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艺儿APP里发布商品内的分成是什么意思??给谁分成?

韩妙第一世的日志
什么是艺术?
已有 1457 次阅读&
什 么 是 艺 术
作者:韩妙第
什么是艺术 ┉┉┉┉┉┉┉┉┉┉┉┉┉┉┉┉┉┉┉┉┉┉┉┉┉┉┉┉┉┉┉(006)
一.西方的观点┉┉┉┉┉┉┉┉┉┉┉┉┉┉┉┉┉┉┉┉┉┉┉┉┉┉┉┉┉┉(006)
二.中国古代的观点┉┉┉┉┉┉┉┉┉┉┉┉┉┉┉┉┉┉┉┉┉┉┉┉┉┉┉┉(006)
1何谓六艺?
3.汉字“艺术”术语的由来?
三.从汉字造字组成元素的结构寻求真理┉┉┉┉┉┉┉┉┉┉┉┉┉┉┉┉┉┉┉(009)
(二).艺术二字的概念精细化解析┉┉┉┉┉┉┉┉┉┉┉┉┉┉┉┉┉┉┉┉┉(010)
1.艺字的阐述┉┉┉┉┉┉┉┉┉┉┉┉┉┉┉┉┉┉┉┉┉┉┉┉┉┉┉┉┉(010)
2.术字的阐述┉┉┉┉┉┉┉┉┉┉┉┉┉┉┉┉┉┉┉┉┉┉┉┉┉┉┉┉┉(010)
3.艺术二字结合的新概念┉┉┉┉┉┉┉┉┉┉┉┉┉┉┉┉┉┉┉┉┉┉┉┉(010)
4.艺术二字衍生的知识链┉┉┉┉┉┉┉┉┉┉┉┉┉┉┉┉┉┉┉┉┉┉┉(010)
5.艺术与美学的关联┉┉┉┉┉┉┉┉┉┉┉┉┉┉┉┉┉┉┉┉┉┉┉┉┉(010)
四.从艺术词汇链解析┉┉┉┉┉┉┉┉┉┉┉┉┉┉┉┉┉┉┉┉┉┉┉┉┉┉┉(010)
(一).从动词角度解析┉┉┉┉┉┉┉┉┉┉┉┉┉┉┉┉┉┉┉┉┉┉┉┉┉┉(010)
1.从创作构思来说┉┉┉┉┉┉┉┉┉┉┉┉┉┉┉┉┉┉┉┉┉┉┉┉┉┉(010)
2.从创作流程来说┉┉┉┉┉┉┉┉┉┉┉┉┉┉┉┉┉┉┉┉┉┉┉┉┉┉(010)
3.从创作结果来说┉┉┉┉┉┉┉┉┉┉┉┉┉┉┉┉┉┉┉┉┉┉┉┉┉┉(010)
4.艺术的技术形式┉┉┉┉┉┉┉┉┉┉┉┉┉┉┉┉┉┉┉┉┉┉┉┉┉┉(010)
(二).从名词角度来说┉┉┉┉┉┉┉┉┉┉┉┉┉┉┉┉┉┉┉┉┉┉┉┉┉┉(011)
1.从娱乐功能角度来说┉┉┉┉┉┉┉┉┉┉┉┉┉┉┉┉┉┉┉┉┉┉┉┉(011)
2.从教育功能角度来说┉┉┉┉┉┉┉┉┉┉┉┉┉┉┉┉┉┉┉┉┉┉┉(011)
3.从传播功能角度来说┉┉┉┉┉┉┉┉┉┉┉┉┉┉┉┉┉┉┉┉┉┉┉(012)
4.从消费功能角度来说┉┉┉┉┉┉┉┉┉┉┉┉┉┉┉┉┉┉┉┉┉┉┉(012)
(三).从形容词概念出发┉┉┉┉┉┉┉┉┉┉┉┉┉┉┉┉┉┉┉┉┉┉┉┉┉(012)
1.艺术品的空间形式┉┉┉┉┉┉┉┉┉┉┉┉┉┉┉┉┉┉┉┉┉┉┉┉┉(012)
1).艺术品的空间全型状态┉┉┉┉┉┉┉┉┉┉┉┉┉┉┉┉┉┉┉┉┉┉(012)
2).艺术品的空间结构状态┉┉┉┉┉┉┉┉┉┉┉┉┉┉┉┉┉┉┉┉┉┉(012)
3).艺术品的空间虚拟状态┉┉┉┉┉┉┉┉┉┉┉┉┉┉┉┉┉┉┉┉┉┉(013)
2.艺术品的时间形式┉┉┉┉┉┉┉┉┉┉┉┉┉┉┉┉┉┉┉┉┉┉┉┉┉(018)
1).艺术以时代为概念下的表象状态┉┉┉┉┉┉┉┉┉┉┉┉┉┉┉┉┉┉┉(018)
2).艺术品以时间为概念下的表象状态┉┉┉┉┉┉┉┉┉┉┉┉┉┉┉┉┉┉(019)
3).艺术品时空结合状态下的表象特征┉┉┉┉┉┉┉┉┉┉┉┉┉┉┉┉┉┉(019)
3.艺术品的材质形式┉┉┉┉┉┉┉┉┉┉┉┉┉┉┉┉┉┉┉┉┉┉┉┉┉(019)
4.艺术品的创作手法状态┉┉┉┉┉┉┉┉┉┉┉┉┉┉┉┉┉┉┉┉┉┉┉(019)
5.艺术品的思想状态┉┉┉┉┉┉┉┉┉┉┉┉┉┉┉┉┉┉┉┉┉┉┉┉┉(019)
1).艺术品的科技形式┉┉┉┉┉┉┉┉┉┉┉┉┉┉┉┉┉┉┉┉┉┉┉┉┉(019)
2).艺术品的表意形式┉┉┉┉┉┉┉┉┉┉┉┉┉┉┉┉┉┉┉┉┉┉┉┉┉(019)
3).艺术品的思潮形式┉┉┉┉┉┉┉┉┉┉┉┉┉┉┉┉┉┉┉┉┉┉┉┉┉(019)
6.艺术品的色彩状态┉┉┉┉┉┉┉┉┉┉┉┉┉┉┉┉┉┉┉┉┉┉┉┉┉(020)
1).单色系列┉┉┉┉┉┉┉┉┉┉┉┉┉┉┉┉┉┉┉┉┉┉┉┉┉┉┉┉┉(020)
2).彩色系列┉┉┉┉┉┉┉┉┉┉┉┉┉┉┉┉┉┉┉┉┉┉┉┉┉┉┉┉┉(020)
3).混色系列┉┉┉┉┉┉┉┉┉┉┉┉┉┉┉┉┉┉┉┉┉┉┉┉┉┉┉┉┉(020)
4).电光系列┉┉┉┉┉┉┉┉┉┉┉┉┉┉┉┉┉┉┉┉┉┉┉┉┉┉┉┉┉(020)
7.艺术品的传播形式┉┉┉┉┉┉┉┉┉┉┉┉┉┉┉┉┉┉┉┉┉┉┉┉┉(020)
1).艺术品在被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020)
2).艺术品的媒体形式┉┉┉┉┉┉┉┉┉┉┉┉┉┉┉┉┉┉┉┉┉┉┉┉┉(020)
8.艺术品的文化形式┉┉┉┉┉┉┉┉┉┉┉┉┉┉┉┉┉┉┉┉┉┉┉┉┉(020)
1).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020)
2).城镇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020)
3).国家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020)
4).洲际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020)
5).性别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020)
9.艺术品的博弈形式┉┉┉┉┉┉┉┉┉┉┉┉┉┉┉┉┉┉┉┉┉┉┉┉┉(021)
10.艺术品的生活形式┉┉┉┉┉┉┉┉┉┉┉┉┉┉┉┉┉┉┉┉┉┉┉┉(021)
1).生活的艺术餐饮形式┉┉┉┉┉┉┉┉┉┉┉┉┉┉┉┉┉┉┉┉┉┉┉┉(021)
2).生活的艺术娱乐形式┉┉┉┉┉┉┉┉┉┉┉┉┉┉┉┉┉┉┉┉┉┉┉┉(021)
3).生活的艺术其他形式┉┉┉┉┉┉┉┉┉┉┉┉┉┉┉┉┉┉┉┉┉┉┉┉(021)
11.艺术品的生命形式┉┉┉┉┉┉┉┉┉┉┉┉┉┉┉┉┉┉┉┉┉┉┉┉(021)
1).艺术品成长的艺术形式┉┉┉┉┉┉┉┉┉┉┉┉┉┉┉┉┉┉┉┉┉┉┉(021)
2).艺术品基因组合的生物形式┉┉┉┉┉┉┉┉┉┉┉┉┉┉┉┉┉┉┉┉┉(021)
艺术品的等级形式┉┉┉┉┉┉┉┉┉┉┉┉┉┉┉┉┉┉┉┉┉┉┉┉(021)
1).什么是宫廷艺术?┉┉┉┉┉┉┉┉┉┉┉┉┉┉┉┉┉┉┉┉┉┉┉┉(021)
2).什么是精品艺术?┉┉┉┉┉┉┉┉┉┉┉┉┉┉┉┉┉┉┉┉┉┉┉┉(022)
3).什么是民间艺术?┉┉┉┉┉┉┉┉┉┉┉┉┉┉┉┉┉┉┉┉┉┉┉┉(022)
13.艺术品的广告形式┉┉┉┉┉┉┉┉┉┉┉┉┉┉┉┉┉┉┉┉┉┉┉┉(022)
14.艺术品的表象特征┉┉┉┉┉┉┉┉┉┉┉┉┉┉┉┉┉┉┉┉┉┉┉┉(022)
(四).从介词角度解析┉┉┉┉┉┉┉┉┉┉┉┉┉┉┉┉┉┉┉┉┉┉┉┉┉┉(023)
1.艺术品的思想性┉┉┉┉┉┉┉┉┉┉┉┉┉┉┉┉┉┉┉┉┉┉┉┉┉┉(023)
2.艺术品的知识性┉┉┉┉┉┉┉┉┉┉┉┉┉┉┉┉┉┉┉┉┉┉┉┉┉┉(023)
3.艺术品的空间性┉┉┉┉┉┉┉┉┉┉┉┉┉┉┉┉┉┉┉┉┉┉┉┉┉┉(023)
4.艺术品的时间性┉┉┉┉┉┉┉┉┉┉┉┉┉┉┉┉┉┉┉┉┉┉┉┉┉┉(023)
5.艺术品的体裁性┉┉┉┉┉┉┉┉┉┉┉┉┉┉┉┉┉┉┉┉┉┉┉┉┉┉(024)
6.艺术品的工艺性┉┉┉┉┉┉┉┉┉┉┉┉┉┉┉┉┉┉┉┉┉┉┉┉┉┉(024)
7.艺术品的文化性┉┉┉┉┉┉┉┉┉┉┉┉┉┉┉┉┉┉┉┉┉┉┉┉┉┉(024)
8.艺术品的表象性┉┉┉┉┉┉┉┉┉┉┉┉┉┉┉┉┉┉┉┉┉┉┉┉┉┉(024)
9.艺术品的逻辑性┉┉┉┉┉┉┉┉┉┉┉┉┉┉┉┉┉┉┉┉┉┉┉┉┉┉(025)
10.艺术品的经济性┉┉┉┉┉┉┉┉┉┉┉┉┉┉┉┉┉┉┉┉┉┉┉┉┉(025)
11.艺术品的传播性┉┉┉┉┉┉┉┉┉┉┉┉┉┉┉┉┉┉┉┉┉┉┉┉┉(025)
12.艺术品的结构性┉┉┉┉┉┉┉┉┉┉┉┉┉┉┉┉┉┉┉┉┉┉┉┉┉(025)
13.艺术品的组织性┉┉┉┉┉┉┉┉┉┉┉┉┉┉┉┉┉┉┉┉┉┉┉┉┉(026)
14.艺术品的效应性┉┉┉┉┉┉┉┉┉┉┉┉┉┉┉┉┉┉┉┉┉┉┉┉┉(026)
15.艺术品的风格性┉┉┉┉┉┉┉┉┉┉┉┉┉┉┉┉┉┉┉┉┉┉┉┉┉(026)
16.艺术品的语境性┉┉┉┉┉┉┉┉┉┉┉┉┉┉┉┉┉┉┉┉┉┉┉┉┉(026)
五.艺术知识维度的发展也表现在其进化性┉┉┉┉┉┉┉┉┉┉┉┉┉┉┉┉┉┉(026)
(一).维度的空间属性┉┉┉┉┉┉┉┉┉┉┉┉┉┉┉┉┉┉┉┉┉┉┉┉┉┉(026)
(二).维度的时间属性┉┉┉┉┉┉┉┉┉┉┉┉┉┉┉┉┉┉┉┉┉┉┉┉┉┉(026)
(三).维度的能量属性┉┉┉┉┉┉┉┉┉┉┉┉┉┉┉┉┉┉┉┉┉┉┉┉┉┉(026)
(四).维度的思维属性┉┉┉┉┉┉┉┉┉┉┉┉┉┉┉┉┉┉┉┉┉┉┉┉┉┉(026)
(五).维度的其它属性┉┉┉┉┉┉┉┉┉┉┉┉┉┉┉┉┉┉┉┉┉┉┉┉┉┉(026)
(六).维度的组织属性┉┉┉┉┉┉┉┉┉┉┉┉┉┉┉┉┉┉┉┉┉┉┉┉┉┉(026)
1.第一维度┉┉┉┉┉┉┉┉┉┉┉┉┉┉┉┉┉┉┉┉┉┉┉┉┉┉┉┉┉(026)
2.第二维度┉┉┉┉┉┉┉┉┉┉┉┉┉┉┉┉┉┉┉┉┉┉┉┉┉┉┉┉┉(031)
3.第三维度┉┉┉┉┉┉┉┉┉┉┉┉┉┉┉┉┉┉┉┉┉┉┉┉┉┉┉┉┉(031)
4.第四维度┉┉┉┉┉┉┉┉┉┉┉┉┉┉┉┉┉┉┉┉┉┉┉┉┉┉┉┉┉(031)
5.第五维度┉┉┉┉┉┉┉┉┉┉┉┉┉┉┉┉┉┉┉┉┉┉┉┉┉┉┉┉┉(033)
6.第六维度┉┉┉┉┉┉┉┉┉┉┉┉┉┉┉┉┉┉┉┉┉┉┉┉┉┉┉┉┉(038)
7.第七维度┉┉┉┉┉┉┉┉┉┉┉┉┉┉┉┉┉┉┉┉┉┉┉┉┉┉┉┉┉(039)
8.第八维度┉┉┉┉┉┉┉┉┉┉┉┉┉┉┉┉┉┉┉┉┉┉┉┉┉┉┉┉┉(039)
9.第九维度┉┉┉┉┉┉┉┉┉┉┉┉┉┉┉┉┉┉┉┉┉┉┉┉┉┉┉┉┉(039)
10.第十维度┉┉┉┉┉┉┉┉┉┉┉┉┉┉┉┉┉┉┉┉┉┉┉┉┉┉┉┉(039)
11.第十一维度┉┉┉┉┉┉┉┉┉┉┉┉┉┉┉┉┉┉┉┉┉┉┉┉┉┉┉(039)
12.第十二维度┉┉┉┉┉┉┉┉┉┉┉┉┉┉┉┉┉┉┉┉┉┉┉┉┉┉┉(040)
13.第十三维度┉┉┉┉┉┉┉┉┉┉┉┉┉┉┉┉┉┉┉┉┉┉┉┉┉┉┉(040)
14.第十四维度┉┉┉┉┉┉┉┉┉┉┉┉┉┉┉┉┉┉┉┉┉┉┉┉┉┉┉(040)
15.第十五维度┉┉┉┉┉┉┉┉┉┉┉┉┉┉┉┉┉┉┉┉┉┉┉┉┉┉┉(040)
┉┉┉┉┉┉┉┉┉┉┉┉┉┉┉┉┉┉┉┉┉┉┉┉┉┉┉┉┉┉┉┉(042)
么&& 是&& 艺&& 术
作者:韩妙第
日期:日至日修订于日星期五
什&& 么&& 是&& 艺&& 术
作者:韩妙第
日期:日至日修订于2010年5月30日星期日
论文关键词:艺术、艺术品、艺术化、艺术性、艺术维度;
论文摘要:历史上关于“什么是艺术”词汇的概念的阐述估计不少于上万条,但是为何没有得到社会普遍的接受。这主要有二大原因,一,将“艺术”、“艺术品”、“艺术化”、“艺术性”这四个概念混淆,甚至串用,以致于不知“艺术”概念所以然;二,“美学”、“美术”、“艺术”三个词汇的概念阐述含糊,致使至今“美学”、“艺术”、“美术”三个词汇概念含糊,甚至混淆,致使“什么是艺术”成为了旷世难题;
那么,什么是艺术呢?现在,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旷世的难题。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个概念,那将贻误更多的艺术爱好者,以及艺术从业者。
什么是艺术?历史上的答案:
当代出版的由牛津大学和商务出版社主编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辞典》(1987年版)是这样对“art”进行解释的:
①美的事物的创造和表现;艺术,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儿童艺术、风景画艺术等。
②the fine arts;美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等。
③想象力及个人鉴赏比精确计算更为重要的事情;人文学科,如历史文学、教学演说等。
④诡计、诈术、巧计、策术、魔术、妖术。
从《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辞典》的解释中,显然未将“art”指向今天我们所理解的视觉艺术或造型艺术,而“the fine arts”(美术)则包括了绘画、雕刻、建筑、音乐、舞蹈等各个艺术门类。
2而英国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art”这一条目又是这样解释的:
  “用技术和想象力创造可与他人共享的审美对象、环境或经验。艺术一词亦可专指习惯以所使用的媒介或产品的形式来分类的各种表现方式中的一种,因此,我们对绘画、雕刻、电影、舞蹈及其它的许多审美表达方式皆称为艺术。”
3实际上在古代的西方,象木工、外科医生、烹饪术、建筑术均包含在艺术中,艺术的全部形式大约有400余种。这种对艺术的理解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关于艺术二字中的艺字,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中国古籍中“藝”等于“蓺”,意为种植之技。《说文解字》中说:“周时六藝,盖亦作蓺,儒者之于礼、乐、射、御、书、数,犹农者之树蓺也”。中国古籍中的“藝”又等于“术”(術),引伸为技术、技艺,这和西方“art”源于拉丁语的“ars”,泛指作学问和专司具有文化涵意的手艺工作很相近,此“艺术”表示一种可学的而非本能的技巧和特殊才能。
【002】改编自“美术”对艺术100年历史的误读与偏离——刘剑虹
1何谓六艺?
&六艺之说有二:
(1)六艺者:礼、乐、射、御、书、数也。《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2)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也是古代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是指:
“礼”包含政治、道德等内容;
“乐”包含音乐、舞蹈等内容;
“射”是射箭技术;
“御”是驾车;
“书”是指书法;
“数”是指算术。
(3)“艺”为“艺能”之意。即礼、乐、射、御、书、数。
礼包含政治、道德、爱国主义、行为习惯等内容;
乐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内容;
射是射箭技术的训;
御是驾驭战车的技术的培养;
书是识字教育;
数包含数学等自然科学技术及宗教技术的传授。
其萌芽在夏代已见端倪,经商代,至周而逐步完善。
“六艺”教育的特点是文、武并重,知能兼求和注意到年龄的差异及学科的程度而教育有所别。“六艺”中礼、乐、射、御,称为“大艺”,是贵族从政必具之术,在大学阶段要深入学习;
书与数称为“小艺”,是民生日用之所需,在小学阶段是必修课。
当时,庶民子弟只给予“小艺”的教育,唯贵族子弟始能受到“六艺”的完整教育,完成自“小艺”至“大艺”的系统过程。
“六艺”服务于阶级需要,但也反映了教育的普遍规律,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周礼.地官.保氏》:“保代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明史.选举志》:“生员专治一经,以礼、乐、射、御、书、数设科分教,务求实才,顽不率者黜之。”【003】摘自百度
&&&&& 百:比喻比喻很多。如:百家、百姓、百草、百货等。
&&&&& 术:道也,方法也,技艺也。
&&&&& 百术,各种方法或各种技艺之意。
&&&&&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留给我们后人很多的富贵财富,其中就包括各行各业中各种方法或各种技艺,
&&&&& 比如:律术、医术、养生术、奕术、算术、武术、剑术、马术、烹饪术、骑术、烹饪术,等等等等。
&&&&& 现在生活中,有许多涉及或使用“百术”一词的资料。
&&&&& 如:养生百术、百术丛书、百术大讲堂、梁漱溟先生也使用“百术之首”一词,等等等等。【004】摘自百度
3.汉字“艺术”术语的由来?
汉字“艺术”术语的由来:中国古时将贵族所需学习的技艺归纳为“六艺”,将芸芸众生掌握的各种技艺称之为“百术”。“艺术”就是将“六艺”中的“艺”字与“百术”中的“术”字组合而成。&
据说这是日本人在引进西方美术的时候确定“艺术”二字汉字原始出处的原始定位依据。这二字进而在汉字文化圈中渐成约定成俗的意思。
显然,对于艺术的广义认识,东方的涵盖面更广。当
显然东西方对艺术的观点都有其正确的一部分,也有不正确的一部分,这些不正确的部分也是引发艺术理论界不断纷争的源泉。
三.从汉字造字组成元素的结构寻求真理
“艺术”二字概念阐述是否可以采取如此方法?当然可以尝试。以下就是我对“艺术”二字概念用递归思维方式精细化解析的历程。事实上艺术不仅仅是技术,从词汇角度分析:
【005】摘自日期: 作者钱定平: 来源:文汇报
(二).艺术二字的概念精细化解析
1.艺字的阐述:
在古汉语中,一字具有多种解释。另外一种说法更为合适,“艺”字与易经的“易”字音相同,意相通,说明了“艺”字的内涵是变化的意思。
2.术字的阐述:
“术”是一种包含了劳动技能的方法,具有劳动的特征。
3.艺术二字结合的新概念:
所以,艺术两个字组合形成新的意义就是创造、产生、激发、诱发情感、趣味、欲望及其变化的任何包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技术。
4.艺术二字衍生的知识链:
“艺术化”、“艺术性”四个概念
“艺术化”、“艺术性”四个概念
艺术的创意性技术劳动带来的结果就是通过艺术品上的符号及其存在的方式以及艺术品上的符号所承载的思想性质引发观赏者思考、情感、欲望等心理的变化。所以,艺术和美学(情感学)是因果关系,艺术是因,是隐形的。美学是果,是表象的。
四.从艺术词汇链解析
“艺术化”、“艺术性”四个概念
1.从创作构思来说:
艺术创作构思包括题材的确定、思想、情感、知识符号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的设定,材质的选择、艺术品的展示,以及艺术品的传播对象和艺术品的形式。其主要模式为有意识创作、无意识创作、潜意识创作三种,当然还有不同模式复合的形式;
2.从创作流程来说:
艺术创作流程包括创作的工艺的设施、创作伙伴的协作、创作周期的安排,以及创作技术的实施和具体的创作技术的组合形式。
艺术行为发生的每一次的劳动技能富有探索性、复杂性和创新性,满足了人类求新求异的追求欲望,而艺术创作行为过程分为理性诉求和率性诉求二大类行为。这和单纯的劳动不一样,劳动的过程本身具有重复性和单调性,能够导致人类抵触和抗拒的心理。劳动的过程没有率性而为的行为,更多的是理性行为。
这是否说明艺术品和工艺品在这些功能上是一致的?当然有区别,艺术品和工艺品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制作艺术品的过程,前者每次制作是一次创意的劳动,而工艺品的每次制作是重复的劳动。而工业产品的数量则是成百上千,甚至是无限量的生产。
3.从创作结果来说:
这种技术行为每次产生的艺术品必须具有唯一性的特征,即上一次和本次以及本次和下一次产生的艺术品都不一样。当然允许有限的模仿,但是最高境界仍然是创新,所以每个艺术品的外表形象特征都不一样。
劳动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物质需求,艺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劳动,而艺术行为其目的和劳动有着本质区别,最大限度满足人类情感的宣泄和精神享受以及极限的价值实现。
4.创作的技术形式:
1).美术;2).丑术;3).方术;4).巫术;5).法术;6).魔术;7).妖术;8).幻术;9).马术;10).武术;11).战术;12).庸术;13).乏术;14).忍术;15).诈术16).骗术;17).球术;18).辩术;19).心术;20)柔术;21)媚术;22)医术等等......
无可置疑的是艺术品天然具有社会服务功能的功利,这种社会服务功能功利表现在人类的社会组织中起到娱乐功能、教育功能、传播功能、消费功能四大特征。
1.从娱乐功能角度来说:
艺术品的娱乐功能定位属于娱乐游戏文化的范畴,艺术家用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创造出的虚幻镜像,让他人通过对镜像中的语言和非语言的符号进行解读和理解来感觉艺术品所强调的虚幻镜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文化境界,从而使得人们在满足思想、情感、知识得到慰藉和升华的过程之中得到娱乐享受。
2.从教育功能角度来说:
艺术品的功能还承担着如何转化人类创造的科技知识、宗教思想、政治主张和个人追求。在历史上由于艺术为宗教和政治服务,使得艺术行为的本身演变为为政治人物的歌功颂德,为宗教思想的鸣锣开道进行着布道传教。自从文艺复兴后,艺术的教功能逐渐转而为人类的创新科技知识成果转化服务,为人类的个性觉醒和其思想诉求服务。尤其以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为代表,彰显了艺术如何为创新科学知识服务,向社会公众传播科技知识起到了催化和教育功能的经典案例。
3.从传播功能角度来说:
艺术品是人们用各种技术手段创造出能够进行情感、思想、知识、信息交流的一种文化形式。人们进行情感、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流不仅仅以语言为基础的,而且可以一些特定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甚至第六感觉预感符号,进行思想、情感、知识、信息的沟通、交流、传播。
4.从消费功能角度来说:
艺术品还有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商品性质,当然利用艺术的手段美化商品也是一种措施。并且在营销程序上结合艺术手段,推动市场物品的销售,即通过将艺术和广告结合,以艺术的感染力,传递利益的诉求,影响大众的消费行为、政治、宗教信仰和主张,甚至选择对国家的态度、接受教育的程度。广告艺术直接服务商品的市场营销行为,这种商品可能是具体的食品、奢侈品、甚至是一项政治制度选择、政治选举、游行、罢工、弹劾、结盟等等。
其次,艺术品、工艺品、工业产品之间的区别表现在艺术品是创意性劳动,每一次的结果是唯一的。而工艺品的每次创作是重复的劳动,每次结果是有限的。工业产品则是大规模无限生产的,其结果也是庞大的、甚至是无限的。
(三).从“艺术化”的形容词概念出发:
美学的技术性既然是艺术,同样也厘清了美术和丑术以及其他类别艺术之间的关系,同样顺理成章的理清了艺术的存在形式。
也就是艺术的存在形式,
例如:这个物品很艺术化。在这里,“艺术”被更多的理解为一种存在的形式。
1.艺术品的空间形式:在空间流域和时间领域中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1).艺术品的空间全型状态:艺术品表现主题存在的特征是以整体面貌而存在的;
(1).建筑艺术;(2).雕塑艺术;(3).绘画艺术;(4). 舞蹈艺术;(5).立体主义艺术;(6).超现实主义艺术;(7).沙雕艺术;(8).雪雕艺术;等等……
2).艺术品的空间结构状态:艺术品的各种审美符号在定格的视域内由于排列组合的变化使得其审美境界也随之形成新的价值特征;
(1).蒙太奇艺术;(2).抽象主义艺术;(3).折衷主义艺术;(4).构成主义艺术;(5).解构主义艺术;(6).装置艺术;(7).分形艺术;等等......
3).艺术品的空间虚拟状态:即艺术品的网络形式,主要以通信和网络空间、网络时间形态的特征存在,网民参与具体审美过程就是无序的耗散,瞬间聚集群起、瞬间全无踪影。语言和非语言形式具有多变性和主体性。
其思想特征更多的为呈现、分享和宣泄创作者即时的心理的感受和变化;
这种艺术的存在环境的特征是在网络时间和网络空间形态中存在,目前我们知道和了解并且参与的有如下几种;
(1).语言形式:手机短信艺术、网络微博艺术、网络博客艺术等等;
1).什么是短信艺术?
世界上第一条短信的诞生:1992年英国Vodafone公司通过PC向移动电话成功发送世界上第一条短信息。
所谓短信服务(SMS)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是一种图片和文字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储存和转寄的过程。
短信传播形式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单向传播形式;
文字仅限在70字到100字左右,图片仅限一张;
短信艺术就是利用艺术的手段创作出的短信信息即为短信艺术。具有传播迅疾、高效、即时等情绪感染和波动的特征。
短信发展的未来趋势[]彩信
  的英文名是MMS,它是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的缩写,意为,通常又称为彩信。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支持多媒体功能,能够传递功能全面的内容和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图像、声音、数据等各种多媒体格式的信息。   彩信在技术上实际并不是一种短信,而是在GPRS网络的支持下,以WAP无线应用协议为载体传送图片、声音和文字等信息。彩信业务可实现即时的手机端到端、手机终端到互联网或互联网到手机终端的多媒体信息传送。
&&[]动感短信
  “业务”是指一种在普通短信正文中用两个“*”包含一段文本标题的短信业务,用户在接收到带有本业务标识的短信之后,还能接收与该标题相对应的语音、彩铃、文本、图片等可作为附件的内容,相当于能携带附件的短信。用动感短信可以方便的帮您送音乐、祝福和笑话。文字加声音可以让短信内容更丰富,更精彩。
&[]移动短信
通过手机或发送和接收文本形式信息的业务。短信业务包括点对点短信、梦网短信等。另外,河北移动手机与全国小灵通客户互发短信现已开通!
短信业务可以分为基础短信业务和移动梦网短信业务:
1、基础短信业务
根据发送对象和客户是否处理漫游状态,基础短信业务可分为网内点对点短信、网间点对点短信、国际短信、短信国际漫游;
2、移动梦网短信业务
"移动梦网"短信业务是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移动向客户提供的基于移动梦网短信平台的数据应用服务总称。移动梦网短信业务由与中国移动签约的合作伙伴提供,目前已接入数百家内容提供商(简称SP),提供了数万种业务。
&[]常见短信分类
根据对象不同,时间不同,目的不同,短信分为以下几类:
1.节日祝贺祝福类:,,,,,,,,等。
2.重大事件:申奥成功,神州飞船,非典等。
3.表达思念等情感:和子女,,等。
4.商务交往:,洽谈,致谢等
5.娱乐等。
【006】摘自http://baike.baidu.com/view/9420.htm
2).网络微博艺术
最初的博客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生安德里森在美国国家超级计算机应用中心实习时开发出Mosaic,1993年发布了测试版。在为这种浏览器所建立的网站上,设有“何为新”(What’s New)页面,按周(每周以5个工作日计)介绍新出现的网站。这种编排方式给人们以启示。1994年,美国斯沃索莫学院学生霍尔推出其网志形式的个人主页。他注意收集黑社会信息,所建立的相关网页被认为是最早的博客网站原型之一。1996年,美国威廉与玛丽学院推出了以《大学中心》为题的作品。这出戏记录了学生们在大学期间的生活,形式是日记张贴。其结构与著名的网络剧《地点》相似,剧名则来自该学院的社交中心。组织者是该院专攻计算机科技的学生索贝尔。读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参与这出戏的演员们的生活,或者在开放性讨论区与他们交流意见。不过,这一作品被称为“赛伯戏剧”而非网志。在线日记的作者当然不限于学生。1996年,科幻作家吉布森在一次访谈中已经预见到专业网志可能出现。他说:“我想很快就会有人替您预先冲浪,并以此为生。”1997年,博客网站建设取得了明显的突破,这是与三个人的努力分不开的。第一个是Userland公司执行总裁、软件专家怀纳。他建立了脚本新闻网站,从4月1日开始以简介加链接的形式逐日发布消息。这一网站一直运行到今天。第二个是美国新墨西哥州的巴杰。他在当年12月建立了机器人智慧网站,并首次使用了“网络日志”(weblog)一词。在此之前,网志虽然已经具备按日期编排、广泛使用链接等形式要素,但其写法偏于客观记录或报导。巴杰改变了上述局面,将个性化因素注入了网志写作之中。第三个是美国密西根州霍兰市大学生马尔达。他建立了个人博客网站,为所有不想暴露身份的投稿者提供园地。1999年,网志被正式命名。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大概在4月或5月间,梅尔霍兹在其主页的工具条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宣布说自己决定将“网络日志”(weblog)发音为wee’-log,或者缩写为“网志”(blog)。此后,“网志”一词渐渐由名词变成动词,衍生出“写网志”(blogging)、博客(blogger)、博客界(blogsphere)与棒博客(bloglicious)等术语。1999年8月,由威廉斯等人创办的Pyra公司发布了以“博客”命名的免费软件(Blogger),为网志写作者提供了巨大方便。这家公司还建立了网站Blogger.com,为用户提供免费空间。该网站后来成为博客大本营,公司也因此跻身《财富》杂志所评选出的年度“最酷公司”(2002)。陆续问世的类似软件还有Big Blog Tool Diaryland、Greymatter、Manila等。1999年,卡雷特《万维网日志专页》率先列出23种已知的网志。这昭示着博客界社区意识的形成。2000年以来,博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估计已达百万之众。他们以自己所写的网志反映9·11等重大事件,彼此呼应,在欧、美形成声势。我国学者孙坚华很早就关注博客现象,自1998年以来发表了不少有关文章,《博客论》(2002)等流传颇广。2002年,“博客”被冠以中文名字。2002年8月,王俊秀、方兴东推出博客中国网站。&&&& 网志被认为是继E-mail、BBS与ICQ之后又一种重要的在线交流方式。作者将本来供自我交流用的日记转化为人际交流,有时不惮于暴露自己的隐私。1994年霍尔所推出的网志,内容就包括自己对吸毒、做爱等方面的体验。在我国,2003年木子美因性爱网志写作声名大噪。2004年竹影青瞳以推出裸照网志耸动视听,亦可为例。当然,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网志流行正在成为新闻媒体变革的契机。日,博客德拉吉抢在各种新闻媒体之前,将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绯闻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事件爆发之后,CNN、BBC等新闻媒体的网站因访问量过大而几乎瘫痪,此时博客网站成为传播新闻的主要渠道。2002年12月,博客迫使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洛特辞职。2003年,在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美国传统媒体的信誉受到质疑,博客则成为民众的重要信息来源。2003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推出了博客网站,这表明政治家也有意识地对网志加以利用。
自传型网志是自我表现的艺术。传统艺术中本来就有这一派,常见的形式有言志诗、自传体小说等。博客艺术秉承了上述传统而又有所创新,这种创新是以开掘网络媒体的潜能为前提的。目前已经出现了这一类型的音乐网志、摄影网志、视频网志。巴西圣保罗艺术家席尔瓦的《MP3日记》(2003)是音乐网志之一例。从日起,作者逐日为在线《MP3日记》制作并上载一个音轨。他对前人之作加以采样,重新混合,利用软件将声音变形。这一作品是对各种乐曲、音响的嬉戏。有些音轨很优雅,有些还不如说是噪声。摄影网志近年来陆续涌现。法国艺术家欧文思的《摄影日记项目》(2001)是收集了6万余张照片的实验日记,始作于20岁生日(日),计划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照片逐日说明其思想、感情、感觉与念头(实际上已经超过上述时限)。作者认为写作这样的私人日记并不意味着自恋,而且,使用摄影来显示情思,比起文字日记来更为直观易读。作者将上述日记制成光盘出售,网上可预览9%的照片。巴黎艺术家德拉比法也从日着手创作《艺术-网志》(2003),这是作为日记的艺术,由文本与照片组成。作者日复一日地记下思想的蓝图、在观念与思想之间跳跃。家用摄像机的普及使视频网志成为可能。早在日,挪威西南部卑尔根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兼任教职的迈尔斯就已推出《视频网志》(Vog),用摄像机记录自己的见闻。&&&& 与自传体网志不同,收集型网志在创作过程中更多地依靠群体的努力。例如,美国费城女艺术家西科的《游戏场》(2003)旨在探索作为交互性公共过程的舞蹈的观念。在这一网站上,用户可以通过网志对舞蹈创造过程发表评论。舞蹈创作过程是通过视频片断及文字说明呈现的。用户的评论作为反馈影响编舞,使舞蹈变成由公众为公众创造的作品。又如,英国女艺术家卡特洛《重新思考战争游戏激活》(2003)是参与性网络艺术项目,主要目的是创造用于“改变游戏”的在线游戏。它供三个人玩,玩家可以自订规则,以反映社会价值与结构、反映我们当前全球社会的迫切需要。玩家对游戏的评论被保存成为网志。艺术群体Ctrl.it创作的《我想要当网志之星》(2003)自称是关于未来的肥皂剧的日志。这一群体的成员用手机拍下各种照片,然后马上传送到网站数据库,以网志形式加以呈现。&&&& 变形型网志是将网志加以变形而产生的作品。典范便笺(typepad)网站为网民提供网络日志服务,让大家得以共享信息、出版作品。在它试运行期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艺术家克里丝蒂娜·雷以之为基础创作了《次元网志》(Metabetablog)。自日以来,作者将网站所收到的网志在即将发表之际予以取样,变文本为图象,使之定格,按日期安排。当网站正式投入运营之后,这些图象成了档案。她在2003年8月建立了博客艺术网站,以汇集她自己新近创作的基于网志的作品。其后,她欢迎人们将自己的类似作品提交给该网站,想将它办成博客艺术资源库。根据她的说明,“博客艺术网站将网志写作当成基于万维网的作品(网络艺术)的媒体。换言之,博客艺术网站不是关于艺术的网志,而是作为艺术的网志,在其中网志是作品的观念基础。”她所创作的《无声网志》以图象取代了网志通常所使用的文本。这些图象是细长的图象条,横着排列,高度相当于一行字,内容从视觉上暗示原文内容。在这一作品的初始阶段,作者将图象链接于典范便笺网站最近更新的网志。访客不能随机航行,只能随机点击图象,但每次点击都是一次新发现。类似的作品有挪威奥斯陆艺术家罗伯茨等人所创作的《网志停靠站》(Blogstop,2003)。这是一个基于网志的游戏,玩家将最新帖子上所发现的最后一个单词的首字母组成一个句子。作品将网志条目的序列性观念性地加以运用,使帖子彼此相连,为访客提供了不断扩展的文本地图。 &&&& 正如方兴东、胡泳所指出的:“现在,全世界每天传播的媒体内容,有一半是由6个大媒体巨头所控制,其利益驱动、意识形态以及传统的审查制度,使得这些经过严重加工处理的内容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人们的需求。……这种大教堂式的工业模式主导了整个媒体世界。如今,博客的崛起正在潜移默化地变革整个媒体界的经济学和社会学。”在艺术领域,博客也可能带来深刻的影响,尽管这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2).非语言形式:
A.网络互聊艺术;B.网络互动艺术;C.网络交互艺术;D.网络行为艺术;E.网络装置艺术;F.网络视频艺术;G.网络短频艺术;H.网络闪频艺术;I.网络游戏艺术;K.网络动漫艺术;等等......
A.网络互聊艺术:中国古代有个成语典故,说的就是“三人成虎”,说的就是由于参与的人具有共同的心理特征,使得信息在相互沟通时,逐渐衍变定型,形成了大家所认同的最终格局。今天的案例就是网络上的一个现象——大波妹妹王紫娇;
技术特征:在网络上提供一些基本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网民根据这些符号的属性演绎和逻辑系统化处理,最终形成符合大众心理和整个网络社会语境的审美体系,这个体系的行程是一个逐渐衍变稳定再衍变、最终定型,最总成型审美体系所想传达的意境符合的整个社会的大众心理预期的阐述。
B.网络互动艺术:就是网民咋网络上通过对特定的审美符号按照自己的臆想重新加工,产生了新的审美导向;
案例一:“一个馒头引起的血案”:原始题材: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无极》。
案例二:抢镜的松鼠;摄影作品;原始题材:“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在加拿大一个僻静的小岛上,布兰兹夫妇正打算留影纪念。他们想应该不会有人闯入镜头里,但却忽略了一只“爱抢风头”的小松鼠。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3日报道,这对夫妇当时正在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旅游,当他们来到该公园最大的湖泊——明尼旺卡胡——的时候,布兰兹夫人将相机设为自拍模式,并与丈夫摆好了姿势。而就在即将拍摄的那一刻,一只好奇的松鼠突然跳了进来,恰好占据了镜头的正中央。”
【008】摘自:日06:08&
技术特征:通过对原始题材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重新的逻辑系统化处理,形成一个新的审美体系,这个体系或许会对原有的审美体系所想传达的意境进行颠覆性的阐述。
C.网络交互艺术:就是将作品放在网络上向网民展示和与网民交流,随之该艺术品的原始审美符号所蕴含的思想和内涵不断漂移、衍变,形成了新的审美意境;
案例:朱明华的朋克涂鸦美学鉴赏和鉴赏指数。
技术特征:网民在与作者沟通与交流中对作者提供的作品原始题材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进行重新的逻辑系统化处理,形成一个有别于作者原始设定的审美体系,这个体系或许会对原有的审美体系所想传达的意境进行颠覆性的阐述。
2.艺术品的时间形式:时间的概念相对划分约定成俗,已经过去的时间称作过去时、正在进行的称作现在进行时,还未到来的称作将来时;艺术在时间上的划分也可借鉴如此方法。
1).艺术以时代为概念下的表象状态;
(1).古典艺术:
对于西方而言,在上一世纪十年代以前的所有艺术种类都可以划归到古典艺术领域;而对于中国及东亚地区而言,上一世纪的七十年代所有艺术都可以划归到古典艺术领域;
以写实主义、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等艺术形式为主要形式;
(2).现代艺术:
对于西方而言,在上一世纪十年代以后至六十年代的所有艺术种类都可以划归到现代艺术领域;而对于中国及东亚地区而言,上一世纪的三十年代至九十年代部分艺术品可以划归到现代艺术领域。
以印象派艺术、立体主义艺术、概念艺术、野兽派、摄影艺术(电影、电视艺术)等为主要形式;
(3).后现代艺术:而目前很多所谓后现代艺术,原则意义而言应该列入当代艺术范畴。
以波普艺术、摇滚艺术、涂鸦艺术、朋克艺术、装置艺术、交互艺术等为主要形式;
(4).当代艺术:
首先要解决什么是当代的概念?这个定义显然是将“当代”这个词汇概念定位在具有当代社会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六大要素领域内的一切成分。
其次,所以称作为当代,是因为作为一个时段的概念必须具有普世性,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也是源自于此。无论东西方,对于代的概念基本约定成俗,即以三十年或者四十年为基准。作为人类而言,一代人的年龄结构区别为三十年左右。当代艺术的“当代”概念部分采取了这个概念的年代作为标准。
另外,时间的概念相对划分在语法上也约定成俗,已经过去的时间称作过去时、正在进行的称作现在进行时,还未到来的称作将来时。艺术在时间上的划分也相应借鉴如此方法。
所以,当代艺术的概念广义而言,当时、当天、当月、当年,现阶段以及正在进行创作的艺术品都可以列入当代艺术范畴。更宽泛的范围,对西方而言,上一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的艺术作品部分可以划归当代艺术品领域。而对东亚地区而言,各自分别从七十年代至目前部分艺术品可以划归到当代艺术品领域,但是在此基础上的探讨显得毫无意义,说白了不够精准;
狭义而言,指的是广泛的存在于各个领域的,利用、整合具有当代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科技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思想价值六大要素的信息、科技、思潮以及相对应的,具有当时代科技特色、知识结构、思想范畴、文化特征、材质运用的技法才能叫做当代艺术。
如果按照上述说法,今天的通信和网络载体的艺术——手机短信艺术、网络互聊艺术、网络互动艺术、网络交互艺术、网络装置艺术、网络行为艺术、网络广告艺术、网络视频艺术、网络闪频艺术、网络短频艺术、网络游戏艺术、网络博客艺术、网络微博艺术以及利用全球化理论、反全球化理论,能源危机、生存危机,集权理论、反极权理论、普世价值论和多元化文化理论创作的艺术品等艺术形式是正在流行的的当代艺术;
(5).后当代艺术:借助目前正在孕育、构思的,借助于新的思想、新的科技、新的信息、新的人文关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技术手法所讲要创作的艺术品,被称之为后当代艺术品;
以基因艺术、生物艺术等为主要形式;
2).艺术品以时间为概念下的表象状态
(1).文学艺术;(2).音乐艺术;(3)诗歌艺术;(4).美声艺术;(5).女高音艺术;(6).男低音艺术;等等……
3).艺术品时空结合状态下的表象特征
(1).戏剧艺术;(2)皮影艺术; (3).电影艺术;(4).电视艺术;(5).综艺晚会艺术;(6).时装表演艺术;(7).多媒体艺术;等等......
3.艺术品的材质形式:
艺术品在创作时所选择的才是具有特殊的价值,这种价值使得艺术品的审美特征也随之变化;
(1).木雕艺术;(2).石雕艺术;(3).青铜艺术;(4).钢铁艺术;(5).篆刻艺术;(6).光绘艺术;(7).烟花艺术;(8).激光艺术;(9).喷泉艺术;(10).摄影艺术;(11).油画艺术;(12).水彩艺术;(13).版画艺术;(14).二胡艺术;等等......
4.艺术品的创作手法状态:具体到艺术品在形成之前的创作技法由于其不同类型,到来的审美感觉也不一样,这就使艺术品的风格随之而迥异;
(1).古典主义艺术;(2).巴洛克艺术;(3).洛可可艺术;(4).浪漫主义;(5).新古典主义艺术;(6).写实主义;(7).拼贴艺术;(8).照相写实主义;等等......
5.艺术品的思想状态:在创作之前的构思确实非常重要,这种构思的方式使得艺术品展示的思想和内容随之变幻,令人赏心悦目;
1).艺术品的科技形式;体现了当时代科技进步特征的艺术形式;
(1).立体主义艺术;(2).表现艺术;(3).新艺术运动艺术;(4).超现实主义艺术;(5).印象派艺术;(6).光亮主义艺术;(7).野兽派艺术;等等......
2).艺术品的表意形式:由于表达的意念不同也导致产生了新的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
(1).观念艺术;(2).朋克艺术;(3).涂鸦艺术;(4).纯粹主义艺术;(5).后现代主义艺术;等等......
3).艺术品的思潮形式:由于整个人文环境以及社会思想的重大变化产生了新的审美特征的艺术形式;
1)、唯美主义;2)浪漫主义;3).波普艺术;4).简约主义艺术;5).极简主义艺术;等等......
6.艺术品的色彩状态:对于艺术品的欣赏主要是从色彩领域进入,获取艺术欣赏特征感觉的艺术形式;
1).单色系列:由单一色彩的不同色阶形成的视觉效应的艺术形式;
1).黑白艺术;2).光亮主义艺术;3).马赛克艺术;等等......
2).彩色系列:由不同色彩组合形成特征美学境界的彩色视觉艺术形式;
1).印象派; 2).超级印象派艺术;3)黑色印象派;等等......
3).混色系列:由不同色相的色彩和同一色彩的不同色阶组合搭配,形成的视觉效应的艺术形式;
(1).点彩派艺术;(2).野兽派艺术等等......
4).电光系列:
(1).灯光艺术;(2).激光艺术;(3).LED艺术;等等......
7.艺术品的传播形式:在欣赏和传播过程中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在互动,甚至形成了连续的交流行为的艺术行为;
1).艺术品在被传播过程中的表现形式;
(1).概念艺术;(2).交互艺术;等等......
2).艺术品的媒体形式:将艺术品定格为媒体形式,同时也在展示其承载的思想和精神内容的方式;
(1).人体艺术;(2).波普艺术;(3).行为艺术;等等......
8.艺术品的文化形式:存在于各个地域的民族艺术、国家艺术形式;
1).民族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1).水书艺术;2).东巴文艺术;3).伊斯兰书法艺术;等等……
2).城镇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1).波士顿街舞艺术;2).纽约绕舌艺术;3).昆山昆曲艺术;等等……
3).国家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1).中国画艺术;2).中国书法艺术;3).日本浮世绘艺术;等等……
4).洲际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1).东亚书法艺术;2).欧洲油画艺术;3).非洲木雕艺术;等等……
5).性别文化特征的艺术形式:
1).女书艺术;2).女性建筑艺术;3).女性化妆艺术;4).女性服饰艺术等等……
9.艺术品的博弈形式:这种艺术品的形式是通过不同的力量和思想进行较量产生特殊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品;
1).军事艺术;2).政治艺术;3).弈棋艺术;4).象棋艺术;5).搏击艺术;6).射击艺术;7).击剑艺术;8).谈判艺术;9).演讲艺术;10).主持艺术;11).领导艺术;12).沟通艺术;等等......
10.艺术品的生活形式:所谓生活的艺术化,指的是在生活之中如何更有艺术特征的价值;
1).生活的艺术餐饮形式:这种艺术的欣赏方式是在通过饮食活动中产生的艺术形式;
1).烹饪艺术;2).茶道艺术;3).品酒艺术;4)咖啡艺术;5)鸡尾酒艺术;6)中餐艺术;7)食疗艺术;等等......
2).生活的艺术娱乐形式:这种艺术的欣赏方式是在通过对具体的表演形式欣赏时产生的愉悦和快乐以及惊喜的艺术形式;
1).杂技艺术;2).马戏艺术;3).魔术艺术;等等......
3).生活的艺术其他形式:这种艺术的欣赏方式是在通过具体的生活过程中对于环境和出行以及自身装饰的艺术形式;
1).沐浴艺术;2).驾车艺术;3).标本艺术;4).插花艺术;5).时装艺术等等......
11.艺术品的生命形式:这种艺术的审美对象具有生命特征,它不是静止的,是每时每刻都在表现出生长迹象的艺术品,但是这种生长过程都是在人类设定的范围内;
1).艺术品成长的艺术形式;
1).盆景艺术;2).水族艺术;3).金鱼艺术;4).园林艺术;等等......
2).艺术品基因组合的生物形式:又称生物艺术,在上海主要有李山先生和张平杰先生创作,应该说是观念前卫,其技术手段主要由不同生命体之间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类似老鼠身上长耳朵、鲤鱼身上长着蝴蝶的翅膀等等现象;
注:我个人意见认为暂且不能归类为生物艺术,因为基因组合是一个技术手段,将它上升到艺术境界具体还要看新生物的艺术化程度如何。所以列出来是因为以后的发展完全有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形式,只是目前的创作人员的生物艺术的创作境界还是没有达到艺术水准。如果一定要命名,“基因艺术”词汇可能更合适。
12.艺术品的等级形式:
艺术品的等级通常分为三类:宫廷艺术、精品艺术和民间艺术。
1) .宫廷艺术;
宫廷艺术品就是在宫廷这个小社会中使用的各种艺术化的生活用品以及装饰用品和器具及建筑。
宫廷艺术品是精品艺术中的精粹杰作和代表,无论是书法、绘画,还是音乐、戏曲,还有各种生活器具、装饰用品以及生活环境及建筑用品莫不如此。
宫廷艺术品更代表了当时艺术创作的最高水平。
宫廷艺术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考究、精致、绝练;
(2).制作成本高昂;
(3).制作时间亢长;
(4).数量孤少;
(5).材质昂贵甚至稀罕;
(6).外观:华丽、复杂、奢侈;
(7).记录齐全:流传有序,宫廷艺术品历史印迹明显,一般都有档案或著录,难以仿制,容易辨伪;
(8).文化价值高:许多宫廷艺术品与重大历史事件或著名历史人物有关联,负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9).功能:装饰性和实用性兼备,但是装饰性更多;
2) .精品艺术;
精品艺术与宫廷艺术的区别在于宫廷艺术的流传范围更广些,而且是受整个社会上流社会高端阶层所推崇的各种艺术品。
&&& 在旧社会,精品艺术事实上等于贵族艺术。精品艺术与民间艺术品之间的区别在与精品艺术有着四大特征:
(1).艺术品创作工艺的精致性和成熟性;
(2).制作工时及成本的高昂性;
(3).艺术品使用材质的稀罕性和贵重性;
(4).艺术品表现的思想具有前瞻性、普世性和恒久性;
3) .民间艺术;
&民间艺术是针对学院派艺术、文人艺术的概念提出来的。
&广义上说,民间艺术是劳动者为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审美需求而创造的艺术,包括了民间工艺美术、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和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
&狭义上说,民间艺术指的是民间造型艺术,包括了民间美术和工艺美术各种表现形式。
&“民间艺术”是艺术领域中的一项分类,冠以“民间”字样,显然是要与所谓的“宫廷艺术”与“贵族艺术”等有所区隔。不过“民间艺术”的领域很宽广,而且也不乏很多“绝活”,象皮影、剪纸、编织、绣花、狮子舞等等,都是很著名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文化的瑰宝。【009】摘自百度
13.艺术品的广告形式:
什么是广告艺术?
即通过将艺术和广告结合,以艺术的感染力,传递利益的诉求,影响大众的消费行为、政治、宗教信仰和主张,甚至选择对国家的态度、接受教育的程度。广告艺术直接服务商品的市场营销行为,这种商品可能是具体的食品、奢侈品、甚至是一项政治制度选择、政治选举、游行、罢工、弹劾、结盟等等。
(1).广告艺术的形式特征
(2).广告艺术的美学特征
(3).广告艺术的价值特征
(4).广告艺术的思想特征
14.艺术品的表象特征:指的是艺术品被观众熟悉、认知、感知的美学精神和思想其显性和隐性特征及符号;
1).显性美学;2).隐性美学;3).生态美学;
1).显性美学;艺术品的美学显性特征,指的是艺术品被外界熟悉感知的美学精神和特征。
2).隐性美学:艺术品的美学隐性特征,指的是艺术品不被外界熟悉感知的美学特征,但是需要通过辩证手法和推理演绎出艺术品中蕴含的美学精神和特征。
3).生态美学:这种艺术特征表现在对于生存环境的关怀和实践,并且由于其指导思想强调的是生态性,所以它对人类环境的破坏实在有限的可控范围内,以至于这种艺术品的自然存在时效和在人类思想意识之中的记忆相对长久;
上述艺术的形式本身就包含有几种艺术形式,甚至更多,从本文的介绍来说,主要从期限性的特征着手介绍。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四).从介词角度解析:
逻辑性又称理论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艺术品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艺术品所承载的思想内涵。它是作为对艺术品被认识着的思维及其结构以及起作用的规律的分析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抽象概念,以抽象、判断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作为思维的基本过程,从而揭露审美元素符号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审美元素部分可以运用科学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进行判断和推理,部分依赖经验和显性、感性的资料进行判断和推理。
审美元素必须依附部分人的部分知识结构,以实际经验为依据形成概念,以映像和表象为基础,在对显性元素依赖的前提下进行判断和推理。如工人、农民运用生产经验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多属于这种类型。经验型的思维由于常常局限于狭隘的经验,因而其抽象水平较低。
五.艺术知识维度的发展也表现了其进化性
人类对于知识的积累主要呈现维度性的累积和发展,这一点在艺术的创作上也表现一致,从早期的结绳记事到现在的网络艺术,无不印证这一过程。
就我们所知道的艺术创作的维度性而言,目前共有十九个维度,而且今后将获得更多的发展。
(一).维度的空间属性:长、宽、高;
(二).维度的时间属性:初始、过程、结束;
(三).维度的能量属性:季节、引力、磁力、核聚变、;
(四).维度的思维属性:信仰、理解力、表现力;
(五).维度的其它属性:色彩、文化、语言;
(六).维度的组织属性:拓扑、全息、系统;
(一).第一维度
1.结绳记事形式:
人类最早的记事方式之一是结绳记事形式,通过这种简单有效的记事方式,人类将经验和文化传承、传播。这个时代的鲜明文化特征被后人命名为绳文时代。
【010】http://jsjyqw.bokee.com/viewdiary..html
即物件记事阶段,其形式有实物记事、结绳记事等。在中国古籍文献中,就有较多关于结绳记事的记载,如《周易·系辞下传》中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等等。
结绳记事是文字发明前,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用以记事。
上古无文字,结绳以记事。《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孔颖达疏:"结绳者,郑康成注云,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义或然也。"晋葛洪《抱朴子.钧世》:"若舟车之代步涉,文墨之改结绳,诸后作而善于前事。"后以指上古时代。
例如:奇普(Quipu或khipu)是古代印加人的一种结绳记事的方法,用来计数或者记录历史。它是由许多颜色的绳结编成的。这种结绳记事方法已经失传,目前还没有人能够了解其全部含义。
结绳记事(计数):原始社会创始的以绳结形式反映客观经济活动及其数量关系的记录方式。结绳记事(计数)是被原始先民广泛使用的记录方式之一。文献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易·系辞下》)。
虽然目前末发现原始先民遗留下的结绳实物,但原始社会绘画遗存中的网纹图、陶器上的绳纹和陶制网坠等实物均提示出先民结网是当时渔猎的主要条件,因此,结绳记事(计数)作为当时的记录方式具有客观基础的。
其结绳方法,据古书记载为:“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之多少,随物众寡”(《易九家言》),即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民族学资料表明,近现代有些少数民族仍在采用结绳的方式来记录客观活动。  到了今日,已没有人再用这种方法来记事,然而,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些大大小小的结则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
【011】摘自
【012】图片来自于:
2.契刻记事
另一有效的记事方式是刻木记事,如同结绳记事一样,简单有效。在古代中国,刻木记事最后演变为琮的这种玉器。因为玉器可以保持更长久的时间,而被刻的木杆由于本身的质地容易腐烂,所以不能持久的保持原形,以至于后人对先祖的原意产生误读和误解。
【013】摘自此图片来自于:
【014】摘自此图片来自于:
契刻的目的主要是用来记录数目。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清楚的说明契就是刻,契刻的目的是帮助记忆数目。因为人们订立契约关系时,数目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争端的因素。于是,人们就用契刻的方法,将数目用一定的线条作符号,刻在竹片或木片上,作为双方的“契约”。这就是古时的“契”。后来人们把契从中间分开,分作两半,双方各执一半,以二者吻合为凭。关于古代契刻的情况,《列子·说符》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宋国人,在路上拾到一个别人遗失的契”,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来,并偷偷地数契上刻的齿数,以为这些齿代表的钱数不少,非常高兴,情不自禁地对邻居说:“我很快就要发财了。”这段故事说明古代的契上刻得是数目,主要用来作债务的凭证。图3-1是在甘肃省西宁县周家寨出土的仰韶期遗址的骨契图形。
&周家寨出土的骨契图形
【016】http://www.ningwai.net/documents/student/2006/grade1/wangchaohua&luchaonan/yuanshiwenzi.htm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图形
结绳记事,契刻记事,以及其它类似的记事方法,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皆有之。中国一直到宋朝以后,南方仍有用结绳记事的。南美洲的秘鲁,尤其著名。有的民族,利用绳子的颜色和结法,还可以精确地记下一些事情来。图3-2是秘鲁印加人用的结绳记事的图形。
作为原始的记事方法的结绳记事,不论它用一根绳子打结,还是用多根绳子横竖交叉,归根结底,它只是一种表示和记录数字或方位的一些简单的概念,是一种表意形式。可以把它看成是文字产生前的一个孕育阶段,但它不能演变成文字,更不是文字的产生。因为它只能帮助人们记忆某些事情,而不能进行思想交流,不具备语言交流和记录的属性。因此,结绳记事不可能发展为文字。【017】摘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Html
算盘也是契刻形式的一种进化演变。
3.一维艺术的代表作品:
王羲之的书法作品
【018】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425871.shtml
说起书法,不能不说王羲之;说起王羲之,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
〈兰亭集序〉真本
(二).第二维度
二维艺术的代表作:下图:清明河上图。中国北宋时期,平面二维,没有焦点(或到处是焦点)。作者:张择端
【019】摘自www.nipic.Com/pangu
(三).第三维度
三维艺术的代表作:
下图:最后的晚餐。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作品,三维,有一个焦点。
【020】摘自百度
(四).第四维度
苏州五维源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唐剑先生提出能量作为第五维度确实很有价值,作为人类七大艺术之首建筑首先就是要满足人类生存、生活的需要,为了应对大自然的各种能量维持平衡,维护建筑。
因为中国的地理特征是冬天有西伯利亚寒流和蒙古高原寒流,而在夏季则有太平洋暖流,雨水丰沛。
古代中国的哲人发现能量的存在以及如何利用和规避的方案,这就是中国古代建筑里最重要的学说之一风水学的缘由。显然能量作为维度其溯源应该是风水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和理论依据。但是按照程序而言它比西方发明的时间维度更早,而且早在三千年前中国的周朝考工记就提出了此类理论,其核心理念就是坐北朝南、背山抱水,依山傍水、顺势而为等建筑住宅的方法和要素。所以,第四维度应该是能量维。
四维艺术的代表作:明十三陵建筑;
&&&& 举世闻名的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县境内的燕山山麓&。据京城约五十公里,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帝王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世系表)。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长陵&&&&&&&&&&&&&&&&&& 定陵&&&&&&&&&&&&&&&&&& 昭陵
有人要问,明朝十六帝,为什么叫十三陵呢?这要追述一下明朝的历史。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终。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分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 十三陵是一个天然具有规格的山区,其山属太行余脉,西通居庸,北通黄花镇,南向昌平州,不仅是陵寝之屏障,实乃京师之北屏。太行山起泽州,蜿蜒绵亘北走千百里山脉不断,至居庸关,万峰矗立回翔盘曲而东,拔地而起为天寿山(原名黄土山)。山崇高正大,雄伟宽弘,主势强力。明末清出著名学者顾炎武曾写诗描述这里的优胜形势:“群山自南来,势,若蛟龙翔;东趾踞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指黄花镇),前面临神京;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①;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这一优美的自然景观被封建统治者视为风水宝地。
&&& 明十三陵,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陵又自成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墓规格大同小异。每座陵墓分别建于一座山前。陵与陵之间少至半公里,多至八公里。除思陵偏在西南一隅外,其余均成扇面形分列于长陵左右(见图&)。这种依山建陵的布局也曾受到外国专家的赞赏,如英国著名史家李约瑟说:皇陵在中国建筑形制上是一个重大的成就它整个图案的内容也许就是整个建筑部分与风景艺术相结合的最伟大的例子。他评价十三陵是“最大的杰作”。他的体验是“在门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山谷的景色,在有机的平面上沉思其庄严的景象,其间所有的建筑,都和风景融汇在一起,一种人民的智慧由建筑师和建筑者的技巧很好地表达出来。”英国城市规划家爱德蒙 培根也高度评价了明十三陵的艺术成就,他认为“建筑上最宏伟的关于‘动’的例子就是明代皇帝的陵墓。”他指出:依山而建的陵墓建筑群的布局“它们的气势是多么壮丽,整个山谷之内的体积都利用来作为纪念死去的君王。”他们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明陵建筑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从而高度赞赏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 十三陵从建成到现在已有四、五百年了,是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而且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十三陵作为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与陵区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一处风景优美文化内涵深刻的旅游胜地。
【021】摘自http://www.51yala.com/html/4-1.Html
从十三陵的风水布局来看,确实是帝王陵墓中的之作。风水术是中国古代关于建筑环境、建筑方位的选择和处理方法的一种专门学术,它是古代建筑营造经验和哲学、美学研究成果的反映。十三陵所处的地形是北、东、西三面环山,南面开敞,山间泉溪汇于陵前河道后,向东南奔泻而去。陵前6公里处神道两侧有两座小山,东为“龙山”,西为“虎山”,符合东青龙、西白虎的四灵方位格局。用风水理论来衡量,天寿山山势延绵,“龙脉”旺盛,陵墓南面而立,背后主峰耸峙,左右“护砂(山)”环抱,向南远处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开阔。陵墓的“明 堂”(基址)平坦宽广,山上草木丰茂,地脉富有“生气”,无疑是一处天造地设的帝陵吉壤。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五).第五维度
既然人类已经发现了四维空间,那么第五维度呢?如果有,第五维度在哪里?
记得2000年的时候笔者看到画家严力的“窗景”系列作品,他以窗景画面来表现多年生活在各种大都市的经验,譬如上海、北京、纽约、香港。有些是现今的,有些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此系列选择人们喜欢站在窗前思考或幻想的习惯,从记忆中提取窗景方面的画面,不管幻想还是思考,都是与现实状态以及个人经历相关的。严力相信众多的都市人都有这种站立于窗前或窗外的经验,窗框里外的景物变化正是都市生活的历史反映,而窗框也是心理景观的画框,悬挂在都市人的心中。
在人类早期文明的各项重要发明里,门窗是其中之一,它能隔绝不同的空间,集中我们的视线。显示我们的领域,财富。今天的我们所有建筑外观有海量的窗口组成,窗口已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元素。
同时,我有接触到一位朋友,全球化基金会主席孙放先生,在那个仲夏夜的晚上他与我大谈特谈全球化理论与网络社会的价值。彼时的我还不会用电脑,但是我被他激发的三天未睡觉,既然有了网络社会,当然就有网络空间和网络时间,由此我推演出网络空间与网络时间的概念标准。在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媒体报道说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网民国家,网民总人口达到2.2亿。这些人为什么被称为网民?网民(互联网网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对网民的定义为:平均每周使用互联网至少1小时的中国公民。那个互联网是如何被人类接触的呢?这就离不开这个叫电脑的家伙了,电脑的形式是怎么回事呢?它有一个主机与一个显示器组成,而显示器则向我们展示了所有数码信息的图像化过程。这个显示器就是一个窗口,这里面的风景无限,海量的信息。所以讲了这些看似毫不关联的事,是因为2002年的时候我就得出五维空间的理论依据。网络就是第五维度,电脑显示器的窗口就是第五维度的横截面。
作为全球最早关注“窗口”的艺术家——严力先生,同样亦是一位探索性的艺术家,是世界上可能是最早的对第五维度空间探索的艺术家之一。
1.五维艺术的代表作:窗景系列
来源:“信息革命,500个显示屏”。摄影师路易斯·普斯霍约斯(Louis Psihoyos)
拍摄制作于2005年。
【023】严力,对话,油画 ,40x72cm,1980年第二届参展作品
【024】摘自严力,盼望春天,布面油画,56x57cm,1979年
事实上信息作为第五维度的概念早在三千年前就得到运用
2.例如:中国明朝建筑北京城就是第五维度巅峰实践的实证。
《明宫城图》。图中右下方穿官服者为故宫设计者蒯祥。
【025】摘自http://ls.nje.cn/qixia/WYK/new_page_29.htm
为了与上天对话,历来中国的皇帝都将都城的建筑与上天形成呼应,以完成所谓君权神授的核心理念和思想,所有都城的宏观、中观、微观建筑都被赋予特定的信息符号。
3.中国古建“天人合一”建筑观
【026】http://www.aaart.com.cn/cn/theory  14:26:41 来源: 作者:佚名
虽然天人合一”四字成语出现较晚,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却由来已久。在影响建筑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是根本性的。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苍茫太空的敬畏同,夏商以后,“天”被认为是有意志、有人格的最高主宰。对这种主宰的崇拜就构架起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就是西周以后,人们强调天与人的关系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一种观点。
  中国古代的先哲以朴素的系统观念观察整个宇宙, 《庄子?齐物论》云:“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是庄子“天人合一”的基本思想。《乐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礼者天地之序。”即认为整个宇宙天地处于“流而不息,含同而化”的状态之中。意思是宇宙之气永远处于整齐、和谐、有序的运化之中,这与庄子所谓“通天下之气”是一个意思。《周易大传?文言传》有云“夫天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为,后天而而奉天时。”这种承天命、顺天意的心理更是被统治者利用,他们将作为统治人民的合法基础。《周易》又有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的原则。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
  《老子章句》曰:“天道与人道间,天人相通,精气相贯”。老子《道德经》又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明了人与自然的共同根源。古代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就是说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可以互相交流,和谐共生。这也反映在古代的建筑中。比如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中国古建筑的点也是体现在它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上,它所展现的是“自然与精神的统一”,本文所探讨的“天人合一”建筑观,也正是基于这一基本涵义作为出发点。
  “干阑文化”是古代中国南方建筑文化的主体,是南方干阑式建筑与源于北方穴居的高台式建筑融合时期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代表。它是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向来注重与自然的高度协同,尊重自然,体现“天人合一”的境界。在艺术性格上特别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的追求。在选材上,木材给人以含蓄、深沉的天然之美,它集轻巧、坚韧、易于加工为一身,恰恰与古代中国人相切合,因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首选材料。加之,建筑始终是为人服务的,古代中国地在物博资源丰富,因此,选择木材也有其必然性。
  中国古建筑在建筑类型上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宫殿、宗庙、公府、馆榭、地下宫室、离宫、坛、祠、警鼓台、舞台、观景楼阁等。它们的种类和使用功能虽不相同,但始终流露着“天人合一”的思想。这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建筑镶嵌在自然中,仿佛是自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中国古建筑注重与自然高度协同的观念,表现在城市、村镇、宫殿、陵墓的选址和布局命名上,都力图体现天人合一的追求。
  城市的建设:
  伍子胥设计建造吴都阖闾城,在《吴越春秋》中记载:“子胥乃使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筑大城,周回四十七里。陆八门,以象天八门;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陵门三。不开东面者,欲以绝越明也。立阊门者,以象天门通阊阖风也。立蛇门者,以象地户也。”隋大兴城建造时,宇文恺不仅有斟酌地势,将太极宫置于乾位,且又以承天、朱雀等命名。汉之长安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明清北京城的建设就是按照天上的星相来建造的,紫禁城正对这紫薇星,建筑与环境得到融合和渗透。
  村落的建设:
  村是聚落的一种形态,古人注重追求人和自然关系的和谐。安徽歙县棠樾村为一个典型的例子。棠樾选址,符合风水所谓“枕山、环水、面屏”的原则。它以富亭山为屏,面临沃野,源自黄山的丰乐河由西而东穿流而过,周围树木茂盛。棠樾族谱有诗云:“遥想棠阴清昼永“(《玉篇》“楚谓两树交阴之下曰樾”这正是这个村落名字的由来,又“此处山川之胜,原田之宽,足以立子孙百世之业”。这正是陶渊明所描写的世外桃源。棠樾人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当中,仿佛自己就是当中的一分子。这种利用自然,尊重自然注重风水的做法,正是古人天人合一建筑观的体现。
  宫殿的建设:
  在宫殿的当中,最为有名的便是故宫,故宫又称为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星垣。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上的星宿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指太微垣、紫微垣和天市垣。紫微垣是中垣,又称紫微宫、紫宫。它在北斗星的东北方。“太平天子当中坐,清慎官员四海分”,古人认为那是天帝居住的地方。封建帝王以天帝之子自居,他办理朝政与日常居住的地方也就成了天下的中心。又因皇宫是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最高级别的“禁区”,便有紫禁城的“禁”字来强调皇宫的无比尊严。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味着天地的意思。其东西两侧的日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日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
  紫禁城的建设,把古代建筑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
  陵墓的建设:
  古代帝王陵墓中有采用天宫、天象、星宿图的情况,意在“天人合一”、“魂归北斗”的效果。已发掘的河南洛阳与南阳的汉墓中都画有天象图,它们都显示着窥天通天、与天同构的目标。明孝陵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1999年3月,考古人员发布一个惊世的发现:明孝陵布局呈“北斗星”图。“勺头”为绕梅花山而环行的导引神道部分,“勺柄”为正北方向直线排列的陵寝建筑部分,“勺头”、“勺柄”上的“七星”依次为四方城、神道望柱、棂星门、金水桥、文武坊门、享殿、宝城。
  中国古建筑始终是“天人合一”与“礼法、宗法制度”的联合体现。“天人合一”追求自然,“礼法、宗法制度”注重等级制和规矩,看似矛盾,但反映在建筑上,两者并没有截然分开。如“宫殿”、“陵墓”等建筑形制是礼制建筑,但它们在布局上追求的还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二者并不矛盾。
  总的说来,“天人合一”建筑观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心思想,是古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和自然观的深刻体现。
(六)第六维度
六维艺术的代表作:【027】图片摘自百度毕加索贴吧
以蒙太奇的编辑手法串联起各种审美元素,呈现出六维空间的特征。六维空间及节点成为相对的审美系统。
但是,时间作为第六维度的陈述有些简单,因为时间的三个维度已经探索出来了。
时间的三个维度特征分别为初始、过程、结束三个状态,在英语的语法里表现为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三个状态;
在美学的表象上反映为耗散美学、蜕变美学、混沌美学;
应该说这是艺术史上的一个分水岭,《格尔尼卡》标志了人类从此进入了六维空间,时间的三个维度作为新的维度成功的展示在世人的面前。
下图:毕加索作品。格尔尼卡——现代派艺术,六维空间,三个时间维度及焦点成为相对。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爱因斯坦和毕加索来说,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给人类带来了时空观的变革,从此时间、空间变成了“相对之物”。1907年,毕加索完成了代表作《亚威农少女》,这幅画完全颠覆西方绘画的透视观念,少女的五官、肢体都发生了扭曲变形,从不同视角看到的形象出现在了同一幅画面上。直至1937年,创造性的完成《格尔尼卡》,《格尔尼卡》与传统上任何战争题材的油画创作手法的区别在于非常之大,也看到毕加索将格尔尼卡的这场战争表达的手法除了一种是剪贴技法,另外一种是蒙太奇手法,即通过蒙太奇手法,以时间作为新的维度轴线,将希特勒德国的侵略格尔尼卡小镇的行为从其开始到结束造成的破坏场面整个过程记录在画上。
(七)第七维度
第七维度,就在眼前!!!
由于时间维度的特殊性,历来都将其理解为线性和单维。但是从时间的轴向仔细的观察和解构,就会发现时间的维度同样呈现为三度性。
即时间会膨胀和收缩,这个膨胀和收缩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之中我们同样感受到。
例如:北半球夏天的白天比冬天的白天长,这就是由于熵的因素,时间在膨胀和收缩。
这种膨胀和收缩就是时间的混沌性。
(八)第八维度
第八维度,同样也在眼前!!!
在地球的磁场引力下,光线会弯曲,如果这样定论的话可能太简单。但是弯曲性就是第八维度?时间的蜕变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理所当然。
(九).第九维度
第九维度,一直在左右我们!!!
这个维度就是我们的思想,人类如果没有思想,则与我们地球上的动物有何区别。如果这不是第九维度,那么,什么是第九维度?
(十).第十维度
第十维度,一直在就在我们身边,这就是语言,语言又是声音,包括音乐、诗歌、文学电影、电视等等等在其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十一).第十一维度
第十一维度,作为印象派始祖莫奈、塞尚等艺术家发现了色彩的独特功能,并由此进入了色彩领域进行深入的探索,这为今后的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其贡献的价值上一直被我们所忽视。所以色彩作为一个维度当之无愧。
(十二).第十二维度
第十二维度:文化,作为一个维度始终被我们在使用,但又始终被我们所忽视。
什么是文化?说白了文化就是一种格式。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人类进入了从未有过的时代,文化的多元化以及全球化的侵略性。在音乐上,建筑上、雕塑上等等各种物品上我们都能看到各种文化的烙印;
【028】摘自黄浦区旅游——黄浦江夜景图片;
(十三).第十三维度
第十三维度:将不同维度杂交集合的概念可以定义为新的维度;
以中国的龙为例:龙是由鹰爪、鹿角、猪鼻、牛头属于四个不同的视觉形态集合组成,即将不同的形态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新的视觉;
(十四).第十四维度
第十四维度:既即具有简约性特征,能够涵盖审美主体全部信息的的形态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也应该被视作一个维度;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例:国旗的全息性通过色彩、五星表达了中国的符号;
(十五).第十五维度
第十五维度:作为一个维度,它的表现特征是一个系统性的特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色彩系统、造型系统、文化系统、宗教系统等级系统、门第系统、性别系统等等;
注:本人的所有文章知识产权均已在上海版权局进行知识产权注册登记,欢迎各大出版社和杂志刊登,所有刊登发稿事宜请与上海薛廷尧律师事务所联系。
或者与本人直接联系,谢谢!
摘引目录:
【001】摘自网易&&&&&&&&&&&&&&&&&&&&&&&&&&&&&&&&&&&&&&&&&&&&&&&&&&&&&&&&&&&&&&&&& 第(001)页
【002】改编自“美术”对艺术100年历史的误读与偏离——刘剑虹&&&&&&&&&&&&&&&&&&&&& 第(006)页
【003】摘自百度&&&&&&&&&&&&&&&&&&&&&&&&&&&&&&&&&&&&&&&&&&&&&&&&&&&&&&&&&&&&&&&&& 第(008)页
【004】摘自百度&&&&&&&&&&&&&&&&&&&&&&&&&&&&&&&&&&&&&&&&&&&&&&&&&&&&&&&&&&&&&&&&& 第(008)页
【005】摘自日期: 作者钱定平: 来源:文汇报&&&&&&&&&&&&&&&&&&&&&&&&&&& 第(010)页
【006】摘自&&&&&&&&&&&&&&&&&&&& &&&&&&&&&&&& 第(014)页
【007】作者:黄鸣奋http://tieba.baidu.com/f?kz=&&&&&&&&&&&&&&&&&&&&&&&&& 第(016)页
【008】摘自:日06:08& &&&&&&&&&&&&&&&&&&&&&&&&&&&&&&& 第(017)页
【009】摘自百度&&&&&&&&&&&&&&&&&&&&&&&&&&&&&&&&&&&& &&&&&&&&&&&&&&&&&&&&&&&&&&&& 第(022)页
【010】&&&&&&&&&&&&&&&&&&&&&&&&&& 第(027)页
【011】摘自&&&&&&&&&&&&&&&&&&&&&& 第(027)页
【012】图片来自于: &&&&&&&&&&&&&&&&&&&&&&&&&&&&&&&&&&&&&&&&&&&&&&&&&&&&&&&&&&&&&&&&&&&&& 第(028)页
【013】摘自此图片来自于: &&&&&&&&&&&&&&&&&&&&&&&&&&&&&&&&&&&&&&&&&&&&&&&&&&&&&&&&&&&&&&&&&&&&&&&&& 第(029)页
【014】摘自此图片来自于: &&&&&&&&&&&&&&&&&&&& 第(029)页
【015】第(029)页
【016】http://www.ningwai.net/documents/student/2006/grade1/wangchaohua&luchaonan/yuanshiwenzi.htm 秘鲁印加人结绳记事图形&&&&&&&&&&&&&&&&&&&&&&&&&&&&&&&&&&&&&&&&&&&&&&&&&&&&&&&&&& 第(030)页
【017】摘自&&&&&&&&&&&&&&&&&&&&&&& 第(030)页
【018】&&&&&&&&&&&&& 第(030)页
【019】摘自&&&&&&&&&&&&&&&&&&&&&&&&&&&&&&&&&&&&&&&&&&&&&&&&&& 第(031)页
【020】摘自百度&&&&&&&&&&&&&&&&&&&&&&&&&&&&&&&&&&&&&&&&&&&&&&&&&&&&&&&&&&&&&&&&& 第(031)页
【021】摘自&&&&&&&&&&&&&&&&&&&&&& 第(033)页
【022】摘自来源:“信息革命,500个显示屏”。摄影师路易斯·普斯霍约斯(Louis Psihoyos)
拍摄制作于2005年。&&&&&&&&&&&&&&&&&&&&&&&&&&&&&&&&&&&&&&&&&&&&&&&&&&&&&&&&&&&&&& 第(034)页
【023】严力,对话,油画 ,40x72cm,1980年第二届参展作品&&&&&&&&&&&&&&&&&&&&&&&&& 第(034)页
【024】摘自严力,盼望春天,布面油画,56x57cm,1979年&&&&&&&&&&&&&&&&&&&&&&&&&&&& 第(035)页
【025】摘自&&&&&&&&&&&&&&&&&&&&&&&&&&& 第(036)页
【026】http://www.aaart.com.cn/cn/theory  14:26:41 来源: 作者:佚名&&&& 第(036)页
【027】图片摘自百度毕加索贴吧&&&&&&&&&&&&&&&&&&&&&&&&&&&&&&&&&&&&&&&&&&&&&&&&&&&& 第(038)页
【028】摘自黄浦区旅游——黄浦江夜景图片;&&&&&&&&&&&&&&&&&&&&&&&&&&&&&&&&&&&&&&&& 第(040)页
欢迎加入当代艺术联谊会群聊
欢迎加入黄花梨家具收藏联盟群聊
欢迎加入美学原理群聊
欢迎加入地标建筑学群聊
美学及艺术理论的知识产权服务:上海薛廷尧律师事务所;
美学及艺术理论的经营单位:上海驿光传播有限公司;
艺术理论开创者:韩妙第;
欢迎各大院校、画廊及艺术机构合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文学 顽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