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式80年代电影放映机老式有没有电视清楚

[看稀奇]各类老式电影放映机 带你找寻历史足迹(图)_网易新闻
[看稀奇]各类老式电影放映机 带你找寻历史足迹(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的经典五四型电影放映机。记者 程钰婷 摄  一种中国独有的窄胶片电影,是1965年经文化部审定批准的影片规格,是为偏僻的农村、山区、边远地区、海岛及其他交通不便地区的人民看电影而专门设计的片型。 记者 程钰婷 摄
  华龙网9月30日15时28分讯(记者 程钰婷) 今天,重庆科技馆电影科技艺术展上,展出的各式电影放映机引得市民驻足围观。
  在如今这个电影反映技术相当发达的年代,市民们面对这些“古董”无不感叹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微博报料方式:网友可登录新浪微博或者华龙微博“@华龙网原创新闻”提供新闻线索)
  1979年拍摄的《瞧这一家子》,播放影片的放映机就是这种我国最早一代的长江牌老式胶片放映机。 记者 程钰婷 摄
外形神似外星人的电影放映机,让你神游奇异空间。记者 程钰婷 摄
  作者:程钰婷
本文来源:华龙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7年收藏22部老放映机 最大愿望办老式电影放映机展_藏趣逸闻_新浪收藏_新浪网
7年收藏22部老放映机 最大愿望办老式电影放映机展
  华商报延安讯(记者 贺秋平)说起摆在自家客厅的一部部老式电影放映机,今年38岁的甘泉人吕鹏就滔滔不绝。2007年至今,吕鹏已收藏了来自6个不同厂家的22部放映机。他说,放映机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各个时代的放映机收集齐全办个展览。
  一开始只是为了装饰客厅
  8月8日,在甘泉县啤酒厂小区吕鹏的家中,小小的客厅里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机器。吕鹏是甘泉县道镇人,目前是延安一采油厂的职工。“2007年,我花2000元从一个相识的老放映员手里,买了一台南京电影机械厂生产的长江牌16mm电影放映机,放在客厅当装饰。”后来看到来家里串门的很多人都对放映机充满好奇,吕鹏就萌生了搞收藏的想法。
  “我托朋友和熟人四处打听,看哪里有放映员,哪些放映员手上还留着放映机。搜集的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上世纪70年代的放映员现在都六七十岁了,很多人都把放映机当废品处理了。”吕鹏说。
  今年61岁的高世平曾是甘泉县道镇的一名放映员。“1976年我当上电影放映员,一直到2000年。”高世平说,当年每周下乡放电影,都很受欢迎,现在放映机都快被人们遗忘了。吕鹏收藏放映机,难能可贵。
  放映机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
  目前,吕鹏家中收藏的22部放映机,生产日期从上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其中最贵的是一部35mm放映机,收藏时花了3万多元。吕鹏说,2012年,他从甘泉一个老放映员处收藏了一台8.75mm老式放映机。“当时对方告诉我,周恩来总理1973年回延安时,看到延安文化事业落后,回北京后就向延安支援了一批电影放映机,这就是其中一台。”吕鹏说,这部放映机自己像宝贝一样收藏着。
  妻子开始很不理解吕鹏的行为。“那么多机器放在家里一点都不美观,还不如放些花花草草。”妻子说,看到丈夫多年来一直坚持藏,现在她也开始支持丈夫的爱好。吕鹏目前收藏的放映机大部分都可以正常播放。吕鹏说,“小时候只要镇上一放电影,男女老少都会早早吃过饭,去排队占座位。”放映机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将各个时代的老式电影放映机收集齐全办个展览,让更多人了解电影以及电影放映机的发展历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就冲这放映机,来看老电影”
老电影在安慧南区又涨粉丝了!文/片本报记者段学虎魏菲
日  来源:黄三角早报
  一位退伍老军人,看着放映机就感到亲切。
  27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电影回放巡演”活动来到东城街道安宁社区安慧南区,带去的老电影《济南战役》再次博得了不少小区居民的喜爱。31日,老电影巡放活动将走进安慧西区,播放经典胶片电影《闪闪的红星》,与小区居民一起回顾经典。  老胶片老电影老军人忆起峥嵘岁月  27日晚,在安宁社区安慧南区的广场上,一群居民围坐在广场中央,共同观看了胶片老电影《济南战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放映机、胶片抗日影片送到社区居民家门口,这样的形式这样的内容,让不少居民充满了好奇和喜悦。  带着4岁女儿在广场观看影片的王先生就对胶片电影充满了热爱。“小时候我们去村头看电影,就爱在地上捡报废了的胶片。”王先生介绍说,自己小时候去村头看老电影,放映员偶尔会剪掉部分损坏的胶片,这个时候他就会和小伙伴跑去捡起老胶片装在兜里。“我们会用胶片做东西玩,比如拿胶片贴满灯罩。”回忆起小时候的事儿王先生笑得很开心,“还会透过胶片去看天,就像现在透过相机镜头的感觉。”  小区一位退伍老军人对放映机非常感兴趣,“我以前在部队就是负责放电影的,那个时候我们用的是35毫米的南京产的机器。”老先生抚摸着放映机,感动地说,“别看这机器复杂、原理难学,其实要只学操作,还是很简单的。”不少观众表示,“就冲这个机子来的。”“我们小区也有别的放电影的,但都不如这个好!还是这个有意思。”老先生一边跟邻居聊着天,一边对放映机赞不绝口。老电影新观众年轻人也喜欢看  在安慧南区的观影队伍中,除了上了年纪的观众,还有不少年轻人。在东营区工作的小王告诉记者,他个人非常喜欢那个年代的影片,“那时的电影给我温暖干净的感觉,用光简单,镜头多是近景特写,配音也特别宏亮。”王先生说,“那种单纯而执著的情感表达,深深的感染着当年幼小的我。即便如今长大了看出其中的许多情节略显幼稚,但还是很喜欢看这类老电影。”之前已经在网络上重温过《济南战役》的李女士说,“济南战役的胜利,为全国的战略决战谱写了一首响亮的前奏曲,是一部非常有意义的影片。”李女士边给儿子讲解剧情边说,“不过通过这种形式看还是头一次。”  31日晚7点,老电影巡放活动将在安慧西区播放胶片老电影《闪闪的红星》,带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放映机、胶片抗日影片,让居民在家门口欣赏原汁原味的老电影,在光影中回顾这部非常具有时代感的经典红色电影。影片讲述了1931年,7岁的潘冬子在父母的影响下拥有坚定的信仰,在闪闪红星的照耀下,积极参加对敌斗争,有力地配合了游击队攻打姚湾镇的军事行动,最终潘冬子戴上闪闪的红星,加入了红军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据了解,此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老电影回放巡演”活动由东营市文广新局主办,黄三角早报承办,东营市老电影收藏爱好者负责放映。从7月份起,为东营城区多个社区居民带来百部影片,带领大家在光影中回顾英勇军民浴血奋战的峥嵘岁月。经过前期的巡回放映,老电影巡放也拥有了大批粉丝,每天都跟着放映队一起去小区观看。市民也可以拨打本报热线电话进行查询。每晚7:00,我们不见不散。查询影片放映小区及片名可拨打影片专线:或。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黄三角早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黄三角早报多媒体数字版
按日期查阅看老式放映机走进电影历史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 
  昨天,绍兴电影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正在布置一台老式电影放映机。这是一台1960年5月由哈尔滨电影机械厂生产的5501型放映机,早已不再使用。据了解,绍兴电影博物馆本月底将正式开馆,现正在紧张筹备中。
  记者看到,整个博物馆分为挂满老电影海报的海报区、展出了绍兴早期放映场所的戏单等历史资料的橱柜展区、陈列几十部放映机的会展区。淡出视线的老式电影放映机(1/16)
图片购买热线:010-
日,湖北省宜昌当阳市淯溪民俗博物馆内展示的老式电影放映机。&&&&皮影戏、拉洋片、无声电影、有声电影、数字电影……随着时代变更,电影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日,在湖北省宜昌当阳市淯溪民俗博物馆,如今收纳的100多件老式电影放映机及其设备,成为在中国电影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见证品。
&&&&这些放映机曾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播放露天电影开始使用。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和电影院的兴起,露天电影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舞台,老式电影放映机也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电影放映机、电影胶片,以及放映喇叭、发电机等,这些电影老物件,都承载着一代人的观影记忆。而今,随着数字电影技术的日益成熟,胶片电影逐渐淡出银幕,那些16毫米老式放映机也从市场上悄然退出,胶片放映机的时代已从观众视线中淡出。
&&&&据悉,1888年,法国人爱米尔o雷诺发明了“光学影戏机”,人们开始可以在幕布上看到几分钟的活动影戏。1896年中国人在上海首次播放电影“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上映……中国电影有100多年光辉历史,曾生产出大量优秀影片,也曾多次获得国际电影大奖,年中《白毛女》《英雄虎胆》《永不消逝的电波》等都获得过国际奖项。到20世纪80年代初,《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荣登国际影坛。}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式电影放映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