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的A7R2,插苹果数据线插头电路图口是不是感觉有点松

Sony 与 Voigtlander 之歌:A7R2 非典型使用报告丨数字尾巴
器材日新月异,很容易让人迷失在无止尽的追求当中。但如人饮水,只有适合自己的器材,才是最好的器材。能拍的景与人何其多,但又有多少真的对自己有意义?寻找自己最想要的,最适合的,拍出对自己来说最有意义的片子,才是我玩机的目的。
闲话不多说,先上主题图。此文旨在分享鄙人在过去半年间 A7R2 的一些使用感受,以及为各位看官提供下这个机子在各种环境下的大致表现作为参考,同时也表达一下我对 VM40 1.4 Classic 这个手动头的喜爱之情,妄图种种草,看有么有跟我一样中毒的同志。毕竟,不能只有我一个人遭毒害不是么?我也更想看看这枚精品在更强大的摄影手手中,如何焕发出更加炫目的光彩。另外因为本人手头器材有限(qiong),镜头仅有 VM40 1.4 以及 fe 28/2,所以也就不具备客观综合评测 A7R2 的条件。只能说,容各位顺着我的小小偏好,管中窥豹一番。
在玩机的过程中,我养成了一个小习惯:每换一部机子,就尽力在还对它有热情的时候作文一篇纪录下。一方面因为自己从他人此类分享文中受益匪浅,所以希望自己能以同样的方式回报其他有需要的机友;另一方面,也方便将来自己回首玩机历史。上一篇在尾巴的文章已经是一年前关于 RX1R 的记录文章。&RX1R&作为一部优秀的随身机,成功地把我从佳能党转化为忠诚的 Sony 信徒。但是毕竟自己玩手动头之心不死,就趁着 RX1R2 即将上市之际把&RX1R&顺利出手,左拼右凑,毫不犹豫下单 A7R2.
事实也证明此举的准确。A7R2&作为大法当前便携微单的旗舰,各方面强大的指标已无需我多言。我也不是专家,聊不出一个相机的参数,谈不出一个镜头有多少片镜片。不谈数据,我个人最直接的感受是:便捷可靠!体现在其强大的宽容度及 ISO 判断&色温的准确性。在专业技能不强的本人手里,尚且能够做到辅助我随手一拍即可获得基本准确的曝光(色彩模式默认普通),甚至能在大部分情况下满足我的基本色调审美,直接输出 Jpg 成品。日常生活工作繁忙的情况下,它就像一个可靠的摄影小助手帮助我省却许多麻烦。毫不夸张地说,自从有了它,我的后期就变成仅仅是拉拉曲线,锐化一下的事了。当然,色调这个事情见仁见智,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
操作方面,A7R2&比 RX1R&自然是细化了不少,但是依然非常友好,用过大法系统的朋友基本可以无缝转换。调整后的快门位置舒服了许多,再也没有别扭的感觉。对我而言比较可惜的倒是那套取景系统。作为四眼族,我基本上 99% 的时间都是使用屏幕构图拍摄。取景器在我手里,成了摆设。
肩部的 C1,C2自定义按键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需求设置,操作简便。我则是因为用手动头,设置为放大对焦区域以及切换对焦模式。功能旋钮则常年在 M 与 A 档之间切换。
手柄设计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人的持握需求,不用再像 RX 那样购置手柄了,可以让像我这样的装逼星人省下一笔费用。可惜的是机身此处依旧只能插一张 SD 卡。可怕的千万级像素状态下,一张精细程度 Jpg 可达 20-40 多 M,一张 Raw 更是达到 60 多m……让储存卡容量以及我可怜的 Pro 硬盘很是捉急。
跟其他大法机型一样,可以通过 USB 接口边用边冲电,但是,还是不如备多几块电池实际吧。这次大法还算是比较有良心,随机配2块原装电池,基本可以满足正常拍摄下一天的用量。如果用量更大,可以再选购一块备用。
关于机身镜头的搭配,我觉得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几个好基友坐到一块,人手一台&A7R2&或者 A7,怎样拍出与他们不同的片子?这个时候就要靠这颗小小的眼睛的不同了。我在入手机身的同时,毫不犹豫地选择搭配了 VM40 1.4 Classic。自从在一篇种草文里被其毒害,就一直认定它将会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挂机主力头,并对其他现代味浓厚的 fe 口头视而不见。日后因为使用场景的切换,不得不入手了 28/2 则是后话了。毕竟,头无万能嘛不是。
作为福伦达颇具特色的一个手动头,在极其细小的体积之内最大光圈达到了 1.4,锐度喜人,色彩浓郁,更重要的是,价格亲民!同志们呐,2000 左右就能获得传说中的德味吖,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
菊花全开以及最小状态如上。镀膜更是有一种幽幽的氛围感,份量感十足的全金属构造,骚气的指柄,让人不明觉厉的数字刻度,这一切都让人爱不释手。唯一的遗憾是对焦阻尼略大于蔡司手动头系列,需要慢慢煲开。没事的时候我会把它从机身取下,捏在手中来回拨弄,甚是喜爱。
简单来说,2K 大洋,能够满足你关于德头的一切幻想,舍他其谁?更不用提它那个性十足的焦外特性。关于它的成像特点,稍后样片阶段再做举例。
本来,这么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 40mm 焦段即可满足我个人绝大部分的摄影场景,别无他求。但是在手动拍了几次我家那个来如风去无影的熊孩子之后……我默默下单选购了大法最便宜的自动 fe 头 28/2. 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任性(qiong)。毕竟还是希望偶尔体验一下大法引以为傲的对焦系统的。
关于这个头,没什么好说的:)可怜的&A7R2&自动对焦系统,被我常年挂机手动头而自废武功,总得让它活动活动筋骨。用来拍小孩,还是需要有自动追焦什么的方便一些。但是广角焦段拍人像真是不容易,远了人小,近了变形,几乎没法救。正默默盘算着什么时候把它挂咸鱼上,存点儿资金换成 55 1.8,希望标头的使用率能够相对更高一些。
借机让一直在当背景的 Travelor 护照本出场一下。之前买的标准本因为体积等原因一直吃灰,换成体积更适宜的护照本之后,顿时成了离不开的随身用品。其实这事跟镜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纵使镜头本身多么高端,表现多么出色,不适合自己的,始终也只是一个漂亮的摆设而已。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陆续玩过 6D,5D3,RX1R 以及各种焦段镜头之后,我很高兴地找到了(目前)最适合自己的镜头。
下面开始看看这个黄金搭配的实际表现吧。VM 作为 M 口头,用在大法上自然是需要转接的。在购置之初为了提高其可靠性,我便一起入了同厂的近摄环,提高其实用性。现在购置的话,实际上更推荐搭配天工自动对焦环。我有基友亲测十分好用。等宽裕一些我估计也会入手该神器,届时再开箱。
这些图是刚拿到手之后的直出试用图,机内默认设置,精细 Jpg 压缩,光圈全开 1.4,后期只稍微锐化了一下。可以看到高光部分有一定的炫光问题,看起来肉肉的,收几档光圈即可解决。但是,咱不就是冲着 1.4 光圈来的么?收小就没有意义了!请让我继续这么任性下去,它的焦外充满特色,算是辨识度比较高的一个头吧。焦内锐度不辱福伦达之名,非常喜人。出片色调浓郁,暗部略有偏蓝调(跟 Sony 大法 CMOS 的色彩偏好估计也有关系)。在这种色调的配合之下,日常小品图 Jpg 直出不再是问题,加上勉强算是标准焦段的视角,人像,扫街,小品出片都比较舒服。
人像的拍摄方面,自然是从老婆孩子开始。毕竟,她们才是我学习,爱好摄影的原始动力。其他的所有一切,都是练手。只有拍摄她们以及其他家里人,才让我真正感觉按下的快门有所意味。呃,没错,我就是这么一枚奇葩,买个对焦系统作为卖点之一的微单,上个不文不武的 40mm 手动头拍人像……这一切都是因为情怀(qiong)啊!
(下文图片若无特殊说明,则均由 VM40 1.4 拍摄)
借助&A7R2&强大的暗部找回能力,以及峰值对焦辅助,虽然累点,对人像摆拍来说手动对焦压力也可以被降低到能够接受的程度。上图在拍摄的时候算侧逆光,脸部光基本靠后期强拉以及双曲线涂抹,皮肤颜色及噪点表现依旧可圈可点。一个人拍摄的时候无法补光也不怕。(当然……能有办法补光效果更好更轻松)
纯逆光状态下直接召回,可以通过 RGB 曲线轻松拉亮并调节成小清新的感觉……不得不说真是深得我意。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对焦手感,运动状态下抓拍也不算大问题。
大光圈特写也可以借由焦外营造一种奇妙的氛围,焦内中心画质喜人,油润质感令人满意。逆光高光之下会有一些紫边,但是比起原来的佳能 50 1.4,真是好不要太多。
大法 CMOS 强大的宽容度,让后期强拉逆光暗部,强制小清新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事情。这也就是上文提及的,可靠便捷性能。还有什么比这样更令人放心呢?只管按下快门就好,其他的,大法帮你撑腰(其实就是懒)。
咳,为了避免该贴成为晒妻贴……下面开始换其他妹子的。这部分由镜头 fe 28/2 拍摄,各位可以自行体会下区别。
因为没钱上闪光灯的缘故,绝大部分的时候我都只能依靠机子的宽容度在后期的时候做手脚。
通过压高光,提暗部,降白场,拉黑场的手法让 RAW 呈现高动态的灰色效果召回大量细节,之后 PS 时再调整对比度将立体感恢复过来。这段时间非常着迷这种手法进行拍摄及后期。
28/2 虽然是 fe 口最为便宜的一枚,质感也比较糟糕。但是它对畸变以及炫光的控制依旧十分出色,分辨率也是很高。对拍摄一些需要强调环境的人像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
(为啥老拍人家蹲着?呵呵……妹子就爱蹲我有啥办法……)从出片可以明显感觉到 fe 口镜头的特点:准确而直白。时间久了反而让我这种情怀党觉得缺乏情趣……我想这就是为啥一直对 fe 头爱不起来的原因吧。
对于标准焦段施展不开的场景,一枚自动广角头所起到的补充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毕竟,除了场景问题,一直拧来拧去对焦,小手手也是会累的啊囧。
同样的场景,换成 VM 之后口味就不太一样了:
另外,其实我对于大法的对焦系统还是相对比较陌生的。使用手动头,可以去掉这部分陌生的干扰,更好地把心思放在拍摄构图上。(说穿还是因为懒)
对焦,放大修正误差,构图,按下快门。其他的事情,可以后期再思考。慢慢地,拍照变成了一件更加快乐的事情。这不就是好器材所应该做到的?为主分忧,不管是重口味:
还是小清新:
都能辅助你达到所想,并提供一条捷径快速直达。加上它小巧的体积所带来的便携性,夫复何求?
希望若干年之后回首,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能让自己想起手握&A7R2+VM40 的兴奋与感动。就如同当初握着 RX1R&一般。终究,它会被新的机子所取代,VM40 也有可能成为记忆深处一闪而过的模糊印象。但,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人与人是如此,人与机与镜,亦如此。我们追寻按下快门的结果,也不忘留下这份记忆的载体,这么玩法,才算不辜负了它们背后的独特匠心。希望自己的技艺能够在繁忙的生活夹缝中随着快门次数逐渐增长,不忘初心,方能如品茶般越品越得其滋味。与诸君共勉。
快给朋友分享吧!
请先登录再评论...移动硬盘数据线插口有点松动,请问有没有问题?_百度知道
移动硬盘数据线插口有点松动,请问有没有问题?
4MM左右..长期使用会不会出问题.4MM左右,外壳上那个数据线插口有一丁点松动.但是不影响使用,只是在插的时候看得到那个插口会退进去一点点0我刚买的移动硬盘.拨线的时候又会拉出来0
我有更好的答案
  时间久了,移动硬盘可能会出问题。原因如下:  1、焊接存在虚接,重新焊接一下。  2、接口的问题,更换一个。  3、硬盘盒与盘体的问题,加固一下。  4、数据线问题,更换一条试试。  5、除数据线外的松动,在没出保之前自己不要随意动,拿到销售商或厂商处让他们给处理一下。
安防电子工程师
那说明硬盘的主体和硬盘盒发生了相对位移为什么不呢?应该去找售后,这样硬盘盒本应起到的减震作用就会大打折扣,建议你去找售后加固一下,如果怕麻烦,自己搞一下也可以,都比较怕强烈震动。既然是插口会移动,起码让他给你加固一下。因为我们用的都是机械硬盘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移动硬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主题:请问大家有升级a7r2固件4.0得吗?据说升级后对焦容易出问题?
泡网分: 0.014
注册: 2015年08月
请问有升级a7r2固件4.0得吗?据说升级后对焦容易出问题?有关注得吗?谢谢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675&&回帖:8 &&
泡网分: 26.987
帖子: 6161
注册: 2006年09月
我也是今天升级到4.0版本。
目前没发现问题。
貌似菜单有点变化。
泡网分: 0.014
注册: 2015年08月
感谢大家开始升级啦
泡网分: 1.133
帖子: 1119
注册: 2015年08月
haojie0998 发表于
从有7r2这个机器之日起,光圈小于9,相位对焦就无效了,又不是到了固件4才这样的。提醒一下,没什么不好。楼主说到对焦。很多人忽视了这个8
泡网分: 0.643
注册: 2009年02月
tzhouxp 发表于
这个升级有很长时间了。用下来没有问题。很多人对焦出现问题其实是光圈大于9了。相位对焦不起作用了。包括拉风箱也是这个原因从有7r2这个机器之日起,光圈小于9,相位对焦就无效了,又不是到了固件4才这样的。
泡网分: 5.371
帖子: 3298
注册: 2017年02月
没问题。。静态图像精准,数毛。
本帖由安卓客户端发布
泡网分: 1.133
帖子: 1119
注册: 2015年08月
这个升级有很长时间了。用下来没有问题。很多人对焦出现问题其实是光圈大于9了。相位对焦不起作用了。包括拉风箱也是这个原因
泡网分: 28.213
精华: 1帖子: 4097
注册: 2005年08月
升级吧,没啥问题,包括转接。
泡网分: 0.206
注册: 2011年12月
目前没发现,能具体说下什么情况下回出现吗?我可以测试下。
本帖由IOS客户端发布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闪充是数据线还是插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