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汁的净含量500毫升有多少3.5毫升一瓶,一瓶比它大点的果汁净含量500毫升有多少是1.2升,7.2一瓶,你认为买哪种包装

你知道6元的果汁和近20元的果汁差别在哪里吗?你知道6元的果汁和近20元的果汁差别在哪里吗?桃花那样样红百家号随便走进一家便利店,果汁占据了冷藏柜的半边天,不过,价格也从过去3、4元涨到了近20元/瓶…价格为什么可以差得辣么大,于是,决定做这一场关于果汁的测评!毕竟果汁与果汁之间的身价差距那么大,这之间的悬殊在哪里?哪一瓶更物超所值 ?带着疑问,小编查了一坨资料,连食药监局的网站都没放过,发现:除了鲜榨,普通超市卖的果汁大致分为以下三派:① 100%浓缩还原汁:水+浓缩果汁,毫无添加成分。② NFC果汁:即“非浓缩还原”,这种果汁是在每年水果成熟季采摘相应的水果,然后榨汁后进行灭菌冷冻保存,所以你在瓶子中喝到的是不掺水的果汁。③ 冷压果汁:就是超高压冷杀菌技术HPP,它可以去除大多数微生物且最高程度保留了果汁的口感及营养,当然也有代价:大量新鲜原材料+高科技设备+全程冷链。这时,你可能会问,那些非100%的果汁饮料呢?在这里,我们要纠正大家一个误区:果味饮料或果汁饮料 ≠ 纯果汁据食药监局规定:“果蔬汁”的果蔬原料含量必须达到100%,而饮料果汁中果汁原料大于10%即可成为果汁饮料,果汁原料≥5%≤10%即可成为果味饮料,门槛也是低…可想而知,“果汁饮料”比纯果汁差远了,不仅果汁含量少得可怜,为还原果汁风味,添加更多的是香精、甜味素等添加剂,细思极恐…▲ 它们只是饮料!饮料!饮料!和纯果汁关系并不那么大,是不是有种仿佛被“骗”了十几年的赶脚,好了,收起小情绪,一场惊心动魄的测评大战即将开始……▼ 浓缩还原果汁、NFC、冷压 ▼测评标准根据果汁的价格,外观,橙汁风味,保质期,酸甜度,有无果肉颗粒等表现,综合评价,得出1-5分的平均分。第 1 类 : 100% 浓 缩 还 原 果 汁( 即 果汁浓缩液+水 的果汁 )◇ 浓缩还原汁代表 ◇汇源、味全每日C、汲自然100%、都乐、农夫果园、大湖小编要来敲黑板了~其实,所谓100%果汁的含义,并非鲜榨果汁,而是取决于其中兑水的含量!比如:浓缩果汁去掉原果汁中85%的水,在还原时加入85%的水,这就是“100%纯果汁”!01农夫果园100%橙汁入手价:5.8元净含量:380ml保质期:12个月综合评分:2.5分02汇源100%果汁入手价:4.8元净含量:200ml保质期:12个月综合评分:2.7分点评:这两瓶都是童年的回忆,不过口感都过甜,盖过原有的酸和涩了…橙汁味不够。03大湖100%橙汁入手价:5.8元净含量:380ml保质期:12个月综合评分:3分04都乐100%果汁入手价:4.8元净含量:200ml保质期:12个月综合评分:3.3分点评:颜色偏淡,微微涩嘴,大湖的说有少量果肉,倒也是没喝出来TAT讲真,以上4款果汁口感还真是…大同小异。在浓缩还原汁里,表现比较好的是:~ 口 感 组 + 性 价 比 组 ~05汲自然100%橙汁价格:11.8元净含量:248ml保质期:28天综合评分: 4.5元点评:虽然瓶身有不起眼的NFC标志,但配料表上还是水和浓缩汁的搭配。不管它,毕竟口感不错,有明显果粒,且酸甜适中,新鲜感很心水~06味全每日,价格:6.9元,净含量:300ml,保质期:20天,综合评分:4.5分点评:不得不说,味全真是健康果汁中的性价比之王。味道可圈可点,酸甜适口,还有粒粒分明的果粒,口感挺丰富的,棒棒哒!接下来,第2类出场选手…第 2类 : NFC果汁代表(即:水果榨汁后进行灭菌冷冻保存)◇ NFC 果汁代表 ◇农夫山泉NFC、斐素、零度果坊、汲自然100%鲜榨橙汁、FRUTCO、农夫山泉17.501农夫山泉NFC,入手价:6.5元,净含量:300ml,保质期:120天,综合评分:3分02农夫山泉17.5,入手价:13.9元,净含量:330ml,保质期:45天,综合评分:3分点评:都出自“大自然的搬运工”~价格还是很讨喜的,不过,其他NFC保质期都是冷藏储存28天,农夫山泉竟能保持常温保持120天!宣传上是用常温储运NFC规模可以更大,成本可以更低。总之便宜~好歹是NFC。03斐素,入手价:14.8元,净含量:250ml,保质期:28天,综合评分:3.7分04FRUTCO,入手价:16.8元,净含量:350ml,保质期:28天,综合评分:3.9分点评:这两瓶的颜色都尚可,味道也无功无过,就是…FRUTCO的果粒实在是太多了,多到影响口感…喜欢纯液体的旁友需要绕道了~试了一波之后,NFC品类中成绩优秀的两位选手也脱颖而出,它们是…~ 口 感 组 ~05零度果坊,入手价:18.8元,净含量:300ml,保质期:28天,综合评分:4.7分点评:一入口有种刺激舌苔的酸,甜度刚好,喝完后没有涩味,算清爽,能喝出是鲜榨的感觉,有明显的颗粒状,优秀!06汲自然:100%鲜榨橙汁,入手价:17.8元,净含量:300ml,保质期:28天,综合评分:4.7分点评:汲自然的比零度果坊稍甜一些,酸味有些持久,果粒真的是嚼着喝,橙味和新鲜感也都很不错!NFC组也测完了,这时同事问了一句:所以,NFC就是鲜榨果汁吗不,还是有些区别的…由于NFC经过榨汁灭菌冷冻等一系列的处理后,NFC果汁的保质期能在1个月左右,比鲜榨的长很久。最后,我们迎来最高端的…第 3 类 : 冷 压(高压技术,最高程度保留果汁的口感及营养)这些誉为“明星果汁”的HPP果汁,通常出现在“排毒套餐”中,价格更是贵的有一套!我们对比了hey juice、斐素、维果清和果的之后,选出了较优秀的…◇ 冷压果汁 ◇果的价格:18.8元净含量:300ml保质期:90天点评:不酸,也不涩…就是有点甜,甜过初恋…而且有果粒,价格也相对其它款便宜一些!这一款线下超市就有售,其他牌子的都要线上买~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用了高科技,还能保留了营养和原风味,就连很多好莱坞明星都随带随喝,那,网上说“ 断食食用HPP果蔬汁可以减肥”是真的咯?真心建议:别!不说花几百上千块买果汁,就酸拿果汁当饭吃,那摄入的糖分未免也太多了…其实无论哪种果汁,它们的功能只是帮助排毒,并没有其他神奇的功效…不吃饭只喝果汁,就算真的掉肉了,大概也只是因为你断食罢了,别毁了身体,小编还想在留言区看到你们的小手呢~◇ 测 评 后 的 噶 散 户 ◇喝了那么多瓶果汁,请相信,我们真的是用胃酸在写测评啊…声明:此条良心测评,和任何品牌宣传无关。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桃花那样样红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爱美食,爱健康,健康的美食绽放我的味蕾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一种果汁原来每瓶10元,净含量是1.2升.新包装的果汁每瓶销价不变,净含量去比原来增加了15%,每瓶的净含量有多少升?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您好,这道题中价格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属于干扰项,新果汁的净含量计算方式为:1.2*(1+15%)=1.2*1.15=1.38升希望对您有用,望采纳~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一瓶果汁,连瓶子重正好1千克,已知瓶子的重量是150克,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多少克_百度知道
一瓶果汁,连瓶子重正好1千克,已知瓶子的重量是150克,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多少克
一瓶果汁,连瓶子重正好1千克,已知瓶子的重量是150克,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多少克?
我有更好的答案
1千克=1000克(克)答:这瓶果汁的净含量是850克.
采纳率:61%
果汁净含量850克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净含量250mL。小军喝了一些后,他想知道自己喝了多少。_百度知道
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净含量250mL。小军喝了一些后,他想知道自己喝了多少。
小军喝了一些后,他想知道自己喝了多少。a.用尺子量得此时有水部分高15cm,b一瓶装满水的矿泉水,净含量250mL
我有更好的答案
15+10=25(cm)算出这个瓶子换成体积相同的圆柱是25厘米高;再250除以25等于10(平方厘米),算出底面积是10;再15乘10等于150(立方厘米),算出还剩这么多;最后用250-150=100(立方厘米),就是喝掉的部分。
采纳率:6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进口红酒暴利,作假泛滥猫腻重重,红酒投资是富矿还是陷阱
我的图书馆
进口红酒暴利,作假泛滥猫腻重重,红酒投资是富矿还是陷阱
《投资有道》进口红酒暴利,作假泛滥猫腻重重,红酒投资是富矿还是陷阱
进口红酒暴利:到岸价15元平均零售价达562元
近年来,进口红酒俨然成了“奢侈品”的代名词,成为我们这个酒类消费大国的新宠。然而,浙江省工商局、消保委联合近日发布的一份红酒消费调查,则揭开了进口红酒的高价迷局:平均到岸价15元人民币一瓶的进口红酒,平均零售价达到562元,零售均价为口岸均价的37.5倍。
  进口红酒暴利内幕
  近日,浙江省消保委与金华市、义乌市消保委专门就进口红酒价格链开展专题比较试验。
  金华和义乌市场进口红酒共有来自上海、温州、宁波、杭州、金华、义乌等六个口岸上千个品牌系列。在前期摸底下,消保委随机选取一个口岸,从中得到的确切数据显示,该口岸2011年从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黑山等5个国家总计进口红酒42个批次,共40万升,总值117万美元。以750毫升一瓶计算,每瓶平均口岸价约为2.19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元(以1美元折6.7元人民币计)。
  在该口岸批发市场,抽查的威邦帝国、皇家庄园、约贝拉庄园等73种不同规格进口红酒,平均批发价为312.04元/750ML。而在当地零售市场,这73种红酒平均零售价为562.12元/750ML。其中,批零价最高的进口品牌为皇家庄园2004经典珍藏干红,其批零价分别为2188元和5470元。
  而同在该口岸的批零市场,抽查的张裕、威龙、长城等57种国产红酒,平均批发价为60.21元,平均零售价为90.68元。其中,最高批零价的国产品牌是张裕特选级卡斯特庄园,其批零价分别为320元和486元。
  根据以上数字计算即可得知,进口红酒批发价约为口岸价的20倍,零售均价约为口岸均价的37.5倍,零售均价是批发均价的1.8倍;进口红酒批发均价是国产红酒的5.8倍,进口红酒零售均价是国产红酒的6.2倍;而进口红酒最高批发价为国产红酒的6.8倍,进口红酒最高零售价为国产红酒的11.3倍。
  不难看出,不管是从口岸到批零环节的进口红酒价格链纵向比较,还是与相近档次国产红酒价格的横向比较,进口红酒都可谓暴利。
  此外,浙江省消保委还调查发现,国内的进口红酒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现状让人担忧,存在傍名牌、注册空壳企业炮制“假洋鬼子”、国内灌装勾兑、国内灌装冒充“原瓶进口”、违法使用添加剂、低档酒冒充高档酒、虚假代理等乱象。
 针对市场上酒类经营混乱,存在假冒、商标侵权、虚假标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现象,浙江省工商局专门制订出台了流通环节酒类企业经营行为规范,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中国成进口红酒消费大国
  从2008年开始,世界各地葡萄酒商不约而同注意到中国这片充满生机活力的热土。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美国等世界主要产酒国纷纷前来开辟市场,中国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据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数据,2011年,浙江省进口红酒共计699批,总重量达6975.26吨,总金额达到3785.9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0.32%、67.71%和92.46%。
  宁波保税区是国内较大的进口葡萄酒交易市场,而宁波市政府新闻办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有3000多种来自全球各地的葡萄酒、500多家红酒经营企业。
  据不完全统计,在“进口葡萄酒集散地”温州,目前仅其市区葡萄酒庄就有近400家,而当地经销商仅占该市酒商数量的30%左右,另外70%散布在全国各地。据统计,自2007年开始,温州进口葡萄酒已经连续4年增长翻倍,去年进口总金额达到2524.1万美元。
3年回报150% 红酒投资是“富矿”还是“陷阱”
投资有道&&
 红酒投资,按照专家的说法,准确地说应该是“葡萄酒投资”。一般而言,“红酒”只是一种通称,并不一定特指红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萄酒三类。
 从2008年至今,中国红酒市场经历了一场堪称奇迹的“造富运动”。随着国内以拉菲为代表的国际红酒价格疯狂上涨,催生出了一大批“酒界新富”。而随着这场“造富运动”的降温,以及其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红酒投资的风险正迅速增加,“投资富矿”正衍变为“投资陷阱”。
  给红酒资本“降温”
  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产区的10类红酒,在过去3年的回报率是150%,5年回报率为350%,10年回报率为500%。如在1986年以37.50美元购买一瓶木桐酒庄1982年的红酒,现在的价值超过500美元。
  对于自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的韦雷来说,收藏红酒早已脱离了四年前最初的个人爱好趣味,变得更为多元化。现在它们是保持一定高端圈子的必须品,也是生活姿态的一种表征,还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个人投资眼光的体现。而类似于这样的变化在当下中国的精英阶层或新富阶层中愈发广泛的出现着。
  这个三十岁出头、持有澳大利亚“绿卡”的年轻人,此前还曾计划以50多万澳币的价格购买下南澳的一处小酒庄,后因预算的后期管理费用可能数倍于前期开销而放弃了这个念头。他的30多瓶藏酒大多来自顶级红酒“新贵”、也是新世界之一的澳大利亚,“法国红酒在国内市场上炒作的价格已太高,相对而言澳洲红酒性价比要好很多。”他对记者说。
  “大多数红酒没有陈年潜力,一般在上市后两三年内饮用。只有占总量0.1%的红酒才具有陈年10年以上的潜质,通常是顶级红酒、白红酒、甜白红酒和波特酒,这些酒需要在温度和湿度控制适当的环境中陈放后饮用。顶级红酒在酒庄都有编号,喝掉一瓶少一瓶,我购买红酒都是需有编号的现酒,对于期酒或其它酒类金融产品并无兴趣。”
据他粗略估算,从增值回报来说,他的全部藏酒平均每年的涨幅约为6%,“很稳定,跑赢通胀”。
  事实上他对这个数字并不太敏感,因为他并不打算将这些收藏级红酒重新回到市场流通,从而带来投资回报。它们大多数是被作为礼品,少数将为藏者自己享用。在韦雷看来,一瓶1997年份、能够窖存约30年,来自南澳著名的巴罗莎产区(Barossa Valley)奔富酒园的Penfolds-Bin 707,最大的价值依然是有朝一日与重要的亲朋好友共同品味到它醇和、丰满而富有层次的独特口感。
  “藏酒本身是一种乐趣,红酒的第一要素还是用来饮用和欣赏。酿酒时选用的葡萄、酿酒技术运用、酒瓶的容量和储酒的恒温恒湿条件等都会影响到红酒的陈年能力,这些都是红酒具有魅力的方面。”
  根据近期一项业界预测,在目前全球红酒消费量为每年300亿瓶的基础上,未来4年内,消费量将以年均2.67亿瓶的速度增长,零售业的销售额有望至1170亿美元。
  尽管放弃了购买酒庄的想法,但韦雷计划要将藏酒的产地来源更丰富一些,”当然仍主要关注来自新世界性价比优的红酒,也会少量购入一些法国、意大利产区酒。”
  “奢侈品”红酒才入投资级
  而面对这个巨大的市场,多数投资者并不会像他这么保守,毕竟在2011年,法国波尔多产区精品红酒的投资收益远超过黄金、原油及股票。在著名的伦敦国际酒交所推出的数据中,当名酒50指数上涨57%的同年,全球金价涨幅为25%,油价涨幅为20%,标准普尔500指数涨幅为13%。
  如果投资法国波尔多产区的10类红酒,在过去3年的回报率是150%,5年回报率为350%,10年回报率为500%。如在1986年以37.50美元购买一瓶法国波尔多五大顶级酒庄之一──木桐酒庄(ChteauMoutonRothschild)1982年的红酒,现在的价值超过500美元。
  而各种“份额化交易”、“金融化产品”兴起,让多年来“酒香藏深巷”的高端艺术品以及顶级收藏品等更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演化为投资品。在红酒领域,借鉴于伦敦国际红酒交易所运营模式,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和上海国际酒业交易中心也分别在2011年年中和年底正式开业。
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市场总监王佳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根据几大交易平台数据显示,预计到2015年,整个市场会达到1500亿元的交易额度。估计在三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心可以达到100个亿以上的交易规模。
  资深的红酒专家方军告诉记者,与其它一些集中在“金字塔”最顶端的消费品一样,投资类的红酒进入“奢侈品”范畴,才会受到尊崇和追捧,才有保值甚至增值的可能。能够“常态”消费这些红酒的新富们目前主要将其用于“政务和商务上的消费”。
  他介绍,投资级红酒(Investment-GradeWine,IGW)指的是可以长期陈年并随时间延长而增值的红酒。从红酒收藏史来看,不到百种的红酒可以成为投资级红酒。传统的投资级葡萄,便是波尔多(左岸1855五大名庄,右岸柏图斯、白马、欧颂)、勃艮第顶级红酒(罗曼尼康帝酒园)、顶级甜白酒(伊甘、德国甜白)。近半个世纪来美国加州那帕的顶级红酒异军突起,在投资回报中也表现出色,如啸鹰Screaming Eagle、哈兰 Harlan Estate等酒更是有价难求。除此,一些极少量的意大利(如嘉雅GAJA、西施佳雅Sassicaia)、澳大利亚(奔富葛兰许Penfolds Grange)等可纳入投资级红酒之列。
  “投资者将注意力集中在顶级红酒上,出于将其作为回避资金风险的一种手段。毕竟,在风云变幻的资本市场中,投资红酒相比投资股票有着‘温柔浪漫’的一面,股票是虚拟的金钱游戏,起落看不见摸不着,而红酒不仅看得见摸得着,还是文化和艺术投资的收获,更是身份、财富和品位的象征。”
  方军在红酒行业浸淫7年有余,拥有美、法、意三个国家的“试酒师”资质,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品尝100款以上的红酒,一年算下来可以达到3000款。
  在他看来,尽管现在“人类已经无法阻止投资客通过炒‘拉菲’赚钱了”,但其实,中国人炒“拉菲”也和“炒房却不住”一样,大多是炒而不喝、炒而不卖,成为这两年持续推高名庄酒交易价格的主要因素。市场上基本上是跟风的多,懂行的少;炒的屯的人多,收藏家少。毕竟红酒相对于其它金融产品而言流动性更差,因此更容易被操纵。
“目前国内投资红酒主体,大多是游资(私募)和部分酒商。作为特有的中国市场经济下产物,游资需要找适合利润项目,可以不用了解红酒真正的投资价值和特性,完全当作金融工具操作和炒作。‘击鼓传花’的游戏往往会由不幸者来收场。一些资深酒商多数还具备专业知识、信息和渠道,筹措或吸纳部分资金进入操作,开设投资红酒单元项目,承诺回报率,接受委托购买期酒或现酒。”
  韦雷向记者透露,在整个温州地区,有超过20亿元资金在炒作名庄酒。在他熟悉的温州商人里就有数亿元资金活跃于酒市。
  方军则表示,在国外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的红酒投资是非常成熟的产业和金融产品。但当下中国的红酒投资者普遍带有机会主义色彩,尚缺乏成熟的心态和耐性。一些所谓的红酒基金“只是自我娱乐的游戏,无法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而投资现酒、期酒大多是委托第三方进行交易处理,其中主要是经由国内有信息和渠道资源的酒商,但“他们顶多也只是外围市场的‘二道贩子’,因为主要值得投资的红酒,85%集中在波尔多的1855列级名庄之中,而存在150多年的经纪人销售体系控制着这些名庄酒的价格和配额。”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说,截止2011年6月,排名前11名的红酒出口国顺序并无太大波动,法国、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智利、美国、德国、南非、阿根廷、葡萄牙、新西兰。但这个榜单好像与中国并没有关系,尽管中国进口红酒市场份额在短短十年间飙升至2011年的近25%,中国国产红酒的市场份额却正在明显萎缩,这种态势将在2012年继续。红酒行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是:中国已经成为高级红酒的首要国际市场,而在海外,表现突出的则是由于经济危机所刺激的便宜及廉价红酒的消费量增加。
  投资方式缺乏产业链条
  波尔多列级名庄酒,150年来一直延续着通过“经纪人/中间商”传统销售模式。每年,名庄首先与“中间商”制订价格(第一级),然后按照关系进行配额预订给酒商,并在18个月后交货。这个期间虽然没有拿到“实物”,但根据开放的市场上诸多影响和因素,酒的价格开始发生波动,他们是影响和控制名庄酒价格的上游。
 中国只有少数有实力的酒商能够拿到或者间接拿到配额(第一级)。包括部分以资本项目运作进入的投资者会与二级酒商合作,获得更多期酒配额和收集各路货品进行囤积,侍机而动。
  为规避价格波动等市场风险,同时受制于自身资金实力,很多小酒商只是“倒买倒卖”赚差价(二三级都有)。而拥有终端资源的酒商是第四级,他们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采购,虽然在最末端,但利润率可观。
  方军表示,“期酒”(enprimeur)是风险最大回报最高的一种投资方式。一般投资应选择投资有潜质的“蓝筹酒”,如波尔多10大名庄及25大名牌的最佳年份。这些“酒花”自发售以后,会进入约5年的价格快速上升期,是投资购入最佳时期,而在发售后的7~10年则是投资回报最好的时机。
  期酒投资在国际市场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销售,到红酒品鉴参考,到拍卖行等渠道,同时为酒商提供了财务审计和保障的金融、保险和会计机构一应俱全。但国内目前的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形成,相应行业规范也并没有推出迹象。
  另一种投资形式是购买年份佳的顶级成品酒。目前,绝大多数的成品酒都通过二级市场的拍卖而进行流通。2011年上半年香港红酒拍卖市场成交额超越同期纽约与伦敦两大平台的拍卖总额,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于内地市场。
  成品红酒无论是自存还是寄存都必须有良好的贮藏条件。因此市场也有一些投资者将部分资金用于建设“红酒银行”,由专业人员负责保管和储藏客户购买的顶级红酒。
  方军建议,在进行红酒买卖中,要多留意参考欧洲市场的酒单报价,因为相对于美国市场数据来说欧洲市场更具有说服力和稳定性。
  还有一种投资形式是近年来欧美流行的各种红酒基金。但通常基金门槛较高,比如要加入红酒基金Noblescrus,一般至少需要支付12.5万欧元,但即便如此“也似乎比自己经营一个酒庄要好的多”。与购买“期酒”类似,红酒基金的投资年期通常在5到10年,在年期届满前投资者可选择赎回基金及兑换红酒或现金的比例。目前全球范围内大约有20家红酒投资基金在开展业务。
  “严格说,目前红酒基金在中国还只是个名词概念。虽然市场上已出现一些名目的红酒理财产品,但基本只是借以‘红酒’来做投资。这些红酒基金一般只针对私人VIP客户和内部销售,实质上是以红酒为概念的一年期、两年期的担保或融资性质的理财产品,至于最后筹募资金的流向与所得收益,也许与红酒并无关系。一些红酒基金所宣称的15%回报率只是自己定义,即使落实到相关红酒项目,一是缺乏公允,二是资本量小,对整个红酒投资带来影响微乎其微。”在评价国内的红酒基金发展时,方军这样告诉记者。
  一些业内人士也认为,投资红酒需要很多条件,比如基金获取资源的能力、有适合保存红酒的场所、良好的运输条件、能追溯红酒来源的证明、变现的能力等等。而目前在中国,还缺乏正规的红酒变现渠道。
  投资依然是“心跳”
  当红酒变成纯粹的“金钱游戏”,投资同样“玩的是心跳”。异常火爆走高的国外名庄红酒价格开始令业内外感到不安。
  2011年中秋节后,国内拉菲价格暴跌。一箱1982年份的拉菲,在苏富比拍卖行的拍卖价已从最高70多万降直降至30多万元。其它一些名庄酒及其副牌都开始有不同程度的价格跌落。另外受欧债危机影响,欧元低迷,也造成名庄酒面临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的局面。
  “与2010年市场几乎每隔几天就有涨价,而且普遍存在缺货和断货的热火朝天的态势相比,2011年的市场情况低迷,据伦敦国际红酒交易所的最新数据,拉菲价格自2011年3月以来平均下跌8%,是波尔多一级酒庄中表现最差的产品。其中,1995拉菲跌幅22.5%,2003年份的拉菲跌幅为15%,2004拉菲跌幅27.9%,2005拉菲跌幅24%。1999年、2004年和2006年份的拉菲也出现负增长。”方军说。
  “山寨酒”横行、价格逐步透明等无不考验的各酒商、炒家和消费者的信心,面对拉菲也如同“鸡肋”。
  整体来说,2011年精品红酒价格出现自2008年以来最惨烈的下跌,某些红酒价格更是下跌近半,主要也是针对一线酒庄,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国外收购的主要是这些名庄酒,价格炒得太高,下跌是向正常趋势的回归。但也有人认为,这是中国红酒暴利年代的终结。
 “2012年,国内红酒市场进入微利期;2013开始,将成为一个‘搏傻’市场,谁进谁亏钱。我已经开始离场,往后除了手中的酒花外,不会再大规模做红酒生意。”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红酒批发商如是说。
  方军认为,作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红酒投资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模式,对于发展仍处于普及阶段的中国红酒市场而言,新兴的红酒投资显然更稚嫩。在缺乏公开、成熟的出让机制和平台,以及相应配套的市场定价、监管的标准体系之下,国内的红酒投资操作起来有如“隔山打牛”。
  事实上,无论投资是现酒还是期酒,多半还是依靠和委托上游代购方渠道进行转手销售或拍卖。当然相对于期酒交易的“原始保真”性,现货的变现更难。因为出让效果主要关注两个方面:首先,是否购买到货真价实的标的(期酒/现货);其次是看投资红酒的保储状态,转手率越低,酒品价值越高。投资直接出自于酒庄、金融机构的“红酒银行”,以及拍卖行渠道所得的红酒,自然比较有说服力。
  与红酒的自身属性类似,用“品”的姿态投资,或许是这个市场爆发、泡沫、迷局之中的一点光明。
  海外酒庄投资“亏多盈少”
  文/罗梅芳
  酒庄不像其它的投资品,变现性比较差,酒的储存也较为困难。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购买酒庄后将很难支撑下去。
  “如果相信我,你就签。”在波尔多市中心的一家麦当劳店,律师把一张来不及写上更改函内容的空白纸推到了沈东军面前。在海外酒庄收购的最后签署关头,多年的商场拼杀经验让他在这惊险一刻没有犹豫和再三权衡,刷刷几笔签下了自己的大名。
  中国富豪掀酒庄购买热潮
  沈东军是个不折不扣的跨界达人——他的身份难以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最近常用的是:通灵珠宝的CRO和收购乐朗酒庄的“那个中国人”。
  “对于我来说,商机最重要。”收购乐朗酒庄,沈东军有自己的考虑。
 这个素有“贵族名庄”称号的波尔多酒庄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这个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460年,它曾在1784年被载入法国官方史册,后由杜克家族正式建立。”
  与乐朗的结缘实属因缘巧合。在葡萄酒吧小憩,沈东军偶然尝到了乐朗酒,通过酒吧老板牵线,与正要转手酒庄的庄主见了面。他甚至都没有过多地与酒庄老板讨价还价,就签下了收购协议(购买的价格,由于与酒庄原庄主有协议,沈东军并未透露,据说已耗资2亿多人民币)。这一签,就创下了中国企业家首度以个人名义投资法国波尔多地区顶级酒庄的先例。
  其实,这一切并非偶然。在收购乐朗酒庄前,沈东军已经带着意向寻遍了世界各地的葡萄酒产区。意大利、法国、德国乃至澳大利亚都有他的足迹,踏破铁鞋之后,才“不费功夫”地寻来了乐朗酒庄。
  对红酒行业而言,这次的收购并非先例。仅以企业收购海外酒庄来说,早在2008年,年产16万瓶酒的拉图拉甘酒庄就被龙海集团收购;波尔多最古老酒庄之一的Richelieu酒庄,也在2011年2月被中国香港A&A国际公司购买;同年2月,中粮集团更是斥资千万欧元,买下了波尔多的雷沃堡酒庄??
  与此同时,个人收购海外酒庄的浪潮也开始此起彼伏。2011年中,演员赵薇夫妇耗资400~500万欧元购买了波尔多圣艾美浓产区的蒙罗酒庄;有意在海外置业的香港演员廖碧儿也紧随其后购买了波尔多的一处酒庄;同年,又有两家波尔多酒庄被两个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买家收购。而沈东军收购乐朗酒庄,是2011年2月的事,只是由于酒庄的级别高,被更多的人所关注。
  最近,又一位28岁的中国人时屹成功收购了勃艮第两块葡萄园。
  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已有大约15个法国酒庄被中国资本收购,“这还不包括不公开的收购,以及那些正在进行和正在计划的收购。”上海臻堡投资总监朱钦如说。
  酒庄价低带来收购时机
  “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酒庄收购热潮,与国内红酒市场地位的上升不无关系。“红酒在中国将成为主流消费。就像黄金被钻石代替一样,传统的白酒也开始慢慢被红酒消费所取代。这不仅是中国人喜好的改变,更是一种生活形态的转变。”沈东军认为,红酒商机不小。
 “购买顶级酒庄,除了在新闻和公关方面抢占先机,巨大的市场前景也是我购买的动力。”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购买酒庄与沈东军对红酒的痴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本人也承认:“我是因为喜爱红酒而去了解红酒,进而想做红酒的产业。”就如赵薇对红酒的喜爱在娱乐界是出了名的一样,“不少人因为富裕了,接触并品尝红酒的机会也多了,慢慢爱上红酒,才会想到去购买酒庄。”淘葡(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王丹睿说。
  不仅如此,目前由于欧美经济的不景气,一些酒庄价格比较低,不少人认为这是出手收购的好时机。据锐勤资本集团行政总裁马傅然(Frank Mattiussi)介绍,这种情况在澳洲尤为明显,许多酒庄没有足够的利润,甚至入不敷出,导致一些优质酒庄的价格仅为2007年的一半。“中国投资者在这个时候收购酒庄,应该是一个好时机。”
  而对于企业来说,收购海外酒庄也成为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一方面,中国政府本来就鼓励中国企业走向海外;而更重要的,有些集团是为了提升自身红酒的品质而在海外购买酒庄。”王丹睿表示。
  “因为土壤、气候、环境以及红酒文化的优势,造就了海外酒庄的不可再生性。”沈东军认为,红酒是一种带有文化属性的产品,其技术和品牌的优势是目前国内所不具备的。
  当然,浩大的投资队伍中,也不乏有人借着购买酒庄的名义去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进行投资移民。
  投资酒庄关键在经营
  美国和日本的崛起让世界葡萄酒产生了两次大发展,中国经济的腾飞让海外购买酒庄也成为时尚。然而,购买海外酒庄真如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吗?
  “一旦购买了酒庄,就意味着后期更多的投入需要到位。”沈东军说。
  以乐朗酒庄为例:年产量约10万瓶葡萄酒的40公顷庄园,收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因为要做的事情都十分昂贵——首先,聘请曾经服务于拉菲、拉图以及马格的酿酒师就花了高价;而土地施肥、更换葡萄种子的花费也不是省油的灯;同时,提升葡萄酒的包装品味以及更新全场机械设备,更是花钱如流水。“比如购买橡木桶,平均每只橡木桶就要花费7000欧元”。沈东军表示,后期的投入,“很难估计,可能需要一亿元人民币。”
不仅是经营维护的问题,酒庄的投资有着更高的门槛。“酒庄不像其它的投资品,它的变现性比较差,酒的储存比较困难,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购买酒庄将很难支撑下去。”沈东军说。
  王丹睿也表示:“购买酒庄后,有的人甚至连红酒顾问都找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购买海外酒庄是一个长期的投资。“从葡萄的种植到最终酿成红酒进行销售,是一个很长的环节。”这还建立在葡萄酒顺利产出的基础之上。由于酒庄的经营要受气候、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其回报的波动性很大。“我们的酒庄要在四五年后才能真正获得回报。”沈东军表示,购买了酒庄,如果不长期投入精力去管理,很难有预期的效果。
  “酒庄的收购和其他的葡萄酒投资比起来,更加复杂,所以纯投资只是少数。”朱钦如说。
  “要购买一个酒庄并且经营,你首先要喜欢这种酒。如果只是简单做一种投资,那我不建议。”沈东军说。
  这不禁让不少人开始担心收购海外酒庄的发展前景。近期由于拉菲领跌,投机交易最盛的酒庄酒和年份酒正不断向下矫正价格,有报道称赵薇夫妇购买的蒙罗酒庄也面临亏损,“整个红酒市场的后续投资客都成为‘裸泳者’”。
  “作为一项长期投资,现在就评论酒庄是否盈亏,似乎还为时过早。”沈东军说。
  “如果在购买酒庄之前就已经找好买家并为葡萄酒销售铺好道路的,可能会成功盈利。而自己不懂红酒瞎投资的,最终要么是卖掉酒庄,要么只能让田园荒芜。”王丹睿预测。
  在沈东军看来,后期还有很多事要做,除了频频参与国际高端宴会——如柏林、戛纳电影节、比利时MAS博物馆开馆庆典等活动进行营销推广外,他还邀请马云等知名人士去酒庄品酒,借力为乐朗的进行后期经营推广。
  此外,“不断选择和梳理经销商,找到合适的人进行推广”也是其今后的要务之一。
  中国人已经开始读懂红酒,在海外酒庄里能否绽放出鲜艳的花朵,还需要再等等看。
红酒作假,理不清的纠葛
  文/雷俊
  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拉菲”都并非真正的“拉菲”。那么,这些似是而非的“拉菲”,或者那些同样似是而非的红酒品牌,其中有着哪些猫腻?
  红酒作假,这是一个真命题,同时也是一个伪命题。说其为真,因为“红酒有假”已经是不算是一个新闻,就如“小心假茅台”一般几乎每个消费者都有所了解。说其为假,因为从红酒酿造工艺而言,很难说什么是“假红酒”。“红酒说穿了就是葡萄汁,只要原料是葡萄,经过酿制工艺酿造,怎么也不能叫假红酒。”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酒业人士曾如是说。
  姑且不论红酒“真”与“假”,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是,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拉菲”都并非真正的“拉菲”。那么,这些似是而非的“拉菲”,或者那些同样似是而非的红酒品牌,其中有着哪些猫腻?
  猫腻一:同名冒充以次充主
  “国内很多有钱人,号称天天喝拉菲,确实,他们喝得是拉菲,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拉菲。”上述资深人士表示。几乎喝红酒的人都知道拉菲,但却又没几个人真正知道,“拉菲”并非单一品牌,而是一系列品牌的合称。正是利用这之间的信息差,酒商们拥有着巨大的操作空间。
  据该人士介绍:“最常见的,就是用比如拉菲·传奇等品牌来冒充拉菲主品牌,这也就是为什么拉菲明明数量很有限,但有些人却可以天天喝到拉菲的原因。”据悉,这些副品牌拉菲,比所谓的“小拉菲”更低一个档次,海外进货价低的甚至只需几十元一瓶,却可以堂而皇之卖出七八千元一瓶的高价。
  猫腻二:灌装+假酒标
  还有一些酒商,利用国人迷信海外红酒、迷信品牌的心理,进行以次充好,从中牟取暴利。他们一般是将国外一些品质较差或者不达标的红酒,用集装箱运到国内的保税区,在保税区内自行灌装,再利用保税区的相关政策,摇身变成“进口”红酒。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牟取更大利益,有些酒商会在海外注册新的酒标,有些甚至会使用假酒标。更有甚者,一些酒商考虑到假酒标制假手段有限,容易被高明的商家或消费者发现,干脆干起了回收旧瓶的活。比如目前市场上,回收一瓶酒标完整的拉菲酒瓶,大概在两三千元。这些回收的酒瓶,因为酒标完好,重新灌装后很容易作为正牌拉菲销售。
  猫腻三:制作假酒主要国产
  作假酒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所谓“年份酒”勾兑,这主要出现在国产红酒上。红酒讲究年份,一些好年份出产的红酒品质高,更受消费者欢迎,自然价格也更加高企。于是,有些酒厂所谓的“年份酒”,都是在存放一两年的酒中加入少量年份酒勾兑出来的。这一行为泛滥,以致一些酒评人纷纷表示:“所谓1998年前的国产葡萄酒绝大部分都是假的。”
  另一类作假则是性质更加恶劣的真正“假酒”。国际上对红酒有一个绝对标准——红酒就是用纯葡萄发酵酿的酒,不能有任何添加物。从日起,国家也出台规定,正式要求红酒必须是百分之百的“全汁”。但是,目前市面上却有所谓“半汁红酒”的存在。而更进一步的,则是根本没有葡萄汁的红酒。这在红酒行业里有“三精一水”的说法,就是先灌水,然后再加入酒精、糖精、葡萄香精以及色素、酸、增稠剂、防腐剂等做成“葡萄酒”。多年前,轰动一时的通化假红酒案就是采用了这个方法。由于这种假酒的口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一般人很难分辨。这也成为一些红酒商假冒海外红酒的一种更为廉价的做法。
  下一个“拉菲”在哪里?
  文/马文刚
  由拉菲所创造的名庄效应,为游资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具有资源稀缺性特征的其它名庄酒,正在成为下一个热炒的对象,有望接过拉菲的“接力棒”。
  有一则黑色幽默说,统计一下国际航班上乘客的身份,就能或多或少地反映出该时期的消费或投资热点。
  在世纪之交时,每一趟从美国到上海的航班上,可能有1/3的人是某某网站的CEO,而近年来每一趟从巴黎飞往中国的航班上,则至少有10个人带着葡萄酒庄主或葡萄酒商的头衔。
“开一瓶82年的拉菲。”多年前香港电影的经典台词俨然成为中国富人选择葡萄酒的唯一标准。得名于加斯科术语,有“小山丘”(La Hit)含义的拉菲(Lafite)品牌葡萄酒在近10年间的价格增长率高达857%,甚至连空酒瓶都能卖到元人民币。令人咋舌的投资魅力使得各路资本均“趋之若鹜”。
  一个“拉菲”怎么够?
  然而近期,拉菲遭遇“滑铁卢”,价格由牛转熊,2011年40%多的跌幅令人震惊。连一向“不愁嫁”的1982年拉菲也跌了将近20%。
  目前一些投资热门酒价格走低,国内资深葡萄酒专家方军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经济危机导致的传统销售市场走软,如英国、美国市场销售疲软,消费减少;其次是汇率变动和吐货回利;最后是市场清理的需求,如打击投机小酒商并控制市场价格,以及为后续年份酒销售腾出空间。
  从投资角度分析,方军认为目前的价格回落也许是个不错的时机,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促使很多投资人暂时观望,不过还是有些买家利用欧元疲软的优势在吃货。
  《葡萄酒观察家》、《优质葡萄酒世界》的专栏作家Jeannie Cho Lee认为,在“满眼尽是拉菲”的市场中,中国高端消费人群对名庄酒的热情已被点燃,仅有一个拉菲怎么够?由拉菲所创造的名庄效应,为游资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具有资源稀缺性特征的其它名庄酒,正在成为下一个热炒的对象。
  方军看好波尔多右岸圣爱美隆产区的三大头牌“白马、欧颂、金钟”,他认为这些品种已开始发力,同时美国加州的十大顶级名庄和意大利酒王巴罗洛也值得关注。
  来自法国中部的勃艮第也有后起之秀的态势。据上海臻堡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2011年秋季葡萄酒投资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1年第三季度,勃艮第的Romanee-Conti 1996上涨114%,Roumier Bonnes Mares 1985上涨90%。
  罗曼尼康帝潜力大
  2011年12月的阿奇行香港拍卖会上,一组包括1952年至2007年共计55个连续年份的Romanée-Conti(罗曼尼康帝)“超级拍品”被中国买家拍得,创下当年全球佳酿拍卖单组拍品最高成交价,同时也是罗曼尼康帝的历史最高拍卖价。在同月举办的佳士得伦敦拍卖会及苏富比伦敦拍卖会上,1990年份罗曼尼康帝也成为最大赢家。
 罗曼尼康帝是法国勃艮第地区一家顶级酒庄,葡萄种植面积仅4.3英亩,年产量约6000瓶,远远低于拉菲年产20万至25万瓶的产能,但酒的品质却毫不逊于拉菲。
  市场对罗曼尼康帝的热情正在不断高涨。英国著名精品葡萄酒商Bordeaux Index的创始人、常务董事Gary Boom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这一势头持续下去,罗曼尼康帝可能会成为亚洲市场的又一个“拉菲”。他认为,罗曼尼康帝的需求和价格均保持着稳步攀升,这可能与亚洲买家的兴趣转向勃艮第佳酿有关。“亚洲买家的兴趣在发生变化,中国和新加坡买家无疑更加开放,他们目前对罗曼尼康帝尤为钟情。”Gary Boom说。
  勃艮第和波尔多均为法国著名产酒区,但勃艮第的葡萄园面积仅为波尔多的1/4,葡萄酒产量很少。如Dugat-Py的Chambertin年产量仅300瓶。
  目前勃艮第在中国的名气还远不如波尔多,但对于真正的爱酒人士,勃艮第具有更大魅力。勃艮第的葡萄园布局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拼接种植,每一块土地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朝向,这种小气候的复杂多样,使其酿造的葡萄酒具有多元的个性,富于变化,“百步以内就是两种味道”。
  关注“车库酒”
  淘葡(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王丹睿认为,未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畅销的产品应该还是法国葡萄酒,尤其是中高端酒。未来国内葡萄酒市场将按照法国、意大利、智利等区域来划分,而无论是在国际酿酒师工会(IUO)的百分制或是酒评人Robert Parker所创的RP百分制葡萄酒评分系统中得到高分的品种均会成为投资者热捧的对象。此外,以量小质优闻名的“车库酒”也将是未来国内市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车库酒多具有三个特色,首先产量极少,一般年产量不超过5000瓶,避免了“以量削价”。也因其产量少、酿酒厂规模很小,形同车库,才得名“车库”的雅号;其次,价格都较高,出厂价都至少在100美元以上;最后,强调口味必要浓郁至极,以便长年储存,也方便炒作,使一瓶酒在一二十年内能持续被推上拍卖桌。其酿制用的葡萄大都选择劲道强、口味丰富的品种,醇化过程也刻意使用全新橡木桶,可说是不惜血本。
 “未来国内市场究竟会否出现第二个拉菲?我觉得不排除这个可能,但即使出现,其‘疯狂’的时间也不会太长,毕竟有了拉菲的教训,无论消费者还是炒作者,都会谨慎对待。”王丹睿说。
  木桐酒庄不可小觑
  香港威肯斯公司总经理史蒂芬·威肯斯(Stephen Wicken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目前交易最频繁的葡萄酒产自一级名庄木桐·罗斯乔德酒庄(Chateau Mouton Rothschild,简称木桐酒庄)以及拉菲酒庄。不过,木桐酒庄所产的葡萄酒风味完全不同——如果说拉菲代表了阴柔,那么木桐酒则更为阳刚。
  木桐在波尔多的波亚克,目前已成为波尔多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来自世界各地的葡萄酒爱好者在这里不仅能买到路易十四爱喝的顶级好酒,还能参观酒庄著名的藏画和珍贵的酒标原作。酒庄精选20种酒标制成30欧元一套的明信片,每天竟能卖掉几百套,其人气可见一斑。
  据资料显示,木桐酒庄的葡萄酒艺术博物馆由法国文化部长安德鲁·梅瑞斯在1962年主持开幕,专收与葡萄酒相关的各类艺术品,包括金银餐具、绘画、陶瓷器、象牙雕刻和编织艺术品收藏。
  木桐的红葡萄酒以赤霞珠葡萄(Cabernet Sauvignon)为主,根据年份不同,加入不同比例的品丽珠(Cabernet Franc)、美乐(Merlot) 和味而多(Petit Verdot)。木桐的酒具有典型的赤霞珠特征,需在瓶中陈年7至15年方可饮用。
  史蒂芬·威肯斯表示,木桐酒庄虽然目前不及拉菲,但可以肯定其价值已经达到拉菲的40%至50%。如果有机会,投资者也可考虑出手投资。
  玛歌的快跑
  据资料显示,玛歌酒庄(Chateau Margaux)是法国葡萄酒五大名庄之一,玛歌(Margaux)在法语中有着女性的韵律,而玛歌庄葡萄酒恰以优雅、细腻、温柔著称。
  玛歌酒庄的城堡建于拿破仑时期,是梅多克地区最宏伟的建筑之一。玛歌酒庄的总产量大约每年2万箱,其中40%是正牌酒Chateau Margaux,50%是副牌酒Pavillon Rouge du Chateau Margaux,10%是白酒Pavillon Blanc du Chateau Margaux。
  当下,在葡萄酒圈子里流传着一种说法:当年一些中国政要出访法国时,法方曾以玛歌酒招待并得到好评,于是在政界和军界,玛歌开始流行。在利好消息的推波助澜之下,玛歌有望起步快跑。
  旁地卡内蓄势待发
  另一个后起之秀当属拉菲的“邻居”——和其同属一个村庄且风格接近的旁地卡内(Pontet-Canet)酒。该酒使用的葡萄品种中有60%的赤霞珠,平均树龄为35年。旁地卡内以引起微妙的口感著称,酒液呈现紫色并散发成熟的黑醋栗果香,酒体丰满且余味丰富浓烈。酒庄的质量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幅度提升,而2005年以后,酒庄的评价几乎青云直上。
  据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分析资料,近几年帕克评分系统给其评分多在95分以上,甚至超过了玛歌。在2009年和2010年,旁地卡内被帕克评分系统破天荒地连续两次评到几近满分的程度,这在五级酒庄里是绝无仅有的,可以说是在近十年里获得进步和评价最高的五级庄园。
  而旁地卡内的价格,还远远没有和它的质量相匹配。目前它的市值仍旧被严重低估。近两年的旁地卡内年均涨幅多在20%以上,处于价格上升的启动阶段,因此用“蓄势待发”来形容并不为过。
  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分析资料显示,旁地卡内已连续两年上涨,且获利后可通过上海红酒交易中心进行出货,对于投资者的变现非常方便。加之旁地卡内价格普遍不高,因此未来上升空间大,目前或是投资者的入市良机。尤其是市场流通量大的年份产品,更为业内所看好。
  百年老藤不甘寂寞
  大量涌入的资本,一直在寻找和制造着新热点。“酒愈陈愈香”,越是有年头的东西,越容易被资本所追逐。一些业内人士发现,下一个与名庄酒同样稀缺的资源型产品,是目前世界上存量很少的“百年老藤葡萄酒”——用树龄高达百年的老藤葡萄树所产葡萄酿造的酒。
  现今存世量极少的百年老藤葡萄树,其挂果率已极低,而其出产的葡萄酒量则更少,因此这类产品一旦受到市场追捧,其升值空间和盈利能力将会得到极大释放。
  据资料显示,此前国内市场对于老藤葡萄酒的概念已有过一轮炒作,其炒作的核心和重点主要集中在树龄概念,如云南红曾推出“老树葡萄酒1968”,即以1968年开垦的葡萄园基地树种为原料酿造的葡萄酒;香格里拉酒业和龙徽酒业也曾分别推出70年老树葡萄酒和30年、20年、15年树龄的红葡萄酒。以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看,真正能够拥有30年以上葡萄树的酒厂并不多。
  显然,“百年老藤葡萄酒”已经具备了一个鲜明的市场卖点,进入市场炒家的视线也只是早晚的事情。
  Liv-ex指数显示波尔多仍占主流
  文/投资有道
  在红酒市场的推动下,Liv-ex高级葡萄酒100指数现已成为业界重要的参考标准。通过这个标准,业内人士持续关注着市场价格并不断搜寻交易机会。
  在红酒市场的推动下,Liv-ex 高级葡萄酒100指数现已成为业界重要的参考标准。目前,它代表着100种最受关注、活跃于二级市场的高级葡萄酒的价格走势,而且每月计算一次。
  从2005年到2008年上半年,Liv-ex100指数一直处于上扬状态,在这一点上其它资本市场都望尘莫及。2008年上半年,Liv-exl00指数超过260,飙到史上最高点;但下半年开始,指数就一路下滑,跌幅约25%。
  2009年1月,Liv-exl00指数出现回升,2月也有2%升幅。而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开始全线上扬。2010年,随着2009波尔多期酒市场的好行情到来,促使指数持续上行。
  从2011年下半年来看,由于波尔多葡萄酒需求量的下降,一下子打乱了当时葡萄酒价格的现状,许多一级名庄的葡萄酒价格开始下跌,直到去年12月31日,指数共下跌了20%。
  交易最频繁的几款高级酒,主要产自法国的波尔多(Bordeaux)、勃艮第(Burgundy)、香槟区(Champagne)以及意大利,年份大多分布在年之间。
  该指数的成分品种大部分为波尔多葡萄酒。在100种成分酒中,94.62%是波尔多红酒,0.85%是波尔多白酒,勃艮第红酒、香槟和意大利葡萄酒则分别占比1.02%、2.96%和0.55%。 波尔多占据市场的主流趋势在指数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连续半年的下跌行情之后,该指数内的精品葡萄酒在今年1月份上升了290.3点,比之前回升了3.97点,环比上涨1.39%。较去年同期下降16.13%。尽管价格和交易量均有所回升,但葡萄酒市场是否就此回暖,尚有待市场验证。
  红酒拍卖:世界中心将移位
  文/雷俊
  毫无疑问,伦敦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红酒拍卖中心,而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则是世界最大的红酒拍卖中心。但如今,这个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拍卖行,从来都是红酒投资不可或缺的一大环节。淘葡(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助理总经理王丹睿如是介绍:“目前投资收藏级红酒的一个主要途径即是通过拍卖行拍卖。苏富比、佳士得等国际知名拍卖行的红酒拍卖,对客户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次拍卖,而是同好的交流盛宴,以及增进自身红酒文化修养的机会。”显然对投资者而言,红酒拍卖,不仅是单纯的拍卖,更是一种品位。
  四大拍卖行领衔世界
  目前世界主流的红酒拍卖行并不是很多,除了著名的佳士得和苏富比外,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和Acker拍卖行对世界红酒拍卖市场同样具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11年,佳士得精品葡萄酒年度总销售额超过9000万美元;苏富比则为8547万美元,接近2010年的8827万美元,是2009年的两倍。
  邦瀚斯拍卖行(Bonhams)2011年国际销售额达到1700万美元,尤其可贵的是,其英国和美国市场的年度销售连续两年增长40%。最受关注的是一箱1990年份罗曼尼康蒂以126,500英镑销售,而另外几箱1988年份的罗曼尼康蒂也共拍得74,750英镑。
  Acker Merrall &Condit则是一家专业葡萄酒拍卖行,该拍卖行2011年成绩更是引人瞩目:其夺得亚洲、美国和世界销售第一的宝座,销售额分别为6884万美元、4162万美元和1.1亿美元,一举成为年度红酒拍卖市场的“三冠王”。其中,仅美国市场销售额就增长了19%。
  Acker Merrall &Condit相关人士介绍说:“Acker Merrall &Condit创立于1820年,为全美洲历史最悠久的酒商,并且是亚洲区以至全球最大名酒拍卖行,业务遍及纽约、芝加哥与香港,每年举办二十多场拍卖,当中包括网上拍卖。”
 据介绍,2011年,Acker Merrall &Condit缔造的逾1.1亿美元全球年度总成交额,较2010年增长逾12%,再次创下全球年度名酒拍卖最高总成交额记录,继续占据全球首位洋酒拍卖行的地位,年内更刷新逾500项世界拍卖纪录。“2011年Acker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整个葡萄酒拍卖行业树立典范,我深感自豪,这也有益于全球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公司首席执行官John Kapon表示。
  伦敦、纽约与香港的三地角力
  毫无疑问,伦敦是历史最悠久的世界红酒拍卖中心,而世界金融中心的纽约则是世界最大的红酒拍卖中心。但如今,这个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2008年红酒正式进入香港拍卖市场,随着亚洲酒客尤其是内地酒客的参与,香港已经取代伦敦成为全球第二大葡萄酒拍卖市场,并很可能在短期内超越纽约成为世界第一。
  2011年几大拍卖行的数据充分昭示了这一变化。
  佳士得2011年度顶级红酒拍品出现在香港市场,为香港市场拍卖的300瓶年份垂直拍卖品,最终以420万港币成交。
  同样,2011年苏富比伦敦市场尽管实现了2719万美元的销售额,比2010年的2097万美元增长了30%,但仍然落后于香港市场的4474万美元。苏富比年度最大的红酒拍卖会也出现在香港,为英国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 Lloyd Webber)私人藏品红酒拍卖会,拍卖品类包括右岸波尔多、勃艮第白葡萄酒和香槟。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三冠王”Acker Merrall &Condit身上。2011年,Acker Merrall &Condit亚洲区拍业绩称得上战绩彪炳,全年香港拍卖会近5.37亿港元,较2010年增长8.5%,在亚洲名酒拍卖市场上蝉联榜首。该拍卖行的多项年度记录也均出自香港市场。如12月的香港拍卖会拍出了汇集所有年份DRC Romanee Conti佳酿大型垂直酒款,由中国买家以逾634万港元投得,成为年度全球成交价最高之名酒拍品。而11月该行的香港拍卖成交额逾1亿1千2百万港元,创下年度单场名酒拍卖会全球最高总成交额,并刷新世界拍卖纪录多达145项。
 香港红酒市场出人意料的成长,对欧美市场显然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世界著名的红酒大师Richard Harvey就曾如是宣言:“尽管香港过去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拍卖城市,并将继续在全球葡萄酒拍卖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但我希望香港未来会成为葡萄酒销售的核心市场,而非顶级葡萄酒拍卖市场。”
  内地红酒拍卖的试水
  王丹睿表示:“香港市场很大一部分是内地投资者造起来的。”葡萄酒既是“琼浆”,投资又比肩黄金、原油等投资品,且具“品味”,回报率仅次于原油。这种特性十分符合新富阶层的投资品味,随着财富的增加,既提升了对理财的需求也提高了对品味的要求,而投资顶级红酒恰恰同时满足了这两个要求,所以红酒拍卖市场也随之渐起。
  据相关介绍,香港拥有数百万箱红酒,大约占全球精品红酒储量的15%至20%。而2008年2月香港取消了红酒40%的关税,使其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对红酒完全免税的地区之一,这是近年香港红酒拍卖市场崛起的主因。而与之相比,内地市场则在发展空间上更具优势。只是出于关税及政策等多方面的考虑,红酒商们目前仍视香港为通向内地市场的途径。
  随着香港红酒拍卖市场的热火,内地拍卖行也开始在红酒拍卖领域进行了一番探索。广州华艺国际(原广州嘉德)和北京保利是最早两家探索专业红酒拍卖项目的艺术品拍卖公司。2009年5月,北京保利“珍藏佳酿——法国名庄红酒撷英”专场堪称内地红酒拍卖市场的初探。之后,上海也有拍卖公司曾经试水过红酒拍卖。但总体而言,这些拍卖都没有取得理想成绩。
  “苏富比、佳士得的精品红酒专场,不但经常出现‘白手套’,而且大部分专场成交率都达到100%,国内就差很多了。比如原广州嘉德举办过的两场红酒专场拍卖,成交率只有50%和70%。而且与海外红酒拍卖,高价红酒竞争激烈的情况不同,内地拍卖公司办的红酒拍卖专场,经常是高价红酒无人问津,低价红酒竞争激烈。”有相关人士介绍。
  据了解,目前内地拍卖公司在红酒拍卖上比较出彩的仅有圣皮尔拍卖(上海)有限公司。该公司号称是中国首家持有拍卖执照的专业葡萄酒拍卖公司,主要业务覆盖香港和内地市场
 圣皮尔拍卖有点类似Acker,系圣皮尔精品葡萄酒有限公司(ASC)旗下的专业葡萄酒拍卖公司,其2010年方大举进军红酒拍卖市场,分别于日、11月6日在香港深湾游艇俱乐部和北京柏悦酒店举办了首次葡萄酒慈善拍卖晚宴。其香港专场150支拍品中的135支被如数拍出,成交金额达790万元港元。而该公司2011年在上海举行的拍卖会同样取得近1000万元人民币业绩。
  拍品与服务的竞争
  “目前内地红酒拍卖专场,单场拍卖实现近千万元的,也就北京保利和圣皮尔拍卖。与北京保利不同的是,圣皮尔拍卖的成功更多是其背后的运营商。ASC其实更多是把红酒拍卖会作为一种进口葡萄酒的营销手段来运用。毕竟举办高档次的红酒拍卖会,参与拍卖的名庄酒要具备可靠的来源、齐全的报关报检手续,此外还要满足相对低廉的价格等几个要素。这对组织者的名庄资源整合能力,高端客户号召力绝对是个考验。但如果能够成功,不但有利于确立价格标杆,获得更多竞争能力,更能在重点客户群体中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所以圣皮尔拍卖的红酒拍卖专场都打着慈善拍卖会的名义。”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而在王丹睿看来,内地红酒拍卖相对弱势,更多的原因在于拍品质量以及服务水准。对此,她解释说:“佳士得、苏富比对重点客户定期都会邮寄红酒拍品资料,内容非常详实,我的红酒文化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这些资料熏陶培养出来的。而内地红酒拍卖则准备得很简陋,很多上拍的红酒拍品,在懂得人看来简直就是来骗钱的,这无形中自然拉低了内地红酒拍卖的档次。”王丹睿举例,内地曾经上拍的一款红酒拍品,是属于中低端酒,既不成套,也不是那种好年份出产的,收藏价值较少,但就这么款酒,光起拍价就高于市场零售价,让人感觉就是来“吃大户”的。
  “为什么国内那么多红酒藏家喜欢参加香港的拍卖会,为什么这些红酒拍卖会都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一个原因是那些主持拍卖会的拍卖师都很懂红酒,经过拍卖师介绍,拍品很容易就拍出高价。另一个原因是,在这些拍卖会上能找到真正红酒收藏的圈子。毕竟红酒收藏与艺术品收藏不同,高端红酒数量有限,购货和出货渠道都比较窄,除了酒庄直接供应以及拍卖外,圈子内的交流也是一个主要的渠道。”王丹睿说。
  文化培育决定未来
  王丹睿认为:“红酒拍卖肯定会越来越火,因为红酒收藏是个朝阳行业,高端红酒每年产量有限,市场价值就这么摆着,投资者想出货,不愁找不到接手的下家。”但她同时也表示,红酒投资市场的成长,应该与红酒文化的培育紧密相关。
  红酒投资作为一个相对偏门的投资门类,进入的门槛很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红酒知识,并且还要有大局意识,要对红酒酿造酒庄以至全球红酒市场行情有一定了解。资金支持也同样重要,毕竟收藏红酒需要有特定的环境和设备。通常,红酒应该储藏于温度16~20℃左右的恒温酒窖里,而且并不是年份越久,价值与酒质就越高,而是有10~30年的适饮期。如周星驰就是著名的红酒投资家,他在自己家里就拥有一个相当规模的恒温酒窖,用来放置红酒。“我有些朋友,刚开始玩红酒,花几百万买了红酒回来,就这么扔在家里,真是很可惜。这样随便放置,过两年的话就真的只能自己喝掉了,很难出手的。”王丹睿感慨。
  投资者红酒文化素养的高低,更是决定着红酒拍卖市场的成长。一般认为,只有投资人拥有,不再单纯将红酒作为倒手赚钱的工具,高端红酒拍卖市场才会得到真正发展。王丹睿就表示:“对我来说,红酒投资是贯穿一生的,我收藏的一些顶级酒款,除非有多余的,或者有人真正不计成本,愿意出一个足够高的价格,不然我会收藏一辈子,而非拿去拍卖。”
  投资期酒:时机未到
  文/罗梅芳
  期酒是红酒的早期购买模式,即红酒还被储存在橡木桶时就开始销售,一旦购买指定的酒,就需等待一段时间后才能拿到成酒,业界也称期酒为“酒花”。
  犹如曾经在美国和日本的一度红火,近几年红酒在中国也找到了巨大的市场,“第七大(红酒)消费国”的称号,让人嗅到了中国红酒市场的商机,投资者更是源源不断地加入“淘金”,国外相对成熟的红酒期货(期酒)就成了越来越多人选择的一种投资方式。
  国内还只是概念炒作
  短短的几年时间,随着红酒消费模式在市场的兴盛,期酒作为一种金融产品,已经在投资界耳熟能详。它不同于一般期货,简单说来,是红酒的早期购买,即红酒还被储存在橡木桶时就开始销售,而一旦购买指定的酒,就需等待一段时间(通常是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后才能拿到成酒,业界也称期酒为“酒花”。
  “等到红酒可以被运送的时候,顾客可以选择立即缴税或者将红酒储存在保税仓库中,直到再次被销售”。专家表示,成功的期酒投资,让客户有着多元的盈利选择。
  如果单纯地理解概念并不难,期酒投资在理论上也能够获利不少,在现实中亦不乏投资成功的案例。如从1970年开始出现期酒之后,一些名庄(尤其是波尔多地区)的红酒就一路飙升,从最初的购买到最终红酒成品的销售,价格基本上是原期酒价格的两倍。
  这也让不少人认为购买期酒是参与分享酒庄庄主利润的一个有效手段。毕竟,购买期酒是客户获得投资回报的主要来源,“我们购买期酒是为了得到更低的价格。”从直销机构购买了波尔多期酒的王先生表示,“红酒上市的时候,将要付出更高的代价。”
  同时,可以得到特优年份的红酒也是购买期酒的直接好处,比如2005年份的波尔多红酒,一些人就是通过期酒而获得,而这些红酒在市面上并不容易买到。此外,“能保证以大瓶装、特大瓶装等少有的方式储存红酒,也是我购买期酒的额外收获。”王先生说。
  表面上看似完美的期酒交易,由于国内市场操作过程的“玄机不断”,真正明白的人并不多。
  “中国的期酒其实还处在一个概念炒作的阶段。”淘葡(上海)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王丹睿介绍,“想加入期酒投资的人很多,但是目前国内真正进行期酒投资的人还不是很多。”
  关键在于渠道
  欲购买期酒,都会遇到一个最为棘手的问题——购买的渠道。王丹睿说:“期酒,最关键的在于真正的渠道。”然而,目前在国内并没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要获得期酒的购买渠道并非易事。
 “各大酒庄的酒花每年有基本定额,加之并不是所有的酒庄都有资格发售期酒,所以不是任何人都能买到期酒。”王丹睿表示,能够真正买到期酒的人还非常少。而真正拥有酒花份额的人,几乎就可以“躺着睡觉”了。
  一般来说,个人无法直接购买期酒,卖期酒的大多是波尔多红酒的中间商。这些红酒代理商、经销商与酒庄有着长期红酒贸易合作,能够拿到购买期酒份额的是那些和酒庄合作的时间很长的中间商,他们也能拿到名庄红酒的酒花。
  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市场没有几个公司能够真正的按照一手期货去做”。
  业内专家表示,由于销售层级众多,一些传统的顶级红酒期货渠道销售中,从进口商到期货购买者的手里,“有时候要加价到50%到60%。”
  这就直接导致了期酒购买成本的高企。王丹睿介绍说,很多时候购买期酒的价格和现货的价格没有区别。“2009年小拉菲卖105元价钱的,是真正的期酒,但是几经辗转到了我们手里,就成了320元,这已经就不是期酒了。”
  虽然如此,在国内购买期酒的人还是不在少数。“很多人其实对期酒并不了解,只是抱着投资的心理,把期酒当股票一样,希望能从中赚取一把。”王丹睿认为,由于本身受制于中间商,大部分人处在一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状态中,能否购买到真正的期酒,“还要取决于商家的道德品质,以及与商家的关系是否好到一定的程度。”
  同时,经销商拿到期酒的份额多少也要受制于酒庄。“一般出售期酒的酒庄不会一次性卖完期酒”,业内人士称,只是售出一小部分作为资金周转,而其他的酒将在最好的时机卖个好价。
  这就意味着,期酒“物以稀为贵”的份额,加上中间商多层的销售,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些“傻钱”卷入了“聪明钱”的包围中,“获利的只是一些商家”。
  投资期酒,时机还不够成熟
  作为一种期货投资,期酒自然也存在不少风险。2007年~2011年的红酒市场的火爆催生了顶级红酒的价格泡沫,以至于现今购买期酒已经不是太划算,“目前的五大酒庄红酒价格偏高,从投资角度看,存在很大的投资风险。”红酒资深评论人士汪云志表示。
 “如今50%以上的酒庄价格都在上涨,今天的高价位还能高出多少,我认为价格已经超出其价值。”对此,一向期酒投资比较成功的吴文健也如是说。
  “这种靠红酒投资谋取暴利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还了。”一位靠红酒投资起家的业内人士表示,过去几年民间资本推动了红酒价格的高位,而随着人们的投资心理的渐渐趋于稳健,红酒价格也将趋于合理。“包括期酒,想要获得高额回报,已经很难。”
  “有些酒的价值也会随着时间流逝而贬值。”业内人士称,2008年拉菲的价格从去年3月历史最高价每瓶11500元跌到现在的7000元,跌幅超过45%就是一个例证。
  且不说需要承担被抬高了的期酒价格,让投资者难有赚取成品差价的回旋余地,就是拿到正常价位的期酒(这种情况,现阶段在中国比较少),由于时间的因素,也可能发生期酒未上市,酒商或者酒庄已经倒闭或者易手的现象。同时,一款红酒从发酵到成熟往往需要少2~6年以上的时间,市场行情也有可能随之变化。购买期酒可能“很难保证成品质量与预期一致”。
  由此看来,如王丹睿所说的,“真正的红酒投资门槛其实很高。需要投资人懂得红酒,才不容易受骗。很多投资红酒的人,买酒的时候并没想着卖出去。”她介绍,比如法国很少人做期酒交易,反而是伦敦、美国等非红酒主要产区兴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不能涉足期酒投资,“现在购买期酒,风险很大”,王丹睿介绍说,要拿出进入股市的心态而谨慎投资。
  “投资期酒,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成熟的交易平台,这将有助于降低期酒市场的投资风险。”吴文健介绍说,像BBR、Boltons Investment和Fine&Rare Wines这些酒商,与之合作购买期酒相对来说风险会小一些。
  此外,选对酿酒商和酒庄的选择也至关重要。“投资如拉菲、玛歌等高级红酒也可以,但是目前的价位太高。”业界人士认为,作为长线投资,倒是那些将红酒的竞争力不断提升的二级酿酒商目前也可以考虑。
 投资现酒的困惑
  文/马文刚
  红酒收藏和品鉴的价值重于投资本身,而且目前国内红酒投资泡沫过大,加上受制于较差的流动性,即使投资者手中握着价值不菲的名酒或也将难逃“有价无市”的厄运。
  在电影《门徒》中,刘德华饰演的大毒枭去泰国度假时尽情享用了1982年的“柏翠”;在电影《龙凤斗》中,郑秀文饰演的大盗则从酒铺里偷了一瓶1961年的“白马”。现在,这些高端红酒正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渠道,为更多人熟知,也进入到了投资者的计划中。
  这些在电影中亮相的天价红酒,不仅以天然的芬芳和醇香的口感浸润着人们的味蕾,还以其高雅的品位和独特的个性,刺激着日益商业化的头脑,但红酒,尤其是现酒投资的困惑和风险,对于投资者而言,正越来越引起重视。
  流动性低难变现
  一次次涨停,一个个纪录,在众多“红酒迷”的追捧下,曾经不再是小资生活代名词,成了回报率最高的投资产品之一。
  纵观每一轮泡沫,从发酵到最后破灭,最大危害在于扭曲了资源配置、误导人们的价值观,资金不是进入实体经济,而是用于投机。
  换一种角度来分析,投资的收益来自于投资物所产生的财富;而投机的收益,是来自于另一个投机者的亏损。参与投机就是一种“零和博弈”,即如果不计算交易的成本和税收,那么整个过程中亏损的钱和赚取的钱之和为零。因此假如投资者买入了一种不会产生任何类似“利息”的收益商品,并指望能以更高的价格卖出的话,那么不管是什么样的商品,就只能归类为投机。反观近年来农产品、黄金、艺术品、白酒、红酒等投资品的价格疯长的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逻辑,即流动性泛滥,而不是需求市场的自身膨胀。因此投资升值是投资者最期望看到,但红酒的投资人士却不得不面对这样的问题,即流动性泛滥导致的投资难以变现。
  资深红酒投资人士朱婷婷提醒,对大部分人而言,红酒收藏和品鉴的成分重于投资本身,而且目前国内红酒投资泡沫积聚过大,加上受制于较差的流动性,即使投资者手中握着价值不菲的名酒或也将难逃“有价无市”的厄运。因资源稀缺被炒作
  “如果有1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挺而走险;如果有200%的利润,资本家们会藐视法律;如果有300%的利润,那么资本家们会冒着上绞架的危险!”由此可见,资本逐利是生意场上人人皆知的一个商业规则,被市场热炒、为资本所追逐的产品,无一例外都从资源稀缺性上挖掘出了炒作空间,因为唯有资源稀缺才能把价格炒上去;如果资源不稀缺,要炒作就得动用更大的资金;如果资源不稀缺,就无法通过捂盘来拉升市场;如果资源不稀缺,就不会赚到更多的利益,也不会有更多的人去“跟风”和“抬轿”。
  随着中国高端消费群体的不断增加,进口酒行业的“炫富式”消费正影响着更多的高端人群,是否拥有自己的私家酒窖已成为高端消费群体及名酒藏家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正是这种“炫富式”消费,为进口酒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外部资本进入机会,毕竟在资本面前,一切皆有可能。
  据茅台酒业华东地区的一位代理商陈永刚介绍,单从酒投资而言,红酒投资可能比不上高档白酒,一是因为白酒的消费群比红酒要大得多,二是国内拍卖市场对于白酒的认知度要大大高于红酒。
  国外投资者对于红酒一般视行情购买期酒或成品酒,待价格上浮后便抛出一些回笼资金,再选择新的红酒品种来投资,而自己会留一些来品鉴,这样周而复始地投资红酒。
  在拉菲效应带动下,其它几大名庄酒在本身产量与拉菲同样有限的情况下,进入炒家视线只是早晚的事情,尤其是酒业外部资本的进入,无疑在未来将掀起另一波资源性炒作行情。但资本会根据市场趋势和对未来的判断,做出最终选择。
  投资与收藏成本高
  尽管伦敦国际红酒交易所(Liv-Ex)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1年波尔多精品红酒投资的收益远远超过黄金、原油以及股票,相比古董、古玩、名画、钻石,长远增值率最高的仍是红酒,但红酒投资从诞生以来就属于一种另类投资,尤其是对于并非储存时间越长越好的红酒而言,出货渠道绝对是一大问题。
  通俗地说,如果没有人“接盘”,那么最终可能只是“有价无市”。目前,无论是现酒投资还是期酒投资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市场定价机制缺失和流动性不足,主要原因还是红酒的投资变现渠道比较窄。
 目前,国内红酒的出货渠道主要仍停留在拍卖和关系营销,这对大藏家影响不大,但却苦了小藏家。
  国内一位颇有名气的大藏家如是说:“玩上葡萄酒了,自然就有了圈子。我一般会从拍卖会上收些酒,脱手则主要通过圈子内的交流,并没有太大困难,基本只要我抛出来就会有人接手。”
  这类“圈子”虽然作用巨大,但毕竟是小众团体,数量极为有限,对大多数中小藏家而言,是他们所无法触及的。这些中小藏家,手中收藏的红酒的价格虽然涨了不少,但却苦于没有办法出手,除了在熟人间转手外,就得去香港买卖红酒,因此往往最后选择了自己“一饮而尽”。
  朱婷婷对于国内的红酒投资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即投资前景很大,但变现途径十分艰难。没有便利的变现渠道,再有前景的投资也只能是自娱自乐。她进一步指出,尽管国内外有各类拍卖机构,但进行拍卖的红酒往往是有一定收藏年份的稀缺酒品,而这又是大多数投资者很难拥有的品种。
  除此以外,一般的投资客很难用充足的凭据证明藏酒品质,如存放条件、存酒购买渠道等等。因此,就难以进入拍卖程序,变现更是无从谈起。
  “名庄酒的价格信息不开放,这也影响了正常的投资,多数投资者往往只能从经销商采购,拿到的价格往往是代理价而不是期酒价或进货价,如此一来,投资成本必然增高,理论回报自然会减小。”朱婷婷说。
  鼎红基金:抓紧建仓
  文/罗梅芳
  鼎红基金启动以来,目前拥有三类客户:红酒爱好者、国内经销商、进口商以及一部分投资者。如今,通过这些客户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个亿。
  红酒在中国市场的走俏,让红酒产业链在中国开始了爆发式增长。其中也催生了国内首只获批的红酒期权私募基金——鼎红基金。投资界对这个5年期的封闭式私募基金并不陌生:资金总规模10亿元人民币,60%现货瓶装新酒和40%的期酒是其投资配比。
  募资过亿
  从基金启动以来,鼎红基金目前拥有三类客户:红酒爱好者、国内经销商、进口商以及一部分投资者。其中红酒爱好者和经销商占了大部分份额,约占30%和40%。
“如今,通过这些客户募集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个亿。”鼎红基金的相关负责人透露。
  而募集的这些资金,在鼎红基金计划的范围内,是仅限于投向法国波尔多及勃艮第地区的列级酒庄,“我们遵循的是由一级庄逐级向下购买的策略。”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鼎红基金合伙人凌志君表示。
  之所以选择投资一级酒庄,在凌志君看来,不但是因为顶级红酒早已在世界市场上确立的较高地位,而相对透明、标准化的价格体系,也能保证顶级红酒的市场升值能力。
  “这些红酒产量受限,而世界市场需求旺盛,供求关系严重倒挂,所以蕴含价值较高。”
  为了提高鼎红基金通胀的免疫力,获得投资的成功,她选择的是成熟的国际红酒交易市场作为保障,“此举是为了加快红酒的变现速度,保证酒商资金有较快的流动性。”
  随着顶级红酒价格的下跌,投资风险也随着增高。如今年1月份,在香港苏富比精品葡萄酒拍卖会上,原本踌躇满志的酒商,几乎均未达到预期目标。吸引眼球的法国的顶级红酒,从拉菲到玛歌,并没能“花落买家”。
  能否在这波浪潮中挺过去,显然鼎红基金还需要面临更多考验。而为了远期锁定未来交易成本和控制未来成本,鼎红也涉足期酒交易。“资金投资方向40%投向期酒。”
  凌志君介绍,国内期酒市场主要由三类群体参与:大型进口商,中、小型进口商以及个人红酒爱好者。这些群体相对分散,无法集中力量,在期酒交易时非常吃亏。而鼎红基金现在要做的,就是争取到这三类人群通过鼎红基金而购买,通过大资金的运作,尽量争取到足够数量又相对便宜的期酒份额。
  “期酒只有到4、5月份才开始购买,我们现在还是准备期。”鼎红基金还需要花很大的心思去争取到这部分客户的“欢心”。
  客户投资心理开始回归理性
  就像所有金融从业者说的那样,市场从来都不是走直线的。虽然高端红酒市场常常以自己的“微经济”而不大受周围环境影响著称,但是经济的冲击还是影响到了红酒市场。
  “今天市场的表现与08年非常相似,”凌志君说,高端红酒市场98年与08年都遭受过系统性的冲击,当雷曼兄弟倒闭时影响了Liv-ex在接下来5个月下跌60点。而受欧洲次债危机的不稳定因素的影响,2011后半年的Liv-ex 100走势也是连续5个月的直线下滑。现在正是世界红酒市场超涨后的理性回归,挤出泡沫的时机。
  “这是我们基金建仓的好时期。涨多了会跌,没有涨的会继续补涨,价值将更趋理性。”
  凌志君认为2012年的走势,高端红酒比其它投资品更具有优势特点,“任何市场投资都会在短期有波动率,但是高端红酒市场作为有长期投资资产的前景被普遍看好。”她说,10%到20%的增长预期是鼎红基金所极力争取的预期回报率。
  “市场还是要回归中长期的增长模式。”
  然而,要获得这种预期效果,难度显而易见。因为市场的走势不因投资人的意愿而变,在五年内是否能获得盈利效果,还充满着不定性因素。而对于凌志君来说,先期的市场教育还是需要攻克的一环。
  就在鼎红基金发行后的第三个月(2011年11月),他们参加了勃艮第一年一度的慈善拍卖盛会。而2012年5月,凌志君表示还将举办慈善拍卖来普及高端红酒文化。
  酒交所“争夺战”
  文/罗梅芳
  尽管国际葡萄酒交易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红酒交易中心正在向东方转移,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内红酒交易中心正竞相开拓着这个巨大的市场。
  虽然年震荡上升的红酒行情,让较早步入红酒投资的人借机获利,但随之而来以拉菲为代表的顶级红酒价格的下跌,却犹如一记重拳打击了后来者的积极性。这依然无法阻止红酒在中国强劲发展的势头,各地林林总总兴起的红酒交易所,正在展开激烈的市场角逐。
  红酒交易所面面观
  历史最悠久的英国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LIV-EX),凭着13年的历史早已在业界奠定了地位,这也是国外仅有的一家红酒交易中心,主要针对的是行业客户,目前有来自全球四百多家批发商作为会员。其操作模式倒也简单,主要是在平台上交易葡萄酒期货合约,同时也参与相应的实物交割。“在以投资性交易功能为主的交易所中,英国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是比较成功的一家”,业内人士称。
 尽管国际葡萄酒交易做得风生水起,但是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红酒交易中心正在向东方转移,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国内红酒交易中心正竞相开拓着这个巨大的市场。
  作为世界上第二家葡萄酒交易机构,香港葡萄酒交易所(HKIWEX)是继英国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之后,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2年前,香港有30个会员在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注册。”英国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Romain介绍,香港红酒行业的发展速度惊人,这也让香港葡萄酒交易所的交易量大幅上涨。在交易所采用的是三级会员制度(结算会员,经纪会员,自营会员)中,“仅2010年,经纪会员就已经多达90多家。”
  而目前红酒交易最为红火的中国大陆,红酒交易所竟然已有近10家之多,比如,北京拉菲红酒总网中国国际葡萄酒交易所(收藏馆)、名庄交易所、广州保税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上海红酒交易中心都被业界熟知。
  2011年4月才正式成立的上海红酒交易中心,是兼顾线上销售和红酒投资的电子贸易平台,受益于英国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模式,虽然运营到现在未及十个月,已颇具规模。
  会员增长速度超想象
  作为红酒交易的重要平台,红酒交易所犹如敏感的“晴雨表”,反应着红酒市场的风云变幻,也见证了红酒行业的发展轨迹。“成立之初,我们中心只有寥寥的十来个会员,但是很快会员队伍就庞大起来。5年前就有两百多个会员,现在已经有四百多个会员了。”伦敦国际葡萄酒交易所的Romain表示说,会员增加的快速是他所没有想的。
  同样的,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成立之初也有着同样的历程。由于没有业绩作为支撑,大部分投资客户都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只是被利益所趋,试着小额投资。
  “创立初期,交易的基本都是小额投资,后来才开始增大了投资量。”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市场总监王佳琪介绍,随着投资的加入,红酒的交易品种也开始多起来,目前已经达到138种,基本是以法国波尔多五大名庄名酒居多,包括拉菲、玛哥、拉图、奥比安和木桐等名酒,在交易过程中都能找到实物对应:这些红酒都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的仓库里储存,“可以在电子交易系统中买卖,也可以随时提货”。
“交易平台开通一段时间后,慢慢的就有数百人开户。”上海红酒交易中心的相关人员说,目前已经达到数千个会员,“而开户的人还在不断的增加,保持着50%的月增长势头。”
  会员的增多,给上海红酒交易中心带来大概600~700万的交易额,促成交易手续费的收入逐渐增加。不仅是盈利水平的上涨,中国对红酒消费的巨大需求,更促成了上海红酒交易中心信心的上涨。“国内红酒行业发展太迅猛,我们去年8月在北京也开了一家分公司。”王佳琪表示:“未来3到5年内,我们将实现50~100亿元的投资级红酒交易规模,而消费级别的红酒交易规模将达到100~200亿。”
  对中国市场的争夺战
  如王佳琪所说的,“现在中国的社交活动都缺不了红酒”,无论是哪一个红酒交易所,如何在急速发展的红酒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是需要首先考虑的。
  “中国人已经开始慢慢懂得红酒了。”Romain介绍,之前中国的会员对于红酒的行情了解不多,“现在,他们知道哪种酒便宜,哪种酒品质好。”对于日渐增多的会员——主要来自中国,英国伦敦国际红酒交易所表示:“我们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在中国扩展更多的会员。”
  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顾虑,“我们担心的是这些会员的公司是否真正的好。”Romain说,“想加入伦敦国际红酒交易中心,必须是葡萄酒商家或专业的葡萄酒贸易人士,而且推荐人是葡萄酒业界人士,最好是英国境内的从业者。”他表示,目前英国伦敦国际交易中心要做的是尽量小心地审核加入会员,使酒交所保持规范化运营。
  与国外红酒交易所不同的是,中国的红酒交易中心有不同的角度。如王佳琪说的,在中国要拓展业务,最重要的先期的市场教育。
  “如何让他们接受全新的模式是我们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王佳琪介绍,对红酒投资接受最快的是餐饮业的老板。“在深入经营的过程中,每年进酒价格的不断上涨,带给他们最直观的感受是投资红酒将有利可图。”加上行业的原因,在购买红酒时由于与海外酒商接触较多,对于红酒的真假也更能辨别清楚。
 与之相比,更多的人则对红酒知之不多。“但是很多客户对红酒不乏兴趣,当我们与他们谈起红酒的时候,他们眼睛都在发亮。”王佳琪称,这是一个人数众多的消费、投资群体,目前国内的红酒交易中心正在建设有效的沟通机制拓展客户。
  “除了开设研讨会,让红酒顾问与投资客户进行沟通之外,与银行系统和第三方理财机构的合作也是重要的方式。”王佳琪介绍,红酒投资存在于理财客户的资产配置里,作为一个服务提供商,上海红酒交易中心与机构合作共同服务这些富裕阶层。
  “红酒市场争夺战的号角已经吹响了”,如业内专家所说的,各大红酒交易中心正各出奇招开始拼力,能否分得满意的一杯羹,还需要市场的考验。
  PE热捧酒类B2C
  文/邓若楠
  你的邮箱里可能经常会收到诸如也买酒、酒美网等酒类电商的问候。确实如你所感受到的,在葡萄酒产业链,风投们的目光正聚焦在酒类电商这片“热土”上。
  电商凶猛。在葡萄酒产业链,风投们的目光同样聚焦在这片近年来最受资本关注的“热土”上。
  综合性酒类B2C网站,专项酒类B2C网站,酒类企业自建B2C网站或借助C2C形式的电商平台及团购平台进行销售——面对日益增长的葡萄酒消费市场,近年成功获得风投注资的酒类电商越来越多,较为知名的案例诸如也买酒、酒仙网、酒美网、品尚红酒等。
  我国目前人均红葡萄酒消费约为0.38升/年,为欧洲的2%。在电商垂直领域,世界范围内并不像其它领域有诸多“明星企业”作为参照,这使国内葡萄酒B2C网站的估值充满想象空间。
  同时,风投之所以看重酒类电商,还基于酒类产品本身毛利高。据悉,线下超市渠道国产葡萄酒的毛利率普遍都在50%,进口葡萄酒更高。而去掉中间环节的电商网站,利润明显高于其它类型商品。与百货类B2C相比,酒类B2C网站还表现出了更快的盈利能力。
  业内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电商平台的红葡萄酒销量不到总销量的1%,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估计,未来五年电商将占到红葡萄酒总销量的10%,即大约200亿元的市场份额。
 但葡萄酒主要不同于其它在线销售商品的是对仓储和物流的特殊要求,如何控制仓储物流,以及营销方面的费用,降低成本,成为酒类电商能否长期发展和盈利的关键所在。
  线上B2C的最大价值:用户群
  DCM董事合伙人林欣禾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葡萄酒为快消产品,重复购买率高。同时全球葡萄酒种类繁多,适合目录式的营销策略,而在这方面,电商具有优势。”
  这家总部位于硅谷的知名风投机构三年内连续三轮投资国内酒类电商企业也买酒。林欣禾告诉记者,在三四年前一次聊天中,他发现也买酒的创始团队很有理想并具有执行力,“他们试图改变中国中产阶级的消费习惯,并且他们是以商业模式本身为出发点考虑在线销售的。在这一较窄的垂直领域,复制传统线下销售模式的为多数,而真正思考新型销售模式的是少数,我们认为也买酒的商业模式有机会在酒类销售这一传统领域做出某种颠覆性的尝试。”
  尽管他们曾对这个“以数据库营销业务起家”的创始团队产生过犹疑,但企业表现出的毛利高、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好等优势最终成功吸引注资。
  据业内人士分析,在这个市场上,用户量瓶颈主要受制于两方面:一是品质和真伪难以保证,二是产品渠道问题和酒商维持暴利空间的心态,使线上葡萄酒动辄数百元的标价令消费者望而却步,原本是实现买卖交易的平台往往变成产品展示平台。
  为了突破用户量的瓶颈,大多电商都会越过层层分销,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成本。如去年成功获风投注资的酒美网,据称是国内第一家从国外酒庄直接买断葡萄酒,进行在线直销的电商企业。
  同样在去年获同创伟业投资的品尚红酒也曾表示,其80%的产品都是直接从国外采购,20%由国内经销商补充。
  也买酒的方式是与进口商直接签订合同,或是与平台供应商谈判,并着手从海外庄园直接采购。为了确保高性价比,产品通过“酒庄推荐、内部盲品、会员遴选、专家组确定”等筛选,公示原装产地证明和报关材料后上线,据称筛选中淘汰率在75%以上。
& 走势仍在修复中
  我国的葡萄酒工业已有百年历史,经过了工业创立、快速发展、曲折成长、高速发展四个阶段,但与国际水平和行业标准比较而言,中国葡萄酒业还是一个“新人”。从葡萄酒在酒类总消费量中的占比来看,我国葡萄酒消费占比2%,而国际水平是11%;从人均消费量角度来看,中国人均消费量是0.75升,国际平均水平是7.5升,可见葡萄酒行业的增长潜力。
  此外,“80后”将成为葡萄酒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加之中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宝宝苹果汁的做法大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