许多传统日均与宗教活动有关、布朗族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 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 时称“蒲蛮”、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浴佛节等。藏族民间最大的传统节日为每年藏历正月初一的藏历年,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  5,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崇拜自然,祀奉祖先,一是 “住在山岭上的人们”、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这一天,会街原属宗教集会。主要宗教节日有进洼(关门)、出洼(开门)。届时要赕佛,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中秋节、“阿怒”和“阿龙”。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欢庆自己民族的节日、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烧白柴,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傈僳人具有“刀山敢上。西藏在藏语中称为“博”、“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因居住地的不同。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傣雅”等,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腊月二十三也有送火神上天的习俗,还有许多本民族特有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窝罗节、浇花节和春节,又称大开斋、火把节,鄂伦春人都要点燃篝火,欢歌舞蹈,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丰收祭”,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日的“转山节” 祭祀狮子山,就是人们敬拜自然实体的公共祭祀庆典。  11、“打牲部”或“使鹿部”、牛魂、送灶等等,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弦,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白族、汉族。  2。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高山族地区森林覆盖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阿昌族  阿昌族大部分聚居在云南,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端午、秋夕,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后因战争等原因、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汉撒”等自称: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藏族的民间节日有藏历新年、酥油灯节,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成都的蜀锦,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在北纬52度的大兴安岭原始森林里、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还有端午、重阳。解放后,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鄂伦春的先人们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对火有着特殊的感情,对篝火无比亲近。  16,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除春节等节日与临近其他民族的节日一样外,鄂温克族还要在农历五月下旬择日举行的“米阔勤”节  15,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博巴”。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刺绣、织锦,并大摆筵席,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澡塘会,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  8,至今仍有鄂温克人的脚印与炊烟,其定居点便是有“北极村”之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猎人村。敖包节是鄂温克族的宗教节日,但也举行一些文娱体育活动。清朝以前,人们一般把鄂伦春族称为“索伦部”。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鄂伦春族。每年的6月18日是鄂伦春民族传统的节日--篝火节。与傈僳族、独龙族、藏族,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阿昌族信仰小乘佛教。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  14、鄂温克族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根据本民族意愿: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族自称“怒苏”、赫哲族  赫哲族的先民自古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繁衍生息。历史上曾有“黑斤”、“黑真”、“赫真”、“奇楞”、“赫哲” 等不同名称。新中国成立后,统一族名为赫哲,意为居住在“东方”及江“下游”的人们。河灯节是赫哲族的民间传统节日,世世代代靠捕鱼为生的赫哲人,年年都在农历的7月15放河灯、祭河神,以此来祈祷、祝福族人平安、捕鱼丰收。  17、门巴族  据藏文史籍记载,门巴族的先民很早就在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区繁衍生息。门巴族主要聚居在西藏墨脱、林芝、错那等县。“门巴”意为居住在门隅的人。 门巴族沿用藏历,节日也与藏族相同。节日期间要杀牛宰羊,置办丰盛的酒菜,宴请宾客。相传藏传佛教的佛祖释加牟尼诞生和圆寂的日子是藏历四月十五日,为了纪念这一天,门巴族地区的所有寺庙念经祈祷,举行各种宗教活动。  18、白族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1956年,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白族。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19、保安族  保安族因信仰伊斯兰教和风俗习惯与当地回族略同,又被称为“保安回”。1950年根据本民族人民意愿,定名保安族。保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甘肃省一带。保安族通用汉文,多信仰伊斯兰教。著名的保安腰刀的生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尤为藏族人民所喜爱。保安族的节日同许多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相同,如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祀日等,家家都要炸馓子、油餜、蜜圈圈和油香。  20、布依族  布依族是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1953年,贵州省各地的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正式统一用“布依”作为本民族的名称。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  21、达斡尔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县。“达斡尔”意即“开拓者”。族源契丹。十七世纪中叶,这个民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达斡尔族称春节为“阿涅”,也把春节当做一年之中最盛大的节日。正月十六为“黑灰日”,在黑灰日这一天,人们之间互相往对方的脸上抹黑,认为抹得越黑,新一年越吉利。  22、德昂族  (崩龙族)德昂族原名“崩龙族”。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崩龙”是他称,德昂族各支系中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自称“德昂”,意思是“石岩”。德昂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远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居住在怒江西岸。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德昂族还有祭家堂、寨神、地神、龙、谷娘等祭祀习俗,其中以祭龙最富情趣。  23、东乡族  东乡族是十四世纪后半叶由聚居在东乡的许多不同民族成份融合而成的,其中主要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和蒙古人。聚居在甘肃省境内,其中半数以上居住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族开斋节又称&尔德节&,是东乡族民间的传统节日。按伊斯兰教规定:伊斯兰教历每年九月是斋戒月份,这一月的开始和最后一天,均以见新月为准,斋期满的次日,即为节日。因此,它既是民族节日,也是宗教节日。  24、侗族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魏晋以后,这些部落被泛称为“僚”,侗族即“僚”的一部分。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侗族传统节日各地日期不一,节日饮食常和宴客活动联系在一起,主要节日有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侗族喜欢斗牛,每个村寨都饲养有专供比赛用的“ 水牛王”。  25、独龙族  独龙族曾被称为“俅人”、“曲人”等。解放后根据本民族的愿望,正名为独龙族。现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河谷。本世纪中叶,独龙族还处于原始公社的解体阶段,妇女还崇尚纹面的习俗。独龙族过去的宗教信仰尚处在较原始的自然崇拜或万物有灵阶段,即使是唯一的年节(独龙语:卡雀哇)也是和宗教联系在一起的。过卡雀哇于每年冬腊月的某一天举行(各地时间不一),节期的长短常常以食物准备的多寡而定。  。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xe675;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xe6b9;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十六个民族服饰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